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空间书法资料库

2024-05-09

书法空间书法资料库(共6篇)

篇1:书法空间书法资料库

魏晋南北朝

王羲之(303—361)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有其演变过程。南朝宋泰始年间的书家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右军书名盖世于当时,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改变这种状况的是由于梁武帝萧衍推崇王羲之。他把当时的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萧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评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舆论遂定。

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濛、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帝、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中国书史上虽推崇王羲之为“书圣”,但并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圣像,而只是看作中华文化中书艺创造的“尽善尽美”的象征。事物永远是发展的、前进的,王羲之在他那一时代到达“尽善尽美”的顶峰,这一“圣像”必将召唤后来者在各自的时代去登攀新的书艺顶峰。

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著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王氏家族书法家最多。在这个书法世家里,有父子争胜,兄弟竞较,还有夫妻比试,姻亲相学等,互相传袭,这不仅是书法史上显得极为耀眼,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出现了书圣王羲之和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父子二人被世人并称为“二王”。王氏的骄傲在此,东晋书法的骄傲也在这里。代表作

孔侍中帖 姨母帖 初月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快雪时晴帖 行穰帖 上虞帖 丧乱得示二谢帖 雨帖远宦帖 七月都下帖 十七帖 小楷乐毅论 小楷黄庭经 寒切帖 袁生帖 干呕帖 游目帖 长风帖 大道帖 妹至帖 其书帖 旃罽胡桃帖 瞻近龙保帖 汉时帖

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献之幼学于父,从小就显露出超人才华,才气勃发,咄咄逼人,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过早病卒。

王献之的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右图)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

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鸭头丸帖》是王献之行草书作品。二行,文曰:“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共十五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全帖用墨枯润有致。姜夔《续书谱·用墨》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王献之创“稿行之草”为其一大贡献,创草书“一笔书”为其又一大贡献,他将张芝的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进一层。草书名作《中秋帖》就是其“一笔书”的代表作,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的爽爽之气,世人评价甚高,被列为清内府“三希”之二。

羲献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唐代曾有过扬羲抑献的时期,其实评品书法不能以一种书体来断定孰劣孰优。王献之能在其父的笼罩之下独树一帜,仅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王献之的超迈才气。

王献之兄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性卓荣不羁,不修边幅,善真、草书,《宣和书谱》评价其“律以家法,在羲献间”,传世作品有《新月帖》等。

南朝宋,齐,梁,陈之间,人多崇尚王献之的字。王氏后代大书法家王僧虔(425-485)、王志父子尤为显著。辽宁博物馆藏有父子俩的摹本,分别是《万岁通天帖》中的第八帖《王琰帖》和第十帖《一日无申帖》。

毛笔

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是毛笔。相传毛笔是秦代大将蒙恬创造的。晋人张华的《博物志》上就有“蒙恬造笔”的记载;南朝周兴嗣《千字文》中也有“恬笔伦纸”之说,都把蒙恬作为制造毛笔的始祖。近几十年,随着考古新发现,毛笔的产生,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出土的秦笔,及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甘肃省武威、敦煌市悬泉置和马圈湾、内蒙古古居延地区的汉笔等都有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据1975年,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三支毛笔看,蒙恬时代的笔,制作已非常精良考究。蒙恬创笔未曾见诸正式的史书,据《史记》记载,他在做大将之前,“尝书狱典文字”。唐韩愈《毛颖传》中说蒙将军南伐楚国,曾猎山兔而制笔,献于始皇。毛笔因此有了“管城子”和“中书君”的别称。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蒙将军是一位制笔专家,在工艺改革上负有盛名。传统的毛笔不仅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 具,而且在表达中国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不过由于毛笔易损,不好保存,故留传至今的古笔实属凤毛麟角。

我国毛笔产地很多,依产地和制作工艺不同,大致分为“湖笔”和“湘笔”两个流派。浙江、江苏、上海、安徽以至北京所产均属“湖笔”系列;江西以南大体上属“湘笔”系列。种类

1.笔的大小分为:

按笔头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除一般的大、中、小楷外,再大的有京楂、斗笔、提笔、屏对等,再小的则有圭笔。

2.笔毫的原料上分为:

依据制笔的原料不同分为羊毫笔、狼毫笔、紫毫笔、兼毫笔几种。

(1)羊毫类。笔头是用山羊毛制成的。羊毫笔比较柔软,吸墨量大,适于写表现圆浑厚实的点画。比狼毫笔经久耐用。此类笔以湖笔为多,价格比较便宜。一般常见的有大楷笔、京提(或称提笔)、联锋、屏锋、顶锋、盖锋、条幅、玉笋、玉兰蕊、京楂等。

(2)狼毫笔。笔头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的。以东北产的鼠尾为最,称“北狼毫”、“关东辽尾”。狼毫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画,但不如羊毫笔耐用,价格也比羊毫贵。常见的品种有兰竹、写意、山水、花卉、叶筋、衣纹、红豆、小精工、鹿狼毫书画(狼毫中加入鹿毫制成)、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毛制成的)、特制长峰狼毫,超品长峰狼毫等。

(3)紫毫。笔头是以兔毛制成的,因色泽紫黑光亮而得名。此种笔挺拔尖锐而锋利,弹性比狼毫更强,以安微出产的野兔毛为最好。

(4)兼毫。笔头是用两种刚柔不同的动物毛制成的。常见的种类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如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等。此种笔的优点兼具了羊狼毫笔的长处,刚柔适中,价格也适中,为书画家常用。种类有调和式、心被式。

除此之外,还有用鸡毫、山马、鼠须、猪鬃等制成的笔。还有白羊毛、青羊毛、黄羊毛、羊须、马毛、鹿毛、麝毛、獾毛、狸毛、貂鼠毛、鼠须、鼠 尾、虎毛、狼尾、狐毛、獭毛、猩猩毛、鹅毛、鸭毛、鸡毛、雉毛、猪毛、胎发、人须、茅草等。3.笔毛长短分为:

长锋,中锋,短锋。4.笔管的质地分为,有水竹、鸡毛竹、斑竹、棕竹、紫擅木、鸡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况香木、雕漆、绿沉漆、螺细、象牙、犀角、牛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银、瓷等,不少属珍贵的材料。5.按笔的用途,还冠以雅号的有:

冰清玉洁、珠圆玉润、右军书法等等,此类笔多数质量较好,大小适中,有数十种之多。性质

1.硬性之笔毛如:

鬃毛笔,紫毫笔,狼毫笔,鼠毫笔。2.软性之笔毛如:

羊毫笔,鸡毫笔。3.中性之笔毛如:

兼毫。(如三紫七羊毫、五紫五羊毫、七紫三羊毫。)使用要点

写大字用大楷羊毫,写小字用紫毫,狼毫,及兼毫(如能用小楷羊毫写 小楷者更好)。写行书隶书用羊毫。

写甲骨宜用硬毫,写篆书隶书宜用羊毫。

用过之笔,必须随时用清水洗净,不可稍留宿墨。选笔方法

以“尖、齐、圆、健”为原则。即笔毫聚拢时要尖;压扁时要齐,书写时四面都能铺开,不扁不散为圆;笔毫弹性好,久写不退为健。羊毫倘若肥钝难写,初学时可选笔锋稍薄者。至於普通水笔,则绝对不能使用。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

人工制墨究竟始于何时,史料并没有准确的记载。相传第一个造墨的人,是周宣王时的邢夷。明罗欣《物源》上记载:“邢夷作墨,史籀始墨书于帛”。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其中还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并有一个模压成形的过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

见于史书记载的第一个制墨人是三国时的韦诞(字仲将),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的美誉,他不仅是制墨专家,还是书法家。

制墨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改进,唐代还设有制墨官。最为著名的制墨人要数易水奚鼐、奚鼎兄弟。他们总结前人经验,改进前人方法,以鹿角胶蒸而和之,制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奚氏从南唐定居安徽,南唐后主李煜因喜其墨而赐国姓李。他们所制的墨称为“李墨”,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李墨就是后来著名的“李廷珪墨”。

明代制墨业大多集中于皖南地区,形成歙县和休宁县两派。歙县派程君房创造“漆烟”制漆法,方于鲁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九玄三极墨”。休宁县的汪中山则是“集锦墨”的创始人,使墨除了实用外,又成为了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到了清代,墨更加注重审美性,大多图案设计、铭文款识都精美细致,具有艺术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长方、圆、椭圆、不规则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块组成,圆形或偶像形墨模则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内置墨剂,合紧锤砸成品。款识大多刻于侧面,以便于重复使用墨模时,容易更换。墨的外表形式多样,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种类

松烟墨用松树枝烧烟,再配以胶料、香料而成,墨色浓而无光,入水易化。

油烟墨 用油烧烟(主要是桐油,并和以麻油或猪油等),再加入胶料、麝香、冰片等制成,墨色乌黑有光泽。油烟墨以质细而轻,上砚无声者为佳。使用要点

磨墨时先洗净砚中宿墨。

磨墨要有耐心,磨墨需用力,磨时要匀整不偏,轻重相等,疾徐有节。磨墨须浓淡适中,过浓则笔滞,运用不灵活;过淡则易渗沁而色浅,写出来的字缺少神采。

墨须每日新磨,磨成後,应即使用,隔日则胶煤脱离,不宜再用。选墨方法

什么样的墨是上品呢。第一,质地坚细。所谓坚细是指质地紧实,磨出的颗粒细腻。第二,色泽黑亮,以黑得泛紫光为最上乘,纯黑次之,青光又次之。第三,胶质适中,太重粘笔,太轻则不浓。

选墨以质地细洁,色泽光润,胶水不重,上砚无声者为佳。若胶重有杂质则不宜。初学写字,为节时省事,不妨改用上等墨汁,但墨汁也要渗少许水用墨条磨一磨,以分散其渣滓。如写宣纸屏幅,则必须磨墨,写时可以挥洒自如,裱时亦不易涨墨。钢笔墨水不可用。

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纸张发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是采用什么来作为记事材料的呢?

根据文献和实物资料,最早的人们是采用结绳来记事的,遇事打个结,事毕解去。后来又在龟甲兽 骨上刻辞,所谓“甲骨文”。在青铜产生以后,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义,即“金文”或“钟鼎文”。再后,将字写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称“竹木简”,如较宽厚的竹木片则叫“牍”。同时,有的也写于丝织制品的嫌帛上。先秦以前,除以上记事材料外,还发现了刻于石头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 “石鼓文”。

一般人们皆知,纸是在东汉由蔡伦发明的。纸的发明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蔡伦也因此被当代美国学者评选为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百位历史人物之一。东汉刘珍等人编著的《东观汉记》最早记载了蔡伦造纸的事迹。蔡伦造的纸以树皮、破布、鱼网为原料,翻开了植物纤维造纸的历史。他造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但近年的考古发掘,却对此提出了疑问。随着西北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工作的进展,许多西汉遗址和墓葬被发现,其中也不乏纸的遗物。这些纸均据其出土的地点而被冠名.这些纸不但都早于蔡伦纸,而且有些纸上还有墨迹字体,说明已用于文书的书写。从目前出土古纸自身的年代顺序,可以分别排列为: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灞桥纸、悬泉纸、马圈湾纸、居延纸,西汉晚期的旱滩坡纸。

隋唐五代,造纸术进一步得到发展,不仅原料扩大了,产地和品种也日益增多。

影响深远,驰名中外的宣纸,始于唐代,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主要原料为青檀树皮,辅以砂田稻草,既坚韧又柔软,寿命又长,有“纸中寿千年”的美誉,宜于书画。明清时成为宫廷及官府公文用纸和书画用纸,至今盛誉不衰,成为书画家首选用纸。

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

种类

宣纸品类繁多,从配料来说,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皮三种;从厚薄分,又有单宣、夹宣、二层贡、三层贡等;从加工制作工艺又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化(生宣吸水性强;熟宣是生宣加以明矾等加工而成,质硬而不吸水;半熟宣能够吸水,但不像生宣那么易于渗化)。

书法用纸还有毛边纸,竹帘纸,白关纸,七都纸,六吉宣纸,虎皮宣纸,腊笺,泥金笺,高丽笺等。使用要点

练习写小字用毛边纸,大字用浅黄色七都纸,书写屏联肚宣纸及冷金笺。

初学写字用吸墨的毛面粗纸,练习日久,遇到纯细光泽之纸,自然格外觉 得易写。

摹帖宜用油光纸,取其纸薄透明,容易钩摹。

临帖宜用田字格、九宫格、回宫格纸,取其易于布置结构。

硬纸用软笔,软纸用硬笔,此即「弱者强之,强者弱之」刚柔相济的中道 要诀。:

宣纸选择以吸水性较好,又与笔墨配合为原则。切忌用光滑的纸,即不渗墨,又不驻笔,更写不出力量来.

篇2:书法空间书法资料库

1、中国高校书法招生事态

随着国学的日益兴盛,随着书法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日益受到教育部的重视,传统文化需要更好的继承和发扬,社会也需要也需要更专业的书法人才。中国高校必须承担此重任培育更专业更水平的书法人才。高校中随着艺术类专业的不断完善,加上美术高考压力的增大,书法专业前景日兴。或许我们会有疑惑:学书法专业也能考名牌大学吗?现实是:现在很多名校、全国超过六十个高校已经开办书法以及以书法为媒介的专业,其中有很多是名牌大学,包括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以及一些在全国很知名的美术学院,高校书法专业正在以蓬勃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书法专业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系列完整的教育已经成熟。2010年全国招收书法类考生的高校已经达61所,录取人数非常可观。书法专业随着“中国书法院”的成立,以及各大专院校相继开设书法系,也将随之升温。此时报考,正当其时。为此高校纷纷增设书法专业,不断扩大招生名额,书法生考入名校本科的比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文化课基础稍微好一点的文、理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法专业课训练,其升学率更高,前途更光明。

2、高考书法专业的优势:

第一、文化课成绩要求低: 2009年书法高考生的最低投档线280分。平时在班级中等的学生都有机会。第二、专业相对来说要好考。每个院校开设的书法专业一般在专业考试的时候都是三种模式:

1、先考临摹,就是对列出的一个古代的优秀名作,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进行临摹,不超过40字,一张宣纸。

2、再考创作,学校给出规定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创作。

3、有些院校加试一些书法史论,也全是记忆性的知识,很简单。这样比较起来,相对于美术、音乐、体育等其他的专业考试,要更容易的多。第三、招生院校在增加。国家教育部在控制音、美、体专业的招生人数,而书法专业不但不控制,还大力扩招,且专业方向设臵越来越科学、合理。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院校,也招收书法本科生。第四、考生人数少:例如,2007年湖南省艺术类考生达5万人,但书法专业考生仅200人,2008年湖南艺术考生4万多,而书法考生才300多人,2009年湖南艺术考

生达4万人,而书法考生才500来人,2010年湖南艺术考生3万多,湖南书法考生也才670来人。湖南书法专业发展6、7年了才几百来人。第五、专业方向更趋合理化。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的书画方向,西安交通大学的艺术设计(书法方向)、山东工艺美院的装饰艺术(书法方向)、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也开设书法专业。第六、就业方向:出版社、电视台、设计公司、广告公司、教师、文秘等行业均可。特别是设计公司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运用,比如我国2008年奥运会徽就有书法篆字的风格。第七、湖南省书法专业联考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出卷,考试,阅卷。是娄底书法考生的最大优势。湖师大一个书法老师讲了,再过几年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都可能会增设书法专业。

3、对书法专业可能存在的疑惑解答:

1)书法是什么性质的专业?书法专业国家计划内四年制本科,部分院校附设专科:属于艺术类提前录取批次和第一批招生专业。书法专业在院校的位臵:A 独立专业:如,中国美术学院、聊城大学等均设有独立的书法系。B 归属美术类:比如,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归属美术学类、西安交通大学书法专业归属艺术设计(书法方向)C 归属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等。

2)对书法一窍不通,能学习吗?专业的书法学习是系统科学的体系,有一系列专业的学习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写字”书法,只要具备普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对视觉艺术的热爱,有着考大学的热情,听从教师的安排,是完全能够学好的。书法专业大部分考试只是对著名碑帖的临摹和创作,理论也是考书法简史为主,并不难。

3)全国共有多少所大学招收书法专业?

随着国家教育部对书法专业试点的开设,已由2000年的8所至今上升到60余所。

艺术类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绍兴兰亭艺术学院

综合类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学院、河南大学、聊城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等。

师范类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天津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学院、海南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

4、文、理科均可报考吗?

2010年之前,书法专业文理课的招生比例为10:7。文理科区分不会有多大的差别,文理科均能报考。

5、字写的很难看,感觉与书法缘分甚远,但凭文化课无法考上本科,想学书法又没有信心,感觉学书法太难。这类感受是很正常的。这是平时对书法了解太少未受过正规化的训练才觉得陌生。其实书法传统上讲,要学好非一日之功。广义上讲,书法更是一种文化。大学书法专业招收的不是书法家,而是招收具备一定潜能,认知能力较好,对书法知识有所了解的高中生。

6、考上书法专业,在大学里能否转专业?

在大学里,只要肯用功,可修好几个专业,拿双学位。如果通过正确的程序,也可以转专业。

7、学习有哪些课程?

1)临帖: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篆刻辅导与实践

2)书法创作: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篆刻指导与实践

3)书法理论知识讲授与中国画基础课

4)历年院校考试题型模拟和分析

8、书法培训时间安排:

本书法班必须遵守《中学生日常学习规则》,高三从7月3号正式上课,暑假如有文化课安排的,可同班主任协商。9月10号正式全天开课。高一,二随到随学。但只有晚自习安排,周四、五、六、日晚自习。高三作息时间大致:7:00-8:30记英语单词,数学公式,说文解字及古汉语。8:30-12:00正课,13:30-17:30正课,18:30-22:00正课。

地点:新化八中隔壁联系电话:***(伍老师)上课期间严禁上网、逗玩,本班老师随时与家长和班主任保持联系。

静圣堂主2011年02月20日作于古梅山

静圣堂主

伍海文

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专业老师电话:***

07年05月获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艺术赛书法专业组一等奖 08年03月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二等奖

08年07月学习于中央美术学院

08年11月至09年02月在杭州任书法高考老师

09年04月中国美院书法专业第九名中央美院第三十名 09年07月至10年01月在徐州任高考书法专业老师

篇3:书法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共通性

1 书法空间的对比

书法作品中存在着大量对比关系,例如:黑与白、实与虚、大与小、轻与重、正与侧、俯与仰、向与背、浓与淡、枯与湿、疏与密、放与收、缓与急、上与下等,书法的创作过程就是在统一中寻求着对比关系。在书法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可以运用不同的运笔方式,将草、楷、行不同字体融合到同一作品中,字体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轴线,将侧、偏、正统一到一起。

例如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它与其他作品风格迥然不同,出现了许多其他作品所没有的特点,如轴线的弯折,字结构的欹侧和大小错落,空间的疏密对比等,使人一眼便能与其他作品区分开。《黄州寒食诗帖》象是建筑群中的高塔,矗立于所有构筑之上,它和其他建筑融为统一的整体,但又与其他建筑风貌殊别[1]。

2 书法空间的均衡

书法艺术中另外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章法,主要指字与字之间的大小比例,行与行之间的间隔距离,题款的位置,上下、天地大小以及左右边空白的宽窄等。

在书法的全篇布局中,纵横各有自身统一的轴线,文字与书写载体相得益彰,浑然一体,重心平稳,布白匀称,气韵生动,如诗,如画,如音乐,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章法的布局中,“均衡”是第一位的,是章法的和谐与整体美的重要体现。若一幅书法作品在章法上失去了平衡,就会由视觉上的重心偏离而造成心理上的重心偏离,自然也就失去了和谐之美。

均衡大体上分为两类: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静态平衡是指沿着中心轴左右构成对称的状态,两侧相同或相似。动态平衡是指在变化中求得平衡的形式。静态平衡在心理上偏于严谨和理性,因而具有庄严肃穆之感。而动态平衡则偏于感性,因而具有生动活泼之感[2]。

轴线的变化、布白的疏密,字内、字外空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得书法作品中的空间节奏感更为强烈。在大的统一中,既有自身的独立性,又具有个体的独立性。

3 书法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书法空间的性质真正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第二类空间——由用笔的复杂运动而带来的三维空间,这里,时间和空间已不是一种引带关系,一种先后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它们互为依存,互为制约,去掉时间特征,空间立即消失,去掉空间特征,空间不留下任何痕迹,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共同制约着书法整体布局的变化[3]。

书法空间是一种完整的视觉空间,时间则是相对线条的流动。从空间到时间的感觉转换,意味着书法的欣赏将从复杂多变的形式构成转向单一线条的流动。这种转换使人们的视点由多方位的收缩引向一种单线条的流动;使观赏者的审美心理进程在张与弛、紧与松等方面不断地变化。

4 建筑空间

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可以看到造型的炫耀常常让位于精彩绝伦的空间转换,拆掉了四面无承重作用的隔墙,中国的建筑原来只是一个开敞的厅或廊,它实有的部分使人感觉只是暂存的假象,而一切的实都是指向“空白”[4]。

例如:位于陕西岐山凤雏村,是西周早期的四合院建筑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在这座建筑的中轴线上,依次是影壁、大门、前堂、后室。二进院落的建筑组群显示出院与院串联的纵向布局方式,显示出早期建筑以院落为中心布置,其他建筑围绕着“院”的设计方式。用周围实体的建筑,围绕这个空间,使这个“空间”真正成为建筑的主体。

中国传统院落有以下特点:单一的矩形围合空间或多重围合空间组合,参与围合的物体以建筑实体为主,墙、门为辅,参与围合的实体本身也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空间。外部封闭内部向院内较开放;参与围合的物体不易于人的攀爬,但视线易及,易观察。

建筑的主从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等,形成了建筑的一系列对比关系,从而使建筑物在统一的大环境中既做到了个体的突出,又使整个建筑体型关系达到主次分明的效果。

5 建筑韵律

建筑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使变化与重复形成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在建筑设计中常用的韵律手法有多种形式,如:连续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的韵律、交错的韵律等。

例如在我国古代的建筑中就有许多这样的设计手法。位于河南省嵩山的寺塔,修建于北魏年间,塔身利用相似的叠涩和墙身的重复与变化而形成渐变的规律,使人感到既和谐又富于变化;北京故宫建筑群的三重空间组合,起伏跌宕,给人一种层层推进的感受,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南方园林中以院落空间的穿插,借助厅、廊、水榭等进行连接,表现的是一种交错的韵律感;徽州民居的白墙黑瓦,表现的是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建筑的节奏和韵律还表现为建筑内部空间之韵。一座建筑的内部由许多室内空间组合而成,空间的形状、大小、明暗、开合等变化万千而又整体和谐。

人们在建筑审美时,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步移景异。一方面保留着对前一个空间的记忆,另一方面又怀着对下一个空间的期待,从而充分显露出建筑艺术的空间理性的时间化特征。即人们只有置身于空间序列的时间变化中,才能真正感受和体悟建筑艺术之神、之韵。

6 建筑与时间的关系

建筑如同书法一样,有前序、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意蕴丰富,韵味无穷。在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中,可以看到有亭、台、榭等通透的建筑物。在传统建筑实体中,结构形式采用梁柱式、穿斗式等,除去起到承重作用的墙、窗,可以使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任意的流动、穿透。空间和时间在特定的场所具有了流动性。

在传统的中国园林中,流动的空间随处可见。文人雅士为了在园中创造出和自然相象的山水,巧妙地利用景观,将石、水、树各个不同的景观元素结合在一起,利用借景、对景、隔景等手法,来布置各个景观元素,通过实体的围合,围绕着园中“空白”的主题来组织空间、布置空间、创造空间和扩大空间。

7 结语

书法和建筑在艺术创作手法上是相通的,书法在书写的过程中更着重于第一笔,而在建筑方案的创作中也是将空间的利用和处理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书法空间的设计与建筑空间的布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当代,书法与建筑设计理念的碰撞与交融,被当代建筑设计师重新认识和利用。只有从传统的文化艺术中吸取文化精髓,继承建筑设计中的传统设计手法,将两者交融贯通,才能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建筑。

摘要:通过对书法空间与建筑空间共通性的研究,得出了书法与建筑在艺术创作手法上是相通的结论,指出建筑创作应从传统书法中吸取文化精髓,继承建筑设计中的传统设计方法,将两者融会贯通。

关键词:书法与建筑,对比,均衡,韵律,时间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鹏江.书法艺术中的章法的形势和要求[J].美术学,2006(4):40-41.

[3]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4]蒋动著.美的沉思[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篇4:弘一书法空间意象摭议

近百年来对于弘一法师的关注和研究持续不断,其独特的“佛书”成为了书法中特征性符号。但是,对于这样独特的书法风格到底如何形成?业界似乎并未有确切的定论,大多从他的修佛角度去解释。不容置疑,思想上的转变影响艺术观的转变,艺术观的转变直接影响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一点在下面会具体阐述。但本文着重在空间意象上分析了其特点,也便从空间意象的角度去发现弘一书法独特空间意象的源头,从而试图解开其“佛书”的神秘面纱。

众所周知,弘一年轻时对北碑书法浸淫很深。17岁的叔同师事天津名家唐育厚,唐教叔同苦习《张猛龙碑》,用功最多。此外,《张黑女碑》、《爨宝子碑》、《天发神谶碑》、《龙门二十品》等都曾研习过,得北碑的稳重雄强,成为李叔同早期书风的主要风貌。而在出家后书风渐萧疏简远,用笔多裹锋涩入。在书法上,他与印光大师有过书信交谈。印光大师为近代净土宗高僧,弘一曾多次陈请皈依。“朽人于当代善知识中,最服膺者,唯印光法师。前年尝致书陈请,愿厕弟子之列,法师未许。去岁阿弥陀佛诞,于佛前燃臂香,乞三宝慈力加被,复上书陈请,师又逊谢;逮及岁晚,乃再竭诚哀恳,方承慈悲摄受,欢喜庆幸,得未曾有矣。”(弘一法师复王心湛居士书—《印光大师传》金城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第207页)而从印光大师的书法可见,其于摩崖石刻有较深的研习。(如图50)弘一皈依印光法师,言传身教也必然对其书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另外,弘一大量接触佛经,其中《泰山金刚经》以及《四山摩崖》经文他有无研究过,现有资料无从考证,但从空间意象上却可窥脉络相承,我便作了大胆的假设,通过字形结构及气象的比对分析可知这些佛典摩崖对弘一出家后书风的确立起着决定作用。

如图51,摩崖中的“作”、“观”、“如”与弘一书作中的“作”、“观”、“如”在线质上同属圆厚之线,空间分布上也是中空而气聚。再如图52摩崖石刻中“阿弥陀佛”与弘一书作中“阿弥陀佛”在意象上接近。具体在“阿”的结体方式比较明显:左右两竖都向内收,中间“口”收紧。在晚年的“阿弥陀佛”中弘一楷体写法更温和,“阿”的竖钩含蓄挑出。而从其早期、中期、晚期的不同写法中可以看出,虽然用笔的刚健在逐渐削弱,但空间分布未变。然晚年书写中更趋圆融中兼苍茫,圆融与摩崖石刻经文的气息接近,而苍茫是人书俱老的结果,有线质的苍茫与意象的苍茫。

弘一晚期作品中的精神和气质与摩崖经文一脉相承,而结体方式上又吸收着明代王宠楷书的特点。如图53弘一书作中的“道”、“识”与摩崖石刻中“道”、“识”及王宠书作中的“道”、“识”并置可见,弘一书作与摩崖石刻的内在气韵上是一致的,但由石刻变为墨迹,取其气韵而变其形态,用笔的形态发生改变,打破小空间的束缚,得态势则不失意象。而在结体上,与王宠近,笔断意连,笔笔虚灵而圆实,使空间松动有灵气往来。

弘一书法与摩崖和王宠的空间意象相提并论,虽无史料依据,然作为一种假设的提出,为分析和学习弘一提供一个方向。也许弘一在潜心明清时对王宠有所偏爱,又与其情性相符。两者书法气质都干净空灵,弘一法师虽然生活极其简单,但他物什归置得总是极其严谨整洁。火头僧隆安法师记录一段弘一在青岛讲律宏法时的文字中记载:“里头东西太简单了,桌子、书橱、床,全是常住预备的。桌上放着个很小的铜方墨盒,一支颓头笔,橱里有几本点过的经,几本稿子,床上有条灰单被,拿衣服折叠成的枕头,对面墙根立着两双鞋—黄鞋,草鞋—此外再没有别物了。在房内只有清洁,沉寂,地板光滑,窗子玻璃明亮(全是他老亲手收拾),使人感到一种不可言喻的清静和静肃。”【1】而王宠疏朗、洁净、无一丝尘俗之气的书法与清纯的心灵,恰与弘一心性一致。

也许弘一在早期习碑就涉足过摩崖石刻,出家后对碑的沉淀和提炼,加之思想情性最终形成其独特“佛书”;也或许这都只是一种巧合。但艺术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和开放思维,去发现所未知。

弘一法师的书法风格独异,但是其弟子刘质平、丰子恺都没有学“弘一体”,近代也有学弘一体书法的,却无一优秀之作。致力于研究弘一法师、撰写《旷世凡夫弘一大传》的柯文辉先生曾说,“书法学弘一必死路一条”。为何?因为书法家学弘一往往从技法和表象上获取,得弘一体的书壳,难免东施效颦之态。复制弘一书法空间没有意义,只有从特有的空间意象中去领悟,探索此空间意象的源头才能得其精髓。从近代一些学者、画家,如鲁迅、叶圣陶、徐悲鸿等人的字体中可窥得弘一书法独有的空间意象。鲁迅曾在日本期间就去书店专门找寻弘一的书法。

“1931年3月1日鲁迅日记云:‘从内山君乞得弘一上人书一纸。’‘乞’字出于‘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迅翁笔端,可见景仰之情。此件高26.2厘米,宽68.6厘米,中书‘戒定慧’三大字,为由北碑变为狭长新创一体的过渡期作品,早年的沉雄俊迈犹存,笔力未全内敛,又略呈萧散之兆,不失壮美风神。小字更近后期作品,松秀温和。”【2】

鲁迅有没有致力于学习弘一书法,从目前资料看来,没有确切依据。但从审美意象来看,倒是有相通处,如圆融绵劲的线质和虚静内蕴的空间。同样,画家徐悲鸿的书法也有着相同的气质。他们的书法在空间营造上有着极其的相似,这其中的缘由一方面他们和弘一一样,都是从碑入手,对碑的喜好与学习使某些运笔方式接近,而在结体上都对碑的空间进行了打破和再造,加上本身的文化气质滋养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意象。这也是弘一书法形成的方法。所以,得其形固然是死路一条,而得其法才能触类旁通。

2. 书法空间“度”的把控和人的内在精神对书法空间意象的决定因素

书法空间既然是相互关系的组合,那么组合方式的因人而异,所呈现的空间意象便各各不同。如何呈现艺术的、美的意象,对空间“度”的把控非常重要。空间可大可小,可圆可方,可紧可松,可实可虚,充满着变数。王献之《鸭头丸帖》空间中紧外松,谦谦君子风度;颜真卿《祭侄稿》空间中松外聚,浩然正大气象;《瘗鹤铭》空间圆融,仙仙散逸之气;《爨宝子碑》空间方整,郁郁拙朴之质。流传经典碑帖尽管空间各不相同,但总保持着正气及美感。而有些不入流的书画,往往空间或过度夸张而面目狰狞,或谨小慎微而猥琐狭隘。美学中的“清”与“浊”、“正”与“斜”、“大”与“小”、“美”与“丑”等等都能从空间的把控中窥得一斑。书法空间的“度”在可循的规律中不断探索变之趣、变之高、变之阔。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宗即是人的内在精神。

弘一特殊的人生经历并非人人可做到的,书法不是仅仅技法的表现,更是人生的显现。人生经历决定了人的思想和审美,也就于技法之外决定着艺术的风格和气息。人生态度决定审美态度,即人的内在精神反映在书法中,必然对空间“度”的把控有所影响,也就决定了书法空间意象的形成。

弘一法师年轻时涉猎各科艺术,艺术造诣颇深。他对油画、话剧、音乐、书法、教育等各领域的热爱与投入,均取得瞩目的成绩。表面谦和热诚,骨子里傲气十足,孤僻而苛刻,他持有着不断向外求的艺术态度,孜孜不倦,瘦削的身影积聚着满满的能量,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抽动陀螺的鞭子便是其内心的桀骜不驯。所以书作中鼓荡着奋发意气。

当李叔同皈依佛门,惟修律学和书法。年轻时的桀骜不驯虽深埋,似乎翻了个面儿。但内在轴心依然未变,只是变换了形式,依旧认真,甚至近于执妄。这在他的处事中时时有所体现。

“近来我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清初吴梅村临终的绝命词有‘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养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

一个人如果事情做完满了,那么这个人就会心满意足,洋洋自得,反而增长他自高的念头,生出种种过失来!所以还是不去希望完满的好。……这‘二一老人’的名字,这可以算是我在闽南居住了十年的一个最好的纪念!”【3】

这段弘一在晚年记述“二一老人”的由来,是他自省的一个过程。在自省的过程中,心生“一事无成人渐老”的喟叹,恰恰也说明了其内心是有欲求“成”的,对自己要求甚高。在晚年检视自己时,对于“成”的概念当然不是仅仅俗世所谓的名利得失,与年轻时追求的“成”不一样,但桀骜不屈的本质依然。只是他转而向内求,深掘内省,持律戒行,极尽裹涩。从致广大而尽精微,所以晚年的书作中透着执着、内蕴。而这种内省,除了佛教,其实也是中国文人的一贯的修养。弘一出家修佛,但举止言行仍保持着文人的气质。

比如在胜江山所撰《谒弘一大师追记》中这样描述:“……上人道貌清癯,身材瘦长,自言已六十二岁。室内陈设简洁,只一桌数凳。桌上置笔墨砚等物。壁间悬有上人手书‘尊瞻斋’三字横额。”从其陈设可见,弘一出家修律的同时,仍保留着文人的意境情怀。

“南社旧友尤墨君谒一公于祥符寺,他认为‘任何性情暴躁的人只要一晤弘一法师,没有不会矜平躁释的。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想。’法师的态度如其字,静穆之中,寓温恭之致。他接待往访者常正襟而坐,面呈微笑,眼观若鼻,手捻佛珠,很自然,很谦和。这种态度是任何人所学不到的。……如有问他必答;倘无问,他不言。不过他虽不言,对坐者对他总有一种钦敬之心而同时又有一种亲切之感。”

所以,晚年的弘一书法不激不厉,如捻佛珠,在静穆中有着淡淡文人气;在看似平淡圆融中透着涩涩的苍茫感。这一切都来源于他的人生经历和内心的精神。人的一个过程就是一个代表作,人的心有多大,作品的空间就有多大。空间就是作品生命的一口气,一口气贯通了即能任意游走,精神即显。

注释

【1】柯文辉.旷世凡夫弘一大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60

【2】柯文辉.旷世凡夫弘一大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86

篇5:书法家薛凡资料

一、法国巴黎高等艺术学院致薛凡先生一封信。

二、薛凡获奖感言。

三、全国友协致薛凡贺信。

四、薛凡简介。

五、“云寂书庵”诗稿

获 奖 感 言

2014年5月30日晚上八时

获 奖 感 言

内容提要:

1、开头的话

2、“授勋”与中法文化交流

3、书学艰难曲折历程的掠影

4、书学的点滴业绩

5、关于书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感受

6、结束语

受法国“巴黎高等艺术学院”的委托,以米歇尔副院长为领队的领导成员一行四人代表团,应邀访问中国的“北大”、“清华”等多省、多所高校途中,于2014年5月30日上午,专程抵达兴平市,晚上主持为书法家薛凡先生授勋颁奖仪式,这篇文字,是薛先生在授勋仪式上应邀发表的“获奖感言”。

2014年5月30日晚上八时

获 奖 感 言

尊敬的法国贵宾,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晚上好!

法国巴黎高等艺术学院米歇尔副院长一行4位贵宾,应邀访问中国“北大”、“清华”等多省、多所高校途中,一路风尘,于昨天晚上,专程抵达我们兴平市友好访问,并主持今天晚上这个不寻常的授勋仪式,为我个人颁发——“巴黎高等艺术学院”——“终身艺术成就勋章”和“获奖证书”,如此重奖,让我万分感动!在此,特向“法国巴黎高等艺术学院”——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巴黎高等艺术学院,在法国,在当今世界上,都是举足轻重、享有盛名的高等艺术院校,我国已故大画家林风眠、徐悲鸿、吴冠中等,早年,曾在贵院学过艺术,备受中国人民敬爱和怀念的——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等多人,青少年时期就留学法国巴黎。早前,习近平主席应邀访问法国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深情的历数了法国历史上许多伟大艺术家的大名和大作,及其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影响。法国是欧洲艺术的中心,巴黎是造就多方面人才的摇篮。中法两国都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明属性,中法两国的文化和友好往来、源远流长。

今年是中、法两国建交五十周年纪念。今天这枚来自——法国巴黎高等艺术学院的——“终身艺术成就勋章”的内涵,更有着新的现实意义。我把这枚——载荣载誉的“勋章”,不看作是我个人的荣耀,而是为我们伟大祖国五千年传统优秀文化的无比魅力,能够产生越来越多的国际影响——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我是因研习中国书法艺术,而获奖的。我愿向法国贵宾和各位领导及朋友、同志,在这里简单汇报一下,我的书学历程,及一些粗浅认识和感受。

我们中华民族,其所以能够不断的繁衍滋生、发展壮大,数千年不衰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伟大的先祖创造了——形体独特、最富表意、美妙无比的方块汉字。汉字的内核是诗情,外表是书法。中国的书法就是以汉字为表现形式的。中国的书法艺术,赏心悦目,美伦美奂——独秀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习汉字,是我们的福分,学习中国书法,是我们的骄傲!

我是兴平人,出身于兴平北塬一户破落的书香家庭,祖父是清末秀才,家风严峻,后世子孙,读书、写字启蒙较早。我的小学到大学,是跟随父亲在西安度过的。西安古城的历史文化积淀,非常丰厚,极大的滋养了我的思想、知识,和书法艺术。民国以来的硕学地望、关中大儒,如:张寒杉、党睛梵、茹欲立、景莘农、李子春等老先生,都是我经常求学问道的恩师。我庆幸自己的师承过人,得天独厚。

西安的这段时期,我如饥似渴的博览了不少传统的文化经典,废寝忘餐的临摹、临写了以汉、魏为主的、大量的碑石文字,不断强化书法的传统笔墨,扩大思想、知识和书法视野。

50年前,也就是公元1960年,我的书法作品被选入展了——陕西省解放后,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正当我书学之路一帆风顺的时候,不幸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我被一家省级文化单位下放回农村老家生产劳动锻炼。

工作、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并没有挫伤我读书、写字的锐气,因陋就简,我用指头在田间地头划字8年。天道酬勤,这8年的苦功、生活磨练和思考,使我悟出了宇宙人生和指书书法的天机妙理。

在我10岁之前一个严寒的冬天,冻伤了右手指头,多日不能握笔写字,我就改用左手练习,及至右手康复后,左手已写出兴趣,从此,我就双手轮换握笔,一直写到今天。

我的用左手和指头写字,实因环境所为,决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哗众取宠。人的右手、左手、指头的生理差异很大,用左手和指头写字,是很难掌控的,若能经久练习,熟练驾御,其纸面表现效果,甚为出奇,一些特色,非右笔书法可及。

强烈的书学兴趣和艺术探索,使我与右笔、左笔和指书——这三种不同的写法,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与它们不离不弃,风雨同行,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公元两千零八年,我的书法作品应邀入编,由北京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编辑,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十大书法家》一书。

编委会的赵鸣编辑告诉我:“中国书协沈鹏主席说你——‘虽无名望,笔墨过人’。提议把你的作品,排列在“中国十大书法家”的首位,并提议把你的‘能忍则安’左笔,刊登在《中国十大书法家》的封面”。这是我的书法作品,有生以来,第一次公开面世,使我受宠若惊。

之后的7年来,我的书法应邀与中国书法界的资深大师——欧阳中石、沈鹏、张海、李铎等的作品,一起入编到,由北京几家权威出版社编辑并以国际标准书号出版发行的——《中国当代书坛巨匠》、《一代大师》、《中国国宝三大家》、《中国传承艺术大师》、《全球华人艺术巨匠》以及为向建国60周年献礼,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特意编辑,并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60年60家》等,10多种书法集中。我的书法作品,仍然,因笔墨表现形式的较为丰富,无一例外的、都被安排在这10多种书法集的《目录》首位,这使我受到了极大的鞭策和鼓舞。

出版社说,一部分书,如:《中华文化大使》、《中国国礼艺术大师》等,被中央领导出国访问,作为文化礼品——带往国外。一部分书,发行到西方世界的“孔子学院”、“高等院校图书馆”以及“汉学研究机构”。近年来,我的书法艺术,能引起国际关注,大约和这些“书法出版物”的远播国外,不无关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的“云寂书庵”逐渐成为兴平民间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多家、多种国内、国外新闻媒体、报刊、电视、网络。如:中央电视台、日本每日电视、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等,多次介绍宣传,使得来我“云寂书庵”访问、交流的国内、国外文化名人及政要,日益增多。

例如:中国书协的刘炳森副主席、中国作协的陈忠实副主席、美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和平大使,韩国国际文化教育交流院院长,日本亚洲文化交流会会长,美国的中国艺术博物馆馆长、美国的印第安族博物馆馆长、台湾台中广播电台的老台长,日本“出云议会”的议长,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交流代表团、日本众议院议员友好访华代表团,还有,专程来我“云寂书庵”,拜师进修中国书法的日本和韩国的青年学子等,外宾之多,不胜枚举。

同时,我也被公派参加代表团,或应海外邀请,出访过,包括中国台湾在内的,日、韩、美等九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个人书法展览和文化交流。我以自己能为宏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促进国际友好,奉献一点绵薄之力,而感到非常欣慰。

书无止境,艺无止境。欲得一艺,功在不舍。大半生的砚田耕耘,丰富了我的笔墨表现能力,提高了我对中国书法的认识和鉴赏水平。书为心划。中国书法是一门意象艺术。读书写字,人品为重。为文为书,意在笔先。书法之根在文化,书法之魂在思想。知识学养愈高,书法蕴含愈深。得其形易,得其神难,形质次之,神采为上。师古不泥古,有法求无法。艺术贵有个性,笔墨当随时代。思维超越时空,艺术没有国界。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盛名之下,其实难付。我知道,要完善自己笔墨,一生未必能够如愿。我要走的中国书法之路还很长的。

我今年已77岁,满头雪霜,印证着,我的书学道路的曲折和艰辛。人生有尽,艺海无涯。我不因自己的一身老病,和岁月黄昏,而感慨;却常为自己,书写过程中的“十年一笔未尽意”,而苦心纠结、“望洋兴叹”不已。我欣赏古人“百年养眼”的高见,更力行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事业精神。

我从来都不把书法学习,看作是个人一时的兴趣,而是奉为——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使命。我已进入生命的耄耋之年,中国书法——高雅华丽的艺术殿堂,是我一生竭忠尽智,为之不懈奋斗,努力追求的——中华之梦!

最后: 祝愿——中法文化交流

——日新月异!

祝福——中法人民友好

——山高水长!

希望——法国贵宾短暂的兴平

之旅,能够留下久远而美好的记忆!

谢谢大家!

2014年5月11日草於 兴平云寂书庵、云寂禅院

薛 凡 简 介

薛凡,男,陕西省兴平市人,生于1938年,大学文化,高级职称,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历代碑石文字鉴藏家,曾当选陕西省和咸阳市政协委员、兴平市政协常委、兴平市文化馆馆长,现任兴平市文联名誉主席、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陕西对外友协理事、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等。出身耕读大户,幼承庭训,启蒙较早,70年来临写中国历代碑石名拓、法帖、墨迹等数百种,功力深厚,独具风格,兼工右笔、左笔和指书,有比较深厚的字外功夫,时有诗文面世,曾两次参加陕西书画代表团并任副团长访问日本,还应邀赴韩、美、中国台湾等9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获誉甚高,特别是应邀于美国旧金山的书法个展和美国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左、右笔书法表演,极尽笔墨、轰动一时,被誉为“精湛书艺令人惊叹不已”,美国《国际时报》赞扬“其右笔锋不可遏,左笔之功力、笔势和指书之灵动岂但海内少有,直可独步世界书坛”。北京大众文艺社社长、著名评论家尹考臻先生著专文高度评价薛凡的书艺:“试问当今人浮于事的中国书坛,有几人能与之比肩?”且引大画家吴冠中先生“真正的艺术大师在民间”这句话,完满诠释薛凡先生的书法艺术,还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法坛再不会无人不识薛凡,感谢薛先生为中国书坛注入清爽之风,衷心祝愿薛凡先生书道大成”。1999年6月,薛凡应邀赴韩文化交流,在“汉城”即兴赋诗并以左、右笔书写的书法作品被刊发于韩国中文刊物《韩华天地》时的编者按语称“薛大师特异之笔风,堪称中国第一人”。书法大家刘炳森于2003年5月特来薛凡 “云寂书庵”时,评说“薛先生书法的传统功力深厚,左笔之气韵和指书之灵动海内少见”。北京《兰亭雅韵》的主编刘永朝致函薛凡称:“先生的左笔是费新我之后的集大承者,环顾当今书坛,无人出其君右。先生的指书,存亡继绝,光照华厦,堪称一绝”。北京“中国文化信息协会”邀请薛凡与中国书协张海主席共同入编的——《中国书坛传奇大师》一书的《编篡工作函》中介绍薛凡是“中国书坛第一人,当代最具实力的书法大师”等等。薛凡的“云寂书庵”接待过“出云议会”的议长、日本众议院议员友好访华代表团、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友好交流代表团、“法国巴黎高等艺术学院”领导代表团以及诸多中外团体、媒体和专家名流、政要……,接纳过日本、韩国,拜师进修中国书法的学子等。薛凡淡薄名利,不追时尚,禅化笔墨,了悟人生,云水襟怀,望重一方。其艺略入编《世界名人录》、《一代名家》等典籍。书法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书坛巨匠》(薛凡、沈鹏)、《中国书坛传奇大师》(薛凡、张海)、《一代大师》(薛凡、沈鹏、张海)、《中国国宝三大家》(薛凡、欧阳中石、沈鹏)、《中华文化大使》(薛凡、刘文西、欧阳中石、沈鹏、吴冠中)、《中国国礼艺术大师》(薛凡、范曾、李铎、刘大为)、《中国书坛领军六大家》(薛凡、欧阳中石、沈鹏、张海、李铎、张彪)、《30年30家》、《60年60家》及《古今艺术大师》(薛凡、王羲之)、《中国传承艺术大师》(薛凡、沈鹏、唐—颜真卿、唐—怀素)、《中国当代书法大师》(薛凡)等数十种书画特辑。基于薛凡于中国书法艺术的造诣和国内外的影响,他已被“国际艺评会”评为星级艺术家最高等级“五星级书法艺术家”荣誉称号,并继日、韩、美等国家的学术、艺术机构聘请为顾问、名誉院长之后,2010年5月被美国旧金山书画家协会授予“博学会士”、被“美国、中国艺术博物馆”特聘为名誉馆长。2012年5月,薛凡先生被北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特邀为“全国友协第十届理事会”理事。2014年5月荣获“法国巴黎高等艺术学院·终身艺术成就勋章和获奖证书”。

2014年6月

《云 寂 书 庵 诗 稿》

凡小诗三十三首(1993年—2012年)

2014年4月20日打印

纪念毛主席百岁诞辰

薛凡

(1993年冬月)

(一)江山雾锁百战开,擎天雄文未尽才。笔新墨林五千载,思想光辉照未来。

(二)开国不易治国难,多少感叹化云烟。古今中外无完人,日月有食光满天。

五台山毛主席路居纪念馆

(2004年6月)

东渡黄河扫残云,五台清凉洗战尘。立马太行威灵在,创业自有后来人。

纪念邓小平百岁诞辰

(2004年6月)

(一)少年壮志异国游,戎马半生功千秋。三落三起扬正气,重整山河解民忧。

(二)南巡理念开盛世,一国两制顺时行。复兴中华垂青史,中外称颂邓小平。

四川都江堰“二王庙”

薛凡(2003年7月)

二王庙前思李冰,五湖四海奉神明。都江堰水流千古,半流稻谷半流情。

重庆“白公馆”

薛凡(2003年7月)

白公馆内寂无声,犹闻先烈带镣行。多少志士捐大业,五星红旗血染成。

重庆“渣滓洞”

薛凡(2003年7月)

洞门何异地狱门,一腔热血铸忠魂。百年人生谁无死,留得壮烈感后人。

三 峡 游

薛凡(2003年7月)

一从渝州赴壮行,万里关河雨濛濛。气吞云梦八百里,摩天巫山十二峰。愁见屈子行吟处,欣过刘备托孤城。丰都有鬼成幻境,翼德庙高斗秋风。天下拦水谁为最,三峡大坝抒豪情。

兴平胜迹

薛凡(1996年5月)

邙山①北枕气势雄,渭水南横如镜明。犹屏秦岭断白云,似箭唐塔刺长虹。西瞻美女贵妃②墓,东仰雄主③汉茂陵。曾是富庶京畿地,逢春草木更繁荣。

注:①邙山即北邙山,指兴平北塬,兴平北塬古称北邙山。中国有两个北邙山,一在洛阳;一在兴平。②贵妃指杨贵妃杨玉环。③雄主指汉武帝刘彻。

五 丈 原

薛凡(2001年5月)

卧龙之才世罕见,天下大势非人算。五丈原前身不死,未必后来能复汉。

马 嵬 坡

薛凡(2000年6月)

(一)安氏①何故反大唐,却将女子②一命亡。失魂御辇马嵬道,留得后人说短长。

注:①安氏指安禄山。②女子指唐杨贵妃。

(二)唐杨贵妃墓

薛凡(2000年6月)

千古是非①马嵬寻,一页历史惊后人。君王若能正视听,何来怨女梨花魂②。

注:①“千古是非”指马嵬坡兵变。②“梨花魂”指杨贵妃之冤死,传杨贵妃吊死在梨花树上。

马 嵬 泉

薛凡(2000年6月)

江山何故起狼烟,枉将祸名负天仙①。

马嵬坡前红颜恨,泪化甘泉润人间。

注:①“天仙”即唐杨贵妃。

王昭君墓

薛凡(1998年8月)

塞外临风吊王嫱①,青冢黄昏土尚香。若与邻邦相友善,何须万里长城长。

注:①“王嫱”即王昭君。

崆峒山雷神庙

薛凡(2001年7月)

雷神庙内香烟浓,万里长空雨欲晴。敢问天公威何在?感叹人间路不平!

五台山“竹林寺”

薛凡(2002年7月)

竹林寺里无一竹,原移千竿胸中居。为人处事有清气,何分有竹与无竹。

嵩山汉“三阙”①

薛凡(2003年7月)

遥思当年金玉体,于今疮痍不可说。草木尚有复荣时,春光何日暖“三阙”。

注:①“三阙”即嵩山三阙铭:太室石阙铭、少室石阙铭和开母庙石阙铭。汉刻,石在河南登封。

张家山泾渭渠

薛凡(1998年7月)

羊肠山道傍水深,几块残碑证古今。泾渭渠首小留步,掬口甘泉澄我心。

过烟霞乡

薛凡(1998年7月)

烟霞乡内无烟霞,秋忙已到百姓家。汗水田头话农事,切盼来春好年华。

院中合欢树

薛凡(2007年4月)

一树红花贵比金,多年相伴度寒辛。是否疑我情意淡,何故春来病①缠身。

注:①“病”指生态劣甚,树木虫害严重。

盆栽小叶榆

薛凡(2007年4月)

屈居盆内十八年,参天壮志化云烟。犹同秀女入深宫,命定毕生结苦缘。

陕西电视台栏目《秦之声》

走进兴平

薛凡

(2009年5月)

(一)滥觞秦地三千年,黄钟大吕代代传。试问声腔谁为最?高枝怒放百花园。

(二)光辉开播三十秋,谁人不闻“秦之声”。待到来年花似锦,高吼秦腔颂兴平。

兴平“媒槐”①

薛凡

(2000年6月)

五色爱笔任人描,千古神幻一梦遥。多情媒槐今犹在,何处去觅“遇仙桥”?

注:①“媒槐”指汉《天仙配》爱情神话中指槐为媒的老槐树,位于兴平。

兴平“遇仙桥”

薛凡

(2000年6月)

遇仙桥边思天仙,天人合一话人间。若非典身葬父①孝,何来天宫美婵娟?

注:①“典身葬父”指汉代董永典身葬父的动人故事。赠老画家何伯正①先生

薛凡(2004年12月)

商山丹水育豪情,多彩画笔写人生。素心淡似天边云,壮志不让“宗悫风”。《坐虎针龙》创新意,奇石仙掌仰青松。腕下斧皱山有势,手中毫纤柳眉工。经春桃李方结果,不寒何以水为冰。笔老砚田人未老,艺无止境贵求精。不骄不媚无俗气,人与梅花一样清。若许翰墨排座次,先生当列老寿星。

注:①何伯正现年76岁,党员,兴平文化馆离休老画家,祖籍商州丹凤,美院出身,副研职称,解放初曾与大画家赵望云、石鲁一起在西北文化部和西北画报社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57年蹲点兴平文化馆,随举家迁住兴平。四十多年来,共培养美术人才近800名,其中部分升读全国各地美院,有的已晋升为美院教授和知名画家。先生为人忠诚,工作扎实认真,不独是资深的老画家,更是成绩斐然的美术教育家,德艺双馨,享誉一方。

新 官 谣

薛凡(2012年8月)

(一)不思奉献休当官,草民自古盼清廉。为官之道首正己,第一功名不爱钱。

(二)社会事业需要官,官肩责任重如山。百姓感官恩情重,至今仍称“父母官”。

(三)灯台照人不照己,管官更比管民难。官要管民先管官,官律应比民律严。

(四)一方水土民养官,官民自应结善缘。古来多少清官册,万民口碑几千年。

(五)乐对民镜照自身,定是清官册中人。须知民心即天心,廉官畏民更爱民。

篇6:著名书法家施恩波资料介绍

著名书法家施恩波资料介绍

施恩波,字雨谷。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班,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王镛书法研究室及中国画系进修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主席团成员,中国国家画院王家新书法艺术工作室助教,辽宁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新华社新华书画院特聘画师,《时尚之旅》杂志总监,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警察》艺术顾问。

作品曾获“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奖(1996),“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一等奖(1996),文化部世界华人书画展银奖(1997),文化部第八届全国“群星奖”金奖(1999)。荣获获辽宁省文联“辽宁省文艺之星”称号(1996),中国文联“建国五十年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1999),辽宁省文联“辽宁省书法家协会“辽宁优秀中青年书法家”称号(2000)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文化奖”(2004),2009年被《中国书画》杂志学术提名为“中国当下最具增值潜力的十大中青年书法家”。

曾参加全国第四、五、六届书法展,第五、六、七、八届中青展,首届国际青年书法展(北京),参加中国书协“首届当代名家书法精品展”(北京),中国文联“97位中国书法家合书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大型石刻艺术展”(北京),中日友好书法交流展(日本),中国书协优秀会员展(北京),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获奖青年书法家20人展览”(香港),“当代中青年书法家18人联展”(北京),2004年“墨海飞鸿”中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家12人赴新马展览(新加坡),首届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甘肃),全国著名青年书法家

T8传媒甘健编辑整理

作品邀请展(山西),2005年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中国中青年获奖书法家提名精品展。2006年全国60年代杰出书法家邀请展(四川),2009,全国60代表书家提名展。

应邀参加《当代著名书法家50人五体书法临摹示范VCD》拍摄(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作品传略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墨宝集、《中南海珍藏书法集》、《共和国书法大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单位收藏。

关东才子施恩波的翰墨之道

王力春

渤海之滨,自古人多灵秀;关东大地,乃今风雅时存。仅以翰墨书道而言,施君恩波字雨谷者,诚吾辈不可小觑之辽东才子也。时人谓之为当代实力派中青年书家,市场嘉之为最具潜质艺术家,展赛评之为国展和中青展双魁,所誉正多,皆其明证。今察其人,观其书,益觉言论事实之不虚。施恩波自幼游于翰墨,孜孜矻矻,既尽池水尽墨、不谢草圣之力,又历虚心向学、拜师求艺之苦,加之以超拔之天资,过人之聪颖,心有灵犀,大彻大悟,故其名驰大江南北,实属偶然中之必然也。偶然者,机遇也;必然者,实力也。兹仰观古代书史,俯察当今书坛,析其技,明其道,以窥才子真实之状貌。

施君以书道立身扬名,诸体皆工,尤善行草。其行草书取法千般,沾溉传统,又不乏新意,绝非俗格。约而言之,首得风意二字,此其脱俗耀众之北门管钥也。今人善书者众,获奖者频,而得风意者寡。风意者何?晋宋人之状态也。自文字创制之始,天雨粟,鬼夜哭,至于汉末,翰墨之道生焉。钟张之世,行草始作,此后凡历三变。魏晋玄学风行,人皆有意,尺牍书疏,千里面目,遂有羲献父子古质今妍,奠定千载模楷。二王书凌空取势,因势得形,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此行草技法解放之一也。北宋政治虽衰,然市井崇尚风雅,诗书相和,惟厌其俗。士人书艺亦打破隋唐法度之桎梏,爽爽有一种风韵。奇崛如襄阳米南宫书,快马斫阵,阵马风樯,舞笔在手,八面出锋,行草技法之变化尽矣。此解放之二也。明末清初思想开化,高堂大轴风靡流行,用笔又为之一变。名家辈出,风格迥异,有意开宗立派,实始于此。然真正上接晋宋精髓,得古法风意者,惟河南王觉斯也。孟津书笔力千钧,字势跌宕,墨法淋漓,书法形式之变化尽矣。此行草技法解放之三也。综而观之,米芾自称集古字,堂号宝晋斋,惟二王之法是继;王铎既效大王,又钟老米,有后王胜先王之说。同宗共祖,一脉相承,既有血缘之同,又有时代之异,行草技法之集大成者,三王一米而已,余者或其浇漓,或丑怪恶札也。凡古皆可谓传统,然惟此脉鼎彰风意,独步今古,诚传统之菁华也。以此观之,今人但言取法传统,而的得传统者,鲜矣。

恩波学书之途,正承王米脉余,弦续昔贤,间以己意,世殊时移,而风意之面目,何其毕肖哉。观其书作,运使转于方寸,骋大气于高堂,驾轻就熟,酣畅痛快,力透纸背,气势磅礴。其韵得于远祖二王,其痛快得于中祖襄阳,其力得于近祖孟津,含英咀华,酿于一身,岂曰不能不妙不神耶?

或曰:吾学书之路同于施公,亦非花酒游侠之徒,何以不胜施公?答曰:君虽亦步亦趋,不越雷池,然恐仅得形骸之技,未入风意殿堂也。风意乃人之风意,而非书之风意,假笔转心,其工在书,而其妙在人。太平之世,已无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之门户见解,却陡增急功近利之浮躁情绪。割裂传统,漠视文化,做作其书,不免逊为俗格。其人无甚风雅,其书之俗,则不远矣。古代虽言书学小道,T8传媒甘健编辑整理

附于经学之末,以其饱学多艺之故也;而当今书坛,书家比肩接踵,鳞次栉比,情势虽壮观,然书学真正沦为小道矣。

雨谷却乃不俗之人。其人行侠仗义,四海为朋,果敢倜傥,一如其书。性好吟咏,趣涉丹青,尚游历,淡功名,饶有古风。一派文人才子之气质,岂可染于污泥、妖于清涟欤?公虽早年亦曾勇猛精进,立其艺名,然年届不惑,心渐淡泊,专于兢兢业业做事,不计浮浮夸夸虚名。公亦润格酬字,“君捐金钱酬风雅,我以书画换油盐”,但不事俗贵,自得风流。施公喜作嵌名联,酬答友朋,间得笔墨之趣。吾与兄仅一面之交,叹于其书其人,愿献嘉言,缀作其友——雨似雾而非雾,谷近俗而不俗。戊子谷雨之日,得无异乎? 吉林大学书法博士王力春草于吉古斋

胸中霁月 笔底风涛

关于施恩波书法创作的思索/刘墨

记住施恩波(笔名施雨谷),是见他那钟繇式的小楷,古朴、厚实,古朴、厚实中又颇空灵、秀逸。现在看,空灵、秀逸不仅在,而且多了,古朴、厚实却有些消失,使我颇致叹惜。我远离书界的这几年,正是雨谷不断入选全国大展和全国大展上拿奖的几年。墨海澜翻,浪花尖上总有雨谷的名字和作品:

——1995年,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最高奖;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一等奖;

——1997年,第七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览三等奖;

——1998年,获文化部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第八届群星奖”金奖; 每看他的作品,都觉得那是一种洒脱自然、婉转流畅,取法传统却不为传统所囿,将古典的书法之美与现代人的审美感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风格。

书法圈内的人最想知道的,恐怕就是他为什么会连连得奖这样的秘密了。

“书如其人”已经让人说得太俗太滥,即便太俗太滥也仍然是真理。俗人能写俗字,而洒脱的人就是说他不洒脱都没有办法。搞创作和做人一样,不是要从容就能从容的。中国有了书法,有了书法家,有了作品,它也就成一种文化,点线里面有了审美。书法创作成为一种审美活动,在这样的审美活动中,人表现是各自不同的情怀。于是,要想了解雨谷的书法,非得和他有一个接触进而了解人的过程不可。如今雨谷是我的朋友了,与他相交相游,就渐了解深入于他的为人与为艺之道,或者说,是因为喜欢他的人,也就喜欢他的书法的。

他除能写能画之外,还能读能作,而他的仗义疏财以及为人的豪放磊落,更为圈内圈外的友人称道,古人评论书画的时候往往喜欢说这样的话:“足下以不衫不履之身,寄情笔墨,一抒其胸中磊落嵚崎之致。”雨谷的一切艺术活动,都离不开他这样的胸襟。

雨谷也许生来就是一个书法家,但他做这个书法家却付出太多太多,不信,你可以去听雨谷说他的早年,听后留下的准是久久一阵无法抹去的无人不觉的酸辛。环境的压迫可以摧残一个艺术家,但也最易于养成一个艺术家。《乐府古题要解》里解说琴曲《水仙操》的创作经过说:“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未能得也。成连曰:‘吾之学不能移人之情,吾之师有方子春在东海中’。乃赉粮从这,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划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没,山林 冥,群岛悲号。仰天叹曰:

T8传媒甘健编辑整理

‘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作歌云:‘翳洞庭兮流斯护,舟楫逝兮仙不还。移形素兮蓬莱山,钦伤宫仙不还’。伯牙逐为天下妙手。”移情就是移易情感,改造精神,在整个人格的改造基础上完成艺术的成就,这全凭技巧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听了雨谷早年的经历,总是让我想起这则旧事——也许,雨谷所经历的精神上的寂寞与磨砺,正是上天所以移其情的吧? 寂寞中的探索,往往是最真诚的。

如今雨谷的书艺格调清新雅逸,下笔婉丽中抱持清刚之气,与这一段砺炼,不无关系。

从他步入世间的一开始,就苦苦地在生存的窄小的空间中寻求一种出路:他埋头读书,埋头创作,在繁嚣的生存环境中凝望、思索。我去过他大石桥的家里,那里到处是他练习画时所留下的东西,他几乎就住在一个由宣纸堆成的屋子里。书法和绘画是他的寄托,一肚子的心事无以与人明说,便都诉说给了笔下的点线。而我们也从他的书法中,看到了书法的灵性和人的灵性,看到了书法与人之间本真性情的相衔接。

可以说,没有书法,就没有了雨谷。

早年的雨谷在经过反复的寻师学艺之后,终于遇到名师:1985年大石桥文化馆邀请聂成文先生举办讲座,带领他进入了书法殿堂。聂成文先生也发现了施雨谷是一个可造之才,悉心教诲,指点他从魏晋入手,这正和他的笔路。聂先生的教诲如春风化雨,使施雨谷初窥书艺的堂奥。他最早的作品,入手正是在小楷上,字形取扁侧之势,横画较长,仿佛有钟繇《荐季直表》、王羲之《孝女曹娥诔》的体势。在这种小楷上所下的功夫,为他此后的进步奠定了一个最为坚实的基础。后来。他又得王镛诸先生的指导,又两度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书画,使其在创作上有了新的认识。雨谷以晋人的尚韵为中心,然后以尚意的宋代书法和明清书法来调解,当他将它们熔于一炉,便是现在的雨谷了。雨谷心悦诚服于传统之中,他二十多年的书法创作与探索,无不是深入研究与学习传统技巧的过程。

而以技巧最为擅长的米芾,更成他的膜拜的对象。龚贤在一个《山水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上这样写过:“书法至米而横,画至米而横,然蔑以加矣„„”唯美的生活态度与个性的艺术追求,使雨谷选米芾作为学书的进一步基础以及作为个人书法风格的基调,是毫不奇怪的。

他入选和得奖的以及较多的行书书作,来自于米书的笔法、线条几乎成为一个重要的特征:行距、字形,笔锋的提按顿挫,都可以看出来米芾的踪迹,只是雨谷的用笔较米芾的老到显得清新,得纤禾农于墨色的变化之中。

但如果说,他只得力于米芾,那是狭隘地理解了雨谷,因为学米觉得越像,就越容易甜俗,古往今来不能免之者多矣。于是他不停地调剂二王、徐渭、王铎、黄山谷、苏轼、董其昌等都是他用来丰富自己的对象,而今,也许这标志着雨谷书法自我风格的完成:茂密的行距、窄长的字形、顿挫有致的用笔以及婉约爽朗的风格,都使得雨谷可以在当代书坛上独领风骚。他的挂作,往往能一气呵成,纯任自然,心、手、笔、墨、纸之间,了无滞碍,无论是结字,还是行气,或者是字与字之间的牵丝引带,都能随手变化,或行或草,浓淡相应,使之成为一件艺术性极高的佳作。

时下的国人多在浮躁着,但浮躁的东西人们已经太倦了。反传统过了头,就会有人珍视传统。珍视传统不是说做就能做到,它需要一种定力,而这定力又来自一个的修养。

T8传媒甘健编辑整理

也许更多的人在不顾书法的本质、技术而随便“表现”时,雨谷那种以掌握地道的传统用笔与形式就显得可贵或与众不同了。而这也正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的再思考与再理解。如果说雨谷在当代书坛有其特殊意义,那就在于走传统一路的书家,可以从传统中获得什么,以及在传统的路上还能走多远。或者用稍为理论性的话来说,以世界的角度来审视或重筑民族的传统,又籍传统的伸展和转换来确立自身的价值。雨谷走的是纯粹的传统之路,至少他的取法范围下限只是到明末清初(虽然他渗入现代人的审美感觉与独特视角)。传统并非仅是明显可见的点线,而是那点背后的大文化——这个“‘大’字,不能轻下,亦不能轻许”。但,现代书家却一是失去了传统文人的身份,二是失去了传统文化的背景——这双重的“失去”固然使传统意义上的书法成为今天艺术意义上的书法,但文人身份的失去也尽然导致了文化背景的剥离。如果说,书法的线条与意味全在于能够拖载文化、拖载人格,那由文人身份而来的文化修养又依托在哪里呢? 如果说文化修养是“道”,书法是“技”,那么,这样的“道”还是蕴藏在“技”之中的。固然,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庄子所说的“技也,进乎道矣”一句——这“技”是技艺、技巧、技术、技能——以技显道,以道驭技,单纯的“技”虽让人钦佩,但毕意还是“技”,从此关头再越一步,就有可能与道相接,那才是书法的本质所有意趣所在以及境界所在。

境界是高、是深、是大,以此为书艺的立基,方能成为透网之鳞,从而越升于书道的自由创造之中。雨谷是知道这一点的。

因为雨谷的书法所以能入于传统之中而又出以自家面目,全在于他能读书,能养气,能明心,能见性,多面手凭此书此气此心此性而去纤去薄去腻去做去巧去甜去宿,再一一地透显于他的书法之中。对于雨谷来说,传统是一切价值源泉。

如果面对着雨谷的作品,说他没有时代气息,未免失当。

因为古今文人所处的环境与时代,实多存批判心态:有人回归传统,标举士气逸品,寄情于古淡清雅的点线意味中;有人则剪断历史,直奔未来,基至脱去汉字本身的束缚,注目于纵横奔突的视觉形式——此种心理,无非要与处身之时代抗衡,不甘囿于眼前的藩篱。

雨谷,自然属于前者——通古之余闻,反而容易破茧而出,自成面貌,这是中国艺术本身的特殊性之所在,仿佛游子还乡不忘修葺旧园,并点缀了新意。虽然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徐渭式的狂放,没有董其昌的萧散,也不见王铎式的激情,然而却能在秀美中看到苍浑,在舒畅中看到沉郁,这或者正是雨谷自然气质与情续的流露吧。

雨谷的书法,多是诗、书兼备,同时又加上绘画的意趣。他作画也取法于古人,陶然于古人绘画的那种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的清雅、秀逸、古朴之中,但他仍能以一个现代的审美视角去体味那种意趣,出以新境——于是雨谷的书法,由诗达其性情,由意解其灵机,从而创造出寓含着浓郁的诗意画意的书作,其字外之意、象外之象,所抒发的多是他飘逸、洒脱的胸中的逸气。

经过一番又一番的生活磨砺,雨谷现在算是平坦的走在艺术的路上了。他现在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辽宁省书法协会理事、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沈阳铁路局书法家协会主席。

T8传媒甘健编辑整理

但艺术之路真的是如此平坦吗?一个有用证明的事实是,书法家不是生活于真空之中的。雨谷在现实中也不能时时感到种种来自于“俗务”方面的困惑与干扰——但有趣的是,他困惑一次,就会了悟一次;干扰一次,就会坚定一次,反作用力倒成了前进的动力。再次见到雨谷他的字已经又是有显著的变化。如果说,艺术有一种功能就是使人从痛苦中上升到快乐,从混乱中上升到秩序,从纠葛中上升到超越,那么,雨谷也可以欣然一笑了。雨谷居于美丽的滨城——大连。

那里有海、有来自海上的大风,那里也有山,也有其骨。那海那风那山那骨又会铸造出一个什么的雨谷风格呢?

上一篇: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个人总结心得下一篇:公司员工生日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