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毕业论文

2022-05-12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医学博士毕业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通过对博士毕业生相关数据和就业状况的分析,认为博士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博士毕业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和教育与社会的脱节等方面。

第一篇:医学博士毕业论文

世界一流医学院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 要 专业学位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统一,与学术学位教育的根本区别突出表现在其人才培养模式上。以世界一流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从培养目标、招生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构成、学位授予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比分析了其与医学博士学术学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专业学位 医学博士 培养模式

Cultivation Approach for Doctor of Medicine in World-class Medical Schools

——Take Harvard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as an example

ZHANG Xiufeng

(Department of College English,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当前,我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仍存在“学术化”和“同质化”的问题,有些医学院在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和医学学术学位教育方面采取趋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标准,甚至出现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照搬和套用医学学术学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象。祁国明等指出目前控制医学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和判断医学专业学位授予质量的手段仍偏重与专业理论知识和外语水平,而且很多机构仍然用原来医学学位或科学学位的做法和标准衡量医学专业学位,专业学位的含金量不够。汪洋等研究发现中山大学医学院等国内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没有完全脱离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临床能力训练的时间和资源不足、临床技能培训内容和考核规程欠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在课程体系结构、导师队伍组成、教学模式等人才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没有从根源上厘清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医学学术学位教育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影响了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保障和提升。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7月印发的《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质量”。

美国的医学教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医学院。为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医学院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为例,探究其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对比分析了其与医学博士学术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学位教育之间的根本区别,同时借鉴他国有益经验促进我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 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专业学位教育

哈佛大学医学院是美国一所著名的专业研究生院,目前拥有10个系和22个研究中心以及多家附属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开设有五种类型的医学教育学位项目。第一类是医学博士教育项目,其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医生,属于专业学位教育的类型;第二类是医学哲学博士教育项目,包括免疫学、神经学、病毒学等九个研究方向,其目标是培养医学研究人员,属于学术学位教育的类型;第三类是牙科博士教育项目,其目标是培养未来的牙科医生,属于专业学位教育的类型;第四类是医学硕士教育项目,属于学术学位教育的类型;第五类是生物工程硕士教育项目,属于专业学位教育的类型。从其学生构成情况可以看出,哈佛大学医学院主要开展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项目和医学博士学术学位教育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位类型和学生构成(2016-2017)

数据来源:https://hms.harvard.edu/about-hms/facts-figures#students.

2 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

下面将从培养目标、招生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构成、学位授予等六个方面对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同时,为了深刻理解专业学位教育和学术学位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根本差异,还将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与医学博士学术学位(免疫学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明晰二者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本质区别。

2.1 培养目标

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未来的医生” ,而免疫学医学博士学术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医学研究和医学学术的科学家,使其在免疫学研究方面做出贡献” 。

从中可以看出,二者在培养目标上有着鲜明的差异,医学博士培养更突出其职业性和实践性,而免疫学博士则更突出其研究性和学术性,培养目标的不同也导致二者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差异。

2.2 招生要求

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项目在招生时会综合考虑申请人的专业、学术、天赋、兴趣和背景等。申请人要求具有学士学位,有良好的生物和物理以及人文社科的学术背景,同时还必须参加统一的医学院入学考试((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简称为MCAT))。医学院统一入学考试鲜明地突出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专业性特征。

与之相比,免疫学医学博士一般要求申请人具有硕士学位或医学博士学位,最低要求为学士学位,无需参加医学院入学考试,而是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Graduate Records Examination,简称GRE),可见其更具学术性倾向。

2.3 课程体系

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项目的课程涵盖生物学、社会学、行为学和临床科学,是为期四年制的综合课程,包括先导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临床课程、高级选修课程等五类课程。

学生在入学之初会有两周的先导课程,主要包括集中的职业介绍、医学实践介绍以及在成长为合格的医师之前必经历程的介绍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信念。学生第一和第二学年的课程学习,主要是基础医学课程。其中,医学伦理与专业主义对培养学生的医师职业道德非常中重要。在第二年的下学期,学生开始从课堂学习阶段逐渐过渡至临床课程学习阶段。为顺利进入第三学年的学习,学生在第一、二年学习期间必须完成《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职业安全与卫生条例》等文件的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在第四年,学生开始以高级选修课的形式参与某些专门领域的学习,但其每一学期的选修课不能超过两门。同时,学生在第四年正式进入专业实习阶段,进入国内外的机构进行更高阶段的临床实习,为期24周,每学期12周。

从哈佛医学院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其课程设置兼顾了职业性和学术性,同时只有在高级课程或专业实习阶段才有更细的专业分化。例如,哈佛大学医学院开设的医患关系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其中课程I主要介绍采集病史时的交流技巧、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促使学生了解病人对疾病的感受并考察医患关系的特点,课程II着重培养临床见习开始时必需的临床技能和职业行为,课程III旨在培养学生对作为医生的职业认同,包括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如何为治疗的安全性和质量提供支持、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和伦理困境、如何使用自身反应和思考作为考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起点、练习如何告诉病人坏消息等;其所开设的免疫学、微生物学和病理学、精神病学课程等则有着鲜明的学术性,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此外,其医学伦理与专业主义课程更加突出其对学生未来从业的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重视。

与之不同的是,免疫学医学博士学位的课程从一开始就有较细的专业划分,而且课程有其突出的学术性和研究性,所有课程都围绕研究方法、博士论文写作和教学实习而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能力。

2.4 教学模式

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项目推行“新路径”教学模式(new pathway),即从问题出发、以病例为基础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辩能力,不断帮其积累临床经验。在第一、二学年,学生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外,还参与各种基于问题开展的学习,参加小组训练并辅之以实验课、讨论课及讲座学习。其中,小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病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讨论式学习,由学生主讲,需要学生到图书馆和利用网络资源去查询相关资料,从而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第一、二学年的基础专业课学习主要由具有教学职称的教师和基础医学学科的教师共同承担。第三、四学年为临床课程学习,学生要到哈佛医学院的附属教学医院直接参与患者照护的临床实践,这一阶段的临床学习主要由临床医学的教师承担,对学生实行一对一的学习指导。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多家附属医院作为医学临床实践基地,给哈佛医学院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机会和充足的临床实践资源。总之,在教室里、在讨论室里、在实验室里、在附属医院里,学生可以通过导师指导、小组讨论、课堂讲座以及临床实践等来学习医学领域的大量知识和经验,同时授课老师、临床指导老师、进行合作研究的研究者等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和加强其专业的学习、实践和研究,体现了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性和学术性的属性。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免疫学医学博士学位在教学上主要是研讨会和实验室研究的形式,而其专业实习和实践主要就是承担某门课程的助教教学工作,而非进行临床实习。

2.5 师资构成

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项目的包括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访问学者三种类型;按照等级排列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类别。除了绝大多数的专职教授和个别的专职副教授为终身职务之外,其他所有等级的教师通常为1年、3年和5年的聘期。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由基础教学的教师和临床教学的教师分别进行指导。除此之外,哈佛医学院教师队伍中还有一类教师,那就是住院医师以及医学博士后等人员,他们也有承担指导临床的任务。

与之相比,免疫学医学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的师资没有临床教学的教师,更多的都是研究型的指导教师,主要是指导学生的研究与论文写作。

2.6 学位授予

哈佛大學医学院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的授予条件包括完成规定的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以及临床实习、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这些考试包括第二学年的有关医患关系的考试,第三学年在临床经验课程之后的综合考试,还需通过美国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考试等,这些考试要求学生在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结束时全部完成并将考试结果报告给注册部门。其中,美国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包括三个级别,能否通过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第一级是学生能否升学的必要条件,而能否通过第一级和第二级考试是学生能否申请住院医生培训的必备条件,能否通过全部三个级别的考试则是学生能否获得医师执照的必需条件。这种把在校学习与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密切联系的制度充分体现了其职业性的属性,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该学位在毕业时对学生无论文写作的要求。医学博士学位的授予条件鲜明体现了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性,兼具职业性和学术性。

与之相比,免疫学医学博士在申请学位时要满足的学位申请条件包括完成免疫学专业的课程学习、完成实验室的轮换式学习、完成教学实习、通过博士预备资格考试、完成论文写作和通过答辩。可见与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相比,免疫学医学博士学位更加看重学位论文的写作和学生实验室研究的能力,突出其学术性,并且对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不做任何要求。

3 对我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启示

哈佛大学医学院作为世界一流的医学院,其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给我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带来很多有益经验,也给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予以很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我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厘清专业学位教育(如临床医学硕士)和学术学位教育(如医学科学硕士)之间的根本差异,从理论根源上解决我国目前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和其它专业学位教育中存在的“學术化”和“同质化”问题。专业学位教育兼具职业性和学术性,因为具有一定的学术性而与学术学位教育相联系,但又因为具有鲜明的职业性而与学术学位教育相区别。

其次,我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凸显专业学位的专业性,在其培养目标、招生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构成以及学位授予等环节要兼顾学术性和职业性,从而保障和提升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质量。例如,我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从事临床实践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为目标,那么在招生录取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坚持专业理论学习和研究与专业实践并重的原则,特别注重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临床实践机会;在教学模式上,将课堂讲授与研讨、模拟、案例教学、医院实习等形式有机结合;在师资方面,应实行多导师制,由多位导师分别负责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在学生整个学习期间应积极吸纳有经验的执业医师参与;在论文写作方面,可以保留传统的论文写作形式,但对论文内容要结合学生实际工作需要选择课题,应突出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应有的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并积极做好促进医学专业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后续推广和应用的保障,同时可以尝试用其它的专业实践形式来取代论文写作。

第三,我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应与医师执业资格认证进行对接。专业学位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了特定专业领域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否具备了进入专业领域开展专业实践的基本从业条件,取决于其能否顺利通过该领域的执业资格认证从而获得准入资格和执业资格。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资格认证的对接有利于引导专业学位教育依据行业准入要求进行培养内容的规划和培养质量的保障,有助于强化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用人需求的结合,从而更加突出专业学位教育不同于学术学位教育的专业性属性。例如,在医师执业资格准入方面,要严格执业医师的报考资格,只有经过医学院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人员才具有执业医师报考资格,以此保障和提升我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

第四,我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应进一步加大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的建设既要注重数量的增加,为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供充足的机会和资源,同时也要注重质量的提升,保障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质量。例如,在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中,对学生临床实践的时间和内容要有严格的规定和制度的保障,对学生临床实践的效果要有合理的评价标准和丰富的评价手段,对学生临床实践的师资要充分吸收那些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

课题来源: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准入资格关系的国际比较研究”(15JYC038)

作者:张秀峰

第二篇: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通过对博士毕业生相关数据和就业状况的分析,认为博士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博士毕业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和教育与社会的脱节等方面。有效应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需要通过博士毕业生个人认真准备、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和立法机关进行相关立法完善予以应对。

关键词:博士毕业生;就业难;困境;出路

DOI:10.13939/i.cnki.zgsc.2016.39.095

一、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则进一步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2015年4月27日国务院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中再次强调,“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由此可见,就业问题,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妥善处理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于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中,高校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则更是引起了社会的特别关注,也更应当从理论和现实的层面予以深入研究。这是因为,与本科、硕士毕业生相比,博士毕业生获得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位,被认为是知识精英阶层,如果连博士毕业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这在一个被认为具有“对知识充满尊重和敬畏”历史传统的国家,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其对社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也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因而更需要慎重对待。此外,如果说在前些年由于博士毕业生数量本身并不大,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仅属于“个例”,不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的话,那么,近些年博士毕业生“就业难”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据笔者的初步调查统计与实际调研,就在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招聘岗位来看,往往每个就业岗位都有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应聘竞争者。由此可见,博士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需要从经济和社会的层面进行分析并从法律的层面予以规范。

对于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可以从多个学科、角度和层面进行研究。例如,至少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法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都可以运用不同的研究工具从不同的视角分别展开。然而,从就业的“经济性”这一基本属性来看,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进行经济分析,更能揭示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之所在,因而也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从问题解决的路径来看,除了博士毕业生本人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予以应对之外,在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双重背景下,运用法律的方法和手段破解博士毕业生“就业難”问题,更能从社会的层面妥善应对。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从个人应对、相关政府部门促进与法律制度完善等三个层面对该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探寻解决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路径,很有必要对当前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唯有如此,才能准确提炼和把握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研究博士毕业生就业现状,则需要对我国博士毕业生的相关数据和就业去向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

(一)博士毕业生相关数据

关于博士毕业生的基本数据,主要包括毕业人数和当年招生人数两个指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2013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53139人,当年招生人数为70462人;2012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51713人,当年招生人数为68370人;2011年全国的博士毕业生人数为50289人,当年招生人数为65559人;2010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48987人,当年招生人数为63762人;2009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48658人,当年招生人数为61911人;2008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43759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9764人;200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41464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8022人;2006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36247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5955人;2005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27677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4794人;2004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23446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3284人。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统计局年鉴系列文献自2005年才开始对2004年的博士毕业生人数进行专门统计,之前是把博士毕业生人数与硕士研究生统一放到研究生这个项目下一并统计。这也侧面表明,大致在此之前的几年,我国博士毕业生人数开始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需要进行单独统计。因此,虽然2003年以及2003年之前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具体数字不详,但由以上2004年、2005年、2006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的人数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出,大致从2000年开始,全国博士招生人数开始增长,到200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又出现一个大的增长。例如,2004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23446人,2005年博士毕业生人数为27677人,而2006年博士毕业生人数则为36247人,增加了近万人,按照当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3年计算,2006年博士毕业生的增量应该是由于2003年博士研究生的扩招。

事实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包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统计的毕业和招生人数也可以看出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基本情况。例如,由其统计数据表明,1995年全国研究生(含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仅为51053人,而在2000年至2013年招生人数则分别为128484人、165197人、202611人、268925人、326286人、364831人、397925人、418612人、446422人、510953人、538177人、560168人、589673人、611381人。由此可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扩招应该在2000年左右,按照三年的基本年限,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急剧扩张应该在2003年左右。

(二)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与趋势

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群体不同,博士毕业生的传统就业渠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这是因为,从博士毕业生的角度来看,博士毕业生经受了多年的专业化教育,较为擅长研究工作,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更能发挥其特长和优势;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博士毕业生专业化程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需求较为一致。因此,长期以来,博士毕业生成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补充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博士毕业生就业的渠道也在逐步拓宽,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正如有学者指出,近年来博士毕业生选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攻读博士后的毕业生比例越来越低,毕业后选择进入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博士生越来越多,整个就业情況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此外,与高校毕业生中的其他群体不同,博士毕业生就业在取向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特点。有学者通过调研指出,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明显的区域聚集性、首选教学与科研工作、期望工资较高、对未来职业有较高定位。之所以出现区域聚集性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一般都在大城市;之所以首选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还是考虑到专业对口和研究优势的原因;之所以期望工资较高和对未来职业有较高定位,主要是因为博士毕业生作为学习成绩的优秀者,一般都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

(三)简要分析

通过以上简要的数据分析大致可以看出,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2006年之前的博士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应当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而在之后则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难”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从供求关系的基本层面进行分析,实际上,影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还有其他方面。例如,从宏观的层面来看,国家经济形势会对博士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微观的层面来看,博士毕业生各个方面的个体条件也会对其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此外,从博士毕业生就业的途径和取向来看,近些年来博士毕业生就业多元化是一大趋势。事实上,正是基于博士研究生的这种多元化就业的现实,为了舒缓当前博士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张力,就要及时调整培养方向,增加对应用型、专业型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我国当前的博士培养正在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期。

三、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体现与成因分析

本部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表现

如前所述,博士毕业生与其他毕业生群体相比,在就业方向和取向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工作岗位的期望更高。因此,博士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说博士毕业生在“找到”工作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而是指博士毕业生在找到与自己专业方向对口、薪资等方面的心理期望相匹配的工作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具体来讲,常见的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难”。与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相比,博士毕业生的专业更加细化,其专业特长是其就业的优势,同时也有可能构成其就业的劣势。因为专业细化则意味着其专业特长发挥的领域十分有限,因而在就业选择方面空间较小。而且事实上,对应的高层次专业研究岗位在整个人力市场上并不多见,这就大大限制了博士毕业生可选择的余地。当然,如果不考虑专业对口因素,博士毕业生寻找工作可能并不是那么困难。但是,在付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的情况下,博士毕业生放弃自己的专业特长显然并不是一个有利的选择。此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对口也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就业时应当考虑的重要方面。这就造成了博士毕业生寻找工作中在可选择范围方面大打折扣,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二是符合薪资期望的工作“难”。从博士毕业生的角度来看,攻读博士学位付出了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似乎应当得到更多的回报才对,这就导致了博士研究生在就业时对薪资的期望值较高。然而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成本最小化是其理性选择。因此,面对众多的毕业生求职者,多数用人单位会选择用工成本较低的本科毕业生或者硕士毕业生,而不是博士毕业生。这就使得博士毕业生在寻找符合薪资期望的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当然,如果博士毕业生愿意降低薪资预期,其就业恐怕也就相对较易。但问题在于,在已经付出了较多时间和金钱成本的情况下,又有多少博士毕业生能够坦然面对远远低于预期水平的薪资呢?

三是在一线城市寻找工作“难”。地域差异在整个博士毕业生就业中体现得特别明显。这与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一般坐落在一线城市(这一点与西方一些国家不同)这一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城市聚集了较多的学术资源,成为多数博士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此外,一线城市集聚了较多的公共资源,因而也成为博士毕业生竞争的焦点。近些年高校博士研究生的扩招更是加剧了这种竞争。相比而言,博士毕业生在三线、四线城市寻找工作则相对较为容易,在一些三线、四线城市,有些用人单位甚至通过提供较为优厚的待遇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是大龄女性博士毕业生“就业难”。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年龄和性别对于博士毕业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与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相比较而言,博士毕业生具有较为系统、专业的理论能力,但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也要远远大于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因此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也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在一些实务部门,用人单位更倾向于一些年龄较小,可塑性强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在一些城市,还对应届毕业生落户问题上设定了年龄方面的限制。因此,大龄博士毕业生,尤其是大龄女性博士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难免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分析仅仅是从一般意义上探讨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当然,在现实中,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特殊案例也会存在,但出于研究的方便,此处仅从宏观的层面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暂不考虑个别案例中的特殊问题。

(二)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总体来看,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力资源市场上博士毕业生的供需不平衡与供需不匹配所致。除此之外,当前存在的一些就业歧视现象和博士毕业生心理预期普遍过高也是导致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首先,近些年来高校大量扩招引发了人力资源市场上博士毕业生供大于求,这是导致出现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来,高校大量扩招导致博士毕业生的人数年年创新高。博士毕业生人数的大量增加,远远超出了市场对博士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关系严重不平衡,博士毕业生“就业难”也就在所难免。此外,高校博士扩招的另外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博士毕业生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也使得博士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优势大打折扣。

其次,当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在整体上与市场脱节,这也是导致出现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培养机制总体上来讲是在逐步进行完善优化的。但同样也不能忽视的是,当前高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与市场化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问题。这就出现了高校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不是市场需要的,市场需要的博士毕业生高校培养不了的尴尬局面。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对所有层次毕业生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博士毕业生的影响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博士毕业生的培养周期更长,专业性也更强,其就业过程中专业匹配性的要求相对而言更高。

再次,当前普遍存在就业歧视现象,也是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各种就业歧视问题不仅在学历层次较低的就业群体中普遍存在,同样也存在于博士毕业生就业过程之中。就博士毕业生而言,当前较为严重的就业歧视主要是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和户籍歧视、博士入学前学历歧视。从年龄的角度来看,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都偏大,因此在就业市场上很容易遭受到年龄方面歧视。从性别歧视的角度来看,虽然性别歧视在其他就业群体中也普遍存在,但在博士毕业生中更加突出。这是因为,博士毕业生女性的比例更大,而且因为年龄一般正处于生育阶段,因而也更容易遭受到性别歧视。除此之外,在一线城市,前期学历和户籍歧视问题同样也一直困扰着一些博士毕业生。

最后,博士毕业生对自己的心理期望值普遍过高,这也是造成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求职者的学历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收入水平,但也并不是说就应当有对应关系。其实,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的高低,还要受到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并由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然而,仍有一定数量的博士毕业生以为自己的学历高,因此理应得到水平更高的薪资报酬。这种过高的心理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当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经济形势恶化和社會政策的变更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产生负面的影响,但这些同样也会对其他群体的毕业生造成影响,不是造成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特殊原因,此处为了研究的方便,就不再进行一一分析。

四、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与法律应对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博士毕业生“就业难”源于多方面的原因。以上原因中,有些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很难在短期内予以改观,然而有些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和充分的提前准备予以克服的。在应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方面,博士毕业生个人、政府相关部门和立法机关是重要的主体,而经济与法律的视角则是其重要的维度。以下就从“三个主体”“两个维度”的路径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予以分析。

(一)博士毕业生个人认真准备实现充分就业

博士毕业生就业就其本质而言,具有经济与法律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就业具有经济的属性,应当遵循和服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就业还具有法律的属性,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因此,从博士毕业生本人来看,应当在经济规律和法律规范的框架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应对“就业难”问题。

一是要准确把握相关专业人力资源供求基本状况,在对自己综合能力客观评估的基础上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分析,找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的平衡点。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博士毕业生求职同样也是一个能力与岗位相匹配的过程。作为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求职者,博士毕业生需要对自己的能力和市场的需求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要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岗位,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唯有如此,才能在求职过程中游刃有余。例如,自己是适合搞科研还是适合搞管理?人力资源市场上对科研人员的准入条件是如何要求的?自己是否符合这些相关条件?等等。这些都是博士毕业生就业之前需要搞清楚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自己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充分了解,是顺利求职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尽早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岗位需求状况的分析,尽早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尽早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不仅可以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去努力达到目标岗位所要求的条件,同时也能够让自己在具体的求职过程中果断过滤掉不需要的就业岗位,迅速把握符合自己需要的工作机会,从而提高求职效率和成功的几率。总之,尽早确定就业方向是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有了明确的就业方向,才能真正有的放矢,集中自己的精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顺利实现就业。

三是要重视对拟申请岗位的深入了解,有针对性地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在整个求职过程中,有运气的成分,但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实力、能力和水平。博士毕业生的求职过程虽然是在毕业季进行,但博士毕业的就业准备却可能是贯穿于博士研究生的整个阶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博士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就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并且为之而准备和努力,博士毕业求职阶段就会显得非常地从容。因此,博士毕业之前的就业准备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是要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一定要主动出击、多手准备。首先,博士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心态。切记博士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也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只有积极主动,才有可能抓住瞬间即逝的大好机遇。此外,积极主动的心态也会使得博士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得到用人单位更多的认可。其次,在求职过程中还要多方着手准备,以免自己被动。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招聘都需要一系列的程序,其中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招聘的终结,因此,博士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一定要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五是要充分了解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前所述,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一线城市“就业难”,其中就有一线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落户政策的原因。因此,充分了解當地的落户等相关政策,是避免出现由于这些相关政策的限制而产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环节。此外,在就业过程中,一些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和单方违约现象也会侵犯到博士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影响到博士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产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充分了解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必要手段。

(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促进博士毕业生就业

如前所述,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有效应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是博士毕业生就业个人应当面对的事情,同时也是相关政府部门应尽的职责。相关部门应当在博士毕业生的就业促进方面有所作为。事实上,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为中国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同样面临类似的挑战。参考这些国家的相关应对措施,结合我国当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应对。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规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在招生环节就要充分评估就业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在于相关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供需不平衡、不匹配。这种供需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近些年来博士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为解决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源头上进行管控。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在博士研究生招生阶段就应当进行相关的就业评估。虽然这种事先评估只能是一种大致预测,未必能够完全精确测算,但至少不会出现大的供需失衡。

二是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合理规划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方向。如前所述,博士毕业生的就业也需要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博士毕业生的实际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增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尽量缩小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是解决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又一个重要路径。

三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就业的服务与保障工作,促进博士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除了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以及需求匹配性等方面的问题,博士毕业生就业中的各种就业服务也是影响博士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就业服务与保障的工作水平,也是有效化解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

四是要完善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配套措施。当前,博士毕业生的落户政策与西部就业等相关优惠措施也是影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妥善解决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配套措施,减少影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负面因素,有效促进博士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三)立法机关加强相关立法。保障博士毕业生充分就业

法治是促进就业的重要路径。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相关立法,对于保障博士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更加具有特殊的意义。总体来看,应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重点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立法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完善。博士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特殊群体,需要立法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我国当前的《就业促进法》并未对包括博士毕业生在内的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促进进行专门规定。为了有效应对我国当前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很有必要对《就业促进法》进行立法完善,在其中增加对包括博士毕业生在内的特殊群体的就业促进问题进行特别规定。

二是要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如前所述,由于博士毕业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学历教育,年龄要远远大于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因此在就业中更容易受到年龄歧视。同时,由于女博士毕业生普遍面临生儿育女的现实问题,因而也更容易受到性别歧视。此外,户籍歧视、相貌歧视、地域歧视、健康歧视等问题在博士毕业生就业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通过加强《反就业歧视法》相关立法,保障博士毕业生的公平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仅从就业环节的法律保障进行了分析,如果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角度来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会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相应的影响,基于文章主旨所限,此处就不再进行详细分析。

五、小结

博士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特殊群体,其就业问题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慎重对待。随着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增多,在当前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效化解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对于充分发挥高等人才的聪明才智、顺利完成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博士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其他类型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相应的对策也可以部分用于应对其他类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此外,对博士毕业生就业中的就业歧视等相关问题,也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作者:肖京

第三篇:中美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

摘要: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改革举措,与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成功的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相比,我国的八年制医学教育发展规模较小,发展历程短,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和改进。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全面调研我国八年制教育现况,完善我国八年制培养模式;及时调整不合理的培养模式:实施定期评估政策,有效保证我国八年制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中美教育比较;八年制:医学博士;医学教育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正经历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为了与国际医学高等教育接轨,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初步施行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如何汲取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已越来越被我们关注。

目前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学制较其他国家更复杂多样,有三年制大专、五年制本科、七年制硕士、八年制博士。八年制医学博士指主要从高中毕业生中招取、学制八年、毕业考核合格后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医学生。我国八年制推行一贯制,即从入学到毕业连续就读八年,而世界发达国家的八年制一般推行分段制,如美国的八年制实施两段制即4+4模式,先在一般学院读四年,获得学士学位,再参加入学考试进入医学院学习四年,毕业授予医学博士(MD)学位。本文将美国的这种4+4模式培养的医学生也界定为八年制医学博士。

一、中美八年制医学博士

教育发展简史

(一)美国八年制医学博士(MD)教育发展简史

受欧洲传统制度的影响,18世纪中期以前,带徒培训是美国医生的主要来源。1765年,美国建立了第一所医学院——费城学院,但入学条件较低,小学毕业生居多,且没有专业的任职教师,修学期限仅为两学期,它代表美国有组织医学教育的萌芽。到18世纪末期,美国正式被认证的医学院校约30所,约有10所医学院校开始授予医学学位,其中包括初级医学博士学位(Initial MD),也就是传统的医学学位。但各大学所有制形式和办学方式、学制、入学标准、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方面也各有差异,设施简陋,教师素质偏低,课程设置陈旧单一,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实验医学教学比例很少。

1893年,美国建立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1900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在国内率先确定了入学条件为大学本科毕业,并建立了分级的四年制课程体系,前两年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后两年学习医学专业课程,这就是美国医学教育发展史上初步形成的MD教育体系。1910年,美国教育家Flexner考察北美155所医学院校后发表了著名的Flexner报告,该报告的可靠性与客观性使美国医学会(AMA)决定大力改革医学教育不足之处。此后,美国各医学院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和哈佛医院改革浪潮的影响下,纷纷进行课程改革,并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样板实施MD教育,MD医学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1920年以后,美国医学教育经过近90年的稳速发展和4次全美范围内的大力改革,如50年代“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的改革,60年代推出的“核心课程”课程规划,70、80年代实施的“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改革,以及1984年美国医学院协会《美国医学院协会关于全科医师职业教育的计划》的报告等,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使美国MD教育规模逐渐扩增,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且已经建成了成功的医学精英人才教育模式,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参考重点。美国现有医学院校125所,大部分归属于综合性大学,每年招收医学生人数为16 000人,平均每所医学院每年招生约130-140人,各医学院在校医学生约400~500人。

(二)中国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发展简史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院校以培养5年制的医学学士为主,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医疗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改革举措,从而能与国际接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优潜质的医学专门人才。

我国最早的八年制MD教育始于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17年创办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前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建成。其办学宗旨是在中国建成一所长学制、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培养一流的医学人才。该校八年制1994年前招生规模控制在30~40人左右,1994年以后逐渐开始扩招至70~80人,现医学预科教育设在北京大学,与北大联合招生,具体培养过程为:医学预科教育在北京大学(与北大联合招生),时间为2年半;基础医学教育1年半:临床医学教育3年在临床医学院(协和医院):最后1年中有8个月进行科研训练,成绩优秀者被授予博士学位。

继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之后,北京大学2001年创办医学八年制教育,共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57名,今年已培养出该校第一批八年制毕业生。2004年,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医学教育发展目标,在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基础上,教育部决定将八年制医学教育试点扩展至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据统计,截止2009年,我国有12所医学院校承办了八年制医学教育。

二、中美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

发展的比较

(一)发展目的的比较

美国发展MD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医学生整体培养质量,提升医生整体职业素质和职业声望,满足美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后日益提高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美国的八年制医学博士学位仅表示达到了在独立行医之前所需学习课程的要求和能够接受住院医师培训的资格。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还需经历1年实习医师培训、2-3年住院医师培训、3-5年的专科医师培训。我国发展八年制MD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医学教育国际化和为高层次医疗机构培养医学精英人才的需要,因此对八年制的专业化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医学科研能力的社会期望值较高,突出表现“精英”教育的特征,部分院校甚至要求八年制毕业生的临床技能在毕业后一年就能达到主治医师水平。相对于美国而言,我国八年制医学博士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和职业发展压力明显高于美国。加之,美国八年制生源是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且经历过严格筛选淘汰,学医的信念和目的更为坚定,心智更为成熟,而我国八年制生源多为高中毕业生,身心发展欠成熟,学医目的和职业理想尚不够坚定,容易因学习和未来职业压力而怠学甚至放弃学医。

(二)发展规模的比较

美国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一直受美国医生协会的严格限制,每所医学院校的招生名额为130人左右,每年招生16000人左右。我国八年制招生人数和承办

院校是否应该增加目前存在较大争议,我国现有12所医学院校培养八年制博士,且各校每年招生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每年招收人数共计1 300人左右。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五年制本科学士教育,而美国医学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八年制医学博士,中美两国八年制招生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因而,美国针对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的改革是全国范围内广泛改革,先在少数学院试行成功后即在全国实施,往往改革力度大,一项举措通常会在整个医学高等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美国八年制MD教育的特点可归结为:①为本科后教育,即在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医学院校学习;②实行精英教育,各院校严格控制招生人数;③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一定要学会将知识如何运用于实践。我国由于八年制招生规模小,招生学校少,除了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外,其他八年制院校正处于探索性和试验性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沿袭原有七年制硕士培养模式,还欠成熟与完善。我国八年制的特点:①为本科起点教育;②定位于精英教育但培养模式、师资条件、教学硬件水平还无法完全满足实施精英教育的要求;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三)发展趋势的比较

美国的卫生保健系统质量和费用问题日益严峻,美国相关部门投入巨大财力实施各种医学教育改革项目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让医学生掌握花费最少医疗费用提供最佳健康服务的知识与技能。从2004年开始,美国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规定各个医学院校必须建立医学生应学习的核心课程,对住院医生建立了核心能力及评估系统,涵盖了病人治疗、医学知识、职业精神、实践技能、基于实践中的学习和提高、人际交流和沟通技巧六个方面,并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加入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二阶段考试。经过近90年的发展,美国的MD教育规模不断扩增,并已建成有效、合理的医学教育机制,医学生的素质明显提高,且毕业后享有较高的职业地位和声望。但有研究者发现,美国的八年制医学博士教育日益暴露出几个问题:①个人及家庭教育投入过高;②医学院教学经费支出远超过大学其他学院,占用大学太多教学资源,导致大学教学经费配置不平等;⑧高准入和高学费使低收入阶层和边远地区学生无条件学医,造成教育机会不平等。

我国在八年制医学博士规模较小,且目前只有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培养了八年制毕业生,其毕业后的医学职业发展能力与综合素质还无法得到客观全面的评价,加之教育经费投入较大,尤其是学生个人及家庭投入精力和财力较大,本着精英教育的宗旨,在目前国内12所医学院校未全部培养出若干批八年制毕业生供实证研究评价之前,八年制培养模式还将处于不断改革和探索中,八年制承办院校数量和发展规模仍将会受到严格控制。

三、美国医学博士教育

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在借鉴欧洲医学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并逐步超越欧洲,如德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进步对美国具有深远影响。美国在形成MD教育体系以前,美国国内很多知名医生及医学教授都是从德国留学归来并积极参与医学教育包括学制、课程、内容、方法、毕业后医学教育等方面的改革。鉴于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比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招生、培养、考核等方面更成熟和先进,我国发展八年制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之处,深入分析我国八年制培养存在的不足,同时国内各八年制院校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在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各个培养环节的培养计划、方法、内容等方面应相对统一,对待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如“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要求”“八年制医学毕业生临床能力标准”“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等问题最好能够由教育部和卫生部组织八年制承办院校共同商讨制定,统一标准并遵照执行。

在美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曾经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变革举措都源于对全美医学院校教育现况的实地调研和考察报告发表之后,尤其是Flexner报告。该报告掀起了美国医学教育改革运动,是20世纪被引用最多的关于医学教育评价的著作,被认为是在医学教育方面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物”。具体说来,Flexner报告对美国医学教育的主要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医学教育和医学考试认证的标准化;②入学标准的正规化;③学制标准化;④促使美国医学教育形成霍普金斯模式。该报告宣告了整个美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开始,促使美国医学高等教育逐渐向医学精英教育转变。我国也需对目前12所8年制高校的教育现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就其招生、培养、教学管理、考核、学位授予条件及与毕业后教育的衔接加以客观对照分析,发现问题并借鉴部分院校的成功模式逐一推广。

美国学者普遍认为,严格的医学教育评价制度起到激发学习热情、传播价值观、促进能力发展的作用,同时还能对公众有所交待。因此美国的医学教育通常都会定期进行评估,尽管评估是自愿申请参与,但没有经过评估的医学院,得不到美国各级政府的经费支持和研究项目。通常教育评估每7年举行一次,由全美医学院校资格认证委员会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Liaison Committee on Medical Education,LCME)实施,该组织派出专家到校考察4-5天,评估内容包括课程、师资、教学条件等200多条项目,考察评估完毕后形成评估报告和评估结论。尽管教育部和八年制院校在规范八年制医学教育、制定培养方案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并发挥了强大的管理和领导力,但由于仍然沿袭了七年制培养模式,尚未形成独立的专业组织管理体系,鉴于八年制学生临床医学教育阶段的四年主要在临床学院学习,学校应该借鉴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做法实行高进优教严出,除了对学生入学资格有较高要求和严格审查制度,采取多种措施(预科淘汰制、本科入学考试制度等),保证生源的高起点以外,特别要做到严出,即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的过程管理(如严格的退学制度和全程淘汰制)和目标管理,预设一定的淘汰比率,只有真正优秀的学生才能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做到名副其实的医学精英教育。同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最好能够每隔几年组织评估专家对八年制医学院校的教学条件、师资素质、教学水平等进行全面评估,不合格的院校应给予相应的惩处措施。也可以效仿国外的考核制度,在基础医学教育完成时或临床医学教育完成时分别组织1—2次全国性的理论和技能综合考核,对于不能通过考试的学生不予授学位或淘汰至五年制本科。

作者:李亚平 范学工 梁 莉 邓声莉 胡卫锋

上一篇:铁路技术创新论文下一篇:大学心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