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制度问题

2024-04-19

分配制度问题(共8篇)

篇1:分配制度问题

B题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问题

为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科学合理配置学校人力资源,不断提高教职工队伍的素质,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2007]59号),[2009]40号)〔2010〕6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关于<工作实施方案>的批复》(党组字校实际情况,于2010年1月1但是也发现了一些诸如导致教致使教学秩序混乱、质量下滑等.”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绩考核体系和评价机的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3关于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附件4教学科研工作业

2.请你分析附件6和附件7中各类人员上岗的条件及需要完成的任务难易程度,并为学校职能部门提出一些建议。

3.工学院管理部门需要每年对教职工进行考核,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评选出考核优秀人员(2010年、2011年考核优秀率不超过13%,2012年考核优秀率不超过18%),并确定聘期(2010-2012年)考核优秀人员。

4.根据附件2和附件5的相关规定及上一聘期的工作业绩,确定工学院教职工新一聘期的聘任岗位,并指出与上一聘期所聘岗位的关联性。

篇2:分配制度问题

考试得分

单选题 正确

1.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共同作用驱动的。

1.2.3.4.A 消费、内部贸易、出口贸易

B 投资、消费、出口贸易

C 融资、内部贸易、出口贸易

D 融资、消费、出口贸易

正确

2.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究竟是“国富民强”还是“民富国强”?

1.2.A 国富民强

B 民富国强

错误

3.调整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于_____。

1.2.3.4.A 分配结构调整

B 调整城乡结构

C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D 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

错误

4.我们要实现经济转型,主要是通过_____调整: 1.2.3.4.A 需求结构

B 外需结构

C 投资结构

D 出口贸易

正确

5.第三次分配是指:

1.2.3.4.A 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B 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

C 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

D 社会福利

正确

6.再分配是指:

1.2.3.4.A 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B 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

C 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

D 社会福利

正确

7.第一次分配是指:

1.2.3.A 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B 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

C 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 4.D 社会福利

错误

8.我们说完善市场体制和竞争体制,必须加强对垄断行业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管。而必须监管的垄断特别是指:

1.2.3.4.A 行政性垄断 B 企业垄断 C 行业垄断

D 部门垄断

正确

9.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有益于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发展的。该论述:

1.2.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10.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_____。

1.2.3.4.A 保障就业

B 拉动内需

C 防止腐败

D 提高国民经济收入

正确

11.国民总收入分配的比例关系发生变化,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显著增加,居民收入比重出现____趋势。1.2.3.4.A 逐渐上升

B 逐渐下降

C 保持平稳

D 飞速提升

正确

12.经济的价值规律需要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环节环环相扣。要保持经济循环协调机制的形成,关键环节是______。

1.2.3.4.A 生产

B 流通

C 分配

D 消费

正确

13.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发布的关于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是:

1.2.3.4.A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B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C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D 《“十一五”扶贫相关规划》

正确

14.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循环协调机制形成,需要深化_____改革。

1.2.A 收入分配制度

B 经济制度 3.4.C 市场体制

D 社会体制

正确

15.“三驾马车”主要是指:_________。

1.2.3.4.A 消费、内部贸易、出口贸易

B 投资、消费、出口贸易

C 融资、内部贸易、出口贸易

篇3: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

关键词:参与分配人,平等主义,优先主义,破产制度

对于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制度的概念有很多不同意见, 《执行规定》第90条是对我国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制度的定义:“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 其全部或主要财产已被一个人民法院因执行确定金钱给付的生效法律文书而查封、扣押或冻结, 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或其他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 在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前, 对该被执行人已经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对该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

经过我在某县法院实习锻炼并对有关案件进行调查研究, 2005年到2010年该法院涉及多债权人执行同一被执行人的案件共有200余件, 主要涉及拖欠工程款和奶农的案件, 全部符合参与分配的条件, 适用了参与分配制度, 这些案件大部分得到了当事人和社会的认可, 节约了有限的执行资源, 但是由于一部分债权人因没有起诉或有执行依据但是没有申请执行抑或者在别的法院申请执行了, 但不知道该法院已制定分配方案而导致其没有参加到分配当中, 因而导致社会上也有些人认为法院只图自己省事, 不顾债权人的利益。参与分配的一个前提就是被执行人的可供执行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权,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有人分的多时, 别的债权人就必然会分的少的问题, 法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对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进行平衡, 如何对拥有不同身份的债权人的利益进行平衡就成为参与分配制度的关键问题。

1.参与分配债权人的范围

多个债权人对同一被执行人都拥有债权, 但并非所有的债权人都能在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 那么是否有权成为执行程序中的参与分配债权人应采用什么样的标准, 我国现行的最高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将是否取得执行依据作为取得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债权人的唯一条件。笔者认为这不利于最大程度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也不利于鼓励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行使申请执行的权利, 特别是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应该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因为高速的经济发展给了公平新的定义, 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公平已经不再“公平”了, 我个人一直相信在私法领域“没有绝对的公平, 只有绝对的效率。”[1]

1.1超过申请执行诉讼时效的债权人即使持有执行依据也不能成为参与分配债权人。很多债权人在取得执行依据后, 怠于行使申请执行权利, 待到他人申请执行时, 申请参与分配, 很多已经超过申请执行时效的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绕过了诉讼时效制度进入了执行程序, 使得申请执行时效制度形同虚设, 这显然不符合我国鼓励人们及时行使权利的原则。

1.2诉讼或仲裁中的债权人不应成为参与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的债权人。任何法律制度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都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权衡之后所做的选择。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快, 经济活动频繁, 倘若允许那些没有进入诉讼程序, 债权尚不确定的债权人成为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的债权人, 则容易导致因诉讼的不断出现和增加而无法实现分配, 按照现行法律提取争议数额也无法解决该问题, 因为每新增一件针对被执行人的诉讼就需要提取出一笔争议数额, 那么就会长时间的无法确定参与分配的可供执行财产具体数额, 也就无从按比例分配。例如该法院执行的被执行人郝某与28户奶农拖欠奶款案件, 尚有20多户奶农没有起诉, 倘若这20户奶农每隔几天起诉一个, 郝某的经济活动也不可能停止, 在这段时间里又会发生新的债权债务, 这会使分配方案为无休止的诉讼所累, 很长时间内无法确定分配方案。同样理由, 即使在诉讼中申请采取了保全措施的当事人因其债权处于不确定状态, 同样不能参与到执行程序的参与分配中。

有鉴于以上理由, 笔者认为应以持有执行依据并没有超过申请时效为对同一被执行人拥有债权的债权人成为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债权人的唯一依据。

2.分配方案制定中的若干问题

在确定了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债权人的范围后, 如何制定分配方案就成为我们所面临的第二个问题, 而该问题主要就是涉及一个是否给予一部分人优先权的问题。

参与分配制度可以溯源于罗马法。罗马法学家保罗《论告示》第59编指出:“当债权人中的一人要求控制债务人的财产时, 人们问:是否只有提出了要求的人才能够占有此财产?当只有一个人提出要求并且得到裁判官允许时, 这是否使所有债权人均有了占有财产的可能性?确切地说, 在裁判官允许占有之后, 这不被看作是对提出要求者的允许, 而被视为允许所有债权人占有财物”。[2]由此可见, 实行参与分配制度是解决该问题的最好办法, 而在有权分配的债权人之间应如何分配有限的财产则是我们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

2.1世界上主要国家关于该问题的立法选择。

2.1.1质权主义, 亦称优先主义[3]。

认为债权人因查封 (包括保全程序) 的先后而依次取得执行标的物的担保物权, 德国民事诉讼法采这种立法方式。

2.1.2分配主义, 亦称平等主义[4]。

认为债权人不因查封而取得执行标的物的优先权, 其他债权人得于执行程序终结前, 参与分配, 依其债权额之比例, 平均受偿。法国、意大利和日本采此种立法例。

2.1.3折衷主义, 亦称团体主义或混合主义[5]。

认为债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参与分配者, 得依债权额比例, 平均受偿, 并对该期限以后参与分配的债权人有优先权。瑞士民事诉讼法是这样规定的。

以上便是世界上主要国家关于该问题的立法选择, 不同的立法例反应了不同的国家在解决该问题时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平衡时的选择。我国应当选择混合主义, 该分配原则适合我国国情且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2.2在债权范围内我国应采平等主义。

我国目前禁止重复查封, 不具备适用优先主义的条件, 而且即使采取优先主义允许重复查封也无法保证在先申请的人能够优先查封, 因为根据对该法院近五年来执行程序中适用参与分配案件的分析, 被执行人财产的查封一部分是通过法院办案人调查获取其财产信息后查封的, 但办案人员调查范围一般仅限于辖区内, 更多的则是那些信息获取手段较多的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 法院办案人员查实后实施的查封。所以采用优先主义的情况下, 会使那些信息获取手段较少的申请执行人处于劣势, 而这部分人大多生活比较困难, 采取优先主义无疑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因此我认为在我国财产不透明的情况下, 采取优先主义的条件并不成熟。

2.3因物权而产生的优先权。

物权大于债权是一项为世界大部分国家所承认的基本原则, 所以如果在参与分配债权人中有债权人对查封扣押的可供执行财产享有物权, 则该债权人因此而享有优先权, 在享有物权优先权的债权人有多人的情况下, 根据取得物权的先后顺序及具体性质来确定物权优先权的顺序;如果参与分配的债权人以外的债权人对查封扣押的财产享有物权, 则可供执行财产的份额应为该财产的价值除去其所担保的价值。[6]

另外, 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 对物权的确认采取法定主义, 即只有在《物权法》上明确规定的物权才能被确认为物权, 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创立物权, 所以债权人不能因查封而当然取得对可供执行财产的物权。至于能否取得次于物权而优先于其他债权人的优先权, 已在上一部分给以否定。

由于法定优先权的项目是确定的, 且大部分需要登记, 所以在准备制定分配方案时应通知这些优先权人在一定期限内通过诉讼方式确定其优先权数额, 如其过期不行使权利, 则视为放弃该优先权。

2.4申请参与分配的时间应在分配方案公告期结束之日前。

人民法院在制定好分配方案后, 应当通过公告的形式公布分配方案, 否则容易导致一部分本应参与分配的债权人因不知道参与分配这一事项而无法行使其权利。具体做法应为法院在制定好分配方案后在全国性媒体 (如人民法院报) 上公布分配方案, 公告期借鉴企业破产公告期限定为3个月, 3个月内如有新的符合条件的参与分配债权人, 则重新制定分配方案, 公告期过后申请参与分配的一律不予受理。对于分配方案的救济途径, 我认为通过目前的执行异议诉讼途径已经能够很好的解决。

通过对该法院近五年的实践及物权理论分析, 我认为我国应采取混合主义, 即承认物权优先权和其他法定优先权的前提下在普通参与分配的债权人之间按债权比例分配。

3.执行程序中的参与分配与破产制度

被执行人可以分为企业法人和自然人, 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 当企业法人适用参与分配制度时与企业破产制度很相似, 但不同还是很明显的。与参与分配制度相比, 企业破产制度能够更好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 应把企业排除在参与分配制度的范围以外, 不应当由参与分配制度代替破产程序。

3.1参与分配制度对企业破产制度的影响。通过对参与分配制度和企业破产制度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参与分配制度中债权人的范围远比企业破产制度中债权人的范围要小, 而适用的分配原则基本相同, 这就好比只有一个蛋糕如果采取A方案来分的话只有10个人有资格分, 而采取B方案的话则有100个人有资格分, 结果不言而喻。所以参与分配制度无疑会导致有未过申请执行时效的当事人希望通过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制度来分得更多财产, 而不是破产程序。

3.2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制度的被执行人应限于自然人。之所以需要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制度, 我认为是我国没有个人破产制度所造成的, 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制度不过是个人破产制度建立之前的一个过渡制度而已。企业破产制度已经建立, 而且比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制度更成熟、更便于操作而且更为社会所承认, 我们为什么要舍弃企业破产制度而采用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制度呢?

3.3采取优先主义而迫使债权人提起破产程序无必要。采取优先主义而迫使那些查封在后的债权人来提起破产程序, 我认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理由是我们已经有了企业破产法, 债权人如果想实现其权益完全可以通过企业破产程序来实现, 如果采取倒逼的做法, 会导致一些本来可以通过一些经营手段来改变资不抵债的局面的企业被逼的只有破产, 这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执行工作六个理念中的“生道执行”理念, 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 在没有个人破产制度的现阶段, 我国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的债权人应限于取得执行依据且未过申请执行时效的债权人, 制定分配方案应采取混合主义, 申请参与分配的时间应定在分配方案公告结束之日, 执行程序参与分配制度的被执行人应限于自然人。以上为本人结合在法院的实习经历所做的一些粗浅的分析, 其中不妥之处, 望指正。

参考文献

[1]江伟.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115。

[2]谭秋桂.民事执行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47。

[3]邹川宁.民事强制执行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89。

[4]汤维建.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66。

[5]朱清华.民事执行若干问题思考[J].大众商务, 2010 (8) :13。

篇4:分配制度问题

关键词:收入分配制度;问题;包容性增长;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87-02

一、我国现行主要收入分配制度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础上,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种分配制度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货币收入。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职工持股、法人持股以及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合营等形式纷繁多样,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成为收入分配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依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生产要素大概分两类: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是人的劳动,包括从事生产劳动中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二、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收入分配制度应该是包容性的,既要做到和谐又要能够可持续,既注重经济增长,又注重群众公平参与,共享成果,协调公平与效率。和谐社会的核心本质是社会公平,解决社会各方面收入公平分配的问题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和谐增长的关键。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虽然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但是时代在进步,实践不断检验分配制度的可行性和执行性,分配制度还存在不健全、不完善,不能与时俱进,对社会不同阶层群众的收入制度不具有针对性,无法实现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未能依对象具体化实现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基于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职工而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非国有企业比重越来越大,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制度优势无法普及大众,实现包容性增长。我国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职工不属于低收入阶层,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反而因为收入分配制度中未能明确规定奖金、补贴占工资的比例及高管薪酬,使其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不利因素。尽管有些国企经营亏损,但高管们依旧拿着高额薪水,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收入分配制度未能具体详尽地规定高层管理薪酬,才使位高权重者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存在收入与劳动不相称的现象。

政府公职人员的工资也不在按劳分配的范畴。公务员的福利、“三公”消费的不公开、寻租活动的泛滥等原因,使得公务员的实际收入畸形偏高。又因公务员的工作效率没有显著提高,人们对其印象停留在社会中盛传的“一份报纸一杯茶、一靠背椅一整天”的状态。批判公务员的慵懒无效态度和升温的报考公务员的趋势的矛盾现象存在,是因为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完善、不具体造成的。

按劳分配未能提高农民的低收入。收入分配制度未能在体制上保障农民收入,刺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给从事农业的民众以未来生活更美好的希望。农业补贴是保障农民收入的一个方面,但其力度较小。如给农民定性为国家职工,给予其体制上的固定基本收入,就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激励有知识、有活力的年轻人从事该行业,实现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增长。

2.与收入分配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使多种分配方式的实现具有制度保障,然而我国缺失配套的法律法规,使得分配秩序紊乱。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收入分配制度未能及时的制定民企、私营的职工或临时工的最低工资,为其基本生活提供制度上的保障。非国有的民营、私企的职工属于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特别缺乏法律、制度保护。现阶段我国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和社会保障的缺失,存在劳动时间超长、工作环境差、安全无保障、工资过低甚至拖欠工资的现象。因为收入分配制度未能提及此方面,使部分人的所得与付出严重不对等。

由于在户籍制度存在监管缺失,使得部分高收入者创建户口来投机房产,以倒卖或租赁方式获取不法收入。低收入者无法拥有住房,高收入者存在多数房产的不公平现象,危害社会和谐。要实现社会的包容性增长,户籍管理应该从严,接受社会监督。

税收制度中个人所得税比重过小且累计差额税率不明显,房产税未能有效执行,遗产税、赠予税还未开征,使得高收入者逃避进行二次分配,不利于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调节,平衡收入差距,二次分配缺乏效率。

在法律监管方面,高收入者的收入中非法收入、灰色收入占较大比重,法律政策未能进行有效约束和强硬处罚措施,也造成税收政策无法公平调节收入分配。

3.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

经济社会的和谐增长受到来自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威胁。收入分配秩序的不规范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变得更难。

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总收入比重降低;高收入者不仅工资收入高于低收入者,其灰色及隐形收入、非法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也较大。低收入者收入来源单一,以工资为主且工资又很低,享有的社会保障也少。二次分配中,税收制度方面的调节收入差距的效果不明显,未能惠及低收入者。三次分配中,高收入者未能自发投入社会慈善事业,是道德教育和政策辅助方面的缺失,法律也未能从根本上提供硬性保障,道德底线存在法律边缘模糊化。

另外城乡收入的悬殊差距,行业间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和谐可持续增长受到严重制约。

三、完善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策略选择

1.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给予市场足够的灵活性

初次分配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对经营收入的直接分配,是社会成员的劳动力投入或生产要素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直接回报。

实现公平正义、机会均等、共享成果的经济包容性增长,首先,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行业监管和行业限制,加强公益性国企产品的成本控制;依据市场供给需求增加对国企资源配置的透明度;采取企业问责制,明确国企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国企高管薪酬管理,建立职能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综合考虑企业业绩和可持续发展,建全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对等的薪酬制度;限制高利润国企高管过高收入,使其薪资增幅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依据工龄与绩效,合理增加普通员工薪资,缩小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差距。改变国有企业职工聘用血统化倾向,增透聘用机制,消除工作机会不平等,信息不公开现象。

其次,深化非国有企业改革。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情况,适时调整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从市场需求、工会建设、政府指导及媒体监督等方面改善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现象。采取工资集体协商性,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制,以市场需求与政府控制结合,缩小区域、城乡、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将高收入区域、行业和人群利润向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区域及弱势群体转移。建立企业工资预存制度,一旦发现企业有潜在破产或运行危机,及时冻结企业工资资产,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

再次,深化机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完善公务员薪资制度,健全公务员及亲属财产公开制度,防范企业向政府寻租、权钱交易,扰乱收入分配秩序。实行社会平均工资标准,适时提高基层公务员薪资标准,对偏远地区,扶持行业工作的公务员提高补贴,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分配标准。薪资福利与政府扶持双向引导人才流动,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此外,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政府扶持有利于充分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减税政策。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如技术支持和创新补贴。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暂时结构性失业,政府可通过加大企业对失业人员的培训补贴应对。

2.二次分配应结合客观实际合理有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的合理性,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实现公平正义,共享成果。在税制方面,提高个人所得税在税收制度中的份额,以家庭为纳税单位,实施由据家庭收入高低依次减少的差额税率,使中高收入以上的家庭承担更多责任。减少易于转嫁的间接税比重,对高消费产品和奢侈品进行价内税和价外税结合征收。对水电燃料费用及耗能产品消费实行阶梯式定价,避免富人阶级搭便车。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予税,调节贫富收入差距,初实行阶段可采用低税率,避免相关利益集团的强烈抵触和偷逃税行为,待条件时机成熟加大税率标准。对高收入国企应收取的高额暴利税,使其成为社会保障支出的收入来源。

在财政支出方面,加大偏远地区,特别是农村县镇的基础教育支出和社保支出;定期对农民进行科学耕种指导培训,引进市场需求良好的增收品种,国家提供技术支持,避免劳动资源利用率的低效率。扩大农村医保的报销比例和医保药品的种类,依据农民常年劳作特点对农民易发的劳作病给予就医优惠补贴。增加运动设施建设,丰富文娱生活,间接减轻财政在医疗支出方面的压力。

3.三次分配注重监管与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并做到公开透明

完善慈善基金组织建设,及时将善款用到需要帮助的人群,使其感受到社会的人文关怀。引导富人阶层的社会捐助,减少社会的仇富情绪和对立情绪。红会因“郭美美事件”引发大众对慈善组织的关注,汶川地震中善款去处不明、雅安地震中援助不利使大众失去对慈善组织救助社会的信心。

应加强慈善机构的立法制度和财务监管,提高慈善组织的进入门栏,完善其法人地位,承担捐助人的委托责任,政府财政监管和媒体大众舆论监督,公开每笔善款的用途去处及慈善组织内部的管理开支情况。将慈善基金组织推向市场,完善体制建设和服务质量,在阳光下进行优胜劣汰,对滥用善款,效率低下的组织给予取缔。

参考文献:

[1]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w

gk/2013-02/05/content_2327531.htm.2013-02-05.

[2]张妍.促进收入公平的税收政策研究[J].特区经济研究,2011,(1):277-278.

[3]张志元.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税收调控问题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2,(3):7-10.

篇5:分配制度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是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举行专门会议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特别是最近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建设的主要标准。本文主要论述分配制度在和谐社会会中的重要意义,对我国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及建设性意见。

一、充分认识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意义

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基本可以概括为财富的创造与分配的互动过程,财富如何被创造与分配,是社会进步水平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国民收入作为财富“流量”的概念,如何被分配,不仅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体经济效率和社会财富增长。一个分配相对公平、合理的社会,能够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热情,并使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反之,则会造成社会利益格局失衡,抑制社会财富的增长潜能,并且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其核心内容是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关系,形成与集体、企业和个人劳动成果相联系的新型分配关系。分配关系的改革极大调动了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扭转了物质紧缺的局面,同时也为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被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至此,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分配关系改革和调整的基本方向。显然,无论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都以承认“要素”贡献客观上存在差异为前提,并且必然承认由这种差异带来的分配差距的合理性

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条件下,由于个人、群体创造财富的能力不同,必然产生一定的收入差距,这是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如果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社会大多数成员不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不仅会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尖锐化,而且也会抑制经济增长。因此,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并不是要消灭差距,而是要有效抑制不合理的差距,缓解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进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三大问题

一、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

从收入法核算的GDP看,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下降了12个百分点。在此期间,统计口径的调整,是其原因之一。即便考虑这一因素,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下降过快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

二、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收入差距明显偏大

城乡间、行业间、人群间收入差距扩大,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比较突出,也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中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城乡差距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行业间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除了行业特征和技术密集等合理因素外,当前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垄断因素导致的。

三、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占比偏低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一国发展水平的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以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主要公共服务为例,国际平均升幅达到13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保持相对稳定,而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分别大幅增加了4个和10.7个百分点。虽然经过近年持续加大投入,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仍然不足。我国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不足问题十分突出,在主要经济体中仅略高于印度的水平。我国政府教育支出总量尽管达到了较高水平,但也存在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由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总体不足,迫使居民用自身的收入来支付快速增长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支出,不仅挤压了居民的其他消费增长,而且强化了居民的谨慎预期,降低了居民消费倾向。归结起来,我国现有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有发展阶段、国际分工格局等方面的原因,但是体制性弊端是根本性原因。

一方面,初次分配过于“亲资本”,劳动者报酬占比总体偏低,而且行业间差别过大,使广大居民相对没有钱可花;另一方面,二次分配力度不足,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和社会安全网不健全,使得有钱也不敢花。

另外,由于对内开放不足,金融、电信、电力、石油等基础产业,教育、医疗、文化、出版等服务业,社会资本和民营经济依然难以进入,结构性供给不足问题同样突出。

对策:针对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的问题,“十二五”期间调整收入分配可以从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以及政府支出结构三个环节入手,并通过多种可选择的途径来实施。初次分配环节,可选择减少企业营业盈余和政府生产税净额,相应增加劳动者报酬和居民财产性收入,调整不同部门和不同产业间不合理的劳动者报酬。二次分配可扩展社会保障范围,适当提高企业,特别是政府负担的水平;减少政府向国有企业的资本转移,增加向居民的经常转移;调整非生产税税制,增加对居民的直接货币性补贴。政府支出调整环节,主要是增加政府消费中的实物转移,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针对目前存在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1.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一是继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二是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工资等分配工具,从制度设计上制定调节政策;三是从严规范个人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并依法实施分配行为全社会全过程的监督。

2.完善税收调节分配制度。一是通过直接、间接两种税收模式调节垄断行业超额利润,可考虑实行法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二是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计征办法;三是实行社会保障费改税。改依规交纳社会保险费为依法交纳社会保险税。

3.完善转移支付分配制度。综合利用财政、价格、利率分配工具,调节区域、城乡、阶层、群体间的分配差距,在制度层面上做出法律安排,以约束各层次主体的分配行为。明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年增长,困难领域、困难地区、困难群体与先进领域、先进地区、富裕阶层实现利益同步增长的政府法律责任,建立公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法律机制。参考文献: 2010年02月24日 来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10-02-24]作者:高尚全 针对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占比偏低的问题

1)完善政府财力分配制度。主要是通过政府财政分配行为调节政府间、区域间、城乡间、阶层间、群体间的分配差距。一是通过完善税制,不断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二是按照和谐社会的各项目标,依法制定,解决和谐社会的薄弱环节和发展中的利益失衡问题。三是建立转移支付财力规模增长机制和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保证增长的责任机制,从法律层面上明确各级政府财力用于区域、城乡、事业协调发展、缩小差距的转移支付财力比例。

2)完善社会保障分配制度。主要是进一步完善政府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和建立政府社会保障与公民商业保险协调机制。一是用法律形式规范社会保障资金的政府、法人、个人三方面来源以及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二是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统一险种的费基费率,调整统筹内外政策,从来源和发放两个环节建立起独立于企业事业之外的社保机制;三是建立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城乡低保对象支付水平与在职职工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协调增长机制,为不断缩小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间的分配差距提供制度机制保障;四是建立城乡低费率、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医疗、住房、取暖、就学救助体系,并作为保障内容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五是政府匹配财力引导商业保险进入弱势群体保障保险领域。建立财险、灾险、医疗保险三类险种与政府合作机制,运用政府和商险双重功能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从机制上避免因灾因病沦为社会底层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2010年02月24日 来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10-02-24]作者:高尚全

篇6:重大问题请示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为加强和规范紧急重大问题的处理,确保领导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妥善处置紧急重大问题,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或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项目部认认明确责任,保证安全质量、确保施工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经理部工程部、试验室和测量组。

第三章 请示报告主要内容

第一条 上级领导、部门交办的重要事项及完成情况; 第二条 项目部领导交办的重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第三条 下级请示、报告的重要事项; 第四条 突发事件、事故、问题; 第五条 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情况;

第六条 地质、水文等现场施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第七条 现场施工测量发生较大偏差; 第八条 现场质量出现严重问题; 第九条 需要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四章 请示程序及要求

第十条 项目部工作人员要做到事前有请示,事后有报告,保证领导对工作进展情况做到心中又数。

第十一条 实行逐级报告制度。请示报告要坚持分级负责,逐级报告的原则,凡属职权范围的工作,要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凡重大问题本人或本部门无权决定的,要逐级报告,不得超越权限;

第十二条 凡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由报告部门或个人用书面或其他形式报告,能事前报告的事宜要事前报告,事前无法报告的,事后应及时报告;

第十三条 重大突发事件或事故应紧急报告,无论什么事件,必须第一时间报告上级领导,一般事故要及时报告;可先用电话口头报告,然后再补报文字报告,来不及报送详细情况的,可先进行初报,然后根据事态进展和处理情况,随时进行续报;

第十四条 凡领导交办的事情,都必须坚决执行,认真落实,不打折扣,确实遇到困难应及时报告,不能有抵触行为;

第十五条 报告事项由受理人审批或请示有关领导后审批。急事及时批复,其他事项三天内批复,特殊情况或按规定需要上报事项由项目经理经会议研究确定。

第五章 请示报告形式

第十六条 口头形式:一般事宜口头通知即可

第十七条 书面形式:对于较严重问题,采用书面形式。第十八条 会议形式:每周进行交班会形式对现场的安全、质量、进度进行汇报。

第六章 纪律与监督 第十九条 上级负责人对下级报告的重要事项,属自身职责范围的要及时答复或处理,自身难以决断的,要及时上报,因自身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或应上报而没上报的,造成后果必须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二十条 报告人必须及时如实报告,并严格按批复意见办理,办理情况需向上级写出书面汇报或口头汇报。未按要求报告或未按批复意见办理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第二十一条 对一些影响施工全局的突发事件,本部门或当事人无论什么原因,没有及时上报而造成严重后果的,须追究分项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篇7:问题学生帮教制度

建立“问题学生”联系帮教制度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使各部分学生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并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的举措。为了树立全员育人的意识,学校决定对“问题学生”实施“温暖工程”,要求全校教师及职工(除班主任)每人认领1—2名“问题学生”,树立育人意识,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协助班主任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使良好的班风、校风跨上新台阶,体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真正使教师了解问题学生的真实情感,关心爱护问题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促使他们健康向上,刻苦学习,争做合格中学生。

一、上报学生及数量

(一)、条件及范围:

1、连续一学期班级德育量化末位学生;

2、有行为劣迹,班主任特别难于管理学生;

3、思想品德、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二)、数额

每班限报2-4名“问题学生”。

二、程序及要求:

(一)、程序

1、填表上报。由班主任提名,政教处审定,报学校德育处备案。

2、确定帮教对象。符合帮教条件者,由年级组长指定年级组老师或学校领导与“问题学生”结成“帮教对子”,每位领导或老师联系一至二名“问题学生”

3、实施帮教并做好记录。班主任和帮教老师将学生基本情况和家长的信息记入专项档案,以便追踪调查,教育。

4、记录跟踪。工作方式,以“谈话”式为主。通过谈话、家访调查等方式,了解“问题”原因,进行帮教跟踪。开展帮教工作。既要抓教育又要帮助其学习。

5、效果评估.(1)、“后进生”评估工作分两次进行,学期末初评,学年进行复评,以确定帮教效果。

(2)、“后进生”评估主要为二大部分:一是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其中,自尊、自律、自理方面有哪些变化,尚存在哪些不足。二是学习上的习惯,方法有哪些改变,学习成绩有哪些进步,哪些学科问题比较严重。

(二)、要求

1、班主任召开问题学生的家长会议,让家长了解帮教教师的帮教计划,并配合教师共同进行,采取适合帮教学生的形式如个别谈话、家访、和家长共同联系

2、每月至少找帮教对象谈两次话,并记录。

3、对“问题学生”帮教工作效果显著的老师和班主任给予充分肯定,并记入本人业务档案。

4、德育处及班主任一学期对帮教学生的帮教效果进行评定

“问题学生”的帮教主要放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及行为习惯改变上,并加强学习辅导。帮教时,先找出“问题”的原因,制订相应措施进行帮教。帮教中首先提高“问题学生”自尊心、自信心,逐步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锻炼”的目标。其中以“学会做人”为根本,做到“学会守纪,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劳动,学会自律”。要营造“后进生”转化的氛围,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真诚关怀热情帮助积极鼓励,给予信任,相信他们是可以进步的。因此,对待“问题学生”教育应做到:人格上尊重,政治上平等,生活上关怀,学习上帮助,纪律上从严。对“问题学生”思想教育应采用疏导的方式,帮教时应给予重点帮助,平时忌用有“后进生”的语言,家访时应多报告学生进步之处,从而创设“问题学生”进步的大环境。

篇8: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收入分配制度,分配方式,收入差距

作为人类社会最一般的经济范畴, 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分配问题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种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而且在于它能够揭示一定社会制度下各种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并反映出这种利益关系背后的各种决定因素。分配关系是否合理、分配制度是否有效, 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和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加速, 市场机制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计划分配方式, 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 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1、重新肯定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1978—1987年这一阶段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一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指明在现阶段并不具备实现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二是重新界定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 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引入和体现利益机制, 否定了在分配体制上的高度集中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三是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 并对分配理论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阶段分配改革的实践是以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的。

2、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 其他分配为辅

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前, 这一阶段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探索。一是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指出当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二是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三是在收入分配方面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 其中包括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在分配实践上, 首先是国有企业的工资改革, 其次是在分配形式上实行按要素分配的原则。

3、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992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前, 这一阶段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一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理论, 明确了分配体制改革的客观评判依据和最终实现目标。二是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就使分配体制的改革走上了一条既遵循宏观经济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三是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从而明确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地位, 是对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具体化。四是提出不断完善分配结构, 既要坚持效率优先, 促进经济发展, 又要兼顾公平, 促进社会稳定。在分配实践上, 国有企业的工资改革中提出了“两个低于”的原则。

4、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和明确按要素分配的模式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后, 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明确界定以及指出了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两个注重”原则。一是明确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是基本的生产要素, 同时也没有否认知识、资源、信息等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积极作用;二是明确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三是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作出了清晰的回答:“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发挥市场的作用, 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注重公平”, 实际上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 指出了贯彻这一原则的思路以及市场与政府在调节效率与公平的相互关系中应发挥的作用。

5、“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的分配模式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 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有一个重要亮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非常正式地回答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 即初次分配应该在维护公平的基础上更注重追求效率, 再分配则应该以维护公平为更重要的目标。报告明确提出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保护合法收入。这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将不仅来自工资, 国家还将创造条件增加百姓的多元化收入, 从而使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者, 这与报告提出的“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新要求相契合。

二、当前收入分配制度引发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必须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当前收入分配制度引发的问题

(1)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一些国有垄断行业的收入水平过高。这些是目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2) 分配不公。处于垄断性领域的企业中, 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造成企业内部的分配不公;而普通岗位的工资收入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 比其他行业同工种职工的收入高出很多, 因而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分配不公。此外, 分配不公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很严重, 表现为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3) 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国有单位的分配失控是造成分配秩序混乱的根源, 主要表现为分配规则的混乱、无序和资金渠道过多、过滥。国家垄断经营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差额利润, 并没有上缴国家财政或转为国有资本金, 而是直接或变相地转化为职工收入和福利, 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行政机关把通过财政以外的渠道获得的资金也转化为职工津贴、补贴等收入项目, 造成不同单位之间公务员的收入过分悬殊。

(4) 分配格局不合理。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正在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层很明显, 分配格局就像一个洋葱头, 这样的分配格局对保持社会稳定是极为不利的。应当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 对现有分配格局进行及时调整, 逐步形成纺锤型分配格局。

2、收入分配问题的成因分析

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具有决定性作用, 所以造成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深层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以投资为主导的需求拉动型经济增长格局中, 收入分配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有利于资本的形成, 从而为投资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本流。我国近年的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遵循这种方式。这突出表现在:一是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上, 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二是在居民收入分配的结构中, 财富迅速地向有利于资本形成的投资者方面集中, 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城乡收入分配上, 财富迅速向有利于投资的城市集中;在全部居民储蓄中, 80%集中在城市。农村市场对工业化的支撑作用被忽视了, 这正是我国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

居民收入 (特别是农民收入) 的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 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不同阶层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必然使得消费对G D P增长的贡献份额连续大幅下滑。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坚持扩大内需方针, 重点扩大消费需求。”要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必须改革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 增加居民收入。

三、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建议

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对分配政策的调整上。调整分配政策不仅要改进不合理的地方, 而且要充分发挥其对不合理的分配格局进行调节的功能。尤其要通过再分配政策的导向和措施化解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造成的收入分配中的矛盾, 使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趋向和谐。政府的再分配政策是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主要途径, 具体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分配政策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

1、把逐步增加劳动收入的比重、减少资本收入的比重作为初次分配政策的主要内容

为了走共同富裕道路, 不宜过分强调按资分配的思想, 因为凭借对生产资料或资本的占有是获取剥削收入的必要条件。可以通过实行最低工资收入制度等措施来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收入, 从而提高国内消费水平, 达到由消费拉动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目的。

2、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要内容

当前社会低收入群体的面比较广、人数比较多, 这是造成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这一状况不能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地得到解决, 只有通过政府的再分配途径, 在政策上给予各种优惠和倾斜, 使其能够通过非市场途径获得一部分收入。这既体现了政府对低收入群体的关心和照顾, 也缩小了社会范围的收入差距。

3、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中之重

由于农业始终处于弱势产业的地位, 农民也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 通过市场规律的作用和力量来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以来农民被排除在再分配政策的范围之外, 政府应采取减免税收和给予更多财政补贴的双重政策,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把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纳入再分配政策的范畴

通过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来缩小社会收入的差距, 是各国普遍采用的调节方法。要将其纳入再分配政策的范畴, 除了要出台更加科学合理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外, 还要对一些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开征特别税, 使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经过再分配政策调节以后有较明显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作云、陆燕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体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卫兴华:怎样认识和把握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J].新视野, 2003 (5) .

[3]宗寒: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和前瞻[J].中国经济问题, 2007 (6) .

[4]高志任、邹文娇:新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及其动因分析[J].文史博览 (理论) , 2008 (3) .

上一篇:鸟和鱼的故事作文下一篇:聊书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