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保障

2024-06-28

大学生就业保障(共6篇)

篇1:大学生就业保障

大学生就业保障

学院:工商学院

班级:12级旅游专升本一班

学号:I1285108

姓名:金雨佳

大学生就业保障

一、大学生就业保障现状:

大学生就业保障就是指当大学生就业困难或失业是有国建提供的保障大学生基本生活并促进其重返劳动市场的一种制度体系。在此制度体系中包括大学生失业保险、大学生失业救助、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就也培训等。但是现在大学生就业保障的现状很不乐观,随着大学生就也难的问题出现许多大学生为了能得到一份工作会不断的妥协导致他们应有的许多就业保障都没有。

社会保障的内容

1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共济性和普遍性等特征,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主要是全体劳动者,目的是保障基本生活,具有补偿收入减少的性质。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政府给予资助并承担最终责任。社会保险实行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原则,劳动者只有履行了缴费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收入补偿权利。2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救助的对象有三类:一是无依无靠、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儿、残疾人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且无子女的老人;二是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标准的人;三是有劳动能力、有收入来源,但由于意外的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而使生活一时无法维持的人。社会救济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给付标准低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社会捐赠。3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提供各种社会性津贴、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以不断增进国民整体福利水平主要包括各种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娱乐、市政建设、家庭补充津贴、教育津贴、住宅津贴等。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主要包括向烈属、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废军人提供抚恤金、优待金、补助金;举办荣誉军人疗养院、光荣院;安置复员退伍军人;为军队离退休干部提供服务等。社会优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其目的在于安定军心,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5社会互助,社会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

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社会互助具有自愿和非营利的特征,其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和成员自愿交费,政府往往从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社会互助主要形式包括:民间公益事业团体组织的慈善救助;城乡居民自发组成的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织等。

二,就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自身的社会保障意识不强

总的来说,大学生们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至少可以产生两种正面效果:其一,通过这样的行为,发现了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果不克服这样的不足,难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其二,让我们认识到人类是个社会共同体,只有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利益,才能形成多方的共赢,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和谐社会单纯建筑在个人的牺牲上。也就是说,这样的事证明:现代社会,不能没有社会保险,但是所建立的社会保险应该是良好的社会保险。对五险一金的认识了解不完善

2、对认识的不清楚

“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保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陈丹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是自愿的。很多人对五险一金了解不全面,片面的认为可交可不交,产生收缴困难,更有一些企业为了个人利益,不顾员工和国家利益,不上缴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举办的公益性互济性的社会保障。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3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

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血液”,没有充裕的资金,社会保障制度就无法运行。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就业人员社会保障起步晚,其资金缺口会更大。再从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来看,就业人员的规模不断增大,社会保障还呈现刚性增长的特点,这些都会使得保障基金支出较多,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然而,一方面就业人员本身收入不稳定且总体水平较低,由于社会保障实行谁缴费谁受益的原则,一些就业人员的收入只够维持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生活,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难以参加社会保障[1]。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社会保障基金本身的投资运营收入也会受到限制;不仅国家对就业社会保障事业本来就投入很少,而且地方政府的财政难以到位。有些地方完全可以以没有资金为由,把就业人员排除在社会保障范围之外。可见,社会保障基金的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成了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就业人员普遍没有社会保险,用人单位为降低劳动力成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利用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和在就业人员参保方面的制度空白,逃避社会责任,不愿为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从而导致就业人员多数被排斥在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之外。

就业人员就业不稳定,收入也不固定。若是按照固定时间、固定缴费基数和固定缴费率来缴费,存在一定的困难。相当一部分就业人员经常需要变换工作单位和工作地点,但目前的制度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他们在流动就业中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问题。比如在一个地方参保缴费不能在另一个地方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影响就业人员参保的积极性[2]。

虽然有劳动法等其它法律法规,但至今我国还没有一部用于专门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基本法律,在现行的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体系中, 没有关于就业人员保障的专门规定, 已有的一些相关法规政策也不够系统和全面,就业人员尚未纳入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随着就业的迅速发展和规模的日益壮大,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性[3]。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国家立法的滞后和地方立法的分散,其直接后果是社会保障社会化程度低,社会覆盖面小,规范性和强制性不足,社会保障管理中漏洞较多。例如劳动权,劳动权是由一系列权利所构成的权利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种权利彼此密切联系,共同发挥合力。具体包括一下内容:(1)工作权。工作权也可以称为就业权,是指劳动者平等获得就业机会和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内容包括工作获得权、自主择业权和平等就业权。(2)获得报酬权。即取得报酬的权利。内容包括报酬协商权、报酬请求权和报酬支配权。(3)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的劳动(工作)之后所获得的休息休假的权利。休息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劳动权,是确保劳动者得以恢复劳动力,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权利。(4)职业安全权。是指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人身安全和健康获得保障,免遭职业伤害的权利。劳动者享有职业安全权,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防止职业危害。劳动职业安全权还包括拒绝劳动的权利,即当用人单位不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环境和条件时,或者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冒险作业时,劳动者可以拒绝从事劳动。(5)职业培训权。是指劳动者获得职业

训练和教育的权利。职业培训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社会保障权。是指劳动者获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社会保险保障劳动者在生育、年老、疾病、伤残和失业等劳动风险发生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一定的帮助以维持生计。福利是一种生活上的利益,往往特指劳动者在工资以外所获得的收入或所享有的待遇。劳动者福利分为单位福利和国家福利。(7)结社权。是指劳动者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结社权是法律赋予劳动者通过团结一改变个体弱者地位的自救手段。通过组织和参加工会,劳动者有分散走向团结,有弱小走向强大,从而实现劳资力量平衡,实现劳动关系协调。从功能上看,结社权是劳动者充分实现其他劳动权利的一个保障,所以,许多国家都以宪法来确认结社权,使该权利成为一项重要的劳动基本权。(8)民主管理权。是劳动者可以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提出建议的权利。劳动者行使该权利主要通过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对本单位的民主管理,该权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民主在企业内部权利结构上的表现。(9)集体协商权。也称集体谈判权,即由工会代表劳动者也用人单位进行集体谈判签定集体合同的权利。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劳动者群体争取到优先于国家劳动基准的劳动条件和待遇,凭借劳动者自身的力量来改善劳动者群体的劳动境况,实现通过团体一致行动的自我救济。(10)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与劳动相关的纠纷后,把相关争议提请有关机关解决的权利。当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利受侵害时,有权向有关机关提请处理,来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三、完善的大学就业保障完善的措施

政府应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将政策落实到位,不做表面文章。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障制度密切相关。公平是社会保障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保障制度从其建立之日起,就有互助互济、保障公平的固有特性。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物质保证,效率的任何下降,都会造成或加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困难。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应该共同努力加强社保宣传力度是每个人都有所了解。结合自身特色对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宣传。推动社会保障的发展与进步。给予大学生生活教育上的指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与提高社保意识。大学生对社会保障了解不同,宣传力度不到位,教育没达到应有的水平。

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应投入资金,普及社保范围,使所有的大学生切实享受到保障。“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 改革办学体制和增加教育投入起了积极作用,并积累一定的经验。

.就业保障方面,先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重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学校与企业合作,向学生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就业保障是

国家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事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该保障的实施主要依靠失业保险来保障。失业保险属于社会保险的范畴,具有强制性特征。也可以说失业保险属于一种转移支付的形式障措施。

篇2:大学生就业保障

一、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就业日渐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纵观就业市场,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陷阱多,就业权利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市场化,但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就业过程中法律问题较多,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易受侵害。促进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需要适应市场需求和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原则,更需要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政府监管、市场主导、高校辅助的和谐就业体系,从而实现毕业生和谐、顺利就业。

用法律视角和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中的现象,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法律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让毕业生顺利就业,是摆在高等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为一个法学学科的学生,不仅要从社会角度深思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要从法律角度深思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毕业论文作为考核学生在校学习的一种方式,笔者更希望能学以致用,将所学与所用结合起来。探究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问题,不仅希望从理论上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还希望能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法律帮助。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终目的。本文试图从宏观的就业环境和微观的就业法律问题出发,通过对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并由此问题提出了保障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帮助。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以法律促进就业,既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前言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现在有人把大学毕业生戏谑地称为“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视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个就业困难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的一道难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一)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目前,大学毕业生人数众多,工作岗位相对不足。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0万,是近年来的最高值,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2009年11月2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的法制环境

1、立法层次较低,政策性文件繁多,修改和变化频繁,法律效力低。

2、就业监管部门众多,权限划分不清,政策之间未能匹配。

3、区域差异大,地方保护严重。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一)“准就业”——实习期间的法律问题

1、实习期间的身份难以确认。

2、实习期间的工伤难以确认。

3、实习期间的责任归属难以确认。

(二)就业前——就业协议书中的法律问题

1、单位不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

2、就业协议的违约责任归属问题。“被就业”现象。

(三)就业后——劳动合同中的法律问题 1.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延迟签订劳动合同。2.关于试用期的法律问题。

(1)试用期问题。试用期是大学毕业生最关键的过渡时期。(2)“零薪酬”就业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及完善

(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原则

1、保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原则。

2、平等就业原则。

3、就业信息公开原则。

4、自主择业原则。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体系构建与完善

1、建立高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构建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和谐就业体系,实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建立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法律制度。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法律保障与完善

1、修订《工伤保险条例》,保障大学生实习期间安全

2、完善《就业促进法》,监督就业协议书的签订与履行,保障平等就业权 就业协议书是否正确签订、内容约定是否合法、程序是否规范直接决定毕业生的就业权益是否受到侵犯。一般来说,就业协议书的签订需注意以下问题:(1)查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2)明确就业协议的内容。(3)严格按照程序签订协议书。

3、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三、研究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尽管已有一些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制度可依,也有学者和专家对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但在现实中促进大学生生就业的对策主要还是行政手段,研究也主要是单独在宏观或者微观方面。甚至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高校的扩招,这其实是没有法律和社会依据的。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体系的欠缺有必不可少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劳动者法律保障体系。重要劳动法律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工会法》等;重要劳动法规有《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还有大量与劳动关系有关的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在现代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政手段的作用必然很有限。另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中缺少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且保障程度较低,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且服务水平较低,作为长效机制的法律制度存在很大缺陷。为了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有效保护大学生就业权,很有必要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立法,加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法律对策。

以法律保障大学生就业、依法促进大学生就业,应当以民主和法治为导向。建立高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构建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和谐就业体系,实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建立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法律制度。

很多关于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的研究只是涉及到毕业生就业应当知道的常识。没有从法制的宏观方向和微观的具体法律实施来把握就业形势。本文试图从宏观的法制建设和微观的法律问题着手,对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做了相关的探究。

[1]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1)[2]李景森.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四、参考文献:

[3]常茜奕.法制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07(4)[4]赵洪斌.高校毕业生就业立法研究.黑龙江大学法学院,2005 [5]李友谊,卢彭.论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制度构建的原则.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2)[6]崔建远.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3 [7]卢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制度建设之探讨.中国集体经济杂志,2009(4)

[8]闵辉.毕业生就业协议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06(1)[9]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张树义.纠纷的行政解决机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11]苏永钦.民事立法与公私法的接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王丽娟.论高校毕业生的权利和义务.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3][日]星野英一,王闯译.私法中的人.民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1997 [14]王雪燕.有关大学生就业热点问题的法律研究.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5)[15]聂杜艳.浅析新《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法制与社会,2008(8)[16]张建国.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17]蔡克勇.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理工高教研究,2002(4)

[18]林嘉,杨飞,林海权.劳动就业法律问题研究.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19]李瑞学.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理性思考.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20]陈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4)

[21]梁平,陈奎.大学生就业困境及法律保障问题研究——以《劳动合同法》制定为视角.河北法学,2007(8)[22]邓佑文,李长江.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学分析——以平等权为视角.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摘 要:就业难背景下的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问题日益严重,健全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企业市场运作规则,努力构建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保障网络体系,是当前保证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法律体系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及其关注大学生的实习环节,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尺度,尤其是用人单位把大学生是否具有丰富的实习工作经验,作为优先录选的重要条件。为此,各高等学校积极为大学生实习拓展渠道,许多公司、企业等单位成为部分高校的定点实习场所和实训基地,实习活动日益彰显出其特殊的育人功效。就大学生的实习方式而言,一方面,高校根据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开展这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为了积累经验,增加就业的砝码,学生个人也在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总之,不论是学校组织的统一实习还是学生自主实习,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问题应当受到高度重视,这关系到大学生群体利益,而且也是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实习时期的天之骄子却处于管理的“真空”阶段。他们一旦出现工伤、酬薪等权益方面的纠纷问题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和程序,加上不签实习权益保障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法律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学校、学生、实习单位都处于尴尬境遇。所以,积极探索与构建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大学生实习现状令人担忧

据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大学生打工状况的调查显示:将近40%的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自身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即使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各种途径维权的也仅占13.9%,而选择忍气吞声者占86.1%。由此可见,如果政府不能尽快建立健全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障体系,随着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学生的权益受损问题将呈现上升趋势。其表现如下:

1、实习期变成“盘剥期”,无故辞退实习生或延长试用期现象长期存在

顺利通过实习期是当前大学生首先要面对的挑战,部分用人单位以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利用实习生求职急切的心理,在试用期上做文章。以试用为由延长试用期,并在试用期内不与实习大学生签订相关的劳动合同,不为其办理相关的社会保险,并在试用期结束时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无端将实习生辞退,或者故意延长试用期,致使实习生自己辞职,然后重新招募新的实习员工,置社会的道德伦理全然不顾,把大学生的试用期当成剥削期,从中获利,这已成为一些用人单位的惯用伎俩,这些单位,不断地从人才市场招聘新的实习生,不断有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扮演“奴役”的角色,这些单位只用实习生,实习期结束就辞退大学生。在这种不断的招收—辞退——再招新中实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小化,少数用人单位这种短视的心理取向,致使大学生的实习期成了部分用人单位榨取人力资源的无偿“剥削期”。

2、实习期间尚未享有相关基本待遇,最低生活保障问题难以解决

理所当然,大学生的劳动付出就应该得到相关的有效补偿。但当前由于处于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健全,作为市场主体的雇佣方,许多行为得不到规范和约束。大学生因为社会经验少,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比例悬殊,甚至有些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还要向实习单位交纳一定的费用。我们承认,用人单位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遇,但问题的本身与界定的尺度应该是大学生劳动投入与企业回报之间的利益大小问题。如今,部分企业管理者以金钱为导向:爱心缺失,庞大的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使部分用人单位以提供就业机会和试用考察为由,把实习生当成廉价了劳动力,部分只是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些分文不给,这些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用人单位的不正确价值取向有直接联系。国家教育部与团中央的有关通知中,曾要求企业的实习生应该享受基本工资和工作时间的保护,但事实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实习生在职场目前所处的劣势,并不享受要求享受这些基本保障的主动权。

3、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不签订劳动保障协议书,发生工伤、医疗等事故,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实习期间的大学生只有极少数人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保障协议,调查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不愿意跟实习生签订劳动保障协议。同时,部分高校管理者尚未意识到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保障的重要性,相关配套的学校管理措施和文件法规尚未健全,这些致使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一旦出现工伤、医疗等事故时没有相关的法律可依,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根据有关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依法享有保险、待遇等基本权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该为其缴纳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但这些目前根本无法落实。例如,发生在河南省高级技工学校学生李淑在实习期间发生的汞中毒事件,最终无奈的将实习单位告上法庭,等等。一件件鲜活的事例,说明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实习期间的大学生,一旦出现大学生权益受损的事件,用人单位认为实习生不是单位正式员工,不能做工伤保险赔偿,司法系统因为没有相关的劳动协议保障难以受理,劳动部门因为没有相关的明文规定而无法界定,学校认为工伤、医疗等事故应该由保险公司赔偿。诚然,大学生的实习合法权益没有从制度上得到有效保障。

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的原因探究

1、劳动力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卖放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校的扩张致使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据国家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劳动力过剩人数将达到1400万,其中大学生毕业生为413万,比去年净增75万,由此可见,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而此变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态势,这就成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吹毛求疵的客观原因,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部分大学生首先必须取得实习的这场演习战的参与权。

2、企业管理者为获取利益,不择手段降低成本

市场经济使企业有了用人自主权,竞争体制的引入使得企业置身于市场竞争的大浪中,于是,效益便成为企业的目标。追求企业成本最低化,实现创利最大化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为了追求利益,节约开支,占领市场,有的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仅仅把实习大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而不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有的甚至故意以种种理由克扣实习生工资或者抵押金,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实习生为企业创利创惠。还有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看准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和找工作心切的心理,许以颇具诱惑力的承诺,引学生入套,而在收取高额中介费后,却又以种种理由不履行当初的承诺。这种为了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却以丢失企业诚信,损害企业社会形象的做法目前正成为部分短视企业获利的“最佳决策”。

3、大学生求职心理压力过大,求职心切,抢抓实习演习战参与权

高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目前,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已呈年轻化趋势,大学生就业难在情理之中。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面对就业和步入社会,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深感焦虑。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和急躁,为了找到工作,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有的女大学生竟然以“舍身”为代价换取工作,这种急切的求职心理成为部分实习生被用人单位利用的直接原因。

4、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现阶段,国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大学生的实习问题属于法律管理的“真空地带”,同时,国家的有关规定中对校外兼职和实习环节的约束太少,缺乏可操作性,造成大学生实习生活中权益受到损害时无法可依,只有少数实习生与用人单位采取双方约定的原则。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学生被中介和用人单位欺骗的案例,就是他们利用法律的漏洞,在与大学生建立劳动关系时,不与大学生签定劳动协议,拒绝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国家和高校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有效保护大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5、大学生缺乏自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实习期间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的交涉中处于劣势,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受到侵害后,不愿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问卷显示:仅仅有不到30%的兼职大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另外,有的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权益受到侵害后选择诉之于法律,但因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连诉讼费都拿不出。实际上,尽管法律上大多数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在心理上,他们却依旧是个孩子,远离了父母,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心理素质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自我维权意识缺乏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的主观原因。

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大学生实习权益法律保护意识

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出台有关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这是制约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却无法有效维护的重要瓶颈。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一般不能通过劳动监察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制度,学生权利的救济程序缺失,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有权利必有救济”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然而,我们的教育立法却很少有关于学生权利救济程序的规定,因此,尽快出台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保障法规是一项事关重要的紧迫任务。学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相关法律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使之尽快完善,使实习期间大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有法可依,使他们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认为,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把实习期间的大学生纳入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或者出台更为明确的为实习期间大学生服务的法律条文,切实降低大学生因实习期间权益受损而维权的成本,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

2、加大政府监管力度,规定学校、学生与企业签订实习保障协议

签订实习保障协议是避免出现纠纷无人问津而导致大学生权益受损的根本途径。由于目前就业市场就业难的现实状况,学生本人并不具备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实习权益保障协议的主动权,据相关调查,用人单位也没有与实习生签订保障协议的主动意识。因此,高校管理者而言应该有针对的制定一些实习规范性文件,并尽可能和实习单位达成一致;另外,在制定规章制度的同时,要认真研究它的制定宗旨,充分发挥制度本身的内在功能;同时,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必要时把签订实习保障协议纳入实习生进入市场实习的规则之中,制定详细的就业市场准入规则,不断规范就业市场,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通过培训或签定责任书等方式,督促部分单位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切实加强政府在该方面的调控与监管力度,为大学生的实习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加强大学生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维权意识

政府和学校应该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号召全社会积极关注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把保障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内化成社会全体的共同理念,积极宣传实习法律教育,唤醒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各高校可以通过宣传橱窗、印刷宣传册,开展实习权益保障讲座、开设相关实习自我安全等课程,多方面、全方位的让大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实习主体自我防范与自我保护意识,有意地去培养大学生看世界的透彻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自己,要有意地锻炼自己,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进行《劳动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教育,增强学生在实习期间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让实习生尽可能了解市场的运作规则,明晰《劳动法》等相关的法律条文的规定。

4、成立各级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维护服务中心 目前,随着国家对大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和大学生自我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部分高校已经把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纳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纷纷组织成立了大学生合法权益保障与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这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浙江大学就成立了学生会权益服务中心,它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维护学生权益的学生组织,借鉴这种做法,我们认为,应该号召在学校、社会专门成立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权益服务中心,使大学生不管在何时、何地,因何种原因,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都能很快找到维护中心,有效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现在,我们也应该有效利用网络宣传的作用,开设“权益在线”等有关大学生权益维护的网站,宣传有关权益保护的知识,呼吁全社会重视大学生的权益问题。

5、开设实习权益维护短期培训班,正确引导学生自觉避免各种陷阱

实习前期,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对参加实习工作的负责同志和实习生开设短期培训班,使日常的系统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是预防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典型的个案说理,让实习生了解实习状况,如果可能,还可以邀请遭遇实习合法权益受损的大学生现身说法,让大学生在真实的案例情景中明晰事理,提升自我防范意识。通过个别典型案例,以事实说话,以事实说法,教育实习生学会自我保护,这是避免掉入陷阱的有效途径。通过开设培训班,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实习单位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解该单位在市场中的品牌地位与形象,以及相关的人事制度,对企业所提供的实习机会,自己一定要区分清楚自己获得的时实习还是试用,一定要尽可能把口头协议形成文字内容,使之有据可依,这样合法权益受损时才能有据可依,实践表明,开设短期实习权益保护培训,是避免实习生步入陷阱的有效方法。

6、构建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系统工程

积极构建大学生权益保障系统工程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这需要社会、学校、学生、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借助网络、媒体、报刊等多种辅助手段,需要发挥各级维权组织的积极作用,需要把大学生就业实习期间权益保障问题能否落实提高到影响我国和谐社会进程的高度上认识。建议学校和社会积极构建相关的服务机制,开设服务部门,突出人性化服务理念,全面提高大学生权益保障部门服务的能力,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权益保障机制。各高等学校应该深入了解大学生实习权益维护的现状与实况,真正发挥权益服务的作用,建立并尊重学生权益的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受损问题尽快予以解决。同时,积极构建维权网络系统工程,通过开展“自我管理,我有我言”权益保障系列座谈会等一系列方式,积极为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搭建平台。

(本研究为江苏省2005年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编号:25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晓霞:当前大学生实习状况及发展趋势.江苏高教,2005(5)

2、陶书中:创建毕业生就业满意工程.中国高等教育,2006(2)

3、罗增让,王佳利: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5(10)

大学生劳动就业与权益保护

作为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专项立法,《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大学生在劳动和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协议或者合同,它们是否都适用《劳动合同法》?大学生又该如何利用法律保护个人合法权益?日前,我校招生就业处张弛撰文讲解相关注意事项——

大学生在实习、求职以及就业过程中要签订各种协议,如实习协议、就业协议、劳务合同、劳动合同等,如何在签约时保护好各项权益,这是在校大学生应该及时了解和注意的问题。

实习协议:一般是指在校学生通过参加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进行实践学习,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对用人单位而言,实习只意味着企业给在校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并不存在着应聘和聘用关系。学生参加实习是为了积累实践经验,实习一般属于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所以,实习的大学生与学校有着教育的关系,接受实习生的单位不与实习大学生建立劳动关系。特别是实习期间的学生并不能享受到工资、最低工资、工伤、社会保险等劳动法法定的保障,双方权利义务基本靠实习协议来自行约定,只受《教育法》等教育法规、《合同法》等民事法规的保护。

因此签订实习协议,要明确以下几点:学校、企业及学生的权利和责任;实习期限、作息时间、工作地点、实习内容以及预期效果;住宿、饮食、劳务费、安全责任、用人单位有关管理规定;发生争议时解决办法等。特别提醒的是企业以提供实习机会收费的做法应当是被禁止的,学生参加这样的实习需要警惕,要做好自我保护,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得到相应赔偿。

就业协议:是指在校学生毕业前与学校、用人单位3方签订的协议,是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3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作为办理报到、迁转档案和户口关系的依据,并起着约束学生和用人单位在毕业后建立劳动关系的作用,该协议受到《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的保护。

签订就业协议时,要明确单位是否具备办理学生落户和接收档案的资格。明确到用人单位报到前有关违约的责任,还要对报到日期、未来劳动合同的期限、试用期、薪酬、岗位、福利等涉及未来劳动合同的内容给予尽量详细的说明。

劳务合同:学生从事自由职业,如家教、翻译、软件设计等类似的工作,一般要与雇主签订劳务合同。劳务合同通常意义上是指雇佣合同,是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是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是当事人平等协商一致的结果,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一般受雇方只获得劳动报酬。发生争议时,法院可直接受理,适用民事法规,如《合同法》;合同解除时,双方均可随时根据合同的约定解除雇佣关系。

签订劳务合同时,应本着合法以及平等自愿的原则,要搞清楚合同每条条款的确切含义,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提出疑问和咨询,在涉及个人利益时,一定不能马虎从事。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即劳动者必须加入某一个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参加单位的生产劳动,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同时,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或质量给付其报酬,这样才构成了双方的劳动关系。

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程序、形式以及内容(权利与义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劳动政策。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实习期、见习期就是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同时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劳动合同法》还对签约、违约、劳务派遣等方面都给出了详细的限定,因此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要及时了解《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以便必要时会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解决纠纷:实习协议、就业协议、劳务合同的本质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关系,劳资双方发生纠纷时在学校或相关鉴证部门调解不了的情况下可直接诉请到法院,法院处理的依据是《合同法》及其他民事法律,不适用于劳动法;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时,必须经仲裁前置程序后,司法机关才能介入,争议应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处理,特别是今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又做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

我国今年相继施行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加上现行的《劳动法》以及《合同法》等诸多法律都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做了重要规定。因此,同学们只有提前对相关法律有所了解,才能在签订各种协议的时候明确其性质及法律适用性,在践行义务的同时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各项权益。

用法律保障大学生的权利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到社会上打工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呈现扩张趋势;我国各类院校的大学生在正式走向工作岗位前,大多数也都有一个实习的过程。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在校学生打工群体,相关劳动法律却出现了空白:准大学生毕业前到实习(用人)单位实习,其身份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劳动者,其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不是劳动关系,目前来看,尚无明确规定。如果界定为劳动者,则受《劳动法》的特殊保护,否则,只能是一种劳务关系,工伤、劳动待遇、社会保险等均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对此,江苏省法学会有关专家表示,为保护这部分大学生的权益,减少纠纷,首先要订立内容完备的实习协议,由实习生与企业、学校通过自愿协商的方式签订契约来规范实习行为,特别要对实习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承担责任的问题进行明确约定,这是弥补立法不足、及时进行救济的有效手段。从有效维护实习大学生自身权益的意识出发,大学生在实习之前应主动要求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可以明确要求用人(实习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其次,学校应加强实习生管理,派教师定期到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思想、心理、实习表现等情况调查、了解。有条件的学校可派专人常驻实习单位指导、管理实习学生,这样更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专家呼吁,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打工学生要维权,只能通过仲裁、诉讼途径。但打官司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尤其还要花费不菲的诉讼费用,这些都会让贫寒的打工学子“望而却步”。因此,从长远来看,应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或修改现行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内容,填补大学生实习、就业的法律维权空白。比如,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已基本完成学业,系适格的劳动关系主体,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大学生实习期间发生工伤事故,参照在职职工事故处理办法处理,等等。

劳动法视野下的大学生勤工助学

述及《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法律保护时,一个不容回避的前置性问题是:大学生勤工助学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怎样对该问题进行解答呢?根据凯氏的法律规范理论,由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人的行为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属人因素和属事因素,即必须要作或不作某件事情的人,以及必须要作或不作的事。法律规范在决定作为法律条件或法律后果的人的行为时,就决定了这两个因素。具体到大学生勤工助学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的问题,即为哪些人和哪些事可以纳入《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畴。前者表现为对大学生是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的判断;后者表现为对勤工助学学生与雇主的关系是否属于劳动关系的判断。

公民成为劳动者必须具备法定的前提条件,在法学上统称为劳动者资格(或称主体资格),由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共同决定,而大学生早已具备了这两方面的能力。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我国劳动法规定,16 周岁以上的公民具备劳动权利能力,所以只要年满16 周岁的大学生都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另一方面,决定一个自然人是否有劳动行为能力的因素有:健康因素、智力因素以及行为自由。对大学生有无劳动行为能力的判断主要焦点是最后一个因素。很多学者主要基于大学生的身份是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当服从学校的教学安排及管理,认为大学生的行为自由受到限制,因此不具备劳动行为能力,不能成为劳动者。但是,学习之余属于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仍然不少,特别是每年的寒暑假至少有3个月。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工作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工作的方式也很自由,如IT行业的软件设计、外语翻译无需到用人单位报到,在寝室、家里就可以完成,大学生完全有行为自由。

对于勤工助学学生与雇主之间是否属于劳动关系,理论和实务界存在两类截然相反的认识:“否定说”和“严格保护说”。“否定说”主要基于对劳动部文件的规定认为大学生的身份是学生,不能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调整。“严格保护说”则认为勤工助学学生与雇主可以形成劳动关系,且基于民法规范对大学生勤工助学保障不力,而认为“立法上应把兼职大学生列入《劳动法》保护范围”。笔者以为,这两种观点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1995 年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认为,大学生不能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从而长期拒绝为大学生提供劳动法上的保护,是有失偏颇的。“就业”和“劳动关系”不是同时发生的法律概念,就业一定有劳动关系存在,但劳动关系存在未必就是就业。因为只要公民为用人单位有偿提供劳动就存在一个劳动关系的法律问题,也就是说,“劳动关系”可以先于“就业”产生。同时,《劳动合同法》第十条重新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结合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可以看出,用人单位与大学生是否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基

本法律事实是用工。

与“否定说”相左的是,持“严格保护说”的学者认为勤工助学学生与雇主可以形成劳动关系,立法上应把兼职大学生列入《劳动法》保护范围。相较于“否定说”,这种观点没有正确认识劳动合同和雇佣合同的关系。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两者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两者的历史不同;合同订立的主体不同;雇佣人主体不同;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实践中,对区分两者有意义的主要是“合同订立的主体不同”,特别是其中雇佣人的不同。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 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雇佣人为用人单位;而雇佣合同与之不同,法律对合同主体没有特别限制,自然人、法人、合伙都可以作为雇佣人。

据以上分析,“立法上应把兼职大学生列入《劳动法》保护范围”的观点,实际上忽视了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对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不加区分。该观点也过分执着于“大学生”的这个身份,忽视了成文法的抽象性的要求。应该看到,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间有很多的重叠部分,这部分适用劳动法的特别规定。但雇佣合同中还有不属于劳动合同的纯粹的雇佣合同,如个人的、短期的、临时的雇工需要,因此劳动合同并不能完全取代雇佣合同,大学生勤工助学如果属于纯粹的雇佣合同则应适用民法或合同法。当务之急是在民法中写入雇佣合同,把劳动法中没有规定的雇佣方式在其中加以规范,弥补法律漏洞。套用一句格言来说明,就是:“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如果问题实在迫切,由地方政府专项

规定来保护倒是可行的做法。

大学生勤工俭学与劳动法适用

摘要 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使我们有了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大学生勤工俭学与劳动法适用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符合劳动法弱者保护的立法宗旨,符合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同时,大学生作为成年人,理应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供给,因而更加需要劳动合同法的特别保护。

关键词 大学生 勤工俭学 劳动法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大学生校外打工、勤工俭学的现象在各高校均很普遍。与此同时,大学生勤工俭学过程中与用人单位、雇佣方之间的纠纷也日渐增多。与其他劳动合同纠纷有所不同的是: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始终受到质疑,甚至出现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企业公然否认大学生劳动者身份,对其合法权益不予理睬等事件。其他现象如大学生被用人单位任意扣减报酬;用人单位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强行索取各种不合理费用;乃至各种中介的欺骗行为也屡见报端。究其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1)相关立法不够完善。1995 年劳动部出台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95《意见》)第12 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作为特别法,《意见》专门否认了大学生的劳动者地位,使得大学生勤工俭学不能适用劳动法,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对此也没做明确规定。(2)大学生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不强。大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很少有意识要签订合同,就算签订合同,基本对合同内容也无法提出保护己方权利的有力条款。调查显示:一旦出现纠纷,权益受到侵害后采取司法救济的只占18 %[ 1 ]。另据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的一项调查,大学生维权比例只占10 %[2 ]。

(3)公权部门缺位导致保护缺失。与劳动维权相关的公权部门主要包括劳动部门和工商部门。劳动部门的职能局限在保护、调整正式用工关系中的劳动者身上,缺乏足够的精力对大学生勤工俭学权益加以保护;而工商部门的职权则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工商部门自身的法定职能并不涉及对大学生劳动纠纷的解决。工商部门对劳动用工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注册登记、营业执照的办理、违法经营内容的查处上,与大学生的权益维护没有太大的相关性。(4)高校相关就业指导120部门缺乏适当的指导与帮助。目前,各高校一般都设有就业指导部门和学生权益维护部门。前者基本上是为毕业生服务的机构,而后者则为学生校内自治组织,很难在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纠纷中起到实质性作用。

二、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分类及适用劳动法之法律依据

为了在法律上厘清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到底能否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必要首先搞清常见的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有哪些类别。由于大学生勤工俭学主要为课外兼职,时间有限及经验缺乏使其常常局限为几种:家教、产品促销、餐饮服务、散发广告宣传单等。以上行为从法律关系的角度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1)介于大学生与雇主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家教,大学生受雇于自然人雇主,以提供一定的智力劳动为内容而与雇主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一般认为不属于受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而是属于合同法调整的雇佣合同关系。

(2)介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如前文所述之散发广告宣传单、产品促销等。在这种法律关系中,一方为大学生,另一方为单位而非自然人。一般认为其合乎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关系的相关表述,因而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合同关系。关于大学生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之法律依据问题,我们认为:

(一)《劳动合同法》并未排除适用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该条可以被理解为关于订立劳动关系的主体的规定。结合第二款之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可以看出《, 劳动合同法》并没有限制大学生的劳动关系主体身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中也无相关禁止性规定。劳动法理论上一般认为,适格劳动者应当符合四个标准,即年龄标准、体力标准、智力标准、行为自由标准[3 ]。大学生劳动者无论提供家教服务还是促销服务均符合这里的四项标准,理应具备劳动法主体资格。《劳动合同法》第三节关于非全日制用工之规定,解决了大学生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之类别对接上的困境。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 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 小时的用工形式。第六十九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 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第七十一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从上述两条规定来看,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性质是非全日制用工,实践中大学生双重法律关系的建立也有了法律依据。大学生可以与多家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即建立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并且双方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拿上述几种勤工俭学的典型行为即家教、产品促销、餐饮服务、散发广告宣传单等来分析,均可能存在多重劳动关系并存在随时终止用工之现象,其与法律之规定恰好对接。

(二)劳动部95《意见》并未否认大学生劳动者身份

劳动部95《意见》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首先,其出台有特定之背景。1995 年前后,国家关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态度是保护学生的就业权。当时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情况开始出现。该条文重点在强调“不视为就业”。因为当时的大学生仍由国家包分配,如果把这种打工视为就业的话,学校就无需为学生分配工作了,实际上就会造成对勤工俭学者就业权利的不公。劳动部的这个意见有明确的立法取向,就是要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对大学生的这种规定不是要限制和损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而是旨在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 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一个选择性条款,可以不签,也可以签。如果大学生不是劳动主体,怎么还能签订劳动合同呢? 因此,有学者指出该条款不仅不能证明大学生是没有劳动者主体资格的,而且恰恰证明了大学生是有劳动者主体资格的。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是法律授权产生的,不能因为人的选择而改变。资格要么有,要么就没有。最后,同是该部法律,95《意见》明确规定了几种不适用劳动法的主体,第一种是国家公务员;第二种是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工作人员,即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第三种是农村劳动者;第四种是现役军人;第五种是家庭保姆。这五类人员根据95《意见》第4 条之规定,被严格限定为不受《劳动法》规范,而在校大学生并未被包含在内。随后在2003 年的时候,劳动部又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了《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 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 小时的用工形式。”劳动部的此项规定,也只是提到“劳动者”,而并没有进行区分,没有将大学生兼职排除在外,就是说凡是在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不超过5 小时累计的,都属于《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之适用范围。既然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下位法未作排除性规定即应视为对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肯定。

(三)大学生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符合劳动法立法之宗旨

《劳动合同法》开宗明义,第一条规定: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一言蔽之,其立法宗旨乃在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实践中将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排除在劳动法适用范围之外,恰恰有违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用工关系中,学生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将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符合一般法理关于保护弱者的基本原则。把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赋予兼职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对违反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之法律责任具体化,并规定双方的救济途径和程序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第一,事前减少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侵权的可能性。一旦兼职大学生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相应地大学生就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会给合同双方当事人特别是给用人单位一种威慑力,从而有利于减少侵犯大学生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第二,可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救济途径。和司法救济相比,劳动仲裁在解决劳动纠纷方面具有快速、经济等特点。一旦用人单位发生拖欠、克扣工资等侵权行为,大学生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不至于被劳动仲裁委员会以大学生勤工俭学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加以拒绝。第三,有利于相关部门对保护大学生劳动权益的重视。作为处理劳动纠纷的劳动监察部门和劳动仲裁委员会,由于大学生的劳动侵权纠纷成为其工作范围以内的事情,其自身必会更加重视。这有利于最终解决各类侵权事件。与此同时,还应加快职业中介组织立法的进程,加强对中介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如此,才能净化职业中介机构的服务环境,提升其服务水平,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三、雇佣关系中的勤工俭学对劳动法的适用及例外

实务及理论上均有人质疑雇佣关系是否适用劳动法,对此,笔者认为:雇佣关系在性质上与劳动关系的相似度高于与合同关系的相似度,因而,在劳动法中规范雇佣关系似乎更合乎法理及逻辑。毋庸置疑,雇佣关系中包含人身性质与财产性质的内容;同时其平等性与隶属性兼具,劳动力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特征,均与劳动关系相似。而合同关系中一般并不存在主体间的隶属,人身性质的内容也很少见。鉴于民事诉讼法关于劳动合同纠纷的诉讼采用特殊的举证责任倒置的做法,出于保护弱势群体的目的,将雇佣关系中的大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管辖范围更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及实现劳动法保护弱者的立法宗旨。关于例外,华东政法大学的董保华教授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不能适用劳动法的最低工资规定。理由有二:其一,大学生不是劳动者,因为大学生的主要职责在学习而非劳动;其二,最低工资标准包含了根据赡养系数计算的赡养花费[4 ]。对此,笔者不能苟同。首先,如前所述,大学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理当担负自我供养的责任,其父母已无法律上的抚养之责。同理,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也理当担负赡养之责。现行教育法上关于学分制的规定,关于休学创业的规定等保证了大学生行使劳动权的可行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合法性。诚然,由于大学生兼职劳动身份的特殊性,其在适用劳动法上肯定存在例外。比如关于社会保险的规定。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关系,用人单位必须要为劳动者办理各项法定社会保险事项,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及女职工生育保险等。但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具有事先可预见的短期性及不确定性,加之各高校均按教育法相关规定为学生购买了相关医疗保险。因此,笔者认为,除办理必要的工伤保险外,其余险种可由双方协商确定,似不宜强行规定。

结语 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使我们有了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大学生勤工俭学与劳动法适用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符合劳动法保护弱者的立法宗旨,符合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同时,大学生作为成年人,理应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供给,因而更加需要劳动合同法的特别保护。大学生课外勤工俭学关系到高校正在进行的就业培养机制的改革,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对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权益进行保障不但是高校的份内事,更是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的责任。为此,首先,高校要加大对学生课外勤工俭学的管理和引导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劳动执法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要认真领悟劳动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切实理解劳动法维护弱者权益、维系社会稳定、追求社会和谐的立法宗旨,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发挥劳动监察职能,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的情况进行查证和约束,才能使劳动法各级各类立法的规定不至于落空。综上,将大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到劳动法调整的范围内,大学生课外兼职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根本的保障,大学生才能通过课外兼职获取更多的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也能改变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 1 ] [ 2 ] 杨 晓谭和平:《高校学生兼职权益法律保障路径探究》,载《法制与社会》,2008 年第4 期。

[ 3 ] 雷 芳王杰兵:《论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法保护》,载《知识经济》,2008 年第9 期。

[ 4 ] 董保华陆 胤:《企业雇佣在校大学生相关法律问题探讨》,载《中国劳动》,2007 年第6 期。

论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保障和法律维护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极其关注大学生的实习环节,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尺度。尤其是用人单位把大学生是否具有丰富的实习工作经验,作为优先录取的主要条件。为此,各高等学校积极为大学生实习拓展渠道,许多公司、企业等单位成为部分高等院校的定点实习场所和实训基地,实习活动日益彰显出特殊的育人功效。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问题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这关系到大学生群体利益,而且也是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实习期间的天之骄子却处于管理的“真空”阶段。他们一旦出现工伤,薪酬等权益方面的纠纷问题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和程序,加上不签实习权益保障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法律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学校和学生实习单位都处于尴尬境遇。所以,积极探索与构建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实习现状不容乐观

大学生实习现状令人担忧,据对5 296名大学生打工状况的调查显示,约51%的大学生对实习效果不大满意,将近40%的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自身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即使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各种途径维权的也仅占13.9%,而选择忍气吞声的占81.6%,由此可见,如果政府不能尽快建立健全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障体系,随着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学生的权益受损问题将呈现上升趋势,其表现如下-1 J。

1.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随意“盘剥”,无故辞退实习生或延长试用期现象长期存在。顺利通过实习是当前大学生首要要面对的挑战,部分用人单位以追求企业利益为最大目的,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利用大学生求职急切的心理,在试用期上做文章。以试用为由延长试用期,并在试用期不与实习大学生签定相关的劳动合同,不为其办理相关的社会保险,并在试用期结束时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无端将实习生辞退,或者故意延长试用期,致使实习生自己辞职,然后重新招募新的实习员工。

2.实习期间的大学生付出与回报比例悬殊,最低生活保障问题难以解决。理所当然,大学生有劳动付出就应该得到相关的有效补偿,但当前由于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健全,作为市场主体的雇佣方,许多行为得不到规范和约束。大学生因为社会经验少,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比例悬殊,甚至有些大学生在实习期问,还要向实习单位交纳一定的实习费用。我们承认,用人单位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材提供了良好的时间机遇,但问题本身与界定的尺度应该是大学生劳动投入与企业回报之间的利益大小问题,如今,部分企业管理者以金钱作为导向;爱心缺失,庞大的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使一部分用人单位以提供就业单位和试用考察为由,把实习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部分只是给予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些分文不给,这些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用人单位的不正确的价值取向直接联系。

3.实习期间的大学生没有相应的劳动保障协议,合法权益无法保障。值得关注的是实习期间的大学生只有极少数和用人单位签定了劳动保障协议。调查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不愿跟实习生签定劳动保障协议,同时,部分高校管理者尚未意识到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保障的重要性,相关配套的学校管理措施和文件法规尚未健全,这些致使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一旦受到工伤,医疗等事故时没有相关的法律可依,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根据有关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依法享有保险、待遇等基本权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该为其缴纳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但这些目前根本无法落实。

二、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1.社会就业压力加大,使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校的扩张致使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据国家相关资料显示,2o06年我国劳动力过剩人数已达到1 400万,其中大学毕业生为413万,比去年净增75万,由此可见,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而由此便带来劳动力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态势,这就成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吹毛求疵的客观原因,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部分大学生首先必须取得实习的这场演习战的参与权。

2.缺乏社会责任感,使用人单位不择手段降低成本。市场经济使企业有了用人自主权,竞争体制的引入使得企业置身于市场竞争的大浪中,于是,效益便成为企业的目标。追求企业成本最低化,实现创利最大化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为了追求利益,节约开支,占领市场,有的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仅仅把实习大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而不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有的甚至故意以各种理由克扣实习生工资或者抵押金,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实习生创利创惠。还有一些职业中介机构,看准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和找工作心切的心理,许以颇具诱惑力的承诺,引学生人套,而在收取高额中介费用后,却又以种种理由不履行当初的承诺。这种为了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却以丢失企业诚信,损害企业社会形象的做法正成为部分短视企业获利的“最佳决策”。

3.急切的求职心理,使得大学生失去了就业自主选择权。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毕业人数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求职心切,抢抓实习演习战参与权,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目前,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已呈年轻化趋势,大学生就业难在情理之中,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而多变的,面对就业和步人社会,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深感焦虑。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和急躁,为了找到工作,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有的女大学生竟然以“舍身”为代价换取工作,这种急切的求职心理成为部分实习生被用人单位利用的直接原因。

4.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使得实习期间的大学生无法可依。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大学生的实习问题属于法律管理中的“真空地带”,同时,国家的有关规定中对校外兼职和实习环节的约束太少,缺乏可操作性,造成大学生实习生活中权益受到损害时无法可依,因此,国家和高校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便有效保护大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5.自我维权意识和保护能力弱,使得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实习期间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的交涉中处于劣势,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受到侵害时,不愿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据调查显示:仅有不到30%的大学生与实习单位签定了劳动合同。另外,有的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权益受到侵害后选择诉之于法律,但因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连诉讼费都拿不出,实际上,尽管法律上大多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在心理上,他们也依旧是个孩子,远离了父母,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心理素质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自我维权意识缺乏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大学生实习期问合法权益受损的主观原因。

三、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出台有关大学生实习过程中合法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这是制约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却无法有效维护的重要瓶颈,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一般不能通过劳动监察机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制度,学生权利的救济程序缺失,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尽快出台大学生实习合法权益保障法规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急迫任务。学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相关法律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使之尽快完善,使实习期间大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有法可依,使他们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认为,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强化大学生实习权益法律法规保护意识,把实习期间的大学生纳人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或者出台更为明确的为实习期间大学生服务的法律条文,切实降低大学生因实习期间权益受损而维权的成本,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

2.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规范劳动力市场。规定学校及学生与企业签订实习保障协议,签订实习保障协议是避免出现纠纷无人问津而导致大学生权益受损的根本途径。由于目前就业市场就业难的现实状况,学生本人不具备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实际权益保障协议的主动权。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通过培训或签订责任书等方式,督促部分单位遵守劳动法的相关细节,切实加强政府在该方面的调控与监管力度,为大学生的实习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加强岗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实习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实习期间,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对参加实习工作的负责同志和实习生开设短期培训班,弥补在工作技能上的劣势地位,减少依赖性。正确引导学生自觉地避免各种陷阱,把日常的系统教育与短期培训结合起来是预防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的有效途径。

篇3: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研究

1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

1.1 就业率下降, 失业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以近百万的人数递增, 2010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31万人。而相反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却从1996年的93.7%降到最近几年的70%左右。毕业人数与就业率这两个数字一增一减, 很直观地告诉我们现今大量的大学生在毕业的同时就意味着失业,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1.2 就业成本高, 大学生个人及家庭负担沉重

就业市场的严重失衡已经让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感觉到沉重的心理压力, 以致让他们在大学正常学习阶段都很难专心于专业学习。媒体及其他途径不断传来的就业信息让他们感觉前途渺茫, 产生就业焦虑。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校期间就已经成为“考证”一族, 交了大量报名费和考试费去考取各种和本专业有无或无关的证书, 以增加就业砝码。毕业实习的一年, 几乎已经完全成为大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为找工作而奔波劳碌的一年。有条件的家庭, 投亲靠友, 拉关系、走“后门”, 请客送礼, 借此谋求工作机会。而更多的毕业生, 就只能走南闯北, 通过各种渠道, 参加各种考试, 到处去寻找可能的工作机会。而上述这些活动, 都需要相当的成本, 给毕业生身后的整个家庭也都造成了经济上的沉重负担。更有甚者, 一些毕业生由于在毕业后几年内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自信心丧失, 最终因为无法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走向歧途。

1.3 就业背离职业理想, 沦为权宜之计

即使是在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当中, 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对自己的岗位并不满意, 只是迫于形势的无奈选择。他们为了尽快谋得一个职位, 以减轻个人和家庭的负担, 被迫接纳了“先就业, 后择业”的求职理念, 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 凑合着先找一个岗位勉强就业。但是, 这种以牺牲个人职业理想为代价的就业方式, 一方面浪费了高额的教育成本, 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一种打击, 年轻人应该有的创新能力更是无从发挥。而且, 在这种就业状况下, 大学生对用人单位自然缺乏归属感, 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选择拔腿走人, 因此必然隐含了更多的隐性失业者。

2 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有观点认为, 当前大学生这种就业难的状况单纯就是高校扩招的直接后果, 因此不解决扩招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就不可能得到改善。笔者认为不尽然!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 我国至今为止依然属于优质人才稀缺的国家, 我国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截至2009年也不过是5%~6%的水平, 而发达国家早已超过了30%, 即使是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也已经达到了16%。与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找出造成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 才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道。

2.1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

目前, 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十分严重。近年来, 教育主管机关对各高校招生资格的认定很不严格, 对于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也缺乏统一协调, 完全放任由市场来决定。其结果就是, 一些所谓热门专业人才培养过剩, 而一些社会急需人才高校却无法提供。以法学专业为例, 近几年求职难的问题就十分突出,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得以确定之后, 法学专业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空前热门, 在市场的主导下, 这一专业的设置在全国各高校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不要说在专门的法律院校和综合性大学, 甚至一些与法学完全不搭界的理工类大学比如工学院、医学院、石油大学等都有法学专业的设置。这种不计后果的、低水平的专业重复设置, 再加上扩招本身带来的学生素质下降、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必然造成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2.2 法律法规不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在区域和行业间差异明显

现阶段, 我国保障和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也有一些, 比如《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当中都有促进劳动者就业、保护劳动者就业权利等的相关规定。但是, 这些法律都是针对全体劳动者制定的, 且规定都过于原则化, 在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作用有限。而且, 大学生首次进入劳动力市场, 面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必然会将社会保障作为择业的基本条件来考虑。但是,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机制还很不完善, 城乡之间, 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 城市中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之间在社会保障待遇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社会保障的不公平必然导致就业的不公平, 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保障待遇和更好的生存环境, 大学毕业生当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滞留在大城市, 竭尽所能去竞争那些在他们眼中稀缺的岗位。当前, 报考公务员已经成为大学生们最热衷的事情, 一些热门单位甚至出现了上千名大学生竞争一个公务员岗位的现象。

2.3 政府相关就业政策收效甚微

诚然, 近年各级各地政府也都相继制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 试图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但是收效甚微。比如2009年研究生扩招5万, 这样的措施显然只能暂时缓解部分的就业压力, 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又比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其目的原本也是为了一方面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另一方面又能为西部地区输送人才, 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但实际情况是, 西部地区由于城市化程度较低, 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本来就比东部地区少得多, 这种做法反而导致当地大学生及其他符合岗位需求的待业青年的就业机会被挤占, 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而且, 即便是一些有积极作用的政策, 也会因为政策本身的不稳定性以及各级各地方政策的差异性而难以形成保障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2.4 职业中介机构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

职业中介机构本应当为大学毕业生求职提供便利, 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尽然。一些职业中介组织巧立名目, 向大学生收取各种费用, 比如档案管理费、体检费、咨询费等, 且费用连年上升, 令求职不成、囊中羞涩的大学生苦不堪言, 而对于那些本来就生活无着的贫困大学生来说就更无异于雪上加霜。更有甚者, 一些不良的职业中介机构还与个别企业串通一气, 发布虚假的用工信息, 利用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心切心理, 从中渔利。

2.5 企业等用人单位不积极配合甚至设置障碍

2008年1月1日, 《劳动合同法》开始正式施行, 这部法律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对劳动者一方的倾斜性保护。虽然这样的规定有其积极意义, 但也直接导致了企业方用工成本大幅度提高, 市场风险增加。企业本就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而现在企业为了规避风险, 在用人数量上自然要严格控制, 用工条件更加苛刻, 这些都必然会增加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难度。与此同时,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录大学生时还有一些明显的歧视性规定, 比如提出一些与招录岗位无关的性别、身高、相貌甚至血型方面的特殊要求等。一些热门的诸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家垄断性企业工作人员等稀缺岗位, 在现实中更是存在着严重的任人唯亲、徇私舞弊、甚至贪赃枉法的现象, 普通高校毕业生很难获得平等竞争的机会。

2.6 大学生自身素质及主观因素影响

大规模的高校扩招直接导致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再加上许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不合理, 重理论、轻实务, 突出公共科目教学, 忽视专业素质培养, 导致学生在毕业时个人综合就业实力不强, 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 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还是无法从“天之骄子”的心理暗示中解脱出来, 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对自身能力的认识, 以及对教育回报的要求等都决定了他们会有较之常人更高的人生期待。因此, 很多大学生无法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 他们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一般都有一个自己拟定的就业期望值, 而且这个期望值普遍都会高于就业环境的实际水平, 这就必然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

3 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构建

3.1 以市场为导向,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高校责无旁贷。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高校只有向社会输送专业素质过硬的毕业生,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高校应当把改革原来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 改革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计划, 尽可能地避免某些专业人才严重过剩, 某些专业人才却供不应求的状况。②以学生为主体, 优化课程结构,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增加实务训练课程的比重。③改“宽进宽出”为“宽进严出”, 尽量杜绝大学生在大学里“混日子”的现象, 引导大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综合竞争力。④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点, 建立专业化、系统化的就业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范围, 建立职业理想,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有条件的高校甚至还可以与相关企业共同进行知识技能的交流与开发, 校企联手打造就业创业的指导体系, 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解决供需脱节问题。

3.2 完善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制度, 将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一方面, 立法机关应当通过完善立法解决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城乡差别、行业差别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前文提及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扎堆”, 以及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等现象, 才能说服大学生们放心大胆地到基层去, 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 可以直接将在校大学生纳入我国的失业保险体系, 以保障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的基本生活, 为他们创造更为宽松的就业环境。这种做法实际上既顺应了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有助于拓展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 健全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以及完善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目前这一制度推行的主要障碍在于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 没有先行缴费1年, 因而不符合我国失业保险条例关于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相关规定。但是, 这一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在当前的社会保险缴费制度下, 学生个人、学校、国家可以构成在校大学生失业保险的缴费主体, 学生个人的部分可由家长在缴纳学费的同时缴纳, 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参照助学贷款的方式解决。学校的部分由学校在经营性收入中开支, 国家再提供部分的专项基金。当然, 如果将来能够实现社会保障的“费”改“税”, 以税收的形式在全社会统一征收失业保险金, 将更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总之, 只有当社会保障制度趋于完善时, 大学生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才能得到保护, 他们的就业观念也会随之改变, 才敢于去追求更接近于自己职业理想的就业方式。

3.3 发挥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 政府需要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各级各地政府应当通过制定调控政策、拓展就业领域、引导人才流向等方式,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均衡发展。政府可以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包括:①针对各高校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 以促进教育改革的就业创业导向, 同时对一些应用型专业学位设置, 可以建立起以就业为标准的国家资格审查制度。②鼓励和支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以青海省政府为例, 在2010年年初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其中就规定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每吸纳一名高校毕业生, 社保部门将按照合同期限给予不超过3年的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和一次性奖励, 国有企业将给予不超过2年的岗位补贴。③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应该大力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创业培训进社区和乡镇”等专项活动, 以便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以及时获得培训和指导。对大学生提供的一些相对成熟的创业计划, 可以由政府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评估, 有选择性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创业风险基金或小额贷款, 并在一定阶段给予创业者税收等方面的优惠。④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络。由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 联合相关部门, 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 并定期在网上发布岗位信息, 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⑤给予经济困难的大学毕业生必要的就业援助。比如对毕业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 根据本人意愿或用人单位需求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 或者给予培训补贴, 对于那些经济特别困难的毕业生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等。

3.4 规范职业介绍机构的服务行为

第一, 国家相关职能机构要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跟踪调查, 对涉嫌欺诈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行政乃至刑事法律责任。第二, 劳动人事部门要定期审查职业中介机构的经营资格, 核实岗位招聘信息, 建立职业中介机构诚信档案, 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第三, 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对那些非法的职业中介机构和中介行为要公开曝光, 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安全防范意识。第四, 作为职业中介机构, 尤其是政府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 要从目前的诸如档案保管等低端业务逐步转向开发高端业务, 并进一步向专业化、一体化服务提升。比如职业中介机构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创办企业、新产品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中寻找相关企业支持, 可以在法律、政策咨询方面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平台, 甚至可以将其业务延伸到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及薪酬设计等咨询服务当中。总之, 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桥梁作用, 努力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中国历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EB/OL].[2009-06-09].http://wenku.baidu.com/view/ed7f63db6f1aff00bed51e68.html.

[2]历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EB/OL].[2009-05-23].http://www.365cfu.cnhttp://www.365cfu.cn.

[3]王泽强.大学生就业难:是结构矛盾而非总量过剩[J].湖南社会科学, 2009 (3) :150-152.

篇4:浅析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

根据教育部的官方数据显示,仅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有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今年有727万人,再加上往届待业学生,这个数字还要攀升,被称史上最最难就业年,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党和国家政府已经将就业问题列为国计民生的大事。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整体来说,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就业率逐年下降,待业人数逐年增加。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人数巨大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为699万,今年则再创新高,共有727万应届毕业生,再加上上一年及上上年未就业大学生,这个数字还要攀升。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竞争也异常激烈。

(二)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员工,另一方面求职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学校专业以及学生对各种职业的追求冷热不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实际工作眼高手低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更倾向于轻松体面的工作,对工厂技术工种等不太感兴趣,并且由高校刚毕业出来的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一些普通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还不如职高职中的学生有就业优势。

(三)创业率低

国家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大学生创业率不足百分之一。虽然国家的优惠政策惠及所有大学生,可是普通大学生申请项目和资金还是非常困难,让很多想创业的大学生们望而却步。再加上很多大学生空有创业热情,没有经验、耐力和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市场又缺乏了解,对创业行为缺少研究,创业成功率低。

(四)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很多大学生在大城市中学习生活四年后,不愿到小县城和农村等基层去,更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家教育部等5部委提出了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生活费补贴和助学贷款代偿等举措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去基层岗位工作[1]。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一)高校扩招

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4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7倍。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二)大学生的就业意向过于集中

大学生就业的意向表明,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業。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只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

(三)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2]。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

(四)教育机制的弊端

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欠缺。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再有就是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大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单位不能快速胜任,需要长时间的培训与锻炼,这加重了用人单位对对新近毕业大学生的排斥。尤其是就业市场的主力军民营中小企业不愿招聘新近毕业生。

(五)劳动保障发展不均衡

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间的不平衡,包括东部沿海城市与西部内陆城市的不平衡,大城市与中等城市的不平衡以及城市与农村的不平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相对许多中心发达城市而言,边缘城市、贫困区县的基层相关福利保障政策尚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无法为员工提供健全的医疗保障,无法提供基本的住房条件,无法得到公平的养老保障,而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在择业时却比较看重这些福利的标准。二是行业间的不平衡,包括党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不平衡,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私营企业的不平衡。相对民营企业和私人企业而言,大中型企业、外企和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拥有健全的人事制度、激励晋升制度,因而除在薪资上比较稳定之外,由于财力充足,员工还可以享受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一系列社会福利保障。

(六)大学生自身方面

教育成本的逐年攀升推高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大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初次就业期望月薪在2000到4000元以上。过高的就业期望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福利待遇之间产生的矛盾,导致部分学生宁愿待业,也不愿意“屈就”。另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有待提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及择业技巧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客观反映,近年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能力有下降趋势。如今,少数大学毕业生中出现了就业履历造假、随意地签约和毁约、极度缺乏敬业精神与团队精神、眼高手低等不良现象,已引起社会与用人单位的极大担忧,今年年初,还出现了一波90后大学生“裸辞”风潮,辞职的理由也千奇百怪,比如,起不来早床、失恋、想休息一段时间等等。

三、国家现已出台的相关保障政策

本文所指的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主要是指促进和保障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等。目前,大学生就业困境造成了人才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合理布局,影响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因此,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维护社会的稳定及和谐、保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国家已出台一系列的政策。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激励大学生创业、就业此《决定》明确规定了要进一步使工商注册便利化,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并要整合发展国家就业创业基金、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方便大学生创业。同时还表示要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面对2014年空前严峻的就业形式,国务院召开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专门会议,并下发了关于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通知。通知给出了指导性方针,包括:

1、鼓励去基层、小微企业和自主创业,通知在要求继续落实好统筹实施基层项目等现有政策的同时,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和措施。例如,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对小型微型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给予补贴。通知还提出,2014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公共服务,引导和帮扶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

2、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知要求针对离校未就业大学生要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3、创造就业公平,推动人才培养,用人单位招聘要公平,消除歧视,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要公开[3]。

(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针对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现旬,国务院在今年5月作出决定,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指出,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尤其明确了要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4]。

四、关于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的建议

从目前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四大成因分析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会再短期内发生变化,就业压力将是长期而又艰巨的。国家在多个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一)有计划的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目前,有些省市已试点政府购买服务以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如山西、安徽。山西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省财政厅将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服务岗位所需资金列入年度预算,按时拨付给承接方。每个乡镇、社区开发1个公共管理岗位、1个社会服务岗位,每个岗位财政补助2.5万元。每年年末根据实际聘用人员情况进行结算,并对承接方进行绩效考核,并实行与后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挂钩。考核合格的,继续支持开展购买服务合作;考核不合格的,取消一定时期内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资格。根据该省乡镇和社区数,全年约可完成6800个岗位招聘。各省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购买社区等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均衡发展各地区劳动保障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

各地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要加大力度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完善劳动保障保障政策,引导大学生就业择地趋向平衡化。

(三)教育体质改革改善未来大学就业形势

教育体质是一个大的体质,从小学到大学整个体质都有可能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但就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来看主要是专业扎堆、教学重知识亲能力、教学内容和社会脱节这三方面的问题最为严重。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说都是高校扩招引起的。因此,高校教育体质改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

(四)进一步完善创业机制

高校要设立专门的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对有意愿创业的同学进行指导并全程跟进,而不是停留在纸上谈兵。工商部门也要简化大学生创业登记注册程序,相关政府部门要对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加强监管,让钱用到刀刃上。大学生自身要做好创业的准备,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等等。

(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已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课程,据笔者走访了解,这门课程虽是必修课,然而大多采用年级或专业集体授课,课程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如笔者调查了解到:长沙某高校2015届700多名毕业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只在大四第一学期开设五周课程,每周一次,每次四课时,对学生实质性的帮助较少。为大学生的终生发展考虑,职业生涯规划要贯穿大学生四年学习,从大一新入校开始,就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能力、兴趣、所学专业,职业意向等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六)高校可据市场需求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

高校要多考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学生学好专业的同时,有针对性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同时,也可与企业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这样能有效缓解目前企业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对大学生和企业来说是双赢的好事。

(七)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求职和失业保障政策

做好大学生就业保障工作,应做好大学生失业保障工作,把大学生新失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对一定时期内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给予安置和帮助[5]。进一步推广和提高对农村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补贴。如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今年发出了《关于申报2014年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的通知》,对家庭享受低保的大学生、孤儿、残疾大学生每人给予800元的求职补贴。

五、总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己经成为一个值得各方高度关注,同时,各方均在给予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它预示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关系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和中国教育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卢红梅.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科学探究.2005, (4)

[2]王晓扔.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G).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国政府网

[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中国政府网

篇5:保障越有力大学生基层就业越积极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对于转变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整体推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于输送基层急需紧缺人才、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中向好,就业局势保持稳定,据统计,7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是到县及以下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基层单位就业。基层已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发挥作用的大舞台。

基层有大学问,基层锤炼可以生发智慧和力量。也正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大舞台在基层,这里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高校毕业生的大课堂在基层,这里最能磨炼坚强意志和优秀品质;高校毕业生的大考场在基层,这里用实践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

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经济增长新常态和就业总量压力、结构性矛盾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发展仍面临人才匮乏的难题;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仍存在动力不足、渠道不畅、发挥作用不够、发展空间有限、服务保障不力等问题,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亟待构建。

,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就业任务非常繁重。《意见》的印发,明确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接下来,各地区各部门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贯彻落实,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稳定。

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问题为导向,既要加强创新体制机制,多渠道开发基层岗位,为他们搭建到基层工作的广阔平台;又要不断健全保障措施,用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到基层建功立业;还要着力畅通流动渠道,为他们在基层工作的事业发展提供支持,解除后顾之忧。

篇6:大学生就业中的权益保障

每年秋季,校园招聘在全国各大院校如火如荼地展开,随着就业形势严峻,不少毕业生匆匆忙忙地就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对当前工作或待遇不满,想要辞职或者提高待遇,因为缺乏相关知识,他们往往无法达成所愿。在这次的校选课中,何老师给我们剖析了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同时利用案例和自身经验告诉我们如何保护自身就业权益的方法。

在大四第一学期,应届生开始找工作,学校会发《就业协议书》,该协议书三方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违约要付赔偿金。一旦我们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该协议书就失效了。而往往用人单位还会用协议书来诓骗毕业生,在就业中我们容易遇上下列几种陷阱。第一:欺诈陷阱。“招而不聘,聘而不用”,一些企业为了响应政府号召,与毕业生签订了意向书或就业协议,待毕业生到单位报到时以各种理由拒绝。招聘欺诈,将一些岗位粉饰的很好,许诺以高薪等优厚待遇,但实际上是没有的。第二:押金陷阱。许多招聘单位在就业过程中向毕业生收取押金、考试费、手续费,事实上这些都是不需要支付的。第三:合同协议陷阱。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的合同协议存在着明显漏洞,试用期长短、工资待遇、员工权益、自己应承担责任等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司利益。

而上述这些产生的原因如下:①高校毕业生自身法律维权意识淡

薄②高校毕业生自身就业主体意识存在偏差③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④用人单位的不端行为⑤就业市场人才供求失衡。知道了原因就好分析对策,首先我们必须对《劳动合同法》进行一定程度地了解,去公司应聘时应对该公司情况有所调查,避免误上皮包公司和传销公司的当。事先和公司约定好版权和专利权归属问题,签订合同时,注意仔细察看劳动合同条款,有不妥之处与单位协商,参照劳动法解决。在与单位发生纠纷时,积极询问专业人士并学会运用合同法维护自身权益。

上一篇:九年级作文:新苑社区法院宿舍环境下一篇:精彩的暑假-小学生假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