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

2024-07-01

计划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共7篇)

篇1:计划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

1、计划分配率=备案料件金额/备案成品金额实际每月退税时按此比例进行核算退税额

2、实际分配率=(实际进料金额-退运金额)/实际出口金额

3、调整。

实际分配率>计划分配率,则表示实际进口料件的比例大于备案的料件比例,也即保税进料部分越多,则表示企业原申报的退税比例偏高,故应进行补税。

实际分配率<计划分配率,国税将按差异比例进行调整和退税。但一个前提,企业应有留抵税(进项税)在帐户中,如无则不予再退。(退税的原则是对于企业缴纳的进项税进行退税)

以上计划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的是否准确,影响到企业的每月退税核算,为减少后续的调整,对此越接近越好。

实际分配率<计划分配率,则表示实际进口料件的比例小于备案的料件比例,也即保税进料部分越少,则表示企业原申报的退税比例偏高,故应进行补税。

实际分配率>计划分配率,将按差异比例进行调整和退税。

如果实际分配率<计划分配率,则表示实际进口的料件比例小于备案料件比例,也即实际国内料件或增值部分的比例大于原备案的比例,而原备案是按计划分配率进行核算免抵退税额的,故实际上应该享受更多的退税额,不应该再进行补税!用另外一位会员发的帖子来简单模拟计算和了解一下免抵退。

假定:某公司当期进口保税料件1000万,国内购买料件1000万,保税出口成品2000万,内销产品500万,出口退税率为13%。

(一)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假定: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1000万*(17%-13%)=40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0万*(17%-13%)-40万=40万

(二)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假定:

当期应纳税额=500万*17%-(1000*17%-40万)-20万=85万-130万-20万=-65万

(三)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假定:免抵退税额抵减额=1000万*13%=130万

免抵退税额=2000万*13%-130万=130万

(四)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假定: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65万<130万),当期应退税额=65万

当期免抵税额=130万-65万=65万

因为以上是假定知道当期的实际保税进口额,实际中当月申报退税,是不知道进口的确切数据,故需要用一个计划分配率来进行核算。以上进口保税1000万,出口保税2000万,假定备案手册时不知道比例,而假定为进口/出口保税金额=40%,那么对于免抵退的计算会有怎样的影响?可以进行试算,来最后验证分配率的影响问题。

這個在手冊辦理時要注意的,盡量偏高一點,因為從2010年底開始涉及到城建稅之類的,這個如果分配率太低,到時財務根據這個交納城建稅時,就會交的比較高,高出部分稅務不會退,但低交的話,到時會要求補交的~~~

篇2:计划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

丛匀华

《乘法交换率和结合率、乘法分配率》是学生所接触的第一节数量关系的变化规律教学课,这是一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难于理解的内容。

在学习《乘法交换率和结合率、乘法分配率》之前,学生所学的计算法则就是四则运算,象这样数量之间的等量转换还是第一次见到,并且,数字相对于习惯形象思维的中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数字之间的关系,学生很难理解。

在教学这一课内容时,我采用了直观呈现,对比研究的教学方法。出示了大量的例题让学生去对比,然后发现规律并进行总结。由于有了直观可视的例题,学生们可将对数字的抽象思考建立在形象实例的基础上,所以,学生们很快发现了例题中共同的规律,并总结如下:乘法交换率,因数不变,因数的位置交换,所得的积不变;乘法分配率,因数相同,算理不同,得数相同。

得出规律后,我又让学生根据规律完成例题的变换,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写出来,并且能够准确地说出算理。由此,我断定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这几个法则。但是到了做练习的时候,我才发现很多学生根本不会运用所学的规律。例如:25×7×4,学生把它变成25×(7×4);125×25×4×8写成(125×4)×25×8。学生们写出这样的算式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对于运算规律不熟练,另一个就是不知道怎样寻找使算式简便的途径,就象这两个算式,学生们就是因为不知道25×4=100,125×8=1000,他们虽然运用了交换率和结合率,但是并没有达到使计算简便的目的。于是,我及时给学生补充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熟悉几个常用的数字相乘的结果,很快学生们就能够自如地寻找匹配的数字相结合,使计算变得简便。

乘法分配率的教学同样是遇到了学生知道规律但是不会运用的问题。这一次原因主要是学生们对算理不熟悉,找不到相关的变量。如:24×73+27×24学生会写成73×(24+27);125×(8+17)写成125×8+17。针对这些问题,我一方面对学生加强引导,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算理,另一方面准备了大量的习题给学生训练。练习时,为增强学生的记忆,我将练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练习去括号;第二部分练习添括号;第三部分混合练习。目前,这一内容的练习还在进行中,练习的效果有待观察。

篇3:计划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

产量比例法、生产工时比例法、机械工时比例法是较为常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其分配的思路基本一致,就是将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按照比例分配计入到各种产品的成本中,“制造费用”账户月末无余额。但是对于受气候、环境、农业等影响的季节性企业,如建材、电器等行业,在一年四季的生产中,具有明显的旺季和淡季,如果仍然用常用方法来分配,具有明显的不适用性,以下用案例来说明。

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C1、C2两种产品,该车间2011年度各月份生产的产量和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金额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C1产品一年中最高月产量是800只,最低月产量是30只,C2产品最高和最低月产量分别是700只和40只,这是典型的季节性生产的特点。

下面引用表1中3月份和7月份的数据,采用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来分析说明制造费用的分配情况。

从表2的制造费用分配情况显示,在季节性生产企业中采用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产量高的月份单位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少;反之,产量低的月份单位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多,如表2中3月份承担的制造费用是3元,而7月份承担的制造费用是10元,是3月份的三倍多,两个月份的单位成本相差甚远。

在实际中,产品市场售价不会变化较大,所以,这种分配方法会直接对企业利润产生较大影响。为了避免在季节性生产企业中因各月产品成本的较大波动而造成的影响,应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

二、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的实例应用

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指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按年度开始前确定的全年适用的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与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的差异,日常各月份不进行调整,到年末才进行调整。实际发生额大于计划分配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计划分配额,用红字冲减,或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车间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该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数÷年度各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

某月某种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当月该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

承上例:假定该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总额23 360元,产品C1、C2全年计划产量分别是4 000只和3 000只,单只产品的工时定额为C1产品5小时、C2产品4小时。制造费用分配过程如下:

(1) C1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4 000×5=20 000(小时),C2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3 000×4=12 000(小时)。

(2)年度计划分配率=23 360÷(20 000+12 000)=0.73(元/小时)。12个月制造费用的分配情况如表3所示。

(3)根据上述分配结果,3月末的会计分录为: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C1产品)2 555、———基本生产成本(C2产品)2 336;贷:制造费用4 891。

表3数据显示,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年末借方差异额705元,表示年度内累计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大于累计的分配转出额705元,是超过计划的预付费用,属于资产,需在年末调整计入12月份的产品成本,年末结平“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年末差异额分配在企业中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按全年已经承担制造费用比例(或按全年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年末差异额;二是将前11个月的累计差额并入12月份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中,再按本月各产品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承上例:假定该基本生产车间12月份产品生产工时是:C1产品1 400小时,C2产品1 030小时。

(5)制造费用年末差异额处理: (1) 按全年已经承担制造费用比例分配年末差异额。差异额分配率=705÷22 995=0.030 7, C1产品应分配的差异额=0.030 7×13 651=419.09(元),C2产品应分配的差异额=705-419.09=285.91(元)。 (2) 按产品生产工时比例分配12月份制造费用。12月份制造费用分配率=(-114+600)÷(1 400+1 030)=0.2(元/小时),C1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2×1 400=280(元),C2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2×1 030=206(元)。

综上所述,采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核算工作简便,特别适合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车间,因为它不受淡月和旺月产量相差悬殊的影响,从而不会使各月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忽高忽低,便于进行成本分析。但是,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计划工作水平高的企业,否则会影响制造费用分配的准确性。

摘要:在淡旺季明显的季节性生产企业中, 各月的生产量差别很大, 在分配制造费用时, 如果采用常用的比例分配方法分配, 就会造成产量低的月份单位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相当高, 造成淡旺季产品成本明显不合理。本文介绍了制造费用的特殊分配方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全面详细地阐述了该种方法的适用性和具体实例应用。

关键词:年度计划分配率,制造费用,淡旺季生产

参考文献

[1].于富生, 王俊生, 黎文珠.成本会计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程文忠, 李代文.成本会计.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8

篇4:“四步”学好分配率

一、创设情境

利用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学习,能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发现、感悟、体验数学规律,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数学内涵和算理。

教学时,教师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

情境一:冬天来了,农场主准备给长方形的鸡笼栅栏蒙上胶带。栅栏长72米,宽28米,需要买多少米胶带?

师: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生1:(72+28)×2

生2:72×2+28×2

师:同学们给出了两种办法。这个栅栏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选择其中的一个算式计算一下。(学生计算。)请选择第一个算式的同学,说出你的计算结果。

生3:栅栏的周长是200米。

师:谁选择的第二个算式,结果又是多少呢?

生4:我算的结果也是200米。

师:通过计算,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我能不能在两个算式之间写上“=”?

生5:可以。

师(板书):(72+28)×2=72×2+28×2

情境二:学校要换夏季校服了,上衣每件32元,裤子每件18元,四年级一班共64人,一共需要多少元?

师:这道题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结果是多少?

(学生计算,汇报。)

生1:我列的算式是32×64+18×64,结果是3200元。

师: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列的算式是(32+18)×64,结果也是3200元。

师: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同,说明这两个算式相等。

师(板书):(32+18)×64=32×64+18×64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等式,你有怎样的发现?

生3:可能有规律。

师:真的有规律吗?

教师创设了求长方形的周长和学校买校服的情境,并提出“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的问题。学生很快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轻而易举地得出两式相等的结论。在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尝试用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进行计算,这样既有利于他们发现新的规律,又有利于他们产生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数学体验。

二、趣味计算

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算理和形式。

1.交朋友法。8×(125+60)怎么算?125和60,打着伞一起去和8交朋友,8非常热情,它和125握握手,又和60握握手,多公平呀!125和60高兴地把伞都丢掉了。学生根据教师的叙述写出算式:8×(125+60)=8×125+8×60 。

2.分身有术法。99×23怎么算?99可以分身为(100-1)。学生根据这种思路写出算式:99×23=(100-1)×23=100×23-1×23。

3.乘“1”现身法。43×19+43 怎么算?43乘以1,现身为43 ×1,原式变成43×19+43×1。这样一变,计算就很简便了。

这些充满童趣的练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

三、梯度练习

教师要把握从易到难、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梯度,设计题型灵活、内容丰富、能够拓宽学生思维的习题,能提升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在正反两方面的练习中,充分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妙用。

第一步,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行对比,设计判断题和连线题。

1.火眼金睛判对错

56×(19+28)=56×19+28

64×64+36×64=(64+36)×64

32×(3×7)=32×7+32×3

2.思维敏捷连一连(把结果相同的两个式子连起来)

①(42+25+33)×26?????

①38×(99+1)?

②36×15-26×15????????

②(66+34)×66

③66×66+66×34??????

③42×26+25×26+33×26

④38×99+38×1?????? ??

④(36-26)×15

这两道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了乘法分配律,并且用心、细心,一般都能做对。

第二步,将顺向分配与逆向合成形式的运算进行对比练习。

师:相等的式子我们都找到了,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计算出它们的结果。

生1:我算的是(20+4)×25=20×25+4×25,结果是600。

师:你把两边的式子都计算了吗?

生2:没有,我是算的右边的那个式子。

师:你为什么没用左边的式子计算呢?

生2:右边的那个式子计算起来简单。

师:看来乘法分配律可以用来简便计算,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

生3:我算的是38×99+38=38×(99+1),结果是3800,我算的是右边的那个式子,右边的括号里是100,38×100好算。

师:大家来观察这个式子,这是我们发现的那个乘法分配律吗?

生4:不是。

生5:是,就是把它给倒过来用的。

师:是的,这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也可以用来简化计算。

第三步,变式和拓展。

师:有没有同学算的是36×15-26×15=(36-26)×15 ?

生1:有,结果是150,通过右边的式子计算出来的,很简便。

师:看了这个等式,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2:刚才做的都是带“+”的,可是这个是有“-”的。

师:看来乘法分配律还有新的内涵呢。

师(补充板书):(a-b)×c=a×c-b×c

师:有没有计算(42+25+33)×26=42×26+25×26+33×26这个等式的?

生3:我算了,结果是2600,用的是左边的那个式子。

师:看了它,你有什么想法?

生4:刚才我们做的都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这道题是三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师:如果是4个数,5个数,甚至于更多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还能用分配律吗?

生5:能。

第四步,设计典型习题多练、巧练,不断巩固知识。教师为此设计了以下习题,让学生合理选择并计算。

312×12+188×12

101×87

(53+47)×23

这组练习题的设计综合性、层次性强,特别是第2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既对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形式进行了练习,又做了适当的拓展,把学生引入到更广阔的数学探索空间,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

四、错题反思

做错题反映出学生认知上的障碍,教师指导学生对错题进行整理,并编制错题集,能促使他们自主纠错、反思和总结,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计算心态和习惯,还能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深化其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作者单位:荆门市实验小学)

实习编辑 孙爱蓉

篇5:计划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

新型柴油机为了满足越来越严苛的排放需求, 通常会在整机中布置废气再循环系统, 以降低排放物中氮氧化物的生成。普通的废气再循环系统通常由废气再循环阀、废气再循环进气管、废气再循环出气管等零件组成, 其功能主要是将包含高温富氧条件下产生的氮氧化物的废气再次引入进气系统中燃烧, 使燃烧最高温度降低, 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但是实际上受一般进气歧管的结构影响, 废气的引入与新鲜空气不能充分混合, 各缸EGR率的均匀性会很差, 这会导致EGR率高的气缸颗粒排放物增加, 而EGR率低的气缸氮氧化物排放升高, 最终导致柴油机的排放达不到设计要求, 这就失去了引入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意义。

1 CAE虚拟仿真分析

1.1 原方案A

1.2 边界条件设置

为分析EGR率各缸均匀性, 使用Fire软件建立管路CFD分析模型与一维整机性能分析模型 (GT-Power) 联合计算, 各接口处互为边界。

1.3 原方案分析结果

如下仿真结果显示, 在本模拟实验采取的工况点下:

a、原始进气管路的最大EGR率偏差为44.84%, 显然不能满足业内EGR率最大偏差小于10%的设计要求。

b、原始进气歧管在该工况下各缸EGR率分布非常不均匀, 且2、3缸EGR率明显大于1、4缸。从云图客观来看即是接入2、3缸处的歧管比接入1、4缸处的歧管颜色明显较深。这是由新鲜空气与再循环废气入射到进气管内的状态不同所致, 混合后的进气压力波在稳压腔内发生严重的干扰, 使得压力波产生叠加紊乱, 2、3缸入口处的湍动能较1、4缸入口处的大, 致使EGR气体随新鲜空气流入2、3缸内的量相比1、4缸要多, 从而使得2、3缸EGR率较1、4缸要高。

(EGR尾气分布云图中, 左边颜色条由下到上为EGR浓度逐渐递增的过程, 即顶端红色代表EGR率为1, 底端蓝色区域代表EGR率为0)

1.4 优化方案B

根据如上分析结果, 了解原方案A发动机各缸EGR率均匀性差异, 找出主要原因, 并指导进气歧管系统的改进设计工作。优化方案B相比原方案A在EGR出口管路末端加了一个“稳流腔”, 废气进入该腔室后有一个缓冲、稳流的效果, 通过壁面碰撞、反射, 更有利于与进气混合地更均匀。

1.5 优化方案B分析结果

a、优化后的进气管路B最大EGR率偏差仅为8.98%, 符合设计要求且优化效果非常明显。

b、改进后的管路B有利于EGR率的平均分配, 各缸EGR浓度没有太大的差异。

c、加入稳流腔与导流管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后, 进气管路内部气体的合成压力波相位与配气相位配合良好, 各缸进气端的气流湍动能相近, 再循环废气和新鲜空气混合的均匀度也较好。

2 物理实验验证

2.1 实验目的

a、仿真分析给出优化方案B, 根据优化方案B加工进气歧管实物进行试验验证。

b、判断优化后的进气歧管能否降低发动机的综合排放, 改善燃油经济性。

2.2 实验内容及准备

实验内容:EGR率均匀分配、排放及燃油经济性的试验。

2.3 实验结果

2.3.1 EGR率均匀分配试验结果

从如下实验结果, 可知:

a、三种工况点下, 采用原方案A管各气缸EGR率的最大偏差都在10%以上, 不满足设计要求, 尤其在中低转速工况点偏差更大。

b、采用优化方案B管后, 各气缸EGR率的最大偏差明显小于原方案A管, 且都在10%以内, 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c、试验证明, 优化方案B型进气歧管有利于各缸EGR率的均匀分配。

2.3.2 排放及燃油经济性试验结果

下柱状图所示为不同扭矩 (35NM、65NM、100NM) 、不同转速工况点下整机NOx的排

放。优化方案B管对NOx排放有所优化, 虽然整体的NOx减排不多, 但整机的NOx排放相比采用原方案A进气歧管在多数工况点都有不同程度地减少, 尤其在1200-1600r, 2000-2400r中、低转速区域, 这说明采用改良后的进气歧管对发动机氮氧化物的减排是有利的。

从如下实验结果可知, 优化方案B型进气歧管有利于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尤其在中、低转速区域, 燃油消耗率最大可节省12 g/kwh左右。

3 结语

无论是仿真分析还是物理实验都验证了优化后的进气歧管B的优良性能:

其一, 有利于EGR率在各气缸的均匀分配;

其二, 有利于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 改善燃油经济性。

本文通过CAE仿真分析与物理实验验证, 优化了进气歧管结构, 优化后方案B将废气再循环系统布置在进气歧管上, 从而使EGR阀可以直接安装在进气歧管上, 省去了废气再循环系统中的连接管路, 大大降低进气阻力, 使整机结构更紧凑, 节省了整机布置空间。而EGR导流通道与EGR废气混合接管的引入使废气与新鲜空气能够更充分的混合, 提高了各缸EGR率的均匀性, 整机排放中的氮氧化物排量将大大的减少, 最终整机排放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且此优化后的进气歧管已申请了实用型专利。

参考文献

篇6:计划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

一、线段的中点

如图, 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 有CA = CB =1/2AB. 学习这个知识时,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乘法分配律这样理解:把点C当成a, 点A与B当成b和c, 有C (A + B) = CA + CB. 即点A与点C搭配得线段CA, 点C与点B搭配得线段CB, CA = CB. 这样, 不必借助图形, 学生也可以轻而易举从已知中写出相等的线段. 例如:E是线段MN中点, 那么有哪两条线段相等?利用上述方法, 可以得到E (M+ N) = EM + EN. 即点E与点M搭配得线段EM, 点E与点N搭配得线段EN, EM = EN.

二、角的平分线

如图, 已知:DB是∠ABC的角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 有∠ABD=∠DBC=1/2∠ABC.我们对比乘法分配律来这样记忆:

射线DB与∠ABC有一个相同的字母B, 它是每个角的顶点字母.撇开顶点字母, 剩余字母D与A, C.利用乘法分配律有D (A+C) =DA+DC.即点D与点A搭配加上顶点B得∠DBA, 点D与点C搭配加上顶点字母B得∠DBC.所以有∠DBA=∠DBC.再举一个例子, PQ是∠MPN的角平分线, 则有哪两个角相等?不必画图也可以写出相等的两个角:首先, 射线PQ与∠MPN的相同字母P是顶点字母, P除外后余下Q与MN, 点Q与点M搭配加上顶点P得∠QPM, 点Q与点N搭配加上顶点字母P得∠QPN.所以有∠QPM=∠QPN.

三、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如图, 如果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P在直线l上线段AB外一点, 那么有PA=PB.对比乘法分配律可以这样记忆:P (A+B) =PA+PB.亦即点P与点A搭配得线段PA, 点P与点B搭配得线段PB, PA=PB.

四、在垂径定理中的应用

右图, CD是⊙O的直径, AB是弦.如果CD⊥AB, 则有.

参照乘法分配律, 我们可以这样记忆: (A+B) C=AC+BC; (A+B) D=AD+BD.

点A与点C搭配得弧AC, 点B与点C搭配得弧BC, .

点A与点D搭配得弧AD, 点B与点D搭配得弧BD, .

篇7:计划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地概况

本研究试验地点位于贵州大学南区, 供试土壤为黄色壤土, 有机质含量为6.50克/千克, 全氮0.328%, 全磷0.906克/千克, 全钾30.5克/千克, 碱解氮9.02毫克/千克, 速效磷193毫克/千克, 速效钾85.5毫克/千克, p H值7.03, 最大土壤持水量为58.0%。

水、氮、磷、钾耦合试验在贵州大学南区的防雨棚内进行。供试玉米品种为安单136号, 2006年5月10日播种, 2006年5月19日出苗, 玉米整个生长期严格控制土壤含水量, 并于2006年7月19日进行拔节期采样, 测定拔节期各个处理的植株根茎叶的养分含量。

2. 试验设计

盆栽试验方案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 (34) 正交设计, 总处理数为9个 (见表1) , 各处理重复3次。除灌水量和施肥量按照上述处理实施以外, 其余管理措施应相对一致, 试盆置于防雨棚内。

3. 测定方法

植株氮磷钾采用硫酸双氧水消煮:植株氮--凯氏定氮法;植株磷--钒钼黄比色法;植株钾--火焰光度法。

二、结果与分析

1. 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对拔节期玉米氮含量分配率的影响 (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拔节期玉米总氮素累积量在0.116~0.446克之间, 其中最小为处理1 (N1P1K1W1) , 最大为处理8 (N3P2K1W3) 。

拔节期玉米根含氮量分配率在7.41%~16.53%之间, 根含氮量分配率最小为处理6 (N2P3K1W2) , 最大为处理1 (N1P1K1W1) , 其根含氮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10.71%。

茎含氮量分配率在25.02%~46.44%之间, 茎含氮量分配率最小为处理9 (N3P3K2W1) , 最大为处理4 (N2P1K2W3) , 其茎含氮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36.27%。叶含氮量分配率在41.79%~66.24%之间, 叶含氮量分配率最小为处理4 (N2P1K2W3) , 最大为处理9 (N3P3K2W1) , 其叶含氮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53.01%。

2. 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对拔节期玉米磷含量分配率的影响 (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拔节期玉米总磷素累积量在0.031~0.102克之间, 其中最小为处理1 (N1P1K1W1) , 最大为处理8 (N3P2K1W3) 。

拔节期玉米根含磷量分配率在4.94%~11.29%之间, 根含磷量分配率最小为处理7 (N3P1K3W2) , 最大为处理1 (N1P1K1W1) , 其根含磷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7.15%。

茎含磷量分配率在15.67%~35.58%之间, 茎含磷量分配率最小为处理9 (N3P3K2W1) , 最大为处理6 (N2P3K1W2) , 其茎含磷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28.09%。

叶含磷量分配率在58.03%~78.09%之间, 叶含磷量分配率最小为处理1 (N1P1K1W1) , 最大为处理9 (N3P3K2W1) , 其叶含磷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64.76%。

3. 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对拔节期玉米钾含量分配率的影响 (表4)

由表4可以看出, 拔节期玉米总钾素累积量在0.577~1.959g之间, 其中最小为处理1 (N1P1K1W1) , 最大为处理8 (N3P2K1W3) 。

拔节期玉米根含钾量分配率在3.27%~8.45%之间, 根含钾量分配率最小为处理6 (N2P3K1W2) , 最大为处理4 (N2P1K2W3) , 其根含钾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5.66%。

茎含钾量分配率在35.77%~54.47%之间, 茎含钾量分配率最小为处理9 (N3P3K2W1) , 最大为处理6 (N2P3K1W2) , 其茎含钾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45.05%。

叶含钾量分配率在42.26%~58.78%之间, 叶含钾量分配率最小为处理6 (N2P3K1W2) , 最大为处理9 (N3P3K2W1) , 其叶含钾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49.29%。

三、结论

1.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 玉米在拔节期植株氮、磷、钾累积量最小值均为处理1 (N1P1K1W1) , 最大均为处理8 (N3P2K1W3) , 由此可以得出, 拔节期玉米养分累积量在低氮低磷低钾低水条件下, 生长受到抑制, 植株生长发育缓慢, 故其养分累积量最小。在高氮中磷低钾高水条件下, 植株水分养分配比达到最佳效果, 养分累积量最大, 在高氮高水条件下, 其磷和钾的累积量也达到最大, 在水肥耦合条件下, 可能氮会促进植株对磷和钾的吸收, 氮对磷、钾的吸收具有协同效应。

2.该试验表明, 玉米在拔节期根含氮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10.71%, 茎含氮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36.27%, 叶含氮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53.01%, 玉米拔节期根、茎、叶氮累积量分配率比例为1:3.39:4.95。

3.该试验表明, 玉米在拔节期根含磷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7.15%, 茎含磷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28.09%, 叶含磷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64.76%, 玉米拔节期根、茎、叶磷累积量分配率比例为1:3.93:9.06。

4.该试验表明, 玉米在拔节期根含钾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5.66%, 茎含钾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45.05%, 叶含钾量分配率的平均值为49.29%, 玉米拔节期根、茎、叶钾累积量分配率比例为1:7.96:8.71。

5.该试验表明, 玉米在拔节期其氮、磷、钾累积量分配率均呈现为叶养分累积分配率>茎养分累积分配率>根养分累积分配率。

摘要: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 玉米在拔节期植株氮、磷、钾累积量最小值均为处理1 (N1P1K1W1) , 最大均为处理8 (N3P2K1W3) ;氮对磷、钾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 氮对磷、钾的吸收为协同效应;玉米拔节期根、茎、叶氮累积量分配率比例为1:3.39:4.95, 拔节期根、茎、叶磷累积量分配率比例为1:3.93:9.06, 拔节期根、茎、叶钾累积量分配率比例为1:7.96:8.71;玉米在拔节期其氮、磷、钾累积量分配率均呈现为叶养分累积分配率>茎养分累积分配率>根养分累积分配率。

上一篇:2018年中国锂电池设备行业调研报告-GGII(第五版)-目录-032下一篇:龙街二中2012学年度年终考核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