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同比较

2024-06-25

异同比较(精选十篇)

异同比较 篇1

一、中西和谐观的差异

(一)中西和谐观不同的起源

中国古代哲学表示“和谐”观念的范畴是“和”。对于“和”字历代都有很多解释,但就其本义而言,人们一般采用许慎的说法,认为“和”是个形声字,指人声附和、响应。高华平认为,“和”乃“和谐”,它是中国音乐史上音程学的概念,因中国古代最早的乐器可能是吹奏乐器,故汉语“和”字从“口”。《管子》、《吕氏春秋》、《礼记》、《史记》等书都有远古传说时代我国先民用吹奏乐器定乐律的记载;现代田野考古也发现了我国原始社会的陶埙和商代的骨笛,都具有很高的音乐水平,故“三分损益”的乐律原理在我国春秋时代已得到普遍运用。这些都说明中国古代“和谐”的本义也应始于音乐———具体为吹奏乐器上的音程学原理。但是由于文化和历史等背景的不同,中国对音乐的认识使中国的音乐有了政治功能,并且用模糊的风和气来说明。

西方文化的和谐也是从音乐的和谐开始,但是它更侧重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和谐,认为和谐即为数的和谐,和谐的本质在于数的和谐。因此,西方的和谐是用明晰的数来表示,西方的音乐具有科学的性格。

(二)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中和”美学建立在综合、整体的理论思维方式与重情重感悟的艺术思维方式基础之上。“中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可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这种统一,不是那种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对中和之美的阐释,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以感悟、综合的方式进行的。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美是本于自然无为的大地之“大美”,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没有人工雕琢痕迹的自足的朴素自然之美。这种对美的品评,显然是一种综合感悟式的评断。

西方“和谐”美学建立在辩证分析、二元对立的理性思维方式之上。古希腊哲学的基本范畴由一对对矛盾组成,如一和多、静和动、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永恒和变化、存在和生成、原因和结果、纯粹和杂多、理智和感觉、形式和质料等,解决矛盾的途径是辩证法。建立在这种哲学观上的古希腊“和谐”美学偏重在比例、调和、均衡、对称以至“黄金分割率”等事物形体关系,采用辩证、分析、理性的思维方式。

(三)不同的建构方式

中国人是一种综合感悟式的思维方式,所以虽然对中和之美的评点和阐释在各种文章典籍中并不少见,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等都对之有名言警句式的体悟式品评,但由于缺乏理性逻辑的分析,而不能将这种感受和体认作系统、严密的说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西方民族采用一种辩证的、分析的理性思维方式,擅长于逻辑分析,故古希腊“和谐”美学有比较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柏拉图的“理念说”,亚里士多德的“有机整体说”。

二、中西和谐观共同点

虽然中国古代“中和”美学与西方“和谐”美学有众多相异之处,但是并非毫无共同点。

中西方都是从从哲学的观点辨证看问题,认为“和谐”原本就是一个差别概念,没有差别,就无所谓和谐,纯粹的“无差别境界”是不存在的。中国古代哲学向来辩证地看“和谐”,《国语·郑语》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是“相应也”。在古人看来,“和谐”就是一个差别概念,它强调的是矛盾的双方在对立统一的辩证运动中相互适应,形成相辅相成的均衡状态。多元、差异、矛盾、斗争是“和谐”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中正、中和、和合、均衡、协调是“和谐”的基本精神。没有差别和矛盾,“和谐”就无从谈起。

西方哲人同样辩证地看和谐。最早提出和谐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在寻找美的规律时,古希腊人最早提出美学史上最著名的论断———“和谐为美”,认为美存在于不同要素按照一定规律构成的统一体中。美不仅不排斥差异,而且视差异的内在和谐为美。社会和谐是自然美向社会领域的延伸,毕达哥拉斯说:“一定要公正,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是最大的恶。”此后的思想家对公正和谐的理解,大体上承袭了这个观点。西方政治哲学家对“社会和谐”的论述,都是从当时社会的不和谐,即从社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寻找和设计用以求得社会和谐的理论观点。

总之,和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时代课题。古今中外的历代哲人对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形成了本质相同而又各具特色的和谐思想。虽然中西方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造成中西方早期“和谐”观的差异,但中西方文化的上述不同特点,并不代表它们在价值上有高下之分,二者应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期会通。

摘要:“美即和谐”, 和谐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是美学理论与实践中最重要的一个范畴, 也是在美学史上最早涉及的一个范畴。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 古代还是现代, 人们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和谐的理念。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谐”, 本文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发现, 中西和谐观既有相同之处, 更有着文化特质上的差别。

关键词:中西和谐观,差异,共同点

参考文献

[1]礼记·乐记.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2:37.

比较中美金融体系的异同 篇2

中美金融体系的相同点:

1金融体系都是由金融市场、银行和外部公司治理及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和制度特征的总称。

2中美金融体系都包括以金融资产的交易、金融机构的构成和金融活动的监管为基础的多项内容。

中美金融体系的不同:

第一,中国金融和美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美国出于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市场规模大、金融工具多、产品链条长、资金能量强,这种“高度发展”在一定程度发展到“过度”,不但脱离了实体经济,而且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作用。而中国处于金融市场发展的初步阶段,具体表现为市场规模小、结构不合理、金融工具少、主体实力差,这种“初步”难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多年存在的企业融资难、投资渠道狭窄等 第二,中国金融和美国的运行机制不同。

美国金融市场化程度极高,华尔街具有超级话语权,具体表现为金融机构的趋利化、金融活动的自由化和金融业务的杠杆化,虽然这些特征目前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下降和逆转,华尔街的话语权也在下降通道之中,但其高度市场化的根本特征不会改变。反观中国,中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低,行政管制较强,金融压抑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为,金融机构活力不足,例如金融创新严格审批、金融业务较为单

一、金融服务能力较弱,等等。当然,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低既有历史和客观原因,也有体制原因,我们需要的是正视这样的现实。

第三,开放程度的比较

中国金融市场相对封闭,表现在难以有效运用全球资源,缺乏全球定价权和影响力,金融机构尚未完全参与国际竞争,这和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想符合。但是,美国的金融市场是完全开放,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全球市场,表现在其金融机构全球发展、金融体系运用全球资源、金融市场有全球定价权和影响力。总而言之,从整体角度讲,中国的金融市场还是发展不健全,政府对于银行的管制程度较高,各银行之间的竞争力度较小,整个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也较低。不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相信中国的金融市场也会更进一步发展 第四,中美金融体系的组成中国的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决策体系(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美国金融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联邦储备银行系统,商业银行系统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由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主导。第五,中美金融体系的导向

中西管理哲学比较异同 篇3

关键词:管理哲学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 西方管理哲学 管理思想 人性假设

管理哲学理论是人类理性哲学试图寻找普遍有效性的知识理性, 恒常不变的理性本质和规律并借以控制、改造自然、社会、把握事物的活动, 是一种基本哲学思考。管理活动中每时每事都涉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充满了矛盾运动、人性的思考和哲学思辨。站在21世纪回眸百年历史,管理哲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人类所共有的财富。全球范围内的管理哲学总是在互相交流、互相融合中不断发展。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带来了各国文化交流包括管理哲学交流的日益加强和加深。此间,西方管理哲学对发展中国家形成很强的冲击力,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西方管理哲学的挑战,中国也未能例外。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和西方管理哲学,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所以,中西管理哲学的比较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一、渊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国和西方的管理哲学各自具有自己的“民族的精神标记”,它们不同的特征和内容来源于不同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和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生产劳动,从而也是管理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哲学的性质和特征。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地理因素当然不只是背景,它实是构成中国与欧洲文化间模式之差别及其所包含的一切意义之要端。”

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东亚大陆,这种一面临海,三面陆路,对外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自然环境,使中国的管理活动具有典型的大陆民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向心。在管理哲学上表现为:一方面讲集中,求统一,管理活动大多是围绕着如何加强中央集权这一主题而展开的,以整体性的宏观管理为主。二是求同。中国的地理环境使得管理活动获得了一个完备的天然的“隔离机制”,一方面使得管理体制和思想具有极强的融合能力;另一方面又使中国的管理思想强调统一,主张协同,追求和谐的境界。

作为西方管理哲学源头的古希腊,其地理环境与中国则大不一样。它有漫长的海岸线,而内陆交通却极不方便,因而只能向外拓展以求发展,使得商业和航海业发达较早。这种海洋民族的管理模式也有其鲜明的特征:一是外向。海上交通的发达、人员交流的频繁造就了一种外向型的民族心理,以地中海为走廊,几个文明古国之间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文化融合,其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曾多次相互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系统。二是求异。标新立异是希腊文化的一个特征,它一方面表现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形成了求知的科学方法(如形式逻辑)。另一方面在社会管理上进行过多种形式的试验,特别是城邦形式的复杂的奴隶制民主管理制度,这种“城邦提供了自由讨论的实践经验,并证明了我们称之为协商式管理的价值”。

二、管理哲学内在精神的不同

(一)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内在精神

1、周易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的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周易》,《易》创造了一个自然、社会、人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图式,因而也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总框架。易哲学最根本的理论“太极观”和“阴阳观”,是一种对世界整体性和辩证性认识的观点。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全球经济就是一个“太极”,其内部各经济主体虽具有差异性,却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易哲学的“太极”观就是要人们首先树立一种整体系统观,从整体角度把握管理活动。基于太极观,易哲学提出了“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观认为天下万物各安其类,各得其宜的“保合太和”境界是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因而它不是单单的强调对经济目标的追求,还兼顾了社会效益目标。易哲学中还积累了大量的管理原则,可以为现代管理所借鉴。如管理者的修养方面,易哲学提出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惩欲戒忿”、“果行育德”等六十四个方面的道德要求。这些要求,是中国古代管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到今天仍对管理有重要的直接借鉴意义。

2、儒家

(1)中庸观

在孔子看来,中庸之德是君子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君子人格的最高道德标准。孟子对孔子的“中庸”思想加以发挥,提倡君子“中道而立”。因此,儒家认为,要执中,就必须反对过和不及两种错误倾向,保持中和、适度、协调、平衡。梳理一下先秦及宋明清儒家的中庸观,我们可以把握一条清晰的思想脉络,那就是历朝历代儒家所奉行的中庸之道,皆旨在两个对立极端之间找到彼此的联接点,掌握“适中合度”的原则,使两个极端都不超过或达不到事物所允许的限度,在两者的联接点上认识事物,处理问题。这个联接点就是事物存在的“度”和“火候”。

(2)经权观

“经权”观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规范,“经”指“变中不易的常理”,即管理中普遍遵循的稳定的原则,“权”指“应变的权宜”,即根据时空和态势的变化所体现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经权”观含有丰富辩证法思想,被认为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权变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 儒家管理思想颇重视和讲究“权”的运用,在儒家的心目中,“权”是一种很高的理论境界,是方法论之最高原则。儒家把权看得如此重要,是不是因此而离经背道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儒家经权论的根本特点就是在于主张权不离经,通经是行权的前提和基础。而用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处处合于经,时刻不离经,使之潜移默化,烂熟于心,经权结合,即为“执经达权”的境界,也即管理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整合的境界。

3、道家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人的管理境界,即人性、灵性、理性和德性的和谐统一。生存在宇宙“有”、“无”之中的人,既有人性的空间和德性空间,也有理性的空间,更有灵性的空间。任何管理活动,如果没有人性空间和德性空间,就无灵性和理性可言;缺乏灵性空间,就无所谓人性、德性与理性;不讲理性空间,更谈不上人性、德性与灵性。四者总是在社会实践空间的转换中按照“道”的规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动态平衡而自然发展的整体系统。

(二)西方管理哲学的内在精神

西方管理哲学是一种理性化的,操作化的,明确的,定量化科学式管理。这种操作化准则和理性化的思考开拓了新的管理领域,扩大了人类管理的境界,甚至改变了人类管理的世界。操作化准则是和方法意识密切相关的,它导致了对方法意识的寻求和在管理技术层面的拓展。在西方早期管理哲学思想中,从西方管理学说渊源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和苏美尔人的管理文化到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的管理理性思考和哲学倾向,都突出地表现出了对方法意识的追求。在现代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发展中,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学派的形成,首先便是以寻求方法开始的。经过泰罗等人的努力,科学管理方法成了规范化、定量化、最优化的方法。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善于思辨,重视逻辑推理,依靠科学试验。因此,一方面在管理上具有经验论的传统,但又不局限于直观经验,而是把管理理论建立在感性丰富、知性清晰的管理试验基础上。另一方面,在管理中又具有反理性的传统,把管理的最高目标和理想寄托于虚无缥缈的天国上面,宗教信念在西方历史上对管理的活动和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西方的管理思想就是在这种经验的与反理性的惊人的分裂和对立中发展的。

西方的管理在市场商品经济土壤的培育下,既有严密的形式又具有创新的精神。一方面,它依靠明确细致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进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剧烈变动的商品经济生活,它又不得不经常地超越和打破自己的管理规范,不断进行着管理思想和理论的革新和创造,因而在现代更形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

三、小结

总之,中西管理哲学各具自己的特点,从深层次看来,也不乏相通的地方。而且优劣共生、利弊相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长处和短处,在中西管理哲学中往往具有对应和互补的关系。因此,中西管理哲学的交流、移植和融合,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造和重建,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5页。

[2]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0页。

[3] 魏冬21世纪易经管理哲学之兴起,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1。

中外龙文化异同考察比较 篇4

龙, 作为一种传说中的超能力物种, 存在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在有的文化中, 龙是神圣、尊贵、备受敬畏的, 而在有的文化中, 龙是邪恶的, 人们恨不得诛之而后快, 屠龙的英雄是备受尊重的。鉴于中外各种不同的龙文化, 本文将针对中国龙、印度龙、日本龙、炽天使、凯尔特红龙以及西方毒龙等6种不同的龙, 在起源、形象、分类和文化内涵4个方面的异同进行考察比较。

二、起源

(一) 中国龙

中国龙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相传轩辕黄帝统一了三大部落、七十二小部落, 在众多部落使用的图腾基础上, 各抽取一个部位, 创造了一个新的图腾——龙。实际上, 龙图腾的形成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在中国古代部落的战争中, 获胜的部落把被征服的部落所崇拜的图腾取一部分加入到本部落崇拜的图腾中,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慢慢形成了当前人们所熟知的中国龙。

(二) 印度龙

印度是一个崇拜蛇的国度, 印度龙起源于古代人对蛇的崇拜, 实际上是神格化的大蛇。

(三) 日本龙

日本龙源于中国, 传入日本之后, 在日本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被演绎, 最后在日本文化中定位。但是, 龙的传入, 没有导致龙信仰与当时日本先期已有的大蛇信仰的换位, 而是成为日本民间信仰中诸神灵之一。

(四) 炽天使

炽天使就是赛拉弗 (Seraph, 复数形式为Seraphim) , 来自于闪米特人的神话传说。闪米特人创立了犹太教, 犹太教中的Seraphim被认为是正义力量化身的龙。

(五) 凯尔特红龙

凯尔特红龙起源于凯尔特神话。在凯尔特文化中, 红龙是正义的化身, 可以辅佐人类打击邪恶、扶持正义。

(六) 西方毒龙

西方毒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dragon, 在很多材料中都以“西方龙”的名称出现。笔者认为, “西方龙”包含了若干文化中的龙, 并不单单指“邪恶的dragon”, 因此dragon不应翻译为“西方龙”, 而应翻译为“西方毒龙”, 以便于跟凯尔特红龙、炽天使等西方文化中的其他种类的龙区别开来。

西方毒龙起源于凯尔特红龙。基督教的诞生, 使凯尔特红龙的命运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为恶魔的代名词。龙在基督教中被视为恶魔的象征是源自Mesopotamia神话, 在Mesopotamia神话中, 龙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 具有祸害人, 被神消灭的命运。”居住在Mesopotamia区域附近的犹太人也曾受其影响, 并将这一种观念继承下去, 龙在犹太教与基督教中渐渐成为恶魔的象征。

综上, 中国龙、印度龙起源于本土文化古代崇拜, 炽天使和凯尔特红龙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 而日本龙和西方毒龙则在别的文化中的龙的基础上加以演绎、变化, 最终成为自己文化中的龙。

三、形象

(一) 中国龙

《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 角似鹿, 眼似虾, 耳似象, 项似蛇, 腹似蛇, 鳞似鱼, 爪似凤, 掌似虎, 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 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 颔下有明珠, 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 又名尺木, 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台湾画师相传的画龙口诀, 也相当有趣:“一画鹿角二虾目、三画狗鼻四牛嘴、五画狮鬃六鱼鳞、七画蛇身八火炎, 九画鸡脚画龙罢”。

而处于成长期最高峰的中国龙 (应龙) 则拥有双翼。

(二) 印度龙

印度龙是大蟒形象, 与现实中的大蟒基本无异, 只是被神格化。印度的崇蛇文化, 直接影响到印度龙的形象。

(三) 日本龙

日本龙与中国龙的形象差异不大。但是, 中国龙经历了三爪、四爪、五爪龙的变化, 日本龙却没有这些变化。在日本引进中国的三爪龙之后, 闭关锁国导致经过演变的中国龙没有对日本继续产生影响, 因此, 日本的三爪龙保留至今。

(四) 炽天使

Seraphim现在一般翻译成炽天使, 但在《伪经·伊诺书》中, Seraphim的意思却是大蟒。Seraphim是Seraph的复数形式, 是古希伯莱语中的大蟒。圣经中就表明, 这样的大蟒是有四肢的, 一些希伯莱神话的历史资料也间接地表明炽天使早期形象要远远比Dragons更接近中国龙, 是有四肢与六个由火焰组成的翼的大蟒, 十分酷似中国早期神话中的应龙。Seraphim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一个很熟悉的概念, 但很少有人知道炽天使的原始面目, 现在宗教画像与雕塑中的炽天使都是以六翼天使的形象示人, 而非有四肢与六翼大蟒的原始形象。

(五) 凯尔特红龙

凯尔特红龙拥有强壮的身躯, 又长又粗的颈, 有角或褶边的头, 尖锐的牙齿以及带刺的尾巴。它用四只强而有力的脚步行, 用一对像蝙蝠翼的巨翼飞行, 全身覆盖坚硬的鳞片。通俗的说, 凯尔特红龙就像是一只长着蝙蝠翅膀的长脖子红色巨蜥。

(六) 西方毒龙

西方毒龙形象与凯尔特红龙基本一致, 但与凯尔特红龙不同的是, 欧洲毒龙以黑色为主, 且面目狰狞。

综上, 中国龙、日本龙以蛇为原型, 同时拥有多种生物的外型特征;印度龙外形就是蟒蛇;炽天使是长有四肢和六翼的蟒蛇。这四种龙的体型都与蛇有着密切的关系。凯尔特红龙和西方毒龙则像是长有双翼的巨型蜥蜴。

四、分类

(一) 中国龙

中国龙分类很多。根据颜色, 可以分为青、赤、白、黑、黄五种。根据外形特征, 可以分为蛟龙, 应龙, 虬龙, 螭龙, 蟠龙, 《广雅》曰:“有鳞曰蛟龙, 有翼曰应龙, 有角曰虬龙, 无角曰螭龙, 未升天曰蟠龙。”根据龙的不同发育阶段可以分为虺、蛟、龙、角龙、应龙。古书记载, 虺五百年化为蛟, 蛟千年化为龙, 龙五百年为角龙, 千年为应龙。其中虺是幼年期的龙, 常在水中。

(二) 印度龙

印度龙在印度文化是某一水域的主宰神, 它的地方神特性较明显, 因此印度龙可以按照水域划分。另外, 印度龙有龙王和普通龙的区别, 这种龙王文化传入中国以后, 中国龙也拥有了各种各样的龙王。

(三) 日本龙

日本的龙文化源于中国, 因此日本龙的分类与中国龙基本一致。

(四) 炽天使

炽天使品种单一, 并无分类。

(五) 凯尔特红龙

凯尔特红龙也是品种单一, 没有分类。

(六) 西方毒龙

按照颜色分类, 西方毒龙可以分为红龙、黑龙、蓝龙、绿龙等, 其中的红龙与凯尔特红龙仅仅是邪恶或者善良的区别。西方毒龙一般以黑龙居多, 通过黑颜色充分体现其邪恶面目。

综上, 中国龙和日本龙可按颜色与生长阶段分类、印度龙按水域区分且有龙王和普通龙之分、西方毒龙按颜色分类, 炽天使和凯尔特红龙品种单一, 没有分类。

五、文化内涵

(一) 中国龙

中国龙以善、美、神秘、吉祥、刚健、和尊贵的表象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可以说, 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包含了吉祥、尊贵、皇权、威武神力、民族标志、司雨之神等象征意义, 并已深入所有华人的心目中。

(二) 印度龙

与中国龙相似, 印度龙也有着司雨的能力, 并掌管着各种水域, 是印度文化中的水神与雨神。但是, 印度龙的地位并不高, 只是一般的神灵, 并不像中国龙那样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佛经中的天龙八部 (也称为“天空八部众”) 中的“龙众”, 为佛祖效力, 只是普通的护法神。而且, 龙众还要天天提心吊胆, 因为它们是天龙八部里面的迦楼罗最喜欢的食物。迦楼罗是一种金鸟神, 两支翅膀张开有336万里, 以龙为食, 每天要吃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 后来龙众们受不了了, 向佛祖诉苦并寻求庇护, 才保证了安全。由此可见印度龙的地位并不高。

(三) 日本龙

由于日本龙是由中国传入, 因此日本龙与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基本相同, 但是并不包含民族标志这个象征意义。

(四) 炽天使

炽天使被认为是正义化身的龙, 其在西方神话与宗教中的地位、作用、意义与中国龙在中国神话与宗教中的地位、作用、意义非常相似。

(五) 凯尔特红龙

凯尔特红龙是善良、神圣、拥有伟大神力的, 是凯尔特民族崇拜的神物, 也是凯尔特民族的标志。作为凯尔特民族后裔, 威尔士王国就将其国旗饰以红龙的形象。虽然与中国龙外形差异较大, 但是凯尔特红龙在凯尔特民族的心目中, 其意义与中国龙之于华人没有任何区别。

(六) 西方毒龙

在西方众多文化中, 西方毒龙是强大而邪恶的, 一直都是人类的心腹大患, 这与它的原型—凯尔特红龙—完全相反。因此, 屠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希腊神话、日耳曼神话、北欧神话中都有英雄屠龙的故事, 强大的勇者遭遇强大的巨龙, 总是爆发一场惊天动地的激战, 而最终都是毒龙被消灭了、英雄凯旋而归。这与中国龙等神圣的龙相去甚远。另外, 在基督教和犹太教, 欧洲毒龙也是罪和异教的象征, 因而在绘画中常常是匍匐于圣徒与殉教者足下。

综上, 中国龙、印度龙、日本龙、炽天使和凯尔特红龙的文化内涵在地位、功能等方面具有正面、积极的象征意义, 西方毒龙的文化内涵是邪恶、罪和异教的象征, 是反面、消极的。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 (汉英双语版, 2002年增补本) [Z].北京:外研社, 2002

[2]铁军.日本农村的龙信仰与大蛇 (oroti) 传说—以龙和大蛇信仰的变迁为中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4) :103-106

协议存款和同业存款的异同比较 篇5

协议存款和同业存款的异同比较

一、定义

狭义的协议存款指商业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针对部分特殊性质保险资金开办的存款期限较长、起存金额较大、利率、期限、结息付息方式、违约处罚标准等由双方商定的人民币存款品种。

狭义的协议存款定义最早来自于《关于同意商业银行试办保险公司协议存款的复函》(银函〔1999〕338号)。与一般性存款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保险公司协议存款仅限于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办理,且协议存款期限仅限于5年以上(不含5年),5年期以下(含5年)存款仍按同期同档次法定存款利率执行,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为3000万元。该类存款可作为存款类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来源,不属于同业存款,应计入存贷比指标。协议存款可以提前支取,其协议存款凭证可用做融资质押物。

同业存款是指有金融机构许可证的单位在银行的存款。包括其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邮政、证券公司、信托、期货、住房资金等。如余额宝的资金最终通过银行的对公存款和同业存款科目存放在银行。

广义的协议存款就是指同业存款,两者在合同上都体现为“协议存款”,那是因为两者都是存款人和存款银行进行协商确定的。

二、如何界定存款性质——看资金的本质

如何界定存款的性质,取决于其存款来源资金的本质。例如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管理的资金来源是众多的小额投资者,其资金属于有金融机构许可证的存款,因此只能做同业存款。对于基金公司自有资金,目前每家基金公司自有资金一般只有1-3亿,少数达到5亿,由于规模较小,目前尚无限制规定属于何种存款。

再如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受托管理的保险公司资产,可以做保险公司协议存款,因为来源是保险资金,这笔存款应该被归入一般性协议存款。除此之外,险资还能做普通定期存款(普通定期存款不议价,按挂牌利率存,一般在预期降息前快速做大存款规模时常用这种)。保险资管管理的资金同时还包括了年金户,资管公司资本金和保险资管发行的理财产品,这三种资金由于不属于保险资金,只能做同业存款,比如很多保险公司发行的存款系列理财产品。

三、操作手法和定价基准不同

险资的协议存款利率在双方商议确定后,在该协议存款到期前,一般无法跟随基准利率进行调整,以固定利息为主。而且理论上来说,协议存款是不能在到期前提前支取并利率不变的,提前支取这个条款常见于基金的同业存款,尤其是货币基金,因为根据证监会的文,可以不计入30%的存款比例。

养老保险的协议存款的定价基准随基准利率变动而浮动,这里的基准利率是指储蓄存款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办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协议存款的通知里规定,基准利率为协定整存整取储蓄存款利率。在双方商议确定协议存款利率后,该协议存款到期前,如遇人民银行向上调整基准利率,协议存款利率自利率调整之后分段计算。若人民银行向下调整基准利率,协议存款利率不调整。

同业存款的定价基准参考shibor,还有各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部FTP给出的定价。定价的关键在于各家行的FTP如何进行运作,如果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FTP价格不高的话,存款价格通常议价的幅度提不上去,尤其是大型银行。

四、作用不同

从银监会考核的角度来说,同业存款和协议存款最大的区别是,同业存款不计入贷存比考核,但是协议存款纳入贷存比考核。协议存款有降低存贷比、扩大存款规模的好处,所以可以看到一般银行在月末考核贷存比的时候,比较需要协议存款。同业存款的作用一般是两种,一是作为准备金,二是用来配备同业资产来补充头寸,因此可以视同银行的现金资产。

异同比较 篇6

一、联系生活理解

如果仅仅告诉学生,“抚养”就是养育的意思,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就太生硬,太肤浅,为了让学生弄明白“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的含义,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爸爸妈妈是怎样抚养我们的?孩子们一下就明白了“抚养”不仅是供我们吃、喝、住等,还要供我们上学,关心我们,照顾我们,给我们爱。接着,我又出示一组说话练习:深夜,曲尼发高烧了,孔繁森 ;天冷了, 曲印穿得很单薄,都流鼻涕了,孔繁森 ;小贡桑尿床了,孔繁森 ……这样的说话练习,使孩子们在未知和已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深入全面地理解了“抚养”的意思。

二、比较异同理解

要理解“请求”和“恳求”这两个词语,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相当困难,如果老师单单用语言描述的话,会显得枯燥、无力,甚至会出现学生“一头雾水”的可能。因此,教学时,我先从字面和字形上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词语的异同点: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这段文字中有两个词:“请求”和“恳求”。这两个词中都有一个“求”字,他们的意思一样吗?学生一下子就看出了字面上的不一样。此时,我继续引导:“我们一起看,请求的请是言字旁,请求的意思是用什么说出自己的要求,而恳求的恳是心字底,恳求是从哪里真心诚意地说出自己的请求?”这样一比较,学生一下就明白了这两个词的区别,不会再搞错它们了。随后我又因势利导:“孔繁森是怎样请求医生让他献血的?又是怎样再三恳求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重现当时献血的场面——(师生合作表演)”通过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请求”是用语言说出自己要献血的要求,“恳求”是遭到医生拒绝后诚心诚意地说出自己的请求。学生就这样在比较和表演中入情入境地理解了“请求”和“恳求”的意思,体会了它们的细微差别。像这样的词语教学,既把语言训练落到了实处,又在研读词语中悟到了“文”,读懂了“人”。

三、纠正错误理解

错误能加深记忆的印象,尤其是教师的错误,更能让孩子们记忆深刻,在理解“热泪”时,我采用了故错法——我范读“藏胞们知道了这件事,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句时,故意把“热泪”读成了“眼泪”。孩子们马上说:“老师,不对,是热泪!”我说:“哦,真的,老师读错了,你们真是一群有火眼金睛的小孙悟空,谢谢你们帮老师纠正了错误,不过,眼泪和热泪就一字之差,意思一样的吧?”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孩子们更积极了,他们马上说:“不一样,不一样,热泪是热乎乎的,感动时就会流下热泪。”就这样,在我的“错误”中,孩子们轻轻松松地理解了“热泪”这个词语。

四、反复品读理解

课文一开头就说“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在第一课时教学时,我只是让学生大致懂得“优秀”就是很棒的意思,比如《习字册》上得到“优秀”表示字写得很棒,写话本上得到“优秀“表示写话写得很棒等。在第二课时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扣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在品读中深入了解孔繁森抚养孤儿、献血助学的动人事迹,深入感受“优秀”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地震发生后,3个藏族孩子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时,是孔繁森把他们带回自己家像亲生儿女一样抚养;当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交不起学费时,是孔繁森在夜里悄悄地献血,用营养费给他们交学费上学读书”,这就是孔繁森的“优秀”!这样扣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步步深入,有厚度,有力度。

两岸汉语轻声词异同比较研究 篇7

关键词:两岸汉语,轻声比较,两读现象,求同存异

一引言

轻声是一种变调,汉语的轻声词是在四声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主要在北京话里大量存在,不过,在汉语其他各大方言里也多多少少存有轻声。与儿化词相似,大陆普通话里的轻声词也比台湾国语丰富得多,其主要作用除了区别词义及词性外,还常常可以彰显其京腔京味。前些年我们曾经指出语音规范应该注重交际功能,为了減低学习难度,建议普通话的轻声词数量应考虑适当减少( 沈阳、邵敬敏,1997) 。

本文首先对两岸汉语的轻声词现状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不仅对照两岸官方的规范词典的读音规定,而且还参考台湾广播电视的实际播音录音语料,后者大体反映了台湾居民日常交际的实际发音。在对原始材料进行分类对比的基础上,我们着重探讨大陆与台湾汉语轻声语音现象的异同及其形成原因。为行文方便,大陆政府简称“大陆”,台湾当局简称“台湾”,台湾新闻播音简称“台播”。其来源主要如下:

( 一) 台湾方面

( 1) 《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 台湾“教育部”编印,1999) ; ( 2) 《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修定版公听会资料( 台湾“教育部”编印,2009) ; ( 3) 《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1997,网络修订版http: / / dict. revised. moe. edu. tw / ) ; ( 4) 台湾“中国广播公司”( 2008 年6 ~ 12 月,晚间6: 00 新闻) ; ( 5) 台湾飞碟电台( 2008 年6 ~ 12 月,晚间6: 00 新闻) ; ( 6) 台湾“中国电视公司”( 2008年6 ~ 12 月,晚间6: 00 新闻) ; ( 7) 台湾电视公司( 2008 年6 ~ 12 月,晚间6: 00 新闻) 。

( 二) 大陆方面

( 1)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1985 年12 月,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公布) ; ( 2) 《现代汉语词典》( 第6 版)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2) 。

其实所谓念轻声的汉字,都是有本调的,根据大陆、台湾的要求以及台播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将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归类分析。主要根据阴阳上去四个调对三方使用情况进行交叉比较。

二两岸轻声词比较研究

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轻声词的读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九类。

( 一) 语法轻声词: 大陆、台湾以及台播基本一致

这些轻声词( 严格地说,还包括“语素( 字) ”) 的共同特点是都属于语法轻声,具有明显的类推性和强制性,有着比较鲜明的规律性。包括: 词后缀“子、头、巴、么”、时态助词“了、着、过”、结构助词“的、地、得、们”、量词“个”、语气词“吗、吧、呢、啊”等。这些字或词念成轻声,几乎是没有例外的。大陆、台湾及台播也都遵循这一规律,全部念作轻声,可以说,这些正是汉语轻声词的核心和基础。例如:

还有重叠式名词与动词重叠,后一音节往往也是轻声。例如: 爸爸、星星、谢谢、看看。

至于名词ABB,三方均将重叠语素的第二个音节念作轻声。例如: 老太太、洋娃娃、老爷爷。其实后两个音节如果独立也成重叠名词,本来后一个音节就读为轻声,如: 太太、娃娃、爷爷,只有个别情况特殊。例如“蚕宝宝”,大陆标为本调上声,台湾与台播反而将BB的后一个音节念成轻声cánbǎobao。这只是个案,大陆将BB念成本调,估计因为这是江浙一带的方言词,台湾与台播则可能是受到“宝宝”的后一音节念成轻声的影响。

( 二) 口语轻声词: 大陆、台湾以及台播基本一致

跟“语法轻声”相对的是“词语轻声”,大陆普通话里有不少口语词语,后面一个音节往往要求念成轻声。这里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一刀切。要特别指出的是,跟语法轻声词类似,部分口语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大陆、台湾以及台播也都读成轻声。这些轻声词尽管并不区别词义或词性,但轻声似乎成了唯一的语音形式。换言之,如果不读轻声,好像很奇怪,人们不大能够接受,不过数量并不太多。这主要有:

(1)词语后一语素原为阴平调,现都念作轻声。例如:

东西、街坊、喇叭、意思

(2)词语后一语素原为阳平调,现都念作轻声。例如:

胳膊 蛤蟆 喇嘛 萝卜 暖和 钥匙 衣裳

(3)词语后一语素原为上声调,现都念作轻声。例如:

耳朵 家伙 马虎 吓唬

(4)词语后一语素原为去声调,现都念作轻声。例如:

名字

这些口语词之所以成为轻声词,关键是人们在口头交际时,出于本能的驱动,在保证对方听懂的前提下,希望尽可能地节省力气,能不使劲就不使劲。由于前一个音节已经清晰发音,后面的音节在上下文语流里,交际对方往往可以预测出来,即使说成轻声,也可以满足联想,所以不必再那么费劲去完整地念出本调。可见,对汉语来说,声韵调三个要素,声母与韵母更为重要,声调的地位显然应该排在第三位。换言之,这是交际清晰原则与成本经济原则相互博弈的结果,从而导致轻声词语的产生,而且只是有限的范围,不能推而广之。

( 三) 轻声区别词义或词性,大陆和台湾区分,台播一律不区分

大陆及台湾的部分轻声词具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这些词语大陆与台湾的规定基本一致,予以区分,但有趣的是台播除了极个别词( 例如“花费”) ,一律念作本调。例如:

注: n: 名词,v: 动词,a: 形容词,pron: 代词,mw: 量词,adv: 副词。

( 四) 不区别词义或词性,大陆与台湾均标轻声,台播念本调

比较麻烦的是大多数的轻声词,并不区别词义或词性,大陆与台湾都比较严格按照北京音来规定,而台播则从俗,按照台湾老百姓的实际发音来念,从而造成了差异。这类情况最不好处理,因为从俗与规定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我们认为,如果这类轻声不区别词义或词性,则原则上应该从俗。目前念成轻声或者念成本调,至少都不能算错,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还是念成本调比较好,这不仅符合极大多数老百姓的习惯,也有利于普通话的普及和国际汉语的推广。

( 1) 台湾与大陆都规范为轻声,台播念作本调阴平。例如:

东家 疙瘩 篱笆 蘑菇 委屈 打发 补丁 弟兄 畜生 大方 大夫 冒失 下巴

(2)台湾与大陆均规范为轻声,台播念作本调阳平。例如:

苍蝇 舒服 折腾 芝麻 窟窿 核桃 苗条 明白 时辰 合同 狐狸 老婆 湊合 动弹 困难

(3)台湾与大陆规范为轻声,台播念作本调上声。例如:

挖苦 柴火 云彩 别扭

(4)台湾与大陆规范为轻声,台播念作本调去声。例如:

烧卖 邋遢 累贅 盘算 黄历 皇上 妥当 稳当 扁担 动静 对付 告诉 教训 阔气 漂亮 认识 岁数 益处

归纳其特点,我们发现: 1. 本调以及轻声的两读现象,不论大陆还是台湾都是允许的,这实际上也是对轻声与本调两可现实情况的一种承认,是客观存在的。2. 通常情况下,台播比较倾向于读为本调,几乎从不读为轻声。3. 相对来说,大陆规定要读成轻声的词语比较多,而台湾规定则比较少,这显示了两岸语音发展的趋势有所不同,也显示两岸的标准和引导的方向有所区别。

( 五) 两岸分别存在轻声与本调两读,台播全部念成本调

所谓本调和轻声两读情况,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 第一,台湾允许两读,但大陆念成轻声,台播则读为本调。第二,大陆允许两读,但台湾与台播则读为本调。第三,大陆与台湾都规定可以两读,但台播读为本调。

(一)大陆与台湾官方均有本调与轻声两读,台播只念本调。

(1)台播念作阴平,此类现象极少,只有一个词:白天。

( 2) 台播念作阳平。例如:

玻璃 葡萄 喉咙 伙食 价钱

(3)台播念成去声。例如:

关系 知道 胡同 菩萨 摇晃 喜鹊 意见 照顾 志气

(二)大陆允许本调与轻声两读,但台湾与台播都念成本调。

(1)台湾及台播都念作阴平。例如:

活泼 口风 母亲 小心 父亲

(2)台湾及台播都念阳平。例如:

聪明 干粮 公平 工人 別人 提拔 荸荠 衡量 女人 男人 客人 道行 佩服

(3)台湾及台播均念作上声。例如:

沒有 哪里 那里 看法 道理 这里

(4)台湾及台播都念作去声。例如:

3.台湾为阴平以及轻声两读,但大陆读成轻声,台播则念成本调。

(1)大陆念成轻声,台播为阴平。例如:

( 2) 大陆念成轻声,台播为阳平。例如:

( 3) 大陆念成轻声,台播为上声。例如:

巴掌 舒坦 规矩 朋友 財主 打点 指甲 豆腐 屁股 扫帚

(4)大陆念成轻声,台播念去声。例如:

( 六) 大陆读轻声,台湾与台播均念本调

我们发现,大陆的轻声词比较多,基本上都属于口语词,但是有不少台湾的规范以及台播实际读音则念成本调。可见,大陆更注重向北京的地方实际口语语音靠拢。

( 1) 台湾与台播均念作本调阴平,大陆念成轻声。例如:

(2)台湾与台播皆念作本调阳平,大陆念轻声。例如:

(3)台湾与台播念作本调上声,大陆则念轻声。例如:

(4)台湾与台播念作本调去声,大陆则念轻声。例如:

如果仔细分析,第四声变为轻声音节的情况最多。在四声中,应该是去声调值的尾部与轻声调值最为接近,因此,去声调只要稍微放松一点,就非常容易类似于轻声; 但是两者也有显著区别,关键是轻声念得轻而短,去声则不轻,而且从高位5 到低位1,明显有个动程,时间不短,此外,轻声音节韵母的元音往往有弱化变为央元音的趋势,这就形成了差异与对比。

去声属于高降调,调值是51。而轻声则念得又轻又短,因此去声后面的去声最容易变为轻声,它的低音特征容易被弱化,因为第一个音节的去声调值实际上是53,这就为第二个去声音节的节略提供了方便之处。我们的语料也显示,阴平之后去声变轻声的8 个,阳平之后去声变轻声的9 个,上声之后去声变轻声的11 个,去声之后去声变轻声的15 个,是最多的。呈现递增趋势。( 曹剑芬1986; 邓丹2004) 。

( 七) 三音节词和固定短语的轻声读法

1. 三音节词中,第二、第三音节,大陆与台湾都念成轻声,但台播念成本调。例如:

只有“舍不得”比较特别,台湾与台播第二个音节都念本调,第三个音节是轻声。

2. 第二个音节,台湾与大陆标为轻声,台播通常念本调。例如:

这一类,大陆与台湾比较一致,个别例外,比如“乡巴佬”的第二个音节,大陆念成轻声,台湾与台播则都念成本调,只有“怎么样”的“儿”全都念成轻声。

3. 第三个音节,大陆念轻声,台播念本调,台湾则为轻声或本调两读。例如:

( 八) 方位词及趋向动词的轻声读法

两岸辞典对于方位词及趋向动词语音规范,比较起来,台湾比较凌乱,部分念成本调,部分念成轻声,而且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例如“前边”的“边”念本调biān; 但“后边”的“边”却念成轻声; 又如“上面”的“面”念作轻声; 但“下面”的“面”则须念成去声miàn。可见,何时念本调,何时念轻声,学习者必须强记。大陆虽然也是部分允许两读( 来、去、面) ,部分只能读为轻声( 边、里、下) ,但还是有规律可循。台播则一律读成本调。详情参见下表:

( 九) 轻声词少数特例

还有极少数词语情况比较特殊,台湾念成轻声,而大陆反而念作本调,台播有的念作本调,有的念作轻声,例如:

台播把“妈妈”念作māmā 或mǎmá,这些可能是受闽南方言或当地文化影响的结果。

三结论

综合以上各表及其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结论:

( 1) 轻声词语大陆规定的数量最多,台湾次之,台播实际上使用很少,基本上读为本调。虽然大陆轻声词数量居冠,但台湾规范的轻声词也不少。可见轻声词与儿化词相同,已被两岸审音专家看作汉语特有的语音现象,是汉语语音系统显著特点之一。

( 2) 大量的轻声词,在台湾辞典中已被规范为本调,或起码是本调及轻声两读,显示轻声词对于台湾社会语言的影响式微。即使在大陆,地方普通话里,轻声词其实也不是太多。而且大量轻声词的本调本来就是去声,两者的语音面貌相去甚少,完全不必区分。正因为轻声词以词尾为去声者出现的频率最高。去声的调值为51,可能是说话者求省时省力而产生的音变,此现象颇值得从实验语音学角度进行研究。

( 3) 两岸都利用轻声作为辨別词义及词性的标准,而台湾民众普遍认为即使不念轻声,与他人交际时也不会产生障碍,况且某些轻声词的变调并无一定的规则可循。因此我们认为,轻声词的规范标准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目前台湾辞典的轻声词数量仍然很多,台湾当局虽于2009 年5 月修订《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并声称力求符合社会现況,但显然与民间的实际使用以及期待仍有相当差距。

( 4) 大陆、台湾都大量存在允许本调与轻声两读的词语,这说明规范的制定者也常常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跟儿化词的态度一样,我们原则上主张,有三类轻声词应该加以首肯,但是数量上必须严格把关: A. 语法轻声; B. 区别词义或词性的轻声; C. 少量口语习惯必须轻声。即本文所列前三项,至于第四到八项往往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地允许两读。我们不赞成轻声词过多,因为如果不能区别词义或词性,在本调之外再增加一种轻声的读法,对学习者来说,徒然增加了负担,显然不利于汉语( 华语) 走向世界。

对于少量本调与轻读能够明确区别意义或词性的轻声,我们应该予以承认,其他的应该允许两读的存在,这里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只是一个接受度的问题,应该让时间与实践来决定一切。事实上大陆与台湾都规定了大量词语可以本调与轻声两读,这起码说明,两读现象在实际交际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不是任何人可以抹杀的,这就启示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应该允许轻读与本调两读并存,并且逐步过渡到合为一读,这不失为一种稳妥而折中的柔性处理方法。至于是保留轻声还是本调,这要看语音实际发展的结果,但是显然我们不鼓励轻声词( 包括儿化词) 的大量存在。

我们主张,少量轻声词( 本文一、二、三类) ,规定必须轻声,其他的长期两读,经过实践淘汰,适时再行规范,尽可能保留本调,减少轻声词的数量。这对汉语共同语的普及以及国际华语推广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剑芬.普通话轻声音节特征分析[J].应用声学,1986,(4).

[2]邓丹等.汉语去声和轻声音节韵律特征研究[J].语言科学,2004,(3).

[3]劲松.现代汉语轻声动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沈阳,邵敬敏.试谈香港地区普通话教学中的“儿化”和“轻声”问题[J].方言,1997,(3).

比较异同点促正向迁移 篇8

1.通过比较找出相同点, 促使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融合,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任何学习, 总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 如果知识含有的共同因素越多, 就越容易理解新学的知识, 新知识就越容易与旧知识融合在一起, 就越容易迁移运用相关的知识方法来解决问题。因此, 教师教学中, 应注意将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适当的纵向和横向比较, 找出新、旧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 分数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一样, 都是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演算, 先乘除后加减, 有括号必须先算括号里面的, 再算括号外面的。在新授课时, 笔者以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作为衔接, 出示:0.25 ×4+0.44 ×0.5, 让学生说说有些什么运算符号, 该按什么顺序算。接着出示例1:

让学生观察有些什么运算符号, 与上题相比较, 该怎么计算呢?通过这样的对比, 让学生自己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与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相同”的结论。这样的教学, 使学生在原有旧知识的基础上, 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2. 通过比较找出不同之处, 运用对比促进正迁移, 防止负迁移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显然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 因此迁移也是多方面的, 同时这种影响有积极的 (即正迁移) , 也有消极的 (即负迁移) , 所以对相似、容易发生混淆的知识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对比, 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让学生清楚相关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防止负迁移。在具体教学中, 笔者是这样做的。

(1) 纵向比较。有些概念前后联系十分紧密, 为了抓住联系这些概念的线索, 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 发现它们的衔接点, 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如“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教材中就采用纵向比较的方法讲解。教学时笔者出示这样一组练习题让学生比较, 分析其不同之处:①一桶油重100千克, 3桶油重多少千克?1.5桶油重多少千克?②一桶油重100千克, 1/2桶油重多少千克?3/4桶油重多少千克?

(2) 横向比较。沟通一类概念内在的横向联系, 可以用横向比较。如除法、分数和比这三个概念, 虽有本质区别, 但又有一定的联系。教学中, 笔者通过列表法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异同, 如表1 所示。

从表1 中可看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而三者的区别是“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就是一个数。

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对容易发生混淆的知识进行比较, 更容易发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 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避免知识的负迁移。

3.精心设计练习, 巩固知识方法正迁移

精选习题、合理分配练习时间和层次, 不但可以促进知识方法的正向迁移, 而且还可以巩固正向迁移成果。练习, 要有一定坡度, 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 并且要注意角度, 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同时在练习中应适当增加练习题的趣味性, 同时控制好练习的难易程度, 以便在提升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 又能锻炼学生不畏困难的精神,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几年教学实践, 笔者体会到: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重视自己的“教”, 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 要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体现“学法”迁移。

摘要:不同的数学知识间大多存在一定的联系, 而知识的学习又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的,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适当比较新旧知识间的异同点,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正向迁移, 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中日御宅族异同之比较 篇9

御宅, おたく, 罗马字:Otaku, 书写上通常用日文片假名オタク。它的本意是“贵府上”, 即“你的家”的意思, 在日文中也可作为第二人称代词, 是一种对对方比较尊敬的称呼。

1982年, 日本动画里程碑的作品《超时空要塞》中女主角明美用这个词来称呼男主角一条, 喜欢这部动画的年轻人也开始模仿主角用“OTAKU”来互称。日本知名社会评价分析者中森明夫在1983年6月至12月出版的漫画月刊《漫画ブリツコ》上连载的《[おたくの]研究》 (对《“御宅族”的研究》) 专栏中初次正式使用这个名词来称呼这个族群。

20世纪80年代所出现的“御宅族”多以那些独身、对于电脑、漫画、游戏相当感兴趣的男性为主。这是一个相对比较狭义的范围和定义。而现在, 广义的“御宅”泛指那些热衷于次文化 (非主流文化) 的人, 一般多指热衷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的人。进入台湾后, 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 “御宅族”的语义渐趋中性, 泛指痴迷于网络、整天待在家中或宿舍上网的男性。近年来, “宅男”一词从台湾传播到大陆, 语义进一步泛化, 指整天待在家中, 不出门、不修边幅的男性。

事实上, “宅男”这个词进入中国后, 多指后来的引申义。那些每天憋在屋子里不出去交往, 沉迷于玩电脑游戏、网络聊天、泡论坛、看动漫、看电视连续剧的这群人, 都可以叫宅男, 而下班后回家沉迷于某一件事物 (哪怕和电脑网络无关) , 社会交往不多的人, 也会被称为“宅男”。

2、御宅族产生的原因

日本御宅族的产生, 得益于日本高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和电子产品的迅速更新换代, 却也与日本社会长期存在的竞争压力过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受众每天都被成千上万的信息轰炸和包围, 即使受众对于媒介和信息有着自己的选择性, 日积月累也不免受到影响。同时, 多媒体、视听觉的感官刺激, 使受众不得不被动地接受亚文化的泛滥传播。另外, 在现代都市中, 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疏离感和隔膜, 孤立感和群体压力等, 也使一些人感到被边缘化, 为逃避过多的人与人之间的直面接触和交际, 他们选择“御宅”族群的生活方式, 以这种状态实现其自身的社会地位与生存价值。

中国御宅族的产生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独生子女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独生子女由于其成长环境较为孤独和封闭, 从小就适应了独处的生活方式, 习惯于安静地自娱自乐, 不习惯于和外人交流。

第二, 缓解工作和社会压力。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加剧, 而很多人的自我效能感却在下降, 因此他们只能在网络和动漫、游戏中寻找奖赏和安慰。

第三, 是追求“自我理想”的一种表现方式。事实上, 宅人们所缺失的并非是他们自己真正的“理想”, 而只是父母们所寄予他们的“理想”, 而他们所痴迷的事物才是他们内心深处真正渴盼实现的梦想。

第四, 网络帮助宅人实现各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曾说, 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面, 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而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 人的这五大需要也就基本可以通过网络得以实现。

3、御宅族的表现形式

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汪靖、顾晓晨教授认为, 日本的御宅族现象更倾向于表现为新一代媒介依存症。

第一, 御宅族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无法自拔。御宅族会基于喜好, 通过各种工具和媒介, 投入精力、时间、金钱收集相关产品、情报、消息和资料, 然后开始比较手上得到的情报, 深究喜好对象的相关知识, 进而延伸出属于自己的论点。

第二, 御宅族对于本族群和自身兴趣领域之外的规则不信任, 对他人缺乏信任感, 只能在每日接触的媒介如互联网媒介中寻找朋友、寻找信任感、寻找价值取向和行为依据。

第三, 御宅族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社会互动。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 “御宅族”可以以匿名的身份和状态找到独特的存在感。他们在面对电脑屏幕的狭小空间里生活, 很少与外界发生接触。

第四, 自闭、孤僻的性格, 注定了“御宅族”欠缺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他们的内心世界通常是孤立的、封闭的。他们也渴望摆脱孤独与他人接触, 然而这种接触往往只停留在网络上, 很少有勇气将网络上的交往转移到真实生活中去。

而在中国, 大学生和上班族是御宅族的主要构成群体, 他们有着不同类型的“宅生活”, 并据此被划分为四种典型:

典型一:“酷爱家居型”, 几乎把全部心思花在家居生活上, 开辟了家庭生活的无穷天地。

典型二:“以网为生型”, 工作就是用来满足其基本需要, 生活完全建立在网络之上。

典型三:“收藏成癖型”, 他们的工作目的很明确, 就是为了维持这些爱好, 在网上可以交流收藏心得、购买藏品、晒藏货, 一条龙服务, 根本无需出门。

典型四:“宅出竞争力型”。宅出竞争力者是“宅”的有技术含量的人群。他们对影像敏锐、数据搜集力强、有种永不满足的研究癖与向上心, 还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并喜爱分享。

4、对御宅族的社会评价

虽然“御宅族”在日本的势力和影响力相当惊人, 但由于热衷于次文化, 很多“御宅族”易被大众认为是不事生产的一群人。而且由于过分热衷于特定领域, 其中不少人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交际能力相对于一般人而言欠佳, 故日本社会对于此族群的评价普遍来说不是很好。

中国社会对待这一新族群, 持有比较客观、理解和宽容的心态, 而不是投以异样的眼光或者排挤、鄙视的态度。

首先, 他们拥有很高的情报收集与分析能力, 专注于某种事物的程度远高于常人,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御宅族”痴迷、执著的钻研精神如能用于对社会有益的科学技术或文化艺术研究, 或能有所成就。

其次, 国内“御宅族”的主体主要是80后的年轻人, 动漫和网络世界便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暂时忘记压力的避风港。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终究会从那个虚拟的世界中走出, 选择直面真实的人生。

“宅”文化会成为未来社会的推力还是阻力, 现在还不知道。但是从整体上看, “宅”的生活态度、交往方式, 已经在朝积极的乐观文化方向发展, 不再像过去那样完全的自我封闭。但令人担忧的是, 中国的“宅”现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所不同。我们“宅”得更加厉害, 热衷标榜自我个性, 冲着小众、亚文化的噱头而去。这可能是因为传统价值观断裂, 于是孤独的青年人只能埋头于自己的文化空间, 除此以外, 找不到其他精神食粮。事实上, 人是社会的动物, 总是生活在自我为中心的世界, 会倍感空虚。共同体之间的宏大信仰与核心价值观念, 是维持人格的一部分, 不可或缺。也许未来, 等价值体系成熟之后、教育体系完善之后, 青年人的心灵创伤少了, 精神有寄托之地, “宅”就真正变成一种纯粹的生活选择方式, 而不是一种心灵救济了。

5、中国应对御宅族的态度和策略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御宅族”一般都是内心孤独但又渴望交流的人, 他们从虚拟世界走出的过程是艰难的, 需要得到家庭、学校甚至社会的帮助。因此, 作为家长应该放弃对子女的过度保护, 鼓励其走出家门, 结交朋友或者找工作。“御宅族”的父母可通过一些话题和子女建立沟通, 抹平文化差异。

学校作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基地, 也担负着塑造和培养年轻人性格的责任和使命, 授课之余应多组织一些社团或集体活动, 在扩展兴趣的同时, 让年轻人多一些机会互相了解、相处、合作, 建立彼此的友谊。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把关人”, 应该做出更多健康、积极、正面的引导, 而不是将所谓的“宅”当做时尚、潮流来宣传。

许多年轻人是独生子女, 他们自信、有个性、崇尚新事物, 模仿欲望也很强, 他们之间互相模仿, 互相影响, 把窝在家里的“御宅”生活理解成一种时尚。所以, 要想改变“宅男宅女”的“御宅观”, 还得从他们自己做起, 不要受外界影响而盲目跟风模仿, 要认清网络的本质, 划清现实与虚拟间的界限, 持之有度。要试着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学会容忍自己与别人的不完美。多参加户外运动和活动, 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增加自己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的机会。

事实上, 有很多“御宅族”已经开始自身的努力, 如国内第一个“宅男宅女论坛”上就有“脱宅交流区”。论坛提供一个平台, 让大家交流脱宅的方法, 然后线下组织他们活动, 帮助他们脱宅。在以网络媒介为主导的信息时代, 充分利用网络途径来解决它造成的问题, 善加引导, 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参考文献

[1]、中森明夫 (1983) 『おたく』の研究[J].漫画ブリッコ.

[2]、中野牧 (1980) 现代人的信息行为[M].

[3]、冈田斗司夫 (1996) オタク学入门[M].

英汉隐喻异同的跨文化比较 篇10

一、隐喻与文化

1.隐喻。

隐喻来自希腊语, 意为“思想转移”。对隐喻的研究, 始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论修辞》两本著作。亚里士多德把比喻定义为“将属于另一事物的名称来指另一事物”。他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同明喻一样, 隐喻也是对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点进行比较, 以达到解释说明其中一个事物的目的;但与明喻不同的是, 隐喻中的比较是暗含的, 不使用任何标识词。同亚里士多德一样, 其后的大多数传统的理论家也都认为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格, 属于语言学的范畴。但从1980年后, 对隐喻的研究已经从修辞领域发展到认知领域。事实上,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认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 来认识、思维、经历和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 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隐喻具有普遍性和系统性, 许多看似彼此完全独立的隐喻实际上却都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可以看出, 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 一方面隐喻创造新的意义, 成为人类认识事物的向导。另一方面, 隐喻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 人们通过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认识事物的特征, 尤其是创造相似性的隐喻通过发现原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为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提供了新的角度。这也就是说, 在认知系统中, 人们是用某一熟知领域的经验来认识和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隐喻本质上是人们的认知系统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本文所谈的隐喻正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研究的概念隐喻而非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手段。即在这里, 隐喻是指用源域的一个概念去构建和表达目标域中的一个概念, 将讨论一种概念的词语用来讨论另一种概念, 如“效率就是生命”, 是用看待生命的态度和方式来看待效率。在外语学习中, 隐喻一直都是教学的难点。隐喻教学不仅仅是修辞学习, 更是一种目的语认知和思维模式的培养。隐喻是学习英语词汇、扩大词汇量、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概念系统和思维方法;同时也是进行文化学习和探索,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产生符合英语隐喻习惯的地道英语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而对英语词汇的隐喻意义知之甚少恰是造成英语语言学习者词汇量狭窄的重要原因。词汇量的狭窄势必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英语思维和英语表达。

2.文化。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从文学、艺术到伦理、哲学, 从政治、法律到经济、道德, 从宗教、习俗到衣食住行, 以及性别、职业、阶层等个人角色, 它无所不包。文化来源于社会, 是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 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语言的使用一定要遵循文化的规则。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 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 而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 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

3.隐喻与文化。

特定的文化为隐喻的使用提供特定的文化元素;隐喻是其文化的最好表达之一, 它是其文化的一部分, 并反映其文化。没有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完全割裂, 它们通过跨文化间的沟通相联。相应地, 不同语言间的隐喻也彼此相互作用。

二、中英隐喻中体现的文化交叉

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构造和包括通感想像在内的相同心理基础, 不同民族的认知能力非常接近。基于相同的感知, 不同民族在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然能够生成类似的概念结构, 随即会出现众多概念域相互映射的隐喻表达方式。如:汉语隐喻中的“以牙还牙” 和 “披着羊皮的狼” 是直接引用英语隐喻“a tooth for a tooth”和“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 而英语隐喻 “paper tiger” 和 “lose one’s face” 源自中国隐喻 “纸老虎” 及“丢面子” , 它们在中英文化中有着相同的喻义。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紧密, 如此文化交叉现象被越来越多地发现。

三、中英隐喻中体现的文化差异

1.环境文化。

跨文化交际学表明, 特定的生长环境使人们养成了特定的思维模式, 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位于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象征“春天、温暖”, 它使万物复苏, 故汉语中有“东风报春”的说法, 而英国的“东风”则是来自欧洲大陆北部, 给人“寒冷、令人不愉快”的感觉, 相反, 是“西风”为英国带来春天, 所以在英语中有“西风报春”之说。

2.风俗文化。

“碗”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 所以在汉语中有很多隐喻是关于“碗”的, 例如:“铁饭碗”作为“喻体”代表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在英语中, “碗”没有如此的喻义。因为“罐”才是英国人日常生活常用的器具, 所以在表达“谋生” (to keep the pot boiling) 含义中用“罐”而不是用“碗”做“喻体”。

3.宗教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悠远, 儒、道和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 它们对中国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汉语中有许多特有的隐喻, 如“叶公好龙”、“活菩萨”等。而西方文化主源是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 故英语有许多与其相关的隐喻, 如“橄榄枝”、“酸葡萄”等。

四、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误用英语隐喻的主要原因

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每种语言都有其与其他语言不同的隐喻、比喻系统。外语学习者常常依赖其母语的概念系统, 他们常常借用母语的概念系统来构筑其目的语的结构。概念流利是一切语言行为的基础, 语法和交际技能的使用中所出现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概念流利的结果。因此, 他们的主要问题不在语法上, 而是在概念上”。“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 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 这也是学习者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模式下不能充分掌握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原因。外语学习者不仅需要掌握目的语的语法结构和交际特征, 为了使目的语纯正地道, 他们需要学习目的语的思维方法、目的语人民感知世界的方法, 像目的语人民那样隐喻地使用语言”。

2.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 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 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 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 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由于文化的差异和对它族文化缺乏了解, 有时会出现误用母语交际模式套用于相应的外语交际场合而违反外语交际惯例的情况, 从而影响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 这也就是所谓本国语交际能力的负迁移。

五、结语

通过比较英汉隐喻的异同, 我们了解到不同的风俗、宗教、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地理环境是差异的根源。文化对隐喻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不应仅仅依靠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为教师, 要引导他们在课余广泛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 从中吸取文化知识, 增加文化素养, 拓宽视野,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 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让学生直接与其交流, 听其做报告或讲课, 请他把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隐喻误用问题告诉学生。这样既丰富了学习形式, 又使学生更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达尼思.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中的隐喻能力:被忽略的维度[M].华盛顿特区:乔治敦大学出版社, 1992.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凯斯克斯.二语中的概念流畅与话语情景限制的使用[M].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0.

[4]莱考夫, 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980.

[5]里特莫尔.隐喻智慧与外语学习[M].伦敦:朝圣者有限公司, 2000.

上一篇:功率定位法下一篇:抗旱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