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变奏曲

2024-06-12

课堂变奏曲(精选十篇)

课堂变奏曲 篇1

师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朦胧诗。朦胧诗因其在表现手法上呈现出陌生化的特征,给人以新鲜之感,从而生发出朦胧的意蕴。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星星变奏曲》来感受一下它的味道。现在请自由读诗,找出诗中陌生而新鲜的言语并将它勾画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

生“有一个柔软的晚上”的“柔软”很新鲜,“柔软”是一种触感,晚上又不能触摸,怎么会感到“柔软”?后文“僵硬得像一片土地”也如此,夜晚怎么会“僵硬”呢?

生“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这个比喻太新鲜了,我第一次读到。

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星星怎么会“疲倦”呢?

生“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声音怎么会是“闪闪烁烁”的呢?应该是“断断续续”才对。

……

生“寻找遥远的安慰”与一般人的想法不同,为何不寻找近处的安慰?

二、寻访“遥远”

师“遥远”是文章的一个关键词语。正如你所问,“咫尺的安慰”不是更好吗?

生因为在黑暗和没有光亮的处境下,“咫尺的安慰”难以找到,可诗人又想极力拥有“安慰”,所以说“寻找遥远的安慰”,“有”总聊胜于“无”。

师真好!寻找“遥远”,是因为“黑暗和没有光亮的处境”,诗歌是如何体现“遥远”一词的呢?请从文字入手。

生“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说明这个社会上的每个角落都没有光明。“光明”很遥远,诗人很悲愤。换个句子就是“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黑暗,谁不渴望星星?”

师你从句式入手,深入了情感通道。这种思维方式很好,但似乎与诗句本意有出入,你的意思是“大地上的每个角落不都是充满了光明”对吗?请你用声音传递这份情感。

[学生读。]

生“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星星点点的希望”点出了希望很渺茫,四周被“寒冷”包裹,一片“寂寞”。可见当时环境的黑暗,希望的“遥远”。

师“星星点点”应该读出什么感觉?

生渺茫。

师虽然渺茫,但诗人却要极力追寻,这说明———

生他对光明充满了渴望!

师请读出“渴望”感。

生(用情读)“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生“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也能看出“遥远”。如果很近,它就不是闪闪烁烁的,而是清清楚楚。

师可否说“声音从远方传来”?

生“传”字有点重,体现不出渺茫感,而“飘”不仅写出了声音的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还写出了它的轻盈、曼妙。

师请读出你的感觉。

[学生读。]

师如闻仙乐耳暂明。这个声音作者听到了吗?

生没有。

师请强调“闪闪烁烁”一词再读诗句。

[学生读。]

师现在听到了吗?

生不仅听到,而且看到了声音的“闪闪烁烁”。

师以视觉写恍惚的听觉,这转换中你读出了文字背后藏着———

生诗人对悠扬之声的痴迷与向往!对遥远的安慰的极力寻找,对光明与温暖的向往。

生“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瘦小的星象征着星星点点的希望,可是连星星点点的希望都给吹落了,连渺茫的希望都没了。“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柔软”的夜晚被“冻僵”,说明现实的残酷,黑暗的紧逼,只能在梦里寻找“安慰”,说明“安慰”更“遥远”了。

生“谁不喜欢……的星星”,那就表示所有的人都喜欢飘动的旗子、火和星星,而这一切都象征光明,表明每个人都在追求和向往光明,可见“遥远”至极。

生“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又”和“总”体现了当时社会黑暗至极,“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的“都”和“颤抖”传递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对光明的渴望!

师上文说“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这里却用了“颤抖”。两个词能互换吗?

生蜜蜂给人甜蜜的味道,我们常说“甜蜜的颤动”。但此时诗人追寻光明而遥不可及,心中满是悲哀、痛苦甚至因不知漫漫长夜何时到天明而生的害怕、恐惧,所以用“颤抖”更合适。

师让我们饱含情感地读读这些展现了“遥远”的句子吧。

[学生读。]

三、走近“安慰”

师光明虽如此“遥远”,但诗人依然执着地寻找“安慰”。诗中哪些文字给人以“安慰”呢?

生“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这里有着安详、自在、安逸的舒适感,像一幅画。

师有诗情画意之美。

师能描述一下你感受到的景象吗?

生晚上的湖水很静,很清,萤火虫在湖上飘来飘去,闪着点点荧光,给平静的湖面嵌上了无数只移动的眼睛,它们有的停歇在睡莲上,吮吸着莲花的淡淡香味;有的在水中游动着。天空的星星眨着亮晶晶的双眸,倒映在宁静的湖面上,与萤火虫嬉戏。没有声音,却充满了快乐的味道。那是一种静的热闹,柔软的热闹。

师“游动”改用“晃动”如何?

生不可以。因为“游动”表示速度很慢,一丝丝地游行,很稳,从而体现出湖水的静,“晃动”的幅度大很多,难以达到这个效果。

师“游动”一词可以看出萤火虫和星星的生活是———

生它们的生活是愉悦的、自由的、悠闲的。

师刚才有同学说用“柔软”形容夜晚很陌生,现在能否有了一点理解?

生愉悦、自由、悠闲等词是一种心里的感觉,是抽象的,而“柔软”就将这些感觉变得具体、形象化了,似乎可以触摸到,就像双手摸着丝绸一般舒适。

师从心里的感觉到现实的触摸,这背后隐藏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表明诗人对“柔软”之夜的渴望,正如《关雎》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以致“钟鼓乐之”“琴瑟友之”一般。那是梦中的期盼。

师哈哈,诗人在心梦中触摸到了夜晚的“柔软”。请你们自由地带着一份“柔软”的深情,读一读描写夜晚的几个句子。

师除了夜晚有“安慰”,诗人觉得每天都是———

生一首诗,而且这首诗的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师那一首诗就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生充满光明的世界!

师诗人似乎已经看到了光明,所以感到安慰,一起读一下。

[学生读。]

师这个光明的世界正是诗人所渴求的,所以当其出现的时候,诗人觉得像喝了蜜一样甜,所以说“像蜜蜂在心头颤动”。除了白天、夜晚,还写到了春天!

[请学生读有关春天的文字。]

师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春天呢?

生感觉很静谧。

师从哪里看出?

生“鸟落满枝头”。

师“鸟落满枝头”好在哪里?

[学生沉思。]

师人闲———

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一个“落”字写出了春天的宁静与安详。

师这是唐代的诗佛王维带给我们的。这还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呢?

生这还是一个漂亮的春天,因为“鸟落满枝头”。

师能描绘一下你所感受到的画面吗?

生一只只鸟儿停在树枝上,不,是轻盈地落在树枝上。它们静静地欣赏着这个春天的美景,没有叽叽喳喳地议论,一切都在彼此的眼神里流露着,生怕每一声啼叫,惊扰了一树春梦。

生还有亮晶晶的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之美和一团团朦朦胧胧的白丁香,也足以见出这个春天的漂亮。

师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白丁香如同一位———

生如同一位女子,罩着一层纱,神秘而朦胧。

师“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可见诗人对它的追求是强烈的,迫切的!诗人看到这一切了吗?

生没有!

师心里看到了吗?

生看到了!

四、领悟诗情

师那是如梦般的“遥远的安慰”。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新鲜而陌生的词句在诗中产生了哪些效果?

生可以带给我们视觉与触觉上的刺激,从而引发我们深思。

师这是站在读者的立场。

生诗人用反常的方式更强烈地表明了他对光明的强烈向往与追求。

师这是作者的情感立场。诗人在第二节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生否定寒冷残酷的现实和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

师第一节呢?

生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诗一般生活的美好追求!

师这一天,这一夜,这个春天,在诗人的想象里都是光明的、宁静的、温馨的,但在诗歌的第二节却是寒冷的、残酷的。

师诗人用了“冻僵”“僵硬”来表达。诗歌前后的情感发生了强烈的变化,“星星变奏曲”实际是“____变奏曲”呢?

生情感变奏曲。

师是星星在变奏,更是诗人的情感在变奏!诗人为了表达这种情感,在诗歌的第二节不惜打破诗歌简练、避免重复的常规,反复地运用了———

生“如果”“谁”。

师诗人在问谁呢?

生问自己。

生问朋友和他人。

生更在问作者曾经生活过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

师我们来看看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和社会!

[教师用PPT出示有关“文革”期间一些知识分子遭受迫害的材料。]

师生命就这样被摧残了,“零落成泥碾作尘!”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惨遭迫害,经济与文化遭到了重创。那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但那样的时代已经远去,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昌盛,越来越繁荣了。我们要感谢那一个个为那个反常社会而献身的诗人以及像诗人一样的人。

[教师用PPT出示文字,学生读。]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师这是一个有担当的诗人。

[教师用PPT出示文字,学生读。]

我们走进了夜海,去打捞遗失的繁星。

师这是一个苦苦探索的诗人。

[教师用PPT出示文字,学生读。]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师这是一个凛然浩然的诗人。

[教师用PPT出示文字,学生读。]

在天上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师这是一个以身殉道的诗人。

星星变奏曲课堂实录第一课时 篇2

师:走进初三,无形的压力就向同学们袭来,那一节连着一节的课,那一张接着一张的作业纸,那一句紧跟一句的老师的叮咛,让同学们感到窒息。作为你们的语文老师,我想对同学们说的是:只有经历六月中考的洗礼,你们的人生才会笑靥如花。请同学们勇敢地承受这段生命能够承受之重吧!只是老师希望,在你们苦乐交织的初三生活的天空中,永远闪耀着一颗烂漫之星——语文,让你们的初三生活能因语文而浪漫!

今天,让我们继续踏上初三语文的烂漫之旅,去聆听朦胧派代表诗人江河为我们弹奏的一曲《星星变奏曲》。

一、听读诗歌,走进朦胧。

师:让我们静心聆听配乐朗读。

(播放朗读录音。)

师:播音员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靠近了诗歌,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想走进诗歌的意境。在我们朗读之前,请看课后练习一,看著名播音员丁建华在朗诵这首诗之前做了怎样的准备。

(齐读课后练习一中的小短文)

师:丁建华说:我要像一个思想家那样,通过我的朗诵向观众阐述一个哲理,一份感情……让观众跟随着走进诗人的心境。他告诉我们:朗诵要用心、用情。让我们用心用情地朗诵这首诗歌吧。

(一起朗诵诗歌。)

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读诗后的初步感受。

杨江城:我感到了一丝甜蜜,但又感到作者的一点无奈。全诗透露的是浓浓的情,还有一种看到希望的感动。

董星:我觉得这首诗给我一种对急切光明追求的感觉。虽然感情基调显得有些悲伤,但是它隐喻着诗人美丽浪漫的理想。

武洁:我觉得作者是一个十分懂得浪漫的人,在一个一望无垠的草地上,作者抬头仰望深邃的天空,寻找点点星光,柔软的夜晚,澄澈的心。

何雨田:当我读第一遍的时候,只觉得这文章很美,漆黑的夜晚还有星星做伴,使黑夜不觉得孤独。

潘婷:这首诗给我一种悲凉之感。

向卓:这首诗意境很美,但太朦胧,难以捉摸。

……

师:同学们畅所欲言,谈出了自己的感受,真好。老师发现你们的共同感受是:朦胧,似懂非懂,是吗?是的,要走进诗歌,还得了解诗歌的背景。

二、研读诗歌,体会朦胧。

师: 本诗写于1982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十年,目睹了专职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因此对““””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质朴的愿望,因此写下了此诗,寄托了诗人美好的梦,也表达了诗人苦闷与迷惘。

刚才老师用口语介绍诗歌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追求,而诗人则是用诗的语言表达的。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找出诗人是用哪些诗句分别再现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追求的。

(全班同学自由朗读)

罗远哲:我认为:“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再现了当时的背景。

罗一帆:“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也是表现当时的背景。

何雨晴:“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峰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以上诗句都表现了诗人的追求。

师:同学们把诗的内容都梳理了出来,让我们看清了诗的结构。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诗,找出体现美好和苦难的词,也就是将意象找出来。

(自由读诗)

邓亚双:表现美好的词有:蜜峰、萤火虫、睡莲、春天、鸟儿、白丁香……

杨鹏:表现苦难的词有:苦难的诗、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

品德课堂“生成”精彩变奏曲 篇3

这是一节区级竞赛试教课(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我的权利与义务”中以现代公民所必备的法律意识为主题的一课——《法律护我成长》),我拿着教材、拿着教案一路忐忑走向教室:大人都觉枯燥的法律能和学生的生活产生交集吗?整堂课会不会都是我唱独角戏?带着一连串的问号,带着一种无奈,我开始按照教材结构——法律保护我(真实案例——儿童权利公约)到学会使用法律武器——自然展开了教学。

教材中“真实案例”讲述的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小健的故事。他的母亲去世后,父亲不愿承担抚养义务,小健遂将父亲告上法庭。法官通过多次调解,最终判决小健由父亲接回家共同生活。虽说班里也有离异家庭的孩子,但案例中的“小健”在生活中并不多见。课始,我担心同学们会对此案例反应漠然,然而,他们的讨论却出乎意料的热闹:“我们是受法律保护的!”“我们在家庭中也有合法的权益!”“我们也有权利把老爸老妈告上法庭啊!”……他们的课堂表现令我又喜又惊,喜的是他们对法律这一主题的学习竟然颇有兴趣,惊的是他们竟然直接跳出教材,偏离课本“案例”开始主张自己的现实权利。

在第二板块“了解《儿童权利公约》”教学时,同学们已不满足于课本上大略介绍的四种最根本的权利,还要求我把中国青少年维权网、青少年维权中心等机构的联系方式写在黑板上,并“主动”做着记录。在接下来“学会使用法律武器”板块的学习中,课堂开始出现一些失控,有的同学公开批评父母、教师对自己种种限制性的“侵权”行为。同学们那种在法律保护下“找茬”的较真劲,那种离开课本辨析题、试图寻找生活实例的探索欲,都是前所未有的。所幸,下课铃及时响起,面目“窘迫”,行动“慌乱”的我逃似地飞速离开教室,耳旁还回荡着同学们聚集在一起“争取权利”的声音。

反思:如何应对意外的“生成”

这一课,我经历了由“喜”到“惊”再到“窘”的情感体验。经过反思,我觉得自己的问题主要是课前对“生成”缺少预见,课中对课堂“动态生成”的信息缺乏随机处理的能力。教学的过程不是线性的,而是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虽然我对这些理论知识已经略知皮毛,但“临床运用”还是缺少真功夫。本课教学中,面对课堂“生成”的火花闪耀时,我,没入眼;而当课堂“生成”价值偏离时,我,傻了眼。事实上,若当时我能在这自然形成的矛盾冲突中,适时、适当点拨,正向引导,启发思考,则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完全可能得到增强。

法權,有限or无限?回顾这一课例,在讨论中,学生们普遍认为“自己认为合理的、正当的需求,就是权利”,这一说法从何而来?又为何在儿童的眼中是那么的成立呢?儿童应该享有什么权利?他们清楚吗?不!家庭的“呵护”使得“保护儿童权利”被简单地理解为“保护儿童身体健康”,而他们的需要与愿望,他们的独立人格,常常被我们大人忽视、甚至遗忘。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更趋完善,他们开始追求独立的人格,有着较为强烈的成长欲望和自我实现欲望。当禁锢已久的“权利”大门一下在课堂中朝他们打开之时,他们对“权利”意识追逐的“好奇”继而“兴奋”, 也就犹如潮水一般高涨起来,课堂上他们由“惊”到“喜”也就不难理解了,对“权利”的过度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然而, 自己认为合理的、正当的需求,就是权利吗?显然未必。因为法律毕竟有一杆比较客观的标尺,法律对权利的解读也非由个体各自评判,你认为合理、正当的需求,是否有悖于社会大多数人的行为意愿及规则?“权利简单化”“权利放大化”是对“权利”缺少正解的表现。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当他们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当他们行使法律权利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等。同时,作为未成年人,家长对其有监护权,当儿童个人享有的权利与监护权发生矛盾时,监护权为先;在校期间,学校也要履行部分监护职责,学生必须接受学校、教师合法正当的监督和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唤醒和发展小学生的法权意识,也要防止他们对法权的片面理解;既要肯定学生的权利意识,更要强化他们的责任义务意识。

法,冷酷or温情?回想这一课例中,学生众般丰富表情里最为让人不得不正视的莫过于那一脸的“郑重”。“国徽”“天秤”“偌大的法庭”都让人感觉“严肃”得有些惧怕,更何况未成年的孩子。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于“天秤”格外看重,因为它代表着他们最为向往的公平。殊不知,这天秤的一头是权利,而另一头则是义务;殊不知,权利伴随着义务。马克思指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责任与权利同行,也是需要引导、教诲的。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该负的责任有哪些,进而引导他们正确地履行责任。让他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学会对自己的过错负责。让他们明白惟有权责合一,才是完整的法律,才是对他们真正的保护。

其实,法律在铁面无私、不容触犯的冷酷外表之下,也有温情的一面。这是小学生难以体认的,需要教师适时进行教育引导。人类历史上,人们为了协调人际关系、解决人际冲突,以公共契约的形式制定了法律。法律的严肃性在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向权贵“摧眉折腰”;法律的情感性在于所有守法者都会得到保护,不会让弱者受到欺凌。同时,法律也讲究以人为本,它的作用在于化解人际冲突,而不是加剧人际对立,激化社会矛盾。如课本“真实案例”中就提到,“李法官认为,如果立案就会出现父子对簿公堂的情形,容易使小健的心灵受到创伤,也不利于父子日后共同生活,应尽可能在诉前争取调解。”案例中的这一细节,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李法官执法的温情,还引起我们更深的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争端都一定要诉诸法律?法律真的能化解一切矛盾吗?随着这些问题的抛出,又可以导出“协调”“调解”这些概念。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人心,在课堂上适当引导学生认识沟通、协调在法律执行中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强化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优化:“生成”丰富了预设目标

现代课程理论告诉我们,任何课程的组织传递实际上都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斗争”和磨合的过程。教学不是教师单向度的活动,而应是师生之间积极的互动,学习也不是学生与课本的单向度对话,而是学生在认知情境下多重知识的建构。在对这一课例的审思之后,我注意把“生成”资源与文本资源统筹考虑,把学科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有机结合,再读生活,再读学生,从学生的原始学情出发,侧重以体验式的活动设计来实施教学。基于此,我对此前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与调整:同样的三个结构环节,先由贴近学生生活的“游戏权”入手,让他们运用相关法律说服大人;再由知晓“玩也是儿童的权利”到明晰儿童还有受法律保护的很多权利。这样,学生由被动受听转为主动学习,并按照“有理有据”的原则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一环节“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利”打下伏笔。在前一次设计中,子告父的“案例”则被调整到最后一板块,设计视角也由“认识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的权利”转为“通过体验,比较判案,析情入理,以和为先”,着力在法官温情执法上引发学生思考。教学片断如下:

师:权利与义务构成了法,穿上法官袍,坐在高高的审判席上,想不想试着体验一次?(出示:“我来做法官”案例文字)

(生情绪高涨,急于体验)

师:小健将父亲告上法庭的方式是否合理?不这样做,他的生活会怎样?

生:合理。不这样,小健就无法上学,无法生活,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

生:小健和他父亲虽然有血缘关系,但将父亲告上法庭也是迫不得已。

(师出示:民法规定)

生:还是得告他的父亲,法律是可以保护小健的。

师:现在,你就是法官,你怎么判?

生:按照法律的规定,要求父亲抚养小健。

生:在庭上批评小健的父亲,并判他将小健领回,好好抚养。

生:……

师:看看生活中的法官是怎么做的?阅读书本47页文字材料。

(生默读文字)

师: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想的太简单了,像我这样判的话,他们父子关系肯定不会好。

生:法官比我考虑得多,全面。

生:法律还可以使父亲转变态度,帮助小健找回父亲的爱。

生:……

师:法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矛盾纠纷,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但是,法律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道德、情谊也可以帮助人们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倘若可以,让我们从沟通、协调、和解开始,让生活处处洋溢和谐。当然,我们也要牢记,执法可以有情,但绝不能以同情、人情替代、干扰法律的执行……

这一堂法律课,温暖怡心取代了之前的紧张凝重,理性思考消解了先前对法律的片面认知,“生成”资源的有效运用,不仅实现了预设的目标,而且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人本法律精神的种子。

再思考:让“生成”根植于预设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但是,这并非说课堂的“生成”无迹可寻、无法把握。本人执教的这一课例,从开始的尴尬到后来的还算成功,主要还是得益于对“预设”的重新认识和正确对待:

一是重学情,知法。以“法律”为主题的课文本身的严肃性,以及绝大多数学生安逸的生活环境,容易使学生产生“法”不关己的错觉。本课的二次设计注意从学情出发,从学生熟悉、期盼却又在现实中常常受限的“游戏权”入手,让他们运用相关法律争取“游戏权”,有利于拉近他们与“法”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是重体验,学法。如何将法律的枯燥化为生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活动中“润物细无声”。课始,让学生为自己争取“游戏权”当“说客”,既引导学生读好文本法律条款,又培养其依法有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中,“我来做法官”,让学生在前期认知基础上“循理而上”,实践体验,知行结合,在比对真法官的判决中,又触发他们新的思考:法律是武器,但不是唯一。

三是重导引,用法。当课堂上引入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法规时,需要对“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是相随的”做积极引导,不能夸大滥用自己的权利。同时通过学习文本的“小健”案例,侧重于法律无情,执法有情,沟通、协调优先于法的导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确立“和谐为先”的社会价值观。

课堂虽然具有非线性、非确定性的特征,但绝不是“无轨电车”。只要教者能够真正把学情“入眼”,教学过程中就不会因為意外的“生成”而“傻眼”。在预设时充分考虑“生成”的可能性,让“生成”根植于预设的基础之上,这样,课堂的“生成”就不会成为无序的“乱弹”,而将演绎出一首首主题明确的精彩变奏曲。

(作者单位: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江苏南京210001)

语文课堂教学的“前奏曲” 篇4

我曾经就语文课前预习情况对班上同学进行调查和了解, 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多数学生认为课前预习没多大必要, 反正老师上课时都要讲, 到时候专心听讲就行了, 何必事先多费脑筋, 还浪费时间。显然, 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事实上, 许多学生在学习上花费了不少时间, 但学习效果始终不理想。究其原因, 不能不提到学生忽略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古语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早在上个世纪, 叶圣陶先生就反复倡议在语文学习中落实学生的预习, 并明确指出:“预习是训练阅读的最主要的阶段”。可见, 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预习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根据学优生的反馈, 预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本身就是一种自学。预习时, 学生要独立阅读、思考, 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独立接受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

2. 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通过预习可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做到心中有数, 听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弄懂的部分。这样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了, 学生也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了。

3. 预习可以提高课堂笔记的水平

如果课前不预习, 学生在上课时就会是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 盲目地记笔记而顾不上听课。经过预习, 学生记笔记时就有了针对性, 有选择地记, 这样可以空出更多时间用于思考听课中的问题。

4. 预习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预习时, 无论看得懂还是看不懂的知识, 学生都经过了独立思考, 有了初步印象, 再加上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的进一步学习, 理解会更为深刻。理解了的知识很容易记住, 特别是经过努力而攻克的知识更容易记牢。

二、教师如何指导预习

预习对学生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 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1. 指导细化, 易于操作

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通过预习来培养学生在自读中察疑、质疑、搜集、整理、积累的意识。预习指导要细致, 方便操作, 主要通过搜集整理积累、分步朗读课文、处理文中字词、思考分析问题等几个步骤来完成。

(1) 了解背景, 搜集整理积累

有些课文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 甚至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为此, 学生在课前就应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 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相关信息, 并进行细致整理, 初步掌握。等到课上时, 学生就可以凭借搜集整理到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例如, 在教学《梦想的力量》时, 我布置的预习作业其中有一道是“上网或到校图书馆查找非洲孩子的生活状况, 了解非洲缺水的现状”。学生们不仅找到许多文字资料, 还收集了不少相关图片,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对非洲人民的生活情况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上课时也就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情感预设了。又如, 在教学《山雨》之前, 我让学生去搜集各种描写“雨”的名句佳段, 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积累, 又增加了学习课文的趣味, 可谓一举两得。

(2) 三步朗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学生来说, 它既是语文能力也是学习方法。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一定要朗读, 而且应该放声朗读。朗读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发音, 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布置朗读课文预习时, 我的要求是必读三遍。那么, 怎么读呢?可以分三步来进行。第一步为初读, 对课文内容进行一个整体了解, 读准生字、新词;第二步加上感情再读,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理清课文脉络;第三步则是精读, 通过细致地朗读、思考, 理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自学文章中的生字、新词、重点语句, 标注文章段落层次预习一篇课文, 字词句篇是基础, 课前的预习可以从圈、查、划、抄、注入手, 循序渐进。

(1) 圈。课前预习课文时, 学生应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 并用醒目的圆圈符号圈出来, 好在老师讲课时注意听、仔细记, 做到难点心中有数。

(2) 查。预习课文时, 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 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面对这种情况, 学生应通过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弄清圈出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 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 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 加深印象。

(3) 划。在预习过程中, 学生应用横线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 做到重点突出。

(4) 抄。对于课文要求掌握的新词或者优美的语句等, 学生应抄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巩固记忆。抄写的数量学生可以自己决定。

(5) 注。预习时, 学生应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这样便于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

(4) 自己质疑问难, 尝试解决课后思考习题

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就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时, 可以带着问题 (课后练习题) 进行阅读, 当看到课文中出现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实践证明, 做读书标记, 对自学的情况进行整理, 对语文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 学生在读文时, 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独特见解的地方, 或是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词语, 或认为有疑问的地方, 即可在课文边上把自己思考的问题写下来或是注上标记, 如, 不懂之处用“?”, 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这样, 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 学生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了。

2. 检查落实, 课堂反馈

我觉得之所以有的学生会应付预习作业, 是因为老师的检查预习办法不得力, 所以让学生养成了懒散、应付预习的习惯。根据调查, 我发现班级里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这种现象存在, 只不过程度不同。所以预习作业一定要检查落实, 课堂上要有反馈的环节。

(1) 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现在的高年级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往往把字词忽略了, 觉得让学生预习时自学识记就可以了, 不需要在课堂上花时间。其实, 字词教学应是语文教师不断追求完善的一个教学环节。每次学新课之前, 我都会检查学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询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觉得哪些字比较难, 需要提出来全班学习的, 然后让学生来当小老师, 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生字的以及对词语的理解掌握情况。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对本课的生字、新词有进一步的识记和巩固。

(2) 检查朗读课文

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情况时, 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力量。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抽五分钟的时间, 让一个优等生检查两个中等生和后进生的读文情况, 检查时每人轮流读一段或两段。如果问题超过两处就算不流畅, 需要由检查人督促加强朗读, 直到读顺畅为止。另外, 教师还可以在课文内容讲解过程中, 就学生理解课文句子的朗读情况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朗读。课文学习结束后汇报结果, 每组交错检查, 组和组评比, 每月选出朗读小冠军十名, 并给予表扬或奖励。

(3) 检查问题思考

检查预习时的质疑问难是关键的一环, 学生大胆的质疑, 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也可使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学习。对于一般性的问题, 教师可直接解答或由学生解答。对于有价值的问题可暂时存疑, 并提醒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动脑思考, 问题自会解决。另外, 教师还要注意及时沟通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之间产生理解的互动效应。如当一个学生提出某一问题后, 教师可问其他学生:“谁能帮他解决?”当学生回答得比较准确或具有独到见解时, 教师不妨再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理由, 展示其思维过程, 使其认识更加条理化,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同时也能使其他学生受到启发, 获得正确的思维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小学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任, 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自能读书的起点。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 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 每位教师都应重视预习指导, 完善阅读教学。

摘要: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 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 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要细化指导, 落实各项需要做到的内容, 课堂上要有检查反馈环节。如此常抓不懈, 学生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自能读书的起点。最终, 学生将学会自主学习,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预习,作用,指导细化,检查反馈

参考文献

[1]丁安廉、和学新, 《主体性教育的教学策略探索》, 社会学院出版社, 2000

青春变奏曲 篇5

高一(3)班林丹妮

青春进行曲

2009年8月31日,风尘仆仆的我们步入6004教室。从这一刻起,我们嘹亮宣布:“华美实验学校第三届904班诞生了!”带着初二的稚气,我们做了简洁的自我介绍。“我叫杜晓苹。”“小平?你和邓小平啥关系?”简短的对话却让我们捧腹大笑,死气沉沉的教室沸腾起来,散发出盛夏独特的欢乐气息。而此刻,老班潜入教室,“都初三的人了,还怎么散漫?”顿时鸦雀无声。“我,吴正龙。你们的班主。”犀利的眼神,简练的开场白,让我们肃然起敬。于是,在老吴的带领下,我们开始齐奏一曲曼妙的青春歌曲。

青春狂欢曲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女生宿舍537飘出女生大合唱“寿星”佳颖一手拿着饼干、一手拿着北京烤鸭,挨个给我们发“佳肴”,塞满饼干的嘴还不忘哼两句:“祝我生日快乐……”大家正聊得起劲,晓苹却提议:“佳颖,我们来跳一曲吧!”于是我们拍手伴奏,两人翩跹起舞,到该转圈时,谁知佳颖过于得意忘形,重心不稳跌倒在地,却顺势来个睡美人。大家先是一愣,随后一阵狂笑,十几人倒成一片,全场high爆,笑声一阵一阵…..那一晚我们手相牵心相连,共奏一曲青春狂欢曲。

青春协奏曲

由于我们是内宿班,相处的时间也很多了。每天从早到晚,跑操、吃饭、上课、午休、夜修等等,几乎除了晚上休息,周末回家,整个班都一起生活。老吴更是与我们共在,记得有一次过节,学校只放一天假,内宿生自然美得回家,于是有些人向老吴请假想回家,结果他当众宣布:“谁想回家过节的,很简单,叫你爸爸接我们54个人都去,再送我们回来。要不谁也别想回。班级就是 一个集体,我绝不允许任何一个人丢下集体偷乐去!”一段话便说服了我们。对我们是一个集体,怎么能扔下集体偷乐去?这时候904就是我们的家,老吴就是一个大家长,而我们都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在老吴的引领下,一曲青春协奏曲娓娓响起。青春交响曲

“加油加油!904加油!”体育佳节,我们都在超越自我!男生顺利考完50米短跑。该我们女生上阵了。一开始都挺正常的,只是在轮到雁乔时,她在距终点几步之遥处……跌倒了!“雁乔--”我们神经紧绷,马上围了上去,关心问候着。“没事。我可以的”她坚持着,我们见状,只好为她打气。“我们相信你,加油!”“预备—砰”她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让我们引以为傲。考完短跑,该考仰卧起坐了。而此时我们早已惶恐不安。这时,班长婉珍诡异一笑,:“来,坐下。让我们围成一个圈。我们,唱歌吧!”渐渐地,有独唱到大合唱,歌声越洪亮,我们就越自信。整个考场都回荡着我们快乐的歌声!我们的青春交响曲正在上

演。

青春圆梦曲

终于,迎来中考。一想到6月22日我们就要挥手告别,大家都缄默不语,每个人的心里除了不舍,还是不舍。是啊,一起生活一年,备考一年,风也过,雨也走,而如今,就要单飞了,谁又舍得?这时春晖突发奇想:我们合影吧!于是,一个个笑脸永恒地留在了镜头里。这一刻,大家含泪欢笑,又悄悄策划了另一计划。

在考完所有学科后回校路上,我们再度高歌,只为赶跑分别的悲伤。此时大家的目光汇聚在一个人身上—班主老吴。他还在快乐的吃着甜筒,犹如一个小孩般。是的,我们考完了,他也该放松了。一年里,他一直不辞辛苦地带着我们。在我们心底,还藏着对他的不舍!当校车嘎然停止那一刻,我们“串通”司机先不开门。“感谢904,感谢904的每一位老师,感谢您,吴正龙老师!”我们高声齐喊出肺腑之言后,车门应声打开,大家“飞”下校车,到转角处不忘偷瞥一眼幸福大笑的老班。这曲青春圆梦曲圆满终了。

奏响信息技术课堂前奏曲 篇6

一、通过复习导入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通过复习旧知识,如对旧知识进行扼要总结,或提出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关的问题,引出与它们相联系的新问题,由此导入新课。这种导入突出承上启下的作用,提示学生要运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

如在学习启动“Word”程序和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的时候,我就是先让学生回忆并演示已经学过的“写字板”程序的启动方法,并指名说出“写字板”窗口的各部分名称。以此来启发学生:“Word”程序的启动方法与“写字板”基本相似,你能试着自己启动吗?这时候学生会很容易尝试打开“Word”程序的方法,从而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要学的新知识,并促使学生达成对知识的迁移。

二、设置悬念导入

小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对问题产生悬念时,大脑中会出现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就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以获取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设计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亚里士多德讲:“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巧设悬念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变为积极状态,学生兴味盎然,不知不觉地爱上这节课,从而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如在学习“复制”和“粘贴”这一命令时,我先给同学们设置悬念:“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比赛,我请一位同学说‘信息技术’四个字,重复说,我在Word中输入,看谁快?我会比你们快,信吗?”同学们听了,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还有人在低声说“我才不信呢”。比赛开始了,我一开始明显落后于学生,但利用“复制”和“粘贴”这一命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快,以至于最后遥遥领先口述的学生。同学们的表情也由自信转为了惊讶,无不睁大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不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能这样快。这时候我适时引导:“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是怎样取胜的吗?”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学,于是我便趁热打铁在几分钟内完成新授内容,效果很好。

三、利用游戏导入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一件事,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得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的游戏,比一比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玩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四、比较式导入

比较式导入就是教师上课时出示两个内容一样但格式不同的作品,让学生比较,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个作品?使学生感觉到哪个作品更美。我在教学Word文字设置时,一个是没有经过修饰的最原始的文档,一个是经过精心修饰过的有背景、有图片的文档,哪个作品更美呢?你更喜欢哪个作品?你想自己也来亲手做一做吗?新课后学生会专心致志地去完成背景设置练习内容。

课堂变奏曲 篇7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时常感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较为被动,一节课上下来,一部分学生反应也没有,就像老师在唱独角戏。课堂效率很低。通过“跟踪观察”,细究其原因,农村小学一半是外地学生,由于缺乏完善的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习惯养成较差。再由于父母忙着加班,缺乏家长的监督,总是把书面作业草草了事,书包一扔就急着看电视或去外面玩耍,课前叫他们预习,有些学生根本没把预习当回事,好多学生根本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好像只有让他们动笔写了,才算是作业似的。于是教师布置的预习、阅读作业最终形同虚设。有的虽然预习了,但由于方法不得当,或预习不到位,结果也不理想。由此可见,不进行课前预习或预习方法不得法,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这引起了我对课前预习问题的重视,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效教学从有效的预习开始。那么如何让预习有效,且被学生乐于接受,不流于形式呢?

一、教师布置“参考性预习任务”

根据教学目标,首先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布置“参考性预习任务”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预习。所谓“参考性预习任务”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文本内容并结合学生学习水平拟定的一些“预习目标”。任务的难易程度应有明显的区分,从而可以在最大限度内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能力提升。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课时,我就给学生呈现了这样一份选择性课前预习作业单:1. 把课文读通顺,并把课文生字注上拼音。2. 读了课文后,圈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然后尝试通过可行的办法弄懂,例如理解“囫囵吞枣”这词语的意思,可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请教周围的人等等。3. 了解课文内容,试着抓主要事件概括小标题。4. 运用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5. 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如:鲁迅逝世前后的一些情况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别人写的有关鲁迅的文章,鲁迅先生自己写的文章等等。推荐学生们阅读《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全集》《故乡》《回忆鲁迅先生》等。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更多相关的信息,还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更能激起学生酷爱读课外书的热情。真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6. 想一想:通过文本,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们最想对鲁迅说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赞美鲁迅,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段感悟,一首歌曲,……这样使学生逐步掌握了预习的方法,掌握了预习的流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明理,让有不同风格的学生都参与学习,让课堂真正“动起来”。

二、学生选择“自主性预习”模式

“自主性预习”学习模式主要是由学生自主安排来确定的,但让学生进行“自主性预习”,绝不是一种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相反,教师在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性预习”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期伊始,教师教给学生主要的读书方法,做好预习方法的指导并让学生掌握预习“五步法”。一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二标(标出自然段);三勾(勾画生词、重点词);四查(使用工具书查阅词语的意思,借助文章背景资料了解课文内容);五问(提出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尝试在书上做好批注笔记)。并让学生知道课的类型结构不同,文章体裁的不同,因此预习的重点也不一样,预习时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如:内容浅显,语言优美,预习重点可放在朗诵上。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时预习时要求学生针对课后问题多读;内容深奥,不易理解的课文,可将预习的重点放在提出问题,解决问答上;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多,预习的重点可以放在理解词语上。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习惯,注重培养会读书的本领,如读书时要让自己投入到课文中去,要善于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等。平时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的知识差异,选择“预习模式”。针对每一位学生,给予了他们能够促进其个人全面发展的最佳学习模式。

三、巧设“预习作业卡”, 提高预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平时我尝试改变了往常的提纲式预习模式,以“表格式”“便条式预习卡”“图标式”“自测试”等等的形式出现,灵活多样、实效有用的预习卡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预习卡内容更集中,形式更灵活多样,使得学生的自主预习更加有价值。多样的“预习卡”使学生在课堂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使预习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用武之地,并最终促进其自主发展,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热情,收获的东西就更有价值了,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变“要我预习”为“我要预习”。提高了学生的预习兴趣,使预习的任务更加明确,更有针对性,收效更为显著。

四、养成习惯,培养能力

教师应该把预习指导活动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起来。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时勤翻工具书的习惯;边读边思考的习惯;阅读中遇到问题首先自己解决的习惯;边阅读边画圈的习惯和阅读时勤做笔记等习惯。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预习也是如此,当学生拿到一篇课文时,应先把课文读通、读顺,并圈圈重点词语。画出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自己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写上批注,写写文章的大概内容。同时想想作者的思路,找到它的写作特点,做一些摘记等。以后在自己写作时,运用一些已经学过的表达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正如叶圣陶先生讲的那样,所教的文章不过是个例子,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预习指导,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所教课文的知识重点外,更要帮助他们“学得其法”,使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就能更快、更正确地完成预习任务,于是就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

五、检查评价,激发积极性

有意识地形成评价体系,不仅可以使教师更为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得以让每一位学生及时而准确地把握自我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的检测,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在预习工作开展之前,每个学生都会领到一张“自我评价表”和“小组评价表”,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在实际预习过程中,即时检查自我是否达到预习目标以及对其他组员的学习进行监督与评价,从而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进而取长补短,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到了学习重点,提高了预习的效率。例如:每周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做个总结性的评价;让上课表现突出的、预习作业完成得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预习情况和办法。在总结时,主要通过老师的评价、组长的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三种形式,从此通过评价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无论是老师的评价还是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都必须具有针对性。评价的结果和班级中的“小红花”挂钩,用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设计评价表格时,强调与自评为主,强调自我意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调动评价对象发自内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自主发展。

六、课堂交流、反馈促预习能力

学生查到的资料,在课堂上得到了反馈,得到了展示,他们就会非常高兴,会非常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完全不同于教师直接出示资料。

在课堂里,应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教研室领导在会议上反复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朗读不少于10分钟,动笔不少于10分钟。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角”,由于课前的认真预习,在课堂中指名朗读课文,提问:从文字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学生都会声情并茂、滔滔不绝地说。我想:只有学生有准备,谁都不会面面相觑,尤其是对于那些性格内向、胆小,不敢上课发言的学生来说。学生们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来读、老师我来说……”学生们个个在课上兴趣盎然,我想这个变化与课前精心的预习准备是分不开的。教师和学生普遍感到一种学习的热情始终充溢着课堂,彼此似乎都感受到了教学相长的真谛,教学效果很好。同时学生从准备到展示,任务得到了肯定,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兴趣自然提高了,大家相互指正,相互切磋,相互提高,而在这过程中,更是锻炼了每位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化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品质。

课堂变奏曲 篇8

对于这首诗, 如果仅仅因为诗歌句式结构上发生的些微变化, 就被称之为“变奏”的话, 那么这种变奏曲也太过于简单和单调了。这时, 我们不禁要问:《星星变奏曲》中的核心意象“星星”的象征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变奏究竟体现在哪里?笔者认为, 这首诗的核心意象“星星”的象征内涵的变化, 是本诗主题变奏的关键因素。而《教师教学用书》对《星星变奏曲》中第二节最后四句的理解, 以及对本诗“变奏”的诠释是值得商榷的。这首诗中, 诗人借助于不断重复的“谁不愿意”和“谁不喜欢”句式, 复叠强化着一片沉积已久、不可渲泄的情绪。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 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 用“星星”象征光明, 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诗的第一节“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 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写人们因为黑暗笼罩了大地, 所以抬头凝望星空, 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 表达了诗人在黑暗的年代里, 对光明的渴望和向往。以下十二行, 是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 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 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 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 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 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 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 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 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 随着意象的变换, 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

但是, 诗人并不悲观于恶劣的现实环境, 相反, 第二节重复假设语句, 仍以其强力的诘问“谁还需要……, 谁还会……”试图找出一个极平凡而公正的答案:即使在厄运之中, 人依然向往光明、自由、美。在诗的前半部分, 星星象征着光明, 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 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然而, 到第二节最后四行的时候, 又回到与第一节相同的“谁不喜欢……”的句式上来了: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 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里, 与“星星”这一意象同时出现的其他两个意象“飘动的旗子”、“火”, 共同构成了一组令人浮想联翩的画面。《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来诠释这四句诗的:作者表达了“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 燃烧自己, 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难道仅仅因为看到“火”字, 就可以推断“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吗?这完全是望文生义。笔者认为, 本诗第二节的最后四句中, “飘动的旗子”、“火”、“金黄的星星”构成了一个意象群, 在对这一意象群进行分析后, 我们不难发现本诗中“星星”这一核心意象的象征内涵的变化, 也就能够正确把握本诗变奏的本质了。“飘动的旗子”、“火”、“金黄的星星”这一意象群, 辅之以“涌出”、“升起”这两个动词, 这几句连在一起, 做一个整体理解, 自然会令人联想到“五星红旗”, 联想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旗。这里的“星星”用“涌起”这个动词描述, “星星”的内涵及其象征意义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里的“星星”显然指的是我们伟大祖国国旗上的五颗金黄的星星, 而不再是概念化的象征“光明和希望”了。尤其“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一句中, 暗示着一个黑暗的动荡时代成为过去, 祖国将迎来崭新的黎明。表达了诗人坚信充满蓬勃活力, 充满希望的祖国必将战胜一切困难, 能“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一定能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对此, 诗人满怀信心, 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气息。这首诗中, 诗人由对星星所象征 (代表) 的光明和希望的渴望与追求, 升华或变奏为对祖国光明未来的渴望和歌颂。坚信五星红旗象征 (代表) 的伟大祖国在“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 意即祖国在黎明到来的时候, 必然能给饱经忧患的大地带来“光明”。

由此可见, 《星星变奏曲》的变奏不仅仅是诗歌结构上的变化, 诗歌结构上的变化, 并不像《教师教学用书》上所说“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它只是诗人在表达感情过程中, 诗句结构上发生的必要的调整与变化, 这样的变化, 形成了诗歌句式的参差错落的变化之美, 也使感情的抒发更加激越昂扬, 而非“变奏”的本意和核心。“变奏”一词, 源出拉丁语“variatio”, 原义是变化, 意即主题的演变。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 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所以, 《星星变奏曲》中, 变奏的真正内涵是主题指向的深化和升华。“星星”这一核心意象的象征内涵的变化完成了诗歌主题的升华和变奏, 即由前所述, 诗人由对光明的渴望升华到对祖国繁荣富强充满期待, 期待祖国在改革开放之后, 在新时代的黎明到来时“升起”并“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才是本诗变奏所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外现代抒情名诗鉴赏辞典[K].学苑出版社, 1989.

[3]二十世纪中国新诗[K].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家”的变奏曲 篇9

当今时代,我们都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突飞猛进”“万象更新”。你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些变化,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这些变化,反映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吗?(北师五上“综合活动3”)

闲暇时,我经常缠着爸爸,要他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于是,我知道了一些我家早些年的事。

爸爸的老家在乡下,小时候住的是土坯房,房顶上盖的是稻草。每到雨天,房内多处漏雨,连床铺都会被雨淋湿了。梅雨期,屋内的地面像个小水塘,全家人“不亦乐乎”地往外舀水。爸爸不无调侃地说,这种房子的优点是冬暖夏凉,可以洗天然淋浴。每当夏日炎炎的时候,房顶需要用稻草重新苫盖,否则下雨的日子就无法入住。那种艰苦的生活环境让我无法想象。

听妈妈说,我出生的时候,我们一家四口人“蜗居”在只有20平米的房子里。这只不过是一间砖瓦结构的陋室,家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屋内摆了三张床,一张是爸爸妈妈的,一张是乡下来照看我的奶奶的,还有一张自然就是我的摇床了。平日做饭也在这屋子里。房间已容不得再摆上一张餐桌,一日三餐只能坐在床沿上将就着吃。屋内拥挤不堪,有的地方只能侧着身子行走,一家人只能勉强地住着。

当我会走路的时候,我们家迁进了70平方米的楼房。独立的厨房,配套的卫生间,屋内也装饰一新,我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明亮的窗户,典雅的窗帘,精致的灯饰,无不透出几分安逸和舒适。不要说彩电、冰箱,就连电脑、电话等都走入我们这些寻常百姓的家。

最近,我们又乔迁新居了。这次的房子更大,有100多平方米呢!宽敞的客厅里摆着一台液晶电视,墙角立着柜式空调,别提多气派了。厨房里,高档灶具,整体橱柜,消毒柜一应俱全。我不仅有更舒适的卧室,而且还有了一个精致的书房,书桌上放着爸爸的笔记本电脑,书架上摆放整齐的书,散发出阵阵醉人的墨香……和煦的阳光投进我的书房,屋里更加明亮,我的内心甭提多惬意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我觉得是那么快乐、幸福!

回想以前的居住条件,爸爸妈妈常感叹现在的生活条件真好。那份快乐与满足早已溢于言表。“安得广厦千万间”,一首“家”的变奏曲,奏出了幸福、美满,奏出了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指导教师许德鸿)

教师点评

洋思变奏曲 篇10

粗一看,洋思变了

1994年, 《中国教育报》 用一个整版全面报道了洋思中学这只“丑小鸭”嬗变为“白天鹅”的长篇通讯 《洋思之路》,使这所曾经偏僻、落后、封闭的农村学校在中国基础教育界一举成名。转眼,20年过去了,洋思怎么样了呢?

洋思进城了。2005年,在市政府的统筹规划下, 洋思中学自行投资1.8亿元,使原先坐落于距泰兴城区30公里的老校园搬迁到了新城区,成为农村学校 “挺进”城区的典型案例。200多名教师一夜之间变成了“城里教师”,他们的态度会变吗?干劲会变吗? 质地会变吗?还能不能继续保持洋思老传统?会不会由此导致洋思神话的“覆灭”?

校长换人了。2006年,因年龄原因,超时服役5年的“洋思经验”创始人蔡林森校长光荣退休了,新校长换成了小他20岁的秦培元同志。虽说秦校长跟随蔡校长鞍前马后工作了24年,但其对洋思中学办学品质的精髓能深刻理解与精准践行吗?他有老校长的智慧与干劲吗?他能使洋思中学的办学品质进一步提升吗?

性质变化了。2011年,洋思中学由公办民助学校回归成纯公办学校,从此失去了过往的许多优势。既然公办了,那如何能够持续保证教师的积极性?如何保证学生学习时间?洋思还能不能始终保持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领先?能不能进一步保持和擦亮“洋思” 这一教育品牌?

细一看,洋思没变

确实,洋思变了,但这“变”是客观情况所致, 是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洋思进城,是自身发展所需;校长换人,是自然发展所需; 性质变化,是时代发展所需。

世间没有不变的事物,变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特征。但变的背后,却是洋思的 “ 不变 ” ———洋思人用自己的 “ 不变”验证着洋思的品质。

教师干劲没有变。洋思进城了,教师们更加 努力了。他们不仅没有丢掉洋思人勤 奋 、 用心、刻苦、朴实、实诚的本色,反而将之做得更 足了 。 他们格外珍惜进城的 机会 , 用洋思人固有的干劲和自己的实 际行动 , 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泰兴百姓的认可,在城里立下了根。

学校发展没有变。校长换了人,洋思中学的办学品质仍在不断提升 。 近10年来,来洋思中学参观的人依然络绎不绝;洋思中学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优秀基层党组织”。201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组以 《把人的教育写在旗帜上》 为题对洋思中学品质提升作了深入报告;“洋思教学模式”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教育质量没有变。学校性质变化了,洋思似乎失去了原先的优势,但学校坚持不懈,最终成功突围, 顺利转型。在泰兴市教育局历年来的“办学品质综合考核”评定中,洋思中学的教育品质始终是初中一等奖;在省、市、县举行的各种活动中,洋思中学成绩显著,始终处于本地区前列。“洋思”这一品牌被擦得更光亮、更耀眼。

近一看,洋思真变了

三“变”是显性的,三“不变”是隐性的———洋思中学用隐性的“不变”让显性的“变”更富有意义、价值和内涵。当我们走进“新洋思”,真正全身心地深入考察一段时间后,就会深切地感受到,与 “旧洋思”相比,新洋思不仅大处变了,细处也变了。

办学理念的内涵变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中学一直以来坚持的办学理念。“旧洋思”的内涵主要是“差生”能被教好,学业能得到提高。但 “新洋思”对此的解释是:不仅“差生”,所有学生都能被教好———让优秀者更优秀、后进者变优秀;不仅表现在学业成绩的提高上,更表现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不仅表现在共性的发展上,更表现在个性的发展上。

课堂教学模式变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之“洋思教学模式” 是洋思中学独创的、草根的教学策略。“旧洋思”教学模式的三个教学环节界限分明,执行严格,似乎有点“模式化”。而“新洋思”的教学模式真实、有序、紧张、灵活、 简单,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八变”, 特别是变“课堂教学”为“课堂教育”,凸显了学科特点、教师特点、课型特点,体现了“学本”“生本”“效本”的思想。泰州市录制的 《泰州师说》 高度评价了“新洋思教学模式”,国家行政学院也专门录制新洋思教学模式,供全国中小学教师学习借鉴。

学校管理方式“变”了。“教书育人承包责任制”是洋思中学取得显著成效的管理保障。“狼性” 管理、“硬性”管理、“奖罚”管理是“旧洋思”管理体制的主要表现和重要手段。虽然“新洋思”也沿袭此管理策略,但“狼性”明显减少,一改过去 “扣”“罚”“逼”的“要我做”,而变成“我要做” “我必须做”“我要自觉做”的“人性”管理、“内需”管理、“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责任” 管理。

教师发展方式“变”了。“校长引领,教师跟进,严格执行”是洋思中学以往所采取的教师发展策略。“新洋思”也强调校长的引领,但主要是思想、 方向、方法的引领,把教师发展权还给了教师自己。 学校采取“五微三说” (微课、微课题、微讲座、微设计、微成果;说课、说题、说试卷)、“三个走进” (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问题)、“三全三程” (全员、全科、全课;平时、双休日、寒暑假) 等诸多新的校本研修方式,使教师书卷气更浓了,精气神更足了,追求更高了,成长更快了,发展更为自觉了,因而成效更为明显了。

学生发展方式“变”了。“旧洋思”高度重视课堂文化建设,把学生的成长、发展、进步主要放在课堂上,尤其是文化课堂上,切实开展了“三清运动”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新洋思”则不仅立足课堂,做大做强做足课堂文化这篇大文章,还从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学生成长渠道,建立了德育课程、生活课程、社团课程、考试课程,让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自然融合、和谐协调发展。学生评价方式也变了,不仅评价文化学科,也评价音体美等非文化学科,从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素养、品质等多角度进行多元评价、常态化评价。通过多种发展方式, 学生发展更全面,更加富有灵气与生机。

深一看,洋思真没变

洋思的变,是在与“旧洋思”的对比中发生的。 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洋思之变是建立在洋思中学始终“不变”的基础之上的。正因为这些似乎永远的 “不变”,才让洋思之变更有内涵,更有质量,更有品质。

教育情怀没有变。洋思人始终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育的座右铭,坚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对教育总是满怀希望,对学生总是满腔热忱, 让每一个学生“走进洋思,成就未来”。

理想信念没有变。“真善美”是人类追求,是教育追求,更是洋思中学的校训。洋思中学始终把“真善美”作为办学的最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教真学生,真教学生”,让学校成为培养“真善美”的殿堂。

服务宗旨没有变。“让每一位家长满意”是洋思中学的服务宗旨,是对家长的庄严承诺。工作中,把每一位家长当作“上帝”,以家长的利益———学生的成长为最大利益,用心、想法服务着每一位家长。

奋斗精神没有变。“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强不息”的“三自”精神,是洋思中学形成品质、发展品质、提升品质的核心与关键。洋思人始终坚持着这些创业精神,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己。

工作作风没有变。“踏实、扎实、朴实、充实” “不求形式,只求有效”是洋思中学一贯秉承的工作作风。为了品质提升,洋思中学既注重学习又加强实践,更强化反思,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真抓实干。

远一看,洋思还在变

在学校品质提升的过程中,洋思中学始终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稳而求进、稳而求新、稳而求富。“稳”的实质就是“不变”,就是传承和坚守;而“进”“新”“富”的实质则是“变”, 是提升、进取和超越,即找到学校品质提升的新突破口。洋思中学正是在变与不变这一发展主旋律中真正实现了学校品质的“传承与超越”。

建立了符合洋思中学未来发展的,更为科学、系统、前瞻性的 《学校章程》。全体师生员工按 《章程》 行事,教书讲规矩,育人不任性,“依程治校,依程治教”成为学校管理的新常态。

发展了教书育人责任制,特别是责任共担机制、 压力传递机制。全校形成了既竞争向上又和谐互助的校园文化,教师们各自在教书育人职责的履行中勇于担当,不断进取,高效发展。

创新了教师成长新路径,特别是构建数字化发展背景下的教师成长新模式。教师在新模式引领下,成长更自由、更自觉、更幸福;“洋思教学模式”的课堂更科学、更灵动、更高效。

构建了一个满足学生多元而富有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建立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学生在三级课程的实施下,共性品质得到充分培养,个性化的发展更为充分、健康、有益。

上一篇:老人与小孩下一篇:春季苦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