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色文化生态

2024-05-15

区域特色文化生态(精选十篇)

区域特色文化生态 篇1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区域旅游规划

现代旅游活动都紧扣着空间系统,需要有区域规划的思想来指导。 本文所提到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规划为总体规划。 区域旅游规划的内容(图1)根据其间的逻辑关系, 可以区分为若干个组群,大致包括规划的目标、规划的基础、规划的主体以及支持系统等,这些基本要素是规划文本中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区域旅游竞争力

区域旅游是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区域旅游竞争力包括资源、企业和政府这三者。 它们构成了区域旅游的要素,并发挥各自的作用(图2)。[2]

二、区域旅游规划与区域旅游竞争力关系

区域旅游规划和区域旅游竞争力有着广泛的联系(图3),区域旅游规划对于区域旅游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份因地制宜的区域规划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整个区域旅游的竞争能力。 具体来说,区域中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旅游区形象的塑造等,会使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创新的特色旅游产品则是本区域资源竞争力的关键。 旅游区规划中政府对于旅游政策的宏观调控和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对于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以及对于人力资源与旅游就业规划等都是政府竞争力提升所在。 对于区域内旅游产业的规划和相关配套能力的规划,能够优化旅游产业的配置,极大地调动旅游行业的积极性与创新能力,增强该区内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规划在很大比例上所体现出来的与之对应的竞争力的提升,比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市场营销的规划,也会对资源的竞争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不仅仅来源于区内的旅游产业规划,还来源于投融资的规划等。

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实证分析

1、区域概况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是由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林区)构成。 鄂西圈内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文化多样,造就了独特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圈域内拥有着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明显陵,同时还拥有长江三峡、古隆中、襄阳城、荆州古城、昭君故里、曾侯乙墓编钟、龙船调等诸多令人心动的文化旅游符号。 就旅游统计来看,虽然鄂西圈优势旅游资源占湖北省的比例近70%, 有着绝对优势,但各行业与地区之间分割严重,各自发展,阻碍了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 近年来,随着鄂西圈交通网络主要骨架的初步形成,使得那些分布在“老、少、穷、库”等山区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可进入性加强,加之公共服务设体系的完善,周边游、自驾游、出差游等络绎不绝,带动了整个圈域旅游目的地的协同发展。

2、鄂西圈发展总体规划与区域竞争力

鄂西圈发展总体规划的颁布确立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跨越式发展的整体战略,形成了省“一总三专”+市州林区“一总三案”规划体系。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总体规划是立足于本区域内特色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区内交通而打造的,重点突出“交通先行”和 “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的战略。 规划文本中各类专项建设和保护都在日后的推行中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强大的竞争优势。

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鄂西圈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伴随着生态价值而来的是悦心悦意的旅游价值。 立足圈内这些生态价值,打造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划分生态功能区与保护等级,此外,还实施空间管制,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协调开发区。 在生态保护层面,强调注重交通建设与旅游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区域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同时还着力推进确定生态建设重点项目以及生态家园建设。 规划中处处体现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生态环境管理,为本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从而形成鄂西圈强大的生态竞争力,随之而来的生态旅游景观的发展则带来了生态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近年来, 随着鄂西圈一些生态环境专题项目的实施,规划中所体现的生态环境效益越发明显,打造的一批生态亮点工程,不仅推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更成为赏心悦目的观光旅游产品,例如:以环“一江两山”生态景观工程为示范项目,对环绕武当山、神农架、宜昌三峡的骨干风景道进行联合打造,沿线植树造景,改造民居,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游客的高度美誉。

4、文化建设与旅游产品规划

要确立鄂西圈“一圈三系六线八中心”的文化发展空间布局区域内旅游产品的规划则强调整合优势资源,凸显品牌特色,建设特色优势鲜明的旅游目的地。 加强重点景区(景点)建设,积极开发专项旅游产品,优化设计精品旅游线路。 实行组合营销提升营销效率, 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品质提升,着力推进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 此外,我们应该认识到鄂西圈的旅游产品不是孤立的,区域内生态和文化资源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协作,这样规划中所提到的资源整合、 组合营销的实施就更能丰富旅游产品,进而使旅游品质得到提升,例如:大洪山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发展示范区项目中炎帝神农文化与荆门农谷整合发展项目,整合打造跨区域(随州、荆门)的神农农耕文化。 这样跨区域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就会成为创新与亮点,从而加大圈内旅游产品的优势。

5、基础设施建设

鄂西圈规划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谓是重点推进,特别关注交通的建设和改造,包括主要公路体系的建设,续建各大铁路工程,各类港口水路建设、航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等,以期构建一体化的鄂西圈综合交通体系。 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了随着鄂西圈发展总体规划及交通专项规划逐步实施后, 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也要逐步完善,让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大幅度提高。 这些曾经制约鄂西圈旅游发展的瓶颈开始转变为圈内发展的机遇,甚至与同类型旅游圈相比成为优势。

6、产业经济规划

在第三产业领域,注重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将其培育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产业经济的规划和建设给区域内企业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增强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 规划积极鼓励生态文化旅游企业跨区域经营,提高竞争能力, 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企业之间的整合,做大做强生态文化旅游企业。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鄂旅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在鄂西圈的发展, 充分发挥了鄂西圈投资平台的作用,专注于鄂西圈重点特色项目的建设,这就是鄂西圈发展中最大优势所在。 而谈到对于经济竞争力的促进影响时,通过对于规划颁布后五年内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与全省产业生产总值的比较(见表1),可以发现规划中的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充分协调发展带动了整个鄂西圈生产总值的逐年增加,其所占全省产业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在五年内也得到近五个百分点的提高。

资料来源:根据 2010-2014 年湖北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

7、风险管理和支持保障

鄂西圈风险主要包括生态风险、 文化风险、旅游风险,规划强调政府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控制污染与无序开发,防止过度商业化,整治旅游秩序,防范旅游事故。 在支持体系中,政府更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制定设计政策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保障组织领导。

鄂西圈规划实施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市场运行的机制,政府在促进鄂西圈区域统筹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规划中强调政府无论是在规划实施还是保障支持中,都应该有着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全面带动鄂西圈旅游区群众致富,这正是政府如何提升竞争力所在。 鄂西圈的政府竞争优势在于成立了湖北省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领导小组,这使得鄂西圈有了健全的战略组织机构保障,同时,鄂西圈各地也都相应地陆续完善管理机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区域旅游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使得区域内的竞争优势转变为切实的竞争力。 区域旅游规划的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与区域旅游竞争力构成要素上具有一致性,这就使区域旅游规划能够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发展的各类竞争力,进而影响到整个区域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这些影响并不总是一对一的,各类专项规划总会附带对其他竞争力产生潜在的促进作用。 本文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于规划文本的解读以及后续发展研究,看到了鄂西圈旅游竞争力所在,而规划后的一系列的成果也切实证明了区域旅游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2]马勇,肖智磊.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研究[J].旅游科学,2008,22(5):7-11.

[3]李国柱,石培基,郭小东.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旅游科学,2005,19(3):26-33.

[4]刘旺,杨敏.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旅游规划[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4):111-116.

[5]邱瑛,谢春山.区域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5):83-86.

[6]郭清霞,鲁娟.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竞争力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1):168-170.

[7]徐淑梅.区域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8]钱益春.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模式初步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旅游发展规划为例[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2.

[9]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政务网.http://www.exiquan.com.cn/ZW/.

区域特色文化生态 篇2

一、区域生态文化推进现状与问题分析

区域实践层面,到目前为止,全国有福建、浙江、辽宁、天津、海南、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山西、河南、湖北等16个省正在开展生态省、生态市县、生态乡镇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在各地的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成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生态创建示范工作成绩显著,生态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但是,因为生态文化的区域差异性特征、演变性特征没有被关注,在具体实践层面上缺少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的系统化研究,各地区存在生态文化建设“认知不足”、“体系缺失”“、主体缺位”的情况。

(一)认知不足

据2014年环保部发布的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分别为74.8%、48.2%和60.1%。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度不高,呈现“了解率较高、准确率较低”的特点。另外,经济与文化水平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的知晓度、践行度要比中西部高,但认同度不如中西部;被调查者文化程度越高,知晓度越高,但认同度、践行度却不高;城市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高于农民。生态文化的认知不足是导致生态文明意识传播不畅的重要原因。公众对生态文化的认知更多的是专家研究的专业词汇,生态文化并没有本土化、规范化、通俗化,导致公众对生态文化的认知不足。

(二)体系缺失

区域生态文化的发展并未形成系统化的建设体系。根据各区域生态文化推进的经验,生态文化的理念与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的融合度并不高,没有一套成熟的实践体系,将生态文化的培育内嵌到具体的生态建设中,对于生态文化的引导与文化自觉性的培育意识不足。整体提升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化的培育并非是孤立的,整体提升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必须按体系逐步推进。

(三)主体缺位

2014年环保部发布的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特征,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这也间接反映出,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多元参与机制尚未形成。政府、企业、NGO是生态文化发展中的主要参与者,目前,生态文化培育的主导者偏重于政府,企业、NGO在生态文化的传播与培育中尚未发挥应用的作用。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文化发展策略建议

(一)萃取区域生态文化,引导公众文化自觉

如何使公众深入理解生态文化内涵、确立生态文化理念,从而内化为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是生态文化建设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区域生态文化的界定将为强化区域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奠定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导向。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差异特征的显现,生态文化理论应从最初的人类学角度研究逐步关注生态文化的时代演变、区域差异特征。为了使公众对新时期的生态文化进行有效认知,生态文化的内涵应融入这两种特征。基于此,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生态文化内涵界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萃取区域生态文化特色。结合区域特色文化,如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等,提炼区域内被广泛认知、公众易于接受的生态文化。二是融入低碳经济理念,在萃取区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挖掘“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的文化基础。三是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进行生态文化理念的整合,提升生态文化自信和自觉,增强生态文化的引导力。在具体操作方法层面,还要力求通俗化与规范化。通俗化要求集聚生态文化的集体智慧,创新公民参与的机制,搭建公众参与的平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进行生态文化的萃取研究,规范化要求生态文化细化为易懂、易记的规范性道德操守,便于政府、企业、公民强化生态文化与自觉行为的一致性。

(二)建构低碳实践体系,融入生态文化培育

在与浙江省相关部门进行的生态文化合作研究中课题组曾提出,在实践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可以用“生态文明阶梯”来表示,分为四个层次———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处于生态阶梯的最高层,并作为其他形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护栏。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也是实践的过程。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可以以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为载体,融入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化的建设过程,在此基础上,生态文化在低碳背景下不断内化。生态安全层面,气候变化涉及到生态安全,全球变暖,已经逐渐开始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国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土地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自然灾害频发、甚至影响生物安全问题。生态安全处于生态文明阶梯的最底层,关乎公民切身利益。在生态安全领域融入低碳经济、气候变化的影响,普及生态文化,会极大地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生态产业层面,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有绿色农业及食品加工业、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低碳科技服务业等。在低碳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针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强化生态文化的沟通机制、反馈机制、监督机制等等,可以有效提升生态文化的普及效率。生态景观层面,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景观体现出更加健康、节约、可持续的景观发展目标的追求。可持续的环境伦理贯穿于景观构成环节,能够在城市景观布局、生态文化塑造、低碳行为引导上最大限度的与公众的生态文化意识提升相契合。结合区域发展,政府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激发公众了解生态景观知识、参与生态景观保护的热情,最大化发挥生态文化对生态景观的认知与保护、生态景观对生态文化的促进与提升作用。如建设低碳生态旅游产业、低碳休闲度假基地等。

(三)发挥优势群组辐射效应,实现群组互动协同

区域特色文化生态 篇3

9月13日,2014首届“常青藤计划—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在北京中间美术馆隆重开幕。开幕当天,主办方举办了以“艺术生态与青年之路”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圍绕青年艺术的发生系统、文化地图与区域生态三个层面共同探寻中国当代艺术未来发展之可能,充分彰显了本次展览的高度专业化水准以及谨严的学术性。

本次展览展示了毕业于全国各大知名美术学院的88位参展艺术家的百余幅优秀作品,集中呈现了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群体的开放思维与崭新艺术风采,是一场聚焦当代中国青年艺术生态及发展的饕餮视觉盛宴。

就中国当代艺术而言,青年一直是其主体,这不仅体现在今天的艺术现场,也同样鲜明地被记录在艺术的历史之中。无论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画会热潮期,“85’新潮”运动中,还是今天的当代艺术实践中,青年艺术家都是主要推动力量。但是,只有在今天,“青年”才作为一个主要和首要的概念被直接而鲜明地提出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以后,青年艺术项目呈现一种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在短短的6年时间内,该类型的大型项目便足有近20个。

今天,我们所讨论的“青年艺术”,不仅是一种正在发生的“事实”,同样也是一种与整个社会进程、艺术制度和氛围密切相关的“话语”。“常青藤计划”的目的或许就在于通过对同处于这个时代和地理中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主题的艺术家进行田野式的考察、档案式分析来推进这项研究,从而在大一统的“青年艺术”概念中做出甄别,在支离破碎的青年艺术作品中挖掘和探究其相似的根源。

青年艺术的文化地图

“青年”作为一个群体和一种舆论,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就被广泛讨论和认可,并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主体性意义的社会力量,显示出与现代性话语之间塑造与被塑造的根本性关系。这种主体性代表了进步,从而使得青年与维新的关系根深蒂固、牢不可破。

尽管整个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发生了数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对西方哲学、社会理论,社会制度的全面学习和引进,这就是“青年”出现的现代社会话语基础。从艺术方面看,在20世纪中国的诸种艺术史著作中,创新的进化论均被作为写作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而在古代的画史画论中,则并不存在类似的标准。

同样,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青年”一词的潜在意义亦指向了创新,其背后的支配性话语亦同根同源。但与20世纪初以来至1990年代所不同的是,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青年艺术与创新之间变得更加复杂。“市场”成为二者关系的关键,在市场和创新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且相互推进的关系,这就使得繁荣艺术市场和鼓励艺术创新被紧密地关联起来。“青年”、“市场”、“创新”三者间便形成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系统。

因此,青年艺术的创新不是神话,而是制度性的必然。就中国当代艺术的状态而言,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得艺术市场迅速萎缩,但资本的固有特性需要扩大市场,因此,创造性的青年艺术成为首选,这为近年来的“青年艺术”热潮找到了合理的理论解释。

在资本市场的拓展与青年艺术的创新之间,也存在彼此牵制的情况,这同样是一种制度性的必然。而在这一关系中,过度创新和压制创新屡屡出现。一方面,资本会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选择青年艺术,从而导致大量不同类型的青年艺术会被隔离在市场之外,它们也许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被选择,也许会在市场的发展中被忽略和淘汰。另一方面,某种类型的市场一旦形成,维护该市场便成为资本的一大特性,某些青年艺术作品因为首先与市场达成一致而被持续推高,而新的创造则会被相应的压制。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天我们谈到青年艺术的时候,总会跳出一些艺术家的名字,而另一些被批评家或策展人看好的前瞻性青年艺术家却只能等待市场的变化。但对于青年艺术而言,市场则具有鼓励和压制两方面的特性。另一些更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则通过非盈利性的机构和行为被鼓励,尽管它们目前尚不具有广泛的市场,但却具有未来市场的可能性,这就如概念设计之于汽车行业。这就是青年艺术的求新和青年艺术的潮流的发生机制和系统,也是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大现实。

青年艺术的文化地图

青年艺术并不是一种以题材内容、风格形式和思想观念为标准进行划分的艺术类型,而是以年龄界定的艺术群体,这注定难以对他们进行一种艺术学意义上焦点式的总结梳理。而且,考虑不同的时空背景,作为事实的艺术作品也大相径庭。因此,对青年艺术家进行艺术学、社会学或文化学等综合层面上的考察,可能是更有价值和更为可行的选择。

在现实的艺术实践中,能够发现不少有趣的作品,譬如,在记忆与现实的重叠交错中,有着他们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理解,这种理解的背后,是此时此刻的社会和哲学观念。许多对于上一代艺术家而言是“经验”的主题,对于下一代艺术家则是“知识”,这种不同显然会对他们的创作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除了对自我的关注以外,日常化也是这一代青年艺术家的重要特征,尤其是题材和风格上的日常化。在这一类的艺术实践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力图在日常中展现其虚拟、荒诞、奇迹与戏剧性的作品。与此同时,我们也已经很难再使用“创作”一词去概括青年艺术家的“行为”,其结果有时就是一个或一系列的社会/艺术事件,甚至其针对性也不在于艺术自身。这并不像上一代艺术家那样,有着某种自上而下的理性主义思考,它们仅仅是自下而上的经验主义“游戏”。

nlc202309041447

这一代青年艺术家自组织、头脑风暴、创作接力……这些事实并不是艺术家群体的社会实践,而是艺术自身的实践。当代青年艺术的文化地图并非是多元化,因为,“多元化”这样的描述依然是基于传统理论框架的。在新的文化地图中,时间与空间、现实与虚拟、理论和实践……这些惯常使用的理解模式,已经交织在一起,无法分割。

青年艺术的区域生态

在通讯和交通技术落后、交流平台缺乏的时代,不同地域的艺术创作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传统和相对封闭的地域特色,这些不同的特色以一种孤立平行的方式存在,它们彼此之间缺乏有机和有效的组织与沟通,而是被动的、非生态的关系。从全球来看,大航海时代以来,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这种情况被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的艺术创作之间开始产生直接的影响。

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全球化的价值有时被予以正面评价,有时则恰恰相反。民族化或者本土化可以看作全球化相對应的一种文化实践。但无论是民族化还是本土化,他们都有着相似的行为主体认同:国家、民族或文化类型。对于上一代或几代艺术家而言,这种情况极为普遍,但对于今天的青年艺术家而言,却很少主动提起和实践“油画民族化”或相似的观念。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区域完全缺乏认同、在艺术创作中排斥此类元素。相对于上一代艺术家而言,他们受全球化的影响更深。在媒体类型更新和传媒业更为发达的现实背景下,这种情况被进一步加剧,电视、互联网、手机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可以随时发生。因此,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而言,全球化的影响几乎无孔不入。但这并不代表青年艺术家丧失了对全球化结果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按照亨廷顿的描述,全球化程度越高,我们的身份危机感可能越强。因此,“全球在地化”(Glocalisation)的实践变得越来越多。在某种程度上,它所体现的,是全球化面对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的自适应能力。在青年艺术的创作中,这一点体现得极其明显。

当然,在一个大的区域内还存在若干小区域划分的可能,譬如国家中的不同地区。这一逻辑标准下的区域青年艺术实践在“85’新潮”运动中非常普遍。各个地方的前卫艺术家组织起来,进行现代艺术的实践。如果将其整体看做一场现代艺术革命运动,它们之间的共性大于差异性。但如果细加思考和斟酌,差异性亦同样鲜明。譬如,西南地区带有表现、象征倾向的艺术思维,就与北方地区以理性和观念为先的创作大相径庭。但是,随着现代艺术运动的加深,这种区域性的差异逐渐在客观上减弱,乃至消除,北京变成唯一的中心。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部分批评家和理论家对区域性的主观强调。伴随这种矛盾,区域之间艺术家流动、艺术交流和互相影响开始形成。

因此,在这个新的语境中,曾经被讨论的“春卷说”将成为过去时,这是一种新的可能,尽管依然有大量的青年艺术家被淹没在拥抱全球化的泡沫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实践和艺术行动发生在“此时此刻”的某个具体的城市、乡村、湖泊、街道,它们的诉求和意义不再是换一个地方创作或展览,而是直接而深刻地介入到当地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生活中,成为它们的一部分,甚至变成一种改造力量。这些改造和影响可能既是针对艺术家自身的,也是针对他们所在那个具体地区的。

区域特色文化生态 篇4

1 吐鲁番城市及城郊景观结构分析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认为, 景观是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景观由拼块 (Patch) 、廊道 (Corridor) 和模地 (Matrix) 三种类型组成[1]。拼块是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面状区域, 可以是自然景观为主, 也可以是人文景观为主或两种综合景观的功能区域。廊道指不同于两侧模地的狭长地带, 也可以说为线形拼块, 常与相似的拼块相连。是物流、能量流的通道。在自然形态景观中, 主要表现为山谷、河流及狭长地带, 在人工形态景观中则主要表现为林带、交通干线及人工水系、草地等。模地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对景观的整体构成至关重要。如果说吐鲁番城市景观特征与新疆其他城市区别不大的话, 那么城郊的景观要素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2 吐鲁番城郊旅游形态示范区景观设计模式

景观成分在时空中的分布是维持景观形态的重要内容, 景观之美在于部分与整体的和谐统一。各种景观要素的差异又统一于大自然之中, 这一大自然自身的巧妙秩序、自相似性又使分形与整形、有序与无序、异质与和谐有机统一[2]。

2.1“外廊内条”的组团布置方式

以种植葡萄长廊并按“外廊内条”的组团布置方式形成与“周围环境”不同的面状 (块) , 将这些标准组团按并联方式 (拼块) 形成大块绿地景观, 这种标准的组团组合方式不仅有利于灌溉节水, 方便生产, 而且产生视觉上“荒漠绿洲”的形态景观特征。

2.2 以“一带”、“两环”的林带形成廊道型景观特性

“一带”即利用示范区主干道将生产区与生活管理区划分为两个部分, 植以高大乔木, 既是交通物流通道又是区域通风道, 对改善区域气候环境有明显功效。“两环”即葡萄种植区外围的乔灌相间的防护林及生活区外围的景林、经济林网。这“两环”形成绿色防护景观带, 对改善种植区的植物生长环境及生活区的生活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2.3 构建以“西域”为文化背景的现代村落体系

2.3.1“外闭内敞”的庭院式居住形态特征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指出:“因为气候在根本上影响看我们的建筑物和城市, 首先是直接影响建筑物外表的阳光照射角度, 遮阳设施, 能量节约方式等问题。其次是间接影响:通过文化影响, 由于气候对任何社会的礼节, 礼仪及生活方式起作决定性作用。在干热气候区, 我们把热空气堵住并使之湿润, 在这个过程中降低它的温度”。“外闭”即对外部气候环境的考虑, 体现了设计中的气候意识。“内敞”则体现了人们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 这种标准单元即成为一个“模”, 以独立的方式通过点式组合形成整体村落。

2.3.2 厚重体系形态特征

沙漠干旱地区气候的主要自然因素包括:强烈的太阳幅射、风、温湿度, 其中太阳幅射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也是导致日温差较大的原因。所以居住建筑设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 对待强烈炫目的太阳光, 建筑语法就是恰当地结合传统和地方要素。厚重体系表现为利用当地材料, 及复合式箱型墙体的构成方式, 是节能降耗生态观的体现, 也符合“西域”建筑文化与形态特征要求。

2.3.3“外包式”绿色屏障形态特征

从生态建筑学的角度看, 作为人“第三层皮”的建筑自产生之初就是为了庇护各种气候条件下人们的生活环境, 但这种关系却往往受到人们思想观念和滥用技术的影响而被忽视, “顺天应人”的良性循环受到破坏。所以形态的构成必须符合整体与城区环境, “外包式”绿色屏障即在居住建筑外围布置葡萄廊架, 形成建筑外部的灰空间体系。这种构成方式对改善居住环境有明显作用, 对荒漠生态地区更是难能可贵。

2.3.4 构建“错台式”居住建筑形态特征

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认为:“只有根植于当地地理, 文化环境中的本土建筑, 才是一个社会建筑的真实表达。”运用人文主义思想探求民族特有的经验和技术, 并科学的利用的气候学原理, 采用“错台式”式的居住布置方式是居住建筑的本质所在。“错台式”的建筑形态不仅可以丰富建筑景观, 而且可提供各种太阳能设施的布置或功能平台。这对于光热资源极其丰富的吐鲁番地区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2.3.5 地上、地下复合空间形态特征

现今, 人们对居住建筑环境的关注可归结为三方面:一是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温度 (满足人体热舒适及健康要求) ;二是尽可能地获得自然彩光 (减少人工照明的能耗) ;三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然通风。三者之间互为影响, 必须通过高效的人工技术达到积极要素之间的平衡。地上、地下复合空间组合方式也是人们对“极端”酷热气候的反应, 使人们根据不同季节进行垂直式生活转移, 达到“自然舒适度”和节能的目的。这种空间构成形态也是吐鲁番地区传统居住方式的体现。

3 结论

从创建吐鲁番旅游名城的目标出发, 运用形态景观设计方法对城市———城郊———远郊进行功能分析与景区规划设计是协调城乡关系和实现地域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步骤。吐鲁番旅游、生态示范区的规划建设, 为城市与城郊社区规划, 特别是符合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模式。这必将对该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城市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方.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荒漠化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因素发生变异与人类过度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注意:①石质荒漠化在我国的石质山地,由于山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后,坡地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性状全面改变,最终形 成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形成类似于荒漠的景观,这就是石质荒漠化。如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a.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壤层贫瘠。极易造成水土流失。b.降水多且集中,对地面冲刷强烈。c.人类不舍理开发利用,如滥垦耕地、砍柴伐薪等,造成地面植被破坏.使地表裸露。失去保护。

②沙漠化与荒漠化沙漠化是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单纯风力作用下引起的沙质荒漠化。而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造成 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于荒漠般景观的过程。

③土地次生盐渍化a.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b.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地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土地次生盐渍化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2.类型:

(1)按形成原因:

(2)按荒漠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把我国荒漠分为温带荒漠和高寒荒漠。

二、西北荒漠化地区

1.自然特征:

①西北地区包括新疆、宁夏、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东部为广阔平坦的高原,西部有许多高大的山脉和内陆盆地;

②因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③本区水分条件和自然景观由东向西逐渐演变,东部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呈草原景观,受水分条件制约向西逐步变为荒漠草原。西部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荒漠景观。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2.干旱自然特征的原因:

位于西风带但远离大西洋;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虽有夏季风,但距海太远;南侧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印度洋水汽无法到达。干旱特征是由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将两个因素综合分析如下:

3.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并且常常起决定性的作用。

(1)自然因素

①深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②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③气候异常干旱。

(2)人为因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这两方面可以看作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并由此产生了导致荒漠 化的直接原因,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可总结如图

三、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的土地荒漠化尤为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起因于近三百年大规模的移民开垦。人口大增粮食紧缺,土地压力增大,开垦草原,带来荒漠化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本区荒漠化趋于严重。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进而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荒漠化防治的重点:虽然在防治荒漠化的原则中有治理山、治水、治碱、治沙的要求,但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治沙还有一定难度,应该以“防”为主。因此,防治荒漠化应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

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其中,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1. 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成功治理经验措施:

①生物固沙;②沙地飞播造林种草;③小流域综合治理

第二课时

一、森林的生态效益与全球分布

1.森林的生态效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①重要作用: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②环保功效:净化空气、关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2.森林现状分布

①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分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

②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3.森林的破坏

①破坏森林引起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②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越性

①雨林地区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②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生产力。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受强烈淋洗作用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这样雨林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图解

2.亚马孙开发计划

(1)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原因:

巴西政府在1970年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该计划主要是在以下几方面的推动下产生的:

a.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

c.实行人口均衡发展政策,向亚马孙地区移民,加快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

d.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高原上新建的巴西利亚,促进了对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

(2)亚马孙开发计划内容: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A.移民亚马孙平原的客观条件: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

B.促使移民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人口稠密的东北部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二是经济因素:东北部贫困人口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三是政策因素: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世界雨林的现状

①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②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的前景不容乐观

2.对亚马孙雨林的保护

从所采取的措施看,始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力求取得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协调。

①对雨林实行保护的前提:a.全世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呼声。b.当地政府和人民认识到这种低经济效益与高环境代价的开发是不可取的。

②对雨林实行保护的契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 篇6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区域生态环境;概念;基本原理;发展趋势

生态林业工程为了能够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其研究和工作的内容不仅仅是绿化造林,还包含利用各种新科技研究出更完善的造林技术。要想培养出一个纯天然的森林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森林中的各种生物物种经过漫长的竞争,优胜劣汰,所以,最后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但是一旦外界的各种干扰因素超过了森林系统自身能承受的极限时,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所以对生态林业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的概念

林业生态工程是在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研究基础上,掌握了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将森林中各种生物物种进行人工匹配,从而形成稳定的人工合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主要是以木本植物的生长为主,创造其高效的生长环境。林业生态系统工程有着极大的存在价值,因为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并没有忽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将三者并抓,达到多赢的结果。

区域生态环境工程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其潜力也是无限的,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我国各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国生态环境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林业培养基地及树种的选择,如何科学合理地控制林木的种植密度,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及解决水土流失做好水源的涵养问题,如何更好地恢复灾害地植被,对河岸道路进行严密防护、海岸防护的配置与构建技术等。

2.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1系统论原理

生态系统论原理主要具有,结构的有序性以及系统的整体性这两个特征。结构的有序性是系统理论原理中很是典型的一个特征,因为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它必须要有一个明显的边界,这个边界可以是系统本身划分的也可以是认为划分的,在所规划的这个边界内,其间的功能是相对对立的。每一个系统都是由两个或以上的组成部分所组成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又有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人工的林生态系统,包括了森林的各种生物以及森林环境这两部分,而这两部分自身又包括了许多组成分。

系统的整体性是显而易见的,稳定高效的系统各组分之间在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分工,但是又能够相互协调,这才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也只有具备整体性的系统才能够顺利转换各种能量和信息,实现整体的稳定有序的运作。对于一个整体而言,如果其中某部分发生了变化,那么其它部分必然也会受到影响,最终会使得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甚至被破坏。

2.2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的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计算单位,每个因子也都能够对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每个因子的影响作用,更应该将众多因子对生物群落所起到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是不同于单因子影响的,而日后林业生态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如何进行多因子的综合影响评价。

2.3食物链原理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学的重要原理,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被称为生产者,在林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各种生物都是有着捕食与被捕的关系的。绿色植物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吃掉,植物和动物残体又被小动物和低等生物分解,以这种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

2.4扩大视野,修正传统林业概念

我国大农业范畴一直存在着一个传统观念,农业是粮食,林业就是大木头,畜牧业就是鸡鸭鹅猪类的畜养,林业越来越萎缩,概念越来越窄,专业越分越细,将一个森林大系统分割得零零落落,把很多本来属于林业范畴的东西都拒之门外,这是极为不利我国林业的发展的。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发挥林业的综合功能。

3.对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未来的展望

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加强是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的突出特点,大多数国家的林业发展都在做出新的选择, 进行深刻革新。无论是提供林产品、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 还是发挥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无论是营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林, 还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经营管理, 按照持续发展的要求,都须建立和维持一个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使人类的利用和干扰保持在森林生态系统可容忍的限度内。

一些发达国家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治理上,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发展了工程绿化的快速化技术和水土流失的有效工程措施,从而为以森林为主进行森林工程的流域治理。因此,水资源的改良、保护及有效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治理之间的结合,将成为未来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才能更充分和有效地发展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与生态安全。此外,森林的多种经营之间成为各个国家林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我国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多年来的研究,使得我国获得了举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性,但是,在工程的生态稳定、高效和发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是,也随之提出来更新的发展要求,因此面临着一定的发展难点和重点:人工防护林的稳定有待于进一步的维持和完善;干旱区域林木水分的分布与调整,尤其是土壤与植被水文的生态过程;区域间的森林植被在建设过行程中的生态用水与其适宜度之间的关系;抗性植物的材料繁育和选择;对地区性的防护林重建和恢复进行合理、科学的生态经济评价。

4.结语

对生态林业工程和区域生态环境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生态林业工程能够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又能够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秉承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能够创造出良好的大自然环境,而且可以推动和促进林业经济的进展,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正是当代林业发展所必须的,积极宣传和促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人类和自然地和谐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集优质建材、纸材、环保、绿化于一身的新型速生树种—美国实心竹柳[J].农村新技术,2013(01).

[2]闵学文,崔星,赵辉.利用林业生态工程学原理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林区的探索[J].河北林业科技,2010(05).

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 篇7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的前提下, 世界各国均将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与利用作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任务, 并尝试着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通过适宜的生物重建、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等措施, 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 林业生态工程应运而生。严格意义上讲, 林业生态工程是生态工程的一个分支, 正是生态工程的不断发展催生了林业生态工程。由相关研究可知, 森林可提高地表的渗水速度, 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而森林更可以减少地表水土流失, 被称作天然的蓄水池与保护网, 由此可见, 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非常可观, 故此, 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就必须从加强林业工程建设着手。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的造林技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其集中了造林、营林、配套技术设置、工程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技术优势, 形成有机一体的系统建设工程。所以实际操作过程, 只有合理规划、科学配置、采用适当的经营措施与技术措施, 才能实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目标。

2 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的应用

2.1 防护林体系合理布局与规划

我国地域辽阔, 有着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 不同类型的防护林体系有着不同的生态任务, 在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过程中, 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原则, 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证国土安全的基础上, 结合农业发展新阶段对现代保护性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整体布局做出科学的调整。基于“3S”技术的支持, 加强防护林体系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布局的研究与开放, 提高其布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2 防护林造林技术

该技术包括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技术、以树适地技术、以地适树技术、混交林营建及造林典型设计等多种。其中立地条件类型划分须根据不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的气候、土壤、地貌类型、植被特点等来进行;而以树适地技术则包括造林树种的选择、引进驯化、树种改良等技术;以地适树技术主要为整地改土等。正是上述技术措施形成了我国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体系。而我国围绕该技术体系进行重点与科技攻关研究, 也取得了许多重大果, 但是我国各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条件, 均体现出较大的差异, 树种引进驯化、树种选择、整地改土等技术需要进一步系统的试验研究。

2.3 高效复合农林业可持续经营技术

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了集流时空调水技术、节水补灌技术、高效复合农林可持续经营时空配置技术、生物种群结构设计与调控技术、低产低质低效复合农林更新改造技术、复合农林产业化集约经营技术等。比如黄土区坡面面积较大的林区适用于不同规格雨养型农林复合经营水肥调控技术, 根据当地年内的降水分布、土壤水分动态过程、树木需求过程等, 计算出不同时期的实际需水量, 进行适度的补水灌溉, 确定林木水肥调控技术, 包括节水补灌、配方施肥、水肥藕合等, 通过该技术体系的综合应用以达到时空调水、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 以提高坡面水的合理利用, 保护水资源, 提高农林复合经营的效益与效率。

2.4 困难立地特殊造林与植被恢复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 各个林业工程区都难免有一些特殊、困难立地类型, 比如碳酸钙地类、石质劣地、盐碱地、退化草牧场、干旱河谷、岩溶土地、水湿地、工矿管线路等废弃土等, 均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难点问题, 限于篇幅, 本文仅列出以下几种困难立地特殊造林与植被恢复技术:抗旱节水林业技术, 包括径流林业、蓄水保墒、应用保水剂、造林苗木规格、选择耐旱植物等技术, 这类技术的主要原则就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稳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植被的恢复;干瘠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这类技术包括岩石裸露技术、土壤缺乏的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封山育林育草技术等, 通过人工促进植被的恢复, 还包括基本生态环境人工改造技术, 包括整地技术、蓄水保墒技术、集水技术、防渗技术等;盐碱地造林技术, 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盐碱地通过降盐改土、化学生物抑盐、工程排盐等综合技术, 进行盐碱地的环境改造。

2.5 低效防护林改造复壮技术

这类技术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判定指标体系进行低效防护林类型的划分, 分析低效防护林的成因, 并根据具体原因制定低效防护林改造复壮方案, 比如合理调整林分的密度与结构, 进行科学的树种更替, 选择不同的配置方式, 并通过补植、施肥、林地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抚育间伐技术等, 通过人工封育、人工促进天然等更新定向植被复壮水土保持技术提高林业效益, 并通过防护林更新改造配套技术提高树种搭配的合理性, 适度调整林分结构与密度, 保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 结语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篇8

例1 (2015年山东文综卷, 5~6题)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 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 形成“生态裂谷”。图1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 (1) ~ (2) 题。

(1)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 附近的交错带 (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 “生态裂谷”出现后, 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 (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解题思路】本题组考查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 (1) 题, 结合材料, 首先要明确“生态裂谷”的含义, 了解其形成过程, 根据选项进行判断。“生态裂谷”是指在绿洲区, 由于人类过量开采地下水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的一种现象, 也就是说绿洲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会减少, 地下水水位下降, 自然植被恶化。由于该地位于干旱区, 生态环境退化, 风力侵蚀增强, 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在“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 其附近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第 (2) 题, “生态裂谷”实际上就是荒漠化加剧的体现, 是由于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因此绿洲区要可持续发展, 应加强对水资源在流域内进行合理分配。在荒漠区植树造林会消耗大量的水, 所以不适宜植树造林。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 水资源不足, 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 应该合理开采, 不得超过地下水的恢复能力。

【核心突破】根据图文材料, 要明确试题考查的主要方向,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也就是荒漠化问题, 如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目的是可持续发展。要善于抓住图中的信息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本组题中对“生态裂谷”概念的理解, 结合示意图分布, 可以判断其形成在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 可以判断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根据图例判断绿洲分布位置, 判断河流流向, 地势特点, 并得出地下水流向。对于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解决水源问题是核心。

【参考答案】 (1) C (2) D

例2 (2015年上海地理卷, 32~33题) 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 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 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 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 为减少这种影响, 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 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 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 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解题思路】本题组主要考查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第 (1) 题, 可以从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耕地面积、地表破碎增加耕作难度等角度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黄土地貌的演变过程, 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过程, 也就是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从而使耕地面积、耕种条件、土壤肥力等发生变化, 水土流失加剧。第 (2) 题, 平整土地的有利方面可以从有效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这一角度入手。还要从耕地面积、机械化耕作、农田灌溉等角度分析有利方面。不利方面是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 加剧水土流失, 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

【核心突破】该题以黄土地貌这种独特的地貌形态景观为材料, 考查黄土地貌的影响和治理措施。从试题的创新来看, 注重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看图说话。

试题侧重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主要从黄土特征, 降水特点, 地质构造, 植被特点等角度分析;人为原因主要是开垦坡度大、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开矿、无计划修建窑洞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源头地区 (山区) ———侵蚀和淤积;水土流失下游地区———淤积江河库区, 加剧洪涝灾害;黄土高原和黄河流域生态恶化———干旱灾害频繁;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根本措施:改善植被条件———植树种草;应急措施———新建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全面规划、标本兼治———小流域综合治理。

【参考答案】 (1) 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 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的过程, 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 耕种条件越来越差, 土壤逐渐贫瘠化, 水土流失加剧。 (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

(2) 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 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 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于农田灌溉。 (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

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 加剧了水土流失, 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 (任答一点即可)

二、解题准备

(一) 熟悉区域生态环境思路分析

1.从整体性上把握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从背景、问题、原因和措施四个角度进行整体性联系分析

2.掌握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

(1) 抓住关键信息判断区域生态问题。根据图文材料中的“干旱”“过度农垦、放牧”等词语, 可以初步判断是荒漠化;如果是“植被破坏”“过度樵采”“开矿”等词语, 则可能是水土流失;关键信息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 则可能是湿地破坏等。

(2) 根据区域来判断生态问题。由于每一个区域出现的生态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 因此解题时以区域图为切入点, 先要进行区域定位, 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以我国为例。具体如下:

(3) 根据统计图表来判断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 如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 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和河流含沙量的关系, 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的关系, 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

3.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 自然原因:地形, 主要分析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 主要分析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 主要分析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主要从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角度入手;河流主要分析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 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4.针对原因, 提出应对措施

要做好这一步, 关键在于注重针对性, 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总结出应对措施, 即具体问题应具体对待。同时要熟悉一些常见的治理措施或防治办法。

(二) 抓住核心知识

1.土地荒漠化过程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土地缺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足够水分, 导致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和流水侵蚀, 使得土地中的养分进一步流失, 植被覆盖率很低, 形成了荒漠景观。其中,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过度开垦耕地, 进一步破坏植被, 加剧了荒漠化进程。

2.水土流失过程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过度开垦耕地、开矿等) 破坏了某地区的植被, 植被截留水分的功能遭到大大削弱, 若遇降水, 地表抗侵蚀能力变弱, 水分截留少, 流失多, 形成的地表径流流量变大, 所以携带的地表营养物质增多 (泥沙) , 这就是水土流失现象。其中, 较陡的山坡、疏松的土质、降水量过度集中于夏季等因素极易诱发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长期发展, 地表营养物质越来越少, 也越来越不适宜植被生存, 植被种类和数量会逐渐减少, 甚至寸草不生。

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 雨林的生态优势

(2) 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 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 使土壤非常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4.森林资源的作用

(1) 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2) 不同区域内的生态功能差异

5.沼泽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 (水位季节变化) 、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 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气温低, 蒸发弱;冻土发育, 不易下渗。

6.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

首先, 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 (如一万年以来) 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 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 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几十年来的变化, 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 一般与季节降水量、冰雪融水量有关。

其次, 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 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 湖泊淤沙减少, 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 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 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原因。

三、命题预测

本单元考查仍然以选择题为主, 综合题为辅。试题往往以区域为载体, 与其他知识点相结合, 不会单独命题。其中以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为切入点。如我国的水土流失、荒漠化,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为主要内容。

由于现在的高考地理试题, 特别是全国新课标卷试题, 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对该单元的地理主干知识要熟悉, 也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 结合区域地理特征解答试题。如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不仅仅是黄土高原有分布, 在我国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也有分布。南方东南丘陵地区由于水土流失还形成了红漠化和石漠化现象。再有不同地区的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不同。三江平原的湿地形成原因是纬度高, 气温低, 蒸发弱;气候湿润, 降水丰富;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冻土发育, 不易下渗。而青藏高原的湿地形成原因是海拔高, 气温低, 蒸发弱;冰川积雪融水多;低洼地易积水;冻土发育, 不易下渗。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湿地形成原因是气候湿润, 降水丰富;地势低平, 洪水泛滥, 排水不畅;河湖较多, 地表水丰富。

四、能力测试

图6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

2.仅考虑降水量, 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 )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

D.①②种树、③④种草

图7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图”, 读图, 回答3~4题。

3.图中B点土壤肥力较高的原因是 ( )

A.焚烧开荒B.连续耕作

C.森林再生D.耕地废弃

4.图中土壤肥力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这说明了 ( )

A.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

B.雨林群落生产力高

C.雨林生态的淋溶作用强

D.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5.俄罗斯湿地面积居世界第三, 我国东北地区也分布着较广的湿地, 关于两地湿地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 )

1纬度较高, 气温低, 蒸发弱

2有永久冻土层为隔水层, 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

3夏秋季节发生凌汛使河水泛滥, 河水溢出河道成淤水

4濒临北冰洋, 极地东北风带来较丰富的水汽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①②

图8为我国生态问题主要分布省区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四个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类型最有可能相同的是 ( )

A.B地区和C地区B.C地区和D地区

C.A地区和D地区D.B地区和D地区

7.四个地区中对于生态问题的防治或治理最核心要解决的是 ()

A.A地区的牲畜超载

B.B地区的燃料不足

C.C地区的水源问题

D.D地区的农业灌溉

经国务院批准, 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图9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回答8~9题。

8.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高, 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 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 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9.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 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

1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2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3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6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B.①②③

C.②④⑥D.④⑤⑥

10.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图10是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 (单位:m) 地形图, 图11是图10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 图10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 柳竹成荫, 河深水清, 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 一片“红色荒漠”景观。

(1) 根据材料, 分析图10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

(2) 图10中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 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 而5地降水量在100mm以下, 则该地可能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水源。

2.C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半湿润1地可以种树, 而半干旱的23地由于降水少而适宜种草。

3.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采用刀耕火种, 使肥力开始较高, A正确。而连续耕作, 使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然后耕地废弃, 森林再生。

4.C读图可知, 土壤肥力由最高的B点持续下降到C点, 说明雨林降水量大, 淋溶作用强, 把土壤中有机质快速淋失掉。

5.D俄罗斯和东北地区纬度较高, 气温低, 蒸发弱, 有冻土层分布, 不易下渗。

6.D A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石漠化严重;B地区为黄土高原, 其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C地区处于我国西北, 气候干旱, 其主要生态问题为荒漠化;D地区为长江流域, 其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

7.C C地区是我国西北, 缺水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8.A三江源地区海拔高, 气候寒冷, 生物生长缓慢, 生态环境脆弱;湿地广布是三江源生态特征的一种表现;地形崎岖, 交通不便,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与离海洋远近没有必然联系。

9.C三江源湿地广布, 其价值结合当地高原生态环境特点分析, 地势高峻, 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调蓄洪水功能主要在中下游地区;冰川广布, 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地;独特的环境, 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10. (1) “红色荒漠”是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其形成原因如下:

自然原因:1以山地丘陵为主, 起伏大;2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 且降水集中多暴雨;3河流众多, 流水侵蚀切割强烈。

人为原因:1开发历史悠久, 人多地少, 毁林开荒;2能源短缺, 乱砍滥伐。

(2) 低山丘陵地区, 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 土壤肥力降低, 粮食减产;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 影响交通等;山麓地带水冲沙压, 旱涝严重;平原地区, 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 河湖调洪能力降低, 旱涝灾害加剧;同时还影响航运。

展现生态本色的区域立体课程 篇9

关于生态教育。生态教育是基于生态环境遭受空前挑战提出来的。生态保护是每一个地球人共同的任务。崇明是上海的一块生态净土,崇明对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是对生态的责任感的表现。同时,重视生态教育是针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而提出来的,是针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内容。

关于课程建设。将生态教育列入地方课程建设,崇明有值得推崇的经验。其一,课程有规范性:课程要素齐全(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学段全覆盖(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成体系),科目丰富(三类课程以及各种跨学科的校本课程、教材);其二,以文化立身:基于长期积淀(已经有十多年实践的积累),体现与时俱进(上世纪90年代的“三园教育”、新世纪以来的“鸟文化系列”、目前正在开展的生态教育),拥有支持系统(在行政领导下,有教研、科研的指导等);其三,注重机制推进:对课程开发的规范管理(编写与专家评审制度),区域性共享机制(物质资源与人才资源的共享等)。

关于本土化实施。崇明生态教育迎合了生态崇明的地域特色。新课程提出由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生活就是关注和联系学生身边的事,这一定是本土性的。崇明建立课程的实施系统,从各学段各学校的校本化,到基于本土化的教育基地,是实现“关于生态的教育”和“保护生态的教育”到“在生态中感受教育”的转换,是在实践学生“体验真实、丰富经历”的学习模式,是针对学生素质发展要求的一种新教育。

从本期《现代教学》刊登的关于“生态崇明”课程建设的经验文章来看,与之前相比,昭示了崇明县不同层面教育工作者所作的新探索和取得的新成就。一是有了更高的站位,把“生态崇明”课程的建设看作教育改革的牵引力,以实现“突破一点,带动整体”效应,从牵引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带动区域与校本课程建设、催动教学方式改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二是进一步健全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体制与机制,包括对系列课程的总体设计与组织管理、对社会资源作理性识别、筛选、加工,成为可利用有保障的课程资源;指导教师有效使用教材把握和遵循乡土课程开发的原理,进行课程的有效实施等。在学校还有课题引领、课程开发、课堂实践“三课”并举的课程机制建设。三是更加优化了生态课程教学的方法途径,在学校、学科以及课堂的层面,细化课程校本实施的教学要求,找准与不同学科内容的结合点,适时补充相关的乡土事例使学生感受身边的生态教育,组织现场考察,开展开放式教育,丰富学生的课堂和课外的学习经历等。可以说,“生态崇明”课程呈现的是一种立体架构理念和系统实施体制。对一门区域课程的开发而言,到达这种境地是难能可贵的。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 篇10

1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概念阐释

1.1 海洋区域管理的概念界定

传统的海洋管理是以海洋行政管辖区为基础, 主要采用条块分割式的行业管理模式。在我国, 海洋管理涉及海洋、环保、农业和交通等十多个部门, 条块分割的局限性使海洋管理演化为“各自为政”的局面。然而, 海洋环境的污染和损害是不受行政划界和部门限制的, 在一个行政区域和部门内发生的问题往往会通过流动的海水扩散到更大范围的区域生态系统, 所以按照传统的行政区划进行的海洋管理以及依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的行业管理无法有效地解决海洋发展中面临的环境与资源等问题。海洋综合管理试图用综合的方法解决海洋环境退化、资源枯竭以及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它强调海洋管理横向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强调海洋各个行业之间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但是海洋综合管理应该在何种程度上和多大区域内实施尚没有获得明确的诠释, 使其在实施中存在边界不清和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

海洋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全球性问题, 但其具体表现却是区域性问题, 需要从区域的层面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海洋这一庞大的系统含有多个特征各异的海洋区域, 而这些海洋区域的不同首先表现在自然特性的差异。因此, 需要寻找更加适当的既考虑海洋区域地理环境, 又能整合区域内各方利益和政策需求的管理方式, 海洋区域管理则应运而生。

海洋区域管理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但从各国的实践看, 其内涵应该主要包含以下几点:①突出管理区域的生态系统性和整体利益, 力求海洋资源利用的最佳化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②强调控制人为影响以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③强调是一种政府行为, 需要政策、法律法规和协作机制的支持;④突出多元主体的合作。

基于此, 本研究认为:海洋区域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主体, 基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区域发展整体利益的需要,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多种手段, 统筹协调区域共同面临的海洋发展问题, 促进区域内政府及其相关机构之间和区域内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涉海行为的利益协调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海洋区域管理与其他形式海洋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管理边界的重新确立, 即它不局限于行政区划边界的控制, 而是以特定海洋区域这一地理单元为管理边界, 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机能运作和健康, 以确保当代及后代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系统”不仅成为海洋区域管理的研究视角, 更是成为贯穿于海洋区域管理实践过程的行为尺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资源环境管理方法,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是随着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深入以及区域合作进程的不断加快而产生的, 并正在成为各沿海国家海洋管理的一种新的选择。

1.2 基于生态系统海洋区域管理的特点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是综合性的资源环境管理方法, 与传统的海洋管理相比, 其在管理对象、空间尺度和管理目标等方面都存在着鲜明的特点。

通过与传统管理方式的对比 (表1) [1], 可以总结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的主要特征。

1.2.1 以海洋生态系统为基础确定海洋管理边界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关注海洋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注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机能的相对完整性, 强调要根据海洋生态系统分布的空间范围划定管理边界, 改变现行海洋管理按照行政边界确定管理范围的机械做法。根据以行政边界划定管辖区域的现行管理模式, 某一海洋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海洋资源管理可能由若干个地方政府共同管辖, 而同一区域的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由若干个中央或地方机构执行;由于政府不同层级或不同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利益取向不同, 加之管理边界的人为分割, 使得在同一区域内存在多个海洋管理主体;这些主体往往在行政划界的“势力范围内”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结果使本来为一有机整体的海洋区域变得支离破碎, 从而最终损害区域整体发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强调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关联性、物种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物种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联性, 相互联系的海洋区域各构成部分无论哪一部分受损都必然会影响到其他部分, 只有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 才有可能保证海洋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1.2.2 长远目标驱动下灵活的管理模式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是目标驱动的管理, 具有明确的、可操作的目标, 即从海洋区域的自然资源利用中为公众获得最大的短期和长期利益。由于海洋区域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具有不同的时间尺度和滞后效应, 基于生态系统海洋区域管理的目标要具有长远性和系统性, 它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降低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又要考虑各方面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关者的利益所在, 包括支撑经济发展、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满足社会需求等, 同时还根据特定区域内的海洋问题制定具有阶段性的具体目标, 充分体现目标的阶段性和长远性的结合。以美国为例, 美国的海洋区域管理并非套用一个固定的模式, 而是根据不同海洋区域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方法——美国政府在对东北沿海、墨西哥湾地区和太平洋岛屿区域以及北美五大湖海洋区域进行管理的实践当中, 根据各区域不同的问题及区域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 但总体看来, 目标驱动下的美国海洋区域管理始终围绕解决以下4个问题:①区域基础, 如自然地理、人文和行政等;②问题类型, 重点表现在“共有的”或“共同的”区域问题——“共有的”问题指2个或2个以上的沿海州在地理、经济或其他方面的相关问题, “共同的”问题指不同州在同一区域面临的同样的问题;③解决方法, 是“自下而上”还是由联邦政府领导解决;④区域机构, 是否已经成立。

1.2.3 适应性管理原则

适应性管理是以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综合效用的最大化为目标, 探究把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结合在一起并使双方受益的管理方法。“适应性管理方法的提出最初是为了克服静态环境评价和管理的局限性并致力于改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 即文化、策略和社会系统如何相互交织以及它们从局部和全球尺度上如何影响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不是静止的, 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发展着并通过二者相互影响实现交互作用, 因此适应性管理强调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影响和利益共存, 强调人类对于生态系统变化的认识和适应。由于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还很有限, 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又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中, 有可能导致管理措施实施的结果偏离预定目标的情况[3];海洋区域管理活动方案的设计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并对实施过程进行阶段性评估, 通过经常性的监测评价检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以便在出现新的情况下做出相应的调整, 及时发现并纠正结果偏离目标的情况;在管理实施过程中对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做好预案[4], 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1.2.4 “自下而上”的合作和参与型综合管理方式

海洋区域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 其基本思想在于承认参与海洋区域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公众、企业与政府一起作为平等的主体参与到管理过程中, 彼此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利益共享。海洋区域管理涉及渔业、矿产、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和旅游等行业和部门, 同时涉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不同层级的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间需要通力合作;区域内涉海企业和相关公众的追求目标各不相同, 但共同的利益要求使之在冲突中有可能通过协调实现合作。因此, 在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的框架设计上, 强调的是政府、企业和公众间的伙伴关系, 鼓励所有相关利益者共同参与, 以保证管理结果能最大限度地符合相关者的利益;同时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和学科的参与, 运用多学科知识 (社会、经济和生态) 作为决策基础, 要求跨学科和跨部门的科学家积极参与并集思广益。

2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的实现途径

实现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既需要明确的指导思想, 又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协同, 再加上治理措施综合配套和长期努力, 从而实现所有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2.1 依法进行海洋管理单元区划

目前我国海洋区域管理与国际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 政策、法律和法规体系还不健全, 因此为使海洋区域管理能有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实现对整个区域海域采取共同的有效措施, 必须制定并实施海洋区域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和规范, 并根据法律遵循生态可持续的海洋利用原则和相关政策指导原则, 改变传统的把我国海域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4个海区的简单划分方式, 积极开展近海生态系统调查和区划工作, 按照生态系统的特点科学地划分海洋生态系统管理单元。海洋管理单元区划是一项庞大的基础性工程, 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科学力量共同完成, 从而可以更有效地规范和管理海洋的使用活动, 解决用海主体间的矛盾冲突。同时规划过程要在有多个涉海部门、多个管理机构和各种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场合说明海洋区域多种用途保护和管理的前景, 以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并争取各方的支持。通过法律途径开展海洋功能区划和开发规划, 约束海区资源的开发利用, 使海洋区域逐步走上“依法管海”和“依法治海”之路。

2.2 确定科学、长远和全面的管理目标

海洋区域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相关信息, 应该尽可能让所有相关的部门和学科都参与到管理决策中来, 根据最先进的科学信息制定海洋政策;同时, 应根据特定区域内的海洋问题制定相互衔接的、具体的和具有阶段性的目标。传统的海洋管理仅仅局限在渔业资源收获、海洋矿产资源收获、旅游和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等单一目标, 而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必须改变传统的方式, 关注多方面利益的综合, 考虑各方面要素之间的联系和所有相关方的利益所在, 包括支撑经济发展、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和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

2.3 建立健全监测和评价系统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考虑到人为因素对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变化迅速, 因此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价工作成为当务之急。海洋区域管理必须提高现有的监测能力, 建立起国家或区域的海洋监测系统, 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系统效益的最大化, 有效地支持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监测, 并且最终达到多种使用和相关管理的辅助决策作用。实施区域管理的方法不仅涉及机构改变和机构重组, 而且还包括各种决策的考虑和选择以及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平衡, 这方面的途径有许多, 但都必须要经过评价或评估后方可采取措施。需要对现行海域使用和使用之间所包含的相互冲突、相互并行和相互受益的影响进行分析, 尤其是社会经济分析, 并且评估工作应在海洋区域管理之前或者与之同步进行。目前的海洋监测和评价内容应该扩展, 如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和海洋经济鱼类的生产能力, 甚至某些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过程的变化等都应该被列入监测和评价范围。

2.4 完善管理体制, 强化协调机制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应该本着适应现实的原则, 简单的集权或分散皆不适宜。涉海机构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海洋管理政策有效落实的关键因素[5], 也是我国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的基本保障。因此, 纵向权力适当分散与横向权力相对集中, 同时完善部门和地区间的协调机制, 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海洋管理关系到方方面面的事务, 仅靠单一的涉海机构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应该设立区域间协调机构, 对区域性事务进行管理、指导、协调和纠纷仲裁, 对重大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督执行。在我国, 针对涉海管理部门过多的情况, 应适当整合, 明确职责权限, 改变目前机构权限重叠和相互推诿的现象。

2.5 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拓宽反馈渠道

随着对海洋及其相关区域认识的逐步深入, 公众在观念上的变化越来越清晰, 而公众的意愿在政策中若得不到及时反映, 政策执行可能受到很大的阻力;因此, 我们必须提高海洋区域管理的公众参与程度, 广泛听取专家、社会团体及公众的意见。同时, 还应该拓宽并完善反馈渠道, 使公众及广泛利益相关者的意见能够及时、全面地反馈到决策层, 各级决策层也应达成共识, 把公众的参与程度作为改进海洋区域管理的现实力量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通过媒体发布海洋相关信息, 鼓励公众依法行使相关知情权, 激发公众参与积极性, 这既是海洋区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能够增加政府的决策透明度。目前实施的听证会制度和领导见面制度等为公众提供了多种表达意愿的机会和渠道, 今后此类工作还应该继续加强。此外, 鼓励公众参与还须加强公众教育, 公众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意识如果不提高, 就不能了解有关政策和其切身利益的相关性, 就缺乏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积极性, 也就没有自觉维护政策有效实行的动力[6]。

总之,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所有相关的社会部门和学科都参与到管理决策中来, 需要科学家与政治家的紧密合作, 更需要生态系统内的管理者、公众和科学工作者的有效协作, 共同在复杂的社会政治和价值框架内综合有关生态学知识, 统筹考虑人、生物和自然因素, 从而长期保护海洋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实现所有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 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理念迅速被世界各海洋大国应用于海洋管理领域。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区域管理有其自身的内涵、特点、原则及实现途径, 文章试图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为海洋区域管理新模式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生态系统,海洋区域管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DEMISTER D.Ecosystem approaches to management[EB/OL]. (2005-12-10) http://ecosystems.noaa.gov/docs/ap-pendix-d-demas-ter-presentation-8-31-04.ppt.

[2]孙东亚, 董哲仁, 赵进勇.河流生态修复的适应性管理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 2007, 38 (2) :85.

[3]MORRISSEY W.An ecosystem-based approach to managing America s resources:a view from the U.S.Capitol Hill[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0) :203-210.

[4]丘君, 赵景柱, 邓红兵, 等.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原则、实践和建议[J].海洋环境科学, 2008, 27 (1) :74-77.

[5]吕彩霞.海洋综合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软科学, 2001 (6) :14-16.

上一篇:寓教于活动之中下一篇:铁路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