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情况

2024-05-14

营养情况(精选十篇)

营养情况 篇1

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模式

天水市除秦州区外, 其他六个县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有2032所, 学生34.74万人, 实施工作量大面宽, 对教育系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因地制宜, 探索多样化模式是天水教育系统全力推进营养早餐计划的基本特色。企业加学校是普遍推行的供餐模式, 有些学校积极创造条件, 探索出了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模式, 被学生和家长所称道。

在武山县洛门镇龙泉中心小学采访时, 正赶上厨师收拾餐厅。记者看到, 每个小餐厅里摆放着两个小方桌、每个小方桌配了10个小圆凳。走廊里贴着每天的营养食谱, 干净整洁的厨房, 新鲜干净的蔬菜, 一股馨香扑面而来。

校长康元平说:学校有21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1089人, 学校一次性投入6万多元, 在暑假期间对教师办公楼进行了改造, 教师全部实行集体办公, 把22个小办公室腾出来当作小餐厅, 购置了加工设备和学生用的餐具, 学生按年级分三批轮流就餐, 全体教师提前半小时到校进行餐前准备, 为了加快就餐时间, 每批每个流程都配备两位老师。供餐品种由起初的鸡蛋加牛奶变成了每日食谱, 包括鸡蛋汤、小米汤、八宝粥以及青椒丝、白菜炒肉丝、菜瓜炒肉丝、西红柿炒鸡蛋、白菜豆腐粉条、电烤饼等。

洛门镇是西北有名的蔬菜种植基地。学校每天由专人到各村蔬菜收购点采购新鲜绿色环保蔬菜, 这样既保证了蔬菜的安全、新鲜, 又降低了采购成本, 尤其是食谱的营养搭配价值明显提升。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烹饪的质量, 学校经过认真筛选, 聘用了8位校外学生家长作为厨师, 其中4位是外片区陪读的家长, 学校给他们免除了水电费, 解决了住宿问题, 这样既让她们照顾了孩子上学, 又为她们提供了就业岗位。学校的这种模式不仅让学生吃得津津有味, 而且使营养餐计划延伸到了当地支柱产业发展和农民外出务工等领域。

武山县温泉乡九年制学校地处山区, 有学生736人, 其中住宿学生多达488人, 占学生总数的66.3%, 学校建有住宿楼和学生食堂。食堂为走读生供应免费早餐, 早餐按年级分时段统一在食堂就餐, 品种有馒头、火腿肠、鸡蛋、牛奶等。同时为所有住宿生供应一日三餐。学校把寄宿生生活补助全部打到学生饭卡上, 午餐和晚餐由学生刷卡消费。校长李新荣介绍说, 住宿生在学校的生活费国家基本能补助四分之三, 家里只补贴四分之一, 学生在学校住宿免费, 冬天有暖气, 所以吃住基本没什么后顾之忧。

张家川县是天水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该县大阳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针对走读生占多数的实际, 学校采用了食堂一日供三餐, 学生每天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餐的模式, 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各自的需求, 又避免拥挤和就餐用时过长的问题。

为了保证食品的新鲜度, 县财政拿出15万元专门解决学生营养餐的原料运费。该县农村学校的学生全部吃上了放心营养餐。由政府补贴, 城乡教师也吃上了免费早餐。

天水市财政拨付专款, 将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也纳入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供餐范围。

据了解, 天水市针对基层小学和教学点在蛋、奶储存和保管上缺乏条件的实际, 决定由学区统一负责蛋、奶接收和配发, 统一留样, 统一保管, 统一配送, 缩短了储存和保管时间, 减少了由于储存保管不当而造成蛋奶出现问题的风险。蛋、奶的接收入库、储存及出库、配送、发放, 严格按照制度流程操作, 建立了出入台账, 交接查出厂日期、验质检单, 作详细记录。

各学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逐步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 规范操作程序, 做到了万无一失。

武山县建成了一批功能分区合理、设施设备先进的学校食堂, 并成立了由学生、家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干部及教师代表组成的营养改善计划监督小组, 加强了对供餐工作的监督。

武山县四中校长康随成介绍说:学校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监测评估制度、公示制度、供餐企业招投标制度、目标责任管理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 密切关注每一个细节, 值日教师和协查家长进入窗口一律统一着装, 实行“细查、三问、一归类”, 班主任先尝餐, 保证了学生用餐的安全、放心。

美味早餐:吃出来的幸福指数

清水县白沙中学位于清水县城以东15公里的白沙乡白沙村。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山区, 家庭经济条件差, 父母外出打工, 留守儿童居多;学校80%的学生一日三餐吃住在学校。

学校教师普遍反映, 自从吃上了营养早餐, 学生的体质有了明显改善, 学生早上第四节课打瞌睡的现象不见了, 精力充沛了。

张家川县梁山乡岳山小学五年级学生张剑飞说:“原来早晨上学的时候顺便拿点干馍馍, 用塑料瓶装点水, 实在饿了吃一点, 很多时间不爱吃, 就原带回家。现在早晨一到学校老师早就给我们发鸡蛋、牛奶, 我早晨不睡懒觉了, 饭量也比以前好了。”

秦安县刘坪中学九年级五班学生蔡伟通告诉记者:“我家离学校有20多里路, 一直住校, 没有营养早餐之前, 早上只吃一点干馍馍, 有时不吃, 上午第二节课就感觉有点饿, 上课走神, 特别疲乏时就打瞌睡, 自从吃上营养早餐后, 我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了, 听课不走神了, 也很少感冒了。”

困难和问题:不应回避的话题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 由于这项工作处在起步阶段, 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资金缺口较大, 基础设施滞后是最大的困难。天水市乡镇中心小学及以下学校普遍没有食堂, 现有食堂面积小, 功能不全, 设施设备不配套。食堂硬件设备需要不断更新, 雇佣人员的工资等要用去学校公用经费的一部分。尤其是各学区为基层学校配送营养餐时要雇佣专车, 配送车辆经费无力支付。

说起营养餐配送, 武山县温泉学区校长林应元忧心忡忡:温泉乡地处高寒阴湿地区, 有8个教学点分布在最偏僻的山上, 每年冬天下一场雪就结冰封山了, 到第二年的五月份前, 雪水一消, 路面泥泞, 车辆根本无法通行, 这一时段如何送餐就成了大问题。

没有专职的营养早餐工作人员, 所有工作都由学校教师兼任, 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武山县洛门镇中心小学有学生2108人, 由于学校教师短缺, 发放食品程序复杂, 教师根本就发放不完, 为了不耽搁学生的学习时间, 只好轮流隔一节课再发放, 老师往往忙得早上没有时间吃早餐。

营养餐开展情况汇报 篇2

学生营养餐是国家的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有利于国家长期发展的民族振兴工程,为改善我校学生的膳食营养,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校自接到教育局关于开展营养改善计划的通知以来,一直重视营养餐工作,按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于2012年3月1日开始着手营养餐的实施工作,在加快食堂建设的同时召开了学校营养餐工作会议,落实与营养餐有关的各项工作,现将其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于2012年3月26日开始实施营养餐工程,为做好、做实营养餐工作,学校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认可、家长的好评;爱心营养餐工程实施切实保障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减轻了贫困学生家长的经济压力,促进了学生努力学习的氛围,促进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实施营养餐的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确保责任落实。

在爱心营养餐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成立营养餐工程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营养餐工程”的具体工作。

2、强化监督。

建立实名制学生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对营养餐的发放情况予以公示。学校还建立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民主监督委员会对营养餐的实施情况予以监督。

3、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

为使我校的营养餐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我校制定了营养餐的各项制度及相关表册,同时制定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

4、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营养与健康的宣传教育,要取得社会对营养餐的理解与支持。营养餐是一种新生事物,在实施营养餐计划的整个过程中,学校坚持不懈的开展营养与健康的宣传教育,通过校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提供营养餐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5、强化安全意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把好卫生安全关,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是营养餐工作最起码的要求和持续正常开展的关键。我校非常重视食品卫生安全,联合本村的卫生室加大对学校饮食卫生安全检查的力度,针对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和容易出现的卫生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校就餐的安全性,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从而确保营养餐工程的顺利实施。

6、认真组织,及时让学生享受营养餐。

本学期我校享受营养餐的学生共363人,为让每一个学生都吃到营养餐,学校及时对各班学生信息进行收集,按各班学生实际人数拟定菜谱、落实加工、做好食品验收;每周统一时间发放、收集餐票,并做好各类登记;做好学生用餐情况统计,学生用餐情况汇总;做好留样及登记,确保安全,实行每周统计,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做到万无一失。

学生营养餐工作是一个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需要学校付出艰巨而细致的工作才能完成好,我校刚开展营养餐工作,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力争做得更好。

营养情况 篇3

【关键词】消化内科;营养风险筛查2002;营养不良;营养风险;营养支持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03-01

营养风险是指现存或潜在的与营养因素相关的导致患者出现不利临床结局的风险[1]。住院患者存在的营养风险可增加并发症、感染率和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等[2]。消化内科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不足)的发生率较高[3]。如何准确、快速地对新入院病人进行营养评价,科学规范地营养支持,对病人早日康复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方法调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科学合理营养支持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2年4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520例病人,其中男289例(55.6%),女231例(44.4%),年龄为18~87岁,平均年龄55.1±16.0岁,原发疾病包括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肝硬化、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

1.2 营养风险筛查

1.2.1 方法及诊断标准采用定点连续抽样,营养师于病人入院48h内完成NRS2002。营养风险的诊断标准为NRS2002评分≥3分。营养不良(不足)的诊断标准为满足下述3项标准中至少1项:①体重指数<18.5kg/m2,并伴有一般情况差;②最近1周进食量下降≥75%;③最近1个月体重持续下降≥5%[4]。

1.2.2 NRS2002测量方法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营养师进行培训,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入选的病人统一于第2天清晨着病人服、空腹、脱鞋测量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分别精确到0.5cm和0.5kg,计算BMI[5]。

1.2.3 营养风险评估方法 NRS2002总评分为三个部分的总和,即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状况减低评分+年龄评分(若70岁以上加1分)。营养状况评分(0~3)、疾病的严重程度(0~3分)和年龄评分(0~1分),3项之和。总分≥3分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应进行营养支持;总分<3分为无营养风险,每周进行复查营养评定。

1.2.4 营养支持应用调查 营养支持方式包括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6】。其中PN的定义为经静脉输注至少包括氨基酸及葡萄糖和或脂肪乳在内的肠外营养产品;EN定义为经管饲和经口服补充肠内营养制剂。调查住院病人入院后2周内(或至出院时)营养支持的方式和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资料描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RS2002的适用性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520例入选本研究,其中473例完成了NRS2002方法,适用率为91.0%;不完全适用NRS2002方法的病人47例(9.0%),其中有严重水肿、腹水者12例(25.5%),无法站立者7例(14.9%),两者并存28例(59.6%)。

2.2 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良(不足)的发生率在520例病人中,有115例(21.5%)存在營养不良(不足);184例(35.4%)存在营养风险。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良(不足)的发生率以消化道肿瘤最多见,其次是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高于肝硬化、消化出血及其他疾病(P<0.01)。

2.3 营养支持应用情况 520例病人中,共有132例病人接受营养支持,支持率25.4%,其中115例(22.1%)采用肠外营养,11例(2.1%)采用肠内营养,6例(4.5%)采用肠外和肠内营养。在有营养风险的185例病人中有78例给予营养支持,占42.2%;在221例无营养风险的例病人中有54例给予营养支持,占24.4% 。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因营养不良(不足)会影响疾病的康复及临床结局,因此对新入院的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选择消化内科(包括消化道肿瘤、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其他疾病等)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消化内科住院病人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是21.5%和37.5%。分析原因可能与消化内科病人大部分会有饮食不足和食物营养吸收不全,代谢障碍所致营养不良(不足)比率较高,而营养不良(不足)又会增加并发症和院内感染机会,延长住院时间,甚至死亡。

本研究显示184例患者入院时有营养风险,而仅有78例(42.4%)给予营养支持,其中大多数以肠外营养支持,106例(57.6%)的患者未给予营养支持。说明营养支持在消化内科还未得到重视或医生缺乏营养支持方面的知识;221例无营养风险的病人中有54例(24.4%)给予营养支持,说明存在营养支持不规范的现象,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又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在营养支持中87.1%病人采用PN支持,仅8.3%病人进行了EN支持。说明消化内科医生对肠内营养的作用认识不足。营养支持应首选EN,当胃肠功能不允许或EN量不足的情况下才考虑PN。

NRS2002操作简便,实用性强,通过床边问诊及简单测量即可预测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对进一步给予营养支持具有客观指导意义。建议在医院特别是在消化内科推广应用,由于营养支持在临床使用上还存在不合理现象,我们建议医院应成立临床营养支持小组(由医师、营养师、药剂师、护士组成),逐步树立临床医师正确的营养支持观念。

参考文献:

[1] 于康,林晓明,李宁,等. 实用临床营养手册[M]. 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 143-145.

[2] Kondrup J, Ailison SP,Elia M,et al. ESPEN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ereinng 2002. Clin Nutr,2003,22(4):415-421.

[3] 常艳,郑文郁,陈鄂津,等.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方法对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筛查、营养支持情况调查[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0,18(10):272-275.

[4] Kondrup J, Rasmussen HH,Hamberg O, et al.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NRS 2002):a new method based on an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J]. Clin N utr, 2003,22(3):321-336.

[5] 余雪梅,曾凯宏,刘力,等. 普通外科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应用状况[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18(4):238-240.

[6] 方玉,辛晓伟,王艳莉,等. 胃肠肿瘤外科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调查[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1,19(6):368-371.

作者简介:

黑小麦的营养价值及选育情况 篇4

1黑小麦的营养价值和食疗功效

黑小麦, 又称益寿麦, 是小麦家庭中的佼佼者, 是神奇的长寿食物。黑小麦籽粒中淀粉、多种维生素、脂肪、食物纤维、蛋白质的含量丰富, 且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的和稀有微量元素及PP碘[1,2,3]。黑小麦是糖尿病患者以及中老年人的科学食品, 常食用, 可明显控制血糖上升。

1.1特殊功效元素

1.1.1膳食纤维。黑小麦中膳食纤维含量很高, 是普通浅色小麦的2~3倍。膳食纤维, 被誉为“第七营养素”, 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降血糖、降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润肠通便、防治便秘、防治肠道疾病、增强人体自我免疫功能的功效。

1.1.2黑小麦色素。黑小麦中所含的天然色素非常丰富, 理化性质较稳定, 属于花色苷类、黄酮类化合物, 有抗肿瘤、清除体内自由基、抗炎、保护视力及预防糖尿病等功效。此外, 黑小麦色素可用于开发成天然食用色素。

1.1.3蛋白质及氨基酸。黑小麦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在17%~20%之间, 并且较之普通小麦, 黑小麦的氨基酸种类更齐全、比例模式也更优异, 蛋白质的质量要更优良, 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更高。赖氨酸的含量是0.4%, 高于普通小麦50%~80%;18种氨基酸的总含量高于普通小麦80%~90%。在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 黑小麦高于普通小麦30%~110%, 尤其是苯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和酪氨酸含量远远超过普通小麦。

1.1.4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黑小麦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丰富, 较之普通小麦, 几乎所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均较高。较之普通小麦, 钙的含量也比较高, 硒、铁、磷、碘、钾的含量分别高出110.00%、81.03%、80.00%、80.00%、72.40%。黑小麦中铁元素的含量高, 对于贫血等需要补铁的人群非常有好处。硒元素的防癌抗癌功效非常好, 常被称为“抗癌之王”。同时黑小麦中的钾、钠元素比例达900∶1, 高钾低钠对于控制高血压病非常有利。钙可用于防止妇女和老人的骨质疏松症, 是人体血浆和骨胳中不可缺少的[1,2,3]。

1.1.5维生素。黑小麦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 以及A、E、D、K族等脂溶性维生素, 前者和后者分别较普通小麦高出约70%和35%。黑小麦中B、C族维生素含量高, VC高出普通小麦1.5倍之多, VB1和VB2分别比普通小麦高出约80%和50%, 有助于防治人体的多种疾病。

1.1.6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黑小麦中的脂肪含量一般在1%~3%, 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高, 占脂肪总量的50%以上[1,2,3]。亚油酸 (C18∶1) 和亚麻酸 (C18∶3) 是人体必需脂肪酸, 两者含量约占30%;EPA (C20∶5) 和DHA (C22∶6) 被誉为“脑黄金”, 两者含量约占10%[1,2,3,4,5]。

1.1.7二十八烷醇。二十八烷醇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 有助于抗疲劳, 在黑小麦中有存在。二十八烷醇可有效提高肌肉耐力和反应敏锐性, 增强包括心肌在内的肌肉功能, 消除肌肉痉挛和提高能量代谢率[1,2,3,4,5]。常食黑小麦可以提高体力、耐力和精力, 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1.2营养保健功能

经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实践表明黑麦富含多种特殊的保健成分, 有助于预防癌症、促进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等[1,2,3]。

黑麦中因含有微量元素硒、不溶性纤维本酚素、异黄酮, 抗癌作用明显, 常食可有效降低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的发病率。黑麦中含有微量元素硒, 可有效清除人体体内氧自由基[1,2,3], 延缓机体老化, 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硒还是营养性抗癌剂, 对人类防癌起重大作用。黑麦中富含可溶性黑麦纤维, 可降低血液中的糖和胆固醇含量, 有助于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黑麦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氟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经常食用可护齿壮骨。有研究表明, 黑麦面包的结构紧密且湿度大, 在人体内分解的速度慢, 只要较少的胰岛素就能保持人体血液的平衡[1,2], 因此常吃黑麦面包可以预防糖尿病。黑麦中含有大量人体不能自我合成的氨基酸, 其中赖氨酸、组氨酸的含量分别是普通小麦含量的1.50、1.79倍[1,2,3,4,5], 多食用黑麦及其制品, 可促进少年儿童生长发育。

1.3前景预期

黑小麦被营养学家称为“保健食品”, 可用于开发面包、面条、方便面、水饺、麦片、馒头等优良面食和酒类、饮料等系列营养保健食品。在上海、北京等城市, 用黑小麦制做的食品市场行情好, 常常供不应求[1,2,3,4,5,6]。较之普通小麦, 黑小麦面粉的市场价要高出1~2倍, 河南、广东等地黑小麦的批量收购价格为4~5元/kg, 种植黑小麦效益可观, 率先引种种植黑小麦的示范户已尝到种植甜头。

黑小麦是具有高免疫、高营养、高滋补之功能[1,2,3,4,5]的天然“功能型”“营养型”“效益型”珍稀品种, 国务院、农业部要求在全国扩大种植面积, 进行黑小麦相关开发利用研究, 争取早日把黑小麦打入国际市场。黑小麦在国内外市场一直供不应求,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2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当前的黑小麦育种开展情况

2.1开展历史

小麦研究所是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最早开展小麦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科室, 有良好的育种氛围和浓厚的科研气氛, 经过近50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和几代育种人的艰辛奋斗, 使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小麦育种工作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先后育出了鲁麦3号、鲁麦12号、聊73052、聊89-1、聊89-2、聊9102、聊95-1、聊麦16、聊麦18、聊麦19等十几个具有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常规小麦新品种 (系) , 并配套推出了一批适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的栽培技术, 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认可, 获得了多项政府奖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营养化和健康化的饮食结构日趋受到青睐[1,2,3,4], 基于黑小麦品种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1,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小麦研究所就积极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引进黑小麦种质资源, 进行试种、驯化和种质创新, 致力于克服黑小麦虽然营养价值高但产量水平却不尽如人意的困难, 制定了产量7 500 kg/hm2以上, 确保籽粒蛋白和其他微量元素与高产相伴遗传, 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良好的育种目标。

利用高产、优质的亲本与引进的其他黑小麦亲本进行回交和亲本杂交, 进行连续世代选择。在保证一定产量水平的前提下, 做到产量、籽粒颜色、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兼顾[1,2,3,4,5,6], 加大世代选择群体, 选择具有多抗性能的优良单株。对田间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单株进行重点测产和品比试验, 从中选出粒色、产量、抗病性、品质均符合育种目标的优异单株进行后续世代选择。

二代圃是分离高峰, 通过扩大种植面积, 田间选择了优异单株, 通过室内考种, 分辨籽粒的颜色, 看其籽粒颜色的遗传力, 选出籽粒为黑紫色的单株连续选择。在较稳定的F4代、F5、F6代选取单株进行单株测产, 使杂种圃在更接近大田种植环境下进行生长[1,2,3,4,5,6]。对杂种后代的适应性、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进行迅速有效的鉴定。经过连续选择, 从众多姊妹系中选育出符合目标性状要求的食疗型黑小麦。

2.2黑小麦育成情况

由于黑粒小麦的产量低, 黑小麦品种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 但是经过科室育种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 目前科室的食疗性黑小麦育种工作已经蓬勃开展起来, 选育出几个较好的黑粒小麦品种, 现将育种成果展示如下。

2.2.1聊麦黑17。聊麦黑17为半冬性, 幼苗匍匐, 叶色深绿, 田间生长比较繁茂, 抗寒性较好, 单株分蘖成穗率较高, 株高78 cm, 茎秆粗壮, 茎壁厚, 穗方型、长芒、白壳[1,2], 籽粒黑紫色、硬质, 抗倒伏能力强, 株型结构较合理。穗数、穗粒数分别为630万穗/hm2、35~37粒, 千粒重逾42 g。高抗叶锈病, 对条锈病免疫, 轻度感染白粉病, 具抗蚜性能, 后期叶片感染叶枯病, 熟相好。

该品种为中高肥品种, 鲁中、鲁西南和鲁南地区及周边河北、河南部分地区[1,2,3]的排灌条件较好, 适宜种植该品种。播前多施基肥, 足墒播种, 适宜播种期10月1—15日, 以基本苗225万株/hm2为宜。年后顶冰凌划锄松土提墒、消灭田间杂草。春季重施拔节肥, 施尿素225~300 kg/hm2, 4月中下旬抽穗前后喷粉锈宁防治白粉病和锈病, 蜡熟末期适时收获。

该品种经多点试验和小面积示范, 2004年通过专家实地测产验收鉴定。并获聊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2.2聊黑48号。聊黑48号为半冬性, 幼苗半匍匐, 抗寒性较强, 抵抗春季倒春寒能力较弱, 分蘖成穗率较高, 株高84 cm, 茎秆弹性好, 叶色深绿, 叶片中等, 田间长势繁茂。穗纺锤型, 长芒、白壳、紫粒、硬质、千粒重48.5g, 抗病性较好, 对条锈、叶锈免疫, 感白粉病, 轻感赤霉病, 高抗叶枯病, 后期落黄性好, 熟期正常, 熟相好。

本品种在土壤地力中等的一般土壤中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在肥沃土壤中种植, 丰产性更好。适宜播期10月1—15日, 最佳播种期10月5—12日, 最佳基本苗为225万株/hm2。对该品种要加强田间管理, 尤其是倒春寒过好的补救管理措施要及时到位, 后期及时防病治虫, 就能保证较好的收成。

2.2.3聊黑26号。聊黑26号为半冬性, 幼苗半匍匐, 叶色浓绿, 田间生长比较繁茂, 较抗冬季冻害, 单株分蘖能力强, 成穗率较高, 株高80 cm, 穗纺锤型、长芒、白壳, 茎秆粗壮, 抗倒伏能力强, 籽粒黑紫色、硬质。千粒重超过45 g, 穗数、穗粒数分别为585万穗/hm2、34粒。高抗叶锈病, 对条锈病免疫, 轻感白粉病, 后期叶片感染叶枯病, 熟相好, 熟期正常。

本品种适宜在土壤肥沃, 排灌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块种植。最佳播种期10月5—15日, 最佳基本苗为195万株/hm2。出苗后加强田间管理, 春季重施拔节肥, 后期及时防蚜治蚜, 适时收获。

3结语

优质与高产历来就是小麦育种中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黑小麦育种方面, 研究人员一直在多方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一定可以选育出产量和当前主推品种相当的、集多种抗性与一体的优质食疗黑小麦新品种, 为推动黑小麦育种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阐述黑小麦的营养价值, 介绍其选育情况, 以供参考。

关键词:黑小麦,营养价值,选育

参考文献

[1]林国晨, 郭秀焕, 赵平, 等.食疗型黑小麦聊麦黑17的选育[J].中国种业, 2006 (3) :32-33.

[2]黑小麦[EB/OL].[2016-01-19].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p N5PU A5GT5xv X1-FWWh KMLf20rix KKS4i Wjf1v1Od Ygq8d L0l Eq_2b-MLR hhwy D6m J9f JAJVROMg Zw5ke Tccq.

[3]黑小麦的营养价值[EB/OL].[2016-01-19].http://wenku.baidu.com/link?url=QCK4o X8k KEe4zkgy AKH_hm B0k6AKHj FLxh Mgf1UNGWPn Nbxf Jq5c QX_9z_Zs K1uyk P0hb Xj8zo IH4RQw VBowec Ye9a Hv JT33g F0CL1I4L KO.

[4]杨峰, 孙玉, 鲁晋秀, 等.黑小麦研究现状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 2014 (11) :109-112.

[5]李杏普, 侯红军, 刘玉平, 等.蓝、紫粒小麦的营养品质研究[J].华北农学报, 2002 (1) :21-24.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及《大姚县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和《金碧中心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增强学生体质,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不断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根据金碧中心学校的相关要求,现将我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自查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为全面贯彻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切实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按程序开展好各项工作,特成立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 组

长: 陈维平副组长:李延飞 周志国 出 纳: 李延飞

采 购: 李延飞 刘 芬 保 管: 刘芬 何秀芬 监 督:周志国

二、资金管理

1、我校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专款专用,由学校食堂提供等价,足额的食品用于学生的营养改善上,无变相将资金发给学生及家长现象。

2、资金使用建立财务制度,有兼职财会人员,营养资金财务独立核算。

3、每月营养餐补足按实名制发放,并做好了缺旷课、请假登记,无套取国家资金和挪用现象。

4、学生食堂管理办法:每次购买食品、物品由学校指定的采购人员共同采买,由监督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复核签字,然后进行入库出库登记。

5、做到将信息及时反馈,按要求定期公示。

学校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家长、学生和社会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凡因属责任人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误,造成集体卫生事件或严重后果的,由责任人承担第一责任。

6、每生每天4元足额用于学生营养改善上,保证零利润,无违纪违规行为。

三、食谱搭配及操作 为了保障营养计划落在实处,营养改善计划中央专项资金:

学校加强领导,成立学校营养餐工作领导组和营养餐膳食委员会,制定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管理制度、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营养改善计划实行学校食堂供餐,采用午餐、早餐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膳食委员会的职能。科学、营养配餐,营养食材实行定点采购,营养餐以发放等价实物,建好台账,并准确登记数量和时间。在账目管理中,学校没有虚报学生人数套取和骗取财政资金。学校建立了营养餐收支分类账、现金日记账、营养餐进货台账,细化支出范围和标准,加强食物消耗核算,以月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保证每天的补助都吃到学生嘴中,整理装订好会计凭证,发放营养餐有关表册。建立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定期公示营养餐收支情况。

三、食品安全

1、学校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书,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与学生家长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让学生家长对食品安全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监督和管理好每一个学生的食品安全。

2、学校还成立了“膳食监督管理委员会”。组 长:郝 婷 副组长:罗祥英

负责营养餐的相关事宜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食堂管理,搞好监督工作,配合学校搞好相关宣传工作。维护就餐秩序,有权对扰乱就餐秩序的同学提出批评指导。弘扬饮食文化,提倡勤俭节约,合理饮食,尊重劳动。

四、对策及建议

1、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惠民政策,特别是边远贫困农村学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成立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及周密安排,采取有力措施,把工作落实到位。解决了学生中午午餐,使学生们营养状况得以改善,能安心学习,学生在校吃的安心,家长在家放心。学校实行专人管理,专人发放。做好签收、储存、分发、留样、食用痕迹材料。

2、食堂基础设施完善,安全管理规范,无对外承包和对外经营,严格执行“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督管理办法”,按安全卫生的要求进行仓储,原料加工处理。

3、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健全食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健康检查,索证索票,进货查验消毒,食品加工,食品留样,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学校教师付费陪餐等各类制度。

4、对提供服务的主体和托餐企业、单位、个人的食品进行安全检查,对粮、油、肉等大宗物资实施“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置、统一配送”。

5、建立健全学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无学生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6、乡党委政府和中心校、村领导干部、卫生院对学校食堂、食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并做好了详细的检查记录。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场地、设备设施不能满足需要。

学校没有餐厅,现在学生都是在教室里用餐,卫生达不到标准,存在着安全隐患。

2、教师少,食堂工作人员不稳定,专业性差。

3、资金非常紧张。

我校由于学生少,生均公用经费本来就不多,仅可维持学校日常运转。营养计划实施之后,尤其是牛奶和面包发放全部叫停之后,必须由学校自己加工食品给学生食用,学校就必须购置冰箱、消毒柜、留样柜、电磁炉、锅碗瓢盆等实设备,还要烧煤,防盗门、防盗窗,水电费也大幅增加。为了保证提供给学生的蔬菜等原辅材料的新鲜,学校采购的交通费用也不得了,加上食堂人员的劳务费也是由生均公用经费支付,这样下去,恐怕学校的其它运转都难以为继了。

六、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步工作中,我校将严格按照黔西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心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要求着力落实好此项工作,查缺补漏,完善工作和设备。

营养情况 篇6

【关键词】婴幼儿;养性缺铁性贫血;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 556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91-01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N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1]。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营养性贫血,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2004年WHO公布的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53%的学龄期儿童存在贫血;我国2002年6月龄到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4%--36.6%[2],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为了解本社区3岁以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对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3岁以下儿童进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和喂养方法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建立健康档案常住儿童。

1.2方法对3岁以下儿童进行测量血红蛋白含量和喂养方法的调查。观察儿童在各种情况下与贫血的关系。

1.3贫血的诊断标准:在海平面地区,6月-5岁血红蛋白<110g/L。

2 结果

2.1贫血患病率与婴幼的年龄、性别。

3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生率31.22%,随着年龄的增加贫血发生率逐渐下降。6-8个月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2.31%;9-12个月儿童贫血发生率33.73%;13-18个月儿童贫血发生率21%;19-36个月儿童贫血发生率为12.12%。男女童贫血发生率分别为30.17%、32.35%,无统计学差异 (P>0.05)。

2.2 贫血患病率与是否经常喂养动物性食物关系

贫血患病率与喂养方法(是否经常喂养动物性食物)有关系,贫血患病率随合理喂养增高而降低。

3讨论

本资料结果显示3岁以下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31.22%;6-8个月龄儿童贫血发生率为42.31%,与冉启美报道的37.8%稍高[3],而6-8个月婴儿是辅食添加的最关键时刻,本资料显示,少吃动物性食物的婴儿贫血的发生率是经常吃动物性食物的婴儿的2倍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膳食逐渐平衡,贫血的发生率也逐渐降低。

3.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铁摄入量不足。由于婴幼期生长发育较快,而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动物性辅食,则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其次是先天储铁不足,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最多,故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妇严重缺铁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也有少数由于铁的吸收障碍铁和丢失过多,如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

3.2由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对婴幼儿的健康危害极大,因此,预防贫血的发生至关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①针对主要是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使全社会尤其是家长认识到缺铁对小儿的危害性及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②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③做好喂养指导。无论是母乳或人工喂养的婴儿,均因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如精肉、血、内脏、鱼等,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婴幼儿食品应加入适量铁剂加以强化;④对早产儿,尤其是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宜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1]。

防治是婴幼儿贫血发生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改善发病因素是主要防治措施[4]。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当发现孩子精神不好,食欲差,疲乏无力,或孩子有面色、口唇、牙床皮肤黏膜苍白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一旦发生缺铁性贫血,就要积极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铁制剂。注意在服用铁制剂和含铁丰富的食品的同时,应多吃一些酸性食物。如山楂片、维生素C等,这样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只有防治并进才能达到降低婴幼儿贫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01

[2] 古桂雄,戴耀华。儿童保健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45

[3] 冉启美。杭州市余杭区6个月龄儿童贫血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

营养情况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湛江师范学院12个下属学院45个本科专业中,每个专业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发放问卷659份,收回有效问卷626份,有效率为95.0%。

1.2 方法

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进行调查。以表格的形式记录被调查学生连续3 d(周四至周六,周末所有调查对象均住校)的膳食情况,包括每天进餐次数、时间、地点、食物的种类及数量。按《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2]用自行设计的营养计算软件计算每人每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依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3]标准进行评价。

达标率的计算:能量及三大宏量营养素以推荐摄入量(RNI)作为比较标准;矿物质除锌、硒使用RNI外,其余均使用适宜摄入量(AI)作为标准; 维生素类除维生素E使用AI外,其余均以RNI作为评价标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分布情况见表1,年龄为18~24岁(平均22岁),身高为(165.0±0.5)cm,体重为(55±5)kg。体质量指数(BMI)为20.2 kg/m2。

2.2 在校生不同生源能量摄入差异

由表2可见,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的能量摄入量都显著低于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11.29 MJ),摄入量达到RNI水平的分别只有8.8%与5.7%。从数据上看,城镇生源的能量摄入量稍大于农村生源,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大营养素供能比的均值为蛋白质16.9%、脂肪18.5%及碳水化合物64.7%,见表3。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符合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比例,而脂肪的供能比例稍低,蛋白质的供能比略高。从三餐能量分配比上看,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都存在早餐供能比例较低,晚餐供能比例较高。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及三餐能量分配比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生源在校生的宏量营养素摄入差异

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城镇生源均大于农村生源,其中脂肪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即城镇生源的脂肪摄入量显著大于农村生源。对蛋白质摄入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的蛋白质摄入量都显著低于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80 g),摄入量达到RNI的分别只有26.2%与31.2%。

2.4 不同生源在校生的维生素摄入差异

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及维生素E的摄入普遍不足,农村生源中分别只有33.2%,8.2%,13.1%和16.6%,城镇生源中分别只有31.7%,10.7%,13.2%,16.7%达到RNI或AI的需要量。而维生素C与尼克酸的平均摄入量已达到或接近RNI,且分别有66.6%及48.0%的农村生源达到RNI水平。维生素C的摄入量在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表现为农村生源的摄入量显著高于城镇生源。从数据上看,农村生源维生素A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城镇生源,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其他4种维生素的摄入量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5 在校生不同生源的矿物质摄入差异

各种主要的矿物质元素的平均摄入量中,除磷与铁达到了AI水平外,其他的摄入量均普遍不足。相应的,有较高比例的人群磷与铁的摄入量达到AI水平,但其他7种矿物质的摄入量达到AI水平(或RNI水平)的人群比例均低于32%。各种矿物质的摄入量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人群,国内外学者对其膳食摄入及营养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高校学生存在的营养问题有共性,也有性别、地域、城乡等差异[4,5,6,7,8,9,10,11,12,13,14]。共性表现在:(1)膳食结构不合理[4,5]。食物构成中蔬菜、水果、禽肉、鱼虾、乳类摄入量偏低,尤其水果、鱼虾和乳类摄入量更低,导致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Ca、 Zn、维生素A、 维生素B2、 维生素C、动物源性铁摄入不足。(2)存在许多不良的饮食习惯[8,9,10]。如不吃或少吃早餐导致早餐能量摄入比例偏低,挑食偏食现象严重[11,12,13,14,15],女生为追求苗条盲目节食、不吃晚餐导致能量的摄入不足。本研究结果显示,湛江师范学院在校生也存在这些营养问题,尤其是能量及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均不足,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较低。而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摄入量除维生素C、尼克酸、磷及钙的平均摄入量达到相应推荐量外,其他均较大程度地低于相应摄入量。

城乡差异是目前国内高校膳食调查中较常见的现象[11]。但在本调查中,只有脂肪的摄入量表现出城镇生源显著高于农村生源,以及维生素C的摄入量农村生源显著高于城镇生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2种生源食物种类的差异。城镇生源相对的动物食物摄入量较多,而农村生源相对的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较高。

综合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湛江师范学院在校生普遍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及大部分营养素摄入都不足的现象,城乡差异并不显著。应大力开展营养知识宣教,鼓励学生按照膳食宝塔安排日常膳食,同时充分利用湛江市位于热带、亚热带沿海城市的优势,增加水产品及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摘要:目的了解湛江师范学院在校生膳食摄入情况,探讨不同生源的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异。方法选取湛江师范学院在校学生626名,采用24h回顾法进行3d膳食调查,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E、除磷与铁外的重要矿物质的摄入量,均低于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的比例都在50%以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能量摄入量达到RNI水平的分别只有8.8%与5.7%。脂肪摄入量城镇生源大于农村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维生素C摄入量农村生源高于城镇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湛江师范学院在校生大部分营养素摄入量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大力开展营养知识宣教,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营养情况 篇8

一、“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相关背景

由于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条件困难及营养意识不足,导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营养健康和生长发育等方面都远低于标准水平。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进行试点,中央财政按每生每天3元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是继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之后,中央对保障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发展实施的又一重大举措甘肃省地处我国经济较为落后的西北地区,也被中央作为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2012年秋季学期起甘肃省又将该计划推广到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国家试点标准进行补助,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在兰州市所有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农村中小学中,地处市区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小学也同样受益。

二、调查结论分析

1. 营养餐品质状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可根据早餐种类评价早餐的营养是否充足:包括谷类、动物性食物(肉类、蛋)、奶及奶制品、蔬菜等四类,则为早餐营养充足;包括其中三类营养较为充足;两类及以下为营养不充足。供餐公司提供每周营养餐食谱并按食谱供餐,学校对每周及下一周营养餐食谱进行公示。

从食谱上看,营养餐种类、生均份量都基本符合营养搭配,也能提供足够能量保证学生上午的学习和活动。营养餐供餐期间,学校、供餐企业也一直不断协调改善营养餐种类、品质等方面以适应学生需求。学校所在地的便利交通,可以保证较为新鲜的餐品按时运送,加上从2014年11月起,中央财政将营养膳食补助由每生每天3元提高到4元,对丰富营养餐种类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从初期的馒头、花卷等较为单一的主食,到目前增加了包子、油饼和各种杂粮粥等多样搭配,水果蔬菜类的供应次数也有所增加,营养餐品种还在不断完善中。

2. 营养餐实施 后的作用和影响 。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行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营养餐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也切实减轻了部分家庭的负担,同时也让家长开始转变营养观念,对学生饮食营养方面有所关注。通过和家长的交流,有些家长反映孩子挑食的现象也有所减少,如以前有不喝牛奶的学生现在也开始主动喝牛奶了,家长也表示对学校营养餐的实施比较满意。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门的营养餐工作人员,教师成为“营养改善计划”的直接参与执行者,这对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营养餐工作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对一些家远的教师,不得不提早到校陪餐,在交通和家庭生活方面都产生诸多不便。而增加的工作量却并没有计算在教师考评中,教师的辛勤劳动得不到直接的肯定、奖励或补偿。

三、营养餐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人员编制 缺乏。调查得知,目前学校营养餐工作最大的困难和问题是人员不足的问题。即使招聘营养餐从业人员,但人员工作待遇较低,专业性不强,流动性大。营养餐工作主要还是由学校教师承担,额外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也影响了教师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

加强对营养餐管理监督,合格的营养餐专业人员是必不可缺的。地方政府应落实好国家政策要求, 为农村学校配备合格的营养餐工作人员并妥善解决待遇和专业培训等问题,加强营养餐工作队伍的建设,同时妥善考虑解决农村教师缺编问题。

2. 营养教育力度 不足。农村小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知识,但是农村学校专业师资的缺乏、课程资源和实施的不足,使得学校营养教育无法科学有效地进行。

目前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教材涉及营养教育的内容较少,在没有专门教材指导情况下,可以将营养教育列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将营养知识纳入学科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将营养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合理设置学校健康教育课程,配合主题班会、 讲座、广播等多种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学生营养知识,培养健康行为。其次,加强对家长的营养知识普及和观念教育也十分必要。将家长营养指导和宣传教育与学生教育相结合,能更好达到教育效果。最后,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更好地推进农村学生营养教育和“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营养情况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在每个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随机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作为监测学校。选取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每个年级抽取1~2个班,每个年级抽取40名左右,男、女生基本各半;某年级学生不足40人时,该年级的所有学生纳入监测范围。共调查学生29 317名,其中男生14 811名(50.5%),女生14 506名(49.5%);小学生16 730名(57.1%),初中生12 587名(42.9%);食堂供餐模式下的学生比例(51.2%)高于企业供餐(31.2%)和混合供餐(17.6%)。小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0.4±1.8)岁,初中生为(14.1±1.5)岁。

1.2 方法

2013年9—12月期间,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学生调查表”(以下简称“学生调查表”),收集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类食物的摄入情况。该调查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以下简称“营养所”)设计,并经专家研讨会讨论及预调查后修订。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详细介绍该问卷的填写方法后,学生当场填写完成并收回。

1.3 质量控制

营养所负责对各省和重点监测县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后,各省再对监测县进行二级培训。各调查员经培训合格后,进行正式调查。问卷经培训的调查员讲解后由学生自填完成。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对每份问卷进行核查,如发现填写错误或漏填等立即让调查对象补充。根据学校如何利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经费,将供餐模式划分为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及混合供餐(既有食堂供餐又有企业供餐)3种供餐方式。因家庭(个人)托餐模式所占比例过低(<1%),故不纳入组间比较。

1.4 统计分析

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系统”进行录入和上报,采用SAS 9.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中小学生各类食物摄入情况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不同供餐模式各类食物摄入情况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两两比较采用χ2分割检验,同时校正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各类食物摄入情况

中小学生每周5 d及以上吃肉类、蛋类、奶类的比例分别为17.8%,14.1%,17.0%,基本不吃的比例分别为15.2%,19.2%,25.3%;每周5 d及以上吃豆类的比例为5.6%,基本不吃的比例为27.1%。新鲜蔬菜的摄入以每天2种为主(36.8%),每天能吃2种及以上蔬菜的学生比例达到65.4%。初中生和小学生肉类、蛋类、奶类的摄入频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小学生摄入豆类的频率低于初中生,摄入新鲜蔬菜的频率高于初中生(P<0.05)。见表1。

注:()内数据为构成比/%。

2.2 不同供餐模式学生各类食物摄入情况

不同供餐模式学生对肉类、蛋类、奶类、豆类和新鲜蔬菜的摄入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校食堂供餐学生摄入肉类的频率达到每周5 d及以上的比例(22.7%)高于企业供餐(9.9%)和混合供餐(17.7%),摄入蛋类的频率达到每周5 d及以上的比例(10.2%)低于企业供餐(19.4%)和混合供餐(17.2%)(P值均<0.01);企业供餐模式学生摄入奶类的频率达到每周5 d及以上的比例(30.5%)高于食堂供餐(9.1%)和混合供餐(16.7%),摄入新鲜蔬菜的频率达到每周5 d及以上的比例(87.7%)低于食堂供餐(92.4%)和混合供餐(91.1%)(P值均<0.01)。见表2。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调查问卷在统计过程中有误差值。

3 讨论

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不同,必须摄入充足、搭配合理[4]。蔬菜、瓜果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但维生素C、胡萝卜素、无机盐及膳食纤维十分丰富;鱼、肉、蛋、奶中蛋白质含量高且消化吸收率好,又是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的良好来源[3,5,6]。只有对各种食物进行合理搭配,才能达到营养成分全面均衡、满足学生健康生长发育的目的。本次调查发现,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学生的动物性食物和植物学食物的摄入均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农村学生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超过50%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周有2 d及以上吃到肉类、蛋类、奶类,超过70%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周有2d及以上吃到豆类。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是保证中小学生健康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日本的调查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日本儿童身高曲线与牛奶鸡蛋的消费增长曲线一致,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6(男)和0.66(女);在近十几年中,日本儿童的能量摄入量没有大的变化,但动物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在总能量中的比例成倍增长[7]。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为(35~65)g/d[8],“农村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手册”要求中小学生肉类每日建议量为100~175 g,奶及奶制品250 g,大豆及其制品30~50 g[9],以保证学生蛋白质摄入充足。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长期可使发育迟缓、抵抗力降低,甚至智力发育障碍[10]。因此,在开展“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应注意增加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贫困农村学生动物性食物摄入不足的同时,新鲜蔬菜的摄入品种也较少。这种不合理膳食结构除了与地理和经济水平低下、学生自身营养意识不足有关外,还与我国农村地区的家长和学校食堂工作人员营养相关知识缺乏有关[1,11,12,13,14]。有研究表明,家长营养知识、态度会对子女在食物消费的结构上产生明显的影响,家长营养知识得分较低的子女奶类、蔬菜类食物消费明显低于家长营养知识得分较高的子女[1]。因此,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应对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教师和家长等进行营养与健康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营养知识水平。

本次调查还发现,供餐方式对学生膳食结构影响较大,企业供餐学校学生摄入蛋类和奶类的频率明显高于食堂供餐学校学生,但摄入肉类、蔬菜类的频率低于学校食堂供餐。食堂供餐和企业供餐相比各有利弊,企业供餐虽不需要建设学校食堂,节省了硬件设施的费用,但目前供餐方式以课间加餐为主,多为提供“牛奶+鸡蛋”的单一模式,这种模式学生长期接受性较差;同时,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特点也可能占用学生供餐食物成本[15],从而影响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学校食堂供餐要以食堂作为基础,同时也要支付一定的管理成本,但是该供餐方式便于为学生提供食物种类较为丰富的正餐,学生的长期接受性好;另外学校供餐也能保证绝大多数经费用于供餐,是利于学生营养改善的长效机制。根据“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要求,试点地区应加快学校食堂(伙房)建设与改造、增加工作人员数量,在一定过渡期内,要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9,16]。

我国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给教育及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但由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尚处于起步阶段,又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贫困地区开展,在实施过程中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如学生营养知识匮乏和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不足,食堂建设不配套,食谱设计和食物搭配不合理等。另外,由于一些媒体宣传的偏差,导致不少家长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营养改善补助误认为是给学生的“免费营养餐”,取消了原来给孩子的餐费,从而出现了“挤出效应”。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导致学生的学生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不合理从而影响了营养改善的效果。

营养情况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查阅我院2008年1~12月的营养液处方,统计、分析各科室TPN的配制量、使用人次及使用情况。

2 结果

2.1 TPN使用基本情况

2008年1~12月,营养液室共配制2 731份肠外营养液并应用于498位患者,其中,男性325例(占65.26%),女性173例(占34.74%),年龄20~85岁。应用最多的是胃肠外科(占78.84%),其次是ICU、肝胆外科和神经内科等科室,具体情况见表1。

2.2 使用TPN的疾病情况

我院TPN使用最多的是消化道手术的患者,其中以消化道恶性肿瘤为主,具体情况见表2。

2.3 TPN的组分情况

我院TPN的处方组分比较全面,涵盖较广,具体成分见表3。

3 讨论

3.1 TPN在临床各科室的使用情况

营养学发展到今天,营养支持的目的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补充营养素,而是保护与支持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维护组织与细胞的的代谢,加速器官与组织的修复。就外科而言,合理的营养支持可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器官功能,增强抗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对严重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的病人,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减少蛋白质丢失,降低伤后高代谢,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稳定机体内环境平衡[1]。本次调查可以看出肠外营养支持已在我院外科广泛开展。

3.2 TPN的适应证

1986年美国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协会(ASPEN)提出应用全肠外营养支持的准则,按疗效显著程度分为以下中强适应证[2]:(1)胃肠道梗阻:如喷门癌、幽门梗阻、高位肠梗阻、新生儿胆道闭锁等。(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短肠综合征、小肠疾病(如克罗恩病、肠结核、肠瘘、小肠缺血性疾病、硬皮病及其他胶原性疾病)、肠炎、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或神经性厌食。(3)要接受大手术或大剂量放疗、化疗的病人。(4)重症胰腺炎、大面积烧伤、颅脑外伤、败血症等中高度应激状态。(5)7~10天内无法提供充足的肠内营养者。

准则还指出肠外营养支持通常需持续7~14天以上才能发挥其营养支持的作用,更短时间的肠外营养支持无明显益处。因此,当估计患者需肠外营养支持少于5天时,一般不需采用肠外营养。本次调查可以发现我院的肠外营养支持都在规定的适应证内,没有发现超出使用准则的病例,但是肠外营养支持的时间少于5天的现象的确存在。这可能是因为有些病人病情较重(如ICU的多发伤病人或严重感染病人),未用满5天便己死亡。或者是病情好转转入其他临床科室。但也有部分病例是因为临床医生使用TPN比较随意,没有完全按照TPN的治疗准则造成的。

3.3 TPN的处方组成

3.3.1 热量的配比TPN的种供能物质是葡萄糖、脂肪乳和氨基酸,其中葡萄糖和脂肪乳为能量的最主要来源,称为非蛋白质热量,占人体消耗的85%;氨基酸提供的氮能占人体能量消耗的15%。热卡的需要量决定于病人的基础代谢和病情需要。成人一般每日5 020.80~8 368.00KJ,大约6 276.00~7 531.00KJ能满足大部分患者的能量需要。非蛋白质热卡与氮量的比值:中度应激状态,热氮比=150:1;高度应激状态,热氮比=120~150:1。糖脂比=1~3:1。由于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都需要胰岛素的参与,因此应酌情加入胰岛素。糖与胰岛素的比值应根据血糖检测指标决定,按糖:胰岛素为4~20g:IU的比例,一般从8~10g:IU的用量开始[3]。

3.3.2 电解质电解质主要用于调节水盐代谢平衡和酸碱平衡。为了维持脂肪乳剂的稳定性,在TPN中加入阳离子的浓度必须控制在以下范围:Na+<100mmol/L,K+<50mmol/L,Mg2+<3.4mmol/L,Ca2+<1.7mmol/L。

3.3.3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对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和免疫功能有调控作用,补充多种维生素能显著增强人体免疫功能[4]。常用的水溶性维生素有水乐维他,脂溶性维生素有维他利匹特等。由于肾排泄量增加的缘故,一般静脉内给予水溶性维生素的量是口服的2~3倍。安达美是含多种微量元素(铬、铁、铜、锌、锰、硒、碘、钼等)的制剂,每日一支基本能满足人体的需求。

3.3.4 TPN的最终pH值葡萄糖的pH在3.2~5.5,脂肪乳的pH约为7~8,混合后要降低脂肪乳的pH。当pH<5时可使脂肪乳的稳定性丧失;pH偏高时会使安达美中的铜、铁、锌产生沉降作用,故必须将TPN的最终pH调整至5~6[3]。

3.3.5 TPN的渗透压TPN的渗透压通常为600~1 800mmol/L,约正常人血浆渗透压的2~6倍.当渗透压小于600~900mmol/L且疗程小于14天时,可由外周静脉输注,当渗透压大于600~900mmol/L或疗程大于14天时应由中心静脉输注[5]。

3.4 TPN的个体化调整

肠外营养液仅有基本的配方,具体配制时应根据病人的实际生理状况和生化指标合理组方并及时调整。总的来说,我院的TPN使用基本合理、规范,但还存在个别问题有待改进。营养支持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要靠医师、营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共同努力,寻找最佳的平衡点,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摘要:目的:了解全肠外营养液(TPN)在我院的使用情况,以提高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8年1~12月的TPN处方。结果:TPN共计2731份,主要集中在外科。结论:我院TPN临床使用基本合理、规范,但仍存在个别问题。

关键词:全肠外营养液,处方分析,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 蒋宝泉.强化临床营养教学,提高营养治疗水平[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11(5) :26

[2] 吴国豪.实用临床营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2

[3] 赵世峰,杨波.我院全肠外营养处方质量分析[J].江西医药,2007;42(9) :827

[4] 周建烈.维生素补充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3;11(2) :61

上一篇:班制管理下一篇:古代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