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可申请奖励

2024-06-11

天津: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可申请奖励(共5篇)

篇1:天津: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可申请奖励

按照《通知》要求,本市今年将继续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根据有关规定,在校期间未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时自愿到本市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从事第一线工作,且签订就业协议5年以上,并具备有关条件的,按照相关程序可申请天津市人民政府服务基层奖励金。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时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从事第一线工作,签订就业协议5年以上,并具备有关条件的,按照相关程序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

自主创业可申请小额贷款

《通知》要求,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支持和服务。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最高额度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组织起来就业的.还可以申请群体贷款。劳动部门建立公共创业园,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创业园实现自主创业,发挥公共创业园的孵化器作用。

困难生优先安排就业见习

《通知》要求,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并且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加强离校后就业服务。对于离校时未能就业的经济困难毕业生,劳动保障部门优先安排其参加就业见习,按规定落实培训、鉴定补贴和见习基本生活补助。

全市要将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扩大到150家,年见习能力为1.5万人。对在基地见习的高校毕业生,给予见习毕业生每人每月400元的生活费补贴和10元的综合保险补贴。

 

篇2:天津: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可申请奖励

从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昨日本市发布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从事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公益工作”的通知。本市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均可报名,上岗后可享受五险待遇,并由市就业资金按照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岗位补贴。报名工作预计在5月份启动,选聘工作6月底前完成。

此次选聘对象为坐落在本市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和本市生源在外地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含毕业后未就业的学生),聘用条件为:高校毕业生需具有全日制本科、专科学历,工作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具有团队精神,愿意从事公共服务工作。

篇3:天津: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可申请奖励

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现实意义

基层这个概念, 可能以前更多认为是农村和西部。实际上, 基层的概念也是十分丰富的, 既包括广大农村, 也包括城市的街道、社区;既涵盖县以下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也包括中小企业;基层就业既包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也包括监护行业和监护岗位。基层的概念是一个大的概念。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时代的要求, 于国于己均是非常必要的。

1、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有利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高校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开拓就业渠道, 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项目引导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支一扶”计划就是项目引导的举措之一, 已经和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2、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促进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大学生去基层就业, 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面。“三支一扶”等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的实施, 从长远看, 对于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 进而提高基层经济、社会管理水平都是有利的, 如果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机制, 实现良性循环, 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问题。

3、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促进了青年人才的成长。

到基层去是有志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基层的艰苦条件可以锻炼和磨炼人, 大学生毕业到基层去, 可以学到很多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 可以砺炼人生、磨练意志, 培养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联系群众的良好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 可以熟悉国情、了解民情, 增强热爱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历练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4、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为农村基层输送了人才, 补充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 储备了“生力军”。

我们调研时, 感受最深的是基层确实渴望人才、需要人才, 大学生在基层确实有发挥作用的舞台。“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基层的时间虽然不长, 但他们带去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观念。不论是在学校任教, 还是从事支农、支医工作, 都能运用所学, 做出成绩, 为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些基层乡镇的领导盼望这些大学生能留下, 表示“只要能留下, 需要什么给什么”。

二、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各地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 拓宽就业渠道, 优化就业环境, 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总体来看,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但形势不容乐观, 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特别是就业的流向不平衡。高校毕业生大多数在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就业, 真正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人数很少。同时, 到西部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不仅数量少而且学历相对较低, 西部地区的人才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归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先是信息渠道不通畅。

有些大学毕业生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到基层去干什么工作, 盲目投递求职简历的行为, 无疑会导致成功率大打折扣;有的毕业生想去基层, 但对基层并不了解, 信息不对称阻碍了毕业生下基层, 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困难。

2、基层待遇比较低。

大学生到基层“下去以后再上来”的机制没有形成, 求职学生顾虑较大;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有限, 收入水平与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差别较大, 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还存在用工不规范、不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 挫伤了毕业生到这些单位就业的积极性。

3、现在高等学校的专业和学科设置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基层的需要。

高校的培养跟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很多是脱节的, 所以大学自身也应该逐渐调整专业, 不要让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干”。大学生在校期间, 如能多参加一些社会或生产的实践活动, 了解国家、社会的发展, 了解企业、技术的发展, 对于日后发展将大有裨益。

4、大学生基层就业难还存在观念问题。

部分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观念存在一些误区, 社会舆论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多数大学生希望能当公务员, 留在大城市、大型企业。如何使青年人认识到基层就业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从环境条件上创造一个有利于一生发展的基础, 这需要政府考虑如何引导和激励。

三、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什么样的单位才能让毕业生满意?什么样的单位才能让寒窗苦读的学子大有作为?这就是一个就业观念转变的问题。时代在变化, 社会在发展, “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应该成为包括家长、学校、用人单位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

1、引导和指导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对于毕业生就业心态的调整, 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和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一是要认识到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大学生不再是精英。二是要认识到现在的用人机制是一种市场化的用人机制,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已成为选人择业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依靠政府和学校统包统分已成为历史。三是认识到社会的整体就业压力在加大。因此, 广大高校毕业生必须在此前提下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 必须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 树立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求职理念。同时, 要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会带来大学毕业生岗位的大众化, 在这种形势下, 大学毕业生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

分析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 存在几种误区:一是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过分强调专业对口, 这一观念成为众多毕业生就业的“障碍”。二是城市情结。毕业生择业扎堆大城市的现象依然没有消减, 城市人才的供大于求直接影响薪酬水平和求职机会, 也制约着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农村、社区充分就业, 造成了部分毕业生“有业不就”。三是大学毕业生追逐热门。很多大学生择业时只看行业是否火爆, 大大缩小了求职空间。四是外企情结, 结果高不成低不就。五是高估薪酬。数据显示, 有43%的大学生毕业生求职对薪酬的要求在1500-2000元之间。大学毕业生过分注重薪酬, 也是造成大学生“有业不就”的原因之一。事实上, 评价一份工作的价值, 薪酬水平只是因素之一, 还要看企业发展状况、岗位的发展空间、劳动强度、福利、以及工作地点的生活水平、工作环境等, 这些都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 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 确实存在就业心态不健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实, 很多学生就业标准很模糊。此外, 学生和老师、家长的沟通很少, 大多是和同学之间的交流, 这样无形中形成了互相攀比的思想, 就业期望居高不下。

为改变以上状况, 学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作用, 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勇敢地走向基层就业。首先高等学校要在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年开始, 就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设计的课程, 以讲座和网络教学的形式,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地位观、权利观。其次, 大学的思想政治课要充分发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宣传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典型案例。同时, 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也要充分发挥大学课堂的育人功能, 让学生在大学课堂中吸取丰富的知识, 砺炼完美的人格。三是在毕业前夕, 要进行正确的就业观指导, 宣传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 引导广大毕业生调适就业心态, 面向基层就业。四是学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 包括学生处、团委、各系 (部) 书记、学生干事和辅导员, 在开展积极有益的思想政治工作时, 要将择业观教育贯穿始终, 引领广大毕业生树立为基层服务,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就业观念。

2、完善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有效机制

2005年中办、国办下发了18号文件, 在毕业生资源的配置以市场为基础这样一种机制基础上, 加大了政府的调控力度。既鼓励毕业生长期在基层工作, 也欢迎毕业生提供阶段性的服务;既考虑基层的实际工作需要, 也考虑大学生的个人发展, 更加人性化。贯彻落实国务院18号文件精神, 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根本问题就是政府要适应当前经济体系的要求, 建立一个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长效机制。这种长效机制, 一是政策的完善和配套, 另一个是要建立教育经济补偿体系。各地区要积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办法, 重点解决经费支持、政策统筹、促进就业等问题, 通过政策引导、舆论引导、市场引导、项目引导, 在全社会形成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

此外, 还要深入研究并逐步形成更有效的机制, 激发广大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吸引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解决高校毕业生“下得去, 留得住, 有前途”等问题。

3、构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

除了建立一套毕业生下基层的长效机制外, 各高校还要营造一种大学毕业生下基层的良好氛围,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下基层就业, 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针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学校应该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上下更多的功夫, 从小处着眼, 细处入手, 引导毕业生了解基层的情况。同时, 可以经常请些基层的领导来学校介绍基层的发展情况, 还可以组织学生代表到基层去, 亲自看看基层的发展。这样, 既能让毕业生了解基层, 又能宣传基层, 改变毕业生对基层片面的看法, 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到基层就业。对基层用人单位来说, 特别是那些用人需求大的基层单位, 招聘前, 可以到高校举行介绍会, 向大学毕业生推介基层, 把基层的优势告诉大学生们, 同时, 要把相关政策在招聘会现场展示出来, 这样才有利于吸引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总之, 做好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这不仅是就业问题, 更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全局意义。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周生贵, 蔡文伯.力争“零距离”接触.畅通毕业生通向基层的渠道[J]中国高等教育.2005, (5)

篇4:大学生就业:到基层去

这是十分令人欣喜的消息。长期以来,人们听惯了太多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论调,看到了太多大学生不愿“屈身下嫁”到基层工作的现象。曾几何时,凡是调查大学生就业意向,其必然是只盯大城市、大单位,愿意到基层单位、边远地区扎根者寥寥可数。

有调查显示,70%的毕业生希望留在北京等直辖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来自大中城市的大学生竟有70%以上表示不能接受去小城镇或乡镇企业工作。很多毕业生“咬定城市不肯放”,“一颗红心向沿海”,一边大喊中国大学生过剩,就业压力太大,一边又疾呼坚决不到基层“低就”。

篇5:天津: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可申请奖励

一、存在问题

1、学生自身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本研究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调查问卷492份中, 其中有效调查问卷490份。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 毕业后希望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占41%, 选择自己创业的学生仅占8.3%, 选择“备考大学生‘村官’”和“参加‘三支一扶’”的同学占13. 6%。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的意愿并不强烈, 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就业意愿的选择与农村的生存面貌有一定关系。目前, 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农村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没有形成现代化的工农业产业链, 无法提供适合大学生参与的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同时, 大多数学生认为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备, 生活条件艰苦, 发展前途不好, 去农村发展很没面子, 调查数据显示31.22% 的学生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

2、大学生择业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较重

大学生在选择人生道路时多受家庭影响。许多学生不愿违背父母心愿而放弃自己的鸿鹄伟志, 在父母规划的所谓“蓝图”中学习、工作、生活。调查数据分析显示, 40.2% 的学生受到家庭各种观念的影响。因此, 有部分大学生放弃了到农村基层工作的想法, 而转身进入繁忙的城市生活中。

3、学生对农村基层工作缺乏信心

农村基层工作存在着复杂、繁琐、反复的特点, 刚毕业的大学生在面对这样的工作时, 难免会缺乏信心。一方面大学生阅历较浅, 对于农村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复杂的宗族关系及处事法则缺乏了解与认识, 没能及时调整应对的策略、尽快适应农村现实环境, 从而导致工作上的被动;另一方面, 现在大学生专业技术知识也不够全面, 缺乏实践经验、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 20% 的学生由于缺乏到农村基层工作的信心, 而放弃到农村基层就业。

4、农村在收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目前与城市之间还有明显差距

农村和城市在收入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是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又一重要原因。有资料显示,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 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19.2%。深度挖掘体现出来的是就业保障等制度的不平衡。一个城市工人, 他能享受五险一金的保证。而到了农村, 这种优厚待遇却很少显现。如果农村和城市一样使得工人的权利能够得到制度保护, 那么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队伍当中。有超过34% 的学生或多或少的受到相关方面的影响。

做好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工作是适应时代发展, 顺应国家政策之举。大学毕业生应抓住时机, 把握就业方向, 为实现人生价值奋斗。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如何响应政策号召;如何促进毕业生就业,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 主观上, 我们要做到“两个改变一个增强”。即改变大学生现有的就业观念、改变家长的育才理念、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客观上, 我们要构建适合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基础环境, 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

二、解决对策与途径

1、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政府部门与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建设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把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正确择业观, 让大学生意识到, 到农村就业, 利用自己的智力优势去为农村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提高做贡献不仅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也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切实增强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 让广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 认识到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蕴藏着许多能让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与理想的机会, 提高他们到农村就业的主动意识。同时培养大学生对农村的热爱之情, 让他们主动到农村基层中工作。但是对于那些生长在城市, 又很少有机会了解农村的大学生来说, 学校应利用有限的资源为他们提供了解农村的机会。

2、改变家长的育才理念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 今后有个好的人生。家长不惜一切物力与人力, 力图帮孩子找到一份收入颇高、相对稳定的工作。相比农村基层工作而言, 这远远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 因此, 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投身到农村基层工作。要做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工作, 还需要我们加强对父母育才观念的引导和改变, 学校应时刻保持同家长的联系, 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适时提出必要的建议, 在家长与孩子之间构建一座彼此了解的桥梁, 让家长正确的帮孩子找到合适的工作, 实现孩子的人生价值。

3、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就业难”是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 这一难题使学生失去信心。信心的缺失不仅仅是因为几个岗位的缺乏, 竞争压力的加大, 更重要的是自身能力的缺失。这体现在学生寻找到工作后, 不能对工作遇到的问题采取有效快捷的解决方式。尤其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 在面对农村基层工作时由于自身经验缺乏, 在处理问题时难免会困难重重。本来满腔热情投身工作, 却处处吃苦头, 这不得不使大学生丧失战斗的信心和工作的热情。要增强大学生的信心, 我们应该主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学校办学目标是培养专业性、知识性、实践性的人才, 在此基础上应鼓励并支持学生假期参加与农村基层工作相关的实习, 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 培养对农村基层工作的热爱之情。

4、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

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当然, 要促进更多的毕业生去建设新农村, 我们需要有力的政策支持。为此, 政府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立足本地实际, 创新体制机制, 在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落实社会保障、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相关福利待遇的同时, 考虑政策的全面性与延续性, 使赴农村就业的大学生都有一个可预期的发展空间, 得到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优惠与扶持。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还应加强配合, 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职业资格培训、就业见习等工作, 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指导与帮助。

同时, 政府还应加强完善选拔机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们要把最适合的人才送到基层一线去建功立业;构建帮扶引导体系, 形成社会、政府、高校、乡镇全面参与的良性互动;建立考核管理制度, 激励大学生积极工作, 为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切实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与当地群众一起创业致富。

5、改善农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做好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 除了解决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以外, 我们还应从工作环境着手, 看到农村基层工作的现状与环境。

目前, 对于到农村工作, 许多大学生担心处理不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不能与农民更好沟通。也有的学生担心由于农村缺乏合理的用人机制, 农村基层单位会“热热闹闹引来人才、冷冷清清对待人才、无用武之地毁了人才”, 使大学生枯萎在农村基层。因此, 大学生更希望自己工作在城市, 即使工作并不顺心, 压力再大, 他们也宁愿放弃到基层工作的机会, 而奋斗在城市一角。针对这一现象, 用人单位应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 改善自己的现状, 吸引人才。例如, 基层工作的领导人应该多与就业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

其次, 农村生活环境是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大环境角度来讲, 要真正形成大学生自觉到农村就业的风气, 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就业的物质与文化环境、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是必然之举。中央层面要进一步完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 各级地方政府都要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 积极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切实改善农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提高农村就业的福利待遇。届时, 农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会大大增强, 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主动性会得到显著提高。随着农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大学生农村就业将会实现常态化, 大学生将会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三、展望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已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加入到建设农村的队伍当中, 成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股有生力量, 为农村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但是, 仍有许多农村基层建设岗位, 缺乏知识储备丰富的大学生, 仍有许多农村需要大学生来建设, 因此国家鼓励大学到基层工作,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在此形势下, 做好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工作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这需要我们不断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改变家长的“政策”干预, 增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信心和荣誉感。同时我们还应改善农村环境, 改善就业环境, 为农村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摘要:支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 也是解决我国近几年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多赢之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 承担着多样的社会角色。新形势, 新政策下, 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影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现存的问题, 深入分析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 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 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基层就业,农村,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杜丽华.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创业就业的机制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 2009 (10) :265-267.

[2]张雅光.农村基层对大学生的需求与就业供给状况分析[J].学术论坛, 2009 (9) :190-193.

[3]张平, 石亚娟, 王胜远.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 2010 (6) :126-128.

上一篇:下水道施工合同下一篇: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