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2024-05-06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精选十篇)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1

作为综合课程, 《历史与社会》强调的是史地知识的有机交融和合理整合。但这种编写方式带来的跨越性大、交互性强的情形, 给学生的系统知识体系构建带来了困难。学生会感觉前后知识缺乏呼应, 无法有效衔接。第二专题第三部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斗争”讲述了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但是“辛亥革命”的内容, 却放在专题三第一部分“20世纪的革命与战争年代”讲述, 这就会给学生造成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斗争到义和团运动为止的错觉, 人为形成知识的割裂与内容的跳跃。因此, 《历史与社会》教材保留综合性、增强学科味的新编写思路也给广大教师解读教材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让非学科专业的教师体会历史的阶段特征?如何让年轻教师深刻领会历史的基本概念?如何让教师总结历史规律, 使学生举一反三地学习历史?尽管《历史与社会》八、九年级的新教材还未能与广大教师见面, 但其课程标准已经出版。本文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结合《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特点, 谈谈教材解读的策略, 希望能未雨绸缪, 帮助广大教师形成对教材解读的共识。

一、教材解读要具有“通”的意识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的最大变化, 就在于在保持中外混编这一基本思路的同时, 力求体现出通史的特征, 例如:旧教材把“汉唐盛世”作为一课进行教学, 把横跨大半个古代中国的内容浓缩在一起, 以“新的大一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帝国新政”“盛唐气象”以及“盛世文化”和“丝绸之路与大运河”这几目的内容, 讲述中国古代史上最为著名的两大王朝, 学生在学习时明显感觉知识的跳跃性大, 王朝的更替性不明, 很难从中得出历史的时序线索。高中教师普遍反映进入高中阶段以来, 学生还搞不清楚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情况, 更不清楚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而新教材对这块内容作了如下拓展: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一) ———统一多民族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第二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二) ——“多元一体”的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

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二课隋唐:开放更新的时代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都市生活

很明显, 新教材弥补了旧教材缺乏时序线索的缺点, 让学生明显感受到历史的发展沿革状况。虽然其历史的系统性尚不能与单科的历史相媲美, 但历史味确实要浓郁很多。面对这样的调整, 在教材解读上应该如何有的放矢地进行深化呢?笔者认为, 首先要具有“通”的意识。

一切社会历史现象都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恩格斯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是由一幅种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整个社会历史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而且是有系统、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 任何一种历史现象, 只有从它的产生、发展和灭亡, 即从它的历史发展去观察它, 才会有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 认识事物就是反映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因此, 这里的“通”, 指解读教材时应该具有时序线索———不管知识如何跳跃、内容如何交叉, 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确任何事件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空, 这就是事件产生的背景。背景交代清楚, 学生就能有效串联知识, 形成系统体系。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都发生在列强进入到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这一历史时段, 随着侵略的加深, 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 面对这样的形势, 中国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 进行了自我拯救。因此, 三者虽然发生的时间不同, 领导者也不一样, 但按照这样的意识解读这段历史, 就能形成知识的整体感。

“通”的意识还包括中外联系的意识。“工业文明的来临”属于新旧教材都涉及的核心内容, 在解读教材时我们应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序线索, 从宏观上构建教材解读的框架。

工商业的兴起是工业文明来临的先决条件, 它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 他们需要资本的原始积累, 我们很能理解16~17世纪欧洲社会对黄金如此狂热的需求。正是在这种狂热的驱使下, 他们开辟了新航路, 客观上使世界走向整体。而新航路的开辟, 又引发了“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促进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经济上拥有巨大的优势的新兴资产阶级, 不仅需要政治上的发展, 也需要思想的解放———冲破思想的牢笼, 这就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兴起的原因;在以上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都具备的前提下,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新体制开始创立;由于资本具有无限的扩张性, 因此, 资产阶级对原料、市场和劳动力具有无止境的追求——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要对外扩张。而当时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理想的扩张场所。加上当时的清政府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如同“落日的余晖”, 虽然有一定的光芒, 但已经日薄西山———中国无法回避, 面临挑战。

这种“通”的意识, 不仅能引导教师登高放眼, 总揽教材, 又能俯身细察, 解释关系, 以简洁的途径把握知识的系统, 是内化教材的有效手段。

二、教材解读要保持“高”的思维

历史教材是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顺序编写的, 条理较为清楚。然而, 教材毕竟是平面的, 为了适应一堂课的教学需要, 其章节篇目较为细化、繁琐, 缺少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有时会让学生产生历史事件中断或分散的感觉。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应该始终保持“高”的思维,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阶段特征、历史规律等体现思维含量的内容, 提高教材解读的效度。

原有的教材由于缺乏历史的时序感,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历史的沿革特点。而新教材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展开, 呈现出历史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 这就需要教师解读历史的阶段特征, 对形成高效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 对其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有效学习历史。如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实际上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就应该牢牢抓住这两个特征:这个时期, 政权出现了怎样的分立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立?最后由谁完成统一?统一应该有哪些基本的条件?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民族汇聚时期, 这个时期的民族汇聚有何特点?民族汇聚对我国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样的解读有助于教师总体把握这个历史阶段的总体框架, 这对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样,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三) ”中的“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和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也非常明确地交代了这个历史阶段的特征, 教师在解读时一定要用心把握:明清时期的文化新旧交织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这个时期的文化会出现新旧交织的现象?这个时期的皇权膨胀有何具体表现?皇权的膨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怎么理解“近代前夜”这个概念?为什么说当时出现了危机?当时的中国面临怎样的危机?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解读教材, 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保持“高”的思维还在于在解读教材时能否挖掘历史的基本规律。所有的历史事件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但历史的发生总会让人感到似曾相似, 这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就是我们必须挖掘的历史规律。学习“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就必须迁移“新文化运动”的有关内容, 这样就能明确:辛亥革命后, 为什么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为什么五四运动能够一改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的不足, 成为一次声势浩大、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运动?这就需要探究规律:任何一次重大的变法与改革之前必须有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而这次思想启蒙运动必须完成两个任务———破旧, 反对旧制度如封建专制和神学统治;立新, 提出代表自身利益的思想主张。唯有双管齐下, 启蒙才会彻底。文艺复兴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拥有如此宽泛的群众基础作了很好的铺垫, 正因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实现了这两个任务。而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辛亥革命前虽然有章炳麟、邹容等思想家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 但他们始终未能提出反对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 这个任务直到新文化运动才得以补课, 这样我们就很能理解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的原因了: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底层群众还处在对“天地君亲师”的崇拜中, 还停留在“皇恩雨露深”的期盼中, 他们怎么可能产生革命的念头呢?同样, 变法与改革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王安石变法等几乎都涉及土地制度, 为什么有的能成功, 有的会失败?怎么样的情况下会成功, 怎么样的情况下会失败?对这种规律的探究, 能让学生找到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举一反三地学习历史。

三、教材解读要凸显“变”的态度

林语堂先生说过, (阅读) “所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可见, 阅读不是一种漫无边际的遐想, 而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条理的分析与思考。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我们无法去亲身体验, 但我们可以通过所掌握的材料 (实物的、书面的) 去论证、推理, 从而揭开历史的迷雾, 把过去发生的事情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也就是说, 只有把这些感性的历史现象进行哲理的升华才能总结出科学的规律, 为后人所接受。因此, 从教材解读的层面来说, 教师必须凸显“变”的态度, 在解读中随时迁移、适当拓展, 使僵硬、死板的教材知识, 转化为鲜活、灵动的学科认识。这样, 才能达到得新知、广识见的效果。

所谓迁移, 就是在解读教材时能始终保持联系的思路与对比的意识。“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一课, 讲述了“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教师在解读该课教材时, 一定不能只简单地陈述晚明科学家的成就, 更要总结作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但光把教材解读的思路停留在这样的层面, 还是显得狭隘的。教师还应该明确:晚明科学家的生活时代大致发生在世界的哪一个历史时期?晚明时期的科学成就具有哪些特点?晚明时期的这些科学成就有没有可能在中国掀起一场类似于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为什么?有些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但教师在解读上应该让自己站得更高, 才能深入浅出地教学生以知识。同样,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课, 我们一定要相互迁移, 始终形成这样的思路:中国抗击日本的侵略不是孤立的,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重要地位, 抗日战争开始最早, 抗击日军最多, 牺牲最大。正如罗斯福所说, 如果没有中国的抗日, 日军不知可以抽调多少师团, 投入其他战场, 这是多么地不可想象。这种迁移, 能跳出机械识记、复述的历史教学陋习, 培养师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意识, 加深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和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与过程。

所谓拓展, 就是在解读教材时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 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精心选择学材, 生动呈现历史。由于教材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难于理解的概念和稍显枯燥的观点, 适当增加史料、案例和有助于前后衔接的史实, 能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和问题意识。宋元时期, 文明高度繁荣, 尤其是北宋的社会经济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与其按部就班地陈述, 不如适当拓展, 让学生鉴赏《清明上河图》, 通过鉴赏得出结论。我们知道, 《清明上河图》被称为宋代都市生活风情卷, 里面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但广大师生对此重视不够, 以为只是历史上众多名画中的一幅而已。实际上画作中“24小时营业”的招牌, 酒肆、商店与民居杂居的布局, 商店门口悬挂的布招以及围在一起听说书的人群, 都体现出宋代独有的风情, 这样的拓展是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以及兴趣的激发的。同样, 每次论及日本侵华, 总有许多学生义愤填膺地说, 我们要报仇, 也要制造一些“大屠杀”。因此, 教学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史实吗?应该怎样进行合理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否可以从人性的高度来拓展思维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解读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写给老师的信:

亲爱的老师:

我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看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 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具有人性的情况下, 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这封书信已经超越了知识传授的狭隘思路, 从人性的高度来理解教育的真谛, 这种拓展绝对能够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是一种真正的心灵洗涤。

四、教材解读要养成“细”的习惯

教材解读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 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细梳理。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 按照“以学论教”的思路, 教材解读时就应该关注:哪些知识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哪些活动是可以让学生参与的?哪些内容是应该让学生拓展的?学生应该怎样思考这些问题?因此, 解读教材时一定要养成“细”的习惯。

(一) 细致的主题梳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往往采用主题呈现的方式———在保证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基本线索连贯、基本事实完整的前提下, 根据中外历史的内在发展规律集中在一个主题下, 这就需要教师理解主题内涵, 理清教学主线。九年级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何为新的发展道路?新在哪里?通过梳理, 我们可以明确这么几条新道路:

(1) 社会主义道路。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还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2)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自由的斗争。“西亚病夫”的崛起, 土耳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东亚病夫”的苏醒, 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虽然这个时期, 中国革命经历了很多的曲折, 但最终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3) 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由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面临崩溃。为此,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改变自由资本主义的传统思路,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新政的核心在于解决资本主义的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其“国家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为战后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上述教学内容, 围绕“新的发展道路”这一主题, 让学生把分散的知识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深化。

(二) 细心的逻辑疏通

作为文本, 教材的呈现体现了编写者的意图, 反映了编写者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与感悟。然而, 教材毕竟是平面的, 它需要教师细心疏通, 把握隐含于其中的逻辑关系, 才能把平面的知识转化为立体的学科认识。在讲述古罗马的历史时, 在原有教材中曾用“从共和国到大帝国”这一标题, 许多教师对此所蕴含的逻辑关系不甚理解, 认为共和制是进步的, 怎么会向帝制发展?这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这就需要深层的解读: (1) 古罗马的共和国是怎样形成的?与我们现在的共和体制一样吗? (2) 如何理解古罗马从共和制到帝制的转变? (3) 古罗马为什么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只有这样的逻辑疏通, 才能让学生明确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同样,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九年级下册设计了四个单元:

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

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

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第八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粗略一看, 这四个单元内容相差很大, 缺乏逻辑联系, 但只要我们细心解读, 就能梳理出教学的主线。按照课程标准的设计, 九年级下册的主题是“发展的选择”, 上述四个单元的内容, 完全可以整合成两条逻辑主线:“当代世界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按照这两条逻辑主线整合教材, 就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确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的突出特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共同面对的挑战以及可持续发展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样不仅突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也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公民意识。

(三) 细腻的观点剖析

运用所学知识, 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基本要求, 然而, 社会现象的错综复杂, 决定了对它的认识与把握肯定不应该是单一的、片面的。杜威的“儿童经验中心整合论”主张用整体的、变化发展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学生和课程, 也就给我们的《历史与社会》教材解读作了鲜明的论证:解读需要有细腻的观点剖析。

(1) 视角要独特———要关注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例如,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使当今世界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应该如何认识现代社会生活的文明规范?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现状如何?如何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前提下, 从经济利益、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居民生活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上述问题?当今国际竞争有何新特点?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会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今后的人生走向, 具有积极意义。

(2) 解读需多维。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习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中汲取知识, 而是要从社会、现实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握认识社会与现实的方法与手段。因此, 多角度看待问题, 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培养严谨的思维与能力。例如, 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就必须联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呈现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在工业文明冲击下发生巨变的史实———强调知识的横向联系;讲“巴以冲突与动荡的中东”, 则要联系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领土纠纷、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民族矛盾等, 从历史渊源和现实利益两方面评析———强调知识的现实应用。这样, 思维更发散, 分析更严谨。

(3) 观点应鲜明———用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观点认识、分析社会问题。如分析地理条件对文明多样性的作用, 就必须明确:讲地理条件的作用, 是指文明的多样性, 而不是地理环境决定历史进程;讲人类活动的影响, 既有对自然条件的积极利用和改造, 又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及其消极后果。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认识民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重视女性在历史上作出的贡献, 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一个鲜明的观点:妇女地位的提高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尺度。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深刻反思和吸纳, 我们的思维必然会变得更为深刻, 认识必然会变得更为全面, 观点必然会变得更为科学。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2

一,选择题

40分

1.“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这像一个人驮着东西,虽累,可是心里头很舒畅。”这句话告诉我们

()A.承担责任要付出代价,但也能获得回报 B.承担责任只会付出代价,不会有回报C.承担责任既不会付出代价,也不会有回报D.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在当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格言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要求我们()

①只有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我们才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② 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度难关③ 心中只有国家社会利益,不谋求任何个人利益④ 应该胸怀祖国,自觉承担起振兴中华、关爱社会的责任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②这种不发达不只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③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告结束④“初级阶段”这一国情是我国制定一切方针路线政策的依据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④

1、九年级(1)4`小辉依据下列人物的事迹及影响,概括了以下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弘扬民族精神 B.加速经济腾飞 C.推动科技进步 D.维护世界和平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尊重财富,鼓励创造财富的时代。要创造财富,必须()①艰苦奋斗,付出艰辛的劳动 ②有发现财富的慧眼,充分挖掘自己的智慧 ③敢闯敢干,采取一切手段谋取财富 ④敢于创新,敢于冒险,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研究表明,航天科技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12元的回报。目前,我国每年的太空育种、太空制药等成果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主要说明()

A.我国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C.在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我国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D.国际社会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实力的较量

7、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其主要目的是()①实现社会主义同等富裕的目标 ②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③为了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④努力抑制地区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完全不属于弱势群体的一组是()

①老刘下岗后,患有严重的肺气肿,每月靠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 ②小陈年轻力壮,初中毕业后同父亲进城专门生产含有福尔马林的毒“血旺”,收入不菲 ③小艾月收入达到3000元,因为不会计划、不善理财,结果每月都入不敷出 ④老王患了重感冒,好几天都不能去上班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分别是

()A.德国

法国

B.奥匈帝国

俄国

C.意大利

英国

D.德国

英国 10.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11.有人说20世纪初中国的革命,主要是按照卢梭主义来搞的一场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C.国民革命取得胜利

D.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12.“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1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14、对东西方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是某一文化运动的特点之一,“打倒孔家店(即打倒孔子的一切)这一口号出现于

()

A、洋务运动中

B、戊戌变法中

C、新文化运动中

D、辛亥革命中

15.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推翻资产阶级统治C.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D.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6.第一次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7.为提醒大家牢记“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我国每年都在9月18日鸣放防空警报。当年,日本制造这一事变的借口是

A.西安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八一三事变

D.一名士兵失踪

18.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 A.彭德怀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周恩来

19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即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浙江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A.说明人口增长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B.说明提高人口出生率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 C.反映了浙江省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数量问题D.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浙江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15.2014年3月15日,依据宪法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新增规定包括网络购物七日内可无理由退货。新增这一规定

①说明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②有利于保护网络购物者的自主选择权

③说明网络购物者开始成为“上帝” ④说明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必须依据宪法修订,这表明宪法()A.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具体化 B.规定了我们消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c.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基础 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严格 二,非选择题

60分

21.(10分)中秋节,九年级同学进行假期实践活动。一部分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绣湖公园参加“社会知识连连看”猜灯谜活动。让我们一起随他们去参与一下吧!游戏规则:共五个灯谜,每个灯谜分别有两个小问题,猜中奖2分,共10分。

我国的民族 原则和民族国情和民族

制度

我国当代最 基本国情及 根本原因

全国人民团 结奋进的共 同政治基石 和强国之路

协调PRED 的关键PRED

关系的战略 因素和问题的和关键 实质

我国人口的 基本特点和 相应国策 2 3 4 5

灯谜一: 灯谜二: 灯谜三: 灯谜四: 灯谜五

2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村料一: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位于中国东海。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出资20亿购买该岛实行“国有化”。针对日本悍然购岛的行为,中国外交部严正声明,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的任何单方面措施都是非法、无效的,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之后,中国陆续出台公布钓鱼岛领海基线图,发布该岛天气预报,派海监、渔政船进行正常巡逻等反制措施。

材料二:9月10日之后,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纷纷自发组织示威游行,抗议日本购岛的侵略行径。

(1)中国出台一系列针对日本非法购岛的反制措施说明什么?(2分)

(2)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我国要进一步提升宣扬主权的底气的根本途径是什么?(1分)

(3)材料二中,中国民众的自发游行抗议行为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4我们中学生在钓鱼岛问题应该履行什么基本义务?(2分)

23、(8分)材料一: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军事科技成就卓越,东风-31型洲际导弹,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093型攻击性核潜艇,022型隐身导弹艇,二代步兵战车等都是中国最先进的尖端武器。众多的高科技武器,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有效地捍卫了祖国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材料二:首艘航母的服役,对中国海军建设意义非凡!中国航母“辽宁舰”10月30日上午完成为期18天的海试,返回大连港口(见图),这是“辽宁舰”9月25日正式交付海军后的首次海试。11月5日我国舰载机又首次在“辽宁舰”上起降,进行舰载机着陆训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取得以上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得益于党和国家实施了什么战略?(1分)

(2)请你从科技重要性的角度谈谈之所以对科学技术发展高度重视的原因。(3分)

(3)少年强则国强,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我们青少年能为我国科技发展做些什么?(2分)

26.(7分)情景分析(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农夫和鱼为什么“同命相怜”?(2分)

(2)为了改变农夫和鱼的这种命运,应实施什么战略?(1分)全面整治水污染问题的这一做法符合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哪一永恒主题?(2分)

(3)你打算为改变农夫和鱼的这种命运做些什么?(2分)

25.(10分)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所给问题

材料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材料二 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认真研究,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因此,救亡之道要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请回答:(1)“两位先生”是指谁?其本质含义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陈独秀提出这一口号的原因。(2分)(3)你如何评价陈独秀的主张?(4分)

24.(12分)呼和浩特的小阎来绍兴游玩。在个人微博上发了三个“绍兴印象”。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微博一:“嗨,这就是绍兴的鸟篷船。可惜我们家乡不宜推广这种交通工具。”(1)请你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乌篷船不宜在小阎家乡呼和浩特推广的原因。(4分)微博二:在绍兴,我游览参观的景点中有明清故居、秦汉碑刻、唐宋摩崖,听说这里还有越国故址、舜禹遗迹„„呵呵,还真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3

一、重构教材,体现学与教的个性化

1.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教材。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调整教材的知识呈现顺序,整合、完善、梳理有关内容,以适应学生的认知。如“看不见的手”这一框题呈现知识的顺序是“市场经济的出现——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原理”,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将顺序调整为“市场经济的出现——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的原理——市场经济的作用”。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市场经济通过价格传递信号,指挥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适时改变计划,引导资源合理分配,所以说市场经济具有自动组织、协调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2.根据个性化教学的需要,适当重构教材。如笔者认为在“看得见的手”这一框题,政府宏观调控的三类手段及其如何辨别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但教材选用的例子“靠山养山,方能吃山;靠水养水,方能吃水”更侧重于说明政府宏观调控中的行政手段,而且这个例子远离学校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因此,我对教材内容作了大胆调整和处理,略讲甚至不讲该部分内容,利用近年来房价调控问题重构教材:2012年,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中明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湖州市各大银行也适当上调现行的首套房贷款利率,湖州市政府还大力加强保障房建设,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湖州房价问题。然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国务院调控房价有什么必要性?这体现了一种什么宏观调控手段?(2)结合材料说明宏观调控还有哪些手段?这样处理教材,能使学生对政府宏观调控的三类主要手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有机整合教材,体现学与教的迁移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中,一些系统性的知识点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章节,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如,在上“改革开放的年代”这一框题的复习课时,我首先以《今日德清》中记者走进德清县钟管镇沈家墩村采访承包户等相关新闻报道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借助有关历史图片资料,回顾并归纳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一些调整措施。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分析近年来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农村建设、免除农业税、发放种粮补贴等重要政策。最后,我深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带施分别对当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再开发教材,体现学与教的开放性

1.结合时政热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在“和平主题”这一框题,我选用了如下热点材料来开展教学:2011年3月以来,利比亚局势动荡不安,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的战机和舰艇先后向利比亚有关目标实施了军事打击,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同时,利比亚国内恐怖袭击也时有发生。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反对军事干涉利比亚,呼吁有关各方立即停火。这样就能赋予教材时代气息,让学生对世界和平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这样开展教学还能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结合乡土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在“因地制宜,优势互补”这一框题,为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学习,我带领学生代表到新安镇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访谈活动,走访部分老教师,从而整理出了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一是新安镇勾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优势产业、特色资源、人文资源等;二是新安镇勾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资源、能源、人才的短缺等。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深入学好、学透这一教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注重实践、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4

第一类:教材中的知识点对学生而言有困惑, 但教材缺乏图片支撑。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有些知识点的理论性较强, 甚至很抽象, 而纯粹的理论逻辑对初中生来讲比较单调、枯燥和深奥, 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消化与领会。历史图片是教材的第二语言, 恰当使用插图, 就可以增强解说力度, 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化、具体化。例如:

古代雅典国家管理为什么会凸显民主的特点?

这是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的难点。这一课时的课标要求是理解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因素对该区域早期人类文明培育的影响, 从而认识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也就是在了解国家管理特点的基础上, 从自然因素角度去探究两个国家管理特点的成因。而翻遍教材, 对这两个城邦管理特点的成因, 几乎没有任何的文字描述, 同时两个古希腊城邦对于学生而言又是相对比较陌生的, 学生对此缺少感性认识, 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怎样让学生去理解呢?对于“雅典为什么崇尚民主”这个难点的突破, 在具体教学中, 我就补充了一张图片, 然后设问:图中的人们正在从事什么活动? (贸易活动) 雅典的贸易为什么会兴盛? (与地理位置有关, 沿海) 在商贸活动中大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学生很自然就回答出公平、公正。雅典人民长期以来经济生活中形成的公正、公平观念深入人心, 很自然地在政治生活中也要求公平、公正, 这就有了民主的可能。通过以上三问的启发引导, 学生对于雅典民主制度的成因就很好解决了。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这个特点, 讲的是过去的事, 无法直接看到, 也无法再现, 教师要使学生有历史的感觉、历史的形象, 使“过去”能在学生头脑中明显再现, 借助历史插图是有效的手段。历史插图能调动学生视觉、听觉, 创设历史情境, 再现历史氛围, 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第二类:教材中有图片, 但图片不能很好地印证或说明教材内容, 需进一步补充图片或文字。

例如:关于周朝礼乐制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第72页有一幅《周朝编钟》的插图, 它的用意是在于说明贵族享用乐文化的等级差别, 但解说部分又没有任何体现差别的文字, 学生看了这幅图还形不成感性认识。我认为在那段文字之后可以补充以下内容:《周礼·春宫·小胥》说:“正乐县 (悬) 之位, 王宫县, 诸侯轩县, 卿大夫判县, 士特县, 辨其声。注:宫县, 四面县, 天子可以在居所四面悬挂编钟, 可以追求立体声效果。轩县, 去其一面:诸侯在自己居所可以三面悬挂编钟。判县, 又去其一面, 卿大夫在居所可悬挂两面编钟。特县, 士只能在一面悬挂编钟”。这说明王公贵族不同等级的阶层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通过这样的文字表述, 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不同等级在器乐使用规格上的区别。又如:

筒车作为一种新型的灌溉工具, 它为什么节省了人力?

上册教材第四单元“汉唐盛世”之中的“盛唐气象”一框内容中介绍唐代农业技术改进时配用了插图4-41之“筒车模型图”和简单的文字介绍。根据图片学生对此工具可以有感性认识。但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而言未必能理解这种构造“为什么节省人力”, 可见, 插图与文字解读存在差距。如能在原图基础上呈现另外两幅图片 (一幅是筒车出现以前的灌溉用具———翻车, 一幅是筒车的实际效果图) , 请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筒车为什么节省了人力?

学生看图后马上有了直观感受:翻车需用人力踩踏, 而“水转筒车”借助流水力量即可推动筒车日夜不停地车水浇地, 不用人畜之力, 功效高。通过两幅图片对比, 学生对于筒车的先进性就有了了解。再如:

关于日军全面侵华战争期间的细菌战危害问题。

教材第七单元第五课《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有陈述日军侵略中国过程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其中对于日军的细菌战有整整一段的描述, 然后配了这样一幅图, 但因为现在的学生对细菌的危害缺少了解, 如果仅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料, 学生对日军的这一罪行难以有切肤之痛, 于是上课时我选用了如下图片。

或许血淋淋的画面很残酷, 但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日本人罪行的感受, 更能体会日本侵华战争的非正义性。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反思 篇5

新一轮课程改革亟待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落实新课程理念,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行。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要真正实现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因为知识是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后,才能形成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初步能力,才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才能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为了能力培养,在落实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时不能忽视“知识”目标的落实。

二、对教学形式的反思——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营造一种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我们教师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教师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只是一种点缀,最多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如:“课堂讨论”几乎是教师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有位老师在讲“唐太宗贞观之治有哪些内容?”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形式,都应该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只是为了追求表面的形式,这样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三、对教学原则的反思——培养问题意识和质疑意识

历史与社会教师以反思的精神去重新审视历史与社会教学,注重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素养的开发,让历史与社会教学恢复自己的本性,即回归自身的特性。教学中重点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中,学生通常是在教师的讲授中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或结论,他们成了充实而迷茫的学习者,头脑里装满了答案,却不知道问题在哪儿,在不断的记忆和“占有”中他们不仅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失去了主见和判断,没有学会思考,更没有学会创造,对拥有的知识变得冷漠。要扭转现状,教师就应当把问题还给学生,因为我们所学的许多的人文知识和人文事件都不是关系到学习者自身的,是在学习者自身生活世界之外产生或发生的。要使它们转化成为学习者自身的切身追问,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开始于问题,鼓励学生学会从史料的阅读中或者从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处发现问题,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向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的努力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直至解决问题。根据课改新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学应当开始于问题,教师应当针对学习内容,设计出与学生的经验相关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来开始和推进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个体通过“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使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互动构建”;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批判的、自觉探索问题的较高科学素养。

2.培育学生质疑精神。

学习不仅包含着记忆,也包含着质疑。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知识,往往只是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不要把它奉为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真理。课本、教师和科学的权威都不能构成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理由。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对教材的结论进行严肃的理性的质疑和反思,并要求学生敢于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四、对教学理念的反思——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首先,要在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历史教学》、《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其次,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以上新课程理念,立求创新,打破传统,钻研课标,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反思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比如,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的程度;教师是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坚持“依标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时代性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反思。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6

一、“历史与社会”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颁布,提出了一系列新观念,如作为必修课和基础课的“历史与社会”从本质上说是人文素养课;过程与方法是“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目标之一;“历史与社会”课程应采取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等。这些新观念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深刻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在重视认知目标的同时,也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的制定,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予以落实。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探究合作等手段,促使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当前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随着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考试成绩的合格而结束。一方面,教师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思维发展、个性发挥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主动思考应该如何学习,对老师所讲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接受,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少学生依然认为“历史与社会”只是应付考试的科目。所以想要扭转这种现状,提高“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大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的储备,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反思。

笔者在设计八年级上册“帝国新政”教学计划时,就曾几次修改方案。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唐太宗的统治为例,从君民关系、国家政体、科举制度等方面分析唐初盛世局面出现的基础;了解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明确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初的想法是把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措施作为切入点,探究当时的军民关系、民族关系和政治体制。后来仔细一想,觉得这样做有点过分拘泥于教材,似乎是为了学习历史而学习历史,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笔者就想到是否可以把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天地之间有杆秤》与这一历史时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天平”为线索。“天地之间有杆秤,‘江山’放在左盘,‘老百姓’则是秤砣放在右盘,而定盘的是‘你’,即皇帝,就是天平的指针。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其实就是让天平处于平衡状态。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都是一个天平,同学们想想,中国这么多朝代,哪一个天平是相对平衡的呢?”将生活中的音乐与历史紧密地结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教材和生活的关系。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价,是教师整理课堂教学、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的重要过程。而“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二、“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关系

1.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加深入地研究教学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使人满足,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人进一步求得成功的欲望。一节课总有成功的地方,例如:教师精彩的点拨,适宜的情境创设,教材深浅的把握,学生兴趣的培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的课堂组织等。认真回顾总结,不仅能够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将教学经验推广给同行,达到资源共享,多人受益的目的。

在八年级下册“屈辱的岁月”中探讨“落后就要挨打”时,笔者提出“落后是不是一定要挨打?请用史实证明你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结果出现了以下观点:1.落后必挨打,证据是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落后不一定挨打,证明是当代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挨打;3.落后也能打先进,证明是辽、夏、金打北宋,金、元打南宋;4.落后抗击先进,最终打败先进,证明是中国的抗日战争;5.落后与先进和平共处,平等往来,证明是唐朝同吐蕃、南昭、回纥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等。部分学生的回答令我意外,但意外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在总结时,我除了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出的可贵观点之外,重点帮助学生分析了19世纪中期,西方殖民者四处扩张,掠夺资源的背景下,中国的落后必将挨打的道理,提醒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应注意历史背景这一重要因素。这节课尽管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但收获颇丰,正确对待、评价一些课堂中的意外,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合理巧妙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性思考,不断充实、更新和提高自我。

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程标准》指出:错误是课程的再生资源。教学中的疏漏和失误在所难免,关键是要怎样对待。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适,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教学手段是否恰当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及时进行反思,寻找问题的出现是主观所为,还是客观所限,并积极地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

一位老教师在七年级上册“辽阔的疆域”的公开课教学中,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5个国家,可学生找来找去只找到14个陆上邻国,老师便说在尼泊尔和不丹之间有个国家叫锡金,并说锡金太小,地图上就没有标出来,还请学生在地图上补充上去。当时听课的教师就议论纷纷,因为中国曾是世界上唯一承认锡金的国家。锡金,作为一个国家,在2003年10月以后出版的中国地图中就没有了,成为印度的一个邦——锡金邦。2005年6月第2版的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已更正了2002年6月第一版教科书和图册中的相关地图对该问题的解释,并在教科书第41页明确指出“找出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4个国家”。但开课老师仍采用过时的观念,难免误人子弟。这反映了该教师既没有认真、仔细地备课,平时也没有关注与地理有关的新闻。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多读新书、好书,才能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不断改变自我,提高自我。

2.反思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彰显教学智慧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学生的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可打破教师的思维定势,拓宽教学思路,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做到教学相长。

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一课中的“经线和纬线”这部分内容时,我拿出地球仪,开始讲南极、北极、经线、纬线……这堂课内容比较抽象,同学们不容易懂,怎样讲解,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发现每个学生的课桌里都有一个实心球(因为实心球是体育技能考试的科目之一,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用于练习),这不正可以作为学生用的地球仪吗?我让学生把实心球拿到桌面上来,在球的上面定出北极和南极,画出经线和纬线,分辨出东、西、南、北半球等,学生这样一“动”,就来了精神,对经线和纬线这一抽象知识,理解得非常深刻。在这个案例中,通过反思可以获得这样一些认识:(1)课堂也是一种资源,教师要发挥教学机智,巧妙地加以利用,使课堂成为教师充分展示教学智慧的平台;(2)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要随时把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

1.典型课的自我系统反思法

教师在某一时间段对自己教学中最成功或最失败的课例进行系统反思,这种反思比较全面、复杂,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当然,这种系统的反思法不可能适用于每节课,也不适宜于常态化,但由于其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年轻教师尤其要认真对待。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2.公开课的交流对比反思法

我们每学期每个教师都会开设公开课,或者参加公开课的观摩与研讨。公开课的交流对比反思法是指通过开展听课交流、教学论坛等活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在研究别人的长处、研究专家型教师以及优秀教师的成功案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交流既可以是同伴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与专家的交流和对话,还可以是与学生的反馈交流。对比可以是同时期教师,也可以是同学年、同一学科、不同教法等的比较反思,还可以是对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反思。通过交流比较反思,找出自己在教学理念上的差异,找出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差距、教学效果上的差别,及时进行自我提升。

3.借助媒体的自我反思法

前几年,临海市教育局电教科来我们学校给笔者拍摄了一节“辉煌历史伟大成就”的初三复习课,并上传到临海市教育网上。通过课后反思和分析,使教师能重新听到和看到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注意纠正语病和习惯性动作。这也是教学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视角,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行为等进行深刻审视。另外,还可以与其他人一起对话交流,共同探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展教师的自我评估能力和观察能力,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4.撰写教学后记法

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教师要敏于思,勤于笔,积累教育教学研究的素材。撰写反思日记,即教学后记。这是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一种好办法,要求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流程作书面的记录与反馈,有条理地对课程的主要特征、有意义的教学环节进行记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体会到教而再研则深,研而又教则实的道理,才能扬长避短,言之有物,始终站在课改的前沿,真正与新课程同行,与时代共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会反思,常反思,善反思。教师要做到一课一反思,记录课堂发生的事件,捕捉教学的细微之处。通过课堂实践,我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中的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所以一个教师要成长,就必须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如果说精心的备课能保证上好一堂课,那么常写教学反思就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所以“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中的教学反思就是教师成长的源泉。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7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初中教学,教材用图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了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基础科目, 教学内容不具备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有鉴于此充分利用教学配图, 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有助于历史表象的形成。近年来由于课程改革的需要, 伴随着教材内容的变化, 教材用图也增添了部分新兴元素。从类型来看, 教材用图包含了大量的照片、文物、漫画、地图、图表等形式。在课程综合性改革的大背景下, 研究好历史学科配图的作用及其与文字处理间的关系, 对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教材用图的特点

1.教材用图的综合性

《历史与社会》学科包含了历史、地理和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 具有较强的人文综合性。作为教学的辅助, 教材用图同样具有明显的广泛性与综合性。人教版教材中教科书的图片包含了历史场景、历史地图、风景图片、历史照片、人物肖像、文物照片等多种类型。在图片的选择上, 既包含了全面的历史图片, 又添加了丰富的现当代社会风貌图片, 体现了用图的综合性的同时, 也同步拓宽了历史空间的广度。

2.教材用图的社会性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 也是社会发展的总和。在教材配图中也体现了历史的沧海桑田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为例, 在近代史的课程单元中从清廷的腐朽统治, 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侵略史, 再到近代民主革命与艰辛斗争, 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的展示, 学习者可以充分了解到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变革。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饮食种类、衣着服饰、交通出行的演变, 体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3.教材用图的主导性

图片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对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历史知识的掌握均大有裨益。历史在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同时, 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均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个体, 通过图片的感官刺激,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在图片观察中引述文字内容, 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思路进行积极的思考, 从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到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材用图的功能

1.学生借助教学配图, 可以提升其自身的历史解读能力与发现能力

通过不同图片的类比与辨识, 概括出图片的信息, 可以较为准确地解读历史社会的问题与现象, 也可以从侧面展现出历史知识的全面与丰富。

2.教材用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历史表象

历史表象, 即关于历史事件、任务、现象与时间空间的知识。图片是最为直接地形成历史表象的方式, 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快、更直接地接收书本中想要传达的历史知识, 也可以透过现实图片, 关注当代社会问题, 从而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教材用图的问题与相应的教学对策

1.教材用图的使用问题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应当具有严肃性与科学性。当前人教版教材中, 部分图片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存在争议, 客观上不利于学生的准确把握。另外, 部分图片难以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性, 甚至是后人的艺术创作, 各种“穿越”闹剧层出不穷, 不禁令人唏嘘。

在缺失科学性的同时, 教材用图的有效性也着实令人担忧。长期以来多数教学用图只是教材的点缀, 低效用图的情况长期得不到改观。另外, 由于初中生偏好玩闹的特性, 在教材图片上乱改乱画的情况也极为普遍, 这使学生缺乏针对图片的思考与解读, 从这一点来说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思路启发显得很有必要。

2.教材用图的使用问题解决对策

(1) 重视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配图作用的研究。在教学准备中教师要做到对图片信息了然于胸, 针对具体的图片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提升图片的利用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图片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精神与社会分析能力。

(2) 重视教材用图的创造性运用。创造性运用教材用途的价值, 需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协助学生完成从“看图”到“读图”的升华。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图片的历史背景出发,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讨论, 并通过一定的文字注解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在学生人文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教学用图, 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原历史的真相, 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历史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配图还存在着科学性与有效性不足的问题, 有鉴于此基层教育者应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图片, 提升图片的使用价值, 真正让教材配图发挥出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娟.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相关性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 2012.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8

一、图片教学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优势

1.图片立体、形象,加强学生感观刺激。

人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主要感觉器官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从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很容易被各种颜色的图片吸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图片教学能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特别是第二单元自然环境的教学,讲授多样的地形时,分界的海拔数据只能起到区分各地形的理论依据,对于一直生活在平原的同学们来说是无从想象的。而课本中图2-11北美的落基山 脉 ,2-12中国东北 的平原 ,2-13东非高原,就清晰地向同学们展示了排列有序、脉络分明的山脉,广阔平坦的平原,地势高耸,山峦起伏的高原,就把数据有力的转化了,使学生在感受世界地形多样、奇特的过程中把各种地形的大致轮廓印入自己的脑海中。

2.图片贴近生活,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异彩纷呈的文艺体育活动。本节教材为了避免叙述的呆板、干涩,通过舞蹈、服饰等图片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它大大缩小了文字内容与学生认识的时空距离。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一欣赏各个少数民族独特的语言文字,优美的舞蹈以及独具异域风情的服饰。它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多元化的文化魅力。图片除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外,也为课堂增添了无穷的趣味与魅力。

二、图片教学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

历史课标也提出:“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中运用好图片,是课堂中最方便、最经济的教学手段,在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或者设备不完善的地方,充分挖掘图片资源,进行形式多样、方法多变、层次多样的训练,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选择合适的图片,课前做好图片的筛选。

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图片非常丰富。有些图片能提供有用的信息,而有些图片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如,在讲授第二单元“地形多样”这一内容时,世界上主要的五种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在分析了他们的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的特点之后可以让学生观察图册11页的一幅综合五大地形的彩图,峰峦起伏的山地,遍地牛羊的草原高地,丘陵地里的梯田茶园,平原地区农民正忙着插秧、收割,被山包围的盆地庄稼,不同的地形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的场所,这样一幅综合性图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

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对图片的分析。

图片直观,隐藏着丰富的知识,所贮存的信息,有些是学生可以直接从地图上获得的,如居民点、山脉、河流的分布等;有些是需要学生经过分析判断,利用思维活动才能获得的,如学生看地形图,就可以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山坡的陡、缓,山谷山脊的走向等。这就意味着通过地图,学生不仅可以知道图上点线符号的意义,山川河流的位置,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而且还可以从符号中发现地理规律,总结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和发展等更为复杂的东西,使学生的地理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图片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1.选择性原则。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很丰富,而我们在教学中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图片都当作教学重点来讲,因此应尽量挑选一些与本节课教学重点或难点等内容相关的图片进行重点教学,其余的图片可简单地带过。

2.有效性原则。即在教学中通过对图片的运用,不仅要达到传授相关基础知识的目的,还要达到能力培养的要求。因为中考对图片的运用越来越多,出现三种试题的类型:一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试题;二是图文并茂的试题;三是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试题。所以我们在引用历史图片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观察图片、联系比较、想象和论从图出等能力。

3.启发性原则。有的教师能充分利用图片教学的生动性,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引人入胜。但有时一节课下来,学生虽然对历史图片感受很深,却一直未能进入主动探求、积极思考的状态,这样就达不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因此,在图片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要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主动去思考、探究,从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9

(一) 一堂展示课的有益启示。

2011年9月, 在本学区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研活动中, 我执教展示了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一课时。在施教之前, 我认真研读了教材, 构思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当看到这节课有19张插图时, 我的灵感一下子来了。这19张插图中有17张都是反映古希腊、罗马的古老文明成果的, 我为何不在这现有的插图上做文章呢?我开始尽力思考如何设计出一堂“看图说话”的导学课型。

我把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了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让学生分组对这些图片按反映的类别进行分类;第二个板块是让学生汇报每一组类别的图片反映了当时古希腊、罗马哪方面的文明成果;第三个板块属于拓展延伸, 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图片展开想象, 说说和图片相关的故事。在整堂课的执教过程中, 师生分图、说图, 以图为载体贯穿课堂始终, 学生兴趣盎然, 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 教材插图运用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实际教学中,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历史与社会教材上插图的作用认识不够, 甚至有个别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对插图视而不见, 更忽略了指导学生看图这个步骤。其实, 文本插图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 而且如果利用得好, 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绝对有百利而无一害。

其实, 忽视插图的运用, 源于教师对教材中插图的作用认识不足, 源于没有把插图看成是教材内容的一部分, 总觉得教材上的文字是重要的, 而图只是配角, 可有可无。思想认识的偏差, 对教材理解的偏差, 导致教材插图沦为课堂教学的“摆设”。这实在可惜。

因此, 如何运用好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插图, 为教学服务, 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教材插图的具体运用策略

(一) 眼里有图——树立“备图”的意识。

教材插图以画面为载体为学生传输知识信息,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把“备图”纳入其中, 树立“备图”意识, 始终把图看成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插图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如何把图与文结合起来。

1. 教师自己要读好图, 读懂图。

插图是绘画作者把握作品的主题和内容, 以熟知为前提, 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运用适当的个人风格和表现技巧, 形象地再现历史情境的再创造;编辑在组织和选择这些插图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因此, 教师要读懂绘图作者和编辑的意图, 并悟出插图的丰富底蕴, 读出自己对插图的理解和感受。以《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一课为例, 教材中的插图3—1“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就是在告诉读者, 在古希腊时期, 当时的建筑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是建筑文明的具体体现。

2. 教师要为学生在图文之间铺路搭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但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 从学生的角度寻求图文的最佳结合点,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该课时时, 课堂伊始我让学生分组对教材上的17幅插图进行分类, 我的本意是能把这17幅插图按建筑类、雕塑类、民主制度类等区分。但是, 在当时的课堂上, 多数的小组都是按照插图所反映的国家的不同来分的, 也就是哪些图是反映古希腊的, 哪些是反映古罗马的。学生没有理解插图的真正用意。在我的点拨之后, 学生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些图不是按国家分类的, 而应该从反映文明的类别上来区分。

3. 教师要充分挖掘蕴涵在插图中的内隐信息。

因为插图是表象的, 而蕴含在插图里的“故事”是内隐的, 所以在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品评鉴赏, 透过插图画面探究和吸收更多的隐含的信息, 发挥插图的最大功效。

以《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一课时中的插图3—11“雅典学院”为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问学生, 图画中躺在地上的那个人是谁?学生回答不出来。我告诉他们, 这个人是第欧根尼, 然后师生一起看导学案中关于第欧根尼的“知识链接之三” (导学案见附件) 。这样, 把图画中内隐的信息挖掘出来之后, 学生被第欧根尼不畏权贵、不图虚华和献身学问的崇高品质所感染。这样, 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图里乾坤大”, 又适机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学, 可谓一箭双雕。

(二) 手中有图——拿捏好插图的功能。

1. 利用插图导学教材。

大部分插图是教材中关键内容的再现, 往往插图一现, 文本所阐释的内容就豁然开朗。教师可让学生先观赏插图来预测教材内容。以《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为例, 教材中的四幅插图3—11、3—12、3—13、3—14, 学生通过阅读欣赏, 可以大致了解它们是反映古希腊、罗马科教文明内容的。

2. 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 它将文字形象直接诉诸视觉, 使人们形成鲜明的感受。由图引出课文, 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而且通过文图的衔接点为学生迅速有效地进入文本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施教《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一课时的导入阶段, 师生先聊天, 我问学生, 如果再评选第五大文明古国你们会选择谁?学生回答之后, 我接着投影了“雅典卫城”、“特洛伊木马”、“古罗马的竞技场”三幅图画。我在学生回答出古希腊、罗马可以评选为第五大文明古国之后, 用这三幅有代表性的插图来印证, 这样自然将学生引入到文本的解读中, 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利用插图串联教学环节。

在施教《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时, 我一开始用图导入新课后, 进入了教学流程的第一个环节“看图说分类”。由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对教材中的19幅插图进行分类。分类结束之后, 由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第一个环节进行完之后, 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看图析文明”, 在导学案上, 我设计了两个问题请学生回答: (1) 根据你对插图的分类, 请你说说这些插图为我们展现了古希腊、罗马的哪些文明成果? (2) 就自己感兴趣的文明成果发表看法。

在学生完成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说明之后, 课堂进入第三个环节“看图展想象”。我围绕古希腊、罗马的雕塑成就投影了“掷铁饼者”、“维纳斯”、“受刑的马西亚斯”等八幅课外收集的图片。在学生欣赏完八幅图片之后, 我让学生思考回答导学案上的三个问题: (1) 你觉得古希腊、罗马的雕塑有什么共同特点? (2) 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你能猜测一下吗? (3) 看过这些精美的雕塑之后, 你对美有何新的认识?

整堂课, 教师以图为载体, 串联整堂课的始终, 以图导入, 以图置境, 以图设问, 以图助思。可以说, 是插图将教学环节有机地串联在了一起, 让整堂课的教学在有条不紊中步步推进。

4. 利用插图设计反馈练习。

在先学后教的导学案课堂教学中, 当堂反馈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利用教材插图, 以插图为情境材料设计反馈练习就显得顺理成章, 它可以让练习从形式上更生动活泼,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 还可以从内容上通过练习架起插图和教材文本之间的桥梁, 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如在本课堂的导学练习中, 我就依据教材上的两幅插图3—16“古罗马竞技场”、3—17“现代体育场”命制了习题: (1) 比较两组图片, 说说今天的建筑与古希腊、罗马的建筑有什么相似之处? (2) 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 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如果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也造就了世界文化之根, 有无道理, 说出你的看法。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在对上述问题的交流、回答中, 比较容易地加深了对“懂得古希腊、罗马的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根”这一教学目标的理解, 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了“图外岁月长”的韵味。

除了设计吻合考试的练习题之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可随时利用插图让学生说上一段。比如教材中的插图3—6“斯巴达女孩”, 可让学生就插图展开想象并阐释塑像背后的斯巴达。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这个女孩的雕塑说明当时斯巴达国家的什么特点?为什么当时的女孩虽然不参加战争, 也要接受训练?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复述, 鼓励学生“添枝加叶”。这种反馈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空间,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 利用插图, 进行美育。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认为培养“完全人物”——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全面发展的人, 必须重视并实施美育, 因为“美育者一方面使人之感情发达, 以达完美之域, 另一方面又为德育和智育手段”。就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而言, 新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审美教育, 要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历史与社会的美育主要是凭借教材中文本来实施的, 但教材中的插图集形象性与感染性于一体, 不仅可以熏陶学生的感官, 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观念的正确树立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挖掘插图的审美价值, 把美育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因此, 为了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 我除了让学生关注教材中的两幅雕塑图3—6“斯巴达女孩”及图3—9“屋大维像”之外, 还补充了前面起到的“掷铁饼者”等多幅古希腊、罗马的经典雕塑。我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世界古老而著名的世界级的雕塑, 让学生感受大师们的技艺, 引起学生的审美之情。

总之, 教材中的插图有的展示了自然美, 有的展示了社会美, 有的展示了艺术美, 不论哪一种, 都是教师实施美育的载体。教师应利用这些插图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脑中有图——明晰插图运用的度

丰子恺为《阿Q正传》等9篇小说作插图时说:“这些插图, 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一个麦克风, 使他的声音放大。”的确, 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拓展了文本内容, 丰富了历史与社会课堂。但如果把握不好度, 就极易走向极端。因此, 在插图教学中, 教师的头脑中要明晰插图运用的度的问题, 具体而言包括:

(一) 明晰插图与文本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让学生学习了解历史与社会的基本知识, 知古鉴今, 做到古为今用。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揣摩与品味, 实现思想的升华、审美的愉悦和思维的训练。可以说, 教材文本在这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插图只起辅助作用, 它创设一定的情境, 唤起学生对历史的感受, 但不能替代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解读, 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二) 明晰插图欣赏的方法。

观赏插图并不是随意的行为, 一般要经历“画面—观察—讨论—教师点拨—再画面欣赏—表达”这样一个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流程中,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 引导学生由文及图或赏画入文。但无论怎样, 图文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 两者不可分割。

如在教学图3—4“雅典人在发表演说”时, 教师就让学生在快速默读教材中雅典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 其民主制达到极盛的一段文字。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 找出文中提到的反映雅典民主制度文明的具体表现, 像雅典的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等。再让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图3—6, 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对插图的理解。这样, 由文看图, 再由图究文, 对教材内容、对插图自然会有较深的认识。

(三) 明晰“图像空白”,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我曾听过一位历史与社会教师的公开课, 也是这种插图教学, 可惜的是, 这位老师似乎不相信学生的能力, 事无巨细地分析每一幅插图的背景、内涵, 让学生“目不暇接”。在“狂轰滥炸”之后又马上切换到文本内容的学习上, 用图片抢先图解了文本。殊不知, 这样的做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高明的丹青手作画, 总要留有空白, 让观众欣赏、遐想, 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填补“空白”,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历史与社会教学亦是如此。在鲜艳的色彩、逼真的画图面前, 要留有“空白”, 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反之, 老师用代替学生的脑袋方式将它呈现出来, 只能是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四) 明晰插图与其他资源相结合, 发挥整体效应。

巴甫洛夫认为:“在学习活动中, 如果有多种感觉参加, 可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促进更好地建立暂时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就能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产生积极的效应。以教学《古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为例, 经过了前面“分图”、“说图”和“析图”教学环节之后, 在课的结束阶段, 我投影了自己编的一首散文诗, 如下:

那业已过去的, 虽经风雨, 却永远沉淀于历史的长河;

那业已沉淀的, 虽厉沧桑, 却纹路清晰于我们的内心;

那就是文明!文明需要传承, 更需要开创。

因为, 这世世代代的文明啊,

就像那火把, 把漫漫黑夜点亮!

在课时的尾声阶段, 师生齐读散文诗, 配以优美的音乐做背景, 将图、诗雨音乐相融合, 不仅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胃口, 而且烘托了课堂气氛, 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可谓一箭多雕。

总之, 插图不是一种摆设或点缀, “配置插图可使教科书具有跃出的生命, 不仅成为教师当教、学生当学之书, 而且复为教师爱教、学生爱学之书”。插图作为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能让学生慢慢体味“图里乾坤大, 图外岁月长”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林圣雕.不可忽视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湖心亭看雪》教学片断案例分析.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 篇10

关键词:阅读卡,有效利用,课堂教学,策略

一、课题缘起

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程时, 每个单元里都安排了阅读卡。它是教材呈现方式的创新。作为扩展性知识的阅读卡的呈现, 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加深理解课文中的有关内容,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同时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说阅读卡的内容设置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 其有效利用是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 如何有效利用好阅读卡, 充分发挥阅读卡的教学价值, 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然而教材阅读卡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阅读卡的教学价值正在逐步弱化。目前教材中阅读卡教学呈下列现象: (1) 对教材中的阅读卡, 教师在教学中置之于一边, 或请学生自学或请学生朗读一带而过, 把阅读卡完全抛给学生自己去阅读和理解, 缺失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根本没有发挥阅读卡的实际教学价值; (2) 过分地拔高了阅读卡的地位, 把阅读卡中的内容等同于教材正文, 一视同仁、不分主次地进行施教。鉴于此,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着手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阅读卡有效利用的研究。

二、阅读卡的主要类型、功能及统计

(一) 主要类型和功能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共设置了15张阅读卡, 这些阅读卡短小精悍, 是教材内容的阐释、补充和延伸。按照阅读卡的使用功能,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1. 概念解释类:

如七年级上册P24页的《世界海洋运输》, 这张阅读卡不仅向学生介绍了海洋运输的范围、特点及其在世界贸易和货运中的地位, 而且用数据直观地说明海洋运输量不断增长的事实, 从而使学生认识海洋在世界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意义。

此类阅读卡不仅使学生较容易地明白阅读卡的内容, 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可以把此类阅读卡的学习权交给学生,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文化常识类:

如七年级上册P104页的《从火车站到博物馆》, 不仅介绍了奥塞博物馆的演变过程, 建筑师的杰出设计, 而且突出法国人独有的文化品位。这个博物馆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历史。这张阅读卡对教材正文作了必要的补充, 让学生从中了解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来龙去脉。

此类阅读卡对我们增加知识, 扩大视野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 充实这方面的知识。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材料搜集、处理能力奠定基础。

3. 知识拓展类:

以七年级上册P7页《地图的‘语言’》为例, 教材正文只说了“应该在图上注明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以便使人一目了然”, 另外结合“明阳小区平面图”介绍了一些相关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是就正文这些内容施教, 学生对“地图的语言”的了解必然是残缺不全的。而利用《地图的“语言”》这张阅读卡, 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地图的方向除了教材正文中所指的“指向标定向法”还有“经纬网定向法”、“一般定向法”。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除了正文中图1—3的线段比例尺外, 还有数字比例尺。再有, 提到了比例尺的大小与其所表示的实际范围及内容详略的关系。教师只有把教材正文与阅读卡结合起来进行地图三要素的教学, 学生才可能习得完整的“地图语言”的知识, 进而凭此去读懂其他各种类型地图。

此类阅读卡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阅读卡的统计和分析

从以上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 每个单元所占的阅读卡数量不一样, 第四单元所占的阅读卡为最多。作为拓展性知识的阅读卡, 在第四单元安排最多, 其用意非常深刻。它突出的一点是, 通过本单元阅读卡的学习, 来感受和体会社会生活实际, 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 四个单元中的阅读卡, 不管是哪种类型, 都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延伸和辐射, 其共性是文字浅显易懂, 内容贴近生活, 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从不同角度拓展了地理学习的内容。

所以采用科学的阅读卡教学策略, 有效利用阅读卡资源, 发挥阅读卡的资源优势,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三、有效利用阅读卡组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 利用阅读卡进行探究, 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标强调“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探究对于学生来说, 意味着一种锻炼, 一种尝试, 一种思想上的解放, 一种学习方式的革新。探究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第二单元第二课《气象万千》的教学中, 笔者根据《从动植物看气候》这一阅读卡内容, 有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化深奥为通俗, 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 化疑惑为信服, 引起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

案例1:前面我们学习了气候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动植物与气候的关系。

在这一阅读卡的学习中, 笔者先展示图片, 让学生观察图片, 再引导学生对比图片, 说出图片中的有关信息与气候的关系, 最后进行即时反馈。具体操作如下:

1. 仔细对比两张图片, 说说图片中植物的树干、树叶和树根有什么特点和不同, 它们的这些特点与各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2. 请判别下列动物或植物生活生长的地区或气候:A:能看到成群的斑马和羚羊

B:骆驼为交通工具

C:北极熊

D:猩猩、犀牛、象等

E:仙人掌、芦荟

F:企鹅

笔者在教学和处理这一阅读卡的内容时, 有机联系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在讨论解答问题中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情趣, 了解到气候不仅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还与动植物有着一定的关系。这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进而引导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自主探索,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 利用阅读卡开展活动, 深化课本知识

众所知晓, 越是形象的内容, 就越容易理解和记忆。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 运用地图这种直观教具来解释和思考一些地理现象比一般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阅读卡《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就是借助地图来表达的, 学生看了不仅使能较容易地明白阅读卡的内容, 而且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案例2:在学习这一内容时, 笔者有机结合前面的内容, 进行以下活动:

1. 地理操练:

(1) 请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2) 在图中描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3) 北方与南方两大区域以哪一条界线划分?

2. 角色扮演:

请代表四个区域的四位同学各自谈谈本区域的自然特征及农业特色。

在教学中, 笔者利用图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这个看图总结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过程。通过这样简单的活动,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部分内容且印象深刻。

3. 利用用阅读卡进行拓展, 促进学生发展

历史与社会课虽然有许多是昨天的事, 但与今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识现在是理解过去的一把钥匙, 而认识过去又是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的基础。这里面包含着极富理性的人类活动的经验与教训, 认识过去不但有助于认识今天的现实, 还可以指导未来的行动。以史为鉴, 可以通古今之变, 知社会之兴替。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时, 一定要引导学生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赋予它一定的现实意义。

案例3:如在学习第四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中的《水上都市》一目时, 威尼斯日渐衰落的原因教材正文中未提及, 但是在阅读卡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了解到原因。由于阅读卡内容简明扼要, 对许多知识只是点到为止, 学生阅读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但他们的求知欲已被激发, 渴望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于是, 笔者通过对教材的剪切和放大, 借题发挥, 将它们粘贴到课堂上, 提出了“威尼斯现在以旅游业闻名世界, 人们当初建造它, 仅仅是出于旅游观光的需要吗?”“威尼斯鼎盛时期是何等的繁荣?欧洲人又开辟了哪几条新航线?”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了问题, 接着笔者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从而使学生理解了威尼斯的兴衰与经济活动的关系。通过这一环节的补充, 将书本知识提升了一个层次, 使之内容更广、更有内涵了。同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4. 利用阅读卡进行锻炼, 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是有独立个性的人, 创新教育极力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 就是要求教育者应从学生的个性来考虑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而长期以来, 在我们的教育中, 由于过分追求答案标准化, 过分注重其统一的一面, 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喜欢以统一模式衡量和要求学生, 对有独立见解和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 鼓励不足, 压制有余;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 更是处处压制他们的好奇心, 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而事实上, 许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尤其是当众多的学生带着不同的经历, 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回答时, 我们教师身为“裁判官”, 不能简单的用“对”或者“错”去定夺。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努力尊重每一位学生,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充分表达自己, 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 培养其创新的精神。

案例4:

在第四单元第三课《耕海牧鱼》这一目内容中, 教材安排了两则阅读卡, 如何进行这个内容的教学?笔者对这个内容进行了整合, 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 给学生一泓创新的源泉。 (1) 读图4—19, 找出组成日本国土的4个主要岛屿, 说说日本的范围和海岸线的特点。 (2) 仔细观察图4—19中的海港分布, 说一说日本的渔港在分布上和数量上有什么特点, 日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渔港。日本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 请说说暖寒流与渔场的关系。 (4)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 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积极意义? (5) 出示漫画《小鱼的哀求》, 谈谈国家为什么要实行“休渔期”的政策?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5) 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 预测一下日本养殖渔业的发展前景。

生1:日本是个岛国, 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地狭人稠→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向大海要资源→发展渔业。

生2:日本四面环海, 海岸线曲折→渔港众多→渔业资源丰富。

生3:日本为保护渔业资源而采取的措施, 是为了使渔场有休养生息的时机, 是为鱼类的生长提供无污染的环境, 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生4:我用几何图形来表示人、海、鱼之间的关系:

师:耕海牧渔, 是人类的万丈豪情;封海休渔, 是人类三省吾身;有节制的索取, 是智慧的人生;无止境的欲求, 是野蛮的行径。坚持保护、开发、治理并举的原则, 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

在教学中, 笔者始终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及师生平等的观念, 不训斥学生, 不给学生的错误观点扣帽子, 不无原则地强求师生的答案必须一致, 从多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 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发现并发展学生思维、创造的潜在意识和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 有效利用“阅读卡”, 让其成为培养创新精神的载体, 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 关系很大。

四、体会与反思

(一) 教师练好“内功”是有效利用阅读卡教学的基础

教师的内功包括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和对教材的认识及处理能力。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改变, 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得不到提高, 那么有效地组织阅读卡的教学, 那就是一句空话。只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 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潜心研究教材, 吃透教材, 把握教材, 才能为有效地组织阅读卡教学打下基础。

(二) 阅读卡有效利用的探究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

阅读卡有效利用的探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教师经常根据所教学生的情况进行设计、修改、反思。这都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去完成。也有可能出现在课堂实施阅读卡教学后本节教学内容无法完成的情况, 这就需要教师在下次教学中进行补充。如何有效地利用阅读卡, 花多少时间在这上面, 讲多少深的程度, 需要教师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合理地把握好。

(三) 阅读卡有效利用的课题研究持续不断

其实阅读卡有效利用的课题研究毫无止境。笔者在这几年的探究过程中, 不断地总结积累, 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写课后记不失为课题研究的良好手段。课后记可以记一节课的成功做法或失败之处, 记教学机智、记学生问题、记各方见解。写课后记贵在及时, 贵在坚持, 每有所得, 及时记下, 能防止遗忘。同时, 也能为教学研究积累丰富的素材, 日积月累, 定能形成特色。

总之, 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 必须重新审视阅读卡的价值, 充分认识阅读卡的作用, 结合教材正文和阅读卡内容, 正确指导, 学生积极参与, 师生互动。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让学生扎扎实实增长才干。让我们积极探索, 走出阅读卡利用的误区, 有效发挥阅读卡的作用。使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陷阱下一篇:气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