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制度创新

2024-06-14

分配制度创新(精选十篇)

分配制度创新 篇1

关键词:分配制度创新,激励机制,动态绩效评估机制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进程, 人事管理也在逐渐地朝着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在高校的人事管理改革中, 分配制度一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它为现代化建设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重要智力源和生力军。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形势下, 高校要吸引优秀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 稳定现有教师队伍, 调动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性, 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因此, 创新高校分配制度改革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外在要求, 也是该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要。

1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创新思路及目标

1.1 创新思路

1.1.1 多种形式并存的激励机制

建立形式多样的激励机制。高校在改革中既要重视物质激励的作用, 也要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目前采用的校内津贴分配制度仅是现金刺激。其实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多样性的。所以, 应当突破传统的框框, 开拓新思路, 将可能激发积极性、有利于教职工自我价值实现的措施与手段, 均纳入分配之内。除采用校内津贴这种方式外, 还可采取工作激励、培训教育激励、批评激励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方式, 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既要注重适当物质激励的积极性, 也要充分考虑教职工在情感、价值、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 来体现对教职工价值的认可、人的关怀和尊重。多种形式激励能降低激励成本, 提高激励效率, 使各种激励手段相互配合, 发挥各自的最大效率;也有利于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 为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1.2 按需设岗, 以岗定酬, 完善分配制度

科学定编、定岗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施校内津贴分配制度的一项基础工作, 将直接影响改革的成功与否。所以, 必须打破现行条条框框的限制, 打破目前的分配体制, 以主动发展的观念促进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改革。同时, 真正按实际需要定编、定岗, 把富余职工安排到后勤等服务部门进行社会化管理, 防止学校付出更多无谓的激励成本, 这对稳定教师队伍、避免矛盾激化都有积极作用。

1.1.3 完善考评体系, 建立动态绩效评估机制

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和雇员管理相结合的管理, 是校内津贴取得成功的保障体系, 是校内津贴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控制环节。目前, 很多高校都采取分类管理的模式, 按工作性质设置出教学、科研、实验、后勤、管理等岗位, 各类岗位有不同的上岗要求和岗位职责。考评时, 按各岗位的不同要求, 参照既定的量化体系或衡量标准, 对每个教职工的工作加以评定。这种考评方式既方便了对不同类别人员的管理;考核量化指标的确立又使考核具有一定的刚性, 考核更加客观与规范, 克服形式主义;还可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使人尽其才, 充分发挥特长。高校现行的校内津贴分配制度只有不断地探索, 寻找校内津贴改革的新途径, 才能真正实现校内津贴激励效果的最大化, 才能够以最节约的津贴成本, 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

1.2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创新目标

通过分配制度的创新, 达到如下目标。

(1) 人才队伍建设目标:稳定人才、吸引人才,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

(2) 提高成果成效目标:激励教工积极性、创造性, 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3) 科学管理增强效益目标:转换运行机制, 增强办学活力, 提高办学效益。

以上目标的实现, 可以落实办学方针和理念, 实现办学定位、思路和目标。最终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2 创新高新高校分配制度的构建

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工资政策,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薪级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其中, 薪级工资、岗位工资都是按现任岗位职务、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来确定, 由国家统一制定薪级工资和岗位工资标准;绩效工资则是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及特殊岗位津贴, 按国家统一标准执行。基于岗位聘任制度下的高校分配制度不仅要体现个人历史贡献和学术水平, 更要体现对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科研以及指导学生等诸方面因素的整体要求。因此, 应提倡分类设岗、按岗定薪以及多种分配模式并存, 并合理拉开差距, 使改革后的分配制度更加公平、公正并保持其激励作用。以下是分类设岗、多种分配模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革模式。

第一类:特聘岗。特聘岗是为引进或留住单位的学科带头人而设立的, 其岗位津贴应尊重市场, 明显高于主体岗的津贴水平, 以岗位津贴为主。鼓励这类岗位的人员安心教学科研, 多出重大研究成果。由于此类岗位的分配水平受市场主导, 各高校之间的人才竞争容易导致分配失控, 不能有效发挥人才的作用, 不利于学校长期目标的实现。因此, 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应就此类岗位制定相应行业规范, 并提出指导性分配标准。

第二类:主体岗。主体岗是为教学科研人员、行政人员和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辅人员而设立的, 以绩效津贴为主。此类岗位应重视效率, 鼓励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尽量多的教学、科研任务, 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同时还应注意教学科研人员的团体协助效益, 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实现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效果。

第三类:辅助服务岗。辅助服务岗是为无专业技术职称的教辅人员及后勤服务人员而设立的。其管理主要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主, 通过协议工资、项目团队包干工资等灵活的分配方式, 不失时机组建高校后勤集团, 依托高校“扶上马, 送一程”、“放水养鱼”的扶持政策, 在运行和管理体制方面积极进行改革, 逐步实现高校的辅助服务人员与教学、科研、管理团队脱钩。按照分类设岗、多种分配模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革模式, 既保持了现有分配制度的基本优点, 又妥善解决了其存在的问题, 促进了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校园的建设, 保证了高等教育改革总体目标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崔玲玲.对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 .

[2]戴玉纯, 罗敬军.安徽省高校分配制度改革情况调研报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3 (1) .

[3]肖韶峰, 赵新军.高校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及激励体系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 (10) .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篇2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人类开采和消耗自然资源的能力持续增强,反馈给大自然的却是废弃物日益增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传统的资源与环境利用模式下,经济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如影随形,科学技术进步没能解决好它们之间的孪生关系。人类要避免被技术异化,就必须转变资源与环境利用模式,实现经济增长的减物质化和污染的低排放。

“减物质化”就是要使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实现资源消耗增长1倍,经济增长X倍的跨越。仅有减物质化还不够,还必须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增加的资源消耗由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来提供。因此,要保持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不仅要靠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要依靠资源的循环利用,即发展循环经济。

宽容的大自然对人类排放的废弃物默默地进行分解去毒。但当我们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界分解去毒能力后,废弃物的毒性就会在自然界积累。尽管处理废弃物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但高昂的成本和人类的拜物主义财富观,使得废弃物排放依然是人们处理废弃物的第一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的减物质化和资源循环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最有效途径,也是人类从原始贫穷的低等生态文明向富裕的`高等生态文明转变的唯一途径。

这是资源环境认识论的一场革命。基于此逐步建立科学生态观的循环经济文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矗但发展循环经济还必须解决循环不经济的问题。要使循环经济既循环又经济,必须进行两大创新,一是制度创新,二是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是要把环境作为生产要素纳入经济制度之中,提高环境利用的成本,向环境排放任何废弃物都要支付费用。同样,开采资源会破坏原始生态,对原始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开征环境税,将会使原始资源消费变得昂贵。这种制度设计,可以让循环利用废弃物,或开发产生废弃物较少但成本较高的技术的经济效益变得更高。技术创新则是要努力发展将废弃物转变为资源的技术,使之效率更高,并应用于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循环经济成本,提高循环经济效益。

过去来,中国的循环经济取得了长足进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之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总量从的9.45亿吨增加到的18.63亿吨,替代一次资源总量则从20的11.77亿吨增加到20的21.90亿吨。未来,中国需要进行文化、制度和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实施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才能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较快发展。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人类开采和消耗自然资源的能力持续增强,反馈给大自然的却是废弃物日益增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传统的资源与环境利用模式下,经济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如影随形,科学技术进步没能解决好它们之间的孪生关系。人类要避免被技术异化,就必须转变资源与环境利用模式,实现经济增长的减物质化和污染的低排放。

“减物质化”就是要使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实现资源消耗增长1倍,经济增长X倍的跨越。仅有减物质化还不够,还必须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增加的资源消耗由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来提供。因此,要保持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不仅要靠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要依靠资源的循环利用,即发展循环经济。

宽容的大自然对人类排放的废弃物默默地进行分解去毒。但当我们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界分解去毒能力后,废弃物的毒性就会在自然界积累。尽管处理废弃物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但高昂的成本和人类的拜物主义财富观,使得废弃物排放依然是人们处理废弃物的第一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的减物质化和资源循环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最有效途径,也是人类从原始贫穷的低等生态文明向富裕的高等生态文明转变的唯一途径。

这是资源环境认识论的一场革命。基于此逐步建立科学生态观的循环经济文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矗但发展循环经济还必须解决循环不经济的问题。要使循环经济既循环又经济,必须进行两大创新,一是制度创新,二是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是要把环境作为生产要素纳入经济制度之中,提高环境利用的成本,向环境排放任何废弃物都要支付费用。同样,开采资源会破坏原始生态,对原始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开征环境税,将会使原始资源消费变得昂贵。这种制度设计,可以让循环利用废弃物,或开发产生废弃物较少但成本较高的技术的经济效益变得更高。技术创新则是要努力发展将废弃物转变为资源的技术,使之效率更高,并应用于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循环经济成本,提高循环经济效益。

过去10年来,中国的循环经济取得了长足进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之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总量从年的9.45亿吨增加到年的18.63亿吨,替代一次资源总量则从2005年的11.77亿吨增加到2013年的21.90亿吨。未来,中国需要进行文化、制度和技术三位一体的创新,实施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才能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较快发展。

创新“创新制度”当为先 篇3

1978年科学大会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95年科技大会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而此次大会放在10年后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年伊始,昭示着中国高层治国思维的新变化,无疑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达105万人,分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全国的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六位。按正常理解,中国也应该理所当然地成为科技大国和科技强国,但现实是,目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中国制造”的高额利润大多被外国公司赚走。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中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中国拔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极度缺乏。而中国的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23%,甚至低于有关法规规定的1.5%。在科研综合实力上也同时存在中国普遍存在的现象——规模大而效益低。在效益上甚至还赶不上韩国,韩国企业研究人员每千人注册的专利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是世界上最短的。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实践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才,人才靠培养,培养靠什么,根本上还是靠制度。因此,如何建立、维护、激励一个适合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尤其是如何将“创新制度”不断地创新才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根本出路。

中国并不缺乏人才基础和文化基础,我国自古就是一个自主创新的大国,但为什么我们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和成果呢?用经济学最简单的原理分析,创新对我国创新主体来说,在我国的长期成本相对于短期效益比较肯定过高,从而缺乏吸引力。为什么国外企业纷纷将他们的研发中心转设中国?同样道理,对他们而言,研发成本相对于国外更低,而收益更高。因此也就出现了,1980~1990年代中国一流的大学为美国硅谷培养人才,而现在跨国公司到中国直接利用中国人才的局面。

美国硅谷和跨国公司为什么能够让中国的人才为他们产生巨大的研发效益?主要就是他们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但我们什么时候真正把科研人员放在第一的位置?什么时候真正把创新放在核心的层面? 口号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人力资源不可能在市场力量促动下配置到更合适更准确的地方。

在我国现阶段政府主导的现实背景下,创新制度的改革和推进,必须首先将行政部门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中的职能重新定位并尽快转变。国家和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搭建鼓励创新的机制和平台,在基础研究领域,通过建构良好的科研院所体制,保障科研人员的学术自由;在技术开发领域,保护知识产权,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角色的明确定位本身就是“创新制度”首先要创新的内容。

中国的改革开放,来自于国家的政策创新;中国20多年赶超世界的高速发展,来自于国家主导下的全国各行各业的创新;深圳“一夜城”的神话来自于政府主导下方方面面的创新,来自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来自于创新制度的不断创新;浦东新区几乎等于再造了又一个上海,是政策创新;滨海新区从地方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是政策创新,而建设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本身又何尝不是最直接的创新!

分配制度创新 篇4

一、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环境

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建立了以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为主体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

近年来,央行主要以利率市场化进行政策调整。存贷款利率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目标,推出了中国货币市场基准率Shibor,以及差别性货币政策、基准利率体系的逐步形成对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等产品定价机制的健全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目前,银监会推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等一套规范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保监会表示将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遵循“放松事前监管,加强事后监督,强化公司责任”的原则,并积极支持保险公司的产品、销售和服务创新。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法鼓励证券行业进行创新,促进了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对利率、汇率、资本等因素的监管将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定价和交易带来障碍,只有在有序放松的监管环境下,才能有效地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

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

随着日益深化的金融创新和电子金融,金融市场出现信息高度不对称,不断发展进步的互联网技术使监管当局越来越无法管制监管对象的经济活动。因此,以效率为标准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可促进经济的增长,提高社会稳定的经济安全系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效率的前提与保障,金融体系的动荡与危机会影响以至从根本上损害金融的创新效率。我国金融创新已是不可扭转的趋势,全面推进金融监管制度创新具有划时代意义。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创新需要建立一体化监管制度。一体化监管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健全的监管内部制度。

在达到预定的监管目标下,机会成本最低的金融监管体制才是最优的。总的说来,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是全方位的和多层次的,但其监管目标必须通过健全的金融机构有效地经营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应置于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地位。其核心工作是确保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实行以双向互动和间接监测的监管制度,以发挥安全、有效和稳健的作用,避免出现监管真空。这种加强监管双方的交流和沟通以及现场与非现场的间接外部督导机制毫无疑问会极大地促进现代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被监管者充分了解最新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从而抵消和分散金融创新的风险效应,并建立良好的监管制度环境。

(二)实时的监管程序制度。

一体化监管制度需要对创新过程实时监管。因为综合经营下的金融创新普遍是跨行业和跨市场的,一般融合了银行、保险和证券等多个金融领域。在多重领域性的监管体制下,往往只对单一领域的机构和业务监管,很难让金融监管机关识别和管理金融创新中的风险。加之杠杆工具的运用使金融创新中的风险更加集中,则进一步增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实时监管是对金融机构和业务进行全过程的监管,重视的是过程,强调的是重点监管。更有利于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及时的引导和规范,支持和激励金融创新的发展。有力的实时监管还应包括对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筛选以及倒闭和清算,做到有始有终,实现金融监管的全过程监管。

(三)有效的监管法律制度。

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决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管法律制度。建立各种有效的相关的法律及监管制度,并形成确保这些法律及监管制度得以执行的执法体系,这是金融监管机构履行好职责与义务的基本前提。国内监管法规和制度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和意义就显得特别重大。在短时期内要实现与国际通行惯例的接轨,需要更新现有的监管法律法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应该公开透明化。根据相应的法律原则,金融监管机构应该确立监管的标准和范围,并尽力尊重金融机构的自由创新,对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主要采取法制化、间接化监管方式。对电子金融业务和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在尚无法可依的情况下,要参照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应我国的法律,以规范监管者的金融活动,防止出现监管“真空”。

(四)规范的监管行为制度。

杜绝分业监管机构间竞相放松监管的“管理松懈的竞争”的恶性局面,增强我国金融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转变。规范的监管行为制度应该是目标导向型的,其目标就是要确保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的经营,即监管者不规定明确的做法,但是规定具体的目标。目标导向型监管不仅赋予监管者充分的监管手段和职能,以加大监管力度和提高监管水平;而且,也规范了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制约了对监管行为的行使。目标导向型监管是实现由合规性监管主向金融机构自主管理为主转变的必然路径。

因此,在达到相应的监管法规和标准下,金融机构便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活动。监管机构也没有为金融机构指定一个明确的经营行为的必要。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316.

分配制度创新 篇5

根据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精神,改革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我校用人、聘用及分配制度演变情况回顾1.用人制度演变情况计划经济时期,用人方式分为固定工、合同工及临时工3类。固定方式用人为学校主要用人方式。2004年,学校出台了“人事代理实施办法”、“人事代理人员聘用合同实施细则”。合同聘用的用人方式开始实施。

2007年,学校出台“聘用合同制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规范聘用(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聘用合同管理条例”、“雇员制人员管理办法”、“务工人员管理办法”。逐步规范用工管理。

现阶段,我校聘用人员队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多种用人方式并行。随着学校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聘任制的推行,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结构。既有事业化的劳动关系,也有企业化的劳动关系。

2.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工作2003年及以前,除有评审权的学科外,参加全省统一的任职资格评审;学校根据岗位聘用。执行全省统一的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参加省里的任职资格评审,有岗才能聘用。

2004年-2007年,学校采取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用的方式。不进行资格评审,学校直聘。制定五个系列专技聘用条件;应聘正高实行同行专家评议;引进博士实行特聘专业技术职务;采取有限聘期和有限申请晋升次数等措施。

自2008年至今,实行岗位分级聘用。制定教师岗位核算办法;制定分级聘用条件;岗位数分配到院系;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二、三级岗每聘期重新聘用;打破身份界限,工勤人员可应聘专技和管理岗。

3.分配制度改革情况01年以前,分配模式为职务等级工资制+奖金。分配总量小、无激励。

01-02年,分配以职务等级工资制+岗位业绩津贴。岗位由学校统一设置一至十级岗位,学院按岗位聘用。人员聘用刚性较强、缺乏灵活性,挫伤了一部分人骨干的积极性。一至十级岗位之间津贴差距近17倍,分配差距较大。

03-05年,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岗位业绩津贴的分配模式。学校主导、学院为主。学校设立1-4级校聘岗,由学校组织聘用,5级岗以下学院自主设定、聘用。岗位津贴与业绩津贴约各占50%。岗位津贴学校发放,业绩津贴打包至院系;业绩津贴按2-4倍发放。聘用及分配增加了灵活性,缩小了分配差距。

06年-至今,实行部分岗位绩效工资制+岗位业绩津贴的分配模式。校院两级管理。岗位业绩津贴全额打包至院系。进一步降低岗位津贴比例,加大业绩津贴比例。减少岗位津贴不参与考核的问题,加大业绩考核,津贴构成增加了领导责任津贴。分配更为灵活,激励作用更强。

以教授为例,2009年较2006年收入有大幅度增长。工资的结构比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授年岗位业绩津贴所占年收入比例由2006年的51.89%下降到2009年的34.88%,各项津补贴所占年收入比例由2006年的13.92%上升到2009年的33.64%。学校工资总量增加较大;总量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工资固化部分的增加;工资结构的变化突现岗位业绩津贴激励作用降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用人方面人员退出效果不明显。在教师退出机制方面,学校

先后出台了“人事代理聘用合同实施细则”、“聘用合同制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出台了“实行有限次晋升,待遇聘期内有效,连续受聘2个聘期人员,调整档案工资标准”;出台了“专技二、三级岗位不固定,每聘期重新聘用。受聘专技二、三级岗位人员,满足连续2个聘期(6年)或累计8年的任期条件,退休时,可按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标准计发退休费”等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教师的人员退出及能上能下提供了政策保证。实际操作中受各方面的制约,效果不突出。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制度尚不够健全。目前,退休人员待遇与退休前职务、退休前一个月这一时间点的档案工资紧密相关,从国家政策层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员聘用能上能下的问题。校内操作中,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中又受限于国家政策。

此外,人员内部管理上基本编制的核定受制于国家政策环境,目前还处于摸索探究阶段。人员岗位设置、岗位分类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完善。

2.聘用制度方面制度瓶颈阻碍队伍发展。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教师职务聘用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真正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严重制约了岗位资源的合理配置。

评价标准老化。现有教师晋升评价标准为05年实行直聘初期,参照全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师资队伍评价指标制定,缺乏与各学科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系统有效的分类评价标准。

评审程序与保障措施亟待完善。学术评价是教师晋升评价的重中之重。基层学术组织在教师晋升评价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评议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分配制度方面在国家拨款方式不变情况下,学校虽然加大了资金投入,但没有体现薪酬激励的积极作用。工资结构的调整及构成比例的变化,不仅没有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反而使一部分教师滋生了惰性,不干活白拿工资情况显现,对努力工作、积极付出的人员起到负面影响。

目前,国家绩效工资相关政策尚未出台,在分配增量较小或无增量的情况下,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将已固化部分进行切割、重新分配,难度和阻力仍将很大。

如何更好地调整工资结构,完善分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也是亟待解决的难点。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1.建立创新型的用人制度内部强化编制及岗位管理。学校定期核定教学、教辅及管理基本编制岗位。经核定的编制为学校固定编制岗位,其他因工作需要增加的岗位按学校流动编制岗位管理。

转变固有的档案管理模式。聘用期间,凡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学校均按事业单位管理相关政策进行管理。凡符合档案托管条件的新进人员,均进行档案托管。

规范学校管理人员聘用程序。实行职业能力测试制度,对应聘管理岗位及专职辅导员岗位的人员进行基本行政能力测试及心理测试;结合面试成绩,综合评定人员聘用结果。

对新进的辅导员、管理人员,初次聘用期限为一年,初聘期间人员归口学生处、人事处进行管理;聘用期满考核优秀的,最终确定人员的部门归属。

对院系管理人员,将人员聘用自主权下放至院系。根据编制及岗位设定情况,将院系管理人员工资总额核定至院系,院系可自主管理、自主聘用。学院终止聘用的,即与学校终止劳动关系。

对不能适应本岗位工作需要的人员,先行离岗进入脱产培训,培训后仍不能胜任的,转换岗位、直至终止聘用合同。

对调转和退休人员,凡专业技术职务连续受聘2个聘期的,调整其档案工资标准,其调出或退休职务按相应职务及待遇办理;凡调转人员高职低聘、且未完成聘期的,原

则上按聘期内职务办理相关手续。

最终达到:用人与治事结合紧密,职务与岗位趋向统一,聘任合同关系更强化,用人形式灵活多样。

2.建立和完善聘用制度制定教师分类晋升标准,依托校院两级管理,按照不同学科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的分类设岗、分级设岗。

修订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办法,建立良性竞争机制,促进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务聘用制。

结合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明晰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在晋升评价中的责任与权力,进一步强化学术评价。

3.建立强化激励的分配制度第四轮改革将建立健全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分配制度,强化岗位聘任及分类考核机制,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进一步完善多劳多得,力争在优劳优酬上有所突破。

探索实行二级学院薪资总额动态包干办法;探索档案工资和实际工资相分离的分配办法;逐步实现考核与岗位分级、岗位聘任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工资结构挂钩的分配模式。

工资总量的核定原则。岗位工资按核定的岗位数量及比例情况核定,与具体人员职务及工资等级脱钩。超编单位按人员现状情况核定。绩效工资将阳光工资及校内津贴进行整合,核定不同职务的绩效均值,按核定的岗位数量及比例核拨4.其他工作组织机构的调整———转变人力资源运作模式及决策机制。成立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履行辅助决策和咨询职能。

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负责人管理运行制度。院系逐步成为具有主动谋划和自我发展动力的二级办学实体。

按学科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校内知名教授及兼职、客座教授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咨询服务。

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内涵式发展为导向,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与绩效工资分配挂钩的教师岗位考核制度。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依托团队,培养领军人才。实行“老中青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青年教师顺利成长为团队的核心力量。

帮助青年教师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增强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其快速健康地成熟和成长。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 篇6

谈到汽车产业的创新,首先要回顾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和背景。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初,我国汽车产业还是一个“幼稚”产业。许多人士担心汽车产业会受到严重冲击:然而,人世后的中国汽车产业不仅没有受到压制,反而却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随着汽车市场对外开放,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重大转折阶段。2001年,我国汽车产销只有200多万量,到2012年,这一数字已经变成了1840,创造了年均平均增长24.2%的奇迹。2009年,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经济箫条的背景下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目前已没有争议地成为全球汽车产销大国,关税的下降、配额的取消。入世的十年带给中国汽车产业的更为开放的市场和更为流畅交流环境。

实践证明,开放的发展环境不仅给汽车产业更多契机,也让汽车产业的发展观念发生了转变,这也是汽车产业的根本变化和发展的根本表现。不可否认,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结果,中国汽车产业中的主力军依然是合资企业,但是也应该看到,这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逐渐涌现了许多自主品牌,如吉利、奇瑞、比亚迪等。回顾这十年来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想要在国际中站稳脚跟还有漫长的路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增速放缓竞争将更为激烈

当然,中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十年来,市场高速膨胀的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能源问题、环境问题、道路设施建设不足等等。由于买入汽车社会门槛的步伐太快,人们生活与产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市场增速明显放缓,与几年前的高速增长有着天壤之别,国内自主品牌的一系列问题立刻暴露出来,这是在意料之内的:汽车产业是集国家工业和各种高端技术的大产业。涉及到的零部件众多,这其中的集成与协调、自主技术的研发与升级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同时,过去几年中,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时有发生,市场矛盾主要体现在膨胀的市场需求与供给产能不足。汽车供应商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生产者主权。2012年将成为中国汽车发展的分水岭,中国汽车市场将逐渐步入平稳发展的轨道。随着市场增长势头的减弱,以及日益释放出来的潜在产能,汽车市场必然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格局,消费者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势必导致竞争更为激烈,汽车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中抢占先机,谋求企业更长远的发展。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

与中国经济一样,中国汽车产业存在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应以合理的方式和途径完成从汽车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创新是公认的唯一出路。创新不仅是汽车企业做强做大的要求,也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平稳发展的根本。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是做出一种制度的安排,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解决资源配置效率。制度创新的体现就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是新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通过研发新的技术,解决的是资源的使用效率问题。技术创新的直接反映就是产品创新。因此,汽车产业的创新就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创新,还应该包括战略的发展模式、经营模式、营销模式等管理方式在内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制度创新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则能够有效地有帮助企业进行制度创新,二者都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为此,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创新变革。

一是面向国际,进行开放式的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已经深深植根于市场经济的土壤中,中国汽车产业也不例外。因此要从国际分工的角度出发,考虑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创新要有国际化视野,在未来,中国汽车企业一定是国际化企业:中国企业的创新一定要跟国际接轨,要符合国际潮流、符合国际标记。同时,中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不仅仅是针对国内市场,还要考虑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尤其是国际流行的趋势。中国汽车企业要学要善于接纳,学习和融会国外先进的知识体系和管理体系。总之,只有在开放中创新,中国汽车企业才能更好地把握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更好地发展自己。

二是动态研究,在发展中创新。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持续不断的竞争性优势,因此企业的创新要有前瞻性,在实践中提高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规律的研究,正确把握产业演化模式和机制、把握创新方向。如产品创新,要充分考虑未来的消费特点和趋势、技术创新要考虑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经营模式的创新则要充分研究国际化新特点等。企业应该建立动态发展的创新体系,牢牢把握汽车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谋求共赢,在合作中创新。合作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永恒主题。目前国内大部分车企基本上都已经与国际汽车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可以促进自身发展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保证双方在合作中达到共赢。目前国内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实际上就是合作创新的一种尝试,目前已有合作模式包括国内企业并购国际知名汽车企业、中外合作双方开创新模式等,并且还在不断的探索当中。

第四,增强自主,在竞争中创新。随着国际汽车产业竞争的不断深化,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竞争将是一种体系竞争,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因此汽车产业要创新,必须增强自身体系的竞争力。如在汽车的核心零件上,要增强自主竞争能力;在以整车企业为核心的企业上下游之间,要形成倾力合作、进行资源整合,以保证汽车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甚至二手车、再流通等各个环节都能获得优化的资源配置,从而使整个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实现无缝运转,达到整体效率最大化。

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汽车是两大突破口

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最重要的两个方向就是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汽车是中国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终极方向。中国汽车产业要想成功实现转型,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有所突破。因此现阶段,汽车企业创新要紧紧围绕这两个点,在传统的自主品牌汽车技术轨道上,遵行技术学习的累计性原则:汽车企业选择产品和技术,应从低端到高端技术创新做起;创新方式要坚持从模仿到自主创新,这是因为中国绝大多数车企至今尚未建立起真正正向的研发体系;在创新强度上要遵循从渐渐创新到突破创新、从局部创新到整体创新、从外围创新向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原则。

在新能源技术技术轨道上,我国企业应坚持从高端入手,遵循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突破性创新路径。我国汽车企业只有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实现自主,才能真正在新能源汽车上实现技术跨越,否则将长期落后于对手。要实现这一战略,必须改变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所投入过渡分散、过渡以企业为主的模式。

集成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

北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集团)一直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结合公司的发展情况,北汽集团认为创新首先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要实现以自主创新、新技术、自主品牌的产品占市场主导地位,实现全球化的规模,以及汽车产业向高端转型。这些都是以提升现有技术结构为基础来进行的。为此,不仅要形成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还要形成强大的集成创新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有效吸纳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国际创新资源。

近年来,北汽集团不遗余力地进行投入,目前北汽集团旗下有两个国家级认定的技术中心。两年前,北汽集团投入了几十亿建造了目前国内最好的研究院,2012年春正式投入使用,实验能力、师资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与此同时,北汽集团在美国、意大利也建立了研发中心,从海外招聘了大批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在技术发展方面,北汽集团坚持开放技术发展,掌握核心、保持领先的研发理念,采用自主开发,集成开发。联合开发、引进吸收再创新等方式推动创新进程。2009年12月,北汽集团完成了对萨博汽车相关知识产权的收购工作,成为国内汽车企业收购海外先进整车成套技术和动力总成技术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买来了只是第一步,能不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才是关键。北汽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北汽就完成了对萨博技术的消化吸收,开发出100%本地化的自主发动机,而且经过检验各项性能指标已经超过了萨博原机的水平。通过引进吸收,在2年内开发出自主无极变速器。同时,在萨博技术基础上,对车身、外形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和需求。

高校教学设备经费科学分配制度创新 篇7

一、正确的理念是指导合理分配的关键

(一) 防止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劣势积累。

高校不少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除了有教学设备经费的资助外, 还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优势学科经费以及自己的科研经费等多方面渠道经费的资助。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实验室的实验设备装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大型精密仪器拥有量也在逐年增多, 这些设备在服务科研的同时也能兼顾教学。但专业实验室建设和设备使用状况良莠不齐。有的实验室设备富足甚至闲置, 利用率不高。有的实验室设备却严重缺乏, 这些专业实验室由于专业背景以及历史原因, 实验设备长期投入不足, 教学、科研成果不佳, 只能维持基本的教学, 不能形成良性循环。高校教学设备经费的分配应该根据各个专业实验室的发展做好分配, 既要做到“锦上添花”, 更要做到“雪中送炭”。

(二) 避免调研不充分引起无效建设。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应站在战略的高度, 用发展的眼光纵观全国高校和自身历史的发展需要, 从多方面、多渠道深入调研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学校发展的方向, 专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都应充分考虑到。对于实验室建设的规划、仪器设备购置是否可行等都应充分做好前期的调研并做好论证, 摒弃“走过场”式的应付。认真做好调研是把好设备经费使用关的重要环节, 可以杜绝实验室的无效建设, 避免国有资产的浪费。前期的调研还包括学校设备的购置和使用情况的统计, 高校的部分专业实验室出现各自为政的状况, 导致了许多设备的重复购置, 造成有限教学设备经费的浪费, 针对该现状可以考虑搭建多种公共实验教学平台, 充分利用资源, 统一管理, 避免资源的浪费。

(三) 完善分配的科学构成提升实验室建设层次。

高校教学设备经费计划的预算不能是一味为了购买设备而实行计划, 有限的教学设备经费“撒胡椒面”的分配方式将使大量的资金耗费在低档次的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上, 使得经费使用效率低下[1]。高校可以根据各教学部门的发展制定几年一规划, 按照项目来分别集中管理和重点投资, 逐步实施先进技术实验室、重点专业实验室、新专业实验室和老实验室的配套提升等。这样可以集中力量重点投资, 投资一个, 建成一个, 可以收到较快的见效。

二、对实验室建设情况的充分了解是实现实验经费科学分配的核心

(一) 教学部门申报信息的片面性干扰经费分配决策。

各教学部门为了争取经费和指标, 在申报材料中往往放大自身发展的困难性和仪器设备购置的迫切性及需求的数量。各教学部门抱着多报多得的思想, 常常会出现申购金额远远大于实际需要金额等不切实际的申报, 给经费的分配决策带来干扰[2]。教学部门争到经费后经常出现经费囤积不用或者没有全面规划导致设备购置回来没有配套实验室放置, 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有的教学部门却因长年得不到应有的建设, 造成学科发展的不平衡。

(二) 调研过程中的角色差异。

各教学部门的实验室建设情况不应仅凭一份报告或申请就可以决定经费的分配,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该深入实验室调查摸底, 了解不同单位的详细情况。正因为教学设备经费是有限的, 也就更应该将有限的经费用在最需要的教学部门。对于发展较好, 有多渠道资金资助的单位, 也许教学经费的资助只是锦上添花, 而对于真正需要发展的教学部门而言却是雪中送炭[3]。调研对象对调研情况的理解和看法不一, 调研对象的角色差异、不同的调研工作者与实验建设情况的界定标准不一, 影响了高校教学设备经费分配的公平性。

(三) 专业发展的需求差异。

文、理、工、农、医等不同学科对实验室的建设要求不一;学科发展的快慢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要求不一;各个学科实验仪器的精密度和使用寿命时间不一。这些都给设备经费分配工作带来了很多客观的干扰因素。

三、实现高校实验经费科学分配的制度创新

(一) 营造良好的分配环境, 配合学科协调发展。

为了提高投资办学的效益, 减少经费投入的盲目性, 从原来的拘泥于设备清单式购置计划向项目化管理过渡。明确投资的目标, 从立项到中期考核和项目验收完成按照规范化的流程管理, 加强实验室建设的过程管理, 通过过程的监控, 可以宏观调控全校实验室建设的进程, 避免了分配的盲目性和不可控性。同时要兼顾不同学科发展需要, 合理分配有限的教学设备经费。既要保证本科生教学计划顺利实施, 又要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的硬件设施保证, 确保各实验室能够更加协调发展。高校教学设备经费的分配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有其他经费渠道资助的教学部门可以少安排经费资助;重点保证教学实验室, 尤其是新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对长期投入不足的教学部门给予政策性倾斜;对在教学设备经费分配后执行不到位或者对于执行效果不佳的单位在下一年度经费的分配上予以相应的体现。杜绝平均主义、杜绝人情因素, 在大学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分配环境[4]。

(二) 建立信息化平台提升管理层次。

目前, 国内众多高校已经基本实现了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如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实验室安全培训和考试系统等。但是, 国内高校在实验室建设项目与仪器设备的购置审批和经费使用管理中仍普遍采用流水账式的手工管理方式。学校管理部门和相关教学部门在忙碌各自工作的时, 没有搭建一座有效的信息化沟通平台, “信息孤岛”里的信息无法及时沟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统计查询工作繁琐、增加教师、设备处和财务处的沟通成本, 增加人员工作量等一系列问题。同时, 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带来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难以保证教学设备经费下的建设项目的及时性和可控性。因此, 亟需改变这一现状, 建立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搭建信息化平台, 提高管理效益, 提升管理层次。这样不仅可以将制度化、规范化的办公流程数字化, 实现网上办公, 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可以实现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保证项目建设的及时性和可控性, 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5]。信息化管理可以对全校的设备使用情况了如指掌, 同时方便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及时掌握。

(三) 加强教学设备经费分配的后续管理。

高校教学设备经费管理的规范有序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 逐步完善和建立教学设备经费管理的规范性, 健全监督和检查机制, 教学设备经费分配后的后续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经费分配和管理中的渎职以及教学部门申报偏颇等行为, 必须严肃对待, 加大考核和惩罚力度。教学设备经费分配的后续管理可以为下一轮经费的分配提供参考依据。及时关注和管理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 尽早避免项目经费超支的发生, 也可以根据项目执行的情况及时做好宏观调控[6]。设备经费分配过程中应预留部分资金, 用于宏观掌控学校教学设备的购置、以及管理成本。

摘要:高校教学设备经费的分配和管理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确立正确的分配理念出发, 通过分析高校教学设备经费分配工作中暴露出的制度缺陷及工作困境, 提出了高校教学设备经费实现公平性、合理性分配的制度创新模式。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经费,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 .饶艳辉.教学设备经费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12:147~150

[2] .刘晓明, 姚伟, 刘合县.佳木斯大学实验经费分配改革的尝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8:34

[3] .黎鹏, 李红卫, 把昆华.细化设备管理, 提高使用效益[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9:1~4

[4] .赵青, 王骝.本科生教学实验设备经费的量化分配及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 4:137~139

[5] .李跃英, 李雪梅.高校设备管理效益与投资效益分析[J].实验室科学, 2005, 4:101~103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篇8

当然,我们已经贴近21世纪的前20年,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经济下行中正在孕育重大科技创新与突破,若干顷刻间足以让现有科技、产业、规则、投资和价值“归零”的颠覆性技术正悄然兴起。真是“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改革开放已经38年了,但是人们心中仍然保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人们仍然在期待“科学春天”的到来,某种意义上说明,现实中还有一些需要研究、探索和逐渐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尧科技供给与发展需求

在经历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之后,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意味着技术、品牌、组织、管理等人力资本作为高级生产要素替代投资或技术因素与投资组合正在成为经济增加的主要动力,意味着科技供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凸显,科技供给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动力。科技供给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传统经济增长动力乏力或衰竭时,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动力源;

二是在“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中,通过创新在发展动力和活力上实现根本性转变;

三是抢占先机,在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重大科学领域开辟原创性工作方向。

与需求匹配的供给才是有效供给。科技创新要成为有效供给,必须充分考虑“广义发展需求”。

一是科技产出与供给不仅要有利于缓解当前经济下行、产能过剩的压力,还有助于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经济、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国际标准化、新能源技术等是科技供给的重要方向;

二是科技产出与供给不仅要有利于牵引经济持续增长,还要体现绿色、包容、人文发展理念。不能因为确实有大量科技成果转化不力,就丧失了对科技发展二重性的理性思考,更要摒弃GDP主义对提升科技供给的影响。到2030年,如果我们国家部分地区、特别华北地区的PM2.5浓度仍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即使全国科技进步率从今天的55.1%提高到65~70%,我们居于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地位也会大打折扣;

三是科技产出与供给不仅要“顶天”,要有利于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同时更要“立地”,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发展分享经济和民生科技,为普通青年、广大民众提供创新、创业、创富的机会。

2006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中国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至今已经10年,世界已经进入大众创新、用户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的“创新2.0”时代,一个藏富于民、民富国强的国家才是受人尊敬的创新型国家。

二尧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14220亿元,其中企业支出超过77%。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1%,国家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提升至第18位,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我国在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领域、在高性能计算机、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北斗导航、高速铁路等工程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现代国家治理的理想状态是既有基于民意基础上的科学决策机制,又具有节约社会成本的资源集成能力。中国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具有集中资源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继续发挥政府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势。

一是做好创新型国家建设“三步走”战略规划,制定实施“中国创新发展2050长远规划”;

二是政府主导、充分论证,选准并实施面向2030年的重大工程项目;

三是在国家宏观层面制定国家科技安全、基础科学发展、军民深度融合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实施办法。

系统集成时代,政府在大科学、大工程、大项目中的推动作用不可或缺。但是科学自由探索的本性和相关多元主体的利益博弈,同样也是科学技术得以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通过政府计划管理的方式已经不适合创新要素迸发的生动的局面和要求。2015年9月国家启动部分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市场和政府作用的有效作用机制和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让市场发挥科技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一是科学研究的选题机制要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课题要从世界前沿研究中遴选,技术开发项目要从工程实践和新产品或新产品功能的用户需求变化中遴选;

二是要强化企业在R&D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研究主体、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承担主体和政府科技公共产品和服务购买的主要对象;

三是建立科技发展市场牵引和公益指导的互补机制,透过产权激励、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高效率产出创新成果,同时扩大国家主导大科学、大工程的溢出效应,让创新资源实现市场和社会的最优配置。

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建立起来兼具效率与公平的科技发展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机制

三尧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

历史不断告诉人们,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的改变世界发展格局、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实现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快速提升。近代以来,我们屡次与世界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有从世界强国变为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的耻辱与苦难,有着强烈振兴发展的历史情节。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三会合一”,透出的强烈信号是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是国之利器”的认识成为国家意志。这是科技之幸,也是国家之幸。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研发投入总量、研发人员总量、国际科技论文数、国内专利授予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上升缓慢,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高增加积累的风险与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难以释怀,科技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机制尚未形成,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军民分割现状没有根本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瓶颈依然存在。科技人员依然疲惫于繁琐、粗暴的行政束缚与窠臼之中。前不久有人抱怨说,科技人员在财务报销人员面前像“孙子”。严格说,不是在财务报销人员面前像“孙子”,而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傲慢和“行政主导”谬误对科技事业的无情戕害。事实上,除了财务管理之外,在科技成果、研究设备、技术信息、学术出国、人事管理等方面对科技人员束缚已经让科技界苦不堪言。

当李克强总理语出惊人,断言“一流的科研不是靠政府管出来的”,当科技创新大会上科学家们感觉又一次解放了,其实心里并不踏实的时候,便可知科学研究的环境是怎样的糟糕;当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科研预算、人员经费、旅差费”这些细目的时候,便可知我们日常的科研行政管理与教育行政管理已经到了怎样“昏庸”的程度;当科技界呼吁政策松绑、期盼“科学春天”的时候,便可知科技创新的问题在于制度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要双轮驱动。

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全面地理解科技创新的社会功能。科技不仅仅是国之利器,科技还是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科学所秉承的求真务实、批评与怀疑的精神,将洗涤历史的尘埃,突破现实的桎梏,引领社会不断前行;

二是要进一步向世界开放,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的自信,科学没有国界,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都应该吸收和学习,要逐渐剔除信息樊篱,开放与共享是科技创新紧贴世界前沿、永葆创新活力的基本保障;

绿色金融的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研究 篇9

一、我国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情况

(一) 绿色金融的理念

金融机构与相关组织提供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是为了能够引导企业更好地保护环境、优化资源使用和配置的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金融产品与服务包括的类型主要有: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投融资产品, 这些金融政策与产品能够很好地鼓励企业加强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改善企业的低碳技术水平等。此外, 排放交易、清洁发展机制等能够在金融市场上开展碳金融活动, 更好地规范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行为, 提高企业经济活动与人类行为的环境保护意识。绿色金融提高了金融领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关注, 也发挥了调控企业对能源与资源的利用效率, 确保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绿色金融的发展必须得到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 这样才能在金融机构获得利润的同时, 更好地规范企业经营活动行为的生态效益。

(二) 我国绿色金融实践发展情况

我国金融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颁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2007年) , 这指导了各地的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的有效实施。特别是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推广绿色信贷和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对环境保护问题明确了自身的社会责任, 加强了对环境保护、新能源与节能减排项目的金融支持。我国随后出台了对上市公司加强环境保护监管的政策与指导意见, 对重污染行业在IPO申请或再融资时进行环保核查。要关闭高能耗和高污染、产能过剩的企业。这就是绿色金融对高污染企业的金融信贷限制, 逼迫这些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的企业进行改进和采取节能环保的生产工艺与技术, 加快产业调整。与此同时, 各大保险公司也积极开展和推出环境污染责任险, 防范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积极发展碳金融领域, 于2008年建立了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并且在其他省市也开展了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中。这有力地支持了节能和提高能效的产品与技术的推广应用, 为二氧化碳的减排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加快绿色金融的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 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的有效发展

(一) 提高绿色金融的制度创新能力

我国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就必须对绿色金融制度进行创新, 要健全和完善绿色金融的法制保障, 出台相关的支持绿色金融的政策。完善的绿色金融法律保障需要针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包括绿色金融基本法律制度、绿色金融业务实施制度、绿色金融监管制度等。与此同时, 我国政府要在宏观政策方面给予绿色金融以良好的运行环境, 加强各行业与单位的绿色金融参与的支持力度和激励机制, 有效激发绿色金融的市场活力。例如:给予绿色金融信贷规模和贷款利率的优惠, 给予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等等。加强金融机构与环保部门的环保信息共享体制的建设, 对绿色信贷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 创新绿色金融的监管体制, 防范和化解绿色金融风险。对于绿色金融人才培养制度进行创新, 建立绿色金融的专业培训机构, 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推动我国绿色金融的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开发。

(二) 加强绿色金融的理论创新与服务

金融行业要积极实施绿色金融, 就要深入研究绿色金融理念, 将其内化为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从而形成和制定金融机构的发展战略内容, 形成围绕绿色金融的核心价值。金融机构的全体员工都应很好地践行绿色金融理念, 积极创新绿色金融的运作模式, 激发金融市场对绿色金融的需求, 建立环保节能金融服务的有效机制。要对绿色金融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 研发适合当前金融市场需要的信贷产品和服务, 推广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以及创新各种碳金融衍生品。金融机构要培育绿色金融的市场, 创建专门的政策性绿色金融机构和绿色金融中介机构, 创新绿色金融的服务方式, 为企业提供融资、咨询、方案设计等服务。

通过对绿色金融的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研究进行探讨, 得出我国应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这样才能从金融领域来引导和支持环境保护与产业调整, 促进企业能够进行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 也能够促进社会大众开展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因此, 绿色金融就成为我国新型的金融发展战略。通过这些年绿色金融的发展, 可以看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绿色金融理论的研究, 强化金融领域与公共部门对绿色金融的重视, 并且能够进行深度参与, 将绿色金融的发展落实到实践当中。社会要营造绿色文化, 提高人们对绿色金融理念的认同。金融领域要构建以“碳金融”为代表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为金融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机遇, 也能够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范少虹.绿色金融法律制度:可持续发展视阈下的应然选择与实然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2) .

[2]刘循序.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下绿色金融创新机制的探析[J].中国能源, 2014 (5) .

[3]洪贺.浅析我国绿色金融法律制度的发展及完善[J].现代商业, 2012 (29) .

试论制度创新 篇10

关键词:制度文化,动力论,观念论,方法论

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 是合理、进步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伴生的文化系统, 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文化产物, 它包括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 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组织形式以及其它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制度文化的产生, 固然受制于物质和精神文化, 但它却是文化体系中最具权威的因素, 它规定着文化整体的性质, 合理、进步的制度文化 (即制度文明) , 能够保证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因此, 在研究制度创新时必然要求文化的导入。笔者拟从制度文化的角度, 探讨制度创新的几个问题。

一、创新动力论

当前学界的研究, 对于“创新”的原因和动力分析偏于现实的需要和国际的比较, 有着强烈的功利性, 理论深度不够, 说服力不强。制度发展有其内在的继承性, 解决不了延续性问题, 就无所谓创新, 从历史和逻辑享统一的角度研究, 当前理论界很少有人去做。制度发展有其现实的需要, 但现今的分析偏重于解决问题, 缺少与上位概念的联系, 因而缺乏更为深刻的理论支持。创新要借鉴, 但现在的研究基本上是说因为人家怎样了, 所以我们应当怎样, 或者是如何导入, 这是不够的。创新肯定会遭遇挫折, 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却很少有人提到。笔者从制度文化的角度, 作如下探讨:

国内环境与制度创新。创新来源于需求。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引起大量的社会失范现象, 引发强烈的制度需求。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计划经济的封闭性的冲突, 至今在我国的某些地方还比较严重。社会的稳定性要求, 社会运作的经济性要求, 现有的制度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 制度创新成为必然。

制度发展的现状与制度创新。从制度发展的现状来看:社会秩序相对混乱, 制度总量匮乏, 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制度之间相互抵触还比较多, 制度文化功能上的不健全等……这些问题, 只有在发展中解决, 只能在制度创新中解决。

制度的结构与制度创新。要发挥制度的有效功能, 必须整饬制度本身的结构。但是, 过渡期制度不均衡, 系统性不够, 连续性不强, 稳定性差;制度盲点多, 断层多, 冲突多, 效率低;制度激励不足, 交易成本高, 形成恶性循环等, 表明制度结构的大厦远未建成, 必须不断地添砖加瓦。

制度的功能与制度创新。要实现对良序社会的追求, 必须对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配置。如科技制度, 制度为科技提供民主、科学的规则和程序;调整科技应用中的利益关系, 保证和促进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协调科技与人的冲突关系, 保证科技为人类福祉服务的方向;可以推动国际间科技合作, 促进科技的全球共享和其效能的运用;还可以确认和保障科技活动主体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自由, 为科技活动创造自由、宽松、安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等。制度的功能可以从激励方式上反应出来, 如外附、内滋、公平、期望、挫折等激励功能, 有些我们还没有深入研究。

二、创新观念论

当今“创新”的呼号声一片, 有着相当的浮躁性。这涉及到如何理解“创新”的概念。制度变迁包含继承、引进和改革 (创新) , 这是制度本身发展的必然规律, 单单强调一点是不科学的。制度的任何一点变动都可以认为是创新, 符合历史规律的变动固然可以说是创新, 逆社会潮流而动的也可以说是“创新”, 操作者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取舍, 这是不符合制度伦理的。从我国的现实来看, 制度的充分整合、良制的严格执行、监察体系的完备与严肃, 都可以认为是“创新”的题中之义, 这样的理解是实事求是的, 才可能会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不解决观念上的问题, 是不能真正去“创新”的。

动态稳定观。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 使制度变迁成为永恒, 而稳定则是相对的。因此, 不仅要重视制度在常规情况下的立、改、废, 而且应十分重视改革、“变法”, 直至创新, 形成相对稳定的制度体系。这样的制度体系具有广泛性、层次性、严密性的特点, 或者说是有序性和可控性。这种稳定是宏观的, 因此要搞好创新的内在顺接, 不断创新。

生态系统观。创新讲求生态平衡, 不是孤立地发展, 是系统内外和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充分整和。创新离不开一定的文化氛围、离不开经济和大制度的支持, 以及对先进国家经验的借鉴。各种创新是协调的, 以科技制度的创新为例, 其中, 科技制度创新是核心, 产业结构创新是关键, 企业制度创新是动力, 发展环境创新是保障。创新要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应尽可能避免短视的制度。

结合观。要反对因事立制, 因为制度的创立, 决不是要解决某一个问题, 而是要解决某一种问题, 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要减少创制的功利性色彩, 做到短期与长期、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结合。

风险观。创立制度是有风险的, 最严重的风险 (风险代价) 是影响社会的稳定。风险性包括创制的风险和执制的风险, 没有科学的风险观, 容易造成浮夸、粉饰和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普及观 (阳光观) 。制度的创立, 必须充分体反映民意;制度的传播和沟通, 必须使之法律化;制度的执行, 必须增强透明度;制度的救济, 必须充分体现公平原则。

目的观。评价创新成果的标准是经济性、新颖性和价值性。目的对创新的失败、失误或走向歧途有重要影响。要区分是社会驱动的创新战略还是计划出来的创新战略, 主观虚构出来的制度是一种浪费;要挤出创新的泡沫, 努力使社会规范制度化、规范化、习惯化。

战略规划观。创新具有非计划性, 但是可以有宏观的规划, 通过规划, 预留创制的空间, 加强控制。创新的战略规划, 可以通过调查、分析、比较和定位, 进行战略选择。规划要加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强调现实性和可行性。

重在执行观。制度的创制、执行和监督, 是一个整体, 关键在执行。运行, 必须强调忠诚服从。不当执行, 甚至会导致制度体系的崩溃。如集体领导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形同虚设。

突出特点观。没有存异就无所谓求同 (国际差异和地区差异) , 要实事求是, 按照内在逻辑和社会的需要创立制度, 突出个性特点, 形成自己的风格。如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行政手段的强大就是我国制度体系的突出特点和优势。

制度伦理观。制度的创制、执行和监督, 要强调伦理的约束;强化道德对制度的补充。制度伦理可以分为文本和实践两种形态, 具有规约政府、组织和平民行为三个层次的作用。制度伦理应该充分体现道德的双重价值, 一方面要实现功效价值, 要致力于社会公正、公平、合作以及权利、功利等基本道德规范的维护, 尊重创新者的利益, 避免创制过程中的“急性子”, 从而实现对制度的伦理支持;另一方面要实现人文价值, 能够不断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体”、“制”结合观。制度创新要处理好主体、模式和操作三大问题。对应“制”, 要有的一定结构, “体”是“制”的具体执行者, 因此执制机构显得十分重要。制度创新相关着体系创新。“体制”应该有各种不同的模式。模式选择的手段可以采取确立社会指标、采用社会调研等方法。

核心在人观。创新要强调人的因素, 其中包括制定 (创制) 者、执行人和相对人, 他们的素质水平决定了创新的质量。如何教育人、发展人, 如何加强交流与鼓励创新, 如何奖励、保护和制止人的行为等, 都很重要, 都是题中之义。

三、创新方法论

实践是理论的归宿。从现有材料看, 创新方法论是一个薄弱环节, 很少有人去做。创新方法论包含创新的观念、操作的原则等。加强可操作性的探讨, 才能促进理论的深入。前文探讨的观念的转换, 是最深层、最彻底的层面, 也是创新的重心和难点。从观念来讲, 整体创新与创新的战略、创新与社会控制、创新的生态和系统、创新目标论、创新功能论、创新结果论、创新主体论等, 都可以研究。至于操作的原则和具体方法, 则是对实际案例的解决, 更具有现实意义。

制度创新的主体。有人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度创新主体的转换归纳为三个阶段, 即“自上而下”的供给主导型、中间扩散型和“自下而上”的诱致型。三阶段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制度创新的动态变化过程, 但其仅仅突出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的作用, 忽视了微观主体 (也包括政府本身) 作为制度需求者对制度创新的作用, 因而是不全面的。

实际上, 微观主体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当生产力的发展与制度不相适应, 使其得不到制度纯效益, 甚至还有净损失的时候, 他们就会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向政府提出制度创新的要求, 并就制度创新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得到政府制度创新的授权, 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利益目标, 创新适合需要的规则来。即使得不到制度创新的授权, 他们也会以“先做不说”、“做了再说”等方式, 通过各种关系, 得到政府的正式认可。各地涌现出来的制度变革的典型有很多就是政府事后认可的。如果政府创新的制度不为微观主体所需要, 他们就会以各种方式进行抵制, 使制度变革难以持续;即使不抵制, 也会设法进行制度寻租, 使社会交易成本增大。我国的制度变迁只能是渐进方式, 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使用分权和授权的手段, 给予地方、基层等微观主体更多的自主创新权。

制度创新的层次。因为法律等高层次、约束性强的制度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所以制度创新应当遵循从基层等微观主体、从政策等不稳定制度到高层、相对稳定制度的次序。如改革开放后, 计算机技术逐渐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其行为规范的制定就是遵循这样的次序。

制度创新的原则。创新的原则在本质上是一个观念问

题, 但也是一些相对具体的方法。具体来说, 有制度配套原则;从要素的变换到整体创新原则;“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鼓励强者、保护弱者的收入分配原则;权变原则;精神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原则;适度激励原则等等。

制度创新的技术。好的建章立制技术, 好的执行和评估手段, 对制度创新有重要作用。如有关机构对室内装潢污染进行检测, 给予消费者与商家明确的结果, 以科学技术解决纷争, 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得以贯彻, 为其内容的进一步丰富, 为其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打下基础。

制度创新的程序。制度创新要特别注意程序, 首先是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要建立健全制度评估体系, 用计划、调研、决策, 环境、供需、利益、风险、绩效等方法对制度创新进行分析、评估。只有充分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的框架设计和实施方法, 制度体系模型的建构才真正具有可操作性。

在需要时创新。当代,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过程中, 由于制度的匮乏, 行为的失范, 往往导致市场失灵, 产生了制度期望。创新来源于需要, 如民营资本进入教育行业, 就是教育领域自身发展的需要。创新时, 要减少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

在关键处创新。如科技部提出实施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 就是针对入世后科技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流失现象有可能加剧, 知识产权保护薄弱和技术标准化建设滞后, 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受制于人而制定的。这是我国当代制度创新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从薄弱环节创新。针对某些制度效率下降, 要进行制度分析, 找出其中缺陷, 努力解决瓶颈问题, 如农业、高技术等领域的制度创新。

在结合处创新。主要是新旧制度的结合。如新《合同法》, 就是对过去三个旧“合同法”的总结和提高;在此基础上, 针对国际贸易频繁等实际情况, 预留了制度发展的广阔空间。

在优化系统处创新。如服务组织与制度, 特别是中介服务体系、担保机制、投融资机构等。当代社会的发展, 使服务业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部门和极为重要的产业, 而这正是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的行业, 是制度创新的热点领域。

上一篇:糖尿病手足溃疡下一篇: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