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项目

2024-06-01

生化检验项目(精选十篇)

生化检验项目 篇1

关键词:溶血现象,临床生化检验,预防对策

我们所说的“溶血”, 所指的主要是在进行实际的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的一种干扰因素。一般来说, 在溶血发生之后, 其内部的各种血小板以及红细胞和白细胞等组成成分, 都会对临床检验中的各项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现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在实际的临床检验中, 真空管采血也实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与应用, 不过标本中发生溶血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其中那些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报告的急诊患者和相关的放化疗患者等产生了极大地不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4年7月10日在我院中进行的40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来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分析, 其中, 该40例血液标本都是来自于健康的人群, 且不存在任何的与代谢功能方面有关的高血压与糖尿病等疾病问题, 同时, 其身体中的各个重要器官也没有患的任何的严重疾病, 在最近一个月的时间范围之内, 没有出现任何感染问题, 各项生化指标也都基本上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

其中, 男22例, 女18例, 年龄25~45岁, 平均 (35.2±11.3) 岁。然后, 在早晨的时候, 要求入选的人员, 必须要确保其在空腹的状态之下, 来采集静脉血样。其中, 我们共取样4m l, 并将其分别放置于2支试管当中。

并且, 我们会使用人工的方法, 来对其中的一支试管进行溶血 (血清血红蛋白浓度达4g/L) 。通常都是使用注射器, 来将试管中的血凝块快速的进行来回的抽吸并注入10次, 来使其溶血, 然后将该组设置成观察样;另外一份血样则要求放置在肝素管中, 并促使其在室温的环境下来进行自然的分离, 待其完全分离之后, 再为其贴好相对应的标签, 并将其设为实验的对照样。

1.2 方法

在进行实际的实验过程当中, 要求我们必须要确保对照样与观察样所处的各种环境条件都相同, 并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对其进行离心处理, 并将其控制在室温下1000r/m in离10m in, 分离不溶血血清之后, 将其保存于4℃的冰箱中, 然后再对其进行统一的检测工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进行了相关的观察与分析之后, 我们可以总结出, 观察样中的A ST、LD H、A LT、TC、K+都比对照样中的高, 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观察样中的A LP比对照样中的低, 因此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 (表1) 。

3 讨论

3.1 溶血的原因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 能够导致其出现溶血的原因有很多, 其不仅包括体位因素, 同时还包括了体内因素。其中, 体外因素主要指的是:血标本由物理因素所遭到各种机械性的破坏与冷冻等, 而化学因素则通常是指, 血标本与相应的表面活性剂的接触。

3.2 溶血的预防对策

简单来说, 如果我们想要从根本上来防止溶血现象的发生, 就必须要全面提升医务人员对于该问题的了解与重视程度, 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全面的溶血培训工作。此外, 在实际的临床过程中, 还要求其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首先, 要确保采血技术操作的规范性, 并在最大程度上来确保采血器具的干燥与清洁;严禁其使用酒精消毒的方式, 防止酒精与之产生作用而引起溶血。其次, 在进行血样的采集之后, 要确保其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实现血清的自然分离, 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其不会因为温度需要而被放置于冰箱的冷冻室中, 从而有效的避免因冷藏之后的温差变化使其产生融化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此外, 为了能够更好地避免溶血现象, 还要求血液标本必须要立即送检, 不可将其进行过长时间的存放。最后, 如果发现标本已经出现轻微的溶血现象, 那么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对其进行结果校正, 以此来全面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学杰, 李惠, 杨雪梅.60例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生化检验典型试题1 篇2

课内练习

1、下面哪个途径是NADPH的主要来源()A氧化磷酸化 B糖原合成 C 柠檬酸循环 D 磷酸戊糖旁路 E 糖孝解

2、脂肪大量运动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A 葡萄糖 B 酮体 C 脂肪酸 D 胆固醇 E 草酰乙酸

3、肝调节血糖的作用是通过()A 糖原合成作用 B 糖原分解作用 C 糖异生作用 D 糖孝解作用 E 糖的吸收

4、当血糖出现肾糖阈值时,可出现()A尿糖 B 生理性血糖降低 C 生理性血糖升高D病理性血糖升高 E病理性血糖降低

5、下列不属于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A 促进糖异生 B 促进肝糖原分解 C 促进肝脏生成酮体 D 促进脂肪动员 E 促进肝糖原合成

6、胰岛素在生理浓度下能引起的下列哪作用增强()A 糖异生 B 脂肪合成 C 葡萄糖透过细胞质膜 D 葡萄糖氧化 E 蛋白质合成

7、高血糖可见于()A糖尿病 B皮质醇增多症 C 肝硬化 D 甲状腺功能亢进 E 肾病综合征

8、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

9、糖尿病合并脂类代谢紊乱表现()A 高HDL血症 B 高CM血症 C 高VLDL D 脂肪肝 E 酮症酸中毒

10、血浆(清)葡萄糖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 己糖激酶法 B 葡萄糖脱氢酶法 C GOD-POD法 D GOS-OE E 邻甲苯胺法

11、在下列测血糖的方法中,我国目前广泛推荐、简单实用的是()A 葡萄糖氧化酶法 B 葡萄糖脱氢酶法 C 氧化亚铜法 D 己糖激酶法 E 邻甲苯胺法

12、空腹血糖在6--7mmol/L,而又有糖尿病症状宜做()A 葡萄糖耐量试验 B GHB测定 C 空腹血清(浆)葡萄糖浓度 D 尿糖测定 E 血浆C肽水平测定

13、OGTT试验2h血糖值在8--11mmol/L表示()A 耐糖能力中度下降 B 耐糖能力轻度下降 C 耐糖能力重度下降 D 耐糖能力正常 E 耐糖能力升高

14、能反应患者2--3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并可作为糖尿病长期监控指标测定项目是()A 葡萄糖耐量试验 B 空腹血浆(清)葡萄糖浓度 C GHb测定 D 尿糖测定 E 血浆C肽水平测定

课外练习

一、A型题

1.血糖一般是指血中的 A.葡萄糖 B.甘露糖 C.果糖 D.半乳糖 E.核酸糖

2.按病因将糖尿病分为 A.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营养不良相关性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 B.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和妊娠期糖尿病 C.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D.胰岛素依赖型和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 E.IDDM、NIDDM、糖耐量受损、妊娠期糖尿病

3.关于1型糖尿病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少年 B.治疗依赖胰岛素 C.胰岛素受体数目缺少或缺陷 D.酮性酸中毒多发生 E.大多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阳性

4.正常糖耐量的OGTT结果为 A.空腹血糖<7.0 mmol/L B.60分钟未达峰值 C.葡萄糖峰值>10mmol/L D.2小时血糖水平在>7.8mmol/L E.以上都不是

5.胰岛素在体内的生物半寿期为 A.4秒钟~5秒钟 B.4分钟 ~5分钟 C.5分钟~10分钟 D.4天~5天 E.4月~5月

6.下列哪项指标可诊断糖尿病 A.空腹血糖浓度<6mmol/L B.空腹血糖浓度6 mmol/L~7mml/L C.OGTT2h血糖浓度7 mmol/L~8mmol/L D.随机取样血糖浓度>11.1mmd/L E.以上都不是

7.下列哪项是主要由胰岛α细胞产生的 A.胰高血糖素 B.生长抑素 C.缩胆囊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8.低血糖患者一般不检查的项目是 A.血糖测定 B.OGTT试验 C.GHb测定 D.C肽测定 E.胰岛素 9.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调节的激素有 A.胃泌素 B.皮质醇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E.生长激素

10.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典型病例常见于青年人 B.起病慢 C.血中胰岛素绝对值不降低D.自身抗体阴性E.单用降糖药可控制血糖

1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化学本质是 A.儿茶酚胺 B.脂肪酸衍生物 C.类固醇 D.多肽 E.氨基酸衍生物 12.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的途径是通过 A.促进糖原合成B.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吸收C.抑制糖异生 D.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 E.以上都不是

13.免疫介导性糖尿病主要的自身抗体不包括 A.ICA B.IA-2β C.GAD D.IA-3 E.IA-2

14.血糖主要调控下列何物质的分泌 A.血胰高血糖素水平B.血孕激素水平C.血中雌激素水平D.血肾上腺素的水平E.以上皆不是

15.下列哪项是主要由胰岛β细胞产生的 A.胰高血糖素B.生长抑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 E.肾上腺素 16.确诊糖尿病的血糖浓度是

A.空腹血糖浓度<6mmol/L B.空腹血糖浓度>7.0mml/L,不同时间重复两次以上 C.OGTT2h血糖浓度7mmol/L~8mmol/L,不同时间重复两次以上 D.随机血糖浓度>8.0mmd/L E.以上都不是

17.下列有关胰岛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是体内主要的降血糖的激素 B.生物活性效应与其到达靶细胞的浓度有关

C.胰岛素和C肽等分子生成

D.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与其生物活性有关 E.高血糖抑制胰岛素释放 18.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生长激素D.皮质醇 E.甲状腺激素 19.进行OGTT时,抽血的正确时间顺序的是

A.餐前、餐后30min,餐后60min,餐后120min,餐后180min B.餐后1h,2h,3h,4h,5h C.餐前、餐后1h,2h,3h,4h

D.餐后30min,60min,120min,180min,260min

E.餐前、餐后30min,餐后60min,餐后90min,餐后120min

20.测定血糖的标本最常用采用的抗凝剂和防腐剂组合是 A.冰醋酸-肝素 B.叠氮钠-肝素锂 C.碘乙酸钠-肝素钠 D.氟化钠-肝素钠 E.氟化钠-草酸钾

21.引起1型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是 A.胰高血糖素分泌异常 B.胰岛α细胞破坏 C.胰岛β细胞破坏

D.靶细胞胰岛素受体结构异常 E.胰岛素结构异常

22.关于2型糖尿病,叙述错误的是 A.病程进展缓慢或反复加重,常伴有多种并发症 B.遗传异质性疾病 C.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D.胰岛素绝对不足 E.胰岛β细胞受刺激后延迟释放

23.某糖尿病患者昏迷入院,16岁,呼吸深快,有“烂苹果”气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乳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丙酮酸酸中毒 D.酮症酸中毒 E.丙氨酸酸中毒

24.下列不属于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的是 A.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B.其他可能伴有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 C.感染所致糖尿病 D.2型糖尿病 E.内分泌疾病所致糖尿病

25.下列哪项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A.视网膜病变 B.高渗性昏迷 C.冠心病 D.肾脏血管病变 E.肢端坏疽 26.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

A.血中胰岛素绝对值一般不降低,但在糖刺激后呈延迟释放 B.起病急 C.自身抗体阳性

D.典型病例常见于青年人

E.治疗依赖胰岛素

27.下列哪项是糖尿病相关病理状态?

A.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空腹血糖损害 D.1型糖尿病 E.妊娠期糖尿病 28.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所得ATP数与有氧氧化净得ATP之比最接近于

A.1:8 B.1:10 C.1:15 D.1:18 E.1:12

29.下列关于C肽说法正确的是 A.C肽主要在肝脏降解 B.C肽和胰岛素有交叉反应 C.C肽和胰岛素原无交叉反应

D.C肽与胰岛素等分子分泌 E.以上皆不对

30.在胰高血糖素不足时,下列哪项是上调血糖水平的关键激素 A.皮质醇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素 D.肾上腺素 E.胰岛素

31.下列哪项是糖尿病相关病理状态 A.药物所致的糖尿病 B.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C.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D.糖耐量减退 E.妊娠期糖尿病

32.关于酮症性酸中毒,叙述错误的是 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B.常见于2型糖尿病 C.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引起D.可有严重脱水 E.可有伴有高血钾 33.关于酮症性酸中毒,叙述错误的是 A.酮体的利用增多 B.常见于1型糖尿病伴有应激时 C.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引起 D.血酮体增高,尿酮体阳性 E.可有伴有高血钾

34.糖尿病的显著生化特点是 A.低血糖 B.高血糖 C.高尿糖 D.高血脂 E.以上皆不是

35.空腹血糖浓度6.5mmol/L,而又糖尿病症状时宜做 A.尿糖测定 B.重复做FPG C.GHb测定 D.OGTT E.血浆胰岛素水平测定

36.除了胰岛素以外,下列哪个物质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激素 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E.甲状腺激素

37.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 A.类固醇 B.氨基酸衍生物 C.蛋白质 D.核苷酸 E.脂肪酸衍生物

38.胰高血糖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 A.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B.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C.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 D.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E.以上都不是

39.下列哪项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 A.典型病例常见于中年人 B.起病急 C.血中胰岛素绝对值降低 D.自身抗体阳性

E.治疗依赖胰岛素

40.糖尿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 A.糖尿 B.三多一少 C.微血管神经病变 D.高脂血症和酮症酸中毒 E.粘液性水肿

41.符合1型糖尿病特点的选项有 A.空腹低血糖 B.血胰岛素水平正常 C.血胰岛素水平低 D.血糖水平正常 E.以上皆不是 42.1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A.与遗传因素有关 B.与环境因素有关 C.与免疫机制无关 D.与病毒感染有关 E.与HLA基因型有关

43.有关果糖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B.包括糖化的晶状蛋白,膜蛋白 C.反映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D.可替代糖化血红蛋白 E.是糖尿病远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 44.判断低血糖的血浆葡萄糖浓度是 A.<2.8mmol/L B.<3.0mmol/L C.<3.2mmol/L D.<3.4mmol/L E.<3.8mmol/L 45.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成分是糖化HbA1c B.包括糖化的晶状蛋白 C.反映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D.可替代糖化清蛋白 E.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

46.血浆葡萄糖测定的常规方法是 A、己糖激酶法 B、葡萄糖脱氢酶法 C、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D、邻甲苯胺法 E、以上皆不是

47.进行OGTT实验时,下述那种情况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

A.空腹血糖为6.7mmol/L B.葡萄糖峰值≥11.1mmol/L C.2小时后血糖恢复到空腹水平 D.口服葡萄糖0.5h~1h达最高峰 E.以上都不是

48.下列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测定血糖的标本在冰箱中(4℃)保存,不需要先分离血清 B.GOD-极谱分析法适合测定全血标本

C.健康人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葡萄糖尿中会检出葡萄糖 D.空腹血糖浓度正常就可以排除糖尿病的诊断 E.糖尿病人少见血清TC升高和HDL-C降低

49.在下列测血糖的方法中,适合于手工操作,基层医院仍使用的是 A.Foling-Wu B.邻甲苯胺法 C.碘量法D.已糖激酶法 E.葡萄糖氧化酶法

50.有关β-羟基丁酸测定,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酶动力学连续监测法

B.β-羟基丁酸的测定在糖尿病酮症的诊断中比乙酰乙酸测定更灵敏 C.酮体中β-羟基丁酸占78%

D.参考值:血β-羟基丁酸<0.27mmol/L

E.在糖尿病酮症发生早期β-羟基丁酸无明显升高

二、B型题: A.己糖激酶法 B.葡萄糖氧化酶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葡糖氧化酶-极谱分析法 E.同位素稀释-质谱分析法

51.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是 52.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53.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可用 54.血糖测定干化学法常用

55.直接测定反应消耗的氧气的方法是

A.FPG两次以上均≥7.0

B.随机血糖≥11.1mmol/L C.FPG<5.6 mmol/L D.口服葡萄糖0.5h~1h达最高峰

E.OGTT 2h后血糖在7.8 mmol/L~11.1mmol/L

56.可用于诊断糖耐量减退的指标是 57.正常人群OGTT检测结果是 58.2003年ADA推荐降低IFG诊断标准的下限为

59.糖尿病的确诊应符合 60.三多一少症状加上哪项可诊断糖尿病

A.血浆渗透压

B.果糖胺 C.血酮体 D.胰岛素抗体 E.全血乳酸

61.参与糖化血红蛋白联用的指标是 62.怀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时需检测 63.1型糖尿病常有哪一指标阳性

64.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需检测 65.怀疑病人有乳酸酸中毒时检测

三、X型题

66.关于1型糖尿病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少年 B.治疗依赖胰岛素 C、胰岛素受体数目缺少或缺陷 D.极少出现酮性酸中毒 E.大多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阳性

67.血糖测定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哪几类 A.有机化学法 B.酶法 C.氧化还原法 D.免疫法 E.无机化学法 68.升高血糖的激素有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激素 D.皮质醇 E.甲状腺激素 69.关于1型糖尿病叙述正确的是

A.易发生酮性酸中毒 B.胰岛素受体缺陷 C.治疗依赖胰岛素 D.好发于青少年 E.胰岛细胞自身抗体多为阴性 70.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 A.胰岛素结构异常 B.胰岛β细胞破坏 C.靶细胞胰岛素受体缺陷 D.胰岛α细胞破坏

E.胰岛素原转变为胰岛素障碍

71.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包括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高渗性昏迷 C.冠心病 D.乳酸酸中毒糖尿病性昏迷 E.肢端坏疽 72.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

A.典型病例常见于中老年人 B.起病慢 C.血中胰岛素绝对值不降低 D.自身抗体阴性 E.单用降糖药可控制血糖 7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

A.胰岛素生物学作用有关基因缺陷所致糖尿病 B.1型糖尿病 C.2型糖尿病 D.胰腺外分泌病所致糖尿病 E.妊娠期糖尿病 74.关于糖尿病的论述下列哪些项目是正确的

A.尿中出现糖称为糖尿病 B.1型糖尿病胰岛素水平低下 C.2型糖尿病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D.2型糖尿病的尿中不易发现酮体 E.1型糖尿病人群中“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75.关于OGTT描述正确的是

A.OGTT受年龄、饮食、健康状况、胃肠道功能、某些药物和精神因素等影响 B.用于了解无法解释的肾病和神经病变 C.用于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D.用于人群筛查

E.年满45周岁的人群,每三年进行一次 76.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

A.视网膜病变 B.肾脏血管病变 C.冠心病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肢端坏疽 77.糖尿病昏迷病人,为鉴别昏迷类型,可以做哪些指标的检测?

A.血液pH值B.测定C肽C.血或尿酮体D.乳酸E.血浆渗透压 78.按病因糖尿病最新的分类包括以下哪几项

A.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妊娠期糖尿病 D.1型糖尿病 E.糖耐量异常

79.关于酮症性酸中毒,叙述正确的是 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B.常见于2型糖尿病 C.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引起 D.可有严重脱水E.可有伴有高血钾

80.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时发生下列脂代谢的变化 A.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增加 B.TG降低 C.酮体增高 D.FFA升高 E.胆固醇增多

81.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有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皮质醇 D.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E.甲状腺激素 82.免疫介导性糖尿病主要的自身抗体包括

A.ICA B.IA-2β C.anti-GAD65 D.IAA E.IA-2 83.下列哪些是糖尿病慢性代谢病变所致的疾病

A.冠心病 B.末梢神经炎 C.白内障 D.坏疽 E.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84.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可包括 A.糖尿 B.三多一少 C.视网膜病变 D.酮症酸中毒 E.高脂血症

85.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胰岛素细胞免疫性损伤 B.胰岛素作用受损 C.胰岛β细胞减少 D.胰岛素受体缺陷 E.胰岛素分泌异常

86.准确测定胰岛素原的浓度仍然比较困难,因为 A.血浆中胰岛素原浓度低 B.不易获得纯品,抗体制备困难; C.多数抗血清与胰岛素和C-肽有交叉反应D.胰岛素原转化中间体的干扰 E.胰岛素原参考物易得 87.血糖测定的方法有

A.己糖激酶法 B.葡萄糖氧化酶法 C.放射免疫法 D.邻甲苯胺法 E.葡萄糖氧化酶一极谱分析法 88.关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胰岛β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损伤而引起

B.主要的自身抗体是IAA,ICA,IA-2,GAD65 C.胰岛素抵抗是主要病因

D.食物某些蛋白成分可通过分子模拟效应激发自身免疫反应 E.可被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的反复感染所诱导

89.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结束6周后应再复查,并按血糖水平可分为以下几种

A.糖尿病 B.正常血糖 C.空腹低血糖 D.空腹血糖过高 E.糖耐量减低

90.糖尿病性糖耐量的OGTT结果包括 A.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 B.口服葡萄糖1h达最高峰 C.血中葡萄糖峰值小于10mmol/L D.2h血糖浓度≥11.0mmol/L E.以上皆是

四、名词解释91.糖尿病92.妊娠期糖尿病93.代谢综合征94.低血糖症95.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五、问答题

96.试比较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97.简述GDM的诊断标准(2001年)。98.简述2001年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99.简述糖尿病相关病理状态的诊断标准。

生化检验项目 篇3

【关键词】生化检验;肝硬化;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55-02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弥漫性肝损害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反复作用所形成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晚期可继发感染,导致癌症,威胁生命安全,主要诱因为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胆汁淤积、循环障碍等[1]。早期肝硬化通常无显著性特征,这主要是由于此时患者肝脏代谢功能还未被严重损害,因此,临床确诊肝硬化是多为中晚期阶段或已经癌变[2]。生化检验是指利用生化或化学方法进行身体检查,以发现疾病或隐患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3]。肝细胞代谢指标作为其中的重要检测内容对诊断肝硬化意义重大,文章现以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7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实验组:男47例,女25例;患者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8.3±7.2);患者病程3个月-8年,平均病程(2.3±0.6)年;病毒性肝硬化34例,酒精性肝硬化32例,代谢性肝硬化3例,其它类型肝硬化3例。对照组:男45例,女27例;体检者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8.5±6.9)岁。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入选者均行血常规、尿常规检验,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肝功能检查和免疫功能检查,主要检查内容蛋白、胆红素、转氨酶等。如患者门脉高压,纤维内镜检查;如患者腹水,常规穿刺检查。患者肝功能生化检验方法如下:

清晨空腹取患者静脉血3毫升左右,常规无菌保存,即刻送检。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离心标本3分钟,转速每分钟3000,待血清分离出以后,常规对生化检验项目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检验项目: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TL);谷草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其中,ATL和ATL标志肝细胞损伤程度,AST/ATL≥2,提示患者肝硬化;γ-GT数值与患者肝硬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ALB、CHE越低,患者代谢功能越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系统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标准差表示,结果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生化检验项目指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TP、ALB、CHE三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BIL、DBIL、ATL、AST、ALP、γ-GT指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肝硬化患生化检验项目指标同健康人存在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该疾病的参照标准。

3.讨论

肝硬化无特异性特点,早期受体内激素紊乱影响,患者可出现乏力、疲倦之感,无明显异常,临床确诊时患者病症多以处于中晚期,故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4、5]。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特别是疑似肝硬化患者,通过生化检验,不仅能尽早确诊病症,也可通过观察检验结果初步掌握患者病重程度[6]。本次临床研究抽取若干同患者肝功能水平相关的生化项目进行检验,取同期健康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患者则均超出或低于标准值,其中,TP、ALB、CHE三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DBIL、ATL、AST、ALP、γ-GT指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肝硬化患者肝代谢功能指标同健康人存在差异,针对疑似肝硬化患者,可将生化检验作为临床判断此类疾病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郭红钦.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142-143.

[2]刘隆苹,吴辉云,余志宏等.肝硬化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7):24-25.

[3]汤静.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心理状态、需求的调查与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5,28(4):332-333.

[4]王琳华.精神科病人及家属对静脉输液实施保护性约束态度的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11-112.

[5]朱园.80例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及护理[J].江苏医药,2013,39(11):1360-1361.

生化检验项目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抽取静脉血5 m L, 分别装进2个试管, 标记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检测方法

将试验组血液标本进行人工溶血, 放置-40℃低温保存, 保存20 min后取出, 在水浴箱中迅速解冻, 溶血后检测红蛋白浓度, 以红蛋白浓度达4 g/L判定为溶血, 以3 000转/min对溶血标本进行分离后检测。对照组为正常分离血清后进行检测血清。所有标本均平行测量5次, 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

1.2.2 检测仪器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项目检测, 型号为美国BECKMANCX-7, 所有检测均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和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仪器运转正常。

1.2.3 检测指标

血糖 (GLU) 、碱性磷酸酶 (ALP) 、丙氨酸转氨酶 (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总胆固醇 (CHOL) 、血尿酸 (UA) 、乳酸脱氢酶 (LDH) 、尿素氮 (BUN) 、钾离子 (K+) 、肌酐 (Cr) 、甘油三酯 (TG) 。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检测以后发现, ALT、AST、LDH、ALP、CHOL、K+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 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G、Cr、BUN、GLU、UA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引起检测标本溶血的原因有很多, 可分为患者体内溶血和患者体外溶血。体内溶血一般是因为患者罹患恶性疾病或者服用了容易引起溶血的药物所致[5];患者体外溶血一般是因为采集血液时操作不当、水浴箱水浴的温度过高、标本受到剧烈震荡或者接触了表面活性剂所致。溶血现象发生以后,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会释放一些影响检测结果的物质进入血清, 干扰检测结果[6]。同时有研究[7]结果显示, ALT、AST、LDH、ALP、CHOL、K+等物质在细胞内外的含量差异巨大, 高达22~160倍, 所有一旦标本发生溶血, 这类检测项目的结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本研究结果也得出了与上述研究一致的结论, ALT、AST、LDH、ALP、CHOL、K+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 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因此要得到上述项目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就有必要防止标本溶血。

临床检测标本要预防溶血,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采集血液标本的时候严格执行采血技术规范, 不能使用酒精进行消毒, 因为酒精极其容易诱发溶血, 采集血液的针头、试管等必须保持清洁干燥[4];使用真空管进行采血时, 止血带不能松开过快, 针头尽量靠近试管壁, 防止血液大力冲击试管导致溶血;标本采集以后尽快分离血清, 避免放置于冰箱, 必须要放置的尽量保存在4~8℃的冰箱, 绝对不能低温冻存;标本需要离心的, 要严格控制离心机的转速, 避免因为转速过快而导致的溶血;标本采集以后必须密封保存, 防止消毒液等其他容易引起溶血的物质滴入;标本运送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 防止标本因为剧烈震荡而引起溶血。在检测过程中, 如果发现标本已经溶血, 必须要重新采集标本后再进行检测。

总之, 检测标本溶血会严重影响临床生化检测部分项目的准确性, 必须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标本溶血。

参考文献

[1]孟建博, 张厚毅.重度溶血对人血清生化项目检测干扰及消除干扰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8 (28) :101-104.

[2]张苏, 唐先平, 沈朝辉.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0, 29 (18) :187.

[3]赵俊芳, 王学谦, 李桂珍, 等.标本处理方法对ECP水平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 2010, 21 (4) :90-91.

[4]蒙长虹.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J].河北医药, 2011, 33 (15) :2355-2356.

[5]刘海燕.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对策[J].当代医学, 2011, 17 (27) :33-34.

[6]罗海涛.溶血现象对于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3) :53.

生化检验项目 篇5

1.下列哪组酶常用于诊断肝脏疾病()A.CK GGT ALP ACP B.ALT AST GGT ALP C.AMY LD a-HBDH LPL D.ACP AST LipasE LDL E.AST CK CK-MB LD 2.在室内质控过程中,若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在x±3SD之外,则判断为()A.不能判断 B.在控 C.警告 D.失控 E.待决定

3.下列哪种病理情况血浆清蛋白水平不下降()A.手术后 B.营养不良 C.吸收功能紊乱 D.肾病综合征 E.急性肝炎早期

4.下列关于糖尿病合并脂类代谢紊乱描述,正确的是()A.高CM血症 B.脂肪肝

C.高VLDL血症 D.酮症酸中毒 E.以上都是

5.准确度最高的临床生化方法为()A.经典方法 B.对比方法 C.常规方法 D.参考方法 E.决定性方法

6.C反应蛋白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升高()A.细菌感染 B.病毒感染 C.急性心肌梗死 D.高血压 E.大面积烧伤

7.既能用于判断肝细胞损伤,又可用于鉴别良恶性渗出液的项目为()A.ALT B.ADA C.γ-GT D.ChE E.AMY

8.关于急性胰腺炎的测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诊断的重要指标是血、尿淀粉酶 B.尿淀粉酶的增高比血淀粉酶的增高晚

C.急性胰腺炎早期测尿淀粉酶比血淀粉酶更有意义 D.尿淀粉酶维持时间较血淀粉酶增长

E.血淀粉酶在发病后2-12小时活性开始升高 9.在缺铁潜伏期时,未出现的是()A.铁蛋白减低 B.细胞外铁缺乏

C.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D.血红蛋白减低 E.血清铁降低

10.患者,女性,38岁。患急性肾小球肾炎8个月,因双下肢进行性水肿而求医。体检:双踝压陷性水肿,面部苍白、浮肿,拟进一步做生化检查,哪项检查价值不大()A.血清蛋白 B.血糖

C.A/G比值 D.血尿素氮 E.尿蛋白

11.下列有关血糖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肝脏有活性很高的糖异生酶类,对维持饥饿时血糖浓度恒定很重要 B.胰岛素和肾上腺激素可降低血糖浓度 C.葡萄糖耐量试验可反映糖代谢是否正常

D.胰岛索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

E.血糖水平保持恒定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协调的结果

12.患者,男性,44岁,因急性腹痛伴呕吐人院,血压110/60mmHg,脉搏86次/分。在上腹部周围肠鸣音活跃,有反跳触痛。实验室检查:血清外观浑浊,胆固醇8.9mmol/L,甘油三酯17.2mmol/L,淀粉酶550U/L,血钾4.8mmol/L,钠128mmol/L,钙2.0mmol/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心肌梗死

B.急性胰腺炎继发高甘油三酯血症 C.胆结石 D.胆道梗阻 E.急性胃溃疡

13.人体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来源是()A.TG和胆固醇转变而来 B.由CM或VLDL转化而来 C.HDL转化而来 D.LDL转化而来 E.肝脏分泌

14.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梯度的维持是依靠()A.膜的渗透性 B.离子的浓度差异 C.离子间的交换 D.电荷交换

E.膜上钠钾泵的主动转运

15.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时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有()A.高血钾 B.低血钾 C.低血钠 D.高血钠 E.高血钙

16.重复性实验是考查候选方法的()A.随机误差 B.操作误差 C.方法误差 D.系统误差 E.以上都是

17.总胆汁酸(TBA)测定最适用于评价()A.慢性活动性肝炎 B.急性肝炎

C.肝实质细胞微小坏死 D.药物性黄疸 E.酒精性肝硬化

18.心肌梗死时LD同工酶显著升高的是()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19.根据国际生化学会委员会的规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A.最适合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mmol产物的酶量 B.37℃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C.25℃下,其他为最适条件,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D.30℃下,每小时催化生成Immol产物的酶量

E.最适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μmol底物反应所需的酶量 20.乙醇性肝病通常可出现下列哪种改变()A.血转氨酶升高,AST/ALT<2 B.γ-GT显著升高,AST/ALT>2 C.血转氨酶升高,ALP活性正常 D.γ-GT轻度升高,ALP活性正常 E.AST/ALT<2。出现转铁蛋白异质体

21.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A.草酰乙酸 B.葡萄糖 C.胆固醇 D.酮体 E.脂肪酸

22.哪一种情况下可发生血钾浓度降低()A.高热 B.酸中毒 C.创伤

D.急性肾衰竭 E.严重呕吐、腹泻

23.胆汁中与消化作用有关的物质是()A.磷酸酶 B.胆固醇 C.胆红素 D.电解质 E.脂肪酶

24.低密度脂蛋白中含量最多的载脂蛋白是()A.ApoAⅠ B.ApoAⅡ C.ApoB D.ApoCⅡ E.ApoE 25.正常儿童血清中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的酶是()A.ALT B.AST C.ALP D.AMY E.LDH 26.急性肝炎时,人体内转氨酶变化为()A.ALT升高,AST升高,AST/ALT>1.5 B.ALT升高,AST升高,AST/ALT<1.0 C.ALT正常,AsrT正常,AST/ALT=1.15 D.ALT降低,AST升高,AST/ALT>11.15 E.ALT升高,AST降低,AST/ALT<1.15 27.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A.C、P、S、O B.C、H、S、O C.C、H、O、N D.C、P、O、N 28.下列有关干化学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仪器操作不需纯净水 B.仪器校正一次可稳定半年

C.仪器操作需酸碱冲洗液等辅助设备 D.重复性好、快速

29.以NAD+还原成NADH反应为基础的生化分析采用的波长及吸光度变化分别为:()

A.340nm,从小到大 B.400nm,从小到大

C.400nm,从大到小 D.340nm,从大到小

30.不影响酶活性测定的因素为()A.底物浓度 B.样品杯直径 C.温度 D.pH值

E.缓冲液的离子强度

31.离子选择电极法临床常用于测定:()A.AST,ALT B.肌酐,尿素

C.胆固醇,三酰甘油 D.K+,Na+,Cl-,HCO3-32.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是()A.OGTT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B.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11.1mmol/L C.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 D.随机取样血糖浓度>11.1mmol/L E.尿糖浓度>1.1mmol/L 33.胆固醇是下列化合物前体物,但何项除外()A.胆汁酸 B.维生素D3 C.雄激素 D.雌激素

E.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有效控制分析 篇6

【关键词】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成效;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9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82-02

临床生化检验对临床诊断发挥积极的参考作用,强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1 检验质量影响因素

11 生理因素影响 患者由于年龄的差异性,在开展临床生化检验中指标确定参考值也应当体现差别性,以成年人与新生儿对比为例,新生儿因为肝脏匮乏葡萄糖酸转移酶,未结合的胆红素就不能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在生化检验中的血清总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两项指标数值将会明显超过成年人。患者性别差异也应当兼顾,适龄女性在月经期的性激素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患者情绪紧张也会导致血清游离乳酸和脂肪酸、血糖上升[1]。多项医学研究资料显示,生理因素对检验质量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

12 环境设备与试剂影响 任何先进的生化检测设备,都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有效的维护,保持最佳使用状态,使用中的人为不当操作也对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在生化试剂使用中,要严格按照规定运用,使用与保管不当会对试剂灵敏度产生影响。实验室环境温度、湿度也应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13 饮食方面影响 患者在检验前以及治疗期间的饮食结构也会与生化检验质量发生联系,饮食能够对血液中的成分产生影响,TG、GLU、ALP等成分受饮食干扰可能性较大,TG尤为明显,其升高之后会引发血清、血浆乳白状浑浊,对比色、比浊、滴定等检验项目准确性产生影响[2]。

14 标本方面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应当要求患者在清晨并空腹采集化验样本,一些患者未能够严格按照医嘱执行,降低了标本质量或者造成标本不合格。如果不采取措施重新采集标本,检验准确性受到影响。另外,部分检验岗位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是业务能力低下,具体操作中存在瑕疵,标本在实验室实施标本加样环节处理不当也对标本检验效果产生影响[3]。

2 强化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途径

21 强化标本质量管理 开展临床生化检验工作,要注重患者检验前准备工作质量,要做好标本采集基础性工作,要按照要求布置患者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指导,重点对患者的生活习惯提出科学性要求,密切关注患者生理状态、饮食习惯等方面,科学确定标本采集的时间以及方式,最大化保证患者样本采集符合规定。在标本运送与处理过程中也应当注意科学性,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运送与处理规范流程,最大程度减少在这一环节对标本质量产生影响。

22 强化系统质量管理 检验设备性能与准确性对于检验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实验室温度、湿度等,医技人员应当在保证实验室环境达标的前提下,依据操作规范对检验设备开展定期维护和调试,让检验设备始终处于最佳性能状态,确保设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生化检验中所需使用的生化试剂质量也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试剂质量过关是有效进行检验以及保障检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生化试剂的使用应当从源头把关,使用质量过硬产品,新产品应当开展实验室检测,并完善采购、保管与使用制度,做好详细记载。另外,还要针对室内外环境质量进行管理,确保检测的精准性[4]。

23 强化项目复查管理 在当前的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复查环节容易被忽略,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必须要强化检验项目复查工作,降低检验结果的误差率。研究资料显示,对临床生化检查结果产生影响的方面,大多数为基础与责任方面的不足,在获得检验结果之后,检验人员一定要认真对照规定履行复查程序,尤其是对于数据误差值范围超过正常区间的项目,一定要重新进行认真的检验,确保检验成果的准确性,有效杜绝人为失误造成的检验结果不准确[5]。实践证明,抓好项目复查管理工作,能够为有效开展生化检验活动增加一道质量把关的屏障,对于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是有效提升临床生化检验质量、预防医疗纠纷与事故的重要方面。

24 强化检验记录管理 检验记录是整个临床生化检验中不可忽视的方面,是对检验工作的直接佐证,不仅具有法律层面的意义,同時也能够直接反应工作人员的绩效[6]。强化检验记录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检验工作管理质量,同时也是有效预防医患纠纷、占据法律主动权的重要措施,检验工作人员在记录上要全面、准确、真实,有记录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应当进行补充,要提高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确保临床生化检验数据以及各项内容的准确无误。相关管理部门或科室,还要强化监督管理,据此对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比,应当结合检验记录,科学评价工作人员绩效,与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奖惩晋升等方面挂钩,促进工作成效提升。

由此可见,在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中,医技人员一定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深入的分析活动,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改进,不断完善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体系,促进检验质量提高,为临床诊治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丁玉海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原因探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9(3):83-84

[2] 白继文检验医学诊断技术[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53

[3] 丁金鹤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5(10):852

[4] 万艳华临床生化检验几点要求[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5(2):48

[5] 王正法检验科复查环节不可忽视[J]化学工业,2011,9(7):54-55

生化检验项目 篇7

关键词:溶血现象,生化检验,影响,预防

溶血会引起生化检测误差出现, 影响检测结果质量, 同时干扰医师的判断, 危害较大[1]。对实验室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分析溶血出现的原因, 并且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 从人员、器械、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预防, 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检测数据。本文对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体检患者40例, 其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龄在27~69岁, 平均年龄 (47.5±6.8) 岁;均未出现疾病, 肾功能正常, 无障碍, 其他指标均为正常。

1.2 方法:本次选择日立的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深圳航创的9886电解质分析仪进行生化检验[2]。本次生化检验选择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深圳航创公司所提供的试剂[3]。采集患者的血清, 对其白蛋白 (ALB) 、总蛋白 (TP) 、血尿酸 (UA) 、肌酐 (Cr) 、葡萄糖 (GLU) 、丙氨酸转氨酶 (ALT) 及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进行检测, 并对钾离子 (K+) 进行检测, 检测后使用注射器将试管中的血凝块来回快速的抽吸注入, 反复10次, 直至溶血, 取溶血血清, 再对以上指标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本组患者在溶血前、溶血后的K+、ALB、TP、UA、Cr、GLU、ALT、AST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专业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检验, 溶血后血清K+、ALB、ALT及AST指标均高于溶血前血清 (P<0.05) 。溶血后血清ALB、UA、Cr及GLU指标与溶血前血清比较 (P>0.05) 。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溶血对AST、TP、ALT、K+的测定值均有所影响, 足以说明溶血可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并且影响医师对疾病的诊断和对病情的判断。实验室质量控制是院内一个重要项目, 而溶血预防是实验室质控的重要项目[4]。溶血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 可能因患者体内红细胞破坏或者药物毒性反应以及其他原因导致体内溶血, 更多是由于采血、运送、保存过程中因综合原因引起的体外溶血[5]。采血技术不熟练, 于输液、血肿处采血、过紧的止血带包扎, 真空管气泡、剧烈震荡等因素可能引起采血过程中溶血发生。而血液标本过久的放置, 未按要求存放等可能导致检验过程中溶血的发生。另外清洁质量不达标的医疗器械也可能导致溶血的发生。明晰其发生原因后可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首先是护理人员以及检验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通过培训, 指导, 加强人员质控理念, 提高操作熟练水平, 熟悉业务知识, 规范操作流程, 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溶血发生。其次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查, 保持采血针、试管、注射器干净、清洁。

血液标本送往实验室应妥善保存, 并且尽快进行检验, 检验前对标本进行观察, 溶血标本应重新采集, 溶血程度较轻的标本且无法重新采血, 检验后应根据调整值校正检测结果, 并注明调整值供医师参考, 而特殊情况标本溶血程度严重而无法重新采集, 则应注明可能升高和降低的具体数据, 供医师参考。

参考文献

[1]韦小荣.110例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学, 2012, 18 (8) :1177-1178.

[2]谢小文.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4) :90.

[3]高晓阳.溶血标本对部分血液生化结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 (3) :439-440.

[4]黄四爽, 熊娟.溶血标本对部分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12) :1496-1497.

生化检验项目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6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生化检验, 同时与65例正常健康人 (未检出肝炎病毒) , 乙肝携带者, 肝硬化, 肝癌患者进行对比。肝硬化这一组中男39例, 女28例, 年龄43~72 (平均57.3) 岁;肝硬化类型:病毒性肝炎31例, 酒精性20例, 胆汁淤积性16例;肝功能:A级11例, B级22例, C级34例;病程0.4~5 (平均2.4) 年。健康患者中, 男40例, 女25例, 年龄44~71 (平均56.9) 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小,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选择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进行相应的诊断, 要求检查患者进行空腹检查, 抽取5ml, 进行3min的离心, 使血清分离, 对患者进行多种项目的检测, 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白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Ⅳ型胶原、总胆红素、γ ̄谷氨酰、Ⅲ型前胶原、总蛋白、层粘连蛋白、血清透明质酸、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得出肝硬化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白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γ ̄谷氨酰、总蛋白、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与健康患者的指标差异过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肝脏能够良好的进行氨基酸的代谢, 如果肝细胞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 就会使氨基酸出现代谢障碍以及紊乱的情况, 还会使氨基酸的比例出现失调的情况[3]。人们能够根据体内的某些指标的具体数值判断出自己是否患有肝脏方面的疾病[4]。肝细胞内有大量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但肝细胞出现坏死后这两种物质会释放到血液中, 使血清中的该物质得到大幅增加。通过研究发现, 肝细胞的损害程度越严重就会使两种物质的指标越高[5]。胆碱酯酶会使乙酰胆碱出现催化的情况, 从而出现乙酸和胆碱, 如果肝细胞出现坏死的情况, 会使胆碱酯酶的含量大量减少。总胆红素也能够较好的反应出肝细胞的硬化以及损害程度, 该物质的含量与肝细胞的损害呈正比的关系。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对肝脏的合成蛋白有相应的作用, 待肝功能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之后, 合成蛋白的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在本次的研究中对患有肝硬化的患者与健康患者进行检测结果的比较, 得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白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γ ̄谷氨酰、总蛋白、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与健康患者的指标差异过大。由此可以较好的说明相应的生活检验对肝硬化这一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医生可以参考这些数据, 对患者进行肝硬化疾病的判断。

综上所述, 在对肝硬化疾病进行诊断时, 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生化检查, 能够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摘要: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6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生化检验, 同时与65例正常健康人 (未检出肝炎病毒) 进行对比。通过检验, 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白蛋白等项目, 肝硬化患者均比健康患者的检测结果有显著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肝脏进行多项的生化检验, 能够对患者是否出现肝硬化的情况提高较为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肝硬化,生化检验,价值探究

参考文献

[1]邱辅佑, 黄慈花.应用联合诊断评价生化及凝血指标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J].中国热带医学, 2013, 18 (10) :171-172.

[2]赖力英, 龚国忠, 周华英, 等.肝脏生化功能检测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情评估价值的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 2013, 18 (17) :182-183.

[3]孙若东.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28 (23) :145-146.

[4]田鹏飞, 徐杰, 段正军.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判断肝病进程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25 (17) :111-112.

生化检验项目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入我院治疗的肝硬化疾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2岁,女性24例,年龄为23~64岁,平均年龄(43.26±2.61)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时间(4.62±0.29)年。本组56例患者中,18例肝硬化,15例慢性肝炎,23例急性肝炎。排除严重心障碍、其他肝脏疾病、血液病者。抽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44.61±2.53)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的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生化指标检测。患者均于入院后第二日行空腹静脉采血,血液采集标本为5 m L,置于抗凝试管中及时送检。检查期间将血液标本置于离心机中行离心处理,3 min后取出,并对血液标本中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N-乙酰-13-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腺苷脱氨酶(ADA)、前白蛋白(PAB)、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谷氨酸脱氢酶(GLDH)、α-岩藻糖苷酶A(AFU)、胆碱酯酶(CHE)等进行检测。

1.3 临床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A S T、N A G、A D A、PA B、LAP、GLDH、AFU、CHE的检测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3分析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ST为(33.06±15.94)U/L,NAG为(9.67±5.41)U/L,ADA为(36.51±8.86)U/L,LAP为(66.87±46.28)U/L,GLDH为(12.73±8.76)U/L,AFU为(23.51±8.30)U/L,PAB为(843.68±429.87)mg/L,CHE为(2116.69±86.35)IU/L。对照组的AST为(10.69±14.68)U/L,NAG为(1.35±1.17)U/L,ADA为(12.54±4.83)U/L,LAP为(20.67±11.72)U/L,GLDH为(5.59±6.20)U/L,AFU为(17.41±5.09)U/L,PAB为(1308.41±536.88)mg/L,CHE为(8562.02±135.68)IU/L,其中观察组患者的AST、NAG、ADA、PAB、LAP、GLDH、AFU较观察组高,PAB、CHE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该疾病的诱发因素非常多,如病毒入侵、酒精中毒、机体免疫力等[3]。受到原发疾病的影响,发病初期肝细胞受损相对较轻,患者的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然而,随着肝细胞受损面积的扩大,肝功能的代偿能力会呈明显下降趋势,可能诱发患者出现下肢水肿、牙龈出血、肝脾肿大等症状。有学者指出,早期多肝硬化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抑制肝细胞扩散,避免病情呈严重化发展[4]。然而,受到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明显的影响,高达50%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已经处于肝硬化晚期,部分发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肝癌症状。基于此,临床必须加强对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可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目前,临床常通过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检测等形式了解肝硬化患者细胞受损情况,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CHE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往往出现CHE升高的现象。有文献指出,临床常将CHE作为诊断患者是存在肝硬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当人们肝细胞处于正常状态时,CHE的活性也会有所增加,当肝细胞受损后,易影响其正常合成,导致机体CHE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调查研究表明,肝硬化严重程度与机体CHE呈正相关关系,当患者差于肝硬化代偿期时,CHE可降低至正常指标的60%以上,且受损越严重,下降幅度越明显[5]。

我院行生化指标期间主要对AST、NAG、ADA、PAB、LAP、GLDH、AFU等进行检测,发现除PAB外,处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AST、NAG、ADA等指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加强生化检验在肝疾病中的应用,能够清楚反应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情况,对临床确定指标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学者指出,前白蛋能够直接参与至机体白蛋白合成中。因此,肝硬化患者入院治疗期间,可听过检测机体PAB含量,达到了解患者肝功能受损症状的目的[6]。有文献中指出,PAB的半衰周期相对较短,在临床诊断的蛋白质缺乏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ADA、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可在肝部或人体中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加强对该指标清楚检测,了解患者肝功程度。临床研究表明,正常者血液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含量相对较低[7]。然而,肝硬化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现肝功细胞受损的状况,同时细胞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会经血液扩散,造成血液中该物质的含量增加。因此,当肝硬化患者出现失代偿期症状时,可通过血常规检测血液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含量变化的情况,了解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情况。ADA主要是嘌呤核苷代谢期间产生的一种酶类物质,在机体大部分组织中均可检出。但是,当肝功能处于受损状态时,嘌呤核苷代谢能力会呈明显上升趋势,进而会造成肝硬化患者A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者,基于此,临床了将其用于诊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状况,进而达到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的性的目的。

综上所述,生化指标检测的检测项目相对较多,例如:血常规检测、肝功能检测等,临床可根据患者AST、NAG、PAB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了解肝功能受损程度、解毒功能等,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永岳,曹龙翎,吴华美,等.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10-11.

[2]樊金娥.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6):3645-3646.

[3]刘晓雯.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9):133-134.

[4]王玉霞.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项目价值讨论[J].医药前沿,2013,35(18):385-385.

[5]杨忠华.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8):78-79.

[6]朱国祥.肝脏疾病患者的生化检验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0):112.

生化检验项目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5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 其中男32例, 女23例, 年龄42~74岁, 平均年龄 (51.27±9.44) 岁, 患者均经免疫学、食道钡餐X线片、血尿常规等检测确诊, 其中酒精性肝硬化21例, 病毒性肝硬化21例,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2例;55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参考组, 男29例, 女26例, 年龄41~78岁, 平均年龄 (53.94±10.11) 岁, 患者均经血清测定, 排除肝脏疾病,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患者及受检者均在早晨7点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 m L, 3000 r/min条件下进行离心, 3 min后将血清分离, 之后采用不同方法对两组研究者各项指标进行观察。两点终点法:总胆红素 (TBL) 、直接胆红素 (DBL) 、总蛋白 (TP) 、白蛋白 (ALB) ;速率法: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碱性磷酸酶 (ALP) 、胆碱酯酶 (CHE) 、丙氨酸转氨酶 (ALT) ;循环酶法:总胆汁酸 (TBA) , 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

1.3判断标准:TBL水平越高则说明病程越长, 患者肝损害程度越加严重;CHE、ALB水平越低, 说明患者肝细胞蛋白合成代谢功能越差;AST、ALT与肝细胞受损程度有直接关系, 数值越高说明受损程度越高;TBA水平越高, 说明患者肝脏分泌、胆排泄、解毒功能越差。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 ,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ALB、CHE指标低于参考组, 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TBL、TBA、DBL、ALT、AST、ALP等指标明显高于参考组,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慢性消化性疾病, 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肝硬化早期肝脏功能代偿功能较强, 无明显临床症状, 后期由于门静脉高压及肝功能损害等原因, 多系统及器官被损害, 患者可出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继发感染、肝腹水及癌变等严重病症[2], 此时疾病无逆转性,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研究显示, 半数以上肝硬化患者疾病发现时多是在肝硬化晚期或肝癌时期[3], 因此探讨早期有效诊断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当患者出现疲倦、食纳减退、肝区隐痛、便秘、皮肤黝黑等症状时, 可怀疑为肝硬化, 并进行肝功能试验、血尿常规、B超检查、腹水检查等确诊, 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目前, 临床对肝硬化生化检验项目涉及范围较多, 具体如下: (1) 对肝细胞蛋白合成代谢功能进行反应的指标, 如白蛋白 (ALB) 、总蛋白 (TP) 、胆碱酯酶 (CHE) 、前白蛋白 (PA) ;血清白蛋白作为肝脏合成的重要部分, 在对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时, 常作为协助指标使用, 对预后进行判断, 球蛋白与白蛋白之间的比值可作为肝脏病变的衡量标准[4]。当出现肝病时, 患者A/G均明显降低, 当其比值<1.0时, 患者肝病尤为严重。前白蛋白 (PA) 作为肝细胞合成的重要成分, 当电泳分离时, 在白蛋白前方显示, 其半衰期约为12 h, 因此其在血浆中的浓度能够对患者肝功能不全、蛋白质营养不良等准确反应, 相较白蛋白更加敏感。而当肝硬化时, 指标更低。临床研究显示, 严重感染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 多在正常指标的60%以下, 而肝炎严重患者数值可降至10%及其以下, 因此在对肝功能的评估及肝病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5]。 (2) 对肝细胞受损程度进行观察的指标, 主要有AST、LDH、ALT、ADA, AST、ALT主要在肝脏细胞内分布, 当肝细胞出现坏死时, 其水平可出现明显升高, 而随着水平的升高, 肝细胞受损程度更加严重。ADA作为嘌呤核苷代谢中重要的酶类, 在人体各组织内广泛分布, 其活性可作为肝损伤的敏感指标使用。 (3) 作为肝脏解毒、分泌及排泄功能指标, 主要有DBL、TBL、TBA等, DBL、TBL作为红细胞非正常、正常降解后在内皮系统内形成的有机复合物, 能够对肝脏疾病、黄疸程度等进行反应。TBA作为肝脏分解代谢物, 能够对肝实质性损伤产生反应, 当肝脏出现病变时, 胆汁酸浓度明显升高。 (4) 对胆汁淤积情况反应的酶指标, 主要有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 多在肝胆疾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中使用。本次研究中, 通过对肝硬化疾病生化各指标进行检验, 发现, 肝硬化患者各项指标与正常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5) , 由此可知, 生化检验项目可作为肝脏损害的重要标准, 可作为肝硬化的有效依据使用。

参考文献

[1]孙若东.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3) :45-46.

[2]郭红钦.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1) :142-413.

[3]方婵娟.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3, 12 (2) :128.

[4]嵇鸣, 姚莉韵, 张建华.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的活性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7) :406-408.

上一篇: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比较下一篇:消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