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与生活

2024-05-15

教材与生活(精选十篇)

教材与生活 篇1

新教材一改过去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 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 生活是课题资源,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 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 能够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

二、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如何节约能源?绿色化学是什么?什么是酸雨?新教材也编入了怎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用铁锅烧菜更好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却并不太注意的问题, 让学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要学好化学, 就一定要关注生活。

当然, 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相反, 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教材要求教师“依据书本”, 但不“依赖书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 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材与生活 篇2

3月4日,我在市三小参加了《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教法培训,首先,马瑞珍老师做了一节二年级的《美化家园》课,并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进行教材教法培训,然后,杜玉玺老师又做了进一步的指导,这一次的学习,我收获甚多,体会如下:

收获:

这次培训的主题是《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活动》,主要分为四点,分别为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操作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创造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奠基活动。马瑞珍老师做的《美化家园》这一课,通过编贴近儿童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中扔废纸、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扔馒头等行为产生的垃圾,教育学生保护资源,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同时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活动。还有废旧物品的再利用这一环节,让学生发挥想象做沙发套、手套、笔筒、不倒翁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创意活动。整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气氛非常活跃,课堂收效很大。

启示: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儿童在自己生活中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把握自己,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把握课程目标,充分利用家庭与社会的资源,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建议:

让城里的优秀教师下乡给农村的孩子们多上几堂这样的优质课。

贾爱玲

教材与生活 篇3

关键词:农村生活经验;英语教材;适切性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87-02

《新目标Gofrit》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的系列教材之一,自从它投入使用以来,被给予了高度评价。《新目标Goforit》是一套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但在广大农村中学。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与城市学生存在着较大差异,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相对滞后,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要求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农村生活经验与英语教材的适切性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新目标Goforit》(七年级)为例,对英语教材在农村中学的适切性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并尝试对农村中学七年级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一、《新目标Goforif》(七年级)教材使用者的农村生活经验

(一)农村中学七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

小学英语学习经历、学习习惯的养成、现有的学习途径和条件等,都会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较大影响。为此。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做出一个系统的调查。

笔者选择了浙江省某县两所农村中学的五个班,发放问卷225份,回收问卷225份。

调查表明。可得出以下结论:这两所中学的大部分学生有三到四年的学习经历;由于课时数、老师时常调换等原因,不少学生并不能掌握教学内容,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在小学阶段,学生缺少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的指导;中小学老师的语音、教学方法等的差异使不少学生对中学英语学习并不适应;学习动机多种多样,但“有兴趣”的学生只占了34.2%;学习方式和途径比较单一;不少学生难以接受外国文化,他们了解文化差异的途径和方式有待改善;半数教师只在教材涉及时才介绍文化差异;很少学生经常阅读英语课外书。

(二)农村中学七年级英语教师的生活局限

在对几位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后,可得出以下结论:这两所学校的七年级英语教师都已达到了英语本科学历。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师对新课程都有一些了解,但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进行大胆尝试的教师并不多;教师人数少,不利于形成合作群体;个别教师未接受新课程培训,接受过培训的老师认为效果不佳,接受培训后“走老路”的教师居多;教师缺少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资源,缺乏实际操作层面的指导;学校的评价标准给教师的教学尝试造成一定顾虑;教龄大的教师很难接受新理念;有些教师不太熟悉教材中的一些英语国家文化背景,这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得心应手。

二、《新目标Goforit》(七年级)的不足之处

(一)知识结构

1语音方面:新教材没有安排专门的语音教学。这种语音知识的编排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2词汇方面:新教材虽然将词汇教学贯穿于听说读写之中,并以归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词汇,但词汇量仍然很大,不易于学生掌握。《新目标Goforit》七年级上册有503个词汇,另有68个人名。下册有418个词汇,另有39个人名和额外词汇。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要顺利掌握这么多词汇,并非易事。

3语法方面:在循环出现的功能与话题项目中呈现并逐步拓展语法知识,在应用中教学语法知识,是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但新教材在编写中为了迁就话题与功能。使得有些语法项目循环安排相隔较远。语言结构的安排有些无规律。这并不利于巩固、深化知识。

(二)中外文化差异和地区文化差异

《新目标Goforilt》(七年级)涉及到的文化有:问候用语、英文寻物启示与招领启示的写法、介绍他人用语和英文书信的写法、建议用语与应答、表达喜好与厌恶的用语、禁止与命令用语等等。新教材力求使学生在浓郁的中外文化氛围中学会得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以开拓其国际视野。但其中的有些文化与农村学生的生活离得较远,不利于学生对其进行拓展和理解。如:上册Unit 9 Do youwant to go to a movie?农村学生很少看电影,他们很难展开想象;下册Unit2的问路,涉及到街道和小区,而农村并没有街道和小区,学生学了之后并不能加以运用;Unit9 How was your weekend?农村学生的周末生活大多都很单调,这也不利于他们进行发挥。类似问题若处理不当,教学效果就会与新教材的初衷离得很远。

三、对教师的建议

(一)充分了解农村中学七年级新生的小学英语学习经历

充分了解学生的小学英语学习经历,了解当地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情况,分析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并加以鼓励;和家长加强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设计一些简单的测试,了解学生间的差异。

(二)从心理上加强农村中学七年级新生对中学英语教学的适应

从心理上加强学生对中学英语教学的适应,如:认真上好导言课,做好自我介绍,包括兴趣、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以排除师生情感沟通的障碍;创造宽松友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用真诚的态度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鼓励他们用百倍的信心迎接新的学习阶段,让学生相信英语学习对农村孩子同样会有很大帮助;明确学习目标,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方法与建议。

(三)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通过情感教育等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吸取小学教师的一些教学方法,让学生比较自然地过渡到中学学习;充分挖掘当地农村资源,利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英语教学。还要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比如:加强和城里中学的联系,共享教学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合作,改变单一的学习渠道;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课外读物,鼓励学生相互借阅。

(四)寻找合作群体。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

教师应积极出击,寻找合作群体,如:充分运用网络和同行沟通,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校内教师之间积极学习;多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学习新理念,如:利用书籍、电视等,主动了解外国文化和文化差异;未受培训的教师应该主动了解新课程,尽早改变旧观念;“改良”公开课,挪用到自己的课堂。

(五)知识结构的处理

语音方面。在初始学习阶段,可以在每节课当中穿插

语音知识,每次一小点,学生就不会感到单调,并时刻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几次教学之后,做一次小结,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教完所有语音知识之后,再做一次总结。此后随时穿插语音复习。词汇方面。虽然新教材的词汇量很大,但在掌握语音之后,词汇记忆就会比较简单;有些难以记忆的单词,可以先把它们拎出来,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运用“小步子”原则,每次检查一定数量的单词,而后随时检查;鼓励学生找些小窍门以辅助记忆,增加学生的兴趣;利用一些小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语法方面。可参照“语法教学,意义先行”原则,即在保证正确传递信息的前提下,追求语言的准确和得体。可让学生在话题交流中先行体会,等学生对该语法知识有了一定了解,能进行语言迁移的时候再作归纳总结。每次一点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语法。经过一小阶段学习后,进行小结。系统地教完某语法后,再进行总结,以便于学生系统理解。

(六)文化差异的处理

文化差异容易造成知识理解上的偏差和交际上的障碍。教师如果不恰当地处理好文化差异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一定困难。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结构,在教学中适时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引导学生多接触英美原版的东西,如报刊、杂志等,从中体会中外文化差异。

至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文化差异,教师应根据农村生活实际进行再设计。比如:Unit 1 Where's your penpal from?农村学生没有外国笔友,甚至没有笔友。如果仅仅学习书本内容,就不能灵活运用。可以让学生假想出一个外国笔友,给笔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还可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笔友,以扩大信息量。

(七)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中学的教学资源非常有限,但教师若多动脑筋,因地制宜,也可以大有作为如:鼓励学生关注学校内的文明用语,要求学生用英语书写并张贴在教室里,鼓励学生记住并在学习中使用它们;鼓励学生收集实物教具,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参与教具的制作和开发,制作大量动植物、自然环境图片等;在教室的墙报上设立“每日一读”,让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的阅读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邓生艳,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刘敏,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研究,2007(3):24

[3]童秀贞,试论新教材GoForlt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2006(2):45—46

[4]张军秀,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对策[J],职业技术,2006(2):36

[5]赵吉存-农村中学使用英语新教材(Goforit)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6(8):151—152

[6]童秀贞,试论新教材GoForlt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2006(2):45—46

初中数学“新教材”与生活 篇4

一、初中数学“新教材”充分体现数学就在身边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意图, 改变了以往课程内容偏难、繁琐、陈旧的倾向, 并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 构建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的新课程体系。新教材改变了以往数学教材只注重单纯数学知识、远离生活实际的体系, 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就在实际生活中, 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

新教材编写中, 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社会生活场景中, 把生活中的计算编到例题和习题里。数学就在身边, 需要就足以引起学习的愿望, 更何况教材中也有许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激发了学生好胜心和兴趣, 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 所有学生都愿意上数学课了。

二、初中数学“新教材”使课堂活跃起来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 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 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新教材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 不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 而是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创造能力。

数学活动课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进行数学活动课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且能整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在实施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切入应用问题非常必要, 其内容应以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为基础, 联系实际问题而确定, 可概括为如下几种问题:

1. 函数的应用问题

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 也是较难理解的一块内容,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应用题很多, 如:求成本最低、用料最省、产量 (面积) 最大、造价最低等应用性问题常可归纳为函数最值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 建立函数模型, 确立自变量的限制条件,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 有时这类问题还与几何图形结合起来, 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这种题型几乎每年的中考都会出现。

例1.某农户想利用一只135°的墙角砌一直角梯形鸡舍, 现有一批可砌10米长墙的砖块, 试问BC为何值时才能使鸡舍面积最大。

2. 不等式的应用问题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 实际生活中的投资决策、最优化问题常用到不等式的知识。

例2.学生若干住若干宿舍, 如果每间住4人, 则还余19人;如果每间住6人, 则有一间宿舍不空也不满, 求有多少间宿舍和多少名学生?

3. 方程的应用问题

(1) 打折问题

打折是生活中常见的商业行为, 如何通过打折问题的教学, 让学生了解打折的实质, 增进对社会的了解, 设置活动课教学, 让学生亲身体验,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例3.某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 如果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 而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 问:这种商品定价多少?

(2) 税收问题

照章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新教材中这是一个重要内容, 有时它还与方程、函数相结合, 考查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

例4.国家规定个发表文章、出版所获稿费应纳税, 其计算方法是: (1) 稿费不高于800元不纳税; (2) 稿费高于800元, 但不高于4000元应缴纳超过800元的那一部分的14%的税; (3) 稿费高于4000元应缴纳全部稿费的11%的税。今知王教授出版一本著作获得一笔稿费, 他缴纳了550元, 那么王教授的这笔稿费是多少元?

4. 日历问题

日历是日常生活必需品, 围绕它产生了不少数学问题, 特别在新教材中, 有一节对日历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它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

5. 几何知识应用

(1) 三角形与成比例线段

(相似) 三角形是生活中常用到的几何图形之一, 三角形相似的运用也相当广泛。

例5.要测量点B到池塘对岸A点的距离, 选一点C, 量得BC=50米, 在BC上取CE=10米, 再在AC上取一点D, 使CD=51AC, 又量得DE=16米, 则AB间的距离为-----米。

(2) 解直角三角形

生活中简单的测量, 求解建筑物的高度, 一般会用到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其中还包含测量时的仰角、俯角。

例6.如下图, 在甲建筑物上从A点到B点挂一长30米的宣传条幅, 在乙建筑物顶部点D测得条幅顶端点A的仰角为45°, 底部点E的俯角为30°, 求底部不能到达的甲、乙两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BC。

(3) 对称问题

让学生充分认识世界, 认识图形, 探索其中蕴含的几何规律。

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通过“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 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课堂上学生讨论交流时敢于发表观点, 不仅能议明当前的问题, 还能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多个知识点, 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也清晰明了。

三、初中数学“新教材”让学生走出课堂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 新的初中数学教材更加注重了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 绝大多数章节知识的引入都是以生活原型的姿态出现的, 而且有些章节内容就必须要求学生进行活动, 如《调查“你是怎样处理废电池?”》,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说明问题的能力, 所以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数学活动。又如这节课后有一练习, 分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 将所收集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 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教材与生活 篇5

1、P23:内容修改“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P31:小标题“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改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3、P36:删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一说法。

4、P38:“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改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改为“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5、P40:“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改为“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增加一句“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P76:删除“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一段。

教材与生活 篇6

关键词:品德教材;道德逻辑;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2-0008-04

新世纪的德育改革,使得德育理论研究者第一次实质性地参与到课程研发与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在“一纲多本”的课程制度下,德育理论研究者终于可能将自己对道德及道德教育的理解,在教材中进行一定空间的展开。不同版本的教材设计,体现了相应教材编写委员会各自的集体理性。我们发现,在目前使用的十多个版本的教材设计中,体现着不同的道德理性,甚至在同一版本的同一课设计中,前后也存在着不同的道德逻辑。

本文中的道德理性,包含两方面的涵义: (1)教材中包含的道德逻辑与道德思维,即道德教育中的“为什么”问题,如为什么要爱护环境,为什么要尊重他人;(2)不同的道德逻辑在教材中的比例。

在当下流行的教材中,可以看到三种不同的道德逻辑:功利主义的道德逻辑、自然主义的道德逻辑和义务论的道德逻辑。

一、功利主义的道德逻辑

课例:《花草树木点头笑》(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②

课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情景剧设计,名为“森林舞会”,意在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植物,介绍各种植物的特点,如柳树:我是柳树。我的枝条又细又长,人们常把我们种在河边、路旁。风儿吹过,我们摇啊摇,可美啦!

在本部分的最后,有一首表达植物功能的小儿歌:我们用绿色装点春天,我们用五彩为大地作画。我们生活在每个地方,广阔的土地就是我们的家。

课文第二部分,直接进入植物的功能,标题是“花草树木本领大”,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对人类的功能,如食用、药用、美化环境等。

课文第三部分,在了解植物特点,对人类的功能、作用的基础上,进入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话题,栏目名称为“我是绿色小卫士”,讲“我们能为植物做什么?”

课文第四部分,是正确与错误行为的辨析。

纵观整篇课文的设计,不难发现其隐藏的道德逻辑:我们要珍(爱)惜某个东西(动物、植物、水、食物、公共财物、纸、电等)的理由,是他们对我们有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它们是有限的。①换言之,我们应该爱那些与我们自己密切相关的事物。在与劳动者相关的课文中(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谁”“为我们服务的人”等),这个逻辑就演绎成:农民伯伯为我们种植了粮食,工人叔叔为我们制造了使用的器具,文艺工作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不是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人,不是因为理解了他们劳动的辛苦),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这样的道德逻辑,也广泛存在于诚实守信、遵守规则、与人分享等主题的教材设计中。

功利主义的道德逻辑经常把事物或者事件的正当性建立在对其结果的分析上,有利的结果是其判断正当性的基本依据。这样的道德教育的逻辑在现行的教材中非常普遍,所涉及的主题包括对环境的爱护,动植物的保护,资源的珍惜,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尊重,对处境不利人群的关爱等等。

按照这样的道德逻辑,学生们应该对自己的老师、家人和给予过关爱的朋友表示友好、感激或者尊敬,那么,漠视那些与自身利益不相关的陌生人,或者不关心不能给自己提供帮助的人(如乞讨者)也就没什么道德上的问题。也许这个逻辑可以很好地解释小悦悦事件何以发生。

这种道德逻辑,在现行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例,特别是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这种道德思维比较突出,如上文中典型的课文设计,达20多篇。

二、自然主义的道德逻辑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版本的教材关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课文设计②:

课文的标题是《动物、植物和我们》。课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本课的基本道德观与立场,以后三部分都是在这些道德观的基础上展开。课文第一部分名为:寻找生命。在这一部分中,教材设计了三个内容,一篇配图散文,一首儿童诗,还有两个需要学生完成的表格。

散文的内容如下:

生命世界

大树有生命,小草有生命。春天吐出嫩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落叶飘零,周而复始,这就是生命现象。

大象有生命,小鸟有生命,小蚂蚁也有生命。你看,小象和妈妈在河边嬉戏;母鸡带着孩子在草丛里觅食;燕子根据气候的变化南来北往;小蚂蚁忙忙碌碌,这就是生命现象。

儿童诗的标题是《爸爸,我恨死你的猎枪》。内容如下:

爸爸,你知道吗?/当我亲眼看见,/你击伤了一只/美丽的翅膀,/我的梦就再也不能飞翔。/想象我是一只小鸟,/想像我是一只小兔,/这样,我的好爸爸,/你心里就会充满了善良。

学生要完成的表格是关于生命的特点,其中前两项已经给出。学生需要完成的部分,一个是与植物有关的,一个是与动物相关的。

在这一部分,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上面说到的自然主义的道德观,自然万物,如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是生命现象的一部分,因而,我们人类应该善待它们,珍惜它们。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喜欢的动植物,第三部分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生物的小短文,第四部分是为自己喜欢的生物做一个保护牌,向全班展示。

除了关于生命现象,这类道德逻辑还出现在人与人相处、班级建设等内容中。

这种道德逻辑在中国古代的道家那里就已经存在。它强调人类的道德准则来源于自然。人类不必为自己立法,更不能够为自然立法,人类所应该遵循的道德法则蕴藏在自然之中,人是自然万物之一物,因而应该遵循自然万物都遵循的自然法则。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然主义的道德逻辑,用老子的话,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遵循道,则生态和谐,万物生机勃勃;违反道则和谐被打破。因而,人如果想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行为,做事,做人,都应该向自然万物学习,从自然中理解社会运行之理。依据这种道德逻辑,将人放置在宇宙世界万物及群体之中,有利于克服现代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使人与自己和谐相处,人与人平等尊重,互相关爱,不是为了什么结果,而只是因为大家都一样,同类相惜。

这种道德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一种,也在教材中存在着,但并不是非常集中和突出,上例所选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在人教版与苏教版的教材中也能看到,典型的课例苏教版中有10篇,人教版中有6篇。

三、义务论的道德逻辑

除了这两种道德逻辑外,我们还可以在课文中发现义务论的道德逻辑:我们爱和尊敬别人,不是因为他们能够给我们提供帮助或者这样做对我们有好处,而是因为别人与我们一样,是人,希望得到他人的尊敬与爱;我们不伤害别人的原因是,每个人如我们自己一样,都不希望受到伤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康德所宣称的将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和“按照你认为能够成为普遍法则的原则去行动”。这种道德逻辑,在有些教材的人与人的关系设计中,有所体现,特别是苏教版的教材,这种道德思路比较集中和明显,典型的课例有25篇。下面以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同学之间》一课为例进行分析:

nlc202309021015

本课包括四个栏目,分别为“美好回忆”“设身处地”“送他一缕阳光”和“黄金法则”。

以美好回忆导课,意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亲身经历的发生在同学之间的美好故事。

第二个栏目,设身处地,通过五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同学间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愉快或者不愉快的事件,如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宽容同学的过错与缺点,被误解或者冤枉,因为家庭或者体型等其他原因受到讥讽或者嘲笑等,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考虑:如果自己是当事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自己会怎么做?

在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感受的基础上,第三部分进一步引导学生给遇到困难的人排忧解难,帮助小同学走出各种困境,送去一缕心灵的阳光。

第四部分是课文的总结部分,提出了处理人与人关系中的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设置了一些表格引导学生练习这种由己及人的思维方式。

显然,这一课是在义务论的道德逻辑上设计的,并尝试直接教学生学习这种道德思维。在这个道德逻辑下,我们在考虑一种行为是否合理时,首先要把当事人当作与我们一样的人来看待,设身处地地从当事人的情境出发,通过想象自己是当事人,对当事人实现一种同情式的理解,然后如果你能断定所有的当事人都希望这样做再这样做。在这个逻辑下,自我,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普遍性的道德存在,这种普遍性中包含着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个体的人,通过将自己普遍化,理解到这种普遍的道德法则与义务,通过按照这种普遍道德义务行动,个体成为一个道德人。

在文本分析中,我们发现,在任何一套现行教材中,都没有一以贯之的道德理性。对于同一类主题,在不同年段也可能有不同的道德理性进行分析。在很多课的设计中,看不出其道德与价值的立场与逻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说在同一教材体系中,存在着明确的道德逻辑,或者,我们是否可以说,在教材的各个编写委员会中,是否对所编教材的内在道德理性有着明确的意识与理性安排与设计呢?我们可以(或者说应该)以(活动型)综合课的定位来解释课程设计中道德逻辑的缺位吗?

四、多元道德逻辑对教学设计的要求

教育由于关照人的精神性成长而成为一种伦理实践,同时,教育活动也因为由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组成而成为一种理性实践。但是我们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在现行与德性成长密切相关的教材设计中,道德观与道德理性在教材间有着很大的差别。诚然,教材中所体现的道德理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政治的、学术的、实践的,甚至经济的,当然还包括传统文化的,因而,是教材所存在的综合文化的复杂背景导致了教材中道德理性的差异性及复杂性。

教材中的道德逻辑,是要经过教师的教学设计,才会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因而,教师是课堂中的道德逻辑的直接决定者。而且,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道德逻辑,不一定体现在课堂内容中(当然课堂所传播的内容也包含着道德逻辑),而更多地体现在教学设计中的逻辑承接上,经常体现在教师由一个教学环节进入另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如上面功利主义的道德逻辑的教材设计中,很多教师会依照教材的逻辑,在课堂中从第一个环节进入第二个环节时,有这样一句话:“因为(既然)花草树木对我们这么重要(有这么多的用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两个环节间的一句过渡语,就包含着课堂教学对学生道德思维的影响。

这种隐含在教学设计中的道德逻辑,虽然不是我们要求学生记住或者背诵的内容,但在教师每节课导入环节的逻辑中,学生就学会了如何进行道德问题的思考:一件事情的价值和我们对其的态度,要看它对我们的用处,有用就是好的,要珍惜的,尊敬的;无用就可以不管,冷漠,或者不尊敬。这种道德思维的学习,在当前的教材中没有特别的设计,因而,教学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思考道德问题的思路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而,教学设计中的道德逻辑,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潜在课堂资源,它影响的不是学生具体的看法和观念,而是学生解决所有道德问题的思维方式。

所以,在“一纲多本”的情境下,面对不同教材对同一主题的不同道德逻辑,作为自觉的教育者,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1. 我们应该教给儿童什么样的道德思维?道德理性是文化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它决定着文化本身的独特性。然而,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度,那么,在孩子的德性养成中,我们应该教给他们什么样的道德思维呢?是某一种,还是多种?是由一种思维主导,还是告诉他可以有多种思维?

2. 教材中这一主题的道德逻辑,是否是合适的道德逻辑?什么样的道德逻辑是适合这一主题的道德逻辑?

3. 当不同的道德思维在教材中相互掺杂,或者当孩子学到了多种道德思维时,特别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的道德思维时,会否导致他的某种道德逻辑的混乱或者进行道德选择时的困惑呢?多元道德思维在什么程度上有利于文化团结的形成呢?简单地讲,对多元道德思维的尊重,是否会导致文化内部裂痕的加深呢?

后教科书时代的教学设计者,要会用教材,用好教材,做自觉的课堂教学专家,不仅仅体现在课堂能够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更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材料,更体现在依据学生道德思维与文化特点,有意识地选择正确的道德思维,设计整个教学的思路与课堂的进程,使课堂从内容、方法到所隐含的道德思维,都是经过教育者精心选择与安排的。

责任编辑 徐向阳

搭建新教材与学生生活的桥梁 篇7

这样的教学虽然占用大量时间, 却还是导致学生两极分化, 解决实际问题仍是一部分学生最头痛的问题。问题出在哪?本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调研发现:首先, 创设的“数学生活化”高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我们一部分学生在家里都是“小皇帝”,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知、实践较少。如日常的购物、查看电表、去银行取存钱等, 让孩子参与的较少, 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的就更不用说了。如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上的“购物小票”和“发票”是多么好的生活中的数学啊!但有部分学生也模糊。其次, “数学术语”在学生的生活中没有被“实际感知”。如“出勤率”“打折”“速度”等, 学生没有去体验、实践, 更不能变成内心的感受, 也谈不上感悟数学的真谛了。第三, 创设的生活化数学课堂还没有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识是主动建构过程”是“悟”出来的。也许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特别吝啬教学的时间, 当学生独立尝试探索或是合作交流探究的兴趣正浓时我们打乱了学生的思维。割舍了一部分学生, 推进了学生的分化。

针对以上问题, 我在教学时大胆尝试, 不断实践。

一、提前体验、感悟教材中的生活情景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我们的数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 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是有差异的, 我们要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 让教材中的生活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正如奥苏贝尔所说:“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有了什么样的生活经验。”教学前要让学生提前在生活中感知、感悟数学知识, 也可以和家长一起去实践体验、认知。如在教学数学教材中的水、电、煤气缴费单时, 提前一周就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 (1) 和爸爸、妈妈认识水、电、煤气表上的读数。 (2) 了解水、电、煤气的单价, 以及收费情况。 (3)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读懂自家的缴费单。 (4) 给家里提出合理化的节约建议。对于教材中的实际生活情境, 作为一个有心的教师都要有计划地让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去实际体验, 对于不能实际体验的数学活动, 也要通过查资料等给予了解。这样, 在教学时学生都有了生活体验, 真正使每个学生都感知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是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真正悟到了生活中的数学。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就会走进探索数学的空间, 也就慢慢学会了思考, 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熟悉、理解、认知数学术语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术语”是体操中的一个个动作要领。如果学生对这些“术语”不理解, 不管你的课讲得再好, 创设的生活情境学生是多么熟悉, 学生也是听之藐藐, 无动于衷。

对于“数学术语”的呈现应丰富多彩, 且反复数次。因为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背景、数学活动经验、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生活中理解“数学术语”非常重要。除了理解术语之外, 应用“数学术语”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 让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这种数学语言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的形成是缓慢的, 不是学生懂了、记住了、会了, 而是学生“悟”出了道理。如对“出勤率”, (1) 让学生理解这是表示两个数的关系的量。 (2)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它的理解, 并举例说明。 (3) 在一周内每天记录本班的出勤率。 (4) 找出生活中“百分率”的实例。对于有的“数学术语”, 生活中要找到数学的真实表象, 并把这种表象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对于“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些抽象的“术语”, 我让学生带软尺、从体育办公室借来秒表, 让学生亲自测出自己步行或跑步的速度, 并以此速度估算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有的学生还主动估算和爸爸、妈妈散步时的速度和路程。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学生理解和感悟一些“数学术语”, 使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生活化的课堂中悟出数学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为学生探索学习准备了条件, 学生在这个心智活动中, 应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思考的世界里, 学生将用自己的心智去体验、探索数学知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生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 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感觉, 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我们创设美妙的生活化课堂, 目的是让学生悟出生活中的数学, 悟出生活中的“数学味”, 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一些启发、一些思考的余地和能够自主控制的时间, 让他们能够自由活动, 从“无”生出“有”来, 从自由活动中发出自主性和创造性。如在学了“小数的认识”以及“小数的乘除法”后, 在班内开了一个小小的“跳蚤市场”, 让学生把自己以前的玩具和自己的零花钱带来, 在“市场”内进行交易, 通过交易让学生“悟”生活中的数学, 使数学知识有最直接的表象。学生顿悟出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更重要的是通过动手操作, 激活了学生思维, 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真正体现数学生活化的价值。

四、让数学思维课到生活、阅读中去“旅行”

学生的思维就像一条条流淌的小溪, 这些小溪的源泉就是孩子生活的世界和涉猎的外围知识,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在课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 这种思维劳动就越紧张, 那么学生就应经常到知识的最初源泉——社会生活中去。”用“做题和记忆”来代替思考和鲜明的生活感知, 这就使学生变得“愚笨”, 以至最终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努力把能在大自然和生活中的“思维课”还以本来的面目, 把现实生活中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 深入学生的意识里, 努力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进行, 让他们在观察周围世界的时候确定各种现象的原因和后果, 比较、感知各种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这是学生理论思维开始的地方, 他们对不断看到的和感知的现象加以抽象概括, 不断使思维过程加以升华。现在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数学思维课”到生活中去“旅行”的机会, 教师要精心备课, 提前为“旅行”铺路, 观察物体中的方位和方向, 存款中的利率和利息, 购物中的打折等, 都是我们“思维”去“旅行”的地方。

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读书越多, 他的思维就越清晰, 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阅读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谛, 把生活和数学联系在一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些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感知、理解和识记, 头脑需要的科学知识能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这些科学知识的掌握是靠阅读、阅读再阅读。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推荐数学阅读方面的书籍, 例如在学习“数的整除”以前, 让学生收集有关知识, 贴在学生的资料展板上, 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数学家, 使学生不仅对知识产生兴趣, 而且也使学生爱上学数学, 爱上科普知识的书籍。因此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体验了数学世界的美妙和神奇, 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材与生活 篇8

一、让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中有一节“你今年几岁了?”,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相信我能猜出你们中任何一位同学的年龄吗?

生(疑惑):老师,你来猜猜我的年龄。

师:请你告诉我,你的年龄乘以2减5得多少?

生:21。

师:那你今年13岁。

学生疑惑,迫切想知道老师怎么猜出来的。

这段对话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产生了质疑、享受了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生活实际取材,适当整合教材

“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并对教材进行必要而合理的整合,以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对比学习和理解。如教学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生活实际问题:某学校举行演讲比赛,选出了10名同学担任评委,并事先拟定从以下4个方案中选择合理的方案来确定每个演讲者的最后得分。

方案1:在所有评委所给分数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其余的平均数。

方案2:所有的评委所给分数的平均数。

方案3:所有评委所给分数的中位数。

方案4:所有评委所给分数的总数。

若老师告诉你10个评委给某一位演讲者所评的分数,请你解答下面两个问题:

(1)分别按上述四方案计算这位演讲者的最后得分。

(2)根据(1)中的结果,请用统计的知识说明哪些方案不适合作为这位演讲者的最后得分。

此设计巧妙、新颖、富有实效,既能复习“三数”的基本概念及其求法,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熟悉而贴近生活的事例,学生对学习便有了强烈的探究心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而且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巧设问题情境,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建模是一种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数学思想方法,即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简单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建模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教学扇形的面积时,我首先模拟一段学生熟悉的《小兵张嘎》机枪扫射的战争场面,把学生的情绪激发了起来。然后,我引入问题:假设敌人碉堡的机枪射程是100米,机枪转动的角度是120度,那么敌人机枪的控制区域是多大?利用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就引入了扇形的面积问题。

四、设计生活化练习,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客观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从而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围绕学生的活动经验,由学生身边的事例来组织教学活动,可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生活和数学的联系,激发其作为活动主体参与数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还能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收到启智明理的效果。

如在教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初一年级165名学生要出去春游。汽车公司提供了选择:大客车有45个座位,小客车有30个座位,已知大客车每辆每天要800元,小客车每辆每天500元,要使每人都有座位,怎样租车最合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产生了探索的欲望,在自主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其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就是说这一问题在学生心中激起探索的欲望,敲开了思维之门,收到了激活思维的理想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的,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就来自于这些充满问题的情境。

五、运用网络技术,丰富学生探索数学的视野

在信息时代,学生普遍对网络信息感兴趣,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收集一些学习素材,下载一些与课程直接相关的内容应用到在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探索的视野。

教材与生活 篇9

一、透过简单的素材看到丰富多彩的生活

教材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 更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教材向学生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 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学习教材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我们应该把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纳入课程内容中, 并由此调整、生成话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举例】

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是这样编写的:首先出示了一幅空白图框, 要求贴上“我的一家”的照片, 向大家作介绍;然后几个孩子在一起交流场景:互相说爷爷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接着展示出两幅“亲情对对碰”的游戏场景图, 康康熊在一旁, 对话框里出现:“你能说说家中欢乐的故事吗”的字样;最后是家庭生活展示板——亲亲热热一家人, 贴上一些家庭生活照片。

【教材内涵透视】

《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各种道德概念, 并能依据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来进一步认识、分析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每个事务, 解决相应的问题。

本课呈现的是儿童的家庭生活。在家庭生活中, 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无私的, 而孩子往往意识不到, 因此, 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父母和家庭, 体验亲情, 促进儿童与父母的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对道德要领的理解并不是“凭空”建构的, 常常需要经历一个从具体事情中提炼的过程。上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典型的现实教材。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看看、想想、记记、说说等表达层面和回忆的层面上, 学生对“家庭生活的亲情”的概念意象的建构是不到位的。因为道德概念意象的形成, 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将形式化的东西直接塞进学生的头脑中, 它必须通过具体的、直观的、生活中的素材来逐步呈现和形成。

【加工策略】在活动中感知

为使学生头脑中丰富而杂乱的家庭生活感受变为清晰可行的行动, 引导学生回顾、再现家庭生活场景, 我们可以对教材教学作如下处理:

让学生在课前观察并了解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 还要让学生准备几张家庭生活照, 准备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

上课时, 教师可以示范向学生展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是自己。然后介绍照片中的人物与自己的关系、家人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等。教师介绍要有条理、层次清晰, 使学生容易理解。并记住表达方式, 为自己的交流做好铺垫。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按老师介绍的方式或自己喜欢的方式, 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

也可以请学生看书上插图, 结合实际展开回忆, 说一说父母是怎样互敬互爱, 父母是怎样爱我们?接着通过“夸夸自己的好爸爸、好妈妈”活动, 体会父母之爱、亲子之爱是幸福家庭的基础, 并懂得要从小就承担一些家务劳动, 减轻父母的负担, 使家庭生活更幸福。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既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学生的生活, 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养成教育。

教学将要结束时, 还可以引导孩子通过各种渠道向父母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和感激, 让学生家人也感受到孩子的一番真情。

二、透过静态的文本看到动态开放的过程

教材呈现的是静态的教学内容, 但是品德课程是一门生活化课程, 追求的是动态的、过程性的真实教育, 教师应该坚持静态教材动态施教, 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 使品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相通、相融。

【教材举例】

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过家家》。教材分5个环节。一是自选活动主题, 教材上呈现了6个不同的主题;二是自由组合分角色, 教材呈现3个小朋友正在商量着如何分角色;三是分组编排小品, 教材呈现3个小朋友正在商量做些什么准备;四是汇报演出;五是评选颁奖。

【教材内涵透视】

本课教材是按照“过家家”游戏的流程来呈现教学内容的。教材呈现的6个主题, 反映了儿童家庭生活的不同侧面。老师在组织活动主题选择时,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理需要自由选择, 也可以选择教材中没有呈现的主题。

本课的二、三、四部分, 都是对儿童编排、开展游戏活动的引导和提示, 旨在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懂得游戏的规则, 学会文明欣赏。

教材的最后一个部分是评选颁奖。这里的评选并不是看儿童演技的优劣, 而是要关注角色扮演中, 学生同伴之间的合作程度, 游戏的创意、效果、对家庭生活的指导意义及解决游戏活动中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评价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 真正呈现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理念。

【加工策略】在动态中建构

领会静态文本的意图后, 要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过程, 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合作游戏来建构合适的道德活动场景模型, 经历道德知识的产生、道德概念建构的全过程, 最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发展良好的道德能力。

有老师在组织《过家家》教学活动时, 这样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以前有没有玩过过家家这个游戏?你是和谁一起玩的?玩的什么内容?看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过家家这个游戏, 老师还从你们的发言中发现玩这个游戏需要选择一个内容, 和几个人一起来玩, 是吗?

那么我们今天全班一起过家家将围绕什么内容来玩呢?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离开座位去看一看、读一读教室墙上窗户上的卡片, 然后想一想今天过家家的内容和什么有关?同学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内容来玩过家家, 如果你觉得卡片上的内容都不喜欢, 你自己还有更难忘的事情, 那么你自己来确定一个内容玩过家家。

总之, 教材由于篇幅、呈现形式的限制, 不得不通过这种静态的文本来努力彰显品德课程的活动性, 真正的动态化道德认知过程的构建, 必须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特点, 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 让每个学习者经历完整的认知过程。

三、透过教材的留白看到教材的双向构建

浏览品德教材, 你会发现教材的呈现形式:只有片言只语和一组组图片, 且在图例之后都会出现“……”“?”或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借助这留白的空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观点、创意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结论向教材进行倾诉和表达, 这样学生和教材就进行了富有能动和创造性的双向建构。

【教材举例】

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的《送给新年的礼物》为例:教材中有多处留白。一处:新年到了, 问问你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 你又有了哪些进步?另一处:新年寄语———请父母、老师、同学还有其他的人, 为你写上“新年寄语”等。每一处留白都能给学生带来思考、创新、自主活动的机会。

【教材内涵透视】

本课教材的留白为“创意性留白”。借助此处留白, 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在搜集照片、图片、文字中积累有关的材料和事实。在学生创生的“自己的教材”上凝聚着自己的思考和情感。此时, 教材已成为孩子的创作手册、心灵档案, 成了孩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教材留白, 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 蕴涵着多重意义: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 有利于对话, 有利于开放, 有利于实践, 有利于探索, 有利于使用地方性教材和实施校本课程。教材中留白的种类很多, 有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去填补的展示性留白;有对他人的评价、自己的反思的评价性留白;还有的是旨在激活想像、引发道德思考的省略性留白。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 搞清楚留出空间的目的是什么, 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思考, 去活动。

【加工策略】在活动中拓展

对于道德价值的学习, 我们应该以体验性思维和态度加以把握, 并让学生在道德交往活动中真正获得道德经验和体会。

有老师在组织《送给新年的礼物》教学活动时, 针对教材的第一处留白, 这样组织活动:教师首先扮演成“新年老人”, 以“新年老人”的口吻提出“同学看我, 我看同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和要求。然后分小组讨论:夸夸我的同学。小组中的每一个同学寻找各自赞美的对象, 互相说一说同学的个性和长处, 再在对方的书本上写下自己的美好祝愿。在此基础上, “新年老人”邀请本学期进步大的同学作“一分钟演讲”, 表示再接再厉, 在新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最后, 每个学生都获得“新年老人”送上的一份“新年贺卡”, 上面都有一个美好的祝愿和对学生新学期的新要求。

教材与生活 篇10

一、教材辅文的分类与特征

1. 教材辅文的分类

(1)名言

原指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而在教材中,主要指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其作用主要是对教材内容的证明,使教材原理更加具有说服性和真实性。如《生活与哲学》第10页,主要讲述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原理。名言部分就补充了恩格斯所说的一句话: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问题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原理是恩格斯的观点,而这句名言正是对教材原理的证实。

(2)专家点评

原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全面知识的人,或者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对别人的行为艺术(如表演)加以评价,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建议、意见等。而在教材中,主要是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作拓展性说明。如《生活与哲学》第43页,主要讲述实践的概念和特点,并未涉及到实践活动的形式。所以在专家点评中,对这一原理进行了拓展和延伸,详细介绍了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的三种具体形式,更深入地进行理论分析。

(3)相关链接

原指网站内容,与关键词相关的网站上留下的链接。在教材中,主要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其作用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对个别名词的解析,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帮助学生更完整地掌握知识。如《生活与哲学》第87页,这部分主要讲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但对于这两个关键词,正文中并没有做详细的讲解。所以,在相关链接中,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进行细致的解释。这就是通过联系上下文,对名词进行概念性的解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教材辅文的特征

(1)补充性与针对性

在《生活与哲学》中,正文多以哲学原理性知识和概念为主,缺少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部分。辅文的出现就是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辅文是对教材知识点进行详尽的描述和分解,是对教材正文中不够完善地方的补充,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和充沛。但辅文并不是随意添加的,而是要根据正文内容和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进行有针对性的排版。

(2)科学性与引导性

“辅文大批量地出现在《生活与哲学》的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从全方位的角度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社会责任感。”[1]

(3)延伸性与灵活性

教材辅文的出现是与正文内容息息相关的,但又区别于正文内容。从深度上说,它是对正文原理内容的剖析;从广度上说,它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更彻底、更完整地掌握知识要点。同时,辅文的出现较为灵活,《生活与哲学》教材中,三类辅文的数量、分布和排版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灵活添加,并没有固定模式和板块。

二、教材辅文的功效

1. 使教材内容完整

辅文虽然不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和低估其能够填充教材内容的作用。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进行编排,这就要求知识点有主次之分。在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当中,不管知识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都需要完整地呈现在教材当中。其中,正文凸显重要知识点,辅文正好填补空白,将次要知识点加以补充完善。

如《生活与哲学》第49页,正文内容主要是讲述“认识的三个特征”,而并没有涉及到“人类认识的过程”,但这一框的题目是“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为了完善正文对本框题目的缺陷,辅文就通过名言的形式,利用毛泽东主席的一段话,将“人类认识的总规律”阐释清楚,既照应了题目,又丰富了教材内容。

2.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心理学中,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在教材辅文中,包含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而这些辅文材料就诱导学生对生活常识和知识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学生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如《生活与哲学》第62页,辅文通过相关链接的形式,讲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学生们会提起兴趣,急于了解这个典故的具体内容,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3. 创设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教材辅文就地取材,在生活中挖掘教学情境资源,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生成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如《生活与哲学》第32页,辅文通过相关链接的形式,创设一个学生踏进一条流动的河的的情境,出来后再次踏进那条河流,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身临其境并思考:人是否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教师再结合本节课运动与静止的知识点给学生启发,答案可想而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由此再总结升华知识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否认相对静止,属于诡辩论。这就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上升到理论经验。

4. 拓展教学内容

在课程改革后,更加强调要进行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不能局限在教材当中,更要深入钻研教学内容。而辅文自身所具有的辅助作用,能够协助教师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加工,拓展教材内容,从而丰富教学内容。

如《生活与哲学》第98页,辅文通过专家点评的方式,讲述“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含义及其意义。对应的教材正文内容主要阐释了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辅文在此处设置专家点评栏目,恰好在原有基础知识上,拓宽了教材正文内容,说明应该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宽泛的知识点,巩固和升华基本理论知识,而且也丰富了教学内容,是进行生成性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教材辅文的运用策略

教材辅文尽管处于辅助和次要地位,但其在教材中所占篇幅却与正文相差不多。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辅文的利用和处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应合理把握和运用教材辅文。

1. 让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辅文观

在“应试教育”下,社会普遍形成一种为了取得高分而进行教育的观念,教师和学生只注重《课程标准》中罗列的知识点,即教材正文所阐述的知识。教师和学生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就没有树立要注重教材辅文的观念,这样就使得他们在教学与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只会重视教材正文内容,而忽略教材辅文的作用。久而久之,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意识,压制了他们的求知欲,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缩小了知识面。所以,教师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辅文观,正视教材辅文的作用和价值。不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钻研教材辅文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了解教材辅文的内容及其意义。

2. 让辅文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1)利用辅文导入新课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2]所以,“导课作为从旧知到新知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辅文具有科学、新颖、独特等特点,利用教材辅文进行导课,可以把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上来。”[3]

如《生活与哲学》第33页,辅文通过名言的形式展示荀子的一句话:“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在开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抛出荀子讲过的这句话,并问学生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一般来说,这应该是在语文课或者历史课上学习的历史人物名言,所以,学生对此就会产生好奇心和疑问。由此,学生的注意力在开课时就会集中起来,教师让学生互相探讨交流,也会使课堂氛围立刻活跃起来。利用教材辅文导入新课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导课的有效性。

(2)利用辅文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是指教师讲授新知识的过程和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一堂课的核心部分[4]。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辅文,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媒体课件内容,通过问题探究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重点、难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的讲解和传授。

如《生活与哲学》第22页和23页。同学们都知道本节课正文内容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分别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形成探究性问题,分析三者对应的哲学观点,学生就可以借鉴教材辅文。辅文通过相关链接的形式,分别具体介绍了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以及具体内容,再加上同学之间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知识之间的连接性,在探讨研究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更有生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辅文做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指教师在讲完新课之后,对课上所讲内容进行复习、归纳、总结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语言进行总结;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结;还可以通过习题的方式巩固知识要点[3]。这样就会给整个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教师不可小觑课堂小结的作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结呢?其实,教材辅文中有的部分就适合做结束语。

如《生活与哲学》第77页。辅文通过名言这个栏目介绍江泽民主席说过的一句话:“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本节课学习的就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学生树立创新精神,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教师利用这句名言进行本节课的课堂小结,简短精炼,言简意赅。既通过新颖的形式,总结概括了本节课重要知识点,又彰显了本节课的教育意义,使德育目标得以升华,让学生和教师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3. 让辅文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中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创新教育正是抓住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它既是反应时代精神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又是以创新为价值追求的全新的教育实践。反映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教材辅文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性补充说明,与正文内容构成了归纳与演绎的逻辑关系。学生通过对教材辅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其一般———归纳、归纳———一般的思维方法。辅文中部分材料都是与时俱进的社会热点等问题,需要学生进行理论思考和社会调查,并运用探究式和讨论式方法去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启迪和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

辅文与正文和谐共存,其作用和功能不可小视。在教学和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辅文,坚持灵活性和多样性原则,用恰当的方式处理辅文,用好辅文、用活辅文。让辅文用其独特的魅力,丰富教学内容。

摘要: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生活与哲学》为例,在分析教材辅文的名言、专家点评和相关链接的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教材辅文的作用,通过教师和学生树立辅文观,让辅文贯穿教学始终,利用辅文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实现对教材辅文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辅文,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

参考文献

[1]孟庆男.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原理[M].太原: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2]王永中.高中历史教材中“边角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2(5).

上一篇:未来教师需要的能力下一篇:市场经济法制研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