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基层就业

2024-05-04

大学生基层就业(精选十篇)

大学生基层就业 篇1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近年理论研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学界主要从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市场需求关系、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与政策缺陷、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纵观这些成果,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不是总量绝对过剩而是流向不均。由于观念、经济、社会的等因素影响,多数毕业生把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作为首选目标,而不愿意去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单位。

大学毕业生流向不均导致了人才资源配置的失衡,并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困难。尽管中央政府在2005年就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推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但实际情况表明,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比例仍然偏低。解决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难题必须从研究大学生的决策原则入手,了解和认识制约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深层原因,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办法。

二、大学生就业决策的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是以支付当前的投资成本获取未来收益为目标的投资行为。一般来说,只有当预期收益现值大于各种成本支出的现值时,人们才有投资的愿望。个体人力资本投资是对成本、收益和风险的综合评价的结果。

对教育机会的选择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由于教育获得广博的技能和知识,从而使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就具有市场价值。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要考虑自身教育投资的价值实现和投资风险,主观上要求教育投资的价值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主要体现在福利、工资待遇、生活环境等方面,同时也要考虑到工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规避职业风险。因此,大学生择业是通过搜寻就业信息,减小在期望收益和实际收益之间可能存在的偏差,降低出现不良后果的可能性,提高教育投资效率。

设U为职业效用函数,大学生就业职业效用函数由其预期收益和职业风险决定,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其数学表达式为:U=F(X1,X2,X3),X1为大学生基层就业预期收入,X2为基层就业职业发展风险,以国家相关政策为观察变量,X3为大学生个体的风险偏好。我们认为,只有当基层就业的职业效用大于或等于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平均效用时,大学生才会到基层就业,设定其数学表达式为:U基层≥U平均。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决策的实证调查分析

为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决策,我们对粤东地区的四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主要面对大三、大四学生。调查问题主要为是否愿意赴基层就业,选择职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等。此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500份,其中男生285份,女生215份,理科学生260份,文科学生240份。我们选择了若干变量从两个维度来探讨大学生基层就业决策行为:

第一,大学生的自身内在因素。选择如下几个指标:个体特征(主要是指大学生的性别、生源来自农村或城镇、专业)、工资收入期望与偏好、自我了解和职业发展前景规划、个人兴趣爱好、家庭经济因素、对基层的认知等。

对大学生来说,教育投入成本是既定的,只有职业收入和风险成本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行为。职业收入是择业中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职业价值的重要内生变量,支配着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关于生源地,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农村有感情,有回到农村贡献自己力量的愿望,另一方面,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加珍惜跳出“农门”的不易,加之受社会观念和家庭压力而不愿择业农村。关于基层的认知,学校、社会能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和接触基层的机会,让其了解基层农村的现状,则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意愿会提高。

第二,大学生基层就业决策外部因素。选择如下指标:国家政策待遇、社会偏见压力、外界媒体宣传与职业引导。国家政策制度待遇,主要是指户口、人事制度、薪金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偏见压力指来自家人亲戚、同学朋友和自身对于农村就业的种种偏见。媒体在大学生基层就业方面的宣传与职业引导越充分,大学生对基层相关情况越了解,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学生就会越多。

调查显示64%的毕业生表示不愿意“去基层工作”。中国城乡差距大,首先表现在收入和环境上,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基层信息不充分,大学毕业生的流动不畅,职业转换成本高、风险大,个人的发展前景不明,保障不全。面临着低收入、高风险的双重压力,去基层工作是理性择业者尽量回避的。80%的大学生将工资收入作为择业的首要考虑问题,表现出较强的工资偏好。工资收入始终是大学生择业时判断的主要指标。78%的受访者选择了“个人发展前景”为择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表明当前大学生择业更趋于理性,并非只顾眼前利益,更考虑到了职业的个人发展前景,反映了大学生“求稳、求利、求发展”诉求。

67%选择去基层就业是因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不得已而为之,可见,当前去基层就业大学生群体本身还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是一种次优甚或次次优的选择。同时有70%受访者因为基层收入太低而不愿意赴基层就业,再次说明大学生较强的工资收入偏好,凸显建立基层就业人力缽投资补偿机制的必要与急切。在不愿意赴基层就业的群体中有46%是不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我们认为,加强国家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与引导,增进大学生对基层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四、大学生基层就业长效机制的构建

1. 加大统筹发展力度,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人力资本的流动同样遵循这个基本规律。相同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符合市场规则。但是,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内部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制度性分割。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力度,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差别,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赋予市场主体平等的地位和平等权利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得人自出生以来就带有身份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和行业差别等,形成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引导的同时,必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彻底消除阻碍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减少大学生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风险,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3. 建立赴基层就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补偿机制。

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要考虑自身教育投资的价值实现和投资风险,主观上要求教育投资的价值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目前,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通道还未完全打通,最主要的原因是基层工资待遇较差、生活条件较苦,流动机制不畅等。解决这些问题,市场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失灵的,必须有公共财政和行政力量的支持。对到基层或农村就业的大学生,有关方面要落实已经出台的诸如代偿助学贷款、考研考公务员加分制度等,在工资标准、职称评定、生活补贴、提拔任用等方面,应对基层就业者实行必要的补偿,以减少基层就业带来的机会损失。

参考文献

[1]赵宏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与大学生择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25.

[2]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8,(5).

大学生基层就业评价 篇2

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才匮乏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创业是促进这些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基层、西部需要大学生用艰苦努力去改变面貌。几年来,党和政府为推动基层、西部发展,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所以今天的基层、今天的西部,是一片蕴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的沃土,是大学生接受锻炼、增长才干、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青春选择,机遇难得。希望青年朋友们选择基层西部作为自己人生事业的起点。

同学们、青年朋友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殷切希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是青年学生全面成才的必由之路。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许多扎根基层、拼搏奉献的当代青年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只有这样的青春才是永恒的青春,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无悔的人生。同学们、青年朋友们,今天,“五四”先辈的火炬已经传递到大家的手中,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去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壮丽的青春乐章!

什么影响着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篇3

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基层治理,基层固则天下安,基层富则国家强,基层治理现代化很大意义上决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大学生是优秀青年的主体之一,他们朝气蓬勃,掌握着前沿科技,是未来建设国家的生力军。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既是提升国家就业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较好地满足基层对人才的渴求,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也是锻炼青年人才的有效方式,让他们接地气、长本领,更好地实现人生发展。

近年来,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在大学生基层就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我国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计划”成为大学生最熟悉的基层就业项目。那么,在基层就业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究竟如何看待上述基层就业政策?他们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意愿如何,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基层就业项目的满意度如何,又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因素有两个方面:“激励因素”和“排斥因素”。“激励因素”是促进和推动毕业生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因素,而“排斥因素”则是阻碍其参与的因素。

“激励因素”主要指政策的优惠,而“排斥因素”则主要集中于个体层面,包括学历、性别、家庭收入、工作预期和个人能力素质等,这些因素既可能产生激励的因素,也有排斥的因素存在。综合而言,下列因素共同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

第一,政策优惠是“激励因素”中的主体,政府对于就业政策的宣传与推广到位,加强了毕业生到基层的意愿,同时,越来越多的政策优惠也增加了毕业生对于前景的良好预期,愿意参与项目。基层的广阔发展空间也成为激励更多的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寻求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随着大城市就业竞争的加剧,生活成本升高,生活压力加大,调查数据显示,接近71%的专科生,即学历较低的毕业生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到基层工作,其主要原因也在于专科生在城市中竞争力比本科、硕士生弱。毕业生的家庭收入较低也是“激励因素”之一,家庭收入較低,往往社会资本较少,基层就业成为该类型毕业生避开大城市竞争“天花板”的理性选择。另外,主动选择到基层锻炼个人能力,认为基层的的确确能够锻炼个人能力,并存在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也是众多毕业生选择基层就业的“激励因素”。

第二,“排斥因素”涉及到的方面较为多元,影响方向更为复杂。就学历而言,学历对于专科生是“激励因素”,而对于本科和硕士、博士生则更多的是起到了排斥的作用。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更愿意到基层就业,而家庭收入高的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在城市中立足和发展。对基层环境的不熟悉,也是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排斥因素”之一,如对语言、风俗、习惯,甚至是天气、饮食等的主观想象都会使得毕业生退缩。另外,基层就业项目的选拔过程注重毕业生的个人能力素质,包括学业成绩、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和基本工作技能等,项目选拔的竞争性也使得一些认为自己不够优秀的毕业生打了退堂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中“激励因素”和“排斥因素”都存在,并且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提高大学生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积极性就在于如何将能够转化的“排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

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的状况是否满意

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从而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项目的评价是满意的,但是满意的程度并不高。为此,我们需要分析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中有哪些“激励因素”,又有哪些“保健因素”,以弄清楚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项目的满意状况,从而提升他们的满意度。

“激励-保健”理论认为,“保健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安全保障、地位、薪金、工作条件、与上级的关系、监督、行政管理制度等。“保健因素”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足感,但不能带来满足感。对于选择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保健因素”包括基本的工作环境、项目保障、安全保障、工作待遇等。如果这些基本条件没做好,那么毕业生的满足感是非常低的。调查数据显示,处在工作基本条件较好的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工作基本条件较差地点的毕业生,并且数据还显示出大学生满意度最低的三项依次为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和项目保障,这说明政府在这些基层就业项目的“保健因素”上的工作还需要加强。

“激励因素”包括成长、晋升、责任、工作本身、认可、成就等方面。“激励因素”能够为员工带来满足感并且增加工作积极性。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激励因素”中的工作任务、个人能力展示、发展空间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到基层后能够得到地方领导重视,能积极为当地工作作出贡献,充分展示了才能,一定程度上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可以看出,在激励层面,大学生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

结合数据和理论分析,对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项目的满意度的总体评价是: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项目大体上是比较满意的,但是满意程度不高。多数大学生对于“保健因素”,也可称之为“保障性措施和环境方面”的因素满意度不高;对于“激励因素”,也可称之为“发展性措施和机会方面”的因素,大学生满意度较高。

激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措施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开展基层就业项目,促进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参与,政府应该增强大学生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意愿,提高参与基层就业项目的大学生的满意度。在增强大学生参与基层就业意愿上,有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政府应提出更加广泛和全面的优惠政策,加大优惠政策的力度,增加项目的经费补贴,对整套制度进行体系性的建设和完善,增加优惠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注重政策的落实和执行,用稳定的基层就业政策保障大学生踏踏实实地留在基层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增加“激励因素”,减少“排斥因素”,注重将能够转化的“排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减小不能转化的因素的影响。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服务于群众的就业观,认识到基层就业的锻炼作用。同时基层单位可以联合学校开展活动,让学生亲自到基层工作地点参观,减少大学生对于基层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第三,政府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对基层就业项目进行宣传和推广,使大学生能够深刻了解优惠政策的方方面面,基层部门也应主动参与到宣传的行列中来,积极与在校学生进行接触,通过举办论坛、讲座来加强毕业生对基层工作的认识。

第四,完善招募机制,适当减少一些硬性的限制条件,使得项目能够面向更广大的大学毕业生。

提升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项目的满意度应当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完善加强“保健因素”。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于项目的经费投入,提高大学生工作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完善项目保障,根据地区经济水平实施差异化补贴,加强检查津贴、工资的发放、到账情况。

二是增强“激励因素”。基层领导应该提高对于参与基层就业项目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一方面,对大学生加强岗前培训和工作指导,帮助刚走出学校的大学生进行角色、身份的转变,学习到应该有的技能和知识;另一方面,交付给大学生有实质性内容的项目或者工作,使得大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帮助其實现自我价值,提升工作积极性。

新形势下大学生基层就业对策研究 篇4

1 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 营造浓厚的基层就业氛围

从政府层面来说, 应该从维护国家和谐稳定和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高度, 从根本上转变和更新观念, 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理念, 做到对“知识”和“人才”的真正尊重。政府应当引导和促进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要引导和鼓励, 广大毕业生积极投身基层, 立志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树立面向基层就业的观念, 是国家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作出的决定。2005年, 我国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 随着《意见》颁布, 几年来,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育特岗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纷纷出台, “到基层去, 到农村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促进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到基层就业已经为社会、学校、大学生及其家长所接受, 基层就业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选择。但我国目前的基层就业的导向与工作力度来讲, 还有待进一步系统化和深入。

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要作出改变的应该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在政策及经费上给予基层就业工作以大力支持, 因此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营造出浓厚的创业氛围及正确的政策导向, 作为引导方向。基层要吸纳更多优秀人才, 需要从政府宏观调控层面, 有效地改善基层就业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待遇, 使毕业生能够无后顾之忧, 方能全力以赴开展工作。在我国的县乡一级地域, 对于各种类型的高素质人才需求缺口还是相当大的。大学生应当密切关注国家政策, 面向基层主动寻找和挖掘就业岗位。

2 高校要加大教育力度, 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对于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高校作为最主要的实施者, 也应当作出切实的努力。要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要推进改革, 强化实践,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要加强指导, 优化服务, 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的水平。

高校应该从改变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重视队伍建设等方面, 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当加大对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教育宣传力度, 高校就业指导的重点应是基层就业意识的培养。在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基层就业的重大意义的同时, 要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价值最终都取决于教师。为此, 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以专业知识为依托的综合知识, 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创业实践技能。这就要求高校要创造条件, 一方面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 体验创业过程, 潜心研究案例, 提高创业教育能力;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客座教授, 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 传授创业技能知识, 使学生获得实际经验。[1]

高校也应当致力于课程体系改革, 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 为大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就业教育培训。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 成功的就业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个人未来的成功与自身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密切相关。因此, 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好在校时间, 从进入校门起, 就应当接触就业知识的相关培训。而非等到即将毕业时接触简单的就业指导课程。

同时, 要使毕业生意识到, 基层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施展抱负的机会。要鼓励毕业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到基层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

3 学生应理性对待基层就业, 奠定在扎实的发展基础

对于毕业生而言, 应当对自我有准确的定位, 就业期望值应当务实。如果大学生毕业不顾及自身能力, 一味依恋大城市, 在造成城市巨大压力的同时, 既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也也会引发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危机。因此,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对个人与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阶段, 要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规划的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不断完善自我, 提升自我, 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2]。要加强沟通交流, 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加强自我效能感, 争取求职成功。培育职业成熟度, 促进职业发展。培养创业意识, 提高创业能力。为面向基层就业打下心理基础, 培育实践能力。而这些, 都是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前途命运的就业基本知识。

大学生在校期间, 首要的任务应当是系统化地学习专业知识, 将其直接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生存技能。如果忽略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势必影响其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大学生在面向基层就业时, 在最原始的积累阶段, 不能脱离自身专业特长而从事自己所不擅长的行业。大学生务必认识到, 专业知识和技能既是未来就业的基础, 也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深厚的知识积累。

大学生应做好充足的心理调适, 首先从心理上对于基层就业要正确对待和接纳。要对当前的基层就业形势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如国家目前正在推进的大学生村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特设岗位教师等面向基层的就业计划。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和知识上的储备, 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大学生基层就业担任村官, 可为新农村建设更新思想观念、增强执政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能够有效改变基层党政人才不足的现状, 为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 及三支一扶计划, 能提高基层教师、医疗等专业人员素质, 解决教师、医疗队伍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现实问题。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也能有效缓解当前大中城市严峻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投身基层, 完全能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将能充分实现大学生的个人自我价值,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社会、高校、学生的多方共赢, 对于推进基层社会建设和毕业生的未来发展, 有着多重的深远意义。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 政府和高校应加强引导扶持, 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基层就业环境。大学生应当从思想和行动上面向基层就业做出积极转变。高校毕业生向基层流动, 既可缓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 实现大学生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也是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赵亚风, 郑晓娜.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探讨[J].管理观察, 2009 (2) :82.[1]赵亚风, 郑晓娜.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探讨[J].管理观察, 2009 (2) :82.

[2]张珊莉.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J].中山大学学报, 2003 (4) .[2]张珊莉.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J].中山大学学报, 2003 (4) .

如何看待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篇5

10对外汉语一班 包蕾

109811100

1“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有业为乐,无业为祸。”大学生就业是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但由于近几年高校教育的改革,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难已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业无门”“被就业”等严峻的社会现象仍困扰着我们。高校毕业生就业问无论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一个热点问题, 但现实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困难, 而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艰苦边远地区、艰苦行业所需人才却严重匮乏, 需要大批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到这些地方建功立业。在这个问题上国家也给予了一些辅助政策,比如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就是近年来一项较有影响力的政策。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在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也要进一步扩大招考录用的比例。

国家政策的倾向让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有了多一重的选择,但也同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首先,符合进基层就业素质的大学生远远小于国家的期待。国家期待的进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素质:1.具有一定的与所任职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大学生在大学内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基层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就专业技能方面,大学生应当提高自己的技能素质,学会运用基本的技能知识去面临基层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2.具有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基层的工作对象是广大的群众,尤其是乡镇工作的直接对象多数是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农村群众,有时候死搬硬套国家的法律法规不会有太大用途,不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有时反而会引起群众的反感、抵触情绪,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要通过相关事件的摆事实讲道理,理解法律。群众真正需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事情解决好,群众才会认可你的能力。因此,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3.具有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群众工作最需要具备的就是责任心和耐心,在面对群众工作时,遇到问题一定不能急躁草率,要及时分析情况,合理安排,用良好的责任心和态度面对群众。在这些方面,大学生还有一定的不足,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去适应基层工作。

其次,大学生在选择进基层就业的过程中不能对自己做到良好的自我定位,自己对岗位的期待与基层就业岗位的提供的待遇不相符。大学生在选择进基层就业往往有以下几种原因:1.从国家政策来看,政府为毕业生去基层就业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中央有关部门组织

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育硕士计划”等措施,有20多个省份实施了基层就业地方项目。这就充分地鼓励吸引了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到贫困地区任教,提高了农村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时,还促进了大学生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2.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我国人才结构矛盾突出,一方面大学生过多集中在东部、大城市,另一方面,中西部、基层地区人才匮乏,到西部和基层就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的选择。3.从学生的自身发展来看,基层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大舞台,到基层就业,有利于他们日后自身发展。例如,每年国家招考公务员,部分职位要求具备至少2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验,而事实也证明,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通过基层锻炼,都干出了名堂。大学生进基层工作对于基层建设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有着一些不利的影响。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涉世未深,在刚踏入社会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工作开展方面的问题,开展工作的同时不能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不足,在基层基本设施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无法开展工作等。

大学生基层就业 篇6

关键词:农林院校经管类学生;基层就业;认识;综合能力;存在问题;对策

一、前言

就业,是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的关键一步,是高校毕业生的一次大考,关系到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直接利益。而作为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农林院校的经管类学生的就业困难尤为引人瞩目,尤其是部分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造成农村人才匮乏和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双重困难,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希望通过对农林高校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特别是面向基层就业的素质培养出发,着力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从主观方面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益探讨。

二、素质培养的意义

1.提高毕业生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的重要途径。加大对学生面向基层的就业意识培训能够让农林高校经管类学生更加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历史使命和自身宽大舞台的真实所在,学生到基层就业,既是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巨大压力的重要途径,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更关键的是学生到基层就业,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和基层尤其是农村对科技的巨大需求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繁荣农村经济,更好地实现自身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2.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就业需求的关键所在。学生在校期间即便学习了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但是所学东西与基层社会的实际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具体工作的开展程序仍然是困扰毕业生刚开始工作的最大难题,由此,开展素质培养,是弥补学校书本知识对学生教育的不足,增加学生基层初次就业的成功率。

3.提高素质培养是学生更好更快适应社会工作环境的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点滴,与出身社会后的各项环境相比又有很多差异,因此,在校期间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为人处世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工作后能够迅速适应环境需求是很大帮助,在适应了环境需求之后才能更好地激发工作热情,全面做好自己的工作,为自己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提高素质培养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高校教育工作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高校学生素质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保障。高等教育必须严格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学生素质培养工作方式方法,将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办成学生高兴,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民心工程,充分履行高校的社会职责。

三、素质培养的内容

1.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是学生素质培养的核心骨架工程,必须放在重点地位抓好抓实,加强专业教育的纵深推进和横向比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在毕业就业时能根据自身专业特性合理科学地选择工作。

2.加强学生思想工作。不少学生普遍认为在毕业后就应该留在城市而不愿意去农村去基层开展工作,因此加大对学生思想教育力度,引导其合理认识基层,了解基层,自愿到基层开展工作,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3.加大对学生的社情民意宣讲。不少学生由于待在象牙塔很少接触社会,难以真正知道基层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在工作中难以有效得到群众认可。加大学生的社情民意教育是当前工作的突出重点。

四、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围绕着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素质培养研究,我们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没有明确的定位或者说方向,他们看重事业的发展前途,大部分同学认为应大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水平与专业技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科学的素质评价体系及衡量尺度。由于研究面向基层就业的素质培养时间较短,目前尚缺乏一个科学的素质评价体系及衡量尺度。目前仅有一个综合素质测评来评价学生的素质培养,这是不够的,对于面向基层就业的素质培养,我们需要一个更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及衡量尺度。

2.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也越发困难,很多大学生都想找一个收入较高的工作,而对于基层就业,他们显得不是很热衷。所以,素质培养另一重要问题便是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3.培养的方式和手段滞后。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养成了一套传统固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目前培养的方式大多为室内活动,通过聆听讲座、参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素质,这些对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是远远不够的。素质培养的方式和手段继续改进。

4.缺乏面向基层就业素质培养的专业老师。在素质培养中,教师是关键,教师是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对于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相当大一部分的教师只专注于本专业的研究,而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素养了解甚少。所以,专业素质培养老师的缺乏是一大问题,亟待解决。

五、素质培养应采取的措施

1.构建科学的素质评价体系。要真正落实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素质培养,就必须实行符合素质培养要求的科学评价教育质量和教师业绩的制度,将教育要求和教师业绩挂钩,有利于素质培养的评价和衡量尺度,进而有利于开展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素质培养。

2.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第一是教师自身的转变,第二是学生的转变,即减轻社会竞争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正确看待基层就业。

3.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教师对于素质培养有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應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培养出一批专业素质师资队伍。

4.营造素质培养的氛围。通过开展各种有关素质培养的活动,来营造素质培养的氛围,让同学们在这种显性的素质活动中,隐形的得到素质培养的目的。

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入手,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高素质的面向基层就业的人才。

(1)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培养,指导学生做好系统的职业规划,充分认识自我,明确就业取向。引导学生参加更多的实习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可让更多的学生到相关企业、工厂进行锻炼。

(2)搭建更多的平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基层就业相关信息,加强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与教育。

参考文献:

[1]胡亚军.高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8):142-144.

[2]陈亮,戴志晶.当前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68-69.

大学生基层就业 篇7

一、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重大意义

1、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 要“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就迫切需要大批有文化、有思想、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提高村务工作水平, 增强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为农民带去新的知识技术和新的工作方法, 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为农村带去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精神面貌,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2、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战略举措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 都是注重实践锻炼, 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当前的各级党政干部队伍中, 不少年轻干部都有着高学历和强能力, 但他们唯独缺少基层实践锻炼经历。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是中央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复杂环境中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思想。基层的培养锻炼, 可以培养大学生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联系, 增强处理基层复杂事务的能力。当他们被选调进入党政机关, 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时候, 就能够更了解实情, 更符合实际。

3、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实现大学生群体充分就业和个体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 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 毕业生就业的趋利性较为明显, 多数毕业生把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目标, 而不愿意去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 从而使得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直接到矛盾较多、社情较杂的农村改革一线接受锻炼, 可以更加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 亲身体验我国的国情, 建立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同时也能增长才干, 掌握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特别是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 这是立志成才的大学生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

二、高校教育培养环节与大学生基层就业不相适应的方面

1、基层就业的政策宣传缺乏全面性

当前, 对大学生基层就业, 社会已成功地进行了舆论氛围的营造和引导, 各项政策也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宣传, 基层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向往并且敢于做出的选择。但高校在宣传中过多地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光荣感、使命感以及各项优惠政策进行了强调, 而忽略了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可能面临的困难以及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应具备的心理和能力条件等信息进行适当传递, 从而不能让学生在充分、对等的信息获取基础上做出个人理性的选择。

2、基层就业的对象引导缺乏针对性

近年来, 各高校都面向广大毕业生开展广泛的基层就业的宣传和引导。但在这一过程中, 高校往往忽视了引导对象的针对性。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优秀群体, 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能不加区别地适应基层工作。基层工作所需要的是具有服务基层的强烈意愿、有一定的基层生活经验、有较强的处理各项事务能力的大学生。那些本无心投身基层建设、只是为解决自己一时就业问题到基层的大学生会因为基层艰苦的工作条件而采取消极逃避态度对待基层工作中的困难;那些有意愿有能力但缺乏对基层的了解、缺乏基层生活经验的大学生会因为难以适应基层的物质、文化生活而逐渐动摇服务基层的决心。

3、基层就业的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大学生开始关注基层就业, 他们希望大学四年为到基层就业做好准备。但目前的大众化教育内容仍是以适应城市工作岗位为准则设计和实施的, 即使是一些高职院校所实行的“订单式”培养, 也是面向各高新技术产业培养和培训一线技术人员, 并不能到农村基层开展工作。目前高校还没能积极针对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基层就业的需要系统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没有能引导大学生根据基层就业目标进行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和积累基层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三、发挥高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作用, 为毕业生基层就业做好准备

高等院校要抓住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有利时机, 深化课程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为毕业生基层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1、以岗位成才和自我价值实现为目标, 激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目前大学生在择业中虽然对薪金或官位有着一定的渴望, 但他们更有着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以及对祖国对家乡奉献自我的决心。在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中, 高校不仅仅以宣传优惠政策来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更应从岗位成才、自我价值实现、基层的迫切需要和国家发展的要求等层面来引导大学生定位“服务基层、实现自我”的发展目标, 激励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 在那里磨练意志, 增长才干, 使他们从基层就业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价值认同, 真正扎根基层并有所作为。

2、面向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合理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是培养国家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更是有思想、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者成长的摇篮。要有效推进大学生基层就业, 就必须全面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新要求, 结合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调整课程设置, 特别是为那些立志投身基层的大学生做好与基层就业相适应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培训, 突出较强的农村指向特点, 大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文化人才。

3、广泛开展与基层对接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大学生了解基层, 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学校可以在大学生中成立新农村建设研究会、新农村建设服务团等社团, 并依托这些社团, 组织有基层就业意向的大学生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机会, 奔赴农村, 深入开展农村社会调查、科技推广、义务支教、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新农村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触农民, 增进与农民的感情;消除对农村基层的模糊认识, 了解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和需求;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工作经验, 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到基层就业是新时期青年知识分子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新尝试。高校教育要强化学生的基层就业意识, 培养学生基层就业的能力, 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庆波.对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担任村官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2]、胡永青, 徐颖云.高校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途径选择[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4) .

大学生基层就业 篇8

一、大学生在农村基层就业的现状

近年来, 虽然各级党政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法规并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现状还是不尽人意。

1.供求失调, 无业可就与求才若渴依然并存

“孔雀东南飞”仍然是目前大学生毕业后流向的体现, 仍以京、津、沪和东部沿海城市为首选, 而一些偏远省区, 急需人才的基层和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则少有人问津。许多毕业生宁愿去东部沿海省、市从事基本没有技术要求的非对口专业工作, 也不愿去偏远县城从事社会保障周全且专业对口的工作, 更不愿回条件相对艰苦, 经济相对落后的家乡创业。造成极为尴尬的局面:一是城里的大学生宁可不就业也不下农村基层;二是在广大农村, 大学生成了“稀缺资源”。据报道, 湖北省人事部门目前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的一次专项调查结果令人吃惊, 在收回的2560份问卷中, 竟无一人选择到农村基层工作。

2.虽有满腔热情, 却难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羞涩

大学生“村官”思维活跃, 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有闯劲, 事业心、责任心强, 有着为“官”一日, 造福一方的博大胸怀。他们跑市场, 做调查, 找项目, 但由于“村官”的权限及农村基层条件所限, 没有启动资金, 甚至连差旅费都是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垫出。在处理矛盾和利益分配方面, 职位低、权力微, 常常由于需要请示、开会等, 与项目失之交臂。

3.心理压力大, 力不从心

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是观念冲突。大学生村官现代竞争意识强, 注重工作效率、效益, 而有些基层干部惯于悠闲的工作, 两者话不投机, 最后排挤的常常是大学生;二是怕脸上无光, 大学生毕业一旦去了边远地区的基层, 怕被误以为是自己没能力;三是怕限制发展, 边远地区基层就业环境差, 缺乏良好的发展空间, 培训、进修的机会几乎为零。毕业生担心一旦到了基层, 自身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甚至影响后代;四是怕辜负基层群众的期望, 由于当地资金、资源、位置以及个人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 害怕不能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或不能解决群众所反映的困难, 而对群众产生畏惧心理。

二、影响毕业生基层就业因素初探

1.大学生自身主观认识和社会评价之间的偏离

据了解, 广东某高校2007届一名毕业生宁可在广州从事工资只有1300元的接线员客服工作, 也不愿去偏远县城从事3000多元社会保障周全且专业对口的工作, 听起来让人匪夷所思。一边是城市就业严峻, 人才过于集中;一边是基层百姓望穿秋水, 人才匮乏。在这种形势下, 一些大学生却认为, 专业不对口不要紧, 工资待遇低也不在乎, 只要留在大城市就行。大学毕业生敢闯敢拼, 在竞争中超越自我, 是值得肯定。但是, 当部分毕业生在城市里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 仍“固守阵地”, 像上述同学那样没有勇气面对城市与农村在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心里落差, 觉得去基层后将“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丢人不能丢到自个儿家。尤其是基层群众, 干部对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热情欢迎的笑容中略带诧异的眼神, 在大学生心中有一种“白上大学”和“无能耐”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世俗的偏见和自身主观上的错误认识令这些青年人处于尴尬境地。

2.激励与管理机制不完善, “人才观”错位

首先, 就基层单位而言, 由于受财力编制所限, 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有限, 认为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加重了基层负担, 加剧了竞争, 甚至认为来农村就业的学生是没有本事的, 给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带来一定难度;其次, 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过高的城乡转换成本使不少毕业生担心下基层容易上来难, 他们认为一旦接受了基层中的某个岗位, 就有可能长期待在那里。为使自身收入现值最大化, 他们对起点工资期望过高, 这无疑会造成他们到农村和基层工作的可能性变小。

3.工作重, 难度大, 职位低, 待遇差

基层邻里纠纷要村官的排解, 农村各项基本工作靠他们去做。上面有乡镇政府的要求必须照办, 还要面对文化素质不高, 法律知识不强的村民, 这些都成为了矛盾的焦点, 弄不好两头受气。笔者所任职锻炼的尖岭村委会6名干部平均每月工作20天, 而获得的补助仅有300元, 由于没有集体经济来源, 还要从干部补贴里每人扣50元做日常办公经费, 实际上村干部每月仅有250元, 平均每个工作日仅有12.5元, 除去通讯费、交通费, 补助所剩无几, 根本不能满足家庭最基本的需要, 从而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 村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另一方面, 还要为家庭生活奔波, 而从仕途上讲升迁机会无望, 后顾之忧严重。

4.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就业指导滞后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推行多年, 但其改革的速度和力度均远远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高等院校大幅度扩招, 高校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 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不相符等造成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脱节, 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教材陈旧, 未能与时俱进。培养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需要。就业指导工作也仅停留在提供招聘信息, 传授求职技巧等基本层面上, 尚未真正涉及就业的内涵和大学生未来就业生涯设计, 致使部分学生临毕业时还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能干什么。这既是大学生缺乏人生规划意识和不愿动脑的表现, 也是高校就业指导滞后的体现。

三、解决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毕业生、学校和各级政府必须立足本职, 各就各位, 通过构建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四位一体的机制, 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基层就业取得“下得去, 留得住, 用得上, 干得好”的成效。近两年, 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和启动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 部分地方出台的支边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等, 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投入新农村建设已十分重视并开始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逐步优化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环境和条件。

1.政府应出台、兑现优惠政策, 激励人才

(1) 优惠政策应着重体现在:

打破就业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等收费方面实行优惠;提供甚至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定自然资源的优惠使用权;提供公务员录用, 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 约定的服务期满后, 去留自由的保护政策。

(2)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作用, 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及重要性, 动员全社会关心、理解和支持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奉献才智, 大力宣传报道大学生在基层就业、创业的成功典范和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 使广大基层就业的大学生获得应有的尊重和成就感。

(3) 优化生活环境, 提高工资待遇。

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必须靠各级党委政府帮助引进和使用, 顺应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发展趋势, 组织动员, 引导各方面力量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鉴于现有的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 农村自身对高素质人才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 实行由省、市、县和乡镇多级财政分担基层就业大学生工资的办法, 优化基层就业大学生生活环境, 提高工资待遇, 因地制宜, 千方百计地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对大学生的吃、住、行等生活方面进行科学规划, 提供有效的后勤服务保障。

2.基层单位要优化环境留住人才

(1)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基层单位要严格惯彻落实和兑现有关政策,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及诚信度, 使毕业生能安心在基层就业。要提前就毕业生的管理、培养和使用作出安排, 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 既要委以重任, 使大学生在使用中成长, 又要加强培训, 使其不断更新知识, 增长才干;要在工作上帮扶, 资金上倾斜, 思想上帮教,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经常性地举办联谊活动、谈心活动和经验交流等。

(2) 加强观念引导力度。

基层干部普遍都比较敬畏基层单位的党政领导班子, 故基层单位党政领导大小会议上都要强调改善办事作风, 提高工作效率、投资效益的重要性, 要时常要求干部配合大学生做好相关工作, 加快基层干部思想观念改变速度, 帮助大学生找到敢想、敢做的融合点, 宣传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是响应国家号召, 为基层群众无私奉献的体现, 基层干部、群众要积极支持、配合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对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给予适当的定位, 减少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3.高等院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架起通向基层的桥梁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解决了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增强了他们基层就业的信心, 各高等院校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深化课程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为大学生赴基层创业铺路架桥。

(1) 强化宣传引导。

建立与基层就业毕业生联系制度, 及时总结、表彰基层就业、创业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通过邀请到基层、西部就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母校做述职报告等形式, 加大典型引导宣传力度, 号召广大青年到基层去, 把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报效祖国, 奉献社会结合起来。

(2) 加强实践锻炼。

高校应通过与基层开展共建活动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和开展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 让大学生走出校门前就能够亲身体验基层工作感觉, 了解农村现阶段真实情况, 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加深其对农民和基层的感情, 增强对建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实行面向基层就业的定向招生制度和订单式培养。

在各个高校, 特别是坐落在边远地区的院校, 可以就近选拔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 成绩优异, 立志去基层的优秀大学生进行特殊培养, 让他们在培训中不断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进一步加深对基层的认识, 经过若干年的培训, 他们将是一支有热心于基层工作又有相当组织和管理能力的重要力量, 对其他在校大学生也有示范作用。同时课程的设置, 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也要表现出较强的农村指向特点, 着力打造基础理论扎实, 知识面广泛, 实践动手能力强, 能安心从基层做起, 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能够敢于创业的应用型“三能”人才培养模式。

4.毕业生要更新观念, 从基层做起

工作没有贵贱之分, 只有是否合适之别。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窗苦读十七八年, 家庭及个人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他们期望毕业后能到繁华的大城市找一份体面的舒适的工作, 乃人之常情, 但是, 面对大城市残酷的生存竞争, 在濒临淘汰的边缘还在垂死挣扎, 死守大城市, 也不愿到农村基层去就业、创业, 那是怯弱、没信心的表现。因为工作没有贵贱之分, 关键在于是否合适自身。故需要摒弃落后的人才观念, 充分认识到不管是到大城市、大企业、政府部门还是到边远地区、乡镇企业或是农村基层组织, 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名劳动者, 没有贵贱之分, 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都能实现大学生的价值, 赢得他人尊重。

(1) 了解自我, 准确定位。

农村的情况非常复杂, 面对农村复杂的社会环境, 薄弱的经济基础, 相对滞后的文化, 较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要想发挥作用, 有所作为, 其难度也相当大, 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热情, 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 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 丰富基层工作阅历, 获取农村工作技能,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准确定位发展方向。

(2) 把握政策, 大有作为。

据统计, 截止2004年9月30日, 我国有3.7万个乡镇, 70万个自然村, 农民的生活、文化、医疗、卫生和教育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 尤其是边远地区, 而现在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从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大扶持力度, 正是一个创业, 实现人生价值的黄金时期, 正如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大午所说:“创小业在城市, 创大业在农村, 但是要创大业的时候, 要有毅力, 要有准备”。十大优秀村官“蚕桑村官”王涛波, “心系百姓”的女村主任李爱玲, 志在四方的“西部园丁”邱立勇, 救死扶伤的“乡村医生”赵常园, 学农爱农的“无悔青年”杜翔, 奋战雪域的“勘探专家”卢经仕, 科技养殖的高级顾问谭柳芬等优秀大学生农村创业典型事例数不胜数, 他们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 是新世纪的毕业生, 他们选择了农村, 农村也造就了他们, 使他们实现了人生价值, 赢得了人民的认可与尊重。他们的成功实践证明, 农村大有作为,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到基层去与人民紧密结合, 为祖国奉献青春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村人才紧缺双重矛盾并存之下,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就业, 是各级党政部门和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 事关中国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稳定。文章根据笔者近两年的省直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在农村基层任职锻炼的“村官”经历, 结合两年多的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经验, 就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和原因做了一些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以促进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农村基层,就业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宪.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经贸导刊, 2006, (8) .

[2]郭嘉轩.大学生为何拒绝去基层[N].河南日报, 2006-12-19 (农村版) .

大学生基层就业 篇9

该项调查始于2014年5月,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法, 结合部分教师和学生访谈。在样本设计方面, 以曾经和当下在基层服务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他们均为通过本市“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以及“社区服务计划”三类基层就业项目选聘到基层工作, 包括参加2006年至2013年“三支一扶”计划181人、2008年至2013年“大学生村官”97人、以及2013年“社区服务计划”31人, 共计309名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服务的基层单位, 主要是农村、街道社区、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 这些单位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工作杂、事情多, 经济报酬相对较少, 工作和生活的环境相对艰苦。

由于部分调查对象的联系电话或服务单位产生变更, 最终回收有效样本209份, 其中98人正在基层服务, 111人已经离开服务岗位, 回收率67.64%。样本分布特征为本科毕业生占86.3%, 专科毕业生占13.7%;男生占27.3%, 女生占72.7%。

在内容调查和思路设计方面, 考虑到当前研究对影响基层就业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方面已经关注较多, 本研究拟从教育视角切入, 对影响大学生基层适应能力的高校指导工作进行重点考察。

二、结果分析

1、个人能力难以适应基层环境

多选题“基层工作中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排在前三位的选择分别是:“环境适应能力”占比63.2%, “实践操作能力”占比60.8%, “人际沟通能力”占比46.9%。访谈中一位江苏籍的毕业生在上海郊区农村担任村书记助理一年来, 对本地方言只能听懂不会说, 她表示刚到基层时几乎听不懂本地方言, 年老的村民也听不懂她的普通话, 语言沟通障碍直接影响到基层工作的开展。另一位在市区某街道担任居委会主任助理告诉我们, 他每天要应对拆迁过程中各种矛盾和纠纷, 常常要参与吵架劝架, 需要非常讲究谈话艺术和处理技巧, 这对一个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有点力不从心。基层的现实情况确实比较复杂, 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比较差, 对工作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心理素质、承受和抗压能力都有很大的要求。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毕业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没有受过苦和委屈, 对农村和基层了解甚少, 对基层生活缺乏深入的体验, 对基层实际情况和民风民情都不太熟悉, 一旦进入基层, 难以快速和群众打成一片, 难以和基层实际融合起来, 心理落差出现了, 很容易产生不适应和厌倦心理。

2、专业知识鲜有运用到基层工作

当问及“专业知识在基层服务过程中运用情况”时, 27.3%的毕业生表示“基本用不到”, 41.2%的毕业生表示“偶尔用得到”, 这意味着近七成毕业生在从事与专业不太相关的基层岗位, 他们所学不能用, 要用非所学。一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工作以来没有碰到过法务相关的事情, 一位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表示工作中最多用到Word、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 大学里学的那些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知识不用就渐渐淡忘了。在这种工作环境和情况下, 无疑会让大学生感到迷茫, 他们带着极大的热情被泼了冷水, 沮丧地发现自己过去学的知识和能力实际上派不上用场, 顿时发现现实和理想有着很大的差距, 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 慢慢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对于基层单位来说, 他们需要的人才, 高校没有对大学生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 导致毕业生来到基层工作, 由于专业和自身能力问题, 无法胜任基层相应的工作, 因此双方磨合起来困难重重。

3、人才流失影响基层队伍稳定性

一方面, 部分毕业生在服务期间选择中断。被调查的111名离开服务岗位的对象中, 46.8%的毕业生是中途主动提出中断服务, 中断后续发展主要是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编制等, 比例占到34.6%, 中断原因包括:工作不适应、专业不相关、待遇比较低、以及对发展前景的不确定而担忧。另一方面, 毕业生在服务期满后多数会选择回到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地方, 仅有少部分大学生会自愿选择继续留在当地基层、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调查中当前在岗的98名毕业生中仅有32.4%表示将来会继续留在基层工作。由此可见, 基层大学毕业生工作稳定性差, 服务周期短, 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流失的原因有很多, 不适应是主要原因。基层的生活环境艰苦, 基层群众的普遍素质不高, 会让他们感到失落;长期远离家乡、父母、朋友, 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同时, 基层工作中人际关系太过复杂和工作繁琐也是原因之一, 一些毕业生表示在基层没有受到预期的重视和培养, 提出的工作建议一般不容易被接受, 使得他们对未来的留用可能性和发展前景感觉迷茫而被动。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 当初的激情完全被磨灭了, 当初所期望的一切灰飞烟灭, 最终导致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离开基层。

三、对策建议

以上调查结果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生自身适应能力存在缺陷, 最终导致人才的流失也源于个人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在基层环境和工作中的不适应, 这种不适应可以通过大学期间的基层意识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等途径得以改善, 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和就业指导作用, 鼓励更多的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1、宣传引导, 加强大学生基层意识教育

在校大学生对基层缺乏感性认识, 对基层现状不了解, 很多毕业生都觉得基层与自己的就业考虑距离遥远, 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他们面向基层就业的抉择, 这时就需要高校老师加以引导和教育。我们发现, 调查中57.4%的学生了解基层项目是通过学校宣传和老师推荐, 但在开放性问题中有毕业生表示“学校宣传主要集中在大四找工作时”, 所以大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基层就业时还主要停留在就业层面上, 没有真正思考自己的价值观, 对到基层服务的意识还停留在口号阶段, 对到基层就业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调查中问及“当初选择基层就业的决定性因素”时, 25.84%的毕业生为了“到基层锻炼自己”, 10.5%的毕业生表示“响应国家号召, 服务基层”, 这部分毕业生正是带着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感的使命奔赴基层工作, 相信他们会更加爱岗敬业, 把基层工作当成事业来奋斗。因此,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亟需改变传统片面追求就业率、忽视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工作模式, 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就业指导之于学生个人发展和国家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价值,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 推动大学生面向基层择业就业。建议高校从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引入基层意识教育, 大二、大三学年通过政策制度宣传、典型事迹报告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认识基层工作, 到大四毕业前做好招募动员和考前辅导工作, 全程引导和渗透, 帮助大学生树立牢固的“基层就业观”, 引导更多的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2、增加社会实践, 提高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

调查中毕业生对专业知识鲜有运用到基层工作的困惑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工作适应能力和胜任能力的问题。从学生角度看, 2013年大学生蓝皮书显示专业对口率仅为19.2%, 说明所学专业与就业的相关性并不显著。随着国内高校通识教育理念的普及推广, 毕业生今后不应该在专业对口问题上过分纠结。从高校角度看, 尽管就业形势强烈要求高校降低重心, 以培养能够适应基层就业需求的人才, 但在实践层面上, 政策落实起来举步维艰, 大部分高校还没能积极针对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基层就业的需要系统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本着解决大学生基层工作能力差的问题, 当一课堂改革遇阻时, 就应借助二课堂及时弥补。高校应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积极构建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毕业生面向基层择业就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摸清意向, 重点培养基层需要的人才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 但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适应基层工作。基层工作对就业者有着独特的素质要求, 高校如果把所有大学生想当然地肯定为能适应基层工作, 往往导致部分大学生基层适应能力差, 服务时间短。调查中31.1%的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是考虑到“离家近, 熟悉基层环境”, 实际也证明这部分本土大学生回到生源地不仅可以快速适应当地环境和工作, 在有些工作上还有优先权, 比如“在村委会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此, 高校应做好“大学生基层就业意向调查”, 针对这部分意向群体进行分类就业指导, 引导他们根据基层就业目标进行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 积累基层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结合专业性质与个人发展需要, 及时做好调整和准备。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相关的职业教育活动, 如举办基层就业政策宣传讲座、召开基层学子回母校座谈会、带领学生赴基层单位参观考察等等;有针对性地培养意向群体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基层比较看中的能力, 包括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应变决策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等多要素基本工作能力。最终为他们面向基层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帮助他们成为基层真正需要的人才, 相信未来他们到基层的适应能力会更强, 工作也会更愉悦更稳定。

大学生基层就业 篇10

一个人就是一个座标,22名普通大学生的22个成长故事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这些来自清华、北大、人大、川大、中南大学、西南交大、西南大学等高校的优秀学子,他们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在发达地区,还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成长的空间因为他们的努力而变大。

尽管他们离开校园时选择的舞台各不相同,成长的轨迹却是如此的相似,不随大流,不畏艰苦,不等不靠,愿意从最小的事情做起,踏踏实实地工作。

关注他们的成长,是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一种思路,关注他们的成功,让我们更能看清前进的道路与人生的意义。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隆重推出《青春在这里闪光——讲述当代大学生基层就业和创业的故事》一书,该书已于2008年1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微型小学下一篇:概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