背景变化

2024-06-14

背景变化(精选十篇)

背景变化 篇1

关键词:红外特征,热物理模型,日变化

红外图像在遥感、农业和军事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红外成像传感器, 得到一些典型外界条件下的红外图像, 但是具有成本昂贵, 数据量有限和不能适应特定应用条件等缺点。通过计算机仿真红外图像的方法体现了较大的优越性, 不但能获得不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下的红外图像, 而且节约研制成本。

文中在分析影响红外辐射特性主要因素日变化特性的基础上, 对已有的理论模型进行改进, 利用Modtran大气仿真软件对理论模型中大气的部分进行计算[1], 并通过多周期计算来消除初始条件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热物理特性模型的红外地面背景仿真方法。此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热物理模型生成物体表面上的温度场分布[2], 利用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3]获得物体表面的辐出度场分布, 综合太阳和大气的影响, 得到光学系统前端观察到物体表面的红外图像。

1 计算物体表面温度场

表面温度场分布与地理位置、气象条件及自身材质有很大关系。文中预测特定条件下的地面背景红外特征的日变化。对于地面背景红外辐射特性, 最为敏感的环境参数依次为大气温度、太阳辐照度、风速和大气相对湿度, 下面分别给出相应的日变化计算。

由于物体和周围空气间存在着热传递, 因此需要了解大气温度的取值和变化规律。一般气温具有逐日、逐年周期性变化的特性, 其变化近似简谐波的形状。因此, 可以用二阶傅里叶级数来模拟, 用最小二乘法求其中的参数, 得出一天中第t h的温度可以表示为[4]

Τ (t) =Τaverage+0.489×ΔΤ×cos (π12× (t-15.05) ) +0.062×ΔΤ×cos (π6× (t-1.17) ) (1)

其中, Taverage为日平均温度;ΔT为日最大温差。

太阳是自然环境中的主要辐射源。物体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受到经纬度、季节、时间、海拔高度、太阳高度以及大气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考虑到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计算的精度要求, 利用Modtran计算太阳辐射。把气象条件和地理参数预先传递给Modtran, 通过时间信息计算出太阳高度角, 从而实现一天内太阳辐射的计算

sinh=sinφ×sinδ+sinφ×cosδ×cost (2)

δ=0.4092×cos (2π365× (172-day) ) (3)

t=π12× (hour+min60-12) (4)

其中, h为太阳高度角;φ为观测点的纬度;δ为太阳赤纬;t为地方时。

风速对物体表面和空气的热交换影响较大。风速日变化主要由温度的周期性日变化所致。低层大气中通常夜间风速较小, 午后较大。但在天气系统的影响下, 这种变化往往随之破坏。这里用J.E.Ephrath等人[5]提出的风速日变化模型来表征其日变化特性。从夜间到上午某时刻T1风速较小, 此后风速逐渐增大, 直到下午某时刻T2达最大值, 而后逐渐变小至晚上某时刻T3出现最小值。则t时刻风速可以用式 (5) 计算。

Ua (t) =Uamin+Uamax×sin (2π×t-tw12SF12) (5)

其中, tw1=T1, tw2=2 (T2-T3) , SF1=4 (T2-T1) , SF2=4 (T3-T2) , Uamin, Uamax分别为日最小最大风速。T1, T2, T3的取值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文中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进行选取。

相对湿度的大小表征空气中含水量的多少, 对潜热交换和显热交换影响较大。环境相对湿度受气温影响较大, 它的日变化曲线也类似于简谐波的波形, 因此可以用与表征温度相类似的方法来近似表征相对湿度, 文中通过对多组实测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 得到式 (6)

RΗ (t) =RΗaverage+0.313×ΔRΗ×cos (π12× (t-50.091) ) +0.039×ΔRΗ×cos (π6× (t-13.443) ) (6)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 通过分析地面背景内部热传导、显热交换和潜热交换以及表面与大气之间的辐射交换, 来确定物体表面温度分布。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 地面背景表面的能量热平衡方程为[6,7,8]

α1Esun+α2Esky-Mg-Hg-LEg-G=0 (7)

其中等式左边诸项分别为太阳短波辐射、大气长波辐射、待计算物体表面热辐射、显热交换通量、潜热交换通量和热传导项。α1和α2分别为物体表面对太阳辐射的短波吸收率和大气辐射的长波发射率。通过以上热平衡方程的迭代求解, 计算出特定地理位置和大气条件下各种地表材质一日内的温度分布。

2 红外辐射场生成技术

得到温度分布后, 利用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计算出某个温度下的光谱辐出度, 再对给定波段进行积分, 利用式 (9) 和式 (10) 可得出物体表面的本征辐射亮度

Μλbb=c1λ5×1ec2/ (λΤ) -1 (8)

L=εLbb=εΜbbπ=επλ2λ1Μbbdλ (9)

仿真的红外辐射场为光学系统前端观察到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 故地面背景的辐射分布除自身的本征辐射外还要叠加上太阳辐射、天空背景辐射和大气路径辐射的影响。如式 (10) 所示

Iout=τ× (ε×Lbb+ρ× (Lsun+Lsky) ) +Lpath (10)

其中, Lout为观测处接受到得总辐亮度;Lbb与地面背景同温的黑体辐亮度;Lsun到达地表面的太阳辐射亮度;Lsky到达地表面的大气辐射亮度;Lpath观测点到地表面的大气路径辐射亮度;τ大气透过率;ε地表面发射率;ρ地表面反射率。

采用Modtran软件对太阳辐射、天空背景辐射、大气路径辐射和大气透过率进行模拟。在三维场景仿真中, 影响以上辐射值变化的因素很多。对于地面背景红外特性的日变化仿真而言, 地理位置、大气条件等因素都是固定的。这些效应作用到物体表面的辐射亮度仅随海拔高度、太阳高度角和观察距离的不同而变化, 采用预生成纹理的方法在三维视场中实时处理。利用GPU片段着色器, 实时计算每个面片的海拔高度、太阳高度角和到相机的距离。将这些参数传给Modtran, 计算出当前时刻, 当前观测位置的太阳辐射、天空背景辐射、大气路径辐射和大气透过率。利用式 (10) , 计算出观测处接收到的总辐射亮度。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调用Modtran进行计算显然不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应预先计算出所需要的数据。基于GPU对图像的高速处理能力, 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成纹理格式, GPU脚本中通过海拔高度、太阳高度角和观察距离对数据纹理进行采样, 实时计算出物体的辐射亮度。

3 仿真实现

由辐射亮度场到红外纹理的转换实际上是一个图像显示定标和量化的过程, 文中将红外纹理图像映射为0~255个灰度级的灰度图像, 根据式 (11) 计算各像素点的灰度值

Grayi=[Ei-EminEmax-Emin×255] (11)

其中, Emax, Emin分别为整个场景中的最大和最小辐射亮度, Ei为第i个像素点对应的辐射亮度值, [*]为取整操作。

文中仿真的是中纬度夏季某日, 气温16.3~24.6 ℃, 风速为0.3~5 m/s, 相对湿度0.36~0.89, 8~12波段地面背景的红外图像, 背景包括草地、山地和公路。仿真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下午14时左右, 地面背景的红外辐射最强, 而后随着气温下降, 整体辐射值明显降低, 黎明前达到最低, 日出后随着气温的升高, 辐射值逐渐增强。同一时刻道路和周围植被的红外辐射特性具有明显变化, 由于道路的热惯性系数比周围植被高, 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 白天吸收的辐射多, 辐射值明显高于周围植被, 而夜晚恰好相反。

4 结束语

文中提出的地面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的日变化仿真方法, 以物理模型为依据, 考虑了气象因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日变化特征, 预测出典型材质当前条件下一天24小时的温度日变化情况, 与外场实测数据基本符合。利用GPU的高速处理能力, 实现了温度到辐射值的转化, 提高了仿真速度, 且在图像生成过程中考虑了大气传输的影响, 能够较准确的反映真实的辐射传输过程。通过此方法能够获得不同季节、不同时刻的地面背景红外图像, 解决了获取不同条件下红外图像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有为, 金伟其, 王霞, 等.红外视景仿真技术及其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 2008.

[2] Le Goff A, Kersaudy, Latger J.Automatic Temperature Computation for Realistic IR Simulation[C].USA:SPIE Proceedings, 2000.

[3] 张建奇, 方小平.红外物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4] 王章野.地面目标的红外成像仿真及多光谱成像真实感融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2.

[5] Ephrath J E, Goudriaan J, Marani A.Modelling Diurnal Patterns of Air Temperature, Radiation Wind Speed and Relative Humidity by Equations from Daily Characteristics[J].Agricuitural Systems, 1996, 51 (4) :377-393.

[6] Liao Binbin, Wang Zhangye, Ke Xiaodi, et al.IR Scene Image Generation From Visual Image Based on Thermal[C].USA:SPIE, 2007, 2:6787.

[7] 张建奇, 白长城, 张海兴.植被热红外辐射特性理论建模[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21 (2) :157-161.

背景变化 篇2

相对于全球性的持续变暖趋势,降水量变化格局及其区域分异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不同区域降水量的.变化特征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基于1951~2002年中国约730个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利用空间插值和Mann-Kendall时间序列趋势分析方法并结合GIS技术,分析了过去50多年中国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从60年代到90年代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在90年代后期出现回升,其中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已达到50年代和60年代的水平.同时,降水量变化呈现显著的区域分异特征:华北、华中、东北南部地区持续下降,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明显增加,而新疆北部、东北北部和青藏高原西部60年代到70年代下降,80年代后期有所回升.中国北方有从干旱到湿润转变的迹象,但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仍然处于持续的干旱期.中国降水量的总体下降及90年代后期的回升与全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区域变化格局与全球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减少的特征正好相反.

作 者:王英 曹明奎 陶波 李克让 WANG Ying CAO Ming-kui TAO Bo LI Ke-rang 作者单位:王英,WANG Ying(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310027)

曹明奎,陶波,李克让,CAO Ming-kui,TAO Bo,LI Ke-rang(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变化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合作;专业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035-02

当前,新课改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使教育教学取得可喜成绩:①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从课堂权威转变为学习引导者;②学校职能的变化:学校适应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学生适应学校的发展;③教师评价的变化: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④学习方式的变化: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从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变为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合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更密切地与家长合作,并参与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此时,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一些实践性的、无法预见的、从未见过的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这些情景所表现出来的一般性和偶然性联系能让教师不断形成新的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境下,教师能体验到理性释放的愉悦和创造性冲动的欣喜。教师专业创新的潜力包括教学行为反思、教学情境研究。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逐渐改进工作方式、不断形成新的基本技能。如同医生的临床和律师的辩护一样,专业技能也是教师专业化的表现。教师掌握的相关教育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以知识形态,而是以行为的方式来呈现,具体表现为教学行为策略和理性认识方式。

一、合作对象与技巧

1.与其他教师合作

教师是一个孤独的职业吗?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眼中,教学被描述成一种孤独的工作。从表面上看,教师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怎么可能孤独?事实上,教师确实是孤独的,尤其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形式中,因为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和身份,导致与学生的确有隔膜。此外,教师与同事也有隔膜。曾经有位教师说:“在教师休息室中,除了寒暄之外,我们从不谈自己班级里的事情。因为不想让他人知道我们的问题,害怕他们认为我是不称职的老师。”一间教室就像一个有城墙的或护城河的城堡。新课改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让教师摆脱孤独感,而且可以满足新课程、新方法所提出的要求:只有不同学科的教师互相合作,才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

教师相互合作的益处有:①心理支持——有人与我们分享成功、分担问题总是好事;②产生新想法——同事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③示范合作——将合作带来的优势展示给学生;④汲取力量——整体可以比个人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成绩;⑤减少工作负担——通过分享计划和资料,共同努力,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⑥增强动机——与同事合作,可以获取更多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式;⑦支持变革——当个人试图单独实施革新时,往往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集体参与时,教育改革会更成功。

2.与家长合作

由于新旧教育观念之间存在矛盾,或者缺乏足够的信息,使得家长对新课改不甚了解。此时,教师应与家长密切合作,争取家长的支持。教师有责任向家长解释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改革意图,以便学生在新的氛围中学习时不至于让家长感到困惑。因此,教师必须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建立密切的关系,与他们共商教育问题。同时,家长在其中也应发挥积极作用。

3.与教育管理者合作

改革进程在学校里并不是整齐划一的,新旧观念、评价标准都会同时存在,必然会有冲突与统一交替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耐心和抗干扰的能力。教育管理者应走在新课改的前列,才会坚定改革信心,不会因为有困难而退缩、中断。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将面临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常常会使自己处于两难的境地,争取教育管理者的支持会更顺利地完成改革。可见,教育管理者对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至关重要,因而教师应向管理者阐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工作计划,与对方协商改革方案。并与管理者一起对学校内部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保障机制。

4.交往与合作的技巧

倾听:无条件地、全身心地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感受,仔细倾听是理解对方的关键所在。积极倾听而不是一味表达自己观点的教师更具吸引力;交谈:让所有的人都能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心声。从某种意义上说,口头表达能力更加重要;沟通:真正理解各方的立场和看法,在对话中形成共识和行动方案。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不仅要通过知识去影响学生,还要依靠人格和道德力量言传身教地影响、感染学生。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破除师道尊严,具有民主思想,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应善于倾听、交谈、沟通,进行平等地合作与交流。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时,教师既不是演员也不是导演,而是导游,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学生怎样问教师就怎样答。

二、教师自评

教师应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专业性评价”,即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和教学行为进行综合性地判断,包括教学情境产生原因、存在的价值、发展的阶段及结果分析等。当前,很多教师缺乏教育专业知识,在教学中仍然是直觉多于理性分析,充满了未经深思熟虑的做法和个人表现意愿上的抉择或判断,这些非专业性评价消弱了教师自评的效果和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将变得自主、自尊、自信、自豪。教师将真正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将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和愉悦。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可以努力成为教育家,关键在于要有教育理想,要有对教育的持久追求。因此,教师应在新课改过程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教学技能,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参考文献:

背景变化 篇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处在变化剧烈的转型时期, 社会变革既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 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犯罪问题, 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挑战。因而加大对犯罪的有效打击势在必行。但在加大对社会犯罪打击力度的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刑法的人道性, 不能为打击犯罪而牺牲公民的人权利益, 必须实现准确地打击犯罪。研究社会转型对犯罪内涵及外延的影响, 可以科学地把握犯罪现象在社会转型影响下变化的规律, 准确定位当今时代对犯罪的打击面和打击力度, 实现在有力打击犯罪的同时, 防止国家公权力对公民人权的过度侵害。

2社会转型对犯罪内涵的影响

2.1犯罪构成要件随社会转型的进程而嬗变

在犯罪主观要件方面, 以罪过形式为例, 在农业社会, 由于整个社会的技术水平较低, 生活生产方式简单, 过失犯罪案件比较少, 并且因果关系比较明晰, 易于防范。而当社会从农业社会变革进入工业社会直至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 过失犯罪理论亦由“旧过失论”发展至“新过失论”再至“新新过失论”。在此过程中, 社会转型的影响明晰可见。在犯罪的客观要件方面, 以行为方式为例。作为犯罪具有外显性, 是人们最早认识到的一种犯罪, 并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变。而不作为犯罪在理论上受到关注则始于近代。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的社会变革, 信用诚实被普遍认识并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后, 不作为构成犯罪的思想才逐渐发展。后来, 团体主义或全体主义抬头, 重视生活之互相帮助, 对于不实施在生活上所期待之行为, 视之为违反公序良俗而构成违法行为, 由此不作为犯罪的观念逐渐普及, 终于成为犯罪的题中应有之义。

2.2犯罪构成要件随社会转型发生相应敛缩

为适应社会变革需要而产生的社会相当性理论、期待可能性理论、信赖原则对犯罪构成要件的敛缩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社会相当性理论”的提出, 使得劳动争议、医疗行为、相扑、拳击等社会通念所认可的行为因其原则上欠缺反社会性并且往往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的促进性职能而被看成是社会生活中正当的、自然的行为类型, 让犯罪构成的设定和把握与生动、鲜活、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对于具有社会相当性的行为, 即使存在法益侵害, 也要排除于犯罪构成之外, 因而限定了犯罪构成要件的范围。而根据社会进步而产生的“期待可能性理论”则从另一方面促成犯罪构成要件的敛缩。该理论将犯罪构成与社会现状予以联网, 以此说明认定犯罪应是以脆弱的人性和现实主义为基础, 而不应以英雄标准和理想主义为基础, 认为如果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合法行为, 就不能认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责任, 从而不能令其承担刑事责任。这无疑限制了犯罪成立的范围, 使犯罪构成要件受到敛缩。随着交通运输业领域的迅猛变革, “信赖原则”顺应社会的要求得以创诞。在信赖原则之下, 把预见可能与注意义务予以分离, 即在某种条件下, 行为人虽有预见危害结果的可能, 但却不一定就有预见的义务。由此免除了行为人遇见他人可能实施不正常的非法行为的义务, 并使行为人负责任的范围得到限缩。

2.3犯罪构成要件发生相应的扩张

随着近代工业的高度社会化, 经济活动异常频繁和复杂, 高度危险行业的迅速增长, 各种业务性犯罪激增, 导致社会经济领域产生一系列变革, 无过失犯罪应运而生。无过失犯罪即要求一定情况下, 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并对之追究刑事责任不以本人具有罪过或犯罪的心理状态为必要条件, 只要本人或他人具备一定的危害行为并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 就要负刑事责任。由此, “无过失犯罪”理论使犯罪主观方面要件相应扩张。犯罪主体为 (特定的) 自然人, 是传统刑法的一般规则, 其以犯罪行为是身体动作和罪责自负的原则为基础, 而随着社会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 在一些国家法人也能作为犯罪的主体, 这无疑使犯罪主体要件得到了扩张。伴随着贪贿严重、枪支泛滥等社会消极变革现象出现, 社会出于同犯罪斗争的需要, 为了便利司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有些国家刑法中出现了既非典型“作为”亦非典型“不作为”的犯罪构成, 即持有型犯罪。持有型犯罪的出现使得原本难以认定的一些行为被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 从而实现了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扩张。因为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诸方面的深入变革, 出现了一些新类型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为了对这些行为予以打击, 刑法不断增加新的罪名。新罪名的创立导致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得到扩大, 从而实现了犯罪客体要件的扩张。

2.4社会转型对犯罪学术研究的影响

犯罪研究的方向因社会转型而向犯罪表现出的突出矛盾转变。因为社会转型中因为政策疏漏或制度真空, 使得犯罪会在某一时期内出现爆发性增长, 如此一来, 不断高涨的犯罪与有限的刑罚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使得刑法领域最有价值的资源——学术研究性资源流向对当前犯罪爆发性增长问题的解决之中。根据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转型反映到社会意识领域, 即引起学术研究的转变, 促进学术的进步。

3社会转型对犯罪外延的影响

3.1犯罪趋向社会化

犯罪是社会成员向社会控制发出挑战的极端表现形式。在社会转型中, 由于社会处在嬗变过程中, 各种资源往往不能达到完全科学的配置, 导致一部分人在获得资源上严重不均, 公力救济无法解决, 也尚不具备解决的能力, 因此其多依靠自身的力量去予以解决。于是, 因为私力救济被过多的运用而导致许多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极容易发生, 而这些行为往往带有犯罪的性质。随着犯罪数量的爆发性增长, 犯罪向各个年龄层次、职业群体和区域渗透。犯罪人与非犯罪人之间的界限出现泛化。

3.2公共权力领域犯罪突出

在社会转型中, 公共权力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之一, 由于掌握太多利益且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漏洞过多, 往往产生更多的犯罪。以我国20世纪90年代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的转型时期为例, 整个公共犯罪领域呈现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 腐败案件增长速度快;第二, 罪行恶性加大, 大案要案飙升;第三, 高级领导干部涉嫌犯罪的比例与日俱增。

3.3以犯罪谋生的自发群体性犯罪增多

犯罪群体是通过相互模仿建构的。自发犯罪群体的形成, 往往是因社会成员对个别行为的反应引起的。若国家机关对这些行为没有明确的回应, 则极易引起一些群体的效仿。社会转型过程中, 由于转型中的社会忙于应付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 对于极个别人的行为容易忽略。然而, 如果实施这种行为的付出与收益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正当的社会工作, 则侥幸成功的试探可能会带来群体对这种行为爆发性地蜂拥模仿。

3.4犯罪组织活动公开化

在社会转型时期, 伴随着社会基层组织社会调控能力的弱化, 民间犯罪组织势力增长迅速, 形成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 这些组织常常在“保护伞”下起着“社会管理”的作用。在此过程中, 犯罪组织由于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打击和遏制, 逐渐肆无忌惮, 公开显露犯罪组织和实施犯罪行为。黑势力犯罪拥有一定基础之后, 逐步转向经济、政治领域, 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行严重的侵蚀, 造成极度不稳定的状态。

3.5暴力挑战国家权威

暴力本应由国家垄断, 但由于变革中公共权力尚不稳定, 制度尚不完善, 造成枪支泛滥、黑恶势力壮大, 犯罪分子公开向政府挑衅, 利用暴力挑战国家权威的事件屡见不鲜。由于社会变革时期政权需要面对极为复杂的社会局面, 因此国家往往只能对直接危害其根本利益的暴力性犯罪采取一定的打击措施, 而无力对一切犯罪进行有效的惩治。因而, 国家权威在社会变革中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到暴力行为的严重挑衅。

4中国在社会变革中的犯罪预防及治理问题

社会转型是社会变革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从1980年代初开始,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进入学术界所谓社会转型时期, 即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机制从一种形式转向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犯罪问题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最严重的因素, 有效治理当下中国社会变革时期的犯罪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从社会学角度, 提高对变革中犯罪变化的预见性、加强变革中刑事立法的科学性、避免将犯罪问题政治化, 成为解决时代疾患的重要策略。

4.1提高对社会变革中犯罪变化的预见性

一国的司法能力与该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关联。西方在犯罪圈界上, 网撒得很开、网眼很密, 一切危害行为尽收其中。但由于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司法体制仍在不断发展完善, 尚未形成成熟的犯罪打击体制, 因而只能相应的打击对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犯罪。在变革时期, 社会各项因素极不稳定, 易于转换, 因此正确审视和判断潜在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显得极为重要。提高对变革中犯罪变化的预见性, 必须结合已有的与犯罪作斗争的经验, 加强对犯罪性质及打击犯罪方式的研究, 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在社会转型时期打击犯罪的成功经验, 进而提高对犯罪的预测能力, 对犯罪实施有效的预防。

4.2加强社会变革中刑事立法的科学性

有效地打击犯罪, 必须加强变革中刑事立法的科学性, 其不仅指刑事立法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同时也要求刑事立法合理化。在马克思·韦伯看来, “合理化”具体是指:第一, 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应由某种普遍适用的, 并且可以证实的原则支配;第二, 这种法律必须具有逻辑清晰、内在连贯的系统结构组成;第三, 这种法律规范具有鲜明的外部特征和外在要素;第四, 这种法律已经祛除了非理性的、神秘的、不可思议的和巫术的手段, 并且受到理智的控制。韦伯的观点精妙地解释了变革时期刑事立法的合理性要求, 为刑事立法的科学性提供了一定指引。反观目前我国刑法, 打击犯罪的针对性较为明显, 但在合理性的因素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应从最基本的对刑罚“定性定量”的角度予以完善。首先, 对现行刑法第三章中的大多数犯罪可以采用既定性又定量的立法模式。其次, 对除上述经济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 (包括盗窃和诈骗等传统的财产犯罪) , 则可以采用“立法定性、司法定量” 的模式。最后, 因我国刑法分则中有些经济犯罪既含有定性因素, 又含有定量因素, 出于与分则的规定相对应的需要, 总则中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仍需保留“但书”的规定。

4.3避免将犯罪问题过度政治化

如前述所言, 政治作为维护阶级利益的重要手段, 在现实中经常被过度利用, 甚至一度侵害至法律领域。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行为标准, 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 而不应是单个人或者单个组织的恣意横行。犯罪的标定权是和平时期国家强权最集中、最具体的权力体现之一, 其一旦被滥用则极易重演二战期间的悲剧。因此, 应确立法律的绝对权威, 保证罪刑法定、罪责相适应等刑法基本原则的贯彻适用, 规定严厉的修改法律的条件, 并保证法律准确到位的施行。通过对外在侵害的限制和内在履行的绝对贯彻, 避免刑法被一些人通过政治手段利用去满足个人的私欲或发泄自我的仇恨。

参考文献

[1]许发民.刑法的社会文化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陈兴良.刑法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0.

[3]郑杭生等.社会运行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4]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5]储怀植等.再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J].法学研究, 2000, (02) .

背景变化 篇5

新课程实施十年来,激活了许多语文教研中存在的问题,语文课程改革正在讨论中不断推进,教师的角色扮演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下面就结合我在本次培训学习中的感受,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所存在和遇到的一些问题:

1.教师是语文学习的引领者。

我们对新理念,对课程标准背得很熟,我们知道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但是一到课堂上我们还是回到原来的方式当中。老师们认为,课堂上不讲课,就是没尽到责任。很多老师不愿意放弃自己熟悉的经验,不敢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害怕改革不好会出现问题。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是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一五一十地告诉学生,学生被动地听记教师的每一句话。传统课堂理想的效果往往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就是专心致志地听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就大不一样了。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经验与认识的对话、交锋、碰撞和协商。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探究中掌握预设的教学内容,并能得到修正补充。学生的学习融入了自己已有的经验,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所积累、有所反思,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例如:在备课时,一些教师大致看看课文,就急于读教材,甚至照着教参写教案,搞“教材搬家”。课文中的一些知识,不加思索就照搬给学生,没有“化”的过程,虽然教学要求讲解完了,但由于没有消化,学生吸收根本就不好;反之,换一个角色,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所在,老师实时提示、指导,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倍增,同时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看到这句话,很多老师就可能这样理解,就是学生是主体,教学中的什么事都要围绕学生转。怎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在讨论的时候说,这堂课我没处理好,大部分时间是我在说,我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我们认为,老师对“学生是主体”的概念理解错了。课程标准讲“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课程论的概念,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行为人就是主体,学生当然是学习的主体,其实教师也是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一个是学习的主体,一个是教学的主体。

背景变化 篇6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摄影 PS图片

引言

近几年媒介融合以势不可挡之势遍及全球,我国现阶段因受体制和行政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媒介融合还没有充分展开。但近年已经进入即将加速发展的态势。

在当下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新闻摄影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正经历着蜕变的痛苦和喜悦。新闻摄影的媒介融合,“也就是把音频,视频,图表和静态照片结合在一起应用,依靠网络这个平台进行传播,逐渐成为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对互联网的一个对策”。

过去新闻传播业务是以单一的媒介形式为基础,运用的技术手段也相对有限。报纸新闻限于文本和图片传播,电视新闻以图像和声音传播为主。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摄影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摄影报道不断创新,呈现出新的走势。

一、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摄影出现的新特点

(一)新闻摄影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在媒介融合下其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新闻摄影一直都是以发表作品为成果目标,在媒介融合下作品诉求仍有部分保留,但总体而言,新闻摄影的生产目标越来越倾向于产品属性的发掘。从作品到产品的根本属性变化,源于各种媒介技术的创新打破了传统媒介的界限,传统媒体机构的差异性几乎消失了。谁能争取到更多的用户来使用自己的产品,涉及基本的生存问题。

(二)新闻摄影的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发展

随着数字化通讯技术和网络化的迅速发展,新闻摄影已不在是专业摄影记者的专利了。现在社会信息量巨大,新闻摄影记者不可能随时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数码手机的普及,降低了照片拍摄的门槛,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在第一时间捕捉影像的能力。大量非职业摄影师也纷纷涌入新闻摄影的行列之中。“草根新闻摄影”随之产生,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摄影作品对职业摄影记者是一个有力的补充。目前很多新闻机构都在新闻报道中广泛采用业余摄影者拍摄的各种素材,并与业余摄影者签约成为签约摄影师。新闻摄影形成了职业摄影记者和签约摄影师、专业拍客、普通市民等草根新闻摄影者多元主体,共同创造了现新闻摄影的新局面。

(三)新闻摄影报道由单一媒体独立运行转向多种媒体融合传播

新闻摄影报道不再局限于报纸、杂志,电视也大量采用静态新闻图片。而网络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更是新闻摄影传播的重要媒介,有了网络媒介影像互动成为了现实。影像互动是通过幻灯片,视频或Flash技术整合文字音响和互动的报道形式,影像互动可操作性强,这种报道形式基于新闻摄影静态照片的延伸形态,幻灯展示的摄影作品与视频采访、加入旁白、现场声及背景音乐,以文字背景叙述和在线互动作为补充以达到影像叙事的效果。通过影像互动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透彻地了解新闻信息。现实中受众从纸质媒体获取信息的数量在迅速减少,报纸杂志甚至电视都受到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夹击。网络成为新闻摄影重要传播手段。

(四)传播形式由单一向多样融合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取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的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是静态的新闻图片、有声幻灯片、视频、博客甚至微博。随着3G技术的来临,手机报也成为新闻摄影报道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新型的传播工具,在新闻摄影传播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摄影面临的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

对新闻摄影来说,数字摄影技术在带来高时效和便捷性的同时,也为某些有不良企图的人制造虚假照片提供了方便,从而造成了数字技术的滥用与异化,使新闻图片的真实性面临前所未有威胁,直接挑战新闻摄影的底线。

自“周老虎”、“刘羚羊”事件出现之后,有关PS图造假的新闻接连不断。闹得全国上下闻虎丧胆,遇羊心慌。虽然惊动了司法界但真假老虎的争论至今依然没完。“刘羚羊”事件中虽然当事人也道歉了,相关人士也辞职了,但PS图造假依然在增加。从这些事件中,人们频频上了PS图的当,PS图已做到以假乱真的水平,人们几乎无法辨别真假。PS图造假正冲击着我们正常的生活,考验着每一个人的辨别真假的能力。

(二)拍摄质量的问题

这个问题要从相机和摄影技巧两个方面来看

1)从相机本身来看 现在新闻摄影主要使用的是数码相机,在使用的镜头相同、现场环境相同的条件下,数码相机没有胶片相机拍的照片清晰,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出图像质量总觉得有些差异。这个问题牵涉到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的工作原理。因为数码相机和胶片的原理有着根本的不同,数码相机成像不如反转底片细腻、层次丰富;数码相机拍摄远景分辨率不够层次较少,越是拍近景优势越明显。想用相同的镜头、在同一现场环境下,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出相同成像质量的图片,在中、近景,特别是纪实摄影拍摄时,是可以做到的;但对于大场面的远景风光来说,数码相机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工作的。这一点新闻摄影者必须清楚认识到。

2)从摄影技巧来看,正由于数码相机的先进性和便利性,让有些摄影记者本身变得浮躁起来,在追求多快的同时忽略新闻照片的精和深。不加强基本功的练习,急功近利,过度依靠电脑。丢掉了稳重、思考的头脑,采访不深不精,有了这样的情况就不可能拍出高质量的新闻照片。也由于数字技术降低了拍摄的门槛,让大量非职业的草根新闻摄影者涌入了这个领域,这些人没有经过新闻摄影专业知识的培训,新闻摄影素质不高。因而制造出了大量内容重复、角度雷同、视觉乏味、意义牵强附会的图片。

(三)新闻数码摄影图片数量大,图片使用选择难度大

由于新闻摄影者现主要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图片,相对胶片相机拍摄而言数码相机拍摄成本很低,收藏、删除很容易,所以新闻摄影者往往对一个内容不计成本重复拍摄许多图片,从而导致拍摄的新闻图片数量太多。而新闻摄影图片作品的发布平台、图片网站(图片库)都对所有公众开放,普通公众也可以轻易发布图片。因此,新闻摄影图片数量及其庞大,新闻图片编辑要想在这些海量图片中选择最佳图片来使用,其难度绝不亚于海底捞针。这容易造成新闻图片编辑因选图片不当而使用了假的或质量不佳的新闻图片,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在媒介融合下发展新闻摄影的对策

(一)确保数字化新技术下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赖以生存的重要问题,也是新闻摄影工作的底线。怎样才能杜绝假新闻图片呢?

1)完善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关的工作规则,从制度上最大可能防止假新闻图片的产生。

2) 新闻摄影者一定要熟悉相关图片编辑软件的使用,让自己有较高的PS图片的基础和能力,这一点对识别PS图片很重要。新闻摄影者要能运用视觉经验观察图片画面内的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光线的方向、强度、硬度是否一致 ;色调、饱和度、色彩层次等是否一致;清晰度、锐度是否一致;透视效果是否一致 ;设备或拍摄手法不佳导致的低画质效果是否一致。把图片放大后看细节部位的颜色是否过度,放大到出现马赛克格子,过度的颜色你会看的很清楚,PS过的图片做的再好,他的过度颜色,和画面的修改痕迹不可能在放大的状态下完全自然。

3)对数字影像必要的后期调整还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遵循以下几点规定:第一,只对照片做传统暗房可以做的加光、减光、调整色调、剪裁等处理,无论如何也不能修改图片内容。第二,在调颜色时一定要非常小心,确保是现场真实气氛的还原,一定要把色彩的改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第三,对于一些内容被修改的图片,一般不要刊登,如果确有必要刊登发表,应当就修改的内容在媒体上做出必要的说明。

(二)提高拍摄者的专业素质,多研究各种拍摄对象

针对新闻拍摄工作的特点,新闻拍摄者要多练基本功。一定要十分熟悉自己所用相机的性能特点,对新闻摄影的主题、构图、角度、光线要有充分了解。不排除使用胶片相机拍摄新闻图片的可能,不同的任务用不同相机。养成良好的新闻拍摄习惯,多思考,多深入,精选角度。同一新闻材料尽量不要拍摄过多的图片,并养成现场初选删除明显不合格的新闻图片,以减少废片的产生,减轻图片使用选择的工作量。

(三)完善行业自律的规章和有关法律

由于数字时代数字化新技术的使用,新闻图片传播的把关难度很大。各主流媒体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图片发布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作为,加强对新闻图片的传播管理。对蓄意发布不良新闻图片的媒体和个人应坚决予与处罚,涉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应追究违法媒体和个人的法律责任。同时加强对草根新闻摄影者的教育和培训,要他们知道新闻拍摄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新闻拍摄水平。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即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他对广大受众将产生一个全方位接受信息的全新平台,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非常值得我们期待。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国际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宗礼.论新闻报道的多媒体融合[J].新闻爱好者,2008 (11).

[2]雷蔚真.跨媒体新闻传播理论与务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周凤桥.当代新闻摄影的十个误区 [J].新闻传播,2005(11).

背景变化 篇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 对中小学校长也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 提倡学校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强调中小学校长要建立组织开放合作的教师团队, 鼓励教师运用开创性的教学策略, 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我国西北地区中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理念和行为的变化情况, 进行了本次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本研究的关注焦点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对西北地区2382名教师实施调查, 以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管理理念的变革作为切入点, 分析和探讨目前校长的管理理念和行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的特点在于:对中小学校长管理理念进行考察时, 并不是直接对校长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而是从教师角度进行考察, 使研究结果更为客观和真实。在考察校长管理理念在新课程中的表现时, 本研究的焦点并不局限于校长观念的转变, 同时也涉及到校长的管理行为有无变化, 试图从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了解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校长管理理念和行为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校长与教师的关系较为融洽

新课程的实施, 更加强调中小学校长的服务意识和合作精神, 要求中小学校长以服务广大师生的姿态来谋求学校的长远发展, 要求他们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和合作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并组织合作、向上的教师团队。表1列出了新课程背景下西北地区中小学校长与教师的亲疏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 如果把“同意”+“完全同意”, 认为“校长强调教师之间合作”的教师比例为85.3%, 认为“校长能很好地组织教师一起工作”的教师比例为78%, 认为“校长能与所有员工进行交流,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学校的重要性”的教师比例为68.5%, 认为“校长鼓励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的教师比例为86.4%, 认为“校长是很好的教学咨询对象”的教师比例为61.1%。以上这些数字表明: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西北地区中小学校长与教师的关系比较融洽, 并且重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教师尝试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二) 校长对教师的尊重程度有所提高, 但学校管理民主程度不高, 教学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新课程对校长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强调校长对学校发展的科学规划和领导, 强调校长对每一位教师的尊重, 并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和平台。这就要求校长对每一位教师有较为全面深刻的了解, 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表2显示了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对教师的尊重与管理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 认为“校长对我的期望高”的教师比例为60.9%, 认为“校长对我很尊重”的教师比例为68.6%, 同意“校长给我提供自我发展机会”的教师比例为69.4%。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方面, 教师意见比例分布比较分散, 同意“校长让我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教师比例为37.2%, 不同意的比例为38.8%, 不确定的比例为24%。在校长对教师的了解程度、管理与评价方面, 73.3%的教师反映校长听过他们的课, 66.8%的教师不同意“校长没有观察我的教学就给我下结论”这一说法。另外, 明确反映“校长用奖惩手段来影响我的教学”的教师比例为33.8%。以上这组数据说明,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中小学校长对多数教师的期望较高, 也比较尊重, 而且能够为多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同时也减少了以往对教师评价的主观臆断成分。但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方面, 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民主程度不高, 绝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之中。学校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和明确, 容易使一部分教师产生“吃大锅饭”的侥幸心理, 同时挫伤另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

(三) 校长更加关注学校的发展

新课程要求中小学校长明确办学理念, 合理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有利资源, 抓住一切有利机会, 努力将学校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学习园地和人才培养摇篮。这一主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就是要加强学校与校外的联系, 建立学校与家庭、社区、大学等的合作关系。表3显示了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对学校发展的关注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 认为“校长能够为学校发展搞捐资活动”的教师比例为44.7%, 认为“校长能够合理利用资源”的教师比例为72.6%, 认为“校长能够得到家长支持”的教师比例为69.4%, 认为“校长在努力改善学校环境和加强校风建设”的教师比例为84.6%。以上这组数字说明:在新课程背景下, 西北地区的中小学校长已经明确地意识到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并在努力地实践抓住有利时机谋求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型理念。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校长与教师的关系更为融洽, 而且大部分校长正在努力地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合作、向上的教师团队。

2.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更为客观和真实, 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较为重视。但学校管理的民主进程还较为缓慢, 有待于继续推进。同时学校对于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还没有统一起来, 且激励制度还很不完善。

3.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校长更加注重学校的发展。他们挖掘和利用有效资源发展学校的意识和能力都在逐步提升。

(二) 建议

1. 各中小学校长要组织教师团队共同制定学校目标愿景, 营造合作开放的校园气氛, 使得全校上下能够朝着共同一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2. 各中小学领导层面在努力做到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提供多种机会和平台的同时, 还要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充分调动全校教师的积极性, 吸收广大教师到学校事务的管理中来, 为学校的健康向上发展增添动力。

背景变化 篇8

一、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人员角色的影响分析

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网络和企业一体化管理软件的普及,会计人员从账簿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多的参与企业的管理和辅助决策工作。这样的角色变化,更加凸显会计的"管理"职能。

(一)大数据时代为会计人员“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了条件

会计主要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三大职能,会计人员收集数据、陈列信息、并对企业的宏观管理施加影响,都是以信息为基础,分别对应不同的信息处理层次。会计人员应当扮演起“管理”方面的角色,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会计人员的“管理者”角色一直没有得到承认,其“管理性”却被忽略。大数据使得会计人员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决策信息并为日常的企业经营活动提供管理,并使会计人员的“管理者”角色日渐突出。在大数据时代各种管理工具的支持下,会计人员将进一步发挥基于信息的管理职能,会计人员将从“核算者”变成“信息人”并进一步走向“管理者”的角色。

(二)数据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会计人员角色转变的动因

随着大数据浪潮在全球范围内漫延,信息的“生产”工作变得非常简单便捷,会计人员脱离数据信息“直接生产者”的角色势在必然。并且,大数据时代的企业会计数据随时都处于动态当中,是动态实时会计数据,“大数据”真正价值在于通过收集、处理庞大而复杂的数据信息从中获得新的知识。此时的会计人员应该从收集和处理会计信息的工作中分离出来,交给专门的信息中心去解决;会计人员更重要的工作是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和判断,对企业的运营提出预测、给出建议、帮助决策及监测企业战略的实施,扮演好“顾问”,“预测者”,“风险监测和管理者”,等角色,成为专业技能、多面管理的企业运行管理者。

二、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角色转变的趋势

大数据时代,各种信息网络技术、企业一体化智能化管理工具的应用,会计人员由原来的直接会计信息生产者,变为利用会计信息的管理者。在这种实质性的改变中,尤其是高级会计人员群体,将在大数据时代不由自主的利用企业的相关会计信息为企业的管理服务。

(一)企业发展的预测者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会计部门朝着灵活性和快速响应的目标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会计人员从静态的报表和会计信息数据管理,转移到为决策者提供动态业务信息的预测性角色,这是会计工作在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部门掌握着企业最全面的原始业务数据,并在企业数据处理工具的辅助下,掌握了获取各方面信息的最有效途径,是企业的“触觉”。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大数据为企业提供了面向未来的途径,企业的更多关注点从“现在”转移到“未来”。会计人员完全可以利用专业和信息方面的优势,通过系统的优化和技能的提升,对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到实时响应,具备更多经验和管理职能的高级会计人员可以利用会计部门掌握的各项数据,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各种可能的风险、市场等做出预测,并对企业的决策和发展问题提出建议。只有会计人员群体在预测性工作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企业才能做出更为长远的规划,避免短视行为;另外,预测工作的有效实施,是企业建立一整套问题的解决方案、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或重大事件的重要保障。当然,会计人员要成为企业预测者角色,离不开有效全面的数据信息和对多种数据信息工具的应用。

(二)企业顾问和其他部门的合作者

大数据时代,核算职能在整个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减弱,会计人员更侧重于反映和监督职能,并强调其“管理”功能。“反映”职能由原来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透明性,逐渐转变为强调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工具,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多符合多样化的需求。会计工作不再过多的强调会计人员现实做账的能力,而是面向决策需求的各种图形图表、控制按钮等。会计人员由单纯数据或数据的处理结果,增加了对图表进行“再次处理”的定性评价信息,这些定性的信息,相对于定量的数据而言,便于会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提供更直接的反映。更深层次的讲,会计人员其实正在逐渐成为企业的顾问,随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评价和总结,并可以结合其他预测性辅助工具,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建议。从这个角度来讲,会计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好信息工具,扮演好“顾问”的角色。无论会计人员作为“顾问”为企业提供哪些方面的经营评价和建议,会计人员的定量反映职能都是不能取代和取消的,所有这些充分发挥会计人员能动性反映作用的角色,都需要以客观、全面的数据作为基础。尽管如此,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扮演好顾问角色,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评价和建议,将成为会计人员走向管理和辅助决策职能的必经之路,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企业风险的预警者

在全球化浪潮中,所有企业都难以避免的要融入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市场,也使得企业自身面临许多更加不确定的问题。会计人员掌握了会计及各个业务方面的信息,对企业的运行和决策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大数据形势下,理应扮演起风险管理者的角色。世界市场充满风险,企业需要完备的风险管理计划,并促进整个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建立高度整合、标准化的会计组织,更容易察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是会计人员扮演“预测者”角色的一个延伸,主要通过规范化会计流程和技术,要想成为优秀的“风险管理者”,会计人员需要通过采用某些智能化信息工具做到实时监控,如设定特定风险阀值,通过热图、仪表盘、记分卡、反应风险情况,通过预测性分析和建模检测风险情况等。

(四)信息系统的维护者和个性化信息工具的开发者

大数据时代,会计工作最明显的一个变化,莫过于计算机和各种信息工具的广泛应用。会计人员以上各项职能的转变都离不开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工具的支持。长期以来,会计部门所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都是由专业的企业管理软件公司开发,并作为商品卖给需要的公司;当然,也有的企业采取自主开发或者委托开发的方式。在这些方式下,财务管理软件的维护多由这些软件公司或者开发人员来实现。这种维护方式曾经较好的适应了企业的需求,但在企业未来的信息化道路上,信息软件工具的概念呈现一种“淡化”的趋势,即一方面,更多的员工更深层次的接受并熟练使用这些信息工具,并伴随这些工具在企业中更为普遍的使用;另一方面,企业对信息工具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并非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就能够满足企业的所有需要,而是,会计人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针对新问题的局部化信息工具的需求,这种需求处处存在,并需要开发者更具针对性、创新性。这就促使会计人员应该成为信息化软件的管理和维护者,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开发实用性、个性化信息工具的能力。原来的较大规模和专业性较强的管理系统可以继续交给专业公司或团队去开发,但改由经过适当培训的会计人员来进行维护;对于应用范围相对较小、针对性很强、开发难度相对较小的软件,会计人员应该成为首要的开发和维护者。这种模式将不仅减少企业的运行成本,也可以为企业的财务工作提供更为便捷可用的信息工具、在日常应用中减少对专业软件公司或信息部门的依赖、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更加独立的完成其他管理角色。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人员角色转变策略

(一)改变会计人员观念,提高其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实现以上角色的顺利转变,自然离不开自身观念的改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观念的转变。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掌握着企业发展的关键信息,因而需要更加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来,会计控制已从事后走向事中、乃至事前,相应的,会计人员的观念也有必要从“被要求”转变为“主动”为决策提供便利。其次,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体包括IT技能的提高和事务惯例处理能力两大方面。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要想更好的使用信息工具做好预测、辅助决策等工作,扮演好顾问、预测者等角色,必须具备一定的IT技能。同时,也只有会计人员做到透彻理解、正确运用,才能正确使用和维护会计信息系统、提升系统以及企业信息的安全性,保障企业的利益。大数据时代更多变复杂的外部环境迫切要求会计人员更加敏捷、全面的对企业运行状况做出分析,并使用创新化、安全、高校的手段将这个辅助决策过程变成程序化、自动化的过程。

(二)为会计人员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

会计人员应该适应信息生产集中化自动化的趋势,整合会计部门的资源,实现“信息生产”功能的独立。在未来的会计工作中部分会计人员,将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解决一些更加前瞻、更加灵活多变的非结构化问题上,比如投资分析、年度规划、决策支持、风险管理等,以便于在会计工作中充分利用和发挥“数据”和“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会计”和“信息数据”的更好结合,进行数据分析。

信息中心的独立和统一信息平台的建立,对企业的信息管理有重要意义:统一信息中心的建立,可以让有用的信息通过一个覆盖整个企业的信息平台和网络在企业内部自由流动实现管理的高效,同时还可以降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成本;在会计部门的领导下,信息部门的信息获取和加工更加围绕企业的战略和需要开展。统一信息平台的建立及会计信息获取的集中化,不仅可以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工具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也使整个企业连成一体,信息自由流动,各业务部门、全部活动都以提升企业价值为核心,实现“1+1>2”,达到以大数据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作用。

(三)改善组织结构和优化工作流程

会计人员角色实现转变的道路上,统一的信息平台、信息数据的自由流动、会计人员承担多重复合角色并主动发挥更大作用,其实都需要以企业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的改善为前提。组织结构方面,扁平化、柔韧化和灵活性是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要求。企业需要兼具灵活性、安全性与创新性于一体的组织形式。为了便于会计人员更好的发挥其顾问、预测者、价值链整合管理者等新的角色,企业需要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并可采用多维制和超事业部制的结构,以实现在沟通上更顺畅、管理上更直接、合作上更灵活、运行上更高效。另外,针对一些特殊的情形,还可采用虚拟化的结构,把不同地点、乃至不属于本企业的人才资源联系到一起,实现跨越时空的合作联盟。企业需要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并将其制度化,确保企业的各项流程无缝衔接,并确保各流程都在企业信息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的可控范围内,这样,才能实现信息中心所获得的各项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便于企业风险控制措施的更好实施。

(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明确会计人员权责

背景变化 篇9

1. 国企改制的发展历程

从1949年到1978年, 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 国有企业被看作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附属物, 只是用来完成国家计划任务的生产单位, 缺少自主经营权。企业的各项活动过程和结果都受到国家控制, 特别是企业的利润, 除一部分留作厂长基金外, 企业全部上缴。这种体制在建国之初确实有助于集中力量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 进而进行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建设。

20世纪70年代末的国内政治变动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利时机。另外, 在组织、思想上的解放也为改革开放政策和举措的出台提供了重要前提。具体到国有企业改革方面, 我国从1977年始对经济进行了局部调整, 其中包含加强对某些部门集中统一的领导, 调整部分工业企业的隶属关系, 上收部分财政、税收、物资管理权, 恢复企业奖励、计件工资和企业基金制度以及整顿市场等举措。这些举措有效地消除了混乱, 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经济秩序, 也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自20世纪80年代起, 中国正式启动企业改革以期使国家的工业化走上合理化的轨道, 而改革的焦点就集中在国有部门的工业企业。

2. 工人阶级的发展历程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历经了不同阶段。早在建国以前, 工人阶级就已初步形成, 传统产业工人是构成主体。追溯到解放前期, 我国最早的产业工人大约出现于19世纪60年沿海地区外资开办的工厂中, 这时的工人阶级基本上具有马克思所描述的一般特征。1949年以后, 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改变, 一跃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工人阶级是先锋队、主人翁。建国初期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指出, 我们要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随着中国积极推进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建设, 传统产业工人群体不断壮大, 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开放以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工作重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实行, 单位制解体使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身份制与单位制消解, 这项变革同样也使得产业工人终身就业的传统逐渐消解, 工人与单位的关系只限于经济上的契约关系, 工人从“单位”走向“社会”, 传统产业工人以及以之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原先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优越地位也在这个新的利益格局当中逐渐下移。

二、国企改制进程中工人阶级的地位变化

1. 国企改制前工人阶级的地位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 劳动者和企业、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社会契约”关系, 由此形成的企业劳动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 而非雇佣关系。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手段将城镇劳动力统一分配到国有或集体所有企业后, 再以“固定工”的形式使劳动者与企业保持终身固定的劳动关系, 即“铁饭碗”。相较其他阶级, “铁饭碗”制度给国企工人带来了诸多地位方面的优势, 主要体现于政治、经济及社会地位上。

(1) 政治地位

从政治立场、政治身份、家庭出身等角度来看, 工人阶级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首先, 特殊的国家政策和意识形态使得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翁”, 即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因而传统产业工人被赋予了非常特殊并优越的政治身份;其次, 我国实行人员配置的“身份分割”, 用档案、户口、粮食供应本等制度在不同阶层之间划出了界线, 工人阶级内部根据职业身份和政治地位的不同划分为干部和工人两种类型,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农民、工人、干部等级结构, 而实质上这也是对工人阶级成员的政治身份的定位。相较于农民, 在这种“身份分割”背景下, 传统产业工人在政治地位或政治身份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2) 经济地位

改革开放前, 工人阶级作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得到强化, 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处于中心地位。因此, 在将这一优越的政治地位落实到社会生活特别是职业生涯之中的时候, 我们看到了工人阶级有别于农民的生存方式:在30多年的计划经济时期, 几乎工人阶级的全部成员都被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也是“单位”所容纳, 并因此获得了全面的职业和生活保障。具体来看, 在传统收入分配方式上, 虽然人们通常认为城市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具有“低工资, 高福利”的特点, 但与农民相比, 传统产业工人仍然具有明显优越的经济地位。改革开放前, 虽然传统产业工人并未拥有较高的工资收入, 但由于其报酬中福利成分所占比例大。因此, 总体来看, 传统产业工人拥有较高的经济地位。

(3) 社会地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 传统产业工人在政治与意识形态上拥有国家领导阶级的地位;在经济方面, 较高的福利待遇弥补了较低的工资收入, 使得传统产业工人拥有较高的经济地位。由此带来的则是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基础上, 工人阶级在整个社会分层体系中占有拥有较高的位次。这些不仅体现于其家属、子女获得的社会资源上, 同时体现于社交、婚姻选择等方面, 所有这些条件都使得工人阶级享有较高的社会声望。

可以看到, 在企业职工与国家的“社会契约”关系中, 职工通过国家赋予的方式在政治、经济、社会等三个方面都获得了较高的地位, 并以此获得了更多资源。然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经济转轨, 国企职工的社会地位趋于下移。

2. 国企改制后工人阶级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始, 随着一系列制度的颁布和实施, 与国有企业工人关系密切的“身份制”和“单位制”逐渐解体, 工人与企业、国家之间历史性形成的“社会契约”逐渐被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契约”所取代。随着单位制的逐渐解体, 传统产业工人以及以之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原先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优越地位也在这个新的利益格局当中逐渐下移。

(1) 政治地位

改革开放伊始, 国家的总体目标由先前获得各阶层合法性支持以巩固政权过渡到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为中心目标。与以前相比, 工人阶级作为先前国家领导阶级的政治地位优势明显下降。根据全国总工会1988年4月至9月对全国17个城市的21万名职工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 工人群众普遍反映自身地位下降了。在调查中, 有36.6%的职工认为自己在企业中没有主人翁地位, 有51.5%的职工认为在企业中主人翁地位不高。由此看到, 虽然在名义上工人阶级依然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但在工人阶级内部, 他们开始丧失对自身“主人翁”地位认同的自信, 这样一种主观自我认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印证工人阶级政治地位的下移。

(2) 经济地位

改革开放后, 国有企业工人的“终身工作制”逐渐转变为“市场合同聘用制”, 随着逐渐失去原有“铁饭碗”体制的庇护, 传统产业工人阶级也从以单位为主体的保障体系走向劳动力市场与市场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来看, 政府从经济领域的逐渐退出, 打破了原有传统产业工人高福利的状态, 国企工人的经济地位明显趋于下移。

(3) 社会地位

随着传统产业工人逐渐丧失“主人翁”地位所带来的政治地位的下移, 以及由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的改革所带来的传统产业工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缩减, 传统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趋于下移, 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国企改制所造成的大量下岗失业人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后果。随着单位制及身份制的解体, 在工人与企业、国家之间由“社会契约”走向“劳动关系契约”的过程中, 传统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程度不同地呈现下移趋势。

三、社会资本与工人阶级的地位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 工人阶级原来有占有的社会资本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而工人阶级社会资本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工人阶级地位的变化。

1. 社会政策与工人阶级的地位变化

着眼于国内范围, 户籍制度的松动及单位制的解体直接导致了工人社会资本总量及构成的变化, 进而导致工人阶级总体地位及内部结构的改变。改制前, 由于特殊的国家制度与体制, 工人阶级内部构成比较一致, 分化较小, 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当时的社会政策构成了工人阶级总体的一种社会资本, 保证了工人阶级在社会上的较高地位及内部的高度一致性。国企改制打破了原先的体制束缚, 工人阶级的流动性增强, 相比阶级的总体资本, 工人的个体资本对其身份和地位的影响更加凸显, 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流向及新的社会地位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 户籍制度的松动直接增加了社会的流动, 最为明显的表现即是增加了农民流入城市的机会, 而农民进城就业客观上对原有工人阶级造成了多方面的冲击。在工作机会方面, 由于农民工的雇佣工资相对较低, 因此农民工在劳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而这直接导致了传统产业工人的工作机会的流失。而随着单位制向市场制的逐渐转变, 大中型企业和集体企业出现了大量的下岗工人。职工不仅没有了原有的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 下岗后也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 而这则直接导致了传统产业工人经济地位的下移。

户籍制度的松动使得大量的农民流动至城市, 进而挤压了传统产业工人的生存空间, 在与农民工的竞争之中, 传统产业工人在总体工作机会减少的同时, 其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也随之下移;而单位制的逐渐解体更不仅缩减了传统产业工人的原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 更迫使一部分工人下岗。与改制前相比, 这无疑使得传统产业工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处于下移趋势。

2. 全球化与工人阶级的地位变化

在国际范围, 随着改革开放, 我国政治经济等各领域深受全球化影响, 它带来的不仅是民族生产方式向世界生产方式的转变, 同时也是民族社会形态向世界社会形态的转变。从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 全球化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有利有弊, 并体现于其经济、社会地位的转变上。

可以说全球化进程为工人阶级带来了诸多益处, 并集中体现于其经济地位的强化和巩固。然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中国逐渐变为世界工厂, 工人在其中受到的价值剥削也体现了其经济利益的受损。以短期合同比例增多、工作时间延长、劳动强度加大等为典型表征的劳动不稳定性 (precarity) 日益突出, 无不体现了其经济利益的受损和经济地位的下移, 相应地也造成了他们在社会福利及政治权利方面的不稳定性, 甚至因此而沦落到社会的边缘。由此可见, 全球化对于传统工人阶级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双重效应。

四、中国工人阶级的未来

工人阶级的美好未来或许首先需要工人阶级———尤其是传统的工人阶级———舍弃工人阶级的传统身份。此外, 再辅之以工会等社会组织的扶助来促进工人阶级的发展或新工人阶级的形成。

1. 重建身份认同

一方面, 他们认同传统的工人阶级, 认为待遇和地位以及生活当中的稳定应和先前一样;另一方面, 他们也希望在这种转型与变化当中受到应有的保护和利益。遵循市场逻辑、按供求关系运行的市场化非公有制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内早已存在, 它的发展为后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借鉴。市场转型中的国有企业改制, 其实质是将国有企业不断推向市场的“企业本位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劳动关系完成了商品化。国企改制过程中, 工人将不可避免地要逐渐直接面对资本市场中的企业管理者、面对国家的政策和法律, 而不再直接面对行政性的企业管理者和国家的计划总体。

将工人阶级不愿舍弃的对计划经济体制时传统工人身份的认同放在现代化进程的市场经济转型当中我们就会十分清晰应当如何对待工人阶级的传统身份认同。在这种历史性的转型当中, 虽然工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获得计划好的、稳定的福利和生活, 但却获得了转型所带来的平等地参与到市场当中的机会, 也获得了运用相应规章制度保护权益的权利。在现代化的潮流当中, 工人阶级如何正确地看待转型并及时调整身份认同, 以及利用好自身的自由及权利去维护权益、争取机会, 将会对工人阶级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 再造工会功能

国有企业的转型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 使得原来处于主人翁地位的工人阶级, 在劳动力市场当中一下处于弱势地位, 在国家经济建设提到台前来的同时, 也容易出现“大资本”“小工人”的现象, 引发各种劳动关系上的冲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修正) 》当中明确写道:“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 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就现实的情况来看, 工会组织的功能发挥还存在一定的障碍。”有观点认为, 工会组织在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发挥作用不力, 对上千万职工的下岗分流负有一定的“道义责任”。在当今新一轮国企改制即将启动的时候尤其需要我们警醒, 需要切实提高工会维护工人权益的认识、提高工会维护工人权益的能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由于外来资本和技术的涌入, 传统工人阶级社会资本相对匮乏的局面可能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通过各项教育培训活动实现工人阶级的增能应当是工会的重要使命。

总之, 中国工人阶级曾经有过辉煌的昨天, 在转型期的今天虽然面临了比较严峻的形势, 出现了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下移。但通过工人阶级自身的努力, 借助工会组织的扶助和社会政策的完善, 重建认同、再造资本, 可望在新的社会结构体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位置。

摘要: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 工人阶级尤其传统产业工人阶级面临从“社会契约”到“市场契约”以及从“单位”到“社会”的转变。与既往的状况相比较, 国有企业中的工人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具体表现在其所拥有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及社会声望的变化等方面;而国企工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及所建立的自我认同的状况及其变化, 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企改制,工人阶级,社会资本,地位变化

参考文献

[1]陆学艺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2]范晓斐.论工会的作用及其工作优化措施.管理论坛, 2013, (2) .

[3]黄旭东.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与和谐社会构建.贵州社会科学, 2007, (12) .

[4]李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 2008, (5) .

[5]李锦峰.国企改制过程中的国家与工人阶级结构变迁及其文献述评.社会, 2013, (3) .

[6]李锦峰.国企改制以来的工人身份认同.太平洋学报, 2012, (7) .

[7]刘爱玉.国企变革与下岗失业人员的行动回应.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 (4) .

[8]刘建洲.传统产业工人阶级的“消解”与“再形成”.人文, 2010, (2) .

[9]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 2006, (2) .

背景变化 篇10

中国当代“二元化”社会的四个子系统: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科技系统、文化系统都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 (1) 虽然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化, 政治民主化进程稳步前进, 但是政治系统仍旧以高度集权化为主要特征; (2) 经济领域高度市场化和自由化, 新的社会将阶层 (比如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 应运而生,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多元化的利益主体; (3)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4)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文化产品充斥着人们的选择视野的同时, 不同的文化之间出现激烈的碰撞和融合。

纵观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 我们发现, 作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的新闻事业, 深受着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科技系统和文化系统的影响。[1]中国当代“二元化”社会的四个子系统呈现出的新变化深刻影响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为与政治系统紧密联系的党报 (本文所指党报主要是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机关报) 的地位、功能、形态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

一、地位:在市场化报纸冲击中坚守全国思想中心的地位举步维艰

自中国共产党第一张机关报《向导》创刊开始, 党报就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革命时期, 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党报都发挥着反映党的意愿, 密切联系群众等重要作用。关于党报的地位, 列宁、邓小平、胡锦涛等都有精辟的论述。1905年, 列宁发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指出:“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成为由全体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的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2]列宁认为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部分, 并用“齿轮和螺丝钉”形象地描绘了党报的重要地位。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良好舆论环境的角度出发, 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3]胡锦涛认为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6月他在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 把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升到“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 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4]可见, 一直以来党报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是从未动摇的。

党报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天的具有其他报纸不具备的优势: (1) 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培养给予党报与生俱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 在计划经济时代, 信息流通渠道有限, 党报甚至可以垄断整个信息资源。但是, 随着中国当代社会“二元化”差异现象的出现, 党报主流报纸的地位受到了来自于市场化报纸的冲击。学界关于主流媒体的概念和内涵大概可分为两个阵营, 一个阵营强调媒体的政治和宣传属性以及与之相连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一个阵营强调媒体的思想性以及与之相连的公信力和影响力。[5]如果从媒体的政治和宣传属性以及与其相连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角度来看, 党报无论何时都是主流报纸, 这是其他任何报纸都无法比拟的。但是, 如果从媒体的思想性以及与之相连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的角度来看, 党报主流报纸的地位已然受到了市场化报纸的冲击。

当代“二元化”社会中的经济系统异常活跃, 与政治系统高度的集权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自由的市场, 给了市场化报纸很大的发展空间, 善于抓住新的社会阶层和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市场化报纸无疑更具竞争力。而由于政治系统虽然不断进行改革, 但仍然以高度的集权化为主要特征, 肩负宣传党的意志重任的党报很难与市场化报纸争夺广阔的市场和多元化需求的受众。比如以“在这里, 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 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编辑方针的《南方周末》已经成为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周报。《南方周末》全国发行量超160万, 发行量年增长率15%, 它有着500%的传阅率, 其19个分印点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6]如果从媒体的思想性以及与之相连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来看, 《南方周末》等市场化报纸无疑对党报主流报纸的地位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经济系统的异常活跃促进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信息在信息市场自由的流动却造成了信息过剩的假象。信息虽然爆炸式地增长, 但是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信息纷繁芜杂, 受众的可选择性无限增多, 却无形中减少了受众获得的有效信息量;同时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 单纯的新闻信息已不能成为媒体的独家信息, 因此无论是党报还是市场化报纸都纷纷在打造思想媒体上下功夫, 比如增设专门的评论版、增设重大事件新闻专题、配短评等。当代“二元化”社会中的党报仍然坚守着思想中心的地位:一方面, 由于先天性的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使得党报在引导公众思想方面有着市场报难以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 集权式的政治系统也要求党报自上而下地引导社会思想。因此,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一些社会关注度高的事件, 在市场化报纸争论不休的时候, 党报会以评论甚至是社论的形式试图引导舆论。比如, 《人民日报》2010年3月31日的时评《别给“黑哨环境论”留空间》, 批判了受贿足球裁判动辄就把责任推给“大环境”的心态, 试图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足球圈的腐败。[7]但是, 在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的事件上, 党报往往会第一时间发出评论, 引导社会思想。比如, 《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2日的社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之际, 及时传达重要的会议精神, 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真知灼见。[8]

我国党报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性质是不可动摇的, 党报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二元化”社会中, 相对自由的市场化报纸对党报形成强烈的冲击, 党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仍旧坚守全国思想中心的地位不仅要发挥自己的先天优势, 还要讲究舆论引导的方法。

二、功能:从突出宣传向突出舆论引导转变迫在眉睫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一性质这决定了党报的功能。关于党报的功能, 马克思、毛泽东、胡锦涛有精彩而又全面的论述。马克思认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 是社会的捍卫者, 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 是无处不在的耳目, 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9]马克思这段话是1849年2月在法庭上对普鲁士反动政府迫害《新莱茵报》进行愤怒揭露时说的, 在这里他认为报刊就应该发挥舆论监督和反映民众声音的功能。1948年, 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 “报纸的作用和力量, 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 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10]毛泽东认为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和政策, 同时又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胡锦涛认为新闻宣传工作的作用是:“宣传党的主张, 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胡锦涛特别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11]马克思、毛泽东、胡锦涛关于党报功能的论述都是一脉相承的,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根据他们的论述, 我们认为党报的主要功能有三个:一是无条件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三是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党报突出的功能各不相同。

在革命年代, 《向导》、《红色中华》、《解放日报》等一批优秀的党报积极发挥宣传鼓动作用, 积极宣传不同时期党的路线纲领, 方针政策, 为革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党报自身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 积极宣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为社会主义改造造势。但是, 在“大跃进”时期, 党报受“左”的思想影响在宣传报道上出现了浮夸、瞎指挥、片面等严重的失误, 一度为高指标、共产风等错误风气推波助澜, 给实际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文化大革命”时期, 党内的“左”倾错误直接导致了新闻宣传中“左”倾错误严重发展。新闻宣传工作不仅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大造舆论, 还为篡党夺权的“四人帮”大作舆论宣传。这个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 尤其是党报的正常秩序遭到严重的扰乱, 一大批新闻工作者被搞垮。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建设以及其他各项事业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新闻事业在改革中不断前进, 各种都市报、专业报、文摘类报纸纷纷创刊, “瓜分”着日渐缩水的报业市场, 党报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

纵观现当代新闻史我们发现, 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 我国社会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政治集权化、经济一体化。与政治系统紧密相连的党报继承了革命时代非常重视宣传功能的传统, 同时, 计划经济时代, 党报不担心经营问题, 这为党报放大宣传功能提供了经济基础。但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的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出现了“二元化”差异现象。政治集权化要求党报继续从上到下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但是经济的市场化要求党报要更多的考虑受众的需求, 这就出现了彼此矛盾的两个方面。党报如何协调这一矛盾?

我们认为, 在无条件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 党报迫切需要在宣传方法和工作重心上作出改变, 需要更多的考虑受众的需求, 这一方面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自由市场的要求。那么在党报的宣传方法和工作重心改变的情况下, 党报的功能出现怎样新的特征呢?就是从重视宣传向重视舆论引导转变。

当代“二元化”社会中, 遭受市场化报纸冲击的党报仍然要坚持全国思想中心的地位, 这既是党报至高无上的地位, 也是党报应担负起的责任。在市场化报纸吸引了多数受众“眼球”的同时, 党报枯燥的政论式的宣传甚至可能导致党报失去在社会影响力上的主流地位。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虽然适应政治集权化的要求, 但是却背离了经济市场化的基本规律。党报要想继续坚持全国思想中心的地位, 从以灌输为主向以引导为主转变势在必行。具体的说, 就是要“不断改革创新, 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 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 加强舆情分析, 主动设置议题, 善于因势利导。”[12]

三、形态:新的传播技术催生党报“二元化”生存

中国当代“二元化”社会的科技系统由于有活跃的经济市场作为保障, 较以往社会显得异常活跃, 这种活跃反映到新闻传播事业表现为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当人们还在惊叹于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和接触方式的时候, 以互联网技术和无线宽带技术为支撑的各种衍生产品接踵而至。纵观人类传播史, 从语言的诞生到文字的发明, 从印刷时代到大众传播介的诞生, 从网络技术的异军突起到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 人类传播的各项重大进展均跟随在某种重要传播科技的发明之后。当代社会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势必引起新一轮的传播革命。面对人类传播史的大趋势, 党报如何才能在历史潮流中站稳脚跟?如何才能在新的传媒格局中求得生存?如何利用新的传播技术在新一轮的传播革命中占据有利地位?这些都是当前党报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发现无论是党中央机关报还是各省市党报都在做着积极有益的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顺应潮流, 较早地建立了自己的新闻网站:人民网。各省市党报也都相应地建立了新闻网站, 比如解放牛网、大河网、大众网等。这些网站的建立凸显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开辟了新的传播形态, 弥补了纸质媒介的一些不足。各级党报在网站上一般都有电子版供读者阅读, 拓展了党报新的阅读平台。同时各级党报网站还开辟了许多品牌栏目 (比如人民网传媒频道的“传媒沙龙”、“传媒视线”等) , 为网站吸引了不少受众, 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此外, 各级党报为了适应传播技术的新发展, 纷纷提出“全媒体战略”, 以求得在未来的新媒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各级党报纷纷建立网站, 进行“网络化生存”时, 2010年元月, 美国苹果公司的i Pad发布。美国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把它定位于“报业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他认为平板电脑将会真正改变新闻的呈现方式。我国党报察觉到这一被称之为“第四屏”的新兴媒体可能引发又一轮的传播革命, 竞相在i Pad上落户。《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广州日报》等各级党报均在新平台上上线, 试水“第四屏”。

在进行“网络化生存”的同时, 党报仍然不忘对纸质媒介的调整, 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受众需求。比如, 《人民日报》2009年7月1日改版, 由原来的16个版扩为20个版 (周六、周日仍为8个版) , 新增要闻版 (第5版) , 社会建设新闻版 (第12版) , 国际新闻版 (第14版) , 同时, 每周增加1个理论版、1个文艺评论版、1个文艺作品版。原科教周刊和社会观察版改为文教周刊和民生周刊。[13]《人民日报》此次改版在办报理念、报纸的形式和报纸的内容三个方面都有所创新, 尤其是在内容上体现了亲民、深度、鲜活等特点。

我们发现, 新的传播技术催生了党报的“二元化”生存:“网络化生存” (目前主要是形式上的) 和“纸质化生存” (内容) 二元并存式的生存。一方面, 党报尊重人类传播事业发展的规律, 利用新兴传播技术, 求得生存发展, 进行“网络化生存”。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新的传播技术带来的新媒介和新载体正日益改变着青年人的传媒接触渠道、报纸阅读习惯和信息接受心理, 党报着眼于未来, 不得不正视现实, 顺应潮流。另一方面, 纸质媒介所特有的易保存、阅读主动性、权威性、表达深度等优势 (尤其是表达深度) 使得党报仍然坚持“纸质化生存”。此外, 党报报人仍然是党报网站和报纸新型载体的内容生产者和供应商。可以说, 在党报没有革新办报的传统理念之前, 没有打破对报纸形态、版面形状的思维定势, “纸质化生存”仍旧是党报的主要生存方式, 但是“网络化生存”已然成为党报的必然选择。我们在这里大胆的预见:党报的“二元化”生存方式或许是党报从“纸质化生存”向“网络化生存”的一个过渡阶段。

上一篇:法律监管体系下一篇:荆防败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