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2024-06-19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精选十篇)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1

(一) 生态环境评价的概念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化人力资源竞争, 人们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现象的利与弊, 人力资源不仅与企业的管理有直接的关系, 同时, 还与国家或区域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生态环境是维持人们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是确信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

(二) 生态环境评价的分类

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和进程可分为: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生态环境价值的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包括:对生态安全的评价、对生态健康的评价、对生态风险的评价以及对生态退化的评价等等。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的针对性不同分为:对区域内城市、山区、流域、海域和路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对农业、湿地、沙漠的生态环境评价等。其中重点分析的是农业的生态环境评价, 其次是城市的生态环境评价。与此同时, 还可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分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生态环境质量预测的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的时间可以分为:回顾性评价、现状性评价和影响性评价;根据其状态不同分为:静态和动态评价;根据其评价的形式不同分为:数学和图谱型评价;根据要素的不同分为:单要素、多要素以及综合评价。

(三) 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

它是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预测与防范, 同时, 也是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与开发、维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以及实施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基础。对于生态环境评价大多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通过针对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指标, 并根据这些指标反映的优劣程度或者分值的大小来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评价的;而定量的评价方法则是, 通过充分利用相关公式或模型来对指标体系进行合计、准确计算而来, 并根据计算得到的相关结果对其进行评价。但是, 不管对生态环境评价采用定性或是定量的评价方法, 都要首先确定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

二、区域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构建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 具有显著的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特征, 以人们的行为作为系统内的主导内容, 以自然环境、资源供给、社会经济等为辅助内容, 把人力资源、社会和自然因素通过关联共同构成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所以, 区域人力资源分为五个方面, 并共同构建出区域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反映该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劣状况, 其具体内容包括:

(一) 经济环境指标

经济环境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秀企业数量、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地区就业率这几项指标。其中通过区域人均GDP和经济增长率等指标来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衡量;通过区域高新科技产品占区域工业总产值的数据指标来衡量科技发展水平;通过区域第三产业总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情况;通过区域职工工资指标数据分析收入水平情况;优秀企业数量, 通过区域内能够达到优秀标准的企业数据来反映;区域就业率情况, 通过区域内就业人口与区域内现存人口数量之比而得出。

(二) 生活环境指标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中的生活环境指标, 其主要包括:区域内的物价、交通、治安、医疗卫生以及公共基础设施情况来构成。其中物价指数, 通过区域内物价水平来反映;交通情况则通过区域内人均道路面积、拥有的车辆数量以及平均发生交通事故率等指标来反映;区域内的治安情况, 通过区域内的刑事案件发生率来反映;医疗卫生水平利用区域内医院和医生数量来反映;公共基础设施, 则通过公共事业单位数量和工作人员数量来反映。

(三) 人文教育环境指标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中的人文教育环境指标主要包括:区域的风俗和民俗习惯、历史文化以及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科研机构的数量。其中, 区域的风俗和民俗习惯、历史文化指标很难用相关的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进行反映, 所以对其只能通过寻找文献或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收集和主观评价, 然后通过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各类学校、培训机构和科研机构的数量评价指标, 则通过对区域相关学校、机构的统计得出相关数量指标。

(四) 政策环境指标

其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区域内人才的流动和创业支持的相关政策制定情况、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情况、人力资源服务和人力资源供需状况、相关人力资源信息交流平台以及行业发展政策等相关政策性环境评价指标。其中除了人力资源服务和人力资源供需状况是通过观察区域内人力资源市场的各项内容情况指标数值分析衡量, 其他各指标则通过实施专家评价等手段来进行量化分析。

(五) 自然环境指标

自然环境指标是对生态和社会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的指标数值化的分析与研究, 在实际区域分析情况下, 进行数据指标的量化分析而来。其中通过利用区域内具体地理位置指标数值、温度、温度等平均指标数值进行分析, 得出区域内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指标;区域绿化、水源和空气的质量状况等指标, 则分别利用对区域人均占用绿化面积的掌握, 污水、污气等处理情况的分析以及空气质量调查等指标进行分析衡量。

三、优化区域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措施

(一) 加强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国家或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人文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 合理化人力资源的形成和发展要以人文环境作为基本保障。优秀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应当提倡民主自由化、言论自由化、提高对知识的学习与创新以及提升社会整体的良好文化氛围。综上所述, 优化区域人力资源, 加强人文环境要提高人们的道德思想观念, 提高人们综合整体素质, 充分调动并发挥出区域的文化氛围, 利用区域特征与现代人文环境相结合, 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世界观、价值观。同时, 还应当加大对区域内教育设施、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投入, 创新区域内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

(二) 建立健全完善的城市环境

建立健全区域城市环境构建, 改善区域城市的生活基本条件, 加强对交通、教育、医疗等相关基础设施进行合理优化, 做好区域建设规划, 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放等, 除此之外, 还要注意区域的生态环境, 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 扩大城市绿化, 并加强对污水、有毒气体以及废弃物的妥善处理, 完善区域的环境建设和解决措施,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指标。

(三) 营造公正公平的政策环境

(1) 应当建立健全对于无形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提升人们对于科技知识的兴趣。 (2) 应当加强各区域政府的执法行为, 提高办事效率和公正性, 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杜绝不公平竞争现象的发生。 (3)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机制、人力资源配置的竞争机制以及利益分配机制等, 有效的对人才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加强对人才能力的挖掘和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 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建立完善的人才市场、培训机制、信息网络平台等人才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对人才服务体系的完善, 使其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中发挥必要的作用, 提高人才服务质量, 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生活人口逐渐增多, 造成了水土、粮食以及各种能源的短缺和匮乏, 人们生活的改变, 也使得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污染。生态环境影响日益严重, 这不仅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面对如严峻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现象, 加强区域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指标的构建与完善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区域,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陈润羊, 齐普荣.浅议我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的进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20) .

[2]颜爱民.人力资源生态位概念界定及因子测算[J].生态经济 (学术版) , 2006, (2) .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2

构建黑龙江垦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问题,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讨论了黑龙江垦区构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基本过程和方法,提出了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质量和保护整治能力三方面23项指标在内的`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从发展循环经济、环境综合整治、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国土绿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垦区与地方合作共建、健全生态安全建设领导机制等9个方面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的途径和对策.

作 者:邹积慧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总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刊 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7 5(3) 分类号:F323 关键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   资源   环境   指标体系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3

关键词:区域生态经济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一、引言

由于人口较多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大量缺失,并伴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使得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其中,区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经济效益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个地区开始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各个地区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全国生态农业县和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使得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热点问题之一,也成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

其中,对于区域生态经济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衡量是我国学者当前对于区域生态经济的主要研究内容。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多用指标体系来描述和分析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但是缺少能够整体反映人文要素、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协调、合理布局与分布的空间统计分析指标,致使现有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不能够真正评价生态效果,导致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割裂。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建立更为全面的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够真正的将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出来,达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更好地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要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使之能充分反应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内涵和经济实质,目标明确,测算方法准确规范。[1]与此同时,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估也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性系统,在确定指标体系时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注意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同级指标之间的互斥性,分级分层次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得指标体系的构建合理。

(二)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选取的指标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使其数据采集较为方便合理,选取的指标尽量采用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可通过数据对经济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并便于检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定性指标则很难获取相应数据,使得评价指标体系不能较好的反映以及比较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别。且采用的指标一定要具有实用价值,如果构建的体系较为完整和规范,但不适用于大部分区域,体系的推广不可能完成,使得其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没有较大意义,研究成果没有任何意义。另外不要过分追求指标的覆盖范围,要考虑其实用性和可行性。

(三)全面性和综合性原则

选取的指标应在考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选取全面的、综合的可以反映区域生态经济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可以体现其大致的发展现状并将相对重要的指标归于其中,使得指标体系覆盖全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关键,可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和共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生态环境基础的发展状况(地质地貌、大气、土壤等)、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状况、环境的污染和治理状况、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按照其指标的构建原则,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建立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影响其生态经济效益的各类因素,从而实现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将衡量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指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划分为综合经济发展、人均影响、社会影响、公众影响、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综合生态指标几个方面,建立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因素

其中,综合经济发展中的绿色GDP是指区域GDP减去社会生产生活的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损失,它能够客观的评价区域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可由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计算得出,环境破坏损失由生产生活中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出量得出。绿色GDP/区域GDP越大,证明该区域经济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而符合生态条件的产业占区域总产业的百分比、生态产业产值占区域产业总产值的百分比这两个指标则反映生态对其区域是否存在重要影响,生态产业的经济效益是否较好,比值越大,说明生态经济在此区域占有重要位置。另外,区域财政收入和国家对地方的财政补贴则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社会因素

社会影响方面的指标,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可以体现出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可以直接获取数据。城市用地面积由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公园建设用地来计算。公众影响方面的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可以由有节能消费习惯居民比率来反映,而公众对于其环境的满意度这一定性指标,虽然无法用定量指标来表达,但可以对其进行赋值,公众对其非常满意为2分,对其不满意为-2分,认为环境对自己无影响的为0分,用其进行定量分析。

(三)生态因素

其他生态指标中的资金利用率=生态回收/生态投入,这一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区域生态保护是否到位。生态投入则可根据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投资进行计算,生态回收根据资源回收利用产值的金额,此比值越小,说明该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较好。区域生态效率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影响价值的比值[3],经济发展水平可用该区域工业总产值计算,环境影响价值可以生态投入来计算。突发灾害损失则可根据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而资源利用这一因素中的单位GDP能耗、水耗和单位土地面积较好的反映了该区域的大体能源消耗,人均用水量、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能源利用则反映出该区域的自然能源是否丰富,能否在生态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

由于各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所以该指标体系根据前人研究的基础,基本选取了适合各个区域大致特点的指标,可以适用于各类区域。评价一个区域的生态经济效益,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下一步则应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进行结合,同步提高,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

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以及指标权重的研究,学者们大都采用专家调查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评价方法。对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首先应对建立的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赋予其权重,对其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本文认为现阶段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的影响较大,社会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所以对其指标体系中的社会因素赋予权重0.15、经济因素0.35、生态因素0.5。其中,经济因素中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影响这两方面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都较为重要,都能表现出生态经济对于其区域整体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所以两个方面各占整体经济的0.175。社会因素中的城市建设可以明显的反映出区域城市建设对整个区域经济所做的贡献,占整体经济的0.09,而公众影响对初期生态经济建设的影响相对较少一些,因为它所带来的效益是长期的,在初级阶段影响较为浅面,所以它占整体经济的0.06。生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利用、节约、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对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较为明显,资源合理利用,节约资源都对经济效益产生较大作用,环境保护则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较大,使得区域的生态效益得到提高。所以资源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整体经济的0.1、0.15、0.15。具体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将具体指标赋予合理的权重,寻找合适的评价方法,对整体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再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保护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使得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为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限于论文篇幅,将在下文述及。

五、结语

构建较为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下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的步伐,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实施,加快实现我国“青山绿水、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肖翠仙,唐善茂.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

[2]李崇勇,陈森林,范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4)

[3]郭莉,郭亚军.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6(8)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方法融合空间统计分析的区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3BJY026)阶段性成果〕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4

一、构建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意义

(一)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构建,有助于认识和研究区域农产品品牌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相关品牌、资源和环境之间的整体关系;有助于提高组织运作和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区域农产品品牌“生态环境”;有助于发展和谐的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促进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成长。

(二)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构建,有助于传统农产品品牌关系理论的发展和更新,从而形成新的、相对独立的并更有实效的区域农产品品牌经营理论,为区域农产品品牌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三)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完善有助于生产标准体系的建立。标准体系的确立是区域农产品品牌保持常胜不衰、避免品牌声誉风险的必要措施。

(四)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能改善区域农业产业链的关系。地方在培育农业支柱产业的同时,通过完善政府的管理和引导机制,加快相关配套产业开发,延伸产业链,形成融产供销于一体、支柱产业与配套产业紧密联系的农业产业网络,从而建立起健全的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加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农业产业链的形成。良性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农业产业链又将维护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稳定,巩固农业产业化成果,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五)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能更加有效地平衡企业、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关系。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能在企业发展、农户获利、政府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到三者间关系的平衡,从而有利于整个产业、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构建的几个关系

(一)区域农产品品牌与相关品牌之间的关系体系。认清区域农产品品牌与相关品牌之间的关系体系,将有助于企业与外部相关品牌之间的合作,并为内部品牌线的延伸与管理提供理论和思维基础。区域农产品品牌与相关品牌之间的关系体系应具体从农业企业外部、内部、市场角色与组合作用等四个方面构建关系主体。

(二)区域农产品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体系。认清区域农产品品牌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体系以及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品牌经营的影响方式、作用大小,将为企业明确品牌传播对象、品牌塑造方法和途径的选择提供理论和思维基础。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企业、地方政府与农户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区域农产品品牌的生产立足于相对狭小的行政范围内,必须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而农业龙头企业则处于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共同体的主导地位,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农业产业链各个节点、各个主体有协调管理功能。农业产业化广泛地涉及到广大农户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并对产业链各方面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区域农产品品牌与资源之间的关系体系。认清该关系体系以及资源对企业品牌关系经营的影响方式、作用大小,对企业如何获取、利用与分配有关资源来支持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构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区域农产品品牌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系。认清该关系体系以及环境对区域农产品品牌塑造的影响,将有助于为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经营的环境理念的环境工具的使用提供指导。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依托于一定环境。根据环境对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服务性质,将环境分为以下三类进行研究:一是源环境,这是区域农产品生产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条件。二是汇环境,能够吸收、消化、接纳区域农产品品牌要素。三是渠环境,如交通、通讯等,为物质、能量、信息、资源等输入或输出起着疏导、传递、运输,即分配物质、能量、信息等作用。

三、构建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中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建立区域农业价值链关系的问题。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战略管理学家波特(Porter M、E、)认为,企业的每项经营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那么所有企业的互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价值链。而每一个企业并非每一项经营活动都处于优势竞争地位,往往是在价值创造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具有较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这时,如果能将在各个经营环节上分别具有优势的企业整合起来,分工协作,创造整体价值,则会减少在这条价值链上许多企业重复低效的活动,从而提高整条产业价值链的总体效率,进而使其中的各个企业受益。在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发展过程中,生产与经营活动不断趋于集中,聚集的过程引发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和人才流等要素的汇聚和扩散。各要素的汇聚和扩散加速了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形成,促进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完善。随着区域农产品品牌名牌效应的不断扩大和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不断完善,区域农业价值链关系中各个主体的利益也随之扩大。依据价值链关系进行专业分工协作,通过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则可保证各方的利益。

(二)建立政府、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的问题。首先,从价值链整合角度看政府、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要提高整条产业价值链的总体效率,进而使其中的各个参与主体受益,就应该对各自优势进行价值链的整合。农户是整个产业链条的基础环节,失去了这个环节,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建立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以农户为主,不具备组织规模生产和经营条件,很难直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亟需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支持。政府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要不断加大扶农支农的力度,指导农民成立和运作相应的农业合作组织,帮助农户做大做强以体现出整合优势,加强农户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和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议价能力,真正做到切实保障广大农户的利益。政府肩负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在价值链整合中,政府更多的是起指导与监督的作用,政府应着力建立高效有序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为区域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整合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适度,才能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其次,建立龙头企业和农户及各产业化主体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各主体应以平等的市场主体身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链运作框架内,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政府需要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这是三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客观基础。再次,地方政府在价值链整合中的职能定位问题。政府应有明确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发展策略,健全的服务体系。明确的政府策略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区域农产品品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应加强规划、指导、服务和管理。

(三)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与地理标志保护和防范声誉风险的问题。从目前国内外的经验来看,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成功建立基于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品牌声誉,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品牌声誉离不开地理标志保护与声誉风险的成功防范。

地理标志保护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化组织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保障农产品市场秩序,有效促进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完善。但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众多的生产主体使用统一品牌,将会带来较大的品牌声誉风险,乃至危及到区域品牌农业建设全局。加上更难以控制区域外仿冒产品的冲击,品牌声誉风险进一步加大。区域农产品品牌如没有特别加以保护就难以明确知识产权,产权保护也比较困难,因而容易产生“公地悲剧”的现象。各种品牌危机事件对区域农产品品牌声誉构成了严峻挑战,对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建设产生了巨大冲击。

取得地理标志保护并不是就没有风险,我国地理标志的现状令人担忧: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技术进步慢,科技含量低,产销不协调,品牌不突出,地理标志经济的“比较优势”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没有完整的生产标准体系,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产业链关系和品牌关系,相当多的地理标志保护不到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秩序混乱。需要政府加强执法力度,对地理标志进行有效保护,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严格实施生产标准体系和地理标志使用的认证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帮助解决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相关各方面要协调机制、充分合作完善区域农产品品牌的产业链、价值链,合力构建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

总之,在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中,政府是重要的一环,政府的职能缺失,非常不利于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构建。政府部门必须负起该承担的责任,维护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促进生态型区域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吴云云.关于区位名牌农产品的产业价值链整合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5,(1).

[2]张焱,张锐.论生态型品牌关系的框架建构[J].管理评论,2005,(1).

[3]宋青锋,左尔钊.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初探[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1).

[4]董葆霖,郭修申.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服务“三农”的理论和实践[J].知识产权,2005,(2).

[5]吴程彧,张光宇.区域品牌的发展策略[J].江苏商论,2005,(4).

[6]干经天,李莉莎.论区域品牌农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3).

[7]郭红生.刍议地域农产品品牌危机管理[J].商业时代,2005,(3).

[8]中郡联合地理标志研究中心.第一次全国地理标志调研报告(2005)[R].中国地理标志课题组,2005.

[9]瞿艳平.创建农产品强势品牌,提高品牌竞争力[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3).

加快构建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篇5

为摸清***市粮食生产现状,市粮食局以粮食安全保障为课题,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市粮食余缺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市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现状

1、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

***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粮食种植,特别是稻谷的种植。近几年随着全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农村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市由种植粮食变为以经济作物和粮食相结合的种植模式,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稻谷等粮食作物面积却逐年减少。全县稻谷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115万亩降低至2010年的88万亩,降幅达23.5%,粮食的生产形势日趋严峻。

2、粮食消费量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口粮消费有所降低,但***市是生猪产销大县,饲料用粮、转化用粮等粮食需求量逐年增加,85%的农户都要购买饲料用粮,平均每户购买饲料用粮高达1500斤,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3、粮食储备数量呈急剧下降趋势

(1)农村储备粮大幅度减少。由于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和总产量降低,全区粮食储备量急剧减少。经调查发现,前几年农村家家户户储备满仓粮食的情况已不存在了,农户储粮观念发生改变,普遍存在有钱就有粮的错误认识,表现在很多新修房子的农户已经不再修储粮仓,而采用编织袋装粮,农村粮食储存量急剧下降,主要是受种植面积的影响,每年收获的粮食数量较少,储粮仓已经失去

了作用。根据调查统计,有65%的农户储存的粮食只能够当年产新前吃,基本没有余粮,35%的农户需要购买口粮。

(2)国有粮食企业库存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国有粮食企业是***市粮食储存的主体,自粮食购销市场放开以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逐年减少,库存不断降低,***市国有粮食企业商品粮食库存由2000年的50000吨急剧下降到2010年的7000吨,降至历史最低点。如果遇到市场粮价大幅度波动,政府对于粮食市场的调控将会力不从心。虽然***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现储有各类粮食30000吨,但多数为代储粮,县级储备仅5200吨,加之全***市仓储设施均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修建已老化陈旧,“5.12”地震后虽进行了紧急维修,但仓容设施仍然非常落后,若不加快仓储设施建设,今后将很难承担粮食安全所必须的粮食储备。

(3)城镇居民基本不存粮。由于***市是产粮大市,在城镇居民的心里总以为是不会缺粮的,因此他们都不储存粮食,习惯了吃多少买多少,没有粮食风险的意识。

二、影响***市粮食安全的主要原因

1、对粮食安全形势认识不足

粮改以后,粮食安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群众对新时期粮食安全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普遍存在有钱即有粮的错误认识,粮食安全意识淡薄。粮食供需矛盾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市地处丘陵,土地比较分散,作为公共性的水利基础设施设入不足,造成部分农民想种粮却无水的局面,只能抽水灌溉,既增加了农民种粮成本,也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而造成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不断降低的局面。

2、种粮收入的低效益使很多农户放弃种粮

***市是劳务输出大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外出务工,留下的劳少劳力耕种土地能力有限,加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一些交通方便的乡镇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农民一亩田种粮只能收入300元左右甚至亏损,因此农民种粮积极性很低,除了留很少部分土地种有口粮外,其余的都种经济作物,还有的农户基本不种粮食。由于农户种粮积极性低,导致对粮食生产投入不足,粗耕粗种,或是将土地转给他人种植,粮食单产普遍降低。

3、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面临着很多困难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市场化进程加快,粮食收购主体增加,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由于受资金和粮源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企业出现收粮难,粮食收购量逐年减少。国有企业本地粮食收购从2000年收购56000吨减少到2010年的5000吨。企业经营量也逐年下降,全***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受信贷政策限制,企业收购粮食数量有限,没有更多的储存,不仅增加了对外地粮食的依赖程度,而且造成本地粮价偏高。

三、对策

1、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政府在指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指导,在产业导向上应本着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的原则,稳定现有粮食的种植面积;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综合补贴,让种粮农民有利可图;积极推广科学种粮技术,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品种,依据科技提高单产,增加农民的种粮收入,保证农村的口粮自给率达到80%以上。

2、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建立高效、灵活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是政府调节粮食供求关系,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手段,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作为销区建立合理的储备体系尤为重要,依照粮食安全省长、市、县长负责制,地方储备粮最低不得少于人口三个月粮食消费量。按此要求应建立5万吨地方储备粮,而***市原有县级储备粮5200吨,如果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将无法对粮食市场进行调控。因此建议政府加大仓储建设力量,增建粮仓储备4.5万吨、食用油罐2000吨,作为***市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恢复和增加县级粮食储备,强化区政府对县域内粮食流通市场的宏观调控管理力度,有效解决突发性粮食短缺,以及荒年、军事应急所用,确保全县粮食安全。

3、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多年以来,国有粮食企业在完成退耕还林粮食供应、保证军粮供给和确保全县粮食安全中做出了很大贡献。今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该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通过对国有企业资产、人员的重新组合,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一是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仓房设施、经营网点、人员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扩大购销、搞活经营、增加储备、开设粮食便民超市等方式,满足市场供应;二是利用***市国有粮食企业与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按照市场方式运作,在政企间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保证有稳定、充足的粮源。

4、加强监管,建立良好的粮食市场秩序

加强粮食市场管理,更好地发挥粮食行政机关依法管粮的作用。随着《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粮食政策管理部门成为了行政执法机关。而粮食行政执法是国家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后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确保***市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解决好依法管粮,一方面应该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的“粮食流通行政管理执法队”,这是提高粮食行政执法能力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政府应解决执法经费,配备相应的设施,确保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5、完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确保粮食应急安全

粮食安全应急反应体系是一个通过预警、防范、处理,以实现避免、减少危机所产生的危害和损失,并从危机中开拓出发展机遇为目的的过程。粮食安全是动态和变化的,没有永久的粮食安全。而粮食波动是经常的,公共突发事件也是难以预料的,“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敲响了如何做好应急状态下粮食供应保障的警钟。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预报准确及时、反应灵敏、措施得力的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网络。这不仅要求我们粮食部门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还要有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粮食应急加工与分销技术、仓储技术等等。而要使粮食安全应急体系能够跟上不断变化的形势,政府应增加在这方面的持久投入,以确保各种应急措施在紧急时刻能够发挥作用,确保***市的粮食安全。

生态体验教育区域协同创新新常态 篇6

一、顶层设计,政策制导,开创生态体验科研新范式

实践中,沙市实验区探索出了专家、学校、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三结合的科研模式,开创出一条德育理论与实践协同推进的新科研范式。

政府给力,为课题研究提供动力源。根据区委区政府制定颁布的《沙市区加强与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区教育局向中国生态体验课题组申报立项了“生态体验:中小学生、幼儿基础道德教育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子课题,制定了《沙市区中小学生、幼儿基础道德教育实施方案》,《沙市实验区关于加强生态体验课题研究的实施意见》,确保“三规范”“三落实”,即:规范组织机构、规范课题管理、规范科研制度;落实科研队伍、落实科研时间、落实科研经费。要求各实验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遵循顶层设计、系统架构、分类推进、精细实施的原则,借助生态体验理论和实践模式,探索震撼心灵、感动生命、高效美善的魅力德育模式,建构沙市中小学生、幼儿道德价值观培养体系。加强学校生态文化建设,实施“一校一品”工程,打造具备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特质的区域德育品牌。

专家引领,理论与实践科学对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都申报立项了三级课题,生态体验专家组多次与学校一线实践者零距离对话,开展现场扎根性指导,帮助教师掌握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设计和导引的关键技术,助推各实验校的生态体验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对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与生活中,体验道德、体验生命的意义。

实践创新,形成区域陶养体系。在十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沙市区以十九项德目为总纲,与“三爱”教育和沙市打造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战略目标科学对接,结合探索形成的先进经验和资源进行整体构建。既关注中小学生、幼儿生命发展中的真问题,又遵循青少年儿童品行内涵发展的规律;既关注同一时间内各年龄段研究主题的发展性、关联性、延伸性,又兼顾十九项德目总纲下不同年龄段之间选题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螺旋上升。在多重因子多个维度中综合统筹、立体架构而形成沙市区中小学生、幼儿道德价值观陶养体系。

二、理论引领,区域推进,形成生态体验化育新局面

在生态体验理论引领下,课题研究成员共同度过了十多个春秋,见证了一段震撼心灵、感动生命、互动陶养、群集共生,不断探索臻于美善和谐境界的魅力教育实践模式的生命历程。

——不断提升科研队伍素质。生态体验专家组多次莅临沙市培训、指导。2011年,专家组深入沙市实验区进行生态体验德育实践模式的系列化专题培训和德育活动现场扎根性指导,区政府、区教育局领导、中小学校长、各校德育骨干教师200多人全程参与。在“生命多精致教育就应多精致”,“爱与责任”的体验教育中,生态体验理论深入教师心灵深处,打开了教育实践的源头活水。通过现场大型仪式体验活动、优秀案例展示点评和现场零距离对话,渐次辐射和带动德育科研骨干队伍和外围队伍,形成了沙市区相簇而茂的生态化队伍丛林。全区先后派出一百多名德育骨干参加总课题组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学术年会。在每年一届的暑期课题科研骨干队伍培训中,专家讲座、研讨交流、互动陶养,正能量不断扩散,成为深化课题研究的辐射源,追求高品质实践推进的能量库。随着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沙市德育与时俱进,形成了科学、合理、有效、有序的德育新常态。

——不断提升德育活动课水平。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课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班、团、队会(课),导引者通过体验式干预设计,创设富有价值引领和智慧激发的生态体验之境,从根本上超越枯燥说教,彰显德育文化的亲近感和吸引力。全区每年举办一届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课竞赛,数十节优质课展示,数百人次观摩学习、数千次现场交流,让钟情教育、潜心科研的正能量在现场交互传递,构成了一幅生态体验教育科研群集共生的火红图景。每一节课的设计都凸现出各校的德育文化,在三重生态体验中涌流的生命感悟,思想精髓物化而成的学校文化标识,处处彰显出师生的生命灵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导引者根据体验者的生活阅历,针对真问题选定德目,运用各种手段,营造体验场,使体验者在体验场中全息沉浸,经历生命感动,师生展开体验诉说和零距离对话,交互提升,共同臻于蓝海遨游的道德境界,在体验中陶养化育,师生的生命样态更加润泽靓丽。如果说传统的德育过程是道德有限或不道德,那么生态体验德育就恢复了德育过程的道德性,回归到德育的本真。

——不断深化生态体验课堂研究。德育为教学和做人提供了方向感、动力源、学习智慧等三大支持系统。只有当全校师生浸润在道德的阳光雨露中,形成互惠共生、相簇而茂的生态关系,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与成长动力,学校才有可能完成其应担当的社会责任。我们用生态体验理论指导课程改革,倡导“任务驱动,目标导向”的学习方式,以“学案导学、体验探究、小组合作、群集评价”为策略,构建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的“生态体验课堂”,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籍此找到了育人的新感觉,学生籍此找到了提升核心素养的新场域,教与学成了享受快乐与幸福的生命体验场。

学案导学。编写《易学方案》,形成以“问题”为线索的导学机制。借助《易学方案》,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积累能力、产生动力的过程。

体验探究。给学生充足的时空,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自主体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逐步养成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悦纳他人的态度,使得每一次互助都是一次平等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撞击与情感的升华。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个性风采、释放心智潜能,互激互励,身心愉悦,互惠共生。

nlc202309041945

群集评价。小组群集评价与学生个体评价有机结合,既让每个组员在竞争中发挥个体优势,又让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紧密合作;既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又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由此,生态体验课堂的多重因子得以激活,教学如同一条流淌着激情与灵动的河流,课堂如同一段充满愉悦与创意的生命历程。

——不断增强学校文化生态化育魅力。独特的生态文化铸就独特的学校精神,也正是那独树一帜的思想、与众不同的学养、超凡脱俗的追求,形成了凝聚学校发展力的旗帜和灵魂。漫步一个个雅致的校园,浓烈的生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亭一景,净化着师生的心灵,浸润着师生的生命。各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歌、校徽,都凸显了各校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了现代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特色。全区优秀校歌演唱展示,或雄浑古朴、或激越高亢、或赞美颂扬、或与时俱进,都一样震撼心灵、感动生命。每一首校歌都犹如一所学校的精神图腾,与校训、校风、校徽等相得益彰,对内,在于自我激励,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在于自我张扬,以展示风貌,放歌天下。他们用校歌宣示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感召全校师生、诚告社会。我们强调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让学校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校园,传承、发展学校历史文化,形成独特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它根植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之上,是学校生态文化的内核,是全体师生认同的一种共同价值观,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她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有了这种精神,全校师生就能“不待扬鞭自奋蹄”;有了这种精神,学校工作就会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突破。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文化自觉,也是学校生态文化“魂”之所在。当文化有了生命,有了主体,文化就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两个字,而是有了更为深远、厚重、灵动的含义。在这种充满霜华掩不住的书卷气的校园里,师生魂浸书香,徜徉巡游,穿越生命云层,优化行动方式,自然会身心愉悦,灵感勃发,创意无限,从根本上提升了学校文化的生态化育魅力。

三、协同创新,涵养品牌,进入生态体验教育新常态

生态体验理论的实践形态是全息体验、互动陶养、群集共生,创生一种臻于美善和谐境界的魅力化育模式,显现为一体万象、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名”工程把师生心中的智慧和信念点燃。所谓“四名”,即名人、名著、名诗、名曲。以名人为范,培养师生的美善人格。走进任何一所学校,你都能感受到名人精神气息扑面而来,会说话的墙壁、诗意的长廊、广场的雕塑、名人的塑像,让学生走进名人、感受名人,与高尚对话,与伟人相伴,与名人同行。寻访身边的榜样,让名人走下神坛,使学生对名人可近、可感、可亲。追踪身边的名人,更是让学校小名人登上周一升旗台讲述自己微行大义的人生故事。以名人的不朽精神浸蘸师生骨髓,使师生人格高尚,一身正气。以名著修身,建树师生的大家风范。各校读书节成果展示中,一本本装帧精美的名著、一页页工整的读书笔记,让墨香和书香一同浮动,钢笔字与铅字交相辉映;这是学生在与世界文学名著及其作者对话,这是学生纯洁的心灵融入名著深厚浓烈的情感世界荡起的层层涟漪,这是学生的稚嫩与作者的深邃广博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与生命感动。无论其书是博大精深,高瞻远瞩,深沉凝重,还是坦诚朴实,清新隽永,和风细雨,都是师生“精神成人”的食谱,是师生心灵的家园,是诗意的栖居地,是灵魂的孕育所,是生命的起跑线。引领师生诗意地行走在书香墨韵中,实现灵魂在高处的追求。以名诗铸魂,锻造师生的民族精神。一个被诗歌所熏习的场域,生命与诗歌电光火石的碰撞是温暖、深厚、澄明、润泽的,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诗从学生的舌尖滑落,情绪高涨,灵魂驰骋。学生诵读千古美文,传承盛世文明,陶养家国情怀,人在家中,家在国中,国在心中。爱家、爱社会、爱国家,生生不息。以名曲怡情,陶养师生的高尚情操。名曲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达的情感美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扎根,名曲欣赏像微微春风,丝丝细雨,犹如“仙乐风飘处处闻”,洗涤凡尘,净化心灵。当学生进入名曲的音律,与曲作者产生共鸣,心如登山临海般开阔,月下独酌般怡然,达到无我之境界,怡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情怀。

——诗意大课间是对学校大课间的创新与发展。诗意大课间大型仪式体验活动是运用生态体验理念,将学校大课间活动与“四名”工程活动融合,通过经典诵读、名曲欣赏、体艺活动(集体跑操、广播体操、校园集体舞等)营造体验场,导引学生在精彩壮观的大型仪式体验活动中快乐运动,健康成长,奠基诗意人生的体验活动。诗意大课间大型仪式体验活动的价值取向是追求集运动健身、诵诗明志、赏曲怡情、悟生命韵律、培养核心素养等多维目标为一体的诗化德育。诗意大课间具有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特质,是对学校大课间的创新与发展。体验者在大型仪式体验场中相互感染,摄能穿行,引发共鸣,放飞心灵,体悟循道,健体修身。学校大课间是在音乐的伴奏与信号指挥下,按照设计编好的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组织地以跑步、做操为主要内容连续不断的身体操练过程。生态体验理念赋予了学校大课间更丰富的内涵。用经典点燃学生的激情,用名曲震撼学生的心灵,用跑操提升学生的德行,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中小学根据学校的文化特色、地貌环境,设计诗意大课间的活动项目。如,北二小天性课间,实小直臂行走,红星小学书法韵律操,北三小快乐小足球,北一小弟子规韵律操,张三小乒乓操,洪垸小学武术操,新小原地动感跑,实中的跑操,等等。诗意大课间超越了身体锻炼价值,是学生生命的欢会,充盈着生命的激情,彰显着生命的灵性,放射着生命的光辉,引领生命诗意远行。

——足球体验场成为学生创造快乐的生命驿站。区“快乐足球 健康行动”工程可以归纳为“一个宗旨”“二个机制”“三个结合”“四个进入”。“一个宗旨”即促进全面发展,培养核心素养。“两个机制”即人才输送机制和足球联赛机制;配套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完整的足球人才输送、竞训的对口衔接模式。在入学对口分配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足球特长,搭建足球人才输送的“绿色通道”。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校级足球联赛机制,全区中小学常年开展足球训练、足球游戏,做到班有班队、校有校队,每年组织学校开展足球联赛,丰富校园足球文化,造就“校园球星”。形成了中小学生人人爱踢球,人人会踢球,人人踢好球的生动局面。“三个结合”即专家与教师相结合、基地与学校相结合、学校与社区相结合,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师资队伍,丰富足球活动;基地重在培优,学校重在普及,优势互补;足球进社区,足球进家庭,校社资源共享,家校育人双赢。“四个进入”即足球进入学校发展规划,进入学校课程体系,进入阳光体育活动,进入学校文化建构。足球场妙趣横生,激情飞扬,成为学生创造快乐的生命驿站。足球体验场,球员与观众都会根据各自的生活阅历,诱发不同的道德和情感体验,爱国与责任、团结与合作、理解与包容、勇敢与拼搏等道德与情感在足球体验场生成、升华。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三天两夜”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陶养人格。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六大育人功能。独立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拓展训练:挑战自我极限,铸就团队精神;手工劳技:开发潜能,提高动手能力;郊野远足:磨砺生命意志,炼就生存耐力;田间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篝火晚会:发展学生个性,愉悦学生身心。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突出校外、突出活动、突出公益;突出体验、突出感悟、突出实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人生历程。

——“一校一品”工程科研成果精品荟萃。实小强调过德行生活,抓习惯养成;新小顺应童心 “做最好的自己”;北一小经典耀童年;北二小尊崇天性,“奔跑吧,少年”;红星小学写字育人,翰墨薪传;北三小“记忆童年”毕业典礼;赛小艺术化育;洪小儿童之家。张三小“少年警校”;教幼“寻找身边的美丽”;实中班级生态文化;二中读书活动;十一中禁毒教育;五中、江华学生社团;七中、九中学生志愿者等,都是生态智慧的结晶。

品牌是一种形象、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标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品牌,是从理论与实践研究中萃取提炼的精华,绽放着生态体验的光辉。

刘惊铎教授在《给德育一个理由》(《中小学德育》,2015年第四期)一文中指出:“给德育一个理由,意味着它必须顺应世界大势,站在人类思想潮流和改革实践的前面,坚持倡导和传播先进的思想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方式,成为学校教育离不开的思想灯塔,成为人类离不开的灵魂导航系统,德育由此会散发生命灵动的韵律,绽放生态智慧的光辉,成就其真正道德的、崇高的生命领航的事业。”我们期望,在探索生态体验教育的路上,能和师生共享美善机缘,共度生命时光,感受心灵震撼,享受生命成长。

责任编辑 徐向阳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7

邻水而居, 择水而憩, 自古就是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 也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梦想。一座城市, 甚至一种文明, 也往往因河流而诞生、因河流而繁荣、因河流而伟大。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所以有言道“智者乐水”。如今在诸多城市的钢筋水泥中, 这已变成城市中的人对诗意栖居的一种憧憬。

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建设, 让人们的这一憧憬不再是泡影。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区域。它既是陆地的边缘, 同时也衔接着水的边缘, 更是城市生态景观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就决定了城市滨水区有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 同时具备城市文化魅力缩影的特点。正因为城市滨水区拥有这些难得的特质, 在近年来的很多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日益受到重视。国内诸多城市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滨水区进行规划, 使滨水区景观与周围的陆地城市景观协调起来, 建设成城市中良好的景观空间, 同时开发了旅游资源, 使城市滨水区成为城市里最具标志性和特色魅力的地区, 成为城市活力的新据点。

诸多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 滨水区的建设往往可以带来城市功能和系统的升级, 给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给城市带来焕然一新的形象。成功的典型不胜枚举, 例如上海浦东陆家嘴的开发, 带动了上海经济高速增长;加拿大格兰威尔岛滨水区的“复兴计划”使这一没落的传统工业中心快速转变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同时集旅游、商业、娱乐、文化和服务功能与一身的现代化城市社区[1]。

1 关于屠苏岛及周边区域

1.1 临沂城区规划概况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 古代称为琅琊、沂州。近年来该市积极创建现代商城、生态水城一、文化名城以及全国交通枢纽城市, 并且倡导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宜居城市。目前其城市的工业已经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体系, 临沂市充分依靠其便捷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系统, 大力发展商贸经济, 尤其是小商品的批发贸易增长势头迅猛, 已经成为中国商贸物流的大都市。

临沂是一座典型的滨水城市, 因其城临近沂河而得名, 市区境内水系丰富, 沂河的主要支流穿城而过, 自南而北, 在城区中部一分为二, 犹如一“Y”形, 成为了临沂城区的一条景观廊道和生态廊道。南沂河东西两侧为罗庄、兰山及河东区, 是城市的行政、商业及居住的核心区域, 主城区北侧的祊河及北沂河交汇处为南祊新城区, 即城市新区, 其西侧为大学城片区。在城市向北扩展的过程中, 北沂河及祊河沿岸的滨水地带都将被深度开发, 所以滨水城区将在临沂市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2 屠苏岛及周边区域概况

在此背景下, 屠苏岛及其周边区域的开发被提上了日程。规划区位于城区西北地块, 东部临近南坊新城, 南靠大学城, 祊河穿越其中, 将此地块分为三片区域, 分别为义堂镇的东北部、屠苏岛以及枣沟头镇的西南部, 总面积约3万亩。此地块交通便捷, 西邻京沪高速, 周边有327、205、206三条国道, 市区的北外环路及西外环路横穿其中。中部屠苏岛是天然的河流岛屿, 与南北两侧区域有桥梁相接, 岛上目前主要为农用林地。义堂镇及枣沟头镇规划区域目前分布有大面积农田、林地及低矮的农用建筑。

项目组就此展开对基地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祊河自东南向西北穿规划基地而过, 在屠苏岛两侧形成分枝。此外, 南部北部地块各有一条水渠横向穿过, 并有小面积的水塘零星散布于基地中。屠苏岛中部、西南部集中了大量的银杏林。沿祊河两侧有少部分带状绿化。大学城西北部有块状绿地。屠苏岛东南部有零星田地, 义堂镇中部, 北部农田集中, 面积较大。枣沟头镇西北部及中央有农田呈片状分布。区域内的现有道路集中分布于基地近外围区域, 包括义堂镇西部, 枣沟头镇北部, 屠苏岛上有小段车行道路。基地内建筑主要包括义堂镇和枣沟头镇的居民住宅, 厂房, 公共设置建筑等等。分布于义堂镇东部南部, 以及枣沟头阵的西部和北部。基于以上调查, 项目组认为, 规划基地具有较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 主城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得到延续。基地内天然岛屿是一大景观资源, 两岸河道水线曲折幽奇, 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基地内道路系统性较弱, 道路分级不明显。现有建筑类型杂乱, 存在一定的污染。义堂镇和枣沟头镇区域水资源匮乏。基地内绿化率较低, 且植被种类少, 呈自然生长, 景观效果较薄弱。

结合甲方的要求与规划基地的实际情况, 项目组提出了构建景观、生态、文化三位一体的城市滨水区域规划目标, 即结合区域水景观资源丰富的特点, 抓住生态可持续和文化可持续两个关键点, 以主导开发居住类地产为目标, 通过需求核算手段, 规划屠苏岛片区成为集居住、办公、商业、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地区识别性和影响力的现代滨水新城。

2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生态景观规划

2.1 景观都市主义的引入

建筑学传统城市规划理论指导人们进行城市建设已然数百年, 其最核心的方法即将城市硬质设施作为优先规划与建设的对象, 在建筑完成之后再对其环境进行绿化、景观的补充。经过时间的检验, 当今城市发展所凸显的日益复杂的问题与矛盾通过传统手段似乎都难以完满解决。城市新区的扩展与建设无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如生态破坏和功能缺失等等多种困境。屠苏岛区域水系丰富、生态系统敏感, 如何能在规划中合理处理这些问题将是团队需要重点思考的核心。

景观都市主义概念最早由设计师查尔斯瓦尔德海姆 (Charles Waldheim) 提出, 他指出“景观即是表现城市的透镜, 也是建设城市的载体, 景观应取代建筑成为当今城市的基本要素[2]。”区别于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 景观都市主义重新定义了城市建设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和学科的排列次序, 即用景观的规划设计来取代建筑的规划设计成为城市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 先规划景观, 再建设硬质。把景观设施当成城市发展的基底, 是一种支撑的结构, 能够容纳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 是一种统领全局的规划载体。如此一来, 便可以良好地预判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多种不良后果, 以可持续的和生态的角度来指导城市规划。

2.2 景观先行

在屠苏岛及周边区域的规划中, 项目组针对基地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规划尝试。旨在着眼于规划过程中及建成之后的滨水生态环境保护及规划片区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目标是打造集景观性、生态性、功能性和经济性一体的的可持续城市滨水新区。针对规划片区的水系资源和原有农田及林地资源进行梳理整合, 我们将“水”与“绿”作为两个重点要素提出, 将景观都市主义的实践做法加以提炼, 总结为“景观先行”, 并进一步提出了“水系延伸, 绿地蔓延”的个性规划策略。

方案具体做法包括合理梳理现有水系, 即屠苏岛南北两侧的祊河支流, 在祊河下游完善拦河水坝, 保证其四季水量丰裕, 维持河岸线高度, 在此基础上通过开挖水系将祊河水引入北部的枣沟头镇和南部的义堂镇。南部开挖三条支流直达区域外环, 北部开挖两条支流与原有排水渠进行连通, 局部形成较大水域面积, 同时, 将屠苏岛的东南部河岸线进行退让开挖, 引入多条支流入内, 增加亲水空间, 为湿地公园的打造创造条件。再者, 对基地内原有林地及绿化进行最大限度保留, 在原有绿地的肌理上进行扩充种植, 连通各个绿化片区, 将原有的相互孤立的绿地打造成为网状绿地系统, 相互关联呼应, 与基地新水系相融合, 形成水网和绿网结合的多条生态廊道, 在此基础上再推进硬质规划与建设, 充分体现“景观先行”的设计理念。最终形成“一核, 三轴, 四带, 多点, 多楔, 绿网蓝脉”的总体景观结构。一核是以屠苏岛为绿色核心;三轴指一条水系轴与两条贯通南北的城镇轴, 分别演绎自然生态和圣贤文化, 贯穿整个新区;四带即四条蓝绿相间的滨水廊道;多点指的是新区开放空间及社区公园;多楔为结合道路绿化和街旁绿地形成的由中心岛向两个片区进行辐射的通风走廊, 可以将新鲜空气引入两边的居住及商用社区;而绿网蓝脉即是以水系及道路绿化为廊道连接公共空间, 形成网络化绿化体系, 呈现多层次的城市景观界面。

3 基于圣贤文化的人文景观规划

临沂的城市历史可以上溯至2500多年前, 其文化底蕴极为深厚, 是山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 “鲁南古城秀, 琅琊圣贤多”, 在这座城市里, 汉晋文化、红色文化与当代文化共存互依, 书法文化、兵学文化、孝文化、商文化根深叶茂[3]。孔子有72门徒, 临沂独占13人, 著名的24孝, 这里就有7孝。临沂被人称为“书圣故里”, 东晋书圣王羲之、其子王献之, 唐代书家颜真卿都是临沂人;三国武侯诸葛亮, 生于琅琊阳都 (今临沂沂南县) , 被人尊为智圣;再者, 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之一的卧冰求鲤的主人翁王祥, 也生于临沂, 号称孝圣;此外临沂还诞生过创立珠算的算圣刘洪和被人称为宗圣的曾子。如此之多的圣贤名人为我们的规划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

以圣贤文化资源为立足点, 结合水系绿地所构建的景观骨架, 项目组着力将文化元素融入屠苏岛规划片区的各个节点。规划“智圣”、“书圣”、“算圣”、“孝圣”和“宗圣”五大主题景观节点, 自北向南贯穿于片区主轴线上, 最终达到以屠苏岛为中心绿核, 以“圣贤文化线”和“自然生态线”两条主轴线贯穿其中的目的, 从而打造新型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高品质滨水新城区。

4 构建三位一体的城市滨水新区

以景观先行理念构建屠苏岛滨水片区的规划基底, 以水线和绿线打造整体生态廊道网络, 辅以临沂深厚而独特的圣贤文化作为人文核心内涵, 目的就在于将景观性、生态性与文化性三要素融入规划中, 打造三位一体的城市滨水新区。

具体开发策略是首先围绕屠苏岛及祊河水系建设形成生态及景观核心区, 创建湿地公园, 规划多元化创业产业公园以及低密度高档住宅。延伸绿地景观, 在水系两侧构建多元化组团式布局的高档商务区。沿祊河滨水线, 避开生态敏感区, 布置中低密度住宅。利用水系在高档商务区景观绿带周边及祊河外围绿带布置中密度住宅。之后在其他地块根据服务半径合理设置街旁绿地、社区公园、附属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

此外, 对于基地交通, 新规划道路呈网状分布, 纵横交错, 方便快捷。对外有京沪高速和其周边国道将新城区与其他城市区域相连接;对内, 规划区内主次干道相互连通, 将各个组团联系在一起。新城区停车系统采用地面与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 在居住社区、商业区、创业产业公园等建筑片区附近均规划大型地面停车场, 地下停车场之间相互串联, 并向不同城市道路开口。

同时, 对规划区域的建筑风貌进行整合考量, 对齐鲁传统建筑进行形态分析与元素提取, 在形式、空间布局及内涵思想方面进行综合把握, 把提取的建筑语言和特色肌理附着于规划区内新建建筑上, 从而在建筑风貌上展现人文内涵。

5 结语

滨水区之于城市有着不凡的意义, 是城市生态发展的源泉, 是城市个性内涵的荟萃, 市民可以从滨水区的景观风貌中解读出城市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关怀。打造良好的城市滨水区, 对塑造城市形象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以“景观先行”、“圣贤文化”理念为核心的临沂屠苏岛滨水区规划, 营造出了景观、生态、文化三位一体的城市滨水区域, 在景观效果、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休闲游憩等功能完备的基础上体现了滨水区特色, 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摘要:城市滨水区既是陆地的边缘, 同时也衔接着水的边缘, 是城市生态发展的源泉, 是城市个性内涵的荟萃, 市民可以从滨水区的景观风貌中解读出城市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关怀。打造良好的城市滨水区, 对塑造城市形象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所阐述的临沂屠苏岛及周边区域规划是较为典型的城市滨水区设计案例, 该方案以构建景观、生态、文化三位一体区域为目标, 引入景观都市主义概念, 采用“景观先行”和“圣贤文化”的设计思路, 营造出了较为良好的滨水区风貌, 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滨水区,景观先行,文化,生态

参考文献

[1]顾雯.城市滨水区旅游功能开发研究——以上海苏州河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2]邓毅.可持续城市景观的动态集成规划设计体系[J].中国园林, 2012 (09) .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模式研究 篇8

1 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

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国之内的一定地域空间, 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体系内, 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实现新的系统功能, 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1]。区域创新体系的实质是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作用, 推动该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和人才资源流动、技术扩散和产业群活动, 使区域内部的广大企业不断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 并取得巨大投资回报率, 从而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 它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 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

(2) 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中介机构为系统的创新主体。

(3) 不同创新主体之间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形成创新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

(4) 创新主体通过组织结构与空间结构, 将区域内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有机结合而实现系统功能, 并对区域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5) 不同创新主体之间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

2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

区域创新体系由要素构成, 要素是区域创新体系最基本的成分, 也是其存在的基础。区域创新体系的性质是由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决定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是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以及中介机构。

区域创新体系的各系统要素是创新活动的载体, 是创新活动组织和推进的直接承担者和执行者, 这些要素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各不相同, 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 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网络系统。在具体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与功能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一般来说, 各系统要素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1) 企业将各种创新思想转变成为合乎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任何技术只有进入企业, 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2) 科研院所主要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科研管理创新、参与成果转化、营造科学文化。高等院校主要从事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知识生产和传播活动, 它们都是企业创新活动重要知识源泉。

(3) 政府是区域创新活动规则的制定者, 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调控创新体系的运行, 对创新过程进行宏观调控, 为开展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环境, 保证系统有序进行, 同时又能积极推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4) 中介服务机构虽然不直接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价值创造与实现, 但它却是技术创新供求双方的桥梁与纽带, 是实现创新要素互动的重要媒介。中介机构可为区域创新资源提供有效的转换平台以及服务平台, 比如提供科技保险、科技成果评价与鉴定、科技信贷、科技人才市场、科技信息等等[2]。

3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模式

影响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区域的经济实力与科技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别, 各个要素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地位与功能也不同, 导致区域创新体系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 基于区域中经济实力、科技能力两个维度以及各个系统要素功能的区别, 可将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模式划分为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研发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如图1所示。

3.1 企业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

3.1.1 模式的内涵。

企业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是指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不匹配——经济实力较强而科技能力相对较弱时, 该区域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不强, 但却可能具有比较充足的资金。在这些地区, 经济结构是以传统产业为主,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推动力量。

企业主导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产业聚集和大企业带动两大发展趋势。产业聚集以区域板块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及企业聚集为先导, 因市场需求驱动而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 整个创新过程以企业为中心配置创新资源, 创新需求来自市场。大企业的创新带动与产业聚集形成产业创新链, 从而引导区域内外的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向区域内流动和聚集, 形成逐步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3.1.2 模式的特征。

①企业居中心地位。企业主导型的创新体系模式中, 企业是创新的决策主体、创新人才和创新资金的投入主体、创新的应用主体、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拥有者、产业发展先导技术的引领者。根据企业规模和发展战略, 若企业创新能力足够强, 创新网络足够健全, 企业也可能是创新执行的主体。

产学研结合是重要的创新推进形式。尽管企业在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但是它也不可能囊括所有资源、所有要素,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网络活动, 只有充分利用外部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 企业创新的效率才更高。因此, 企业要主动出击, 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 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②企业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着眼点更加偏重于解决生产实际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以应用研究创新为主。由于本地的科技实力欠缺, 创新来源大多来自区域外, 常常是对外来技术的吸收利用, 采用引进技术与二次创新相结合的方式, 跳过基础研究这一关, 将人力物力财力大量集中在应用研究和开发上, 通过市场运作,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转让、引进、吸收和产业化。因此, 科研机构和高校也要变学术导向为企业用户导向, 加强应用与开发研究, 增强成果的成熟性和应用性, 支持本地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

③网络化与虚拟化特征。企业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从事创新活动, 以市场的技术需求为主线, 企业为加快创新进程, 往往需要利用其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的资源开展创新工作, 整个创新过程呈现出网络结构。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创新网络的建设往往在不同的地区同步进行, 创新空间布局已经完全摆脱了地域限制, 形成异域结构网, 创新组织上也比较松散, 各主体以定单项目的形式开展, 项目的结束时间也就是创新活动的结束, 组织上有相当的虚拟性[3]。

④政府职能由决策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换。“弱干预”是政府的主要行为特点。由于企业作为市场创新主体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政府的作用退居幕后, 主要承担政策导引与环境营造的职能, 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弱干预”[4]。政府对区域创新的支持不是直接参与投资, 其作用主要是资助基础科学研究, 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资源;制订鼓励创新的法令、法规, 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加大对技术创新合作与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推动各类研究机构、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

3.2 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

3.2.1 模式的内涵。

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就是指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发挥主导核心作用。当一个地区在经济实力和科技能力都较弱的情况下, 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都不强, 创新资源、创新要素也不充足, 需要外部力量的强有力支持。经济实力弱, 往往意味着市场机制不健全, 此时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就会突显出来。政府通过建设支撑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引导和配置资源, 尤其是资金的配置, 来推动整个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3.2.2 模式的特征。

①政府的科学技术政策可分为两类, 即任务导向型政策和扩散导向型政策。

任务导向型政策重点在于根据国家的发展重点选定目标, 通过科学以及重点研究开发项目进行快速的技术创新, 政策的重点在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开发。而扩散导向型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增强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追求渐进的技术创新, 并通过这样的创新过程积累技术能力, 增强竞争力, 所以政策的重点放在通过现有产业的现代化来获取和加强比较优势。

②政府主导官产学研之间的共同合作。

在政府主导型创新体系模式中, 重大科研开发项目都由政府确定, 并大多由官办科研机构进行开发。但是, 随着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竞争的不断加剧, 单纯依靠官办科研机构已无法满足产业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 政府在继续发挥官办科研机构对技术创新的主导作用的同时, 也应通过“产学研协同技术开发”,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和效率。

③政府在支持基础性研究方面投入巨大。

基础性科学研究需要较长时间, 较强的资金和人力的支持, 研究成果在短期内很难商品化、产业化, 投资回报周期长, 研究风险大, 但是从长期看, 忽视基础性研究意味着区域科技竞争力将会在未来逐渐减弱。因此, 不能忽视对基础性科学研究的必要投入。

3.3 研发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

3.3.1 模式的内涵。

研究开发主导型模式就是指知识创新中心 (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在创新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成为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而科技教育实力却较强, 使得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成为了区域创新的主体。在这一模式中, 知识创新中心是区域创新的源头、主要载体和创新成果的供给者,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应用系统。知识创新中心提供的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等中介服务系统传播给企业应用。

3.3.2 模式的特征。

①线性化特征。

由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供给主导和创新活动各环节的分离, 该体系模式各要素、各创新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围绕创新成果转移、应用的线性体系结构,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间通常是单向交流, 创新过程中缺少双向沟通与反馈, 因此难以形成创新网络结构, 达到创新效果。

②创新过程各环节的分离。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创新需求主要来自于研究机构自身的定位和判断而非市场, 整个实施过程具有较重的“计划”色彩, 市场机制不完善。知识创新中心主要着眼提供创新成果, 重“研”轻“用”, 企业则重“用”轻“研”, 使创新供需双方间既难以实现创新活动目标的集成、创新资源、创新要素的集成, 又难以实现创新供需双方的对接, 进而形成双方各自独立、封闭运行的小循环体系。

③集成创新推动“技术聚变”[5]。

所谓“技术聚变”, 就是将多种技术结合在一起产生的技术创新, 从而形成杂交技术。例如, 将光学和电子学结合从而产生光纤通讯系统, 将机械和电子技术组合产生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开发主导型的创新模式, 不仅重视技术的引进与消化, 而且注重多种技术的集成创新, 在聚变基础上的增量型创新, 将传统技术与引进技术进行综合、改造, 形成一个广泛的技术体系, 并用这些技术体系改造出一个新的产业, 在短期内促进技术体系的普遍升级。

3.4 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

3.4.1 模式的内涵。

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是指市场成为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枢纽。选择这一模式的区域经济实力与科技能力都很强, 创新资源丰富, 具备比较完备的创新要素, 如数量较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服务机构等, 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人才充裕, 而且具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与运行机制, 形成了以市场为核心的创新网络。由于市场的主导, 各创新资源配置合理, 功能配套完善;创新主体角色明确, 依据市场导向进行明确分工, 在创新链的不同环节进行自主创新;根据市场需求推进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研究开发、中介服务、风险投资和企业以市场为纽带处于良性的互动状态;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只是发挥辅助、协调和监管的间接作用。

3.4.2 模式的特征。

①以市场为核心形成区域创新网络。

选择市场主导型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区域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完善,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均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以市场为核心优化了创新资源的配置, 使得各个创新主体享有充分的创新资源, 受到一定的创新激励就会积极努力地开展创新活动。在这种条件下,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 它为区域内的创新活动提供开放的、自由的及充分的信息交流平台。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各要素无论其规模实力大小, 都是相对独立的, 没有支配与依附关系, 都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创新活动, 传统的以支配与受支配为主要特征的等级制被伙伴关系和以合同为基础的网络所取代, 这种网络是通过结点之间的合作交往、依赖来维持的[6]。区域创新网络中的网络结点密度越大, 交流越频繁, 产生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成果就越多, 则创新能力越强。

②完善的市场机制使得风险投资成为创新的主要推动力。

有效地将风险投资与区域创新体系结合起来, 可以促进风险资本与创新要素之间良好互动,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风险投资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方面, 风险投资不仅提供创业企业家急需的金融资本、技术创新管理经验、面向产品开发的全面技术创新管理知识, 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而且通过投资的示范效应激励以创业为导向的创新研究活动[7]。风险投资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创新机构和创业者, 创新机构和创业者的大量集聚促使新企业的诞生, 并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使得持续创新成为可能;许多创新创业人员加入到创新主体的行列, 极大丰富了创新主体构成, 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并逐步改变了大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支配地位。另一方面, 风险投资开创了一种聚集社会资源的有效机制, 有力地支撑了技术创新的变革, 加速社会资本、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向创新领域聚集, 推进技术从产生到市场化的加速跃进, 形成了强大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

4 结论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模式是一个各地区寻找创新空间和特色的过程。由于各地在经济、科技、自然资源、人力资本、产业基础以及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各地区的创新体系结构也会千差万别。本文根据区域差异以及各系统要素功能的区别, 提出了四个基本的构建模式, 即企业主导型、研发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 从而提高区域创新效率,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2]单初, 彭华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架的动力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12) :93-95.

[3]董新平.基于组织要素结构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探讨[J].区域经济, 2008 (06) :7-8.

[4]涂成林.国外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11) :167-171.

[5]张雪梅, 王双.国外科技政策模式对我国构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启示[J].科学学研究, 2007, (增) :63-67.

[6]王子龙, 谭清美.区域创新体系 (R IS) 的网络结构[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01) :25-27.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9

关键词:主题,环境,集体

一、建构完整的主题活动课程

主题的确立一般来自于幼儿, 也有老师预设的, 主题的确立一定是最贴近孩子的生活。确定了主题后, 我们就会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与各个领域之间的要求, 确立主题目标, 根据目标再选择有意义的教育内容让幼儿活动。这一块就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集体教学活动, 二是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 就是我们所说的五大领域的十节课, 区域活动我们也会根据主题目标的要求先确立区域目标, 而后再创设相应的活动区域让幼儿活动。

二、提供“会说话”的区域环境

走进我们的活动室,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区域, 墙上、犄角旮旯, 到处都是可以活动的区域, 有主题性的, 也有非主题性的。一般来说, 非主题性区域是根据孩子的需要常设, 常用于孩子里晨间的自由选择, 而主题性区域环境不是一下子就创设好的, 操作材料也不是一下子就全部提供出来的, 而是随着主题的深入不断扩展, 并且在一定的区域内也会按活动层次的不同阶段, 创设相应的环境, 提供相应的材料。

提供会说话的区域环境, 最主要的是要体现环境本身所具有的隐性指导作用, 因为在活动时, 两个老师无法对每个孩子进行指导, 所以当老师在重点指导某个区域某些孩子时, 其他区域活动的孩子就要在材料的帮助下进行自主学习, 所以区域材料的提供一定要具有层次性和指导性。

语言区:

第一层次:在语言区内创设抽拉式的图片架, 教师将课堂上使用的小图片进行缩小, 绘制成连贯性的图片, 孩子们通过抽拉这个长长的图片, 就能像小电影一样, 把这个故事看明白, 旨在帮助幼儿复习回忆已学习过的文学作品。

第二层次:教师从顶上设立悬挂式缕空型的电视框架, 教师根据最近所教的语言内容, 提供一张背景图, 幼儿则边说故事 (诗歌) 边进行添画, 使语言讲述的过程更富操作性, 旨在让幼儿进行仿编。

第三层次:教师制作了4个很大的骰子, 骰子的6个面都贴着画, 这4个骰子的画分别表示时间、地点、人物 (动物) 、事情等内容, 由孩子自由投掷, 每人投掷3次, 然后将投掷的内容进行创意组合, 并将内容连贯地表述出来, 创编成功的孩子可以在统计表上记录一颗星。这个活动旨在鼓励孩子能大胆地创编和表述。

主题棋:

主题名称:动物总动员

主题棋:由幼儿绘画各种关于动物的图画, 有纯动物肖像画, 有动物运动画像, 有保护动物的标志, 也有伤害小动物的画面, 教师在画面上写上简短的文字, 或做上孩子们看得懂的符号数字, 让幼儿投掷骰子, 根据画面要求进行游戏。

科学区:

主题名称:我身边的科学

区域材料:不同质地的条状板、球、小椅子

游戏玩法:

1.同一高度下, 在不同质地的条状板上, 比较哪个球滚得快、远。

2.不同高度下, 在相同质地的条状板上, 比较哪个球滚得快、远。

3.不同高度下, 在不同质地的条状板上, 比较哪个球滚得快、远。

三、创设“多元互动”的主题墙

每一个主题墙饰的创设, 不仅是课程内容的体现、教学活动的反映, 更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主题墙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 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一样, 它也会随幼儿的心智变化而改变。主题墙是主题内容的核心体现, 它承载着展示讲述、分享合作、预生成相结合的功能, 更要兼顾到孩子个体差异的特点。因此, 我们在创设时, 就要体现主题墙多元互动的特点, 促使幼儿能与主题墙进行“对话”。

我们创设的主题墙是多姿多彩的, 如版块式:

这是常见的一种主题墙形式。教师选取与主题目标紧密联系的内容, 布置成若干版块, 其中有集体教学的内容、有师生在主题开展前共同收集的资料、有孩子们围绕主题提出的各种问题, 有关于主题课程的内容补充……

例如, 大班主题活动《动物王国》主题墙一共包含以下几大版块:

我的问题:这些都是由孩子们在整个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提出的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小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小鸟有翅膀会飞, 鸡也有翅膀, 可为什么不会飞呢?青蛙是怎样捕捉害虫呢?是不是所有的动物的血都是红色的?鱼是怎么睡觉的, 眼睛怎么老不眨呢……教师会根据孩子提出的问题及时组织活动, 有的在晨间谈话的时候完成, 有的结合集体教学解答, 有的发动家长一起来回答, 教师也会在阅读区提供相关的图书与音像资料, 让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自己查阅资料获得答案。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 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项活动的总和, 由于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多为主题式课程, 鉴于我们的老师尚无能力去建构开发园本课程, 因此我们将把课程研究的重点放在“建构主题区域园本化的课程”上, 关注主题目标下课程的建构、区域的设置、环境的创设, 以及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 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作为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活动, 如何灵活高效地运用这一平台, 最大程度地实现主题活动的教育潜力, 促使所有的学习资源都围绕“为了幼儿多元化全面发展”这一核心服务, 从而进一步扩大加深对幼儿自主性学习的研究, 这必将成为我园要思考和研究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令计划.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Z].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2007.

文化创意产业之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篇10

国内重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上海、北京、深圳、南京等地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催生出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目前,上海创意产业已经形成56个创意产业基地,涉及38个种类、55个行业,创意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的比例达到7.5%。上海还对全市130余处老厂房进行了改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创意工作园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通过大力开展国际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和各类设计展,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

深圳:创意设计之都——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产业

深圳设计业发展迅速,近年来,一直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深圳被称作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源地,平面设计人才达2万人,工业设计占全国49%以上市场份额。2004年,深圳市推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创意设计之都”目标,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打造“设计之都”,远期目标是将“创意产业”打造成深圳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动漫、建筑设计、装饰设计、印刷、服装设计等创意设计相关产业。另外,深圳制定了包括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等系列计划,实施对“创意产业”的贷款贴息和奖励。

南京:成立领导协调机构——重点扶植创意产业发展

南京市把创意产业纳入“十一五”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生产、进出口、社会捐助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予以扶持,重点打造影视创意基地、传统书画艺术创意基地、民间工艺创意基地、现代艺术创意基地、网络游戏与动漫创意基地以及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六个文化创意专业产业园区。还建立了创意产业统计评估体系,定期发布《南京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杭州:扶植动漫游戏产业——打造中国动漫之都

杭州推出包括《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鼓励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15项新举措,着力打造“中国动漫之都”。杭州市初步形成动漫加工、研发、制作、运营和周边产业开发的产业链。其中,年生产能力1500分钟以上的动画制作企业有10家,可以自主研发、运营的企业20多家。目前,杭州动漫游戏企业开始从加工国外动漫产品,逐步向自主原创转型。

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来看,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对文化企业的效益与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持续稳定具有最根本的支撑作用。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活动不断深入,科技中介机构也有了长足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科技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科技政策环境日趋宽松透明,形成全社会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但总体来看,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还存在着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重大创新成果,科技投入机制不健全,科技人才匮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区域创新体系相对封闭,整体效应不明显

目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内各子体系之间和每个子体系内部联系较弱,区域创新体系协同效应难以发挥,具体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导致各单位、各部门职责、任务界定不清、交叉重叠,封闭运行,自成体系,科技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少,科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其次,政府直接干预过多,在政策设计方面还偏重于政府直接推动,没有侧重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的营造。

2. 创新体系网络尚未形成,难以形成联动效应

区域创新体系的网络化程度越高、网络连接越紧密,区域创新能力就越强。目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网络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首先,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其次,科研机构尤其是地方科研机构研发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地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再次,技术市场、人才市场、资金市场不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机构相关市场体系发育不充分。

3.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尚待改善

创新环境和条件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尚待进一步改善。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首先,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导向能力较弱。其次,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科技基础设施落后。再次,有关新制度、政策不适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

针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相对封闭,创新网络尚未形成,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尚待改善等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内,立足整体设计,释放并集成区域社会创新力量,以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为核心,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开放配置创新资源、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建设为重点,全面构建开放互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1.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和健全区域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建设

加快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由科技计划的执行主体向全社会科技活动宏观管理和调控主体角色转变,加强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定期制定和发布区域产业技术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软件、数字媒体等特色产业集群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形成协作机制。

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报、评审评估、过程监控、验收评价的环节管理,建立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和操作规范;发挥政府各类科技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和聚集社会资金投入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软件、数字媒体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进行科学评价,引导创新方向和创新资源合理配置。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地方性知识产权法规,完善相关政策,强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执法。建立和完善知识与科技综合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推进专利技术的申请和实施,提升高校、科研单位和文化创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建立开放、诚信、富有活力和凝聚力的创新文化。

2. 加强三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奠定区域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根据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需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科技开发载体、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和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作用。

首先,加快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建设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根据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引导和支持企业(集团)、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软件、通信工程和数字媒体等技术领域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次,切实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内企业孵化、专利服务、技术产权交易、商务信息咨询等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创业投资、种子基金、担保基金等投融资体系,完善投融资运行机制,提高园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扶持重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通过共建研发机构、合作技术攻关等形式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拓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广度和深度。理顺产学研科技合作各方利益,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再次,依托“整合、集成、共享、提升”方针,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有选择地重点建设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信息、科学数据、产业共性技术、科技创业、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特点的文化创新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引导和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引导一批开展科技创业服务科技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技术产权交易活动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形成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 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构筑科技创新人才战略高地

积极实施创新人才战略,从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和稳定等环节入手,重点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原创性科技、软件和数字媒体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企业构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以科技、软件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载体集聚一批“三高人才”(高级科技创新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形成有效的团队创新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科技人才向文化创意产业流动,到企业兼职,大力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技人才资源。

上一篇:古诗阅读分析下一篇:网络时代的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