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2024-05-24

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研究(精选十篇)

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篇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泥、石材、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产品的产量多年雄踞世界首位,产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有所下降,各种新型建材不断涌现。但是,我国建材行业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当前,我国建材行业的发展存在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如面临能耗高、污染重、产销失衡;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产品亟须结构调整和利润率较底等问题。如何对建材企业(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经营业绩进行科学地定量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来促进建材行业的产业升级,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培育建材行业巨头,是我国建材行业面临的重点和难点。

1 建材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模型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房地产行业、制造业等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甚多,但是针对建材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进行分析的研究甚少。就采用的方法来看,国内学者主要用因子分析法方法,但该方法对公司结构变化的动因不能进行分析,难以提出改进业绩的方向和途径。而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技术评价我国建材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对效率,该方法不需要对投资者偏好及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假设,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建材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并测算出具有代表性上市公司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和纯规模效率,对非DEA有效的公司提出使其达到DEA有效的可行的措施,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我国建材行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对策。

数据包络分析是运筹学、管理科学和数理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是由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学者于1978年开始创建的。DEA是使用数学规划模型考虑多种投入的运用和多种产出的产生,用于评价部门(称为决策单元,即Decision Making Unit,简记为DMU)间的相对有效性(称为DEA有效)。它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是用于评价部门间是否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1]。DEA以某一生产系统中的实际决策单元(DMU)为基础,建立在DMU的“Pareto最优”概念之上。它主要是通过保持DMU的输入或输出不变,把每一个被评价单位作为一个DMU,再由众多DMU构成被评价群体,通过对投入和产出比率的综合分析,以DMU的各个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权重为变量进行评价运算,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各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评价DMU的相对有效性,确定各DMU是否DEA有效,同时还可用投影方法指出非DEA有效或弱DEA有效DMU的原因及应改进的方向和程度[2]。

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很多种DEA评价模型,分别应用于不同行业领域,其中CCR模型和BCC模型是DEA的常用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为投入导向DEA模型和产出导向的DEA模型。用投入导向的DEA方法测出的效率值为既定产出量下的最小可能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率;用产出导向的DEA方法测出的效率值为既定成本下实际产出量与最大可能产出的比率[3]。本文采用的模型为投入导向型DEA模型。

设有n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都有m种类型的输入和r种类类型的输出,设xi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类型投入的投入量,yr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r种类型产出的产出量,记DMU输入为xj=(x1j,…,xmj)T,输出为yj=(y1j,…,yrj)T(j=1,2,…,n),则可以用(xj,yj)表示第j个DMUj,s+与s-为松弛变量,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xj≥0,yj≥0,j=1,2,…,n,即其分量非负且至少有一个是正的。

CCR模型:基于输入的评价DMU总体效率的具有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CCR模型[4](它的含义是找n个DMU的某种线性组合,使其产出在不低于第j0个DMU产出的条件下投入尽可能小)为:

{min[θ-ε(j=1ms-+j=1rs+)]=vd(ε)s.t.j=1nxjλj+s-=θx0j=1nyjλj-s+=y0λj0s+0s-0

CCR模型可以评价DMU的规模和技术两个方面的综合效率。设最优解为λ*、s*-、s*+,则有:

(1)若θ*=1,且s*-=0,s*+=0,则决策单元j0为DEA有效,决策单元的经济活动形成的有效前沿面为规模收益不变,DMU为规模且技术有效。

(2)若θ*=1,但至少某个输入或者输出大于0,则决策单元j0为弱DEA有效,决策单元的经济活动不是同时为技术效率最佳和规模最佳。

(3)若θ*<1,决策单元j0不是DEA有效,决策单元的经济活动既不是技术效率最佳,也不是规模最佳。若DMU无效,我们可以通过DMU在相对有效平面上的投影来改进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在可以不减少输出的前提下使原来的输入有所减少,或在不增加输入的前提下使输出有所增加[5]。

(4)如果存在λj*(j=1,2,…,n)使得∑λj*=1,则DMU为规模收益不变;如果不存在λj*(j=1,2,…,n)使得 ∑λj*=1,若∑λj*<1,则DMU为规模收益递增;如果不存在λj*(j=1,2,…,n)使得∑λj*=1,若∑λj*>1,则DMU为规模收益递减[6]。

BCC模型:基于输入的评价DMU纯技术效率的具有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C2GS2模型,又称BCC模型为:

{min[θ-ε(j=1ms-+j=1rs+)]=vd(ε)s.t.j=1nxjλj+s-=σx0j=1nyjλj-s+=y0j=1nλj=1λj0s+0s-0

BCC模型计算的DMU效率是纯技术效率,能反映出DMU的纯技术效率状况,称为纯技术效率。设最优解为λ*、s*-、s*+、σ*,则有:若σ*=1,则DMUj0为弱DEA有效(纯技术);若σ*=1,且s*-=0,s*+=0,则DMUj0为DEA有效(纯技术)。

根据DEA的理论,总体效率θ*、纯技术效率σ*、纯规模效率s*这三个参数之间存在关系,即为:

s*=θ*σ*

该公式是用来评价第j0决策单元DMU的纯规模效率。

2 建材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过程

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选择DMU时要注意以下三点要求:第一,DMU的同质性。因为数据包络分析(DEA)是评价同等样本单位效率的相对优劣情况,因此DMU的选择应具有相同的目标和任务、相同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处于大致相同的外部环境。在实际计算时,如果所选取的DMU不满足这一要求,计算结果会产生很大的误差。第二,DMU的差异性。原始DMU的数据之间应是非线性的,差异性不明显会导致分析的结果没有意义。第三,DMU数量的适当性。参与评价的DMU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7]。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两市A股市场建材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沪深两市中以建材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利用2010年我国各建材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信息。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我们剔除部分统计数据缺失、业绩比较差、st股、无年报的建材行业上市公司,共选取了40家建材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如表1所示。

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原始数据来自于以下网站:中国证券之星网、巨潮资讯网、上市公司资讯网、wind金融数据库、中经网。本文研究借助了Excel 2003和SPSS17.0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2.2 数据指标的选取与处理结果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评价模型,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指标选取对评价结果是否科学至关重要。根据数据包络分析(DEA)指标的选择须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即综合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简洁性原则和可操作原则[8],同时根据数据口径的统一性、可比性,并考虑可得性,选用总资本x1(单位:亿元,投入一)、员工总人数x2(单位:百人,投入二)、主营业务成本x3(单位:亿元,投入三)作为输入指标,主营业务收入y1(单位:亿元,产出一)和净利润y2(单位:亿元,产出二)作为输出指标,用WiVi分别为各输入和输出技术无效公司经过改进后的理想值,40家建材行业上市公司作为决策单元。数据取自各上市公司2010年度年报,数据可信度较高并且真实可靠,同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采用CCR模型和BCC模型计算,把数据输入DEA处理软件DEAP2.1,可以得到40家建材行业上市公司的效率得分及构成分布情况。数据处理结果见表2、表3所示。

续上表

从表2中对40家建材行业上市公司DEA有效性的评价结果不难看出,这40家建材行业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公司存在非DEA有效的问题,同时存在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即投入冗余和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即为产出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待对技术无效公司进行改进,结果见表3所示。

注:表中空格部分表示不需要改进

2.3 结果分析

2.3.1 效率分析

从表2数据计算结果可以分析出建材行业上市公司中处于总体效率和纯规模效率前沿面上的公司为:南方建材、福耀玻璃、博闻科技、山东药玻、海螺水泥、天山股份、中材国际,共为7家公司,占样本总数的17.5%,而有82.5%的公司在总体效率和纯规模效率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由此说明建材行业许多公司的总体效率还不理想。同时可以看出,在纯技术效率前沿面上的建材公司有:南方建材、棱光实业、福耀玻璃、赛马实业、博闻科技、山东药玻、海螺水泥、天山股份、中材国际,共为9家公司,占样本总数的22.5%,产业平均的技术效率为0.858。这说明我国建材行业上市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这与我国经济复苏、出口增加,加上在国家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拉动下建材行业迅猛发展和良好的市场表现是相符合的,但产业中有77.5%的公司没有达到纯技术效率,说明整个产业内的生产管理、经营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去年我国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较为严厉,增加了房地产行业的市场风险,然而建材行业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上游行业,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增加对建材行业影响较大;另一个方面是由于建材属于高能耗产业,我国建材行业更是能耗偏大,建材成本中大部分为原料和能源成本,虽然建材产品的价格处在上升阶段,但是以煤、电、油等为主的建材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给建材行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此外,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尾年,建材行业面临的节能总目标是力争使建材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20%的压力。40家建材行业上市公司的总体效率平均值为0.817,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858,规模效率的平均值为0.950。建材行业的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均较大,这主要源于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持续刺激,同时国际经济复苏也使行业经营情况进一步转好。

我国建材行业的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建材行业总体上“大而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生产集约化程度太低,目前尚属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建材行业的整体效率、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提高,须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根据DEA的总体效率值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排序,排序的结果可作为产业主管部门在比较各公司经营效率时重要的参考依据。而由于有效的公司所有效率值都为1,不能利用该指标对它们之间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可以利用表2中的“被参考次数”进一步对有效DMU进行评价,从表2可以看出,在所有有效的DMU中,“被参考次数”排前四位的是山东药玻、天山股份、南方建材、海螺水泥,其次数分别为32、26、19、10;排后三位的是中材国际、博闻科技、福耀玻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在7个有效DMU中,山东药玻、天山股份、南方建材、海螺水泥这4家上市公司的绩效有效性的相对稳定性更强,中材国际、博闻科技、福耀玻璃这三家公司绩效有效性的稳定性相对较弱。

2.3.2 投影分析

在评价对象为DEA无效时,其在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即进行调整的方法为:

{x^0=θ*x0+S-*y^0=y0+S+*

(x^0y^0)为(x0y0)在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相对于原来DMU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调整非DEA有效的DMU输入、输出值来使该DMU达到DEA有效[9]。

非DEA有效的DMU在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是有效的,即通过适当调整非DEA有效的DMU的输入、输出数值使其达到有效。下面以中材科技为例进行分析。

中材科技在生产前沿面(基于输入的C2R模型)上的投影点为:x1=0.875×45.261-5.670=33.933,x2=0.875×28.100-3.520=21.068,x3=0.875×18.126-2.271=13.589;y1=25.536,y2=1.770+0.304=2.704。计算结果表明:中材科技在保持目前产出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达到DEA有效,应当缩减其相应的输入值,即总资本减少11.328亿元、员工总人数减少70人、主营业务成本减少4.537亿元,通过投影分析,得到净利润的改进目标值可以达到2.074亿元(从表3中可以看出)。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减少表明投入过剩,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为0.304,表明产出(技术市场成交额)不足。通过以上分析,反映了在目前建材行业管理中,对于成本的管理和人员的调整这两个方面要着重加强,因此中材科技可以通过总资产、员工总人数、主营业务成本的减少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收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谋求更高的获利水平。对于其他非有效的DMU可以采用上述类似分析,通过计算其他公司非DMU有效的DMU在其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就可以得出投入的可节约量和产出的可增加量,即他们与7家目标公司相比的差距。

2.3.3 规模效益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DMU的规模效益状况,其中南方建材、福耀玻璃、博闻科技、江西水泥、山东药玻、海螺水泥、天山股份、中材国际共8家公司规模效益不变,占总样本的20%;有28家公司规模效益递增,占总样本的70%;有4家公司规模效益递减,占总样本的10%。按照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将生产过程按规模大小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规模效益递增(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第二阶段是规模效益不变(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且边际产量大于0);第三阶段是规模效益递减(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且边际产量小于0)。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建材行业上市公司大部分处在规模递增的阶段,有90%的企业处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只有少数企业处在规模效益递减阶段。这表明我国建材行业大部分上市公司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对于规模效益不变的公司,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而在现有的投入水平下产出最大,即为规模有效;处于规模递增状态的公司,说明在适当增加投人量下能得到相对更高比例的产出效益增量,此时这些公司会增加投入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资本规模,从而增加产出;而对于规模效益递减公司,它们投入规模的增量只换取到相对较小的产出效益增量,此时这些公司应减少资产规模,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3 结论与启示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进行建材行业经营绩效比较分析的有效手段,该方法可以确定生产前沿面、各DMU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纯规模效率、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分析等,同时能给决策者提供效率评价、规模效益分析等方面的定量信息,使决策更加可靠[10]。

通过DEA模型对2010年我国建材行业40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建材行业40家上市公司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其中只有8家相对DEA有效,大部分上市公司相对DEA无效。在DEA无效的公司中,都存在投入剩余或者产出不足,其中:有4家公司呈现规模收益递减,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通过技术的提高和合理配置投入规模,生产高端产品,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增长;有28家公司呈现规模收益递增,这些公司可以增加投入,进一步扩大资本规模,从而增加产出。

分析表明,我国的建材行业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虽然建材行业受固定投资影响非常明显,是属于强周期性行业,未来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受建材需求下降和价格下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下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但是总体看来,我国对建材行业产品需求量将会长期保持较高的水平;同时,根据建设部的要求,2020年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特大城市新建建筑实现节能65%,新型墙材的产量占墙体材料产量的比重至少要达到80%,建筑应用比率要达到90%以上。我国建材行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从长期来看建材行业前景光明。

本文运用DEA模型科学客观地分析了建材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建材行业各上市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人员冗余、固定资产占用过大、管理费用支出偏高,这些问题导致建材上市公司运行效率较低,因此有关建材类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加强公司的成本控制、强化公司治理等策略,注重提高自身经营效率,使经营绩效达到相对有效。在政府支持方面,建材类企业高风险的性质不符合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一般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有必要探索建立为建材类企业服务的专业化的科技发展银行。

摘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CR模型和BCC模型对40家建材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研究,测算了各公司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对非DEA有效的公司指出了使其达到有效的改进路径和方向。通过对建材类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和分析,发现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者作出正确决策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进而有助于提高建材类上市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建材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魏权龄.DEA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54-162

[2]盛昭瀚,朱乔,吴广谋.DEA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04-211

[3]张群,荀志远.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项目环境效率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12-15

[4]马占新.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7-36

[5]CLIFFORD MAY.Dyntamic corporate culture liea at the heart of elfec-tive security strategy[J].Computer Fraud&Security,2003(5):10-13

[6]KATZ,MICHAEL,CARL SHAPIRO.Product introduction with net-work externalities[J].Journal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92,40(1):55-84

[7]樊纲.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68

[8]MARCOS SINGER,PATRICIO DONOSO.Empirical valdation of anactivity-based optimization system[J].In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tion Economics,2008(1):335-345

[9]蔡蓉.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与评价[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7):74-75

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篇2

一、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根据系统管理理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内外部一系列因素,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既要考虑上市公司内部各种影响战略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更要考虑外部环境对上市公司经营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特别是要考虑中国上市公司所处国情特点和环境的特殊性。在设计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体现以下几个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合、过去业绩评价和未来发展能力评价的结合、内部层面和外部层面的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只有实现以上几个结合,才能很好地避免中国现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具体来说,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定量指标(评价指标)和定性指标(评议指标),其中定量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包括五方面:财务层面评价指标、顾客层面评价指标、内部流程层面指标、创新与学习层面指标、社会责任层面指标;定性指标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管理者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基础管理水平、社会综合贡献、信用操守情况等八方面。整个体系完整反映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避免评价内容不全的弊病。我们在对财政部颁布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详见表1。

民办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篇3

摘 要:在综合评价中,评价的对象往往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模糊性,将模糊理论与经典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得到的评价方法称为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将使结果尽量客观 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在模糊综合评价中,权值的分配主要靠人的主观判断,因素过多时就很难准确分配权重,本文尝试利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权向量从而建立评价模型。民办高校绩效评价是一个多指标,多属性并且具有模糊性的评价过程。利用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对民办高校绩效进行评价能够更客观,更科学地反映高校教师的绩效状况。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民办高校;绩效评价

民办高校教育评价是一个多指标、多属性并且具有模糊性的综合评价过程。综合评价是指综合考虑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或系统对其进行总的评价。在实际应用中,评价的对象往往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模糊性,将模糊理论与经典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得到的评价方法称为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将使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在模糊综合评价中,权值的分配主要靠人的主观判断,因素过多时就很难准确分配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权向量来建立评价模型能够使权重分配更合理。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对民办高校教育综合评价能够更客观、更科学地反映其绩效状况。

一、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一)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设U={u1,u2,...,un}为待评价对象的n个指标构成的集合,称为指标集。设V={v1,v2,...,vm}为m个评语(或等级)构成的集合,称为评语。

由于各种指标所处地位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可用权重W=(w1,w2,...,wn)来描述,它是指标集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又称权向量。对于每一个指标Ui 单独作出的一个评判f(Ui),可看作是U到V的一个模糊映射f,由f可诱导出U到V的一个模糊关系Rf,由Rf可诱导出U到V的一个模糊线性变换TR(A)=A○B=B。它是评判集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即为综合评判。(U,

V,R)构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U,V,R是此模型的三个要素。

上述的模型属于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实际上,有许多复杂问题,不仅要考虑的因素多,同时各种因素往往又具有不同的层次。这种情况下要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本文是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来建立高校教育绩效评价模型。

二、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权向量的原理与步骤

首先建立优先关系矩阵。在模糊层次分析中,优先关系矩阵是每一层次中的因素针对于上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两两比较建立的矩阵,也称为模糊互补矩阵。作因素间的两两比较判断时,采用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定量表示,则得到的模糊优先关系矩阵A=(aij)n×m其具有如下性质:

依据上面的数字标度,因素x1,x2,...,xn相互进行比较,则得到如下模糊互补判断矩阵:

接下来,将优

三、民办高校教育绩效评价模型

(一)确立评价指标层次及评语集。 建立民办高校教育绩效综合评价指标层次,评价中主要涉及的三个方面的指标为中间层,依次建立递接层次结构,如表2。建立评语集为:V={优秀,良好,较好,一般,不合格}。

(二)构造优先关系矩阵并计算各因素权重值。在指标层次结构表的基础上建立优先关系矩阵,然后将优先关系矩阵改造为模糊一致矩阵如下。

A- B优先关系矩阵以及A-B模糊一致矩阵:

(三)建立评价矩阵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民办高校的三位教师的绩效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设计评价问卷,由院系直属领导、教学督导等10位领导填写评价问卷,建立评价矩阵R1、R2、R3。例如针对教师A的教学工作量情况,参加评价的10人有3人认为优秀、5人认为良好、1人认为较好,1人认为一般,没有人认为不合格。则评价矩阵R1的第一行为(0.3,0.5,0.1,0.1,0),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评教、课外辅导、教学研究与改革情况建立R1的其他四行。同理,建立R2、R3,综合评价为B=W○R,其中: 最后,教师

A的综合评价结果为0.915,教师B的评价结果为:0.882,教师

C的综合评价结果为:0.903,排名为:A、C、B。此评价结果与专家听课、学生评教、同行评分最终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四、结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权向量来建立评价模型能够提高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的科学性和可信性,使得评价结果更合理。应用此评价模型来考量民办高校的绩效情况能够更科学地反映其实际情况,避免了传统的将各项指标分数相加求和的不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李长华,曾晓东.美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存在的争议.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1)

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篇4

Vki表示第i个被评价上市公司的第k个指标的评价值, k=1, 2, …, m, i=1, 2, …, n0取第k个指标的最佳值Vk0=Optimum (Vki) 作为参考数列的V0的第k个分量。本文所采用的正向指标, 其最佳值取公司财务数据的最大值, 由于所选用的指标量纲并不是统一的, 需要对评价指标的数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将理想上市公司各指标的财务数据组成的向量V0规范化后得到X0= (X10, X20, Xm0) 的作为参考数列, 并将Xi作为比较数列, 计算被评价上市公司的各指标与理想公司相应指标的关联系数:

其中, ζ称为分辨系数, ζ∈[0, 1], 按惯例ζ取值为0.5。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标准化后的指标提取主成分因子Yi, 使这些主成分因子包含原始数据的信息总量达到90%以上, 同时得到Yi对应的特征向量λi, 综合得分T0i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Tk和T0的绝对关联度ε0k以及相对关联度η0k进而得到Tk和的综合关联度ρ0k

按照ρ0k (k=1, 2, …, m) 的大小排序, 排名越靠前的指标赋予该指标的权重越大, 再利用关联系数矩阵E和权重矩阵求出关联度:

由于理想上市公司的各项指标均由最优的指标构成, 所以某上市公司与理想公司的关联度越大, 说明绩效越优。

二、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了交通运输行业具有代表性的10家上市公司, 评价其在2010年上半年的综合绩效水平, 公司绩效指标规范化处理后的数据见表1:

从上表数据可以计算出上市公司各个指标与理想上市公司各指标关联系数γki的值, 由于宁沪高速近几年发展比较平稳, 且财务数据较全, 选之作关联优势分析来确定整个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宁沪高速对应的11个指标提取三个主成分子因子Y1, Y2和Y3, 三个主成分因子所包含的原始信息总量为97.40%, 其对应的特征值λ1, λ2和λ3分别为6.5894, 3.2605和0.8638, 然后计算出k第个指标Tk和T0之间的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以及权重, 赋权后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见表2:

由此得到交通运输行业各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 如表3所示:

三、评价结果分析

整体来看, 排序靠前的现代投资、中国远洋、中国国航等均显示出了较强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扩张能力, 尤其是现代投资, 自2005年以来的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47.58%, 近五年每股收益平均增长率为34.67%, 高居公路与铁路行业排名第一位。排名第二的中国远洋2010年上半年总资产周转率和营业收入分别为0.59和207.88亿元, 显示出公司强大的规模优势, 经营期间总资产的运营效率优于交通运输行业其他上市公司。中国国航的优势则体现在营业收入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上面, 分别为196.11亿元和17.95%。公司在国内上市航空公司中拥有国内最完善的航线网络和最大的国际航线网络, 受到出境游人数快速增长和国际经济环境持续复苏的推动, 公司盈利水平稳步提高。

四、讨论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问题,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既有效解决了信息条件不完全的小样本系统的分析局限, 又克服了灰色关联模型的主观赋权问题。实证分析表明, 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状态, 行业龙头公司业绩优良, 而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其盈利能力, 资产管理效率都不及龙头企业的表现, 这表明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和方法符合实际, 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摘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评价体系和研究方法, 科学地选取评价指标, 建立灰色关联模型, 并借助主成分分析法解决灰色关联主观赋权的缺陷, 得出一个根据指标内部结构关系确定的综合评价体系, 对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评价和排序。实证分析表明, 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状态, 行业龙头公司业绩优良, 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其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效率都不及龙头企业的表现。

关键词:灰色关联模型,主成分分析,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邓聚龙.灰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2]梅国平.论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J].企业经济, 2003 (10) :189-190

我国环保类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篇5

关键词:环保类公司 DEA分析法 绩效评价

我国环保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且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但由于起步较晚,并受到相关产业的技术制约,总体来说还不成熟,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因此,为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环保企业绩效进行评价是必要的。

企业绩效评价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对企业绩效的评价实际上是对其生产状况、经营管理水平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到目前为止以量化为主的绩效评价主要有四种方法:EVA法、AHP法、DEA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本文将运用DEA分析法对我国40家环保类上市公司进行评价,使企业客观认识自身的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1 环保类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及指标选取

1.1 DEA评价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以下简称DEA)是通过保持决策单元DMU(Decision Making Units)的输入或输出不变,借助于数学规划评价和统计分析来评价决策单元有效性。DEA分析法是一个线型规划模型,表示为产出对投入的比率,由多个模型组成,其中BC2模型适用于效率评价。BC2模型的应用如下:

设有n个DMUj(j=1,…,n)DMUj的输入、输出向量分别为:

xj=(x1j,x2j,…,xm j)T>0

yj=(y1j,y2j,…,ys j)T>0

构造如下模型

minθ=θ*■λj x j+s-=θxj0■λj y j-s+=yj0λj≥0,j=1,2,…,…ns+≥0,s-≥0

若θ*=1,则为弱DEA有效;若θ*=1,且s+*=0,s-*=0,则为DEA有效;若θ*<1,则不是DEA有效。

1.2 设立评价指标

评价上市公司的绩效,可以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每个方面的候选指标有很多,如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这些指标所涉及的计算内容直接作为输入和输出指标,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的指标可知,输入指标中有些相互包含的指标应予剔除,由总指标替代;有些指标对于企业来说差别不大;净资产收益率作为杜邦分析法的核心,可以直接评判公司产出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本文最终选择主营业务成本、股东权益和总资产作为输入指标,选择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输出指标。

2 绩效评价结果

将2010-2011年我国环保类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股东权益和总资产作为输入指标,将每股权益、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输出指标,剔除各项指标中为负的企业,本文最终选取40家环保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应用BC2模型和使用DEAP2.1软件进行分析,得到40家环保类上市公司2010-2011年两年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综合技术效率是由两部分组成,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是企业由于管理和技术等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规模效率是由于企业规模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技术有效表示产出相对于投入达到最大。规模有效表示投入量适中,是介于规模收益递增到递减之间,即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的状态。当综合技术效率等于1时,表明该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有效;否则为无效。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于1,表明纯技术有效和规模效率有效。由于综合技术效率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乘积,所以只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有效,综合技术效率才有效,而此时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技术及规模等都是最优的,生产效率是最佳的,公司的绩效最好。

从表2中2010-2011年两年平均的数据可知,有17.5%的企业综合技术效率等于1,即综合技术效率有效,公司的绩效是很好的;有82.5%的企业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小于1,即综合技术效率无效,公司绩效不佳。2010年和2011年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是0.754,超过一半的企业综合技术效率超过平均值,也就是说大多数企业有一定绩效。从每年的结果来看,2010年达到综合技术效率有效即综合技术效率等于1的公司占17.5%,综合技术效率无效的企业中有35%超过行业平均值0.772,有47.5%在平均值以下;2011年综合技术效率有效的企业所占比率上升至20%,虽然有所上升但是上升的幅度不大;企业综合技术效率无效的高于平均值0.736占22.5%,低于平均值占57.5%。2010年和2011年行业平均值分别是0.772和0.736,整个行业的企业绩效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公司综合技术效率有效即企业绩效很好的比例相比2010年而言有所上升,虽然上升幅度不大但还是一个好的势头。

将综合技术效率分解,观察决定综合技术有效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情况。从纯技术效率方面来看,表3中2010年和2011年两年平均结果显示25%的企业纯技术效率为1,即纯技术效率有效,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是有效率的;纯技术效率无效的企业中有35%超过行业两年的平均值0.886,40%处于行业两年平均值以下;可以看出虽然只有25%的企业有很好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但是有60%的企业纯技术效率超过平均值,也就是说行业的整体管理和技术水平还是比较好的。从每年的分析结果来看,2010年和2011年纯技术有效的均为37.5%,由于这些企业不能两年均保持稳定的技术效率有效,进而两年的平均结果显示纯技术效率有效的有下降的趋势;高于每年的平均值(2010年是0.87,2011年是0.862)由2010年的27.5%下降到17.5%,纯技术效率也有所下降。企业绩效的不佳可以归因为技术效率的整体降低和不稳定发展。

在规模效率方面,2010年和2011年两年平均结果显示有17.5%的规模技术效率为1,即达到规模有效,35%超过行业平均值0.87,47.5%低于行业平均值。从每年的结果来看,规模有效性的企业,2010年和2011年的比率均为20%。2010年超过平均值0.885占62.5%;2011年超过平均值0.855占57.5%,规模效率有效的企业所占比例保持不变,只是在每年超过行业平均值的比例从62.5%下降到57.5%,虽然有降低,但是仅下降5%,由此可见,这些企业在投入增加扩大规模时,产出平衡,发展较稳定。

3 结论及建议

本文统计了我国40家环保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成本、股东权益、总资产、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及主营业务收入各项指标数据,由2010年和2011年各项指标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有7家企业(占样本总体的17.5%)连续两年的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为1,即是有效的,企业的综合绩效好,同时这些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也达到了有效,即管理和技术水平符合企业要求同时规模适中。但同时也发现,尚有82.5%的企业总体绩效不佳,环保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综合技术效率,必须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着手。对于纯技术效率而言,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同时生产技术上积极改善,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改变落后的生产状况;规模方面讲究稳扎稳打,不可操之过急,同时也要勇于扩大,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敢于扩大规模,也要保证在最少的投入基础上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这样才能获得好的规模效率。只有同时的纯技术有效和规模效率有效,才能使综合技术有效,企业才会有好的绩效表现。

参考文献:

[1]马占新.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郑杰阳.基于DEA的我国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0.

[4]蒋娜.基于DEA的我国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的绩效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8.

[5]杨志慧.财务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9.

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篇6

北京市A物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 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 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一级资质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该公司现拥有员工2000多人, 管理的物业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是北京市2012年在管物业总建筑面积排名第八的物业管理企业。公司主要有中心广场、写字楼、生活区、商铺及总部5个项目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A公司逐步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融入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之中, 拥有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员工培训、客户服务、设备维护、安全保障、清洁绿化等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形成了系统而规范的管理模式。

然而, 作为大型的物业公司, 如何不断提升各项目部的服务质量和业绩水平, 正在困扰着A物业公司的管理者。

基于此, 本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A物业公司项目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各项目部绩效进行了评价, 以期促进各项目部的服务业绩, 进而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2 A物业公司项目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 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主要有三个:提升自身经营能力, 创造更多客户和实现员工发展。因此, 本文从物业公司的实际出发, 将A物业公司各项目部的经营能力、客户满意度和员工发展作为内部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 (见图1) , 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 对物业公司各项目部进行绩效考核评价。

2.1 企业经营能力指标

物业公司的经营能力指标是指物业公司管理者在一定经营期间运用一定管理手段和技术, 利用公司的各种资源进行产品或劳务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所取得的业绩的总和。对A物业公司进行经营能力评价, 对于A物业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大的意义。物业公司的经营能力通过下面四个方面体现的: (1) 物业费收缴率。物业费收缴率就是实际收缴率与目标收缴率的比值, 物业费收缴率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是衡量企业运营状况好坏的标杆, 也是衡量业主满足度的标准。 (2) 利润率。利润率是利润额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 (3) 利润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即本年利润减去上年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利润的比值。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利润的增长是公司成长性的基本特征, 利润增幅较大, 表明公司经营业绩发展迅速, 市场竞争能力强。 (4) 人均利润率。人均利润率是指物业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利润总额与企业职工平均人数之间的比率。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实现的利润额, 它是一项侧重从劳动力利用的角度来评价物业公司经济效益的指标。

2.2 客户满意度指标

客户满意度指标是指客户对其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本文从五个方面来对物业公司的客户满意度进行考核。 (1) 安全服务, 就是物业公司向业主提供的基本安全服务的内容, 例如:安保员站岗、巡逻、查证工作;访客、闲杂人员和物品进出管理情况;消防及安保设施管理情况, 以及路面车辆秩序管理等。 (2) 环境服务, 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分类处理、日产日清情况;除虫、灭鼠消杀工作情况;绿化养护、水景养护的现状;室内外公共区域卫生状况等。 (3) 工程服务, 物业公司会从以下五方面向业主提供工程保障:物业正常供水、供电情况;供暖情况/写字楼空调供应情况;公共区域照明情况;电梯运行和清洁保养情况;各类报修项目的维修情况等。 (4) 停车服务, 主要针对的是有车一族, 或者是写字楼内公司内部的车辆管理。包括:车库 (机动车库、自行车库) 清洁卫生情况;地上、地下交通指引标线、标牌和道闸系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车辆进出管理和停放秩序等。 (5) 价格水平, 是指客户认知价值、市场竞争价格、服务质价比和行业价格等。这个指标反映了客户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所设定的各类服务收费合理性的评价。

2.3 员工发展指标

员工发展指标是物业公司获取生产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员工发展指标从四个方面予以考核: (1) 员工培训率。其指在一定期限内物业公司内部员工参加培训人数与公司总人数的比值。它反映了物业公司对员工发展的重视程度以及投入程度。 (2) 人均培训额。即每名员工在一年的时间内每个人参加培训时, 物业公司所支付的数额。人均培训额体现了物业公司在为每个员工进行培养教育时, 所愿意支付的金额。 (3) 员工离职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员工离职的数量占所有员工的比率。这个指标较好地反映了物业公司是否重视员工的发展, 以及员工在工作中的工作士气和工作积极性。 (4) 缺勤率。缺勤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职工应出勤日数中因病、事、伤或者迟到早退的缺勤日数占工作总时日的比例。从长期来讲, 缺勤率将会直接影响员工心中的积怨, 从而产生工作效率低下、物业公司文化受到破坏等情况。

3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运用判断矩阵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邀请了5位专家评分 (分别是两名管理学科副教授, 3名A物业公司高层管理者) , 运用中位数法集成专家的评分, 计算后得出相应的权重 (见表1) :

运用方根法求得: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将措施层相对元素对准则层B1 (企业经营能力指标) 的影响大小比较后, 得判断矩阵及权重 (见表2) 。

运用方根法求得:

,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同理, 将措施层相应的元素对准则层B2 (客户满意度指标) 、B3 (员工发展指标) 的影响大小比较后, 分别得表3和表4。

,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最后得出措施层各要素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 (见表5) 。

4 各项目部指标分值的确定

4.1 各具体指标的评分标准

物业公司项目部各项绩效指标考核成绩以100分满分制进行计数。各项目部最终的考核成绩划分为优秀 (绩效分数85~100分) 、合格 (绩效分数70~84分) 、需改进 (绩效分数70分以下) 三档。

对经营能力和员工发展能力, 各指标的满分评分标准见表6, 具体对效益型指标 (越大越好的指标, 如利润率等) , 采用:

对客户满意度指标,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得。每个项目分别发放20份调查问卷, 回收80份, 问卷的有效率达到100%。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 最后得分为客户对问卷的实际考评结果的总数。计算方法为: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基本满意——3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

4.2 对各事业部进行绩效评价

根据上述建立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查阅A物业公司的财务报表、发放问卷及走访调查的方式, 对该物业公司各事业部分别进行了数据收集, 得到的各指标的原始数据如下 (见表7) 。

根据权重系数, 以及对各部门指标的评分标准, 从而确定各部门的综合得分 (见表8) 。

综上:商铺的成绩最高处于优秀档, 中心广场、写字楼的综合得分在合格档, 生活区的得分最低, 处于需要改进档。

5 结论与建议

5.1 关于绩效

商铺的绩效最优, 生活区绩效最差, 中心广场和写字楼居中。由于商铺客户集中度高, 人员素质较高, 物业管理内容较为简单, 且客户对价格不太敏感, 所以评价显示客户满意度高, 经营能力强, 员工的发展方向明确。而生活区由于客户分散,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物业管理内容复杂, 所以评价显示绩效最差。总部的绩效目前处于合格一档, 说明总部需要保持持续经营的理念, 要扩大市场占有率, 提高市场竞争力。

5.2 对策建议

(1) 大力改善生活区项目部的服务管理。生活区业绩虽然最差, 但是由于居住类物业占北京市物业企业实施项目建筑面积的比率为79.65% (2010年数据) , 将来是A物业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 应大力改善生活区的服务管理。在服务质量方面, 公司要进一步完善的服务内容体系,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优化内部资源, 提高服务绩效。在物业费收缴方面, 物业公司要加强物业管理知识的宣传力度, 运用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和约束业主主动缴费, 如对按时缴费的业主奖励毛巾、面粉等日用品, 对不按时缴费的业主采用公示等方法以示惩罚。在员工发展方面, 物业公司要培育和造就高素质的服务团队, 要不断对员工进行“职工道德、礼仪礼貌”培训, 培养员工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注重和业主建立良好的关系, 切实维护业主的利益, 力争把各项服务都做到让业主满足, 提高物业公司的专业化、规范化的水平。

(2) 提高中心广场和写字楼项目部服务的个性化水平。中心广场和写字楼的客户素质比较高, 法律意识强, 因此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所提供的有偿服务, 客户都会及时缴纳费用, 商户与物业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的利益关系, 以致物业费收缴率也会比较高, 项目的经营能力、发展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因此, 中心广场和写字楼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 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 丰富物业服务内容, 在保持常规服务的基础上, 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 开展“特殊服务”、“个性化服务”, 提供高质量的有偿服务, 从而改善客户的工作环境, 丰富客户的业余文化生活。只有这样, 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3) 提高商铺服务的性价比。商铺物业管理价格高昂就是很突出的问题。所以, 物业管理公司若想取得客户的满意, 得到客户的理解, 保证物业公司的正常运转, 该物业公司就要提供优质服务, 合理定价, 提高服务性价比, 从而达到服务与收费的质价相符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盈利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方舟.试论北京物业管理产业“智慧化”发展战略[J].北京社会科学, 2012 (2) .

[2]陈德豪.当前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管理世界, 2005 (7) .

[3]刘晓峰, 陈通, 等.城市化相对效率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城市科学版) , 2007, 24 (3) .

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篇7

对航空公司绩效进行准确评价可以使航空公司认清自身的经营状况,适应国际化经营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目前,Good,Nadiri,Roeller,and Sickles[1]研究了美国和欧洲航空公司运营效率的差异。国内学者对航空公司运营绩效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多为对运营绩效的定性描述或者对运营绩效某一方面的定量研究。余波[2](2004)定性的阐述航空公司的有效性;于剑、李艳伟[3]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航空公司的竞争力;董兵、唐应辉[4]用DEA方法对民航企业(包括机场和航空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评价。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航空公司运营绩效评价,从投入产出角度用DEA模型对航空公司的运营绩效进行定量评估。通过对国内主要航空公司的相对有效性分析、规模有效性分析、技术有效性分析、投影分析、影子价格分析找出运营绩效差的原因,改善运营结构。

1 运营绩效评价的DEA模型构建

DEA方法为数据包络分析[5,6](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的简称),由著名运筹学专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学者于1978年提出的。在DEA方法理论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DEA模型为CCR_DEA模型和SUP_CCR_DEA模型。

1.1 CCR_DEA方法的模型及其基本理论

设有n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都有m种类型的投入指标Xt种类型的产出指标Y,其效率评估为CCR模型为:

minθ-ε[r=1tSr++i=1mSi-](1)

s.t.{j=1nλjxij+si-=θxij0j=1nλjyrj-sr+=yrj0si-0,sr+0λj0;j=1,2,,n

1.1.1 相对效率分析

(1) 其中θ*、Sr+*Si-*λ*为模型的最优解,若θ*=1,并且Si-*=Sr+*=0时,决策单元(DMU)DEA有效,即其形成的有效前沿面为规模收益不变,且DMU为规模且技术有效;

(2) 若θ*=1,并且Si-*≠0或者Sr+*≠0时,决策单元DEA弱有效,即在这n个决策单元中,投入量x0可减少Si-*而保持产出不变,或者是在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产出y0增加Sr+*;

(3) 若θ*<1或者Si-*Sr+*≠0,则认为决策单元DEA无效。

1.1.2 规模效率分析

规模收益可用k=∑λ*j/θ*,当k=1时,称DMU规模有效,k>1时,规模收益递增,反之递减。

1.1.3 技术效率分析

Si-*Sr+*≠0,则认为决策单元技术无效,或者是规模无效;若Si-*=Sr+*=0,则技术有效。

1.1.4 投影分析

若DMU无效,我们可以通过DMU在相对有效平面上的投影来改进DEA无效的决策单元,在可以不减少输出的前提下,使原来的输入有所减少(Δx0≥0)或在不增加输入的前提下,使输出有所增加(Δy0≥0),即:

{Δx0=(1-θ*)x0+S-*0Δy0=S+*0(2)

1.1.5 影子价格分析

影子价格可以用来测定DEA无效的DMU的输入输出指标对绩效值的影响程度,为解决问题指明了方向。

1.2 SUP_CCR_DEA方法的模型及其基本理论

由于CCR_DEA模型不能有效地区别有效决策单元的绩效差异,故Yao Chen (2004)首次利用SUP_CCR_DEA模型来识别有效DMU的绩效差异[7]。SUP_CCR_DEA模型能够有效地区别出有效决策单元之间的绩效差异,可以对所评价的决策单元进行有效的排序。其基本思想是在进行第j0个决策单元绩效评价时,使第j0个决策单元投入和产出的线性组合代替,而将第j0个决策单元排除在外,而DEA_CCR模型则将这一单元包括在内。而且此方法尚未在航空运输业得到应用,其模型如下[7,8]:

minθ-ε[r=1tSr++i=1mSi-](3)

s.t.{j=1jj0nλjxij+si-=θxij0j=1jj0nλjyrj-sr+=yrj0si-0,sr+0λj0;j=1,2,n

1.3 航空公司绩效评价的DEA模型构建

1.3.1 模型构建的基本思想

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用DEA方法对航空公司进行运营绩效评价。它从系统的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对航空公司进行相对绩效评价,评价只依赖于投入与产出数据,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评价的主观性以及运营绩效难以衡量的困难。

1.3.2 航空公司绩效评价的DEA模型

航空公司绩效评估目的就是要指出航空公司的潜在问题,而且为问题的解决方案指出了方向。

其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方面:首先,所选择的指标能够客观反映评价对象的运营绩效,如不能用飞机数来表征航空公司的运力,因为不同的机型其座位数相差很大,故本文采用座位数更能准确的反应实际情况;其次,从技术上尽量避免投入产出内部指标间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根据评价目的和选择指标的要求,设置输入指标为:员工数、座位数、主营业务成本;输出指标为:主营业务收入、每股收益、利润率。

综上所述,把输入项、输出项,代入(1)式和(3)式可得到航空运输生产绩效评价的CCR_DEA模型和SUP_CCR_DEA模型建立。

2 航空公司运营绩效实证分析

2.1 数据准备

本文对2006年国内五大航空公司运营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2.2 DEA模型求解

根据原始数据,利用Lingo软件计算求出的结果如表2表3所示。

注:此表数据来源于各上市公司的年鉴和2007年第8期《航空商务》(Airline Bussness)

2.3 DEA模型结果分析

2.3.1 相对有效性分析

从表2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国航和海航的评价结果为DEA有效,即运营结构比较完善;其它航空公司的DEA值均小于1,为非DEA有效,即运营结构不合理,有待改进。总体来看,我国航空公司的运营结构有待改善,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2.3.2 规模有效性分析

从表2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南航和东航规模效益递增,表明南航和东航在小于最适合的规模状态下生产,应当扩大规模,即扩大运营范围,开辟新的航线;国航和海航规模有效;上航规模效益递减,表明应当减小生产规模,缩小运营范围。从这个层面上讲,东航和上航的合并重组是符合市场竞争原理,将会对公司带来利益。

2.3.3 技术有效性分析

从表2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国航和海航技术有效;其余各年技术无效,表明科学技术一直是制约航空公司发展的颈瓶。

2.3.4 投影分析

下面对表2中非DEA有效的单元,根据式(2)做了投影分析并进行改进与调整,求出了投入的可缩减量和产出的可增加量,以供参考,见表4。

从对非DEA有效的单元进行调整得出,南航、东航、上航在发展过程中,运力严重过剩是普遍现象。如东航运力过剩5 505座,几乎相当于10架A380的运力,占东航总运力的15.1%。这里讲的运力过剩和扩大规模并不矛盾,扩大规模是指运营范围和航线网络的结构,这样就刚好抵消运力过剩的现象。

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这些并没有转化成明显的行业竞争优势,南航、东航、上航人机比相对较大,如果尽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应该裁员。

南航、东航、上航三航空公司运营成本过高,应当节约成本提高运营绩效,东航可以节约17.5%。

2.3.5 影子价格分析

影子价格可以用来测定DEA无效的DMU的输入输出指标对绩效值的影响程度。从表2中影子价格的大小,可以做出判断,要提高我国航空公司的运营绩效应首先要考虑提高主营业务收入,其次是降低主营业务成本,这样才能最快接近生产前沿面。

2.3.6 SUP_CCR_DEA模型分析

从表3分析可得,国航的SUP_CCR_DEA为1.91,这表明国航即使再等比例增加91%的投入,它在整个民航上市公司样本集合中仍能保持相对有效即绩效值仍能维持在1以上。

3 结束语

本文利用DEA模型分析了我国航空公司运营绩效的相对有效性,对实例测算结果来看,有三个航空公司处于无效状态;仅有国航和海航为有效,发展能力相对较强,发展能力相对最差的为东航。此结果,一方面与我国的航空业密切相关,因为我国航空公司相对国外而言,自主权更少,因此,民航应该着手改革,让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购买飞机,对提高运营绩效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航空公司应节约成本和做好收益管理,最终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营绩效。

由于航空运输业的特殊性,很难获得相关数据,本文仅对国内航空公司进行了横向比较,没有进行纵向比较。若能够获得相关数据,不仅可以进行纵向比较,而且可以扩大决策单元,包括世界各大航空公司,比较中国航空公司和世界航空公司的运营绩效。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Good D,Nadiri I,Roeller L,et al.Airline eficiency diferences between europe and the US:implications for the pace of EC integration and domestic regul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5;8(4):508—518

[2]余波.中国内地航空公司产出的有效性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25—28

[3]于剑,李艳伟.航空公司竞争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8(3):116—121

[4]董兵,唐应辉.DEA方法及其在深沪两市民航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报,2006;17(2):18—20

[5]Charnes A,Cooper W W,Rhodes 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87;2(6):429—444

[6]邓超,袁倩.基于动态DEA模型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系统工程,2007;26(1):111—117

[7]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5—18

公司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篇8

企业全员创新绩效评价就是通过选定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全员创新绩效进行评价, 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全员创新工作进展及效果做出及时的反映, 通过评价结果来总结企业在进行全员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从而敦促管理者探索问题解决方法, 最终使创新活动绩效得到提升。

同时, 绩效评价工作能够使管理者更清晰地了解到员工参与创新活动的状态, 这对管理者及时地改善创新管理工作、解决管理难题有很大的帮助;工资与绩效相关, 促使员工更加积极地关注自己所从事的创新管理工作能为企业创造的绩效, 在绩效的压力下, 管理者和员工都能够在创新活动的工作中提升自身的技能。

绩效评价是一个沟通、反馈, 再沟通、反馈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管理者和员工需要不断地进行沟通和反馈, 以便于及时发现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组织内部信息交换。

2 全员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企业全员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充分地体现企业全员创新过程的内在规律, 准确地确立该指标体系能够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一系列指标群体中能否准确地设置评价模型所需指标, 既会对全员创新过程造成影响, 也会涉及到企业全员创新方向问题, 因此合理设计指标体系是有效衡量全员创新绩效的支撑和基础。为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避免评价中出现过多模糊主观因素, 这就需要按照以下原则建立全员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2.1 以科学性为指导

学术界普遍认为指标体系的设计首先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坚持全员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原则, 意思是指标体系的建立基于全员创新理论, 并结合实地调研的案例资料, 合理地选择指标因素。

2.2 系统全面性原则

企业全员创新活动的进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是由智力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因素组合而成, 具有特定的功能, 因此在全员创新绩效评价指标选择时, 应当系统地选择能够更广、更全面反映全员创新内容及全过程的指标。

2.3 依据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指不同行业及企业对于同一指标因素的数量化标准是相同的, 相互之间可以相比或者经过相关换算后可以比较。具体指建立的全员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横向和动态上都是可比的, 这就要求在具体指标选择上充分考虑企业之间统计使用指标的差异。

2.4 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原则

可行性及可操作性是全员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重要依据。指标选择应当注重实用性, 设置应当简明扼要, 突出活动中心, 结合指标评价本身的功能性的同时, 既要考虑获得评价数据的可能性及完整性, 也要考虑设立指标供于有效测评的可操作性。

2.5 选择指标必须具有成长性

企业进行全员创新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提高企业利润并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 在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时, 不仅应当对当前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还应该考虑到企业可能获得的未来的潜在长期绩效, 因此指标体系建立应选择具有成长性的指标。

3 全员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Kaplan和Norton提出了平衡计分卡, 它是一种新型绩效评价系统, 也可以作为企业进行战略改进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把企业的远景、企业使命和企业发展战略与绩效评价系统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量化企业使命和战略, 从而实现企业战略和绩效评价的有机结合。平衡计分卡的目标 (objectives) 和量度 (measures) , 是从企业的愿景与战略衍生而来的, 它透过四维的方式来考核绩效, 主要检测内容是顾客、财务、企业内部相关流程及学习和成长等, 然后引入三个方面的与财务不相干指标来进行评价, 弥补传统绩效评价设计内容不均衡的缺陷。

企业通过两个方面来实施平衡积分卡管理:一方面通过财务指标评价短期绩效, 另一方面通过长期指标预期企业未来的绩效状况。平衡记分卡的管理模式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点, 主要关注影响企业成功与否的相关因素, 是企业发展战略从计划、制定到实施以及绩效评价等工作进行的重要工具。平衡积分卡各层面的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是根据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创造优势的要求来确定的。平衡积分卡的评价原理如图1所示。

平衡计分卡各角度的指标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但是在确定其指标值的时候, 并不会体现其中的因果关系, 而是在同一时点对四个不同方面提出相应要求。

平衡积分卡理论的精华就是强调以企业战略引导四大层面, 从而克服传统绩效评价只重视财务指标的缺点, 这样一来, 便衍生出不同层面的战略性目标及其对应的评价指标, 进一步形成内外部兼顾并且可以反映企业过去、未来绩效及相关非财务或者财务指标的战略管理体系。

因此, 这一方法可以作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工作绩效的指导, 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出有效决策。在本文的研究中, 着重运用平衡积分卡兼顾前后指标的优点, 对企业的绩效评价进行相应改进, 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努力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4 全员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我国, 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较为完善合理的全员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基于此点, 本文为了提高企业全员创新绩效, 提高企业竞争力, 将把目标进行分解细化, 分解成若干分目标, 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4.1 学习和成长角度——全员创新投入

学习与成长这一目标作为实现其他三个目标的强化剂, 它能够为其他领域的突破提供手段。通过这一角度设计, 在保证企业未来绩效的情况下, 缩小指标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平衡计分卡运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为了凸显长期投资在未来方面的重要性, 对需求及现有能力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 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全员创新上。在全员创新上, 学习和成长层面是保证其它层面达到设定目标的手段, 是实现未来创新发展的有效措施。

企业进行全员创新工作投入量巨大,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多个方面, 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投入能力能够充分地表明其潜在的创新实力。全员创新的投入要素是企业全员参与创新的保障因素, 基于此点可以将企业全员创新指标设定为如下两个:全员创新经费比例 (%) ;全员培训支出比例 (%) 。

4.2 内部流程角度——全员创新管理

运用平衡计分卡法对企业全员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时, 全员创新管理相关指标即为对应于内部流程角度的指标。传统绩效评价通常只从单独部门的角度出发进行绩效考查, 因此这些传统指标通过改造之后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组织生存有所帮助, 但是并不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帮助。企业若想实现财务效益最大化, 吸引并保持顾客, 就需要设计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流程。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 明确客户的需求目标, 从而制定相应服务流程就必须进行内部经营。

运用平衡计分卡评价企业绩效时, 与内部流程对应的指标是企业全员创新管理的相关指标。全员创新管理是要对全员创新活动中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监督及控制, 如人员、决策、资金、机制、制度及组织等。通过上述控制与协调工作, 全员创新管理要解决企业全员创新过程中必须进行改善的地方。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企业必须调动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不断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全员创新管理指标设计主要是以创新组织职能为出发点。

4.3 顾客角度——全员创新的效果

在运用平衡计分法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时, 技术创新效果指标与顾客角度相对应。从顾客角度出发, 企业首要的问题是明确目标客户并准确定位企业服务价值。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利益, 就必须不断创造出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可以对其从事的市场经营活动进行创新, 从而得到市场的认可来实现其长远的财务业绩。

全员创新的效果涵盖经济效益及产品效益, 对于综合效益而言, 新产品的效益可以通过许多指标反映, 如利润额、销售率等。根据国家科技委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创新产品销售份额与利润额、创新产品出口创汇额之间存在重要相关关系, 选择其中一项便可。

4.4 财务角度

全员创新绩效的最终表现形式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效益的增加, 一是企业潜在竞争力的提升。而企业潜在效益的增加通常表现形式是提升企业利润率。所以从企业财务视角来说, 利润率可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有效指标。

参考文献

[1]吴雷.基于DEA方法的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9) .

医院财务绩效管理评价模型实证研究 篇9

一、医院财务绩效管理评价模型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繁荣, 且在市场决定条件下, 医院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所获取的医疗资源设备所需要支付的资金, 都离不开科学的财务绩效管理的控制。而且, 目前我国95%以上的医院的资金问题依靠市场来解决, 这就使得建立、完善科学的财务绩效管理体系提上了日程, 只有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改变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制度标准, 才能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契机, 且能够进一步扩大再生产, 从而开源节流下来的资金用来改善医院环境、引进新技术或新项目, 使得医疗服务更加完善, 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市场经济循环, 保障医院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二、医院财务绩效管理评价模型的发展现状

医院的职能不仅是为广大的患者提供医疗服的是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获取发展效益。建立完善科学的财务绩效管理体系, 改善医院财务管理、经营水平, 降低运营成本, 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但是, 目前我国医院在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建设中依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缺乏完善的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标准

大部分的医院没有建立专业的、科学的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即使部分医院建立了财务管理评价标准, 其也缺乏科学性, 数据往往脱离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关工作人员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对比缺乏重视, 而且分析核对方法比较传统, 缺乏系统性, 跟不上现代医院的实际发展步伐, 对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目标认识不明确, 导致医院不能够有效的做到具有现实意义的开源节流。

(二) 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

目前, 大部分的医院没有完善的全成本核算制度或方案, 虽然医院可以借鉴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 来实现自身的成本核算需要, 但是毕竟企业和医院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就要求医院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发展需求, 在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上, 制定适用于医院的科学化的、标准化的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当下大多医院的财务管理还停留在科室成本核算, 核算出的结果, 只能在科室内部起到激励分配的作用, 在保证各医院的经营决策以及指导经营决策上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且若各科室所执行的核算标准不同, 则会加大数据的不可靠性, 甚至造成整个财务核算系统的瘫痪。

(三) 监督力度不够, 绩效管理水平不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 给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提出了挑战, 若医院的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够完善, 控制力度不够强大, 则会导致会计核算出错, 造成不必要的资金信息资源浪费, 从而制约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其现状的主要表现因素是:某些医院只重视财务的基本内部管理, 缺乏系统性的内部控制制度, 且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对经济合同的管理也缺乏制度控制, 且医院的自我防范意识与约束能力比较弱, 对不可预知的违法违规行为疏于先前防范, 在涉及到违法违纪的问题时, 才意识到事前预防的重要性, 相互监督的重要性。

三、实证研究医院财务绩效管理评价模型

随机选取我国83家医院的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作为样本数据, 在这83家医院中, 有51城市医院和32家乡镇医院, 具体的统计情况如表1所述:据调查, 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 城市医院的标准床位平均为289张, 乡镇医院的标准床位平均为107张;城市医院中位于我国南部的占据20%;90%的乡镇医院位于其他地域;75%的城市医院以及全部乡镇医院均是非营利性的;附属医院性质的乡镇医院占据29%;附属性质的城市医院比例为50%。

通过表1我们发现, 城乡医院与城市医院的绩效差异主要体现在标准床位的控制, 总费用的控制以及是否营利等的有效控制, 但是地理差异我们不能分析出所产生的医院财务绩效管理评价的差异, 因为地理差异只有放在当地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中进行比较, 才能确定财务绩效管理评价实际差异。因此, 各大医院在进行财务绩效管理评价时, 需根据本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可以操控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的统计归纳, 利用多指标对其进行指导, 且在此基础上, 适当的调整财务绩效管理评价标准。

另外, 在践行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过程中, 要对医院的未来发展通过阶段性的假设进行其科学的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可行性的论证, 例如, 乡镇医院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的成本控制, 乡镇医院的医疗服务成本较低、生产力水平较高, 收益率比较明显。因此, 其他医院可以借鉴乡镇医院的财务绩效管理控制办法, 在政府机构支付和保险对支付者的管理削减的情况下, 确立明确的医院成本控制办法, 改良生产力技术, 开源节流, 促进收益效率的提升, 且不可放松对不可预知事故的防范, 强化财务绩效管理评价, 真正落实奖惩制度, 提高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四、结语

完善财务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是目前各大医院急需改进的重大项目, 且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医院在发展的同时, 也要对医院的未来发展做好充分的规划与预测, 要真实的做到开源节流, 为医院的后续发展保证资金储备。

参考文献

[1]路.关于医院实施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与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14) .

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篇10

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顾客对产品的需求逐渐多样化、个性化。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赢得更高的利润呢?这就要求企业要有快速应变市场需求的能力,需采取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等措施。供应商作为企业运营的物流源头,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战略筹码。良好的供应商管理工作,影响企业能否建立一支稳定可靠、共同发展的供应商队伍,是提高企业利润的源头和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确保企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1]。因此加强供应商管理,提高供应商管理的绩效是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

1 供应商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经过60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供应商管理及其相关理论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Torstein认为企业的关键资源可以通过与外部供应商进行交易而得以增强[2],Stevens探讨了在供应链中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结盟,供应商进入企业的战略核心,供应商管理也被提到了战略地位[3]。马士华认为供应商管理是以企业供应部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对供应商进行评价选择、沟通、控制和不断优化的动态管理过程[4]。

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哈林顿·埃默森提出管理绩效是科学管理的核心,加强管理必须将提高管理绩效作为出发点[5]。加强供应商管理要以提高供应商管理绩效为起点,即以耗费较低的管理费用成本,得到较高水平的供应商管理效果。

供应商管理绩效评价不同于供应商绩效评价,后者是对单个供应商选择时的资质评价和对供应商管理的绩效评价,而前者是评价整体的供应商管理水平,并找出其中的不足和产生问题原因的一项绩效评价工作,旨在使企业能采取措施优化管理。

当今,我国学术界对供应商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仍需加大研究力度。本文以前人的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基础,从影响供应商管理绩效的各个因素着手研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为企业评价供应商管理工作的现状提供理论依据。

2 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供应商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中与供应商相关的所有工作内容,供应商管理绩效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中供应商管理工作优劣状况,对这一工作优劣状况的全面考核便是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

供应商管理理念是供应商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引导供应商管理工作方向的核心因素;供应商管理制度是规范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起到规范各项工作过程的作用;供应商的评价选择是供应商管理工作的起步点,其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采购物资的质量成本和企业与供应商的后期合作成本,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沟通管理是企业控制供应商管理的生命线,只有拥有了良好的沟通管理,才能促使供应商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而要达到高效的供应商管理业绩,还应有严格的执行力和激励力协助各项工作的执行,这样才能促使供应商提供优质的物资,从而维持企业与供应商良好的合作关系;若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能再加上供应商管理发展战略,必会使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益得到很大的提升。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影响供应商管理绩效的各个因素相互制约,相互扶持,只有以管理理念为核心,以长期发展战略为方向,以合理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为规范准则,通过严格的评价选择、沟通、执行管理和激励等措施,才能达到提高供应商管理绩效的目的,最终得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

3.1 供应商管理理念

供应商管理理念是企业领导倡导,全体员工共同执行,能代表企业信念并推动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该项指标直接影响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也影响企业与供应商的未来发展,包含管理理念的制定依据、制定原则和企业的核心理念三个层面。

3.1.1 制定依据

制定依据是制定供应商管理理念的根据,是着眼于现代时代特征,立足于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在本行业中的竞争实力制定出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管理思想,即主要包括时代特征、行业特征和自身的特征。

3.1.2 制定原则

制定原则是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的准则,即企业能否按照个性化、社会化、人本和市场化的原则,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3.1.3 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是指供应商管理的主要思想,企业要做大做强,不应把供应商作为企业的竞争对象,而要从长期的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在信息共享、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实现双赢为目标。企业供应商管理的核心理念分为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两种。

3.2 供应商管理制度

王传明认为建立规范的供应商管理制度,是保证采购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是科学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的保证[6]。供应商管理制度是对供应商管理活动的文件约束,是规范供应商评价选择、沟通管理、执行管理、激励等工作的依据和准则,是促使供应商管理不断规范化、优质化的必要条件。这项指标涵盖制定制度和兑现制度。

3.2.1 制定制度

制定制度是指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和企业的管理理念,针对供应商评价选择、沟通管理、执行管理和激励等工作内容,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该项指标的完善性应从制定制度的科学性、完整性、针对性、可行性、应变性进行考核。

3.2.2 兑现制度

兑现制度是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考核供应商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的实际状况,能反馈出供应商管理制度执行的效果,可分为严格兑现和弹性兑现两种状况。

3.3 供应商的评价选择

自Dickson对供应商的评价选择进行研究以来,愈来愈多的学者开始着手于该方面的研究,Hatheral认为供应商评价选择的准则有8项[7],Weber.Current和Benton综述了74篇有关供应商选择的文献,总结出了23个供应商选择标准[8]。由此可见,科学评价选择供应商对供应商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该指标的考核可从供应商评价选择对象、评价选择指标、评价选择标准以及评价选择权重几个层面对其进行。

3.3.1 评价选择对象

供应商的评价选择对象是指企业为找到可以提供价格和质量兼优物资的合作伙伴,需在市场中开发的新供应商和在合作过的企业中挑选的供应商。该指标主要受供应商的数量、质量、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供应商数量越多,地理位置越复杂,评价选择供应商的难度越大。

3.3.2 评价选择指标

评价选择指标是企业供应商绩效评价内容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它包含影响供应商优劣的所有因素,是判断供应商优劣的准则。评价指标有利于供应商评价选择工作的规范化,对供应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因此评价指标应具有完整性、针对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3.3.3 评价选择标准

供应商评价选择标准是指企业评价选择供应商的价值尺度和界限,是确定评价选择指标优良程度的样板,具有指导评价者得出正确评价结果的功能。制定评价标准应依据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的原则。

3.3.4 评价选择权重

影响供应商评价选择指标的数量较多,而且在评价选择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并不一致,对于供应商评价选择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的定量区分便是供应商的评价选择权重。对于同一套评价选择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受确定权重的主体和确定权重的方法两方面影响。

3.4 沟通管理

Christine Harland提出了企业竞争将越来越依赖于与其他企业的关系,尤其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9]。沟通管理是企业维持与供应商长久、紧密合作关系的必要手段,指通过信息的传递,资源的整合,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问题的一项管理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分析。

3.4.1 管理机制

沟通管理机制在沟通管理工作中起到核心作用,是指企业与供应商沟通管理的运行机理,是加强科学沟通管理的依据。只有充分认识到管理机制的重要性,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其包括互惠互利、信息共享和相互信任等。

3.4.2 员工素质

员工素质是指员工从事某项事情所具备的知识、品质、技巧和工作能力。员工素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关键,主要包含员工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

3.4.3 沟通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影响到企业赢得市场的机遇,供应商管理的沟通渠道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信息交流的工具,对提高企业与供应商的沟通管理效率影响较大,主要有电话、传真、互联网等。

3.4.4 应急沟通

应急沟通是指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以及处理突发时间,而需与供应商及时沟通的管理工作,是评价沟通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

3.5 执行力

泛东软件董事长胡剑锋认为执行力是按照命令和规则,沿着预定的计划,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企业中永远不缺伟大的思想家,但在缺少脚踏实地的实施者,因此供应商管理的执行力应具备三个条件。

3.5.1 意愿

意愿是指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共同遵守供应商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并完成供应商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的愿望,包含执行意愿的明确性和执行意愿的主动性。

3.5.2 能力

执行能力是指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在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时的各种行为,如领导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员工与供应商的协调沟通能力,该指标直接影响能否顺利完成任务。

3.5.3 程度

考核供应商管理的执行力,除以上两方面,还应包括各项工作执行力的程度,即把规划转化为效益的落实情况,包括管理制度的执行状况、工作流程的执行状况等。

3.6 激励力

杜敏认为企业要想与供应商建立长久稳定的双赢关系,应采取多项激励措施,并提出适当的激励能使供应商更大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能驱使供应商提供更好的产品[10]。激励是管理者为了取得一定的绩效,驱使被管理者工作而采取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或惩罚措施,主要分为对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激励。

3.6.1 外部

对外部的激励是指企业对供应商的激发和鼓励,是提高管理供应商管理效果不可缺少的环节。采取有效的供应商激励,能增强供应商之间的适度竞争,提高供应商的服务质量。该措施包括订单激励、价格激励或信息激励等。

3.6.2 内部

对内部的激励是指对员工的激励,是为了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所采取的各种奖励或惩罚措施,是驱动员工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供应商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包括奖金激励和学习培训等。

3.7 发展战略

曹文认为发展战略是对企业发展的谋略,发展性是其本质特征,发展战略的制定谋求于企业的生存和长期发展[11]。供应商管理发展战略是企业立足于长期的发展,科学构划全面供应商管理的蓝图,对该指标可分为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两个维度。

3.7.1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供应商管理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是对未来供应商管理的具体化,表明企业未来在供应商管理这一块努力追求的方向和所想要达到的水平。可从发展目标的基本性、整体性和发展性进行考核。

3.7.2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为实现长期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规划,表明供应商管理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对该指标的考核可从战略规划的计谋性和长期性进行。

4 研究结论

(1)在突出战略管理的经济领域中,评价供应商管理的优劣状况并找出供应商管理工作的不足,对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七种因素的相互制约反应了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这也决定了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3)本文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为企业评价供应商管理现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上一篇: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管理下一篇:科技传播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