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环境 能力题

2024-06-18

区域生态环境 能力题(通用6篇)

篇1:区域生态环境 能力题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州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成因是 A.黄河径流量大 B.黄河输沙量大

C.地壳上升运动

D.沿海海平面上升

【小题2】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

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

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

③在黄河人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

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小题3】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 A.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增 B.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 C.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减 D.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增 答案详解

解析:

我国某地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大棚农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A: 土壤酸化 B: 土壤沙化 C: 土壤盐碱化 D: 土壤有机质减少 2.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A: 采用滴灌技术 B: 适量掺沙改造 C: 增施速效肥料 D: 及时深耕土壤

3.该大棚可能位于()。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黄淮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答案详解 1.A 正确率: 41%, 易错项: D 2.D 正确率: 43%, 易错项: B 3.C 解析: 1.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读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图可知,连作八年时,大棚内0-20cm的土壤表层的pH值小于7,土壤呈酸性,因此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

读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图可知,连作年限大于8年,表层土壤酸化明显,而中层和深层土壤仍维持在弱碱性的状态。为了减缓土壤酸化导致的土壤退化,可以采取深耕土壤的措施来中和表层土壤的酸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读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图可知,大棚内表层土壤(0-20cm)在刚开垦时,pH值大于7,土壤呈碱性,且大棚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因此该大棚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黄淮海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土壤为红壤,呈酸性;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土壤里的有机质含量较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位于巴西东北部海滨地区,沙丘从海岸一直向内延伸50千米,每年向陆地推进20厘米,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的湖泊。据此回答下列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推断关于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中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于(A.洋流从亚马孙河口携带泥沙在沿海地区沉积 B.河流携带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沉积 C.通过风力输送的内陆地区沙尘

D.雨林大量砍伐,经风力长期吹蚀裸露的地表

【小题2】能观赏到图中沙、湖并存景观的最佳时间是()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小题3】以下说法对景观地区描述可信的是()A.湖泊盐度季节变化明显 B.沙丘1-4月移动速度快 C.沙丘缓坡大致朝向西方 D.春夏时节生物众多

答案详解)解析:

下图中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径流量大 C.冬季河流不结冰

B.汛期主要在夏季 D.春季有大规模凌汛

2.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带来的问题有

①加剧水资源短缺 ②加剧土壤盐碱化 ③湿地面积减小 ④湖水变淡 A.①②③ 答案 1.B 2.A 解析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年径流量较小;汛期主要在夏季;冬季河流结冰;图中河流主要从高纬流向低纬,春季不会有大规模凌汛。

2.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需要大量引水灌溉,河流水量减少,加剧水资源短缺;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农业区地下水水位上升,加剧土壤盐碱化;入湖水量减少,湖水变咸。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应海滩湖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椬物。由于互花米草植株高密、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在海滩湖间带可以形成强固的草滩。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下图示意崇明岛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泥沙淤积 C.增加植株密度

B.形成沿海草滩 D.保护海岸滩地

【小题2】引种后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并成为优势植物,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互花米草根系发达 C.东滩沙性土质肥沃

B.东滩生长环境优越 D.互花米草植株高大

【小题3】互花米草在东滩迅速扩张,对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潮间带植被增加 C.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详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解析】

【小题1】由材料可知,互花米草对沿海滩地保护具有积极作用,D对。而泥沙沉积是由于长

B.东滩面积不断扩大 D.海浪侵蚀海滩减弱 江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来,与东滩种植互花米草没有关系,A错。崇明东滩引种互花米草,不是为了增加植株密度和形成草弹,BC错。故选D。

【小题2】互花米草根系发达、植株高大是其自身的生长习性,而之所以该物种能够在崇明东滩迅速繁殖,说明该地有适宜互花米草的生长条件。结合材料可知,互花米草是一种适应海滩湖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椬物,而崇明东滩位于河流入海口,土壤肥沃,水盐条件适宜,使互花米草迅速繁殖,成为当地的优势植物。故选B。

【小题3】互花米草成为东滩优势植物,会导致梢物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C对。而潮间带植被增加、海浪侵蚀海滩减弱、东滩面积不断扩大均属于有利影响,ABD错。故选C。

崇明东滩位于上海市崇明岛最东端,长江入海口处。崇明东滩主要分布有3种典型植被群落:藨草群落、芦苇群落和互花米草群落。互花米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成功引入的外来植物,该植物植株高大茂密,抗逆性(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强,扩散快。下图为1980—2010年崇明东滩三种典型植被群落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1—3题。

1.崇明东滩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海浪侵蚀 B.海浪沉积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2.材料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围海造陆 D.海岸受到侵蚀 3.互花米草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

A.抗寒 B.抗旱 C.抗盐 D.抗病虫害 答案详解 D B C 解析: 1.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由于河水流速减慢和海水顶托作用,河水携带的泥沙在此淤积形成滩地,故 D 正确。

2.读图可知,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引种互花米草后,互花米草群落面积不断增大,而原有的藨草群落、芦苇群落面积减小,甚至可能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B 正确。3.由材料可知,崇明东滩位于长江入海口滩涂,海水经常入侵,互花米草在此生长良好,说明其耐盐淹,C 正确。

宁夏是我国土地沙化的严重区域,风沙干旱区占据全区沙化土地的97%。目前,宁夏在风沙干旱区采取银柴胡,甘草等沙地中草药种植与产业化经营的措施进行沙化土地治理。据此完成问题。

1.下列关于宁夏风沙干旱区土地沙化严重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风沙土和沙质土存在是土地沙化严重的决定因素 B.气候干燥,夏秋多大风,蒸发旺盛是该区气候总特点 C.人口快速增长是土地沙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诱导因素 D.土地利用方式以农耕为主变为放牧为主加剧了土地沙化 2.下列关于宁夏风沙干旱区土地沙化的主要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灌溉农业区受沙土侵压覆盖,面积变小 B.荒漠草原载畜能力加大,环境压力加大 C.黄河以西的区域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 D.黄河含沙量无明显变化 答案 1.C 2.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宁夏荒漠化的表现及成因。大量风沙土和沙质土存在是土地沙化严重的物质前提,但并不是决定因素,A选项错误;该地区气候干燥,冬春季节多大风,B选项错误;人口快速增长致使当地过度垦荒和过度放牧,加剧了土地沙化,C选项正确;宁夏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当地土地利用方式以放牧为主变为农耕为主加剧了土地沙化,D选项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主要考查宁夏风沙干旱区土地沙化的影响。图示灌溉农业区主要位于黄河沿岸冲积平原,未受沙土侵压覆盖,A选项错误;土地沙化使得草场肥力下降,荒漠草原载畜能力降低,环境压力加大,B选项错误;图示黄河以西不属于风沙干旱区,C选项错误;图示风沙干旱区降水稀少,无明显地表径流汇入黄河,故风沙干旱区土地沙化对黄河含沙量影响较小,D选项正确,综上分析,本题选择D选项。

植被覆盖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植被地上部分(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图A示意200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三大统计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图B示意这种变化与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的相关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内蒙古2001-2010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气候要素相关性为()。A: 与2001年比,2010年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B: 年均温的变化对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大于年降水量的变化 C: 森林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大小主要取决于年均温的变化

D: 草原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2.图A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A: 森林区、荒漠区、草原区 B: 森林区、草原区、荒漠区 C: 草原区、森林区、荒漠区 D: 草原区、荒漠区、森林区 答案 1.C 正确率: 54%, 易错项: B 2.B 解析

1.本题考查读图能力。

C项,读图可知,森林生态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大小主要取决于年均温的变化。故C项正确。

A项,读图可知,与2001年比,2010年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就平稳,并未呈下降趋势。故A项错误。

B项,年均温的变化对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小于年降水量的变化。故B项错误。D项,读图可知,草原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呈正相关,与年降水量也呈正相关。故D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2.本题考查读图能力。

由图可知,植被覆盖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①、②、③。森林树木茂盛,因此在地面垂直投影面积大;而草地棵短叶小,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也小;在荒漠区,植被稀少,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更小。因此,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是森林区、草原区、荒漠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篇2:区域生态环境 能力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社会进步最显著、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1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使西部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胡锦涛强调,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摘编《人民日报》

材料2

国务院近年来先后批准了10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我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它们的实施成效明显。但我国地域广大、地理差别明显,为使这些发展战略更好地落到实处,产生更大成效,近两三年来,我国又陆续制定了一些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

这些区域规划和文件主要分两大类:中央政府部门为贯彻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制定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地方基于国家发展战略制定的规划。由于这些地方规划对国家整体发展有示范、实验、带动和辐射作用,国家将其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使国家战略意图与地方实际需要有机结合,并明确了特定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总体思路,明确了这些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这对于在较长时期内指导这些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摘编《时事资料手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明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4分)

西部大开发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1分)

虽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西部地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要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需要付出更大更艰苦的努力。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任务,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分)

(2)结合材料2,试述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6分)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2分)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2分)

要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创造条件引导中西部劳动力向经济相对集中的地区转移,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人口承载力;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2分)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进入2011年9月以来,我国多省市相继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状况。虽然全国电力装机总体充裕,但与去年相比,高耗能用电量仍持续在高位、跨省输煤不畅通、煤价高位上涨、煤电运输易受极端气候影响、局部地区“硬缺电”压力增加等,将构成今冬电力保障的不利因素。

解决上述问题,除了就地增加电力供应能力方式外,还要加快将西部大煤电、水电、风电基地丰富的电力输送到中部的负荷中心,既可以解决西部电力富余问题,也可以解决中部地区电力紧张问题,实现由“单纯依靠煤炭运输”向“输煤输电并举”的转变,以“就地平衡发展方式”向“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发展方式的转变。

材料2

2006年北京市实施“让农村亮起来、农民暖起来、农业资源循环起来”的“三起来”工程,工程的核心理念是“资源循环”。这之后,在延庆县2万盏太阳能路灯亮起来,政府投资的700多座阳光浴室让村里居民感受到生活的方便。

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延庆的阳光浴室工程、绿色燃气工程均已完成过半,并于2011年7月9日被列入“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2011年4月,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和农业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这一文件,每个入选“绿色能源示范县”的县市都将获得主要针对沼气发电、生物质气化以及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项目的2500万元的补贴。刚刚列入“绿色能源示范县”的延庆县,已经开始新能源项目后期管理的尝试,并在2010年9月出台了中国第一个《新能源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材料1、2摘自《瞭望》

材料3

2011年9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理情况和渤海环境保护汇报,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今年6月4日以来,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的蓬莱19-3油田连续发生溢油事故。截至9月6日,溢油累计造成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目前,溢油风险点仍未彻底查清,溢油隐患仍未彻底排除,溢油造成的损失仍在调查评估中。会议要求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抓紧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一要督促责任单位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封堵溢油源,认真清理油污,切实减轻污染损害,并重新编报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二要彻底查明事故原因,查清事故造成的危害及损失,依法追究责任,维护受损各方合法权益。三要吸取事故教训,立即部署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安全生产检查,全面加强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和监督管理,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消除各种隐患。四要全面、准确、及时发布事故处置相关信息,真诚回应社会关切。五要着眼长远,抓紧研究完善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摘自新浪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试分析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原因。(5分)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匮乏,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依赖度高但利用效率不高,资源需求迅猛增长同国内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同时,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多,各类生产事故多发,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形成了投入大、消耗高、环境破坏多、效益差的发展方式,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日趋强化。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普通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能源资源的投入巨大且效率不高;第二,受到体制、技术、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分)

(2)试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5分)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的矛盾,根本的途径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5分)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古田会议创造性地提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新思想,确立了从思想上建党的根本原则。古田会议决议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围绕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和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针对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现状,提出了通过加强思想建设,使之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原则,成功地解决了从思想上保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同志关于党和军队建设的理论,与古田会议精神一脉相承。江泽民同志先后两次题词,高度评价“古田会议是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加强党和军队的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强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确保党的政治任务的顺利完成”。这些重要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当前和今后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方向。

摘自《孙春兰在纪念古田会议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

在资本主义各国,在没有法西斯和没有战争的时期内,那里的条件是国家内部没有了封建制度,有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压迫,有的是自己民族压迫别的民族。基于这些特点,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在于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教育工人,生息力量,准备最后地推翻资本主义。在那里,是长期的合法斗争,是利用议会讲坛,是经济的和政治的罢工,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那里的组织形式是合法的,斗争形式是不流血的(非战争的)。在战争问题上,那里的共产党是反对自己国家的帝国主义战争;如果这种战争发生了,党的政策是使本国反动政府败北。自己所要的战争只是准备中的国内战争。但是这种战争,不到资产阶级处于真正无能之时,不到无产阶级的大多数有了武装起义和进行战争的决心之时,不到农民群众已经自愿援助无产阶级之时,起义和战争是不应该举行的。到了起义和战争的时候,又是首先占领城市,然后进攻乡村,而不是与此相反。所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所曾经这样做.而在俄国的十月革命中证实了的。

中国则不同。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自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说明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4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后,党员结构发生变化。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绝大多数。党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如何把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分子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建设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保持党的先进性。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大胆探索,在古田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党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提出必须首先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思想建党原则的提出.开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新思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由中国共产党早期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当时面临的矛盾、党的自身建设所决定的,是毛泽东在深刻了解中国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和决策,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作出的独创性贡献。(4分)

(2)阅读材料1、2,毛泽东提出“走相反的道路”的依据何在,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6分)

毛泽东提出“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原因在于: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武装,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第三,当时中国农民占据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4分)这条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分)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胡锦涛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特别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和关键发展阶段,更是高度自觉地把反腐倡廉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取得执政地位尤其是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必须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党内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可能遇到的风险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对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对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对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意义的认识也是十分清醒的、态度也是一以贯之的。我们要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2

一个政党的价值观不能靠自我标榜,而要看其政治实践。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也是检验其价值观的根本标准。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实践中为之不懈奋斗。党的88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历史。我们党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是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是为了民族振兴、人民富裕;我们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美好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明确了我们党的先进性所在,反映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展现了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现实追求。这一价值观,要求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造福人民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作为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正是坚持了这样的价值观,我们党才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摘自《人民日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9年7月9日

材料3

党的建设从来都是和党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30年来经济特区党的建设不断发展有力推动经济特区各项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30年来经济特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又不断推动着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挺立时代潮头,成为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心骨。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期、经济社会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同时面临着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在这样一个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关键阶段,要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摘自《新华社特约评论员: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2010年9月

请回答:

(1)为什么“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3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视线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容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才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分)

(2)怎样理解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如何落实这一基本原则?(4分)

篇3:区域生态环境 能力题

关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但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理论框架。如徐建中等将科学发展观引入,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及技术创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5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1];陈国宏等主要依据区域创新能力内涵,从区域技术创新投入能力、转移(扩散)能力、产出能力、支撑能力4个方面推出了评价指标体系[2];随后刘丙泉等围绕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扩散和支撑4个方面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一致性组合评价方法对我国12个副省级城市进行评价[3];白嘉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大陆省级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状况不同,存在较大差异[4];常涛等则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构建了含有科技创新基础、科技创新效益、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对山西省进行实证检验[5]。而国外关于区域创新研究与国内侧重点不同,国外更加关注创新环境与创新政策等方面。如Buesa et al.从知识生产函数出发,结合因子分析和回归模型对欧洲创新发展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反映创新系统5个重要方面的假设变量[6];Lvan Hascic主要对德国环境创新政策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关案例进行实证检验[7]。

很明显,这些研究成果具备一定学术价值,为本文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撑。然而,目前对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虽很多,但专门针对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却比较缺乏,基于典型资源型经济区域的实证研究则更少。并且有关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的文献更多是关注技术创新对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庞志强等认为创新是资源枯竭区摆脱发展困境,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8];而董利红等认为技术投入状况对“资源诅咒”有门槛效应,并且验证了资源开发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挤出[9];之后孙毅则实证检验了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挤出效应假说[10]。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学者具有不同观点,且研究有一定学术价值,而对于资源型区域,这些评价指标存在某些不足:一是这些指标体系不能充分表现资源型区域特征;二是受经济利益最大化影响,传统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局限于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相对忽略了技术创新活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资源主导型区域,可能会导致明显的资源压力与环境破坏。事实上,基于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是在降低能源消耗、消除环境污染、解决生态困境基础上进行的绿色技术创新。因此,本文针对当前资源型区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并结合资源型区域的内在特征,构建一套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1个主要资源型省份2010-2014年间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分别进行总项与分项评价,明确各地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基于生态文明的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视域下技术创新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环境指标纳入技术创新全过程,构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因为绿色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视域下技术创新的崭新形态,两者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其内在价值取向都是力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

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我们对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首要前提,因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应是指标的简单堆积,而是能够对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真实评价。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不仅要考虑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状况、资源禀赋、产业比重、技术引进等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人员状况、政策支持、研发投入等因素。这样一来,在进行指标体系设计时,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应更加关注那些与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相关的指标选择。首先应根据资源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科学合理选取适应性指标,力争做到客观真实地反映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其次,由于生态文明涵盖范围较广,且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涉及内容众多,会导致指标体系庞大,因此,从资源型区域自身特征出发,依据精简性原则选取少量有代表性的指标,且相关数据要易于搜集且具有可操作性;再次,选取指标时还要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应根据资源型区域主要特征及存在问题,选择能够体现特定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最后,要考虑动态性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本身要能够适应不同类型资源型区域的需要。

基于此,本文依据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内涵将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体框架组成要素归纳为创新投入、产出、扩散、支撑4个方面,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借鉴相关研究,结合资源型区域的特征,确定易于操作和量化的细分指标(表1)。

(1)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是指资源型区域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时在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和环保建设等方面的资源整合情况。考虑到绿色技术的内涵,且鉴于统计指标的有限性,依据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原则,本文选取R&D人员全时当量、研发研究人员占R&D人员比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应用研究人员人均经费、环保投资占GDP比重作为绿色技术创新投入指标。其中R&D人员全时当量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科技研发人员投入状况,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产出的首要因素;研发研究人员占R&D人员比重反映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专业人员参与状况;R&D经费投入强度反映资源型区域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应用人员人均经费反映资源型区域在加强创造性研究上的表现;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反映资源型区域对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关注程度,指标越高,表明绿色意识越强。

(2)绿色技术创新产出是资源型区域在绿色创新环境及创新投入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对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及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本文选取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科技论文数、万元GDP能耗4个指标对其度量。其中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反映技术发展活动活跃度、研发人员创新意识和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专利授权量能更加客观地反映资源型区域科技成果及科技产出状况;科技论文数反映资源型区域创新主体通过相关研究所得到的科研成果,是衡量绿色技术创新产出的重要指标;万元GDP能耗反映资源型区域内资源禀赋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它能较好反映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状况。

(3)绿色技术创新扩散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使新知识、新工艺、专利等相关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在社会系统中的传播、扩散与采用。本文选取技术合同交易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引进国外技术支出3个指标对其进行测评。其中技术合同交易量反映资源型区域有关科技成果对外传播、扩散、引进与合作的总体状况;技术合同成交额是反映技术市场的核心指标,它是测度区域技术成果转化活跃度、科技成果吸纳能力、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数据;引进国外技术支出反映资源型区域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4)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绿色技术创新支撑)是指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活动时所面临的各种环境,为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由于资源型区域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以及长期开采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难以逆转,加上资源的可耗竭性及不可再生性,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刻不容缓。因此,本文从生态环境、资源环境、教育环境进行考虑,选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处理能力、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地方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普通高等学校数6个指标来进行评价。其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反映资源型区域对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程度,其数值的高低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成正比关系;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反映区域对污水处理的重视程度及对环保的要求,其指标高低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密切相关,指标越高,表明环境保护能力越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区域核心资源生产总量反映资源型区域资源禀赋状况,为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资源型区域内能源消费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度,两者之间比列越高,说明区域内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越大,该系数下降,说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普通高等院校数与地方财政教育经费支出表明区域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人才培养状况。

2 评价模型与实证检验

2.1 数据来源

我国资源型城市主要分布在22个省区,本文选取山西、黑龙江、内蒙古、河南等11个主要资源型省份作为分析样本,做此选择,主要是考虑到这些省份的资源型城市较多,它们在省域城市中的占比较大,因而其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11-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及中国专利数据库。

2.2 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11个主要的资源型省份进行横向与纵向评价,主成分分析法主要是利用降维思想将原来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且能够反映原有指标80%以上信息的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方法。这种方法的结果是根据数据分析所得,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及信息重叠问题。其简单过程为:数据标准化,以消除变量在数量级或量纲上的影响,并求出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矩阵;求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要求特征值﹥1,累计贡献率≥0.8,以确定主成分个数;建立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对主成分进行解释;计算各因子综合得分,进行评价与排序。

2.3 数据处理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相关原理,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所选取11个主要资源型省份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总体评价与分项评价(以2010年数据为例)。首先分别对技术创新各分项能力进行评价,并按综合因子得分排名(表2、表3),再根据各分项能力得分求出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及排名(表4)。

3 主要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

3.1 评价结果

基于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1个主要资源型省份2010-2014年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总体和分项评价(表5)。

3.2 比较分析

根据上述评价结果,可将我国11个主要资源型省份2010-2014年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与分项评价划分为三类。其中前四名归为A类,其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后三名归为C类,其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其余归为B类,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一般(表6、表7、表8)。

总体上看,我国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省份为山东、辽宁、河南和湖南;黑龙江、吉林、山西、江西排名相对靠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一般;而云南、内蒙古、新疆相对滞后。

其中云南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增幅不大,山西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有所下降,其他省份基本稳定,变化不大。山东近年来一直稳居第一,作为东部省份,其各项资源远优于中西部省份,产业基础好,外资流入规模大,科研院所与高校云集,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能力强,其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具有显著优势。辽宁、黑龙江、吉林排名靠前,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强,主要是这些省份位于东北地区,资源存量丰富,配套设施较强,其中辽宁排名第二,因其属于环渤海经济圈核心,经济发展迅速,实力较强,此外,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振兴战略以来,政府不断加大科研、教育经费与环保投资,重视技术人才与环保人才培养,也使得东北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河南与湖南是中部地区资源型省份中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主要是这两个省份地理位置优越,具有众多科研机构与院所,科技人才储备较强,创新环境较好;山西与江西是中部地区中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省份,其中山西主要是因为产出与扩散能力较差,导致其整体能力下降,江西高校、科研机构较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资源缺乏,政府及企业对环保与科技的投入较少。云南、内蒙古、新疆位于西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明显落后于中部与东部地区,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科技人力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落后,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与产出能力不具有优势,整体创新环境水平较差。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资源型地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近年变化不是很大,基本稳定,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表现为东部地区的省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处于领先水平,东北与中部地区次之,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一般,西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相对滞后,说明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其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状况。此外,地区内的科技实力、创新环境、科技人才与经费、环保投资与环保人才状况对区域内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也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进而从各分项能力来看,可以发现我国主要资源型省份绿色技术创新在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扩散能力与支撑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也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山东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各分项能力突出,发展均衡,综合能力最强。辽宁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各分项能力整体排名靠前,投入产出能力较好,扩散能力较强,支撑能力相对一般,总体发展潜力较大,未来重点在于加强环保与教育投资,培养高素质环保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河南区域绿色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与支撑能力排名靠前,实力较强,但投入能力与扩散能力水平一般,科技研发投入较弱是其绿色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因此,对河南来说,提高科技人才与研发经费投入是其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其创新扩散能力发展的重点在于积极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湖南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各分项能力发展较好,但产出能力表现一般,成果转化能力较弱是其发展的主要弱点,因而未来要着力提升其创新产出能力。关于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与产出能力,黑龙江排名靠前,实力较强,但扩散能力与支撑能力发展一般,因此,黑龙江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前提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创新环境。山西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各分项能力发展不平衡,其绿色技术创新支撑能力较强,投入能力表现一般,产出能力与扩散能力相对落后,整体能力较弱,因此,未来山西要注重绿色创新能力提升,加强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提高技术交易与引进。吉林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各分项能力差距明显,其在扩散能力方面表现突出,投入与产出方面不具有优势,创新环境方面表现不佳,整体发展不平衡,因此,吉林应提高创新投入与产出能力,完善创新环境,实现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各分项能力均衡发展。江西、云南两地各分项能力均一般,发展均衡,因此,应从整体上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内蒙古与新疆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各分项能力均较弱,投入产出能力明显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创新环境较差,因此,需全面考虑其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状况,应关注环保人员与科技研发人员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全面实现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通过以上对我国主要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各分项能力评价,可以发现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创新资源分布差距较大,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不同,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具有不同特点。因此,要因地制宜分类制定不同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全面均衡发展。

4 结论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对我国2010-2014年间11个主要资源型省份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总体及分项评价,力求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

(1)我国主要资源型省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内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位于东部地区省份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内陆地区尤其是西部省份较为滞后。

(2)创新资源、产业基础及制度供给的地区差异,导致我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不同,具有不同特点,因此,简单遵循国家政策,反而可能会限制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特色发展、重点突破,是全面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均衡发展的关键。

(3)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强弱与地区内的科技实力、技术人才、资金状况、环保投资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资源型区域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点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完善创新环境,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绿色创新意识。

摘要:引入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技术创新全过程,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扩散、创新环境四个方面构建符合资源型区域特征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1个主要资源型省份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总体评价与分项评价,结果表明,我国资源型省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不同特点,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特色发展,重点突破;资源型区域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点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完善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提升绿色意识。

关键词:生态文明,资源型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健中,谢晶,李迪.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测度与评价——基于循环修正思想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4(7):12-19

[2]陈国宏,肖细凤,李美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识别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11):67-71

[3]刘丙全,吕高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组合评价研究——以我国12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为例[J].河南科学,2014(8):1619-1623

[4]白嘉.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比较[J].科学管理研究,2012(1):15-18

[5]常涛,李志强,韩牛牛,等.基于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16):62-67

[6]MIKEL B,JOOST H,THMAS B.The determinant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in Europe:A combined factorial and regression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J].Research Policy,2010(39):722-735

[7]LVAN H.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in Germany[J].OECD Environment Working Paper,2012,53

[8]庞志强,王必达.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评价体系研究[J].统计研究,2012(2):73-79

[9]董利红,严太华,邹庆.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与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5(2):88-95

篇4:区域地理综合题应对策略

一、解答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地理综合题在高考试卷占较多的分值,很多考生的地理总分不高,大多是由于区域地理综合题没答好。一些阅卷老师反映考生考得不好,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而是因为没有掌握方法和缺少经验。现将解答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1.审题不仔细

审题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很多同学往往匆匆浏览题目后便下笔解答,有时结果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例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中第(2)题考查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有些同学把题目设问看错,导致方向性错误;有些同学把材料中的信息看错或者看漏而导致失分。仔细审题可以发现,设问是让分析两个原因——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的原因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但有些同学仅仅答出了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这样就只能得一半的分。因此审题是得分的关键。

2.区域定位不准确

区域地理综合题大部分都是以区域为载体来考查学生各方面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的。解答综合题,必须先要对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例如,2014年高考广东文综卷第40题中第(1)题考查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特征。根据图中的信息“伊斯坦布尔紧挨黑海和地中海”及经纬度可知,伊斯坦布尔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许多同学由于不能准确定位而答成了大陆性气候。再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I第42题的设问是:“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有些同学由于不能根据给出的经纬度定位出青藏高原,进而不能答出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所以需要携带的生活物品也就不知道。

3.获取地理信息能力欠佳

在解答区域地理综合题中,一些信息会以文字或图表形式呈现出来,考生在解答试题时如果不能获取有效信息就不能进行准确解题。例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第37题中第(1)题考查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从材料中“于1957年开始垦荒”可知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由“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可知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二、例谈地理综合题解答的方法

(一)世界地理

例.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

(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1.错因分析

第(1)题考查对外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有些同学根本就没看清原因这一设问,有些同学答原因时只考虑自然条件,没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因而漏掉经济发达这个重要原因。

第(2)题很简单,但依然有同学失分,失分原因大多是只写出了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却没有写出东侧降水少的原因。

第(3)题失分情况比较严重,有些同学没看清设问中“与南岛相比”,有些同学看到“地理条件”就以为答出自然条件即可,所以只单一地写了“北岛热量条件好,地形平坦”。

第(4)题,有些同学只答出板块交界处,没有答出地壳运动活跃这一完整答案。

2.解题指导

第(1)题,从图例中可以看出有机场和海港,所以交通运输方式很容易就可以写出来。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因就是考查交通的区位条件。

第(2)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和洋流是主要因素。由图可知,岛国以山地、丘陵为主,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根据新西兰的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知新西兰为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在组织答案时不仅要写出西部为什么降水多还要写出东部为什么降水少,要写全面。

第(3)题,首先要看清与南岛相比,也就是南北岛相同的特点就不能说了。经济发展条件,要从气候、地形、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方面分析,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和南岛比较。

第(4)题考查板块的相关知识。火山地震的成因容易写出来。火山旅游活动的内容同学们只要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合理即可。

3.参考答案

(1)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岛国;经济发达。

(2)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3)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4)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构造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内力作用强烈)。观赏火山地貌等景观,利用温泉等地热资源度假疗养。

(二)中国地理

例.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1.错因分析

没有掌握区域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方法、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综合归纳能力差、区域分析能力弱是一些同学得分低的主要原因。此题要求考生把握区域综合地理特征,并能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分析。

2.解题指导

第(1)题,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不是简述地理位置,而是简述地理位置的“特点”,要从经纬度位置、行政位置、交通位置等几个方面来作答。

第(2)题,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方面分析其优势。

第(3)题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方面来作答。

3.参考答案

(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及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地处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篇5:区域生态环境 能力题

第一章 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

一、判断

1.出租汽车车辆经营权因故不能继续经营的,授予车辆经营权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优先收回。(√)

2.出租汽车经营者在车辆经营权期限内,不得擅自暂停或者终止经营。(√)

3.在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港口、公共交通枢纽等客流集散地载客时应当文明排队,服从调度,不得违反规定在非指定区域揽客。(√)

4.未经乘客同意可以搭载其他乘客。(×)

5.出租汽车驾驶员发现乘客遗失财物,可以占为己有。(×)6.出租汽车驾驶员发现乘客遗留可疑危险物品的,可以不报警。(×)

7.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平台应当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8.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公布服务监督电话,指定部门或者人员受理投诉。(√)

9.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按照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求,及时完成抢险救灾等指令性运输任务。(√)10.出租汽车不再用于经营的,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对出租汽车配备的运营标志和专用设备进行回收处置。(√)

11.“拒载”是指在道路上空车待租状态下,出租汽车驾驶员在得知乘客去向后,拒绝提供服务的行为。(√)12.“绕道行驶”是指出租汽车驾驶员未按合理路线行驶的行为。(√)

13.“议价”是指出租汽车驾驶员与乘客协商确定车费的行为。(√)

14.“甩客”是指在运营途中,出租汽车驾驶员无正当理由擅自中断载客服务的行为。(√)

15.醉酒者或者精神病患者乘车的,可以不用陪同监护人员。(×)

16.驾驶员不按照规定使用计价器,或者计价器发生故障时继续运营的,乘客有权拒绝支付费用。(√)17.驾驶员因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接受处理,不能将乘客及时送达目的地,乘客有权拒绝支付费用。(√)18.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制定包括报告程序、应急指挥、应急车辆、处置措施等内容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19.各地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出租汽车电召服务,采取多种方式假设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平台,推广人工电话召车、手机软件召车、网络约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建立完善电召服务管理制度。(√)20.出租汽车驾驶员违反《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未经乘客同意搭载其他乘客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以警告或者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二、单项选择题

1.(C)负责知道全国出租汽车管理工作。

A、交通部 B、公安部 C、交通运输部 D、铁道部 2.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出租汽车经营申请予以受理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B)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A、15 B、20 C、25 D、30 3.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出租汽车经营申请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出具《出租汽车经营行政许可决定书》,明确经营范围、经营区域、车辆数量及要求、出租汽车车辆经营权期限等事项,并在(C)日内向被许可人发放,《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A、30 B、20 C、10 D、3 4.需要变更许可事项或者暂停、终止经营的,应当提前(D)日向原许可机关提出申请,依法办理相关手续。A、15 B、20 C、25 D、30 5.出租汽车经营者取得经营许可后无正当理由超过(D)天不投入符合要求的车辆运营或者运营后连续(D)天以上停运的,视为自动终止经营,由原许可机关收回相应的出租汽车车辆经营权。

A、30 B、60 C、120 D、180 6.出租汽车车辆经营权到期后,出租汽车经营者拟继续从事经营的,应当在车辆经营权有效期届满(B)日前,向原许可机关提出申请。

A、30 B、60 C、90 D、120 7.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只能通过(B)方式为乘客提供运营服务,在规定的地点待客,不得巡游揽客。A短信 B、预约 C、微信 D、电话 8.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收的投诉,应当在(B)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办结。A、7 B、10 C、15 D、20 9.注册有效期届满需继续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的,应当在(C)日前向市、县、区城市客运管理机构申请延续注册。A、10 B、20 C、30 D、60

第二章 出租车驾驶员服务规范

一、判断

1、遮阳板、化妆镜、顶棚齐全完好属于出租车车容车貌要求。(√)

2、行李厢整洁,照明有效,开启装置完好,行李厢内可供乘客放置行李物品的空间不少于行李厢的二分之一。(×)

3、未经乘客同意,可以招揽他人同乘。(×)

4、驾驶员接受调度任务后,应准时到达约定地点。乘客未按约定乘车时,驾驶员与乘客或电召服务人员联系确认。(√)

5、遇情况不明、视线不良、起步会车、交叉路口、危险或繁华地段时,快速行驶。(×)

6、下雪天气行车时,宜沿已有车辙低速行驶,避免急加速或急减速。(√)

7、穿越铁路时,应连续通过,不得在火车通过区内停车。通过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应在道口前停车瞭望,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如发生车辆故障,应请乘客迅速下车至安全区域,并采取相应措施。(√)

8、出租汽车经营者应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公布监督电话。乘客投诉后,应在3日内处理,5日内处理完毕。(×)

9、出租汽车驾驶员未按合理路线行驶的行为叫绕路。(√)

10、计价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送检保修,但征得乘客同意时,也可继续营运。(×)

11、发现乘客遗失财物,应设法及时归还失主。无法找到失主的,应及时上交出租汽车企业或有关部门处理,不得私自留存。(√)

12、出租汽车服务站点是指有明显标志,允许出租汽车停靠、候客、载客的场所。(√)

13、安全防范设施应具备防劫防盗功能,鼓励实现与车载卫星定位 系统的联运。(√)

14、客因醉酒等原因神智不清、无法明确去向时,应尽可能帮助查询或向公安部门求助。(√)

15、制动失灵时,应紧握转向盘,控制方向,利用发动机牵制作用或路边障碍减速,设法尽快停车。(√)

16、发生爆胎时,应紧握转向盘,控制方向,避免紧急制动。(√)

17、驾驶员须交班、加油(气),可拒绝提供出租汽车运营服务。(×)

二、单项选择

1.以下有关出租车服务标志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D)。A.车身颜色及喷涂式样应符合当地出租汽车行业管理部门规定。

B.空车待租标志暂停运营标志和电召服务标志应大小适宜、显示明亮、字迹清楚

C.出租汽车经营者名称或简称、价格标准、服务监督电话和乘客须知信息等,应在车厢内外显著位置明示。D、无障碍出租汽车应设有明显标志。2.下列服务评价指标,正确的是(A)。A.车辆服务标志设置合格率100%。B.标志顶灯、计价器合格率90%。C.消防器材合格率90%。

D.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合格率大于或等于80%。3.出租车驾驶员下列情况正确的是(B)。A.无正当理由拒载乘客。B.积极配合处理乘客投诉或纠纷。C.未经乘客同意,强行合乘。

D.未取得驾驶员从业资格证,驾驶出租车载客。4.乘客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出租汽车驾驶员应进行劝阻和制止(A)。

A.将身体伸出车外 B.不停地拨打手机 C.身体不适,呕吐脏物 D.乘客主动拼车 5.什么情况下,出租车驾驶员可与乘客进行议价(D)。A.超过城区范围的长途运营服务 B.只要乘客同意 C.国家法定假日 D.包车服务 6.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应当遵循什么原则?(C)A.一视同仁原则 B.本行政区经营者优先原则 C.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D.扣分和加分统一的原则 7.运营中遇交通堵塞,道路临时封闭等改变原运行路线时,是否需征得乘客同意(A)。A.需要 B.不需要 C.自便 D.随意

8.出租车驾驶员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A.拾到乘客遗留物品及时归还或交有关部门 B.拒绝接受依法检查,妨碍公交执法人员执行公务 C.不打表计程,不按计价器显示金额收费

D.服务态度粗鲁,语气粗暴,未按规定使用文明职业用语 9.出租车驾驶员下列行为行为错误的是(D)。

A.拾金不昧行为 B.协助查处违法行为或举报 C.救死扶伤,见义勇为 D.不协助公安机关破获重大刑事案件

10.行车时遇视线不良变道时,应提前鸣笛,靠(B)侧行驶。A.左 B.右 C.前 D.后

11.因车辆或驾驶员原因造成车辆停驶时,是否需暂停计价器计费(A)。

A.暂停 B.不暂停 C.不理会 D.不处理

12.出租汽车驾驶员要着装整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服装鞋履清洁、平整 B、不袒胸露背,不穿拖鞋

C、男司机可穿无袖背心,女司机可穿超短裙。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对外国客人,无论来自什么国家和地区,是什么颜色,都应一视同仁,友好接洽,以礼相待。

B、对外国客人的致意或问候,要表示感谢,或自然点头,或招手致意,不要故意回避或置之不理。

C、对外国客人可以品头评足,还可以向他们索取小费。14.在时间分布上,客流一般具有下列规律(B)A、夏秋两季是旅游旺季,流动人口剧增,客运出租车客流量较大。

B、“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放假时间较长,人们购物、旅游、走亲访友,出行率高,客流增大,且持续时间较长。

C、每月月末,在一些固定时间对外办公的部门前客流量较大,一些机关、公司、企业的对外业务多在月初部署,客流量也会相应增大。

D、上下班高峰期、夜生活繁华区以及天气晴好情况下客流量较大。

15.下列哪项不属于约定呼叫的特点(B)

A、节约成本 B、难掌握规律 C、补充定点候客和流动揽客的不足 16.约定呼叫时,下列哪项不正确(C)

A、按约定时间地点准时到达,最忌不守时或失约; B、保持通讯畅通,用户呼叫时即使不能赴约,也要及时回呼,解释原因,并积极帮助用户联系其他车辆; C、长途出车时间较长时,可以不及时通知老用户。17.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对不同年龄乘客,使用不同称呼,如:“大伯”、“大妈”、“大哥”、“大姐”、“小朋友”等。

B、对不同身份乘客,使用不同称呼,如:“女士”、“小姐”、“先生”、“朋友”、“同志”等。

C、待乘客可以用“喂”、“哎”、“嘿”、“哼’等话。18.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客运出租车驾驶员在营运时应根据乘客要求使用空调、音响等设备,可以无故拒绝。

B、客运出租车载客到达目的地时,驾驶员应按乘客要求,在规定允许停车的地段内就近停车。

C、客运出租车驾驶员在与乘客结算车费时,应按里程计价器显示车费数额,主动将收费票据和找补零钱交给乘客,并向乘客致谢。

19.一旦乘客上车,驾驶员就对乘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对乘客负有安全责任 B、负有把乘客运抵指定地点的责任 C、负有文明服务的责任

D、对乘客的提问,没有回答的责任

20.运营中遇到交通堵塞,道路临时封闭等改变原行驶路线时,是否需征得乘客同意(A)。

A、需要 B、不需要

21.出租车在出租途中,需加收空驶费、过路过桥费以及其他应由乘客承担的费用时,(A)向乘客事先说明。

A 应该 B 不需要

22.关于出租车服务站点,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C)。A.设置车辆停靠区、载客区、候车区等。B.平面布局便于有序排队乘车与车辆停放。C.擅自关闭服务站点或改变其用途。

D.设置统一式样的文字标志、导向标志。标志设置应明显清晰,宜有中英文。标志应符合GB/T10001.1的有关规定。

23.以下关于运营特殊情况处理不正确的是(A)。A.计价器发生故障时,不需送检报修,继续营运。B.乘客语言不通,无法确认目的地时,应帮助查询。C.客因醉酒等原因神智不清、无法明确去向时,应尽可能帮助查询或向公安部门求助。D.乘客对找零钞票提出更换要求时,应予以满足。24.以下不符合经营者安全管理的是(C。A.建立安全管理和治安防范等规章制度。

B.定期开展安全法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服务人员安全意识、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

C.定期检查车辆消防器材,对过期消防器材继续使用。D.组织驾驶员定期例检。

第三章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

一、判断

1.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工作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

2.全国公共科目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公共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库由交通运输部负责编制(√)。3.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2年以上驾驶经验(×)。

4.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

5.首次参加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的申请人,全国公共科目和区域科目考试应当不在首次申请考试的区域完成(×)。

6.社区的市级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应当按照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工作规范及时安排考试(√)。

7.出租汽车驾驶员在注册期内无需按照规定完成继续教育(×)。

8.出租车驾驶员继续教育由出租汽车经营者组织实施(√)。9.出租汽车驾驶员完成继续教育后,应当由出租汽车经营者向所在地出租汽车执政主管部门报备,出租汽车执政主管部门在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中予以记录(×)。10.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遗失、毁损的,应当到原发证机关办理证件补(换)发手续(√)。

11.不按照规定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单项选择

1.国家对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的驾驶员实行(B)。

A.执业制度 B.从业制度 C.职业制度 D.执行制度

2.区域科目考试大纲和考试题库由设区(B)的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编制.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镇级 3.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注册有效期为(C)。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4.受理注册申请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A)内办理完结注册手续,并在从业资格证中加盖注册章。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5.出租汽车(D)应当加强对出租汽车经营者组织继续教育情况监督检查。

A.公安部门 B.交通部门 C执政部门 D.行政部门 6.违反转借、出租、涂改从业资格证的,由县级以上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A)。

A.刑事责任 B.法律责任 C.行政责任 D.民事责任 7.取得从业资格证超过3年未申请注册的,注册后上岗前应当完成不少于(C)学时的继续教育。A.20 B.25 C.27 D.30 8.下面哪一项是城市出租汽车行业特性(A)。

A.单车流动作业 B.敏感性不强 C.经营风险较小 D.客源稳定

9.在我市从事出租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并有(D)年以上驾龄。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10.被取消客运资格的驾驶员,从被取消之日起(C)年内不得从事客运服务。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11.在注销其客运服务资格证件,并列人《注销客运资格名单》后,(C)年内(从发通报之日起计算)不得从事本市出租汽车行业的工作。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12.下列(C)属于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的内容:

A、英语四级考试 B、普通话与方言定级考试 C、区域人文地理知识 D、讲解员基本知识

第四章 湘潭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实施细则

一、判断

1.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包括对出租汽车企业和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服务质量信誉考核(√)。

2.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指标包括企业管理、安全运营、月度考核、社会责任、社会监督、加分项目(√)。3.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内容包括遵守法规、安全生产、经营行为、运营服务、公司管理(√)。4.出租汽车企业应当加强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为B级的出租汽车驾驶员教育和管理(√)。

5.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出租汽车企业应当分别建立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档案。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档案包括基本情况、遵守法规、安全运营、经营行为、运营服务、公司管理、加分情况(√)。

6.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月度考核实行基准分值为100分的计分制。月度考核得分按照相应的数字公式换算后,所得分数计入考核得分(√)。

7.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周期为每年的6月30日至下一的6月30日。(×)

8.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义务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的出租汽车驾驶员,其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加5分。(×)

9.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二、单项选择

1.出租车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周期分为考核周期和月度

考核周期,考核周期为每年的(B),月度考核为每月1日至本月底。考核实行基准分值为1000分的计分制,另外加分分值为80分。

A.1月1日至12月30日 B.1月1日至12月31日 C.2月1日至12月30日 D.2月1日至12月31日 2.出租车汽车驾驶员应当在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周期届满后多少(C)日内,持本人的从业资格证件到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签注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也可委托所属出租汽车企业统一办理。

A.10 B.20 C.30 D.40 3.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连续三年为(A)级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逐级可申报参加全国出租汽车行业优秀企业评选。

A.AAA B.AA C.A D.B 4.出租汽车驾驶员有下列情形扣十分的是(D)。

A.在出租汽车经营活动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负同等或主要责任

B.私自改装、调整计价器,造成计费损失

C.拒绝接受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主管部门)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检查或暴力抗法

D.擅自拆(改)装出租汽车车载终端设备以及故意遮挡车内摄像头造成不能正常使用

5.出租汽车驾驶员有下列情形扣二十分的是(D)。A.运营途中无正当理由故意绕道、擅自中断服务或未经乘客同意强行安排合乘

B.擅自接入未经许可的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平台从事预约出租车经营活动

C.在公示的营业或出租车临时停靠点未按规定停放车辆、候客、揽客及不服从现场管理、调度

D.使用失效、伪造、变造《从业资格证》驾驶出租汽车从事经营活动

6.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应在考核次年的(B)前完成。A.2月31日 B.3月31日 C.4月31日 D.5月31日

7.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应当遵循什么原则?(C)

A、一视同仁的原则 B、本行政区经营者优先的原则 C、公正、公平、公开原则D、扣分和加分统一的原则 8.出租汽车驾驶员有下列哪种情况扣20分(B):

A、无正当理由拒载的

B、出租或转让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 C、不积极配合处理乘客投诉或纠纷的 D、未经乘客同意,强制拼客的

9.车辆服务标志设置合格率、标志顶灯、计价器合格率、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件拥有率、乘客投诉处理率均应达到(C)A、50% B、80% C、100% 10.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等级连续两年被评为A级出租汽车企业应(D)。

A、责令限期整改 B、取消评论资格 C、取消出租汽车经营权服务质量招投标 D、督促加强内部管理

11.出租汽车驾驶员有下列哪种情况扣10分(B): A、酒驾、毒驾或以危险方式驾驶出租车危害公共安全被公安交管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

B、将出租汽车交给无《从业资格证》或《从业资格证》未注册的人员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活动的。

C、使用失效、伪造、变造《从业资格证》驾驶出租汽车从事经营活动的。

D、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或不按计价器显示金额收费的。12.出租汽车驾驶员有下列哪种情况扣3分(C): A、《从业资格证》注册公司与所驾车辆公司不符的。B、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或不按计价器显示金额收费的。C、驾驶未按照规定安装、设置、喷涂、张贴出租汽车经营标志标识(标志灯、企业标识、价格标签和监督电话号码、禁烟标志等)的车辆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活动的。

D、运营途中无正当理由故意绕道、擅自中断服务或未经乘客同意强行安排合乘的。

第五章

湘潭市风土人情介绍

一、判断题

1.湘潭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是湘中重要的商业中心,早在十七世纪就是全国著名的“米市”和“药都”。湘潭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因盛产湘莲被称为“中国湘莲之乡”。(√)

2.明代湘潭城区依仗其港口之利、驿道之便,有“小南京”之称。湘潭成为全国四大米市、四大药都之一,因此获得“金湘潭”雅号。(√)

3.湘潭总面积5006平方公里,总人口300万,其中市区人口78万。(√)

4.湘潭的铁路交通较发达,火车站有湘潭站、湘潭北站、湘潭东站、韶山南站、湘乡站。(√)

5.通过湘潭境内的高速公路有G4、G60、S01、S41、S61。(√)

6.通过湘潭境内的国道有G107、G320。(√)

7.湘潭市一座交通便捷之城,国家交通主动脉公路、铁路交汇于此,长株潭城际铁路构建起三市半小时经济圈。(√)8.湘潭有医院、卫生院共104个,其中湘潭市中心医院、湘潭市一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

9.市域风光秀丽,风景名胜遍及全市,韶山5A级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0.水府庙旅游区是省级重点休闲度假旅游区、国家湿地公园、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1.湘潭从南朝开始建县,距今1500多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誉。(√)

12.南宋福建崇安人胡安国移居湘潭县泉潭畔,讲学、著述,开一代学风,形成“经世致用”为主导思想的“湖湘学派”,对湖南近800年思想文化影响很大。(√)

13.湘潭是享誉中外的湖湘文化发源地,风光秀丽,人杰地灵,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著名军事家彭德怀元帅、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大师的故乡。(√)14.湘潭伟人、巨匠灿若星辰。蜀汉名相蒋琬、晚清重臣曾国藩、文化名人齐白石、一代领袖毛泽东、开国元勋彭德怀等都诞生于此。(√)

15.韶山主要景点有:毛泽东故居、毛泽东铜像、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诗词碑林、滴水洞等。(√)

16.湘潭的著名景点有韶山、乌石、水府庙、齐白石纪念馆。(√)

17.湘潭旅游景区形成了三大板块,分别为红色旅游、绿色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

二、单项选择

1.湘潭市总面积(B)平方公里,总人口300万。

A、4006 B、5006 C、6006 D、7006 2.根据《湖南统计年鉴2014》,湘潭城区面积为(A)平方公里。

A、168 B、268 C、368 D、46 3.湘潭市邮政区码为(A)。

A、411100 B、311100 C、211100 D、111100 4.湘潭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的(C)。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5.湘潭行代码为(A)。

A、430300 B、430200 C、430100 D、430400 6.湘潭湘江一桥是湘江上第(A)座公路大桥。

A、一 B、二 C、三 D、四

7.1996年建成的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潭段是湖南省第(B)条高速公路。

A、一 B、二 C、三 D、四 8.湘潭市中心医院位于(A)。

A、雨湖区和平路 B、雨湖区东站路 C、雨湖区韶山路 9.湘潭市中医院位于(A)。

A、雨湖区人民路 B、雨湖区大湖路 C、雨湖区宝庆路 10.湘潭市妇幼保健院位于(B)。

A、岳塘区建设路 B、岳塘区东湖路 C、岳塘区河东大道

11.下列(C)为湘潭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道。

A、FM97.8 B、FM98.6 C、FM104.2 12.湘潭盘龙大观园位于(A)。

A、岳塘区芙蓉大道 B、岳塘区湘潭大道 C、岳塘区板马路

13.万楼又名文昌阁、文起楼,濒临(C)。A、涟水 B、涓水 C、湘江 14.齐白石纪念馆位于湘潭市(C)。

A、韶山路 B、东站路 C、大湖路

15.湘乡,古称(A),位于湖南省中部,毗邻韶山、宁乡、湘潭,是长株潭西大门。

A、龙城 B、莲城 C、花城 D、蓉城 16.(B),胸怀天下的少年毛泽东走出韶山冲,来到湘乡东山学校,迈出了他人生求学、励志、成长、报国的第一步。

A、1949年 B、1910年 C、1918年 D、1920年

17.享有“天下水府,人间瑶池”美誉的(D),入选湖南省“新潇湘休闲八景”。

A、碧洲 B、洞庭湖 C、西湖 D、水府旅游区 18.水府旅游区2007年入选生态休闲类“新潇湘八景” 之一,2008年定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休闲度假服务基地,2010年评为国家(B)旅游景区。A、“AA”级 B、“AAA”级 C、“AAAA”级 D、“AAAAA”级 19.“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是指(B)。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曾国荃 20.被毛泽东称为“西方山洞”的是韶山(C)。

A、仙人洞 B、神仙洞 C、滴水洞

21.具有(B)之称的韶峰游览索道是跨越在毛泽东诗词牌林和韶峰古寺之间的现代化空间通道。

A、湖南第一索道 B、江南第一索道 C、潇湘第一索道

22.彭德怀纪念园座落在彭总故乡湘潭县(A),距湘潭市区约40公里,离省会长沙80多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A、乌石镇 B、石潭镇 C、歇马镇 23.齐白石艺术成就非凡,诗、画、书、(B)并绝,开创了中国画的新风,被誉为“一代宗师”。是中国杰出的“人民艺术家”,际和平奖获得者、举世闻名的中国画大师。

A、棋 B、印 C、琴 D、词

第六章 综合应用

一、判断

1.驾驶油气两用车辆发生火险事故时,应断开电源,关闭所有气阀隔离现象,用灭火器、砂子等灭火,并视情况通知消防部门,打电话119报警。(√)

2.驾驶油气两用车辆如发生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停车,关闭电源和储气瓶用动截止阀,待天然气挥发,确保安全后再转用汽油开回修理厂所。(√)

3.定期检查制动摩擦片的厚度,制动液面的高度以及是否渗漏,必要时添加制动液。(√)

4.检查润滑系、冷却系、燃油系是否渗漏,按期更换三滤和机油。(√)

5.汽车的有害气体主要通过汽车尾气排放,由轴箱窜气和汽油蒸发等三个途径进入大气中,造成大气的污染。(√)6.轮胎气压不足,滚动阴力会大大增加轮胎偏移或磨损过度不会影响油耗。(×)

7.车载灭火器建议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如放在后尾箱内可以不固定好。(×)

8.出租汽车驾驶员不得擅自拆卸和改装GPS设施及线路。(√)

9.合理路线是指从乘客上车地点到目的地里程最短或经济、便捷行驶路线,或按乘客意愿别行选择的行驶路线。(√)10.出省、市、县境或夜间偏远、冷僻地区时,按规定办理登记或相关手续。(√)

11.油气两用汽车停止行驶时,应停放在阴凉处,防止日光爆晒。(√)

12.遇到乘客语言不通或乘客因醉酒等原因,无法明确去向时,应尽可能帮助查询或向社会求助。(√)13.出租汽车驾驶员有见义勇为、救死扶伤、拾金不昧等先进事迹的,在考核周期内,其质量信誉考核应分别给予10分的加分奖励。(×)

14.轮胎气压不足,滚动阻力会加大,轮胎偏移增加,磨损会加剧,但不影响发动机油耗。(×)

15.汽车排放污染的主要有害成分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氢化合物、光化学烟雾。(√)

16.节能驾驶方式有避免发动机长时间空转、尽可能避免急刹急起、保持适当的行驶速度、选择合理的通行路线。(√)

二、单项选择

1.严格执行加气安全操作规程,气瓶加气,压力不得高于(B)

A、10 B、20 C、30 D、40 2.按国家安全局《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天然气钢瓶(B)进行

一次检测,不合格应及时更换,检验后填写检测卡。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3.干粉灭火器要定期检查压力表,指针处于(C)区域内属于正常压力。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4.因车辆或驾驶员原因造成车辆停驶时,是否需暂停计价器计费(A)。A、暂停 B、不暂停

5.出租汽车营运标志显示(A)字样,可以提供载客服务的状态。

A、空车 B、暂停

6.保养车辆时,充气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B)M。A、5 B、10 C、15 D、20 7.在气动车辆只用(A)充点良好的蓄电池,否则会损坏点火系统或计算机模块。

A、12V B、24V C、36V 8.车载灭火器开启后连续喷射的时间只有(A)来秒只能用来扑灭小火,控制火情。A、10 B、20 C、30 D、40 9.运营中遇到交通堵塞,道路临时封闭等改变原行驶路线时,是否需征得乘客同意(A)。A、需要 B、不需要

10.拖车绳用于故障车辆的临时拖车使用,一般由布带、钢丝、尼龙绳等材质制成,长度一般为(A)

A 3-10m B 1-5m C 10-20m

11.车载灭火器开启后连续喷射的时间只有(A)来秒只能用来扑灭小火,控制火情。

A、10 B、20 C、30 D、40 12.车辆保养时,充气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B)m。

A、5 B10 C、15 D、20 13.用灭火器灭火时,要对准火源的(B)

A、前部 B、根部 C、后部 14.下列哪项符合出租汽车驾驶员文明礼貌用语(D):

A、不要在车内吸烟 B、开音响吗? C、给你发票 D、欢迎下次乘坐

第七章 创建文明城市常识

1.在湘潭这片红色沃土上,先后涌现出了文花枝、杨怀保、许月华、赵在和、何平、杨芳等34位全国、省、市道德模范,形成了享誉全国的“湘潭现象”。(√)2.湘潭市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每周的“联点共建”志愿者活动,发挥其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巩固共建成果,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常态化,形成共建共创共享文明城市的良好局面。(√)

3.湘潭市在规范政务中心建设项目上,以“规范着装、规范行为、规范考评”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窗口工作人员和服务大厅办公秩序、环境管理。通过抓好“三个规范”,实现了窗口单位工作作风的持续转变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4.近年来,湘潭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积极树立文明新风,大力提升市民素质。许多道德模范的故事在街头巷尾传诵,并成为了引领大家向前的力量。(√)5.湘潭市在城区、园区各街道、社区开展“从关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做起”的活动,推动全市营造“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新风尚。(√)6.湘潭市从2002年起,以“伟人故里、文明湘潭”为主题,以“一创”带“六创”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被授予“湖南省文明城市”,2008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14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获得了2017年全国文明城市的资格。(√)

第八章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一、判断题

1.车辆外观安全检视的内容为:风窗玻璃、车灯、安全带、轮胎气压等。(×)

2.以下ABC三项是防御性驾驶关于通过交叉路口的主要内容(√)

A.在设有标志的路口减速,脚放在制动踏板上,观察左右方,预防冒失者或违规者

B.在没有标志的路口,松开加速踏板,脚放在制动踏板上,观察左右方,预防万一

C.在与机动车、非机动车并行在道路口时,应预防机动车、非机动车突然转向及摇摆

3.防御性驾驶关于变道与转弯的内容主要有以下ABCD四项。(√)

A.变道前看后视镜并扭头看盲区,开启转向灯,安全后才变道

B.转弯时,左转大弯,右转小弯;注意内轮差 C.弯道切勿超车

D.预防对向车辆超越中心线

4.防御性驾驶关于会车的内容主要有ABCD四项。(√)

A.未分车道的路况应靠右行驶 B.雨天会车注意路面积水情况,并预测会车点 C.夜晚使用近光灯

D.窄路会车前观察路旁情况,会车时观察对方车辆的尾部盲区

二、单项选择题

1.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不得大于(B)

A.10° B.20° C.30° D.40° 2.驻车制动器操纵杆移动量为(B)个齿

A.1-2 B.3-5 C.6-8 D.三个答案都可以 3.轮胎花纹的磨损极限不得小于(C)毫米。A.0.8 B.1.2 C.1.6 D.2.0 4.行驶中轮胎出现故障,需在路边更换备胎,须注意的安全事项有(D)

A.拧紧轮胎螺栓应按对角方向紧固

B.拧紧轮胎螺栓应逐级加力分2-3遍紧固轮胎螺栓 C.放下千斤顶后,逐一将轮胎螺栓再紧固一遍 D.在车辆后方规定距离处设置警告标识 5.以下不属于预防行驶侧滑的是(D)。

A.避免转弯不减速,要平稳柔和转弯 B.避免骤然加速或加速过猛,应平稳加速 C.避免制动过猛或过快,应柔和制动 D.产生侧滑后应及时松制动踏板,调整方向补救 6.以下不属于爆胎的应急处置内容的是(D)。

A.握紧方向盘尽可能保持原行车方向

B.松开加速踏板,依靠发动机牵制作用减速,开启警示信号灯

篇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

第一课时

一、荒漠化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因素发生变异与人类过度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注意:①石质荒漠化在我国的石质山地,由于山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后,坡地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性状全面改变,最终形 成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形成类似于荒漠的景观,这就是石质荒漠化。如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a.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壤层贫瘠。极易造成水土流失。b.降水多且集中,对地面冲刷强烈。c.人类不舍理开发利用,如滥垦耕地、砍柴伐薪等,造成地面植被破坏.使地表裸露。失去保护。

②沙漠化与荒漠化沙漠化是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单纯风力作用下引起的沙质荒漠化。而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造成 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于荒漠般景观的过程。

③土地次生盐渍化a.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b.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地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土地次生盐渍化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2.类型:

(1)按形成原因:

(2)按荒漠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把我国荒漠分为温带荒漠和高寒荒漠。

二、西北荒漠化地区

1.自然特征:

①西北地区包括新疆、宁夏、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东部为广阔平坦的高原,西部有许多高大的山脉和内陆盆地;

②因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③本区水分条件和自然景观由东向西逐渐演变,东部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呈草原景观,受水分条件制约向西逐步变为荒漠草原。西部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荒漠景观。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2.干旱自然特征的原因:

位于西风带但远离大西洋;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虽有夏季风,但距海太远;南侧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印度洋水汽无法到达。干旱特征是由本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将两个因素综合分析如下:

3.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并且常常起决定性的作用。

(1)自然因素

①深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②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③气候异常干旱。

(2)人为因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这两方面可以看作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并由此产生了导致荒漠 化的直接原因,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可总结如图

三、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的土地荒漠化尤为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起因于近三百年大规模的移民开垦。人口大增粮食紧缺,土地压力增大,开垦草原,带来荒漠化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本区荒漠化趋于严重。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进而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荒漠化防治的重点:虽然在防治荒漠化的原则中有治理山、治水、治碱、治沙的要求,但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治沙还有一定难度,应该以“防”为主。因此,防治荒漠化应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整治。

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其中,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1. 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成功治理经验措施:

①生物固沙;②沙地飞播造林种草;③小流域综合治理

第二课时

一、森林的生态效益与全球分布

1.森林的生态效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①重要作用: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②环保功效:净化空气、关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2.森林现状分布

①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分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

②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3.森林的破坏

①破坏森林引起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②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越性

①雨林地区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②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生产力。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受强烈淋洗作用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这样雨林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图解

2.亚马孙开发计划

(1)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原因:

巴西政府在1970年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该计划主要是在以下几方面的推动下产生的:

a.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

c.实行人口均衡发展政策,向亚马孙地区移民,加快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

d.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高原上新建的巴西利亚,促进了对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

(2)亚马孙开发计划内容: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A.移民亚马孙平原的客观条件: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

B.促使移民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人口稠密的东北部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二是经济因素:东北部贫困人口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三是政策因素: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世界雨林的现状

①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②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的前景不容乐观

2.对亚马孙雨林的保护

从所采取的措施看,始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力求取得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协调。

①对雨林实行保护的前提:a.全世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呼声。b.当地政府和人民认识到这种低经济效益与高环境代价的开发是不可取的。

②对雨林实行保护的契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上一篇:街头小事作文下一篇:销售员简历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