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内容生活化

2024-05-30

教材内容生活化(精选十篇)

教材内容生活化 篇1

作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教材, 本身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矛盾。其一, 教材的普遍性与接受教育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构成了矛盾。教材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编写的, 不可能全面地反映各地学生和各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尽管教材中的故事都生动有趣, 有教育意义, 但这些事例毕竟是发生在别人身上, 学生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去静态地分析别人, 尽管进行了体验式等多种形式的学习, 学生知道了应该怎样怎样, 但获得更多的是理性认识, 而且比较被动;其二, 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时代的发展性构成了矛盾。教材内容虽然几度更新, 但它与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和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相比, 仍然显得滞后。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学生, 他所见所闻更多的是日新月异的动态世界, 学生获得的信息与教材内容很容易不匹配。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 教材应体现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 是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与教材内容的互动。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 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 强调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地进行道德学习, 引导学生自己认识, 自己体验, 自己践行。学生的见闻具有即时性、真实性, 学生的生活故事可能生成新的教育内容。教师通过深刻领悟教材中所蕴含的德性精神, 用学生自己的见闻活化教材, 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 焕发学生的道德生命活力, 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产生做有道德的人的强烈愿望, 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

运用这一视角, 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运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

一是以时间为视点, 处理好原有材料与现实生活中鲜活材料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匹配。特别是要将新近发生的事例补充到教学中去。我在教学《绿色小卫士》时, 发现书上给的是一些老居民区肮脏不堪的画面, 而我们所生活的城市这几年着力向生态宜居化发展, 鸟语花香、绿树成荫, 文本材料离这些十多岁的孩子较遥远。于是, 我问学生:“你们最近有没有看见过环境惨遭破坏的现象?”一个学生站起来向我们讲述了他清明节下乡扫墓的所见所闻:本来在他的印象中农村空气清新、水清田绿, 然而这次他看见的却是干涸的水渠里满是垃圾, 一个正走过来扔垃圾的女孩告诉他, 农村都是这样, 垃圾哪儿方便哪儿扔。他走进田间的小径, 竟然发现田野里每隔不远就是一处垃圾山, 各种劣质的塑料袋随风扬起。这个孩子感叹, 农村已不再是他心中的“净地”。他的这个亲身经历立即引发了其他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他们意识到家乡的一些环境问题, 内心受到触动, 决定从自己做起, 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二是以空间为视点, 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特别是要让班级学生多讲自己身上、身边发生的活生生的事例。《想想他们的难处》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教学目标是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 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体会残疾人难处, 了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可贵品质, 从而能尊重残疾人, 并积极主动帮助他们。对于体会残疾人的难处, 通过看图片、看视频等资料直观感知, 辅以蒙上眼睛摸黑走路、单腿上楼等活动体验感悟, 学生都能深有体会。但难点是维护残疾人的尊严问题, 不好找切入口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认识。就在我的课堂上, 一个叫祁阳的学生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她告诉大家一年级时她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时她的同桌是一名轻度的脑瘫患儿, 走路一瘸一拐, 年幼无知的孩子们经常会跟在这个孩子后面学走路。一次, 祁阳闲来无事便想逗弄这个孩子玩, 心生一计拿了他的漫画书。漫画书可是这个寂寞孩子的至宝, 于是操场上出演了一个在前面拿着书跑跑停停, 另一个在后面深一脚浅一脚追赶的画面。操场上顿时围满了看热闹的学生。可能是同学们看怪物般的眼神和热烈的哄笑刺激了这个腿有残疾的孩子, 只见他一屁股坐下, “哇”地痛哭起来, 哭声很大、哭得很惨、从哭声中透出着绝望。在那一刻, 祁阳被哭声惊醒了, 她觉得不该拿这个孩子当猴耍。讲到这儿, 祁阳动情地对课堂上的同学说, 直到今天她都无法原谅自己干出这样伤害别人的事情。班级中的学生听了这个故事, 觉得这个肢体残疾的孩子就在他们身边, 他的哭声还在耳边回响, 有的说:“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 尤其是残疾人的身上太不应该。”有的则关切地问:“你给这个孩子道歉了吗?应该道歉呀!”至此, 这课难点已突破, 学生的道德情感被激发, 内心受到强烈震撼, 产生尊重残疾人、爱护残疾人的情感需要, 认识到残疾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他们需要的不是可怜, 不是施舍, 而是充满爱心的尊重和支持。学生现身说法, 比老师照本宣科, 带着学生读书上的句子震撼力强百倍,

陶行知先生说过, 教材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 而是“活的、直的、动的、用的”。品德教材的编写思想也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用学生的生活经历优化教材内容, 充分考虑了学生德性成长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可使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针对性。

教材内容生活化 篇2

1、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P44:删除“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的六项”这一段及专家点评中“关于权力与责任的关系的理解”内容。

3、“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4、政务公开,有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7、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

8、P65:删除“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9、P67:最上一段改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

1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改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改为“核心立场”。

11、P75:删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12、“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增加一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3、P94:“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小框内容增加:“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结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和“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这两句。

14、P100:删除“中国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各国应当做到: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安全上。。环保上。。”

15、P104:课时标题“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改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教材内容生活化 语言教学交际化 篇3

一、猜测性任务设计

猜谜是中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一项智力活动。如在教学There be结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课前把几种物品装进一个袋子中,学生看到这个装满东西的袋子时,好奇心顿生。于是,我就说:“Please guess whats in my bag? If you are right,youll get it/them.”学生起劲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问起来,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学生们不仅操练了重点句型,Is there...? Yes, there is. / No, thereisnt.Are there...? Yes, there are. / No, there arent. 而且通过适时的表扬,让学生在猜测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

二、调查性任务设计

中学生求知欲强,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学生调查的对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调查性任务的设计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例如教七年级(下)关于学习询问职业、工作场所和交通方式等的习惯用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调查性任务:

然后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相互询问其父母的有关情况,并将询问结果填入表格。调查结束后,学生根据一位好朋友的情况写一篇短文,这样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复习和巩固了有关职业、工作场所和交通方式的表达方法,培养了交际能力,同时因联系实际,调动了学生说英语和用英语的积极性。

三、采访性任务设计

中学生很喜欢模仿电视台记者采访别人,根据这一特点设计采访性任务,既能满足学生表演的欲望,又能很容易地掌握所学内容。例如讲授九年级Lesson 26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后,我设计了一个采访任务,教师先给学生提供收集材料的样本,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爱好、日常生活等内容,然后把学生分成三人小组,分别为记者、采访对象、记录员,采用问答形式进行采访,以获取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各小组合作完成一篇介绍某名人的短文,之后评出最佳采访小组,这达到了学习有关词汇和句型,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四、实际性任务设计

语言源于生活,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语言才会绽放它的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从学生实际生活经历出发设计任务,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七年级(下)中关于购物的学习可以设计模拟商场这样一个任务:先布置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一家商店,并记录部分商品的价格,然后把教室布置成商场的模样,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最后全班评判。通过在仿真环境中交际,复习和巩固了有关购物的词汇和句型,学会了用英语购物,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活动为主要教学途径,让学生 “动”起来,让课堂 “活”起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实践空间,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它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理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模式教学,任务的难度、层次较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较难控制,因此教学中,不能坐等或照搬现成的课堂教学任务活动,而应积极地学习研究并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根据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以往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方法,灵活地选择、开发和运用任务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并逐步完善。

高中地理教材渗透低碳生活内容研究 篇4

一、尊重自然规律

低碳生活的理念可以体现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 许多教学素材都能够很好的展开对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能够很好的让低碳生活的思想得以渗透。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有代表性的教学素材, 做好教学内容的安排设置, 让学生们在很好的掌握相关知识要点的同时自身的环境意识也慢慢得以加深, 让低碳生活的思想能够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渗透。首先, 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基本思想, 这不仅是低碳生活的根据, 这也是生态社会的营造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基本原则所在。要借助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们明白一些最为基本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自然规律, 让学生们能够具备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学生的生态意识才能够不断加深, 低碳生活的理念才能在他们心里更为牢固。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一节非常典型的给学生们介绍相关自然规律的教学素材, 本节教学内容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从总体上看, 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 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异规律为中心内容, 在教学时, 要突出读图分析与推断的环节, 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节内容的学习中不仅能够让大家较为系统与全面的认识相关的自然规律, 也能够让大家意识到不同区域以及条件下地理环境间的差异。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们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 要让大家明白只有顺应自然规律, 并且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这样人类才能够从环境中有更多收益, 才能够收获更为舒适的生活与工作氛围, 这也是低碳生活一种很好的体现。

二、人类活动的合理控制

随着人类生产与生活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各种对于环境破坏的行为越来越频发, 自然环境显然已经快要无法承受这种负担。于是, 温室效应、空气污染、全球气温升高等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频发。随着这些效应的产生, 人类的生活环境也受到越来越明显的威胁, 这显然与低碳生活的理念相违背。因此, 在渗透低碳生活理念的过程中, 让学生们在教学中意识到合理控制人类活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这也应当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这节内容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很直观的认识到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影响, 这也是能够很好的渗透环境意识与低碳生活理念的一节教学素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们明白,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性在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热带雨林地区由于水热资源充足, 因此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 水分缺乏, 阴雨天气少, 光照时间长, 因此太阳光资源丰富。自然资源间的联系性, 要求我们必须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此外, 要让学生们明白自然资源在数量上也是有限的, 这种性质主要表现为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 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时, 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这些知识的掌握都很重要, 只有对于自然资源的各种特性有准确认识, 学生们才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才能够有意识的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进而让低碳生活的理念更好的得以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

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也能够指导人们更合理的进行各种生活以及生产活动, 能够对于自然资源有合理的开发利用, 同时, 不至于给环境带来过多负担, 让发展过程能够持续稳定进行。高中地理课本中对于这部分知识是有明确讲述的, 教师要结合这部分教学素材很好的树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让低碳环保的理念能够更有效的得以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一节很适合展开可持续发展理念教学的素材。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给学生们介绍相关背景知识, 让大家对于一些重点内容有更好的理解与体会。20世纪60年代以来, 日趋严重的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人类深刻地认识到, 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 人类必须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 保护自然环境, 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也是可持续思想得以提出的一个历史背景。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让大家明白,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 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依托。这也是打造低碳生活的一个根本点所在。

四、结语

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理念中也融入了很好的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 这些意识的培养能够很好的从高中地理课程的许多教学过程中展开。教师要善用相关教学素材, 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与低碳生活的思想理念。

摘要: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理念中也融入了很好的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 这些意识的培养能够很好的从高中地理课程的许多教学过程中展开。

教材内容生活化 篇5

重视乡土地理

提高两考成绩

——谈谈新形势下的乡土地理教学

纵观近十多年来的各省会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都带有很浓郁的乡土地理气息。这实际上也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即对学生进行国情、省情和乡情的教育。从现在实行的“3+X”考试来看,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为从近两年开始,作为综合科目的地理将由各省自己命题,那么乡土地理内容也必然会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时刻关注我们身边的乡土地理知识,特别是在后期的复习中,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突出对乡土地理的复习,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在高考和会考中对此内容感到得心应手,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下面就目前形势下的乡土地理教学问题,谈几点个人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视

21世纪的建设者,应该是适应性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这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学科、多渠道的共同培养才能完成。重视乡土地理和乡土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则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这是由于地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地理学内容既涉及到自然科学也涉及到社会科学,综合性很强,而乡土地理的教学,在综合性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它的实践性,课外内容十分丰富,这就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提供了可能性。这一点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乡土地理教学要求通过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了解家乡人民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初步懂得如何注意协调好家乡的人地关系以及家乡经济建设的战略方向和美好前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乡土地理教学从某种意义来说,既是考生去参加考试制胜的需求,也是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意义所在,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挖掘教材内容,加强乡土地理知识与考点的有机联系

就现行高中地理教材而言,有很多自然或人文地理事像和案例都选自于各省市的典型地区,那么,这些内容有些既是高考和会考中重要的考点(知识点),又是乡土地理知识的最好体现。如,就浙江省而言,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单从经济地理这块考虑,无论是高中的选修教材还是必修教材,要出题的内容都很多:⑴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问题;⑵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问题;⑶我国主要的工业地带(长三角、长江沿岸工业地带);⑷海岛资源的开发问题(舟山群岛);⑸与农业有关的水稻种植业问题;⑹新兴工业区问题(温州专业商品产销基地的分布与评价);⑺与交通运输内容有关的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等等。从自然地理角度而言,涉及内容更为广泛。如,⑴气象灾害中的台风问题;⑵海水运动中的潮汐问题(钱塘潮);⑶海洋资源问题(舟山渔场的成因);⑷海洋环境问题(赤潮的成因与分布)等,这些内容都有可能成为高考或者是会考的重要内容。

从上面列举的知识点可以看出,在中学地理教材中与本地区有联系的乡土地理知识有很多处,只要细心去挖掘并恰当好处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当然乡土地理知识内容很多,涉及面也很广,在高中教学中由于受时间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都讲到,因此需要把一些重点和难点讲深讲透,并加以适当地拓宽和加深,这对文科班的学生显得更为重要。

三、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加深对重点乡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限于高中地理的课时比较紧张,而要讲解和复习的内容又很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对课本中乡土地理内容的掌握,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使地理课变得轻松自由并富有情趣。如,由于舟山地处海岛,各种海岸地貌类很多,这样我结合高一所学的地质学有关内容,事先给学生印发一些相关内容的资料,再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查找一些和海岸内容相关的知识,然后利用春游或秋游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兴趣很浓,使他们在游玩中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又如我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交通运输知识、海洋渔业资源问题以及旅游和宗教等知识,分别联系舟山市目前正在实施的大陆连岛工程、渔民转产和海水养殖问题、普陀山的佛教文化和旅游开发问题,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小组进行调查或上网查寻等方法,撰写了多篇这方面的研究性小论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这些活动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开展。

四、精心选编典型试题,突出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复习

由于会考是一种水平性考试,不同于选拔性考试的高考,所以我觉得在编写试题 的过程中,高一年级要注意《会考纲要》中知识点与乡土地理知识的结合,但难度不能太大,要注重试题的基础性、实效性和新颖性。如,2004年浙江省会考题中有一题考的就是有关“长三角问题”,其中涉及到了 “钱塘潮问题”、“杭州湾跨海大桥问题”等乡土地理内容题。在高三阶段除了高一年级提到的几点要求外,更应该注重试题灵活性和梯度性,特别要注意乡土地理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如浙江省为我国东部的沿海省份,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那么结合大气和气象灾害等内容,我编写了如下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2004年8月12日第14号台风“云娜”袭击了浙江温岭石塘地区。它是1956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大的台风,灾害造成了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81亿多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台风属于热带气旋,中心风力大于12级 B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对人类百害无益 C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D东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A 台风可能诱发一些其他自然灾害

B 目前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

C 当台风开始登临该省沿海地区时多刮偏南风,结束时多刮偏北风 D 在赤道地区一般不会形成台风

3.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台风过境气压变化的是:(C)

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关系研究 篇6

1、提高教材质量

教材在各个学校都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了教材学校就等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教材对于学校来说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对于学校来说,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研究教材内容,不仅能找出教材中的不足和缺陷,加以改进,更能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学生需求,版式优美、内容丰富、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的教材总是特别受欢迎。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有助于检测教材内容的编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是否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进而制定更加合理、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

2、提升教学水平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是黑暗中的指路明灯,是在茫茫大海中进行航行的方向舵,及时地对教材进行调研和反馈,发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对于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教材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依托,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都至关重要,对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也很重要。

二、教材内容的现状

通过对50名教师和200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教师和学生对于教材数量和内容难以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如下(表1):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教材的数量还算比较适中,但是仍有24%的教师和28%的学生认为教材数量太多,仅有4%的教师和7.5%的学生认为教材数量太少(表2):

上图显示54%的教师和43.5%的学生认为教材的难易程度一般,有26%的教师和33%的学生认为教材比较难,仅有6%的教师和5%的学生认为教材比较容易。

三、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结合

1、精选教材内容

语文是存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语言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以及对于世界的价值观等能力,因而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择要注意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合理安排教材的数量,挑选难易程度始终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字,注意生字量和长短句的平衡,同时不能忽视课文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如果读不懂课文的内容或者对课文所讲述的故事不感兴趣,那么课堂教学也起不到相应的效果。所挑选的文字也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适当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2、注重教学内容

学校通常采用大班教学,无法做到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交流,课后也没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辅导,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经常会忽略学习策略的重要作用,一般也很少对学生的思维及阅读进行合理的引导,对策略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中采用的大班教学,不能有效地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因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播知识,让他们主动去发现知识。例如在讲述四季的特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户外,实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妙风景,感受大地上各种植物的变化,感受气温的变化,感受树叶的色彩变化,倾听风吹草动声音等等。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要开放,老师不应该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对学生应该多加鼓励、宽容,允许学生大胆提问合理想象。课堂气氛也要进行优化,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欲望,阅读欲望。

3、二者的有机统一

教师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教材是知识的承载形式,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这并不是全部,不应该让教材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按照教材编写的内容一板一眼地进行授课、学习,这样不仅起不到教材原有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教师应该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进行认知,兴趣培养的一种参考资料,而不是学生要死记硬背全盘接受的事物。教科书上的内容是死的,但是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这些东西进行举一反三,把教材中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生活中能用到的技能和储备。

部分语文教师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不能正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导致在讲课时偏离了主体,本末倒置误导了学生,对此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研讨会,使教师们进行学术交流,授课的心得体会,相互之间进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在编写教材时不能模棱两可,要对教材进行注释和补充,合理引导教师和学生。学生自身也要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质疑,时刻怀抱一颗思考和创新之心,对知识不断探究、不断追求,教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同时也可为学生所用,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结:通过对于教材内容的意义分析,可以知晓教材内容对于教师和学生意义重大,然而教材内容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于教学课程的发展很不利,要即刻改变这种现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策略,使二者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教材内容生活化 篇7

新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再次凸显了数学史的地位和作用,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指出: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家治学的严谨,欣赏数学的优美.因此,本文对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2—2005年初审通过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和教育部于2012—2013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中的数学史内容进行对比,由此分析小学数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些趋势.

一、新旧版本教材数学史内容方面的变化

1. 增加的内容

数量上老版本共涉及数学史知识33处,而新版本涉及39处,比旧版本增加6个数学史知识点,而事实上,新版本增加了算筹、古埃及象形数字、“÷”(只介绍了除号,没有涉及“平均分”)、括号、小数名称、极限、割圆术、恩格尔系数、杨辉三角、圆柱容球、抽屉原理、七桥问题12个知识点.由此说明,与旧版本比较,新版本更加注重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删除的内容

与老版本对比,新版本删除了老版本三年级上册的符号“+”,“-”,四年级下册高斯的故事,五年级下册分数的表示(与三年级下册“分数的表示”内容重复)、《九章算术》———分数四则运算法则、六年级下册斐波那契数列(数列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复杂,且与本章所学知识联系不大).由此说明,在数学史材料的选取上,新版本更贴近学生所学知识,也更注重前后知识的关联性.

3. 改变的内容

有些内容新版本介绍的比老版本更加详细.例如,同样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的关于计算工具的介绍(如图),老版本将计算器的发展作为阅读资料进行介绍,但是新版本将其作为一节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进行设计,而将老版本关于“计算工具的认识”的内容增加为“算盘”,且随着计算工具的进步,新版本也与时俱进地改变了关于最新的计算工具的介绍.新教材的这一变化,既突出了对计算工具发展史的重视,也体现了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教师对于新版本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显然会比旧版本更加具体详细.

二、新旧版本教材数学史编排方面的变化

1. 介绍数学史知识时间提前

老版本一、二年级仅在二年级上册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九九歌”,新版本在一、二年级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算筹、古埃及象形数字、古代计时工具、七巧板、乘号的由来、“九九歌”、“÷”、记数,其中算筹、古埃及象形数字、“÷”、记数为新版本新增内容,古代计时工具、七巧板、乘号的由来均为老版本三年级上册内容.由此说明,新版本将数学史知识的介绍时间大大提前,更加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2. 同一内容编排时间提前

老版本在五年级上册以练习形式简单介绍了“鸡兔同笼”,之后到六年级上册才分别以数学广角和阅读资料的形式介绍解决这类问题的具体方法.新版本将“鸡兔同笼”问题提前到了四年级下册,同样以数学广角和阅读资料的形式进行介绍.这说明学习新版本教材的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了,而学习旧版本的学生则要到六年级上册才能系统解决这一问题.由此说明,在数学知识的编排方面新版本比旧版本时间更加提前,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也必然更加丰富.

3. 编排形式发生改变

新版本在内容编排上越往高年级介绍的数学史知识越多,数学史知识的呈现方式也越偏重文字,且新版本增加的12个数学史知识点有7个是在六年级.由此说明,新版本更加注重对高年级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从增加的内容看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总之,新版本小学数学教材在数学史方面与旧版本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说明新的小学数学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关注课文之外的教材内容 篇8

一、走进教材目录, 做好阅读准备

语文教材目录是一册语文教材的统领, 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目录, 从感性上对本册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知道这册教材的整体架构, 从而在学习到某一篇课文时, 就可以联想到其他相类似的课文, 可以更完整地体验文本。

但是这一重要教学资源却被很多教师所忽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没有带着学生去体验教材的目录, 也没有带着学生去阅读教材目录, 进而让学生解读教材目录, 而是直奔每一篇课文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一种阅读教学方法虽然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但是却不能给学生一个整体的体验, 学生不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来反思单篇教材内容。当学生学完整册教材之后, 头脑中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线索把这些课文内容串联起来。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所获取的语文知识是零散的, 不系统的。所以, 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时, 首先要带着学生关注教材目录, 让学生体验目录中的文章标题, 在阅读目录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感知这一册教材的编排情况以及这一学期自己要学习的重点, 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语文水平想一想:在这些标题中作者会写哪些内容。这样, 在教学每一篇课文时, 学生就可以利用前经验更好地学习文本。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的目录编排, 全册的32篇课文分别被安排在8个单元中, 每一单元都有相对应的主题。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学习, 体会祖国的壮丽河山,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真诚地待人处事”, 目的是想让学生知道如果一个人能够真诚地待人处事, 那么就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赞许和尊重,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 这是一个向学生普及科普知识的单元, 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战争中的孩子”,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 点燃学生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热情。第五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美好”, 让学生通过学习懂得珍惜生命的道理。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乡村生活”, 让学生感受乡村的田园诗情。第七单元的主题是“追求成功”,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只有通过不懈地追求与不断地努力才能成功。然后, 教材还在最后安排了8篇让学生自读的文章, 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当我们带着学生走进教材目录之后, 就可以让学生去体验每一单元的课文编排主线是什么, 想象一下每一单元课文大致的内容。让学生在解读教材目录中寻找一些有用的内容, 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从整体上把握单元内容, 并事先搜集与该单元课文内容有关的学习资料, 为更好地学习本 单元奠定 扎实的基础。

二、利用课文插图, 做好阅读衔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几乎都配备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 有的课文甚至配备多幅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如果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 先来解读这些插图, 就可以从感性认识方面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然后再让学生体验文本内容, 看看自己对插图的解读与文本中所描绘的还有哪些距离, 产生这些距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学会如何来解读插图。但是这些插图也往往会被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遗忘。小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直观思维占主导地位, 好多知识与问题都是在直观思维过程中接受和产生的。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思考插图、描述插图, 把插图与文本内容进行比较, 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比如,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望洞庭》, 编者在一整页上配了一幅插图。在插图中有秋月, 有湖水, 有山, 有小船。在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来解读插图, 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如果让自己来形容这些景物, 将会怎么来形容;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的内容:一轮弯月悬挂在天空, 与平静的湖水相互映衬。在平静的湖水上有几艘小船。远远望去, 洞庭山青翠欲滴……由于插图除了“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一句学生不好表述之外, 古诗中的其他诗句基本上都可以在插图中得以展现。所以, 说完插图上的内容之后, 教师可以再让学生把自己所说的插图内容与古诗内容进行比较, 这样学生就可以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就能很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

三、依托课后习题, 做好阅读拓展

课文后面的习题是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发展语文素养的重要平台———从字词到句 式的训练, 再到篇章的训练。但是有一部分内容却容易被语文教师所遗忘。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大部分课文中的课后练习, 第1题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去朗读课文。这也说明在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有感情朗读能力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体现了朗读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语文素养之一。但是却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这一题给遗忘了。在教学时, 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文本的精心解读上, 在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时, 这一道题目往往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还有大部分课文课后练习的最后一题是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一些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句子, 然后让学生读一读, 并抄写下来。这样的习题安排, 一来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去体验文本的内容与中心, 同时, 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但是, 由于不好把握, 同时在考试时也很少考到这些内容, 所以也容易被教师忽略。

比如,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有两篇精读课文, 第一篇是《触摸春天》, 课后习题的最后一题是:“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 体会体会带点的词语, 再抄下来。”第二篇精读课文是《生命生命》, 课后习题的最后一题是:“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有很深的含义, 如,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 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让我们找出来, 体会体会, 再抄下来。”在这里, 笔者只是列举了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重视这些习题的解答, 一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本, 二来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太费时费神了, 所以都被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忽略了。我们要重视这些习题的教学,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本。

基于开放内容的教材模式探索 篇9

1. 教材现状分析

从广义上讲,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材料, 包括文字材料和视听材料, 也可以是与讲授内容相关的, 如讲义、教学大纲、图片等。狭义的教材仅仅指专用于某门课程的教科书。[1,2]

教学过程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这四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条件。教学过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因此, 教材是其他三个要素的载体, 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中介, 它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 同时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

教材质量取决于编委的学术水平、写作能力及对编写目的、要求的理解等。我国高等教育教材的来源有三种:一是从国外引进翻译的教材, 二是国家规划教材, 三是自编教材。

以上三种教材, 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由少数几个人组成的编委会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对于规划教材, 因对编写教材的要求很高, 并且由学术水平高又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 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教材的质量。但每个人对教材中的理解不同, 即使编委会整体水平较高, 就其个体来讲, 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并且写作能力的不同也会影响教材的最终质量。

2. 开放内容教材的可行性分析

到目前, 中国互联网已经取得了令全球关注的成绩,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使人与人的沟通缩短了距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 截至2008年年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 普及率达到22.6%, 并且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其中40岁以下的占90%以上。

图1为网民的学历结构, 从图中可以看出, 接受过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网民比例接近30%, 这部分人正处于思想活跃的年龄段, 并且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从目前各种网络论坛的帖子数量 (帖子总数量之巨已无法统计) 可以看出, 网民对于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是从不吝惜的。

每个人都有一些奇思妙想, 每个人都有一些思想的火花, 对于一门课程, 尤其是学科基础课程, 能做到精通的人不多, 但是大多数相关专业的人员都会有一定的了解或掌握其中的某一部分, 甚至是对某一个知识点经典讲授, 这些微小的思想火花汇聚起来, 就会成为知识传承的熊熊大火。

3. 开放内容的教材组织流程

图2为开放式教材的组织结构流程图, 开放式教材项目首先要确定需要建设的教材, 并完成教材知识体系结构, 然后交由编委会对教材内容按照知识体系结构进行细分, 细分可以详尽到每一个知识点, 最后形成树状知识结构图。网络设计人员根据树状知识结构图构架开放式教材论坛。由宣传组制定对教材入选内容作者的奖励措施, 与教材论坛地址一起向网民公布。广大网民在参与各个知识点编写的同时, 也可以对其他网民上传的内容进行评议和投票。当每个知识点的内容达到一定数量, 编委会可以对教材进行统编, 使教材前后内容风格趋于一致, 最后交付使用。

摘要:教材是教师授课和学生接收知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媒介, 教材的优劣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开放内容的教材编写新模式, 并从目前互联网络发展的现状以及网民的知识结构、参与热情等方面分析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 对开放内容教材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材,开放内容,教材组织流程

参考文献

[1]余强.高等教育教材立体化出版初探[J].出版科学, 2006 (4) :29—32.

思政《基础》课教材内容模块剖析 篇10

一、《基础》课教材内容分析

《基础》[2]课教材的全部内容贯穿着大学生人生与人生新阶段、历史使命、新的境界、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继承爱国主义传统, 做忠诚的爱国者, 领悟与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通过以上内容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观;把遵守社会道德、社会公德与维护公共秩序, 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及树立家庭美德连成一体, 通过道德行为规范与道德法律规范的教育来规范学生的道德意识观和道德法制观;在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基础上, 把法律意识、法治精神、社会主义的法治观和国家安全意识观作为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的法律修养内容, 并通过宪法、刑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及程序法等教育内容来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观。《基础》课内容体现了“思想意识”和“规范行为”为一体的科学内涵结构, 并把思想道德、道德法律、法律道德的内容形成了科学知识结构的链状体。课程内容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 以科学发展观和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与实际做指导, 科学地对教材内容模块分割切块是教学理论改革研究的源头, 使法律修养和道德修养根植于学生的角色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之中。

二、《基础》课教学内容模块逻辑结构分割与成链

本课程绪论、第一章至第六章, 它是以人生新阶段、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为内容组合, 属于“思想意识”领域内容范畴, 则可把它称之为“思想意识篇 (或上篇) ”;第七章至第八章, 以法律意识、法律运行和法律遵守为内容组合, 属于“规范行为”规则的内容, 即称为“规范行为篇 (或下篇) ”。从本教材第五、六章的内容看:它是从道德规范向法律规范的“过渡”, 并又有机巧妙连接的内容, 这样, 就可以将本课程内容进行分段, 即:绪论、第一章至第四章为“思想道德”段, 第五、六章为“道德法律”段, 第七、八章为“法律道德”段。因此, 《基础》课教学内容结构简言之“两篇三段式”。通过“两篇三段式”的分割, 又使“思想道德”、“道德法律”、“法律道德”成为逻辑结构严谨的科学模块知识链, 为建立教学指导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基础》课教学内容成型“两篇三段式”

据近两年来《基础》课教学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我们将《基础》课程分为“两篇三段式”的模块结构, 即教材中的“绪论”和第一章至第六章为“思想意识篇” (上篇) 。第七、八章为“规范行为篇” (下篇) ;其“思想意识篇”的知识结构是:从绪论到第四章内容为:大学生新阶段新理念,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等, 均属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根植的内容, 为“思想道德素质”形式的知识结构段 (即第一段) ;第五、六章内容为:社会公德、公共秩序、职业精神、家庭美德等, 体现思想意识观与规范行为观的对接内容, 把上下两篇有机巧妙连接, 从知识的逻辑结构上看, 形成了《基础》课内容的“过渡段” (即第二段) ;第七、八章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规范公民行为, 是《基础》课内容的第三段。这样就完整地揭示了《基础》课内容体系主线, 即大学生的人生新阶段、人生价值、道德观念、道德法律和法律道德的体系。形成了“两篇三段式”内容模块结构。

四、结论

《基础》课是一门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课程。通过对《基础》课教学内容的科学剖析, 目的是使思政课教师深刻理解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层次涵义, 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简称《基础》) 课, 对其教材内容模块剖析, 为教学方法改革达到教学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基础》课内容分析、划块、成链, 使教材理论体系划分为“两篇三段式”, 即为思想道德、道德法律、法律道德的教材内容链状模块。目的是使教学活动适应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际。

关键词:《基础》课,教材内容模块,两篇三段式

参考文献

[1]范立仁.管理学家[J].2010, (6) :210.

上一篇:网络服务资源框架下一篇:阅读教学效率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