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解题

2022-08-06

第一篇:初中历史与社会解题

初中《历史与社会》论文

永恒的追求

内容摘要: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四方面粗浅的看法:

一、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有效教学的基本点;

二、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有效教育的出发点;

三、加强师生合作——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四、巧用教学资源——有效教学的发展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成为可能。但无论如何改,“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场所,改变历史与社会课枯燥、冷漠的面孔使之趣味盎然,一直是众多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使用教学策略的水平关系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思想品质。因此在新课改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有效教学的基本点

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对具体知识的传授,进一步的探究和活动只能是空中楼阁,这样的教学就不具有有效性。但我们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来教”,可以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用把握教材意图。我认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的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到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最后,教学上采取“灵活设计”的策略。教师除了事先设计一些预备内容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情况,及时捕捉课堂上的有效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例如我在讲“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时,刚分析完革命的背景后,就听到有几位同学在讨论:与法国大革命背景有相似之处。一部分同学也把眼光转向这几位同学。我灵机一动,布置了一个思考题:同时期同在欧洲的法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又是如何呢?这样一来就打破了原来的教学预设,让同学们自己去比较探究英、法两个国家两场革命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显然,我没有被自己的预设方案所束缚,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追根究底的欲望,激活了课堂教学。

二、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有效教育的出发点

解读教材固然重要,解读学生同样不可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的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如今,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以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如我在教学“秦朝一统”时,考虑到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各种媒体对秦始皇有了一定了解而调整了教学顺序。上课时我先把“对秦始皇的评价”这一环节提前,让学生从影视中谈谈对皇帝的认识,通过师生谈话,很自然地引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意义和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入手,设计一幕历史剧:有一布商,从楚国买布匹,到秦国贩卖,买卖方再加上一解说员共四为演员,随着剧情的发展涉及到战国时楚国、秦国两国不同的度量衡、货币和文字,这幕剧既反映了战国时代各国经济交往的情况,也说明了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意义。我们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识收获和学科感悟。

三、加强师生合作——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我在教学中常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个人质疑,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是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历史教育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学生能经常运用思辨学习法来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个合作探究的课堂,拓展思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在教学中,我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上课时我常常并不是按照以前“一对几十”的面对面讲授方式,而是将学生分作若干小组。上课时教室里出现的不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讲授,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聚集在一起。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必须由过去的以教师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民主、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学习才能成为现实。

在《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中,我把全班分作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清政府、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农民阶级,通过四个场景表演重现当时的历史,探索不同的救国救民道路。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当时的国情和救国方案进行探讨。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认真积极,他们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地探究。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有效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他们快乐地笑着,快乐地讨论,快乐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达到了我以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达到的效果,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几个学生跟着老师走、大部分学生无动于衷的授课方式,真正地让学生坐在了一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四、巧用教学资源——有效教学的发展点

在传统的的教学中,教师在准备教案时的大量资料及信息主要是通过书本、挂图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送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随着电脑科技的普及,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查找到学科的多方面的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完整,教学方法更加多样、灵活。甚至教师还可以制作出丰富的课件,借助先进的多媒体工具,想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点对点、面对面的学习。还有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善于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善于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机遇”。如学校周围和社区附近的历史遗迹、展览馆或博物馆等,可安排调查、参观等活动;可利用某个历史纪念日,如“九·一八”、端午节等布置学生画一幅画,表达自己最想说的话等等。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的情、趣、理的挖掘,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①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 马长远:《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案

篇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三国鼎立

一、主体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三

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

一统的重要时期。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怎么改?我经过一段时间地思考,决定

效仿现在的一些电视访谈节目,即将我的历史课堂变身为“历史访谈节目”的录

制现场。让学生畅所欲言,用他们的眼睛去看历史,用心去体验当时的历史,改

变以前的教学模式,从而体现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

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每门课程都有其内在的特点。历史课它的特点就在于,

历史永远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学习它的人要将自己“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的情景

中去感受。结合历史本身的特点、生本教育学习和现在电视访谈节目的增加,我

尝试将历史课堂变身为“历史访谈节目”的录制现场,老师只是一名站在幕后的

“导演”,学生自己选主持人和记者,并且各小组以组为单位作为受邀嘉宾来接

受采访。每一节课就是一期访谈节目,节目的背景音乐我们选的是百家讲坛的背

景音乐——神话重现,创造一个历史访谈的氛围。

节目分为三个环节: 1.历史小故事展示;

2.基础知识学习,即谈的阶段; 3.探究知识的学习,即访的阶段。

现在就将一期访谈节目的整个过程给大家展示如下:

三国鼎立 课堂展示图(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社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2)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州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1)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

(2)识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学会利用地图讲述战争的经过;

(3)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了解三国所在区域的今天省份,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

一、由混战趋

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2)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中,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形成的关系。

2、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如何全面评价曹操、刘备、诸

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

四、教学用具:

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五、历史前置性问题的设置:

前置性问题设置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问题的设置任务驱动, 用荣誉牵引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问题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历

史科目在初中比较特别,我们不能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所以,我每一课给

学生两部分预习题,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学生只要仔细阅读课本就能找到答案;

一部分是探究知识,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来思考探究知识。为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及体现学生的团队精神,课前我将八个小组分成三个大组,各代表魏、蜀、吴

三国,课下查有关魏蜀吴的资料。

基础知识:1.各小组按自己所属的国家搜集资料(魏蜀吴三国成立的经过以及著名人物介绍)

2.官渡之战的表演;(学生课下准备) 3.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是什么? 4.了解赤壁之战。

5.了解魏、蜀、吴三国分别建立的时间、称王者、都城所在地。 6.看课本81页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81页“识图”。 7.“各国”整理出你们各自发展本地区经济的措施。

探究知识:1.你怎样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可以从三国分立的背景、原因、影响等多

方面考虑); 2.常言道:“乱世造英雄”,总结三国时期著名人物的一些事迹,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假设你是出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位君主,你将要怎样治理你的国家? 课型:展示课

一是历史小故事展示。课前5—10分钟时间,由小组表演历史小故事,小故事的设置,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关系,三国鼎立这一课的历史小故事是官渡之战,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的记住官渡之战发生的时间、经过以及结果。在小故事表演时,我们要设一个驻三国时期的记者,他要带大家穿越时空来到官渡之战发生的现场。小记者为大家做报道时要讲清楚当时的时间、地点以及报道事件,这一个过程使大家对官渡之战印象更加深刻。

二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即谈的过程。由于让学生自己讲课,他们在知识点上把握肯定不到位,所以通过给他们前置性问题,用幻灯片展示基础知识,小主持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老师的角色,这样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当“小老师”的兴趣。基础知识的学习,主持人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抢答、集体回答或是小组派代表回答等等。可以说小故事的表演,是让学生的一个“预热”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一个“加热”过程,谈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通过以上的准备,探究知识的采访阶段,就会将这节课推向一个高潮。

三是探究知识的学习,即访的过程。历史使人明智。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的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历史,那就要让学生学会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探究知识中的第2道题,学生就要将自己设想为三国时的君主。一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就要进行采访,学生以组为单位,作为一组嘉宾接受记者的采访。这个阶段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即将接受采访的历史名人,谈谈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而学生要总结前面学习过的知识以及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通过主动地接受记者采访,他们不仅要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还对前面学习的进行复习。

历史访谈节目中的角色分配

首先,老师由以前的主讲者,变为幕后工作的导演,学生变成了历史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记者以及邀请到的嘉宾,现场交给学生。在学生主持或回答有问题时,老师可以打断,进行补充或改正,就像正式录节目那样,导演可以随时叫停进行指导,指导后“演员”就会及时更正自己的不足,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表现欲,那样会比老师站在讲台上重复强调好多遍更有效果。其实,幕后的导演未必比以前的主讲者轻松,课前老师要设计本期节目的思路,中间穿插哪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前置性问题该如何设计等等。

其次,每期节目一般选两个主持人,一个专门主持,另一个写板书兼最后探究阶段的采访,即“中央电视台记者”。这样分配的原因很简单,写板书可以让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及时在课本上做笔记,在玩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

再次,是小记者,每一个时期都会选择一个驻此朝记者。如三国时期,我们会派三个记者分别驻驻蜀国、魏国、吴国;课本讲到唐朝知识时,我们就会派驻唐朝记者等等。小记者要带大家穿越时空,展现当时的历史,在这个阶段可以让记者给大家报道历史现场,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自己只是简单的在学习历史课本,而是回到当时的历史中去。记者带学生穿越时空看历史,就是要告诉学生评价历史,不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而是要回到当时的环境中去感受历史,认识历史。

另外,学生在评价历史时,可能比老师只讲课本知识后进行评价要更理性一些。让其他学生扮演的角色是被邀请到的嘉宾,以组为单位,在访谈阶段,邀请嘉宾回答时都是点组名,全组嘉宾起立,派代表展示本小组的答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小组合作。这一点恰是生本教育的要义之一。 课型:反思课

本节课的学习注重先学后教,在学生自学基础知识前提下,进一步学习探究知识。三国鼎立这一课要记得人物、时间和事件等太多,通过“历史访谈节目”的录制,学生可以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述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同时学生主持能力、采访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刚开始上讲台战战兢兢,到现在的从容大方。尤其是历史小故事表演以来,学生的组织能力、表演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从刚开始不知道如何选择历史小故事,到现在的历史小故事表演的活灵活现。尤其是现场学生的激情高昂,学生的灵活变通,给很多听课老师留下很深的印象

篇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新人教版教案(7年级上册和下册)94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人教版教案

(7年级上册和下册)

走进社会,探索时空,拥抱生活

一、教案设计思路: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是失败的课。这堂课的主要目的是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观,本着这一目的, 本课堂上的所有活动都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展开的,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同时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对感性的、直 观的内容、学生身边的事情、社会热点比较感兴趣,所以本课配备了一些图片和材 料,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人际沟 通的能力,本堂课特地组织了学生讨论,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学习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体会人是离不开社会的。

2.使学生了解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基本方法,掌握观察、分析问题的两个尺度(时间和空间的尺度)。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和社会调查能力。

4.逐步培养学习社会课的兴趣,树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实践的正确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个人是离不开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 难点——掌握观察事物的两个尺度(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启发教学法等。

五、学与教的过程:

师:(祝贺及导入)今天,我们为了共同的目的来到了同一个地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首先祝贺大家成为中学生,这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又一个起点,新的起点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老师是新的,同学是新的,我们要学的知识也是新的,我们手上的一本新书是?? 生:《历史与社会》。

师:同学们对这一新课肯定感到很好奇,这是怎样的一门课呢?我们该怎么学呢?今天我们要学些什么呢?

师:我们先大概来了解一下这门课,(简单介绍导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等内容)接着大家听一个小故事。

(听一听:《狼孩的故事》1920年,印度的一位牧师发现了一个与狼一块儿生活的女孩,并把她带回人类社会,给她取了个美丽的名字“卡玛拉”。但她不会讲话,只会像狼一样嚎叫;不喜欢吃素的,喜欢吃生肉;15岁的她只有相当于3岁小孩 的智力水平;而且她不具有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劳动能力。)

师: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人如果离开了社会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 师: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的。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为了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我们必须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 师:听了老师的小故事,接着老师要听大家讲故事了。

(活动一:谁知道《鲁滨逊漂流记》?能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吗?)

生:讲《鲁滨逊漂流记》(略)

师:鲁滨逊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了这么多年,是否说明人是可以离开社会而生活的?

(学生思考问题)

生:不是。因为鲁滨逊是从人类社会过去的,他不是出生在孤岛上的,如果他一生下来就在孤岛上,他也可能会变成另一个“卡玛拉”。再说鲁滨逊已经在社会中接受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本领,这些都是他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一个重要条件,另外,他带的刀等工具也不是他自己造的?? 师:对。《鲁滨逊漂流记》不能说明人可以离开社会 而生活,相反更证明了人是不可能离开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因为鲁滨逊在孤岛上生存所需要的工具、农具、种植的技术、捕猎的经验等都是从社会上“带”去的。

师:那么大家知道我们自己吗?人是不是一直就有的呢?你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

(给出几张猿人的图画,启发学生思考)

生:我们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最初和动物一样,后来慢慢地就变成人了,所以我们说人是“高级动物”。

师:回答得非常好。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其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人和动物 的重要区别,人以及由人组成的社会一直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变,我们也一直在变。

(活动二:学生一起朗读诗,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启发学生思考)

(出示唐诗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这首诗告诉大家什么?

生:说明一个人是会变的。我们不能把一个人看“死“了。

师:对,人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 ,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而应该学会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所以我们看事物,观察问题都不能太绝对。(帮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师: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变,在进步,当然我们取得的许多成绩离不开我们周围的人。大家说对吗?

生:对。

(活动三:“说一说”: 1.从出生之日起到现在,与哪些人发生过联系,这些人在自己的成长中提供了哪些帮助?

2.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我们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与社会各行各业有哪些联系?)

生:回答(略)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精彩,我们要看到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们也要学会去帮助别人。这也说明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和问题要学会用联系的眼光,而不能用孤立的眼光。我们不能做一个自私的人,

而应该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联系的观点)

师:社会给予我们这么多,做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也应该尽自己的所能为社会做些事情,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活动四:“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近几年我们宁波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旱灾和“电荒”。1.面对旱灾和“电荒”,我们学生分别可以做些什么?

2.(课外作业)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人、社区、政府在这两方面又做了些什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调查能力,使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生:回答(略)

师:大家讲得很对,“不以善小而不为”的想法是错误的,关心社会,热爱家乡,爱祖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要“纸上谈兵”,要从实事做起。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人和社会的关系,也知道了社会的重要性,那么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活动五:你说我说: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回答(略)

师:(归纳)1.多看书,利用各种学习资源。2.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关心国内和国际上发生的大事。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社会做贡献。

师:社会进步的年轮从来没有停止过,以后也永远不会停下来。我们绝对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做“井底之蛙”,而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放眼世界,我们学习、了解《社会与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今天、为明天服务的。最后祝愿大家在今后的三年中给自己的人生绘上彩色的一笔。

注:

历史——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②过去的事实。

社会——a: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b: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

【当堂巩固】

1.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 a.象形文字 金字塔b.种姓制度

佛教

c.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d.公元纪年基督教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埃及开罗最吸引 人

们参观的古代遗迹是 ( ) 第 5 页 共 180 页

篇五:历史与社会七年级教案集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 从地图看世界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1) 世界地图发展变化的几个过程及每个阶段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地图名称。

(2) 常见的地图种类和形式。

(3) 地图与人类生活的实际联系。

(4) 地图的基本三要素。

(5) 地图的作用。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对世界地图发展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在这一领域为世

界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对地图与人类生活实际联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情感,使学

生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

(3) 通过介绍历史上一些伟人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向前人学习的意

识。

3.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地图三要素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地图的能力和方法。

(2)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利用地图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基本能

力。

(3) 通过比例尺公式的学习,使学生会正确地进行三者之间的换算并运用于实

际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世界地图的历史发展过程

地图的种类

地图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地图三要素

难点:地图三要素的换算和实际运用

地图与人类活动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1. 结合书上的“读与思”,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地图分析以得出一定的结论。 2. 结合书上的“活动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3. 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饿学习积极性。 4. 结合书上的地图资料和地图册上的资源,培养学生对地图的一种情感。

5. 结合练习,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操作能力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主要单词】

公元前bc 电子地图 electronic map 比例尺scale 方向 direction 【板书设计】 1世界地图的变化

一、 历史发展

遥远的古代

(古希腊人)

(中国)(托勒密)

帛地图

经纬线

现代

)

二、 地图类别

1、 纸制地图

2、 立体地图

3、 影像地图

4、 电子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上学期,我们最后一课的内容是什么?

——我是中国人。

这学期,我们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去年,在自然地理中已经学过有关地图和地球的知识

点,今天我们的第一堂课的内容就是——从地图看世界。

(新课教授)有哪个同学还记得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我国古代人们心目中的地球形状?

-------“天圆地方”

而古代的西亚人则认为世界是浮在海洋上的半球。当然,我们今天都清楚地知道地球的形状,对世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事实上,人类对世界的了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尤其是我们中国,到了清政府后期,由于闭关锁国,英国人的鸦片和大炮奔向中国的时候,高高在上的皇帝连人家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不知道。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当时的清朝皇帝缺少什么东西,使得他对世界一无所知?

——地图

对,而且应该是一张精确的地图。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人类经过了几千年、几代人的奋斗和努力。

(学生活动)下面,请大家来找一找,人类对世界、对地图的漫长探索过程。(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1、 公元前550年前后,古希腊地理学家绘制的世界地图

(1)把世界想象为一个扁平的圆盘。

(2)对地中海四周海陆轮廓的描绘大体上是正确的。

2、 公元前168年,中国的帛地图

3、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创立了“制图六体”

4、 公元2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

——首次展示大地不是一个平面,并且使用了经纬线。

5、 12世纪,西亚学者伊德里斯绘制的世界地图

(学生思考)结合书上的“读与思”展开。

6、 15世纪,中国的郑和7次下西洋

7、 16世纪,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最终证明人类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地球”。

8、 现代科技的发展,地图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提问)到目前为止,地图有哪些种类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1、 纸制地图

2、 立体地图

3、 影像地图

4、 电子地图

(生答)略。

(学生活动)结合“大家谈”展开。

(穿插小故事)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5艘海船,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码头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然后沿着巴西东海岸南下,开进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天公不作美,船队在这里碰上了坏天气,被暴风雪围困整整达5个星期之久。

暴风雪过去了,太阳重新露面,船队继续前进。海峡越来越宽广,船队航行到被巴尔波称为“大南海”的大洋里。这里碧波浩淼,风平浪静,同前一阶段的航程相比,简直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于是麦哲伦给这片海洋起了个吉祥的名字 太平洋。

同自然界作斗争是要付出代价的,何况这次是跟浩瀚的大洋打交道。船队在太平洋里继续航行98天还没有见到陆地。干渴、饥饿、疾病同时向航海者进攻,船上的老鼠和皮革都成了他们渴望的食品。

离开塞维利亚码头2年6个月以后,麦哲伦的船队终于来到了太平洋上的第一片陆地,这就是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在同当地居民的一次恶战中死去了,随从他的幸存者们,驾驶着剩下的唯一的一艘船只,继续西行,循着葡萄牙人已经开辟的航路,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最后回到了西班牙。这时候,已经是他们出航的第三个年头了。他们出发时是5只船,265名水手,回来时,只剩下1条船、18名幸存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征服自然界,需要有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尽管哥伦布、麦哲伦等人是由于利欲的驱使,进行了冒险的航行。然而,人们正是经历了这些实践,才真正认识了大地原来是圆球,天并无“涯”,海也无“角”。麦哲伦的继承者们得到了一件表彰他们的礼物地球仪。

郑和下西洋

提起明代杰出航海家郑和,大家就会想到他带领船队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郑和本来姓“马”而不姓“郑”,“郑”姓是他入宫后明成祖朱棣所赐,小名三宝,人称“三保太监”。郑和祖籍云南昆明市晋宁县,回族。他受父辈的熏陶,小时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郑和家谱》称他“才负经纬,文通虔诚的孔孟”,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办事谨密,有谋略,懂兵法。郑和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这为他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础。

公元1405年,郑和受命第一次出使西洋。当时所谓的西洋指的是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首航西洋,他一共率领2.7万人,分乘坐200多艘大小船只,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浩浩荡荡南下,先后到达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印度西南海岸、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于1407年10月返回。之后,一直到1433年的28年时间里,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第五次下西洋即1417年5月到1419年8月,到达的地方最远。从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抵达越南南部、印度尼西亚,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孟加拉湾、印度西南海岸、波斯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往返行程近2.2万千米。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大都受到热烈欢迎,各国使者竞相访问中国。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谊,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航海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要早半个多世纪。不必说郑和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仅从1433年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返航而言,就比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早59年,比1498年达·伽马绕好望角早65年,比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早86年。就航海规模来说也是欧洲远航规模无法比拟的。它不仅船数多(每次大小船只均在200多艘以上)、人数多(每次2.7~ 2.8万人)、设备先进(有航海图、罗盘针)、次数多(前后七次)到达范围广(30多个亚非国家和地区),而且船只排水量大,其中最大的船只总长130米,宽50米,排水量为2.5万吨。

(复习旧课)略。

(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地图的发展过程和地图的种类,那么地图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教授)讲到地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有关平面图的知识点。

(学生练习)让学生做填充图册p2的题目。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方向:八个

一张正规的平面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比例尺、图例和指向标。当然,这也是地图的三要素。请同学们看地图册。

(练一练)结合书后的“活动区”展开。

第三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所教九(1)班。这个班的学生缺乏尖子生,但孩子们还比较努力,只是基础差的学生很多,这也是九年级普遍现象。

本届九年级的教学时间过半,现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1、对教材的把握进一步增强。由于去年教了一年九年级,更准确地说是教了半个轮回,对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思路、课程标准、教材重难点、中考的考试方向和考查要点都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教学时就可以更灵活地处理、整合教材,该补充拓展的就补充拓展,该少讲或自学完成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2、对复习专题的整理更加科学了。政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要对各知识点进行提炼、归纳,将相同内容的知识整合为一个专题。专题复习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比如说:“主要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一专题,相关知识点八下第

五、

六、七单元都有介绍,现在就是要把这些知识从每个单元中提出来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根据课标要求和中考考试说明,我们把教材整合成七个专题,这学期随着我对教材的熟悉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对这些专题的整理和补充更科学,精炼程度更高了。

3、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所以我们加强了对思品或历史偏科学生的辅导力度,加强了教学进度和合卷测试的协调,增多了对一些不良课堂现象的磋商,增多了相互看课的次数。我们备课组一共二人,现正在全力组织复习。

4、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加注重反思和总结。每节课下来,我虽然没有写下教学后记,但我都是认真的在心里进行了反思和小结。因为我今年的课时量减少了,去年每班每周四节,今年变为五节,每班两节课上完一周就过去了,一学期一共也就只有十几周,所以我对每节课都是非常重视的,每节课我一定要上“精”上“好”。于是对每节课后的反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反思清楚了,设计出了更好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才能使下一次课更加优化。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很多的。但我坚信:态度是成功的基础,目标是成功的主题,时间是成功的效率,行动是成功的保证。 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把我的教学工作搞好,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满意,让自己进步。

历社科组徐艳春二零一一年一月八日

第四篇: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命题策略研究

诸晓光

来源:绍兴市长城中学

【摘要】

纸笔考试不管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命题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老的命题理念已经适应不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具备新的命题理念,掌握新的命题策略。本文就历史与社会学科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命题策略作了必要的研究和简要的总结。

【关键词】命题理念 命题策略研究

静观新课程标准实施几年来的社会政治学科中考命题情况,我们深刻体会到题目的出现形式和考查目标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考试目标覆盖的范围更加全面,考试的要求更注重学业水平性质,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发展留出足够空间。新的形势要求教师具备新的命题理念,掌握新的命题策略。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我们,熟悉新课程理念下社会政治学业评价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原则,掌握一定的命题技术,有利于改进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均衡发展。

新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做出评价,而且要对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尤其要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评价的重点不再停留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重现或记忆方面,更重视考查学生整合知识的水平。学生能否将具体知识整合到内容体系中是评价的重要标准。评价也不仅测查学生对历史、地理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进行推理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而且在评价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时,不仅要注重评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活动而发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以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为此,笔者作为一名初中社会教师,对新课改下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业评价的命题策略作了以下探索。(文中所举例题均为原创或借题材改造)

一、注重命题的综合性,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新课程评价理念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把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有关知识整合在一起,考题不再单独考查某一章节的特定知识点,特别是在分析题的考试中,越来越注重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包括同一章节不同知识点的关联,也包括不同章节知识点的关联,甚至是不同科目知识点的关联。从而应用这些知识去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2006年中考绍兴卷第24题关于新疆变化发展的认识,既有实例表述,也有对策的寻求,要求学生对地理环境特点、历史上重大史实与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进行综合分析,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难得的好题目。能否凸现对学生整合知识能力的考查,应该成为我们命题优劣的重要指标。

【例1】: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回答1~2题。

1.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增长速度居世界各国首位。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

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 B.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D.我国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中国感光材料行业的龙头老大——乐凯胶片公司,因不愿接受美国柯达公司的苛刻条件(控股、取消乐凯牌子、解散乐凯的科研机构等),合资未成功。这说明 ( )

A.我国已不再需要对外开放 B.自力更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 C.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D.我国害怕竞争

【分析】该选择题的命题采用了线索组题的方式,即在一个材料下设置2~3题,这类题目在难度上呈梯度,由易到难,在内容上避免简单地拼凑,通过对学科的内涵把握,将党的基本路线内涵、现阶段的发

展目标、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等社会、政治内容乃至时政内容巧妙地有机综合起来。是对学生能否整合所学知识和自身体会对所面临的问题做出正确选择的考验。

【例2】:目前我国水荒电荒油荒齐集,浪费污染消耗兼具,国家全力建设节约型社会。某市各大酒店响应国家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各出新招,开展倡导餐桌节俭活动。该市鑫梦酒楼近期推行的“大盘改小盘”的碗仔菜,每份价格下调为3-16元;小蓝鲸、太子轩、湖锦、醉江月等分别推出“点菜提醒”等举措。艳阳天旗下4家酒店规定,顾客在酒店吃不完的饭菜,只要愿意打包带走,就能得到10元钱奖励。

(1)请你从道德建设和资源国情两个方面说一说国家提倡创建节约型社会的理由?(4分)

(2)为响应号召,某班将就学校食堂浪费粮食的现象进行一次调查研究,请你设计两个题目。(4分)

(3)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但在生活中却很少付之以实际行动,节约粮食还停留在口号阶段。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该市饭店的相关举措一定对你有很多启发。请就减少食堂浪费粮食的现象提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

【分析】该试题的第一小题以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为切入口,对学生如何运用道德建设和资源国情的相关知识点理解分析问题进行了考查,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二、注重命题的现实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业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命题的实质就应引领现实应用。生活化的题目,能够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灵性,寻求学科知识与现实问题之间的本质联系,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进而合理选择相关信息,探求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主要有“运用有关原理、观点或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命题的通常做法是引用一段名言或材料,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实例,要求考生对引文中的现象进行分析,体现了一个“活”字。

【例3】谁不说俺家乡好?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信息发布会,正式公布对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实力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估的排位榜单。在各项综合指标的测评中,绍兴名列全国第41位,比上年提升一位,列杭州、宁波之后,居我省第3位。专家预测,在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形势下,绍兴将于2010年提前实现全面小康。

材料二:绍兴经济发展的几个亮点:

●非国有经济占工业经济的95% ●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3.5平方米 ●全市企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 (1)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绍兴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原因。 (2)请憧憬家乡绍兴2010年的美好前景。

(3)全面小康的目标对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结合绍兴文化优势谈谈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增强综合实力?

【分析】该试题从绍兴市的实际出发,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经济发展的亮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将学科知识考查和地方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特别是第三小题,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如何因地制宜提升文化软实力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是对学生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三、注重命题的探究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探究性试题是为适应新课程改革而创设的一种新题型。试题以探究能力为问题解决路径,在思维层面上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经常运用到一些思维方法,如归纳、分类、比较、观察、测量、收集数据、解读数据等等。学生如能认识和运用这些方法,就能大大地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初中新课程,还是中考都十分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测量。因为历史与社会的学科知识不仅是众多的事实和结论,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进行探究的过程。通过运用多种方法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学生实现全面的科学探究能力目标进行合理设计与检测,对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积极意义。探究应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也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

【例4】《大国崛起》是一部以世界大国的强国史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全片介绍了15世纪后陆续兴起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崛起历程,以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提供借鉴。注:英国,从事殖民掠夺的时间最长,占领的殖民地最多,维持殖民统治的时间最久,是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的国旗飘扬于各殖民地的上空,不管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能受到阳光的普照。因此自称为“日不落帝国”。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所走过的是一条火与血的道路,英国的财富完全建立在掠夺殖民地人民血汗的基础之上。

(1)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英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4分) (2)同英国相反,中国在近代落后了,这与英国的崛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请列举史实并加以简要说明。(至少两个)(4分)

(3)这些国家的崛起经历,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借鉴,但照搬照抄别国模式从来不能获得成功。请从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的角度谈谈中国该怎样走好崛起之路?(6分)

【分析】近代西方的崛起和中国的落后是我们津津乐道而又痛心疾首的话题,从中分析落后原因,总结教训以实现民族复兴是现在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但愤而思进既不是感情用事也不是简单模仿,本试题在比较、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对策,既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真谛的理解,同时达到了对学生探究能力考查的目的。

四、注重命题的人文性,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在对反映学科主干内容的知识和能力考查的同时,适度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并通过选材、设问等方式渗透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是新课程标准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

命题要符合学生实际,内容上重考查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说,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加深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表达上给考生以自由选择、驰骋才思、张扬个性的广阔天地,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抒张真情实感,培养思维品质。对考生而言,要加强自己的知识积累,积淀自己的人文内涵,关心社会,留心生活,深入体验;同时,要做真人,动真情、抒真感,坚持自己正确的独立人格和个性。

【例5】参加中考,我们的初中学习生涯即将结束,现在先请大家读一封大家的好朋友写给我们的来信。

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一起共同生活和学习已经三年了,总的来说我们之间相处挺愉快的,十分感激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然而,一些心里话,一直憋在心里,不吐不快。个别调皮的同学,有意无意地用刀子把我们刻得满脸伤痕,有的同学把我们当武器,还有的同学把我们当马骑,害得我们有的断了腿,有的伤了胳膊,有的粉身碎骨唉,不必多说了。在即将离别之际,衷心祝愿大家心想事成、考出好成绩,也恳请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我们。谢谢!

致礼!

你的朋友:课桌椅

读完这封信,请完成下列问题:

(1)信中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对这一现象你有何认识?(4分)

(2)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入手,请你结合母校实际提出一些具体道德实践活动的建议,以克服上述现象。(至少两条)(4分)

(3)请从学校发展及学生的成长这两方面谈谈这样做的必要性。(6分)

【分析】试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体现出了开放性特征。从内容上看生活化,从形式上看,设问精巧,语言具有亲和力,人文性特征明显,有助与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例2的(2)、(3)两小题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有策略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选择性和发展性,随着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会研究出更多的、更有效的策略。上面介绍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应对新课程理念的几种常见命题策略和一些例题,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肤浅看法和无畏的尝试实践,意在投砾引珠、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绍兴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政治学科试卷评价报告》

3.《加强命题研究、促进考试与评价改革》·王双燕·试教通讯 200

4、33-34合刊

4.《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钟启泉

第五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建议(最新稿)

历史与社会教学建议

(征求意见稿)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是在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基础上,经过整合之后形成的新学科,涉及人文地理、历史和政治等有关内容。从课程逻辑体系看,它是围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社会应该是怎样的”三大主题来展开的。

为规范历史与社会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课程理念和实施要求,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 认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知道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它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等学科特点,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的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

第2条 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知道历史与社会有“生活的时空”、“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发展的选择”三大主题及相关学习内容,并明确其具体要求。

第3条 依据内容标准,通读全套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与结构,理清教材册与册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目与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相对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然后精读授课内容,找出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重点、难点。

第4条 了解每个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生活经历(包括家庭背景、生活现状等),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及认知基础、能力水平等。明确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和需要教师“教”的知识,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以便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第5条 综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并正确书写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全面、具体、明确,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第6条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科书内容应灵活处理、创造性使用。

第7条 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结合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学什么、怎样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8条

设计教学时应注意历史、地理或政治等学科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9条

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利用教材和配套图册中的地图、图表、历史年表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实现教学形式、方法、手段多样化。

第10条

在充分考虑生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设计的学教案可包括课题名称、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目标、内容、学情等情况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11条

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有效性的学习情境,采用多种多样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12条

通过文字、图表等书面或口头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并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与体系中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13条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等相关学习内容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第14条 创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等相关学习内容中,或日常生活经历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或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第15条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与辩论,让学生的“相异构想”充分暴露出来。提倡以合作方式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第16条 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教学,运用举例、图解和示范等多种方法来清晰解释和梳理有关知识。教学结构合理、逻辑顺畅,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内容。

第17条 在施教过程中,主要讲授历史与社会学科规律与学习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强化学生对易错易混易漏点的辨析。

第18条

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及时做出有效反馈。利用课堂生成对预设进行合理调整,同步改进、完善教学设计。

第19条 由教师总结或者学生归纳本课所学内容,总结与归纳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建议采用开放的形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升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教学评价

第20条 评价目标多元化,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整合与运用,也可以考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并用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还可以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趋向或取向,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21条 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还可以是家长对学生的评价。鼓励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

第22条 评价方法多样化,可以是纸笔测试,也可以是行为观察、访谈评价(口试)、问卷评价、档案袋评价等。

第23 条

依据课程标准编制历史与社会试题,注重能力立意,讲求命制规范,体现综合学科特点。编选阶段性考试(如单元测试、期中期终测试等)题时,还应事先设置双向细目表,以确保考试的有效性。

第24条

教师应先做下水作业,做到布置的作业要少而精,且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和试卷应及时批改。批改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全批、抽批、面批等。注意收集、整理学生学业中的成就和问题,并及时加以反馈,以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调控作用。

四、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25 条 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要求在充分发挥教材功能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利用与开发一切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课程资源,包括地图、图表、历史年表等文本资源;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力资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以及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实物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各类教育软件等音像资源。

第26条 应特别注意开发和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邀请家长来学校参与课堂教学,利用各行各业家长的知识来扩充教学内容;与社区联系组织校外各种有益的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

第27条 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同时尽量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理想的效果。尽可能就地取材,开发与利用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课程资源。

第28条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突出个性。

上一篇:村镇银行可行性分析下一篇:村主任谈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