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类专业

2024-06-03

财经大类专业(精选四篇)

财经大类专业 篇1

一、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一) 符合财经大类专业用人标准和职业要求。通过多元化和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能将各种管理决策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应用到实际中, 找到与实际工作岗位的结合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保证学生就业时能尽快熟悉岗位标准, 快速适应上岗。

(二) 体现了高职财经大类专业教育的内涵特征。“工学结合”的内涵就是要将工作和学习两者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 实践教学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多元化和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能将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建立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基础上, 并依赖“校”和“企”合作的平台。例如, 财经大类中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更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企业家认为, 管理是一种实践, 其本质不在于“知”, 而在于“行”。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来说, 虽然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 可以促进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 但真正的技能必须通过实践强化才能掌握。

(三) 符合学情, 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财经大类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目标的关键环节, 是立足于企业需求,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核心。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完成职业基本专业学习任务后, 将专业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 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顶岗实习交叉进行, 相互促进。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 职场和课堂的结合, 学生在学习中大量的动手操作、岗位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符合目前高职高专财经、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基础较差的学情。

面对行业对财经大类专业人才技能多元化需求的变化, 以及在“注册入学”背景下学生类型和基础的差异化, 笔者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财经大类专业为对象进行了调查, 分析了目前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二、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 根据学院的整体专业学生分布情况, 采用典型调查的方式, 抽取学院财务会计专业群中的会计与审计专业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典型对象, 对相关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和教师共10人进行了访谈, 并查阅了2011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资料。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一) 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基本状况

1、实践教学包含两个基本环节:即课内实训和集中实践。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2、实践教学课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在理论上达到或接近50%。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如表2所示。 (表2)

3、实践教学标准, 主要包括集中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内容比较简单, 没有分项标准。

4、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主要包括上机操作、大作业、实习报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集中实践考核方式如表3所示。 (表3)

5、实践教学合作企业数量不多, 与学生数比例大概为20:1。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集中顶岗实习企业学生数比例如图1所示。 (图1)

(二) 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目前, 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没有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课程设置“学科性”痕迹较重, 有的课程的实践教学仅是为了实践而实践, 没有按照企业需求和岗位标准进行设计, 甚至未真正摆脱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

2、实践教学资源缺乏。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加强实践性教学, 提高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实习实践岗位提供给学生。但目前学校和企业难以对此达成共识。校企合作企业已达到一定的规模, 但企业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实习机会相对较少。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难以接受大批一定时期内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的该专业学生;另一方面是大多数企业管理类岗位如人事、会计、营销等岗位具有一定的涉密性特征, 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积极性不大。除了校外实践实习岗位不足之外, 校内实习基地的投入也不足。学校虽然有专业实训室, 但硬软件更新较慢, 同时师资培训跟不上, 实训室教学质量也难能得到保证。

3、实践课程开发不足。课程开发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而定, 财经大类专业各种实践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 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岗位要求, 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训练各种专业技能, 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较快进行工作角色。但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目标针对性较差, 再加上合作企业所能提供的实践实习管理岗位有较大的波动性, 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活动实施等一系列教学及管理过程中, 投入性不足, 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及实施的主动性欠缺, 使得理论课和实践课未能有效整合, 课程标准不具体, 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4、实践教学模式陈旧。目前, 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课堂案例教学、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实习等。课堂案例教学是广为推崇的教学手段,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学的互动环节得不到重视, 教师常满足于自身的说教与分析, 不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的教师对案例的选择随意性较大, 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新颖性不够。实验室实训在教学组织、过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 教学成效再打折扣。顶岗实习一般是专业培养的最后环节, 由于实习基地匮乏, 学生分散实习较多, 难以进行有效监控和考核, 同时面临学校就业率压力, 实践教学往往草草收兵。实践教学模式陈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实践考核改革力度不大, 由于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成果难以物化, 最后考核就变成了批改作业或主观评分, 不利于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基于工学结合, 改革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

(一) 依托工作岗位标准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针对目前实践教学未能真正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进行建设的现状, 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要以专业目标岗位工作标准为基础。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 专业培养的目标岗位包括生产及后勤管理岗、营销管理岗、行政及人事管理岗、财务管理岗和门店管理岗。岗位标准可以以生产管理员、营销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配备实践教学师资。

1、设置多位一体实践教学环节

(1) 继续完善实训教学环节。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 以往在设置实训教学环节时, 以开设分课程实训为主, 实训时间短, 效果不明显。目前, 针对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发的经营管理沙盘实训软件综合性较强, 且以模拟企业的真实经营过程为背景, 仿真性很强, 管理游戏的形式很新颖, 易于激发注册入学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操作可以以管理沙盘为主要的实训课程, 对不同年级设计不同难度的操作内容, 如表1。 (表4) 通过上述分阶段的操作, 让学生掌握目标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

(2) 增加企业入校培训。采用“引进来”的办法, 与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合作, 邀请企业专家将企业培训课程如《职业心态》、《职业生涯规划》、《销售技巧》等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带进课堂, 培养学生建立自己的职业目标, 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意识, 与社会行业相衔接。

(3) 加强学生校外实习。校外实习可以让学生经历企业管理的基本经营过程, 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运作方式, 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自身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决策分析能力。针对目前高职财经大类专业校外实习形式较为单一的情况, 可以考虑将识岗、贴岗和顶岗有机结合起来。特别要重视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对于财经大类专业而言, 校外实习基地单一岗位接纳人数有限, 因此安排顶岗实习时分散实习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 实习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通过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实习岗位;另一方面可选择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商业流通企业统一安排1~2个月的集中顶岗实习, 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 为学生独自走上社会工作打好基础, 将实习落到实处。

(4) 强化社会调查。财经大类专业的社会调查是对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企业发展等情况的了解分析, 是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有利于调动学生投入社会的积极性, 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将社会调查与毕业论文紧密结合起来, 为达到调查分析的一定深度, 可采用分组形式进行团队调研活动, 由教学团队教师进行综合指导, 形成有有效结论的调研报告, 计入学分。

(5) 常态化职业技能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 并以此为平台, 将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和方式引入校内比赛中, 并使之常态化, 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

2、搭建多种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应由三个分支组成:一是理论知识应用平台, 主要指教学做一体化教室, 用于深化学生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形成专业知识体系;二是校内实训平台, 主要指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仿真实训室, 用于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三是校外实习基地平台, 主要指合作企业现场, 用于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总的原则是数量持续增加, 质量严格把控。

3、配备专兼结合实践教学团队。为了满足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需要, 要建设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 适当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 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的制度。

(二) 构建分层实践教学方案。所谓分层实践教学就是按照专业教学周期规律, 对照企业职业发展通道, 由易到难进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具体来说, 可从岗位认知、岗位见习和顶岗实习三个层次分阶段构建。

1、岗位认知:大一阶段实施, 在职业能力课程中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企业进行参观, 了解行业背景、企业的岗位设置和描述, 学时比例达到8%左右。

2、岗位见习:大二阶段实施, 对职业能力及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课程, 要求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设置实践课时, 同时在综合实训课程中安排学生集中到校外实习基地“做中学”, 学时比例达到12%左右。

3、岗位顶岗:大三阶段实施, 要求学生进入企业空缺岗位以“管理培训生”、“营销员”、“生产操作员”、“人力资源专员”、“出纳”等身份进行工作实践, 学时比例达到30%左右。

总的来说, 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可以由图2说明。 (图2)

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中, 融入分层实践教学方案, 对于高职财经大类专业而言, 将使实践教学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满足人才技能多样化的需求, 符合注册入学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本文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 分析注册入学背景下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对该典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实证剖析, 并提出依托工作岗位标准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分层实践教学方案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财经大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韦东海.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广西教育, 2012.5.

[2]俞位增.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困境与对策.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3.

人文教育专业属于什么大类 篇2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育也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人文教育本科专业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的新兴师范类本科专业,整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地理学、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形成了核心学科覆盖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的综合性人文教育课程体系。重视人文教育也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如美国MIT、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都纷纷增设人文社科专业与课程,实行文理渗透,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经管类本科专业大类培养模式探析 篇3

【关键词】大类培养;专业分流;人才培养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更新的21世纪,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是培养人才的聚宝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越来越被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取代,大类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产物,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已开始实施大类培养,作为高等院校中的一员,大类培养模式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之一。

1.两种大类培养模式介绍

目前,大类培养模式分两种,一种是“专业招生、大类培养”,另外一种是“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纵观国内各大高校的大类培养模式,这两种新型的大类培养模式都有所运用和实施。

“专业招生、大类培养”是指采用传统的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新生入校时有明确的专业,但同一大类专业或相近专业在1年级或1到2年级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1年级末或2年级末再根据学生个人兴趣、专业认知、就业方向、学生成绩和学校(学院)教学规划进行第二次专业选择,符合二次专业选择条件和要求的学生下一年可到新专业进行相应的专业学习和培养。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专业合并招生,在这种招生的基础上,入校1年或2年的学生在学科 (学院) 的范围内共同学习基础课程,1年或2年后,学生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在取得规定的学分后,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第二次专业的选择、学习和培养的一种过程。

2.国内外大类培养模式概况

现在,这两种大类培养模式在国内不少高校中都已实施。像复旦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都采用“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都采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高校相对较多一些,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占的比例较多一些。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大学也实行,如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也实行不按专业招生的办法。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明显。二是学科建设的内涵向加深基础,向高新技术领域扩展。如今国际上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基础、通识教育和课程综合,这是改革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3.我校大类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经管类2011级本科生开始做为实施试点,接受学院整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招生、大类培养”。经管类新生在校完成一年半学业和取得所修课程学分后,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专业认知、学业成绩等并结合学院教学实际,确定学生第二次专业选择。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类培养涉及到6个本科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调整专业的条件及要求主要为经管类各本科班级学生入校后综合前三个学期平均课业成绩排名前15%的同学,可以按照个人意愿任意选报1-2个专业。同时,规定学生前三个学期课程成绩有挂科现象者、违纪处分者不在调整之列,各专业班级调整后,原则上班级人数不得超过40人。

大类培养的学生在前三个学期需修完11门通识课程和8门基础课程的学分。符合第二次专业选择的学生在第四学期开始到新专业进行学习。在后续的几学期中,还将学习部分统一的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

从经管类2011级本科生实施大类培养情况开看,较传统的入校后直接在学院内进行专业调整而言,大类培养后的二次专业调整,即修完19门统一课程后,了解了原专业的人才培养,反而缩小了二次选专业的学生人数比例。其他优势还有:第一,通过三个学期的大类培养的学生,比入校时,对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避免了选择专业的盲目性。第二,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大类培养的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专业定位有了进一步的明确,有利于二次专业的调整或不调整。第三,大类培养的学生较入校时而言,避免了随大流跟风式选择专业的随意性。

对于教师而言,也有受益的方面。第一,较“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之前的教师教学工作量,实施大类培养之后的多数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有所减少,从而减轻了多数教师的教学任务负担。第二,实施大类培养之后,对于统一的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在教室容纳人数的最大范围内,实行的是大合班集中上课制,充分利用了大教室资源。同时,也减少了部分教师授课门数。第三,由于大类培养之后多数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减少,给多数教师提供了更大空间在科研上进行突破。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利用更多时间在授课方法、授课手段上提高自己。

总体来讲,大类培养有助于满足社会对创新性人才、多元化人才的需求,顺应高校对人才培养改革的需要。

4.我校大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类培养、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才初步实施,虽然实现了多学科交叉,通识课程+基础课程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有利于学校学科的综合化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通识课程+基础课程的分布不合理,导致了师资紧缺,加大了个别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由于“大类培养、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对通识课程+基础课程的课程名称、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开设学期等都做了统一的规定。总的构建方向是正确的,但面对经管类师资相对紧缺的现状,一方面,对师资情况是一个考验,另外一方面,加大了在校个别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对此类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也有产生一定的影响,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再者,对管理人员协调授课安排的难度也有所增加。因为对大类培养的课程的开设学期都做了统一的规定,必须在同一学期完成大类培养的教学任务。

4.2通识课程+基础课程教育的时间过多,影响了本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化

高校本科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是四年,像本校,本科生须修完180学分左右2700学时左右的课程。“大类培养、专业分流”的学生毕业学习年限没有改变,取得毕业资格学分的规定也没有改变。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后,通识课程基本没有增加,但基础课程有所增加,总的来看,基础课程增加了,必然带来专业课程门数的减少或专业课程学时的减少。这样看来,学生的基础是打扎实了,但专业课程的减少或专业课程学时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学生本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性、深入性。尤其对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学生来说,专业知识的相对匮乏对所研究的领域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5.改进和完善我校大类培养的措施

针对我校“大类培养、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以改进。

5.1引进新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未实施“大类培养、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之前,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教师人数虽然有所紧缺,但表现的不是很突出。自从2011年实施“大类培养、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后,经管类个别专业的授课教师显得较为紧缺,主要是统一了基础课程以后,专业班级基础课程增加、授课门次增加,加之经管类本科专业又在统一学期开设相关课程,几个方面的因素导致本来紧缺的教师显得越发明显。因此,引进新教师,充实师资队伍,一方面,可以减少个别专业授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大类培养、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质量。

5.2优化“大类培养、专业分流”课序

经管类本科专业自实施“大类培养、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以来,个别教师反映教学工作任务加重,每天都有整天的授课任务,一方面是师资紧缺导致教学工作量增加,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经管类本科专业“大类培养、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考虑到大类培养模式本身的培养目标要求,必须在1或2年内完成所有大类培养的课程。因此,学院在制定大类培养方案时,统一了所有大类培养的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而且开设学期也做了统一,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还有待调整。大类培养课程的课序不一定全部统一在同一学期开设,同一门课程可以分散在不同学期开设,只要在1或2年内完成即可,尤其对个别专业面临师资不是很充足的现状,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解决。一方面可以缓解师资相对紧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对优化大类培养模式做出的有益探索。

5.3减少大类培养基础课程的开设门数,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化、深入性学习

大类培养模式强调的是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在课程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过多的利用课堂时间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势必会影响专业课程学习的时间以及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基础课程增多了,相对而言,专业课程必然减少。对于大类培养模式的经管类本科专业学生来说,可以采取适量减少基础课程的开设门数,适当增加专业课程的开设门数或学时。减少基础课程门数并不是说不学习减少的基础课程,学院在修订大类培养模式时,可以对减少的基础课程做一个统筹安排。一种情况是减少的基础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进行开设,觉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选修课程的时候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另外一种情况是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两种选择皆可。采取这样的方式处理,也是考虑到基础课程相对专业课程来说,学习较易一些,学生可以采取灵活自主选择的方式。专业课较基础课程而言,较难一些,可以由教师进行引导、指导进而深入、系统的学习。

【参考文献】

财经大类专业 篇4

一、大类招生的背景及其人才培养特点与目标

大类招生的实行, 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采用原苏联的体制, 实行按专业招生。学生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确定专业, 高校根据培养计划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进行专业教育, 培养专门人才。这种培养模式曾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门人才, 但也存在着专业划分越来越细, 专业范围越来越窄的状况。在这种“专才”培养模式下, 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 基础教学薄弱, 文理分隔严重, 创新能力不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高校大规模扩招, 这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高速发展的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严重地影响了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 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此, 进入新世纪以来, 众多高校纷纷实行按大类招生培养, 调整院系设置, 专业结构合并为专业大类, 配套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大类招生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按院系招生”, 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 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二是一些高校“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招生。这些实验班也不分专业, 由“专才教育”转变为“通识教育”。学生在本科阶段一般用两年的时间学习基础课, 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这种新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 依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教育原则, 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课程。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 拓宽知识基础, 加强创新思维培养, 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财经应用文写作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 对于培养新时期“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的教学工作中, 许多学校的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并没有进行与大类招生相配套的相应改革, 还存在着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等问题, 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 课程定位不准确, 重视程度不够

财经应用文写作是经管类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 对学生个人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写作实践能力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大多数高校, 仍把该课程定位于选修课, 一般为2学分, 考试方式多为考查。因其和奖学金评定、考研、各种资格证考试等关联不“密切”而被学生轻视。学校也没有硬性的规定和考核评价机制, 教师存在讲完课就万事大吉的思想。这门课程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均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仍处于边缘化地带。

(二) 偏重课堂理论讲授, 缺乏实践练习

财经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很多, 除了一般原理外, 涉及一般常用文体就达30多个, 课时多为30~40个。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在有限的课时中大多偏重于理论讲授, 教学只能使理论到理论, 从格式到格式, 使教学与专业脱离, 教学与社会脱离, 也导致学生兴趣索然。而把最重要的学生的“写”安排于课后, 基本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课或实践课很少。

(三) 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写作热情不高

财经应用写作教学长期被封闭在狭小的天地中, “一张嘴”、“一本书”、一个屏幕 (多媒体) , 存在着教学结构模式程式化问题。授课教师在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习惯于课堂知识的单向传授, 师生互动减少, 使本来就很枯燥的课堂教学更加乏味, 教师不愿讲, 学生不爱听, 导致学习主动性不强, 写作的时候, 经常应付, 存在下载、互抄等现象。

(四) 任课教师缺乏财经背景

“财经性”是财经应用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要求授课教师具备相关的财经、法律等知识。但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为中文或相关专业背景, 授课中一旦涉及到一些与专业联系密切的文体, 就会力不从心, 出现把本该讲深讲透的重点内容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的现象, 授课内容与实际经济工作联系很少。

(五) 和其他专业课程配合不够

财经应用文写作的许多文种的写作在其他课程中也有涉及或被用到。如市场营销、管理沟通、财务评估等课程中就涉及到市场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营销方案、财务评估报告等文种的使用。但实际的财经应用写作的教学中, 并不能与这些专业课程形成有机的配合, 把财经应用写作融入到学科专业的大背景中, 授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三、教学思路改革

真正把大类招生“夯实基础, 拓宽专业口径”的思想落到实处, 不仅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更重要的是要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提高各门课程的授课质量。具体说来, 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重新进行课程定位, 突出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基础地位

应从培养方案入手, 把其归于必修的基础课程, 适当增加学时数, 以安排课内教学实习, 必要时授课学期可增加至2个学期。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认识, 解决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过场化、形式化的问题。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考核, 突出课程的基础地位。

(二) 精简教学内容, 精讲多练, 举一反三

教学中, 要适当精简教学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对一些写作内容相似相近或格式基本相同的文种要归纳、汇总, 精讲多练, 尽量减少讲课的时间, 多留给学生一些课堂练习的时间。在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的时候, 老师可以巡看检查, 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随时指出, 精要指导, 发现并总结该文种写作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差错, 有针对性的给学生讲解, 并进行习作的讲评。通过这样的练习, 帮助学生养成以“用”代“理”的意识。举一反三, 从而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三) 采取多元互动的授课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在教学中可使用情景模拟法、项目设计法、实地学习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激发其学习热情。如招聘文书的写作教学中, 可以把全班的同学分成若干组, 模拟招聘现场, 招聘方的同学要写出招聘公告、公司简介等, 应聘方的学生要制作求职信、求职简历等。通过筛选, 一部分同学还可以进入面试, 准备求职演讲稿等。通过这样的情景模拟, 把多种文书的写作设计到一个情景中, 使课堂内容生动活泼起来, 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使他们认识到财经应用文写作的现实意义。

(四) 突出能力培养教学理念, 强化教学实践环节

财经应用文写作最终的落脚点为“写”, 如果缺少实践环节, 就只能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教学中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下,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入实践, 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时数, 指导学生进行市场调查, 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积极鼓励和组织向报刊杂志投稿, 安排学生在一些公司、行政单位或学校相关科室短期的实习考察等, 提高其写作能力。其次, 要和其他专业课程结合起来, 与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结合起来, 形成相互关联、促进的课程体系, 突出其应用性。

参考文献

[1]王恒安.高校按“大类招生培养”的研究工作[D].汕头:汕头大学, 2007.

上一篇:宽带发展策略下一篇:交互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