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2022-12-28

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长, 经济水平发展迅速, 新兴企业起步飞快, 社会岗位分工也越来越细致, 因此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而事实上不然, 大学生就业情况是陷入僵局的, 逐年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显然这一现象不利于社会教育、就业等相关情况的发展, 就此我们做出了相关研究分析。

分析表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反映出学生个人能力问题, 也体现出个人价值的问题, 因而引出就业质量是社会性问题。影响原因很多方面, 存在主观性和客观性, 但最基本的还是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 没有实力怎谈品量, 就业能力的高度决定就业质量的层次。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 大学生个人素质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顺利就业并拥有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集合体。它也是就业综合素质的体现。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与大学生职业相关联, 与大学生个人能力相联系。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一大关键因素, 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由多种因素共同组成, 包括个人素质、职业规划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等。大学生个人素质指大学生精神层面素质和品德道德层面的修养。

包括政治面貌、思想美德、心理素质、内在修养等。这些素质能力是与行事能力成正比的。若一个大学生拥有较高的行为素质和较强的行动能力其就业能力水平会相对较高, 因此大学生个人素质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体现。

根据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概括的最优尺度回归和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各因素的最优尺度回归的结果数据分析综合反映得出结论: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首要因素, 大学生内含个人素质是影响就业质量的核心因素。因此高校应注意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1]。

(二) 大学生职业目标

大学生职业目标即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目标。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大学生可以通过充分认识自己身上特有潜能和了解自己身处生活环境来对自己未来生活努力方向的一个充分职业定位。职业目标明确, 努力方向清晰, 因此就业质量增高, 可见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它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体现[2]。

(三) 大学生实践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进入社会职场中必学的社会交往能力, 即人际相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反应能力, 处理问题能力等。社会实践能力的总体呈现是表明大学生个人就业能力的关键[3]。

(四) 大学生专业能力

大学生专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进入职场中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即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其中电子计算机、外语能力、艺术方面技能等都属于专项能力, 大学生专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基石。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

(一) 大学生就业个人满意度

大学生就业质量指大学生毕业就业状况的优劣水平。就业质量的好坏程度也表明社会产业发展优劣程度。

大学生就业质量包括工资水平、个人满意度、就业发展前景等。工作环境也是就业质量的关键, 环境的好坏体现就业公司的优劣程度, 工作与兴趣的适应度也直接影响着工作的质量。

因此大学生就业质量也受不同因素相互作用。其中包含大学生就业个人满意程度, 是指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对自己岗位的感受, 主要反映大学生心理状态, 满意程度越好代表就业质量就越高, 由此就业个人满意程度是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组成部分, 即个人满意度的高低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优劣。

(二) 大学生入职专业匹配度

大学生职业专业匹配度是指大学生专业性与其职业要求情况相适应的状态, 主要反映大学生就业以后的志愿得到敬仰的层次度, 也是就业质量的显现。入职专业匹配度越高, 掌握相对技能越牢固, 就业质量越好。

(三) 大学生职业发展清晰度

大学生职业发展清晰度指大学生职业发展前景, 主要指大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技能所获得的薪资报酬, 这样能够自觉让大学生通过努力来获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职业发展越清晰越有利于就业, 因此拥有好的职业发展是增强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

(四) 大学生工资水平合适度

大学生进入社会职场中通过自身努力劳动来获得薪资报酬, 其中工资水平决定了大学生生活水平状态, 体现出和谐状态下社会给予大学生的社会安全感。工资水平直接决定了就业质量。

其中工资水平是就业质量最直接的体现, 如果大学生工资水平高于普通标准水平说明其就业质量高, 若工资水平低于普通标准水平则说明就业质量差。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一) 就业能力对综合就业质量的最优尺度回归

数据来源于模式在2014.2015.2016届大学毕业生中进行随机抽取调查的问卷。

主要以问卷查询的形式进行记载, 收回2000份问卷, 收受接管问卷为950份, 有效问卷为830份, 回收率90%, 有效率为95.2%。对本课题数据阐明, 主要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对所设计的相应进行分析, 结论得出:就业能力越强概括性就业质量越高。

通过对就业能力包含内容的了解, 并对比结果分析, 要提高就业能力需着重从以上方面培养自身能力来提高就业质量。对此我们可以通过相关数据做出以下整理分析。将不同就业能力组分为低等工资组、中等工资组、高等工资组三组阶段, 把高等工资组定为5000元以上, 中等工资组为3000—5000元, 低等工资组为3000元以下。

通过数据得出:在获得工资高的学生中处理工作能力方面比低能力组人数要高;高能力组社交领导能力方面比低能力组人数要多;高工资能力组内在素质高于低工资能力组内在素质。

总之高工资组就业能力是较高的。可见工资与就业能力呈正比, 工资代表就业质量, 所以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也呈正比关系。因此要获取高的薪资水平就要提升就业能力进而来影响就业质量。

(二) 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各因素的影响

学生就业工作环境分为:较差 (室外、危险性较高) 、普通、好 (舒适、安全) 三种环境氛围。由此得出结论:高能力组人数总高于低能力组人数;高能力组的工作环境优于低能力组的工作环境;就业能力强的工作环境好。

就业能力越强环境越好进而工作质量越好。由此得出结论:高能力组学生工作与兴趣适应情况比例相比低能力组要大。

即高能力组适应能力强, 所以提高就业能力来增强就业质量。再对就业地点的频数分布进行卡方检验之后发现三组概率均低于显著水平, 表明就业能力影响就业地点的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业的大学生中, 高能力组的学生分别占俩均值做比较前者比后者要高。

因此得出结论:就业能力高的学生选择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作为工作地点。从大学生就业的工资水平、工作所处环境、工作喜爱兴趣、工作所处地点等综合因素来看得出结论:就业能力低的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低于就业能力高的大学生;就业能力高的学生获得较高的工资报酬;就业能力高的工作环境相对舒适、安全;工作地点处于发展高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且工作满足个人兴趣。由上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关联性。由此得出就业能力会影响就业质量。此外, 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有利于技术密集型经营方式的发展, 需求大量知识型有才华型的人才。

而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容易获取知识技能, 这就导致就业能力强的学生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

(三) 就业能力的结构对就业结果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是由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构成的。内在素质包含诚实正直、吃苦耐劳、敬业精神、责任感、主动性、上进心等;处理工作能力包含分析判断能力、善于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能力等;社交领导能力包括表达能力、领导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业精神等。通过各项综合标准指数良好情况, 说明就业能力结构的假设数据可行度高。

即就业能力包括适应能力, 职业认可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四个内容。就业能力四维度验证性因素结果分析如下:通过就业能力结构求职描述性统计结果与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相结合来表明:就业能力的优劣程度影响就业质量的优劣程度, 二者同方向变化。

(四) 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面对现状及影响因素做出了以下探讨:第一学生尽早规划职业生涯, 提前准备好就业打算, 正确树立就业观念和理想, 做好社会实践并合理规划在校的学业任务, 正确分析给自己定位, 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途径对自己能力综合评估;第二全面提高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一般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有社会经验的毕业生, 因此多参加社会活动的训练, 为自己多寻求就业机会;第三转变选择就业单位的观念, 不应以大公司为择业目标, 目前二线、三线城市存在着大量用人需求, 民营企业对劳动力需求也极高,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从基础做起, 辛勤劳动, 不断挖掘个人潜能从而提高就业质量。对于上述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两者关系的分析, 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应解决就业难这一问题应从培养大学生个人潜在能力上入手, 对此做出了以下建议和指导:重视就业环境对就业能力的影响作用。就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冲击。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熟悉度越强便对就业的理解程度就越深刻, 从而提升就业能力。因此要在学校集体生活中营造较好的就业环境, 包括对大学生工作技能的培训, 在文化知识上的就业内容指导, 帮助大学生提早规划职业的计划, 寻求机会让大学生尽早进入社会;重视学校知识的教育。完善知识技能都和就业能力密切相关, 统一学习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而影响就业质量;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形成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应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自身处理工作能力、社交领导能力、应变能力等来得到相应的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其就业情况问题也广受社会人士的关注。大量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就业质量, 就业能力越强的学生就业质量越高, 其社会适应性越强, 发展机会相对多。另外在就业过程中, 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工作兴趣适应度以及工作地点都会受到就业能力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个人潜在能力显著培养。最后建议学生提高个人潜在能力应增强个人自觉选择职业的意识, 不仅仅满足于将工作成为谋生的一种方式, 而应从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来实现个人理想。此外培养就业能力还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积累社会经验, 使就业能力多方面综合体现。使自己能够完全适应社会环境, 提高就业质量。总之社会表现高的就业质量就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两者之间就业能力影响就业质量。

摘要:伴随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 高校大学毕业生飞速增长, 因而就业成为一大难题。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一些大学学生对自己的定位目标不够明确, 因此错失就业机会;而一些大学生高估自己能力, 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还有社会经验不足, 缺少技能性训练;个人内在能力因素和社会外界因素等都会影响到就业质量。因此, 本文通过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着重来论述大学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并进行阐述和思考, 最终分析得出能力强的学生就业质量高, 并对此现象提出了科学性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柯羽.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 2010, (06) :71-75.

[2] 龙志.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专业差异的视角[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3] 黄金玉.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建构与验证[D].苏州:苏州大学, 2014.

上一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分析下一篇:PLC(FX2-48MR)开关电源电路原理与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