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2024-06-21

营养(精选十篇)

营养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月在清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中心新入院的住院患者29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①住院时间为24~48 h的患者;②年龄18~90岁;③意识清楚;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住院时间<24 h的患者;②年龄<18或>90岁;③神志不清;④拒绝参加本调查者;⑤严重肝肾疾病者。

1.2 评价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 由4名营养师在分别于心脏中心4个病区进行每日例行查房, 在入院后第2天对所有调查对象均应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3]。营养风险判定标准:NRS评分≥3分者具有营养风险, 需要营养支持。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判定标准[4]:体重指数 (BMI) <18.5 kg/m2, 并伴有一般情况差, 为营养不足;18.5 kg/m2≤BMI<24.0kg/m2为体重正常;24.0 kg/m2≤BMI<28.0 kg/m2为超重;BMI≥28.0 kg/m2为肥胖。

1.2.1 人体测量

BMI计算公式:BMI=体重 (kg) /身高2 (m2) 。腰围 (WC) :①被测者自然直立, 平视前方, 保持自然呼吸状态;②需2名营养师配合, 营养师甲选肋下缘最底部和左右髂前上棘最高点, 连线中点, 以此中点将卷尺水平围绕腰1周, 在被测者呼气末、吸气初开始时读数;营养师乙要充分协助, 观察卷尺围绕腰的水平面是否与身体垂直, 并记录读数, 刻度读至0.1 cm。臀围 (HC) :①被测者自然直立, 臀部放松, 平视前方。②需2名营养师配合, 营养师甲将卷尺置于臀部向后最突出的部分, 以水平围绕臀1周测量;营养师乙要充分协助, 观察卷尺围绕臀的水平面是否与身体垂直, 并记录读数, 刻度读至0.1 cm。

1.2.2 实验室检查

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 已糖激酶法测定血糖 (FBG) , 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GHB) , 双缩脲化学比色法测定总蛋白 (TP) , 溴甲酚绿法测定清蛋白 (ALB) , 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 (TC) , 甘油氧化酶法测定甘油三酯 (TG) , 尿酸氧化酶法测定尿酸 (UA) 等。

1.2.3 营养筛查方法

由4名专业营养师作为调查人员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在入院后24~48 h内采用NRS 2002进行调查。NRS 2002是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临床诊疗指南推荐的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 包括营养受损评分 (包括BMI、近期体重变化和膳食摄人变化) 、疾病严重状态评分 (包括可能接受手术类型) 、年龄评分 (如年龄在70岁及以上, 要在总分上加1分) ;评分≥3分认为存在营养风险;评分<3分为没有营养风险。

1.2.4 质量控制

本调查所有的测量均由固定的2名经过培训的专业营养师完成, 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的测量, 测量方法均按统一标准[5];采用统一的NRS 2002调查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评定。控制体重和身高测定质量:早晨6~8时免鞋后测定身高, 实际体重应尽可能空腹、着病房衣服、免鞋测量。身高测定采用经过校正的标尺 (校正至±0.5 cm) 。实际体重测定采用经过校正的磅秤 (校正至±0.2 kg) 。测量腰围和臀围均使用无伸缩性材料制成的卷尺。

1.2.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经过正态性检验, 在符合正态分布的前提下, 结果以±s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有298例住院患者纳入本研究, 其中男性167例, 平均年龄 (62.53±13.30) 岁;女性131例, 平均年龄 (65.30±14.57) 岁。第1诊断为冠心病的189例, 高血压49例, 心脏其他疾病60例。纳入患者中单纯冠心病者占18.3%, 合并一种慢性病者 (如高血压、糖尿病或高尿酸血症等) 占22.5%, 合并2种慢性病者占21.5%, 合并3种慢性病者占9.5%, 即约53.5%的患者合并1种及以上冠心病除外的慢性病。

2.2 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良发生率

其中283例患者 (95.0%) 完成NRS 2002筛查, 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14.8%和4.6%。

2.3 BMI、WC和腰臀比 (WHR) 的测量情况

BMI正常占32.8%, 超重和肥胖者共占62.6%;其中超重者占36.5%, 所占比例最高。见表1。

注:BMI—体重指数。

心脏中心患者中, 男性腰围均值超过85 cm, 而女性腰围均值超过80 cm, 而且男性和女性腰围均值均超过90 cm, 腰臀比也超过理想比值 (男性0.85~0.90, 女性0.75~0.80) 。见表2。

2.4 生化指标的情况

空腹血糖FBG、GHB、TP、ALB、TC、TG及UA生化指标结果显示, 有不同比例的患者FBG、GHB、TC、TG超过正常参考值, 其中患者FBG和GHB的超标率分别为31.5%和31.9%。男性和女性患者UA超过各自正常参考值的比例分别为11.4%和13.7%, 见表3。TP和ALB低于正常参考值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1.9%和9.9%。

注:FBG—空腹血糖;GHB—糖化血红蛋白;TC—胆固醇;TG—甘油三酯:UA—尿酸。

3 讨论

NRS 2002是由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Europe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ESPEN) 于2003年提出并推荐使用的营养筛查工具, 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基于128个随机对照研究 (RCT) 循证基础的营养筛查工具[6]。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自2004年底开始, 参照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的NRS 2002方法, 结合我国成人BMI的正常值[7], 对我国13个城市19家三级甲等医院6个专科 (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胸外科) 的住院患者进行全国多中心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情况调查, 对15 089例住院患者的调查显示[8], 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总的发生率分别为12.0%和35.5%, 而消化内科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12.4%, 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达44.7%, 可见以消化内科为代表的内科疾病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现状值得关注。黄蕾等[9]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进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状况的调查显示, 在符合NRS 2002标准的患者中, 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8.0%;以BMI<18.5 kg/m2判定营养不足, 则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9.0%。由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病程长且并发症较多, 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营养不良, 理论上其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应高于本研究中心脏中心普遍患者的相应比例14.8%和4.6%。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已有许多研究证实, 超重和肥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赵连成等[10]对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10组中年人群共24 900人的随访资料进行了分析, 平均随访年限为15.2 a, 随访率达到97.35%;其分析结果表明, 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随BMI水平的增加而明显上升,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高胆固醇的病因因素, 而高血压、高胆固醇又是冠心病、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中患者BMI正常者占32.8%, 超重者占36.5%, 肥胖者占26.1%, 超重和肥胖者共占62.6%, 即超过2/3的研究对象其BMI属于超重和肥胖者的范围。崔丽英等[11]对北京大医院住院患者超重和肥胖率的调查显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超重率最高, 达36.5%;肾内科肥胖率最高, 达17.1%。本研究中心血管病患者肥胖率高达26.1%, 且肥胖者多以向心性肥胖即苹果型身材者多见, 本研究中男女患者腰围均值均超过推荐围度, 其腰臀比也超标。由于超重和肥胖者因其高BMI在心血管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故心脏中心患者居高不下的超重和肥胖率值得临床营养师的关注, 如何对这样的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体重管理是营养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研究显示, 心脏中心患者的生化指标异常体现在FBG和GHB超标率高过30%、血脂异常、UA异常和TP偏低等方面。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高尿酸血症与年龄、性别、饮食存在相关, 作为人体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之一, 它与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耐量异常 (IGT) 等常并存并相互影响, 而这些因素都已明确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且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2,13]。本研究提示, 心脏中心的患者约53.5%合并1种及以上冠心病除外的慢性病, 血糖、血脂、尿酸和蛋白等代谢异常普遍共存, 共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 所以, 营养治疗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改善某种疾病, 而是多种代谢异常的综合治疗。

因此, 作为从事临床营养的医务人员, 针对目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与心血管病患者诸多的营养问题, 无论是营养教育还是营养干预方案, 综合治疗、多管齐下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4 结论

营养学论文 营养与肥胖 篇2

***班* ***

2012-5-18

论营养与肥胖

摘 要:我国国家现如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也带来了一些饮食上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正走上肥胖的趋势,青少年中这一情况也是日益加重。如何控制合理饮食,合理安排膳食结构日加重要。这是关系到国民整体健康与国家未来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更加注意合理膳食。

关键词:肥胖 健康 营养 膳食

一、肥胖介绍

肥胖病是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一)肥胖的类型

苹果型肥胖、鸭梨型肥胖。考虑了身高和体重两个因素,常用来对成人体重过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进行分类,且不受性别影响,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为:

1、BMI:18.5~23.9为正常。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2、腰围(WC):判断标准:男性 >94cm 女性>80cm

3、臀腰比(WHR)①测量方法臀部最隆起的部位测得的身体水平周径为臀围,腰围与臀围之比称腰臀比。②评价标准男性>0.9或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但其分界值随年龄、性别、人种不同而不同。

4、标准体重 计算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理想体重±10%为正常,±10%~20%为超重或瘦弱,±20%为肥胖或极瘦弱。

5、皮肤皱褶厚度 对均匀性肥胖者来说,以皮下脂肪厚度判断的肥胖程度与用BMI判断的肥胖程度大致相同。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内的脂肪含量。

(二)肥胖的原因

内在因素遗传因素、瘦素、胰岛素抵抗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使食欲旺盛,进食量大,促进脂肪的合成和积蓄、脂肪组织的变化:

二、肥胖与膳食营养

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摄食过多摄食过多又称过食。由于摄取的食物过多,即摄入的能量过剩,在体内,多余的能量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导致体内脂肪的增加。长期进食高能量高脂肪食物。不良的进食行为,饮食行为在肥胖病因中的作用近年来已备受关注。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进餐次数较少的人发生肥胖的机会和程度高于进餐次数稍多的人。另—个容易致人肥胖的不良习惯是晚上进食,有人称之为“夜食综合征”。生活安定、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低、运动减少、生活压力大等环境因素均是肥胖不可忽视的因素。

临床表现气喘、关节痛、内分泌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与肥胖者有关,尤其是腹部脂肪量增加明显的患者,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特定器官或组织的抗胰岛素性不同,可能是造成局部脂肪堆积的原因中心性脂肪堆积的原因。对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体脂过多尤其是腹部肥胖与排卵功能障碍、雄性激素过多有关。中度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亦有关,肥胖者常伴有月经紊乱。消化系统的表现,反流性食管炎、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是肥胖人群中的高发病。

肥胖并发症,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胆囊疾病。

三、膳食与肥胖的治疗

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量次开发: 每天摄入的能量=理想体重X(20-25)(kcal/kg)2.适当的营养素分配比例(1)供能营养素的能量分配比例:肥胖治疗膳食的三大营养素分配原则是蛋白质占总热能的20%,脂肪占20%,碳水化合物占60%。限制低分子糖、饱和脂肪酸和酒精性饮料摄入:低分子糖类食品(如蔗糖、麦芽糖、糖果、蜜饯等)、饱和脂肪类食品(如肥肉、猪牛羊油、椰子油、可可油等)和酒精饮料,往往都是一些能量密度高而营养成分含量少的食品,它们给机体提供的只是些“空白能量”,而这恰恰正是肥胖者所最为忌讳的。(2)保证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为了防止维生素和无机盐缺乏病,在进行膳食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合理的食物选择和搭配。可以选择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牛奶等。另外,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当服用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制剂。(3)增加膳食纤维的供给:每天30g膳食纤维,相当于500-700g绿叶蔬菜和100g粗杂粮中的膳食纤维。(4)戒烟酒。

3.膳食习惯和行为的改变纠正不良的膳食习惯是减肥成功的关键之一。肥胖者常见的不良膳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而午餐和晚餐特别是晚餐进食过量;爱吃零食、甜食;进餐速度过快等。

4亨调方法的选择,应选择拌、炖、蒸、焖等方法,忌煎、炸、烧、烤以及熏等方法。

参考文献

营养麦片不营养 篇3

如果仔细看看“营养麦片”的原料,就会发现其中可以分为两类:一部分以小麦、大米、玉米等为主要谷物,另一部分以燕麦片为主要谷物。

有媒体在某超市调查了15种声称为“营养麦片”或“早餐谷物”的食品,结果其中声称以燕麦片为主要谷物来源者占4种,其他均以小麦等为主要谷物,包括玉米、全小麦、麦麸、大米、糯米、麦芽等。这些原料的营养价值,总体而言大大低于燕麦片。有3种提到里面添加了燕麦。所谓的“营养麦片”当中,没有一种以燕麦为主要原料。

除了谷物之外,“营养麦片”或“早餐谷物”中还添加了一些看起来类似奶的成分,在15种产品中,添加奶精的有4种,添加植脂末的有5种,添加奶粉的只有1种,1种添加了乳清粉,还有1种添加了大豆蛋白粉。所谓“植脂末”,就是粉末状“奶精”的另一种说法而已。这些配料,和“营养”二字真是不甚相配。但从价格来说,它们要比奶粉廉价得多,而且添加香精之后,口味更为诱人。

此外,甜味的产品中大多添加了糖,只有一种号称“无糖”,以“蛋白糖”作为替代。另有1种添加了红糖作为甜味剂。

“营养麦片”含有多少营养素?

国产品牌大多没有标注营养素,国外的牌子则列出了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纤维。

热量的高低是大同小异的,均在350~390千卡/100克之间。也就是说,和大米、白面大同小异,看不出品种之间的差别所在。

脂肪含量在1%~8%之间。与脂肪含量仅有1%的大米白面相比,脂肪含量还是高了一些,主要差别来自于添加的奶精、植物油一类成分,以及燕麦片。燕麦是谷物中油脂含量最高的一种,纯燕麦片的脂肪含量均高达7%以上。

蛋白质的含量却是最能揭穿谜底的指标。在15种产品当中,蛋白质含量高于7%的只有5种,高于10%的只有3种,其中两种的主要成分都是纯燕麦片,另一种添加了奶粉。其中有6种产品标明蛋白质含量只有4%,只相当于大米蛋白质含量的一半。这就意味着其中所含的奶粉、燕麦片、核桃、杏仁、芝麻等高营养成分都很少,而白砂糖、麦芽糖糊精和奶精等才是这些产品的主要成分。某产品标明第一位成分是燕麦片(燕麦片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5%),并将核桃、芝麻等高蛋白配料作为主要成分,而蛋白质含量却如此之低,实在令人费解。

也就是说,吃一小包(40克)蛋白质含量5%的“营养麦片”,只能得到2克蛋白质,仅相当于1个鸡蛋的1/3!那么,这样的1袋“营养麦片”的营养价值,远不如半个馒头加上1个鸡蛋(蛋白质含量12克),或者单独的1杯牛奶(蛋白质含量7.5克)。

其中有部分产品添加了维生素,但究竟价值几何,就要细细地看其具体含量了。大部分产品的维生素含量比全麦面包加牛奶,或紫米粥加鸡蛋的早餐配合要低。

早餐谷物类产品的选购建议

1.“营养麦片”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白糖+奶精,营养价值甚低。如果希望提高早餐质量,特别是为儿童准备早餐,只能把这类产品当成甜味饮料,而不能当成营养来源。

2.“早餐谷物”蛋白质含量中等,但可提供较多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食用时必须配合牛奶,方能满足早餐的营养要求。

3.最好选购纯燕麦片作为早餐的粮食来源。燕麦片的蛋白质、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甚高,是“营养麦片”所不能比拟的。而只有那些商品名称为“纯燕麦片”或“素食燕麦片”的食品,其主要原料才真正是燕麦。从形态上就可以看出,它们是压碎的燕麦片,基本上没有添加其他成分。

4.由于很多人吃不惯纯燕麦片的口感,建议用它与大米混在一起煮粥,可以很方便地配合牛奶、鸡蛋或豆制品一起食用,提高早餐的营养价值。

营养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连续选择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之间1200例内科住院病人为观察对象,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 NRS2002) 进行营养风险筛查[3], 主要根据病人入院时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入院前1周内进食量、疾病的严重程度、年龄是否>70岁, 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分, 对总分>3的病人认为有营养不良, 收入该试验, 进行营养补充治疗。对于无准确 BMI 及肝肾功能明显异常, 血清白蛋白<30 g/L, 并伴有一般情况差者也视为营养不良。病人多患有多系统疾病, 其中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的140例, 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38例, 神经系统疾病为主的32例, 其他内科病人36例。

1.2 营养不良的观察指标及分级

参考近年国内外对营养不良的判别标准, 结合老年病人的实际情况, 我们选择语言、运动、饮食、体质量作为反映病人营养状况的观察指标, 每种指标分为3个等级 (见表1) , 为便于统计学处理, 入院时病人基础体质量均按2分计算。记录病人24 h尿量和心功能不全发生情况, 治疗前后分别对病人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治疗后总积分减少>2分, 认为有效。

注:*指与入院时基础体质量相比, 入院时病人基础体质量均按2分计算。

1.3 营养支持方法

根据病人营养不良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确定病人每日能量需要, 一般在20~25 kCal/ (kg·d) 。碳水化合物提供热卡占非蛋白热卡的50%~60%, 脂肪乳剂提供热卡占非蛋白热卡的40%~60%, 蛋白质一般按1.0~1.2 g/ (kg·d) 。若病人进食较少或消化道不能耐受, 则以肠外营养为主, 可占总能量的70%~100%, 结合患者心肺功能, 决定补液量, 一般<1500 ml。选择中心静脉插管, 用输液泵控制滴速, 24 h缓慢均匀输入。等待病人胃肠功能恢复后, 逐步增加肠内营养, 减少肠外营养。若病人消化道功能良好或能较好地进食, 采用鼻胃管或经口给予肠内营养, 不足部分肠外营养补充, 4周为1疗程。

1.4 统计学处理

对相关资料行Wilcox秩和检验, 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人的基本资料

246例营养不良病人, 年龄65~98岁, 平均 (82±4.2) 岁, 其中男115例, 女131例。营养不良积分:3分12例, 4分72例, 5分92例, 6分46例, 7分24例。合并心功能不全64例, 心功能不全在 2~4 级之间, 合并肺功能不良56例, 根据肺功能测定, 肺功能损伤在1~3级之间。合并糖尿病68 例, 42例接受胰岛素治疗, 有72例病人因消化道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不能经口腔正常进食。在1200例观察病人中, 按照NRS2002 标准, 246例病人被认为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1%。

2.2 治疗前后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所有病人均完成治疗, 治疗过程中有26例病人发生心功能衰竭, 出现呼吸困难, 经对症治疗和减少输液量后完成治疗。治疗结束后病人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 246例病人治疗前营养状况总积分为 (5.82±0.56) 分, 治疗后营养状况总积分为 (3.62±0.46)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4项营养状况评价指标中, 语言和运动2项指标在治疗前后积分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而饮食和体质量2项指标在治疗前后积分差异没有显著性 (见表2)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内科其他系统疾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总积分的差值分别为:2.16、2.19、2.22和2.27, 积分差值均>2, 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见表3。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讨论

老年人营养不良是一常见而又易被忽略的临床问题, 国内报道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2.0%和35.5%[4]。在我院1200例住院病人中, 营养不良发生率21%, 高于该报道, 这与我院病人均为老年病人有关。确定热卡总量是治疗老年营养不良病人的第一步, 国内外尚无一致意见。由于老年病人常合并多种器质性疾病, 对过多的热卡处理能力差, 易出现并发症, 我们参考2006年我国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允许性低热卡指导思想, 对病人从允许性低热卡20~25 kcal/ (kg·d) 开始, 逐步调整到理想热卡,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是治疗老年营养不良病人的安全易行、效果可靠的重要方法。我们的研究显示, 采用该方法可以明显改善老年营养不良病人的营养状况积分, 改善病人的症状。对于一些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 或有消化道进食禁忌的病人, 肠外营养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只有在病情部分恢复或进食禁忌解除, 才能开始肠内营养。而对一些慢性心功能不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肝硬化腹水的病人, 需要控制液体量, 肠内营养则成为了重要的补充。妨碍临床医生采用肠外营养的一个原因是担心过量输液会诱发心肺功能不全, 其实输液速度才是发生上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一定要控制好输液速度, 保持缓慢均匀输入。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目前尚无满意判断病人营养不良的指标, 常用的指标如血清白蛋白因半衰期较长, 不能灵敏反映病人短期内营养状况的改变, 体质量也有同样问题, 在较短的住院时间内, 病人体质量难以有大幅增加。我们参考Vellas等[2]制定的判断老年人营养状况的标准和哥拉斯哥等昏迷评分标准, 选用运动和语言作为2个指标, 它们反映病人整体感觉、运动和精神状态, 结果显示了较好的灵敏性, 简单易行, 安全可靠。

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是治疗老年营养不良病人较好的方法, 安全易行, 允许性低热卡是开始营养治疗的较好标准, 运动和语言可能是判别老年营养不良病人状况的较好的指标。

参考文献

[1]Griep MI, Mets TF, Collys K, et al.Risk of malnutrition in retirement homes elderly persons measured by the 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00, 55 (2) :M57-M63.

[2]Vellas B, Guigoz Y, Garry PJ, et al.The 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MNA) and its use in grading the nutritional state of elderly patients[J].Nutrition, 1999, 15 (2) :116-122.

[3]Kondrup J, Allison SP, Elia M, et al.ESPEN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creening2002[J].Clin Nutr, 2003, 22 (4) :415-421.

[4]蒋朱明, 陈伟, 朱赛楠, 等.我国东、中、西部大城市三甲医院营养不良 (不足) 、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8, 16 (6) :335-337.

营养果蔬汁的营养有哪些 篇5

食材:金银花茶7克,红枣10克,陈皮3克,甘草2克,枸杞子10克,冰糖、水适量做法:1、将金银花与陈皮用清水洗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约10分钟;2、再放入甘草和枸杞子,并放入红枣和冰糖,搅匀,静置半小时;2、倒入炖锅中,加盖,高温炖约60分钟,炖好后用漏网过滤一下即可饮用。

营养学认为,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近年来国际医学界提出“亚健康”状态新概念,这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确呈现生活力降低,适应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功能低下所导,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国外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亚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阴阳气血不足,五脏功能低下,也与元气不足、气虚相符。3把饺子馅包进饺子皮里面,捏好丢进沸水中煮熟就可以了。到了秋季,秋燥会带来非常大的健康问题,立秋过后,大家是不是或多或少开始觉得皮肤干燥,怎么喝水都还是觉得口渴?同时,杏鲍菇中含有的杏鲍菇蛋白质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

秋季贴秋膘是一直以来的民间习俗,秋季调理进补也是许多苦夏的人们的需求,秋季进补不宜吃得太过肥腻,今天食神为大家推荐一道红枣冬菇蒸鸡,美味营养又滋补调理,最重要的是能量不高,最适合产妇产后调养或老年人强身健体!大白菜中,铁,钾,维生素A的含量也比较丰富。

让“营养午餐”真正营养 篇6

媒体所揭露的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令人担忧。问题出现后,批评的声音铺天盖地而来,从批评某些人员的道德问题到质疑政府的监管漏洞,其中既有中肯的批评,也有偏激的声音。其实“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舆论的监督必不可少,但一味的批评指责,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掀开“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层层面纱,我们发现,问题的最终指向不外乎“资金管理”“食品安全”“实施场地”“人员配备”“营养搭配”等几个方面,其中尤以前二者令人揪心。

要解决资金管理的漏洞,最常用到的一个词是“监督”。但这事往往说起容易做起来难。如果仅仅停留在喊口号或书面的形式上,其原本的“监督”之意将会弱之又弱;如果采取了切实行动,但只是囿于常规,也将会空忙一场。这项工作必须多动脑子,创新思路,才可能真正见诸实效。在这方面,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做法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该县创造性地引入了“第三方审计”的概念,成立了由教师代表、社区(村)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清算小组,对“营养改善计划”的资金进行监管和清算。这些代表通过公开选举产生,每月月初,由小组成员核对上个月的账目,只有全部对上、全体组员签字认可后方可通过,最后还要进行公示。该项做法已经引起媒体关注,也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和社会的一致肯定。可见,只有创新思路、敢于实践,才能真真正正取得成效。

所谓“食以安为先”,本着对孩子生命负责的态度,“营养午餐”必须保证安全卫生。因此,各地要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因地制宜确定供餐内容,确保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分餐等环节规范运作,确保“营养午餐”卫生安全。要落实安全责任,政府、学校和供餐单位之间,学校与食堂管理人员之间都应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即可迅速查到源头。各地要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保证食品采购、贮存、加工、供应等各个环节的操作都符合食品安全规定,保证体检、消毒、留样、陪餐、公示等制度有效执行。学校和供餐单位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通过安装摄像头等方式,加强对食品加工、贮存等关键区域的监控。冬季时,学校食堂和供餐单位要注意做好越冬蔬菜的采购与储备工作,为学生提供不变质、品种多样的蔬菜。

据笔者了解,目前区内各地“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场所和人员配备等问题正逐步解决,筹建、自建、援建食堂是较为有效的办法,通过解决编制或合同聘用等方式解决人员配备问题也步入了正轨。而另一个较为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吃得好”“吃得有营养”。我区的“营养午餐”涉及30个县(市),100多万学生,各县份的经济条件不一样,学生的营养状况、饮食习惯不一样,学校供餐的基础也不一样,而补助的金额却是按照人头(每生每天3元)来算的。在统一的餐费标准下,怎么吃、吃什么,不能搞“一刀切”,这需要把握细节,科学搭配,因此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当然,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还可以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提高补助标准,让孩子吃上更多、更好的营养餐。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链条长,要求细,影响因素多,情况复杂。因此,各地区、各部门更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各项监管机制,以确保“营养改善计划”健康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让“营养午餐”真正营养。

扬州大学营养系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整群抽取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营养系254名学生, 男生97人, 女生157人;年龄为17~22岁。

1.2 方法

1.2.1 膳食调查

采用24h膳食回顾法, 由经过严格培训的调查员对学生讲解膳食记录的内容及要点, 由学生自行记录每天摄入的全部食物种类、数量及就餐地点, 连续记录3d。实际发放调查表254份, 回收有效表230份 (男生96份, 女生134份) , 有效率为90.6%。

1.2.2 膳食计算及评价

调查员对学生食堂的各种熟食称重, 记录每份饭菜的重量, 再根据食物的生熟重量比值计算出每份饭菜中各种生食原料的重量, 将24h膳食回顾调查表中饭菜的份数转化成生食的重量。将数据准确输入膳食计算软件 (《食物营养计算器1.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s) 》[3]18岁以上组中等体力活动标准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07) 》[4]进行营养评价。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膳食构成

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达标率/%。男、女生摄入量比较, aP<0.05;男、女生达标率比较, bP<0.05。

大学生膳食构成均以谷类为主, 分别占食物总摄入量的43.9%和38.1%;蔬菜、水果、乳类的平均摄入量都严重低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的下限, 且3类食物的达标率也很低, 乳类的达标率仅在2%左右。男生鱼禽肉类的摄入量高于女生, 而水果的摄入量低于女生 (P值均<0.05) 。

2.2 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及与推荐摄入量比较

大学生能量、蛋白质、维生素E、尼克酸、铁、锌、硒的摄入量均超过推荐量的90%;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量均未达到推荐量的60%, 维生素B2的摄入均低于推荐量的70%, 女生仅为55.6%。此外, 男生的维生素A、女生的维生素B1摄入也不足。见表2。

注:男、女生比较, aP<0.01。1kcal=4.18kJ。除钙、铁为占AI的百分比外, 其余均为占RNI的百分比。

2.3 能量的营养素来源分布

大学生三大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的供能比分别为14.3%, 20.7%, 65.0%和14.7%, 19.2%, 66.1%, 基本符合推荐供能比 (10%~15%, 20%~30%, 55%~65%) 。

2.4 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大学生的优质蛋白 (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 摄入量分别占总蛋白摄入量的46.4%和45.5%, 均在合理范围 (30%~50%) 内[5]。动物性来源的铁和锌的平均摄入量分别占总摄入量的13.3%和29.0%。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营养系学生每日能量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均达到推荐量标准, 优质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合理, 三大能量营养素的供能比也在合理范围, 与非营养学专业学生相比[6,7,8], 营养学专业学生对膳食的合理搭配意识更强, 说明营养教育对大学生的日常饮食行为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调查也发现, 营养系学生的膳食结构仍然存在问题。学生每日的蔬菜、水果、乳类的摄入量很低, 其平均摄入量分别占膳食宝塔推荐量低限的60%, 30%和24%, 尤其是乳类, 达标率仅在2%左右, 导致相应营养素摄入不足, 如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都处于不足甚至严重不足状态, 这种现象在其他院校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2,9]。铁和锌的摄入量虽然较高, 但动物性来源的比例较低, 影响了身体对铁锌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 参与体内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促进骨骼的生长。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 若膳食中的维生素及矿物质长期摄入不足, 势必会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

调查发现, 学生一日三餐基本都在学校食堂进行, 学生的膳食结构与食堂提供的食物有直接关系, 食堂饭菜的种类、口感、味道、价格等都是影响学生选择食物的因素。另外, 通过访谈了解到, 学生的消费能力有限, 每天消费一定量的牛奶和新鲜水果, 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超出了经济承受力, 因此影响了部分营养素的摄入。还有学生存在偏食、挑食的现象, 这种长期形成的不良饮食习惯也造成学生部分食物摄入量不足。由此可见, 虽然营养系学生受到过专业的营养教育, 知道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也掌握了平衡膳食的基本方法, 但由于客观或主观原因, 还是不能做到每日膳食的合理均衡。

因此, 为改善大学生的营养状况, 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营养知识宣教, 使他们不仅懂得营养知识, 而且要有意识地改正不良饮食习惯。同时, 营养学专业的学生也要加强营养宣传意识, 多向其他专业学生进行营养宣传, 起到平衡膳食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学校还应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营养宣传, 使他们能够科学合理的选择食物及烹调方法, 帮助学生做到合理营养。另外, 食堂可以全天供应一些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的食品, 如豆浆等, 使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既补充营养, 经济上也能够承受。

关键词:膳食,营养状况,对比研究,学生

参考文献

[1]梁惠琦, 义家运, 甘建华, 等.大学生营养与营养教育研究进展.内科, 2008, 3 (4) :602-604.

[2]辛碧芬, 李钧.中南大学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对营养状况的影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 6 (16) :923-927.

[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北京: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7:1-8.

[5]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9.

[6]于泓鹏, 陈仲威, 吴克刚, 等.在校大学生的膳食调查及营养状况分析.现代食品科技, 2008, 24 (2) :173-176.

[7]刘镕, 程丽薇, 陈冬峨.某高校预防医学类学生的膳食营养调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8, 19 (6) :67-68.

[8]庄丽丽, 谭晓东, 程丽薇, 等.2007年武汉市某高等学校大学生膳食构成调查.预防医学论坛, 2009, 15 (2) :140-141.

大学生营养与营养教育的现状 篇8

1 大学生膳食结构特点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 每天用脑时间最多 (平均10h以上) , 属于中偏重体力消耗的人群。由于用餐条件局限等因素影响, 导致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与其他人群相比, 有着自己的特点。究其原因, 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大多离家住校, 没有了父母的督促与提醒, 饮食通常凭自己的喜好选择, 几乎不考虑膳食因素;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学校对大学生未进行营养与健康方面的教育, 学生缺乏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 没有保健意识, 因而不知道如何合理搭配日常的饮食。大学生的膳食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的营养状况, 因此改善大学生的营养现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的用餐环境和丰富大学生的膳食选择, 并且让其意识到营养状况, 增加营养学知识, 从而自我调整膳食结构, 到达合理膳食标准。

2 合理营养对大学生健康的作用

良好的饮食行为是健康的基础。一日三餐是否规律对身体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营养对他们有3种特殊的作用。

2.1 补充体力, 增强记忆

大学生处于特殊的阶段和环境中, 体力和脑力消耗较大。学生如果营养不良, 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 而且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适当改善营养状况, 使膳食结构尽量平衡, 对于长时记忆力的充分发挥可能产生有益的影响[3]。

2.2 强身健体, 防病祛病

膳食平衡相当于一种食补, 一方面补虚, 即补充身体气血的虚损;另一方面增加营养, 即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 减少疾病的发生[4]。通过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 可以对心脏病、糖尿病及癌症的预防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的食物, 可使皮肤衰老减慢, 并且免受与年龄有关疾病的困扰。

2.3 调整心情

大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 加之就业压力增加, 使他们时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冲动易激惹, 同时对一些枯燥乏味的课程易产生厌烦心理。在人体所摄入的食物中, 有一些营养物质能改善人的心情, 使其轻松而愉快[5]。

3 大学生营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的特殊膳食结构, 不仅决定了大学生的特殊特点, 还导致了大学生的营养问题。每个大学生都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包括不吃早餐、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等[6,7,8], 造成大学生普遍营养不良[9]。一方面, 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学知识, 而且其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 学校有关部门没有给大学生以合理饮食的培训、宣传和指导, 也没有从营养入手提供全面合理的配餐。近年来, 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营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缺乏对营养学系统的了解, 对营养知识的偏执认识, 没有得到良好的科学指导, 导致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和饮食习惯[10]。大学时期是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行为、改善体魄、增强体质的关键时期[11]。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处于青春发育后期, 代谢旺盛, 学习任务繁重, 且生活不受约束, 饮食随意性大, 容易因膳食结构不合理而降低其营养水平[12]。

3.1 不重视早餐

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包括起床晚、来不及、不饿和不想吃, 还有的是习惯问题。这种不良饮食行为势必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是一天中脑力、体力恢复的重要保证, 尤其对于学生, 不吃早餐将直接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思维滞后, 影响学习[13]等。

3.2 挑食或偏食

学生在饮食选择时比较注重食物的口味而忽视了食物营养价值的重要性。对合理的膳食知识也并不是很了解, 在日常饮食中不太重视膳食平衡, 按个人喜好安排饮食, 这样容易造成营养素不均衡[14]。

3.3 过多的吃零食

大学生中吃零食的现象较为普遍, 大多是高脂、高糖、高盐、高味精食品, 甚至含过多的添加剂, 营养密度低, 营养价值不高, 学生过多进食这类食物容易导致肥胖、龋齿, 也会影响正餐的食欲, 对健康极为不利。

3.4 盲目节食减肥

女生往往盲目节食减肥。不吃早餐、只吃青菜不吃肉、谷类摄入不足, 常出现糖类、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摄入不足, 缺乏人体必需营养素, 从而引起体内新陈代谢紊乱, 内分泌失调, 抵抗力下降, 出现低血糖、低血钾, 有的甚至因节食导致“神经性厌食症”。

3.5 引用过多饮料

大部分软饮料pH值2.0~4.0, 含有蔗糖和其他糖类, 果汁饮料含有天然果糖、葡萄糖。所有这些成分都增加导致龋齿的危险性。过量饮用导致糖摄入过多, 可引起肥胖;饮料中含有咖啡、可乐等成分, 有刺激神经的作用;饮料中含有的合成香料、色素或防腐剂, 会影响胃肠功能, 加重肾脏负担。

4 大学生的营养教育

4.1 大学生营养与营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营养知识的不足

一般人对食物信息的获得大多来自广告, 广告吸引消费者购买某些特定的食物。精制的食品比天然的食品包装精美、易于运送和储存, 并经过消毒杀菌, 不易腐败, 但是营养也有很大损失。这些食品在精制过程中流失了大量的营养素, 但在广告中却夸大其词, 鼓吹它的营养价值如何高, 使人深信不疑, 不再费心学习营养知识和改善营养。

4.1.2 学生家长缺乏相关知识

我国大多数学生家长没有受过系统的营养与健康教育, 缺乏应有的营养与健康知识, 在指导学生饮食方式和营养摄入方面存在许多传统的错误做法, 给学生的营养与健康带来许多传统观念问题。

4.1.3 过度依赖医生

例如:医生一般不指导病人饮食, 病人就理所当然地忽略了营养。医生学的是医学, 他们的专长是治病, 而不是保健。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医生致力于营养工作, 成绩非常卓著。然而, 大多数医生的目的仍然是着眼于治病, 而营养的目的则是为维持人体的健康并且预防疾病。《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这是教育改革进程中如何增强学生体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4.2 对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为探索改善大学生膳食营养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有效指导大学生科学正确膳食行为和饮食习惯的方法, 采取在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中设立与合理膳食与饮食营养有关的课程, 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立教育干预, 在课程中分别设立营养学基础知识、各类食品营养价值等部分内容, 囊括可能涉及大学生日常膳食行为与饮食习惯的各方面,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从实例中认识到自身对营养学错误的认识以及日常错误的膳食行为[15,16]。通过专业课程的营养教育干预, 正确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认识, 指导学生正确合理的膳食行为, 促进学生全面营养状况全面的提高[17]。此外, 营养知识的传播, 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书本教材, 更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对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的教育来加强营养知识的社会普及, 人群营养水平的提高与对营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密不可分。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公众进行营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来改善公众的不良饮食行为, 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18]。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 他们根本不能将现有的营养知识用于日常行为中。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好的营养态度, 愿意为健康改变饮食习惯, 这是实现从态度到行为转变的基础, 所以应抓住这一契机, 在高校大力推广营养健康教育。

5 小结

大学生具有健康的饮食行为与良好的营养状况, 是适应未来竞争和挑战的关键前提。合理的膳食是能够将患所有疾病的危险和患病的条件降低到最低程度的饮食[19]。大学生是人类知识结构层次较高的群体之一, 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 活泼好动, 加上繁重的脑力劳动和紧张的学习等是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最大的时期, 所以有必要提高大学生对自己营养健康负责任的意识, 科学管理自己的饮食方式, 为紧张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大学生作为我国着重培养的对象, 其营养状况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大学生的营养状况、饮食行为及营养教育进行综述, 分析大学生营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营养教育的必要性及发展措施, 为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提供依据。

母猪围产期的营养状态和营养策略 篇9

1 围产期母猪的营养状态

1.1 异化代谢旺盛,营养状态负平衡篇

母猪在围产期前期,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NEFAs)上升极快,在产前达到高峰[2]。当最后1头仔猪被分娩出来后,NEFAs恢复到产前正常水平。代谢旺盛状态呈明显的异化。由于临近产期的母猪对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抗胰岛素性能逐渐增强,导致母体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营养状态出现负平衡。

1.2 肠道活性较弱,便秘现象较普遍

在母猪接近临产时,需要更多的能量去满足分娩的需要,流向肠道的能量就相对减少,造成肠道活性较弱。围产期激素水平的变化、胎儿的体积增长、分娩时产生大量的丙酮酸、乳酸等,以及分娩结束后腹腔减压等因素都会造成母猪的消化机能降低,肠蠕动异常,进而引起便秘现象普遍。

1.3 产后食欲恢复较慢

母猪产后不科学的营养安排,导致精料喂食过多,缺少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加重了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产后食欲不振。

2 围产期母猪的营养策略

2.1 合理安排日粮饲喂

妊娠期通过阶段性饲喂,可以使猪体储备达到最佳[3]。在母猪分娩前1周,要根据母猪的膘情和乳房发育情况来增减饲料。以长白猪的饲养为例,长白猪围产期前17 d,胎儿增重约占出生体重的60%,需要增加营养,改喂哺乳母猪料,2次/d,每次1.5~2.0 kg。自配妊娠母猪后期料参考饲料配方为:玉米56%、豆粕25%、麸皮15%、哺乳母猪预混饲料4%。如若膘情良好,在产前5~7 d应逐渐减少喂料量。产前1~2 d,日粮减少一半。保证饮水充足,防止难产及产后泌乳量过多,影响仔猪消化。如果母猪膘情不好,乳房膨大不明显,不但不能减量,还要在原日粮基础上多加2%~3%的配合饲料饲喂。母猪产后0.5 h,喂饮加有少量电解质多维的温开水。用来补充体液,解除疲劳。产后当天少量喂料。分娩后2~3 d内,母猪的体制较虚弱,代谢机能较差,应饲喂少量哺乳饲料。5~7 d后才能按照哺乳母猪标准进行饲喂。

2.2注重立即营养源的补充及电解质的补充

以太湖猪为例,太湖猪经产母猪一般可达14~15头,其中二花脸一产最高纪录为42头。每只仔猪被分娩所需要时间为25 min左右,依此计算,一头母猪的分娩时间为6 h左右,需要耗费大量的体能。立即营养源的补充能缓解低血糖,及时帮助母猪补充体力和消减疲劳,可达到缩短产程,以及减少死亡的目的。添加适量有助于平衡母猪机体的电解质,减少产后疾病的发生。电解质补充可以重点考虑钠、镁、钾和碱贮。

2.2.1 选择能快速提供能量的原料。

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蔗糖等,这些高血糖指数的糖类,吸收速度与水几乎一样,能够立即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快速补充能量。

2.2.2 提高饲粮中维生素B族的含量,因为维生素能调节能量和脂肪的代谢。例如VB1、VB2、VB6和VB12等。

2.2.3补充有机钙和有机铁,提升免疫力,增强子宫收缩协调性。

2.3 预防便秘

围产期母猪的便秘,会造成初生仔猪大小不均,成活率不稳定等问题。另外便秘容易导致细菌感染,致使母猪食欲不振,奶水差,影响仔猪生长速度。目前围产期饲喂的哺乳料中,粗纤维含量较低,是导致母猪便秘的主要症结。所以,在对围产期母猪的饲喂过程中,可以考虑适当加重一些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比例,保证母猪充足的饮水及产前适度的活动,促进母猪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便秘发生。

3 结语

综上所述,母猪分娩时对于体力耗损较大,因此,在母猪分娩前应注意营养状态的平衡,减少母猪活动量,注意保证充足的饮水,避免难产。母猪分娩后要注意营养的及时补充以及便秘的预防,及时获取补充电解质。充分利用围产期母猪的功能性饲料和母猪分娩体力补充剂的作用,以期用最佳的营养策略方案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邵谱.母猪围产期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北方牧业,2012(02):19-20.

[2]刘永祥,杨建平,李婉涛,等.母猪围产期的营养状态及营养策略.养猪,2014(05):28-30.

营养 篇10

关键词:知识,农村人口,学生,营养调查

目前,在我国某些贫困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依然存在[1,2]。除膳食因素外,对营养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也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的另一重要因素[3]。为改善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学生健康状况,自2011年起,在连片贫困地区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699个县启动试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4]。本文就2013年度“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知识状况进行分析,为做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在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 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每种供餐模式各随机抽取2所小学和2所初中。当某种供餐模式不足2所时,则抽取该供餐模式下的所有学校。

所选监测学校按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个年级各抽取1 ~ 2个班,使每个年级达到40人左右,男、女生基本各半。某年级学生人数不足40人时,该年级所有学生均纳入监测范围。共有29 317名学生被纳入分析,其中男生14 811名(50. 5% ),女生14 506名(49. 5% ); 小学生和 初中生分 别为16 730名(57. 1% )、12 587名 (42. 9% )。平均年龄 小学生(10. 4±1. 8)岁,初中生(14. 1±1. 5)岁。

1. 2方法

1. 2. 1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学生调查表”(简称“学生调查表”),收集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来源途径及个人基本信息等。该调查问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设计,并经专家研讨会讨论及预调查后修订。“学生调查表”经培训的调查员讲解后由学生自填完成。

1. 2. 2判定标准营养知识评价:采用营养知识得分及答对率计算、评价,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不得分,满分7分。供餐模式划分:按照国发办[2011]54号文件所列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及家庭(个人)托餐模式分层抽样,因实际调查样本中家庭(个人)托餐所占比例过低(0. 4% ),故未将其纳入分析。对纳入分析的学校划分为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及混合供餐(既有食堂供餐又有企业供餐)3种供餐模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对各监测省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后,各省对省内各监测县调查员进行二级培训,经培训合格后进行正式调查。

1. 3统计分析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统一编制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监测系统平台”进行录入上报,采用SAS 9. 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营养知识水平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3. 6±1. 7) 分,女生高于男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乡镇学校和县城学校学生高于农村学校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 01)。不同供餐方式学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1。

学生对营养健康知识点的知晓率为21. 5% ~59. 5% ,其中知晓率居前2位的分别为“对健康的理解”(59. 5% ) 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最好食物来源”(59. 5% ),对“哪些做法有利于长个子”的知晓率最低(21. 5% )。小学生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最好食物来源”知晓率最高(57. 7% ),中学生“对健康的理解”的知晓率最高(70. 4% );小学生和初中生均对“哪些做法有利于长个子”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20. 5% ,22. 9% 。除“钙的食物来源”及“哪些做法有利于长个子”知识点外,农村学校学生对其他知识点知晓率均低于乡镇学校和县城学校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 01)。见表2。

2. 2营养知识来源在所调查学生中,以课本为主要营养知识来源途径的比例最多(56. 7% ),其次为校园宣传或课堂教学(54. 9% ),最少的为专家讲座形式(23. 3% )。同小学生相比,初中生通过媒体及周围人员途径获取营养知识的比例更高。见表3。

注:()内数字为报答率 /% 。部分调查项目结果存在缺项。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 。部分调查项目结果存在缺项。

3 讨论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评估工作自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至2013年全国22个“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省(市、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均已开展。2013年度学生营养知识状况分析,为监测初期首次覆盖全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区学生的分析,可为后期乃至长期效果评估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营养科学的膳食摄入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而他们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将直接影响其对食物的选择及饮食习惯的培养[5,6,7]。贫困农村地区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较差,不仅受其经济水平低下、食物资源匮乏影响,同时还受基本营养知识水平较低限制[8]。因此,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也是改善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9]。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状况低于全国水平,而且与经济发达地区学生差距更大[2,10],可能与对相关营养知识了解不足,导致膳食摄入不合理有关。本研究发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知识知晓情况普遍较差,各知识点知晓率都在60% 以下,对于蛋白质、钙等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知晓率也较低(知晓率均低于50% )。近年所开展的贫困农村学生营养知识调查也显示,农村儿童基本营养健康知识水平偏低,如2009年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知识现状调查中,农村学生对于维生素C、铁、钙等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物知晓率仅为56. 5% ~59. 7%[11]。因此,今后还应继续加强对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知识宣教工作,尤其是蛋白质、钙等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营养素食物来源知识。

在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学生营养知识来源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而贫困农村地区教师营养知识相对匮乏,且大部分学校均无专职教师[8]。因此学生很难从课堂上学到较为丰富的营养知识[12]。目前,我国学生营养教育工作相对落后,需要利用好学校教育资源,大力推动和发展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健康知识传播途径,通过加大对学校教师营养知识培训,以提升教师的营养知识教育技能。

上一篇:雷电防护技术下一篇:关节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