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2024-06-05

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精选十篇)

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1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情境创设

前言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其中一个重要目标。要想获取更多的英语知识离不开扎实的英语阅读基础。在多数的英语考试中阅读所占的比重大约为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由此可以证明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在日常英语阅读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达到降低学习难度,增强记忆力的教学目的。下文就关于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怎样进行情境创设做出详细阐述。

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沉闷乏味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下学生的需求。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存在这极大的兴趣,若能在教学中引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不但可营造成良好的学习分为,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具有极大的可行性。例如在课堂上,教师们要坚持使用英语来进行教学,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猜词谜的游戏,从每个小组当中选出两个代表来参赛,其余的同学则作为拉拉队为本组同学加油打气。首先是第一小组上台,其中一个背对讲台,另外一个正对讲台。老师会在讲台上写出一个英语单词“House”,然后让正对讲台的同学用肢体语言把单词的内容表达出来,背对讲台的同学则猜单词。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对的单词越多,则得分越高,以此类推,等每一个小组的代表都进行参赛完毕后,给得分最高的小组进行颁发事先准备好的奖品,作为鼓励和肯定。通过这样具有竞争意义的游戏方式,对每一位同学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使整个课堂始终保持在一个活跃的氛围中。通过这样简单、有趣的教学方式,孩子门不仅感受到了游戏带来的乐趣,感受到集体带来的正能量,更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巩固更多的英语单词,达到多赢的目的。

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角色模仿教学

传统的英语教学法都是以课本为主,然后老师把新单词交给学生,再让学生进行阅读,阅读完毕后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们在下面听。这种方法既单调又死板,整个课堂气氛也死气沉沉。在课堂之前,教师应该要准备好与阅读文章相关的视频或者录像等等,在课堂上的时候播放给学生们看,在播放的过程中结合文章的知识内容来进行讲解。在这种有趣又轻松的模式下与同学们一起尽心探讨,把他们带到英语的天地之中,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爱上英语,做学习真正的主人,提高学习的自主习性。只有拥有更加强烈的真实感,才能够让学生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和印象。例如:在例如在高三英语“THE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这篇阅读文章中。老师可以首先组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 How did Sir Hugh Beaver comp up with the idea for the C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

2. What are the categories in the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

3. What types of record attempts are not allowde?

4. Why do you think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world records?

同学们在接到问题后,在对文章进行仔细的阅读,把答案寻找出来再进行整理。等待阅读完毕后,教师们还可以根据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情境等来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让每一位同学在模仿和表演的过程当中揣摩文章的人物心理活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建议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模仿的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们的兴致和参与性。

三、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阅读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文章的上面,会很容易让学生们感到单调乏味。因此,教师们在授课的时候,应该要结合身边所发生的事物、情境来进行讲解,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和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求知欲。在国外,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电影作品,对学生们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们应该鼓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借助新兴网络媒体平台,去观赏这些影片,了解影片的内容,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对英语的喜爱程度。同时,由于经常观看影片,对于荧屏上的英文词句自然也会越来越熟悉,进而提高英语的阅读欲望和能力。

综合上述可知,学生们对英语阅读的动机直接影响着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对文章进行阅读,直接关系着英语成绩的好坏,所以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应该要做好正确的积极领导工作,采用创设情境等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们对英语阅读的欲望,让他们做学习真正的主人,爱上英语,学习英语,感受英语带来的乐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英语阅读的能力,推动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社会需求型人才,满足国际化形势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何旭.情景教学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07):225-227.

怎样进行初中英语语音教学 篇2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的发音学习是重点,对音标的不规范学习就会为日后的学习带来很多后遗症.然而,由于受到诸如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及依赖心理强、教师对语音教学重视程度及其长期性认识不足、目前英语教学评价制度的不尽合理以及现行教材编排上的弊端等或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制约,致使广大农村地区的语音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英语语音知识并使其成为学生可持续英语学习的助力器呢?结合自己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准确模仿 掌握规则

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教学的基本步骤:①听音;②辨音;③模仿发音;④独立发音。听是学习语音的第一步,先听清楚、听准确、听仔细,听充分,才能了解音的音质、音色、音长、音响等。所以先听音,后模仿,听清发准。为了避免由于听得不够,未听仔细,没有听清楚就模仿而导致学生的语音语调不好,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教师或录音提供的标准语音语调,而且要听清、听准、听熟后再进行模仿。对于学生感到困难的语调,仅模仿还不够。必要时应辅以适当的规则讲解和对比,如长元音与短元音的对比,清辅音与浊辅音的对比,发音易混淆的音素之间的对比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发音和语调的要领。

二.循序渐进,运用学习中的迁移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地口语交际打下基础.农村学生在记忆单词方面经常受制于它的结构,无法结合音形,导致达意更难.本人认为只有掌握好一定的语音规律才能对单词及句子达意更有利,如若不然,七年级学生的过渡衔接将会困难重重,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消磨殆尽。英语是拼音文字,共有26个字母,48个音素,且音素与字母符合不同是其一大特点,所以要先学习国际音标,就如同学习要先掌握汉语拼音一样,学习国际音标是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轻松准确地掌握这些音素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可以先教字母的发音,在教字母的发音时,将字母的发音分解为音素,同时用音素给每一个字母注音,即给出每个字母的音标,这样就把字母教学、音素教学以及国际音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了,然后把音素、音标、字母的复习与课文中出现的单词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即学会了字母、音素、音标,又学会了单词的拼读,为下一步学习单词、句子打好基础。

三、多样化教学,提高语音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语音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英语语音教学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如手势法、辨音法、口形定位法、模仿法、演示法、对比法、录音法以及游戏法等.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性,教师应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1、集中并分组教学

把48个音标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辅音又分为清辅音和浊辅音四种情况。把12个单元音分作6对。把8个双元音分为3小组。清浊辅音10对。另记一个清辅音,再记7个浊辅音。

2、字母音标、单词一体教学

这是在字母音标一体教学的同时,把一些与字母读音相同的单词或符合英语发音基本规则的拼写比较简单的单词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字母读音和音标读音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词汇。如way away may say day today 等等。

3、自制音标表和音标卡片

音标卡片方便课堂教学,音标表贴于教室前墙,以便学生常见常记。

四.与时俱进,建立综合的评价机制

众所周知,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注重的只是对学生书面测试与评价,而对学生的听、说、读测试与评价很少,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学校,此类现象更为突出。这既有悖于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也不能与现行的中考英语人机对话相适应。因此,为了对学生的健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负责,作为英语教师绝不能再我行我素,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摒弃重笔头轻口语、听力的错误做法。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建立一个科学的综合评价机制,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来学习和训练,鼓励学生用英语来交流,经常用赞扬姓语言来评价学生的进步。

怎样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学方法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15-02

阅读是指学生对于所提供的英语文章或材料进行了解和掌握,根据自己内心的认知能力从而构建自己的心里语言。阅读的训练不仅能够扩大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掌握,还可以丰富学生英语语言。

教师如果想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训练,必须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高效的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和客观的学习条件。在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同时加以争取的引导,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的科学合理的进行训练。要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阅读能力、积极地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学习能力进行因材施教,还要在实际阅读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一、调动学生主动进行阅读训练

随着我国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教学课改的不断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已经逐渐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教师则变为“配角”。尽管如此,但是在长期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背知识;教师考试,学生应试的教学模式已经是很多学生包括教师十分熟悉的。因此,要想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爱上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进行详尽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在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之前就引导学生能够对于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能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观引导的功能。对于阅读过程中表现良好的同学教师要加以肯定和鼓励,调动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阅读课程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英语阅读训练的主要手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充分发现教材的内涵,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加以改进。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要在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融入到阅读文章的情境之中。这样的做法不仅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关键,还可以激发学生阅讀的兴趣,激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的过程可以再阅读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一直进行。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生词,不要再第一时间让学生查阅字典,而应该让学生通过上下文之间的意义,或者生词出现的语境进行词义分析,这样的训练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的效率,还能够是学生面对生词的时候不会产生畏难心里,通过掌握的知识进行推断,使得学生判断词义的能力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阅读的训练还要注重对于时间的把控,必须对学生的阅读训练进行时间的规定。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紧迫感,还能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精力高度集中,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

对于文章阅读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中心主旨加以概括,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在于检测学生阅读水平的实际情况,更能较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和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概括性思维和表达思维。要引导学生对于文章信息进行筛选,区分文章的主要信息和关键词。在一开始的时候学生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教师进行引导,比如让同学阅读其他同学总结的文章概要,并说说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概要相比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要对文章的主旨进行全面的概括,确保学生不会漏掉关键的有效信息。

三、阅读学习中要注重的实际问题

要对阅读课型做到充分的辨别,包括文章内的生词、短语和文章结构;对于重要的内容要进行朗读、背诵等加以训练达到记忆的效果。要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浏览的方式对于英文书籍、报刊、杂志等材料进行快速简单的阅读,迅速找到文章的关键信息和文章主旨。要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必须要选择优秀、健康的材料,生词量不能超过学生掌握的单词量的1%,在阅读过程中要训练学生的直接领悟能力和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力。而不应该把阅读理解的重点放在分析层面上。

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没有阅读的语言输入就不会有口语表达的输出,可以说,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得语言习惯的重要途径。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锻炼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够快速科学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英语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范谊.精泛结合,循环阅读[J].外语界,1995,(4).

[2]张祥保,李赋宁.英语学习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4

一、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思想观念

农村学校的学习条件相对于城市要落后,阅读教学内容只能局限于教材,脱离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脱离社会生活。大多数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受到考试指挥棒的制约,认为“考试考什么,我就教什么,学生只要懂得课本的知识就行,其他的无关紧要”。于是,教师抱着课本不放,对学生满堂灌,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为考试而阅读,很少涉及课外阅读知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阅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学生发出了加强课外阅读的呼声。因此,教师也有必要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思想观念,拓展教学内容,拓宽阅读资源,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形成以“自主探究、拓展知识、培养能力”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

二、进行拓展延伸性阅读教学

1. 根据作者,指导阅读其系列作品

在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紧接着介绍该作者的系列作品,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这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的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写作风格的把握。如学习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指导学生读鲁迅散文作品集《朝花夕拾》;学习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后,指导学生读《泰戈尔诗集》;学习了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后,指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

2. 根据文体,指导阅读同类型文章

在教会学生独立阅读某种文体的方法后,就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作品,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如学习了《看云识天气》一课后,向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学习了《芦花荡》后,指导学生读《荷花淀》;学习了李白、杜甫的诗后,指导学生读《唐诗三百首》。

3. 根据课文,指导阅读相关文章

一篇文章,从题材、主题、故事情节、语言、写作方法、人物形象等不同的角度去拓展延伸阅读,可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扩大阅读面、培养思维能力。

(1)从题材、主题入手。

初中语文课本选入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很多作家都借用了不同题材来表达相同的主题,或是题材相同主题不同,在教学中就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在教学鲁迅的《风筝》时,引导学生阅读周桀的《满天的风筝》;在教学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引导学生阅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通过比较阅读,发散学生的思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从故事情节入手。

通过故事情节的延伸,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引导学生想象“皇帝回宫后会做些什么,骗子的结局如何”;在学习《喂——出来》时,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小说的结尾。学生放开了思维束缚,纷纷展开想象,培养了创造力。

(3)从语言入手。

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进行赏析品味,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如在教学李煜的《相见欢》时,引导学生赏析他的《虞美人》;在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时,引导学生赏析她的《声声慢》,或者赏析苏轼的《念奴娇》。同一个作家同一种语言风格,或是不同的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学生都可以在比较中得到美的熏陶。

(4)从写作方法入手。

对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从中学习到名家名作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如在教学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后,引导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比较描写手法的异同;在教学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后,引导学生阅读陈寿儒的《夜宿卢沟》,比较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5)从人物形象入手。

对人物形象进行比较赏析,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之得到人生的感悟和思想的熏陶,提高审美的能力。如分析《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可联系到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等人物形象;分析《故乡》中的杨二嫂,可联系到王熙凤、菲利普太太等人物形象。

4. 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指导阅读相关内容和思考学习

在立足课本进行延伸的基础上,语文阅读教学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具体做法是,针对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落后,课外图书资源缺乏的实际情况,注重挖掘农村特有的乡土资源,进行拓展延伸性阅读,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问题。如在教学《端午的鸭蛋》后,让学生去了解壮乡的传统节日习俗以及有关的风俗习惯、民间故事、山歌、对联等,开展“感受中国节日”的语文活动;在教学《春》《济南的冬天》后,让学生练习写家乡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作文,从中选出部分佳作来阅读。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学生既巩固了文本知识,又学到了生活经验,提高了人文素养。

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5

第一、试卷分析的意义:

试卷分析不仅可以对试卷和考试做出恰当的评价,提高教师制卷水平,也有助于充分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和学的质量的检验。对于考试的结果,有必要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分析。考试结果可以反馈出大量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得失,反映出各个教学环节的一些情况,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状况、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分析这些信息,能引起我们很多思考,可以形成一些认识,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可见,试卷分析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第二、试卷分析的组成:

一份完整的试卷分析报告应该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即试卷评价(命题评价),成绩统计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教学改进措施等,简称一查,二统,三找,四改。

一查、试卷评价

试卷评价也称命题评价。

1、试卷有多少大类题型,总分是多少,各种题型所占分值比重是多少。哪类题型学生已见过,哪类题型学生初次见面。哪些题型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哪些内容为考察的重点,所占分值较大。

2、命题覆盖范围分析。各种题型在教材中的章节分布,是否覆盖所有章节。有哪些章节中的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考试内容是否超出课程标准范围,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一致。基础知识题与基本技能题的考察是否都能够兼顾到。

3、题量大小与难易程度分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试卷完成度是多少?是否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内容。试卷中基本题、有一定难度题、拔高题(难度较大)所占比重是否合理,有无偏题、怪题等。

二统、成绩统计及分析

成绩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分三率统计。一分即平均分,班级平均分是多少?三率即及格率、优秀率(80以上)、低分率(40分以下),三率计算分别是及格人数、优秀人数、低分人数除以班级人数乘以100%。

2、分数段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各是多少。按分数段统计学生人数,可按10分为一段进行统计各个分数段有多少人,这样能清楚地看到各类学生的分布情况。

3、各题的得失分及在学生成绩中的体现。 每道题的得失分是多少或者说正确率是多少。每一大题的难度系数怎样,平均得分情况怎样,各个分数段中的学生在这种题型中的得失分情况,是否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三找、存在问题

1、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找出在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从平均分看,与平行班、与以前考试比较,如果低于正常值,或有较大差距,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班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驾驭教材能力不强,还是教学方法不当或者是工作态度不好,责任感欠强等等。 从一分三率可以客观看出班级学生的层次,不同学生掌握程度。如果差生人数多,教学中不够重视补差工作。如果优分人数少,说明平时提优不够。从最高分可以看出自己教学的全面性与命题要求,与兄弟班级还有多大差距。一般来讲,在平行班级中,优秀学生的发展是比较均衡的。如果本班的最高分与其它班级相差较大,(低于5分)那就要反思自己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不够,教学有疏漏之处。从分数段,可以看出本班学生的整体状况,在各个层次上的分布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情况查漏补缺。

2、从卷面答题情况看,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考试,诊断出学生学习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是知识的问题,还是能力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是教材问题,还是试卷问题?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典型问题教师要做好记录。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每一种题型从得失分看出学生问题所在。不同的题型,诊断的功能不同,可以看出学生思考的误区。当然,教师分析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多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从中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客观情况。

四改、寻求措施

根据找出的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这一步如同医生诊断情病因后对症下药,“治病”得了什么“病”,该用什么“药”,该如何“治疗”,教师心中有数,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就订出思想教育方面的改进措施,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就订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若后进生多就提出如何转化后进生的措施。

第三,试卷分析的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

每次测试后,学生不仅急于知道分数,更急于知道正确答案及出错的原因,他们对试卷内容及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仍然记忆清晰,这时讲评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针对性原则

不说那种千篇 一律形式主义的套话。不同对象例如:局长、区长、学校领导来了,要听汇报。这是一种。面向本学科的任课老师,这又是一种。对学生,又是一种。这三种试卷分析,对象不同,内容和各方面的要求就有所不同。

三、延伸拓展性原则

讲评时,教师可针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引申出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宽、加深,并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四、师生互动原则

从学生方面而言,学生可从同伴和教师所给的信息反馈中注意到自己的弱点,并通过互动来克服弱点,从而提高认知水平。对教师而言,教师通过试卷讲评了解到学生的认知过程,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想等进行修改、调整,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五、赏识激励原则

“这样容易的题目都解不出来?”“这些内容我平时是否再三强调过?”“这道题我都讲过好几遍了,你们怎么还不会?”“这是考前刚刚讲过的”等。一味地责怪、批评学生,甚至冷嘲热讽,只会导致学生情绪紧张,思维迟缓,对学习望而生畏,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影响师生的情感。

教师应借助讲评课的契机,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对那些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一起研究怎样做才能修正为正确答案,鼓励其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奋起直追。

六、巩固性原则

为了切实提高讲评效果,必须让学生及时消化讲评内容。因此,每次讲评后,要让学生把做错的题,特别是在未评讲前分析不出原因的题目摘抄到错题本上,并附上分析或举一两个例子,这样就可以把试卷内容变少变精,利于记忆与查阅,还可以避免一错再错。

教师也应整理讲评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易错题,做好笔记,为下次考试命题做准备。

七、课后个别辅导原则

多数情况下,课堂上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个别学生在解题中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得到关注。这就需要教师课后与学生个别交换意见,进行个别辅导。当然,要有效地进行个别辅导,教师要在批改试卷和对试卷统计分析时注意对这些学生解题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记录。。

八、反思调节原则

学生在评讲试卷后,要花时间认真阅读试卷,结合讲评,反思自己的失分知识点,真正弄懂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教师也要进行反思,认真剖析自己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进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扎扎实实地搞好教学工作。

第四,试卷分析的几个结合:

一是教师分析与学生分析相结合。不仅教师要分析,学生也要进行试卷分析。

二是“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平行班级的比较,与兄弟学校比较,与以往考试的比较。

三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光定性说一些看法、观点,没有数量的分析不行。要有科学统计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结合。例如,既要计算出每道题的得失分率,也要分析得失分的原因。

第五,简单介绍SPSS软件在试卷分析中的应用

SPSS (Statistic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 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是一种在世界社会科学范围应用最分析为广泛的统计软件,利用它,我们可以轻松得到试卷的频数分析,难易度,区分度,信度等统计工作。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一软件汉化版SPSS17.0在试卷分析中的基本使用。

1、 数据输入。

(1) 定义变量,打开SPSS,点击左下角 “变量视图”,在第一列第一行输入“t1”,第二行输入“t2”,以此类推,输到第一列第七行 “t7”分别代表英语考试的七种题型,在第五列第一行输入“30分听力”,第二行输入“15分单选”依次“30分完形” “30分阅读” “10分七选五” “10分改错”直到第七行“25分作文”。第四列小数点变为0位,第八列的列变为10.

(2) 点击“数据视图”,每一行输入一个学生各个题目的成绩,每列输入一个题目的成绩,如全班学生成绩,可粘贴电子表格的成绩到这里。

2、 基本统计分析

(1) 计算学生的英语成绩。

点击执行菜单命令中的“转换”| “计算变量”,出现“计算变量对话框”,在“目标变量”处定义新变量名,输入“英语”,在右边的数字表达式选中sum(?,?),点击第一题的变量名,点击向右的按钮,则?被第一题的变量名所代替,重复操作,最后点“确定”,即可计算出每个学生的英语成绩。

(2) 频数分析

点击执行菜单命令中的“分析”| “描述统计”|“123频率”,出现频率对话框,将变量名表中的“英语”通过箭头移至右侧“变量”框中,单击“统计量”,可研究分数的集中趋势,可选择“均值(平均分)”,“中数(分数值按顺序排列处于中间的分值)”“众数(分数值出现最多的那个分)”,这些数据能反映考生集中所在的分数段,代表考生的集体水平;研究分数的离散趋势,可选择“标准差,方差,最大值,最小值” 这些数据能反映考生之间的差异,波动性。再点击继续,回频率对话框,单击“图表”选择“直方图和正态曲线,最后确定。便可输出一系列的频数分析。

3、难度分析

试卷各题难度值控制标准在0.3-0.5之间较好,难度值>0.7为难题,难度值<0.2为易题。难度值的计算公式为 “1-平均值/满分值”;具体操作:

点击执行菜单命令中的“分析”| “描述统计”|“描述”,将英语以外的变量全部送进右侧变量框中,在选项中选择“均值”,就可输出每题的平均分。按照数据输入的方法,建立每题平均分和满分的数据文件;

然后点击执行菜单命令中的“

转化” | “计算变量” 出现“计算变量对话框”,在“目标变量”处定义新变量名,输入“难度值”,在右边的数字表达式中输入公式“1-平均值/满分值,点击 “确定”,就可得到每题的难度值和试卷总的难度值。

4、信度分析和区分度分析

信度又称可靠性,是指测验的可信程度,它主要表现测验结果的一致性,一贯性,再现

性和稳定性。信度值越大,信度越高,信度值的标准在0.5-0.9之间较好。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别能力,通常把某题得分与试卷总分的相关系数作

为试题的区分度。中等难度的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过易或过难的区分度都不高。

一般区分度的标准>0.3较好。

点击执行菜单命令中的“分析”| “度量” |“可靠性分析”, 出现“可靠性分析对话框”在左框中选中要分析的项目t1-t7共七个变量,使它们进入项目框中,在模型下拉菜单选中a, 在统计量对话框中的描述项框中选择“如果项已删除进行度量”, 其余用默认值,点击“继续”,返回可靠性分析对话框,在点击“确认”即可。

下边列举一些从多年的试卷分析中得出的重要认识。

1、试卷的主体是中档题和低档题。无论3:5:2 ; 4:4:2 ; 或者是6:2:2 ,反正试卷中,多数题是中低档题,难题最多只占20%。考生的得分,主要是来自中低档题,学习优秀的学生也不例外。提高总成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中低档题的正确率,这是总复习的指导思想。

2、难题不一定是大题。小题也可以设计成要求很高的难题。

3、难点和热点不一定是重点。高考偶而出现的那些难点,刺激性挺大。一下子能形成一个热点。大家一哄而上,街面上的资料类似题目一下子就都来了。其实那并不是重点,考不考还不一定。也许三年、五年不考;偶尔考,也没有多少分。

谈谈怎样进行阅读教学 篇6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很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语文教学这个“主”,或者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看出,读写结合的重要性由来已久,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结果。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以课文为习作的突破口,做到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强就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彼此交融,和谐运行。

1模仿练笔,尝试运用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它们在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读者的同时,更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的表达,独具匠心的谋篇布局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习作的范本。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运用读课文时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课堂小练笔,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获取习作成功的体验。如讲完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布封写的《松鼠》一课后,学生的兴致很高涨,于是我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仿照这一课作者抓住松鼠的性情、饮食习惯、外形特点、栖息地、活动情况的写作方法,说说自己家的小宠物长得什么样?怎么可爱?当学生说到“妈妈拖地时,小狗用嘴叼住拖把,妈妈怎么甩小狗也不松开嘴,那顽皮的样子真可爱。”我和同学们一起大笑起来。在进行本单元作文:我喜爱的(动物)时,学生们得心应手,很快完成了作文,而且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情境练笔,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引导孩子”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语时刻注意“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的意识”并且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入境”,创设情景是非常重要的,情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创设情境,使学生不但能很好的理解课文,还能积累词句,培养习作能力。如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可设计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练笔:有一天,苏轼和几位朋友一起泛舟游西湖。忽然,一阵乌云飘过,竟下起雨来,无数雨点打破了这一池碧水,远处的景色笼罩在雨雾中,如同着了淡妆的少女般含蓄羞怯;不多时,乌云散去,雨势见小,斜阳夕照,天空挂起一道彩虹。经过一番雨水的洗礼,阳光下的西湖就像施了浓妆般妩媚妖娆。在饱览了雨天、晴天的西湖美景后,大家产生了一番争论,到底是晴天的西湖好,还是雨天的西湖奇呢?请把他们当时争论的情境写下来,有的说:“------”。有的说:“------”。苏轼见状立刻站出来,大笔一挥,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教师依据文本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练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诗句描绘的美景,深入理解了西湖的美,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7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信心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十分关键的时期, 有部分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他们的英语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作为教师, 若不能及时地挽救他们, 这些刚学英语不久的学生可能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丧失了学习的信心。笔者认为, 教师首先应设法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从而激发其学习成功的信心。

一、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教师应首先深入了解、分析自己的学生英语学习失败的原因, 然后再制定解决措施。笔者曾多次对学生做过调查, 得出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1) 学习英语不得法。主要表现在生词死记硬背, 对语法、句型生吞活剥, 不能及时复习巩固。 (2) 学生意志不坚定。主要表现在一遇到困难就出现畏难情绪, 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在行动上采取消极态度, 使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 (3) 教师的教不得法。有的教师还没有从思想上转变教学观念, 整个课堂仍然是自己在起主导作用, 学生被动地听、记。课堂过程沉闷、乏味, 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少。针对以上原因, 因人而异地提出解决措施, 英语老师应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及策略,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其坚强的意志, 在课堂上应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这样, 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能力才能显着提高, 所谓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用真诚的师爱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

所有的教师都已意识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然而, 很多教师对待学困生却很少能做到。一方面, 学困生自知自己的成绩差、习惯差, 就明显地疏远教师, 生怕教师批评指责;另一方面, 教师对待学困生缺乏耐心。在课堂上要让学困生也享受到教师的关爱, 经常受到教师冷落或忽视的学生很少在课堂上发言和表现, 因为他们担心倘若表现不好就会受到教师的白眼和同学的嘲笑。渐渐地, 这些时常受到冷落或忽视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就失去信心, 产生挫折感, 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他们的英语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善于捕捉初中生的敏感心理, 在学习和生活上多交流。本班的小张同学学习成绩较差, 可是笔者发现他非常乐于助人, 每组值日扫地, 他都乐于帮助, 每天放学他都是最后一个离班, 于是, 笔者就在班上提出表扬, 还提拔他当了“小干部”, 然后和他交流学习英语的方法, 他由对英语望而生畏到兴趣越来越浓, 慢慢的单词掌握得多了, 对话读得流利了, 以致后来能主动地背诵对话及短文。

三、多找机会给予鼓励和表扬

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对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至关重要。鼓励贯穿在课后的交谈和沟通里, 更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点滴中。对于自己的自信心极其脆弱的学困生, 笔者从不用简单、粗暴的“No”对其一票否决, 即使回答真的不切题, 笔者也常用“Maybe”或把问题更简易化, 以此来扫除他们的紧张和胆怯, 对于正确的回答则及时给予言语上的肯定, 或用眼神的交流, 让其知道教师的赞许和鼓励;还有要注意他们主动举手回答时, 要尽量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观点;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只要有进步就给予评语鼓励。在困境中的学生努力前进的道路上, 教师如能及时给予鞭策鼓励, 或许他能跑得更快。

四、巧用高超的教育艺术促成学困生的快乐成长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 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 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 学得更加轻松, 更加迅速。”这是因为恐惧的心会影响人的正常心理活动, 如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教师的别有用心会在学生内心荡起阵阵涟漪, 让其重拾学习和做人的信心。其实,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只要稍加技巧, 就能成功帮助学生维护做人的尊严和培养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五、遵守教育规律, 不可拔苗助长

大班教学, 让教师少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这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学困生;对分数的追求让教师“赶鸭子上架”, 因为赶得越紧, 就意味着学生的平均分就可能越高。可是过高的要求、过重的压力让这些底子差的学生或因达不到目标而“破罐破摔”, 或因压力过重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适当的压力才能挖掘出学生的最大学习潜能。在家庭作业上分出档次, 对于那些底子较差的学生可暂不要求背诵对话和课文, 先让其熟读。单词可先读熟、把较复杂的单词暂时放下, 较简单的单词默出即可。对于测试卷, 可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暂时不做。这样, 学困生会慢慢地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和家长对待学困生, 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切不可急躁, 还要做好学生的工作, 让他充满希望。

六、制订合理的评价体系, 让学困生得到肯定的阳光

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习惯于对所有学生按统一的尺度要求, 得了高分就是优生, 得了低分就是差生, 这种评价方式挫伤了许多学困生的积极性, 严重影响了他们潜力的发挥。笔者把学生按照综合素质的差异分为四个档次进行评价, 让大致水平相当的学生在同一个评价尺度下竞争, 而且四个档次之间是动态的, 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进行适当的适时调整, 这样学困生就很容易得到成就感。另外, 扩大评价范围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口语方面不突出, 但可在书面表达上表现优秀。对于部分学困生来说, 我们应先从优化其心态入手, 让他们先获得平时极少感受到的成就感。

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和塑造者。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 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用智慧和耐心为他们的英语学习创造成功的环境, 帮助他们从失望、自卑、孤独中走向自信和成功。

参考文献

[1][美]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5.

[2]布鲁姆.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3]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如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8

阅读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为达到这一目标, 需要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语言知识, 以及了解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 进而在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上得到提高。首先, 要精选材料, 扩大阅读范围, 增加阅读量。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 要使所选择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 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材料要求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篇幅适当、内涵丰富、难度适中、生词较少。其次, 在阅读指导中, 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分析文章中心, 分析文章结构。通过广泛的阅读, 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 丰富语言, 开阔视野, 开拓思路, 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 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同时, 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能摸索阅读技巧, 积累阅读经验, 使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直接应用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最后,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尽量做到课文阅读训练与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 课外精读和课外泛读相结合。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要教学生学会, 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 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 遵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1) 略读:通过速读, 领略文章大意, 为细读作准备。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 抓住中心, 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 (2) 跳读:寻找所需信息, 把握住关键词, 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 抓住文章脉络。 (3) 细读:分段阅读, 注意语言结构, 处理语言点, 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 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 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 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 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 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 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对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 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 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 (5) 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 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 以归纳出要点, 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 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

同时, 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 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在阅读文章时, 教师要提出问题, 学生边阅读边寻找答案, 同时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抓住全文的主旨。通过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能掌握学生阅读的薄弱环节, 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同时, 在阅读前要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 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 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 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 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理解障碍 (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语言难点) , 要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 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 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 进行创造性思考, 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讨论中, 学生获得了交际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相应的语言知识, 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全员参与, 踊跃发言, 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加大了英语信息输入量, 使他们英语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 同时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 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促进他们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 全面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水平。

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篇9

一、课外读物的选择尤为重要

小学生在没有课外读物经验的时候, 他们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 先是满心欢喜, 每本都想翻翻看看, 而后就不知道自己选哪本, 就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读了。选择课外读物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启蒙入门阶段, 也是关键阶段。所以, 教师一定要加以重视, 不然, 学生开始时的满心欢喜很快就会消失, 进而对阅读没了兴趣。要带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大门, 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

1. 从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入手, 培养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 先研究这一阶段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会发现他们对新生事物有很大的兴趣, 而且都想把自己认为好的一面积极展示出来。对一些性格突出的人物、有一定挑战性的事物都非常感兴趣。针对小学生具有的这些特点, 我介绍孩子们阅读能够激起他们兴趣的, 适合他们阅读的儿童书报, 如《奥斯国历险记》《聪明的毛毛》《黑猫警长》, 以及很多引人入胜的童话等。这些精心挑选的儿童书报能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并激起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向往。

2. 引导学生阅读名家名篇, 进而拓展更广的阅读领域

在学生对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 我们就可以把一些名家的作品与他们一起分享。名家的作品对学生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当我们激起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后, 他们已有一定的阅读经验, 加之名家的作品有很多精髓之处, 能够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也许, 这些名家的作品, 在短时间好像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太大帮助, 可是心灵之处的碰撞, 心智的成长, 又是一个多么可遇而不可求的收获啊!如此看来, 在此基础上, 再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就容易了。

二、指导读书方法

结合阅读教学, 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学法, 使学生能用系列的学习方法指导课外阅读的实践, 归纳了以下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1. 浏览性阅读

对所读的课文, 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 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如《祖国, 我终于回来了》一文, 可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边看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课题要加上“终于”一词?当然, 浏览并不等于走马观花, 而是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有目的地扫视。这种快速阅读一般适用于浅显易懂的文章、报刊、通俗读物, 或在收集资料时运用。

2. 吸收性阅读

即以获取读物中知识为目的的阅读。如《21世纪的能源》一文, 不仅引导学生对课文介绍的原子能、太阳能、地热等资源的特点应有准确的了解、掌握, 还应引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 了解更多的科学发展知识。对于这类读物关键是理解每个知识点,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议论。以获取读物中知识为目的的阅读一般适用于知识读物。

3. 细品型阅读

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对重点段进行精心的阅读, 从作者对篇章结构、字词句品味、思想情感的体会中学到方法。如学习《秦始皇兵马俑》一文, 对课文中描写布阵情况和兵马俑神态的第三、四自然段就要细细品味, 感悟评议的优美, 并用背诵、摘抄来帮助记忆积累, 积淀语言, 培养语感。这种精心阅读的方法比较适用于名篇佳作。

三、活动方式

1. 每天演讲, 展示自我

每天抽时间演讲, 用时不要太长, 但长期反复的练习, 会在无形中加快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的读书速度, 对读物内容的取舍也会有帮助。当然, 说、听话的能力更是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们可以提前布置演讲的题目, 然后让学生围绕题目去有目的地查阅书籍、报刊。然后在每天规定的时间, 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所得。这时, 教师的肯定性评价会使学生对这项活动的信心、兴趣倍增。

2. 自己创办报纸

自己创办报纸, 学生的兴致之高就不言而喻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这张王牌我们开始时可以帮助学生办第一份报纸。在学生学会办报后, 就可以每期办不同主题的报纸。在办报期间, 学生们不用你去教, 就会把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进行展示。这样一来, 他们不仅体会到了办报的成就感,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而且还欣赏了同学们的作品, 一箭三雕, 何乐而不为。

3. 自主摘抄

大量阅读是基础, 自主摘抄则是读书的另一种手段, 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是培养阅读能力、将外部语言进行内化, 从而“有所得”的一种手段。在摘抄中, 强调指导以下几点:1.渗透习惯二字。2.摘抄的指向性与自由性相结合。3.摘抄采用训练的方式, 有层次地进行。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摘抄配上一些小小的插图或为摘抄本设计统一的版图。一来培养兴趣, 二来学生在画画期间也在思考摘抄的内容, 从而更好地回忆和积累。

总之,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要保持学生的热情, 让学生用有效的方法积极主动地去畅游书海, 汲取书中的营养, 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获取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为写作积累素材, 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语感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 而且能够促进课内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是新课标的要求, 也是学生自身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读书方法指导、活动方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有效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包南麟, 《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 2007

[2].柳夕浪, 《从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看课外阅读指导》, 《江苏教育》, 1988

[3].李运菊, 《百分之三十与百分之七十》, 《小学教学研究》, 2000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篇10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强劲动力和能力形成的前提,要充分利用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态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充分利用选材上的优势来优化阅读,提升学生的兴趣;要充分利用提问设计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着多多少少的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这些不良习惯包括:1.音读。很多人都有出声阅读的习惯。2.指读。指读就是用手指,铅笔等指着一个词一个词地读。3.还有些学生会存在着心读(在心里自言自语,逐字逐句地读),复视(重读,回读)等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要得以及时的纠正。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

1.阅读前。

(1)猜读吊胃口。预测机制在阅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焦点,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可以利用标题或插图,启发学生预测阅读的内容。

(2)导读引兴趣。导入可以利用直观教具或创设情境,力争做到新颖别致,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在教人教版九年级Unit 6 Section B Reading时,我设计了一个NBA比赛的视频进行导入,场面刺激,惊心动魄,学生们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2.阅读中。

(1)略读(Skimming)知大意。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阅读方式,在进行略读课教学时,以自然段为切入点,以自然段的段意为基础要素。有些主题句简洁,概括性很强,就在该自然段中,但有些段落需要根据内容进行总结。每一自然段的大意弄懂之后,文章的主旨就不难概括了。

(2)跳读(Scanning)省时(省)力。这是一种为寻求特定细节,放弃大部分无关内容,只注意某一点或几点的阅读方式。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准备的几个信息问题抓住重点进行跳跃式阅读,找出问题的主要信息。如人物、年代、数据、人名、地名等,这些问题一般围绕when,where,what,why,who等w问题。也可以出一段填空文字。训练学生的主要阅读能力,形成“独立阅读,合作交流,个性构建”的阅读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各自独立完成精读任务,然后与同桌或同组同学合作,解决疑难点,再对文章的内容构建自己的观点。此环节也要讲究速度。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Unit 6 Section B Reading,paragraph 2时,首先设计了一个表格题:

这样学生们就没必要逐句地去阅读,这也是一种省时又省力的阅读方法。

(3)细读(Reading in detail)抓细节。仔细的进行阅读,以便掌握全文内容及语言特征等。要求学生明确文章结构,找出语法难点,学习重点词语,进一步吸收新的词语知识、语法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在读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包括不明白的单词,短语,句子结构,语法等。因为阅读课的目的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技能。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去猜测新单词的意思。另外,在这一阶段也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参考书、字典等工具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些问题教师可以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解决。但是,当语法难而影响理解时,就要加以解释。这个环节会占用比较多的时间。总之,在此环节中,要注意的是教师占主导作用;真正的主体是学生。多让学生去想,去说,去讨论,去动手,去钻研。

(4)Listening and reading (听读)。在操作完细读后可以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教师要告诉学生听的时候注意语音、语调,并尽量模仿,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这一步骤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为下一步复述课文打下基础。一开始可以看着书本听,熟悉课文后也可以合上书本听。

3.阅读后。

阅读后阶段旨在帮助学生熟悉新语言项目的书面和口头形式,结合视觉,听觉和口头表达,使学生初步形成新的语言习惯,是围绕阅读材料巩固知识的环节,及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知识的内化,迁移,从而掌握英语知识的技能,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言实际能力。阅读后活动的开展可以检测前两个阶段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具体可分以下几种类型,课文复述、基于课文的语篇填空、基于课文的采访问答、基于课文拓展讨论文的写作、角色扮演、海报和广告设计、故事续尾、调查访问、辩论、拓展讨论主题写作等。

在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中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帮助学生培养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吸收积累,强化巩固语言知识,增强语感;发展和实践多种阅读策略,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面。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进行阅读,引导学生体验阅读过程,享受阅读乐趣,拓展学习渠道。

摘要: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目前我们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习惯,以及阅读方法的欠缺,造成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就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一些探讨。

上一篇:报账模式下一篇:农村市场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