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

2022-08-06

第一篇:初中历史与社会复习

初中《历史与社会》论文

永恒的追求

内容摘要: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四方面粗浅的看法:

一、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有效教学的基本点;

二、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有效教育的出发点;

三、加强师生合作——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四、巧用教学资源——有效教学的发展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成为可能。但无论如何改,“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场所,改变历史与社会课枯燥、冷漠的面孔使之趣味盎然,一直是众多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使用教学策略的水平关系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思想品质。因此在新课改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有效教学的基本点

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对具体知识的传授,进一步的探究和活动只能是空中楼阁,这样的教学就不具有有效性。但我们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来教”,可以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但是,不要“教教材”不等于不要钻研教材、不用把握教材意图。我认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的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到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最后,教学上采取“灵活设计”的策略。教师除了事先设计一些预备内容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情况,及时捕捉课堂上的有效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例如我在讲“议会对王权的胜利”时,刚分析完革命的背景后,就听到有几位同学在讨论:与法国大革命背景有相似之处。一部分同学也把眼光转向这几位同学。我灵机一动,布置了一个思考题:同时期同在欧洲的法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又是如何呢?这样一来就打破了原来的教学预设,让同学们自己去比较探究英、法两个国家两场革命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显然,我没有被自己的预设方案所束缚,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追根究底的欲望,激活了课堂教学。

二、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有效教育的出发点

解读教材固然重要,解读学生同样不可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的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如今,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以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如我在教学“秦朝一统”时,考虑到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各种媒体对秦始皇有了一定了解而调整了教学顺序。上课时我先把“对秦始皇的评价”这一环节提前,让学生从影视中谈谈对皇帝的认识,通过师生谈话,很自然地引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意义和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入手,设计一幕历史剧:有一布商,从楚国买布匹,到秦国贩卖,买卖方再加上一解说员共四为演员,随着剧情的发展涉及到战国时楚国、秦国两国不同的度量衡、货币和文字,这幕剧既反映了战国时代各国经济交往的情况,也说明了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意义。我们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识收获和学科感悟。

三、加强师生合作——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我在教学中常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独立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产生个人质疑,认识和判断,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是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历史教育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学生能经常运用思辨学习法来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个合作探究的课堂,拓展思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在教学中,我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上课时我常常并不是按照以前“一对几十”的面对面讲授方式,而是将学生分作若干小组。上课时教室里出现的不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讲授,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聚集在一起。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必须由过去的以教师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民主、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学习才能成为现实。

在《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中,我把全班分作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清政府、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农民阶级,通过四个场景表演重现当时的历史,探索不同的救国救民道路。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当时的国情和救国方案进行探讨。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认真积极,他们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地探究。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有效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他们快乐地笑着,快乐地讨论,快乐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达到了我以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达到的效果,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几个学生跟着老师走、大部分学生无动于衷的授课方式,真正地让学生坐在了一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四、巧用教学资源——有效教学的发展点

在传统的的教学中,教师在准备教案时的大量资料及信息主要是通过书本、挂图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送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随着电脑科技的普及,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查找到学科的多方面的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完整,教学方法更加多样、灵活。甚至教师还可以制作出丰富的课件,借助先进的多媒体工具,想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点对点、面对面的学习。还有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善于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善于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机遇”。如学校周围和社区附近的历史遗迹、展览馆或博物馆等,可安排调查、参观等活动;可利用某个历史纪念日,如“九·一八”、端午节等布置学生画一幅画,表达自己最想说的话等等。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的情、趣、理的挖掘,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①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 马长远:《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案

篇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三国鼎立

一、主体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三

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

一统的重要时期。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怎么改?我经过一段时间地思考,决定

效仿现在的一些电视访谈节目,即将我的历史课堂变身为“历史访谈节目”的录

制现场。让学生畅所欲言,用他们的眼睛去看历史,用心去体验当时的历史,改

变以前的教学模式,从而体现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

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每门课程都有其内在的特点。历史课它的特点就在于,

历史永远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学习它的人要将自己“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的情景

中去感受。结合历史本身的特点、生本教育学习和现在电视访谈节目的增加,我

尝试将历史课堂变身为“历史访谈节目”的录制现场,老师只是一名站在幕后的

“导演”,学生自己选主持人和记者,并且各小组以组为单位作为受邀嘉宾来接

受采访。每一节课就是一期访谈节目,节目的背景音乐我们选的是百家讲坛的背

景音乐——神话重现,创造一个历史访谈的氛围。

节目分为三个环节: 1.历史小故事展示;

2.基础知识学习,即谈的阶段; 3.探究知识的学习,即访的阶段。

现在就将一期访谈节目的整个过程给大家展示如下:

三国鼎立 课堂展示图(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社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2)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州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1)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

(2)识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学会利用地图讲述战争的经过;

(3)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了解三国所在区域的今天省份,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

一、由混战趋

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2)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中,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形成的关系。

2、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如何全面评价曹操、刘备、诸

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

四、教学用具:

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五、历史前置性问题的设置:

前置性问题设置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问题的设置任务驱动, 用荣誉牵引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问题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历

史科目在初中比较特别,我们不能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所以,我每一课给

学生两部分预习题,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学生只要仔细阅读课本就能找到答案;

一部分是探究知识,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来思考探究知识。为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及体现学生的团队精神,课前我将八个小组分成三个大组,各代表魏、蜀、吴

三国,课下查有关魏蜀吴的资料。

基础知识:1.各小组按自己所属的国家搜集资料(魏蜀吴三国成立的经过以及著名人物介绍)

2.官渡之战的表演;(学生课下准备) 3.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是什么? 4.了解赤壁之战。

5.了解魏、蜀、吴三国分别建立的时间、称王者、都城所在地。 6.看课本81页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81页“识图”。 7.“各国”整理出你们各自发展本地区经济的措施。

探究知识:1.你怎样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可以从三国分立的背景、原因、影响等多

方面考虑); 2.常言道:“乱世造英雄”,总结三国时期著名人物的一些事迹,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假设你是出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位君主,你将要怎样治理你的国家? 课型:展示课

一是历史小故事展示。课前5—10分钟时间,由小组表演历史小故事,小故事的设置,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关系,三国鼎立这一课的历史小故事是官渡之战,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的记住官渡之战发生的时间、经过以及结果。在小故事表演时,我们要设一个驻三国时期的记者,他要带大家穿越时空来到官渡之战发生的现场。小记者为大家做报道时要讲清楚当时的时间、地点以及报道事件,这一个过程使大家对官渡之战印象更加深刻。

二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即谈的过程。由于让学生自己讲课,他们在知识点上把握肯定不到位,所以通过给他们前置性问题,用幻灯片展示基础知识,小主持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老师的角色,这样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当“小老师”的兴趣。基础知识的学习,主持人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抢答、集体回答或是小组派代表回答等等。可以说小故事的表演,是让学生的一个“预热”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一个“加热”过程,谈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通过以上的准备,探究知识的采访阶段,就会将这节课推向一个高潮。

三是探究知识的学习,即访的过程。历史使人明智。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的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历史,那就要让学生学会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探究知识中的第2道题,学生就要将自己设想为三国时的君主。一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就要进行采访,学生以组为单位,作为一组嘉宾接受记者的采访。这个阶段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即将接受采访的历史名人,谈谈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而学生要总结前面学习过的知识以及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通过主动地接受记者采访,他们不仅要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还对前面学习的进行复习。

历史访谈节目中的角色分配

首先,老师由以前的主讲者,变为幕后工作的导演,学生变成了历史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记者以及邀请到的嘉宾,现场交给学生。在学生主持或回答有问题时,老师可以打断,进行补充或改正,就像正式录节目那样,导演可以随时叫停进行指导,指导后“演员”就会及时更正自己的不足,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表现欲,那样会比老师站在讲台上重复强调好多遍更有效果。其实,幕后的导演未必比以前的主讲者轻松,课前老师要设计本期节目的思路,中间穿插哪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前置性问题该如何设计等等。

其次,每期节目一般选两个主持人,一个专门主持,另一个写板书兼最后探究阶段的采访,即“中央电视台记者”。这样分配的原因很简单,写板书可以让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及时在课本上做笔记,在玩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

再次,是小记者,每一个时期都会选择一个驻此朝记者。如三国时期,我们会派三个记者分别驻驻蜀国、魏国、吴国;课本讲到唐朝知识时,我们就会派驻唐朝记者等等。小记者要带大家穿越时空,展现当时的历史,在这个阶段可以让记者给大家报道历史现场,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自己只是简单的在学习历史课本,而是回到当时的历史中去。记者带学生穿越时空看历史,就是要告诉学生评价历史,不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而是要回到当时的环境中去感受历史,认识历史。

另外,学生在评价历史时,可能比老师只讲课本知识后进行评价要更理性一些。让其他学生扮演的角色是被邀请到的嘉宾,以组为单位,在访谈阶段,邀请嘉宾回答时都是点组名,全组嘉宾起立,派代表展示本小组的答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小组合作。这一点恰是生本教育的要义之一。 课型:反思课

本节课的学习注重先学后教,在学生自学基础知识前提下,进一步学习探究知识。三国鼎立这一课要记得人物、时间和事件等太多,通过“历史访谈节目”的录制,学生可以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述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同时学生主持能力、采访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刚开始上讲台战战兢兢,到现在的从容大方。尤其是历史小故事表演以来,学生的组织能力、表演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从刚开始不知道如何选择历史小故事,到现在的历史小故事表演的活灵活现。尤其是现场学生的激情高昂,学生的灵活变通,给很多听课老师留下很深的印象

篇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新人教版教案(7年级上册和下册)94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人教版教案

(7年级上册和下册)

走进社会,探索时空,拥抱生活

一、教案设计思路: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是失败的课。这堂课的主要目的是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观,本着这一目的, 本课堂上的所有活动都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展开的,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同时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对感性的、直 观的内容、学生身边的事情、社会热点比较感兴趣,所以本课配备了一些图片和材 料,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人际沟 通的能力,本堂课特地组织了学生讨论,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学习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体会人是离不开社会的。

2.使学生了解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基本方法,掌握观察、分析问题的两个尺度(时间和空间的尺度)。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和社会调查能力。

4.逐步培养学习社会课的兴趣,树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实践的正确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个人是离不开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 难点——掌握观察事物的两个尺度(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启发教学法等。

五、学与教的过程:

师:(祝贺及导入)今天,我们为了共同的目的来到了同一个地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首先祝贺大家成为中学生,这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又一个起点,新的起点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老师是新的,同学是新的,我们要学的知识也是新的,我们手上的一本新书是?? 生:《历史与社会》。

师:同学们对这一新课肯定感到很好奇,这是怎样的一门课呢?我们该怎么学呢?今天我们要学些什么呢?

师:我们先大概来了解一下这门课,(简单介绍导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等内容)接着大家听一个小故事。

(听一听:《狼孩的故事》1920年,印度的一位牧师发现了一个与狼一块儿生活的女孩,并把她带回人类社会,给她取了个美丽的名字“卡玛拉”。但她不会讲话,只会像狼一样嚎叫;不喜欢吃素的,喜欢吃生肉;15岁的她只有相当于3岁小孩 的智力水平;而且她不具有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劳动能力。)

师: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人如果离开了社会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 师: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的。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为了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我们必须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 师:听了老师的小故事,接着老师要听大家讲故事了。

(活动一:谁知道《鲁滨逊漂流记》?能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吗?)

生:讲《鲁滨逊漂流记》(略)

师:鲁滨逊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了这么多年,是否说明人是可以离开社会而生活的?

(学生思考问题)

生:不是。因为鲁滨逊是从人类社会过去的,他不是出生在孤岛上的,如果他一生下来就在孤岛上,他也可能会变成另一个“卡玛拉”。再说鲁滨逊已经在社会中接受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本领,这些都是他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一个重要条件,另外,他带的刀等工具也不是他自己造的?? 师:对。《鲁滨逊漂流记》不能说明人可以离开社会 而生活,相反更证明了人是不可能离开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因为鲁滨逊在孤岛上生存所需要的工具、农具、种植的技术、捕猎的经验等都是从社会上“带”去的。

师:那么大家知道我们自己吗?人是不是一直就有的呢?你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

(给出几张猿人的图画,启发学生思考)

生:我们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最初和动物一样,后来慢慢地就变成人了,所以我们说人是“高级动物”。

师:回答得非常好。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其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人和动物 的重要区别,人以及由人组成的社会一直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变,我们也一直在变。

(活动二:学生一起朗读诗,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启发学生思考)

(出示唐诗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这首诗告诉大家什么?

生:说明一个人是会变的。我们不能把一个人看“死“了。

师:对,人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 ,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而应该学会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所以我们看事物,观察问题都不能太绝对。(帮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师: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变,在进步,当然我们取得的许多成绩离不开我们周围的人。大家说对吗?

生:对。

(活动三:“说一说”: 1.从出生之日起到现在,与哪些人发生过联系,这些人在自己的成长中提供了哪些帮助?

2.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我们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与社会各行各业有哪些联系?)

生:回答(略)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精彩,我们要看到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们也要学会去帮助别人。这也说明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们观察一切现象和问题要学会用联系的眼光,而不能用孤立的眼光。我们不能做一个自私的人,

而应该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联系的观点)

师:社会给予我们这么多,做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也应该尽自己的所能为社会做些事情,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活动四:“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近几年我们宁波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旱灾和“电荒”。1.面对旱灾和“电荒”,我们学生分别可以做些什么?

2.(课外作业)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人、社区、政府在这两方面又做了些什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调查能力,使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生:回答(略)

师:大家讲得很对,“不以善小而不为”的想法是错误的,关心社会,热爱家乡,爱祖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要“纸上谈兵”,要从实事做起。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人和社会的关系,也知道了社会的重要性,那么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活动五:你说我说: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回答(略)

师:(归纳)1.多看书,利用各种学习资源。2.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关心国内和国际上发生的大事。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社会做贡献。

师:社会进步的年轮从来没有停止过,以后也永远不会停下来。我们绝对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做“井底之蛙”,而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放眼世界,我们学习、了解《社会与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今天、为明天服务的。最后祝愿大家在今后的三年中给自己的人生绘上彩色的一笔。

注:

历史——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②过去的事实。

社会——a: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b: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

【当堂巩固】

1.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 a.象形文字 金字塔b.种姓制度

佛教

c.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d.公元纪年基督教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埃及开罗最吸引 人

们参观的古代遗迹是 ( ) 第 5 页 共 180 页

篇五:历史与社会七年级教案集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 从地图看世界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1) 世界地图发展变化的几个过程及每个阶段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地图名称。

(2) 常见的地图种类和形式。

(3) 地图与人类生活的实际联系。

(4) 地图的基本三要素。

(5) 地图的作用。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对世界地图发展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在这一领域为世

界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对地图与人类生活实际联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情感,使学

生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

(3) 通过介绍历史上一些伟人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向前人学习的意

识。

3.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地图三要素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地图的能力和方法。

(2)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利用地图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基本能

力。

(3) 通过比例尺公式的学习,使学生会正确地进行三者之间的换算并运用于实

际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世界地图的历史发展过程

地图的种类

地图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地图三要素

难点:地图三要素的换算和实际运用

地图与人类活动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1. 结合书上的“读与思”,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地图分析以得出一定的结论。 2. 结合书上的“活动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3. 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饿学习积极性。 4. 结合书上的地图资料和地图册上的资源,培养学生对地图的一种情感。

5. 结合练习,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操作能力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主要单词】

公元前bc 电子地图 electronic map 比例尺scale 方向 direction 【板书设计】 1世界地图的变化

一、 历史发展

遥远的古代

(古希腊人)

(中国)(托勒密)

帛地图

经纬线

现代

)

二、 地图类别

1、 纸制地图

2、 立体地图

3、 影像地图

4、 电子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上学期,我们最后一课的内容是什么?

——我是中国人。

这学期,我们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去年,在自然地理中已经学过有关地图和地球的知识

点,今天我们的第一堂课的内容就是——从地图看世界。

(新课教授)有哪个同学还记得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我国古代人们心目中的地球形状?

-------“天圆地方”

而古代的西亚人则认为世界是浮在海洋上的半球。当然,我们今天都清楚地知道地球的形状,对世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事实上,人类对世界的了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尤其是我们中国,到了清政府后期,由于闭关锁国,英国人的鸦片和大炮奔向中国的时候,高高在上的皇帝连人家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不知道。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当时的清朝皇帝缺少什么东西,使得他对世界一无所知?

——地图

对,而且应该是一张精确的地图。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人类经过了几千年、几代人的奋斗和努力。

(学生活动)下面,请大家来找一找,人类对世界、对地图的漫长探索过程。(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1、 公元前550年前后,古希腊地理学家绘制的世界地图

(1)把世界想象为一个扁平的圆盘。

(2)对地中海四周海陆轮廓的描绘大体上是正确的。

2、 公元前168年,中国的帛地图

3、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创立了“制图六体”

4、 公元2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

——首次展示大地不是一个平面,并且使用了经纬线。

5、 12世纪,西亚学者伊德里斯绘制的世界地图

(学生思考)结合书上的“读与思”展开。

6、 15世纪,中国的郑和7次下西洋

7、 16世纪,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最终证明人类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地球”。

8、 现代科技的发展,地图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提问)到目前为止,地图有哪些种类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1、 纸制地图

2、 立体地图

3、 影像地图

4、 电子地图

(生答)略。

(学生活动)结合“大家谈”展开。

(穿插小故事)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5艘海船,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码头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然后沿着巴西东海岸南下,开进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天公不作美,船队在这里碰上了坏天气,被暴风雪围困整整达5个星期之久。

暴风雪过去了,太阳重新露面,船队继续前进。海峡越来越宽广,船队航行到被巴尔波称为“大南海”的大洋里。这里碧波浩淼,风平浪静,同前一阶段的航程相比,简直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于是麦哲伦给这片海洋起了个吉祥的名字 太平洋。

同自然界作斗争是要付出代价的,何况这次是跟浩瀚的大洋打交道。船队在太平洋里继续航行98天还没有见到陆地。干渴、饥饿、疾病同时向航海者进攻,船上的老鼠和皮革都成了他们渴望的食品。

离开塞维利亚码头2年6个月以后,麦哲伦的船队终于来到了太平洋上的第一片陆地,这就是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在同当地居民的一次恶战中死去了,随从他的幸存者们,驾驶着剩下的唯一的一艘船只,继续西行,循着葡萄牙人已经开辟的航路,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最后回到了西班牙。这时候,已经是他们出航的第三个年头了。他们出发时是5只船,265名水手,回来时,只剩下1条船、18名幸存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征服自然界,需要有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尽管哥伦布、麦哲伦等人是由于利欲的驱使,进行了冒险的航行。然而,人们正是经历了这些实践,才真正认识了大地原来是圆球,天并无“涯”,海也无“角”。麦哲伦的继承者们得到了一件表彰他们的礼物地球仪。

郑和下西洋

提起明代杰出航海家郑和,大家就会想到他带领船队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郑和本来姓“马”而不姓“郑”,“郑”姓是他入宫后明成祖朱棣所赐,小名三宝,人称“三保太监”。郑和祖籍云南昆明市晋宁县,回族。他受父辈的熏陶,小时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郑和家谱》称他“才负经纬,文通虔诚的孔孟”,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办事谨密,有谋略,懂兵法。郑和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这为他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础。

公元1405年,郑和受命第一次出使西洋。当时所谓的西洋指的是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首航西洋,他一共率领2.7万人,分乘坐200多艘大小船只,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浩浩荡荡南下,先后到达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印度西南海岸、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于1407年10月返回。之后,一直到1433年的28年时间里,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第五次下西洋即1417年5月到1419年8月,到达的地方最远。从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抵达越南南部、印度尼西亚,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孟加拉湾、印度西南海岸、波斯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往返行程近2.2万千米。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大都受到热烈欢迎,各国使者竞相访问中国。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谊,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航海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要早半个多世纪。不必说郑和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仅从1433年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返航而言,就比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早59年,比1498年达·伽马绕好望角早65年,比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早86年。就航海规模来说也是欧洲远航规模无法比拟的。它不仅船数多(每次大小船只均在200多艘以上)、人数多(每次2.7~ 2.8万人)、设备先进(有航海图、罗盘针)、次数多(前后七次)到达范围广(30多个亚非国家和地区),而且船只排水量大,其中最大的船只总长130米,宽50米,排水量为2.5万吨。

(复习旧课)略。

(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地图的发展过程和地图的种类,那么地图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教授)讲到地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有关平面图的知识点。

(学生练习)让学生做填充图册p2的题目。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方向:八个

一张正规的平面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比例尺、图例和指向标。当然,这也是地图的三要素。请同学们看地图册。

(练一练)结合书后的“活动区”展开。

第三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所教班级与去年一样多,分别是九(

1、

3、4)班。这三个班是平行分班,每个班的学生情况大体差不多。

本届九年级的教学时间已过半,现对这一学期的教学中作作如下总结:

1、对教材的把握进一步增强。由于去年教了一年九年级,更准确地说是从06秋~09春教了一个轮回,对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思路、课程标准、教材重难点、中考的考试方向和考查要点都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教学时就可以更灵活地处理、整合教材,该补充拓展的就补充拓展,该少讲或自学完成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2、对复习专题的整理更加科学了。政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要对各知识点进行提炼、归纳,将相同内容的知识整合为一个专题。专题复习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比如说:“主要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一专题,相关知识点八下第

五、

六、七单元都有介绍,现在就是要把这些知识从每个单元中提出来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根据课标要求和中考考试说明,我们把教材整合成七个专题,这学期随着我对教材的熟悉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对这些专题的整理和补充更科学,精炼程度更高了。

3、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政史合卷使我们牢牢树立了政史一家的思想,我们的目标就是政史要考到1.5的位置值,所以两科老师密切配合,政史两科任意一科考好了,而另一科没考好,最终没有达得1.5的位置值,那说明我们还是做得不够。所以我们加强了对思品或历史偏科学生的辅导力度,加强了教学进度和合卷测试的协调,增多了对一些不良课堂现象的磋商,增多了相互看课的次数。我们备课组一共三人,现正在全力组织复习。

4、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加注重反思和总结。每节课下来,我虽然没有写下教学后记,但我都是认真的在心里进行了反思和小结。因为我今年的课时量减少了,去年每班每周三节,今年变为两节,每班两节课上完一周就过去了,一学期一共也就只有十几周,所以我对每节课都是非常重视的,每节课我一定要上“精”上“好”。于是对每节课后的反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反思清楚了,设计出了更好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才能使下一次课更加优化。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很多的。但我坚信:态度是成功的基础,目标是成功的主题,时间是成功的效率,行动是成功的保证。 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把我的教学工作搞好,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满意,让自己进步。

第四篇: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的比

较研究

丽水市莲都区梅山中学 钭君丽

摘要:当前,在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在高中阶段开设《历史》、《地理》、《政治》分科课程,这些不同阶段的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承接性和共性,但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比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上的异同,希望通过改进初中历史教学,来加强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衔接性。 关键词: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衔接 科学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历史、地理、政治等分科课程。本文根据浙江省中学教材使用情况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下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下称高中历史课标)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的差异与衔接进行尝试性的比较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握课标,使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更好的为高中历史学习做铺垫.

一、 课程目标设置上具有承接性与发展性

1.从总目标来看,具有完全相同的培养人才的方向,但在个体发展任务上具有差异。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的总目标

高中历史课标的总目标

“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

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在总目标上,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但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个体发展任务是不同的。初中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是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形成的重要阶段。基于学生这一心理、生理特征,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强调:通过掌握体验,“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则是人生定向期,是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抱负的现实道路的阶段,因此高中历史课标根据历史学科分科课程的独特性,强调“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并要求树立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理想。可以见得,在个体发展任务上初中课程目标实施是高中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石,高中课程目标则提出了比初中课程目标更高的要求,使初中课程目标得到更高层次的实现。

2.从分类目标来看,两者都强调三维目标的实现,但具体要求有了加深和递进。

两本课程标准都设置了知识与技能(高中历史课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但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知识结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各自的三维目标要求中。

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思维,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初中学生的幻想具有现实性、兴趣性,有时也带有虚构的特点。因此,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了解、理解、知道、会用”,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尝试、思考、体会、学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关注、关心、热心”等。

到了高中阶段,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各种认知要素迅速发展,各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由于理论思维趋于成熟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高中生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在情感上,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情感也更丰富、意志力更强,学习动机更强烈,理想、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一切都给认知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同时,高中生思维的成熟、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于情意、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发展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认知结构和情感、个

性等心理因素形成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因此,高中历史课标中的分类目标提出:要求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进一步认识、进一步提高”;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进一步认识、掌握、独立思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进一步了解、加深理解、进一步树立、认识、进一步形成”。通过分类目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初中阶段三维目标的设置是高中阶段三维目标的设置的基础和前提,而高中历史课标进行了具体层层递进的描述,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相比,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初中阶段三维目标的提高和内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义务教育中要关注二者之间的链接点,把握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设置和实现的“度”。

二、 比较过程中的几点困惑

虽然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大的方向上是具有同一性的,但是,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与分科课程,两者之间的距离还是较大,产生了不少的脱节。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陈其曾提出如下看法:“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由于初中和高中阶段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们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初中阶段历史基本知识和概念的薄弱基础,必定加深高中新课程历史的教学难度。因此对初中社会教师而言,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改进初中历史知识教学,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引导性教学,来加强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成为初中教师的困惑。 困惑:同一历史内容的目标设置不同,在“度”上该如何把握?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从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来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教学不应过多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贯穿”综合”的主线,整体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但是如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这一部分的许多教学内容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对同一历史内容的目标教学初中教师如何做到“度”上的把握?如何恰如其分达成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 如: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课程目标4-3: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根据课程目标,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在八年级编撰了〈屈辱的岁月〉这一课题。这一课题着重说明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鸦片战争、甲午战争,采用阅读卡的形式介绍了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其中对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用了一个半版面进行了非系统的描述。而同样的内容,在分科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描述的非常详细,高中必修课程历史(Ⅰ)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战争 (1)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根据这一内容目标,人教版《历史(Ⅰ)》必修教材设计了〈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的侵华〉章节。其中仅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在教材中就编排了整整5个版面,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都进行了具体详细系统的描述。

很明显,初高中课程目标都把“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作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但是,对同一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具体目标设置深度和广度要求不同,这些不同在教材编排上也得到充分体现。那么在教学实践中,作为初中教师该如何把握好教学深度、广度和衔接度,从而使高中教师能恰如其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作到知识的重新建构呢?

三、比较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认识,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教师,除了给自身及时充电外,在教学策略上,如何根据初高中课程目标的不同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引导性教学,把握好教学的“度”,使初中综合学科学习为高中历史分科学习做好应有的铺垫。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延伸深度:根据初高中学生思维特点不同,初中教师除着重感性描述,也要适当进行理性分析,除着眼于培养识图能力、记忆基础历史知识能力,同样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1)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环环相扣。

初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大家熟知的史料,将重要历史观点蕴涵于史实叙述中。如在《屈辱的岁月》鸦片战争内容的教学中,选取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的奏章及当时流行的“炮子谣”,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吸食鸦片的危害,而且可以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毒品的危害。这样,学生能初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有计划的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多问为什么。如在《屈辱的岁月》教学中,可以设置四个环节:“走进历史”“审视历史”“探究历史”“借鉴历史”。在“探究历史”这一环节中,可以设置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硝烟,英国会不会对中国发动战争?请说明理由”“为什么英军仅用50艘舰船,3000名船员和4000名陆军,只以500人阵亡的代价,就击败了清王朝几十万大军?”等问题。通过对历史问题的反思,扩展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发生的必然性等方面进行深度的认识。

(2)在学生评价时,注重评价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充分考虑到与高

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可以偏重评价学生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了解某些重大历史时间发生的背景,并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学生能否多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并对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等可作为学生评价的重点。

2、扩展广度: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与历史与社会学科相关的课外知识,为课内知识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

(1)充分运用好目录、单元篇首语、附录,掌握历史学的基本体系和基本脉络,为高中教学做好广度上的衔接。

与其他书籍、课本的目录相比,中学历史与社会目录有其独特的作用。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勾勒了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历程。分为七个单元,“史前时代”、“文明的起源”“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工业文明的来临”“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走向现代世界”。从这里可以看出,目录表述的历史阶段,起着贯穿历史发展线索的作用,并能准确点出某一历史现象或者历史事件的本质。通过目录及子目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历程,掌握人类历史的基本脉络。与高中历史相同,初中历史与社会在每个单元都有一段简短的篇首语。学生通过篇首语知道一些基本的历史内容和基本历史观点。与高中历史教材的附录相比,初中历史与社会附录充分考虑了与高中历史的衔接。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专门设置了以下附录: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国历史纪年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附录,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对历史的基本体系和基本脉络的掌握。

(2)对于初中课程目标没有要求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而这些历史事件又是高中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初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面、教学的进度进行适当合理的补充。

如前提到的鸦片战争的教学,可以在初中教学中运用音像资料和漫画史料形式,鸦片战争的过程可以用简短的音像资料来展示,也可以补充《奕山—靖逆将军用屎尿进攻西洋船炮》《奕经-杨威将军不问苍生问鬼神》等漫画史料,既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为高中学习做好知识铺垫。也可以在教学中提一下三元里抗英、第二次鸦片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以一带而过的方式为将来学生高中历史知识建构做好准备。

(3)通过各种方式扩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为高中的分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利用课前三分钟,设置“历史小故事”或“小小故事家”环节,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也可以在年段中进行“历史故事

演讲比赛”;利用教材中附录中课外读物推荐,网站推荐。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史海奥秘提供多种途径。

总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应把握好“度”。根据中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既要考虑中学综合性学科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贯穿“综合”的主线,又要适当的教育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学习用历史眼光看待问题,用历史眼光认识社会,为进一步接受高中历史学习的升华和提高奠定扎实基础,谋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感悟

舟山市普陀第二中学 金英杰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性,有效教学因此成为当今研究课堂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今年三月底,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定海举行的“浙江省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施策略研讨会暨农村课改‘携手行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听了三节教学活动研究课,分别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生活》、《洋务运动》,对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颇有感悟。

一、基于理解教材的目标确定与内化,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的有效性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言的,一节课是否成功有效,首要条件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准确与否和内化程度如何。

现实中,许多老师对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手中有标,心中无标”,他们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往往是参考书上的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的几段文字,备课时加以整合,抄下即可,课堂教学时依然“我行我素”,缺乏真正的内化与思考。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出现师生精力投入大,收效甚微的结果。

如讲授“知识就是力量”一课时,老师按照教参上列出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重难点等,课堂教学中创设了很多的情境,如印刷史的发展演变、介绍海伦凯勒、张艺谋、肖琴和肖燕云两姐妹的命运,引导学生总结出知识就是力量。但给人的感觉是创设的情境与教学目标的落实并不十分紧密、有效。笔者认为对教材没有进一步挖掘,过分遵循教材的编写体例,把教材的编写顺序作为了教学的顺序,没有把教学目标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按我对教材的理解,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不必完全依据教学参考书上所列的条目,可以确定地更简洁明了些:①感受知识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知识是推动变化的巨大力量;②理解学习、教育与获取知识、创造文明生活的关系。教学内容的重心抓住“改变”,着眼于知识的“贡献”,所以课堂上应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列举大量的实例,不仅举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例子,而且举不同社会时代(如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里知识改变生活的例子,在讨论知识所起的推动作用中感受知识的巨大力量。

课程标准往往是对一单元或一大课而言,在具体到一课时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充分解读本节课及本课所在单元的课程标准是如何表述的,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老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读教材,找出教材的重点、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揭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后,我们要“依标施教”,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大胆删减取舍,重组开发,不能以教学参考为中心,甚至有时可以质疑课本的表述,理性、全面地看问题,尽可能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宽广的领域,而不是片面、狭隘的认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到位、更科学、更有效。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核心和灵魂,为有效教学而选择、创设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情境都要基于这一教学目标而展开,都是为这一教学目标而服务。反过来,教学目标的落实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是否具有激趣性、科学性。

教学情境的激趣性、科学性是指创设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知识的逻辑体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内在感受是愉悦的、轻松的。如上“洋务运动”一课时,老师为让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为下一个环节的活动辅垫,安排了抢答,但课堂上却变成了提问,因为抢答的问题比较简单直白,没有多少思维含量,如“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哪本书里提出来的?”等等,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其实这一环节可以变通,这些直白简单的问题安排小组抢答,在规定的短时间内以准确率作为小组竞赛成绩的评价标准,可能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又如为突破“洋务运动的意义、历史评价”这一重难点时,老师创设了“材料证史”的情境,列举了大量史料。学生依据材料证史是动心动脑的过程,这本是很好的一种活动形式,但笔者认为教师选取的史料不适宜,除“李鸿章把自己称为大清国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段材料形象、生动外,其他材料过长、过难、而且枯燥,问题设计直白,特别是第一问“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能否达到‘自强’的目的?”与材料联系也不大。这种问题情境肯定是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如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对教学情境作一优化整合,保留视频材料和④,重新创设问题,这两则材料既有视听效果,文字描述也较为生动形象,容易拉近与学生的思维距离,激发主动探究的兴趣,落实重难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合理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表现为,情境的整合优化。有一种现象较为普遍,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追求观赏价值,没有深入挖掘情境内部蕴藏的知识要素,情境利用率不高,匆匆行客般在学生面前呈现,浮光掠影,影响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再精美的情境,假如与教学目标关联不大,我们就要大刀阔斧地砍掉。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有效教学的目的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其内涵而言,指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变化,产生愉悦的内在感受。教学要使学生发生积极的变化,首先就得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新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如“知识改变生活”一课时,教师构建学生主体型的课堂。教师导入开门见山,“老师的角色是同学们的服务员,是陪伴者,同学们是男主角,女主角”,第一步: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要求自主研读;第二步: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法,总结历史与社会学科独特的阅读方法,即“看引言――看标题(往往是一课的论点,即重点)――找论据(子目之间的关系)――找联系(梳理本课的知识结构)――列问题”;第三步: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如各小组围绕学习目标提出2-3个有质量的问题;第四步:小组各亮观点,自评互判;第五步:奇思妙想,展望20年后的生活。整堂课老师不拘泥于教材,也没有使用多媒体,用板书来揭示知识间的联系,贯彻始终的是老师的点拨引导和务实的学法指导,可谓是“原生态”,可谓是敢于创

新,敢于探索。这种课堂结构和教学风格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明确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梳理是自主学习的真谛,它比机械告诉学生本课重点要有效得多。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教学中要有足够的空间留给学生的,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对不同意见有理解和评价的机会,这时学生不仅有思维的“灵感火花”的闪现,还会出现思维的“偏差和短路”,有利于或干扰着我们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老师正确处理好教学开放性与有效性的关系。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宽广的知识储备,而且具备基于课堂生成的点拨和引导的娴熟能力。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师生双赢的,学生在认知和能力方面上从少知到多知;过程与方法上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积极参与,兴趣高涨,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而老师呢,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内化后,收获了通达;在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中收获了经验,在和谐、流畅的对话教学收获了灵感,捕捉和巧用动态的生成性资源时感受到思维碰撞的快乐。每一堂课我们用心去解读,认真去设计,最后收获的就是个性化教学的风格。有效教学应当成为每位有志于历史与社会教学者的永恒追求。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5版 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 3. 牛学文:依标施教,有效教学

4. 徐建红:有效: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上一篇:村支书人大履职报告下一篇:初中物理开展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