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教材与高考要求的差异

2024-06-27

初探:教材与高考要求的差异(通用8篇)

篇1:初探:教材与高考要求的差异

初探:教材与高考要求的差异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前后已有五个年头。在这五年里,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遇到一些问题。其中最让我困惑的是教材知识与高考要求之间存在的差异。纵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人教版知识的简洁明了,而且大多篇幅多是结论性的语句。这样的话,可读性不是太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是太大。日常教学活动中,课程要求对材料的分析、概括等能力的考查不是太多。但是我们知道,高考的核心要求所在就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概括等。

例如: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2014年安徽高考历史选择题第19题)

这一题具体考查的是美国的政治体制。从材料可知,作者认为“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说明受到一定的制约。分析选项,A、C表述错误;B项没有体现;所以应选D。但是人教版的教材里没有“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样的表述。此题明为考查美国的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实为一个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的综合考查。我们知道此单元核心知识就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国家的体现,以及之间的不同之处。如此一来,学生必须先读懂材料,弄清考查的具体是哪个知识点,再从总体上把握这个知识点,提取有效知识来解决本道题。我们也知道高考对高中学生的要求不只是教材知识,更多的是综合能力的考察。但是如今主要的考察方式还是一张高考试卷,考得好就可以进入一所不错的大学继续深造,若考的不好,只能选择一般的甚至不是多好的大学。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作为老师的我看来,高考如同“太极”,追求的是“此处无招胜有招”,是把具体知识揉碎了,搓烂了,再以材料形式来考查考生。然而我们平时的考试都只是一招一式的练“功夫”。在高考的关键时刻,学生是难以招架“太极”的进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高考?如何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材料分析、概括等相关能力呢?教材知识还需要继续讲解吗?学生还需要继续识记知识点吗?等诸多问题摆在我面前。

我们纵观全国高中历史教材: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大象版等,以及浏览安徽省历年来高考历史试卷。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书本知识不可丢。如同习武,每招每势都是基础,在此基础上修炼至一定境界后,才可转化为无招胜有招的“太极”。作为教师我们更应清楚这一点。把握基础史实,通过相对的专题训练,逐步提升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具体计划如下:

前言:鉴于我班学生历史知识之薄弱,依据先进地区之成功案例,为此特在高二16班、26班实施背书计划。背诵内容由历史老师规定。

一、据各班具体情况,全班分为人数相等之组。每组设组长1名,随机副组长4名(历史老师有认定及变动人选权),此5人组成领导小组,代表本组检查别组背诵情况。每次检查的顺序由历史老师制定。

二、全班学生全部参与,不得缺席。特:班委及历史课代表划归各组,也要接受他组检查,无特权。

三、班级设与人数相等的扑克牌,分别写上全班学生名字。随时接受历史老师搜查。扑克由历史课代表保管。

四、每周检查内容由历史老师制定,具体检查时间各自灵活制定。

五、每次结果,由各组组长上报至历史课代表处,历史课代表统计后交给历史老师。

六、奖惩实施:班长、历史课代表及小组代表3名(轮流)5人合作,历史课代表和班长具体指挥奖惩。(下附全班同学签字,此表备3份,1份班级张贴,1份交于班主任,1份由历史老师保存。)

背书计划实施之前,我先在班级里做了部分学生的安抚工作。艺体生是背书的“困难户”。有的在读书的层面上都是问题,何况背书?艺体生的文化课是我们所担心的。他们更是在班里检查背书方面的“刺头”。我先找艺体生了解具体情况,听听他们的心声,同时表明自己的用心。获得他们的支持,其他学生都会配合。艺体生工作做好之后,在全班开始实施。自从计划实施2周以来,学生背书的积极性提高了,尤其是艺体生,他们背的很好,不比别的同学差,他们逐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找到了自信,在课堂的合作探究中,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要的。在历史学科尝到甜头,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在其他学科中实施。学生平时记得住,在考试中才有可能考的好。学生在掌握书本的知识前提下,课堂上再对知识点再做深刻的剖析,把重难点知识进一步讲解。我发现此时的课堂是“活”起来了。“肚里有货”才是合作探究的基石,我们的特色才能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同时,我又针对高二下学期的历史学科的一轮复习,制定了进一步的规划。同学们对于学过的知识缺乏学习的热情,课堂效果很不理想。传统形式的绿色课堂模式不能在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的课堂上很好的实施。鉴于此情况,我开始了新的思索和尝试。一轮复习重点把握基础知识,重在知识点的夯实和知识面的扩展,同时也尽可能的把整个历史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给学生一个提纲挈领的认识,带领同学们站在整个历史学科的高度来高效的进入一轮复习。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坚持让同学们做总结、反思和集错。每人一个厚本子,一周检查一次,针对每一个同学近期的学习情况,给予合理的建议和指导。同时我会在必要的情况下,约面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从心理及知识层面帮助其学习和成长。

第二,针对课堂沉闷的状况。我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自拟试卷,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借鉴相关经典试卷。每个单元制作并打印两套试卷,一套基础卷,一套提升卷。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基础卷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的时间自主完成。提升卷用于单元的检测,通过正规的考试形式,我认真批改,在两天时间内下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及时的了解,同时他们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会约谈个别学生,帮助其逐步走出困惑。对于试卷的讲解,我发现在课堂上同学们都是被动的听讲,甚至有同学打瞌睡。针对此情况,我有新的打算。我从班级中挑选出历史学科成绩相对优秀的10多位同学,我利用课外时间把他们集中起来,先给他们讲解试卷,尤其是较为难的题目,我会讲解的很仔细和透彻,先把他们培训起来。大家各自分好任务,让他们在课堂上为大家讲解试卷。我发现一个现象:我讲解试卷,有的同学不听,甚至犯困。但是只要一换成学生讲解,同学们就来精神了。他们认真听讲,还会及时指出不足和不同的见解。课堂氛围一下子变的“活”了起来。我站在台下针对有争议的题目,做一个详细的讲解。此时我发现同学们一个个都是竖着耳朵认真听讲。讲解人员也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换,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此一来,历史课堂灵动了起来,同学们不是被动、机械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学习。

实施计划目的是让学生识记更多的知识,如同牢记更多具体的“一招一式”,高考时有能力识破高考历史这个“太极”。面对如今的高考,我们需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更要有一系列的计划去应对。面对一张张年轻、稚嫩的面孔,作为老师的我需要这样做。真心期望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高考改革尽快到来。

篇2:初探:教材与高考要求的差异

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曾经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 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 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 没有丝毫的隐瞒, 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而现在, 小学生不爱写作文, 怕写作文, 认为作文很难, 这与现行教材的作文教学有相当的联系:一直以来, 我们的作文教学, 大都是学生坐在教室内, 教师提出作文要求, 归纳出作文的要点, 帮助学生列出提纲, 教师讲读范文, 最后学生完成作文。这样, 在学生的作文中, 存在着普遍的虚假现象, 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漂浮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脱离了生活, 远离了大自然, 这样肯定不能写出感人的好文章来。

在新课程标准下, 我们就应该打破这种模式, 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作文时空, 开放的作文素材, 走向生活, 让学生作文贴近生活。比如, 学生在写作《家长会后》这一题目时, 有很多同学的作文都有编造的痕迹, 纯粹为了应付作文而作文, 坐在家中闭门造车脱离生活实际, 写出的作文一点也不感人, 然而有一个同学就将自己生活中的母亲每次参加家长会后的真实情况写了出来:是母亲的鼓励和宽宏大量, 使他树立了信心, 充分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 让生活充满阳光, 生活得更有意义, 写得非常的成功。另外, 教师还要善于及时的捕捉生活中的亮点, 收集素材, 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 到生活中去, 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感受生活, 从而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 从而激发我们的写作兴趣, 变以往的“要我写”为现在的“我要写”, 更好地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这样, 学生作文时, 素材就可以信手拈来, 有话可说, 而且说得真, 说得动情。写出的作文当然就感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写作就是学习, 是生活的一部分。

二、《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

我们有的同学害怕写作文, 写作文时认为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身边的生活缺乏观察或不善于思考。殊不知, 大至大千世界整个社会, 小至家庭, 叩击我们心弦, 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 我们每个活生生的“人”, 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 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 长流不息。在作文时的无言、无事, 而“望题兴叹”, 其根本实质就是缺乏素材, 腹中空空。古代有则笑话说, 一秀才写不出文章, 痛苦万状。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 对曰:“当然更难, 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 而我写文章是肚里没货。”学生写作文也是往往肚里没货, 缺少生活中的素材。因此, 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 学生要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把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 读到的, 想到的都收集、记录下来, 为写作积累各种素材。

三、《新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个性, 做到语句通顺, 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我们以前讲评作文大多是教师讲, 学生听的方式, 这样的评讲方式, 既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也无益于学生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形成。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就应该把新课标的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作文讲评应该走向开放, 师生共同评议, 生生共同评议。正如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教是为了不教, 改是为了自改, 学生养成自改的能力终身受用。”在作文评讲时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空间, 这样在互改交流、共享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个别有灵气的学生对同学的作文有独特的感受, 大胆发表其自己的意见, 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同学间互相启发, 取长补短,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评、写的能力。达到资源共享, 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写想象中的事物”;“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内容。”

篇3:初探:教材与高考要求的差异

关键词:高考历史;全国卷;福建卷;差异;应对措施

从2016年起,福建省高考失去自主命题的资质,开始与全国卷统一标准,虽然两者在考试内容和范围上保持基本一致,但是在具体知识点的考核和难度方面有明显差异。对于广大的考生和教师来说,需要他们及时的转变认识,正确的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对以后的历史课程教学形成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全国卷和福建卷的差异

1、在材料信息应用上的具体差异。福建卷的历史命题主要是以材料和情境作为命题基础,过分的重视情境材料的运用,在利用材料表明试题立意的要求下,只是简单地对于材料的表层信息进行应用与识别,在对材料的发掘深度上有所欠缺,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完全的释放[1]。而全国卷命题在应用材料信息方面注重对材料信息的整体深度进行挖掘利用,不只是停留在表层的识别提取方面。相同的历史材料信息,两者在信息的利用和理解方面存在着差异,结合具体的试题来说明。在2015年的福建卷第18题中,通过一个折线图来显示出1952~1960年我国工农业的生产总值变化图给出四个选项,分别是“过渡时期”农业产值始终高于工业产值;“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工业产值均高于农业产值;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期工农业总产值都实现大幅提高;“大跃进”时期工农业产值呈现背离状态。这道试题主要考核的是考生对于图片信息的提取阅读能力加之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比较能力,看起来考核的要求比较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解答过程中却是十分的简单,只要考生可以清楚的记住上述选项的起止时间,将相应的选项与折线图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不需要对这个阶段的工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和特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比较凑巧的是,在这一年的全国卷中第31题也考查了同样的内容,原题是通过一个综合的柱状图,给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中、美、英三国的主要工业指标的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具体有以下四个选项: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冷战制约了英美工业的发展,我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英美传统工业衰落。试题通过简单的柱状图隐含了多个信息点,在该题的解答过程中需要将这些信息综合分析,深入比较才能够得出答案。其一,是一五计划的时间,其二是三个国家的工业指标的增长速度比较,其三是增长速率的比较而并非数量。通过将这三个信息点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是由于工业基础的薄弱因而在五年计划期间的增长速率高于英美两国,而并非是数量上的超越。

2、在试题问题设置方面的差异。问题是一道试题体现最终考查目标的关键环节,问题的设置要围绕试题的立意和命题者的意图,体现一定的历史能力。福建卷在问题设置方面做的比较直接,在试题考查中重视对教材知识点的复述和材料信息的直接应用,如在王安石变法试题中,问题设置直接是对变法内容的重复,在经济上的表现又是直接体现在材料中,直接应用即可,深度和综合能力考查不够。而在全国卷中在对唐代币制改革的考核中,所设置的两个问题都是无法通过材料直接得到答案,同时在教材中也没有明确指出,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接概括材料的能力,历史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

二、历史教学中针对差异的应对措施

1、培养学生由知识方面向能力方面转化。通过对比全国卷与福建卷的差异,可以知道全国卷考查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简单的考查知识点的准确识别和复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重新构建历史知识框架,挖掘知识点的深度,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对所有知识模块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相互之间的渗透,通过多个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分析和挖掘,找到所学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比如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中,可以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以及社会阶层的变化等方面分析,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力有较快的提高

其次,加强对知识点的比较,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将两种以上的类似历史事物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对比,重点分析其中不同的方面,以加深对于事物本质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以及比较鉴别能力。通过对于事物不同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深化历史认识。同样借助两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通过不同层次的比较可以得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征以及各自的成因,同时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的。最终,要加强对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方面的培训。

2、由重视教材向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转变。经过比较可知,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在命题上已经不再局限与教材之中,而是通过灵活的运用实行命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对教材进行活学活用,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全新的问题情境,对教材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不是对教材知识点的机械教学,而是教师要对于教材进行结合实际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教材中所未提及到的一些知识点和客观历史事实,拓宽学生的视野。

总之,在全国卷的标准之下,福建的广大教师要体悟到全国卷的考核要求,转变和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全新的理念来指导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与巩固,重新构建知识框架,适应全国卷考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林起汛.全国卷模式下福建历史高考的应试策略[J].考试周刊,2016,(9):4-4,5.

[2] 许丽红.浅谈高考历史全国卷与福建卷的差异及应对之策[J].新课程·下旬,2016,(3):505.

[3] 林德田.高考全国卷背景下历史教材的使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4):128-129.

篇4:高考化学复习回归教材策略初探

关键词:高考化学复习,回归教材,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高考备考复习通常采用三轮复习的方式。一轮复习强调章节复习、注重夯实基础;二轮复习强调专题复习,注重训练热点;三轮复习强调综合训练,注重查缺补漏。因此在第三轮复习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强化训练之外,通常还会在高考前的两周时间里回归教材。一直以来,不少高三教师以为让学生把教材从头至尾地读一遍,记住里面关键的内容即是查缺补漏、回归教材了,这样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

那么,教师该怎样带领学生回归教材呢?通过回归教材又应达到怎样的目的呢?如果我们缺乏深入的思考,回归教材往往只能成为一种形式。

二、回归教材的目的

“教材是创设高考试题的丰富素材,教材学生人人都有,试题贴近教材,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命题原则。”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如是说。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从命题的角度看,在课本上能找到高考题的影子,高三复习必须用好教材。那种只用教辅而轻视教材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通过回归教材,重温例题习题、领悟思想方法、关注细节规范、理清知识网络,完成从基础到能力、从能力到基础的融汇贯通,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复习效果。

三、回归教材的策略

1. 暴露练习问题,激发回归动机

绝大多数学生往往认为,教材内容简单,早已把握,且内容的难易程度又与高考差之千里,没有回归教材的必要。此时可运用问题驱动,即先让学生做一些教材中有描述而学生往往容易忽视的、以教材内容为背景的高考试题,通过学生产生的错误暴露问题所在,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回归教材的动机。

【例1】“有时为了延长果实或花朵的成熟期,需要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来吸收水果或花朵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的要求。”请学生对此做出正误判断。学生对该内容感觉很陌生,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我们可以直接投影人教版必修2教材第69页的原话引导学生判断正误并作出合理解释。

【例2】某有关实验操作与结果是否相符的试题如下:“在试管中加入3~5mL Na2SiO3溶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静置,可观察到不透明的胶状物质生成。”学生若对人教版必修1第76页实验4-1硅酸胶体的制备操作不熟悉,对酚酞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判断时难免会犹豫。

一套相关的练习做下来,学生会暴露出不少问题,可激发其回归教材的强烈意愿,这种强烈的意愿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教材回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学生自主研读,教师点拨引导

回归教材不是靠背教师总结出来的常见考点对应的教材内容去被动学习,而是学生在发现自己存在的知识盲点和漏点的基础之上主动研读教材。回归教材不是简单地浏览书本,而是有选择地读、有方法地读、有目的地读,通过自主梳理、总结和加工,在教师的点拨之下,构建适合自身特色的知识网络,这样的回归教材才是有效增分的最佳途径。

结合近年来高考考查的教材背景内容与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教材时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以提高研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课本中的实验。弄清课本上几十个典型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及主要仪器的名称、使用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

(3)研读课本例题与习题。

(4)研读课本中的边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研读引言。引言是内容的总纲,阅读引言有助于学生对教材整体内容的把握,它经常是情境型考题的背景。

B.研读正文之后的结束语。正文之后的结束语是对正文内容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或者是对正文内容的引伸与拓展,这也正是高考考题在课本基础上的拓展点。

C.认真分析教材插图(包括模型图、示意图和曲线图等)。

D.课外阅读资料(包括资料卡片、科学史话、科学视野、实践活动等)不能放过,资料是获取正文补充信息的途径之一。

3. 整合相关内容,理清知识体系

学生应考的关键是在考场里能够根据题目所考查的内容快速地在自己所构建的知识体系中寻找对应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网络也就成了复习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回归教材时就是要在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帮助学生再一次理清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到融会贯通。

新教材在关注科技前沿、关注知识的来龙去脉、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学科本身的知识呈现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螺旋上升”的理念。所以回归教材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每本书的目录,一是帮助学生在回归教材的过程中理清各独立板块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打破章节之间的界限,将知识结构进行必要的再梳理,整合相关内容,建立知识结构体系。

以电化学部分内容为例,人教版教材除了在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中提到原电池装置和常见的化学电源外,在必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专门用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分类介绍了较为全面的电化学内容,其第一节至第四节分别是原电池、化学电源、电解池和金属的电化学。因此回归教材时就应该通过目录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将两本书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复习。

4. 编题强化训练,巩固研读成果

这一步是回归教材至关重要的一步。通过完成教材内容的习题改编并组织强化训练,可以检查学生研读教材的效果,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正确复述、再现和辨认的能力,达到夯实基础、查缺补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例如,有关选修四P18实验7“锌和硫酸反应速率的测定”改编试题如下。

【例3】测定锌和硫酸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需要测定不同的数据。请根据你设计的测定方法,填写需要记录的数据及单位:(1)_________,单位_________;(2)________,单位________。根据你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后可求得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反应速率,单位是_____________。

练习考查了学生对本实验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了回归教材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分析近三年的高考实验题不难发现,很多实验题都有教材实验的影子,往往是教材实验的组合、改造或延伸。所以在一轮和二轮复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研读教材相关实验,并通过改编习题加以巩固,可帮助学生回归基本点、突破重难点,有效增分。

篇5:初探:教材与高考要求的差异

[关键词]高考 英美文学作品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38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的接触和了解,有利于促进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对培养学生英美文学作品欣赏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拟从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的三个层面——文字层面、文学层面、文化层面展开思考与分析,解读这三个层面的意蕴,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

一、聚焦文字,诗意解读

英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层面是文字层面。作者通过文字来表情达意,时代背景不同,作者的写作手法、遣词造句都有差异,这更使得透过文字来解读文学作品显得格外重要。对文学作品的恰当把握是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实现对文学作品更高层面理解的基础。然而文字层面的理解,并不是追求对文学作品中每个词义的理解面面俱到,而是要求教师通过自身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抓住英美文学作品中特别的字眼或段落,通过对文字的推敲与理解,帮助学生实现与作者的共鸣,紧紧地抓住文学作品的灵魂,从而体会到文学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与神韵。

1.借助工具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碰到难以理解的词汇,可让学生查阅词典等工具书,通过勤动手、勤动脑的方式解决问题。经历了寻求答案的过程,答案留存的印象将更为深刻,这同样适用于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

在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第八模块第一单元中的Project 板块介绍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A Red, Red Rose”,诗中好多单词为古语,比如:thou=you(主格,“你”,相当于中文古字“君”或“卿”),thee=you(宾格,“你”,亦相当于中文古字“君”或“卿”),fare thee well=farewell to you=say good-bye to you(“再见”)。亦用方言,较显亲切,如:luve=love(“爱人”,“爱”), melodie=melody(“乐曲”), gane=gone(“逝去”), ware=were(are过去式,“是”)。这些单词学生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很少接触到,如何理解这些古语的意思,显得十分重要。利用查词典和其他工具书的方式,让学生对照、理解,就能顺利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对词的理解,推衍到特定的语句中,再融入具体的语境中来理解词语所蕴含的特定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体会诗人炽烈的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和忠诚,从而更好地融入这首诗的意境之中。

2.尝试“猜一猜”

“猜一猜”的方法在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文学作品。这种方法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英美文学作品閱读学习妙趣横生。学生通过读,可以对英美文学作品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好胜的学生心中将产生强烈的表达愿望,渴望说出自己的感受,但又心存犹豫,害怕说错。而一个“猜”字减轻了学生们的心理负担,猜错了也不要紧。他们可以自由地诉说,甚至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一点认识大胆地展开想象。这其实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在生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下,思维碰撞出火花,部分学生会在猜测中产生“顿悟”,使班级及全体的合力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此时教师就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适当鼓励,但尊重学生个体的理解。

在学习Pete Hamil的“Going Home”(《老橡树上的黄丝带》)一文时有一道题是这样设置的:The underlined part “Howard Johnsons” is most probably a(n) .让学生通过阅读猜测这是一个什么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并说出相应依据。有学生说这是车站,有学生说这是餐馆……虽然这个环节在整堂课之中并不算很出彩的环节,但“猜一猜”让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这也反映出教师心中有学生。只有民主的课堂才能让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回归到本位。

3.力求正迁移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之上,新问题的解决总是受到先前问题解决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实现知识之间的迁移,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一个时代,语言的表达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常常会让某种表达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同样的字词有时会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哪怕是在意象的选择上。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这样的相通点,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作点拨,让学生更好地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如在阅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时对其中的古英语如thou有所了解,在阅读如“Ode to the West Wind”,“A Red, Red Rose”这样的作品时,这个难点自然不攻自破了。如此,强调“迁移运用”的方法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这方面的意识与能力,达到英语学习的更高境界。

二、回归文学,感悟意象

英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文学的层面。在这一层面引领学生遨游于英美文学作品之中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产生情感上的跃动,逐步进入对英美文学作品的体验过程,为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打动,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即共鸣,对作品做出新的思考和探究。一般说来,在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悟环节中,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们往往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采用多种策略,构建英美文学作品阅读之桥。

1.了解作品背景

英美文学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美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很多英美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些文学珍品,隐含人类对日常平凡生活的思考、人生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因此,了解文学作品和作者背景,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基调,更准确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特定含义,避免误读。

2.创设恰当情境

由于大部分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情境与学生生活的年代相隔甚远,而且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体验,使得学生在阅读时很难融入文学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之中。各种意象构成作品的意境。如果阅读过程中把意象作为一个单独的词抠出来,那只能成为一个语词,而不是意象。意象一定具有整体性,具有生命性,具有文化性,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它特有的形象和韵味。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那个“境”当中去。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品味意象。

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播放一段能够呈现当时情境的视频,通过声音、画面,让学生静静地感受,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意象就能够较好地留在学生的心中。

3.发挥合理想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学作品的意境之中,除了创设情境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合理想象,这样也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到意象所传达的神韵,实现学生与作者之间内心情感的共鸣。

4.调动生活体验

已有的经历常常能够唤起学习者的心境,让理解的达成更为容易,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三、改变观念,挖掘文化

在长期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忽略把英语的学习上升到文化层面上,只讲求简简单单教英语,因为他们觉得“文化”对于学生而言是“大而空”且很难触及的概念。事实上,文化的感受、经典的感受可以通过具体的文本、具体的课堂得到具体的实现。文化层面的实现恰恰是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的超越。营造具体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有所感受即可,不必要求学生达到一致的程度。从某个角度来说,第三个层面的英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就像一个引子,对文学作品之中存在的文化现象加以研究,抛砖引玉,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这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当尽量尝试的。

如在阅读海明威的“The Old Man and the Sea”时,学生往往很难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意蕴,其难点不是单词、语法,而是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文化,探求韵味。作品最后一段描述了老人睡觉的场景,学生肯定能够理解语句所表达的意象,却未必能理解老人睡觉的姿势,更未必理解这样一个睡姿所表现的文化内涵。这是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图,说明作者有意识地把老人比作基督的化身,巧妙地把基督精神融合在作品当中。海明威用他创作的形象来传达对硬汉精神的向往和崇拜,他的“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的精神使人们在充满挫折和绝望的世界里受到鼓舞,看到了希望。学生如果不能充分理解主人公兼有“人性”和“神性”的双重身份——硬汉精神及其现实意义的话,根本谈不上探究作品的价值,那么增强高中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培育其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提升其科学文化素养也都是空谈。

事实上,英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并不是严格区分的,在一堂阅读教学课中,它们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只有抓住了对作品中特别文字的深度解读,才能感受作品的意象,体会其妙处,从而领悟到作品的真实意境,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理解,即通过具体的文本来感受文化的魅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充分重视并努力探究如何更好地达到对这三个层次的解读,继续寻求多样化的策略,以便让我们英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定。

[ 参 考 文 献 ]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齊俊.例说“夜莺”意象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体现[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2).

[3]胡媛媛.文化教学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复旦中学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篇6:学生的差异性与差异教学初探

一、学生性别差异与教学

总体而言, 女生观察事物比较细, 记忆力强, 表现能力好, 多擅长于形象思维。男生则兴趣广泛, 好奇心强, 胆大好动, 对有兴趣的事物注意力更集中, 但男生观察事物常常不细心, 学习上也常有不够认真的表现。基于上述分析, 学校的教育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点, 既要承认性别差异给学生身心发展各自带来的特点, 又要明确男女学生智力发展可能达到的高度是相同的, 有效地促进其发展。

二、学生智力差异与教学

学生在智力发展上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对智力超常的学生进行教育首先要注意早期发现、早培养。其次在培养过程中要全面打好基础, 发展个人特长。及时对智力缓慢及弱智儿童进行教育, 同样的应当特别重视除设立弱智学校, 弱智班进行特殊教育外, 在普通学校教师对智力发展较晚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 逐步促进其智力发展。

三、学生非智力因素差异与教育

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呈复杂状态, 通常表现为方向、性质、强度等方面的差别。有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 有的学生自我提高的动机突出;有的外向趋于鲁莽, 由此形成不同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与推动作用, 进行有针对的教学,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独生子女的教育

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明显的特点是:身体发育普遍较好, 智力发展比较早, 然而, 独生子女在品德行为习惯上的欠缺较为突出, 表现任性, 以自我为中心, 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对独生子女的教育要扬长补短, 树立科学全面的教育思想。要克服单纯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养成良好的品德, 行为习惯的倾向, 加强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

篇7:初探:教材与高考要求的差异

【关键词】教材出版;文化差异;策略

【作者单位】马静,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当前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5000万。我国实施“走出去”的国际汉语教育政策,在全球开设的孔子学院达500多家。“汉语热”带动了各国学习者对汉语教材的学习热情。汉语教材成为向国外输出的重要的图书品种之一。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伴随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也发生了变革,从最早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推广”发展为“汉语国际传播”,成为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为依托的全球性对外文化传播活动。研发出版更多优质的汉语教材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汉语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外文化传播战略。中国与世界各国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差异,无论是中国语言文化还是图书出版,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都面临如何跨越文化差异,适应海外市场需求,有效实现交流融通这一突出的问题。秉持先进理念,开发多样化形式的教材,细化教材分类,体现时代特色,将是今后对外汉语教材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对外汉语教材中存在的文化冲突问题

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提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各国、各民族由于价值理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彼此间容易产生文化冲突。汉语国际推广遍布世界不同的文化区域,需要重视和考虑文化差异问题。

国际传播背景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冲突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许多教材的编写理念多从主观思维从发,未充分考虑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特征,没有研究国外读者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和语言接受习惯。正如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所说,“真正的问题是不能贴近外国人的思维和生活习惯。”二是很多教材内容选材于我国传统文化,但由于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差异大,难以为外国人所理解。例如,教材中 “愚公移山”的故事,对于外国人来讲就很难理解,需更换具有文化相同性的内容;有的教材内容与时代脱节,教材中描述的场景和生活与国外读者的实际生活相距太远,难以引起文化互通和共鸣;有的教材内容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哲学理念做适度变通,使得外国学习者很难理解和接受。三是有的教材内容涉及国家意识形态或宗教禁忌,很容易产生隐性冲突。四是教材编写出版没有针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做特殊处理,难以满足不同国家、地域汉语学习者的不同需求。这些问题导致许多汉语教材在国外使用时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使得对外汉语教材无法在海外市场生根立足,成为制约汉语教材国际化推广的瓶颈。

三、从国际传播角度看教材文化差异冲突的融合策略

国际传播是指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活动,其本质上是跨文化传播。对外汉语传播已成为当前一种活跃的国际传播活动,可以更多地借鉴国际传播理念,提升传播效果。从传播学角度看,传播者即教材编写者,传播内容即教材内容,传播媒介即图书,传播受众即教材使用者,传播目标是为受众服务。对外汉语教材应立足全球传播视野,与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环境深度融合,增强教材的适用性,使教材更好地为学习者所接受。

1. 教材内容要考虑学习者的文化背景

国际传播要求传播者设身处地考虑不同国家、地区受众的文化传统、文化理解力和接受心理,以贴近和适应受众群体的多样化、差异化需求。对外汉语教材内容应尽量贴近学习者的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学习语境。

(1)选材契合国外文化环境。各个国家均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每个学习者都是带着当地厚重文化特征的独特个体。例如,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它的历史文化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特别强调要关爱残疾人和弱势群体。在为美国编写的对外汉语初级教材中,教材所用的人物形象可以参照本土初级教材的人物设置风格,还可以适情加入特殊群体等。而教材编写者在编写阿拉伯地区的教材时,不宜设计男女生对话、同桌或共同学习的场景,避免产生文化不适。不同国家的教育模式也有很大差异,教材编写者在对学生活动进行设计时也要特别注意这些不同。例如,英美等国家学生上课经常采取辩论、讨论的学习方式,喜欢合作学习,教材中就不宜设计类似分组竞赛性的练习,学习情境的设置也应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而单元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等也要与当地教学习惯相适应。有些对外汉语教材照搬我国汉语教材的内容,大力宣扬我国的文化在世界文明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容易使一些文化弱势国家的学习者在心理上产生文化压迫感。教材编写者应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价值,换位思考,使用当地受众易于接受的平等话语。教材编写者还应注重避免涉及当地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禁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隔阂和冲突。

(2)导入当地文化因素,还原真实生活语境。对于语言学习而言,在真实语境中发生的真实对话,应用性强,易于为学习者所接受。从国际传播角度来说,受众更容易接受那些与他们本土文化接近的语言内容,而文化差异过大的信息则容易引起误解,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对外汉语教材语言材料的选择应贴近外国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恰当的话题让学生运用汉语描述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如使用国际知名度高并成为“中国符号”的事物元素来创设教材场景,如北京、长城、故宫、熊猫和功夫等,这些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对外汉语教材中要适当加入与当地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要素。例如,给德国编写的汉语教材,教材编写者在创设对话情境时,可使用柏林、慕尼黑和莱茵河等地名作为主人公的出生地;谈到节日风俗时,教材可以涉及万圣节、圣诞节和啤酒节等;谈论饮食文化时,教材可以涉及猪脚、香肠和姜饼等特色食品。因为,熟悉的语言信息,如人名、地名和传统风俗等能很好地消除文化陌生感,增进文化亲近感。

nlc202309090859

(3)注重体现时代性。国外学习汉语的主体是年轻人。很多外国年轻人对于了解当代中国的国情和流行文化的兴趣要大于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外汉语教材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的传播,首先应是对于现阶段中国文化的传播,在此基础上逐渐展示历史文化。古代文化和近现代文化中的名家名篇,只能放在高级教材中,并且数量也不宜过多。很多年轻人学习汉语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他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满足日常交往所需。对外汉语教材要做到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按学习者的学习程度和理解程度合理安排,摒弃那些已经过时的、负面消极的文化内容。

2. 教材语言和表现形式应易于接受

国际传播讲求传播体式的适应性,即尽可能地采用受众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传播信息内容的选择与编排要与国际接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出版同样要注重内容的国际共通性,舍弃那些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或缺乏文化共识基础的语言内容。

(1)教材体式体现国际化范式。教材编写要树立全球文化观,着眼于融通中外文化,创设全球传播语境,以国际视角编辑教材内容,增强文化的融通性。同时,教材编写者要基于文化共性的传播原则,加强对共同价值观、文化共性的研究,选择既有中国文化理念,又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便于实现价值观对接。教材内容编排应体现多元文化,采取中外文化混编、中外文化对应的形式,在介绍中国历史、文化习俗时,与目标国的历史及文化风俗进行比较,达到不同文化互鉴的目的,消解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除此之外,教材编写者还要关注当地的流行文化,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比如,针对日本年轻人热衷于动漫的特点,对外汉语教材可以适当增加经授权使用的动漫插图,增加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为了消除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时间隔阂,对外汉语教材可以适度以现代文化诠释古代文化内容。例如,在介绍《孙子兵法》内容时,对外汉语教材仅仅解释作品的文化内涵恐怕不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若将《孙子兵法》中的战争策略创新性地与西方现代商战谋略案例结合阐述,或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内容设计上瞄准国际化定位。对外汉语教材对教材中每个人物都要精心设计,从人物的年龄层次、性别比例到人物卡通形象都要反复推敲,使人物设计符合当代国际通行的教学方法。例如,教材在讲述网络时代年轻人的生活时,可以不再采用以往常规的自我介绍,而用脸书(facebook)界面的形式来展示,更贴近当代生活。对外汉语教材中话题的选择要更具现代性、趣味性、真实性与互动性,比如,健身、旅行等话题更易为年轻人所接受。同时,对外汉语教材要坚持精准适度输出中国特色文化。现行对外汉语教材内容过于庞杂,给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学习障碍。教材应充分考虑内容的可接受性,输出的内容要体现主流、精炼和通行的特点,尽量减少生僻词语、复杂句式及不必要的背景知识。同时,对外汉语教材要注重选取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与世界其他地区价值观的共通之处作为教材内容,这样更易被广大学习者理解并接受。

3. 教材出版体现不同区域特征和国际合作特色

国际传播强调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力求细分市场,实现传播分众化、对象化;对传播产品进行分层设计、定向直供,做到量体裁衣、精准推送。

(1)加快国别化教材建设。一方面,教材编写者要加强国际化的核心通用汉语教材建设,即稳固并扩大主干汉语教材的出版,努力打造更高层次的核心经典产品;另一方面,教材编写者要不断研发、出版满足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汉语学习者需求的多样化分支汉语教材。针对当前汉语学习教材需求最旺盛的国家和地区,教材编写者要加快编写相应的国别化、区域化的特色教材,提供理念相通、文化契合和特色鲜明的教材,以“入乡随俗”解决教材“水土不服” 的问题。教材编写者可以邀请当地语言教育专家参与教材出版,根据当地文化习俗改编汉语故事,或依据汉语教材进行再创作,使之更有当地文化的味道,更易被当地读者所接受。

(2)拓展国际合作,促进教材出版的国际化运作。一是教材编写者要加强各国孔子学院之间的合作,联合国内外语言专家,加强对汉语与不同语种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更新教材编写出版理念。二是教材编写者要聚合海外汉语语言学专家、一线教学工作者等,建立长期合作的跨国教材编写团队,不断壮大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力量。语言学专家可以从语言习得理论上对教材编写提供指导,一线教学工作者可以为教材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提供建议。三是教材编写者要以国际化视野革新教材研发机制,以对外招标、中外合编等多种形式,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出版机构的合作,从组织策划、市场调研、选材编写到出版发行,按照国际化图书的出版运作流程,把握国际市场需求,使教材的出版模式更符合国际出版范式。

4. 采用先进模式和手段增强教材的国际通用性

国际传播注重借鉴国际先进传播经验,运用先进传播技术,不断促进传播水平的提升。对外汉语教材同样应学习借鉴国际畅销教材的出版经验,并加大运用新媒体技术促进教材的国际化、通用化建设。

(1)借鉴国际知名外语教材出版的经验模式。每一套国际外语教材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成果,而专业的对外汉语教材出版者除要研究教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之外,还要加强对传播学、文化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的研究。发达国家的语言教材出版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如《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等畅销教材的编写出版模式都很有代表性,国际化通用程度高,在世界各地拥有无数的学习者,长销不衰。这些语言教材范本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2)提高出版设计水平,精准推送。教材编写机构要加强与当地优秀出版机构的合作,提升教材的设计编印质量。教材编写者要关注装帧设计的细节问题,从颜色、字体、排版形式、用纸到段落、标题设置等都要进行很好的处理,以符合当地学习者的阅读喜好、审美习惯,增强读者的购买欲望。

(3)大力开发立体化、数字化教材。对于对外汉语教材而言,其内容的适用性固然重要,同时,媒介形式的恰当运用同样不可忽视。汉语学习的全球化给对外汉语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的传播媒介也给对外汉语教材内容提供了新的载体和表现手段。对外汉语教材出版要紧随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运用现代化传播媒介和手段,研发纸质、电子和数字等多形态教材产品,制作出更多与国际接轨的立体化教材产品。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机构要与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实现教材的多渠道营销,并以全方位的服务赢得学习者的信任,满足新媒体时代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者的需要。

[1]骆峰.汉语国际传播的性质、体系和模式[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3(1).

[2]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孙晓明.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词汇等级标准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篇8:初探:教材与高考要求的差异

如何使我国出口鞋类产品达到贸易国/地区的法规与标准要求, 降低乃至消除国际技术贸易壁垒, 是值得行业深思探索的课题。

1 概况

1.1 美国市场

美国是我国鞋类出口的最重要市场。进入美国市场, 应随时关注美国的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 美国科学技术水平较高, 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同时美国对安全卫生指标十分敏感, 尤其对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趋严格, 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 通过立法手段, 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限制, 而这些标准都是根据美国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 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要想进入美国市场, 面临的技术障碍不容轻视。

1.2 欧盟市场

欧盟是我国鞋类出口传统市场, 其大多数成员国属于高收入高消费国家, 品牌意识很强, 是一个包括各种消费层次的大市场。虽然意大利、西班牙是世界上的制鞋强国, 但由于欧盟产业结构的调整, 欧盟鞋类市场越来越依赖进口, 同时对鞋类的人均消费量也呈上升趋势。欧盟对于消费品的安全性高度重视, 尤其是对一些已经被证实的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含量的控制十分严格, 各种指令、法规的出台, 令中国鞋类产品出口面临着较为严苛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1.3 欧美召回案例及原因分析

1.3.1 召回案例

2009年西班牙检测出我国出口鞋类产品使用的防霉片中含有禁用物质富马酸二甲酯, 同年欧盟非食品类产品快速预警系统 (RAPEX) 通报了中国鞋服产品禁用偶氮染料超标;2009年3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CPSC) 召回铅含量超标的彩色鞋面中国产女鞋;2012年欧盟RAPEX因鞋上装饰花/金属钉/纽扣等小零件易脱落通报了中国产童鞋;2014年RAPEX通报了六价铬超标的中国产女鞋和偶氮染料超标的男鞋等很多案例。

通过统计分析, 召回主要集中在化学物质超标和童鞋小附件安全性两大质量问题上。

1.3.2 原因分析

我国鞋类产品因质量问题遭遇召回、退货引起的经济、声誉等损失难以估量, 这些都迫切要求我国企业提高对欧美安全规则和标准的意识, 强化生产的监管和产品检测, 从而提高产品安全性, 提高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心。通过对相关召回事件调查研究发现, 主要原因如下:

(1) 欧美法规更新较快, 企业信息滞后

欧美对安全要求及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 (CPSIA) 、欧盟REACH法规等的更新修订, 对物理机械、卫生和化学性能要求更加苛刻, 使我国鞋类产品安全指标达不到其新标准法规要求。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不具备及时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从而出现信息滞后、产品出口不符合新标准要求的情况, 造成产品出口遭到通报、召回。

(2) 不符合出口目的国/地区标准要求

虽然我国有些企业对于欧美法规标准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在欧盟内部有些国家或美国各个州还有自己更加严苛的法令法规, 如德国《消费品条例》 (第18次修订) 明确规定皮鞋中的六价铬不得检出 (检出限3mg/kg) , 美国伊利诺伊州最新铅害防治法规定在铅含量超过40mg/kg的儿童产品上, 其警示标签上应含有清晰的风险警示信息 (即当涂层铅含量在40~90mg/kg、基材铅含量在40~100mg/kg之间时, 需要加贴警告标签) 。

2 国内外法规标准比较

2.1 国外情况

2.1.1 欧盟

在欧盟的技术法规体系中, 指令占有主导地位, 其他是以条例和决定的形式出现。

除了规范鞋类产品主要部件材料标识的94/11/EC指令外, 欧盟很少有直接针对鞋类产品的法规, 但其许多涉及产品安全要求的法规都同样适用于鞋类产品。除一般性的产品安全要求外, 很多法规涉及到环境、人体健康、动物福利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并对化学品的使用做出了严格限制。

以下是几个对我国鞋类出口影响较大的欧盟相关指令法规:

(1) REACH法规

REACH法规 (Registration, E v a l u a t i o n, A u t h o r i z a t i o n a n 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 1907/2006/EC) , 是一部关于化学品注册, 评估和授权的欧盟法规, 于2008年开始实施。从目前召回案例看, 化学物质超标的案例多数与此法规有关, 这是一个对我国鞋类产品出口影响巨大的欧盟法规。

REACH法规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一项化学品管理法律, 覆盖面非常广, 涉及包括消费品在内的3万多种化工产品及其下游几百万种产品。其中REACH法规以附录17的形式取代了原来的7个化工产品管理法规, 该附录中现已列出了63种限用物质清单。

从近几年发展趋势看, 不时有新的化学物质加入到清单中, 该清单有逐渐加长的趋势。迄今为止, 只有少数几种物质因列入其他管控更严的法规而从该附录中删除, 如2011年3月2日欧盟 (Eu) 207/2011条例, 对附录17进行了修改, 将涉及联苯醚的五溴代衍生物和全氟辛烷磺化物的原No.44及No.53条删除, 原因就是EU850/200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令) 的修订指令EU 756/2010对联苯醚的五溴代衍生物和全氟辛烷磺化物有了更严的管控。

近几年因毒鞋、毒沙发而引起公众关注的防霉剂主要成分富马酸二甲酯, 其相关限制要求已列入REACH附录XVII中的No.61项;二取代或三取代有机锡化合物因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欧盟已在所有消费品中限制使用, 相关要求已列入REACH附录17中的No.20项;此外还有广受关注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 (6种) 的限量要求, 也列入REACH附录17中的No.52项。

从以上各限量物质的要求可以看出, 我国鞋类出口企业在组织生产、原料采购时, 一定要对REACH附录17的更新保持及时的了解和掌握。

(2) 2009/563/EC鞋类生态标签指令

该指令是关于建立鞋类生态标签评价标准的决议。生态标签, 又称欧洲之花, 自1992年启动以来, 执行自愿性使用制度。

欧盟建立生态标签体系的初衷是希望把各类产品中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佼佼者选出, 予以肯定和鼓励, 从而逐渐推动欧盟各类消费品生产厂家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使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 直至最后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 都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生态标签同时提示消费者, 该产品符合欧盟规定的环保标准, 是欧盟认可的并鼓励消费者购买的“绿色产品”。

虽然加贴生态标签属于自愿, 但加贴生态标签的产品必须符合生态标签标准的要求, 它对市场消费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3) 通用产品安全指令 (2001/95/EC)

欧盟G P S D (《通用产品安全指令》, General Product Safety Directive, 2001/95/EC) 指令于2004年1月15日正式生效, GPSD提出了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 适用于除食品以外的一切消费产品, 特别是对无专门法规 (包含通用指令和特定产品指令) 规定的产品安全要求, 做出了基本规定。因此, GPSD是一系列产品安全专门法规的基础, 从产品风险控制、产品安全责任等方面, 对专门法规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指令在欧盟范围内极大的增强了成员国间对危险品的信息沟通与信息共享, 即在一国或一地区一发现某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整个欧洲地区都会对此产品进行有效监控。

(4) 鞋类主要部件材料成分的标签指令 (94/11/EC)

该指令是为了协调欧共体各国的鞋类标签制度, 消除贸易障碍、防止欺诈及保护共同体内鞋类行业的合法权益。鞋类标签应标识出鞋类3大部件 (帮面、衬里和内垫、外底) 的材料成分, 应在鞋面、衬里和内垫及外底的图标旁边, 用文字或图示标注出相应的材料成分。

(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令 (850/2004/EC)

该指令的最新修订案是 (EU) N o.5 1 9/2 0 1 2, 其涉及联苯醚的五溴代衍生物和全氟辛烷磺化物 (PFOS) 、短链氯化石蜡 (SCCs) 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OPs) 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 在REACH法规中, 短链氯化石蜡条款只管控在金属加工和皮革油脂浸泡液两方面的应用, 而这次POPs指令的修订, 扩大了短链氯化石蜡的管控范围 (限用范围扩大到所有物品) , 与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相关会议的决定一致。

(6) 其他相关指令/法规

欧盟各国在遵从以上指令/法规的同时, 可能还有严于欧盟指令的规定, 如德国《消费品条例》 (第18次修订) 明确规定皮鞋中的六价铬不得检出 (检出限3mg/kg) 。因此出口到欧盟的鞋产品不仅要满足欧盟相关法规标准的技术要求, 还要注意目的国的相关规定,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1.2 美国

在美国, 与消费产品安全有关的联邦法规由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 (CPSC) 制订, 包括安全标准、管理规定、特殊标签要求和认证要求。不符合上述法规要求或存在实质性危险的产品, 不准进入美国, 已进入市场的应从市场召回。

除了特殊领域的安全防护鞋外, 一般的鞋类产品在美国没有统一的标准, 美国鞋类标准主要是由美国材料和实验协会 (ASTM) 制定, 主要涉及鞋类零部件和检测方法标准。以下是对我国鞋类出口影响较大的美国指令法规:

(1) 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 (CPSIA)

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于2008年8月14日正式生效, 是自1972年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CPSC) 成立以来最严厉的消费者保护法案。涉及玩具、童鞋等产品, 同时该法还在不断的更新当中。

该法案中对儿童产品中铅含量的要求更为严格, 与鞋 (主要是婴幼儿鞋、儿童鞋) 有关的主要内容有:1表面涂层总铅含量限制, 不得超过90mg/kg;2对产品非表面涂层, 即基材中的铅含量进行控制, 可接触基材总铅含量不可超出100mg/kg;3每种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不得超过0.1%。此外, 还有一些其他规定。

(2) 《美国联邦法规汇编》 (CFR) 16CFR24

16CFR24《皮革及皮革产品选择指南》规定, 如果使用“皮革”或其他暗示为皮革的不恰当的词来描述非皮革产品, 则是不公正和具有欺诈性的, 也是违法的。

(3) 原产地标志

根据经修改的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04条规定, 对原产于国外的每一进口产品, 都要求必须在其醒目部分 (或其包装外壳) 打上清晰的、不易擦掉的永久性标记, 使美国的最终购买者能从产品本身 (或其包装外壳) 认出该产品用英文写的原产国的名称。如附加的标记或标签可能使人对真正的原产地产生歧义, 须添上“X (国) 制造”。

(4) 联邦州相关法规

在美国除了以上法规在美国境内各州适用, 各个州也可制定更严苛的规定, 因此当鞋类产品出口到美国时, 不仅要符合以上法规, 还应对最终销售地、美国具体某个州的规定予以充分了解。如加州65号提案限定服装、皮革制鞋类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NOP) 含量不得超过1000mg/kg (0.1%) , 此外还对铅、镉和砷含量进行限定;伊利诺斯州最新铅害防治法规定, 铅含量超过40mg/kg的儿童产品, 其警示标签上应含有清晰的基于风险基础上的信息 (涂层铅含量40~90mg/kg, 基材铅含量40~100mg/kg之间时, 需要加贴警告标签) 。

(未完待续)

摘要:分析了我国鞋类产品出口欧美遭遇召回、退货事件的原因, 并结合召回案例对欧美与我国鞋类相关法规标准技术要求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探讨并提出了企业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建议和措施。

上一篇: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下一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数理结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