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比较

2024-05-11

城市比较(精选十篇)

城市比较 篇1

一、城市的出现不是城市化的出现

在世界史的悠悠长河中我们能够发现, 城市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9000年以前, 在死海的北部有个叫古里乔的地方, 最早的城市便起源于那里。但是城市的起源和城市化的开始是一个概念吗?看来并非如此。城市化其实就是将传统的乡村社会变成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有先进的生产力为前提条件, 只有在生产力发达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社会化发分工, 农村才会有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所以在原始的社会是没有城市化出现的必要条件的。那么城市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很多学者和专家们经过研究发现, 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 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更多的劳动者被解放出来, 城市人口开始增多, 英国的城市化道路便开始了, 同时世界的城市化道路也被开启了。那么, 城市化的终点又是什么呢?城市化的终点应该是所有的人都会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不一定都居住在城市, 但一定是能够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二、我国城市化的开始与发展进程

世界的城市化道路开始的时间和城市出现的时间比较要晚的多, 那我过又是什么时间开始的城市化呢, 如果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0%一下的话, 可以被认为是城市的史前时期。可以说不算作城市化, 不如我国在唐代的时候城市人口就已经占总人口的10%左右, 但是到了1949年的时候我国城市人口依旧占总人口的10%左右, 也就是说明在1949年以前我们还没有开始城市化的脚步。我们假设规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于10%而小于20%的时候称之为初步城市化阶段的话, 那么我国从1949年建国初期, 到1990年期间的城市化发展缓慢, 并且其中还受到的政策的影响, 许多城市人口纷纷离开城市来到了农村, 直到1989年城市人口比例接近了20%。真正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应该是城市人口比例超过20%而小于50%的时候, 城市化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可以看到我国城市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 并成加快的趋势在增长, 这样的增长速度直到城市人口比例处于70%至80%之间的时候才会减慢, 那是的城市化水平将处于自我完善的城市化水平。许多的发达国家已经处于这个水平, 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城市化水平极高。我国到2012年城市化水平为56.2%,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阶段, 这个阶段也将会产生最多的城市问题。

三、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

当城市化率超过50%的时候, 城市病体现的最多也最严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已经经历了这一过程更, 比我们早了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英国早在1850年左右城市化比率超过了50%, 便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病, 目前我们也在经历这一过程。如交通拥挤、住宅紧张、环境污染、经济衰退、政治腐败、社会骚乱、失业、贫困、各种犯罪的增加等等。这些城市病近些年在我们国家也逐渐的体现出来, 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城市体现的就越明显。因为现在的经济水平下, 城市里人们最主要的是追求经济效益, 对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是很重视,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建设, 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健全, 全民的文化素养不断地提高, 人们将会愈发的重视城市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也将是治疗城市病的根本办法, 所以我们对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要抱有期望和乐观的态度。

四、我国城市化未来的趋势和挑战

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融入到了世界的城市化大浪潮中, 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研究而得出的城市化发展规律同样适用于我国, 未来我国的城市人口势必要继续增加, 直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70%到80%之间时, 这样的增长速度才会减缓。城市化的进程是历史的必然过程, 借鉴发达国家走过的城市化的道路, 我们发现了一些城市病伴随而生,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实践, 在能保证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减慢的同时减少城市病的发生。目前的环境问题是一些特大城市的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北京、哈尔滨等等大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 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问题将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挑战。环境问题中不仅雾霾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还有酸雨危害、温室效应南极洲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森林减少, 土壤退化等等。当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保证不了的时候, 经济发展的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再谈城市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只是空谈。所以说环境问题是现在城市化进程中最岌岌可危的问题。城市化是个全球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对于经济发展飞速的中国来说, 城市化也是个必然。城市化的进程在世界的范围上来看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所有的人们多能享受到先进的城市发展的成果, 中国也将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可以说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中国的悠久历史并没有给城市化加分, 反而是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明显不如一些新兴国家来的迅速, 古老的城市有时给城市化带来了许多障碍和麻烦。即使困难重重, 即使问题再多, 我们也将会在城市化的大浪潮中继续前进, 使更多的中国人能够享受到先进城市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高珮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第二版.

[2]严书翰, 谢志强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年2月第一版.

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比较 篇2

李学军

8月25日

【摘要】 通过分析上海,杭州,苏州,合肥四个城市在服务外包方面的优势特色和不足.并通过具体的实例数据来说明这四个城市之间的区别.以便于可以更好的定位每个城市服务外包在整个产业中所处的位置.所选四个城市都围绕在长江三角洲地带,文化,经济发展有更多的紧密联系并且存在相互依赖互补关系,但却各有特色.

【关键词】 服务外包;

1. 服务外包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服务外包,指从事服务业的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分为12个部门,即商务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旅游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其他服务。服务业外包可以按这12个部门进行分类.在世界范围内看,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是服务外包产业链的上游端,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是服务业外包的承接主体。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有利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出口;有利于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所以受到国家支持,发展前景广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关于“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要求。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大连、深圳、广州、武汉、哈尔滨、成都、南京、西安、济南、杭州、合肥、南昌、长沙、大庆、苏州、无锡20个城市被批准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1月1日至12月31日,将给20个城市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一系列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减免、对人员培训和基

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等.

2. 外包示范城市的优势与特色

从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到国务院批准设立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自今,已呈遍地开花之势,产业环境不断优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细分不断向纵深发展,产业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总而言之,产业基础初步成型。因为目前有20个城市在竞相发展(实际不止20个,如宁波、青岛等虽不在示范城市之列,但对服务外包的发展热情和力度丝毫不亚于示范城市),为了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很多城市都在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优势,努力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本文中我们选择了上海,杭州,苏州,合肥四个城市的服务外包产业特色进行比较和评价。

2.1 综合条件优越的上海

上海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两个城市之一,在发展服务外包方面,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才的供给,政府效能,生活的便利性等多个方面,几乎拥有全面超越的优势,主要弱点在于综合成本过于高昂。正因如此,未来上海市的服务外包产业必然会向高附加值业务倾斜。对于上海而言,可能凌驾于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之上的战略是发展总部经济,而且对总部的要求已经逐渐往高技术型、知识型、环境友好型、高附加值型的企业总部攀升。实际上更进一步的去看,这些企业也正符合了服务经济时代下的企业特征,也基本不会脱离服务外包的范畴。

上海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注重服务外包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国际发包商将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设立在上海,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加大对欧美 服务外包市场的开拓力度。上海市9月已累计批准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78家,外资研发中心215家,全球六大专业服务外包公司中,IBM、惠 普、EDS、埃森哲都已落户上海,上海的总部经济发展策略已见效。

上海服务外包产业以软件出口为特色,是国家首批认定的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之一,日本是上海软件外包业务的主要来源国,对日出口占上海软件出口总额的 60%。随着跨国公司及研发中心的大规模进入,上海来自欧美等地的

第一文库网

外包订单亦呈

现较快的增长趋势。

在人才储备方面,上海市作为中国科技与教育基地,拥有学科齐全的人才队伍,“科教兴市”战略的大力实施提升了上海人才的整体素质。上海软件产业中的职员65%以上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9%拥有硕士学位,2%拥有博士学位。上海有普通高等学校60所,其中理工院校 24所,每年毕业的计算机类学生4.5万人左右。上海还积极推进软件学院的建设,目前,上海共有4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华东师 范大学软件学院、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和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四所学院每年招生人数总计约700人,其中研究生约150人。此外,上海有500多家社会力量办学 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机构,所提供的计算机技术培训人次近10万,其中软件技术方向的占30%以上。

2.2 全力打造金融外包之城的杭州

杭州与上海相邻,上海以全球金融中心为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杭州围绕上海谋求金融外包中心城市是一个合理思路。杭州已经拥有成为金融外包交付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有数据显示,杭州市的金融总量位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之后,排在全国城市第5位,已相当于国内中等发展程度的一个省的金融总量。杭州有适合金融服务外包的环境优势和产业基础,已拥有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三井住友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等各类金融机构近200家。此外,杭州还把服务外包公司组织起来,与大学对接,办各种外包实训的培训班,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杭州已形成了一 定的产业集聚,拥有包括浙大网新、恒生电子、信雅达、美国道富等一批有影响的服务外包企业。

杭州作为经济颇为发达的沿海城市,其政府开明度和行政效能亦比较高。杭州也拥有得力的产业扶持政策。但是同样靠近上海的昆山花桥,也同样旗帜鲜明的提出要做专业的金融外包城市。花桥虽然地域面积较小,但也已经形成了由知名企业领衔的产业集聚。随着各自的发展壮大,未来在进入附加值相对高端的金融外包领域后,是形成互补还是一定程度的竞争,目前尚未知晓。

同时,杭州的人才储备也相当深厚,拥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36所高等院校,其中有25所大中院校设有计算机、软件及信息工程学科。

同时还有19所自然科学研究机 构、9个国家级专业级重点实验室、3所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共拥有博士授予点109个,硕士授予点230个。20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达 39.28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2.66万人,共开设247个与服务外包相关的软件和计算机、集成电路、动漫专业,平均每年毕业生1.8万人。除软件专业大学生教育外,杭州市也正在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培训,目前已有十几家人才培训机构,每年实际培训服务外包人才1万多人。

2.3 政策扶持得力及制造业基础雄厚的苏州

苏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前沿阵地,其政府官员的思想观念更为开放和务实,其行政系统的运行效率比较高,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得到了良好的实践。优越的财 政能力,保证了的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扶持政策得到了落实。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政府服务,给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使苏州与 外资联系紧密,比如其太仓有“德国企业之乡”之谓。浓厚外资氛围使得城市文化更加多元化,这有利于从事离岸外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苏州区域位置优越,交通十分发达。苏州有多个优良港口,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区位优势赋予他们更多的国际贸易机会。这几个优势叠加所形成的.竞争力在过去几十年制造业发展上已经得到充分体现。笔者认为这对未来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同样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强大的制造业必然产生相关业务的专业 化剥离,这也为当地的企业提供大量在岸外包机会。

靠近上海,充分接受了上海的经济辐射。在成本因素的推动下,服务外包企业会由上海向周边城市转移,或者建立前店后厂模式,即在上海建立接包中心,在周边成本相对较低成本城市建立交付中心,由此苏州、无锡将会获得一定机会。 外包业务的附加值现对较高。结合自身的优势和产业基础,这两个城市的服务外包产业除了软件开发,正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动漫创意、金融后台外包、生物医药研 发、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外包业务。

2.4 综合成本较低的合肥

合肥市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且成本相对较低,这是合肥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上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合肥市一方面拥有中国科技大

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等30多所高校,在校大中专学生总数26万多人,为合肥市服务外包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 资源保障,而且也为形成一定规模的从业人群、以及互相供给、相对稳定的产业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合肥科技人才资源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拥有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各类科研机构200多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万多人,可以满足服务外包企业对于科技人才的需求。同时,合肥 市还拥有与IBM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IBM软件人才实训(合肥)基地”,与惠普公司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共同成 立的“卡内基梅隆DD惠普软件学院合肥分院”以及安徽合肥服务外包职业培训学院等一批专业培训机构,都为合肥市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保证。据不完全 统计,年合肥市共为企业培养合格服务外包人才近1000人。,随着培训机构规模的扩大和人才需求的增长,培训机构年培训 规模将会达到10000人。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服务外包企业对人才的强烈需求,不断提升合肥市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上的竞争力。

政策支持优势。一直以来,合肥市在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基础 上,始终注重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包括服务外包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加大对于服务外包产业的扶持力度。合肥市在申报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前,先后出 台《合肥市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合肥市人才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合肥市关于大力培养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意见》、《合肥 市关于鼓励留学人员来合肥创业工作的暂行规定》、《合肥市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合肥市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 优惠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合肥服务外包产业特别是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

3. 四个城市之间的横向对比

作为服务外包的示范城市,上海,杭州,苏州,合肥都有其各自优势和不足,从企业挂面,企业素质,以及人力资源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上海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占优,可见其综合实力的强大;而杭州和苏州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水平

线,难分彼此;合肥就在一定程度上跟前面几个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省市的综合实力。

具体的数据见图中的列表所示。

图3.1 四个城市服务外包产业指标数据对比

在产业规模方面,上海远高于其它三个城市,与北京等城市处于一线位置;而杭州,苏州以及大连等占据了二线集团;合肥、大庆等城市就明显落后,一定程度 上扯了后腿。这些都是和各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本身的实力有其极大的关系。

在企业规模方面,以上海为例,在20出口尤其不利的形势下,上海相关企业仍全方位开拓海外市场并取得大幅度的增长,上海市软件企业已成为中国软件外包业的第一军团,至年国家共认定了29家沪籍软件企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其中出口型重点企业为 16家,数量居各省市之首,占全国34%。而企业的数量,质量也明显居于全国前列。

相对应的,杭州和苏州更多的是不分上下,截至年底,苏州市累计在商务部登记的服务外包企业达793家,从业人数8.9万人。光20第一季度,苏州市的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和执行额分别为4.2亿美元和2.9亿美元,离岸接包额和执行 额分别为2.8亿美元和2.1亿美元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而杭州同样相差不了多少,这也是Webex分别在苏杭建立研发基地的一大原因。 但是相对来说,

杭州的生活成本以及人力成本更高,从而导致苏州有更大的吸引力,近些年也相对增长更快些。

青岛和杭州:两个城市的比较 篇3

青岛与杭州同为副省级城市,常住人口均为870多万人,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笔者对2000年-2011年青岛与杭州相关经济数据进行了比较。

青岛与杭州经济总量差距不大,2011年青岛GDP总量6615.6亿元,年均增长17.23%,杭州GDP总量7011.8亿元,年均增长15.93%。另外,青岛在投资、消费、出口方面,无论总量还是人均量均超过杭州,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青岛由4285元增加到40189元,年均增长24.26%,杭州则由7473元增加到35690元,年均增长17.76%;人均进出口额,青岛由1445美元增加到8177美元,年均增长18.68%,杭州则由1523美元增加到7353美元,年均增长17.88%。

规模工业方面,青岛与杭州基本相当,且青岛规模工业结构优于杭州。2000年-2010年,青岛市规模工业产值由1400.5亿元增加到10662.8亿元,年均增长22.51%,杭州市规模工业产值由1543.6亿元增加到11081.0亿元,年均增长21.79%。以2011年规模工业结构看,青岛中低端制造业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49.29%,杭州则为55.3%,而高端制造业比重青岛为46.49%,杭州则为38.49%,青岛优于杭州。

显然,青岛市在经济总量增速、规模工业产值增速及结构、人均投资、人均进出口总量及增长速度均走在杭州前面,但青岛与杭州在经济发展方面仍有不少差距。

财富水平的差距

青岛与杭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主要表现在财富水平的差距上,无论是政府可支配的财富(财政收支)、社会可支配的财富(金融存贷款),还是居民可支配的财富(居民收入和储蓄)方面,青岛都远远落后于杭州。

政府可支配的财富水平差距

一是地方预算财政收入总量水平。2000年,青岛为80亿元,高于杭州的69亿元,到2011年,青岛为566亿元,远低于杭州的785亿元。

二是地方预算财政收入增长水平。2000年-2011年,青岛年均增长19.47%,而杭州年均增长24.71%,杭州远远快于青岛。

三是人均地方预算财政收入水平。2000年,青岛为1068元,微高于杭州的1006元,但到2011年,青岛为6494元,远低于杭州的9024元。

四是地方预算财政支出总量水平。2000年,青岛为88亿元,高于杭州73亿元,到2011年,青岛为658亿元,远低于杭州的747亿元。

五是地方预算财政支出增长水平。2000年-2011年,青岛年均增长20.1%,而杭州年均增长23.48%,杭州远远快于青岛。

六是人均地方预算财政支出水平。2000年,青岛为1173元,微高于杭州的1068元,但到2011年,青岛为7558元,远低于杭州的8592元。

社会可支配的财富水平差距

一是金融存款总量水平。2000年,青岛为1073亿元,远远低于杭州的2088亿元,到2011年,青岛为8901亿元,远低于杭州的18396亿元。

二是金融存款增长水平。2000年-2011年,青岛年均增长21.21%,而杭州年均增长21.87%,杭州略快于青岛。

三是人均金融存款水平。2000年,青岛为14319元,远远低于杭州的30364元,但到2011年,青岛为102136元,远低于杭州的211445元。

四是金融贷款总量水平。2000年,青岛为965.6亿元,远低于杭州的1686.6亿元,到2011年,青岛为7495.3亿元,远低于杭州的16573.7亿元。

五是金融贷款增长水平。2000年-2011年,青岛年均增长20.48%,而杭州年均增长23.09%,杭州略快于青岛。

六是人均金融贷款水平。2000年,青岛为12885元,远低于杭州的24522元,到2011年,青岛为86003元,仍远低于杭州的190494元。

居民可支配的财富水平差距

一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量水平。2000年,青岛为535.3亿元,远低于杭州的788.6亿元,2011年,青岛为3198.5亿元,远低于杭州的5547.5亿元。

二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水平。2000年-2011年,青岛年均增长17.65%,而杭州年均增长19.41%,杭州略快于青岛。

三是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水平。2000年,青岛为7143元,远远低于杭州的11465元,到2011年,青岛为36701元,远低于杭州的63761元。

一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2000年,青岛为8016元,远远低于杭州的9668元,到2011年,青岛为28567元,远低于杭州的34065元。年均增长速度几乎相同,青岛为11.77%,杭州为11.74%。

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2000年,青岛为3637元,远远低于杭州的4496元,到2011年,青岛为12370元,远低于杭州的15245元。年均增长速度几乎相同,青岛为12.25%,杭州为12.13%。

经济发展能力的差距

青岛与杭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还表现在发展能力的差距上,无论是企业上市融资能力、利用外资能力、发明创造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等方面,青岛也明显落后于杭州。

上市融资能力差距。上市公司数量和上市融资规模是反映一个城市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这方面青岛是落后于杭州。截止到2011年底,青岛市上市公司22家,2011年上市融资额58.1亿元,累计融资规模为260亿元。同样截止到2011年,杭州市上市公司93家,2011年上市融资额101.3亿元,累计融资规模为919.9亿元。

利用外资能力差距。利用外资反映一个城市发展环境,在这方面青岛市由一个利用外资相对领先转变为相对落后的城市。2000年-2011年,青岛市利用外资规模由12.82亿美元增加到36.34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9.94%。而杭州市2000年利用外资远远落后于青岛,仅为4.31亿美元,而到2011年达到47.22亿美元,远远高于青岛,年均增长速度24.31%。

发明创造能力差距。发明创造能力是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核心体现,在这方面,青岛更是远远落后于杭州。2011年青岛市专利申请量为19816件,远远低于杭州市专利申请量40892件,杭州是青岛的2倍多。在专利授权量方面,青岛由一个强于杭州的城市变为一个远远落后于杭州的城市。2000年,青岛市专利授权量为1613件,明显高于杭州市的1339件,而11年之后的2011年,青岛市专利授权量为9419件,远远落后于杭州市的29251件,青岛不及杭州的三分之一。2000年-2011年,杭州市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速度32.36%,远远高于青岛增长速度17.4%的水平。

人才培养能力差距。人才培养能力也是一个城市创新发展能力的基础条件。在这方面,青岛依然落后于杭州。2011年青岛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22所,杭州市38所,青岛市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为29.1万人,远远少于杭州市的44.67万人。

向杭州学什么

透过上述差距,结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青岛应当重点在金融业、房地产业、经济发展成本、高等教育、城市化等方面学习杭州,逐步缩小这些方面的差距,推动青岛经济迅速发展。

发展金融业和房地产业。2010年青岛市金融业GDP为244亿元,杭州市为606亿元,相差362亿元;青岛市房地产业GDP为254亿元,杭州市为437亿元,相差183亿元。青岛只要缩小这两大行业差距,青岛的经济总量就可能超越杭州。首先,做强金融业要培育总部在青岛的金融企业,培育金融资本市场,发展高端要素交易平台,如发展股权交易市场、发展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发展航运金融,发展航运保险。其次,做强房地产业关键是要在完善保障性住房基础上,大力发展商务地产,打造宜居环境,吸引高端人群大量在青岛投资创业。

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建设宜居宜业城市。一个城市是否宜居宜业取决于它的经济发展成本相对高低,其直接表现是流动人口数量,流动人口多,说明城市经济发展成本低,吸引各种资源要素能力强,反之则相反。从常住人口看,青岛市由2000年749.4万人增加到2011年871.5万人,增加122.1万人。杭州市由2000年687.8万人增加到2011年870万人,增加182.2万人。从流动人口看,2011年青岛市流动人口108万人,而杭州市为181万人。显然,杭州市吸引人口要素聚集比青岛具有明显的优势,事实上,杭州市在很早就提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其实质就是要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建设宜居创业的城市。

青岛学习杭州,要学习如何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建设宜居青岛,吸引更多更好人才及资源要素向青岛聚集。一是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就是要缩减审批事项、减少行政收费,降低行政成本;要取消城区之间道路收费,降低城市交通成本;培育高端要素交易平台,降低商务成本。二是建设宜居创业城市就是要彰显滨海特色优势,建设滨海宜居之城;打造低成本创业环境,促进资源要素集聚,建设创新创业之城。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创新城市。一个城市创新能力强弱关键取决于人才,高等院校不仅是聚集高端人才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大量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杭州市专利授权量达到青岛的3倍以上,这与其大量高等院校是分不开的。青岛市要想打造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就必须学习杭州大力发展高等院校和蓝色科研院所。一是对现有知名高等院校进行裂变和扩张,培育更多“青岛”字号的高等院校;二是大力引进全国知名高等院校在青岛设立分校,并独立招生;三是依托蓝色硅谷海洋科研院所聚集的优势,大力培育海洋专业院校。

实施县域城市化战略,积极推进城市化。青岛与杭州的最大差距还在于城市化差距。2000年-2010年,青岛城镇化率由36.56%上升到66%,杭州城镇化率则由58.64%上升到73.25%,青岛城镇化率都始终远远落后于杭州。

青岛城镇化落后于杭州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青岛城区人口少,郊区人口多,而杭州正好相反。2010年,青岛市城区人口298.16万人,而郊区人口573.15万人,城区人口只占34.21%。而杭州市城区人口624.2万人,郊区人口245.84万人,城区人口占71.74%。这才是杭州市第三产业强于青岛市,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能够大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维城市建模方法比较分析 篇4

G IS所要表达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真正的三维几何空间, 这个空间里面的任何事物都含有三维空间信息, 但是二维G IS仅仅只是解决了平面二维信息的表达。伴随着对G IS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和解决对真三维空间信息的表达[1]。随着“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管理、旅游开发和三维导航等对于真三维城市模型的需求的不断增加, 建立有真实纹理的真实三维城市景观日益突显出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2]。近年来三维城市模型 (Three-D im ensional C ity M odel, 3D C M) 成了G IS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 虽然三维城市模型目前的应用具有多样性, 但是目前来说绝大部分的研究还仅仅只是处于视觉方面, 其目的也仅仅只是为了要表达虚拟表现的可行性[3]。

作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重要内容的三维城市模型, 3D C M是对传统二维数字地图的延伸和深化, 因此需要对整个城市范围进行覆盖。到目前为止, 获取三维城市模型的数据仍然是一项技术复杂、投资巨大的工程, 影响3D C M的建设以及更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其技术水平。所以, 当前三维城市模型应用的主要瓶颈是如何提高获取三维模型数据的水平[4]。

2 三维城市模型建模方法

3 D C M多尺度模型的建立往往集成了多种技术手段和数据源。投入成本、获取的数据精度以及建立模型的效率往往决定了选择数据源和建立模型的方法。

与2D G IS相比较, 3D G IS增加了第三维信息-空间对象, 所以用来描述空间对象的数据量骤增。为了真实表达空间对象, 还需获取地物各个立面的影像信息作为三维城市模型的表面纹理数据, 从而导致数据获取的难度和工作量更大[5]。目前三维城市模型的数据源主要有三种类型[6], 分别为:导出数据 (规划建筑物的设计书) 、近距离数据获取 (近距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以及人工测量数据) 和远距离获取的数据 (航空影像、卫星影像和机载激光扫描数据等) 。

有学者将三维城市建模分为两部分, 分别为:纹理建模 (Texture M apping) 和几何建模 (G eom etrical M odeling) , 它由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组成三维地面信息;由房屋纹理和模型构成三维建筑物信息;三维的植被 (农作物、绿化草坪等) 和其它地物组成[7]。一般用虚拟建模来实现第三部分的纹理, 这项技术在计算机领域已经非常成熟。对前面两部分, 根据原始资料和项目规划要求的不同, 建立三维城市模型的选择方案也不同。例如有的三维城市模型对于纹理要求不高, 则可采用TM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构成;反之, 则采用航空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构成。数据源的不同决定着选择三维城市建模的具体方法。当前的三维城市建模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6]:

1) 基于二维G IS的三维城市建模方法

数字地图为三维城市建模的可视化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来源, 各种地物要素不仅具有精确、严格的几何图形数据, 同时还具有备完善的属性数据。这些信息不仅包含了三维城市建模所需的各种信息:建筑物屋顶的形状、地理目标的位置、建筑物的边界与占地面积等, 而且还包含丰富的语义和属性信息。以上的这些数据都为三维城市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数学基础。所以直接把二维城市G IS的数据转换到三维城市模型是一条快捷经济并且高效的途径。

此种方法的研究重点在于获取资料的形式多种多样, 把能获取到的数据转变为三维城市模型的技术路线和算法, 尤其是减少大量手工作业的方法更为复杂[8]。其中D LG数据作为现代测绘领域内的主要成果数据之一, 数据量丰富, 数据精确, 覆盖范围广, 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数据方式。采用基于二维G IS这种方式的建模根据建筑物的底部边界以及相对应的高度属性进行三维模型重建, 此种方法主要目的在于表现细节水平比较差的城市景观特征, 有着独特的优势:数据量小、建模效率高、数据管理容易、适用范围较大等。采用D LG数据之间构建三维模型也存在着不足, 数据源缺少建筑物垂直面的几何和纹理信息, 此外由于构建的模型不够精细, 三维模型的拓扑复杂度低, 只适用于对细节水平要求较低的场景。

2) 基于影像的三维城市建模方法

摄影测量技术通过卫星获取的影像底图, 可以提供丰富的纹理和几何数据的同时, 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语义和拓扑信息, 使同时获取复杂多样的三维城市模型的纹理和几何信息的自动化成为了可能。近年来由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蓬勃发展,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被认为是当今最适合用来获取范围大精度高的三维城市模型数据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摄影测量技术和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 倾斜摄影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都可以为三维城市建模提供新的数据源。目前, 多角度观测的倾斜摄影测量方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数据包括摄影相机提供的影像信息和相机参数, G PS、IM U分别提供三维空间和方位角度信息。倾斜摄影具有几方面的优势:相对于正射影像而言, 倾斜影像可以让用户从更多的角度去观察地物, 更真实的反映出建筑物的实际情况, 极大的弥补了正射影像数据源的不足;针对三维数字城市的各种应用, 利用航空摄影测量可以大规模成图的特点, 加之倾斜影像可以提取及贴纹理的方式, 不近可以使三维城市建模降低成本, 还以可以提高其效率。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解决了常规基于垂直摄影像片的摄影测量技术进行三维城市建模, 紧紧只是能够处理屋顶等平面以及部分立面纹理, 但是大部分的立面纹理信息则需要费时费力的地面摄影技术来提供的局限。但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三维城市建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 由于以超高密度点云生成的D SM, 和人工建模可以控制模型的表面数量不近相同, 它是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生成数量惊人的三角面, 这无论是对编辑还是对后续的数据管理及展现都提出了难度不小的要求。所以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三维城市建模中的应用还需要在开展的三维城市建模项目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总体来看, 基于影像的三维建模数据量较小, 建模效率较高, 构建模型的拓扑复杂度、几何复杂度、纹理复杂度较低, 适用范围一般等特性。

3)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三维城市建模方法

近年来, 激光扫描技术在多等级三维空间目标的实时获取方面应用广泛。激光扫描系统基于搭载平台的不同可以分为地面激光扫描系统、车载激光扫描系统以及机载激光扫描系统。利用地面激光扫描和车载激光扫描系统获取三维城市局部空间信息, 已成为激光扫描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从实景中和复杂实体中重建目标的三维数据和模型, 它利用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 对目标的整体或局部进行高精度的量测, 以此来获得目标的空间、线、体、面等三维数据。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得的点云数据可以对建筑物表面快速、精确地建立模型, 在三维城市建模的研究与应用中被广泛关注。

地物的三维几何模型可以利用激光扫描技术构建, 建立D TM模型, 还可以结合其它方面的数据来获取纹理信息, 激光扫描仪可以获取目标的高精度几何数据, 其点云数据量大、精度高, 对建筑细节的表现非常到位, 尤其是适用于数字遗产、古建筑物保护等领域。但是激光扫描仪获取的数据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缺陷:1) 有的地面立面漫反射很弱, 扫描时会过滤掉这些目标, 因此需要用近景摄影测量等方法加以完善;2) 由于激光扫描仪不能够提供亮度和彩色等方面的信息, 对于3D激光距离模型的真实表达还需用静态或动态相机对目标进行拍摄来获取目标的纹理信息;3) 点云数据处理过程复杂, 人工干预量大, 数据管理困难。

3 结论

基于二维的城市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要求, 以三维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三维城市模型, 给三维城市的建设带来了数字化的思维方式, 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直观、方便的新平台。目前三维城市模型在数据源、建模软件、三维模型细节层次等方面所具备的功能已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选择。随着社会对三维城市模型需求的日益增长, 现有的三维建模方法已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根据不同的三维建模特点以及不同数据获取手段间存在互补性的特点, 已有学者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用于三维城市建模中, 不断提高三维城市模型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敏, 马蔼乃, 陈军.三维城市模型的研究现状评述[J].遥感学报, 2002.

[2]王建强, 钟春惺, 江丽钧, 谭金石, 钭祖民.基于多视航空影像的城市三维建模方法[J].测绘科学, 2014.

[3]Batty M., Smith A., Virtuality and cities:Definitions, geographic, designs, In:Peter Fisher and David Unwin (Eds.) , Virtual Reality in Geography, 2002b, 270.

[4]朱庆, 林晖.数码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城市环境中的三维城市模型初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5]高山.三维城市模型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2004, 武汉大学.

[6]谭仁春.三维城市模型的研究现状综述[J].城市勘测, 2007.

[7]张祖勋, 张剑清.城市建模的途径与关键技术[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6.

我国区域城市化水平比较 篇5

我国区域城市化水平比较

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以新设计的`一套反映城市化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区域间城市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区域城市化水平差距很大,且内部不平衡问题相当严重.所应采取的对策是:中西部地区应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施超常规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应发挥其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各地区还必须切实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工作.

作 者:杨冬梅 张宗坪 牟芳华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山东财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FINANCE INSTITUTE年,卷(期):“”(5)分类号:F061.5关键词:区域 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

中印经济模式与城市化比较 篇6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和印度两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印度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基础略高于中国。经历半个多世纪发展后,中国与印度经济与城市化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由于中国早于印度实施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速度方面超过了印度,但是两个国家在推进现代化道路中面临的两大问题依然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因此,比较研究中国与印度两个国家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彼此相互借鉴经验教训,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两国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目前,中国与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一个走的是工业化发展道路,选择的“先工业化”发展模式,一个是没经历工业化,选择“跨工业化”发展模式。

印度模式

“跨工业化”经济增长

印度在经济领域的崛起并非源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而是以软件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跨工业化”经济增长模式,谋取其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印度根据其自身条件,制定实施有助于将劳动力和资本集中于服务业的政策,并优先支持发展以“软件外包、IT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然后利用IT信息产业等新兴技术促进农业和制造业发展。

这种绕过工业化发展阶段,直接从农业经济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的经济增长模式,称为“跨工业化”经济增长模式。

跨工业化经济增长模式对自然和制造资源的消耗较小、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具有绿色、生态与高效的特征。据摩根斯坦利的数据显示,2011年印度服务业占GDP比重达8.5%,这数据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印度选择以服务业为主导的轻型经济结构发展模式主要在于八个方面的因素。

——基础设施薄弱,但拥有比较多的高级软件精英人才。印度薄弱的基础设施且建设滞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煤炭和油气能源供应不足,电力严重短缺。在这样的基础设施条件下,印度只有选择向资源依赖性较低和资源消耗较少的服务业倾斜,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印度的文化与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印度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长期受英国文化影响,英语为官方语言,使得印度上层阶级与英美在文化、语言、生活习惯上能互相理解和融合。同时,印度重视“精英人才”培育,科技实力名列世界前茅,每年可培养100万工科毕业生,为IT'产业和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印度因此享有“世界办公室”美誉。

——经济改革启动较晚,错过了承接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时机。印度选择发展以软件、金融等为主导的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并积极承接国外服务业,提升其服务业竞争力。印度企业在此过程中提升了研发能力,逐渐向“全球服务链”高端攀升,印度良好的金融体系保障了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消费市场发展比较好,带动了服务业发展。印度以本土消费者为导向的生产模式使印度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吸引力,同时印度消费率较高,甚至高于部分发达国家,拉动了印度服务业的发展。在印度,消费占GDP的64%(即使欧洲也只有58%,日本为55%,而中国只有42%)。

——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较为健全。劳动者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比较完善,促进了社会消费购买力的上升,为印度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需求拉力。

——金融制度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印度沿用了英国人留下的金融制度。印度金融体制相对于中国而言,基础更完善、市场秩序更好、资源配置更能体现市场导向。

——引导各种要素资源跨越制造业而流向服务业。印度在投资软环境,尤其是金融自由度、产权制度和法律体系等领域进行改革,从而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促进了“跨工业化”增长模式的生成。

中国模式

“率先工业化”发展

西方传统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都经历了以制造业发展为特征的工业化进程,即“农业收入和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经济初步发展,工业收人和劳动力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服务业的收入和劳动力比重上升”的过程。工业化之后服务业占经济比重逐渐增加。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称之为“率先工业化”模式。

中国经济发展实行的是“率先工业化”发展模式,即发展以制造业发展为经济推动力和主要内容的经济模式。

——中国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承接国外产业转移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中国经过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建设,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虽然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了重工业发展,对工农业实行剪刀差价格,以农业补贴工业发展,抑制了农业、服务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但通过积累,在积贫积弱的中国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工业文明。这为中国实施开放政策,承接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

——抓住了世界产业转移的主潮流,积极承接海外的制造业转移。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先后启动农村經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通过承接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推动了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特别是2001年以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参与全球产业链的重新调整,积极承接全球产业资本制造端的转移,使中国外贸出口持续十多年高速增长,加快中国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产业领域的转移,使中国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世界的工厂”。

——实施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经济政策红利。对外开放政策让中国积极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人才,并通过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建立特区,吸引产业转移,在东部建立起不同的产业集群;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充分发挥调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并促进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体制的改革,激发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并解除了劳动力转移的一些行政限制,促进了劳动力人口的转移,为中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nlc202309031856

城市化进程的差异比较

——两国城市化进程速度有较大差异。新中国成立和印度独立年代相近,先期印度的城市化率是高于中国,后期随着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的城镇化率逐渐高于印度。

1987年,中印两国城市化比例均约为25%。到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上升到47%,而印度为30%。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是每年2.7%(逐渐降到2%),而印度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是每年2.35%(逐渐上升到2.5%)。到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达到52.57%。

——中国城市化发展不均衡,印度的大城市分布较为均衡。中国城镇化呈现不均衡状态,印度城镇化相对均衡一些。根据统计资料,2007年,中国有100个100万人口的城市,有140个75万人口城市,有670个10万人口城市;而同期,印度特大城市的人口远超过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其中最大都市拥有3500多万人口,有57个75万人口城市,有400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导致区域间城镇化率差距大的重要原因。在中国,75%的国内生产总值集中在沿海,其所占国土面积仅仅10%。而在印度,大的乡镇和中小城市较多,虽然空间分布合理,但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则比较薄弱。

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城镇化进程相对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老少边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城镇化进程落后于东部地区。随着政府逐步取消对居民迁徙限制的诸多管制,农村劳动力和资金开始流向城市,加速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以及全球化产业分工大调整的出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大量承接产业转移,出现大量出口加工厂企业,导致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东南沿海,这也快速推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化。

——不同经济、城市化政策导致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启改革开放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开放沿海城市逐步向沿边、内陆城市开放,推进承接来自海外的产业转移,特别是港澳台以及日韩等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和国家的制造业的转移,加快推进了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人口加快向东部聚集,特别是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大量劳动人口向东部地区流动。但因中国户口政策的滞后,东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城镇化质量并不高,有不少外来打工者没有完全融入到其工作的城市,而是過着打工城市与西部农村两栖生活的方式;而中国地广人稀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中国城镇化发展极为不均衡的现状。

印度实施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于中国,但其经济发展成绩突出,城镇化发展也不断推进。1991年,印度开始实行改革开放,GDP持续高增长,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增长引擎”。印度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在国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情况下,依靠技术驱动发展经济,能充分利用国内有限的资源、资金和技术人力潜力,发挥其人才智力优势,鼓励创新,使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发展方面。印度采取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城市化政策,使其大城市的发展很快,特大城市吸纳了大量从农村转移的人口。同时,由于印度实施均衡发展的经济政策,印度在全国范围的城市化进程大体相似,比较均衡。

两种模式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都存在不少问题。在经济发展中,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制造业的发展处于产业链低端,急需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改善和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而在无规划盲目推进城镇化导致的问题表现为:城镇化扩展呈现量的增长,而缺乏有质量内涵的城镇化。这带来对资源的浪费、环境超载、农村人口尚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并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等问题。依据中国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中国未来城镇化需要以提高质量为基础,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统一发展。

当前中国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但城镇化的质量问题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重点。如何提升城镇化的质量?

——需要做好产业布局与产业调整。在城市化进程中产业是城镇化的支撑和根基。在推进城镇化步伐的同时,同步促进产业布局与发展,以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口提供就业保障,避免出现印度城市化发展中的贫民窟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与优化产业结构。

——要从产业政策上进行调整。加快研究制定产业调整政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力政策支持,加快推进服务业产业的发展,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税收、财政等政策性支持。

——着力解决公共服务问题。让国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避免资源要素的过度集中,需要将公告资源适当地分散,以减少人口向特定的大城市过度集中。

——要着重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是加强对农村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增强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是需要加强精英人才的培养,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所)

城市比较 篇7

皖江城市带是我国中部地区六大城市群之一, 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 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 土地面积7.6万km2, 人口3058万人, 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6733亿元, 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91%。城市群是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 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因此皖江城市带为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在做出贡献的同时, 如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 促进社会全面良性循环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 包含的因子极多, 对它进行生态学评价不可能包罗无遗, 必须在其中选择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指标选择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和现实性[4]。2003年中国颁布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试行) 》给出了生态城市建设指标, 具体规定了关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指标年颁布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修订稿) 》对生态市的建设指标进行了调整和修订[5]。根据我们对生态城市含义的理解, 并充分考虑到统计分析中数据的可采集性, 我们共选择了14个指标来衡量皖江城市带生态城市建设的情况, 它们分别是X1 (GDP) 、X2 (人均GDP) 、X3 (农民人均纯收入) 、X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X5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X6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X7 (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 、X8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X9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X10 (人均道路面积) 、X11 (城市化水平) 、X12 (城市燃气普及率) 、X13 (恩格尔系数) 、X14 (R&D内部支出经费占GDP比重[6]) 。

2 皖江城市带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实证研究

2.1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一种降维处理统计方法。基本思想是把所研究的众多反映同种信息的重叠指标提取出少数几个能表示出原来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的公共因子, 以简化数据, 方便研究[7]。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分别对皖江城市带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 (表1) 和各子系统综合得分, 并对总得分进行排序 (表2) 。由表2的总得分可得出皖江城市带10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水平差异图 (图1) 。其中, 原始数据来源于2010年《安徽年鉴》 (考虑数据的可采集性, 以六安市代替其所辖金安区和舒城县) 。

从表1可见, 每个因子只对应少数几个指标的因子载荷较大, 因此可根据上表对指标进行分类。在第一因子中, 农民人均纯收入、R&D内部支出经费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项指标有较大的载荷, 这些指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成果, 我们解释为社会进步因子;在第二因子中,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项指标有较大的载荷, 这些指标反映了人们生活的环境状况, 我们解释为环境保护因子;在第三因子中, GDP、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4项指标有较大的载荷, 这主要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来描述的, 我们解释为经济发展因子。从表2可见, 在社会进步方面, 铜陵、合肥、滁州、马鞍山发展最强, 其次是芜湖、安庆, 其余城市发展较弱;在环境保护方面, 池州、铜陵、马鞍山环境保护最好, 其次是合肥, 其余城市环境保护较差;在经济发展方面, 合肥、芜湖、马鞍山最强, 其次是宣城和铜陵, 其余则最弱。在综合发展中, 合肥、铜陵、马鞍山排列位于前三强。从图1可见, 皖江城市带内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差异较大, 最强的合肥与六安差异悬殊, 除合肥、铜陵、马鞍山生态城市整体建设水平较高外, 其余城市的生态建设水平亟待提高。

2.2 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对皖江城市带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研究, 更充分地认识皖江城市带生态城市建设的地域差异, 选用SPSS16.0对复合系统的总得分进行层次聚类分析, 得出皖江城市带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聚类分析样品数目 (表3) 。从表3中可见, 皖江城市带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合肥、铜陵、马鞍山;第二类是芜湖、安庆;其余城市为第三类[8]。

3 皖江城市带生态建设的SWOT分析

3.1 优势

主要体现在: (1) 区位优势[9]。皖江城市带的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 是长三角向外拓展的重点。合肥—南京—上海高速公路是联系长江三角洲的快速通道。目前, 皖江城市带通往东部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 这一区域距离长三角最远的城市安庆到上海仅3h路程。随着宁安城际铁路、400km里皖江黄金水道治理、安庆机场扩容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成, 将进一步改善皖江城市带的交通条件, 实现与长三角交通的网络化对接, 让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铜陵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已建成通车;沿江的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四市均建有国家一类口岸。芜湖港和铜陵港已被批准为对外籍轮船开放港口, 远洋运输已直通到香港特区和日本、新加坡等国。 (2) 资源优势。皖江城市带地貌类型多样, 山地、丘陵、沿江平原兼备, 并且分布有广泛的水面,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和其他众多湖泊分布在安徽中部, 皖江城市带地处南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区, 属季风气候类型, 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雨热同季, 并具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 加上多样的土地类型和丰富的森林、动植物和水产资源, 适应农林牧渔业的多样化发展, 大米、棉花、油料、茶叶、水果、药材和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十位。 (3) 能源优势。皖江城市带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 以马鞍山为重点的钢铁工业、以安庆为基地的石油化工工业和以铜陵为中心的有色金属工业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 (4) 旅游资源。皖江城市带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拥有世界级的旅游佛教圣地九华山、道教名山齐云山和天柱山、琅琊山、太平湖、巢湖等名山秀水。

3.2 劣势

主要表现在: (1) 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且呈不断下降趋势;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低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资源型经济总量的扩大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污染尤其是水污染仍较严重,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不足,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经济结构不合理, 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综合经济实力不强, 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高。 (2) 观念淡薄。由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惯性使然, 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不能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代价追求任期内经济数量增长, 尤其在招商引资和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西进过程中, 一些被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成为投资热点, 忽视了环境和资源问题。工业结构性、布局性污染仍然严重, 皖江汽车、冶金、化工、建材行业发达, 很多企业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 治理技术水平低, 管理落后, 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难以为继;农村环境保护、面源污染控制以及新出现的环境问题管理法规不完善,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突出;环保投入严重不足, 生态保护、农村环境保护、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等缺乏资金投入渠道, 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环境监管能力等投入不足;环境经济政策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 污染治理市场化机制不健全, 生态补偿制度尚未建立。 (3) 经济基础薄弱。近几年来, 皖江城市带尽管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但总体经济实力仍然比较弱, 消费水平较低, 市场容量较小。2009年皖江城市带人均GDP为19026元, 10个城市的人均GDP差别较大。其中, 人均GDP超4万元的仅有马鞍山 (49824元) 、铜陵 (44870元) 两市, 合肥 (34482元) 、芜湖 (32500元) 相对较高, 其他城市均低于2万元。皖江10个城市人均GDP均低于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的64477元, 经济基础的薄弱势必制约着生态城市建设的水平。

3.3 机遇

2010年, 我国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简称“规划”) , 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 合肥和芜湖为双核, 滁州和宣城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 大力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 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 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真正在承接中调整产业结构, 在转移中发挥示范作用。《规划》要求, 示范区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 把承接产业转移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推进节能减排, 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必须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这为皖江城市带生态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和带来了机遇。

作为中部地区东向发展的前沿, 皖江城市带更多地参与了泛长三角区域合作, 存在的共同机会就是后发优势和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一是与长三角地区的密切联系。在皖江城市带10个城市中, 合肥、马鞍山、芜湖、巢湖、滁州均为长三角经济圈观察员城市, 其中马鞍山、滁州、芜湖、巢湖同属南京都市圈, 合肥、巢湖同属安徽省会经济圈。二是产业发展机会各具特色。合肥、芜湖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城市, 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马鞍山是国家科技兴市试点城市和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 池州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因此, 皖江城市带要站在国家的战略意图层面, 在建设示范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 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 坚决转变传统的产业承接方式, 积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挑战

主要表现在: (1) 专业人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没有高素质的生态城市建设队伍就不会有高水平的生态城市建设。若现有的专业人才使用不好, 不仅留不住人才, 就是引进的人才也会走掉。由于安徽与东部沿海城市地缘相近、文化相近、人缘相亲, 东部沿海城市相对较高的待遇对安徽内地专业人才很有吸引力。此外, 一些地区、部门在用人上存在机制不活、待遇差、政策不落实等问题, 近几年东部不少地方挖走了大量人才, 严重影响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决策水平和技术水平[10]。 (2) 在能源结构中, 煤炭及火力发电的生产和利用占85%左右, 清洁能源资源匮乏。无海洋能资源, 地热能没有得到勘探和开发, 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也不具有明显优势。只有水能和生物质能资源及少量的煤层气有一定的开发利用, 且水能比重下降, 在皖江产业结构中钢铁冶金有色建材汽车制造等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比重大, 而当前这些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又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并有进一步发展趋势, 增加了“节能减排”的负担, 这就对皖江城市带的生态经济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

4 小结

本文从生态城市建设复合系统的角度对皖江城市带生态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各区域的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首先, 构建了生态城市复合系统, 并通过SPSS软件运用因子分析, 得出影响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主要因子及综合系统总得分并对皖江城市带内的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排名。其次, 运用聚类分析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分类。第三, 运用Excel软件绘制出皖江城市带生态城市建设水平差异图。第四, 运用SWOT分析法皖江城市带建设生态城市进行深度分析研究, 找出皖江城市带建设生态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为有关部门制定法规和进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Yanitsky O.Social Problem of Man′s Environment[J].The City and Ecology, 1987, (1) ∶174.

[2]王如松.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53-87.

[3]黄光宇, 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13-26.

[4]翟年祥, 项光勤.生态城市建设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 2009, (10) ∶105-108.

[5]刘引鸽, 宋军林, 文彦君.城市滨河景观生态建设评价与安全管理——以宝鸡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5) ∶27-30.

[6]吴永红.温州生态城市建设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5) ∶5848-5849, 5851.

[7]狄.城市化水平的因子分析及评价——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例[J].发展改革, 2007, (5) ∶10-12.

[8]马溪骏, 高袁袁.皖江城市带九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对策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10, (6) ∶138-144.

[9]林坦, 安童鹤.皖江城市带发展现代物流业的SWOT分析[J].物流技术, 2010, (15) ∶13-15.

城市比较 篇8

西欧中世纪和我国汉唐时期在时间上属于同一时期,而且同处于封建社会背景下,无论经济基础还是发展水平都基本一致,因此本文选取这两个时期的城市建设进行比较。本文通过对西欧中世纪城市与汉唐城市建设进行探索性比较研究,将城市规划置于更加广大的时空之中,必然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西欧中世纪和汉唐城市建设发展的特点及历史得失,对当代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西欧中世纪城市与汉唐城市建设比较

1.1 城市发展过程比较

西欧与我国早期城市均产生于奴隶制社会,西欧从奴隶制下的古罗马到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前后之间虽有传承和影响,但在奴隶主、日耳曼人、教会、壮大的商人和手工业者等多方力量角逐及相互作用下,每个时期的城市均呈现出各自的特点,甚至是建立在对前一个时期否定的基础上,因此,其进化阶段较为明显,如从君权化、军事化、世俗化的古罗马城市到教会城市再到城市共和国等。

相反,由于农耕文化、儒家思想及皇权至上、礼制、等级制度等在我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影响,我国汉唐时期城市数量虽有较大增长,但城市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无论汉朝时的长安、洛阳,还是唐朝时的长安、洛阳,基本恪守着《周礼·考工记》的规制。这一时期我国虽然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营国制度,严重束缚了我国后来城市规划学的发展。

1.2 规划建设特征比较

西欧中世纪城市是自发形成的,教堂常占据城市的中心,城市尺度宜人,建筑环境亲切,整座城市具有连续感、丰富感与活泼感,充满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相反,我国汉唐城市是严格按照“营国制度”建造的,以长安和洛阳为例,都城多方正规则布局,道路网呈方格网状,中轴线对称,宫殿居中,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就连城之规模,城垣、城门、道路的等级都有明确的规定,处处体现了等级、秩序、礼制、尊卑、皇权至上等封建思想(见表1)。

1.3 城市形态比较

西欧中世纪城市总体形态以圆形、椭圆形为多,几乎在所有的城市中,教堂一般都占据了城市的中央,在教堂前面形成半圆或不规则的但围合感较强的广场,教堂与这些广场一起构成了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而道路基本上是以教堂、广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出去,并逐渐在整个城市中形成蜘蛛网状的曲折道路系统。由于教堂占据了城市中心并构成了绝对的制高点,所以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天际线是非常优美而有秩序的。

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汉唐时期城市多为方正规则布局,皇城居中,中轴对称,道路为方格网式棋盘状,城市由高大的城墙、城门和护城河围合。古代城市形态无外乎分成两种:一种是按照一定的规划意图建设起来的,具有规整平直的道路系统、几何形状的城市平面或布局;另一种是自然发展起来的,依山傍水,道路迂回曲折,布局灵活,空间序列丰富。诚然,就某一具体城市而言可能两种要素兼而有之,但仍以其中一种为主。

1.4 城市意象比较

中国的城市意象表现了中国人对理想画面和意象的追求,它是用“线条”来表现形式。在城市中体现在对自然山水的创造性利用和通过建筑来点景,有背景和前景,城市意象为静态。与中国的城市意象不同,欧洲的城市意象是三维透视式观照。建筑成为实体的块,有体块与阴阳虚实,是一种“面”的表现形式,街道立面丰富而多变(见图1)。在透视阴影的表现形式下,城市意象是动态的。

2 西欧中世纪城市与汉唐城市建设差异原因探究

2.1 文化原因

从文化角度来看,汉唐时期儒家哲学思想占统治地位,儒家提倡“居中不偏”“不正不威”,反映在城市规划上就表现为宫城居中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

2.2 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天圆地方”的朴素人地观,导致了方格网状的城市形态。西欧中世纪的民主文化和以神学为中心的世界观,反映在城市规划上就表现为以神庙、教堂、市政厅及其广场为中心。

2.3 经济及土地所有制原因

从经济及土地所有制角度来看,汉唐时期的中国是地主所有制,以小农自然经济为主体,城市是政治权力斗争的场所和产物,政治权力支配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并超越其发展。影响城市选址的主导因素是军事与政治,大城市规模远大于同时期的西欧城市。中世纪西欧是以庄园经济为主体的封建领主制,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合为一体,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城市规模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城市大多位于交通方便的地方,是经济合理性的区位选择结果。

3 结语

本文对西欧中世纪和汉唐城市建设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欧洲和中国地域辽阔,城市建设的对比是地域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在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文化的特质、哲学思想、经济和土地制度不断地作用于城市建设之中,使其城市建设具有一种特殊性和稳定性。

本文通过对西欧和汉唐城市建设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找出发展的规律性与差异,以及文化、哲学思想、经济和土地制度如何影响城市的发展,这样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城市规划的特殊性,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城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摘要:主要从城市发展史、规划建设特征、城市形态、城市意象和城市规划思想等方面,探讨了西欧中世纪城市和汉唐城市建设的特点,进而对西欧中世纪城市和汉唐城市建设进行初步比较研究,并分析了同处于封建社会两种不同地域城市建设产生差异的原因,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有重要的意义。

深圳进口贸易及城市比较分析 篇9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外贸政策的取向基本上是强调出口贸易的重要性,对进口贸易的供给效应及其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不够,最终导致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出现了严重失衡,贸易顺差急剧扩大,累积了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2012年我国贸易顺差2303. 09亿美元,年末外汇储备近3. 3万亿美元。应该说,我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高速增长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压力功不可没,但进口总额长期低于出口总额,持续累积的巨额顺差有可能最终损害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央做出了 “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决策部署,加快转变我国外经贸发展方式,进一步发挥进口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保障资源能源供应安全、促进贸易平衡、引导国内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201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667. 8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的12. 07%,顺差759. 5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的32. 98% ,深圳市在 “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艰巨任务下,理应积极响应国家外贸战略转型要求并落实国家和广东省进口促进政策的具体措施。本文通过对深圳进口贸易的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苏州、广州、上海进口贸易的基本情况,为深圳进一步落实促进进口政策挖掘现实依据。

2深圳进口贸易的现状和特征

2. 1深圳进口贸易总体趋势分析

2. 1. 1进出口总额高速增长,但受外需影响波动幅度较大

自加入WTO后,关税壁垒逐步消除,深圳外贸环境大幅改善,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2006—2012年,全市进出口额从2373. 86亿美元飙升至4667. 8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3. 2%。进入2008年后,金融危机的蔓延和世界经济的收缩,导致了主要经济体市场需求疲软,进而引致工业生产停滞、贸易融资干涸,迅速拉低国际贸易规模。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年全市进出口额增速开始下滑,同比仅增长4. 3%。2009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更是同比下降了9. 93%,为近30年来首次负增长。随着全球刺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外部需求趋于稳定, 2009—2010年深圳市进出口总额逐步回升,但受欧债危机拖累,2011年和2012年深圳进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 1. 2进口增长速度整体低于全国平均速度

2006—2012年, 深圳的进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达12. 40% ,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16. 01% 。具体的,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内需疲软,进口增速呈明显下降趋势,2009年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但2010年进口又开始呈现高速增长,2011—2012年增长率小幅走低,2012年达12. 70% ( 见图1) 。

2. 1. 3进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

深圳进口总额从2006年的1012. 90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954. 15亿美元,但进口总额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12. 80% 下降到2012年的10. 75%,进口在引导市民消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贸易平衡方面发挥作用不明显( 见图2) 。

2. 1. 4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从总体上来看,进口额和出口额都有明显增长,但是进口额和出口额增长的幅度却明显不同,2006—2012年, 进出口差额的变化可以清楚看到进出口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平衡性。2012年深圳的贸易顺差达759. 55亿美元,是2006年的2. 18倍,占全国贸易顺差的32. 98% ( 见图3) 。 深圳贸易不平衡的加剧与自身依靠加工贸易与外商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密切相关。

2. 2进口市场结构分析

2. 2. 1亚洲是深圳进口的主要市场

深圳进口市场主要集中于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2011年, 从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的进口额占进口总值的32.63%。 长期以来,深圳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逆差,逆差的重要原因是电子器件等产品的大量进口,这是由深圳加工贸易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见图4) 。

2. 2. 2来自欧美市场进口增长平稳

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也是深圳的主要进口来源地。2008—2011年,除金融危机对美国进口市场略有影响外,包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在内的欧美市场进口平稳增长。六国市场2011年进口额为2008年的1. 1倍( 见图5) 。

2. 3进口经营主体和进口贸易方式分析

2. 3. 1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规模最大,占比呈下降趋势

从经营主体看,在深圳市对外贸易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规模巨大,在全市对外贸易中处于支配地位。外资企业进口占全市对外贸易比重从2006年的73. 74% 下降为2011年的57. 03% ,但仍然充当对外贸易交往的主要角色( 见表1) 。

( 单位: 亿美元)

2. 3. 2国有企业进口不断走低,民营企业进口异军突起

国有企业的进口额所占比重相对较小,长期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从2006年的15. 8% 下降到2011年的10%。 2008—2009年出现负增长,2010年开始平缓增长。

民营、集体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异常突出,2006—2011年,进口额不断上升,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增加,2006年约占全市进口总额的10. 6%,2011年飙升到33. 0%。一直以来,深圳市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深圳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难得的是,在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现代物流等产业,深圳民营企业的诸多创新居于行业翘楚的地位( 见图6,图7) 。

2. 3. 3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

加工贸易在深圳对外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是深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源泉和动力。“大进大出”的特点决定了加工贸易在进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工贸易进口额从2009年的557. 62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899. 08亿美元, 始终保持在50%以上( 见表2) 。

2. 3. 4一般贸易进口持续上升,保税贸易发展潜力较大

2006—2009年,一般贸易的比重从2006年的21. 3% 上升到2009年32. 1%。2009年以后占比基本稳定。 2007—2011年一般贸易的进口量高速增长,但进口增速波动较大( 见图8) 。

深圳保税贸易一直维持在总贸易量的15% 左右。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深圳的保税区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创新,使保税贸易在促进深圳进口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3深圳、苏州、上海和广州进口比较分析

3. 1四城市基本进口数据及共同特征

3. 1. 1进口规模大,占全国份额高

观察深圳、苏州、上海和广州四个城市的基本进口数据,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的规律性特征。

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四个城市的进口规模都较大,其中,上海进口规模居全国之首,上海市2012年进口额为2299. 51亿美元,出口额2068. 07亿美元,贸易逆差231. 44亿美元,进口额占全国进口份额的12. 65%; 深圳仅次于上海,占全国进口份额的10. 75%; 苏州的进口规模也较大,占全国进口份额的7. 21%; 广州虽然仅占全国进口份额的3. 2%,但进口规模在口岸城市中也占相当的比重。

3. 1. 2进口增速波动较大、具有周期性特征

2008—2012年,四个城市的进口增长速度波动幅度大,且呈共振现象,周期特征明显。四城市的进口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显著,受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四城市进口增速同步下降,深圳、上海和苏州甚至出现负增长,随着国家刺激政策的出台和我国率先走出危机, 2010年四个城市的进口出现高速增长,2011年开始,受欧债危机影响进口增幅有所放缓。

3. 2深圳和苏州、上海和广州的聚类特征明显

3. 2. 1深圳和苏州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2008—2012年,深圳和苏州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深圳的顺差一直居全国之首。最新数据显示,在贸易形势相对严峻的情况下,2012年深圳贸易顺差达759. 5亿美元。苏州贸易顺差的特征与深圳类似,只是量上约为深圳的一半。

3. 2. 2上海和广州基本平衡,略有逆差

上海市的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略有逆差,2010年之后,由顺转逆的趋势基本确定,且逆差呈扩大的趋势。 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上海市贸易逆差达到了- 231. 44亿美元。广州的贸易顺差除了在量上小于上海外,其他特征与上海类似( 见表3) 。

( 单位: 亿美元)

3. 2. 3深圳和苏州以加工贸易进口为主要特征

深圳的加工贸易进口一直占据半壁江山,苏州的加工贸易进口由2009年的58. 76% 下降到2011年的49%,深圳和苏州加工贸易进口所占比重虽有下降趋势,但加工贸易进口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

3. 2. 4上海和广州以保税贸易和一般贸易进口为主要特征

2011年上海市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贸易进口额分别为1077. 8亿美元、423. 19亿美元、1463. 44亿美元,上海的一般贸易、保税贸易在进口额和进口比重上都高于深圳,特别是保税贸易的进口,上海保税贸易进口的比重接近50%,加工贸易进口份额约为14. 29%; 广州的一般贸易的份额虽然从2009年的61. 97% 下降到2012年的54. 36%,但一般贸易进口在广州的进口方式中仍居主体地位( 见表4) 。

(单位: 亿美元)

3. 2. 5历史、地理和政策差异决定了两类进口模式的不同

改革开放前,深圳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苏州虽有一些工业底子,但实力并不雄厚。就外贸发展而言,深圳与苏州贸易规模都较小,但深圳优于苏州。改革开放后,深圳依托香港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逐步发展成以加工贸易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一、进口规模居全国第二的现代化创新型城市。而苏州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以工业园区模式大力引进外资,承接上海部分制造业转移,加工贸易获得长足发展, 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四。

上海是我国近代最早被列强炮舰打开的通商口岸,新中国成立前就是亚洲最主要的工业和贸易中心城市。上海地理条件优越,位于太平洋西岸,面向东海,为我国最大的内河长江出口处,长江水道横贯我国东西、平分南北、 流经重庆、武汉、南京等主要城市,上海还是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是北自辽宁大连港、南至广西北海港等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重要中转站,上海是连接世界和我国内陆的纽带和桥梁。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后,上海逐步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金融中心、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保税贸易和一般贸易蓬勃发展。广州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通商口岸,广州面向南中国海,为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汇合处,广西、贵州、 四川、江西、湖南等为其主要腹地,区域优势独特,改革开放前广州就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由于毗邻港澳,外贸优势明显。改革开放后,广州一方面利用政策优势,吸引外商投资,与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竞争发展加工贸易; 一方面凭借健全的商贸网络和完善的区域市场优势,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形成了一般贸易为主要特色的区域贸易中心。两类不同的进口模式是由历史、地理和政策因素综合形成的。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深圳发展进口贸易的背景,在此基础上对深圳进口贸易的现状和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比分析了苏州、广州、上海进口贸易的基本情况,为深圳进一步落实促进进口政策挖掘现实依据。

城市土地储备模式的比较分析 篇10

1 土地储备模式

我国于1996年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家城市土地储备机构, 随后杭州、南通等城市相继建立了城市土地储备机构, 截至2009年, 全国已建立各级土地储备中心1600多家。由于国家并未对此做任何原则性的规定, 各城市纷纷结合当地土地管理实际, 自主创新, 尝试建立土地储备制度, 并在实践中加强理论研究, 不断完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模式。由于各城市间的差异, 各地建立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和目标不同, 实际运作模式也有所不同。综合分析目前国内正在实施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模式及机构设置特点, 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政府市场混合型。

1.1 市场主导型———上海

在土地储备部门对于相应的土地进行成功收购后, 会对这块土地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 将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合理的安装, 使其能够符合项目进驻前的基本条件, 然后对这块土地进行交易转让, 找到新的使用者, 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而土地的储备部门也会在其中收到很大的利益差。那么对于这种储备模式, 在机制的设置上是比较单一的, 对于土地的全程运作过程都是由土地储备部门来单独完成的, 并按“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体制建立市、区两级, 以市为主的土地储备网。

1.2 政府主导型———杭州

杭州在对土地的收购工作上主要是政府主导型, 在这种模式下, 政府有效的利用了市场的经济运作机制, 合理的进行土地资源的配置, 真正的实现了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 在以政府为指导的基础上, 充分的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 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这种土地收购模式的机构配置是双结构的模式, 土地储备部门的设置是以政府中分管土地的市长为主要领导, 其主要是负责制定收购和出售土地的相关政策决定, 为土地的合理收购进行掌舵, 然后再合理的以获取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将土地进行出售, 对运作期间的资金进行调配, 协调各部门职能间的配合, 对于全程进行有效的监管。

1.3 政府市场混合型———武汉

武汉的土地储备将统一征用集体土地、土地收购储备、土地供应、土地交易和土地开发整理等多项联系紧密的业务工作组合在一起, 逐步形成了“双核心双支撑一纽带”的运作模式。其特点在于以土地整理储备供应中心和土地交易中心这两个中心为核心、土地储备制度和土地交易许可制度这两个制度为支撑, 以市场为纽带, 实现了土地整理、收购储备、土地交易“一条龙”的管理体系。

1.4 各模式的比较研究

在以市场为主导型的土地储备模式下, 主要是利用的土地的周转而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 实现土地在价值上的增长, 目的是在对土地进行收购出售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经济资源最大化。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那就是土地的存留时间短, 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经济价值, 减少了因为土地留置而产生的费用支出, 或者收购后短时间内无法出售而造成的资金浪费, 而且对于这部分的土地也减少了管理费用, 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组合。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 收购部门在对拟要收购的土地范围上有自己的意向判断, 但是对于这些范围内的土地不会进行强制性的收购, 相应的权力和义务都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进行的。但是由于这种模式过于强调市场化, 将经济利益的效应放的太大, 有些时候在对于买卖双方在价格上的不统一之处不能够进行合理的协调, 对于要收购的地块, 开发商可能觉得带来的经济价值不是很高, 因为出的价位太低, 而对这个地块有着所有权的单位又不愿意以很低的价格进行出售的时候, 那么这项收购计划就无法进行下去。这种模式的运用, 对政府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为对于土地全程收购计划都是以市场为主导的, 政府对于在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上有所弱化, 那么就在对于土地一级市场的管理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混合型模式中, 土地储备与土地交易许可得到无缝的链接。土地交易许可制度的出台, 活跃了土地二级市场, 并且很好地解决了非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以及属于储备范围但不宜收购土地的问题, 这种有选择的储备大大减轻了储备机构的金融压力。但其缺点则与市场主导型一样, 削弱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实际控制力, 不利于实现土地一级市场的政府垄断。

2 模式创新

2.1 土地储备初期的模式选择

在城市土地储备初级阶段可以结合武汉模式中的交易许可制度, 一方面将一级市场规范在适当范围内, 并活跃了二级市场;另一方面, 有选择的储备土地大大减轻了储备机构的资金压力。反之, 如不顾资金缺乏的事实硬性实施, 将难以保证土地储备制度目标的实施, 甚至走到目标的反面。

2.2 土地储备成熟期的模式优化

土地储备成熟期的模式优化的对象主要是针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 具体的优化路径如下:

机构设置与职能定位。土地储备机构应作为一种公共机构, 其主要目的不是赚取利润, 而是为了公共利益。而政府则应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 分清政府与土地储备机构的职能权限。

土地储备的性质。对于储备范围内土地, 实行土地统一收购、统一供应的强制性政策是发挥调控土地市场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和关键。

土地运作方式。在土地收购方面, 必须强制要求储备范围内的土地全部要求纳入储备体系。

土地储备融资管理。资金和土地是土地储备机制运作中的两大基本要素。土地储备过程既是土地的流转过程, 也是资金的循环过程。在实际运作中, 没有巨额资金加以支撑和驱动, 是难以有效运作的。

3 结束语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下一篇:中国电影歌曲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