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课题

2024-06-03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题(精选6篇)

篇1:初中历史与社会课题

《历史与社会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坎山镇中 陈飞

一、课题的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拿到2013年新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课本,小镇水乡的封面图片呈现在我们面前。七年级下册的《历史与社会》主要包括四个单元——《中华各民族的家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的变化》《文明探源》。本册主要学习的是人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封面的小镇风情展示了水乡地区人们的生活景象,贴合本册内容。可见,图片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与社会》中,图片的类型主要有地图、景观图、历史资料图、人物头像语言图和数据图表等几大类。各类图片承载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思想内容,在课本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和亮点。图片在课本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表现为数量多,占幅面大。《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课本,全书分为四个单元,设有编号的图片就对多达两百多幅。具体分布在各个单元为:第五单元50幅,第六单元101幅,第七单元26幅,第八单元53幅。其他,还有一些没有编号的图片多幅。如课本封面上,各单元前言的插图,一些人物头像语言图和课本后面附录上的图表等等。课本每篇课文,每一页上都有一幅或几幅图片。

课本中的图片,以其色彩鲜艳,图面美观,直观性、形象性强,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等独有的特点,紧紧地吸引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启迪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片与课本紧密结合,图文并茂。图片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并为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学生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2、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据教育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一节课40分钟时间,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那么,剩下的20分钟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更好地完成教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注意力理论告诉我们,注意力分为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课堂教学上需要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的完美结合。不随意注意的影响因素包括客观的刺

激本身的特点以及人本身的状态。当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的时候,适当的刺激能够唤回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颜色鲜艳、形象生动、趣味十足的图片。

同时,读图教学是《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读懂图,读活图,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宋代郑樵说: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读图能力的培养,在《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中尤显重要。七年级历史以地理知识为主,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各类型的地图与图片,地图上贮存的信息,有些是学生可以直接从地图上获得的,如居民点、山脉、河流的分布等;有些是需要学生经过分析判断,利用思维活动才能获得的,如学生看地形图,就可以通过分析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山坡的陡、缓等。这就意味着通过地图,学生不仅可以知道图上点线符号的意义,山川河流的位置,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而且可以从符号中发现地理规律,总结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和发展等更为复杂的东西,使学生的地理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些难以解释的知识点,相较于讲解,图片有更大的优势。第一图片更生动,更加容易接受;第二,对于简单的图片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各抒己见,对于图片的理解也可以促进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第三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推动学生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问。

3、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储备等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老夫子”教学方式被彻底摒弃,需要教师探索更多优秀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一个需要攻克的难关。

教材的改革,新教材的编写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书本上众多的图片是潜力巨大的教学材料。图片教学引导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用复杂的文字进行教学,而变成用丰富的图片和简单的言语进行讲解,有利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新课程实施多年,在全国各地教师的努力之下有了巨大的成就。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于图片教学也有了很多专业、科学、深入的研究。

但本人作为新教师,各方面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与精进。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新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成长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

三、课题的界定

《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图片运用与学习主要针对教材中图片运用是否充分、恰当。对于不同类型的图片能否按照图片特性加以区别处理。对于一些图片是否可以探索出富有新意的处理方法。

教师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将课文图片合理地加入教学设计之中,让图片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帮助学生更好、更形象地理解书本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遵循教育学注意力的科学理论,合理分配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利用图片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关注备课,选择恰当的图片。

2、通过图片吸引学生的不随意注意,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3、通过图片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探索出教师利用图片有效传授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策略,以期形成较为系统的图片使用方法与原则。

4、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初中学生读图、辨图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历史与社会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1、图片设计的研究。主要研究教材中图片选取与设计的意义,设计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教学环节与使用方法。注意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准确性等。

2、图片功能的研究。分析教师课堂引导学生理解图片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图片引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吸引学生注意力;第二,体现教学内容,揭示教学任务;第三,激发高层次思维活动、控制教学节奏以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等。

3、在图片的选择中必须注意图片数量的合理性,切忌贪多、花哨。

偏差时,藉由老师的语言等手段进行逆向引导,让学生思维步入正轨。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和研究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措施:

4、图片出现后主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路,正确时,让学生思维自由发散;

在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都积极推广新课堂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课堂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有效学习的方法、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具体落实下列措施:

1、理论学习作支点

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学习新课程的有关理论知识,尤其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倡导教学的民主;二学习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只有了解学生的现实状况才能对症下药,合理安排;三是课堂引导学习类型和技巧,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来充实自己;四是边发现问题边进行演绎归纳,然后开展研究。

2、深入研究教材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材料的使用必须严谨、合理,只有了解教学材料才能更好更充分地安排使用这些教学材料。作为新教材,教师对于教材的认识还有待加强,深入研究教材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对于教材的研究不能只停留教材的设计思路、书本线索等文字上,书本中占有大量篇幅的图片也是非常重要。对教材的研究不能只看到教科书,在《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中,图册与作业本是教学设计与研究的一大重点。七年级地理学强调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区域特征,图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

通过系统分析教材用图的几大特点,使我们可以更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与社会教师不仅要熟悉和研究教材,还必须认清地理、理解地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历史、理解历史发展空间环境,辨明政治、行政运行流程等,不断地加强对历史、地理和其他社会学科的学习,并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的影响。

为实现有效课堂学习,教师应该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具体的引导方式,选择相适应的图片引导。同时,慎选图片,注意图片的准确性、典型性、社会性等。

3、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教师在进行课堂引导时,在图片展示或问题提出,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独立思考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如何读图、辨图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学生的读图能力在独立思考中慢慢锻炼与提高。在图片引导和教学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分析,耐心等待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读图技能并加以熟练内化,完善其知识结构与技能。能力的获得才是学习的重点。

(二)本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等方法进行。

录、整理工作。

提供依据。

1、行动研究法。根据实际情况,在任教的班级中进行实验性教学并作好记

2、调查法。实验前期、中期、后期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

3、文献法。搜索并学习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情况,不断补充、完善本课题。

4、测评法。在课题进行到某一阶段的时候,针对参与课题的班级进行测评

以获取阶段性数据与实验结果,提高课题结果的科学性。

七、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代社会印刷技术、绘图技能的不断进步都为图片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技术在知识表示这一基础方面的重大突破。知识可以用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图形等多媒体表示。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是大脑系统活动的过程,一般可分为识记、保持和重现三个阶段。根绝研究,记忆课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每一种记忆当中都有图像编码,这就说明图像、图片在记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些儿童通过视觉较容易认识和记忆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些则通过听觉以及教科书较容易认识和记忆所要学习的内容,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殊性。因此现代教学论认为教科书应当利用认知心理学的这一研究成果,全面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合理设计与安排学生的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触发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八、课题研究对象

坎山镇中七年级(4)(9)、八年级(7)(8)(9)。

九、课题的研究步骤及分工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2013年5月---2014年9月

1、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4年9月

主要工作:

(1)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2)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调查教师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现状及分析。

2、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3月

主要工作:

(1)按实施计划进行课题研究。

(2)理论学习和研究。

(3)做好阶段总结工作。

主要工作:

3、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9月

(1)总结调查教师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现状及分析。

(2)撰写研究论文。

(3)完成课题实验和各项成果资料整理工作,撰写结题报告。

本课题研究分工以陈飞为主要负责人。

十、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2、教师论文。

十一、参考文献

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3、其他有关材料。

1、汤红琴.初中课程《历史与社会》教材用途研究.[J].中国知网,20082、张颖.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运用图片.[J].深圳市龙岗区历史与社会学科园地,第十一期

篇2:初中历史与社会课题

研究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针对当前听评课“ 无合作、无证据、无研究”的“去专业化”现象,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课堂观察”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科学研究意义上的课堂观察堪称舶来品,鉴于此,它在中国的专业化与本土化程度还不是很高,理论探讨和定量研究的程度远远不够。因此,如何借鉴“课堂观察”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再结合我国本土的听评课,并思及我国中小学的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与教师的专业生活境遇,来整合课堂观察的理念且形成一些实用的符合本校实际和学科的课堂观察模式,是当前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同时,在深入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遇到了种种问题与困惑,比如:进入课堂后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观察得来的资料又如何分析,等等。这些也正是本课题需要研究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历史与社会》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它的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生活性等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的有效、三维目标的达成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意在借鉴课堂观察在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科研合作文化、提升校本教研品质,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和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效,推动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改进。研究综述:

课堂观察可以说是通过特定的观察程序和观察记录工具,收集、分析课堂教学信息,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判和建议,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研究方式。它源于西方的科学行为主义思潮,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比较系统的、操作性较强的课堂量化表和媒体技术的观察工具来研究课堂行为。70年代开始,随着人种志等质性研究方法走入课堂观察,一定程度上掩饰和克服了之前纯技术和纯量性研究带来的缺陷,使原本被剥离的课堂事件和课堂行为回归情境本身,使人们能更好地研究、阐释课堂。今天,人们探索着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融合,已成为课堂观察发展的主流趋势。

课堂观察虽然在我国早已有所介绍,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一线教师关注这一研究课堂的方法,并呈现出良好的势头。然而,课堂观察的本土化、本校化以及不同性质的学科化等等仍然有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值得深入的研究。研究意义:

课堂观察它以改善教学和促进学生发展为旨归,直指教师研究之靶标,它架起了课堂教学和教育研究的桥梁,是提升教师研究水平,促成教研组向“研究共同体”的转换以实现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增加教师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研究性对话”中培育全新的教研文化。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组教师合力参与研究和实践课堂观察,改变本教研组教师原来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从教学上的孤立的个人主义走向合作的专业主义;有效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推进教师、学校共同营造课堂文化,有助于教师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研究内容:

本课题需要立足于社会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性质,借鉴已有的课堂观察研究成果和量表工具,结合本校的教师、学生、课堂文化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探讨符合自身实践和发展的课堂观察模式和量表工具,制定全面的课程观察评价标准,共同探讨解决教师进入课堂后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观察得来的资料又如何分析等问题,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改善传统的听评课,提高教学调研的实效性、专业性和针对性。

预期目标:

首先,组织本课题组的教师对有关课程观察的理论和实践资料的收集和学习。

其次,组织本课题组的教师到有开展课堂观察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兄弟学校学习。

第三,课堂观察计划的制定和量表的编制。

第四,实施计划,并组织好课后的量表分析和观察反思,并针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

第五,对取得成效的课堂观察案例做好经验总结,撰写成科研成果。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

1. 确定研究的目的和观察的问题——针对实际工作中所需解决或改善的问题确定研究方案; 2.研究的准备——工具准备(问题体系、观察的框架、表格或录音录像设备等);教师素质准备(意识、方法或技术如观察研究模式等)。3.观察的实施——自我观察、合作观察的选择实施(记录、问卷调查、访谈);

4.分析与思考——对观察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5.拟定新的行动方案——对观察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后,形成新的观察研究方案;

6.实施新的行动方案——不断修改或调整计划并付诸行动; 7.成果呈现——几次循环观察研究后可以形成观察研究报告或叙事研究、案例研究报告等。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首先,某某中学一直以来都极力支持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改革举措,本课题的研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目的,从而受到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同时本校的教学工具、网络系统、多媒体等硬件设施齐全,为本课题研究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篇3:初中历史与社会课题

一、根据课题的逻辑关系, 准确把握教学的“衡”

《历史与社会》的编写者设计了一些因果关系鲜明的课题, 如“变革与争霸”, 变革是外因, 争霸是外因推动下产生的结果。探究这些内涵隐藏在文字背后的课题, “果”是结论,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是案例, 是教材编写者选择的偶然。编写者可以选择商鞅变法作为变革的案例来说明秦朝争霸成功, 也可以用管仲变法说明齐国称霸, 用李悝变法说明魏国称霸……不难看出, 教材是将历史事件放在了社会大舞台上, 以论证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而让学生仅仅停留于了解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 记住几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这就是历史与社会课与历史课的最大区别。在本课中, “变革”与“争霸”似一架天平两头的“物体”, 找准支点很重要, 否则教学就会有失偏颇。许多教师之所以会在教学这一课时将课题改为“商鞅变法”, 就是因为没有吃透教材的真谛, 误将历史与社会课演绎成历史课了。类似的课题还有“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开放与交流”等。

二、立足课题的鲜明论点, 准确把握教学的“魂”

《历史与社会》中的一些课文很像议论文, 它们的课题有着鲜明的论点, 行文紧紧围绕论点展开, 举一个案例以为论据。如“来自海上的挑战”, 不少教师采用如下的方法教学:先让学生看书, 找找教材中有哪些“来自海上挑战”的史实;然后师生共同努力, 确立“郑和下西洋、传教士东来、西方列强入侵、马戛尔尼访华”四个史实;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四个史实究竟是挑战还是机遇, 哪些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整个教学过程中, 既有师生互动, 又有学生的自主学习, 且在学生的思维开发上下足了工夫。可就是这样从表面上看不失为一节好课的教学, 却产生了一个大问题:丢掉了教学的“魂”———放弃了教材鲜明的论点。

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应该这样:“郑和下西洋”与其说是对国家财力的挑战, 不如被看做“引子”, 以说明历史发展到15世纪, “来自海上的挑战”已成为可能。如, “传教士东来”向中国科技和传统文化发出了挑战, 其中天主教的传入本身就是对中国佛教、道教和传统儒家文化的严重挑战;利玛窦带来的机械、数学、世界概貌等科学知识向古代中国科技发出了挑战;法国传教士带来的西医向中国传统的中医学发出了挑战;“西方殖民者入侵”向中国主权发出了挑战;“马戛尔尼访华”向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经济政策发出了挑战。基于这样的解读, 自然会形成如下的构思:先以“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为背景, 适当介绍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为教学的展开打下知识的基础;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文, 找出能说明“挑战”的史实;再引导、帮助学生分析这些“论据”是从哪些领域论证了“挑战”;最后, 让学生用今人的眼光判断这些事件, 得出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它们不失为种种机遇的结论。这样的设计, 教学过程充分展开,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知识目标有效落实, 能力要求步步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升华, 真正成了一堂好课。

三、依托课题的深刻内涵, 准确把握教学的“脉”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国歌中的一句歌词, 粗看普普通通, 与其他课题没有什么不同, 但结合教材内容认真琢磨、深刻体会, 便能发现这是该课题的精妙之处———蕴藏着教学的线索与脉络。

课题的关键词是“到了”和“最危险”。经历了“最后的盛世”的中国, 自1840年以来, 与侵略者有过许多战争, 最后都以战败国的身份签下屈辱的、不平等的条约, 但并未“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对一个民族或主权国家来说, 什么是“最危险”的呢?教材用一系列事实给出了答案:“1941年底日军占领中国的范围”图, 揭示了中国已有大片肥沃、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分布着许多重要城市的国土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大屠杀”和“三光政策”, 揭示了中国人民被肆无忌惮屠杀的惨状;“兽性机器”和“杀人比赛”, 揭示了中国人 (民族) 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践踏;“细菌战”和“活体实验”, 揭示了中国人的人性遭受极度的摧残;“重庆轰炸”, 说明了后方城市也不安全这一事实。“到了”是点睛之笔。这样一理解, 本课的定位与脉络就很清楚了。所以, 本节课的建构, 应该围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而展开。先让学生简单回顾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的屈辱及其主要体现;再让学生比照这些史实, 结合教材资源分析, 为什么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最后让学生课后思考, 此时此刻, “中华民族”应该怎么办?为下节课“全民族的抗战”埋下伏笔。这样设计, 结构简单, 线索清晰, 重点突出, 使三维目标得以全面的落实。然而, 不少教师把这节课上成“视频感受”课和“声讨”课, 并把重点放在批驳日本右翼势力荒谬言论这一设置上, 明显是本末倒置。学生连“中华民族”怎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都不理解, 批驳只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

四、挖掘课题的有效信息, 准确把握教学的“点”

“点”, 可以是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 也可以是重点、难点, 这五“点”是相辅相成、相互交叉的。从新课程理念去解读, 知识的学习只有建立在适当的“过程与方法”上, 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所以, 如何用好相关的“点”, 已成为备教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高中文科的学科能力中, 有一项最基础的能力要求, 即“获取和解读信息”。信息蕴涵在材料中, 最典型的材料是教材。

“秦朝一统”的教学资源图文并茂, 条理非常清楚, 每段文字揭示秦朝一统某个方面的表现, 分别是疆域 (或版图) 、政治 (官僚制度) 、交通 (包括道路和车辆) 、文字、度量衡、思想、民族关系, 等等。“秦朝一统”透出这样的强烈信息———要求学生认识“一统”的结果而不是过程, 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分析、归纳秦朝在哪些方面实现了“一统”, 有什么意义, 而不是津津乐道于“一统”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认识, 教学的基本构思应该如下: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并概括教材是从哪些方面去阐述“秦朝一统”的, 在此基础上, 利用适当的材料去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实现领土统一的基础和统一政治、交通、文字、度量衡、思想、民族关系等的重要历史意义。这样设计, 找准了知识点, 把握了能力点, 贯彻了情感点, 三维目标各有侧重, 相得益彰。

五、领会课题的真实意图, 准确把握教学的“度”

教学“尺度”的把握, 对不少教师来说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 由于没能掌握好“尺度”, 将历史与社会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或说教课的事例并不鲜见, 如涉及人地关系的内容时, 最后总是要求学生对人地关系如何协调进行感悟畅想、出谋划策。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度”呢?一个很好的策略是:通读教材, 领会课题的真实意图。

如对“了解当今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主动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教学目标, 九年级教材以一个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来予以诠释, 以“总—分—总”的结构呈现教学内容, 即先以“一道难解的题”“总起”, 然后分别介绍世界和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 最后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总收”, 从而使“一道难解的题”变得蕴味十足。

篇4:初中《历史与社会》简答题浅析

简答题是相对于分析、说明等各种论述问题而言。它不是指问题形式简单,不是因为出示了大量材料便不能简答,简答与论述问题也不必以考查内容的不同来区分。大家一般认为简答题只适合于考查对学生内容的记忆,而分析说明等论述类问题才适合于考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实践中一般也这样命题,这其实是对简答题功能的片面认识。简答题同样也适合于考查理解的内容,只不过对理解思维的表达要求较少而已。简答之简是对答案要求的相对简单,这虽然会在文字的量上有所表现,但从根本上讲,并不在于文字的多少,而是对思维表达的要求相对简单。你可以有复杂的思维过程,但在解答的过程中,只需要再现一个特定的思维层次。

常见的简答题依据问题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内涵类,要求回答概念,命题的定义或含义,即“是什么”之类。二是外延类,要求回答事物的种类,结构,表现或行为方式等,即“有哪些”“什么样”之类。三为证明类,这类问题要求出示理论或事实的论据,以证明或反驳给定的论点,常见的“为什么”的问题即属此类。

内涵类简答题,概念或命题的含义有时很复杂,因此答案需要概括,但概括可以分为若干层次逐层进行。此类问题只宜表达与问题相邻的概括,也即除命题本身外对问题内容的最高层次概括,这意味着对概括表达的内容不必再做分析,解释与说明,在答案内容中没有种属关系,否则理解说明问题就无法划清界限。

例如简答题“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回答“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即可,这就是对现阶段主要矛盾内容的最高概括。至于这一矛盾的各种表现以及“物质文化需要”“落后社会生产”等做进一步解释,属于对矛盾内容的第二层次概括,所以在解答中没有必要。

外延类简答题的答案要求也应该是只要一层表达,即只要求指出有哪些成什么样的表达形式,行为方式,组织结构等,此外不必具体说明。否则,就与说明、论述类问题的答案相混淆了。

例如简答题“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只需答出要从教师的角度看问题,要用礼貌用语,要注意场合,勿失分寸等几条即可。根据课本内容,这就是对沟通方法的最高层次概括。至于每一点方法的具体要求,做法和表现则属于次层分解或概括的内容了,所以不必一一论述。证明类简答题简单之处应该有两点,第一,只要求对论点的第一层证明或反驳,而对论据本身则不再证明或说明,解释,即答案中不需要分论点。第二,对问题中给定的论点及其中的关键概念无需说明含义和定义。这样两点规定,可以使该类简答题与论述类问题划清界限。

例如简答题“为什么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需要答出课本提供的三点理由即可,即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及对三点理由的证明都不必要。

总之,简答题的答案应该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只需要反映单一的思维层次,这是简答题的本质所在。明确这一点,才可能使简答题充分发挥考查学生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功能。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东村中学)

篇5:初中历史与社会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结构调整,突出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个基本特征。新课程认为,每门课程都具有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课改后的初中学校,逐渐改变了原先主要学科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的状况,历史、地理、生物等小学科也开始受到关注。而历史学科在培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具有将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相结合的独特性,我们多年将初中历史列入会考范围,这就使得社会各界对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前所未有地关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对初中历史的明显关注,对初中历史教师和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改以来,各级部门、学校开展了 一系列培训,初中历史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一批教师脱颖而出,但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初中历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提升初中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改善其教学行为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于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调查、访谈以及课堂观察,了解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基本情况,并通过个案 研究法总结典型课例的经验,采用行动研究将经验进行实践推广,以形成教学策略建议,为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二、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三、概念界定

1.本研究中“提问” 的概念界定。本研究所涉及的提问主要是针对语言行为的,为便于观察研究,本研究将提问界定为: 提问是教师发出的以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反应的一系列语言信号,同时给予反馈的过程。在研究中,我们将提问的主体限定为教师,被问者限定为学生。

2.本研究中“预设” 的概念界定。所谓“预设”,就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及学生的现状,预先对课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等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

3.本研究中“生成” 的概念界定。“生成”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兴趣、学习状况,根据学情、课堂环境等对教学程序进行调整,进而灵活地因材施教,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4.本研究的对象为初中历史教师。

四、了解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五、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学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存在以下的一些领域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1)以往的研究大多停留在问题的描述上,研究者多搜长于文献的研究,不甚习惯于行动研究,呈现出“研究室系列” 的高校本位教研强势,泛学科的、宏观的阐释多,微观的过程分析少;(2)在以往的研究中,问题的设计、提问的艺术、提问的分类研究的比较多,而对于教师提问过程的关注比较少,尤其是从学生对问题的反应这个视角来进行研究的几乎没有。(3)在以往的研究中,多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课堂观察、个案研究、行动研究方法很少运用。

(4)以往研究中,很少有以初中历史教师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本研究试图从初中历史学科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以及课堂观察,了解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基本情况,并通过个案研究法总结典型课例的经验,采用行动研究将经验进行实践推广,以形成教学策略建议,为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六、研究意义

1.了解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基本状况,提高历史教师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

2.分析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差异形成的原因,为历史教师提高提问水平提供依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探索合理把握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策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七、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基本状况。2.形成合理把握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优化策略。

3.通过对优秀教师处理提问预设与生成关系课例的积累,形成一些理性的思考,对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发展。形成新课程背景下民主、对话、生成的校本教研文化。

八、研究内容

基于上述目标,本研究内容包括: 1.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现状研究。通过文献研究,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和课堂观察记录表等研究工具。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了解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基本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2.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影响因素研究。搜集典型的教学课例,通过课例研究、课题组研讨、专家指点等途径,形成合理把握课堂提问之预设与生成的主要经验,提炼出优化建议。

3.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组成员的课堂实践,为优化建议的完善和修正提供实践依据。

4.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进一步完善课堂提问的优化建议,形成优化策略。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 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和课堂观察记录表的设计,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提问优化策略的形成。

九、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基于文献分析,梳理国内外有关理论,为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和课堂观察记录表的设计寻找理论依据,寻找切合历史课堂教师提问的课堂观察工具,为我们的二度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调查者带有明确目 的,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直接从社会生活的现场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对常州市市区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行为进行观察。运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课堂观察记录表进行观察。3.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将采用课题组设计的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对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情况进行调查。

4.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调查员通过有计划地与被调查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以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观察法观察到的主要是被调查对象的外显行为。被调查对象的态度、观点等主观意识方面的资料无法通过观察法收集到,所以采取访谈法。这样可以了解某种行为背后的动机、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因等方面的情况。对观察法也是一个补充。研究者对执教者进行课后个别访谈,采用课题组设计的访谈提纲为访谈工具。对每位研究对象每次进行 15-20 分钟的访谈。如果受访者不反对的话,对访谈进行录音。

5.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已取得的教育成果和基本认识,追索教育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工作,从而进一步解释教育客观规律的方法。本研究将收集典型的课例若干,进行经验总结、提炼,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形成优化课堂提问的建议。

6.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 将课例研究得出的优化建议,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课题组成员的亲身实践,为形成、修正优化提问的策略提供实验依

十、研究计划

根据现有研究条件和实际情况,把研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主要工作:(1)文献研究,形成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和课堂观察记录表等一系列工具。(2)开展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了解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预设与生成的基本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2.第二阶段主要工作:(1)搜集典型的教学课例,开展课例研究、课题组研讨活动,形成经验总结。(2)在专家指点的帮助下,提炼出合理把握课堂提问之预设与生成的主要经验,形成 初步的优化建议。

3.第三阶段主要工作: 实践课堂提问,课题组全体成员全面开展课堂提问的优化实践研究,为完善、修正提供实践依据。撰写课堂提问的成功或失败的课例。

篇6:初中历史与社会课题

较研究

丽水市莲都区梅山中学 钭君丽

摘要:当前,在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在高中阶段开设《历史》、《地理》、《政治》分科课程,这些不同阶段的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承接性和共性,但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比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上的异同,希望通过改进初中历史教学,来加强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衔接性。关键词: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衔接 科学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历史、地理、政治等分科课程。本文根据浙江省中学教材使用情况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下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下称高中历史课标)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的差异与衔接进行尝试性的比较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握课标,使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更好的为高中历史学习做铺垫.一、课程目标设置上具有承接性与发展性

1.从总目标来看,具有完全相同的培养人才的方向,但在个体发展任务上具有差异。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的总目标

高中历史课标的总目标

“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

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在总目标上,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但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个体发展任务是不同的。初中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是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形成的重要阶段。基于学生这一心理、生理特征,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强调:通过掌握体验,“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则是人生定向期,是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抱负的现实道路的阶段,因此高中历史课标根据历史学科分科课程的独特性,强调“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并要求树立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理想。可以见得,在个体发展任务上初中课程目标实施是高中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石,高中课程目标则提出了比初中课程目标更高的要求,使初中课程目标得到更高层次的实现。

2.从分类目标来看,两者都强调三维目标的实现,但具体要求有了加深和递进。

两本课程标准都设置了知识与技能(高中历史课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但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知识结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各自的三维目标要求中。

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思维,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初中学生的幻想具有现实性、兴趣性,有时也带有虚构的特点。因此,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了解、理解、知道、会用”,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尝试、思考、体会、学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关注、关心、热心”等。

到了高中阶段,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各种认知要素迅速发展,各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由于理论思维趋于成熟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高中生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在情感上,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情感也更丰富、意志力更强,学习动机更强烈,理想、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一切都给认知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同时,高中生思维的成熟、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于情意、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发展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认知结构和情感、个

性等心理因素形成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因此,高中历史课标中的分类目标提出:要求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进一步认识、进一步提高”;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进一步认识、掌握、独立思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进一步了解、加深理解、进一步树立、认识、进一步形成”。通过分类目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初中阶段三维目标的设置是高中阶段三维目标的设置的基础和前提,而高中历史课标进行了具体层层递进的描述,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相比,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初中阶段三维目标的提高和内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义务教育中要关注二者之间的链接点,把握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设置和实现的“度”。

二、比较过程中的几点困惑

虽然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大的方向上是具有同一性的,但是,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与分科课程,两者之间的距离还是较大,产生了不少的脱节。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陈其曾提出如下看法:“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由于初中和高中阶段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们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初中阶段历史基本知识和概念的薄弱基础,必定加深高中新课程历史的教学难度。因此对初中社会教师而言,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改进初中历史知识教学,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引导性教学,来加强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成为初中教师的困惑。困惑:同一历史内容的目标设置不同,在“度”上该如何把握?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从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来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教学不应过多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贯穿”综合”的主线,整体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但是如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这一部分的许多教学内容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对同一历史内容的目标教学初中教师如何做到“度”上的把握?如何恰如其分达成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 如: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课程目标4-3: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根据课程目标,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在八年级编撰了〈屈辱的岁月〉这一课题。这一课题着重说明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鸦片战争、甲午战争,采用阅读卡的形式介绍了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其中对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用了一个半版面进行了非系统的描述。而同样的内容,在分科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描述的非常详细,高中必修课程历史(Ⅰ)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战争(1)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根据这一内容目标,人教版《历史(Ⅰ)》必修教材设计了〈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的侵华〉章节。其中仅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在教材中就编排了整整5个版面,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都进行了具体详细系统的描述。

很明显,初高中课程目标都把“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作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但是,对同一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具体目标设置深度和广度要求不同,这些不同在教材编排上也得到充分体现。那么在教学实践中,作为初中教师该如何把握好教学深度、广度和衔接度,从而使高中教师能恰如其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作到知识的重新建构呢?

三、比较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认识,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教师,除了给自身及时充电外,在教学策略上,如何根据初高中课程目标的不同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引导性教学,把握好教学的“度”,使初中综合学科学习为高中历史分科学习做好应有的铺垫。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延伸深度:根据初高中学生思维特点不同,初中教师除着重感性描述,也要适当进行理性分析,除着眼于培养识图能力、记忆基础历史知识能力,同样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1)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环环相扣。

初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大家熟知的史料,将重要历史观点蕴涵于史实叙述中。如在《屈辱的岁月》鸦片战争内容的教学中,选取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的奏章及当时流行的“炮子谣”,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吸食鸦片的危害,而且可以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毒品的危害。这样,学生能初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有计划的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多问为什么。如在《屈辱的岁月》教学中,可以设置四个环节:“走进历史”“审视历史”“探究历史”“借鉴历史”。在“探究历史”这一环节中,可以设置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硝烟,英国会不会对中国发动战争?请说明理由”“为什么英军仅用50艘舰船,3000名船员和4000名陆军,只以500人阵亡的代价,就击败了清王朝几十万大军?”等问题。通过对历史问题的反思,扩展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发生的必然性等方面进行深度的认识。

(2)在学生评价时,注重评价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充分考虑到与高

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可以偏重评价学生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了解某些重大历史时间发生的背景,并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学生能否多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并对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等可作为学生评价的重点。

2、扩展广度: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与历史与社会学科相关的课外知识,为课内知识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

(1)充分运用好目录、单元篇首语、附录,掌握历史学的基本体系和基本脉络,为高中教学做好广度上的衔接。

与其他书籍、课本的目录相比,中学历史与社会目录有其独特的作用。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勾勒了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历程。分为七个单元,“史前时代”、“文明的起源”“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工业文明的来临”“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走向现代世界”。从这里可以看出,目录表述的历史阶段,起着贯穿历史发展线索的作用,并能准确点出某一历史现象或者历史事件的本质。通过目录及子目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历程,掌握人类历史的基本脉络。与高中历史相同,初中历史与社会在每个单元都有一段简短的篇首语。学生通过篇首语知道一些基本的历史内容和基本历史观点。与高中历史教材的附录相比,初中历史与社会附录充分考虑了与高中历史的衔接。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专门设置了以下附录: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国历史纪年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附录,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对历史的基本体系和基本脉络的掌握。

(2)对于初中课程目标没有要求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而这些历史事件又是高中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初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面、教学的进度进行适当合理的补充。

如前提到的鸦片战争的教学,可以在初中教学中运用音像资料和漫画史料形式,鸦片战争的过程可以用简短的音像资料来展示,也可以补充《奕山—靖逆将军用屎尿进攻西洋船炮》《奕经-杨威将军不问苍生问鬼神》等漫画史料,既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为高中学习做好知识铺垫。也可以在教学中提一下三元里抗英、第二次鸦片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以一带而过的方式为将来学生高中历史知识建构做好准备。

(3)通过各种方式扩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为高中的分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利用课前三分钟,设置“历史小故事”或“小小故事家”环节,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也可以在年段中进行“历史故事

演讲比赛”;利用教材中附录中课外读物推荐,网站推荐。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史海奥秘提供多种途径。

上一篇:设计变更和变更设计下一篇:小学XX-2018学年第二学期后勤财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