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教师

2024-06-24

城镇教师(精选十篇)

城镇教师 篇1

关键词:逆向歧视,平等权,城镇教师,乡村教师

一、“逆向歧视”、“平等权”

一个人正式进入社会前,大概80%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学校对外是一个教育系统,就其内部而言也是个微型社会,教师作为教育行为的直接实施者,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我国关于教师权利义务的保障体制却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更加得以体现。我国乡村教师的传统歧视问题依然存在,但另一种对立的歧视现象也逐渐显现,即“逆向歧视”。所谓逆向歧视,是传统歧视的另一极端,源于对传统歧视群体的过度补偿。具体是指以牺牲传统地位相对强势的群体成员利益为代价而使传统地位相对弱势的群体成员取得相应的利益。以《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审条件(试行)》对于中学教师职称评定的论文要求为例,其对乡村教师、城镇教师设定了不对等的条件,具体规定为: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或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县、乡(镇)中学教师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或获地级二等奖,或至少有2篇论文获县级一等奖以上。但纵观全省,职称的名额是有限,这种以牺牲城镇教师利益为前提使乡村教师谋取到更好福利的现象即为“逆向歧视”。

平等权是指人人均能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这种平等保护应是法律形式上的平等,即在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这要求立法本身能够体现平等,即法律本身有平等对待不同主体的内容及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对相同的问题相同对待,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规定,从而使得不同主体能平等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但形式平等并不代表不能存在合理的差别待遇,反之,差别待遇是实现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以乡村教师和城镇教师为例,在立法、执法过程中应该正视两者之间的差别,仔细分析不同的情况,再针对不同情况设立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从而保证农村与城镇教师之间的形式平等。以下将从传统歧视和逆向歧视两个不同视角分析教师的平等权问题。

二、乡村教师传统问题的体现

(一)资历歧视

一直以来,农村学校的升学率普遍低于城镇学校,且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大众留下了农村教育水平低于城镇,并对乡村教师的能力、资历产生错误的认识甚至歧视。但我认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并不全然是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的实力悬殊,学生、家长的学习和教育态度也是重要原因。由于经济能力及信息接收途径局限,农村家庭大多更重视生计,导致教育问题受到忽视。相比之下,城镇家庭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和多元化的信息接收途径,大都较为重视孩子的教育,将其置于家庭目标首位,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无疑起着引导监督作用,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师资和编制失调

自2000年开始,为响应国家政策,大量农村中小学民办教师转为公办学校教师,简称“民转公”。但由于参加工作时间较早,民转公教师在转正时大多已接近退休年龄,客观情况下很难保持工作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农村民办学校的管理和资金欠缺,民转公教师很少能参与培训和学习,导致教育方式老化,难以满足的当前教育需要。但根据政策规定,转正教师拥有正式教师编制,无法定理由不得随意取消,因此大部分学校出现教师编制满额以及轻微超编,但由于真正上讲台的可用教师数量远低于实际数量,出现了名义“超编”实际“缺编”的现象,乡村教师队伍的“进出口”出现障碍,教师队伍质量下降,阻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待遇歧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教师法》、《公务员法》)的规定,教师基本待遇包括:基本工资、工资补助、职工福利、社会保障金、绩效工资。早些年,农村教育经费多由县、乡级政府承担,因此当出现地方财政紧张的情况时,乡村教师的收入便失去了保障,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国家针对乡村教师问题出台了相应政策,采取了对应措施,改善这一现象。但在此过程中,由于对乡村教师传统问题的过于补偿,使另一极端现象“逆向歧视”又逐渐出现。与传统歧视相比,“逆向歧视”容易被人忽略,难以被大众所感知。

三、“逆向歧视”下的城镇教师现状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保障和完善农村教育和教师发展的政策,使得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地位如升迁、评定职称、工资待遇等得以改善,甚至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远超城镇教师。但在社会教育需求增长的情况下,城镇教师的工作压力、工作环境、待遇逐步却体现出权利与义务不成正比的现象。

受城镇化进程的影响,社会格局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劳动力转移,进城读书的农村学生数量陡增,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2年在城区小学就读的农村学生有1035万人,同比增长11%,一些本为农村学校特有的问题如留守儿童在城镇学校也逐渐体现。但城镇教师数量、教学设施、学校规模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部分城镇中小学校出现大班额化。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当地公认的“重点中小学”,每个班学生人数大都在56人以上,师班比、师生上升,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教师工作压力和难度上升。反观农村中小学,生源的流失以及部分家庭缺乏教育意识,学生数量较少,近几年甚至还出现了一个农村老师带不到20人的小班级,师生比、师班比远高于城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压力也明显小于城镇教师。

在福利待遇方面,虽然近几年来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如转移支付、拨付专项资金帮助解决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但由于地方财政原因,在中西部地区这一现象依然存在,教师的工资得不到保障,其安全需要无法满足,对工作的热情也会受到影响。并且由于逆向歧视不易发现的性质,社会普遍关注的只是传统歧视的对象,即乡村教师,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保障和补助政策也仅以乡村教师为对象,如教育部财政处于2013年先后出台了《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关于加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经费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确定了教师补助的制度并明确了“在岗定补”的原则以及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倾斜补助的标准。但是在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抑制教师诉求,使得城镇教师这一群体缺乏社会关注,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

四、“逆向歧视”产生的原因

教师的平等权是一种根本的内在权利,其中包括教师的平等受偿权、机会平等权以及作为劳动者的同工同酬权。《宪法》中就明确规定了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原则,根据《劳动法》中市场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者从社会取得的利益取决于劳动者对社会的付出程度。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化体制导致社会利益的分配不均,社会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长期存在不平等。在考察社会弱势群体时不难发现,导致群体处于弱势地位的根本原因并非其自身条件的弱势,而是该群体在制度性资源占有上的弱势。当代中国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在于他们在权利的享有、实现、救济层面上都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一)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自1994年颁布《教师法》以来,没有出台过相应的司法解释,而《教师法》的内容多为教师的义务,即应该如何保障学生权益、完善教师工作,关于教师权利缺乏强制性的规定。此外,与教师相关的立法大都下放到行政机关,如关于教师的工资,《教师法》中只是概括性的规定不得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并应该逐步提高,建立相应的晋升制度,应当完善中小学教师补助,具体的规定都是由国务院及其下属部门制定。虽然近年来出台了一些关于提高教师待遇的法律法规,主体上都仅限于乡村教师,城镇中小学教师被边缘化,成为了制度调整范围的死角。

(二)教师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在传统歧视中,乡村教师也是由于自身地位的尴尬使自己处于弱势地位,造成权利义务得不到保障,在“逆向歧视”中也体现了由于教师这一群体缺乏一个严格的法律定义,也被排除在体制之外。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写入宪法的一项基本公益事业,也由此决定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的身份不仅是教师社会和法律地位的确立标准,也是教师的权利义务、待遇、救济途径等的根本依据。而在现有法律的规定下,中小学教师的身份是十分尴尬甚至具有矛盾性的。

(三)权利救济难

现有司法救济途径可行性低是教师权利难以维护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教师权利救济司法途径主要是诉讼、申诉和行政复议,但这些救济途径在实践中的作用并不乐观。实践中,教师提起诉讼的案件数量极少。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自1995年浏阳市法院开始受理行政诉讼案件以来,涉及教师权利的行政诉讼案件数量为零,由此可见。在部分地区,诉讼这一途径形同虚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法律的规定模糊,虽然在1995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出台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条规定当事人对涉及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申诉结果不服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反观《行政诉讼法》及《行政复议法》,并没有规定不服申诉结果能提起行政诉讼。因此教师不满行政行为时,很少通过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途径来保障自身权利。根据《教师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申诉是指教师对学校、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做出的影响其权利义务和违法的处理不服时,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异议要求做出新的处理决定的制度。但法律没有规定侵权发生时的申诉部门及相应的程序,加上相应规定模糊化,如对“有关部门”概念缺乏明确定义,会导致行政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致使申诉制度的实施甚至无法进行。因此在实务中,教师的维权需求因行政专管部门的不作为而无法满足。

五、“逆向歧视”的负面影响

(一)对个体的影响

首先,公民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受到限制,促进农村教师、特岗教师的岗位就业率的手段之一就是限定城镇教师岗位的数量或将担任农村教师作为竞选城镇教师的门槛,迫使求职队伍分流到农村教师和特岗教师的岗位。其次,逆向歧视损害了教师平等受偿权,劳动报酬是社会对劳动者所付出劳动的反馈,体现着社会中不同劳动者对社会建设的贡献程度,一定程度上体现这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虽然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政府负有从宏观调控角度保障和完善教师福利待遇的责任,但在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保障教师权利的规定中都将城镇教师排除在外,城镇教师与乡村教师虽从事同一类工作但却不能根据《劳动法》中“同工同酬”的原则获取报酬。即使在强调平等的同时允许合理差别对待的存在,但是当这一问题已经开始严重影响到社会某一群体的利益时就已经明显超出了合理范围。

(二)对社会的影响

从社会稳定的层面来看,歧视造成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会引发被歧视群体以及被保护群体的对立情绪及两个群体之间的矛盾,而劳动是个体获取社会资源的基本途径,个人希望通过自身对社会付出换取相当的报酬,这一环节中如果出现不平等现象会引起公众对社会制度的不满及不信任,公正、平等是个体的核心追求,歧视会使个体的精神需要无法满足。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从社会的发展效率来看,逆向歧视的存在影响了城镇教师这一群体的自我认同感、成就感和工作的积极性,但教师作为教育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其对教育建设的贡献决定了这一建设的发展教育,教育又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核心建设,其发展状况会影响社会的整体效益的变化。政策规定的歧视性导向,对选择就业的多样性的限制会降低就业市场的流动性并引发就业市场竞争滞后,使得人力资源失去最佳配置,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效率。

六、结语

当人们讨论平等权时,往往都会先考虑传统意义上的弱者,但如前文所说,当对一群体的保护是以牺牲另一相对群体的利益为前提并超过必要限度时,新的歧视就会出现,因此弱者是一个具有不稳定性的相对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转变。当代中国弱势群体之所以弱,正在于他们在权利的享有、实现、救济层面上都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因为对农村教师权益的过度关注和保护,城镇教师逐渐成为保护的盲点,如同美国的“肯定性行动”所引起的白人与黑人之间的“逆向歧视”一样,教师群体中长期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城镇教师拒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因此希望寻求途径改变这一现象。虽然法律本身具有局限性,但是反观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完善教师权利的救济路径,明确法律中的模糊性规定,都对保护教师权利、消除传统歧视和“逆向歧视”有重大意义。无论乡村教师还是城镇教师,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能通过特定的部门和完善的程序维护自身的权益无疑会促进社会群体之间的平等,进一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使法律的价值不再停留于政策之上。

参考文献

[1]刘邦凡.关于农村教师工资问题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

[2]王淼.从消除“逆向歧视”角度浅析高等教育平等权保护问题[J].法治与社会(旬刊),2014.

[3]贵州省中小学教师2014职称评审条件要求(试行)[EB/OL].http://www.gzsjyt.gov.cn/Item/22387.aspx.

[4]王继新.国外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实践与启示[J].齐鲁师范学报,2013.

[5]佚名.农村学生大量进城致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现象突出[J].云南教育:视界,2013.

[6]佚名.教育部、财政部通知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Z],2014.

东古城镇中学教师教学规范 篇2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范。望全体教师切实执行,并长期坚持下去。

一、课程纲要规范

1.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要学习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科书,熟悉内容体系,明确三维目标,把握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制定学科课程纲要。

2.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源于课程标准与学生研究;4——6点,每点1——3句话;兼顾三维目标;指向关键结果的表现;叙写规范。

——课程内容:基于目标、学情、条件处理教科书,有逻辑地选择与组织相关的知识或活动;课时安排合理等。

——课程实施:方法与目标匹配;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创造丰富的、促进的情境;提供多样化的支持等。

——课程评价:设计基于目标的作业;评价结果的解释与目标相匹配;相关评价政策清晰且可行等。

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3.开学第一天上交课程纲要,纳入量化。

二、备课规范

(一)单元备课规范

1.全面透彻地领会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和编排体系。能领会每一单元的总体要求、本章节(单元)教科书的主要内容与各章节教科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在全册中的地位,基本概念、主要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在确立出学习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能准确无误地掌握讲授内容。备课中,能抓住每章节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注意点,充分挖掘教科书的思想性,有机渗透思想教育。在此基础上制定学科章节或单元(专题)计划。

2.单元备课。包括:相对应于教学领域的五大问题:“为什么教/学”“教/学到什么程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需要什么条件”,为简明起见,我们归纳为“专题目标”“专题评价”“专题内容”“专题实施”“专题资源”,在“专题目标”前加上“引言”和“课标要求”,就构成专题计划的基本框架。

3.每个专题计划应装订在每单元课时教学案前,一律手写,字迹工整。

(二)课时备课规范

1.课时教学案编写,各教学环节应符合学校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或符合学科二级建模的课堂教学模式。

2.备课要求

(1)采用集体备课形式完成每一节教学案编写,具体流程是:按时签到-备课组长分工-个人备课-备课组成员修改审核-打包发送至教学案邮箱。

(2)集备时间:4节课(3)集备内容:单元备课

(4)进度要求:提前一周备课,寒暑假至少提前两周备课。

(5)教学案管理与使用:共享教学案要留充足的随记空间,用于记录教学案实践情况、教学创新、遗漏待补、问题处理及教学效果及教学反思等(此部分要用红色笔记录),重在体现个人增减和课后反思,如无个人增减或者反思视为备课不完整。

三、上课规范

1.严格按冠县东古城镇中学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或各学科二级建模模式上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2.候课及课堂礼仪。在上课铃响前2分钟到达教室门口。上课铃响,进入教室,首先向班长询问学生到课情况,发现未请假缺课学生立即报告给班主任;师生互致问候;要充分发挥专用教室的作用,信息技术、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要根据内容的要求到专用教室、地点上课,任课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加强安全教育,发挥课堂最大教学效益。

3.课堂行为。进教室上课要关闭手机或设为振动,不接打电话,不用手机做不该做得事情,不会客,不走出课堂,准时上下课,不提前上课或随意拖堂。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随意把学生赶出课堂,不擅自停学生的课。要妥善处理突发事件,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4.组织教学。所有文化课教师必须做到用教学案上课。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不带个人情绪,站立讲课。围绕学习目标组织教学,教法得当,能与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学科特点、学生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贯彻“以学定教”原则,将教学的中心落脚在学生身上,善于启发点拨,潜心语言交流,重视激疑释疑,落实“三讲三不讲”。严格要求学生,保证他们全神贯注,满腔热情地参与学习过程。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积极营造健康活泼的教学氛围,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

5.课堂提问。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课堂提问,问题要提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尽量少采用集体回答的方法。提问要有层次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思考与回答。学生发言参与面广,学生有价值的发言率高。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提出不同意见。学生在课堂上临时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时不能准确解答的,要在认真准备之后给予解答。

6.语言。使用普通话授课,语言要准确、精炼、生动,声音大小适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听清楚。

7.教态。教态要端庄、亲切、自然。不准穿奇装异服、戴奇特饰品、浓妆艳抹。8.板书。板书简明、工整、讲究艺术,并有一定的速度。板书位置要适宜,全体学生都能看到,字体大小适度,全体学生能看清楚。

9.实验教学。按要求做好课本规定的实验,积极开发随堂实验,提倡以生活用品或者学习用品做替代实验,鼓励和督促学生做好家庭实验,提高教具利用率。

10.多媒体教学。要积极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多媒体上课,并熟练操作,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11.学法指导。讲究教学方法,使新授、复习、作业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努力使教学过程整体化。要切实重视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仅要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做到因材施教。

四、作业规范

(一)布置作业

1.凡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作业应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有弹性的作业,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业形式讲求多样化,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等。不布置学生已经会做的和机械重复、大量抄写的作业,不布置与课堂内容脱节的作业,不布置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做出的作业,杜绝惩罚性的作业。

2.作业量适中,难易适度,分档布置,区别对待。各科课堂作业次数为学科课时数的二分之一,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课间学生不做作业。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可以留课外作业,其余学科一律不准布置课外作业。学生课外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1.5小时。其中语文作文每两周一篇,周记每周一篇;七年级英语每两周布置一篇作文,八年级、九年级英语每周一篇作文。

3.对学生作业必须严格要求,力求格式规范,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各科作业的要求与格式必须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要求作业“独立、按时、整洁、规范”。通过反复检查落实,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4.周末作业编写应于周五前三天完成,假期作业应提前一周编写完成。

(二)批改作业

1.作业的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字迹要工整、规范,批语要通顺、具体、明确,富有人性化、激励性和指导性,批改要有鲜明符号,要标明批改日期,作文批改要有眉批和总批。

2.作业的批改要及时,杜绝作业批改积压、拖拉的现象,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3.作业本上的作业要求全批全改。语、数、英、理、化的作业必须在下一次作业前改好,作文在一周内改好。作文教师批改数不少于所教学生数的1/2,对习作和读书笔记要做好指导;英语作文要求教师批改不少于学生数的1/2。

4.批改时既要检查作业结果,又要检查解题过程。批改要有记录,对好坏两方面的情况及时记载在作业批改记录上,确保作业讲评的针对性。

5.作业要及时发还,督促学生仔细查看及时更正作业中的错误,作业讲评要及时,以便迅速纠正所发现的问题。对共性的错误,教师可在评讲后,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更正,教师再查阅。对典型性的问题,要认真讲评,指导学生改错,培养学生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的品质。对个别性的错误,教师要当面批改或个别辅导后由学生纠正。总之,不能让学生作业中有是非不分、保留错误答案的情况。

五、考试规范

1.考试类型。考试包括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竞赛等。

2.考试次数。初中基础学科每学期除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外,期中前后分别安排一次月考,每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为培养优秀生,可适当开展学科竞赛。

3.考试命题。考试命题应作为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每次考试都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考试内容要紧扣课标和教科书,难易适中。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能力,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注意知识的覆盖面,注意研究新题型,注意试题的思想性、灵活性。

4.考试形式。根据学科特点,可采取口试、笔试、开卷、闭卷、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5.监考。无论何种考试,都要端正考风,严肃考纪。监考忠于职守,严肃认真,一前一后,板书项目齐全,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严禁怂恿学生作弊。

6.评卷。认真做好评卷工作,大型考试要流水评卷,评卷要统一标准,客观公正,宽严适度,始终如一,登分及时准确,杜绝疏漏和差错。成绩记录及时上报。

7.成绩统计。每次考试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汇总,并画出每个学生的成绩坐标系,以用于追踪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总成绩分平时总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学期成绩、学年成绩等,计算方法如下:

学期成绩=平时总评×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 学年成绩=上学期成绩×40%+下学期成绩×60%(九年级按下学期模拟成绩计算)对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及格率低于60%的班级必须进行平行性测试,进行二次达标。

六、试卷分析与讲评规范

1.试卷分析。考试后,根据考试成绩写出考试质量分析,分析报告必须体现试题质量分析、卷面答题情况分析、错题分析、考试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学生学习中暴露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失误和问题分析、下一轮教学的整改措施、补救手段等。

2.试卷讲评。采取下列程序上好讲评课:公布各分数段人数(10分一段)→归类公布错误原因→重点讲解(教师学生都可讲)普遍出错的问题→布置适量变式训练题目。

3.试卷分析及讲评教案要装订在教学案中相应位置。

七、辅导规范

1.课内辅导可采取集中辅导(共性问题)和个别辅导(个性问题)相结合的形式。辅导时要热情,要有耐心,要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品质的教育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

2.课外辅导一般安排在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以外的时间。班主任要统筹安排,根据学生爱好,成立各种学科兴趣小组、竞赛小组,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3.辅导包括对“优等生”的点睛、对“待优生”的指导和对“学困生”的激励。对“优等生”要注意在能力培养上下工夫,着重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待优生”要在抓“双基”上下功夫,对“学困生”要在激励上下功夫,对缺课的学生,要及时认真地给以补课。

4.教师要做好家访和开好家长会,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沟通和联系,取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各科成绩不断进步。

八、学习研究规范

1.理论学习。要建立业务学习笔记本,学习和记录有关的现代教育理论,业务知识,先进的教学经验,前沿的教改信息,撰写参与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体会,记录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教学偶得和科研文章。

2.课题研究。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教研组(备课组)应根据本学段的特点,重点研究一个子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每位教师都要承担课题研究的一部分任务,及时整理研究经验,一学年结束要进行阶段性结题。对教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要及时形成文字材料,并积极投稿,不花钱投稿,不在不正规的书刊上投稿,对在正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教学设计、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学校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

3.个人反思。应在实践中研究学生、反思自己,既要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又要借鉴、分享他人的经验,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课,每月写一篇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教学个案与反思,每学年至少写一篇有一定理论深度和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或专题文章,并及时进行交流。

4.听课评课。每学期各类人员听课的最少节数如下:教师每周听课2节,业务领导每周4节。要做好记录和简评,并积极参加评课活动,每学期书面综合评课不少于2节。

5.教研活动。每月参加一次教改经验交流会或业务论坛,在教研活动中要认真准备,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借鉴他人的意见,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并记录在业务学习笔记本上。外出培训学习要及时上交学习记录,并能按学校要求汇报学习成果,出示展示课等。

九、管理教育学生规范

依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方案、条例严格管理学生,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要多把尺子评价学生,对表现好的大力表彰,对犯错误的学生,视情节轻重,据学生个性特点,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教育指导。要始终怀着一颗关爱之心、拯救之心去对待每一名犯错误的学生,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犯错误的学生。情节严重的,要及时报告给班主任、政教主任、分管校长甚至校长。绝不允许出现因教育管理学生使学生出现不良连锁反应的问题,谁出了问题,追究谁的责任。

城镇教师 篇3

因此,农村教师专业水平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如何更好地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笔者认为实行城镇与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互换,是一个好的办法。

一、强化对教师岗位互换重要意义的认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证明,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加快教师城乡交流工作,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重要方针的具体行动,也是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学龄人口和教师供求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在相对艰苦的条件下磨练和提升,也是加强师德建设、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建立城镇与农村教师岗位互换的机制

以县为单位,采用“一带一、一帮一”的方法。一所城镇的中小学带一所农村的中小学,并通过网络在两所学校之间搭建一个交流教育平台,可以方便两校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们可以互通有无,经常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沟通与交流,讨论经验和方法。

从这两所学校中分期选派部分年轻骨干教师互换岗位任教,使城镇教师的示范与农村教师的培训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了农村的教育进程,也充分发挥了城镇学校的综合资源和城镇教师综合素质高的优势。

此项活动要成立专项教研组,选派有经验的教育管理者和骨干教师专门负责考核和监督工作,以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城镇与农村教师岗位互换的具体实施办法

每年从农村中小学教师中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城镇中小学挂职锻炼,进行在岗培训,在担任一定课程的同时,由培训学校指定相关教师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岗位培训。

每年从城镇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选派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进行实地示范。他们可凭借自身专业岗位能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超前等优势引导农村教师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教学氛围。这样一来,就极大地帮助了那些不能进城镇中小学培训的教师,以及在农村中小学上学的学生。

在此期间,参加活动的双方学校要积极配合岗位互换的教师开展工作。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要一起制订岗位互换计划,培训与示范制度,并要及时与参加岗位互换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帮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支教期限一般为1~3年,支教期间,编制、工资关系仍在原单位,人事隶属关系不变。农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挂职锻炼,挂职时间一般为一学期或一学年。教师挂职期间,人事、工资关系不变。城镇骨干教师在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定点联系一所农村学校,利用业余时间到联系学校上示范课、指导教师集体备课授课和开展教研活动等。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到农村学校巡回讲学。

教师支教、挂职期间,服从接收单位及派出学校双重领导,以接收单位领导管理为主。由接收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及年度(学期)考核,并提出考核等次意见,由派出学校确定考核等次,乡镇教办室根据表现做出认定,县教育局做出鉴定,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

四、城镇与农村教师岗位互换的作用

城镇与农村教师岗位互换能使农村全体教师在专业岗位上得到专业的辅导,使深入到农村的教师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在实践中学习,拓宽教育的视野,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将城镇中小学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成果转化到了农村学校的课堂上,廉价、互补、实效。农村学校免费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训,城镇中小学也大大缓解了人力资源过盛的压力,可为优势互补,一举两得。

两校之间、教师之间及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联系,能促进教育的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坚持开展此项工作,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就一定会从整体上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一定会推动乡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此项工作开展成熟以后,就可以打破岗位终身制,实施城乡教师双向轮流上岗。一方面,农村的儿童能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教师待遇上也能缩小城乡的差距。

总之,随着此项活动的开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将会得到较大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城乡之间教育发展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将得以实现。

新型城镇化中农村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篇4

一、农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师约有1400万, 其中农村教师占75%以上[2]。农村教师在知识结构、教育技能及综合素质等方面与城镇教师均存在普遍性的差距, 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 针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备受关注, 因此如何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与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和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制定了“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教育发展战略[3]。随着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和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 我们开展了包括“国培计划”在内的一系列教师培训工作,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由于长期不均衡发展, 我国城乡教育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和复杂的问题, 需要进行科学、持续和系统地改进。当前农村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 培训内容过度理论化, 教学实践仍是培训短板。

目前, 大多数的农村教师培训以听讲座为主, 强调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讲解, 忽视对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不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

(二) 培训方式单一, 教学效果甚微。

培训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受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 基本处于一种应付状态, 致使教师培训流于形式, 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 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差异性缺失。

一些教师培训忽略了农村教师自身的需求, 缺乏针对具体情况实施专项培训的举措, 粗放设计、笼统授课和整体培训, 最终导致培训结果不尽如人意。实际上, 城乡教师在培训预期上是存在差异的, 如农村教师对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技能的需求较为强烈, 而城镇教师对教育思想观念、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科研能力的需求较为强烈;农村教师更能适应一些传统的培训方式, 而城镇教师更倾向于现代化的培训方式;城镇教师可以采用专家讲座和问题呈现的形式, 农村教师更注重现场培训, 更注重能真正解决现实问题的培训方式[4]。

(四) 农村教师中的校本培训管理松散, 缺乏实效性。

研究表明, 在培训方式上, 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愿意接受的是校本培训和观摩研讨, 其次是集体短期课程培训, 接受程度最低的是专家讲座[5]。由于经费的限制, 农村中小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省市更高级别的教师培训, 参加校本培训是最常见的培训方式。但是校本培训缺乏科学的培训规划、严格的管理体系、全面的评价标准和有效的激励制度, 一些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二、新型农村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农村教师培训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 坚持“科学、高效、实用”的原则, 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结合学校具体情况, 立足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充分挖掘和分析农村教师的能力需求, 在尊重教师意愿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 更新培训内容, 改进培训方式, 建立科学、严谨、可行的教师培训考评体系, 构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新型农村教师培训模式。深入分析和总结不同地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年龄和知识结构的农村教师, 恰当选用教学培训内容和方式, 以解决农村教师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 促进受训教师在培训中找到切入点和真正参与其中。开展自我反思与探究学习, 进而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推进农村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 科学规划培训内容, 建立动态培训内容体系。

由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农村教师在教学观念、年龄和知识结构上呈现出多重矛盾, 因此, 针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仅要考虑既定的知识内容, 更要考虑农村教师的认知规律、学习习惯和知识基础, 并建立动态的培训内容体系。培训内容需要根据培训对象作出科学的调整, 以适应不同层次农村教师的学习和能力提升需求。合理分配理论和实践的内容, 在培训过程中分析和总结受训教师的学习效果, 并不断调整培训内容, 保证不同层次的农村教师能够在培训中找到为其“量身定制”的培训内容。

动态的知识体系是指在起点上, 根据不同教师的具体情况, 横向规划适合其发展的培训内容, 还包括受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学习效果, 纵向规划培训内容。受训教师的年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有很大不同, 学习的起点也就不尽相同。为切实普遍地提高培训质量, 需要根据受训教师的情况, 设置适合其学习的起点内容;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 受训教师的观念不断更新, 能力不断提高, 视野不断开阔。为促进受训教师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能力, 需要不断调整培训内容, 以满足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

动态知识体系避免了培训内容的僵硬化, 突破了常规培训内容的定式, 不仅是教学内容上的改进, 更是教学观念上的更新。农村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亲身体验了这种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无形中接受了新的教学思想, 推动其将培训成果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促进农村教育改革。

在培训过程中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 在培训内容上, 为教师提供开放、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如优质课的视频、教育实验案例集、网上教育信息交流平台、教育报纸和杂志等, 满足教师学习的多种需要和不同兴趣, 组织教师针对教育的热点问题、教育现象开展交流与讨论, 鼓励教师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

(二) 创新和灵活选择培训授课方式, 确保培训实效。

重视培训方式的灵活运用, 尽可能地让受训教师参与到各种实践培训中, 组织农村教师对优质示范课中的关键因素进行讨论和交流, 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在培训过程中, 以“发现实际教学问题”、“教师间互动与交流”和“开展教学技能的训练”三个步骤为主线, 加强教师在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和应用, 切实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首先,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们对优质示范课视频进行统一的观摩和学习, 并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进行提问和讨论。在互动和交流中, 教师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高自己对教学理念的认识。其次, 引导教师提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并进行集中整理, 在教师培训会议中进行讨论和分析,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共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后,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的实践演练, 认真准备一堂优质课, 展开集体观摩和讨论。

根据培训内容和对象, 创新培训授课形式, 在将农村教师“送出去”的同时, 也要将知名专家“请进来”, 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对农村教师教学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首先, 组织知名教育专家对培训教师教学情况进行现场听课, 发现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下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 帮助解决问题, 提高其教学能力。其次, 教育专家对农村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总结, 围绕实际问题开展专题讲座, 提出自己的建议。开展教师与专家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鼓励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在讨论中帮助教师提升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最后, 在对教学问题反思和改进的基础上, 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受训教师能够在这种亲身体验、互动交流的新培训模式下潜移默化地提高教学水平。

鼓励农村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践, 积极开展教学分析和教学研究, 把培训过程当成学习的过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农村教师可在培训过程中分析本地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差异和学习习惯等特点, 结合培训内容, 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在培训专家的指导下尝试逐步解决问题, 并反思日常的教学方法, 提出新的、更科学的途径。引导教师通过对身边案例的研究和分析, 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 丰富教育经验, 促进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此外, 组织建立教师共同体, 每周召开教师会议, 对每位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集思广益, 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信息, 达到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3.建立科学评价和激励机制, 提升农村教师培训的内涵。

建立教师培训评价制度。一些教师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没有实效, 很大程度上在于培训评价缺失, 培训工作没有得到认真落实。很多农村教师培训的最后阶段, 要求以心得体会或者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没有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进行考查。因此, 建立科学的农村教师培训评价制度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举措。通过科学、严谨的评价, 保证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 不断提升农村教师培训的内涵。教师培训的评价应结合具体实际情况, 探索科学、可行的方法, 全面、系统地开展, 涵盖培训过程、培训效果等环节。科学、规范的教师培训评价是保证教师培训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建立教师培训奖励制度。农村中小学校应对教师培训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奖励制度, 对培训中表现优秀者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并将培训考核结果与业务考核、工作绩效挂钩, 提高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责任感[6]。

三、结语

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关系着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应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 强化对课堂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济.城乡之间教育最重要的差距是教师队伍差距[EB/OL].中国网, 2009-09-11.http://www.china.com.cn/news/2009-09/11/content_18507801.htm.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宋海英, 陈瑞.关于提高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的思考——以吉林省实施“国培计划”为例[J].教育探索, 2011 (10) :127-129.

[4]许小平, 袁潇.城乡教师培训差异性调查[J].教育与职业, 2010 (1) :50-51.

[5]杨岚.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大邑县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 2012: (29) .

城镇教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随县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立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眼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服务于课程改革,培养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着力构建学习型的教师组织。

二、实验主题学习坚守发展

三、实验目标

1、以新教育实验的实施为切入点,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加快知识更新与拓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丰富教师文化底蕴,实施“读书工程”、“图书漂流活动”。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因教育绽放生命的光彩。

3、借势发展,丰富和引领校本培训。加强校级交流、注重县内交流,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四、工作要点

1、以班主任培训为龙头,推动教师全员培训。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班主任的文化底蕴与理论素养,促进班主任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出一批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的高水平班主任,创设有利于班主

1任成长、成才的机制和环境。

培训内容:

(一)常规培训内容(专家讲座):

(1)、班主任常规工作及基本要求;

(2)、班级建设和管理;

(3)、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

(4)、与学生、科任老师、家长沟通技巧。

(5)、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6)、学生工作个案分析与指导。

(二)专题培训的内容(观看视频):

(1)、班主任缔造完美教室工作新思路、新内容、新策略。

(2)、如何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来促成价值观的形成。

(3)、班级文化建设。

(4)、以人为本与敢管会管的班级日常管理技巧与策略。

(5)、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咨询及青春期教育的技能。

(6)、对学生学习的管理策略及优化学生学习压力的途径。

(7)、班主任工作中的法律风险规避与班主任权益保护。

培训方式:讲座、研讨会等,并与自学相结合,侧重于实践活动。培训措施:

(1)、作好集中培训和自学的学习笔记。

(2)、每学期要写一份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3)、建立班主任档案,将培训工作列入班主任考评,作为学期优秀班主任、学年明星班主任评选的重要依据。

2、以教师教育博客为依托,促进教师信息化培训。

培训目标:教师建立个人教育博客,坚持写教育周记、教育日记等。要求教师实现“四会”:会文字处理,会制作简单的课件,会上网查阅、下载资料,会收、发电子邮件。同时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会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

培训方式:(1)、定期开展教师电脑知识及实际操作的培训。

(2)、采取定期练习及考核的办法相结合。

3、以读书会为源头,深入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培训目标:要求40周岁以内的教师每学期读两本书;40周岁以上的教师每学期读一本书。

培训内容:优秀学科书籍。

培训方式:教师自学与集体组织相结合,并组织读书沙龙、读书征文、“图书漂流”等活动调动教师读书的积极性。

4、搭建教师专业发展交流平台,打造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

培训目标:通过教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与科研水平,建设学习型、合作型与研究型教师团队。

培训内容:(1)、每学期集中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各科《课程标准》、《教学常规》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文章等。

(2)、继续加强校内、外教研活动,坚持教师要走出去、请教师走进来的教学活动。

(3)、开展“人人上一堂好课”的活动,组织教学评优活动。

(4)、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开放日和教学开放周活动。每次活动时家长、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继续开展校级优质课、优秀论文、说课、评课等教学竞赛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教学常规展览活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培训方式及时间安排:

(1)、每学期开学前,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的学习。

(2)、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集体与分学科相结合。

(3)、每学年进行优秀论文、经验总结、优秀教案评选。

(4)、每学年举办优质课比赛。

(5)、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

五、活动计划

2月——4月校本研修及校本培训

5月——6月教师读书展示活动

9月——11月各学科交流展示活动

12月——1月榜样教师评选活动

高城镇中心学校

城镇教师 篇6

关键词 城镇优秀教师 “逆向流动” 农村学校

教师轮岗又称教师交流,是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均衡,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其所属行政区域内教师,在不同学校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任教”[1],它是一个含有顺向流动和逆向流动的双向性交流过程。顺向流动是指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或发展基础较好的学校任教、学习;逆向流动是指城镇学校或发展较好学校的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特别是乡村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县域内教师轮岗中城镇优秀教师的逆向流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县域教师轮岗现状

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中小城市(镇)学校教师以各种方式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均表明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教师轮岗,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在实践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如在海南,教师轮岗出现“乡村小学特别是边远农村小学教师向镇中心学校或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流动,乡镇中学、中心学校教师向县城学校流动,流失的教师以中青年骨干、中高级职称和高学历为主”[2];在浙江,“城镇优秀教师流出难、优秀教师流入农村薄弱学校难”[3];在北京,“教师在交流方向上倾向于办学水平相近或更高的学校”[4]。这些研究成果表明:乡村学校教师顺向流动比较顺利,而城镇优秀教师的逆向流动不顺畅。如果对此现象不重视,结果不但不会促进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反而会进一步拉大城乡间的教育差距,有违于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初衷。

二、城镇优秀教师“逆向流动”不顺畅的原因分析

1.流出学校“不放手”

流出学校“不放手”,是指城镇优质学校不愿将本校的优秀教师交流轮岗到农村学校,这与当前的教师管理制度和学校利益主体有关。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管理奉行以学校为单位,教师隶属于某所学校,无论是福利待遇还是社会声誉均依赖于所在学校。而学校的发展也基本倚重于优秀教师,以求在有限的教育资源竞争过程中占据优势,而竞争的优势便“集中体现为优质师资的多寡”[3]。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在竞争有限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城区很多优质学校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对教师交流轮岗的行政指令或任务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并不将本校的优秀教师派出交流,而是“将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或者教学绩效比较差的教师安排到农村学校参加交流”[3]。

2.城镇优秀教师“不主动”

从理论上讲,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是主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城镇优秀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多数“不主动”参与交流活动,既“不敢”也“不愿意”。“不敢”与过去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失真”有关,在过去的教师交流轮岗中曾出现“锻炼青年教师、末位淘汰、排斥异己”[5]等不正常现象,使得社会上误解了参与交流的教师。城镇优秀教师交流到农村任教,本身是值得称道赞赏的行为,结果却被误认为是在城里学校犯了错误或者是待不下去而采取的迫不得已的行为。造成了优秀教师“逆向流动”心理压力过大,不敢参与教师交流。“不愿意”与生活和工作上的适应问题有关。有研究者指出,稳固的社会空间和持久的工作空间是个人维系其自我认同的基本条件,在轮岗的背景下,教师的生活必然遭遇“偶然性”、“不确定性”、“不安全感”的困扰[6]。在这些困扰的影响下,城镇优秀教师势必“不愿意”参与轮岗。

3.流入学校“不积极”

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最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应受到农村学校的欢迎与积极支持。但农村学校对教师交流轮岗并“不积极”。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72.8%的校长认为,流入教师不是学校需要的;57.14%和54.86%的中部、农村校长认为,很难满足交流进来的教师的所谓需求;44.59%和41.57%的中部、农村校长认为交流来教师不好管理;38.31%和36.92%的中部、农村校长认为,教师交流不利于教师队伍稳定;22.9%的校长认为,教师交流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7]。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农村学校并不积极支持教师交流轮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城镇优秀教师“逆向流动”。

三、城镇优秀教师“逆向流动”不畅的对策

1.改革相关教育管理制度,让流出学校愿意放手

城镇优秀教师“逆向流动”顺畅的前提是流出学校真心愿意放手其轮岗至农村学校任教,就当前的情况看,欲让城镇优秀教师能够顺利流出,一方面要消解城镇优秀教师流出学校阻碍优秀教师流出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消除其后顾之忧,而这两点可以通过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和招生制度予以解决。

一方面,改革教师管理制度,消解城镇优秀教师流出学校阻碍优秀教师流出的能力。城镇优秀教师流出学校之所以有能力做到“不放手”优秀教师,主要依赖于当前的以校为单位的教师管理制度,教师作为“单位人”必须服从学校的需要与安排。这就出现教师个人愿意轮岗至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但其所在学校不放手,或是其单位敷衍交流轮岗行政命令的情况。而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就是在教师人事管理上取消校籍管理,将其划归至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教师个体不再隶属于某个具体学校,教师的身份由“单位人”转变为“系统人”或“学区人”。如此一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就可以根据当地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调配,而具体学校尤其是城镇优质学校对此无法阻拦。

另一方面,改革招生制度,消除城镇优秀教师流出学校的后顾之忧。若要让城镇优质学校真心愿意放手本校优秀教师轮岗至农村薄弱学校任教,就必须彻底解决其所面临的有限教育资源的竞争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生源竞争,“择校”热就是例证之一。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基本上实行“划片、就近入学”,但县城一级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出现城区学校与村镇学校、城区学校之间争抢生源的现象。而城区优质学校最核心优势就是拥有大量的优质师资。一旦县城一级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也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制度,其就无生源竞争之苦,保持强大的优质师资竞争优势就无必要,必然会真心愿意放手其优秀教师交流轮岗至农村薄弱学校。

2.外在激励与内在引导相结合,让教师个人积极主动参与

城镇优秀教师“逆向流动”成功与否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个人的意愿,必须将外在激励措施与内在引导相结合,让教师个人积极主动参与。

外在激励措施重在公开、透明、系统、落实,增强“逆向流动”的吸引力。当前很多地方制定的旨在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参与“逆向流动”的提高工作待遇、职称评定优先、专业评优优先等措施均属于此范畴。纵观当前相关外在激励措施,总体特点是并不公开、透明、系统,仅限教育系统内部,有些地方甚至存在“经济奖励空设”[8]、“政策执行缩水”[9]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有效性。因此,应以政府为主导,综合统筹外在激励措施。首先,利用媒介力量将吸引城镇优秀教师参与“逆向流动”的外在激励措施在全社会公开,增加其透明度。这样,一方面可破除人们过去对城镇优秀教师“逆向流动”的误解,让全社会尤其城镇优秀教师个人家庭都了解、理解并支持城镇优秀教师参与“逆向流动”;另一方面可让全社会都来监督对城镇优秀教师参与“逆向流动”的外在激励措施的具体落实情况,确保政策执行不缩水。同时,注重对参与“逆向流动”的城镇优秀教师优秀典范的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其次,物质激励应让参与“逆向流动”的城镇优秀教师得到更多的实惠。尽管当前不少地方,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向参与“逆向流动”的城镇优秀教师倾斜,但力度、吸引力有限。鉴于城乡教师在社会地位及享有的社会资源上存在明显差异[10],建议进一步提高参与“逆向流动”的城镇优秀教师的工资待遇。

内在引导侧重将“逆向流动”当作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的机会,增强参与城镇优秀教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当前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主要侧重于外在激励,而对“教师专业发展机会没有重视”[6],使得城镇优秀教师参与“逆向流动”的内在动力不足。由此可见,欲让城镇优秀教师主动参与“逆向流动”,还应当有相应的内在引导措施。首先,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时间期限要求。一般而言,小学6年,初中3年较为合理。这样不仅可以让参与“逆向流动”的城镇优秀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融入新的集体,而且可以要求教师“既来之则安之”,不再是匆匆过客。其次,将参与“逆向流动”的城镇优秀教师定位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示范者和培训者,其主要目标应为带动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的提升,不再是单纯地教育教学,对其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也应当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性的配套措施,如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专项支持经费等,这样既能促进其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又能带动流入学校的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达到双赢目的。

3.流入学校以自身的内在发展为目标,挑选城镇优秀教师

教师轮岗交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乡村流入学校发展,可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未能考虑流入学校的发展状况及现实需要,导致流入学校对此项政策措施并不积极,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城镇优秀教师的“逆向流动”。因此必须转变思路,尊重乡村学校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即流入学校以自身的内在发展为目标,挑选城镇优秀教师。首先,流入学校要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流动的后勤保障工作的投入与建设。为城镇优秀教师的到来创设必要的生活保障,如食堂、宿舍等基本生活条件,是流入学校通过引城镇优秀教师的“智”来促进自身发展的前提。但当前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经济能力从事该项建设,需向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专项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其次,流入学校以自身的内在发展为目标,做好接收城镇优秀教师流入的规划。以前的教师交流轮岗,大多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分配,未能考虑流入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需求,流入学校只能被动接收,导致所接收的轮岗教师非本校所需。为避免此类现象再次发生,流入学校需做好接收城镇优秀教师的规划,细化到学科专业、年龄、性别等项目,并将相关需求信息呈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由其根据需求信息选派合适的教师或在有“逆向流动”意愿的城镇优秀教师中进行挑选。再次,流入学校以城镇优秀教师为中心,搭建工作平台,促进本校师资队伍建设。流入学校的内在发展,关键在其造血功能的增强,而不在输血的多少。城镇优秀教师轮岗至农村学校任教,其目的是增强农村学校建设的造血功能。为此,农村学校要以流入的城镇优秀教师为中心,组建教科研团队、营造学术氛围、搭建发展平台,这样既能激发城市优秀教师内在的工作热情,真正发挥优秀教师的骨干带头作用,引领学术方向;又能带动农村教师的共同成长,缩小城乡学校的师资水平差距,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焕灵,景方瑞.教师轮岗政策实施问题检视[J].中国教育学刊,2009(6).

[2] 王彦才.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及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14(2)

[3] 王凯.城镇优秀教师流动难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7).

[4] 田汉族,戚瑜杰,李丹华.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

[5] 朱洪翠,杨跃.关于中小学教师消极轮岗的调查与反思[J].教育导刊,2013(3).

[6] 操太圣,吴蔚.从外在支援到内在发展:教师轮岗制度的实施重点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4(2).

[7]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流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校长视角下的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状况调查分析[N].中国教育报,2012-08-27.

[8] 黄炜添.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教师轮岗激励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

[9] 赵爽.政策工具视角下T市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3(20).

[10] 李金奇.优化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治本之策[J].教育实验与研究,2010(4).

[作者:周珂(1993-),女,安徽桐城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城镇教师 篇7

一、河南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现状

1.农村教师流失问题严重

首先,农村教师流向城市。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收入相对较低。农村教师去城市代课,以赚取更多的收入,代课的课时费可以弥补家庭收入的不足,这样相对缓解了家庭经济的困难。

其次,优秀教师资源向优质学校倾斜。农村优秀教师为了更好地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赚取更高的收入,必然向优质学校集中,优质学校有更好的待遇和收入,有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办学条件,这对一些教师有很大的吸引力。

2.教师队伍结构城乡差距较大

首先是年龄结构的差距。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年龄多在40岁以上,需要20~40岁的青年人才为教师队伍输入新鲜血液,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生命力。

其次是知识结构老化。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教师知识结构在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等新知识应用方面相对不足,这样极大限制了学生对现代化及网络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极大限制了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去扩大知识面、创新知识结构的可能性,极大限制了青少年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3.农村骨干教师、高学历教师相对不足

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骨干教师比例相对较低,且高学历教师多集中在城市。农村教育质量不如城市,导致农村生源流向城市,农村学校生源锐减,教师失去了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也体现不了自身的价值,尤其是优秀的教师在农村无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样优秀教师资源必然流向优质学校。

二、河南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分析

1.外部因素:“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

“以城市为中心”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障碍,无论教材设定、教育投入、师资配置等都已经形成“城市中心”的观念。有些地方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影响力等,培植示范性学校,致使教育向优质资源学校倾斜,教师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待遇流向优质学校,家长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优质学校接受优质教育,这样就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2.直接原因: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等

教育资源配置多以政府投入为主,县级政府为了追求效益和影响力等,把教育资源投入优质学校、重点学校,这样就牺牲了教育公平,牺牲了农村孩子的教育利益。同时,农村经济条件差,农民的经济收入低使得部分家庭无力负担沉重的教育费用,儿童过早辍学,更加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等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表现更为突出。前几年推行“示范性中学”,使得县、区为了建立“样板学校”、“标准化学校”,把全县各乡、镇优秀教师选拔到县城优质学校,以提高“样板学校”的办学水平,导致优则更优、差则更差的两极分化格局。在这种指导政策的影响下,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差距越来越大,就出现了“学校繁荣、教育衰败”[1]的现象。

3.隐性因素:留守儿童增多

河南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都要为全国输送大量的劳动力,由于国家户籍政策的限制,务工人员的子女多留在籍贯地接受教育,他们便成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缺乏必要的照顾。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多数在外务公人员把孩子送到了县城寄宿制学校,这些学校虽然收费标准较高,但办学质量有一定的保证,大多数在外务工人员能够负担这样的支出。只有极少数家庭条件较差的留守儿童留在农村接受教育,或者随父母外出务工,这样农村生源就所剩无几,农村教师的积极性极大受挫,为了寻求自身发展机会,必然涌向城市。教师的天职就是教育学生,学校没有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件再痛苦不过的事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育的衰败再所难免。

4.现实因素:农村教师收入过低

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收入相对较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投入差距过大、区域差距过大,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教师待遇有天壤之别,农村教师待遇与城市教师收入有很大差距。农村地处偏僻,生源家庭多数经济较为困难,而城市学校尤其是优质资源学校的生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教师的“关照”,得到更多的荣誉,给教师送礼、请客、送红包等现象屡见不鲜,这样就导致了部分教师灰色收入增多。并且,多数学校收取“择校费”,或美其名曰“自愿捐赠”等方式为学校增加隐性收入,这些钱部分用于增加教师福利。在物欲化的社会里,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下,农村教师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为了增加收入,也必然涌向城市。

三、河南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对策

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并非易事,教师的收入问题、生活质量问题、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等都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建立标准化学校、改善教师待遇、城乡共享教师资源等是解决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的应对策略。

1.加速教师资源的共享与合理流动

教师资源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应统筹好城乡教师资源,从长期的、整体的角度考虑教师资源的分配问题。首先,要建立并完善教师“评聘分离”制度[2]。“教师‘评聘分离’有利于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有利于提高教师整体队伍质量、有利于留住、用好人才。”[3]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轮岗制度。当前教师轮岗存在着一定问题,给教师生活带来了不便,如有些城里的教师去农村轮岗或执教只是被动参与,轮岗教师与乡村教育环境存在着教育逻辑的隔膜,教师在轮岗期间其家庭得不到照顾等。针对此种情况,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有其有利条件,县域范围内距离短,可以开通教师专用校车,为轮岗教师提供方便,这样有利于优秀教师的长期轮岗,使轮岗教师不再觉得去农村执教是一种负担,而心甘情愿的在农村执教,从而成为农村教师的一部分,甚至成为骨干。

2.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

城乡教育的差距主要来源于师资力量的差距,无论从教师学历、教师福利待遇、教师生活环境条件等方面来讲,乡村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与城市教师都有很大的差距。这就导致了教师趋向于优质资源、优质待遇的学校。在物质化程度、现代化程度高度发展的社会里,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家庭生活压力,我们过分苛求教师的“蜡烛精神”和“为人师表”未免有些牵强。改变教师物质待遇、满足教师精神需求是解决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针对性可行策略。

(1)加强农村的教师投入

首先,加强工资、福利的投入。鼓励教师去乡村和偏远地区支教的有效办法是加强对教师的待遇投入。从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特殊补贴等几个方面,使农村教师待遇赶上或超过城市教师。在农村生活的教师同样可以享受到城市教师的待遇,有利于提高其内在动力与积极性。

其次,建立城乡专用的教师公交。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农村教师可以在闲暇时间去城里购物、逛公园等,城市去乡村支教的教师可以回城里与家人团聚,年轻教师可以去城里散心,缓解心里压力,排解压抑情绪等。农村教师也可以利用专车的便利,带学生去城市踏春,增长见识。

再次,加强教师休闲、健身场所的投入。如网球运动场、排球运动场等的建设,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教师。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从办学条件上求得均衡,才能谈及其他。这样教师可以在闲暇时间里进行健身或休闲活动,有利于疏解心胸、缓解疲劳、提高身体素质。

(2)建立教师流动制度,使教师乐于去乡村支教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在我国城乡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如何使城市资源,尤其是无形资源为农村建设作贡献是破解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是开放的时代,教师流动应以鼓励、引导为方向,自愿、自觉为原则,使教师乐于去,又可以随时回来,不能强迫,更不能强制。这就要求相应的待遇投入以补偿支教的教师,如在职称、福利与待遇等多个方面对表现优异的支教教师加以补贴和鼓励,对在农村支教期间做出特殊贡献者给予终身荣誉等。使教师认识到去农村支教不仅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平台,也是人生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和挑战。

(3)实现对薄弱学校“造血”式帮扶

以文化为突破口提高薄弱学校的质量水平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共识。孙河川等人编译的《从薄弱走向优质——欧盟国家薄弱学校改进之路》提出,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不仅是技术和制度的改革,更是文化的改革[4]。大量的研究表明,学校的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仅靠输入式、注入式投入是不能长久发展学校、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只有通过文化植入,从内在造血,才能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第一,团队化支教。优质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结成一个团队,团队内部结构要合理,支教时间可定为2~3年,这个团队与薄弱学校共同发展,与薄弱学校青年教师结成“学徒式”关系,起到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这样经过几年的时间,可以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从而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水平。

第二,植入式支教。可以将薄弱学校的一些教师和学生“植入”到附近区域的优质学校,通过一定时间的文化熏陶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学习及培养,薄弱学校的师生素质会有一定的改善,但此项措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援助,并要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

第三,共同体支教。可以把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绑定起来,共同发展,统一考核,实行统一培训,综合交流。在教学上,实行课堂开放;在教学评估上,实行统一评估,实现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的整体帮扶和提升。

摘要:学校与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教师,教师资源配置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教育公平和和谐社会的推进。本文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旨在使城乡教师资源得到合理优化的配置,从而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对河南县域内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建立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模式,提出解决城乡教师资源均衡合理配置问题的对策路径。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对策

参考文献

[1]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刘波.教师职评应实行评聘分享[N].中国教师报,第239期.

[3]周洪宇.教育公平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城镇教师 篇8

( 1) 对教材产生疑问。近年来,职业中学各专业没有统一的教材,因而各校只能自主选择所需教材,这使得城镇化发展中职业中学教师在运用教材授课时,首先必须花去不少精力考证书中某些理论的正确性,其次还要二次编辑教科书中内容的顺序或知识之间的连贯,以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无疑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 2) 对课程设置产生疑问。职业中学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不尽合理。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已多年,但至今仍没走出用普通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模式开展职业教育的框框。

( 3) 对学生产生疑问。职业中学学生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的特点: 学习成绩差、思想消极、上进心弱、意志不强、情感脆弱、理解肤浅、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初中阶段处于班上靠后位置的思想和学习的“双差生”集中到职业中学的一个班级,该班级整体素质就不言而喻了。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花很多精力去组织教学,难以享受漫游在教育神圣殿堂的快感。

( 4) 对教学方法产生疑问。部分教师不顾学生基础差的特点和学生中多层次的知识需要,仍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拘泥书本,抱住老方法不放, “教死书,死教书”,只求学生适应他,而不主动地去适应学生。还有少数教师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对现今出现的更直观、更生动的现代教学手段 ( 如电教、多媒体等)潜意识里存在强烈的抵抗情绪,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只沉醉于“私塾先 生”的教学方法中。

( 5) 对教学成就产生疑问。在职业中学中,有些具有强烈成就感的教师当看到普通中学教师的学生考取大学,桃李满天下时,内心的失落感很强烈,觉得自己的付出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自己的人生价值难以实现。这其实是教师的角色期望与教育现实之间发生了冲突,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厌恶甚至憎恨,激化师生矛盾。

二、改变城镇化发展中职业中学教师现状对策的分析

( 1) 教师要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教师一定要善于自我调节,善于把握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过激的情绪和冲动行为,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在传授知识上,以情动人,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增强教学效果; 稳定乐观的情感能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力; 稳定乐观的情绪也是生活愉快,人际关系融洽的必备条件。

( 2) 教师要增强耐挫力。一般认为,能够忍耐挫折的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完整与心理平衡,这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城镇化发展中职业中学教师在遭受挫折时,一定要面对现实,并且尽力克服所面临的挫折情境,不断积累克服挫折的经验,从而增强耐挫力。

( 3) 在教师中开展以“爱生、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前提。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基础差就对教育教学失去信心,淡化与学生的思想交流,甚至发展到厌恶、憎恨学生的地步。只有对学生充满深情的爱,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而这种爱又能激发教师对职业的追求和奉献。

( 4)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职业中学中的有些教师只看到普通中学教师将学生一批一批送入高等学府,在慨叹别人桃李满天下的同时,忽视了自己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劳动者的事实。职业中学的教师应尽快树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的大人才观,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工作,摆正自身的位置,克服失落心态。

作为城镇化发展中职业中学教师,要把学生塑造成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培养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的劳动者,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有一种健康的心态。

摘要:城镇化发展中职业中学教师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发展现状与其在工作中得到满足的愿望有关,与其工作环境有关。笔者在职业中学工作中观察思考,现通过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城镇化发展中职业中学教师现状疑问及对策。

城镇旅游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 篇9

在重庆市龙潭古镇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 笔者发现, 总体规划在旅游方面考虑不足, 已显露出诸多不适应性, 如何促使城镇旅游与城镇建设相协调, 是本文思考的重点。

1 小城镇规划在旅游方面的不足

1.1 难以指导旅游开发

大部分小城镇历史悠久, 文化浓厚, 民风民情彰显, 都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条件。城镇规划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是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的过程, 较少考虑旅游开发或者进行旅游专项规划, 势必会影响小城镇的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

在重庆龙潭古镇规划项目中, 《龙潭总体规划 (2010—2020) 》指出古镇片区职能为“重点保护好龙潭古镇, 加强中心镇区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 在龙潭河东岸建设旅游服务基地”。在未进行旅游规划的背景下, 总体规划中“旅游服务基地”定位模糊, 规模、布局理据不清, 导致在详细规划中, 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功能业态等难落地的情况。

1.2 配套设施不足

城镇规划主要依据城镇人口数量对配套设施的规模和标准进行预测, 体现的是城镇居民的利益和要求, 对游客的使用要求和旅游景点的配套建设考虑不足。在有旅游开发要求的城镇规划中, 应充分考虑游客的需要, 避免在旅游旺季期出现酒店爆满、停车位不足、供水紧张等情况。

以龙潭古镇规划项目中停车场配套为例, 龙潭总体规划中预测的古镇片区地面停车用地规模为1.22公顷 (见图1) , 考虑游客需求的情况下, 地面停车场的用地规模为3.58公顷 (见图2) , 总体规划所预测的地面停车用地面积远不能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

图1总体规划中规范范围内停车场规模预测图

图2考虑游客需求后停车场规模预测

1.3 破坏旅游资源

城镇规划具有综合性、全局性, 不免存在与旅游规划之间的不协调和错位, 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最常见的为城市道路对文物古迹、历史地段、传统街区的侵蚀, 粗狂式的开发未能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 (见图3) 。此外, 城镇规划的建设用地类型也可能不适宜该片区旅游规划和布局的要求 (见图4) 。

2 城镇旅游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特色

目前, 与城镇旅游关系比较紧密的是由旅游主管部门主持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旅游局2003年发布的《旅游规划通则》,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 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 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作的安排”。近年来, 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 对小城镇的关注度不够。

此外, 旅游规划往往从旅游发展的角度对满足吃、住、行、游、娱、购的公共设施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布局提出规划对策。当这些规划对策与其他方面发生利益冲突时, 由于旅游发展规划不具备法定效力, 因而无力协调各方利益, 难以保证规划对策的实施, 削弱了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实际作用。

旅游规划和城镇规划在指导城镇旅游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两个规划相互配合, 才能促进小城镇旅游的健康发展。为此, 需要结合旅游发展要素, 从规划理念、规划原则、规划内容等方面对小城镇规划作相应调整, 增强适应性。

2.1 扩展规划理念

一般的城镇规划理念是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提出的适宜城市整体发展的计划。协调后的城镇规划还应针对区域旅游环境和区域旅游资源两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综合、合理的规划理念。其中, 区域旅游环境分析包括对旅游市场、景区等级、资源类型、旅游线路等分析, 旨在摸清周边环境的旅游现状以及开展旅游的基本条件;区域旅游资源分析应重点剖析周边旅游资源特色、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色和自身旅游资源的特色, 寻找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此外, 旅游发展应立足市场, 其规划理念是否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 还需进行可行性论证。

2.2 明确规划原则——“双系统原则”

城镇发展的实质是城镇与其外部在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等方面不断交换的过程。城镇旅游的发展与兴旺加剧了各种流的交换过程, 特别是人流的交换过程。在发展旅游的城镇体系中, “人流”主要包括居民和游客, 大量的游客涌入城市, 旅游心理得到满足, 并与居民共享城镇内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但由于使用主体不同, 就要求在城镇规划中, 在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注重双系统规划, 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不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2.3 协调规划内容

旅游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开发系统, 包括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其中, 旅游目的地系统是城镇旅游系统的核心, 它为已经到达出行终点的游客提供吃、住、行、游、娱、购的综合体, 是旅游活动中与城镇物质环境关联度最高的环节, 也是最有必要与城镇规划内容相配合的部分。

具体地说, 目的地系统包括吸引物、设施、服务。吸引物一般是城镇中自然或人工的旅游资源, 如历史古镇、人工湖泊、主题公园等, 以及人为策划的旅游事件, 如桃花节、摄影展、航空表演等为吸引旅游者前往观看、参与而策划的事件, 其用地类型在小城镇规划中表现为文体科技用地和公共绿地;设施子系统包括基础设施 (主要为社会停车场、给排水、电力电讯、环卫设施等) 、餐饮设施、住宿设施和购物设施, 其用地类型在小城镇规划中表现为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及商业金融用地;服务系统主要指旅游行业的员工服务和公众对旅游服务的反馈。它们都是“旅游六要素”说的载体, 与旅游行为关系密切, 根据《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 》, 涉及小城镇用地规划中的文体科技用地、公共绿地、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商业金融用地 (见图5) 。

因此, 在进行小城镇规划时有必要对文体科技用地、公共绿地、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做出相应调整, 以更好的适应城镇旅游的发展。

2.3.1 加强文体科技用地和公共绿地的规划

文体科技用地规划应充分挖掘文物古迹的“原真性”, 协调城镇其他系统, 确定规划范围。在公共绿地规划中可以引入旅游规划的理念, 通过对城镇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 在合理组织城镇游憩线路的基础上, 确定绿地的规模和布局方式。

2.3.2 调整设施用地的标准

旅游规划和小城镇规划在设施用地布局上不存在利益冲突, 只是利益主体不一样。在小城镇规划中调整设施用地标准, 协调两个规划的计算口径, 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1) 商业金融用地预测标准

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 商业金融用地规模是基于《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 》中所规定的人均建设指标和规划预测人口确定的。由于考虑到城镇旅游发展, 商业金融用地规模还应满足旅游者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的需求, 单纯用人均指标与城镇居民规划人口进行用地规模预测有失客观。因此, 引入“坪效理论”, 结合当前小城镇商业金融用地规模预测方法, 进行综合预测。

图4总规中用地类型规划与古镇格局不协调

根据“坪效理论” (即每坪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 本用于计算经营效益的指标) , 旅游所需商业服务业设施建筑面积总量A (m2) :

注:p:坪效 (元/m2·日) ;N:旅游人数 (万人次/日) ;Q:入店率;C:人均消费 (元)

小城镇规划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模B (hm2) :

注:n:规划预测的城镇人口 (万人) ;P:人均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模 (m2/人) ;A:旅游所需商业服务业设施建筑面积总量 (m2) ;R: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容积率。

其中, 坪效取值基于该地区每日每坪营业面积盈亏保本点, 入店率为实际入店消费旅游人数的比率, 人均消费为一日各类商业服务业产品的平均消费。均可采用实地考察法和相似城镇类比法相结合的方式取得常数。

(2) 社会停车场预测标准

城镇规划中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按照《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中规定的0.8~1.0m2/人计算。而旅游开发对停车场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 社会停车场的预测方法除计算城镇居民所需量外, 还应通过对旅游人数的预测, 结合未来接待游客出行方式的分析 (见表1) , 确定由旅游出行而引发的交通量规模, 并以此参照以下公式计算旅游停车位的需求规模, 最终综合得到城镇规划中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

注:T:旅游所需停车场用地面积 (hm2) ;Ti:第i种出行方式旅游人数分担比率;Ci:第i种出行方式核定座位数;Pi:第i种出行方式实载;N:旅游人数 (万人次/日) ;Wi:第i种出行方式单个车位占地面积 (m2) ;

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

注:AP: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n:规划预测的城镇人口 (万人/日) ;Pp:城镇居民人均公共停车场 (m2/人) ;T:旅游所需停车场用地面积 (hm2) 。

3 结语

旅游规划的相关内容纳入城镇规划后, 在建设和实施方面都得到保障, 且可弥补城镇规划对旅游业发展考虑的不足, 有利于旅游业和城镇经济的共同繁荣。

在重庆市龙潭古镇规划实践中, 因考虑城镇旅游等诸多因素, 经有关部门批准后, 将对总体规划局部内容进行调整。但如果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 同时考虑到城镇旅游需求, 保持旅游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相关内容在规模、口径、布局上的一致性, 将提高规划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实施性。

参考文献

[1]古诗韵, 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 1999, 14 (2) :15-20.

[2]陈勇.面向城市旅游的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1, 25 (8) :13-15.

城镇教师 篇10

中小城镇是联系大城市及城乡的桥梁, 使得大城市的拥挤得以缓解, 也促进农村的发展, 对一体化发展的长远目标具有战略意义。在以往的城镇化发展中, 以规模经济效应为导向, 过度强调中心城市、大城市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使得优势资源与大量的人口向大城市高度聚集。一方面大量流入大城市的农村人口;一方面享受了就业机会, 却又因生活成本高和政策障碍得不到融入城市的机会。对城市而言, 享受了廉价劳动力却造成了资源紧缺和社会管理压力。小城镇在大城市的资源优势与乡村的人口优势之间丧失了大量的发展机会。因而, 在我们面临城镇转型的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 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转向关注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小城镇未来的发展对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阵地。

毫无疑问, 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的规模早已不堪重负, 如果人口转移重心能逐步从大城市导向中小城镇, 那么大城市扩张趋势将逐步放缓, 丧失了人口红利的大城市必然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 寻求更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路径, 而在大城市的推动与辐射下, 小城镇的发展机会和动力要素也相应提升。而中小城镇的崛起反过来会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 降低人口就业城镇的成本, 从而实现大城市、中小城镇与乡村三者的协调发展。

二、中小城镇人口城镇化的优势与障碍

为了避免大城市单纯以就业为导向的城镇化出现的各种问题, 小城镇在强调就业导向的同时, 应更关注人的城镇化。相比大城市而言, 中小城镇的人口城镇化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首先是生活成本的比较优势。中低收入人群更愿意选择在房价和生活成本较低的地区就业, 随着城市生活成本逐步上升, 相较而言中小城镇在此方面更具有吸引人口的成本优势;其次是具有地缘优势。随着中小城镇的发展, 大部分从农村转移的人口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 因而在文化、语言、生活习惯等各方面更加接近, 转移人口的空间距离更近, 有利于快速融入城市地区, 减少管理上的难度, 也会极大缓解我国人口大规模候鸟式迁徙的交通与社会压力。

中小城镇发展相对缓慢和封闭, 对于直接实现人口城镇化有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如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社会公共服务;二是农村人口城镇化之后社会福利支出给地方城市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而这两个方面需要得到解决, 除了中小城镇自身的努力外, 还需要国家在制度与政策层面进行协调。

三、发展转型:面向人的城镇化

加强基于人口城镇化的制度设计。未来新型的城镇化与传统的城镇化的根本不同在于人口城镇化, 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理论成果, 再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找出一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以人口城镇化为导向的中小城镇转型, 来解决人口与经济、土地的不匹配, 产业一空间特征不合理, 就业密度、公共服务一体化布局不完善等问题。“城乡”两者之间要实现生产资料与人的充分自由流动, 因此政府要对人口流量加以合理引导, 率先在政策尤其是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上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加强市场化行为的协调机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以市场行为为基础组建城镇联盟的方式, 使得城市与城市的公平竞争、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得到可能, 通过快速化发展的交通工具, 可以实现快速化贸易, 多城市协作共进。通过行政属性的弱化, 使得中小城镇不再受到行政边界条件的过多约束, 产生更多的发展要素、发展机会和更高的发展平台, 从而提供多元化的就业岗位, 集聚更多就业人口, 并且能在城市长期稳定的发展。以人口城镇化为导向, 在以后的城镇化过程中要更加注意人口与经济、土地的匹配对应的空间—产业互动发展, 以产业—空间特征合理确定就业岗位与人口的密度分布, 公平和均衡的公共服务一体化布局, 新型人口管理和服务政策机制, 还有促进鼓励消费意识。简单说就是规划引导, 促进就业, 加强保障, 鼓励消费。

为了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目标, 笔者认为首先从城市规划的层面要有创新和突破, 具体表现在:

1.形成社会经济、产业导向、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之间的协调与并举, 达到人口与经济、土地的匹配对应的空间—产业互动发展的目的。

2.注重扩大多元化的就业面。就业面的大小决定了城镇化的基本速度和质量。通过发展多元化经济来增加就业面, 同时政府可鼓励民众创业, 以达到增加就业岗位的目的, 同时解决人口就业问题, 最终实现以产业—空间特征合理确定就业岗位与人口的密度分布的目的。

3.加强与人口分布特征相匹配的公共配套供给。公共设施水平体现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 同样也是中小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今后的城镇规划应更加强调经济属性之外的人口特征与公共服务需求, 力求达到公平和均衡的包括住房保障、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一体化布局。

4.考虑建立与消费行为与能力相匹配的空间供应。消费模式升级也是城镇化发展的目的之一。而消费型经济是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 也是今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势所趋。只有进一步注重消费经济对城镇经济的影响, 才能实现城镇经济的多元化与特色化, 并能加强城镇经济的吸引力。

四、规划实践:落实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内涵

笔者在南安市的规划实践中, 初步探讨新形势下的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模式。

南安市位于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地带, 是福建省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中心区域, 是泉州地区主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水源地。我们在《南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 针对经济和土地城镇化过度超前、人口城镇化严重不足的不均衡状况, 重点关注建立与经济、土地紧密结合的人口城镇化策略, 即将城镇人口的发展与生产力空间布局特征相对应, 促进三者耦合互动、协调发展。并试图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人口与经济、空间要素相匹配的互动发展模式

针对南安北部、中部、南部三大板块资源条件差异, 规划提出极核带动、组合型城市、空间一体化等不同策略, 引导三大板块以差异性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 解决南安乡镇较多、乡镇发展差距大、发展平台分散等问题。以城镇空间增量保障产业经济发展, 同时依托产业集聚和吸纳人口, 使产业集聚和人口发展良性互动, 保障公共服务, 提高土地的经济效能和社会服务效能。实现人地对应, 人口规模适度并与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2.以产业—空间特征合理确定就业岗位与人口的密度分布

针对南安地区板块经济与地理的不同特征, 我们试图打破城乡二元的分割和行政区划的限制, 以产业发展的可能性来形成不同地区就业取向与就业岗位的密度, 以此来制定差异化的人口发展策略。针对南安北部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们将此定位为泉州都市区的后花园, 严格控制城镇人口数量, 发展绿色环保和特色休闲产业, 控制人口总量和就业密度;中部结合中心城市基础和专业城镇建立以组合型城区为特征的空间一体化模式,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通过提升公共服务和保障性住房的设置, 推动农村人口、外来长期务工人员向城市人口的快速转变, 并结合各功能单元的产业特征和空间条件合理分布;南部城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临港产业, 实施空间一体化策略, 引导区域相对分散的人口在主要功能节点和高密度工作岗位区 (产业区、功能区) 的集聚。

3.探索机会公平的公共服务一体化布局

以往的城镇体系规划更看重对城镇结构体系与规模的划定, 规划确定的公共与基础设施出现资金不足与重复建设的双重尴尬。我们结合规划引导的就业岗位密度和人口集聚强度、消费需求特征进行生活与生产服务的配套, 以点线结合的控制方法提高设施配置的灵活性;市域层面以公共设施布点控制为主, 明确所要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规模和内容, 实现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市政服务的梯度式、节点式延伸, 形成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服务网络。既建立了共建共享、全面覆盖的服务设施网络, 也提高城镇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 更关键的是确保了各类人群对服务需求的公平和均衡。

4.探索建立新型人口管理和服务政策机制

以市域发展战略为指导, 探索建立健全符合南安发展方向的人口管理和社会服务政策制度, 结合产业和空间发展要求, 针对性地制定市域城镇和功能区分级分类人口布局策略, 完善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标准, 配套相关政策保障体系, 保障社会和谐, 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五、结语

上一篇:Web软件可靠性研究下一篇:国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