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2024-05-21

6《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共9篇)

篇1:6《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6、《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朦胧诗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一页,而赏析朦胧诗中的意象是提高艺术修养的最佳途径。

在引导学生赏析朦胧诗中的意象时,我先向学生介绍朦胧诗产生的背景。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当时压抑时代氛围不断地扼杀人性与人格,黑暗已掩盖了光明,但在苦难而坚定的英雄乐观心灵面前,“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精神始终昂扬着。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回忆马致远的《秋思》,文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那么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呢?学生有了意象的感性认识,知道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星星”。联系当时的背景,诗中的星星这一意象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这两个问题是课后的习题,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到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具有相同的韵律。通过意象的变化体会诗中的情境、意味发生的变化是品味这首诗的难点。

诗的第一节“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 在心头颤动/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鸟落满枝头/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在指导学生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湖、萤火虫、春天、睡莲、鸟、白丁香”一系列美好意象的叠加象征着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春天般温馨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正是作者向往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这些意象隐喻着诗人美丽浪漫的理想,虽现实与理想相距甚远,但诗中“星星、萤火、睡莲、白丁香”等意象却是那么生动。

诗的第二节由“谁不需要……谁还会……”的肯定式,变为“谁还需要……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意象也随着发生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本节诗中的意象是“冰雪、冻僵的土地、颤抖瘦小的星星”,这些意象象征着什么?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明白,它象征着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意象的对比,显出愿望与现实的反差,也更让人于温柔的静穆中体验了咸涩的况味和沉重,给这首诗蒙上一片迷悯与感伤的情调。

诗中最后四句又恢复第一节的“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再次用“飘动的旗子、火”这些意象来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所以在这首诗的教学中,通过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掌握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要懂得欣赏诗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把意象融入诗歌教学中,还得培养学生对阅读、朗诵诗歌的兴趣,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艺术特点等等。

篇2:6《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这首诗的体裁是朦胧诗,朦胧诗的特点就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的表现经验,使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也就是具有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本着朦胧诗的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上巧妙的与音乐学科进行了整合,导入我通过播放理查德的钢琴曲《星空》把学生带入一种朦胧的优美的意境当中,对后面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其次,在让学生体会诗歌用凝炼的语言创设意境的时候,我通过多媒体出示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想像,感受再对比这首诗歌作者创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朗读时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学生通过不同的画面及老师的引导,很快很准的把握住了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另外,作业布置,我设计一类让学生调查远近时代经典歌曲,赏析歌词,有的就是一首很好的诗。学生对此都很感兴趣,我相信他们课后一定会很认真的完成,因为兴趣是很好的老师。

这节课让我充分的体会到了学科整合的魅力,通过整合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1、诗歌教学重在让学生进入意境当中体会诗人的感情,除了用课件帮助之外重点应该让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去品味语言。而在整体感知部分,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很多学生的朗读欲望被调动起来,但我确没让学生读,而是通过听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在探究问题的时候,应该先让学生提,教师补充,而我忽视了课堂上应随时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问题是为了读,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意境,而我只是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究,没有进一步的去读。

篇3:6《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一、引导学生丰富新诗知识, 让读诗不再是畏途

要使学生阅读和鉴赏新诗的能力获得真正的提高, 就必须千方百计从质和量上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1.挖掘现代诗歌的形象美———意象

诗歌是一种含蓄的艺术, 它是用形象来思维, 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诗歌的情感, 而情感是靠诗歌的意象来体现的, 是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

抒情诗《星星变奏曲》以“星星”为主要意象, 赋予星星以丰富的内涵, “星星”象征光明, 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 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 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 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追求的理想。另外, 还用“夜、冰雪”等意象来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整首诗的诗意含蓄朦胧、意境优美, 如果学生能捕捉到意象, 自然也就领会了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探讨“星星”的意义, 也就探讨了诗歌的主题, 教学难点会迎刃而解。

为了引出意象这一知识, 导入时教师出示了古诗中经常出现的形象 (蜡烛、夕阳、月亮、杨柳、流水、落叶) ,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联想和感受。基于阅读经验, 这些事物都是有共识的, 学生很快说出了这样的精彩句子:夕阳的光辉灿烂, 让人联想到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心中有无限的惆怅……从感性到理性, 由此引出意象的概念, 从而教给学生读诗的一种基本方法:借助意象, 体会作者的情感。这种通过创设新旧知识迁移的教学思路,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导入, 教给学生欣赏现代诗的基本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迅速投入学习中。

2.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通感

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现代诗歌的语言常常会突破现有的语法规范, 创设出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要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 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深层含义, 理解语言背后融入的作者情怀和观念。现代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大大拓展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有利于师生多元化的解读。

在品读“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时, 学生对闪闪烁烁这个词的使用产生了疑问, 这样一个用来描述视觉效果的词, 现在却用来描述声音, 似乎不妥。通过品读设计:“的声音从远方传来。”展开讨论。在生生、师生对话之后得出, 这是一种新的修辞———通感。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用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 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习得了一种诗歌解读的重要知识———通感。

3.挖掘现代诗歌的意蕴美——意境

现代诗歌不仅为学生的感官提供了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 而且还通过形象, 表达出一种更深沉、更丰厚的意蕴。在诗歌教学中,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透过这一系列的形象, 联想和想象, 体验感悟其中的哲理意蕴, 使现代诗歌因其富有深层次的意蕴而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审美内涵与价值。

《星星变奏曲》第一节通过对星星、蜜蜂、萤火虫、鸟、白丁香的描绘, 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意、温暖、光明、充满希望的世界, 第二节诗, 诗人的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意象的选择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冰雪、僵硬的土地、旗子、火、瘦小的星, 那种僵硬、寒冷、孤寂、苦闷的情境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朗读第二节诗歌, 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给这节诗歌配乐的话, 你们觉得哪种或几种乐器配乐会更适合呢?有学生回答, 前面用大提琴, 低沉, 能传达诗人在黑暗环境中低落、痛苦, 后半部分用大鼓, 能传达诗人自己幻化为星星照亮大地的决心。也有学生选择二胡, 因为二胡凄美的音调跟诗歌的情境相匹配……通过配乐器, 学生更直观地与意象接近, 能更真切感受到作者创设的情境。

4.挖掘现代诗歌的结构美———变奏

现代诗歌的结构常常是诗人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和直接反映, 是诗歌内在意蕴的外在表现形式, 对于情感的表达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进行诗歌的结构分析也是审美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星星变奏曲》引入了一种音乐术语——变奏, 这首诗的上下两节, 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 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 并且结构对称, 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 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 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 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 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 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 诗题叫《星星变奏曲》, 可谓名副其实。

多媒体出示:

如果……如果……

谁不愿意……谁还需要……

谁不愿意……谁还会……

谁不喜欢……谁愿意……

谁不喜欢……谁愿意……

直观的结构, 再借助前面品读时随机生成的板书, 学生很快能理解诗歌的情感在发生变化, “变奏”的概念, 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关于这首诗, 还必须了解朦胧诗以及朦胧诗人的相关背景知识———十年文革。此外, 还要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 朗读的方法、技巧、形式等知识, 这些都会对学生准确解读诗歌起到很大的帮助。《星星变奏曲》是初中阶段遇到的第一首朦胧诗, 习得这些知识, 就是给了学生一把打开朦胧诗大门的钥匙。心理学研究表明, 知识越丰富, 发现新概念、新思想的机会越多。“

二、摆正教师的位子, 让教学不再畏难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 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的,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 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 在教学《星星变奏曲》之前, 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学情调查, 根据学生的问题, 帮助老师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突破教什么的难题。我们设计了这样五个问题:

1.你喜欢现代诗歌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你都知道哪些现代诗歌? (作品、作者)

课内:_____

课外:____

3.你知道诗歌的意象是什么吗?

4.给《星星变奏曲》中的重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àn) ( ) 动 (jiāng) ( ) 硬

凝 ( ) 望安慰 ( )

静mì ( ) 憧憬 ( ) ( )

字词方面, 你还有哪些疑问: ( )

5.初读《星星变奏曲》, 你对这篇诗歌有哪些疑问 (语句、题目、主旨、结构等等)

我的疑问有: ( )

这五个问题, 帮助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学情, 形成了教案, 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的教案, 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 而学生对于自己实实在在的困惑, 当然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参与热情自然高涨, 教、学都不再是畏途。

在教学中, 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老师只提供相应的工具, 让学生自己在比较中形成正确认识。比如, 我们在教学《星星变奏曲》第二节诗时, 有一个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乐器配乐的环节, 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设计的。不同的乐器在表情达意上有很大的不同, 学生在选择过程中就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诗歌教学中, 更需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我们在观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个别老师出于预先的教学设计, 在学生课堂发言时很难真正听进去学生的话, 有些老师会简单地重复学生的话, 有些老师甚至会着急地打断学生, 使劲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答案上拉拢, 非要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不可。其实课堂的最后, 可以留下多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这是诗歌教学不同于其他课型的一点, 也是基于诗歌本身特点决定的。你在抱怨学生不能理解诗句, 想拉也拉动学生的时候, 你是否想过, 这是你自己造成的恶果。假如你能静下心来, 耐心地聆听孩子们真实的体验, 会有意外的惊喜等着你。

当然, 当学生的体验达不到理解的层面时, 老师也要适时地“引导”, 所谓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所不为”, 也要“有所为”。曾经听过某位老师执教《我爱这土地》, 他在指导上就出现了一个大失误, 在学生多次反复朗读诗句都没法到位的情况下, 老师并没有给予适时的示范指导, 他可能在为难,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教师何时出现才是合适的。这位老师的朗读基本功是非常好的, 在示范指导上肯定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听的老师都在替他着急。这就是典型的老师“不作为”, 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没有办法得到提升, 从而影响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解读。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确立, 是对教师教学诗歌畏难情绪的对症之药, 有药到病除的功效。

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 培养他们对文字的感受能力, 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发现诗的意境美、形式美、节奏美, 让他们学会用心去感悟美、创造美, 让学生在课堂中去体验真善美的境界, 让现代诗歌教学成为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 这样, 现代诗教学才能真正地实现其应有的价值。行在路上, 我探寻的脚步永不停歇。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篇4:《星星变奏曲》的三要素教学分析

“三要素”理论是章建跃博士在研究高效数学教学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数学教学分析的理论模型。“三要素”是指: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价值)、理解学生(认知起点和思维障碍)、理解教学(学法指导分析)。

一.《星星变奏曲》教学分析过程

1.理解教材——内容及其解析

《星星变奏曲》以主人公对失落的梦的追忆为构思线索,把梦与血淋淋的现实作残酷的、令人震颤的对比,从而抒发诗人心中充满骚动的苦苦渴望。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这首诗的体裁是朦胧诗,朦胧诗的特点就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的表现经验,使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也就是具有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这在朦胧诗中非常有代表性。在艺术上,它也颇能体现朦胧诗的一些特点。如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使得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

教学重点:对本首诗内容及主题的理解与把握

2.理解学生——教学问题诊断

诗难“教”,新诗更难“教”,当代朦胧诗尤其难“教”。选在人教版新课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的《星星变奏曲》,就是这尤其难“教”的一首朦胧诗,更何况它还有朦胧之外的“变奏”!

初三学生虽然学过一些诗歌,并有初步的一点诗歌鉴赏能力,可学的大多是古诗,现代诗还是在这个单元第一次接触。对于《星星变奏曲》的教学,关键是其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其内容,一是对朦胧诗的理解,二是对《星星变奏曲》的解悟。可朦胧诗是特定年代——文革时期,特定诗人的特定诗歌,是当代的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一种新诗潮。有论者称,朦胧诗,是“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清醒、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像顾城、江河和其他“朦胧诗人”所代表的这一代,都是在文革中长大,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者是在不断的受伤害中经历成长,而这种成长经历和体验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距离实在太大了,所以这对学生来说,是在接触一块新领域,对这种诗歌的风格——较为隐晦而陌生,当然更难理解的是这类诗的情感。

朦胧诗是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因此这首《星星变奏曲》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的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也是难点。

3.理解教学——学法指导分析

(1)这首诗教学的创新点之一是导入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根据对教材和学生地分析,这首诗有以下几种导入法:①借助音乐导入。多媒体播放星星与有关的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段优美的音乐,随着乐曲进入自由想象的空间,听完后把自己刚才想到的意境说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今天我们来学习江河的一首现代朦胧诗《星星变奏曲》,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导入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想象,但学生想象的那种意境,往往与诗歌的意境想去甚远,不能帮助学生很好的靠近这首诗的感情。②借助朦胧诗导入。用顾城的朦胧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种导入能让学生先从简短的朦胧诗来认识朦胧诗的基本风格,再来学习较难的《星星变奏曲》,遵循学生由浅入难的认知规律,但不够简洁,一开始学生就被导得云里雾里,事实上学生不见得明白,更不用说学习下文了。③介绍朦胧诗的特点和作者导入。这种导入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但可能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以上三种导入方式的优劣分析,这首诗的导入方式可以是这样:首先问平时我们说的“话里有话”是什么意思?谁能解释并举例?这种语言的表意不是很明了,给人一种朦胧感。其次在播放舒缓的钢琴曲的同时,师深情地叙述诗人所处的特殊时代和特定的情感。然后说,江河他们一群进步青年为了要表达自己不能直接抒发而又难以克制的感情,就利用诗歌的形式用朦胧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江河的一首现代朦胧诗《星星变奏曲》。这样的导入既可从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起点,从而初步体会到“朦胧”的意思,又通过听音乐激发学生想象的同时,了解“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为后面对全诗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做了很好地铺垫。

(2)这篇课文教学的创新点之二是探究诗歌内容活动的设计。如果只是简单地从字里行间让学生体会找到能表达情感的字词,这往往会破坏诗歌的意境。虽然《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朦胧诗,但诗人没有刻意去追求个人化的意象与词汇,涵义也不是特别的晦涩,“朦”而不“胧”,使“现实的黑暗”与“理想的光明”这个主旨在诗歌中表现非常突出。诗人把“星星”放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星”光。强烈表达了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所以像这类抒情性很强的诗歌,宜于朗诵,通过诵读,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但也不是简单而单一地读,而是有层次地读。教者可采取听读、齐读、寻读、对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也读出诗歌的情韵之流、意境之美。其中特别是“寻读”部分,教者借助“本诗的‘意象’有哪些和各自象征是什么?诗中的中心句(即诗眼)是什么?”的简要提问,引导学生读出了诗人笔下的“一颗炽热的心”、“二种黑暗的现实”(一种写满苦难的现实,一种像冬天般冰冷的现实)、“三个美好的世界”(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像春天般温馨的世界)。

二.随感随想

1.教学分析的意义

教学分析能使教学“立意”更高,内在逻辑线索更明显,目标定位更准确;教学分析有利于明确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合适载体,从而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并处理教学内容,使组织的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分析有利于明确内容呈现的各种可行方式,从而能使教学方式经历“多选一”的优化过程,并有可能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作出创新,使教学更符合语文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教学分析有利于明确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法指导更科学,教学更有效。教学决策之前的分析是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

2.教学分析的视点

“三要素”教学分析理论给出了相对稳定的分析程式:内容及其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学法指导分析。内容及其解析的视点是把握文本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并分析本文给学生带来的教学价值。教学问题诊断的视点有:认知起点和认知障碍(预测学生学习新知识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学法指导分析的主要视点有:分析教材内容呈现的各种可行方式,并指出各种呈现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从中选择最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的教学方式;分析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教学目标;分析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学习方法和指导策略,特别是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思维的教师指导方法,进而构建合适的教学过程。

3.教学分析的策略

这一过程就是教师正确解读文本,理解本教材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内涵,认识它的教学价值,进而选择并确定适合本文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中教学方式的选择,需要教师对文本内涵多维加工,在可行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激活知识的“生命态”(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沟通,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个人经验的沟通,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命实践的沟通),需要根据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有效指导:思维跨度大时的问题暗示、困惑或认识模糊时的点拨,思维受阻时的“原认知提示语”发问、思维偏离方向时的干预、观念碰撞时的评价,回答不完善时的追问、回答有创意时的激励,以及问题解决后提出反思性的问题等。

篇5:《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1、诗歌教学重在让学生进入意境当中体会诗人的感情,除了用课件帮助之外重点应该让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去品味语言。而在整体感知部分,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很多学生的朗读欲望被调动起来,但我确没让学生读,而是通过听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在探究问题的时候,应该先让学生提,教师补充,而我忽视了课堂上应随时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问题是为了读,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意境,而我只是引导学生进行了探究,没有进一步的去读。

篇6:《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说、读、品、写四个教学环节,起承转合,环环相扣,清晰勾勒出了阅读活动的基本过程;铺垫、感悟、赏析、拓展四个教学步骤,层层推波,步步助澜,使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有声有色、精彩纷呈的语文实践活动。

这个课例的创意之二,在于“无提问”的教学设计之美。

全节课没有“提问”,但有“问题”。“问题”的表述很有艺术性,从形式上看是让学生寻读、对读、品读、选写等,而从设计的目的上看,则是暗示了课文的学习重点、难点、关键点,暗示了课文的写作技巧,而且结合示例,还巧妙暗示了诗歌鉴赏的方式和方法。

这个课例的创意之三,在于落英缤纷的教学细节之美。

篇7: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抓意象 品意境 探意蕴・品意境,窥心中之诗〗

意境是衡量诗歌艺术高低的标志。王国维曾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二者随之矣。”意境是诗歌的根本,所以无论是写诗,还是鉴赏诗歌,都要了解诗歌的这个特征。所谓意境,就是作者调动生活积累,运用艺术表现手法,整合各种意象,使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物象相互融合而创造出来的“意与境谐”的境界。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人主观情的流淌,熔铸着诗人成熟的思想,独特的个性,美学的理想和艺术才能等方面的内容,是诗人心中的诗。教学和鉴赏诗歌一定要去品味诗的意境。有意境的诗往往情深意远,耐有寻味,能给人以诗美的享受和情感思想的启迪。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中“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撒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寥寥数语营造出一个安宁、平静、柔和、温馨的夜境。那是诗人心中的诗,在这样的意境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闲适、自在,感受到他对光明世界的向往。

〖诗歌教学意义的追寻与实现〗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奏出了整整一代人的希望和失望,而不仅是诗人一人的恩恩怨怨,诗人在失望中表现出对太阳普照的渴望,表现了弱者的崇拜,表现了在偶像破碎后举手失措的茫然。然而在一节课堂上,全部变成了语法、句式的分析,在那一刹那,我似乎听到江河无奈的叹息。在如今真实的诗歌课堂中,有多少诗被我们的老师这样的肢解,诗歌课堂因而变得苍白。我们是否应该追问我们的诗歌教学的意义到底在哪儿?诗歌教学应重在感染,唤醒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精神生命的意识。那么,到底如何实现上面所说的诗歌教学理想呢?

〖巧用导语,激发兴趣・衔接导入法〗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导入法。知识存在着逻辑联系,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往往需要对学过的内容加以温习,以旧启新,新旧相连,使学生学过的知识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上《星星变奏曲》不妨这样开头:“静谧的深夜,郭沫若遥望星空,产生美丽的遐想,仿佛看到了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诗人江河面对闪烁的星星,也不禁产生朦胧的憧憬。”

〖激活课堂,营造语文学习的有效天地・活不留于形式〗

事实上,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发展过程,而整体印象的形成先在于对语言文字的浏览,对语言信息的把握,对遣词造句匠心的体会。例如在九年级的上册的《星星变奏曲》,为了让学生领会作者的对理想、光明的追求。我从字里行间中让学生体会找到能表达情感的字词加以探究。通过对上下两节的对比,来体会作者的用意。

〖书声朗朗长相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优化朗读教学・朗读的过程应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要求是: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因为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补充、整合而构建的过程,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和练习。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对朗读产生很强烈的欲望,其朗读技巧也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美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篇8:6《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一) 诗者, 持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说:“诗者, 持也。”[1]持, 就是控制、节制的意思, 也就是有所控制、节制地表情达意。诗歌是情感、志向的艺术表现, 它以极凝练精致的语言唤起极丰富的意象和情趣, 这就是“含蓄”。诗歌语贵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刘勰所论, 虽是针对古代诗歌而言, 然同样适合现代诗。

现代诗之别于其他文学体裁, 在于其语言之对规范语言的变异。诗歌语言既不同于日常语言, 也不同于散文语言、小说语言。现代诗常以独具特点的“诗家语”编织文本, 音韵谐畅, 且不直接说“言志”“言情”的话, 而用意象或意象组合说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认为, 诗歌王国的语言是日常语言的变形, 是把日常语言“陌生化”了, 以重新唤起人对事物的审美注意。基于此特点, 笔者以为, 现代诗的教学应读出陌生化语言背后的诗意。

(二) 学情, 始也

研究学生所需, 研究学情, 是教学的起点。学生对现代诗说不上喜欢, 也说不上不喜欢。学生自有一套网络用语, 他们喜欢用他们自创的语言交流, 而对凝练的诗歌语言则缺乏耐心和感悟。然而, 他们又喜欢挑战, 喜欢文艺腔, 而现代诗诵读正好符合这种需求。所以把握学生学情, 诊断学生对一首现代诗的初读感受, 尤为重要。

二、现代诗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 究其“诗家语”, 定目标

常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书读百遍”容易实现, 但“其义自见”还需要靠“研”与“究”, 需要教师和学生浸入语言, 去发现文本中语言创造的妙处。文本中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东西, 极有可能是最巧妙之处。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朦胧诗, 诗人没有刻意去追求个人化的意象与词汇, “朦”而不“胧”, “现实的黑暗”与“理想的光明”的差别在审美情怀的观照下无限扩大。怎么让学生领略不怎么朦胧的“朦胧”诗和朦胧之外的“变奏”?在教学中, 笔者引导学生先静静地读《星星变奏曲》, 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多关于语言的陌生化) :

为什么是“星星变奏曲”?“变奏曲”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变奏”的?

怎么理解“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和“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为什么说“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是什么声音闪闪烁烁?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风怎么能吹落星星?

笔者与学生一起素读诗歌, 追究语言特点:这些语言为什么要这样组合排列?这样陌生化的语言后面有怎样的用意?笔者认为, 教学应把陌生化的字词还原到生活中, 联系阅读经验比较, 再联系全诗和上下文意境启发学生想象、感受、理解:比如“星星”是黑夜里的光明使者, 是引导者, 星星力量微弱, 柔和温暖, 有方向而充满希望, 天上的星星有时是地上众人的象征, 星星映在湖中, 闪闪烁烁, 非常动人, 而风暴来临星星被遮蔽不见……

基于此, 《星星变奏曲》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1. 细读批注, 理解“ 星星”这个核心意象的多变内涵, 读出“变奏”味;

2. 还原联系, 品味意象, 读懂诗中“ 反常的语言”表现的张力;

3. 诵读想象, 读出现实和理想距离遥远及理想不灭的情感。

(二) 解密“反常语”, 悟其情

解密“反常的语言”, 就是把语言还原, 还原到文字的源头, 还原到古典诗词中, 还原到生活的真实, 那么诗人故意转个弯含蓄表达的诗家语, 才会显现艺术魅力。

1.把名词还原, 感悟意象组合传递的内蕴

诗歌语言产生陌生化效果的方法有很多, 意象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它运用于诗歌的隐喻当中, 来实现对生活语言的陌生化, 达到关注和审美目的。比如在“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中, “诗”“星”“蜜蜂”是名词, 是赋予了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理解了这些意象的内蕴, 才有可能真正理解诗意。笔者在教学中把这些名词还原到生活中, 还原到学生的已知经验中, 来理解意象内蕴。请看如下教学片段:

生1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写得好奇怪, 这样无理由的比喻就是诗吗?为什么读到这句诗, 心里会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好像是喜欢、温暖的感觉。

师有这种感觉, 说明你的语感不错。读诗首先要读到感觉, 再去语言背后探寻这种感觉。

生2 我读到“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这句时, 自己的心好像也颤动了一下, 那么平常的8 个字, 那么熟悉的8 个字, 像8 颗星星在我面前跳跃。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师好感觉。那么就从熟悉的字词开始。这句传递出别样情绪的有两个名词——“星”和“蜜蜂”。咱们还原这两个名词的含义和常用语意, 再联系诗句, 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3 星, 天上星, 亮晶晶。一颗星, 发着光, 指引方向, 如北极星, 带着希望, 还总会带来遐想。

生4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许多的字就是许多颗星星, 就是繁星满天, 多美好的夜晚啊。

师好, 再说说“蜜蜂”。说到蜜蜂, 你会联想到什么?把“蜜蜂”还原到真实的生活中去。

生5 小蜜蜂嘛, 采花酿蜜, 非常勤劳, 让人想到好吃的蜂蜜。

生6 蜜蜂, 总是和春天在一起, 总是和百花在一起, 总是和芬芳在一起。

生7 哦, 真美啊, 春暖花开, 蜜蜂嗡嗡, 穿梭于花丛中, 在花的枝头上采蜜, 花枝颤动。“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心就像花儿一样开放着, 美丽喜悦。我想起读过的小说中, 主人公收到他意中人给的字条时百看不厌, 每个字都在心里甜蜜发酵, 每个字都在颤动, 都有光芒。

把“星星”“蜜蜂”还原到生活中, 还原到已知的生活场景中, 还原出生活经验中的感觉, 就可以打通这个名词背后伴随的画面、场景、感受。诗中如“星星”“蜜蜂”这样的名词还有许多, 如“春天”“夜晚”“湖”“睡莲”“萤火虫”“白丁香”……要理解这些名词的暗喻, 用还原想象法就比较容易感悟到物象背后的意蕴: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 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 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诗歌正是通过运用由平凡意象构建的奇特比喻, 唤起人们想象, 这也正是陌生化理论所提倡的审美过程。所以诗的语言就是引导我们的密码、钥匙, 我们跟着它走就可以看到平常景致中更美丽的一面。

2.把动词还原, 感悟意象创生的意境

现代诗除了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引起审美关注外, 还会选用反常的动作, 用出乎意料的动词创生出广阔的想象空间, 带来别致的意味。如在教学中, “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一句中的“落”字引起了争议:

生1 “落日”“落花”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 总是和“悲凉”“不舍”“时光无常”联系在一起。星星怎么可能落满天空, 星星从哪里来?

生2 鸟儿落满枝头, 就像树上满是花儿, 而且是活泼的花儿, 有生命的花儿, 那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每当夏日傍晚, 老街旁浓密的梧桐树上就会传出沸沸扬扬的鸟叫声, 每一棵树都歇了许多许多鸟儿, 所以, 诗句写的是视觉, 但是仿佛听到叽叽喳喳的群鸟叫声, 悦耳动听, 让人喜欢。

师联系生活所见所闻来理解诗句, 读出的就是你诗意的生活, 很好。这里用的是“落”字, 不是“歇”也不是“停”, “歇”带有拟人化, “停”比较常规, 这两个字有寻觅一个地方好歇息或者暂时停靠一下的意思, 而“落”字说明什么?继续让我们用还原语言的方法来读, “落”本义是什么?

生3 掉下来, 降落, 落下。自由落体。

师记得苏东坡的诗句“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 一只鸟孤独无依, 又不肯随随便便停歇下来, 因为它卓尔不群, 所以它不可能随随便便“落”在枝头。《庄子》中鹓鶵“非梧桐不止”, 不是梧桐不会停歇, 说的也是不肯随随便便停歇下来, 更不用说随便“落”了。那么这里用“落”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生4 自然落下, 鸟儿不用挑选枝头, 说明鸟儿悠闲自在随意, 无所谓好的枝头或不好的枝头, 随便落在哪个枝头就是最好的。正如公交车上不用去抢位置, 每个人都有, 而且都是好座位。

生5 哦, 星星也一样, 自由自在, 没有刻意, 没有寻找位置, 落满天空, 它们自有自己的位置。这样的生活该是多么悠闲自在!

师搜寻记忆库, 有没有含“落”字的古诗句, 能表现自由自在悠闲之意的?

生6“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桂花“落”衬出人之闲, 正有此意。看来, 非用这个“落”字不可啊。

师还有“落英缤纷”“叶落归根”, 是生命的自在和自然。

一究“落”这个动词, 竟然有这样丰富的诗意。我们读诗, 需要关注这样的动词, 把动词还原, 还原到它在词典中的意思、生活中的用法、古诗词等阅读中的含义, 这样就会创生出带有情感画面的某种意境出来。

3.解密结构语, 悟深情

现代诗的结构形式, 和古体诗相比更自由, 不受字数、句式、韵的限制。自由的形式和表现的情感相得益彰。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为了内容能更好地展现。所以现代诗的学习, 不能忽略诗歌的结构形式。

《星星变奏曲》分两节, 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 结构对称, 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 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 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 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 既保持基本旋律又有变化, 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首先, 是意象的变奏。我们可以来看“诗”和“夜晚”两个意象的对比。第一节诗人用“诗”表现理想的生活, “诗”中的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每天生活中的细节都如星星一样闪耀着希望的光芒。第二节诗人用“诗”来表现现实生活。现实却总是如“苦难的诗”一般, 苦难得每一天如一群将要掉落的“颤抖”的星星, 如厚厚的冰雪让人绝望。“夜晚”一系列意象营造了截然不同的意境。理想生活的夜晚柔软得像湖水一样充满柔情与妩媚, 像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那样自在悠闲, 像春天一样充满生机与希望, 像鸟儿落满枝头一样自由自在。而现实生活却如“冻僵的夜晚,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没有生机, 没有生命活力, 苦难的“风”把本已渺茫的希望之星一次又一次地吹落。通过意象意境的对比, 我们可以感悟情感的“变奏”。

其次, 是句式的变奏。诗人借助于不断重复的“谁不愿意”和“谁不喜欢”“谁愿意”句式, 复叠强化着一片沉积已久、不可宣泄的情绪。“谁不愿意”强调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极度渴望, 用“谁愿意”再次反问, 则表明残酷的现实生活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句式上“谁不愿意”与“谁愿意”的对立反问表达, 既进一步拉开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又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种遥远的距离在诗人心中造成的矛盾挣扎, 而末句的“谁不喜欢”凸显诗人越是挣扎时越能超越和对诗意生活的执着。透过现实与理想距离遥远的探讨, 《星星变奏曲》在呼唤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人应该诗意地栖居。

(三) 在吟诵中还原, 以声悟情

究竟诗家语, 有一经久不衰之法, 那就是吟诵。传统诗教一直重视学生的吟诵, 究其原因就是让学生通过直接触摸语言、素读涵泳而达到自悟。故学诗以读为本, 从读得准确到读得烂熟, 再到读出疑问, 进而读出情味, 如此诗的语言与内蕴就不知不觉地渗透进学生内心, 积淀为语文素养。

在语言文字上“究其言”品味之后, 那些文字对学生而言就不再飘忽, 而是成了丰富情义的载体。此时诵读, 更容易想象还原语言表现的场景、画面, 容易和诗人诗境声气相通。如读“谁不愿意/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时, 仿佛在春暖花开中甜蜜地微笑, 声音是恬静含笑出来的。吟诵诗歌, 不仅有技巧, 而且是一种“还原”。还原再现直观的诗意, 并合理演绎, 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感觉力。

诵读想象, 还可以进入自我“物化”的境界, 犹如“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仿佛自己也是春天里“落满枝头”的自在的鸟, 是“落满天空”的调皮的星星;还可以想象自己就是诗人江河, 就是那个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依然执着诗意追求的江河, 在吟唱着“星星变奏曲”。教师要在轻重音、节奏、停顿等外部技巧上点拨指导, 通过吟诵, 让现代诗语言的含蓄魅力通过声音直击学生心坎, 让他们悟到文字背后的丰富情感。

参考文献

篇9:6《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我们的职责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却有意无意把他们当成了拿分的机器。应试教育越演越烈,功利主义登峰造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就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初中教材中的现代诗歌单元和戏剧单元(人教版九上一单元,九下四单元),因为中考不考现代诗歌和戏剧,写作要求也是“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所以这两个单元基本被放逐,这些课文仅是课本目录上的摆设——有的老师认为不重要,让学生随便读一读或课外自学,或干脆跳过,说是减轻负担;有的看成是“鸡肋”,觉得“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对此无所适从;有的则是因为自己不喜欢不懂,不知怎样处理,于是放弃。

放逐的弊害是严重的(本文仅谈现代诗歌教学)!

“不教”不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新课标》)。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曾经有过唐诗、宋词、元曲的辉煌。今天的诗歌教学现状,使学生大多不爱诗不读诗不懂诗。那么,是不是会造成或已经造成诗歌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弱化甚至断裂?

“不教”滋长了学生的“功利主义”。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说起来这是为学生升学考试着想(节省一点时间)。但是,语文教学要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其“精神成长”。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已经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影响了学生,两天的家庭社会影响几乎大于了五天的学校教育,“不教”,使其把学习当成手段(而不是生命成长的需要),当成敲门砖。

“不教”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感悟品味语文文字的能力的提高。不管古诗还是现代诗,都是运用形象思维,用形象说话,教学诗歌最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诗歌语言凝练,情感充沛,想象丰富,最适合咬文嚼字,咀嚼品味,想象联想。而且,没有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感悟品味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考试提分也可能成为竹篮打水。

二、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第一,要有明晰的认识。

诗歌特征需要再认识。与诗最具有亲缘关系的是文吗?其实,与诗最具有亲缘关系的是画。与文是形似,与画是神似。正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不只是王维的诗画具有这样的特点。苏轼语其实揭示了诗画本质上的特点,只是王维诗画特征更具有典型性。读诗就是看画展。你走进的是想象的画展厅,你看到的不是一幅幅的画,你看到的是一个个意象,你通过想象,一个个意象在你脑中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这时你会感受到作者的气息,渐渐地触摸到作者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作者胸怀的温度,心里泛起一阵阵情感的涟漪,这时你便处在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意境的美妙的审美享受里。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的关系需要厘清。它们都是“诗”,都具“诗”的艺术特征:语言上的凝练美,节奏上的韵律美,感觉上的形象美,情感上的力度美。它们都是通过意象,构成意境,通过意境表达情意。主要的不同点是格律和意象。格律上,古典诗歌有严格的格律限制,现代诗歌灵活自由。意象上,古典诗歌的意象具有传统性。诗人们选择大体相同的意象,松、竹、梅、菊、鸟、雨、云、月……它们具有大体相同的稳定的象征意义。松象征坚贞,竹象征气节……现代诗歌的意象具有创新性。意象的选择具有时代和个性特征,如“橡树”、“凌霄花”、“星星”、“萤火虫”。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一脉相承,现代诗歌教学和古诗阅读教学可以相辅相成。

第二,要有个性的解读。

教学上“搬运”现象严重。无论是教者还是发言的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特解读。网上书上的备课参考、学辅资料,有关文本的解读,习题的答案,基本是千篇一律,一律源自《教师教学用书》。有的缺少创见,只能“搬运”,有的缺少勇气,选择“搬运”(因为考试的“参考答案”其实是“标准答案”,也就不敢不“搬运”)。

如《星星变奏曲》:①关于“谁”:“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解读为“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在写着苦难的诗”(教参,下同)。“谁”就是诗人?是他总在写着苦难的诗?笔者认为应该问问:“谁”在问,在问“谁”,为什么要“问”。全诗由“谁”领起的反问句多达十个。“谁”在问?全诗没有出现一个“我”,显然发问的不止是诗人,而是一群人,一代人,从文革中走出来的已经觉醒正在反思的一代人。在问“谁”?问星空,问大地,问伤痕累累的时代,问自己的心灵。为什么要“问”,因为有痛苦,有迷茫,因为在反思,在追寻。

②关于“寂寞地燃烧”:“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当天空没有光明的时候就燃烧自己,把自己变作光明,代替星星照亮黑暗的大地,“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这样的解读是否有“惯性思维”和“概念化”之嫌?“寂寞”理解为“反思——清醒——成长”如何?“燃烧”理解为“不堕落不放弃不沉沦且勇于担当”如何?

③关于“变奏”和“旗子”、“火”、“疲倦”的“星星”等最后几个意象:“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是不是、学生又懂不懂这“变奏”的内涵?我认为上下两节,相同的不变的的确是“追求光明,否定现实”主题,但有所变化的不仅是“情境、意味”、“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如果“变奏”所指仅此而已,表现这一变化有何意义,放在诗题的显赫位置有何必要?诗、文、小说里变化了的意象、事物、情感比比皆是,为什么单单诗人冠以“变奏曲”?所以要追问要寻找根本的核心的“变奏”内涵。第二节突出现实的苦寒和残酷:“苦难的诗”、”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与第一节充满诗意的、像夏夜般柔软闲适的、像春天般自在迷离的理想境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和遥远距离。正因为这种矛盾和距离,最后出现的几个意象格外重要。“飘动的旗子”,旗在人在阵地在,旗子是希望的象征胜利的象征;“火”与前面的“颤抖”、“冻僵”、“僵硬”等照应,苦寒的环境,多么需要“火”啊,“火”能带来光明带来温暖。“风吹落了一颗一颗瘦小的星”,天上的星星“疲倦了”,微茫的希望、理想也被扼杀了。不管现实怎样的苦寒和残酷,但“寻找”着的“燃烧”着的人们的理想世界里依然飘动着“旗子”和“火”;没被吹落的天上的星星只是“疲倦了”,那她一定还有精神焕发的时候——希望不灭,求索不止!追求多么执着,信念多么坚定!原来,“变”了的,除了外在的意象、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还有、更有内在情感、意志、信念!

第三,要有创新的设计。

用“主问题”设计突出重点。

学生不知“变奏曲”,不理解星星怎样“变奏”的。“变奏”既是理解的难点,又是文本的重点,还是教学的关键。于是笔者把“本诗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问题”,把它作为领作为纲作为抓手。

赏乐曲以突破难点。

没有对“变奏曲”的真切感受,阅读理解《星星变奏曲》是很困难的。笔者让学生读诗前先欣赏两段乐曲。第一段是《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心怀”的激昂而又优美的旋律唤醒了学生的记忆。第二段是《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的变奏曲,熟悉而又陌生的音符,丰富而又多变的旋律,让大家真切地感受了什么叫“变奏曲”,理解了所谓“变奏曲”,主题不变,主旋律不变,变化的是节奏的快慢,音符行进的方向和次序,以及和声等。艺术是相同的。理解了音乐术语“变奏曲”,理解诗题及诗歌就有了抓手。于是接着聚焦“主问题”: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本诗前后两节,不变的是什么,变化了的是什么?

配乐朗读将学生带入意境。

《A大调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低回婉转,如泣如诉,将学生带入黑暗动荡的十年浩劫的特定历史时期;一声声反问,一次次寻找,让人反思让人奋激。

1.抓“意象”与古诗教学勾连。读诗歌,找意象,看意象特点,走进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思。这与古诗教学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古诗里的意象多有较稳定的象征意义,而现代诗歌里的意象个性特点更为鲜明。

2.重引导求独特感悟。不“搬运”教辅学辅资料,不人云亦云,而是联系诗歌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捕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用心灵去触摸诗人情感的脉搏。

现代诗歌不是鸡肋,而是教材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把它与古诗教学勾连,让学生领略诗歌的丰富的美,提高审美情趣,热爱诗歌,热爱文学,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把鸡肋变成语文素养,促进精神的成长。

[附《星星变奏曲》课堂教学实录]

王保兵《星星变奏曲》教学实录

(实习老师仇坤整理)

一、分享预习,了解文常

师:同学们预习了《星星变奏曲》,了解到了这首诗的哪些重要信息?

生1:我知道了这是一首朦胧诗,作者是江河,他是五大朦胧代表诗人。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就是文革后。

生2:朦胧诗以反思现实,思考人的本质和自我价值,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为主题。

生3:朦胧诗多用暗喻、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所以含蓄、深沉、朦胧。

(PPT出现关于朦胧诗的相关简介以及顾城的《黑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二、欣赏乐曲,理解“变奏”

师:对朦胧诗大家了解了不少,但也肯定有很多问题,大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生4:诗题中的“变奏”是什么意思?读完了诗也不大明白。

师:好,那么我们就把“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作为本课学习探究的“主问题”。

(PPT出现——“主问题”:这首诗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

先请大家听一段乐曲。

(PPT播放《闪闪的红星》主题曲)

师:听出来了吗,什么乐曲?

生5: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

师:电影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PPT播放《闪闪的红星》图片)

生6:讲述了革命后代潘冬子在革命斗争中的成长故事。

师:是的。爸爸送给他的八角帽上的红五星一直激励着他,给他力量。我们再听一曲,看是什么乐曲?

(PPT播放《闪闪的红星》变奏曲)

生7:还是《闪闪的红星》,但有很多变化,应该就是它的变奏曲吧。

师:是的。它的基本的旋律是一样的,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它节奏的快慢、音符行进的方向和次序有变化、和声有变化,这就是音乐中的变奏。诗人江河借用了音乐中的一个术语。那么这首诗里的“变奏”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应该应关注这首诗前后两节中间没有变的是什么?变了的又是什么呢?

三、听读诗歌,感知内容

(教师配乐朗读诗歌,选用《A大调洛可可变奏曲》。低回婉转、如泣如诉的音乐和老师真挚深沉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了特定氛围。听完后大家鼓掌。)

师:谢谢!谁来说说你所感知的诗歌内容是什么?

生8: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用“星星”象征光明,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地追求理想。

四、寻象入境,感悟情蕴

师: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进入了诗歌。接下来我们分析诗歌的前四句。你能从中读出什么?

生9:我读出了诗歌反映的时代背景。文革后的中国,荒凉,了无生机。

师:由“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引起的这个假设句,我们能读出什么?

生10:落笔点题,凝望星空,寻找安慰。

师:这个假设句里,还有两个反问“谁还需要”、“谁还会”,怎样理解?

生11:就是“都不需要”、“都不会”的意思,说明现在的大地没有光明,所以作者才会寻找光明。这个假设其实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

生12:这几句暗示了诗歌所反映的时代——黑暗、动乱的文革时期。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由“谁不愿意”、“谁不喜欢”领起的三个反问句。

(学生朗读第一个反问句: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师:同学们看到了有哪些意象?

生13:有诗、星、蜜蜂。

师: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3:都是美好的事物。

师:那由这些美好的事物,你读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生1:这是一个光明温暖的、幸福甜蜜的、自由美好的理想的境界,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境界的追求。

师:你的感悟很丰富!(老师随即在白板上板书“光明、甜蜜、美好”)这三个词怎样换换序会更好一些?

生1:换成美好、光明、甜蜜,与诗、星、蜜蜂三个意象出现的顺序一致。

师:(脸上显现由衷地激动与喜悦)这叫心有灵犀一点通!希望我和更多的同学能有这样的心灵感应,思考更缜密,条理更清晰。当我们用排比的形式说出几个词语的时候要考虑它们的顺序——与前文顺序一致。怎么理解“蜜蜂在心头颤动”?

生14:心里甜甜的,乱乱的,有些小激动……说不清。

师:这种感觉很真切!但是……

生1:我想的是蜜蜂——酿蜜——蜂蜜——甜蜜。

师:就是要根据意象,这样有序有深度地去想!能不能把自己的理解描述得有画面感一些?

生14:春天,心灵的田野上开满了鲜花,蜜蜂在花枝上采蜜,枝条微微地颤动。

师:你的想象这样丰富这样美!

(PPT出现:第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对美好、光明、甜蜜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学生朗读第二个反问句: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的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师:这个反问句里又出现了哪些意象?给你怎样的感觉?构成怎样的意境?

生5:我找到了湖、萤火虫、星星、睡莲。由“湖”我感觉到宁静,由“萤火虫”、“星星”我感觉到光明,由“睡莲”我感觉到美丽。这些意象让我感觉到了星光下夜色的美好。

师:思考和表达都很有条理。但是,萤火虫游动好理解,“星星”怎样游动啊?

生15:星星倒影在水里,一闪一闪,好像在游动,都分不清游动的是萤火虫还是星星了。这是采用以动衬静的写法,用动态的萤火虫和星星衬托静态的睡莲,每一朵睡莲都像一个静静的睡美人。

师:你不但已经置身于那一个夜晚,也把我们带入那美丽的夏夜了!

(PPT出现:第二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夏夜般宁静、光明、美丽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请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第三个反问句: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师:哪一位同学来说说对这几句的解读?

生16:我看到了这些意象:落满枝头的鸟,落满天空的星星,还有闪闪烁烁的声音和一团团白丁香。环境幽静,无人搅扰,鸟儿才会落满枝头。这是一个安宁的、美丽的理想世界。

师:不错不错。谁再说说为什么用两个“落满”,而不是“占满枝头”、“布满天空”?

生9:“落满”表现出闲适,自在。“占满”、“布满”目的性太强了。(大家满意地点头)

师:那为什么用“闪闪烁烁”修饰“声音”呢?闪闪烁烁不是写视觉感的词语吗?

生17: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这里用写视觉感的词来写听觉感,沟通了视觉和听觉,让人感到声音的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但又有忽明忽暗、时现时隐的画面感,更形象可感更美妙。而且能够听到远方飘来的声音,这是以声衬静,突出夏夜的宁静。

生18:这里的“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也用了通感,朦朦胧胧是写视觉感的词,这里用来写香气。

师:有这样理解的。但是我认为这里没有用通感,为什么?

生19:白丁香是一种花,并不是白丁的香气。

师:总结一下第三个反问句所表达的。

生20:写出了作者对春天般闲适的自在的静谧的美好境界的追求。

(PPT出现:第三个反问句表达了对春天般闲适、静谧、美妙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师:总结一下第一节主要内容。

(PPT出现:第一节,既写了对现实的否定,但重点是写对光明美好世界的向往追求)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节的学习。

(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师:第二节的“如果”句和第一节的“如果”句相比,有什么异同吗?

生21:第二节前四句与第一节前四句在结构上、语句上、用词上都太像了,这就是同。但是同中有一点点变化:在第一节里面是“在夜里凝望”,在第二节里却是“在寂寞地燃烧”;在第一节里面是“寻找遥远的希望”,在第二节里面是“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师:变化的仅仅是用词上?“在寂寞地燃烧”该怎样理解?

生22:寂寞表示孤独,燃烧表示牺牲。

师:对“寂寞”、“燃烧”还可以怎样理解?(问题似乎超出学生的意料,大家进入思考的状态)

师:为什么会“寂寞”?为什么要“燃烧”?

生9:因为没有光明,因为“寒冷”。“寂寞”,是不是在反思中觉醒?“燃烧”,是不是在动乱、黑暗的年代里不甘心堕落?

生22:我很赞同他的理解。燃烧,就是表示坚强的存在,绝不沉沦!

师:我为你们而骄傲!

(PPT出现:“如果”句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但是在语意与情感上有一个推进。)

(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师:这几句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和第一节的意象比较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生15:我找到的意象有:颤抖的星,僵硬的土地,冰雪,被吹落了的瘦小的星。我发现,都有“星星”这个意象,但形象明显不同。第一节里的“星星”,明亮,自在。第二节里的颤抖,瘦小,被吹落。

师:其他意象呢?

生15:第一节里有“诗”、“萤火虫”、“睡莲”、“鸟”,它们都是美好的事物,给人温暖、甜蜜、光明的感觉。第二节里的意象给人凄苦、寒冷、孤寂、黑暗、残酷的感觉。

生23:第二节里也有“诗”,但是“苦难”的。

师:再看看第一节里有的,第二节里也有,但是发生了变化。

生18:两节都写了夜晚,但第一节里是宁静闲适美丽的夜,第二节里是“冻僵”了的夜,没有星光的黑暗的夜。

师:这样看来,第一、二节里的“诗”、“星”、“夜”等都形成了对比,都在“变奏”。那诗人的用意何在呢?

生5:通过对比,通过同一意象的“变奏”,突出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和矛盾。

生11:越是有距离有矛盾,越能表现追求光明境界的可贵。

(学生朗读PPT上出现的: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师:谁来说说你对结尾的这几句诗的理解?

生24:出现了新的意象旗子、火。

生25:还有疲倦了的星星。

师:哦。由这些意象可以展开怎样的想象?

生12:这里的旗子开始飘动,火涌出了火星。写出了当诗人寻找不到星星和光明的时候,就甘愿把自己变作火,燃烧自己,给世界带来光明,也就表明诗人愿意为追求理想而牺牲自己的精神。

师:可不可以联系前面的诗句说具体一些?

生12:前面突出现实的冰冷僵硬。火……在这样的环境里火是最重要的,有火就有温暖,就有希望。在冰冷残酷的现实里依然抱有追求光明的希望,可见勇敢和执着。

师:关于“火”解读得很有新意,那把“旗子”这一意象也展开一下。(学生进入思考状态,老师轻声地)想想你们看到过的有关旗子的场景。

生17:红旗在旗杆上飘扬……

生10:红旗在赛场上,在战场上……

师:是啊,旗在人在阵地在希望在胜利在!星星只是疲倦了,诗人表达了——

生9:星星一定能重新发出光芒!诗人表达了追求光明的坚定信念。

师:这是第二节诗的重点!

(PPT出现:第二节表达了对冰冷残酷的黑暗现实的否定和追求光明理想的坚定信念)

五、回归“问题”,提升能力

师:现在我们回到课堂开始时提出的主问题。

(PPT出现:这首诗为什么以“星星变奏曲”为题?)

生3:本诗第一、二节的主题不变,结构、手法、用语基本相同,但意象有变,侧重点有变,第一节主要写对光明世界的追求,而第二节主要写对现实黑暗的否定。所以……

生9:两节的情感有变。第一节主要表达向往光明,第二节追求光明更执着更坚定!

师:是啊,不能少这点。情感的变才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变奏”。回答这个问题要兼顾题目的“含义”和“作用”。

(PPT出现:

答:①“星星”象征光明;“变奏”,借用音乐术语,贯穿全诗,突出“变”。②上下两节诗,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象征茫茫黑夜里的点点光明;结构对称,句式、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意象、意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强烈的对照。③表达了追求光明、否定现实的主题,又凸显了追求的执着和信念的坚定,但又抱定希望的情感。)

六、配乐诵读,以声传情

配乐分读全诗——

星星变奏曲江河

齐: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男1: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女1: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女2: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齐: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男2: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女3: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齐: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上一篇:双创知识竞赛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称赞教案沪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