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利用

2024-05-29

比较利用(精选十篇)

比较利用 篇1

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好,要想学好后面的知识是比较困难的。新知识是从旧知识的内容发展起来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的逻辑关系,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的教学条件,对教材中的内容予以处理。

[案例一]:比的基本性质

在进行《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时,如果仅仅通过举一些例子来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不完整的。教师首先从除法、分数、比的关系入手,让学生把12÷4,转化为,再转化为12:4,感知这三部分知识的紧密联系。然后教师风趣地说:“这三部分知识就好比三胞胎兄弟一样,大哥(除法)有一个商不变的性质;二哥(分数)也有一个分数的基本性质;大家猜想一下小弟(比)会有什么性质呢?”学生不难得出可能也有跟除法、分数相类似的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比值不变。接着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有的举例子进行验证,有的直接把比看成分数形式进行说明。经过比较,学生进一步认清除法、分数、比这三部分知识间的关系,形成了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二]:按比分配

实施层次1

师:我们先做一个智力闯关的游戏,男生、女生各选两名代表参赛,胜利的一方将获得我精心准备的大奖(学生选代表)。

课件出示题目:

智力第一关:将12:9和25:100化简。

智力第二关:王叔叔家大卧室的面积是30m2,小卧室的面积是25m2,大卧室和小卧室的面积比是多少?

智力第三关:把10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2份占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米?

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师:两队的代表都不错,都回答对了问题,两队是并列第一,老师这里有18支笔的奖品该如何进行分配呢(板书:平均分18÷2=9支)?

教师:实际上,我们以前所学的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一个数量按1:1进行分配(板书1:1)。能具体说说把18支铅笔按1:1分给两个队的意义是什么吗(学生相互交流,体会平均分和比之间的关系)?

实施层次2

师:两个队并列第一时我们可以把奖品按1:1分配,如果两个队分获冠军和亚军,我们还按1:1分配这18支铅笔,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不合理。

师:那么,你觉得按几比几分配比较合理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制订一个冠、亚军奖品的分配标准,然后分别计算各得到多少支铅笔。

师:看来,生活当中,有些问题只用平均分来解决可能不太合理,往往还要按比来分配(板书课题)。

从平均分这种特殊的按比分配到一般的按比分配,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按比分配的价值,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知识链。旧知识的平均分和新知识的按比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一个活动情境,学生已经悄然完成了比较的过程,并借助平均分来学习按比分配。

[案例三]:乘法分配律

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在计算时学生遇到(51+17)÷17这样一道题,他们发现这样做十分简便:

(51+17)÷17=51÷17+17÷17=3+1=4。

因而想到48÷(12+4)也可以这样算:48÷(12+4)=48÷12+48÷4=4+12=16。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师:48÷(12+4)=48÷16=3和48÷(12+4)=48÷12+48÷4=4+12=16这两种算法,哪一种是正确的?显然第二种解法是错误的。

师:有什么疑问吗?

生1:为什么(51+17)÷17可以像乘法分配律那样做,而48÷(12+4)就不等于48÷12+48÷4了呢?

生2:(51+17)÷17=51÷17+17÷17这样做有没有道理呢?

生3:有没有除法分配律?

一连串的疑问为深入探究提供了动力,最后经过反复比较讨论,学生明白了乘法分配律不适用于除法。(51+17)÷17可以等于51÷17+17÷17,是因为根据除法的性质,把两个数的和按17来平均分,可以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按17来平均分,最后把分得的数合起来。

48÷(12+4)不等于48÷12+48÷4,是因为48÷(12+4)和48÷12+48÷4平均分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学生在比较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出自己的质疑,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探寻问题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认识,不但避免了今后的计算错误,而且培养了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通过对比,明确异同,排除了负迁移的干扰,巩固了正迁移的成果,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也更深入、更清楚了。

利用导数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重点探讨了构造函数,利用导数及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最值比较大小的方法,旨在解决比较函数大小,证明不等式,讨论两函数图像关系等问题。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对像是高三文科平行班的学生,他们的计算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很薄弱,要求学生在高考中遇到导数大题时尽量拿到第一个问的分,因而每个例题及练习的难度都适中。本节课共有五个教学环节,下面分四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备课

虽然准备了很久,但在一些细节上还是存在疏忽。比如对与例1的提法上改为:当x(1,)时,比较ln(1x)与x的大小关系。这样更清晰明了。

二、引入

本节课是以一个例题进行引入,忽略了学生基础薄弱这一特点。应先复习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极值)等知识,这样大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可能会轻松一些。

三、例题练习。

例题的设计形式多样,但都体现了利用导数比较大小这一中心主题,能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体会本节课的作用。在讲解每一个例题之前都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而自行解决例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老师做引导的教学规律。并叫学生板演,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能让学生充分吸收、消化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但是这样有些费时,导致了本节课没有很好的掌握时间,拖堂了4分钟。以后上课中要找准切入点,让课堂更高效、更省时。

四、小结

在上课时应该留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小节。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避免小结成为课堂教学的走过场,真正实现小结的画龙点晴的作用。由于本节课在时间的控制上做得不好,只由老师经行了简单的总结,而没有让学生发挥,小结没有做到位。

比较利用 篇3

COMP命令

COMP命令可以比较相同驱动器或不同驱动器上的文件以及相同目录或不同目录中的文件,COMP命令在比较文件时,会逐字节地比较两个文件或几组文件的内容,并显示文件的位置和文件名。要说明的是COMP命令只适合于大小相同的两个文件,其用法是:

comp [data1] [data2] [/d] [/a] [/l] [/n=number] [/c]

其命令行参数的功能可以使用COMP /?来查看(如图1)。

假设现在有两个相同大小的文件要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使用COMP命令来进行比较:comp c:a.txt d:b.txt /a /l,看如图2的比较结果,不同之处一目了然。

FC 命令

FC命令可以比较两个文件或两组文件,并显示其不同之处。此命令的功能较之COMP命令更强大,进行文件比较时一般也较多地使用FC命令,其用法是:

FC [/a] [/b] [/c] [/l] [/lbn] [/n] [/t] [/u] [/w] [/nnnn] [drive1:][path1]filename1 [drive2:][path2]filename2

FC /b [drive1:][path1]filename1 [drive2:][path2]filename2

其命令行参数的功能可以使用FC/?来查看(如图3),当使用参数/B时表示以二进制模式比较文件。FC逐行比较两个文件,并且在找到不匹配后将不尝试重新同步。这是比较带有扩展名为.exe/.com/.sys/.obj/

.lib 或.bin文件的默认模式。此时不能使用其他参数。

现在就以上面讲的a.txt和b.txt进行比较,只是在b.txt文件尾部加上一行文本:“2003年3月20日”,使用命令:fc c:a.txt d:b.txt,比较结果如图4,看看和图2有什么不同?

WINDIFF工具

虽说使用COMP命令和FC命令就可轻松地进行文件比较,但必须得在命令行输入一大串,有点麻烦。 WINDIFF工具可以用图形方式显示比较的结果,方便又直观。此工具是在Windows的安装盘中的附带工具,默认情况下这些工具是不会被安装的,需要手工进行安装,且不同Windows版本下WinDiff工具的安装是不相同的。在Windows 98中,进入光盘toolsreskitfile目录,拷贝gutils.dll、windiff.exe、windiff.hlp三个文件到任意目录即可运行;在Windows 2000/XP中,进入光盘supporttools目录中,打开support.cab数据包,将其中的“Windiff.exe”、“Gutils.dll”、“Windiff.hlp”这3个文件解压到任意文件夹中,然后直接运行“Windiff.exe”文件就能启动WinDiff。

单击“File”菜单中的“Compare file...”就可进行文件的比较,然后单击右上角的“Expand”来查看详细结果(如图5)。WINDIFF通过颜色来进行比较结果的区分,其中黑色表示内容相同,红色和黄色分别表示文件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Expand”菜单来对显示的内容进行筛选,当然也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选择主菜单“Edit”中的相关选项,分别对左右文件和比较内容进行编辑。

WINDIFF还可以进行目录的比较,选择其“File”菜单中的“Compare Directories”,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要比较的目录位置,其中选中“Include subdirectories”将对子目录进行比较(如图6)。单击“OK”按钮即开始比较,完成后将在主窗口中显示比较的结果(如图7)。

中印利用FDI绩效比较分析 篇4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年均GDP增长率超过8%。中国自1992年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以来, 一直是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自1991年拉奥政府正式开始经济改革至今, 其年均GDP增长率达6.1%, 最近两年其增长率也高于7%, 这一经济增长率已非常接近中国的水平。虽然印度同样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 明显加快了利用FDI的步伐, 但在绝对数量上, 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接近印度的10倍。

国际上常采用相对规模指标, 即用规模变量如GDP、国内固定资本形成 (GDFCF) 等进行校正, 以客观评价两国利用FDI的实际状况。表1给出了中国和印度1991-2005年FDI、FDI/GDP两指标的值。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印度实施经济改革之后, FDI流入量无论在相对规模还是绝对规模上均远远小于中国FDI流入量, 可以说从整体上中国在吸引外资效果上优于印度;同时中国的FDI/GDP, 这个相对规模指标呈现下降趋势, FDI/GDP在1994年达到最高峰6.2242%, 2005年只有3.2469%;而印度则呈现上升势, FDI/GDP由1992年的最低谷0.087%上升到2005年的0.8614%。

中国的经济改革在1978年开始, 印度则是在1991年才开始改革。因此, 将中国印度两个国家按各自经济改革起始时间做同期对比, 可以从侧面印证两国利用FDI的潜力大小。印度近10多年来除个别年份FDI增长速度低于中国外, 其余大多数年份都高于中国。因此可以说明印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较中国更有潜力。

综合以上数据, 我们发现, 印度在吸收FDI规模上目前与中国仍有较大差距。印度经济改革起步较中国晚了13年, 因此在投资的“硬环境”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不如中国, 因此吸引外资的效果不如中国。而印度在吸引外资潜力方面较中国为高。随着印度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印度的投资环境正逐步改善。印度虽然整体教育水平不高, 但高等教育水平则好于中国。全球知名的科尔尼咨询公司发布的2005年度FDI信心指数显示, 印度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国际资本第二大投资首选地。

二、中印两国吸收FDI行业比较

印度自2001年8月以来吸引FDI最多的前5个行业有3个属于现代服务业, 即计算机 (以计算机软件为主) 、金融服务和电信服务, 三者合计占印度FDI的比重为46.65%, 印度这一特征与整个世界FDI的投向结构高度吻合。另外医药制造业、化学工业等高科技行业也是印度FDI投放的重点行业。

中国这些年所吸引的FDI绝大多数集中在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 流入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的FDI比重偏低。

三、中印两国FDI质量比较

1. 来源地对比。

中国的FDI中绝大部分是来自华人经济圈, 尤其是中国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地区。来自这些地区的投资者中华侨比例较高, 与大陆关系较为密切, 但资本规模相对较小。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 尤其是1992年将外商投资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政府之后, 我国政府给予出口导向型的外资企业很高的优惠待遇 (如税收减免) 。在国际贸易中, 我国显然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具有比较优势, 因此, 流向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FDI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见表1) 。近年来来自于自由港 (维尔京群岛) 的FDI增加相当迅速, 由2000年的38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90亿美元, 很大一部分在于国内投资者为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待遇, 将资金转移到自由港进行投资, 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一优惠政策对于FDI投向的重要影响。而我国来自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FDI所占比例不高, 只占17.39%, 特别是来自美国的FDI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从2000年的44亿美元下降到2005年的30.6亿美元, 与2000年以来美国的头号世界FDI资金主要输出国地位严重不相称。

2. 跨国公司在中印的R&D对比。

R&D是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 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在东道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 跨国公司在一个国家投入的研发费用越高, 设立的研发中心越多, 则对该国的技术进步越有利, 因此, 比较中印2个国家的R&D的情况可以反映出2个国家未来技术进步的潜力。

联合国贸发会议对R&D支出最多的跨国公司的调查显示, 2004年中国已排在跨国公司当前国外研发目的地的第3位, 而印度排在第6位, 中国比印度高出10.3%。总之,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几年, 中国对跨国公司研发的吸引力都大于印度, 这意味着中国通过吸引FDI促进本国技术进步方面的潜力远远大于印度。

四、中印两国利用FDI方式比较

中国利用FDI的形式绝大部分以绿地 (Greenfield) 为主, 而同时期M&A在流入中国FDI中的比例为5%左右, 只有2004年达到了11.16%, 远远低于印度。而印度则更多地利用了兼并和收购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根据《世界投资报告2005》提供的数据, M&A在流入印度FDI中的比例2000年—2004年每年均超过30%, 2002年达到了最高峰49.23%。M&A模式要求外国投资者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和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发达国家80%以上的FDI都采取并购的方式。流入我国FDI中M&A模式较低, 说明流入我国的FDI总体上资本规模相对较低, 技术水平较弱。但外资企业对印度民族企业的冲击却低于对中国民族企业的冲击。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FDI对中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高于印度是由于中国制定的引资政策更符合本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比较优势。中印两国均属人口大国, 农业经济曾长期在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 因此都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劳动力教育水平总体上也较印度为高, 因此在适当的优惠政策下可以吸引大量来自华人经济圈的FDI。此外, 相较中国而言, 流入印度的FDI更加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发展。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将外资作为国民经济主要支柱的战略是不适用于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大国的。中印两国引进外资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本国民族经济的成长。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国际上普遍认同的观点, 在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很低时, 技术溢出效应也很低。资本市场的效率越高, 技术溢出效应也会相应加强。印度在这些软环境上优于中国, 加之选择开放行业较为得当, 因此技术溢出效应相对较高。再者, 未来印度的优势较中国更容易维持。印度同样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 对于中小型跨国公司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印度政府通过对引资政策的适当调整, 很容易吸引更多的印度侨民回国投资。而软环境的改善则相对困难。培育企业竞争力、完善法制和健全资本市场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 印度在不远的将来不但可能在引进FDI方面的数量上有很大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很可能在引用FDI的效率上赶上甚至超过中国。

综上所述, 在FDI方面, 印度对于我国的威胁不但体现在数量上, 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质量上。虽然我国FDI利用的总体效果好于印度,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中国在FDI的资金来源和行业结构投向上明显劣于印度。所以, 中国需要将发展的重心从现有的优势领域———制造业转移到利润更丰厚、附加值更高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领域。为此, 我们未来的FDI政策导向应该是在积极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的同时, 努力以政策推动提高FDI的利用质量, 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 及时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利用FDI推动和实现国家整体产业结构升级。

对我国而言, 吸引FDI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民族企业的实力。固然中国建设了一个对国际投资者具有吸引力的硬环境, 包括建立提供物质基础设施、法律和税收优惠条件的经济特区, 达到了吸引FDI的目的。但是与印度大力扶植和壮大本土私人部门不同的是, 中国在吸引FDI的同时, 对本土私营公司却制定了大量的法规限制。20世纪90年代后期, 20多个行业, 包括一些相当重要的行业, 比如银行、电信、高速公路和铁路, 都不允许或限制民营企业投资。其结果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弱化, 造成中国目前缺乏能与大型跨国公司抗衡的世界级企业削弱了抗拒外部风险的能力。对比发现, 印度在利用外资的成效上较中国为佳。由于印度企业的自身实力较强, 以及政策有意识地引导外资投资于较易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行业, 使得印度本土企业成长的速度高于中国, 较中国企业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 我国在判断外商投资企业准入标准时, 必须从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进行考虑。

摘要: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 曾同为农业世界的中心国家, 在近代均经历了经济从衰落到复兴的过程, 又均在20世纪末进行了经济改革, 因此对中印两国的比较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两国利用外资格局具有明显的差异。FDI在中国更多流向加工制造业, 在印度则更多流向离岸服务业;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存在差别的原因是基于总体引资环境、经济发展战略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且中印利用外资对经济产生了不同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FDI,增长率,中国,印度

参考文献

[1].Bhattacharjee, Arun.India removes cap on FDI.Asia Times, October15, 2003

[2].Mercereaul, Benot.FDI flows to Asia:Did the dragon crowd out thetigers.IMF Working Paper, September, 2005

[3].陈涛涛.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4].郝前进, 雷志友.中印利用FDI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4 (12)

[5].李凡, 王巾英.中印利用FDI特点探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9)

[6].方慧.中印利用FDI的比较分析.山东大学学报, 2006 (16)

比较利用 篇5

2.1 促进多样化的出口产品结构的形成

我国中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发展劳动对资本替代弹性较大的产业的产品,比如小型机电产品、运输工具和小型机用电器等。另外,比较优势也能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中起作用。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本、知识要素比较充裕,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从高新技术产业中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造环节逐步向设计、开发环节过渡。

2.2 不断提升进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进一步扩大生产型资源产品的进口,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力度,充分利用进口资源的有效供给,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通过进口的“推力”和出口的“拉力”,发挥外贸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构建以出养进、以进带出的进出口良性互动机制,为未来高新技术产品提供要素和技术支持,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

2.3 加速技术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进一步调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加大技术贸易的`比重,通过技术贸易,逐步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比重,在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的同时,逐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 中国利用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升级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已经实现了三次产业升级飞跃:1986年纺织服装产品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我国已摆脱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时期。1995年外贸出口结构发生决定性变化,机电产品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出口产品, 促进了我国机电业发展。世纪之交,我国又抓住入世和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 加工贸易在其机电产品出口中长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加工贸易在产业链中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 附加值低, 外部性有限。但是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通过资本、制造技术的积累和管理效应的溢出,广东的产业结构也实现了一定范围的升级。这一现象可以从下列数据的“两降一升”趋势看出。 分析表1可看出:

(1)加工贸易方式在对外贸易中的比例下降是体现广东产业升级的指标之一。近十年来,加工贸易在广东机电产品出口中的比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 年的 90.4%降至 年的 81.9%。

(2)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 而同时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从 的 65.9%升至 2005 年的 81.3%,平均升速 2.7%;而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从 1996 年的 30.4%降至 2005 年的 18.7%,平均降速 6.9%。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二种形式。来料加工是“两头在外, 大进大出”的商品流通方式,相对进料加工方式对国内经济的拉动力较小, 而且一般收取的工缴费较低。随着进料加工贸易的发展, 使得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联系将逐步加强, 使国内产业在技术、资金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积累。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J].国际经济评论,.

[2]@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J].经济前沿,2005,(11).

[3]@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J].经济前沿,2005,(11).

产能利用率测度方法的比较研究 篇6

摘要:文章从理论基础、经济意义、优势劣势以及研究现状等多个维度对常用的产能利用率测度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任何一种测算方法都存在其约束条件和适用范围,综合利用不同方法对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研究是必要的;我国的产能利用率测度工作严重滞后,需要各界合力,学习构建美国的“三位一体”产能利用率监测体系。

关键词:产能利用率;测度;工程法;成本函数法;监测体系

一、 引言

产能利用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指标。从微观层面看,产能利用率是企业优化决策的重要变量之一,理性企业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通常在增加产能投资,或是提高现有产能的利用率之间选择。同时,产能利用率作为一个宏观经济指标,同样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其一,产能利用率是衡量宏观经济周期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其二,产能利用率是衡量行业产能过剩的直接指标。因此,在我产能过剩问题频发的经济时期,准确测度产能利用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操作层面,当前国内学者对产能利用率的测度研究都存在一定的误区。从概念上看,许多学者对产能产出和产能利用率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实践操作上,不同的产能利用率测度往往对应着不同的产能利用率定义。因此,不同来源的产能利用率数据往往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不能轻易混淆使用,比如国务院近年所公布的行业产能利用率数据与韩国高等(2012)、何蕾(2014)以及董敏杰等(2015)学者所测度的产能利用率数据就各自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相同数据所代表的产能过剩严重程度可能大不相同。但是,一些国内文献对于产能利用率指标的理解和使用却十分混乱。比如,韩国高等(2012)等学者就直接将成本函数法测度的产能利用率数据与美联储公布的过剩标准(79%~82%)进行直接比较,以评价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还有一些学者则将机构和学者所估算的产能利用率数据与统计局数据进行直接对比,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基于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产能利用率的概念内涵及其测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与比较,以明确产能利用率这一指标的理论意义和应用范围。为此,本文推进了两个点工作:一是对各种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方法进行介绍和全方位对比,包括其理论基础、经济意义、代表性数据、优势与劣势等;二是结合我国的统计环境,对各种测度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及其前景进行介绍。

二、 不同产能利用率测度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测度方法很多,常见的包括统计调查法、成本函数法、峰值法、前沿面分析法、协整方法等。每一种方法都对应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经济意义,也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下文将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1. 统计调查法。统计调查法得到的产能利用率数据对应的是工程性质的产能概念。按照美联储的定义,工程法产能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正常投入条件下(即不考虑延长工时,包含正常休假和维修),利用固定投入要素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水平。工程法产能概念是完全的物理过程性质上的产能概念,一般通过问卷调查直接获得,并没有考虑理性企业的优化决策因素;工程法产能是指企业一段时间内的可持续最大化产出,而非短期内通过非正常加班运营实现的不可持续的最大产能。比如,一套设备设计的每天工作的合理时间为16个小时,那么这套设备的产能即为16个小时的产出,而非全天运转的24小时产出。因此,通过观察美国的行业产能利用率可知,工程法的产能利用率偶然情况下可能超过100%。据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1972年~2013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0.1%;根据其经验认为:79%~83%的产能利用率属于合理区间,小于79%为过剩,大于83%则为产能不足。

统计调查法测度产能利用率的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确。最大的优点就是测度结果的直观性和可比较性,以及数据获得的连续性。因此,统计调查法在实践操作中被广泛接受,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官方产能利用率指标。其缺点有二:一是工程法的产能概念缺乏经济学理论基础,该定义没有考虑成本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变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只是一种特设(Ad Hoc)和经验意义上的定义,这一点也一直被学界所诟病。Berndt和Morrison(1981)认为,工程法产能利用率未能显示外界环境变化冲击下,企业最优产出的调整,可能引导出错误的实践;二是统计调查法的初始投入巨大,由于需要数以万计的企业问卷作为基础,启动工作尤其困难,一般只能由官方部门或者大型机构才能提供。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法产能利用率指标包括欧盟、美联储公布的官方产能利用率指标以及McGraw-Hill公司和Wharton商学院公布的产能利用率指数。

2013年,中国国务院第一次使用了官方产能利用率数据,据公报显示,2012年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水平。这些数据同样是基于工程法概念形成的,统计方法与美国类似。然而,中国统计部门至今尚未建立起连续有效的官方产能利用率监测体系,因此未能像美国一样提供覆盖全行业的、连续性的产能利用率数据。

2. 成本函数法。成本函数法对应的产能概念是完全的经济学理论上的产能概念,即一定时期内,微观企业通过利润最大化决策所获得的最优产出水平。Berndt和Morrison(1981)等认为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相切点对应的产出即为产能产出,并根据经济学理论的产能定义总结出测度产能利用率的成本函数法,被西方学界广泛引用。国内学者中,韩国高等(2012)则用成本函数法测度了中国28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

成本函数法的优点在于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其产能概念是基于企业最优化行为得到的,考虑了要素成本变化和市场需求对于产能的影响,在面对强大的外生条件冲击环境下更加具有说服力。成本函数法的缺点在于测度过程复杂,因此对数据质量要求相对较高,且测度过程中暗含诸多强假设。比如,在实际操作中,成本函数法假设为被测度的企业或行业具有相同的具有显性性状的成本函数;其次,成本函数法要求被测度企业或行业对于投入要素的价格具有足够的敏感性,以保证成本函数中各个解释变量系数的显著性,这一条件在竞争性市场很容易满足,但是,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环境下,企业对于要素价格缺乏敏感性,则容易造成成本函数法失效。我国的要素市场不完善,国有垄断性行业和企业较多,市场经济成熟度不高,因此,成本函数法对于测度我国的行业产能利用率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按照成本函数法的定义,一段时期内的最优产出定义为产能,因此,产能利用应该位于100%左右,上下不至于偏离太远。Berndt和Morrison(1981)利用成本函数法测度的1958年~1977年美国产能利用率区间为111%~127%;与美国官方统计调查法测算的工程法产能利用率波动规律大体一致,数据之间的彼此相关系数在0.4~0.6之间。相比之下,韩国高等(2012)用成本函数法测度的中国28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区间则在40%~360%之间,结果波动之大到难以令人信服。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足,诸多行业的垄断性过高,许多企业对于要素成本不敏感,导致成本函数法测度的产能利用率失去准确性。不过,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成本函数法在中国的有效性会越来越高,就目前而言,该方法仅适合于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

3. 峰值法和前沿面估计法。Klein(1973)将产能产出定义为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体达到的最大产出,并据此定义引申出“峰值法”(“峰到峰”方法)测度产能利用率。峰值法的核心思想是认为在产出达到一个峰值时,产能利用率为100%,其他时刻可以按照峰值的产出进行推演,因此,峰值法测算出的产能利用率区间一定在100%以内。峰值法测度产能利用率被广泛引用,国内学者沈坤荣等(2012)同样参考“峰值法”测度了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峰值法的优势是操作相对简单,数据要求不高;缺点是核心假设缺乏理论基础和证明,且在操作上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表现在每一段时期内峰值的选择不同,得到的产能利用率不同。

还有一些方法虽然与峰值法操作上存在差异,但是其核心思想与峰值法是一致的,其中最为典型的即为前沿面估计方法。前沿面估计方法的思想核心是将最优生产前沿的产出定义为产能,其他对象的产能利用率按照距离前沿面的距离进行刻画,因此,前沿面估计方法测度的产能利用率也在100%之内。常用的前沿面估计方法包括以数据包络分析(DEA)为代表的非参数估计法以及以随机前沿分析(SFA)为代表的参数估计方法。利用前沿面估计方法测算产能利用率的实证研究近年来越来越丰富;国内学者董敏杰等(2015)也利用DEA估计法测度了2001年~2011年间我国各省区各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水平。前沿面估计方法的优点在于数据相对容易获得,操作相对简单;缺点同样在于缺乏相应的经济学理论作为支撑,而且,前沿面估计方法所定义的产能概念的本质是最有效率产出,而非产能产出。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和统计环境下,峰值法与前沿面估计方法因其数据获取容易,操作简单,假设宽松等优势,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近年来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是单纯的计量方法,缺乏经济学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测度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这一点在应用中应该得到重视。

4. 协整方法。协整方法测度产能利用率的构想由Shaikh和Moudud(2004)所提出,其测度的基本思路为:如果产出与固定资本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便可证明二者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可以理解为产出存在着一种由固定资本存量所决定的长期趋势,使得实际产出围绕这一长期趋势上下波动。将资本存量被看作是单一的固定投入要素,其所确定的产出长期趋势则可以定义为产能。在理想情况下,协整定义的产能概念与经济学理论上的产能概念一致——因为,企业在固定投入要素既定条件下的平均产出水平必然是其最优产出,即是成本最小化产出。协整的产能概念与工程法产能概念的区别则在于,工程法产能是指企业合理条件下的满负荷生产能力,而协整产能则是指企业长期性的平均产出水平,一般情况下,协整产能低于工程法产能。因为,即使在市场经济成熟的西方国家,产能闲置状况也被认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经济现象。协整方法将长期性的产出趋势定义为产能,所以其平均的、最优的产能利用率为100%,低于100%则表示产能过剩,高于100%则表示产能不足。美国工程法统计的历史数据显示,美国企业的长期性平均产出水平维持在满负荷产能的79%~82%之间,即协整方法测度的100%的产能利用率大致相当于工程法的80%。

协整方法测度产能的优点和缺点是对成本函数法与工程法的折中。相比成本函数法,协整方法对于数据的要求简单许多,成本函数法要求投入产出所有要素的量价数据,协整方法仅仅需要产出和固定资产投入量的数据;成本函数法假设性更加严格,要求市场成熟,企业对要素成本敏感,协整方法仅需要证明产出和固定资本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即证明两者可以通过协整检验即可。与工程法以及峰值法等方法相比,协整方法最大的优势则在于并非简单的从数据到数据,而是具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缺点则在于对于非周期性因素导致的产能过剩刻画不足,偏重于描述产能利用率的周期性特征;而且由于未来产出和固定资本投入的变化会影响长期性平均产出,进而影响到前期的产能利用率,使得测度结果会因时期选择而受到影响。

在应用方面,Shaikh和Moudud(2004)首次利用协整的方法对美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协整方法与调查统计数据得到的产能利用率趋势高度吻合。国内方面,何蕾(2015)则将协整方法推广到面板数据使用,对1980年~2013年以来的中国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进行了测度。

三、 产能利用率测度方法的总结对比及其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方法具有多样性,不同方法之间的理论基础以及测度结果的经济含义都具有显著区别,不能盲目的将不同测算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直接比较。而且,任何一种产能利用率测度方法都具有其优点和缺点,在不同的经济环境和统计环境下的适用性也不同(总结见表1)。在现实的应用研究中,需要深刻理解每一种方法的理论基础、经济意义及其适用环境,才能正确地理解产能利用率数据所代表的经济影响,才能合理的使用产能利用率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

从表1可以看出,单独的任何一种测度产能利用率的方法都有其约束条件以及缺陷,因此,综合利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产能利用率进行考察是必要。目前,我国对于产能过剩以及产能利用率的研究方兴未艾。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学界对于产能利用率的认识起步较晚;相对于经济发展形势而言,我国的产能利用率测度研究同样滞后。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早在九十年代中期便已经出现了,但是产能利用率这一指标一直未能得到重视。2013年国务院公布的6个过剩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是官方第一次使用这一指标。目前,我国官方公布的产能利用率在时间上不具有连续性,且在行业上不具有全面性,无法全面了解中国的产能利用状况。随着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被关注,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我国的产能利用率测度研究进行了推进。但是这些研究还远远不足以全面、深入地刻画中国的产能过剩状况。一方面,我国的产能利用率测度研究太少,文献深度不够,尤其缺少对于细分行业以及细分区域的测算研究;另一方面,一些测算方法运用不当,造成测算结果相互矛盾,彼此的结论都难以令人信服。

对于如何建立和完善产能利用率监测体系,美国是最好的参考对象。美国已经形成了政府官方、社会机构以及学者“三位一体”的产能利用率监测体系。首先,美联储建立了完备的官方产能利用率指标体系,产能利用率数据覆盖了1972年~2015年的制造业、采掘业以及公用事业部门,并且按月公布最新的细分行业产能利用率和宏观产能利用率数据;其次,McGraw-Hill公司和Wharton商学院等学术机构和商业机构也建立了大型的产能利用率数据库,同样采用统计调查方法获取工程法的产能利用率数据,可以及时跟踪企业和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变化,并与官方的产能利用率数据形成对照;此外,经济学界对于产能利用率的测度研究十分重视,综合利用成本函数法、峰值法、前沿面分析法以及协整方法等各种方法对不同行业或者地区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度,对官方产能利用率形成了很好的对照和补充。相比之下,当前我国对于产能利用率的测度和研究仅仅局限在学术界,研究力量相对单薄,而官方统计部门、行业协会与科研机构的力量则出现缺位。因此,要改善中国的产能利用率监测质量,提高产能过剩的监测水平,一方面需要统计部门的努力,尽快构建好官方产能利用率监测体系,另一方面,同样还需要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以及学界力量的及时跟进。

参考文献:

[1] 韩国高,高铁梅.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11,(12):18-31.

[2] 沈坤荣,钦晓双,孙成浩.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与测度[J].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2012,(2):48-53.

[3] 何蕾.中国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测度研究——基于面板协整的方法[J].产业经济研究,2015,(2):90-99.

[4] 董敏杰,梁泳梅,张其仔.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行业比较、地区差距及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15,(1):84-9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济稳定增长前提下优化投资与消费的动态关系研究”(项目号:12&ZD0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短视认知偏差、偏好动态不一致与地方政府投资中的冲动或拖延:机制分析与管理建议”(项目号:71103094)。

作者简介:贺京同(1961-),男,汉族,北京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行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何蕾(1986-),男,汉族,湖南省郴州市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

利用FDI:中国与印度的比较 篇7

1. 中印两国利用FDI的历程

印度利用FDI的发展屡经波折, 大体经历了:独立之初限制FDI进入阶段, 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1974年, 印度政府要求可口可乐公司根据外汇管制法减少持股比例, 将其股份限制在40%以内, 结果迫使可口可乐公司离开印度市场;80年代FDI政策开始松动阶段, 以及90年代以后大幅度放宽外资投资领域, 提高外资股权阶段这几个阶段。自1991年印度经济自由化以来到2005年间, 外国直接投资商对印度的协议投资额为672.1亿美元, 实际到位金额为322.9亿美元, 占协议额的50%以上。

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前的近三十年时间里,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基本上是空白。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979-1986年起步阶段、1987-1991年稳步发展阶段、1992-1996年持续快速发展阶段、1997-2001年为调整阶段和2002年入世以来进入发展新阶段。自1979-2009年间, 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以年均约为30%以上的高速度增长, 这在战后世界各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情况中是罕见的。资金来源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各种方式中, 以合资经营方式的项目数与外资金额最多, 此外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中印FDI的规模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年均GDP增长率超过8%。中国自1992年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以来, 一直是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自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至今, 其年均GDP增长率达6.1%, 最近两年其增长率也高于7%, 这一经济增长率已非常接近中国的水平。虽然印度同样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 明显加快了利用FDI的步伐, 但在绝对数量上, 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接近印度的10倍。

表1给出了中国和印度1991~2009年FDI、FDI/GDP两个指标的值。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印度实施经济改革之后, FDI流入量无论在相对规模还是绝对规模上均远远小于中国FDI流入量, 可以说从整体上中国在吸引外资效果上优于印度;同时中国的FDI/GDP, 这个相对规模指标呈现下降趋势, FDI/GDP在1994年达到最高峰6.2242%, 2009年只有1.8339%;而印度则呈现上升势, FDI/GDP由1992年的最低谷0.087%上升到2007年的2.0642%, 这一数值已经接近中国的。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 0 0 9》、《世界投资报告2009》、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

我们发现, 印度在吸收FDI规模上目前与中国仍有较大差距。印度经济改革起步较中国晚了13年, 因此在投资的“硬环境”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不如中国, 因此吸引外资的效果不如中国;而印度在吸引外资潜力方面较中国为高。随着印度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印度的投资环境正逐步改善。全球知名的科尔尼咨询公司发布的2005年度FDI信心指数显示, 印度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国际资本第二大投资首选地。

二、中印两国利用FDI结构比较

1. 来源地对比

主要投资国的分布情况来看, 我国2008年吸收FDI40%以上来自于香港 (见表2) 。作为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吸收FDI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需要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拥有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较多的美国、欧盟等国在我国的FDI总量中所占比重并不高, 因此这种资金源和技术源相脱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水平的提高。比较而言印度自1991年8月开始鼓励FDI流入, 虽然在总量上无法与中国进行比较, 但从FDI来源国的分布上却优于我国。根据表3的数据, 2004年美国在印度FDI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17.82%, 欧洲国家的比重达到了18.8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资源来源:李凡, 王巾英.利用FDI:中国与印度的比较.国际经济合作, 2006.9转引自《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Policy&Promotion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2. 中印两国吸收FDI行业比较

中国在吸收FDI时, 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的优势, 在制造业方面吸引了大量的FDI, 2008年制造业吸收FDI的金额占我国吸收FDI总额的54%。大量FDI涌入制造业, 为我国制造业产品的技术改进、扩大出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制造品生产在全球市场份额自1985年以来一直保持5%以上的增长速度, 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家。而印度的FDI主要集中于服务业、软件业等技术上具有复杂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 而简单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如纺织、食品加工等方面的投资并不多。大量外资的涌入印度软件业, 促进了该行业的迅猛发展。2002年印度计算机软件和相关服务出口额比1990年增长了74倍, 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 印度占有17%的份额, 成为名副其实的软件大国。

通过分析两国吸收的FDI的组成成份, 可以发现我国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制造业, 而印度的优势则体现在服务业特别是软件业。

三、中印两国利用FDI方式及优劣势比较

中国利用FDI的形式以绿地 (Greenfield) 为主, 而印度则更多地利用了兼并和收购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根据《世界投资报告2005》提供的数据, M&A在流入印度FDI中的比例2000年-2004年每年均超过30%, 2002年达到了最高峰49.23%。M&A模式要求外国投资者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和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发达国家80%以上的FDI都采取并购的方式。流入我国FDI中M&A模式较低, 说明流入我国的FDI总体上资本规模相对较低, 技术水平较弱。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FDI对中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高于印度是由于中国制定的引资政策更符合本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比较优势。中印两国均属人口大国, 农业经济曾长期在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 因此都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劳动力教育水平总体上也较印度为高, 因此在适当的优惠政策下可以吸引大量来自华人经济圈的FDI。

中印两国引进外资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本国民族经济的成长。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国际上普遍认同的观点, 在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很低时, 技术溢出效应也很低。资本市场的效率越高, 技术溢出效应也会相应加强。印度在这些软环境上优于中国, 加之选择开放行业较为得当, 因此技术溢出效应相对较高。再者, 未来印度的优势较中国更容易维持;印度同样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 对于中小型跨国公司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印度政府通过对引资政策的适当调整, 很容易吸引更多的印度侨民回国投资。而软环境的改善则相对困难, 培育企业竞争力、完善法制和健全资本市场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 印度在不远的将来不但可能在引进FDI的数量上有很大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很可能在引用FDI的效率上赶上甚至超过中国。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在FDI方面, 印度对于我国的威胁不但体现在数量上, 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质量上。虽然我国FDI利用的总体效果好于印度,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中国在FDI的资金来源和行业结构投向上明显劣于印度。所以, 中国需要将发展的重心从现有的优势领域——制造业转移到利润更丰厚、附加值更高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领域。为此, 我们未来的FDI政策导向应该是在积极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的同时, 努力以政策推动提高FDI的利用质量, 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 及时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利用FDI推动和实现国家整体产业结构升级。

对我国而言, 吸引FDI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民族企业的实力。固然, 中国建设了一个对国际投资者具有吸引力的硬环境, 包括建立提供物质基础设施、法律和税收优惠条件的经济特区, 达到了吸引FDI的目的。但是与印度大力扶植和壮大本土私人部门不同的是, 中国在吸引FDI的同时, 对本土私营公司却制定了大量的法规限制。20世纪90年代后期, 20多个行业, 包括一些相当重要的行业, 比如银行、电信、高速公路和铁路, 都不允许或限制民营企业投资。其结果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弱化, 造成中国目前缺乏能与大型跨国公司抗衡的世界级企业, 削弱了抗拒外部风险的能力。对比发现, 印度在利用外资的成效上较中国为佳。由于印度企业的自身实力较强, 以及政策有意识地引导外资投资于较易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行业, 使得印度本土企业成长的速度高于中国, 较中国企业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 我国在判断外商投资企业准入标准时, 必须从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进行考虑。

参考文献

[1]韩琪陈幸玉:中国与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国际经济合作, 2007, 10.

[2]李凡王巾英:利用FDI:中国与印度的比较.国际经济合作, 2006, 9.

[3]郭世华:中印利用FDI绩效比较分析.北京日报, 2007, 9.

中西方档案利用理论异同之比较 篇8

一、中西方档案利用理论之共性

1.档案利用理论的发端及推动力量相同, 都是史学家做出重大贡献。

西方整个19世纪被称作“历史的世纪”, 历史研究相当活跃, 档案与历史的关系密切, 使得真正懂得档案价值的人中以历史学家居多。他们对推动档案开放原则的传播做出重大贡献, 特别是一些历史学家还对档案开放原则给予深刻的理论阐述, 其中以法国历史学家郎格鲁在《历史研究导论》中关于档案开放原则的论述最为典型。中国档案开始服务于学术研究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1921年大批原属清朝内阁大库保存的明清档案流入民间, 史学家开始注意利用这些档案文件进行明清史的研究。文化界也认识到档案是无价的史料, 开始收集整理明清档案, 因而形成了整理明清历史档案的高潮。这次高潮的结果之一, 就是一批以明清档案为内容的史料汇编和利用档案材料进行历史研究的科学成果的出现, 它标志着我国档案利用的新发展。

2.档案利用理论的地位及发展趋势相同, 目前, 档案利用理论已超越档案整理理论发展成为档案学核心理论, 这一现象是档案工作实践的产物。

无论中西方, 档案整理都是档案馆建立后所面临的首要任务。为了探寻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等各个工作环节的理论依据, 提出适应档案工作的原则, 中西方档案工作者和学者都十分注重研究档案的整理问题, 因此, 最早的档案学理论都是形成在整理问题上。但是, 随着社会各界对档案最终价值的认识逐渐深入, 档案利用被广泛关注。档案利用代表着档案工作的根本目标, 是满足社会需求、实现档案社会功能的基本途径。加之档案利用理论完善探索的空间较大, 探索如何更好地丰富发展档案利用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西方档案利用理论之差异

1.关于档案的开放与保密问题。

档案的开放与限制原则始终是西方档案利用理论的核心内容。档案的开放是对历史上档案的封闭禁锁状态的突破, 在档案学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纵观西方档案史, 档案的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1794年法国档案工作改革至20世纪以后, 特别是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关于档案利用问题的探讨, 把档案利用理论推进了一大步:一方面强调开放、自由利用档案, 一方面承认必要的限制, 即在强调档案的自由利用的同时, 指出这条原则必须承认国家安全、国防、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以及政府内部在进行决策前提出必要的保密要求, 而对它施加的种种限制。但总的趋势是开放度逐渐扩大, 限制逐渐缩小。档案的开放与保密是对立统一的, 无论中西方都不能不为了本阶级的利益而注意档案保密的问题, 但是我国重藏轻用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档案利用工作, 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有所改观。中国档案利用理论与西方相比, 更加注重研究档案的利用与保密的关系, 更加注重研究保密的范围和查阅利用档案的制度与手续。

2.关于与外部环境关系问题。

究竟是以利用者为中心的档案利用实践, 还是以档案馆为中心的利用服务实践, 是何种实践在推动和促进着档案利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西方与我国的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曾长期在认识上存在重大区别。西方档案学家强调档案利用实践是决定性因素, 也就是社会对档案的需求是档案利用理论形成的客观基础。而我国档案学者认为, 推动档案利用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是档案利用工作, 是档案利用与档案服务的辩证统一, 它的变化与发展导致档案利用理论的形成和完善。

3.关于编研工作在档案利用工作中的重要性问题。

西方档案学界一般认为, 编研工作基本是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事, 档案馆一般都不将编研列为自己的重要任务。理由有二, 一是面对内容丰富、数量浩瀚的馆藏档案, 馆内无论设置多大的机构, 也绝不可能完成编研任务。二是让研究者决定摘引和研究的角度与范围, 如果代为挑选, 很难完全符合各方面读者不同的要求, 因此没有编研的必要。档案工作者应当以每一种可能的方法去帮助查询者, 但对文件的解释仅限于对文件的鉴别和介绍, 而不是使人们知道该文件对某个主题的意义, 馆员的解释仅限于使利用者懂得文件的特点和确切内容。而在中国, 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利用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般都设有编研部门, 负责编辑和公布若干专题资料。编研工作被视为档案馆主动、集中、科学、系统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 是衡量档案馆业务工作的重要尺度, 是档案馆的一项长期任务。提供系统的编研成果是档案馆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档案利用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特别是近20年来, 我国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成为各级档案部门充分发挥档案作用的有效途径,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 档案编研理论与方法研究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繁荣局面, 档案编研的内容、体系逐渐建立并走向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马仁杰.论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档案学通讯, 2002.5

浙江与江苏利用外资状况比较研究 篇9

一、浙江和江苏利用外资的比较

1.外资规模

从浙江和江苏两省利用外资的趋势来看, 浙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除1997年和1998年有小幅回落外, 基本处于平稳的增长过程。但在经受金融危机考验的2008年, 浙江省利用外资的规模出现了下滑。而江苏作为我国吸引FDI的第一大省份,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虽然分别在1999年、2000年和2004年、2005年出现了下滑, 但在2006年之后就出现了恢复性的迅猛增长, 并一直保持到2008年。

2.业绩指数

一个省市吸引外资的业绩指数,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该省市FDI的流入量占全国FDI流入量的比重除以该省市GDP占全国GDP的比重。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 得出1993年—2008年江苏、浙江吸引外资的业绩指数值, 如图所示, 江苏在利用FDI方面取得了优秀业绩, 而浙江则相对落后。同时由图可以看出, 江苏省吸引外资的业绩指数基本是呈上升趋势的, 虽然在2003年达到峰值后开始急剧下降, 但此后三年又以年均40%的增长率快速回升到接近2003的水平。浙江省在2002年之前的业绩指数都是小于1的, 说明这段时间浙江省对外资的利用并不充分。2002年到2005年浙江省的业绩指数出现了突破性增长, 且增长的速度快于江苏。但是自2006年两省业绩指数的差距又开始形成了一个喇叭口。值得注意的是, 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 浙江和江苏的业绩指数都有所下降, 但是浙江的业绩指数下降得更快, 暴露出了在引资用资方面的脆弱性。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及江苏统计局、浙江统计信息网有关数据计算得出。

二、对浙江省利用外资的建议

1.谋求FDI来源地和形式的多元化

江苏省的经验:江苏省政府非常重视研究推进利用外资方式的创新, 明确鼓励各类投资者采取合资、合作、独资、租赁、技术品牌入股等方式到江苏省投资, 以收购、兼并、控股等并购形式参与江苏省企业资产重组, 鼓励引进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 探索各类项目融资方式, 实现投资方式的多样化。

对浙江的启示:市场经济本质要求具有竞争的市场结构, 要形成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要谋求投资来源地、投资形式和投资行业的多元化, 因为外资来源地或投资行业过于集中容易在某一地区形成行业垄断。企业投资形式是在政府既定的制度环境下实现的, 所以, 实现外商投资形式的多元化, 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出于盈利的需求, 进行诱致型制度变迁, 更需要政府放松强制型制度约束, 从宏观的角度为企业的制度创新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 鼓励外商在浙江采取风险投资、BOT和合并收购等投资方式, 允许外资通过产权交易参与省内企业的资产重组或企业并购, 如参股、联营、收购、租赁、承包、托管等形式。

2.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 注意西南部地区协调均衡发展

江苏省的经验:外商在江苏的系统化投资倾向越来越明显。外资已经在IT、电子、汽车配套等领域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的产业集群, 跨国公司开始面向产业的上、中、下游各阶段产品或相关联的企业、行业进行横向投资。

对浙江的启示:要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重点鼓励外资投于浙江需要重点发展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环保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可以实行以市场和股权换技术的特殊优惠政策, 加快农业、商业、金融、保险、资讯服务、旅游、科研、教育、中介服务等领域的引资进程。

要实行产业倾斜和区域倾斜相结合的引资政策,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要引导外资的一般加工业的中小专案向中西部和西南部地区转移, 在东北部的杭州、宁波、嘉兴等城市主要依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吸引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大投资专案, 逐步减少对东部发达地区低水准出口加工业的外资专案优惠, 鼓励外商将劳动密集型和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向西南部转移, 充分发挥浙江欠发达地区的廉价劳力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应采取更为优惠的政策, 扩大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审批权, 扩大吸收外资的国内配套资金贷款规模, 给予税收上的优惠等等。

3.加速外资与民营资本的融合

在民间资本比较充裕的浙江, 大力引进外资的首要意义, 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单纯弥补“资金与外汇的两个缺口”以实现量的扩张, 而是为了提升民营资本的质, 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在战略思路和体制政策上, 确立将民营经济和国际资本有机结合、互补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浙江民营经济的优势突出表现在区域特色产业群上, 因而要从产业群的角度, 将其作为一个整体, 作为一个虽然内部有众多分立的产权主体, 但在经济技术上又可以视为一个大企业主体与外资进行结合, 从而形成我方的经济技术优势和谈判优势, 在与国际资本的结合上占据主动地位。以块状经济为主, 用块状经济嫁接外资。外资企业扎根于产业群中, 形成紧密的投入产出关系。对外资的真正吸引力, 来自块状经济的特定比较优势, 尤其是产业群有效的技术吸收和低成本生产组织能力。而对本土经济来说, 引资的目的在于提升竞争力。引资的过程就是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实现产业对接的过程, 两者分别居于产业链中的不同位置, 互为配套。具有技术、规模和品牌优势的外资可以起到提升当地产业链竞争力的作用。

三、结束语

2009年1至9月, 江苏实际利用外资190亿美元, 占中国大陆比重涨至30%, 外资第一大省的发展势头仍然非常迅猛。而在同一时期, 浙江省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 263家, 合同利用外资109.77亿美元, 同比下降16.6%;实际利用外资79.33亿美元, 同比增长11.4%, 比起2008年的表现还是很有起色。浙江经济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 外贸依存度高达73%, 这次的金融危机对浙江省的出口企业影响很大。同时, 可以看到, 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 抗金融危机的能力反而更强。一个例证是以外资企业为主、产业层次更高的苏南地区, 企业倒闭数量远远少于浙江和广东。对于浙江省来说, 如何通过更好的引进和利用外资增加自身的经济发展后劲, 提高对抗危机、抵御风险的能力, 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摘要:浙江和江苏是我国的两个经济大省, 也是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省份。借鉴江苏的成功经验, 并结合浙江省自身民营经济的特点, 浙江应谋求FD I来源地和形式的多元化;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 注意西南部地区协调均衡发展;加速外资联营资本的融合。

关键词:FDI,浙江,江苏,比较研究,业绩指数

参考文献

[1]陈泽星, 郭怀刚.中国吸引外资业绩实证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泳.增强利用外资与挑战被外资利用[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3]姚利民.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4]王欣, 赵进.浙江利用外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 (2) .

[5]吕立才, 黄祖辉.动因和决定因素: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研究评述[J].重庆大学学报, 2007 (1) .

[6]王欣, 赵进.江苏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7 (1) .

[7]黄建忠, 叶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与沿海中心城区的服务业招商引资策略[J].亚太经济, 2007 (1) .

中外典型私人档案利用的比较和启发 篇10

1.我国的私人档案定义。在我国,私人档案是从档案的形成领域的公、私角度对档案进行分类的,它主要解决档案的归属问题。虽然如此,但是在我国的档案界,私人档案的定义并不是很清晰。私人档案容易与私有档案的概念混淆。私人档案是指人们在私人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为个人。私有档案,则是强调某些档案的所有权掌握在个人手中。仅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私人档案强调的是个人在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而私有档案不一定是个人在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也有可能是个人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比如说购买等获得的。因此,两者不同。

2.外国对私人档案定义。在国外,对于私人档案的定义也是很多的。“在法国,凡不由国家经费的单位和个人形成的档案及政府官员在非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均为私人档案。”《扎伊尔共和国档案法》“:凡是个人、自然人或法人所占有的档案都是私人档案。”在外国大多数国家,私人档案的概念是较为笼统的,把不属于公共范围的档案均看做私人档案。

3.私人档案的重要性。第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于1956年9月25日到9月29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这届大会围绕着三个议题展开,其中“私人档案”是其中之一。大会对私人档案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使各国更多地关注私人档案问题,有的国家在档案立法中增加了对私人档案保管和保护的规定。

私人档案作为档案中的一个不容小觑的“成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整个社会人文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档案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1)私人档案,相对于公共档案而言。现在的公共档案开放的已经很多了,但是私人档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很多的重要事迹,只有在一些私人档案中才能够找到相关信息,私人档案有弥补历史空缺的重要作用。(2)私人档案更多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日记,文稿,账单、票据、笔记等私人文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揭露一些事实方面来说,私人档案的内容更细致和客观,更能能说明问题。(3)私人档案从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和“私人”有关,私人档案关系到公民权利,关系的公民的隐私权、著作权等等,它们与公民这些权利密不可分。总之,私人档案作为国家文化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应该更加重视私人档案,加强对私人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二、中外私人档案利用

1.我国私人档案利用。笔者仅以家庭档案和名人档案的利用为例进行说明。

(1)家庭档案的利用。家庭档案,属于私人档案的一个分支。在我国档案界中,在家庭档案的定义上,学者们各抒己见。但是笔者还是比较同意这个观点的。“家庭档案,大多是在家庭成员的私人活动或家庭职能活动中产生的,如购物发票、家庭外出旅游照片等,私人或家庭职能活动形成的档案构成了家庭档案的主体。”笔者认为,家庭档案的一切意义都是相对于家庭而言的。比如,家庭档案的形成者是家庭成员,形成“环境”是在家庭中(或者家庭一起外出的各种活动中),家庭档案的价值是针对于这个家庭的重要性而言的。

家庭档案,不仅可以体现一个大家族的世代变化,还可以反映社会世代的变迁;家庭档案,不仅记载着一个家庭中的各种“大事”,而且还能反映出社会风俗文化的各种变化。因此,给这些家庭档案举办各种展览,对这些家庭档案进行各种利用,可以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档案意识,也可以通过这些私人档案让人们对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更深切的体会。

(2)名人档案的利用。名人档案也是私人档案的一支。名人档案,也是名人全宗,是指社会知名人士(如社会活动家、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企业家、英雄模范等)在其一生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整体。名人档案的利用形式很多。比如说,在沈阳市档案馆中,有关张作霖、郭松龄等的名人档案用于展览,通过这些名人档案可以否定一些谣言。再比如说,根据一些名人档案的记载出版的人物传记,对鼓舞下一代、激励下一代克服困难勇于前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外国私人档案的利用。

(1)谱系档案的出现利用。谱系档案,也被称作族谱档案、家族档案,是以一姓一族为记录对象,反映一家之史的一种专门档案。它是各个时期的家族信息资料被不断充实、整理形成的。这些谱系档案,主要包括人口普查档案、军队档案、移民档案和土地档案。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这使得利用者在查找家族档案资料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以美国为例,档案馆为人们利用私人档案提供了很多的方式,比如说在网上设置专栏、开辟档案室等等。谱系档案的建立,满足了人们寻根溯源的愿望,使得人们的家族体系信息更加的全面系统,既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同时也促使私人档案事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这些无疑都是档案馆对私人档案的一种利用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更加方便快捷,更加新颖独特,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休闲方式,就好像在打游戏时的“过关斩将”,充满着神秘。

(2)名人档案利用。对于名人档案的含义,档案界的概念应该相差无几。曾经对社会或者世界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其私人档案也同样备受世人的关注。像最近,古巴首次开放的海明威的私人档案就引起了档案界、文学界等的重视。对于海明威档案的整理等情况,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古巴和美国之间的紧张气氛。

三、产生异同的原因

1.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其他外国国家大多是资本主义国家。因此,私人档案在我国的定义限定就比其他的国家要复杂很多了。虽然私人档案和公务档案相对,别的国家几乎都是将不是公务档案的档案归为私人档案,但是在我国却还存在一个“集体档案”的问题。私人档案的定义不是很明确,也就产生了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外国大多是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制站绝对主导的地位,因此私人档案也就产生了很多,私人档案被重视的比我国要早很多。

2.历史文化的影响。受连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封建专制思想以及以“人治”为核心的“法治”观念影响,大部分的档案馆库更多的被建设到了“角落”里,在这种历史文化的影响下,在我们现实的档案工作中,大量档案常常被人为地束之高阁。

3.政府的重视程度和采取的措施不同。我国重视私人档案利用的历史相比国外要短,因此各种有关私人档案的措施还不是很成熟,比如说《档案法》中并没有具体明确的针对于私人档案做出的规定,也没有对其中具有国家和社会意义的私人档案进行登记等相关制度的规定。另外,有些措施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具体,甚至存在空白。比如说私人档案的征集、管理、利用等方面。而意大利早在1939就在档案法令中规定:一切公务档案和有关公共利用的私人档案都归国家监督。

4.公民的档案意识不同。相对于国外公民的档案意识而言,我国公民的档案意识确实要弱一些。这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历史上,无数朝代的更替,但是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却愈加的巩固,档案更多地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对普通百姓而言,档案神秘而遥远;在新中国成立的文革时期,由于判断失误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伤害“,档案”一词人们都避之不及。而在德国,公民的档案意识都非常强,他们很好的保存着有关自己的各种档案,可谓是“家家档案馆”。

5.公民的文化素质程度不同,私权等权利意识较弱。私人档案直接和个人的隐私权直接相关。隐私,只是针对于私人的信息空间。对于私人档案,一般来说由形成者自己保存,因而档案中隐私的公开与否纯属于个人行为,由此产生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让其个人承担。但倘若私人档案捐赠或者寄存在了档案馆中,此时对于这些私人档案的利用要征得所有者的同意,如果档案保管部门将这些档案擅自公开的话,就相当于公开了公民的隐私,侵犯了公民的利益。

6.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因为外国大多数先进的发达国家,拥有足够的资金和雄厚的科学技术,因此有足够的物力,财力来发展“关注”私人档案。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虽然较迅速,但是相比而言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启示

通过中外有关私人档案的几个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差异。从这些差异中,笔者受到了一些启发。

1.明确私人档案的定义,建立私人档案鉴定标准,以便凭标准识别“真金”。只有明确的鉴定标准,才能防止珍贵档案的外流。

2.完善档案法律法规。我国《档案法》,对于国家所有的档案,在各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但是关于私人档案的条款不多,而且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章节列出来。对私人档案管理提出的法律规范大都是义务性、禁止性的规范,对于没有遵守或违反禁止性规范的,没有提出有力的制裁措施。因此,要完善《档案法》,要用法律来防止一些重要的私人档案流散国外,以便维护公民利益和国家利益。

3.加强对私人档案的重视。政府应该提供相关便利设施和途径来促进私人档案事业的发展。学习和借鉴美国等国家对私人档案的管理利用制度。比如说,档案的登记制度。我们可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私人档案申报制度,通过这中方式将档案纳入“史册”。不能只将私人档案停留在一些账单、票据,而是应该将“散落”于民间的一些珍贵的,有价值的私人档案“收集”起来,哪怕不由国家保管。也应该将它们登记在册,记录好它们的性质、保管的地址等等,以备用时可考。再比如说,国家具有优先购买权、优先利用权。

4.宣传私人档案的重要作用。通过家庭档案、谱系档案等私人档案的趣味性,来吸引社会公众的兴趣,加强公民对私人档案的重视和保护。如此一来,拓宽了私人档案的来源,同时也有利于私人档案征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5.提高创新意识,以独特的方式让私人档案抓住公众的目光。

6.要重视对公民隐私权等权利的保护。在我国,隐私权作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权利存在的历史并不长,只有20多年的时间;而在国外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一些私人档案,在人们的这种意识模糊的状态下,被“模凌两可”地公开了。在现代公民权利意识加强的情况下,应在更广的领域中加强对私人档案的保护。

摘要:本文主要关注的是私人档案,即从档案的形成领域而言的。主要论述私人档案的重要性,以及中外典型私人档案在利用上的差异和启示。通过优点传承、“取长补短”和经验借鉴,相信我们可以在相关私人档案的工作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上一篇:体育组织人才下一篇:依折麦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