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分析

2024-06-19

古诗阅读分析(精选十篇)

古诗阅读分析 篇1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的古典诗歌是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而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培养学生们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引导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与领悟。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对于初步接触古代文化的小学生来说,就如同美味、丰盛的文化大餐,有着丰富的营养供给他们来汲取。

中国古典诗歌是古代作者智慧与文化精华的结晶,是才子佳人们充满灵性的表达方式,故其文化意蕴无比深厚。小学生们正处在初步接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年龄段,以这些小学语文教材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经典古诗来为他们铺垫出一条通往古典文化方向的大路,这必定能为孩子们语文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石。

另外,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几乎涵盖了天地间的世事与万物,所有能用语言或无法用语言直接来描述的事物皆在其中,这也是其奇妙和吸引力所在。通过古诗的学习来培养小学生们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携、品格的塑造是最好、最高效的一种方式。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让他们学习和背诵一些经典易懂的传统古诗,用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来武装涵养自己,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受益一生。

二、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1. 课前预习,夯实基础

小学生的阅读教学离不开课前预习,而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课程,更是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准备。因为古诗作者将个人情感全部寄予在他们的作品当中,并且写作背景距今时代久远,有些古诗中还有一些历史典故,与现今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相差很大,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前不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提前了解古诗作者创作作品的背景,对古诗的顺利教学会起到很大的阻碍。另外,一般古诗语言简短精炼、含蓄抽象,这也会对学生在理解古诗上有一定的障碍性。教师只有指导好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提升他们的古诗鉴赏能力。

例如,在讲授宋代大诗人柳宗元的代表作品《江雪》一诗时,根据这篇广为流传的佳作的特点,从诗中的渔翁形象入手,要求学生去理解渔翁形象实则是诗人的化身,借此表达诗人身处逆境却不肯向恶势力屈服的品质。在教学前,我布置了课前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去了解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在讲授此诗的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课前预习所掌握的资料,可以提出独到的见解,从而针对古诗展开讨论。围绕古诗表达主旨,学生可以通过相互讨论探究来自主理解古诗中诗人想要表达的含义。在这种主动性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稍作引导,学生就能够轻松地体会到诗人孤芳自赏的情绪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2. 品悟诗句,分析探究

品悟诗句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努力打破传统的牵引式教学模式,减少或取消带领学生逐字逐词逐句重复性的朗读,然后辅助教材进行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加强学生主观性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在充分自学、自读、自悟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抓住重点诗句去反复品读,在主动探究分析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切身地去体会诗人之间深厚的友谊,我抓住了“孤帆”这一词设疑: 诗人伫立在江边,遥望着好友孟浩然的小船渐行渐远,江面上白帆点点,许多船只来来往往,为什么诗人却只是说“孤帆”呢? 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中的插图,反复品味诗句,自主形成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从这个“孤”字中明白了诗人是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载着好友离别的这一艘小船上,从而忽略了江面上过往的其他船只,他把自己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托付给江水,目光随舟而行,独望友人渐行渐远的背影。通过品读这一词汇,学生们就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借助作品所要表达的对友人离别无限的不舍之情。

3. 重视朗读,体会情感

重视朗读的目的就是要重视每个学生用他们独特的视角来体验古诗。通过声情并茂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让学生读出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悟。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带领、组织学生朗读的督促者,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循序渐进,读出层次,品味内涵。反复的朗读古诗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作品产生共鸣,引起他们的联想,理解诗人作诗时的心境,体味更深层次中的内涵。

例如,在教授《七律·长征》的时候,我通过让学生开放式的不断朗读诗歌,抓住诗中的重点词汇,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想象红军在漫漫长征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 课外延伸,拓展积累

诗人在创作每一首古诗时,几乎都会结合到一段历史背景,或是其命运的转变。那么,如果单单只是通过一首诗就想要理解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那么太过牵强,所以,课外延伸性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古诗。因此教师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时机适当性为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的诵读面,加强积累。

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我让学生搜集、积累有关送别的古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等这些送别诗,让学生更多地去体会每首诗中的送别之情。当学生有了一定量的古诗阅读积累后,也可以跳出教材,不断地向课外延伸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他们的古诗积累量,还可以更好地提高他们对某一类( 如送别类) 古诗的理解。

三、结束语

总之,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传统。让我们在古诗文化阅读教学上献言献策,齐心协力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火炬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摘要:近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重点强调:小学语文学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要列入教学目标中,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本文针对在课程改革之后,小学语文古诗文化阅读教学的实践创新进行探讨分析。

春望古诗阅读答案 篇2

9.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3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分析】《春 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古诗文阅读 篇3

首先让学生自读,从课题到作者,从开头的导读到课文,再到注释,让学生自由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作者,课文的大意,表达思想感情。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读。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

2.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特别是教古诗,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

3.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诵

以上的读是诵的基础,诵是读的升华。要朗诵好关键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主要从下面几步下工夫。

1.读作者。我们常说“文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文。体会作者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古诗文及作者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文作好铺垫。了解作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介绍作者的文风。(2)介绍作者的评价。(3)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

在介绍作者时绝忌老师一人包办,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如在教《蜀道难》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古诗《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再教学《蜀道难》。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或先让学生说作者,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读文本。这是学习古诗文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节的教法是灵活多样的,我比较喜欢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还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根据注释读懂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作个记号,在小组内提出解决,解决不了的在班上提出,师生一起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同学分析解决,老师点拨。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面”广,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再由老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学生带进作者所营造的意境里,品味古诗文的美。这一步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古诗文的情境 。古诗文的美,常常表现在它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

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滲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如散文描述法,配图激趣法,配乐法等,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涵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情怀,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通过各种方法创设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读者心中的意象,这样读者与作者的感情就会产生共鸣,水到渠成地感情朗诵课文。

三、背

“诵”过关了,“背”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在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前提下,把握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一定要背诵,并且要当堂背诵。

四、延

指导学生参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语文学习时空。古诗文鉴赏虽然重在本身,但不囿于一篇,推及其他,联类比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温故而知新,可扩大阅读和拓宽视野,可映衬对比,加深认识,对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古诗词阅读 篇4

古诗词阅读是各地中考语文考查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考查的范围、题型、题量等基本保持不变, 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连贯性。古诗词阅读在中考语文中所占分值不多, 但复习时不可掉以轻心, 依然要有的放矢, 努力寻求有效的途径, 提升古诗词的阅读水平。

一、命题材料

古诗词阅读, 从材料来源来看, 尽管有的地区选自教科书, 有的地区选自课外, 但一个地区阅读材料的来源与上一年甚至前几年相比, 往往没有变化;从朝代的角度来看, 以唐、宋为主, 尤以唐朝为最;从类型上来说, 山水田园诗最多, 边塞诗次之;从思想感情上来说, 表现愁思的内容最多, 爱国情怀次之;从作者来说, 多为名家以及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的诗人词客;从体裁来说, 以近体诗为主, 尤以唐代绝句为多。

二、考点详解

1. 理解诗句含义。

古诗词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 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因此, 理解古诗词中每一个词语、诗句的含义, 既是阅读的基本任务之一, 也是近年来中考古诗词阅读题的重要考查方面。一般会涉及对诗句意义的理解, 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 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 对全诗名句的感悟等。常见的提问方式有:结合全诗, 谈谈你对“××”一句中“×”字的理解;诗中的“×”比喻什么;请结合全诗, 谈谈你对“××”诗句的理解;这首词虽在描写“××”, 可作者意在言外, 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 体会诗句意境。

诗歌的意境, 是作品中通过对寄托情感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等形象的描写, 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诗词的意境, 不仅考查同学们对诗词的理解, 更能考查大家的想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因此, 这类试题的出现频率较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请展开合理想象,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诗歌的三、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3. 体悟作者情感。

情感是诗词的灵魂。诗词中的情感, 有的委婉缠绵, 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 有的张扬;有的直抒胸臆, 有的借景抒情。中考试题一般会考查某一诗句蕴含的情感, 也有的是考查全诗表现的情感, 还有的将诗歌中的人、景、情结合在一起考查。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试从“××”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全诗, “××”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赏析技巧。

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用的艺术技巧, 能够帮助大家提高诗歌的阅读鉴赏力。因此, 赏析技巧这类题型最受命题者的青睐。诗歌的写作技巧很多, 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词意境深邃, 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一句进行赏析;从情景交融的角度, 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曲中“××”一词用得好, 请说说好在哪里;细读全词, 请品析下阕中画线的句子;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试一试:你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一、课内阅读

(一) (2015·江苏苏州) 阅读诗歌, 完成下面的题目。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1) 题目中的“_____________”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

(2) 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 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在此处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上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 ()

A.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C.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D.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体裁的把握能力。“题目中”已经明确指出引号内答案的来源, 答题时应阅读题目, 理清题目包含的内容。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分为“白雪歌”与“送武判官归京”两个部分, 由此即可辨别出体裁。答案:“歌”或“白雪歌”。

(2) 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与运用诗歌的能力。一方面要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的内容与含义;另一方面, 要明确作文描写的内容, 从而辨别二者是否一致。当然,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给出明确的判断以及合理的理由即可。答案示例:不恰当。学生引用岑参诗句后, 整个句子就构成这样一种比喻关系:“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像“很多树开满了梨花”, 不符合比喻要求;“春天来了”已是事实, 后面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 前后矛盾, 违背逻辑;此外, “梨花、杏花、桃花”与诗句中单一的“梨花”照应不周。

(3) 这道题考查学生领会情感的能力。首先, 应结合诗歌内容, 把握“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所蕴含的情感, 然后分别阅读各个选项的诗句, 体会其中的情感, 从而找出最为接近的一项。答案:A。

(二) (2015·江苏徐州) 阅读散曲, 完成下面的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下列对散曲句子的品析的一项是 () 。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 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 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 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 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 画龙点睛, 直抒胸臆。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试题, 考查学生把握散曲主题、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 要在理解散曲内容的基础上, 逐项辨别, 从而发现错误。如B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 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 更增添了凄凉与愁苦之情, 故该项的陈述错误。答案:B。

(三) (2015·广东广州)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1) “此事古难全”中, “此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把握词句指代内容的能力。阅读全词, 找到“此事古难全”这一句, 然后向前推寻, 即可找出代指的词句。答案: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2) 这道题考查学生领会词人情感的能力。首先是领会词句“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表达的意思, 领会其描述的意境, 然后结合语言环境, 分析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 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 照着屋里失眠的人,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借景抒情, 表达了词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四) (2015·河南) 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回答此类试题, 在把握全诗内容的基础上, 应把握关键词, 如尾联“乡书”“归雁”等, 从中可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歌笼罩的淡淡思乡愁绪。答案:思乡。 (意思对即可)

(2)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点诗句的能力。“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所描写的是:夜还未消尽, 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 旧年未过, 新春已来。诗句表现了时间变化、季节交替的自然之趣。第二问, 可从诗句所描写的意境之妙、用词的巧妙、运用修辞的作用等方面分析。答案:时序交替 (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 。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 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生”“入”给“日”“春”以人的情态, 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自然理趣。 (分析合理即可)

(五) (2015·湖北黄石)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1) 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 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想象与表达的能力。想象, 首先要把握意象, 理解内容。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说明出猎装备齐全;“千骑”说明随从众多, 气势宏大;这些描写都是为了表现“老夫聊发少年狂”。在此基础上, 发挥联想和想象, 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答案示例: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 词人装备齐全, 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 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2) 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典故与作者情感的能力。“遣冯唐”出自《史记》。汉文帝时, 魏尚为云中太守, 抵御匈奴有功, 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 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 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遣冯唐”, 是以魏尚自喻, 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持节赦魏尚那样, 重用自己。“天狼星”出自《晋书·天文志》, 据说是“主侵掠”的星宿, 在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前来进扰的西夏军队。“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答案:“遣冯唐”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 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情怀。“射天狼”表达了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二、课外阅读

(一) (2015·江苏宿迁) 阅读古诗, 回答问题。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 (1) 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 (2) 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 (1) 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2) 才:仅。

(1) 请展开合理想象,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仔细阅读诗歌一、二句, 把握诗句中的意象, 如“寒夜”“客”“茶”“竹炉”等, 然后结合生活实际,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 再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描绘时, 可适当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增添语言的生动性。答案:冬天的夜晚, 来了客人, 用茶当酒, 吩咐小童煮茗, 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 水在壶里沸腾着, 屋子里暖烘烘的。

(2) 这道题考查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 就是寓“意”之“象”, 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解答时, 首先应了解“梅花”这一意象本身的特点, 再根据诗歌具体的情境, 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答案:梅花有高洁的志趣, 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 但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 写出了诗人的热情, 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 具有高洁的志趣。

(二) (2015·江苏常州)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1) “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 表现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全诗, 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分析字词的能力。解答时, 要明确加点字的意思, 还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乾坤”, 是指空间上的辽阔;“日夜”, 是指时间上的连绵。这样, 就可理解“浮”字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进而可联想出洞庭湖的特点。答案:“浮”有动态感, 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

(2) 这道题考查学生领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的能力。解答时, 可联系全诗内容、作者生平, 以及写作背景思考。另外, 要把握诗句的意思, 特别是“涕泗流”所隐含的作者情感。答案: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

(三) (2015·江苏扬州) 阅读诗歌, 完成问题。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 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 这首诗的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 从情景交融的角度, 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前两句中, “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别后相见, 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答案: (久别重逢的) 惊喜。

(2) 这道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回答此题, 首先要明确题目“从情景交融的角度”, 即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 分析时要结合诗句明确描绘的“景”, 还要分析“景”中隐含的“情”。把握“情”, 则需要联系全诗, 体会“情”包含“与友人分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答案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再次离别的伤感之情, 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四) (2015·江苏连云港) 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问题。

迎燕

葛天民

咫尺 (1) 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

【注释】 (1) 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 古代称八寸为咫。

(1)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飞入寻常百姓家。”

(2) 颔联“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识记古诗词的能力。可根据下句“飞入寻常百姓家”, 联想到上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默写时还要注意, 不能出现错别字。答案:旧时王谢堂前燕。

(2) 这道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中关键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 既要结合全诗内容, 又要联系诗歌主旨来思考。可从“旧帘”在诗中与某些内容的照应关系入手, 如诗句描写的是“寻常百姓家”之事;另外, 还要想想为什么“不下旧帘”, 从而领会诗人的情感。组织语言时, 应做到言之成理、语句通顺。答案: (1) “旧帘”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 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 (2) “旧帘”是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的标志。 (3) “旧帘”与上句中的“新燕”均为名词, 词性相对, 符合诗歌的对仗要求。 (4) 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 以及人与燕子的和谐关系。 (答出3点即可)

(3) 这道题考查学生描绘诗句意境的能力。解答此题, 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合理的想象, 抓住诗句中“翅湿”“泥香”等意象, 把燕子衔泥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此类试题, 千万不要只对诗句进行翻译, 可适当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增添语言的生动性。答案示例:春雨绵绵, 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 细雨沾湿了双翅, 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 (意近即可)

(五) (2015·江苏镇江) 阅读下面的唐诗, 完成题目。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 (1) 钟, 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 (2) 后云犹在, 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释】 (1) 精舍:佛寺的别称, 此处指柏林寺。 (2) 霁 (jì) :雨止天晴。

(1) 请根据诗意, 在下面的括号内填写出诗人的行踪。

() →松径 (或松林) → ()

(2) 登高远眺, 诗人眼中山色尤为苍翠, 试根据第三句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画出西南四五峰”不但写出了山峰的美妙, 还表达了“望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本题是对诗词内容理解能力的考查。题目要求填写诗人的行踪, 解答本题, 要通读全诗, 从诗中找出表示诗人行踪的词语, 如由乘船 (第一句“溪上”) 出发, 途经松林 (第二句“深松”) , 后达寺庙 (第一句中“精舍”) 。答案:溪上或船上;柏林寺。

(2) 此题考查对诗意的理解。从“青山霁后云犹在”中的“霁”字不难想到, 雨过天晴, 一切被雨水冲刷后焕然一新;另外, 从“云犹在”可以联想, 白云与青山相对比, 更加增添了青山的翠色。围绕这个意思, 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一是雨后, 青山如洗, 苍翠欲滴;二是白云映衬, 更显苍翠。 (意对即可)

(3) 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领悟能力。解答本题, 要联系诗词的具体内容做分析, 如诗的最后一句“画出西南四五峰”, 诗人对“四五峰”壮观景象的突现感到十分惊讶, 为此表达了对奇观异景的惊喜和赞叹。围绕这个意思, 言之成理即可。答案:“惊喜”或者“惊奇与愉悦”。 (回答“喜爱”“赞美”“热爱”等情感, 而无“惊”或意外”之意, 得一半分)

(六) (2015·湖北黄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洮西捷报 (1)

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 (2) , 诏赐天池八尺龙 (3) 。

露布 (4) 朝驰玉关 (5) 塞, 捷书夜到甘泉宫 (6) 。

似闻指挥筑上郡 (7) , 已觉谈笑无西戎 (8) 。

放臣 (9) 不见天颜 (10) 喜, 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 (1) 指元丰四年种谔 (北宋将领) 指挥的米脂大捷, 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 故称洮西。 (2) 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 (3) 天子的马曰龙, 高七尺以上, 故称八尺龙。 (4) 指征讨西夏的檄文。 (5) 此处指边塞。 (6) 指宋朝廷。 (7) 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 (8) 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 (9) 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故以放臣自称。 (10) 帝王的容颜。

(1) 下列对诗歌赏析的一项是 () 。

A. 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 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B. 颔联中“朝”“夜”对举, 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 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C. 颈联想象奇特, 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 却宛若在前线一样, 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

D. 尾联寓情于景, 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 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 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

(2) 阅读全诗, 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回答此题, 应在领会全诗内容与写法的基础上, 辨别各个选项的正误。如选项D, 诗的尾联的意思是“我被放逐外郡, 不能亲见皇帝欣喜的面容, 但惊喜地看到草木忽然春意盎然, 在欣喜的心情下, 似乎大地回春”。诗人借草木之喜写人之喜, 生动地表现出自己的一片爱国忠君之情。由此可判断D项陈述有误。答案:D。

(2) 本题是对诗人思想情感体会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题, 要结合下面的注释, 联系时代背景, 领会诗歌的内容, 并抓住关键词句, 如“谈笑无西戎”“草木回春容”等, 准确分析诗歌蕴含的情感。答案:不计较个人得失, 渴望国家强盛、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情感。

(七) (2015·湖南长沙) 古诗文阅读。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1) 古诗词中, 一些物象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 成了情感的象征。例如, 本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酒”, 被赋予了___________的情感, 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中的“酒”则被赋予了___________的情感。

(2) 古诗词中经常有语意双关、形神具备的字词, 例如本词中“半夜凉初透”中“凉”字一语双关, 既指天气之凉, 又指词人___________内心感受;又如“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的“瘦”既写出了菊花的形态, 又形象地写出了词人___________的形象特点。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体会诗词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合理分析。将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酒”, 与上面的“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结合体会, 就可得出“愁闷”之感;再将“酒”与“莫道不消魂”结合起来, 即可得出“百无聊赖”之情;当然, 将“酒酣胸胆尚开张”中的“酒”与作者的“鬓微霜, 又何妨”, 以及“千骑卷平岗”的豪气相结合, 即可体会出“豪壮”之感。答案:愁闷, 百无聊赖;豪壮。

(2) 这道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回答此题, 应理解词中重点词语的表面意义, 然后再根据语境, 结合作者的感情, 来体会词语所蕴含的比喻义或者延伸义。词中的“凉”除表面意义“寒冷”之外, 还有“凄凉”“孤独”之意;而“瘦”字除了写菊花的形态之外, 还有词人因思念亲人而身形消瘦之意。答案:孤独、凄凉;消瘦、憔悴。

(八) (2015·江西) 阅读下面的古诗, 完成各题。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 雾失江城雨脚 (1) 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 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 麦垄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 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释】 (1) 雨脚:雨线之意。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的一项是 () 。

A.首联点明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

B.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C.颈联描绘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

D.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

(2) 下列对诗的赏析的一项是 () 。

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 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B.诗的颔联写远景, 颈联写近景, 远近结合, 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C.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D.全诗借景抒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古诗内容的能力。回答此题, 可结合选项提示, 先明确选项涉及的诗句, 然后理解诗句, 最后与选项内容比较、辨别, 从而发现错误。如选项B, 颔联的意思是:忽然天又变晴, 卷起帐幔露出了群山;云彩朵朵, 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云犹含态石披衣”———云摆弄着姿态, 山石好像披着衣裳, 形象地写出了云雾缭绕山石的情状, 而不是完全消散的景象。答案:B。

(2) 这道题考查学生赏析古诗的内容和写法的能力, 方法与上题基本相同。如选项C错在“反衬”:鸟类乐如果是反衬的话, 就表明人不乐, 是乐景哀情了, 但其实诗中田家也是快乐的, 故不是反衬。鹂语燕飞的自然景物衬托农家之乐, 并流露出诗人自身热爱自然之情趣, 手法细致且含蓄。答案:C。

三、比较阅读

(一) (2015·江苏泰州)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 完成问题。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 江悠悠。

化为石, 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 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 (1)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 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 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 (1) 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 “化为石, 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______________”一句意思相近。

(2) 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 请赏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 一项是 () 。

A. 诗句“望夫处, 江悠悠”, 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 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 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 “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 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化为石, 不回头”, 意思的重点是“不回头”, 而诗句“只似当时初望时”表达出盼夫归来的始终如一的神态, 这与“不回头”意思相近。答案:只似当时初望时。

(2)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回答此题, 一是审清题意。题目是要求赏析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三次的各自妙处。二是结合诗句内容, 分别赏析“望”字的表达意思与作用。

答案:全诗紧扣题面, 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望”字三见, 诗意也推进了三层。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 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 又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 可见“望”者一往情深。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望夫石守候山头, 风雨不动, 几千年如一日, 这大大突出了苦恋的执着, “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 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 出乎意料, 又尽情入味。因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 写久望只如初望, 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深切和久远。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 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在层次上是递进关系, 但通过“已是”与“只似”两个虚词的呼应, 又有一气呵成之感。

(3) 这道题考查学生比较与理解的能力。回答此题, 首先要明确选项的内容, 然后结合诗歌理解相关诗词, 再进行比较, 从而发现错误。如选项B中的“行人”, 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而诗中的“行人”应指“望夫”中的“夫”, 即丈夫。答案:B。

(二) (2015·河北) 阅读下面两首诗, 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1)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的一项是 () 。

A.“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 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 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 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语意凝练, 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 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意境的能力。解答第 (1) 题, 应领会诗句描写的内容。如前半句写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 把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 突出了泰山之美。后半句写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 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 突出了泰山之高大。解答第 (2) 题, 应把握关键词, 如通过“国破“”草木深”进行想象, 从而领会诗句描绘的景象。答案: (1) 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 (2) 国都残破, 乱草丛生。

(2) 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 应将选项陈述的内容与原文对照做出正确判断, 如B项“家书抵万金”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 以及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 也以家书的不易得, 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的忧虑。通过比较, 就很容易发现错误。答案:B。

(三) (2015·上海) 阅读下面的诗句, 完成问题。

【甲】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

(1)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 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 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对诗句理解的一项是 () 。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回答此题, 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是“写出渴望的内容”;其次要读懂例句, 题目已经给出甲句的示例句式回答;第三, 分析诗句表达的渴望之情, 还需回想全诗的内容准确把握。

答案:乙句表达了作者渴望能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丙句表达了作者渴望能登顶泰山、俯瞰一切的气概。

(2) 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回答此题, 要结合选项给出的内容, 回想三首诗词加以判别。如选项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但回想三首诗词的标题, 不难发现甲句与题目“书博山道中壁”无关。答案:D。

(四) (2015·浙江台州)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 完成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山行

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

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

对我对山三两声。

(1) 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 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_______, 这从“__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

(2) 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 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与把握内容的能力。首先, 要读懂题目中“《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的意思与暗示, 这是准确答题的前提。其次, 要明确“《山行》中”限定了答题的范围。第三, 研读诗句“青山不识我姓字, 我亦不识青山名”, 抓住关键词“不识”, 再结合“故地重游”, 用四字短语概括。答案:初来乍到 (初到此地) ;不识。

(2) 这道题考查学生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浣溪沙》“似相识”所在的诗句中有表达情感的词语“无可奈何”, 由此可得到启发;《山行》“似相识”所在的诗句中有表达情感的诗句“对我对山三两声”, 由此可寻找到答案。答案:《浣溪沙》中的主人公看到“似曾相识”的燕子, 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怀旧伤今之情;而《山行》的主人公独行山中遇见飞鸟, 则流露出惊喜之情。

听一听: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1. 理解诗句含义。理解诗句含义,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了解常见意象的喻义。古诗词中, 作者常常借助一些意象表达内容, 因此, 了解一些意象的喻义, 有助于理解语句的意思。如竹含有气节高尚、积极向上之意, 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等。例如, 回答“诗中的‘兰’比喻__________, ‘野香’比喻__________”这个问题, 如果明确“兰”代表“高洁”, 就比较容易把握其比喻义。 (2)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语句, 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联系诗句中的“唱”字, 即可明确“闻”含有听、听见的意思。 (3) 结合作者经历。诗歌的语言讲求含蓄, 诗人往往借助某些意象或典故表达自己的情怀。因此, 了解作者是领会诗句深层含义的关键。如只有了解苏轼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情感, 才能准确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所表达的意思。

2. 体会诗句意境。意境把握可以通过找景 (描写了哪些景物) 、绘景 (描绘诗词中展现出来的情景画面) 、品景 (说说画面美在哪里, 有何感受) 来完成。描述意境, 要力求忠实于原诗内容, 语言生动形象, 但不能进行简单的翻译, 也不能直接引用, 应抓住诗句中意象的主要特征, 用优美的语言再现诗歌意境。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一题, 即可抓住“牵黄”“擎苍”“锦帽貂裘”“千骑”等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然后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回答此类试题, 一般采用“描写了 (或刻画了) 什么的景色 (或人物形象等) , 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的答题格式。

3. 体悟作者情感。揣摩诗歌情感, 一般要结合具体的诗句或关键词, 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就无法完成。如分析“飞来白鸟似相识, 对我对山三两声”所表达的诗人情感, 一要联系前面的诗句, 明确“我”是初到此地, 而给出的诗句中的白鸟对“我”却“似相识”, 且对“我”“三两声”, 不难体会诗人内心的惊喜之情。回答此类试题, 一般采用“诗句描写了什么景 (人、事、物) , 创设了什么意境, 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理想、志趣) ”的答题格式。

4. 赏析技巧。赏析技巧, 常常是针对全诗或某一诗句展开。解答时, 首先应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如使用什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方法、结构技巧等。其次, 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进行分析, 具体指出这种表达技巧所表现的内容、抒发的感情或揭示的道理。如扬州卷中“从情景交融的角度, 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一题, 就是从“情景交融”写法的角度予以分析。回答此类试题, 一般采用“这首诗 (词) 或诗句运用什么写法 (表达方式等) , 描绘 (表现) 了什么内容, 抒发了什么情感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的答题格式。

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各题。

诉衷情·枕畔闻梅香

李清照

夜来沉醉卸妆迟, 梅蕊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 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 月依依, 翠帘垂。

更挼残蕊, 更捻馀香, 更得些时。

(1) “人悄悄, 月依依, 翠帘垂。”寥寥数语, 勾画了一幅春夜无眠图。请品味“垂”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哪句词最能集中体现这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完成问题。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的一项是 () 。

A.题目“乡村四月”, 中心词是“四月”, 暗示是农村的繁忙季节。

B.前两句着重写景, 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

C.后两句重在写人, 真切地表现出“乡村四月”劳动的闲适、快乐。

D.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的一项是 () 。

A. 一个“遍”字, 写出山绿、原野绿、树绿草绿禾苗绿, 描绘出的是一个绿色的世界。

B.“子规声里雨如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初夏时节江南地区如烟似雾、一片迷蒙的雨中美景。

C.“蚕桑”与“绿遍”相呼应, 描绘了树木葱郁的山坡田野绿意盎然。“插田”与“雨如烟”相映照, 写出了涨满的河流与汪洋的水田泛出一片白色的特有景象。

D. 诗中不直接说农活忙不过来, 而用“闲人少”来衬托, 用刚干完这样活, 又要干那样活来述说, 所以就更显得忙。

(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山居

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 谁家素机 (1) 织新雪。

秋山野客 (2) 醉醒时, 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 (1) 素机:织布机。 (2) 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的一项是 () 。

A.“雁声”点明是秋天, “绝”点明没有人说话, 衬托夜的寂静。

B.“醉醒时”表明在家喝酒后, 醉眼蒙眬地观赏夜晚的自然美景。

C.“新雪”, 把秋霜比作像谁家织机织出初降的雪一样, 揭示出秋霜的特点。

D.这首诗歌描绘秋夜的美景, 抒发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2) 诗中的“衔”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面的古诗, 回答问题。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1) 诗中点明“望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 点明“怀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从“生”和“竟”字看, 诗中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

(2) 请对“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两句中的“怜”和“滋”字做简要分析。

《望岳》古诗阅读 篇5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又因为他居住在长安城外的少陵,也称他杜少陵。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注释: ①选自《杜诗详注》。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这是第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洛阳应试落第,漫游齐赵(现在山东、河北一带),望泰山而作此诗。②岳:高峻的大山,这里指东岳泰山,为五岳之一。

③岱宗:对泰山的尊称。④夫:语气词。⑤齐鲁:泰山之北为古齐地,之南为古鲁地。⑥了:尽。⑦齐鲁青未了(liǎo):意思是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齐,指泰山以北地区,春秋时属齐。鲁,指泰山以南地区,春秋时属鲁。青,指山色。未了,不尽。

⑧造化钟神秀:意思是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秀美而有灵气。

⑨阴阳割昏晓: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泰山极高,南面受日光,故明亮;北面阳光照不到,故昏暗。割:划分。⑩荡胸:心胸动荡。⑾曾:通“层”。⑿决眦(zì):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眦:眼角。⒀入:没。⒁会当:终当、终要。

⒂“一览众山小”这句本于《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 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匐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诗词赏析训练题《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_____而_____,时间是从_____至_____,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3.“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_____;“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_________;“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_____景,用_____描写,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__________的特点。

5.“造化”句写泰山的____,是___写;“阴阳”句写泰山的_____,是____写。6.《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首联是_____,颔联是_____,颈联是_____,尾联是_____。7.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_____,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______________。8.尾联蕴涵的人生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和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用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17.对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由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18.下面是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广西贵港)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①齐鲁青未了 未了:_____________ ②会当凌绝顶 会当:______________(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2009湖北省襄樊)

(1)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山了泰山__________的形象。(2分)

(2)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山东省枣庄市)

(1)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古诗文阅读技巧 篇6

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其题眼为“登”,由此可推知本诗当是写登高怀远、怀古伤今之情。

2.把握关键,了解诗意

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廣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把握这些关键句(联),也就是把握了诗歌最关键的内容。

3.体味炼字,理解情意

古诗词最讲究炼字,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如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前两句描摹了夜静更深、斜月映照、天宇寥廓、寒气袭人的月夜之景。后两句中的“偏”字透露出作者在料峭寒夜中敏感地捕捉到微弱的春之气息的惊喜;“暖”字一现即冲淡了逼人的寒意,天地间顿时掠过一丝温暖;“新”字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那种新鲜、欢愉之感。

4.熟知意象,丰富联想

“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意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月亮喻乡思怀人,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子规(杜鹃)寓哀怨悲凄之情……积累和熟知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意象,并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加以诠释,诗词的主旨即能呈现。

5.积累典故,随诗释义

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果不了解“遣冯唐”、“射天狼”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决心。因此,积累典故,对正确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

6.运用技巧,学会鉴赏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用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古诗阅读分析 篇7

道;而抓住一首诗作艰深的探讨, 又易于远离学生所能理解的层次, 空在他们头脑中贴下一张张标签。在诗歌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突破, 让学生“言”“意”兼得, 就需要恰当地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很多老师们都在积极尝试的一种教学思路。简单地说, 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 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 是单篇阅读的有益补充。群文阅读的方法很多, 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说, 有指向表达方式的群文阅读, 有指向阅读策略和方法的群文阅读, 有指向阅读思考的群文阅读。笔者执教的《〈渔歌子〉〈江雪〉对比教学》一课就是指向阅读策略的群文阅读的一次尝试。

《渔歌子》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 《江雪》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备的古诗词。两首诗词分别表达了两位诗人快乐、悠闲自得的情感和孤独寂寞、不屈气节的情感。关于古诗词, 一直有“可解”与“不可解”之辩。将诗词教学定位于理解字词, 疏通句意, 显然过于简单, 也全然失去了诗歌应有的味

因此, 笔者主要想通过群文阅读中的对比教学, 引导学生从了解作者生平的角度来感悟经典作品寓情于景中所折射出的作者的心境, 帮助学生掌握对比鉴赏经典作品的方法。

前置性学习是群文阅读的关键、保障。这节课的前置性学习主要从四方面入手:

1.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读出诗词的节奏。

2.通过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等方法大致理解两首诗词的意思。

3.填写“古诗词对比阅读学习表”, 看看两首诗词在体裁、作者、内容、人物、写法等方面, 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4.了解作者的背景资料。例如关于张志和和柳宗元的资料。

通过这样的前置性预习, 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 让学生明确了学习要求, 并通过系统地自主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学生进行前置性预习的基础上, 笔者设置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整体读诗, 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读出节奏

由于古诗文这种文体的特殊性, 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障碍, 疏通语言障碍, 了解大意就更显必要。因此, 在这一环节笔者从学法的角度引导学生与古诗文进行多角度、多途径的“认识”。比如在教学“鳜”这个生字时, 则采用记住读音特别的字的方法区别形近字, 加深印象;在教学“箬笠”和“蓑”时, 笔者让学生通过字的构成, 并引导学生借助课本中的注释、看课文的插图来认识箬笠和蓑衣, 调取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生字的过程中配以朗读, 使得学生在不自觉当中实现了字字落实。

二、整体通读, 进行对比, 探究异同

在这个环节中, 笔者让学生交流“古诗词对比阅读学习表”, 看看两首诗词在体裁、作者、内容、人物、写法等方面, 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比较, 对诗词中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 对两首诗词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理解。

三、对比景物, 想象画面, 走进诗境

这个环节笔者引导学生从对比景物、想象画面来开始探究这一词一诗的异同, 然后引导学生品读诗词中写景的句子, 感受《渔歌子》中写景的句子给人带来的勃勃生机的感觉及《江雪》写景的句子给人带来的空灵孤寂的感觉, 并让学生将体会到的不同感受分别送进两处写景的句子中反复品味, 带学生走近诗词所描绘的环境中, 为接下来走近诗人的内心感受及进一步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效果作铺垫。

好的诗词就像一首歌, 好的诗词更像一幅画。《渔歌子》这首词的意象很多, 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就《渔歌子》的教学而言, 为了让学生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场景和画面, 并用自己的言语加以描述, 笔者先让学生找出词中的几个意象:“白鹭”“西塞山”“桃花”“流水”“鳜鱼”, 这些看似静止的意象又是怎样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的呢?然后借助恰到好处的媒体音乐配以个人诗意的解说,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说话的内容不仅有看到的、听到的, 还有闻到的……整个教学环节实现了意象的浮动, 完成了诗人和读者的自由想象和双向互动。

四、对比渔翁, 理解形象, 感悟诗情

让学生说说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 两个渔翁心情的不同, 并说说从哪里感受到《渔歌子》中渔翁的悠闲自得及《江雪》中渔翁的孤独寂寞。将自己的感受送进诗词中, 反复品读, 将两位渔翁的不同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引导孩子质疑:渔翁为什么“不须归”, 为什么“独钓寒江雪”?

渔翁的心情能从他们所处的钓鱼环境中折射出来, 所以笔者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渔翁的心情, 深切感受《渔歌子》中渔翁悠闲自得与《江雪》中渔翁孤独寂寞的不同情感, 从而引导学生由感受渔翁的心情向理解诗人的创作心境过渡。

五、对比诗人, 体察诗蕴, 深化感知

了解诗人, 了解作者, 只有带领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才能让学生明白, 这一词一诗不仅仅是在单纯地借景抒情, 表达渔翁钓鱼之意, 而是借渔翁钓鱼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情感与志向。正所谓:“钓翁之意不在鱼, 在乎言情言志也!”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这些之后才能有感情、有味道地读好诗词, 此乃诵读的更高意境。

四年级下期的学生初步地具备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能通过搜集资料来学习。因此, 这个环节,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张志和、柳宗元的资料, 引导学生从了解作者生平的角度来感悟经典作品寓情于景中所折射出的作者的心境, 掌握“了解诗人”的古诗词学习方法。然后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张志和快乐、悠闲自得的情感和柳宗元孤独寂寞、不屈气节的情感。

六、课堂总结, 掌握方法, 作业拓展

最后, 笔者引领学生总结本节课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并让学生在今后课外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时候能够有所运用。

古诗阅读分析 篇8

1. 析炼字

我们鉴赏古诗的语言, 就是认真品味那些言近旨远、字简意丰的词语, 真正理解它们的情致理趣。在分析“炼字”时我们应特别关注动词和形容词。

(1) 分析“炼动词”

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 诗人在东篱下采菊, 不经意间与南山相视, 表现了诗人悠然恬淡的隐逸生活。如果换成“望”则表示诗人主动去看, 那就索然无味了。

(2) 分析“炼形容词”

(1) 单用。如“梦魂欲度苍茫去, 怕梦轻还被愁遮” (周密,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 “轻”描摹“梦魂”, 化无形为有形。

(2) 对用。如“乡梦窄, 水天宽” (《鹧鸪天·化度寺》) , “窄”对“宽”, 写出了思乡不得之悲哀。

(3) 叠用。形容词叠用作用有二, 一是韵律感, 一是强调。如“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 “漠漠”、“阴阴”摹景之神, 音调抑扬。

2. 品风格

由于诗人的风格和诗歌要表达的内容的不同, 诗歌的语言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我们在鉴赏古诗时要仔细的品味。

(1) 生动精练

如“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江雪》) , “独”既有“孤独”之意, 又有“孤傲”之骨;既表达了沉寂清冷的生活氛围, 又表现了诗人傲岸卓立的情操。

(2) 含蓄深味

如“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乌衣巷》) , 表面上写野草闲花、夕阳西下, 燕子飞入百姓人家这些景象, 但实际上诗人通过这些景象抒发了世事变迁的慨叹。

(3) 清新明丽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绝句》) ,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 有动有静, 色彩明丽, 语言清新生动。

(4) 平淡质朴

须注意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 它是用语上返璞归真, 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等等。

(5) 绚丽多彩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望庐山瀑布》) , 色彩缤纷, 景象绮丽, 想象奇幻。

(6) 豪迈激越

如“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李白, 《塞下曲》) , 慷慨激越, 豪放壮美。

(7) 沉郁顿挫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登高》) 国难家愁、羁旅多病, 但悲苦中昂扬着一种奋争的精神。

3. 对应考点解说 (1) 炼字型鉴赏题

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如何指导职高学生阅读古诗文 篇9

一、诵读——获得感性知识

诵读是指学生反复朗读,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诵读, 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准节奏;三要读出感情。《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的初始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可以就某一段或整篇进行诵读, 把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 通过反复诵读, 增强其语感, 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二、点拨——掌握重点知识

在学生熟读之后, 由教师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 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例如:《五人墓碑记》“慷慨得志之徒”中的“慷慨”, 古义是“胸怀大志”, 今义是“情绪激昂, 不吝啬”;《六国论》中的“当与秦相较”的“当”字是通假字, 它通“倘”, 如果的意思。《游褒禅山记》中“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的“舍”, 古义是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的意思;像这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 是一课中的重点知识, 教师应告诉学生那个词在文中的理解, 再将它与前面学过 (或现代汉语) 的用法加以比较, 进而弄清它们的不同之处, 掌握知识。

三、翻译——理解课文知识

翻译就是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语序进行直接翻译。翻译时应掌握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 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再如:“见二虫斗草间”, 对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很显然, 这个句子不仅意思不明确, 而且还缺少成份, 不通顺, 读着也拗口。第二步, 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 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 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 上面列举的“看见二个小虫争斗草间”, 整理之后应为“ (我) 看见两个小虫 (在) 草间争斗”。此外, 但还应注意, 把译句放到原文中去, 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 如不连贯顺畅, 就在与其相连的句首或句末, 添加一个词或者一句话, 使其全篇通畅连贯。如“使其冲烟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译作“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 (我把这个景象) 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

四、议论——品味课文知识

议论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 然后大家围绕提出的疑问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谈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经过讨论和争辩求得问题的解决。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捍卫自己的观点的能力。例如, 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一课, 可以让学生针对课文中的人和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对于陈太丘、友人、元方各自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就会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观点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得出有充分理由的意见, 最后把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拿到全班交流, 选出最有见解的。这样通过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活动, 经过不同范围的思想碰撞, 对自己及他人的观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

浅谈古诗文探究性阅读 篇10

在教学中, 通过探索与观察, 我发现古诗文阅读教学存在许多容易忽视的问题, 即使是文学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生, 对名诗名文名著常常也是不求甚解或一知半解, 需要进一步思考、质疑和探究。如果教师的指导不到位, 那么误解文本则容易形成惯性。

有鉴于此,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例子, 初步探讨一下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问题。

一、遵循生活逻辑, 探究互文现象

例句 (1) 烟笼寒水月笼沙 (2) 朝歌夜弦, 为秦宫人 (3) 秦时明月汉时关

对于这些句子, 学生甚至老师容易犯一字对一词直接翻译而导致的错误。

一次公开课, 一个老师教学《阿房宫赋》时, 把“朝歌夜弦”翻译为“早晨唱歌, 晚上弹琴”, 而且几百个老师听课, 居然没有一个人指出这个错误。

又如, 第 (1) 句的合理译文是“雾气笼罩着寒冷的江水和沙滩, 月光映照在水面和沙滩上”。可是很多老师和学生一样, 容易把“烟笼寒水月笼沙”翻译为“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江水, 月光映照着沙滩”, 错在哪里也察觉不到。

试作探究分析。按照常理, 月亮照在沙滩上, 也必然照在水面上, 而直译就导致出现生活逻辑的错误。那么, 教师引导学生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找合理的译文, 才能把句子翻译通顺, 使学生识记古汉语中“互文见义”的现象, 以纠正直译引起的错误。

第 (2) 句“朝歌夜弦”描写阿房宫的音乐场面, 秦始皇不会硬性规定宫女们“早晨唱歌晚上弹琴”, 皇帝早晨听听管弦乐未尝不可, 晚上欣赏轻歌曼舞也很惬意啊。直译不通, 就要悟出句子的特殊性, 运用了互文的手法, “歌”“弦”二字意思互补, 翻译为“从早到晚唱歌弹琴”就文通字顺了。

同样的道理, 第 (3) 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应该译为“秦汉时期明月映照的雄关”, 而不是“秦代的明月啊, 汉代的雄关”。

二、遵循古代习俗, 探究特殊字词

古诗文的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 是因为古代的语言习惯、行文格式、语法修辞、礼法制度等等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书面语言和口语又常常脱节, 所以解读古代诗文必须慎重才能准确, 在这方面, 即使是古文专家也容易出错。

例 (1)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这是古文翻译的范例。

《荀子》云“强自取柱, 柔自取束”。句子出现以后, 历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元明清几千年, 无数训诂学者都解释不清, 关键的一个字是“柱”, 与全句连不上意思。

现代语言学家杨树达先生通过反复考证, 终于水落石出。原来“柱”通“折”, 所以全句的意思就是“刚强的东西自己要导致折断, 柔弱的东西自己导致约束。”理解了古文通假现象, 翻译起来才文通字顺, 从而纠正了古代学者的误译。

类似的通假现象在中学课文中出现比较频繁, 那么,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古诗文, 遇到这样的难句的时候, 必须慎之又慎。

例 (2) 女心伤悲, 殆及公子同归

出自《诗经·豳风·七月》第二章: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春日载阳, 有鸣仓庚。女执懿筐, 遵彼微行, 爰求柔桑。春日迟迟, 采蘩祁祁。女心伤悲, 殆及公子同归。”

最后一句的解释非常值得研究, 先看两个专家的翻译。

余冠英《诗经选译》 (1958年12月北京第一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解释为:“姑娘们的心里正发愁, 怕被公子带了走。”

周振甫《诗经选译》 (2005年1月北京第一版, 中华书局) 解释为:“姑娘们的心里伤悲, 怕和公子一同回归。注: (17) 殆:怕。同归:指去作妾婢。”

对于专家的研究成果, 我们不可轻易否认, 但是值得商榷的东西, 就应该认真对待。这两位名家对此句的解释基本一致, 以为采桑的姑娘所“怕” (即“殆”) 的原因是公子哥儿把她们带走对她们进行性侵犯或者性骚扰, 笔者认为, 这样解释可能不够科学, 存在以今释古的问题。

要解释“殆及公子同归”六字之义, 关键在两个词“公子”和“归”。

首先谈谈“子”的意思。

古代人称“子”不一定用于男性, 很多时候把女性也称为“子”。如“静若处子”和“之子于归”两处的“子”就用了古意, 是指“女子”。到孔子时代 (也是《诗经》时代) 还有个美女叫“南子” (“孔子见南子, 子路不说。”———《论语》) 。从《诗经》的另一首诗歌中也可以找到论据, 《卫风·硕人》介绍一个美女:“硕人其颀, 衣锦褧衣。齐侯之子, 卫侯之妻。”她是齐侯之“子”, 当然不是儿子, 而是女儿, 那么“殆及公子同归”的“公子”可以是“公爷的女儿”。

再来谈谈“归”字。

查《康熙字典》, “归”字除了有“归来”“归附”等意思之外, 还有“女子出嫁”之意, 《诗经》很多篇章 (共15句) 有“之子于归”这个句子, 意思就是“这姑娘出嫁了”, 如“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那么, “殆及公子同归”的“归”解释为“嫁”就比较合理, “同归”就是“陪嫁”。

奴隶社会有钱人嫁女都流行陪嫁, 而地位低下的贫家之女就常常成为陪嫁 (即“同归”) 的婢女。陪嫁过去之后, 这些女孩大多数失去父母疼爱家庭温暖, 遭人打骂虐待, 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不叫“女心伤悲”呢?

相反, 奴隶社会的生活资料等物质条件很差, 如果有钱的公子哥儿看上了哪位家境贫寒的小家碧玉, 要纳她为妾, 这对于女孩本人及其父母家庭都不是什么坏事, 那么又何来“女心伤悲”呢?

因此, 根据推断, “女心伤悲, 殆及公子同归”可以翻译为“姑娘心里非常悲伤, 怕的是跟随公爷的女儿去陪嫁”。

对于这类容易误译而又难以察觉的古诗文句子,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多查阅资料,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深入探究, 才能更有效地减少翻译和理解的谬误。

三、探究礼法制度, 避免以今释古

古诗文解读的谬误还表现在,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时, 不自觉地用今天的道德法律标准去解读古人的言行。这是教师缺乏探究精神所致。

这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比较常见。教师常常把教辅的观点作为标准答案, 误导了学生也不能察觉, 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古代的礼法制度, 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性阅读。典型的例子是对《陌上桑》中使君形象的分析。

《陌上桑》是一篇叙事生动、笔调诙谐的著名乐府叙事诗。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 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 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 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 “问是谁家妹。”“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 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 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 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 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 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 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 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 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 皆言夫婿殊。”

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貌女子名叫秦罗敷, 一日在采桑路上恰巧被一个太守遇上, 太守为罗敷美色所动, 问她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回家。太守原以为凭借自己的权势, 这位民间女子一定会爽然允诺。想不到罗敷非但不领情, 还把他着实奚落了一番, 使这位堂堂太守碰了一鼻子灰, 灰溜溜走了。

那么, 大部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 容易出现两个问题, 其一、怎样解读太守的行为?其二、怎样定位太守的形象?

我们引用两个有代表性的说法 (出自网络教案) :

观点一:罗敷对侮辱人格、妄图非礼的使君的反击, 表现了她对使君卑琐灵魂、无耻言行的极端蔑视和尽情嘲弄……从而显示了她的纯情和坚贞的品格。

观点二:第二段, 写使君觊觎罗敷的美色, 向她提出无理要求。先是使君的马徘徊不前, 使君对罗敷垂涎三尺, 继而上前搭话, 询问姓名, 打听年龄, 最后提出和罗敷“共载”的无耻要求, 暴露了使君肮脏的灵魂。

这两种说法, 和教参基本一致。如果教师照本宣科, 那么分析使君的形象及其思想就这么定格了, 似乎大家都没有异议。

但是, 这种分析失之于武断, 缺乏科学性, 因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脱离了对具体的社会历史的了解, 这反映了教师的认识的局限, 如果不深入探讨, 显然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违背。疑点在哪里呢?

教师需要做的, 首先是了解时代背景。就这首诗而言, 要查找汉代婚姻制度及其婚姻道德标准的相关资料。

中国古代的婚姻习俗是一夫一妻制, 但是妻子是正室, 后面还有妾。这种情况从上古开始, 一直延续到民国时代。例如孟子时代有个很差劲的齐国男人, 他竟然也有一妻一妾 (见《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 到汉代就更加不足为怪了, 从君王到官吏到平民, 都认同这种婚姻形式。娶妻必须讲究“门当户对”, 而纳妾的标准就宽松得多。

《陌上桑》诗中的使君对秦罗敷提出“共载”的要求, 当然不是娶其为妻, 而是想纳妾, 虽然有厚颜之嫌疑, 却没有违背当时的婚姻制度和婚姻道德。使君有权利也有能力纳妾, 他看见美貌的罗敷而产生爱美之心属于正常心理。堂堂太守没有凭借权势和地位进行抢夺, 而是先派小吏打探罗敷是“谁家姝”, 问明情况后,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言行彬彬有礼, 做法合礼合法, 没有强迫和暴力, 根本看不出灵魂有什么“肮脏”“无耻”“卑琐”的因素。强加给他恶名, 那不是以今天的道德准绳来约束古代官员吗?

当然, 需要补充的是, 本诗中使君是反面形象, 罗敷是正面形象, 诗歌重在彰显罗敷的智慧和美丽, 与“秋胡戏妻”的故事 (故事省略不叙述) 有所关联, 但两者主题完全不同。“秋胡戏妻”是悲剧主题, 秋胡是悲剧的制造者, 该受谴责, 而《陌上桑》是喜剧主题, 使君是喜剧的配角或丑角, 值得嘲笑 (外貌或者年龄差异等等) , 如同《西游记》里猪八戒娶媳妇在洞房被孙悟空捉弄一般, 起到加强喜剧效果的作用, 显然, 诗歌谴责使君的主题则无从谈起。

四、探究历史小说, 剖析“张冠李戴”

以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为例, 其情节设计, 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其中的兵家韬略、文采风流等, 无不令人心驰神往。关羽温酒斩华雄、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火烧赤壁、曹操横槊赋诗、吕布辕门射戟等, 多少故事令人拍案叫绝。它的艺术感染力与作者高超的文学手法密不可分。

这部历史小说是以历史故事为基础, 经过作者大胆而合理的艺术加工 (小说的虚构) 才创作而成的文学巨著, 获得了尊重历史而又超越历史的艺术效果。也正因为它是小说而不是历史,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本著作的时候, 就有必要区分哪些故事是历史事实、哪些情节是作者的艺术加工 (虚构) , 更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的艺术加工的创造性和合理性及其重要的文学价值。

“张冠李戴”便是其中巧妙的艺术手法, 略举两例加以探讨:

例1:鞭打督邮

在《三国演义》“鞭打督邮”的故事中, 张飞嫉恶如仇的侠义心肠和暴躁如烈火的鲜明性格跃然纸上,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读了让人荡气回肠。但是, 根据史书《三国志》记载, “鞭打督邮”的故事里没有张飞出场, 执鞭者是刘备:

督邮以公事到县, 先主 (即刘备———笔者注) 求谒, 不通, 直入缚督邮, 杖二百, 解绶系其颈着马柳, 弃官亡命。

难道罗贯中不熟悉《三国志》?读者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那么, 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应该及时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记载, 把史实与小说情节进行讨论和比较, 然后提出问题:

其一、假如罗贯中写小说, 老老实实引述历史固然不错, 也能显露刘备的英雄豪气, 但是放在本小说里对表现人物性格是否恰当呢?

其二、作者把刘备改写成了宽厚仁慈的调解纠纷者, 而借用张飞之手来鞭打督邮, 显然属于大胆的艺术虚构, 这个虚构是否合理呢?

通过师生讨论与探究, 能使学生理解小说“篡改历史”的重要性, 如果罗贯中在这个情节里照抄历史记载, 那么在小说的开头, 刘备的性格就定位在豪爽侠义、嫉恶如仇一面, 与后面小说情节的发展中刘备的深谋远虑、谨慎机智、仁慈爱民的鲜明性格大相径庭!

罗贯中必定是在反复推敲, 再三斟酌之后, 果断地以张代刘, 情节变成张飞鞭打、刘备劝架, 这样一改, 既能彰显张飞贪酒暴躁、豪侠仗义、勇猛无畏的性格, 也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刘备宽厚仁慈、忍辱负重、深谋远虑的性格。

可以说, 罗贯中对此情节的加工取得了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

例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的故事是赤壁大战中让人叹服不已的一个小插曲, “叹”的是周瑜心胸狭隘, “服”的诸葛亮神机妙算。

而史书《三国志》记载的, 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谁呢?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 引《魏略》云:

“权乘大船来观军, (曹) 公使弓弩乱发, 箭着其船, 船偏重将覆, 权因回船, 复以一面受箭, 箭均船平, 乃还。”

可见, “草船借箭”的人本来是孙权, 诸葛亮没有参与。罗贯中在这个故事里张冠李戴, 是一次大刀阔斧的再创作。问题一、这里的再创作合理吗?问题二、如果直接写孙权草船借箭, 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影响?

教师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把问题经过对比思考, 不难发现:历史上孙权借箭的动机是为了避免船的失重颠覆, 急中生智, 是被动的应急。而小说中诸葛亮敢于临危受命, 勇于接受挑战, 是因为他既能知天文 (早晨大雾) , 又能准确估算曹军的心理, 击鼓诱敌, 使敌人仓皇失措, 万箭齐发, 属于胸有成竹、知己知彼的主动行为。

罗贯中对这个情节进行艺术加工, 又以周瑜反衬, 以鲁肃陪衬, 更能突出赤壁大战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形象。如果照搬历史, 人物形象性格则凌乱无力, 显然难以获取小说里震撼读者心灵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物化技术进步下一篇: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