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管理

2024-05-24

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管理(精选十篇)

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管理 篇1

1. 分析幼儿家庭道德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以及人格特征情况都会表现在其生活风格上, 所谓“生活风格”就是一个人在生活环境中表现出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2]。研究表明儿童大约在4岁、5岁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其独特的生活风格, 儿童在生活环境中表现出来的生活形态都是无意识的, 而儿童表现的生活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属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如果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或者错误教育就会养成自卑、骄傲、自私自利等不良道德品质。由此可知幼儿家庭道德教育对于幼儿培养良好、优秀的道德品质非常重要。

2. 分析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相关内容

(1) 教育幼儿应和小伙伴友好相处, 不打架、要谦让, 愿意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养成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

(2) 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不怕生, 不骄傲, 不好哭, 不说谎话, 做错事情要认错并及时改正, 而不是说谎掩盖。

(3) 教育幼儿在学校要团结友爱, 尊重老师、友爱朋友、遵守学校规则,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 对于能自己完成的事情要自己动手, 教育幼儿爱护图书、玩具以及小动物以及花草树木。

(4) 培养幼儿不挑食、不浪费、多活动的良好生活习惯。

(5) 从小就培养幼儿学会礼貌用语, 见到长辈、小朋友要问好, 礼貌待人。

(6) 逐渐培养幼儿判断什么是不好的表现, 什么是好的表现, 教育幼儿孝顺父母、长辈, 热爱家乡。

3. 介绍家庭道德教育的相关教育方法

(1) 榜样示范教育方法。幼儿虽然分辨、自我判断能力还不强, 但是其模仿能力却非常强, 加上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比较多, 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 孩子都有可能会模仿。因此, 采用榜样示范方法进行家庭教育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家长在日常生活表现中应注重自我行为表现, 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

(2) 正面教育方法。不同教育内容的实行都可以采用正面教育方法来开展, 正面教育方法比较常见, 并且在日常家庭教育中使用频率较高[3]。这种教育方法侧重点在于实事求是,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 从而帮助培养孩子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 培养诚实的品质。

(3) 适当批评教育方法。家长在进行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针对幼儿存在的错误、缺点给予适当批评, 不能过分溺爱孩子。有部分家长因害怕批评孩子之后造成孩子不喜爱自己, 在面对孩子的错误做法或者错误思想时没有及时给予适当批评和正确指导, 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孩子在做错的时候没有及时给予适当批评、纠正, 就会使孩子认为自己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因此会变本加厉。所以, 在面对孩子表现出的错误做法以及缺点面前, 应给予适当批评, 从而帮助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

(4) 鼓励教育方法。面对孩子的错误时能给予适当批评, 并帮助纠正孩子错误的做法及缺点, 同样在面对孩子的做得好的一面也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帮助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有些时候一个好的表扬能给予孩子更多的正能量[4]。如果家长一味的怒骂孩子、叱责孩子, 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胆小、不善于表达等不良性格特征。所以家长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不仅要适当批评孩子的错误, 更要在适当的场合给予孩子表扬、鼓励, 帮助孩子取长补短, 从小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小结

综上所述, 家庭道德教育是决定幼儿道德品质培养以及人格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以应重视幼儿家庭道德教育。家长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应积极塑造一个良好榜样, 与长辈、邻里友好相处, 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 有助于培养起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健全的人格。

摘要:幼儿品德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 而道德教育作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需要社会给予重视。本文旨在分析幼儿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 以及介绍家庭道德教育的相关教育方法, 从而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道德教育,人格特征,幼儿

参考文献

[1]马春玲.浅谈家庭道德教育[J].决策探索 (下) , 2010 (06) :30.

[2]龚小河.浅谈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 2012 (22) .

[3]尚书.浅谈幼儿家庭教育——读《理解人性》有感[J].改革与开放, 2010 (14) .

家庭道德教育 篇2

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深有体会地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而不金钱,这 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艺术外,也是道德。”高尔基也曾精辟地指出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利。而我们古人也有至理名言:“有才无德 ,行不远。”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识学问,也难以成材。家庭教育 的首要任务,是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这里我们和广大家长一起来讨论一下:道德教育在孩 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怎样进行?家庭德育主要内容和方法?

家庭德育的不同要求

一、对婴幼儿说“好”或“不好”

任何儿童在1岁以前,还不可能有道德判断, 也不可能做出什么道德行为。1岁以后,在儿童与儿童的交往 中(游戏是最主要形式), 就可观察到各种积极和消极的关系。如为抢夺玩具而呈现的攻击性动作,因失去玩 具而放声大哭等,这可算是儿童道德行为的最初形态。随着儿童依呀学语,逐渐掌握语言后,道德行为就同时 在成人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强化。如当儿童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时,成人投以愉快的表情,并用“好”、“乖”等词语给予正刺激,或负刺激。这个过程,就可促使儿童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会十分有利于 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此同时,儿童很自然地会认定成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是好的行为, 而被成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是不好的行为,这就是婴幼儿的最初的道德判断。只是这种最初 的道德判断,仅仅只有“好”、“不好”两大类而已。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用合乎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 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二、对学龄前孩子明确提出要求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事物已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评价,在道德行为方面,有了各种 道德感的明显表现,如:大些的孩子乐于照顾小孩子,同情被欺侮的小朋友,互相谦让玩具等。然而,学前儿 童的道德感以及被这些情感激发出来的行为虽然多是真诚的,但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时刺激所制约,需要 成人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学前儿童在道德判断方面,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有实 验证明,学前儿童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还是很空洞、模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大多数学前儿童常把英雄与解 放军混为一谈。还不能将“英雄”提高到道德原则上来加以评价

浅析家庭道德教育行为 篇3

一、家庭教育偏差的几个极端

1.过分包办

由于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子女“成龙”“成凤”是家长的共同心愿,一方面他们要子女绝对服从,想方设法为子女请家教,辅优,补课。如发现子女有什么特长、兴趣和爱好,也变成他们追求功利的结果。另一方面,在经济上、时间和精力上,一切家务劳动由父母承包、可以由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事,都由父母代劳。这种包办代替产生的结果不利于子女全面发展,听话顺从,基本生活能力下降,对某种的兴趣爱好也被扼杀了。包办代替还使父母在子女眼中的地位下降,子女依赖父母、不感激父母,不尊重父母,导致子女的逆反心理,对父母的怨恨而产生的悲剧一再发生。

2.过分放任

与包办代替不良倾向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是在时间和精力上对子女放任自流。父母或忙于事业或安于享乐,贪图清闲,不想因对子女的教育而影响自己生活质量,家长在业余时间不是跳舞玩牌,就是吃喝玩乐,甚至沉溺于赌博,必然对子女产生极坏影响。有的家长在教育失误后把子女送到上一辈管教,或托亲友帮养,请保姆进家庭管教;或让子女在教师家中食住,或选择寄宿到学校,把子女完全关进去,由学校全面管理,或不惜花费巨款送子女到国外留学。这在经济条件好、子女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家庭更为普遍。但这种对子女缺乏关心和爱护,放弃与子女的情感交流,无异于取消了家庭教育中最富有的优势和特色,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3.过分粗暴

在社会暴力中,家庭暴力占很大比例。在家庭暴力中,对子女暴力比例更大。把暴力作为家庭教育方式的父母 “望子成龙”心切,自身不努力,却盼孩子早日成才,采取高压手段,这种家教缺乏权威性。

与暴力教育相联系的语言责骂的心灵伤害更为普遍。子女某些行为不符合父母要求时,有的父母采用有伤害子女自尊心的词语,他们幻想这种语言折磨会产生理想效果。但结果是性格内向的子女变得更加依赖顺从,像只小绵羊,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表情呆板,甚至悲观厌世。性格外向的孩子变得情绪不稳,可能会产生离家出走,怨恨父母,反抗社会的过激行为。

4.过分溺爱

溺爱几乎是中国家庭中最普遍、最广泛、最难改进的一种教育方式,随着我国逐步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环境的改善,为溺爱提供保障和支撑。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存在,更加重了溺爱的程度,父母过去艰辛的经历为独生子女得到溺爱提供动力。由于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娇惯,过多的照顾满足,过多的迁就保护,使得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有的独生子女缺乏团队精神,不善于与人友好交往等。

二、成因简析

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封建古国,具有古老的文明,同时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封建意识。对子女暴力倾向与溺爱倾向是互相对立,有时却同时存在,子女私有的封建观念是其理论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急聚变化,家庭教育也发生历史性变化。放任自流更是由原来的感情投入被现在的教育投入所取代。究其原因,首先,很多学生家长科学文化素养不高,又忽视知识的继续学习,教育观念陈旧,削弱了教育能力的发展,其次,很多家长没受过家长学校的培训,可是全国有数以百万计的家长学校,不用说农村,就是城镇,对父母的角色的培训显得不足,实效性欠佳,对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再次,部分家长追求生活享受,行为不检点,自身形象不佳,这样就就必然直接影响到自己子女心目中的形象,也带坏了子女。教育未成年人,主要是成年人的事。如果社会上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学校家长不做出榜样,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是一句空话。

三、对策

对于上述的教育失误,必须努力构建一个对于未成年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体系。具体矫正做法以下几方面:

1.学校指导家庭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学校应领导家庭”。在家校合作方面,学校起主导作用,应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教育的优势是家庭教育无法比拟的。学校、教师,(特别是农村的学校教师)能够而且应该对缺乏教育管理理论和教育经验的家长给予观念上和方法上耐心的引导和具体帮助。

2.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通过家长报告会、设家长论坛、坚持“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联系与沟通,使家长深入了解自己的子女。

3.提高自身素质

家长参与与学校合作教育其前提条件之一,自己要接受教育,树立终生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当好一个好家长,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特别是要学习一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尊重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好自己子女的良师益友,改进教育方法,与自己子女一起成长,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来培养家庭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家庭教育质量自然而然的会得到提高。

4.既要言教又要身教

努力提高自己道德素质,为孩子做出榜样。既要言教又要身教。父母应尽可能让子女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开展公益劳动,在社会活动中逐步深入社会;让独生子女参加一定的家政社会劳动,增强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尊重父母的品德。

中美家庭道德教育之比较 篇4

1. 家庭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讲到家庭教育, 认为就是盯住孩子的学习, 但忽略了孩子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事实上, 家庭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从人的社会化过程来看, 未成年阶段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 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 所以也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在家庭中进行道德教育, 比任何教育载体更具有优势, 关键是父母要提高认识, 社会也应当对父母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 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形态的比较

家庭是社会经济形态的缩影。从经济形态来看, 中国封建社会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延续了数千年, 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使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习惯性地束缚在土地上, 个人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条件, 甚至失去了土地, 家族就不能生存。由于经济领域的情况, 使中国人在政治上忠心耿耿地维护着既是统治他们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庭体制。几十年的计划经济, 也未能让中国人摆脱依赖性, 只是对家族、土地的依赖转向对组织的依赖。

然而, 美国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 充满活力的商品经济过早地排斥了自然经济, 它不仅打破了本民族自给自足, 而且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和日益扩大, 都极大地冲击了各民族的保守性和局限性。个人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 相对独立, 个人只有提高自我, 扩展自我, 才能在商品经济竞争中立足和发展。无论在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还是意识形态领域, 社会都是开放的、主动的, 外界强烈地刺激着社会细胞——家庭, “依靠竞争求得个人独立”成为家庭教育迫不得已的选择。

从社会关系来看, 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一大典型特征。封建社会的国家完全是家族权, 血亲关系是构成家国同构的基础。在中国如果抽掉了血缘, 中国人的理智和情感就会失重, 就会失去安身立命的基地。所以, 作为个体, 在社会中的定位基本取决于家族血缘关系, 特别是父母与孩子之间, 孩子获得的一切, 包括教育程度、财产、社会地位, 都来自父母血缘上天生的赐予。

而在美国, 遵循的完全不是这套血亲逻辑。国家是人们依照契约而形成的, 国家好像是由发祥地产生出来的有机统一体, 公民和国家的关系就好像树叶与树木的关系。个体的基本社会角色是美国公民而不是家庭成员。美国学者认为:“我们的社会地位的继承方面, 血统从未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公民的地位本身, 就是一个关于权利、责任、相互尊重和双边义务概念, 对美国人如何在社会立足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 美国是个不看重个人历史的国家, 孩子在继承父母时深深懂得“一个男人的社会出身对他职业成功的机会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但他本人的努力和早先的经验对他的社会地位具有更直接的影响。”

3. 中美两国文化价值取向的比较

中国人奉行天人合一的整体取向,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是中国人的人生信条。从古至今, “自我”这个概念总是与他人相伴而生, 父与子, 夫与妻, 兄与弟, 以及现代人们常说的个体与整体。个人的价值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得以体现, 他人和群体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比自我评价更为重要。个体价值的实现也实现他人价值为前提。中国的社会制度决定家庭教育要重视集体主义教育, 提倡个人的忍耐, 谦让精神。而美国人的价值取向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体至上。美国社会制度决定了崇尚个人发展, 实现自我, 注重个人利益, 强调竞争。美国家长强调孩子自由发展, 自我选择, 自我奋斗, 自我完善, 不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在教育中体现了对儿童的宽容和尊重。

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制约了家庭道德教育的方向, 决定其总体效果, 所以家庭道德教育目的是决定中美两国家庭道德教育差异的根本原因。

通过上述比较, 我们应该提出一个理想的家庭道德教育模式。首先, 培养和激发孩子的兴趣是家庭教育道德的起点。一是要言教与身教并重。家庭又是孩子的第一所启蒙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 是孩子首先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 可以说从孩子身上, 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二是要宽严适度, 要求得当。家长对孩子要有一个明确而切合实际的期望, 对于孩子取得的好成绩, 要从总体上去评价, 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 使孩子感到自身仍有潜力, 今后还会做得更好。其次, 家庭道德教育应该是正面教育和引导行动相结合的教育, 力图培养孩子的言行一致。要耐心细致, 循循善诱。注意研究孩子的兴趣变化并加以引导, 是家长激发和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关键。此外, 家庭道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因为优秀的品格, 只有从孩子在摇篮之中开始陶冶才有希望, 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每一个孩子在出生时, 品德上都是空白的, 孩子日后的发展完全是受周围环境和父母的影响。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因为孩子在模仿上是天赋, 父母是他最主要也是最可信的模仿对象。所以孩子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可以通过模仿形成习惯, 为了孩子, 父母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成功的家庭教育并不在于能够培养出多少个天才, 而在于为每个家庭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 优良品质, 坚强意志的人, 培养出现实生活竞赛场中的获胜者。我国家庭道德教育不妨吸取美式家庭教育之所长, 补我们之所短, 走一条融合中西方家庭道德教育优势之路, 把每一个中国子女都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

摘要:家庭教育作为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教育, 天然地赋有德育的功能, 但眼下德育功能却被智育发展或其他具有功利目的的教育所替代。虽然中国政府与教育家非常重视家庭道德教育, 但忽视德育的问题仍日趋严重, 甚至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因此, 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特别是美国家庭教育的经验是十分有帮助的。本文叙述了两国家庭道德教育的背景特征, 并通过比较研究, 提出中美家庭教育中有价值的部分, 以及理想的家庭道德教育模式, 以供借鉴。

关键词:家庭道德教育,中国,美国,背景,特点

参考文献

[1]陆志宝, 2003, 《导游英语》[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今析 篇5

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今析

家庭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在理论、内容、方法诸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可供我国当前家庭美德建设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所借鉴.

作 者:刘传德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刊 名: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 

论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篇6

【关键词】家庭 道德教育 途径

每一个为父母之人都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在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诱惑时,一个人有着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多么重要。这也是不得不深思的一个问题,该怎样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品德高尚,有益于社会的人呢?下面就这一问题,笔者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道德是人获得幸福的保证。追求幸福,是人们向往的目标和为之奋斗的动力,道德在本质上是服务于人对幸福的追求的,是促进人的存在与发展的。不少道德规范直接看来具有约束的性质,于是有人便以“约束性”为道德的本质,然而约束性决不是道德的最根本的性质,既然道德不是任何神灵或魔鬼强加于人类的,而是人类在自己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东西,那么,道德就决不会违背人对幸福的追求,以约束人、限制人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由于人类历史表明,事实上人是不断发展、提高的,人类不至于糊涂得又自己造出个专门限制人的发展的道德来与自己发展前进的努力相对抗,相抵销,如果道德在本质上真正是约束和限制人的发展的,人一定会觉醒过来毅然割去这个寄生于人的“毒瘤”,人类至今决未觉到彻底消除道德的必要,反而不断觉到道德的必要,足以证明道德在本质上并不是约束人限制人的,而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道德是促进人的幸福的,为幸福服务的。人类创造道德是为了提高丰富幸福的内容,而不是为了讲道德而讲道德,为了高尚而高尚。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创造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内容,而道德只是人类生活的内容所兼具的一种相对次要的性质。对人的行为来说,道德也只是行为所兼具的一种性质,并兼作行为的一种辅助手段,道德行为作为一种手段,也约束人对某一方面的幸福的追求,限制人一定期间过度地享受,也鼓励部分人放弃幸福而自觉承受一些痛苦和牺牲,但这都是为了更全面、更长久、更普遍的、根本性的幸福,道德这种使人们获得幸福的功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道德是个体认识把握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方法

道德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去认识和把握世界,使人达到“善”的境界,这种实践精神体现着人类去把握世界时与社会发生的价值关系,体现了人类通过这种精神实践实现的人的价值。道德能帮助人类认识社会,把握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理解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认清人生与社会的关系。道德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实践精神,可以为人类提供了解自我人生与社会的手段,因为道德使人认识到过分地膨胀个体生命力或过分地压制个体生命力都是违反人性的,都不利于社会与人的发展,因而也是不道德的,个体要获得人生幸福,不仅要有所“得”,更重要的在于去把握人生与社会时有所“德”,即理智地对待自我与生活,清醒地认识社会。

2.道德是个人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人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而人与人之间由于利益的矛盾冲突有可能使人类难以正常生活,必须对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进行调节,道德即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原则,要得到一个和谐的有利于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人际关系,既取决于每一个体内在的道德素养和品质,还取决于个体是否具有运用,操作道德的能力。不论是在家庭里还是社会中,个体必须面对和协调好人际关系,拥有宽容与谦让,理解与节制的品质,自觉遵守契约和相互守信,能够使个体得到家人、社会的信任、尊重和支持,毋庸讳言,个体通过道德有效地协调好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幸福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条件了。

3.道德为个人克制欲望提供理性控制

人生而有欲,是任其扩张,还是努力克制,古往今来的思想家都在用不同方式回答这个问题,对本能的尊重是对人的尊重的前提,但本能的过分任意扩张又会使人不成其为人。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能够为我们人类克制、驾驭欲望的扩张提供这样一个驾驭者,那就是人的理性,人的理性在道德生活中最集中的体现是主体自觉的道德义务。这种自觉的道德义务是主体内在的强制力,它不是人的负担,相反,它能为人获得尊严而做到自觉自愿约束自我,自觉的道德义务的强制功能就在于当理性与欲望、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帮助人处理这些矛盾。主体为获得人的尊严,运用道德和理性节制个体的欲望,并使个体欲望道德化。理性使人自觉接受道德约束,使个人幸福与社会利益达成一致。

4.道德为个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

道德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必须的精神动力,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日益发达,社会生活变得五彩缤纷,更加复杂多样,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压力,使现代社会中的人受到前所未有的心理刺激和精神压力,其结果便是工业社会中的人变得如气球,随时有爆炸的危险。显然,个体要在现代经济社会健康、全面的成长,就需要一种精神动力去慰藉人的心灵,抚平人的精神创伤。道德能够为人提供这种精神动力。道德本身就是这样一种动力。道德因素在现代人的精神构成中不是太多,而是严重不足。道德通过精神激励和精神价值导向为人的成长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一方面,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这种精神激励,因为它能促使人在发展中以积极的方式面对人生和社会,以坚韧的毅力在万般困难和艰苦环境,激烈竞争中执著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另一方面,道德给人的精神价值导向,使人在成长发展中通过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全面发展。个体只有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道德对人的一生既然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一个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受那些方面的影响呢?是家庭、是学校、还是社会。笔者认为在这三者之中,家庭的作用最大,下面主要就家庭在孩子道德品质形成方面的作用谈一些看法。

为什么要强调家庭在孩子道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呢?因为家庭作为人最初生活的群体,它是社会与个体发生联系的第一场所,它在人的道德形成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首先,家庭是人的生活共同体,其成员之间关系非常亲密,他们在长期共同生活的密切接触中,将会相互影响和潜移默化;其次,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伸,父母对子女抱有特殊期望,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进程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浓厚的情感;第三,子女从小生活在家庭之中,心理上和生活上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感和信任感,易于接受父母的教育与训练。

如果将子女道德的成长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那么子女小时受到的道德教育就是这一系统的初始条件,它将是系统发展的基础。同时,在道德观基本形成期间,一般来说子女与父母相处时间最多,父母能根据子女的表现利用反馈方法,随时校正子女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使子女的道德发展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家庭对子女的道德培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强:

1.建设良好的家庭文化

孔子道德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篇7

一、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概述

孔子的道德思想教育方法有多种,并且在我们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有教无类,循循善诱

每个人在教育面前是平等的,与金钱无关,与家庭背景无关。当时孔子弟子有三千多人,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层,这就体现出了孔子教育的有教无类性。如今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希望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成立起来了,这也是孔子有教无类的很好体现。但是还有好多经济实力较强的家庭,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接受住校教育。无形当中给孩子一种金钱至上的感觉,殊不知孩子的成长更需要家长的陪伴,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以身作则,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的教育背景下的孩子才会更加优秀。

(二)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孔子在教学的时候,就善于发现自己的弟子之间的不同之处,根据其特点进行教育,扬长避短。孔子认为在教学中不能千篇一律,也要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思结合也是孔子教学理念之一。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孔子学思结合思想的重要表现。另外孔子还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念,这也告诫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把学习和思考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思想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家庭教育当中,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不能只看着别家的孩子有什么特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那些方面有所发展。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用伯乐的眼光发现自己孩子的潜质,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切忌盲目教育,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二、孔子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所受教育的三大来源,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学习教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当中,家庭环境影响最为重要。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一)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因素

孩子在幼年时期受到家庭环境影响最大,这些影响与家庭经济无直接联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整个家庭的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根本原因。所以,家长有义务为孩子创造一个公平、和谐、健康、积极的家庭环境。

当今社会离婚情况日益增多,父母的离异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学校教育无法弥补的。家庭成员之间互敬友爱能够给孩子安全感,学校教育的重心还是文化教育,孩子人格的形成大多还是来源于父母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就能有效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另外,家庭教育也是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对于孩子对老师的偏见,家长应积极引导,帮助老师树立威信,家长是老师和孩子的桥梁。

(二)社会环境对家庭教育的正负影响

在社会主义社会,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组成单元,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社会大环境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总体方向,而每个家庭的教育有影响着社会环境。

我国央视频道从2002年开始推出了“感动中国”大型活动,这就为社会创造了积极向上的环境,从各行各业推选出积极的代表,为社会树立了楷模。他们的信念和精神都激烈着孩子,让孩子心里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

(三)同理心是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孔子强调“内省、慎独、克己、力行”,这不仅是孔子人格的实现原则,也是人际关系行为的表达标准。这种理念强调,道德教育不仅要重视个体教育,强化个体对于自我道德的认知,让孩子学会如何来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教育才是完整无缺的。否则,这种教育就是缺失、自私的,也无法达到最终的教育效果。如今的道德教育应该遵循双管齐下的原则,以做人为道德教育的主线,使人格规范体系(自我道德意识的培养)+人格完善体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生存发展教育,是人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统一。

三、结语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孔子的道德思想构成了它的核心之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孔子的思想构成的文化被称为伦理型文化,他的精神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的代表与传承。总之,孔子的教学思想为新时期的家庭教育指明了道路,成为家庭教育的指明灯。为此,要善于运用孔子的教学理论,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小江.论孔子以人性观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思想[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2]权太举.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3]刘军.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借鉴[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管理 篇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经济的迅猛发展, 环境的不断改变, 工作、学习、生活压力逐渐加大, 整个人类在诸多变化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处于这一变革时期内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出现了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 在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契合度不高的现实下, 产生了“双面人”的问题。

所谓的“双面人”指自然人以两张面孔、两种人格生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中。他们没有形成统一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 在人格上及道德价值取向上存在着严重的畸形。因此, 这些青少年中的“双面人”一方面在学校里尽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学校的各项要求, 克制着来自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不一致观念的诱导, 努力表现出一个“乖孩子”、“好学生”的形象;另一方面, 离开学校后, 内心中涌动的另一种欲望又促使自己去体验和尝试学校教育中所不允许做的事情, 如上网吧、打游戏等。长此以往, 青少年便会形成相互矛盾的性格与心理, 外显为“双面人”的形象。其危害是:就青少年个体而言, 诚信度下降, 如小学生说谎话、大学生不还贷款等;人格扭曲, 如马加爵、刘海洋等。就青少年整体而言,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培养很难实现。本文要从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契合度的角度来探讨“双面人”产生的原因, 寻求“合二为一”, 变“双面人”为人格统一、健康向上少年的方法、途径和措施。

二、“双面人”产生的原因剖析

(一) 观念的差异与错位

1.观念的差异

学校道德教育是指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 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 以培养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1] 。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 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2] 。学校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国家、学校的培养目标, 即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社会主义”,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观念倾向于利他主义。

家庭道德教育是指家庭为了使成员接受和遵循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 对未成年人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 包括提高道德认识、确定道德信念、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等[3] 。家庭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家长的培养目标, 受政治、经济及家长自身成长环境、经历的影响, 其观念倾向于利己主义。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观念上, 虽然都有培养符合道德规范的人这一共同之处。但是, 学校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体, 它具有群体性、总体性的要求, 与家庭教育以个体为主有着较大的差异。加上两者的契合度、匹配度不高, 势必逐渐产生差异, 导致“双面人”的产生。

2.认识的“错位”

多数父母将家庭教育的关注点和重点放在智育上, 而对道德教育和社会化培养表现为逐渐弱化, 认为道德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多数学校只注重群体性教育, 忽视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而进行的有的放矢的教育。片面地认为, 个体的道德教育主要在于家庭, 学校只起阶段性的引导作用。

这种认识的“错位”造成了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契合度不高甚至脱离的现象, 现在社会上流传“5+2=0”这一说法, 即学校5天的教育, 回家后两天就全部将其抵消。这个数学中不能成立的算式, 反映了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契合度上存在的问题, 寓意深刻。

(二) 内容的割裂与无序

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是指学校按照德育目标要求确立的, 具有特定结构的各类相关知识的系统性综合[4] , 是有计划、有系统、有固定教育内容的、以教育为主要形式完成的活动。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现阶段培养目标的要求来确定。应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设计方法和途径。应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的子目标, 有步骤、有计划、有衔接地形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 成为系统的工程。

家庭道德教育内容一般没有计划, 也没有系统和固定的教育内容, 具有随意性, 较之学校的道德教育效果更差。普遍存在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的现象, 家长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规律的无知, 社会不良风气在家庭中的渗透等, 种种差距使教育内容上的割裂和无序表现更为突出。

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上的割裂、无序和较低的契合度, 不能使教育内容和方法形成有机的整体, 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合力。而是, 各自为政, 削弱了教育的力度, 甚至出现了相背离的情形, 模糊了青少年的是非标准, 无法在青少年个体身上体现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和教育方法的连续性。再加上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和诱惑, 会使各种要求、标准无法在青少年身上做到统一。久而久之, 必然导致其双重人格, 外化为“双面人”。

(三) 形式上的单一与放任

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以“思想品德”等课程为主, 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为辅, 配合以班会、队会、团会等形式。弘扬的是主旋律, 面对的是全体学生, 突出的是整体性要求。多数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 形式比较单一, 缺乏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活动方式。应倡导根据年龄特点创设、摸拟实际情景, 让其在身临其境中判断是非, 做出选择等模式。

家庭道德教育往往是一对一的教育, 其子女在观察、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中获得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由于青少年的父母对于学习成绩这样的显性指标 (试卷分数) 多数家长非常重视, 而对于思想道德这样的隐性指标则关注不够。孩子出现问题时, 要么采取训斥、打骂的方法, 要么就是放任自流, 任其自然成长。形式上的单一与放任, 加速了“双面人”的形成。

三、如何“合二为一”, 改变现状

(一) 强化教育理念的转变, 是架起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之间桥梁的重要保障

1.在“以人为本”理念上的统一

无论是学校道德教育还是家庭道德教育都应着眼于学生这个“人”的发展, 由自然人到社会人该如何转变?是利他还是利己?我们应该看到, 人是群体性生活的, 无论是单纯的利他还是利己都会使交往受阻、变形。只有建立在人己互惠基础上的交往才是稳固、和谐、长久的。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看到和教会学生如何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该如何为人、行事、立身。

2.变“错位”为“互补”, 高度契合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孩子成长的一生中, 家庭始终伴其同行, 学校只是阶段性的, 家长应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应在智育、美育、德育、体育等保持一致, 在空间 (学校——家庭) 和时间 (课堂——课后) 上互补, 根据孩子的道德发展阶段与水平, 确立统一、完善的目标。变“大手牵小手, 并肩齐步走” (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 为“手牵手, 一同向前走” (教师——家长——学生) 。

(二) 关注教育内容的连接性与契合程度, 是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朝着良性发展的基础

1.建构全方位、立体的道德教育内容框架, 保证其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统一性

比如:在同一年龄段设立两个体系, 一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 二是家庭道德教育内容。这两个体系根据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根据这一具体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道德发展水平, 按人与自我、人与社会 (人与人、人与群体) 、人与自然几个维度确立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

这样, 由学校到家庭、由课内到课外、由点到线, 进而形成面, 并根据年龄逐级上升发展为全方位、立体的道德教育内容框架, 保证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

2.建立合理的奖励与惩罚机制, 保证其有续、持续的发展

奖励与惩罚机制也要根据道德教育内容框架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价, 并要做到每周或每月的家、校总结。全方位的评价学生, 保证道德教育内容有序、持续地发展。

(三) 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与人性化, 是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充满生机与动力的源泉

1.变教导教化式为体验引导式

学校道德要强调人的主体性, 教育目标要回归到人身上、人的生活中, 引导学生不断突破原有的道德认知层次, 发展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提高道德水平。教师是引导者, 而非灌输者。适当地运用体验教育, 创设适合其道德发展阶段的具体、真实的情境, 让学生在体验中会判断、会选择、会做出正当的行动并形成合理的道德价值趋向。

2.变点对点为点对群

家庭道德教育要突破父子、母子这样的点对点式的教育与模仿, 要抓住孩子这个“点”, 让其回归到生活中去接触更多的“群”, 比如:家庭联谊等, 在活动中, 观察孩子在群体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并究因、改进。同时, 在走出家庭的活动中, 在与社会大自然的接触中, 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学会交往、生存等基本能力, 对社会有一个基本、合理的认识。并针对现在独生子女的特质, 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规则意识。

3.变直线单一式交往模式为立体多样式交往模式

(1) 成长记录袋的应用与拼图效应。以小学生为例, 每个学生可以建立两个属于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一个记录在学校的表现, 一个记录在家里的表现, 包含德、智、体、美、劳五个分袋。每学期初由教师和家长共同指定在学校、在家需完成的各项具体目标, 可以和雏鹰争章结合起来。

这样的模式可以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索欲及长期坚持做事、持之以恒的品质, 懂得在家里和在学校表现要一致, 这样才能成为好孩子;又让教师、家长明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深刻体会教育合力的重要性, 共同拼出一个人格统一、健康向上的孩子, 共同拼出美好的未来。

(2) 家、校德育网络平台的构建。家、校德育网络平台主要是由学校构建、家长参与、教育专家指导的旨在共同解决青少年在不同环境影响下产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偏差问题。既面向群体解决共性问题, 又针对个体解决个别差异, 及时发现、分析、解决存在和潜在的问题, 遏制和避免诸如“双面人”等现象的出现。群策群力, 形成教育合力,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育人”而非“育才”。

总之, 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的契合问题是非常复杂的, 笔者只是浅显的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但是我们相信在更多研究者及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 “双面人”将“合二为一”, 变成人格统一、健康向上的少年。愿祖国未来的花朵们都用一张笑脸面对阳光、面对生活、面对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常生禾.学校德育指南[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91:7.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4.

[3]刘研熙, 罗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 .

当代家庭道德教育中的传统因子 篇9

关键词:家庭教育,传统道德

中国家庭道德教育历史悠久, 五千年文明的积淀为后世传下了许多经典的思想和著作, 对当代家庭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男女不平等观念依然局部存在。中国历史上男女不平等现象一直存在, 在各个朝代由于其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儒家要求女子要遵守“三从四德”, 三从即“在家从父、及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把女子严格拘束在一个狭小的活动范围之内, 没有平等的权利, 却不得不履行更多的义务, 在男人的世界里永远都只是配角。

在当代, 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有所改善, 在大中城市和一些开放城镇, 男女正在逐渐实现平等, 有些地方在家庭中女性比男性更具有发言权和决定权, 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 在许多农村地区, 特别是偏远山区, 男女不平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家技传男不传女, 生男才能传后代”的思想十分严重, 在生育问题上, 妇女以生男为贵, 生女为贱。产妇也会因为孩子的性别而受到家庭的不同待遇, 其直接影响到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尊严。有些地区, 甚至有人把新生的女婴抛弃在荒郊野地, 任飞禽走兽啄食。妇女在一胎生男不成后被逼再生, 多次生产后有些妇女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以致以后病痛频繁, 伤痛不断。同时, 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文化相对愚昧等缘故, 农村女孩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很多农村女孩被迫退学外出打工挣钱养家, 从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而男孩子却有机会接触到教育的熏陶, 从而改变命运。这样的不平等现象使女孩子在社会和家庭中始终作为弱势群体而存在, 不得不依照传统妇女的命运嫁人、相夫、教子, 终其一生也得不到公平的对待。

其次是家庭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增广贤文》说, “不求金玉重重贵, 但愿儿孙个个贤”, 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对孩子在道德方面的修养和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儒家思想要求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就其本身含义而言, 修身就是要使自身具有完善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 要让自己的行为道德和品行符合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强调“爱国忠君”、“忠、孝、悌、贤”、“立德友善”、“谦恭自律”等, 用严格的礼仪规范来约束人的道德行为。所以古代有“举孝廉”“彰孝子”“九品中正”等征选德才的制度。

在当代, 家庭道德教育依然注重道德情操的培养。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重视对孩子的言行规范, 使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质。当代家庭道德教育秉承了传统教育的五方法, 即“受教结合、胎教与早教结合、严慈并济、言传身教并施、读书与躬行互动”, 将道德教育贯穿在孩子的整个受教过程中。不管是农村家庭还是城市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道德修养的塑造, 坚决避免孩子养成败坏的道德行为。在言语上, 家长特别要求孩子不能说脏话, 杜绝不文明语言进入孩子生活, 在生活环境和氛围上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习惯, 教育孩子以一个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尽管当代社会开放程度很高, 家长在教育中也没有丢弃传统道德教育的精华, 爱国、敬业、团结、友爱、自尊、自立、自强、自爱的精神依然代代相传。这些传统道德教育因子的存在, 使当代家庭教育始终秉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节, 使得中国文化代代相传, 使得中华民族能够以一种与众不同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的顶端。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因子为受教者提供了精神的养分, 使得民族精髓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 也为现代家庭道德教育奠定了基础。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道德是一个国家的精髓, 对于当代家庭道德教育, 传承和学习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思想和精髓还是非常必要的。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 比如:父母慈、子女孝;“夫和而义, 妻柔而正”;“兄长友爱、弟幼悌恭”;“公家之利, 知无不为”, “至公无私”及其所包含的爱国思想;还有“邻里和睦、敬长爱幼、勤俭持家”等, 这些在我国当前的家庭美德乃至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都是可以借鉴的。

当代家庭道德教育越发科学化、个性化, 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传统道德因子依然不可忽略, 它所传承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精髓对于完善受教者的品格和个性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对于受教者的成长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段文阁:《颜氏家训》中的家庭道德教育初探, 齐鲁学刊, 1989 (3) 。

[2]杨雷、魏长领:《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今析》,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04) 。

[3]赵崇田:《浅谈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观》, 《道德与文明》, 1996 (01) 。

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管理 篇10

我们说艺术是一种源于现实生活,但又高出现实生活的创造,影视艺术也不例外。一般而言,电影中的叙事故事在现实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原型,这种原型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绝对的故事原型。电影艺术巧妙地运用叙事蒙太奇,将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发生的不同的事情交叉组合在一个人或者是一整段完整的故事上。虽然有些偏差但也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尤其是叙事电影,例如成长类电影。从教育学的视角审视成长电影,我们发现:它在叙述青少年心理成长的这一过程中,暴露出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很多问题,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方面。本文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家庭道德教育内容的偏颇———对家庭伦理的漠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庭道德教育的质量对学生身心成长影响很大。我国是一个很重视家庭伦理的国家,从古代就将“父子”与“君臣”列为同等重要的关系地位,认为“百事孝为先”,提倡父子之间尊卑有序。《孝经》中更提出了“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古人将孝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可见,中国自古就有着尊重家长、孝敬父母等良好的家庭伦理传统。

直到当代社会,我们依然提倡这种精神。然而透视成长电影,我们发现这种精神被忽略掉了,家长对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中恰恰缺少了对父母的尊敬与爱这一重要的内容。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多为:如何努力学习,怎样发展特长,而对父母的爱的引导少之又少。青少年大多处于生命成长的青春期阶段,这一时期是一个负重时期,要学会负担起各种义务和责任,尤其是要了解对父母的义务。作为家长如果把家庭教育的重心仅仅放在学生的学习上,而忽视了家庭伦理道德教育,这种做法是百害而无一益的。一个连尊敬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的人,还能算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么?

电影《我是你爸爸》中的马林生作为一位父亲,他与儿子马车之间关系的恶化,正是源于他对儿子教育的偏离。他关心的重点是儿子在学校如何如何,却忽视了儿子马车在家里应有的角色,特别是在他们这样一个单亲家庭里。马车失去母爱,他会有意无意地淡化母亲这一概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产生不了要尊敬母亲这种思想。长期在单亲的环境中,如果没有父亲正确积极的引导,正处于青春反叛期的马车也不会对父亲马林生表现出过多的尊敬。于是,他们的关系便恶化到“父子不是父子,朋友不是朋友”,最终父子陷入绝交的境地。可见,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二、家庭道德教育方式的不得当———“大棒政策”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将子女的教育与家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子孙贤则家道昌,子孙不贤则加家道消败”。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家庭教育显然是十分严格的。于是,我们对于出现“棍棒之下出孝子”这种崇尚武力的家教方法便不足为奇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方法在当今社会仍然大为受用,至今部分家长仍主张用武力解决问题。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偶尔调皮捣蛋,于是家长轻则厉声呵斥,重则拳脚相加,甚至是愈演愈烈而成为家庭暴力。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势必给孩子造成的一定的心理阴影,甚至使他们极易产生逆反心理。青春期是一个反叛的时期,由于青少年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体在这个时期往往产生很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从内心渴望能够得到成年人世界的认可和尊重。他们长期生活在一种成年人控制话语权的世界里,以一种顺从的姿态生活着,但在自我意识强烈的青春期,一旦面对过于强势的控制力,往往产生一种反抗倾向。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青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行为规范产生抗拒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利于个体健康成长的问题。透视成长类型的电影,不难发现影片中问题少年生成的最直接动因大多为父母粗暴的教育方式。

电影《孔雀》中的弟弟他是个性格敏感、忧郁、自尊心强的男孩子。处于青春期的他对性有了朦胧的概念,他偷偷地画女人的裸体,结果被父亲发现。作为父亲没有对孩子的这一行为进行合理的疏导和教育,而是严厉的呵斥与“棍棒政策”,直接导致弟弟辍学,离家出走。家本是温馨的港湾,父母是最温暖踏实的依靠,由于粗暴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影片中弟弟对家的厌倦,对父亲的恐惧与失望。于是他选择了离开,等他再回来的时候,他断了一根指头……

三、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的错位———过于功利化

当今社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丝毫不输于古代,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是他们如何成才,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种人才不同于我们所说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种人才观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社会需要什么人才类型,就给套上这种人才类型的模子,加紧鞭策孩子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全然不顾及孩子自身的喜好。这种做法是违背孩子生命成长规律的,也是不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

在家庭道德教育方面,家长也是如此。所谓的爱科学,演变成了爱学习;所谓的爱劳动流于形式,变成了学校里劳动,家里养尊处优;所谓的文明礼貌教育变成了讨好别人的“蜜嘴”,孩子的童真,变成了阿谀逢迎。在这种功力性的教育目的驱使下,又怎能培养出诚实、正直、热爱集体的孩子呢?社会需要的是这种人才吗?家庭教育要培养是诚实、勇敢、有理想、心中有爱的孩子,这才是我们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

电影《闻香识女人》中的查理,无意间目睹了他的几个同学戏弄校长的过程。校长要求他说出主谋、否则要对他加以惩罚。在史法兰的帮助下查理最终做出了正确的决断,完成了内心的成长。从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内心充满阳光的、真实的孩子,而不是一味追求目的性、功利性和社会化。

电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自身的艺术性,更多的是蕴含在它背后的巨大价值,尤其是教育价值,更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利用。本文旨在透视成长电影中的家庭道德教育,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家长和教师能引以为戒,从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摘要:自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咖啡馆的地下室, 公开售票放映了世界第一部电影《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至今, 在短短百余年里, 电影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艺术流派与影视类型, 完成了从一种单纯的艺术类型到融合艺术、商业和文化于一体的影视文化的蝶变。在众多的电影门类中以描述青少年成长经历为题材的成长电影与青少年的联系最为密切。本文笔者主要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成长电影中的家庭道德教育, 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成长电影,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孝经》

上一篇:花儿下一篇: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