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2024-06-22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精选6篇)

篇1: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东山区第一初级中学 林耿喜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所以历史课堂有没有效益并不是单单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或教得认真不认真,更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一堂课,老师讲得再精彩再辛苦,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那也是一堂无效的课。当然,学生学得再辛苦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同样也是无效或者低效的教学。那么到底如何实施有效的历史教学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全面合理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在新历史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依照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历史学科,要注重历史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到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时,为了让学 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这个时期的成语故事,课堂上让学生讲故事和进行表演。学生兴味盎然,说得绘声绘色,演得惟妙惟肖。此例教学设计上尽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学目标不明确,偏离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便有了学习的动力。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

1、创设问题情境。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的天性,是兴趣的先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讲《三国鼎立》这课时,可以在交谈中设问, 引导思考:大家知道《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有个重要人物——曹操,历史上确有其人,三国故事有真有假,哪些是真的?曹操真如小说中的描写吗?学生急于探究其中奥妙,对此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这一类问题时,除了新颖有趣外也要有适当的难度。只有那些学生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东西,才能真正激起他们的兴趣,才能成为“激起千层浪”的石头。

2、创设故事情境。为了让学生加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穿插介绍一些短小而又饶有兴趣的历史故事和材料。例如我在教学《辛丑条约》时,穿插了一个小故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进行谈判。当时,一洋鬼子盛气凌人地作出了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想以此嘲讽中国人。当时,清廷的一个小文书也毫不示弱地对出了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但最终清政府仍然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3、创设历史情境。根据历史知识过去性的特点,我常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动态性,再现过去历史的形象,创设动态历史情景,使学生感知历史史实时,形成的历史表象会更鲜明、更生动,理解史实的本质会更透彻。如讲授长城、都江堰等古代著名的工程时,教师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受到这些工程的雄伟壮观,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再如讲授《火烧圆明园》时,可先播放同名影片。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对比,让学生进入创设的历史情景,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学生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三、精心设疑,巧妙诱导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学生们基本能看懂,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必然会感到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因此,我努力通过设置疑问,诱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如讲夏朝国家机器的建立时,我问学生:假如你是夏王,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你的统治呢?问题提出后,留给了学生一点儿思维空间,学生的思维一下了被激活了,热烈的课堂学习开始了。

再如讲秦朝灭亡的时候,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秦王朝为什么会如此快地灭亡?它的灭亡,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悟?”“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如何让自己的朝代存在得更长久?”问题一提出,学生的眼睛一亮,他们的思维立刻就活跃起来,翻书寻求答案的、眉头紧锁 的、掩卷沉思的„„瞬间沉默过后,一只,又一只要求发言的手举起来了,课上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学生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体验与感悟,逐渐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意义。

四、讲练结合,提高效率

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当前历史课堂教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讲的多、练的少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教师往往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把学生当容器的死板教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讲练结合,就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在教学目标的统率下有机结合起来,使讲和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迅速而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讲练结合的着眼点就是指导学生利用其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充分的主动实践,使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同步充分到位,从实质上内化为其新的知识结构,并成为以后重新建构、不断发展的坚实基础。

讲练结合的几个有效环节:

1、课前五分钟检测

教师对上节课的内容在开始传授新的教学内容前进行检测,目的是要看一看学生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同时给学生一种学习习惯,让学生课后能认真进行复习。这要求老师对检测的题目要认真思考,有选择性地对不同的课型练习内容进行出题。

2、三十分钟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余下的30分钟里安排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如问题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互动式 4 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等,但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必须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目标。

3、课后十分钟练习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在下课前进行练习,目的是要看一看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的知识,以便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策略;同时也给学生一种学习习惯,让学生上课时注意听老师讲课。这要求老师对练习的题目要认真思考,有选择性地对不同的课型练习内容进行出题,题目不要过难,但又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

总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立足长远,深挖教材、积极引导、不断探索,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历史教学行之有效地得以进行。

篇2: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予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基础教育改革以新的使命,这对已经进入注重均衡发展与内涵发展为特征的改革发展新阶段的上海基础教育而言,新课程教材改革(或简称“二期课改”)的启动,正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环节。改革的核心,在于使教育成为帮助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成功,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教学的目标与课程改革的方向。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改革,亦应遵循这一目标与方向。

一、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目标的设定与教学现实的矛盾

1、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体人格、人性与品格的完善、提高与升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个性、人格的完善,潜能的开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各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基于这一认识,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改革,必须围绕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对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精心筛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未来工作与生活有价值的基础知识,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2、分析和综合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因此,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必然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自然科学学科与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分科课程教学中;而综合能力的培养,曾企望通过课程的整合以形成综合课程,使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得以具体落实,但学科长期割裂的现实难以突破,因之,这一矛盾一直困扰着中小学教育。为此,必须通过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体系与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得通过分科学习而能在学生身上形成知识的综合,并进而发展为综合能力。

3、历史是通过史料证据堆砌与科学辩证研究的交叉运用,重现与认识“过去”,达到“知今”与预示未来的学问。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既要使学生了解与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与历史现象,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与探索诸多历史现象的成因及其所蕴含的历史发展规律,即在知识综合基础上,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对历史过程变迁延续的感悟力、对历史现象复杂关系的分析力、解释历史现象论据的构建力等,这就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所形成的综合能力。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这些综合能力,是建立在如何对待、判定、分析和运用史料与论据的基础之上的。由此可见,学生对史料与证据进行鉴别与处理的能力,是学习历史应当形成的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

4、历史在初中教育阶段是一门“副课”,加上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和教育行为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学生与家长不重视历史、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重“理”轻“文”,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使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所形成的唯“标准答案”为“上”,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有任何超越“标准答案”的非份之想,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的培养从何谈起?解决课程目标与教学现实之间矛盾的出路,唯有改革。

二、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

1、“学生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杨福家院士语)。为了实现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启示,改革的突破口选择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的载体,选择为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是与设置探究性课程相关连的,从而在一些中学教师中引起困惑与不解,有的把探究性学习等同于课题研究,认为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尚不具备,难于开展课题研究;有的认为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单独排课,难免与原有设置课程形成隔裂,未必能收到预期成效;……这些,都是对探究学习含义理解的偏差。笔者以为,探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而不是研究;探究性学习应该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而不必拘泥于是否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和单独排课;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式的探究性学习,更适合于当前学校教学的实际。

2、提出探究性学习的背景,就在于力求突破应试教育中所形成的“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的本质,是对原有事物及现有状态所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改变;而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在于其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围绕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培养。从这个角度考察,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一是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与假设能力,二是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三是怀疑与批判能力,四是具有价值的选择;从而达到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假设与提问的能力提高,同时,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3、历史知识的结构,既包括纵向时间及因果关系的链式结构,又包括民族、国家、地区等横向空间和内容上的综合性,具有知识层面的多元化和无限的包容性特点,这就给予课程教学内容采撷与剪裁增加了难度。为了实施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必须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重构,使之既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在新的历史知识体系构建中,笔者遵循了三条原则:一是注重历史内容的广度而不追求其专业深度,以形成多方位、多视角观察问题的思维能力;二是注重历史的时代特征而不追求面面俱到,有限的课时,不允许对每一个时空及交叉点上的全部历史过程进行全面阐述,而只能捕捉历史长河中每一个阶段的“亮点”,通过对典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学习,以掌握观察、认识历史问题的理论、方法与思维方式,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注重历史资料和历史过程的剖析,尽量避免给出唯一的或武断的结论而让学生硬记死背,通过剖析,既增加兴趣,又培养了能力。

三、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

1、教学模式的设计

综观已有的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探索实践,较多倾向于设置探究性课题或“课题——辩论赛”相结合等形式,笔者的探索实践,更着重于“渗透”,即渗透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比设置独立的探究性课题或辩论题更需要精心设计与筹划的。基于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冲破“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此,在教学模式设计中,把课堂教学、课前的预习、课后的作业、考核等各个环节构成课程教学整体,把探究性学习的要素渗透于各个环节中。

(1)课前的预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大多忽视这一教学环节,尤其文科类课程,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必须予以加强和改进;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是教学的全部,应向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延伸;课堂教学必须破除“教师中心论”,确立师生“双主体双向互动论”,意识共享;抛弃教师“一言堂”和“单向灌输”,精讲多练与精讲多议相结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学内容的采撷与剪裁,每一节课的导入,注重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没有“好奇心”与“兴趣”,哪来探究性学习?好奇心是思考的开始,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3)课后的作业:要打破对“作业”概念理解的思维定势,把作业概念扩充到预习、复习、自学、议论题、小论文、史料查询、史料判别等多个方面;完成作业的工具与手段,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听、看、读、写、书面笔答、网络查询、电脑存调、议论、辩论……;而完成作业的组织形式,也可以是个人独立、小组合作、小组互助,……;

(4)阶段考核:考核的形式与内容,要根据教学模式的设计要求,作相应变动,可以是笔试,也可以用小论文、读书笔记、史料收集等替代;笔试的内容,也可以有所拓宽,如笔者曾探索实践的以一段小故事为引让学生撰写议论文的试题,学生既用不着死记硬背,又可锻炼多方面能力,极受学生欢迎。

2、探索实践案例

●“创新是在激情驱动下的直觉思维”,要特别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从而产生追求其奥秘的强烈愿望与激情。由于历史是一门副课,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及家长对历史课程的忽视,以致在历史课教学中,学生既没有好奇心,甚至几乎没有了提问与思考,这一症结正是历史教学与应试教育导致的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历史只需要死记硬背,这是很悲哀的。笔者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广阔背景,在课堂教学导入中有意识增加故事情节,以本人在七年级第一学期教授第五章“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战争”课文为例,先以朗诵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项羽兵败被围时唱的哀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开始就把课堂气氛引入到战火纷飞的古战场,使学生聚精会神地期盼着故事的铺展;教师则欲擒故纵,在这里稍作停顿,让同学们回答教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理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成语、典故”;待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了:“穷奢极欲”、“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斩本为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教师又提出以讲述小故事形式对这些成语予以诠释,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与理解秦亡的必然,分析与归纳农民起义失败的主、客观因素。一句成语,一个小故事,既是史实,又能让学生引发思考,分析、推证,师生、生生之间双向互动,学生主体性与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整个课堂气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历史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人类历史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人们能动地求生存、求发展的进程。各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产生,历次重大社会变革的实现,无一不是人类运用自身的创造性能力去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过程。毋容置疑,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产生或涌现,正是那个时期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程的生动写照。激发兴趣与好奇,只是推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先导,一种手段,教学的重点,应在于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等的因果关系的梳理、分析、思辩、评述,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查询、辨别、考证史料、史实的能力,并从中升华为人生哲理。仍以前引课文为例,秦始皇、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这一个个历史人物,一个个历史事件,各具鲜明的个性特色。课文中有一段描述:“秦始皇出巡路过会稽,项羽看到了皇帝的排场与威风,就遥指秦始皇说:„他可取而代之‟,项梁吓得连忙捂住他的嘴,但从此觉得他不同凡响。”教师及时赋题,让同学从他们的言语、举止、神态,分析他们的个性异同;之后,又从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中的“两个对垒”作出评述,即秦朝军队与农民起义军的对垒和楚汉对垒,引导同学以历史的思考能力归纳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生哲理,升华自已的人格。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形成的是“接受——记忆——再现”的思维定势,学生模仿有余,创新不足;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变知识灌输为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发现”的思辩能力,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向两端延伸,课前预习、课后作业,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既有历史典故资料的探寻挖源,历史人物的传略撰写,图书馆与网上的搜索探秘,历史现象的剖析辩论,……,既可以是独立进行,也可以小组合作或互助形式进行,使作业真正成为知识掌握与能力形成的桥梁与纽带,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阶梯。此外,考核内容与考核方法的改革,也是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中的重要组成,撰写读书笔记、历史人物传略、史料搜索与鉴别、历史现象的辩论,均可形成考核的有机组成;本人还曾在考试试卷设计中除常规测试内容外,增添了“根据历史材料写作文”一项,拓展了

历史与语文学科在学力与技能培养上有着不可分割的一致性的密切联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能力。

3、推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学会对“学习”进行“研究”

篇3: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一、让历史课堂内容专题化

我们大家最熟悉的历史教材, 是以时间为轴线的体例编写的, 这样的体例有利也有弊, 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按时间排序, 不易混乱、易于检索、条理清晰;但是这样的体例也有弊端, 从内容上来看, 时期内的各个事件连缀成片, 各个章节之间的内容没有内在的练习, 从内容上陷入了“繁、难、偏、旧”的漩涡里。不易于学生的理解。新的历史教材就突破了旧有的编制, 制订了相应的专题。比如在《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中, 就是分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等八个单元, 同时也是八个小专题。这八个专题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但是经过仔细分析以后, 我们发现他们是以八个小专题来掌握整个历史学科体系, 认识到历史学科的整体性与代表性。如上述的专题“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初始开始一直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以及最后汉元时期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巩固发展, 一直演变为一种君主专制制度, 在这一专题中, 同学们就能根据这一专题的学习, 基本上了解到中国政治发展的脉络, 这也是对整个古代历史社会的总结。

二、更新教学理念, 转变历史教学方式

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 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同样也要有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大家都知道历史是一门文科类学科, 而且历史具有稳定性, 它不能够以多变的思维来理解, 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历史教学是否有效实施非常重要, 只有不断的改变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成为学生的主人, 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客观的评价历史、学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比如在学习“政治制度”这一主题的时候, 教师可以设计一组辩论赛或者主题讨论会, 以“西方政治制度与东方政治制度的比较”来展开讨论, 在讨论中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与东方政治制度的不同, 以及认识到中西方制度的优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课堂教学能渗入到学生脑海深处。

三、恰当的运用多媒体, 激活历史教学课堂

历史是一门枯燥的学科, 同时也是一门趣味性十足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利用历史, 就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体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利用多媒体教学, 将历史故事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 就能以身临其境之感来感染学生, 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 教学《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这一节课时, 当复习到北伐战争时, 把课本中的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制作成动态图,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控制的地区分别涂上蓝色、绿色、黄色, 广东革命根据地涂上红色, 让学生观察地图同时分析北伐所面临的形势, 根据面临的形势, 假如在座的同学是当时北伐战争的指挥, 这一仗该如何来打?在这种情境下, 学生马上展开激烈的讨论, 有的同学先打到前面来边演示边解释他采用先打孙传芳的作战方针的理由, 这个同学刚说完, 另一个同学就走到前面边演示边解释他采用先打吴佩孚的作战方针的理由……这样一来把原来静止的、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具体, 激活了历史课堂。

四、让历史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的证明, 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不曾离开过历史。在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到过高中历史的选择是建立在基础性、时代性之上的, 他与现实社会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练习。所以历史教学也不能脱离这一标准, 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练习。比如在学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这一专题时, 首先可以想到的就是《春天的故事》这一首歌。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的时候, 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一歌曲,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1979年, 那时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花了一个圈又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这一歌曲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的对外关系, 那是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 所以教师就能够以歌曲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并且说明这一段历史的重要性。这样导入课程, 在来学习这一段真实的历史,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记住了相关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以及这一段历史的意义。

结论:本文针对高中历史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展开讨论, 并在其中发现要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就需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 并且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 最后就是让历史与生活相联系,

参考文献

[1]吴启民.历史“活”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新课程 (中学.2010 (09) .

篇4: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号角的吹响,新课改的实施,我国的教育发展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并实现了教育发展的三个转变:从重视体制改革到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重视规模速度到重视质量效益;从重视知识传授到“育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我们历史教师究竟该如何去应对这种改革背景,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达到高效呢?面对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作为一位在历史学科教师,笔者就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历史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思考与尝试。

一、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着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积极性,决定着教学结构的优化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控制着课堂教学,学生的任务就是认真听讲,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就是学生一言不发,把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完全记在书上,认为大容量的教学就是高质量的教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高效的课堂不是看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点,而是要看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要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以及学生是否进行了主动的思考,是否真正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来。因此,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我们要改变以往呆板枯燥的教学氛围,建立感情融洽、真挚的良性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自由活动与主动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保持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活泼生动,富有感染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趣为导,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情感的生长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学科不缺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然而在学生学习中却有这种现象:学生喜好历史,但对历史学科却不感兴趣。究其原因就在于历史教师不善于挖掘和引领学生的兴趣点,没能把学生暂时的好奇变为持久的兴趣,并由兴趣发展到爱好这种积极的情感态度。那么如何挖掘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历史学科的情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材料“史中生趣”。现行历史教材的编写比较重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直观性,有正文的叙述议论,还有小字部分的补充材料,有直观人物、器物等图像,场面、形势等图形,也有“史海拾贝”学生自主阅读材料,还有开放性的试题等。只要教师善于利用,加以发掘,一幅图像、一段材料、一道习题或一句名言名句,都能成为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在历史的教学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历史教学给心灵带来的愉悦!

2.敏锐寻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思中寻趣”。历史是讲述人类的过去,然而现实又是历史的延续,在现实生活我们所遇到的许多问题都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乐趣,提高兴趣。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独到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有其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情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盲目地崇尚新异的教学方法,其实他们崇尚的只是过程和方法的形式,而不是过程和方法的实质。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才能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所以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教师要自觉地从“主演”变为“导演”,变“灌输”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服务”“参与”“引导”“点拨提升”的作用。并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质疑中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这样便可以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作为历史教师,更要善于总结一些规律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当堂达标。如在学习秦始皇统一六国这课时,很多学生在记忆秦国消灭东方六国的顺序时出现了问题,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用谐音和趣味的方法教授学生这样去记忆:“喊赵薇去演戏”即韩赵魏楚燕齐,通过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深刻有效地记住这个知识点。再如讲到人民公社的时候,因为学生都没有切身的感受过,所以对人民公社体制是如何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贫困的很难理解。我在上课的时候往往借用一些当时的顺口溜或对联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在人民公社时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样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民公社的弊端。

篇5: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探索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课堂效果4603

[摘要] 数学的教学,最终要教师本人落实到课堂中去,要做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我们教师“凡是你教的东西,就要教的透彻”。教师只有不断揣摩教材,才能对教材有独到的体悟,在课堂教学中也才能做到“精彩纷呈”。数学教师的教学,就应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火热,享受数学中生动的故事。把数学的形式化逻辑链条,恢复为当初数学家发明创新时的火热思考,做到返璞归真。

[关键词]本质有效 创设 引导 活动

引言: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不断更新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和追求的亮点,他们自觉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内涵,更加关注数学课堂中教的行为和学的方式的有效性。如何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呢?以下结合本人几年来实践新课程的经历,谈谈自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行的探索实践与反思。

一、课堂有效教学指什么?怎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到多知;在能力上,从不会学习到会学习、会反思,相应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高;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被动学到主动学。因此,从内在、深层、隐性上说,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文化,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从外在、表层、显性上说,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一种教学模式。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的教是以学生学得好不好为标准。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学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实从发展的观点看,随着一个人不断地受教育,学生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也就越来越变成了学习。强调关注学生同时也意味着要重视教师与学生“学习共同体”关系的建设---老师和学生是“同学”。

有效的数学教学更应体现数学的本质,以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提炼数学的思想方法、体验数学的理性精神为核心,强调对更多学生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的关注,数学课堂的学习活动应充分体现数学味道,以智力活动反对形式主义,已有 1

经验的简单再现和低水平重复很难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二、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实施有效教学,设计和创设出有效的数学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数学学习。

(一)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教学

数学如此抽象,人们在小学时或许还感受得到数学之美,但接触到更加抽象复杂的领域后,往往望而却步,所以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数学学习在很长一个时段需要相对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撑。

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并不只指多媒体影像,它可以是多方面的。

1、有的教学情境与生活背景相联,从生活到数学:例如“图形认识初步”这一章中都要通过大量的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实物,让学生从中抽象出基本的立体图形,并认识点线面体、展开图、一笔画、三视图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抽样调查”“统计图”等内容,都可以通过举手表决、民意测验、消费者调查、媒体查询、实验记录等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收集数据的方法和必要性。

2、有的教学情境与带挑战性的问题相联,从问题到数学:我在“切线长定理的基本图形”这节课中,首先复习圆的一条切线的性质、两条平行切线的性质,然后提出两条相交的切线会有什么性质呢?同时图片展示实际问题:如何用一把直角角尺测量一圆柱横截面半径呢?这两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本节课的主题有关,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且能够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有的教学情境与实践活动相联,从活动到数学:如“全面调查的过程”这节课,我通过学生设计调查表、划记法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进行决策等一系列的活动情境来让学生在实践与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轴对称”“重心”都可以通过学生动手制作、观察发现、小组活动等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绝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的,不能只注重情境提供的方式是否采用了多媒体技术,采用的内容是否新颖时尚,营造的气氛是否热烈轰动等。而是应该突出数学学习这样的主题,为了对学生理解新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公式或数学思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所以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以能否引起学生主体的数学思考,能否有利于数学本质的揭示及凸显数学本质之实为基本标准。

(二)采用有效的数学活动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应立足于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寻找数学活动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反思如何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和促进学生的学,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给不同的学生都带来成功的愉悦,以获得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效的数学活动应设法促成学生的效能感,活动时教师应明确表现出对学生的积极期待,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成功,尤其是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只有学生对于先前活动有过积极、良好的、成功的、愉快的体验,才会使他们在心理上再期待参与这类活动。而低效的数学活动常常是教师没有描述目的或对学生没有期望,对低层次的活动结果或过程随便迁就,为活动而活动,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活动失去兴趣。

有效的数学活动应力争把教师引导、整理、矫正的方法指导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活动过程最佳结合起来,把教师的精讲和学生尝试最佳结合起来。例如九年级学习“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这节课,由于刚刚学习了“三角形相似的性质”,七年级时又学过“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这节课我设计成让学生授课、教师点评提问,指导学生自己走路,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解疑去探索新知识,同学们都对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分析,为的是同新知识结合起来、辅助思考,同时,各个小组的成员们开始了明确的分工,很认真地准备了大量的内容,为学习这节新课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探究问题时非常细致,组员们一起研究探讨、互帮互助,上课时完全靠同学们的智慧和小组之间的配合,很好地完成了这个活动。学生在活动结束后总结说:要把敢于质疑、自主学习的精神保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我及时收集反馈信息,通过耳闻目睹等多种途径,把学生在尝试过程中所了解的信息,进行整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这次活动中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心智水平,让学生享受了智力活动的快乐。

(三)实践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数学是有生命的数学,数学课堂也应是有智慧的课堂。

实践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需要教师追求生成与预设的和谐统一。教学具有预设性与生成性双重特性,教学预设指教学主体的筹划和设计活动,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点和指南;教学生成指创生或生长,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预设的,另一类是教师不曾预设的。

教学的预设无不是为了有效生成,有效的生成也离不开精心的预设。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它们都是有效教学的手段:一方面,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预设,使生成更具方向、更富实效,它为相关成员确定了活动目标、任务、主题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任务驱动,有助于教学主体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另一方面,教学需要在生成中展开,要运用学生的想法创造灵性,利用生成资源来组织调整课堂内容,生成也决定了实际教学的多样化和人文关怀。我曾经做过一节八年级下册的“菱形”的研究课,设计思路是类比矩形的性质来研究菱形的性质,所以我设计了一个从矩形得到菱形的折纸活动来引入:将一张矩形纸片横着对折后再竖着对折,用剪刀沿虚线剪下,打开可得到一个菱形。我当初的预设是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会到菱形的对称性以及边和对角线的特性,实际上课时我想要的结论都已经被学生得出了,我正想进入下一环节时,突然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还能从刚才的操作中得到菱形的面积等于它的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这个结论并不是我设计中的结论,而是后面我要出示的一道让学生证明的例题,但这个同学把矩形的邻边看成菱形的对角线,矩形的面积被剪掉一半得到菱形的面积公式真的是太创新了,我不禁为这同学的巧妙思路叫好!望着那位同学被我激励后的兴奋的小脸,我更深刻地认识了:新课程倡导“生成性”教学观,要求从生命的高度和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而初中段的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愿望和能力有所提高,能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动态发展着的师生交互与生生交互中完善自己的想法,这使得课堂教学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它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

(四)讲究有效的学习落实策略

数学课堂上讲究学习策略对增强教学的有效性落实至关重要。教师要精讲精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解题训练时重点放在“怎样解、从何处下手、怎样确立解题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解题实验-学习探索-反思与提高”的体验,以追求质量为先,以落到实处为重。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思考让学生把这些学习内容进行落实的策略。根据我的实践,利用好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比如教师可以将能力和个性上能够互补的人放在一个小组,帮助他们在小组中将各个成员的特有能力有机地组合起来,使每个人都看到自己对小组的独特作用;然后把小组成员的个人作业或考试的分数作为小组总分的组成部分,并将个体成员的进步作为评价小组表现的一个标准。同时,分期地给小组布置阶段性的目标。这样做既便于学生给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进行自我监控;又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进步给出及时反馈。即使对于学困生,也可以考虑以“考后100分“的方式鼓励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落实。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这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运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经常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修改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吸引他们长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利用变式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答思维过程,一般地都可以把它分解为3个基本部分:问题的条件部分、问题的解答过程,问题的结论部分。如果把这3个部分作为变化的因素,可以构成条件变式题、结论变式题、过程变式题。在变式教学中应该强调变式题的设计与训练。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阶梯度清晰的各类变试题组,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注重精讲多练(变式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训练的主线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但注重教会学生知识,还非常注重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一、教育他们课前一定要预习,在听课的过程中必须专心,预习中做标记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

二、在课堂上,老师通常都会强调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因此要边听课边做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以后复习和巩固。第三、认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之处,多想多问。第四、一定要有一个错题本,把平时在作业或试卷中做错的题详细的写下来,分析做错的原因,争取做到下次遇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五、注意培养并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自身的“再创造”,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如果学生获得某种知识,习得某种技能,但最终对于所得到的这些知识和技能没有热爱之情,那不得不说是教学的失败。所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并增进学生

对数学的情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地学习,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断地进行“再创造”。这些都需要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法、学法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课堂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在备好本课的认知目标(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备好情感目标(情感性、体验性),具体的做法有:抓住数学本身所具备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抽象美、逻辑美,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从数学学科的广泛应用着手,把相对枯燥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的欲望;结合章节内容,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一些趣味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可给出一套拼板(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让学生选出几个,拼成组合图形,设法利用组合图形的面积来证明。设计环节完成之后,告诉学生他们的证法和公元前3、4世纪的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不谋而合,或是与美国第二十任总统菲尔德证法一致,学生会有多么愉悦的感受。而如果再告诉他们,还有诸如中国古代数学家商高、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印度国王帕斯卡拉二世都与同学们一样进行过“勾股定理”的研究,学生又会对这节课、这一知识产生多么浓厚的兴趣。

目前,我已经完成了一轮初中新课程的教学体验,深深体会到要做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教师必须树立新课程意识,遵循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实践智慧,在加强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勇于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

篇6: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确实,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核心,是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随着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地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去探索与实践的。

一、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方法

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尼普斯坦教授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如下一些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办法。

善问“十字诀”的办法,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学生问答学习;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知识和知识间的异同; 替:让学生多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学生想各种各样的情况; 组:把不同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

类:是多和学生类推各种可能。

例如:一位教师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课中,提问道:假如平行四边形一组边垂直(例如邻边);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相等时呢?想一想各种各样的情况;除了边改变,还有什么替代(例如对角线);会有什么改变?把这些组合条件形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这位老师利用“善问”十字诀;有效的提问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

二、有效性课堂提问的实践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分三个阶段来进行探索。

(一)课前准备

1.备教材要“懂、透、化”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 “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3.备问题要“准”

在备透教材、备实学的基础上,再来设计问题。在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切入口要准。心理学认为,人的谁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有经验的教师提问,问题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的。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而且要避免低效率的提问。

(二)课中实施 1.突出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

2.适时适量:

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根据课时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同时分析学生的特点,在适当时候设疑质问。而当问题提出以后,“不愤不起,不悱不发”,教育要掌握时机,不到学生内心烦闷,想学学不会,想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教育他。所以教师可以在新授课开始,巧妙设问,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和求知欲,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教师可以在学生们都陷入困境以“问”代启,指点迷径,让学生体验“柳暗花明”的愉悦;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时设问,可以借“问”提醒,于不经意间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重新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

在把握设问时机的同时,教师要关注问题的数量。太多的设问,甚至“一问到底”,必然会降低问题的质量,使课堂问答流于形式。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设计了大量问题,教师声声问,学生急急答,其表面热闹,其实学生缺少探究的时间,他们探究问题的意识、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太少的设问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既然问题不多,或者老师自问自答,那么学生就只好沦为配角或者成为观众,失去思辨的机会,成为“填鸭式”教学的又一范例。3.掌控节拍:

节拍是指“设问”的表现方法,有时是一次性呈现所有的问题群,同时保证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有时是一问一答接一问一答,分层次慢慢深入,留给学生的时间较短;有时是严谨周密,有时是轻松幽默,掌控好不同问题的表现方法,可以使教学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能有效调节学生的思维动力,减轻学生因为连续思考产生的疲劳感。节拍也指在“问”与“答”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按照心理学研究理论,提问一般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即“第一等待时”和“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不马上重复问题或请学生回答,而是要有一定的等待时间;“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有足够的等待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提出另一问题。总之,掌控节拍的实质就是要保证学生思维的活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只有使学生经过自己的酝酿和思考,回答、讨论时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才会不断涌现。

4.及时反馈

所有的“问”是为了学生的“答”,而教师及时的点评、反馈又可以使设问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继续设问成为可能。

从学生方面来看,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及时进行评价反馈,这样既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火花,通过分享,引导全体同学发现思辨之匙,能够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纠正探究的偏差,从反面提醒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点,纠正偏差,提高效率,使课程的学习更加立体、丰富。

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评价反馈,能发现教学设计中的缺陷,调整设问的方向和方法,使问题的展开更利于学生的学习、探究。同时学生各具特色的“答”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如果对他们的答案没有合适、及时的重视,恐怕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也使教学过程中丢失很多这样的“宝贵财富”。

(三)课后反思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课后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课堂提问,总结得失与成败,对整个课堂提问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不断提升自我能力,逐步完善课堂提问的教学艺术,使自己设计与实施课堂提问的能力越来越强。

上一篇:艺术绘画生求职的自我介绍下一篇:街道2021年安全大整治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