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教学

2024-05-19

变化教学(精选十篇)

变化教学 篇1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 感受平均变化率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经历运用数学描述和刻画现实世界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意义, 为后续建立瞬时变化率和导数的数学模型提供丰富的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变化率在物理学、工程技术、人文、经济等学科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数学素养, 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 产生“我要用数学, 我能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树立数学是解决众多问题的工具和思想方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变化率的角度重新认识平均速度的概念, 知道函数平均变化率就是函数在某区间上变化快慢的数量描述。

教学难点:平均变化率数学意义的认识及准确求解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教学方法]

支架探究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支架引导

1. 锚式问题

介绍数学史知识, 得出微积分诞生的由来, 并给出温度的实例。

实例:某市今年3月18日到4月20日期间的日最高气温记载, 如下表:

2. 链式问题

链式问题1:以3月18日为第一天, 32、34各表示哪一天?

链式问题2:如果A点的坐标 (1, 3.5) 表示3月18日的最高气温为3.5℃, 那么B (32, 18.6) 、C (34, 33.4) 又表示什么?

链式问题3:4月18日到4月20日两天的温差达到了多少?

链式问题4:在短短的两天内, 温差达到了14.8℃, 人们就会感觉到气温变化得真快!而3月18日到4月18日的温差是15.1℃, 但人们没有这样的感觉, 这是为什么?

链式问题5:能不能从其他角度去认识和刻画这一变化呢?链式问题6:比值是如何计算的呢?

二、梯次探究

(自主探究)

链1:32表示4月18日;34表示4月20日。

链2:B点的坐标表示4月18日的最高气温为18.6℃;C点的坐标表示4月20日的最高气温为33.4℃。

链3:14.8℃。

(指导探究)

链4:自由发挥,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说明, 为了引出我们的平均变化率的形式, 一定要正面引导, 得出3月18日到4月18日每天平均变化为:

4月18日到4月20日每天平均变化为:

链5:“陡峭”程度的说明。分别从数形两个角度去认识这一问题。得出数形有关系:7.4可以用来量化曲线BC的“陡峭”程度, 我们把这个比值就叫做气温在区间[32, 34]上的平均变化率;同样, 把0.5叫做气温在区间[1, 32]上的平均变化率。

链6:平均变化率的这个比值是区间端点的纵坐标之差比上横坐标之差。

链式问题7:你能否类比归纳出“函数f (x) 在区间[x1, x2]上的平均变化率”的一般性定义吗?

链7: (抽象概括) 平均变化率的定义:一般的, 函数f (x) 在[x1, x2]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链式问题8: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支持性组织者]:斜率

链8:曲线y=f (x) 上两点 (x1, f (x1) ) , (x2, f (x2) ) 连线的斜率。

三、运用质疑

例1.某病人吃完退烧药, 他的体温变化如下图,

链式问题9:比较时间x从0 min到20 min和从20 min到30 min体温的变化情况, 哪段时间体温变化较快?

链9:体温从0 min到20 min的平均变化率是:

体温从20 min到30 min的平均变化率是:

链式问题10:“-”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如何来比较变化快慢呢?

链10:表示体温在逐渐降低。绝对值大的变化快。所以后面10 min体温变化较快。

链式问题11:平均变化率可以为正, 可以为负, 可不可以为0呢?试举例。

链11:可以, 比如y=1在任何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都是0。

例2.某婴儿从出生到第12个月的体重变化如图所示, 试分别计算从出生到第3个月与第6个月到第12个月该婴儿体重的平均变化率。

解:婴儿从出生到第3个月的平均变化率是:

婴儿从第6个月到第12个月的平均变化率是:

说明婴儿刚出生后体重增长得快, 后来增长得慢。

四、巩固练习

课本P27练习1, P31第2题。

五、探索思考

1. 函数f (x) =kx+b在区间[m, n]上的平均变化率。

2.求函数f (x) =x2在区间[-1, 1]上的平均变化率。

平均变化率的缺点:不能具体说明函数在这一区间上的变化情况。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建立、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新教材减弱了对概念的机械记忆的要求,加强了理解要求,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和说明。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和现象为素材,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这一基本概念。与具体物质的学习比较,本节内容缺乏具体性和生动性,整节课内容单一,但又要达到理解运用的要求,所以对教师有一定挑战性。所以教师要注重化学源于生活,化学即生活,生活是化学方面的教学,生活与化学教学统一起来。不单纯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化学对大多数九年级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但是通过生活学生已经接触大量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事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没有注意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开始不宜要求过高,随着学习的深入会逐步记忆理解。

三、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重点是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注意对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难点是真正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准确判断每个变化的种类。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学用品】 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玻璃片、坩埚钳、石棉网、研钵、烧杯、水、块状胆矾、镁条、碱式碳酸铜、火柴、蜡烛、白糖。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学了物质,知道了物质和物体的关系,知道一种物质可以制成不同的物体,铁可制成铁钉、铁锅、铁锒头„„我们还学了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如水可变成水蒸气,也可以结成冰。

活动一:观察物质变化的实验,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1 固态的冰受热熔化成水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沸腾时生成水蒸气 气态的水灯丝(钨丝)发光发热 灯丝(钨丝)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粉碎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铁屑和砂子混合物,铁屑被磁铁吸引砂子没有铁屑和砂子液态酒精 酒精挥发 气态的酒精 在热水中放入一些白糖并搅拌 白糖慢慢不见了 水变甜了 澄清的自来水和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的沉淀生成 白色氯化银沉淀生成绿色粉末状的碱式碳酸铜 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浑浊 三种其他物质:氧化铜(黑色)、水、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钙切开的苹果 表面变成褐色

[提问]:这十二个变化如果要你分成两部分,你会怎样分?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会出现很多不同的分类依据,捕捉到按前后物质发生了变化和没发生变化为依据的学生,就势作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引出的情境)

活动

二、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学生讨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实例: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木材制成桌椅等物理变化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食物腐烂。化学变化 根本区别:(判断依据)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活动三: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抢答

1、电灯发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夏天黄酒变酸变浑而沉淀(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

3、水中泥沙沉淀(物理变化)。

4、水沸腾后冒出水蒸气(物理变化)。

5、霓虹灯颜色变化(物理变化)。

6、蜡烛燃烧(化学变化)。

7、冰化成水

8、汽油易挥发

9、火山爆发

10、钢铁生锈

11、镁带能燃烧

12、铜绿受热易分解

13、铁熔化成铁水

14、食物腐烂

15、动物的呼吸

活动四:分两大组进行比赛,其中一组说出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由另一组回答,老师当裁判和顾问 活动五:探究蜡烛燃烧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分别属于哪种变化?

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火焰是可燃性气体燃烧时产生的一种现象。你能用蜡烛燃烧的实验来证明吗?(可以把蜡烛吹灭,然后将点燃的火柴接触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燃烧起来。还可将一根短玻管放在燃烧的蜡烛的烛芯附近,用燃烧的火柴接触玻管的另一端,可以点燃。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证明火焰是可燃性气体燃烧时产生的一种现象。

1.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现象。再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是属于什么变化?(第一个烧杯壁上出现了水珠,说明生成了水。第二个烧杯上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时“流泪”是怎么一回事?这又是什么变化?

(蜡烛燃烧时“流泪”是蜡受热熔化的缘故。是固态蜡变成液态蜡,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活动六:反思评价,巩固学习成果:

①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②在探究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彼此的体会。活动七:练习巩固 活动八:反馈提升

四、板书设计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的区别和联系

把握变化脉络 寻找教学策略 篇3

总体来看,新教材和实验教材单元总量保持不变,实践活动由2个减至1个。由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位置”单元,“观察物体”则移到修订版五年级下册,“可能性”和“综合与实践·掷一掷”由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移来,对“简易方程”单元的结构进行调整,“数学广角”由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移来,并在内容上进行调整。

“位置”单元原本在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但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过于简单,新教材移来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可能性”单元从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移来,并根据新课标要求进行调整。实验教材分两次进行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第二次在五年级上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实践表明,低年级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理解有困难,《标准(2011年版)》对这部分内容也进行了调整,第一学段不再学习概率的内容,将“可能性”的教学移到第二学段。

变化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单元。

一、“小数乘法“单元

1.重视数学运算方法的呈现与发现。例2、例3通过讨论,详细给出了将小数转化为整数的运算过程,更加清晰直观。实验教材把小数转化为整数的过程称为扩大到它的多少倍,缩小到它的多少分之一。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这样转化的本质意义,新教材在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中,利用乘以100、除以100等进行直观说明。最后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中说明,乘几就是扩大到它的几倍,除以几就是缩小到它的几分之一,知识的呈现过程更加清晰。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准确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重视知识的自主归纳过程。

新教材例7与实验教材例8本质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准确呈现乘法分配律,新教材将“0.65×201”改为“0.65×202”。“0.65×201”运用乘法分配律后有“0.65×1”,实验教材直接写成“0.65”,影响了部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无形中加大了难度,因此在新教材中进行了改动,更完整地呈现分配律的运用过程。

2.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新增两个紧贴生活实际的例题:例8、例9。例8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快速运算的能力,引导学生采用估算的方法,并以文字完整呈现“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数的除法”单元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相关例题强调商的意义。例1通过竖式计算重点阐释小数点后的商的实质意义,把2.4÷4看作24个十分之一除以4,得到6个十分之一,所以小数点后商6。同时,例1还强调了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规律。于是,在例2中,遇到除不尽的问题,添加0继续除就变得容易理解了。例3则重点强调“为什么要商0?”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每个数位上数的意义来说明:把5.6看作56个十分之一,56个十分之一除以7等于8个十分之一, 8写在十分位上,所以根据小数点对齐原则,个位用0补上。从例1到例3,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2.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例4、例5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如何运算,例4让学生学会将除数转化为整数,例5则展示了被除数与除数小数位数不一致时加0的处理方法。在实践探索之后,教材出示不完整的计算法则文本,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简易方程”单元

1.突出方程的等式性质。过去,在小学阶段教学简易方程,实际上是用算术方法求未知数,学生容易理解,但是对衔接中学代数教学不利。新教材通过插图演示天平平衡的实验来探究并正式总结出等式的基本性质,学生从直观感知只含有数字的等式,到含未知数的等式,从而构建方程的概念。在解方程过程中,新教材回避了办法的多样化,直接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以便学生深刻理解方程的等式性质。

2.突出列方程解决问题对分析数量关系的优势。从“用字母表示数”的引入中,新教材就不再从用字母表示特定的数、一般的数起步,直接切入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便简洁,并新增例3、例4和例5,即用字母表示各种运算律、两级运算式。

在“实际问题与方程”中,例5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编排,总结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突出了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路程=速度×时间”的公式迅速领会方程的优点。同时借助线段图来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体会通过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直观优越性,建立用线段图模型分析问题的思维。

四、“多边形的面积”

1.新教材特别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教学中都增加了自主探究的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新教材利用人物对话给出相应的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将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来解决,并增加了详解转化过程的示意图,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面积计算公式。

2.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增加了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内容。

(1)培养估算意识。新教材安排了借助方格纸估计树叶面积的内容,这是估算思想在图形与几何中的应用。

(2)培养估算策略。不规则图形和规则图形不同,我们只能估算出它的面积。而估算策略最重要的是根据要估计的事物找到一个适合的测量标准。这里根据树叶的大小,选择了每个小方格面积为1cm2的方格纸,学生也可以利用其他熟悉的测量标准来估计,比如利用一个已知面积的图形(物品)来估计。教学时可通过交流体会选择测量标准的重要性。

(3)体会估算方法多样。教材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采用数格子或者转化为熟悉的图形等自己的方式,以多元化的方法解决计算树叶面积的问题。

五、“数学广角”单元

1.关注模型、归纳等数学思想的培养。例1以问题引导学生验证计算的正确性,重点培养学生借助线段图建立数学模型的抽象能力。同时化繁为简,将100米简化为20米、25米,分别计算需要种下的树木总数,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找出一般规律来解决问题,初步渗透归纳的数学思想。

2.强化应用能力。例2设置了新的背景,就是两端不需要栽树,并且道路两边都要栽树的问题。例3则更加复杂,是鱼池类封闭图形栽树问题,教材渗透转化思想,引导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体会画图策略的价值,并在最后总结规律,回到生活应用之中。

责任编辑 林云志

聚焦“时间教学”新变化 篇4

一、教材编写新变化

我在认真研读了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和西南版等新教材以及九年义务教育旧教材后, 认为有如下新变化:

1. 重视生活经验和直观呈现知识。

新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有关时间知识。例如, 人教版“认识钟表”教学, 以一幅“晨起图”引出钟表的认识;西南版“24时记时法”教学内容从世界 (如纽约、东京、北京、莫斯科、伦敦) 在同一时刻各地的时间各不相同引入;人教版的“年、月、日”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而时与分的关系、分与秒的关系, 则通过时钟图的直观对比来呈现。

2. 重视手工制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安排了数学手工制作, 这是过去教材所没有的。如人教版新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单元之后的第56页里, 编入“制作年历”的手工制作;有其他版本新教材还在“认识钟表”单元编入“制作钟表”的手工制作。北师大版教材在“时、分、秒”单元之后的第70页里, 编入“月球旅行”专题实践活动。

3. 重视数学文化因子的渗透。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西南版“24时记时法”教学内容中用连环画的形式编入了“记时方法”的发展:在古代, 原始人白天到外面去打猎, 晚上回到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计算时间, 只知道“日”和“夜”。后来, 人们利用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 也利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再后来, 人们发明了钟表, 记时就越来越准确了。又如, 人教版“年、月、日”这节教学内容在教给学生的记忆方法上, 除了“拳头法”外, 还用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二、课堂教学新变化

小品《红高粱模特队》里赵本山有句著名的台词“……猫走不走直线, 完全取决于耗子, 耗子拐弯了猫还走直线, 那是瞎猫。”据上所述, “时间教学”的课程目标和教材编写都发生了新变化, 那么课堂教学还“走老路”不就等于是“瞎猫走直线”吗?我认为课堂教学要有如下3点新变化:

1. 让学生体验时间长短。

时间长短的规定虽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难在还要学生去体验。北师大版教材在“时、分、秒”教学中编入了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的内容。教材通过数心跳、写字、拍皮球等具体活动, 来感受1分的长短;再通过听一听秒针走动的滴答声, 感受1秒的时值长短, 引出比分还短的时间单位“秒”, 与教学时分关系同理, 以数大、小格, 推导出1分等于60秒;最后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估计时间长短的经验, 培养时间观念。那么, 教师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 如何让学生能够看见“时间”一步一步地走来, 建立视觉表象;听见“时间”滴答滴答地过去, 建立听觉表象;摸着“时间”长短干多少事, 建立触觉表象呢?我以田奇述老师执教这一内容的教学片段来说明:

(1) “一分钟等待体验”教学片段:

多媒体画面出示:钟面 (特写) , 在秒针滴答声中, 出现背景画面: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走上台, 掏出讲稿, 郑重地宣布申奥结果。一、二组观察分针变化, 三、四组数秒针变化。60秒为止, 分针、秒针停止、钟面定格。

师: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走上台到郑重地宣布申奥结果, 你们等了多长时间?

生1:我看见分针走了1大格, 应该是等了1分钟。

生2:我看见秒针走了60小格, 应该是等了60秒。

生3:我发现秒针走了60小格, 正好分针走了1大格, 就是1分等于60秒。我们和他们等的时间长是一样的。 (教师板书:1分=60秒)

(2) “一分钟课中操体验”片段:

师:为了庆祝北京申奥成功, 我们与全国人民一起唱起歌, 跳起舞吧, 估计到1分钟就回到座位上, 看谁估得最准。 (放音乐1分钟, 学生回到座位)

师:你是怎么估计的?

生:我用数脉搏跳动70次, 估计到了1分钟。我用拍巴掌60下……

师:你们对1分有什么感受?

生:跳舞1分钟觉得很短, 而等待1分钟就觉得太长。

师:这种感觉可以用什么词表达呢?

生:一日三秋、度日如年, 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

计量单位教学中的质量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看得见”、“摸得着”、“掂得起”, 学生可以凭眼观察、用手感觉, 较为直观;而时间的长短学生要用心感受。“感受1分钟”教学, 其目的就是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 从而建立时间时值表象并体验时间的价值。田老师这样教学, 既忠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 把教材内容融入到“一分钟等待”和“一分钟课中操”等活动中, 它使学生在异常宁静的听秒针“滴答”声中数“小格”, 让“1分钟时值长短的感受”在毫无干扰中更准确;它使学生以“多样 (数脉搏、拍巴掌……) 体验方式”作为“参照”, 让“1分钟时值长短的估测”更精确;它使学生在“静坐等待”与“欢乐舞蹈”比较中, 让“1分钟时值长短的感受”辨证地传达出情感色彩。

2. 让学生理解历法智慧。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是人类面对变化的世界采取不断调整的一种策略。过去时间教学, 当我们完成相关知识教学时, 往往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补充阅读“恺撒大帝与历法的故事”, 或是迷恋于对平年与闰年的方法判断上。我认为新教材的这一知识教学, 还要引发学生对历法规定的思考。例如, 田奇述老师对“年、月、日”这一内容是这样教学的:

出示儿歌:“太阳大, 地球小, 地球绕着太阳跑;……”

师:你知道这首儿歌里的数学知识吗?

出示“三星仪 (太阳、地球、月亮) 模型”边演示边讲解——

师: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天文学家通过精确计算现在已经知道, 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过去为了方便, 一年定为365天, 叫做平年。这样每过4年差不多就多出多少呢?

引导学生细心地算:5时48分46秒×4=23时15分4秒。

生:根据计算, 这样每过4年差不多就多出1天来。

师:把这1天加在2月份里, 这一年就有366天, 叫做闰年。

生:为什么要把这1天加在2月份里呢?

课件出示“恺撒大帝与历法的故事”让学生阅读:古罗马国王恺撒大帝7月出生, 7月是单月, 为了显示他的尊严, 他就规定凡是单月的都为大月, 每月31天, 双月为小月, 每月30天。这样一年12个月就有366天, 比365天多出1天。当时古罗马处置犯人都放在2月份, 2月份因此也被人们看成是不吉利的月份, 恺撒大帝就把多出来的1天从2月中减去, 让不吉利的月份快些过去。这样闰年2月份就成了29天。后来, 奥古斯都做了古罗马的皇帝, 他是8月出生, 为了享有与恺撒大帝同样的尊严, 他规定从8月以后所有双月都为大月, 因此一年中又多出1天;多出的1天还从2月份扣除, 这样平年的2月份为28天。世界上最早的历法出现在古罗马, 这种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师:4年闰去1天其实多算了多少呢?

再引导学生细心地算:24时-23时15分4秒=44分56秒。

生:4年闰去1天其实多算了44分56秒。

师:100年中多算了多少呢?

又引导学生细心地算: (1) 100÷4=25, (2) 44分56秒×25=18时25分2秒。

生:100年中多算了18时25分2秒。

师:100年中多算了18时25分2秒还不到1日, 所以百年不能闰。不闰时每百年又少算了多少呢?

又再引导学生细心地算:24时-18时25分2秒=5时41分58秒

生:不闰时每百年又少算了5时41分58秒。

师:400年少算的时间是多少呢?

又再引导学生细心地算: (1) 400÷100=4, (2) 5时41分58秒×4=22时47分52秒。

生:400年少算的时间是22时47分52秒。

师:400年少算的时间是22时47分52秒, 已接近1天, 所以400的倍数时又要闰。

生:老师我懂了, 人类很早就知道这种误差, 所以用平年和闰年来调整这种误差。

师 (用期待的语气激励学生) :如果人类的手不是10个手指, 数学的历史就可能要改写;如果人们不能从电源的“开与关”悟出“二进制”, 数字化世界就会推迟来到;用平年和闰年这种方法解决误差的历法, 它适合于农耕时代;而未来适用于人类进出其它星球精确的历法, 需要你们来创造……

反思深浅变化教学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进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

2、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表现美得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

教学难点: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 课件展示《奥塔山丘上的房子》

2.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设问:你看到了怎样的视觉效果?这些房子和你画过的房子,你见到的房子有什么区别?(只有影调的深浅变化,形状为简单几何形体)

3. 揭示并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学习认识深浅变化,尝试表现画面的层次感。

二、认识明暗、探究方法

出示课件:

1、引导思考:两幅几何体有什么区别?效果有什么不同?

我们看到了画面上立体空间是由各种各样的色彩深浅明暗构成的,我们也能学习用铅笔来表现这种深浅明暗。大家想一想,用怎样的方法来表现呢?(学生根据发的纸片来绘制)小组之间互相讨论,

2、学生谈论回答,教师倾听,可参与谈论。(线条,块面,网点……) 教师概括小结并板书:用线条排线构成的块面来表现不同深浅效果。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排列疏则弱,密则强。

3、学生自主尝试用铅笔皴线,能皴出深浅渐变变化。

展示效果、布置作业

1、教师收集一些用铅笔皴线完成的学生尝试作业展示给全体学生 看,使其掌握正确方法。

2、教师随堂演示活动一的作画方法和过程。画一单元几何形,用 遮挡或重叠的方法加画单元几何形,再加画成组合图形,最后皴深浅线条块面,表现明暗层次。

3、布置学生作业。设问:你会想象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有创 意地重叠、遮挡?怎样使组合的画面既有深浅明暗层次,又美观好看?

4、学生开始作业。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个别指导、拓展思路

1、教师针对个别绘制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

诸如:单元形不好看,遮挡重叠的不美观,皴线条少轻重强弱变化等。

2、发现个别有创意的,美观大方的作业及时给全班同学看,给大

家以启示,拓展作业思路。

3、教师针对普遍性问题,及时告诫大家,或改正或引起注意。

教学评价、课堂总结

1、完成了创作的同学可将作业贴在展示板上,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作业,也可以欣赏评价他人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

2、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作业进行评价。

从英语教学模式的变化谈探究教学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模式;探究教学;自主探究

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知道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教学模式有20多种,其中我国提出的教学模式就有10多种。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探究教学模式是时下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谈几点自己对探究教学模式的看法。

一、静悄悄的无探究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词汇、语法等一些具体的英语知识或按英语教材逐段进行讲解,注意长句、难句的断句及翻译和试题解析上,往往出现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希望把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分析看来,传统的这种填鸭、鹦鹉式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置身于被动学习的位置上,单纯的机械地跟读,反复的机械记忆,程式化的训练,虽然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丰富学生英语知识,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听、说和写训练,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太差,发音不准确 。久而久之便让学生觉得英语的学习索然无味,很难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求知欲。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等消极情绪。如教学牛津英语8B第六单元有关残疾人时,过去的模式就是教师照着书上不厌其烦的一一讲解,全然不顾学生理解与否。

二、热闹非凡的假探究教学模式

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们总是尝试将每一个英语常用短语句型结构、语法概念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获得,这可以说是新课改带来的积极变化。目前,课堂教学“探究化”已成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一个标志。然而,在我们所听的众多的公开课、研究课中,存在着将探究“泛化”,或是从表面上看是探究,而实际上是“假探究”的现象。如同样教学牛津英语8B第六单元有关残疾人时,老师先给出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编对话,当然同时附上对话中所用问答的样句句型,学生似乎也互动起来了,但几分钟后的检测结果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往往老师还会想自己教的学生怎么一点都不聪明呢,没有创新意识。断然不知是自己的教学问题设计有待改进,老师没有真正指引学生主动开动脑筋,而是一种隐性的灌输教学模式。

三、亦动亦静的真探究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式学习是比较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探究”,顾名思义,是“探索”和“研究”的意思。探究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将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

1.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开放教学内容

主要指的是探究学习的内容不是固定模式、特定范围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实际。因此,它涉及的范围广泛,可以是多学科综合;它也不局限在课堂,可以走出去,到图书馆、资料室、网络世界、大自然中去探究学习,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英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引导下,创设各种不同的语言情景进行教学活动,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语言进行实践演练。初中英语每单元一个话题,每个话题都有一定的容量和开放度,在教学的开始或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关注,并对此产生强烈的兴趣,例如:教学牛津英语8B第六单元有关残疾人时,教师先创设情境引出话题——Does he need help?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What kind of people need help?最后学生讨论—How can we help them?这样学生在老师地引导下敢想敢问敢说,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从而诱发探究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2.引导学生质疑和合作探究——发展自主探究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被动记忆、消极接受,而是自觉地提出问题、主动去探究、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自主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增强知识的吸引力。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阅读、观察、思考、联想,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体验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探究式学习”正是以“问题”为核心的,其突出的特征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感知语言,表述探究中的难点疑点,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8B教材中的被动语态时,可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观察书上这一语法现象,然后自己总结并解释这些被动语态的句子是怎样变的?最后自己在给出不同时态带有被动结构的句子让同学老师检验其是否已掌握该语法概念。这个活动体现了学中有探,探中有学,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使学生在交流、评价活动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修正自己的观点、交流探索的结论及问题的解决方法,达成一致。

总之,我认为真探究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在课堂上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时时注意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要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问题导向指路,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同时,要组织巩固性练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主编.《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2]刘光涛.校长.《高效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南京弘光中学.2013年8月

语文教学板书应有变化 篇7

字体不妨来点变化

案例描述:一位老师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 在板书课题中作了文章, 把“只有”加粗一些, 同时“一个”用红粉笔写。他问学生: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吗?学生随后进行探究性学习。

板书写得工整是基本的要求, 但久而久之, 学生对老师工整的板书也就熟视无睹了。案例中的这位老师把“只有”和“一个”加以凸现, 引起学生的注意, 这样的设计成了教学资源, 学生就会思考:为何突出“只有”和“一个”?随后, 老师让学生在思考中读书, 围绕疑问自主思考。这样的板书起到“提示”的作用。老师在教学中根椐文本的特点, 可以在不同的课时中让板书的字体变化一下, 这样做符合儿童好奇的心理, 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被集中到课堂上来。同学们也会感觉到汉字的千变万化、奥妙无穷,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书法意识。

形式可活泼多样

案例描述:一位老师教《詹天佑》一文时, 其两课时的板书设计富于变化,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主要是感知课文, 板书的形式是:

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深入文本, 板书就以图文的形式呈现:

这位老师在板书时, 根椐文本的特点, 做到因课时而变, 依据具体需要确定板书的形式。第一课时的任务是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所以采用了横向板书的形式。第二课时采用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 使学生更为直观的感悟詹天佑高度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如果第二课时还是按照第一课时的板书设计下去, 对学生就缺乏吸引力。因此, 板书的设计如果能因教学内容而定, 因课堂的生成作调整, 形式活泼多样, 更能焕发出教学的魅力

“错误”, 有时也是美丽的

案例描述: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在教《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课时, 先让学生看清课题, 然后看他板书课题, 靳老师有意漏了一个“这样”一词, 然后让学生读课题, 学生一读就知道老师板书错了, 此刻, 教师不失时机地问学生:“有了这个词, 你就会有什么疑问?”接着学生就问出了“这样的一个小村庄, 是怎样的村庄”等问题。

板书“出错”也是一门教学艺术, 老师的故意出错可以成为一个教学资源。靳老师故意漏掉“这样”一词是有目的的, 它可挖掘出了文本中的学习资源, 从而让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故意出错的教学艺术还可以用在教学细节上, 如一个老师在教学生字词时, 把重点的、又容易错的词语故意写错, 让学生发现, 错在哪?老师的“错”可能正是一些学生平时存在的问题, 被老师这一“错”, 学生就知道以后写这个生字的时候哪儿要引起注意了。这个“错误”是美丽的, 是教师精心设计的。

机会不妨让给学生

案例描述: (1)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上《再见了, 亲人》一课时, 让学生畅谈对亲人的感受,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到黑板上, 这个感受是老师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这个体验是富有个性的。

(2) 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 一开始就让学生把自己质疑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并在问题的后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他称赞学生是伟大的发现家。

从英语教学模式的变化谈探究教学 篇8

一、静悄悄的无探究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 不少教师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词汇、语法等一些具体的英语知识或按英语教材逐段进行讲解, 注意长句、难句的断句及翻译和试题解析上, 往往出现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 希望把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分析看来, 传统的这种填鸭、鹦鹉式的教学方式, 把学生置身于被动学习的位置上, 单纯的机械地跟读, 反复的机械记忆, 程式化的训练, 虽然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丰富学生英语知识,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听、说和写训练, 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太差, 发音不准确。久而久之便让学生觉得英语的学习索然无味, 很难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求知欲。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甚至产生厌学等消极情绪。如教学牛津英语8B第六单元有关残疾人时, 过去的模式就是教师照着书上不厌其烦的一一讲解, 全然不顾学生理解与否。

二、热闹非凡的假探究教学模式

在日常的教学中, 老师们总是尝试将每一个英语常用短语句型结构、语法概念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获得, 这可以说是新课改带来的积极变化。目前, 课堂教学“探究化”已成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一个标志。然而, 在我们所听的众多的公开课、研究课中, 存在着将探究“泛化”, 或是从表面上看是探究, 而实际上是“假探究”的现象。如同样教学牛津英语8B第六单元有关残疾人时, 老师先给出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编对话, 当然同时附上对话中所用问答的样句句型, 学生似乎也互动起来了, 但几分钟后的检测结果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 往往老师还会想自己教的学生怎么一点都不聪明呢, 没有创新意识。断然不知是自己的教学问题设计有待改进, 老师没有真正指引学生主动开动脑筋, 而是一种隐性的灌输教学模式。

三、亦动亦静的真探究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中, 探究式学习是比较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探究”, 顾名思义, 是“探索”和“研究”的意思。探究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 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 而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将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其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情境和学习途径。

1.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开放教学内容

主要指的是探究学习的内容不是固定模式、特定范围的知识体系, 而是来源于社会, 来源于生活实际。因此, 它涉及的范围广泛, 可以是多学科综合;它也不局限在课堂, 可以走出去, 到图书馆、资料室、网络世界、大自然中去探究学习, 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英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引导下, 创设各种不同的语言情景进行教学活动, 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语言进行实践演练。初中英语每单元一个话题, 每个话题都有一定的容量和开放度, 在教学的开始或教学过程中, 创设教学情境, 引起学生关注, 并对此产生强烈的兴趣, 例如:教学牛津英语8B第六单元有关残疾人时, 教师先创设情境引出话题———Does he need help?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What kind of people need help? 最后学生讨论—How can we help them? 这样学生在老师地引导下敢想敢问敢说, 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从而诱发探究意识, 激活探究的思维。

2.引导学生质疑和合作探究———发展自主探究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被动记忆、消极接受, 而是自觉地提出问题、主动去探究、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自主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就要增强知识的吸引力。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阅读、观察、思考、联想,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体验探究的过程, 体验探究的乐趣。“探究式学习”正是以“问题”为核心的, 其突出的特征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感知语言, 表述探究中的难点疑点, 教师不必过早解释, 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应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8B教材中的被动语态时, 可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观察书上这一语法现象, 然后自己总结并解释这些被动语态的句子是怎样变的?最后自己在给出不同时态带有被动结构的句子让同学老师检验其是否已掌握该语法概念。这个活动体现了学中有探, 探中有学, 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使学生在交流、评价活动中完善自己的想法, 修正自己的观点、交流探索的结论及问题的解决方法, 达成一致。

总之, 我认为真探究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在课堂上开动脑筋, 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时时注意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要给予充分肯定, 又要得出结论, 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问题导向指路, 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 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同时, 要组织巩固性练习, 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成果。

摘要:文章从静悄悄的无探究教学模式到热闹非凡的假探究教学模式再到亦动亦静的真探究教学模式的变化过程结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对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 谈几点自己对探究教学模式的看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模式,探究教学,自主探究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主编.《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地理教学:月相变化的认识 篇9

一、月相成因介绍

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 也不透明, 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 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球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 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面向地球, 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 有时小一些, 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如月相成因图) 。下面介绍一种巧记月相变化规律的方法。如图1:

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峨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峨眉月—新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 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即月相变化的周期, 叫朔望月。

图解:图中心是地球, 以北极点为中心, 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内圈为月球所处的位置, 外圈为月相, 右边为太阳光照射的位置。不同的月相当然也就不可能在同一天出现了。

至于表格内容完全不必死记。我们需要理解记忆, 遇到具体问题时还要临时推导, 这样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1. 判断月出月落时间

月相变化图 (地球上观测者的时刻) , 如图2。

举例:看图3

农历初1、30日 (朔) 观测者所见月相 (白天看到不亮的一面)

清晨06:00月升东方中午12:00月上中天傍晚18:00月落西沉

举例:看图4

农历初四、五, 观测者所见月相: (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的弯月, 亮侧朝西边, 上午09:00月升东方;下午15:00月上中天, 晚上21:00月落西沉。)

以此类推:

2. 判断夜晚见月时间

3. 判断夜晚月相出现的方位

从地球上看, 月相也是从东升西落的, 前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东半天, 后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西半天, 根据月相出落时间及夜晚见月时间即可判断出月相出现的方位。

(新月是彻夜不见, 不存在月相存在方位。)

4. 判断上弦月、下弦月亮面朝向

由于月球本身不透明、不发光, 只能反射太阳光, 所以月相亮面应该朝向太阳, 太阳黄昏从西边落下, 清晨从东边升起, 上半夜时太阳在西边, 下半夜时太阳在东边, 只要根据月相出现时太阳所处的方位, 就可以判断亮面朝向。

(新月夜晚看不见, 满月在夜晚是一圆盘, 不存在亮面朝向问题。)

最后, 还可以通过“上上西西”“下下东东”来记忆, 即“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的西半天, 亮面朝西”“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的东半天, 亮面朝东”

二、考试中关于月相的试题

举例:1.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 则该日是农历 (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2.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 则该日式农历 ( )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解析】这两道题考查了月变化及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知识。“月到中天 (月亮高度最大) ”, 其实是正午太阳高度的知识迁移。“月到中天 (月亮高度最大) ”是月球在当天的高度角最大时刻, 相当于正午太阳高度, 只是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是不变的每天都是正午12点, 而月球上中天的时间是在不断变化的:初七、八的月相是迟太阳升, 后太阳落, 因此, 月相上中天的时间是18点;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早太阳升, 先太阳落, 因此月相上中天的时间是6点。16时是在12点到18点之间, 所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显然是在初一到初七、八这段时间之间, 因此, 第1小题的答案显然就是初五, 答案是B;同理18时40分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 则该日是农历初八, 因此, 第2小题的答案是C。

网络带来语文教学的变化 篇10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正是说的“读”、“写”的关系。多年来我们提倡学生多读多写走向生活, 的确是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的。但是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个问题。

一、网络带来阅读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阅读方式是书籍阅读, 强调朗读吟诵, 在精读中获取精神养料, 并完成读写能力的互动。网络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载体发生了变化, 而且还具有信息多、内容新和速度快的特点。面对网络, 读者更多的不是诵读, 而是选择。不是要用网络阅读完全代替传统阅读, 但是, 我们在继续对学生进行传统阅读训练的同时, 也应该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网络阅读。网络阅读不同于传统阅读方式, 有着其自身的一套方法, 比如搜索相关的主题, 选择需要的信息。现在许多教师都在进行研究性阅读的尝试, 而网络阅读则为研究性阅读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古人云“愈悟则愈疑, 愈疑则愈悟”, 强调阅读时要既学又要问。学生有了问题意识, 才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寻, 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才能学会阅读中思考, 在思考中阅读。网络语文学习的开放性, 使学生能够自由的选择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 只要他们愿读、爱读, 就一定会收到“开卷有益”的效果, 并且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一旦发现了感兴趣的问题, 就会自觉地进行研究解决。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和网络的便利, 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 更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发现的快乐, 品尝到研究的甜头。

二、网络将带来写作方式的改变

写作需要真情实感, 而真情实感源于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网络时代的写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书写工具上由以往的纸笔变成键盘操作;写作过程中, 以往写作中的酝酿、草稿、修改等程序在电脑上完全被打破;文本形式上, 由过去的手稿或印刷品变成了网络页面、电子邮件, 人工字迹不复存在。

有人曾说过:“电脑网络空间不仅是知识的领地, 而且还是心灵和意识的空间。”在虚拟世界里, 人人都有发言权, 为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发展的写作教学环节。在网络环境下, 有取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有多样的电子写作手段, 有修改自如的操作方法, 有便捷的发表途径, 这一切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提高写作能力。

网络文学有着宣泄性、随意性、开放性的特点, 语句构成简单、情节曲折动人和贴近网络生活本身。而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年龄特征所反映出来的心理品质, 正是一种宣泄和随意, 网络文学正好与中学生的心理要求吻合, 很容易为中学生所接受。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同时给予学生以自由的空间, 让他们的感情能够得到宣泄, 能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不能压抑他们的个性。一些为学生所追捧突破传统的形式和内容, 教师应该给予引导。对学生使用不规范、庸俗的网络用语要及时给予指导, 而那些渐渐流传下来成为新用语的网络语言也应该为我们所接受。

随着局域网普及, 多媒体进入教室, 为传统的作文教学也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利用网络进行作文评改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尝试。过去作文的评改、评讲, 大多是教师给每个学生的习作写评语, 然后选取优秀习作和典型习作在堂上讲评, 学生在下面却听得效果不是太好。印发这些习作固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但有时却不甚环保, 互动性也不大。有了网络, 这一切就方便多了, 可以将学生的习作扫描或输入, 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阅览, 发表自己的修改或评价意见, 可以共同探讨。这样, 学生可以吸收、借鉴更多写作的经验, 更快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抗拒的, 它对学生的诱惑更是难以抵御的。我们应该对此加以科学地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因素并限制其消极影响, 将其融入新一轮语文教学的改革, 使语文教学获得新的生命力。英特尔总裁克瑞克·贝瑞克博士在《英特尔未来教育》中说过:“计算机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 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通过“语文”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进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那么就让我们成为真正的魔术师, 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摘要: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和知识系统使传统的读写文化向丰富的视听文化接轨, 网络带来阅读方式和写作方式的重大改变, 对语文教学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几种患者的饮食护理下一篇:降低资产负债率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