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报道

2024-05-22

财经新闻报道(精选十篇)

财经新闻报道 篇1

挖掘报道的深度

财经新闻报道产生于一个行业、一家企业或一位商界人物, 单纯从事件性新闻来说, 如果仅仅满足于报道事件本身, 就事说事, 不去深究过程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 是很难写出精彩的财经报道的。在近些年来财经报纸和综合性报纸的财经版面中, 那些引起人们强烈关注和赢得广泛好评的优秀报道, 实际上都是深入挖掘、力求深度的结果。特别是在今天网络日益发达的时代, 肤浅、简单、呆板的财经报道不仅味同嚼蜡, 更难在业内和读者中引发共鸣, 根本不会吸引读者眼球。

《哈尔滨日报·新生活商刊》立足鼓励财经记者首先要成为行业专家, 熟悉行业发展的历程, 平时关注重点企业和公众人物, 从地产、百货到汽车、通讯行业都是如此, 一旦涉足相关财经事件新闻报道, 既能利用自身的积累和人脉优势, 实现快速切入, 又能够敏锐地观察到问题的要害, 从容选择突破口。这样, 财经报道就有了深度基础, 即使是面对同题竞争, 也会因为依靠深度取得与众不同的效果。在实际报道采写中, 记者和编辑都会尽量多地寻找采访对象, 刨根问底, 多方印证事实。同时, 迅速调集各种资源, 实现对于行业的快速认知, 在掌握大量素材的基础上, 写出富有深度、内容丰富的精彩报道来。

体现报道的立场

财经新闻切忌观点飘忽, 让人不知所云, 整篇报道不能给读者带来直观和有价值的判断。财经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相应的财经知识和分析工具, 能够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 基本把握整个报道运行的脉搏, 甚至预知或敢于研判事件的发展方向。在这个基础上, 财经新闻报道就有能力体现自身的立场, 给公众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参考, 而非滞后的就事论事。

“权威拓展视野, 品质引领生活”———《哈尔滨日报·新生活商刊》确立的报道理念, 实际上就是在倡导一种财经报道的立场和责任感。几年来, 通过不断推出充分体现报道立场、做足自身味道的财经报道, 影响了很多哈埠财经事件的走向, 影响了很多报道主体的命运, 像商业企业的重组并购, 地产领域的营销推广, 商业人物的沉浮崛起等等。报道体现的权威立场, 带来了独家声音, 树立了独有品质, 开阔了公众的视野, 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更日益形成了自身的报

探求报道的创新

财经新闻纷繁复杂, 几乎每一天每一刻都上演着一幕幕不同凡响的剧目。在这样变化莫测的新闻事实面前, 我们的报道形式如果呆板、单调, 甚至一成不变, 就很难充分地实现对于新闻事实的完美解读, 更不会真正地吸引越来越挑剔的读者。所以, 财经新闻报道力求不断创新, 让人们在创新中读出全新的味道, 几乎是别无选择的。这种创新不是刻意的标新立异, 而是立足于当前新闻表现手法新颖呈现的借鉴吸收和尝试应用, 满足受众群体不断变化的阅读习惯和口味。

《哈尔滨日报·新生活商刊》在这方面的努力首先来自于版面上的不断变革, 给人们以视觉上的新体验、新感觉, 让读者在大气、简洁和流畅的风格中体味新闻的非凡魅力。同时, 积极倡导编辑和记者主动学习, 尤其是借助于一些一线城市主流财经周刊的表现手法, 增添报道中的厚重感, 从标题制作、图片选择、背景材料运用、专家声音表现、评论配发等等, 都开动脑筋, 善于变化, 不断地给人们呈现新鲜感。做活了这些细节, 报道也就有了不同的滋味, 版面有了特殊的语言, 可读性不言而喻, 自然容易被认可。

追求报道的严谨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一条财经报道虽然很快就会被淹没在浩瀚的财经资讯中, 但新闻报道推崇的真实、严谨都不能丢失。特别是对于财经新闻报道来说, 涉及很多相关数据、背景材料和专业知识、常识, 如果不去认真核实, 严格把关, 就可能一谬千里, 甚至给报道对象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国内知名财经媒体《第一财经周刊》每期都会刊出挑错栏目, 一方面体现了认真负责的态度, 另一方面确实可以看到在涉及报道对象名称、数据、事实等方面的小小错误常常会带来很多误判。

《哈尔滨日报·新生活商刊》一直在强调报道的真实、准确和严谨, 实行多重把关, 尽量避免这些不应有的错误发生。与此同时, 大家还注意到了一种新的现象, 那就是财经报道的“娱乐化倾向”, 一些财经报道为了追逐轰动效应, 过度放大一些“学术大嘴”的言论, 夸张引用相关案例, 不惜牺牲新闻事实本身。针对这种倾向, 《哈尔滨日报·新生活商刊》在日常报道中坚持原则, 追求朴实的文风, 不搞哗众取宠的那一套, 真正用读者信得过、经得起推敲的财经报道去赢得人们的信赖, 只有这样版面的生命力才能更长久。

抓住财经新闻报道的要素, 就等于找到了一把钥匙, 可以在面对复杂的报道题目时, 把握住自己的方向。更重要的是, 将这些要素熟练掌握, 灵活运用, 财经新闻报道一定能够更加出彩, 让更多的人们喜闻乐见。■

全球财经新闻硕士 篇2

【新闻中心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于2007年9月开办亚洲首个“全球财经新闻”项目。该项目包括一个面向中国和世界各地招生的两年硕士班和一个针对全国在职记者的财经报道高级培训班。

该项目通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国际新闻记者中心在美国华尔街等处募捐,获得了美林证券、耐特基金会和彭博资讯的资金和实验室设备的赞助。该项目将培训记者掌握报道瞬息万变的全球财经资讯的技巧。通过培养中国一流的财经新闻记者和编辑,提供关于中国经济和全球资讯清晰、平衡、独到的新闻,从而打造一个更加透明的中国市场环境,加强中国与国际经济共同体的相互理解。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日俱增,记者必须掌握报道日益复杂的财经新闻的专业技能”,国际记者中心主任乔伊斯·巴娜森说,“该项目整合了国际上顶尖的培训力量,以及清华大学的精英师资队伍,致力于培养最高层次的财经新闻记者。这同时也是该项目所有赞助商的共同目标。”乔伊斯.巴娜森曾经担任《商业周刊》杂志的亚洲主编。

据悉,清华大学全球财经硕士学位班将采用全英文授课,每年招收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25名到30名学生。最优秀的两名学生可以获资助去美国实习。另外,还将开设针对中国财经记者和媒体领导人高级财经新闻培训班。

“该项目将会把中国的财经新闻报道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说,“今天的国际社会和国内公众对财经新闻的需求日益增长,该项目正是为了满足国际社会和国内公众对此的需求以及对财经记者和编辑的需求而设立的。”

该项目培养的是中国和亚太地区未来在财经新闻和财经媒体有独到专长的领军人物。在课程设计上,重点放在中西方企业和财经市场的比较研究、中国企业案例分析、利用互联网采写新闻、财经调查新闻的报道技巧。这个项目传授的财经报道专业知识和技能将会给培育投资者更大的信心,帮助中国更好的融入全球财经体系。“美林证券早就认识到,如果没有负责任的财经新闻报道来为商界和公众解释复杂的经济趋势、企业行为以及政府政策,就不可能出现高效的经济发展。”美林证券传播和公共事务主管杰森.怀特说,“清华大学的这个研究生项目将会成功完成这一任务。”

财经预测新闻为何常成“假新闻”? 篇3

财经预测报道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预测就是“鉴往知来”,借对过去的探讨,而得对未来的了解,其目的就是获取未来的信息。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国内经济波动的频率和幅度不断加快加大,初富的中国人为了规避风险、增加收益,更想知道“明天如何”、“未来怎样”,对经济预测的需求达到空前。财经媒体的预测性报道也因此备受关注,成为人们投资、经营的“风向标”。

预测性报道是对虽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判断的报道形式,它着重对事件的未来前景和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科学预测。除具有普通新闻的特征外,还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前瞻性:它是在新闻事实发生之前发出的预先报道,通过对新闻“生长点”的分析、推理,以前瞻性思维预测事物发展的动向和前景,比普通新闻的“时效”、“快捷”更胜一筹。

导向性:它预示了未来或隐或现的风险或机会,提醒人们早作准备、趋利避害,能够引导受众情绪,指导受众行为。

不确定性:“预测是指对不确定的或不知道的事件作出叙述。在多数情况下,这些事件都是未来事件。”在至未来预定出现新闻的时日中间,存在着各种因素的诸多变数,这将使得预测性报道的“准事实”不一定会变成事实,甚至变成“失实”。

因此,对一个未来事件的预测性报道可能产生三种结果:一是预测的信息非常准确;二是预测的信息大部分与事实相符;三是预测的信息绝大部分与事实不符。我们来看一个具体事例———

欧洲债务危机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进入2010年欧盟其他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至今尚未消除。2010年中国股市开盘为3289.75点,此后近二年再也没能见得这一点位。这期间,国内媒体就“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提供了以下不同预测的报道:

《第一财经》在“欧债危机”发生初期,就邀请专家深度解析,多篇报道从不同的角度作出预测:这是一场不亚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灾难,将波及全球资本市场,中国股市难以独善其身。受众据此决策,及时离场,能够避免重大损失;

一些国家级媒体采取边看边报方式,不断推出阶段性的预测性报道,预测的信息大部分与事实相符,增强了受众防范风险的意识。但是,他们在2011年第三季度过早作出“股市见底”的预测,信者入市,有一定损失;

不少财经媒体的预测性报道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强劲,“欧债危机”只是外部因素、短暂影响,中国股市不会深跌。受众据此入场或持股,纷纷被深度套牢,损失惨重。

在预测性报道产生的三种结果中,第一种结果是理想情况,第二种结果较多出现,它们都能给受众创造不同程度的价值;第三种结果则会给受众带来损失。

所以,财经预测报道的价值取向是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准确”使预测产生价值,“可靠”使预测可信并提高精度,“及时”使预测发挥最大效用。

当今财经媒体的受众不仅仅是读者、听众和观众,同时还是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他们对预测性新闻的强烈需求,反映了当前人们的心理:信息化时代,追求高层次解惑;转型期社会,应变心态浮动;天灾人祸,激发危机意识;期望把握未来,力求稳操胜券。

媒体要想真正拥有受众,占领市场份额,必须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这一需求。及时提供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性报道,帮助受众减少不确定性,在经济生活中取得相对有利的位势。

导致财经预测报道失灵的原因

出现在财经媒体上的预测,实质是人对经济现象、经济事件的一种分析。这个“人”,可能是记者或编辑,可能是官员或专家,也可能是分析师或企业高管。他们对预测对象是否全面了解,掌握的资料是否准确、完整,选用的预测方法是否得当,分析判断是否正确等等,都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因为有人的意志参与,还受事先难以了解的种种因素影响,经济现象、经济事件未来的发展容易发生变化,对其预测难以总是正确的,预测报道也容易发生失灵。这对媒体的“把关能力”是一个挑战。

中国的财经媒体新闻实践不长,理论构建不足。记者经过数年的跟踪分析,发现预测性报道常因下列原因导致失灵———

“传播失灵”:由于财经媒体“把关人”与“经济人”角色之间的冲突、称职财经记者的短缺、大批“采编人员+股民”的存在以及相关法规、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了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扭曲、预测失实、错误解读、捕风捉影、误导受众等诸多问题的发生。例如2007年10月13日(星期六),一家媒体作出"整体上市狂飙,30家央企集体起跑"的预测性报道,短短数小时就被近30家网站转载。15日(星期一)股市一开盘,众多央企股票大幅上涨直至巨量涨停,带领大盘狂涨126.83点;16日央企股票继续带领大盘上涨,创下中国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点6124.04点;17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对此辟谣,诸多央企股价随即狂泻,带领大盘步入长达一年的下跌,众多投资者的资金灰飞烟灭。

“市场失灵”:2010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受欧债危机恶化和扩散、新股扩容大跃进以及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预期等因素影响,股指连续下跌不止,一时散失了投资、价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这期间,许多媒体根据以往经验,多次作出“价值凸显”、“市场大底”等预测性报道。投资者据此进场,结果是屡买屡套、屡战屡败,损失惨重。市场失灵导致预测性报道的失灵。

“政策失灵”:政策失灵指的是“一项公共政策的过程或结果偏离了政策制定者实际预想的目标,并给政策对象造成了始料不及的负面影响”。政策失灵同样会造成预测性报道的失灵。例如2005年以来,全国城市房价一直在涨,“一线城市”甚至翻番有余。在这期间,媒体预言房价即将下跌、崩溃的言论不绝于耳,然而一次次失灵,想买房而未买的人都后悔不迭。2010年4月和10月,政府两度出重拳,遏制需求,打击投机,提高购房门槛。于是,预言房价将下跌30%甚至50%的报道再次见诸媒体,然而房价依然在涨,至今并未真正掉头。对此现象,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重指出:改革土地出让制度、央企投资制度、完善信息、地方不再以经济建设而以民生为中心、给富人开放更多投资渠道,才是房价回归正常的正道;而这不是祈祷和“科学”预测能实现的。

“机构失灵”:研究机构所出报告作为专业人士的分析判断,理应公正、专业和可靠,普通投资者也将其作为投资的“风向标”。但2011年券商研报可谓乱象丛生,从中国宝安“石墨矿”事件到宁波联合“被锑矿”,从中信证券的“天价榨菜”事件到渤海证券“专业补脑残”的雷人研报,一个赛一个不靠谱儿,有的明显是机构与机构或上市公司相勾结,引诱中小投资者上当的圈套。以中国宝安“石墨矿”事件为例,去年9月至今年2月,湘财证券、平安证券、国泰君安和信达证券先后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宝安旗下子公司贝特瑞在黑龙江鸡西市拥有石墨矿,该矿适合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优质原料,而且储量丰富。这些研报通过媒体传播在市场上“立竿见影”,宝安股价由去年7月的每股7元多,在半年里飙升至每股25.45元,上涨三倍多。然而在3月15日,中国宝安首次发布澄清公告,称目前没有矿产资源。此后中国宝安股价一路下跌,普通投资者损失惨重,将发布研报的券商告上法庭,对有关媒体予以谴责。

财经预测出现在媒体上,不论是出自记者、编辑之手,还是专家、分析师之口,受众通常把它视为媒体的报道。“失灵”现象的多样性和动因的复杂性提醒媒体人,不仅要时刻保持“把关人”的审慎,还要提升防范“失灵”的“内功”。

科学预测,努力减少“失灵”

预测性报道的准确性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我们一方面不能因为部分报道的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否定这种报道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要以“预测不可能总是正确的”为由轻率地去做这种报道。负责任的财经媒体应该全面分析其中的成败因素,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健全报道管理制度,加强采编人才队伍建设,从而向广大受众提供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性报道。

同时,预测性报道体现了财经媒体的见识水平和解释力,是媒体争取受众、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利器。媒体从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也应倾力破解“失灵”难题,提高预测性报道的准确性。

一、要做“分析大师”,莫当“算命先生”

分析师和算命先生都做预测:一个是科学预测,运用多种工具和模型指点江山;一个是虚假预测,毫无理论依据的信口胡诌。预测性报道准确与否,人是关键因素。新闻实践也表明,大量不合格的记者充斥在财经报道第一线,是造成报道失准的重要原因。

财经记者应该成为一名“分析大师”,至少是一名“分析师”。财经报道专业性强,经济预测又是一门集多门学科知识的智力活儿,对记者有着更高的专业要求。记者只有勤奋学习、刻苦锻炼、深入思考和长期积累,掌握先进的推断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形成对事件发展前景的推断力和观察力,才能对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作用机制作出科学的分析,对经济过程及其各要素的变动趋势作出客观的描述,从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轨迹作出科学的判断或预见。

二、多些规律意识,少些主观臆测

经济规律规定着经济的功能发挥并决定其发展方向,是科学预测的基础。采编人员增强规律意识,能够有效地防范预测性报道的失灵。如运用“经济发展模式相似性”的规律,推测出股票的行情暴跌,可能预示着经济危机将要发生;股票行情看好,价格上升,预示着经济可能进入复苏或高涨阶段,从而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作出正确的预测。

资本市场波诡云谲,采编人员仅凭主观猜测,容易误入歧途。2011年6月轰动全国的“天价榨菜”事件,事出作者主观臆测:涪陵榨菜集团将每盒600克、成本近4元的“沉香榨菜”,以2200元的价格推向市场。为此,中信证券分析师黄巍在未作实地调研的情况下,发布了《推高端产品拉升企业形象》的研究报告,杜撰“涪陵榨菜”的升值空间,给予该股票“增持”的评级;一家全国性媒体6月20日作了题为“点‘菜’成金”的报道,文章称:“价格的确不是问题。想想看,同样是由植物制造,如果一包香烟经过精细选材、加工和包装可以卖出上百元的价格,成为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享受得起的奢侈品,那么榨菜为什么不能走限量路线从而也成为一种另类奢侈品呢?”作者若有价值规律的意识,就不会如此去臆测而遭到人们的“口诛笔伐”。

三、把握四个要素,避免误测乱判

预测性报道一般从概括过去和现实情况入手,进入对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分析,再到对未来经济态势作出判断,最后提出实现未来目标的条件或可行措施。整个过程包含了四个基本要素,即信息、方法、分析和判断。采编人员把握好这些要素,才能避免误测乱判,做到预之有理、测之有据。

信息的采集要坚持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确保信源的可靠和内容的可信。常被政府部门和企业“辟谣”的报道,其信息来源多为道听途说、“坊间传闻”或“某官员的某句话”,造成市场和价格的大幅波动。

目前的财经预测报道大多采用个人经验和专家权威意见这两种模式,有快捷、直观等长处,又往往因个体经验、知识、修养的局限以及利益关系等,显得主观性过强而客观性、科学性不足,造成报道的不准确。经济预测的方法有300多种,可为新闻报道直接采用的有十多种,而选择恰当的预测方法,可获得受众更多的信任。

财经预测的分析判断要有充足的依据、要有说服力的解释,以消除受众因“信息的落差”而形成的不信任或误读。

四、力求独到见解,切忌“人云亦云”

预测性报道工作有个“连锁失灵”的现象,即一家媒体的财经预测不准确,其他媒体也跟着犯错。这与媒体相互“扒稿”有关,也与采编人员“抄袭”他人预测结论密不可分,如房价一致看跌却在涨、股市一致看涨却下跌等等。市场往往在人们看法一致时发生逆转,各地、各个阶段的经济也千差万别,各种经济现象都有易变性,采编人员制作预测性报道时,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深入思考、全面分析,坚持独立判断。

媒介竞争某种意义上是第一解释权的竞争,独家见识及前瞻性观点最能体现媒体的价值。在当今资讯爆炸、数据翻涌的时代,受众缺少的已经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理解、分辨和消化,需要真正有用的“未来新闻”和媒体的“真知灼见”。在资本市场波诡云谲时,媒体要能果敢“亮剑”,给予受众以第一认知;在重大事件发生或市场行情发生轉折时,媒体要能准确研判,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体现出“参谋”、“指南”的作用。

五、有误差要坦诚,不纠正失人心

财经预测仅是对未来经济状态所作的一种估计,不容易做到全部准确。重要的是,当发现报道的预测有误时,媒体应该行动起来,及时通过连续报道最大程度予以纠正;对重大预测误差,媒体必须向受众解释清楚所测之事为何没有发生、什么原因导致了预测失误。有人认为,这样做媒体声誉受损。其实不然。现在央视财经频道主持证券节目的左安龙,此前曾在多家地方电视台主持过这类节目。善于分析判断的他,所作股市预测也有多次失误,但能“知错就改”、解释道歉,坦诚成为其主持风格,深受观众青睐。媒体闻错不纠或文过饰非,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受众。

财经新闻报道的评价研究 篇4

财经新闻, 作为新闻语篇的一个分支, 目前还没有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只是在最近几年, 一些研究者, 尤其是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此类新闻。他们的研究主要是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的。

一、修辞学角度

修辞是语言应用一个重要的方面。从广义的角度来讲, 修辞既关注文学和艺术, 也关注社会和政治语篇中高效交际的实践。在先前的财经新闻修辞研究中, 主要有两中途径, 第一, 研究财经新闻报道中语言如何清楚高效的表达。第二, 研究财经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

陈少康从文体学的角度研究了英语财经新闻语篇。他发现缩略语, 简单单词, 比喻以及借贷词是用得最多的词汇手段, 这样, 新闻写作者可以使得新闻显得更生动有趣。陈少康的研究室最早关注财经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研究之一, 但这些的研究还是显得太笼统, 不过这些研究的确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2005年, 李松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两篇财经新闻报道并发现财经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是:很少用代词, 大量使用合成词, 大量使用主动语态、直接引语、大量的复合句和复杂句。很明显, 李松的研究比陈少康的研究要更有意义, 更科学。然而, 这也绝非就是令人完全满意的研究。另一位研究者徐其 (2007) 从更系统的角度总结了财经新闻报道的特征。通过对若干篇英语财经新闻报道的分析, 她从词汇特征和句法特征的角度对财经新闻报道特征作出了一个总结。她发现从词学角度来说, 在财经新闻报道中有许多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从句法学角度来说, 财经新闻报道中有许多扩展简单句, 量化比较和引语。徐其的研究比先前的研究都更系统, 但是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该研究没有对财经新闻报道的实践提出任何有益的建议。刘晃 (2008) 对选自《中国日报》英文版和《华尔街日报》两组财经新闻报道的语料进行了比较分析, 他总结了这两组财经新闻报道语料之间的差别, 并对如何优化国内对外财经新闻报道提出了建议, 即减弱政府的宣传口味, 加强对普通大众和社会的报道, 对对外财经新闻报道进行全球化和本地化, 增加财经新闻的可读性以及趣味性。

二、功能语法分析

功能语法的创始人M.K.韩礼德在其著作《功能语法简介》中指出他建立功能语法体系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多层面多功能的理论框架。基于系统功能语法, 一些专家和学者已经对财经新闻报道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刑宏基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框架, 从及物性、语气、情态和诸位系统的角度对20篇选择《金融时报》以及《中国日报》英文版财经新闻报道进行了分析, 他发现了财经新闻特定词汇语法特征, 以及这些词汇语法特征是如何反映特定的情景语境的。周黎结合语域理论的三个变量 (语场、语旨、语式) , 研究了财经新闻英语的文体和语体, 并探讨其特定语言特征是如何实现的。她从功能语法语义层面三个元功能 (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 的角度, 在语域理论框架内, 依托语境——语言关系模式, 对财经新闻报道特有的语篇构架、句法结构、词汇特征、修辞等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结合及物性分析、语态、情态系统及主位结构等的分析, 运用《金融时报》等语料库的分析数据, 探讨了它们是如何反映特定的情景语境、如何与语域理论的三个变量相对应, 从而体现语域变异与特定的社会功能和情景之间的密切关系。不久前, 魏红 (2009) 分别从金融时报和纽约时报 (财经部分) 网站的头版中, 随机抽取了二十篇2008年8月15日到2008年9月15日的财经新闻报道, 以此为样本, 并采取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 探新闻中, 记者主要扮演提供经济信息的角色;因此大量使用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以使报道显得客观;现在时态的使用又能使读讨了英语财经新闻中实现人际意义的语言资源和规律。通过研究她发现, 陈述语气在此类语篇中占绝大多数, 在财经者感到报道的及时、快速、有效;使用少量的将来时态, 直接对经济现象进行预测。情态较少使用, 在情态不同的表达方式中, 记者倾向于使用低值和中值情态动词表示可能性, 使得表达更易接受, 巩固与读者的人际关系;引语中使用高值责任情态, 显示引用的权威性。

三、概念隐喻

在传统的理论中, 隐喻仅仅被当做是一种修辞手法。但是, 在1980年, 随着乔治.来考夫和约翰逊的巨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后, 隐喻研究发生了一个认知转向。此后当代理论运运而生。当代理论中坝隐喻当做是一种思考和认知的方式。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和语言中十分常见, 已融入自然, 在组织人类的认知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摘要:2008年9月15日, 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产, 拉开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序幕。在此次危机中, 各大媒体都对该此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报道。报纸, 作为一个有效的宣传工具, 在此次空前的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通过阅读报纸了解了危机的最新消息, 而政府把报纸作为应对危机一个有力的武器, 用以帮助重建市民的信心。虽然财经新闻报道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它在语言学领域还没有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只是在最近几年, 一些研究人员, 其中大部分是国内的研究者, 开始关注财经新闻。他们主要研究从修辞分析、系统功能语法与概念隐喻三个方面对财经新闻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经,新闻报道,评价

参考文献

[1]鲍坤:《评价理论视角内的英语政治新闻语篇分析》, 山东师范大学, 2009年。

[2]钱嘉甄:《财经新闻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 东华大学, 2008年。

财经新闻2 篇5

财政部:家电下乡政策2013年1月31日到期后停止执行

日前,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就家电下乡政策到期后停止执行等有关问题发布通知,2013年1月31日全国家电下乡政策将全部执行到期。

政策到期后,地方家电下乡销售企业要督促原所属备案销售网点立即撤下“家电下乡指定店”标识,撤掉店内所有家电下乡有关宣传材料,取消家电下乡专区(专柜),不得利用家电下乡名义进行任何形式宣传。政策结束后,地方未销售完的家电下乡产品,可以作为普通商品继续销售。()

我国财经新闻教育现状与反思 篇6

财经新闻教育发展到现在已有近十年左右的时间,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根据现有材料加以分析,可以总结出目前我国财经新闻教育的一些特点:

开设院校以财经类院校为主

早在1998年,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的财经新闻专业开始招生,逐渐拉开了财经类院校开办财经新闻专业教育的序幕,随后的短短十年间,全国其他财经类院校也纷纷开设类似专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开办财经新闻专业(或方向)的财经类院校数量已不下20所。如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北京工商大学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新闻专业、浙江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山西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财经新闻方向)、西南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东北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新疆财经大学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云南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等等,除了这些中央、省级财经类高校外,还有一些市级经济类院校、甚至大学的二级学院也开始开设此类专业,如兰州商学院的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闻专业(经济新闻方向)等等。从开办财经新闻专业多为财经、商业类院校可以看出,这些学校在看到新闻学专业“很火”的情势下,都想利用财经高校的资源优势,希望在新闻教育领域开辟新的疆域。如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在其网站中这样宣传自己:“上海财经大学在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等学科拥有雄厚的研究优势,经济思想史和会计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历史悠久,教学与科研实力都居于全国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我系充分借助和整合了这些学科的优势资源,在办学理念、专家队伍构成、课程设置、学科发展等方面,体现了经济与新闻的契合。教师队伍构成主要来自资深的财经类专业教授、专家和国内名牌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青年博士 ① 。”

开设课程基本是“新闻+财经”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各高校尽管不尽相同,但仔细看来,主要专业课程内容基本上是“新闻+财经”。即在传统新闻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经济法、统计学等等。除此之外,各个学校还各有安排,有的还开设了一些文学类、法学类、社会学类、广告类等相关课程,有的如西南财经大学还开设了高等数学、数理分析等经济类的基础性学科。可见,各个高校尽管开设科目略有不同,但在大体上还是新闻课程加财经类课程两大块。

可以说,这些财经类院校利用自身优势开设财经新闻专业,对于后续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为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而院校式财经新闻教育本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和改进。

办学跟风现象严重

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1994年有66个,到1999年5年间增加了58个,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但从1999年到2004年5年内,共增加335个,平均每年增加近70个。而到2005年,我国新闻类专业点达到661个,一年新增202个,几乎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前50年建立的专业点总和的两倍②。新闻专业建设的快马加鞭让人感叹。而财经新闻专业在短短十年左右就开设了20个左右,这固然一方面是现实确实需要财经新闻人才,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财经新闻教育明显存在跟风现象,在新闻专业开始遍地开花之时,各个财经类院校都想利用自身优势,纷纷开设此类专业,先把山头占上,也不管自身办学条件是否成熟,师资是否到位。

新闻课程+财经课程 两张皮如何融合

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如前所述,很多院校都采取新闻专业课程加上一些财经类课程的简单复合,而非有机融合。学校的初衷也许是通过新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使得学生打好新闻功底;通过财经类专业课来奠定经济学基础。但是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在新闻类专业课的设置中,基本上还是“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等传统新闻学教育的主要课程,而对于经济类课程,也是把一些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因为学习新闻的学生大多是文科学生,对于经济学理论的掌握还略有难度,所以不可能讲授得很深刻。尤其最尴尬的是,教新闻的老师很少有懂经济的,而教经济的老师很少有懂新闻的,这样,两块课程的讲授只能是“各自为政”,两班人马教给学生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学生想融合恐怕也非易事,培养出的学生往往也不能适应与满足当前媒体对本类人才的需求。

要想使财经新闻教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课程设置上绝非遵循“新闻+财经=财经新闻”这样简单的逻辑,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两张皮”,更应该积极尝试开设二者融合的课程,如中央财经大学开设了“中国当代财经新闻现状”、山西财经大学开设了“财经新闻写作”、西南财经大学开设了“经济新闻实务”、新疆财经大学开设了“经济新闻学”等,应该说是很好的尝试,但可惜的是,这样的课程凤毛麟角,有些学校根本见不到一门类似这样的课程。

师资力量堪忧,教育效果难以保证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认为:“要想把财经新闻专业真正办好,融合型的专业师资是最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师资’,既懂经济学的理论,同时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这样的师资,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③。”他所说的可遇不可求的师资现状,恰恰也是目前财经新闻教育发展的软肋和障碍。财经新闻专业的教师,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缺少新闻实践经验的教师,还有的请本校经济类院系的教师上上经济类课程。由于从事传统新闻学教育的教师很少参加新闻实践,对复杂的财经类新闻采写只能是纸上谈兵,对财经新闻作品也难以深刻评析,最多是讲授理论,而没有任何自己的实战经验可供学生借鉴;教经济的老师,也只能教给学生一些经济理论。而一个合格的财经新闻专业教师,应该既懂财经知识又懂新闻操作,且有过在强势财经媒体工作的经历。可以想象,这样的教师少之又少。

所以,若想使专业有长远的发展,重视培养复合型教师刻不容缓,这是提高财经新闻教育水平最重要的保证,学校可以通过选派教师进修或到知名财经媒体挂职锻炼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或者经常请财经媒体知名人士讲学的方式,不断提高财经新闻专业教学水平。

实践活动不足毕业上手谈何容易

新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各校的财经新闻专业培养方案中,并没有看到多少实践教学的身影,再加上教师本身缺乏实践,使得学生毕业很难达到财经媒体的要求。对当前经济热点的把握能力、对财经事件的判断能力、与经济人士的对话能力,这些财经记者必备的能力,无一不是在实践中磨练出来的,所以,实践教学在财经新闻专业中必须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实践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否则四年犹如井底之蛙,出去无所适从。现在新闻系学生就业难是事实,就连实习也不是容易的事,找到一个合适的实习单位有时都难以实现,学校院系应该承担部分责任,如为学生寻找实习基地,或者有条件的可以和财经媒体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做到实践和教学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①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专业介绍,http://www.shufe.edu.cn/rwxy/jjxw. htm

②王原:《利益驱动》,《一味求大求全 高校新建院系不能跟风》,《大众日报》,2007-09-11

③莫林虎:《如何培养复合型财经新闻人才》,人民网传媒频道,2006-12-26

财经新闻的民生视角 篇7

1. 财经新闻栏目的现状

目前, 财经新闻栏目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栏目定位模糊, 风格游移。有些节目没有明确的目标受众, 像是为官员、白领、社会精英人群量身打造, 又似乎定位于普通百姓;有时着眼于国内外重大事件, 有时又紧盯本土财经新闻, 定位模糊, 诉求对象不明确, 难以形成鲜明的风格。二是报道深度控制不当。一些财经报道要么浅进浅出, 停留在报道财经领域里的一般动态播报上, 缺乏深度;要么浅进深出, 一个简单的财经现象, 引用大量资料、链接, 演绎成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三是报道语态不当。一些栏目为了刻意追求财经的专业化, 常常是“新闻语言+财经专业语言+数字+图表”的堆砌组合, 存在语言枯燥乏味、形式呆板拘谨等问题。还有的报道要么工作味过重, 要么宣传色彩过浓。

江苏广电总台《新@财经》栏目的创办弥补了江苏电视市场权威财经节目的空白。

2. 财经新闻的民生视角

以财经视角解读百姓日常消费、理财、投资、创业等涉及财富的行为。这有别于偏重宏观的政经和专业的产经, 也有别于金融证券等小财经, 而扩大至民生。“以财经视角看民生, 以民生视角看财经”, 以民生题材和角度为财经报道的主要出发点和着力点。

江苏广电总台的《新@财经》新版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与民生有关的“经济热点”或“投资热点”;第二部分为锁定草根创业创富的“故事财经”。以改版当天播出的节目为例:“财经热点”紧紧盯住元旦当天实施的“新的房贷利率”这一经济、民生热点, 从政策解读、房贷还款方式对比、未来楼市房价走势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特别是“算小账”的方式, 让受众很容易理解利率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 对“房奴”一族提供了详细的资讯和服务。“创业故事”关注草根创业者刘雯静的创业项目——艺术品复制, 节目通过对几个大学生创业故事的娓娓道来, 展示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河北沧州电视台《财富沧州》定位于民生, 主持人以邻家老友的姿态, 喻理于情, 在讲故事的同时融入经营思想, 得到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带动了一大批人创业和就业。CCTV《财富故事会》、《致富经》, 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百姓财经》, 内蒙古卫视《财富非常道》, 也都是以“致力经济发展, 服务人民大众”为宗旨, 或为观众答疑解惑, 或用案例故事给投资者启示, 节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

3. 民生财经新闻的表述

“利益化”切入。财经新闻反映了各种利益的变动和消长, 每条财经新闻都可能和千万个普通家庭的生活息息相关。民生财经新闻的核心内涵是关注利益的创造与转移, 为提升受众利益水平服务。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投资理财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话题, 因此民生财经新闻在选择切入点时, 应从过去追逐大制作、大场面、大手笔等“大财经”转到关注民众生活点点滴滴的“小财经”上, 多做贴近本土的新闻, 多做解释性报道, 为普通观众答疑解惑。从百姓身边事入手, 以小见大, 这样的财经新闻不仅好看实用, 也可以体现财经新闻的贴近性、服务性。

“故事化”演绎。财经新闻仅提供信息已不足以吸引受众, 还要考虑提供信息的方式, 故事化演绎往往让人过目难忘。“故事财经”变单纯的财经信息与财经事件为人物活动, 将人物活动演绎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使新闻报道增添趣味性和人情味。《新@财经》的“创业故事”, 如《talking, 留学生最爱去的西餐厅》、《汉堡中的爱马仕》、《团子大家族》, 故事的主角或是刚毕业的学子, 或是经济困难的下岗工人, 或是外地来宁的打工者……观众在为他们的创业故事感动时, 更被他们的执着和激情所感染。

CCTV品牌栏目《致富经》、《生财有道》、《财富故事会》, 均以故事为主要表现形式, 主打由财富引发的各类传奇故事, 关注主人公追逐财富梦想过程中的命运转折和心灵体验, 传达健康的财富观。民生财经节目的重点还是在财经上, 喻理于情, 用平民化的视角、故事化的手段、生活化的电视语言, 融入创富模式, 启迪创业创富梦想。

财经新闻要做好服务文章 篇8

围绕突发新闻跟踪服务

财经领域每天都有突发新闻上演, 有的关乎国计民生、有的牵扯一个行业或者一家著名企业、有的涉及知名的公众财经人物, 都是人们眼中的焦点。遇到这种突发性新闻, 作为媒体必须做到快速反应, 在抢新闻的同时, 还要根据财经新闻的特点, 真正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东西, 让他们在阅读新闻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 找到指导自己经济生活的关键。

2011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锦湖轮胎天津厂, 用超比例返炼胶生产轮胎的行为, 在全国上下引起巨大的轰动, 让众多市民读者关注自身的行车安全。《哈尔滨日报·新生活商刊》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一新闻事件, 后又专门推出了专题报道, 整个报道中有汽车销售商对于轮胎召回态度的采访, 有对锦湖轮胎长期存在问题的大揭底, 配发了评论《锦湖轮胎不能召回了事》, 发布了“轮胎门”能否影响购车决定的调查结果, 起到了很好的服务于读者的效果, 尤其是有关如何进行维权的评论和相关调查, 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了该怎样去面对这一事件。

围绕政策出台解读服务

在财经领域, 每天都要面对各种新政策的出台, 地产、金融、汽车、通信、教育和医疗等行业的政策都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如果仅仅满足于政策新闻的一般性报道, 不仅生硬呆板, 也很难让读者真正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 他们会读起来不解渴、不受用, 因此对于这些政策性报道, 必须站在服务的视角进行全方位的具体解读, 在干涩的规定、数字中发现新闻点。

出于对住房价格的调控, 近来地产领域差不多是政策出台最为密集的行业, 《哈尔滨日报·新生活商刊》对此进行了高度关注, 每周都要在《楼市》专刊中推出一两个版的政策解读, 仔细审视相关政策的影响、本地实施细则的要点以及消费行为的重新定位等等, 以契合读者的需求。像2011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的《商品房销售明码实价规定》, 《哈尔滨日报·新生活商刊》的《楼市》专刊从二手房也要明码实价、防止开发商“捂盘惜售”、保证二手房源真实性和避免“一房一价”变“明码涨价”等方面, 分别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解读, 立足市场瞩目消费, 给出了很多建设性和服务性的指导, 让人们一目了然, 得到了众多读者的肯定。

围绕消费需求提供服务

很多读者特别是一些铁杆读者, 每天读报并非一味探寻奇闻逸事, 他们还有很多消费需求上的疑问和难题, 需要在报纸上寻找答案, 这些答案包括消费趋向、产品价格走势和品牌价值等方面。了解读者的这些需求, 在版面上突出这些报道, 就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口, 把服务意识贯彻到了版面细节中, 自然会引发读者的共鸣。

近来, 手机消费市场i Phone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各种资讯源源不断, 如何让读者了解这些产品, 更好地做出消费判断?《哈尔滨日报·新生活商刊》经过精心组织, 连续推出了《联通i Phone 4机卡可分离?》、《i Phone 5快马加鞭揭开面纱》、《联通推出自有品牌手机沃Phone》和《电信版i Phone 4有望6月开卖》等报道, 报道中不仅介绍了相关资讯, 更注重揭示产品的利弊, 特别是及时揭示了一些非法水货和消费陷阱的真面目, 避免了让读者在一味求“新”中遭受损失。这样的报道内容, 不仅展示了服务意识, 更让财经版面变得鲜活起来, 可读性更强了。

围绕节日题材引导服务

现在, 各类节庆假日在人们日常消费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黄金周、父亲节、母亲节、“3·15”等等都为财经报道提供了很多介入的由头, 其中的服务文章大有可做。比如, 针对“十一”黄金周可以推出旅游线路、城市新景点、购物好去处、消费优惠推荐指南等等, 让读者可以一纸在手就能够掌握足量的消费资讯, 而这些常常是他们最为需要的。

财经新闻报道 篇9

关键词:框架理论,国进民退,财经报道

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之后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 随之而来的是宽松的信贷政策。最大的受益者, 是大型国有企业, 尤其是央企 (1) , 而对民营企业却产生了挤出效应 (2) 。这种现象, 被许多媒体称为“国进民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国进民退”定义的是一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动态过程, 是指在所有制结构上, 国有经济的比重相对上升, 而民营经济的比重相对下降 (3) 。2009年, “国进民退”一词被各大财经媒体广泛提及。

本文试图通过对财经报道中关于“国进民退”现象的报道进行框架分析, 比较不同财经媒体所呈现出的不同媒介图景。

1955年, 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贝特森最早提出了框架的概念, 认为框架是传者供给受者应当如何理解符号的诠释规则 (4) 。“框架”作为理论, 起源于1974年戈夫曼的《框架分析:关于经验组织的一篇论文》。戈夫曼将“框架”概念引入到社会生活领域 (5) 。戈夫曼的框架概念意图说明个体如何依据某种规则来管理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 (6) 。

恩特曼发展了戈夫曼的概念, 指出通过“选择”和“凸现”, 得以“阐释了问题、分析了原因、进行了道德判断、提出了解决之道”。 (7) 恩特曼的定义强调了媒介从业人员通过选择和凸现事物的某些方面来影响新闻受众对该事物的理解 (8) 。

运用框架理论, 学者们的研究分布在媒体效果、媒体内容和新闻生产等三个维度:有学者从受众角度出发, 分析媒体框架对受众个体的认知、态度和信念所产生的影响;有学者研究不同的媒体如何报道某个特定议题, 并比较其中的差别;还有学者考察媒体如何生产出特定的新闻框架。框架至少存在于新闻消息来源、新闻文本、新闻工作者、受众以及社会文化等之中 (9) 。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尽管中国知网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有上千条关于“国进民退”的报道, 但笔者发现以下几类报纸最能代表新中国成立后财经新闻发展的几个阶段:权威党报的经济版、最早出现的综合类经济报、证券市场出现后专业的证券类报纸, 以及主流商业报纸。笔者从中选择了相对而言更能代表该类特性的《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以“国进民退”为主题词, 以2004年“国进民退”萌发之时开始, 至2011年3月止, 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搜索, 得到《人民日报》相关报道16篇, 《经济参考报》37篇, 《中国证券报》20篇, 《21世纪经济报道》58篇, 共131篇。

本文首先分析新闻分布的基本类目, 然后根据台湾政治大学教授臧国仁的分类, 划分为三个层级结构。

研究结果如下:

1.基本类目分析:消息来源

记者与消息来源的关系受到研究者的诸多关注, 因为记者往往通过主观描述来呈现客观事实, 因此消息来源被视为塑造新闻框架的重要变项 (10) 。

由上表可以看出, 《人民日报》引用得更多的是从政府官员、官方发布的数据处得到的消息。《经济参考报》引用得最多的是学者的分析, 其次是政府官员的消息, 而官方数据、第三方报告也成为消息来源。另外, 除了传统来源外, 《经济参考报》的亮点是, 增加了网友的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作为偏证券类的财经媒体, 在消息来源层面的一大特征就是用了较多的证券从业人士的消息。而其引用得最多的则是记者自己的分析。商业人士是《21世纪经济报道》中引用最多的消息源, 符合其受众的定位。该报纸也喜欢将官员和学者作为消息源, 与其他3份报纸比较一致。另一值得注意的来源是行业协会。

2.框架理论的三个层级分析

(1) 高层结构

根据事件的发生和进展, 从媒体自身的认知框架和价值判断出发, 4家媒体对“国进民退”现象作了以下主题设置:

可以看到, 4家媒体在主题设置上有以下相同之处。

首先, “经济、产业结构”、“经济复苏与发展”、“改革”等主题被设置较多。充分反映了“国进民退”现象背后的意义———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进程中出现了所有制层面的问题, 以及

从这4份报纸设置的主题, 可以勾画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幅画卷。4份报纸对宏观层面的把握, 体现出了财经媒体报道专业、深入的特征, 呈现出了“国进民退”现象的宏大背景。相对于其他媒体, 《21世纪经济报道》更突出了“非公经济”, 以及“国有经济”和“改革”。

(2) 中层结构

亦即如何组织材料建构新闻。臧国仁将其分为情节框架和议题框架。在这个层级上, 借鉴臧国仁的分类, 也分为“情节框架”和“议题分析框架”两种框架。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多用情节框架, 《中国证券报》则情节框架与议题框架的比例基本持平, 议题框架比例略高, 而最突出的则是《21世纪经济报道》, 其中情节框架占了72.41%, 远远超出议题框架, 反映出该媒体多用对具体事件的报道来呈现“国进民退”的议题, 而其他几家媒体则多用议题框架呈现“国进民退”。对于同样的情节框架, 《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和《中国证券报》则更多采用了议题框架。

(3) 低层结构

首先, 对文本内容进行倾向性分析。

对“国进民退”这一说法是否认同, 这里分为“认同”、“反对”、“中性”, 其中, 认同分为“承认”和“强调”两个维度。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人民日报》中对“国进民退”持认同观点的极少, 且都属于程度较浅的承认, 而非程度更深的强调。而反对的观点则有56%, 剩下的则持中性的态度。

与《人民日报》旗帜鲜明的反对态度不同, 其他三份报纸则更趋向认同的观点, 认同的观点占将近一半的比重。《经济参考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更趋向于强调“国进民退”现象的客观存在, 而《中国证券报》则更多的是程度较轻的“承认”。

其次, 分析文本中对“国进民退”的整体判断。

对于“国进民退”现象, 一部分人认为是在少数行业中出现的, 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是在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中都出现的。《人民日报》中对“国进民退”的指述, 大多是代表整体性的现象。而《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中, 两方面最为平衡, 但仍是整体性的“国进民退”更多。

结语

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 对《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这四份日报关于“国进民退”报道框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 受媒体的性质、关注的焦点、记者的偏好、受众的定位、目标市场的定位、肩负的责任等因素影响, 尽管都属于经济新闻, 但不同类型的媒体对“国进民退”这一话题的建构却并不相同。

《人民日报》试图构建的是一种宏观上的“国进民退”现象, 在广义上并不存在, 而未来中国经济仍将重视非公经济乃至加大对其扶持力度的图景。《经济参考报》呈现的则是一种百家争鸣思想的交锋, 既有认同“国进民退”的观点, 又有反对的观点, 但关键是去探究“国进民退”背后的原因, 以及如何解决。《中国证券报》也从原因上进行了探究, 但也注重“国进民退”现象可能引发的包括对证券市场在内的影响, 关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21世纪经济报道》则通过对行业、企业“国进民退”个案的累积报道, 更多地认同“国进民退”在某些行业的存在, 并可能威胁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注释

1邓伟:《“国进民退”的学术论争及其下一步》, 《改革》, 2010 (4) , 第39页。

2李政:《“国进民退”之争的回顾与澄清——国有经济功能决定国有企业必须有“进”有“退”》,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5) , 第98页。

3余菁:《“国进民退”:实质、利弊与演化——兼对2009年几个典型案例的探讨》, 《学习与实践》, 2010 (1) , 第17页。

4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10) , 第89~91页。

5Erving Goffman, Framing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of experience.New York:Harper&Row, 1974, p21.转引自:肖伟:《论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思想》, 《国际新闻界》, 2010 (12) , 第31页。

6肖伟:《论欧文·戈夫曼的框架思想》, 《国际新闻界》, 2010 (12) , 第31页。

7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92页。

8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 《国际新闻界》, 2010 (9) , 第19~20页。

9张克旭、臧海群、韩纲、何婕:《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9 (2) , 第4页。

我国财经报刊的网站视频报道 篇10

国际财经报刊网站视频报道发展概况

如今许多著名国际报刊网站都加入了视频板块, 如《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等。“在美国, 最早采用网络技术发布视频新闻的报纸网站, 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网站, 随后不断有大量报纸网站开始采用视频报道, 2004年《华尔街日报》设立视频新闻专栏, 把这一新的报道形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到2006年, 美国报纸采用这一报道形式的网站达到61%;2006年~2007年之间视频新闻报道飞速扩张, 占美国全部报纸网站的92%。现在, 美国100%的报纸网站都设有不同模式的视频新闻发布平台。” (1)

财经报刊作为报刊媒体中最有活力的生力军之一, 在网络化发展中与时俱进。国际三大报刊巨头《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日本经济新闻》无一例外在主页都能看到视频板块, 但是发展程度和差距还是比较明显。从质量、数量来看, 《华尔街日报》的视频专业化程度最高, 毫不逊色于专业的电视制作机构, 视频数量达到上千;《金融时报》质量也较好, 但数量远远不及《华尔街日报》, 以2011年7月11日为例, 只有不足一百条;《日本经济新闻》网没有自己的视频内容, 与美国最大财经电视媒体CNBC合作, 加入了CNBC网站的超链接, 可以直接进入其网络视频板块。

我国三大财经报刊网站视频报道发展特点

《第一财经日报》:有集团电视节目资源, 却欠缺独立的视频内容。《第一财经日报》作为第一财经集团旗下的子媒体, 只有数字报, 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视频内容。其实该报发展最有优势。第一财经 (CBN) 传媒集团拥有:第一财经电视、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广播、第一财经周刊、第一财经网站、第一财经研究院等。1财网的视频内容全部来自第一财经电视台, 其视频内容完全是电视内容的平移。不仅可以看到电视直播, 还能查询往期节目。电视远远强于报纸的集团特点, 反而使得《第一财经日报》网的视频化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21世纪经济报道》:网络视频播放障碍较多。21世纪网首页能看到“试听”板块, 其视频内容分为:最新视频、高端访谈、财经看点、论坛、财经郎眼。视频数量显示为565条。但除了近30个视频外, 翻页后的视频都无法浏览, 有时候还会出现视频全部不能播放的现象。

《经济观察报》:借播放平台发展。经济观察网由于网页局限, 不能承载视频内容, 其借用专业播客视频网站平台实现了视频内容的流畅播放。经济观察网首页能看到视频板块, 点击进入专业视频网站优酷网的“经济观察网视频频道”。网页显示出相关数据:人气, 205619;积分, 9034;被订阅, 45;视频, 438;专辑, 5。视频分为我的视频、热点聚焦、观点声音、专辑视频、圆桌论坛。

我国财经报刊网站视频报道发展主要问题

综观三大财经网站, 其主要问题有:第一, 视频制作人才的短缺。从我国财经网站视频数量、制作水平、编辑技巧等方面来看, 视频制作人才的短缺是显而易见的。财经报刊记者、编辑的培训和转型显得尤为重要。第二, 网络平台的限制。视频播放对网站的运营要求较高, 财经报刊网站视频缓冲慢, 无法浏览等现象时常出现。第三, 形式单一, 内容的可看性不强。总体来看, 我国财经报刊网站视频报道太程式化和呆板。以经济观察网为例, 其视频报道无外乎三类:一类是有播音主持人的新闻节目, 如“热点聚焦”中的“英拉:艰险历程中的政治菜鸟”;一类是嘉宾访谈形式, 如“新闻挖掘”中的“亲, 你要被征税吗——纳税标准存争议”;还有一类是会议发言录像, 如“2009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峰论坛”系列视频。后两类基本不需要太多编辑, 镜头之间也缺乏转换, 看了让人觉得枯燥。尤其是会议发言录像内容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和浓缩, 很难让人耐心地看下去。

我国财经报刊网站视频化发展对策

技术角度。一是“MOJO”记者的培养。财经报刊网站视频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人才的缺乏。“MOJO”这个概念是甘尼特报业集团创造的, 即移动记者。这些记者配备了笔记本、录音笔、数码相机、录像机等采访设备, 以多媒体形式采访。同一新闻既有文字报道, 也有剪辑过的网络视频节目。甘尼特要求编辑针对报刊、电视、网络、手机等不同媒体制作标题和内容, 24小时不间断发稿。有综合背景优势的财经媒体, 如《第一财经日报》可以依托集团中第一财经电视台制作人员的优势, 采用兼用、调动或者内部培训的方式来解决人才问题。对于没有专业人才的财经媒体可采用招聘或者转型培养的形式。“MOJO”记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二是借播放平台。我国财经报刊网站由于不可拓展性等局限, 视频容量或浏览速度受到极大影响。经济观察网的做法值得借鉴, 借用专业播客视频网站平台实现了视频内容的流畅播放。

内容角度。一是体现网络视频短小精悍的特点。网络视频不能照搬长篇累牍的电视节目内容, 即使是集团内部内容资源也要进行差异化处理, 体现出网络视频短小精悍的特点。以华尔街日报网站视频为例, 其视频长度从几十秒到30分钟不等, 其中1分钟到5分多钟的视频数量最多, 大约占70%以上。二是采用UGC模式。UGC即User Generated Content, 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的意思。UGC是一种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 即由原来的以下载为主变成下载和上传并重。You Tube、My Space等网站都可以看做是UGC的成功案例, 网络社区、博客、视频分享等都是UGC的主要应用形式。UGC可以极大弥补财经报刊网站现场视频不足的缺点。如, 2011年7月7日, 21世纪网题为《北京“夺命扶梯”考验公共安全》的视频, 视频中大量采用了有声幻灯, 尤其是电梯事故现场全是使用手绘图或照片。如果能有亲历者拍摄的视频, 其报道的可看性和现场感会大大提高。

借鉴电影、电视等叙事手法。我国财经网站视频内容的一大缺点就是生硬、呆板, 比起财经电视节目缺乏亲和力。借鉴电影、电视等的叙事手法, 使故事和视频有机融合, 增加可看性。如《华尔街日报》的《烂漫东京樱花节》这条新闻, 将日本人在过去赏樱和震后赏樱进行对比, 显现了日本人对于樱花节的喜爱并没有改变, 借助樱花节体现了日本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相对于流水账式的叙事方式, 这种叙事方式更加具有人情味。注重与图片、文字、市场数据等元素的配合。在日本海啸和核泄漏事故中, 华尔街日报网首页视频的做法是, 视频下方有相关文字报道、图片, 同时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股价等相关数据、核泄漏的动态图等也有相应链接。视频和各元素的补充和配合使得报道更为全面。

形式角度。一是增强互动。UGC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模式, 视频互动形式还包括评论、转发、分享、推荐等功能, 甚至还有互动调查。视频的互动, 尤其是视频分享功能要大力挖掘。二是设置合理、细化的视频导航。总体来看, 我国财经网站视频分类太过简略, 没有体现出细分化。21世纪网视频内容分为:最新视频、高端访谈、财经看点、论坛、财经郎眼。经观网视频分为:我的视频、热点聚焦、观点声音、专辑视频、圆桌论坛。《华尔街日报》的视频报道, 其分类很详尽, 一级导航有17个之多。导航不仅要体现逻辑关系, 还要有利于查找和符合用户习惯。如, Most Popular Today设置在第一项就很符合用户习惯, 下面二级导航还设置了MostPopularThis Week。

摘要:本文以我国三大财经报 (《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 的网站 (1财网、21世纪网、经观网) 为例, 分析我国财经报刊网站视频报道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我国财经网站的特点并借鉴《华尔街日报》网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财经报刊网站,视频报道,发展对策

注释

上一篇:农民工医疗保障下一篇: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