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知识

2024-06-19

书法知识(精选6篇)

篇1:书法知识

学习书法必备——书法入门知识

【学习准备】 书写姿势→执笔方法→运笔用墨→临帖读帖 → 谋篇布局→ 创作琐谈→ 欣赏借鉴

【楷书探究】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楷书习字教范(作者/戴尧天)颜真卿《颜勤礼碑》楷书习字教范(作者/苍舒)《九成宫醴泉铭》临习指导 楷书范例怎样临习《宣示表》 怎样临习颜真卿《勤礼碑》 怎样临习《爨宝子碑》 怎样临习《嵩高灵庙碑》

【隶书课堂】 怎样临习《曹全碑》(马于强)怎样临习《礼器碑》(闻毅先)怎样临习《张迁碑》(唐亮)怎样临习《衡方碑》(沈维进)【行草技法】 【篆书入门】

【硬笔书法】 硬笔写字姿势与用笔 硬笔书写工具 硬笔楷书选帖与练字方法 硬笔楷书笔画特点与书写 硬笔楷书结构分析 硬笔楷书创作欣赏

【书法故事】

【书家必携】 单句(转自书法教学资料库)对联(转自书法教学资料库)经典古诗词200句 唐诗300首

宋诗100首 500首七言绝句(转自书法教学资料库)书法佳句(转自书法教学资料库)经典诗文(转自书法教育资料库)千字文 增广贤文

小学生必背古诗[1][2][3][4][5][6][7] 中华道德名言精粹(朱小丹辑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释版)【装裱艺术】 中国书画装裱简史 装裱的设备工具材料 装裱的部位名称 怎样学习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款式的设计原则 书画装裱后的保护 怎样评品装裱质量 装裱相关术语

装裱实例

篇2:书法知识

(一)2016-01-25 慈光书画研究院

书法知识大全金明毅

书画中的“力”是点画、线条形质、作者内在精神的一种表现,较为抽象。从具体运笔去看,如果能中锋行笔,即行笔时笔毛均匀铺开,笔心在笔画中行走。手臂的力量能通过柔软的笔锋切进到纸中去,这就叫“力透纸背”。如果行笔时笔毛拧得变形了或扭成一团、笔毛没调整好,没有使它均匀铺开,笔毛像抹油漆一样从纸上扫过。这样的笔画是“抹”出来的,像墨猪,就无从谈笔力了。笔画的力度与线条的粗细、长短没关系,关键在于作者调整驾驭毛笔的能力,和运用中锋行笔。从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细小的笔画,虽细若游丝,但力若千钧。从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中,你能感觉到画笔凝重,笔笔如铁钩银画。这都是力透纸背的典范之作。

何谓挪让 ?

“挪让”是指组成字的各部分点画之间彼此相让,又互相呼应,使笔画多的字不显得密集,笔画少的字不显得疏空,如“马”旁、“鸟”旁的字,左边都要写得平直,给右边的半个字让出地位;其它有左右偏旁的字,也都依此类推。

间架有哪些要求 ?字的间架,要求大小、长短、宽窄、斜正得宜。

学习书法有哪些基本法则?

学习书法必须掌握执笔、运笔、用笔、结构这四方面的基本法则。为什么不可以用指运笔?

用指力去拨动笔管,笔管就不能保持直立不动,笔管的活动范围也非常小,写小字还可勉强对付,写中楷、大楷以及再大的字,就无法运转了。而且,用指力运笔,笔不踏实,写出的字也是虚浮无力的。

古人执笔有“龙眼”“凤眼”之说,是怎样执法?

所谓“龙眼”“凤眼”,只是一些故弄玄虚的说法,实际上是最要不得的。“龙眼”执法,是食指、中指只用指尖作弧形攥住笔管前面,无名指的第一节节骨在笔管里面推顶,拇指右边指肉擫在笔管左面,使虎口围成圆形,用这种执法,手腕扭着,既吃力又不切实用。至于“凤眼”执法,更要不得,食指勾得老高,拇指在中间,中指在下面,三指分布为上、中、下三截,这样无名指及小指自然而然地捏在掌心,虎口狭长,象凤凰的眼睛,掌心捏实了,笔尖运转就不灵活,这样执笔的人必须注意纠正。此外,有些书上还有“撮管”“提管”等说法,也是不切实用的。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此帖以“羲之顿首”四字行草开头,以“山阴张候”行楷结尾,此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在养心殿三希堂

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頫题跋。明时为朱成国、王稚登,清冯铨所有,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入内府。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败北,退踞台湾时除带走了大量黄金以外,还有2972箱南迁文物中的精品。这部分却是故宫博物院文物中的精品,如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翠玉白菜、玉香炉、玉荷叶形笔洗等,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如今“三希”《伯远帖》、《中秋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唯独“一希”《快雪时晴帖》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希”尚未聚首,国人深引为憾。

“执董狐之笔”写什么?

写历史啊,秉笔直书的精神啊,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大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干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他做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时,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乱臣,不讨伐就未尽到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应由他承当,这是按写史之“书法”决定的。

当时的史官与后世大有不同,他们既典史策,又充秘书,即协助君臣执行治国的法令条文。传宣王命,记功司过是他们的具体职责,兼有治史和治政的双重任务,实际就是具有褒贬臧否大权的文职大臣。当时记事的“书法”依礼制定,礼的核心在于维护君臣大义,赵盾不讨伐弑君乱臣,失了君臣大义,故董狐定之以弑君之罪。对此,孔子大加赞扬,称董狐为“书法不隐”的“古之良史”,后世据以称之为“良狐”,以表褒美之意。这是因为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权臣掌握国命,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以礼义为违合的书法原则,早已失去了它的威严,坚持这一原则,并非都能受到赞扬,而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齐国太史就因写了权臣崔抒的“弑君”之罪,结果弟兄二人接连被杀。董狐之直笔,自然也是冒着风险的,因此,孔子赞扬他,后人褒美他,正是表彰其坚持原则的刚直精神。这种精神已为后世正直史官坚持不懈地继承下来,成为我国史德传统中最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直笔的含义逐渐摆脱了以礼义违合为内容的书法局限,从司马迁开始,赋予了它“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具备了唯物史观的实质。这一传统为后代进步史学家弘扬发展,编著出许多堪称信史的著作,是我国史著中的精华。其开启之功,实源于晋太史董狐不畏强权,坚持原则的直书精神。可惜唐代以后就渐渐丧失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天下第一行书

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最大、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用茧纸、鼠须笔与朋友优游之余的得意之笔。全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其章法布白,浑然一体。他的用笔、结字更见变化之妙。全篇二十个“之”字,七个“不”字,各具特点而不雷同。他能注意避免“状如算子”、“一字万同”,这种艺术思想是十分可贵的。《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以致唐太宗李世民得到王羲之《兰亭序》墨迹后,曾命他的臣子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响拓数本,赐给皇太子诸王近臣。待李世民临死时,还要“兰亭茧纸入昭陵”,用以陪葬。今人见到的《兰亭序》,只有冯承素的勾摹本和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虞世南的临本。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他渡江北游名山,看到了李斯、曹喜的书迹,又看到了钟繇、蔡邕的书迹,改变初学,博采众长,在行书和草书上进行革新。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之中,以笔法为骨干,以气韵为灵魂,精研体式,推陈出新,“兼撮众法,备成一家”,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成为妍美流变的新体,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人称之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佩服得很,皇宫收藏王羲之的真迹有三千六百幅。唐太宗本人还亲撰《王羲之传论》。欣赏他的作品,就像观赏一幅肃穆恬静的山水画卷,就像聆听一阕抑扬缠绵的乐曲,也像在吟诵一页澹远典丽的诗篇,久为后人所称赞。

我国历史上有两位最著名的女书法家她们是谁?

王羲之的草、楷、行书,千古景仰。他的老师是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姓卫、名铄,人称卫夫人。卫夫人学习王国时钟繇的书法,达到了升堂入室的地步。她的代表作是《古名姬帖》小楷。其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是楷书中的上品。

在卫夫人之前,还有一位女书法家。她就是以《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等驰名的东汉末年的女诗人蔡文姬。她名叫琰,文姬是她的字。她父亲蔡邕,在文学和书法上造诣很深。蔡文姬继承家学,在书法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唐、宋、元、明,也出现不少女书法家。唐代的女书法家有吴采鸾、薛涛、武则天。吴采鸾所书小楷,很有钟繇、王羲之的笔意,遒劲古雅,可与卫夫人媲美。薛涛所书《陈思王美女篇》,行书,笔势跌宕秀逸。武则天书写草体,书法婉约。宋代女书法家有朱淑真,所书小楷,端庄精劲,深得王羲之笔法。管道升是元代女书法家。字仲姬,她是赵孟俯的妻子,赵孟俯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工书善画,书法为元代宗师。

管道升刚嫁给赵孟俯的时候,她的书法比丈夫还好,后来赵孟俯迎头赶上了,并超过了妻子。管道升写的《梅花》赋小楷,清丽幽闲。

唐朝的“三绝”?

文章、书法、刻技称此为“三绝”。

弃“诸葛之功德”为一绝,改为“刻技”为一绝。碑文的下角有“镌字人鲁建”的铭记。据史书记载,他是唐朝元和年间的著名刻碑良工,“刀法劲拔,刻技精湛”,我们从拓片中,可以欣赏到一千多年以前的刻工杰作,将毛笔的神韵通过刻刀表现出来,实是难能可贵。因此,现代人称此碑的三绝是“文章、书法、刻工”了。唐朝的碑碣艺术大盛,无论从碑文、书法、刻工都能体现。这是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融合、中外友好交往的结果,也正是由于社会的繁荣,造就一代艺术人材。他们都能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敢于创新,形成绚丽多彩碑碣艺术风格“三真六草”的说法?

“三真六草”,典出唐代李延寿《南史·王彬传》:“彬字思文,好文章,习草隶,与志齐名。时人为之语曰:’三真六草,天下为宝。’”《辞源》、《中国成语大词典》、《中华书法篆刻大辞典》等工具书对该词的释义均为“泛指各种书体”。这一解释不完整,没有涉及词条中“三”和“六”的含义。佟玉斌认为“三”与“六”可能指兄弟的排行。但《南史·王志传》中却记载“王志,僧虔次子也”。要证明自己的假设正确,就必须继续找依据。查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王俭传》和唐·李延寿《南史·王俭传》后终于证实了当初的设想。原来王俭“生而父僧绰遇害,为叔父僧虔所养”。这样一来,王僧虔亲生次子王志,按大排行就是老三了。经过反复研究考证,《诗书画印典故辞典》对“三真六草”的解释为:“南朝·梁·王志排行第三,善真书;王彬排行第六,善草书。故时人美称其兄弟二人的书法为’三真六草’。泛指不同书体的书法。碑帖的收藏要注意什么?

从艺术和历史的变化中,有的古碑帖拓本由于各种碑石佚失,拓本也几经遭难,成为孤本和珍本,在鉴赏中必需特别注意。一 如何认识“孤本”现我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文史资料以及个人收藏家,还有国外的博物馆和大学资料收藏馆,都收藏着我国历史上的碑帖孤本与珍本,怎么称得上“孤本”呢?

1、由于原石刻或丛贴刻版有一部份较早的损坏和遗失,有的留下痕迹已不是原物,根据历史资料和文字记载的考证,即将失传的碑帖,确是“唯一”的,并有较高书法艺术的文史价值的孤本。

2、要称上“孤本”,必需是刻石、刻帖的原拓本,翻刻本是称不上的。同时还应是时间较早的拓本,如“唐拓本”、“宋拓本”,“明拓本”相对较差,如果是“清拓本”往往就称不上这个“雅号”了。清代出土的碑刻更不属此范围。

3、有的“孤本”还是残卷。最初原拓也有不完整的。但残卷可以说明孤本的地们和价值。如从记载上看李世民《温泉铭》,唐代原拓不下几十部,流传至宋米芾曾在拓本后记叙一行:“永徽四年(653年)八月围谷府果毅儿“,倒是说明了时间。但宋代刻帖《绛帖》潘师旦曾将此也刻入,而伪《绛帖》却未曾刻入,后复刻于《筠清馆法帖》中,说明宋代已有此帖流传,后来原拓失传,直到1896年在敦煌千佛洞中发现此帖,但与原拓比较有残缺,后被法国人掠去,还存五十行,然后再装裱成横卷,此残卷现藏巴黎图书馆。根据照片影印件,罗振玉在《墨林星凤》中述:“伯施信本登善诸人各出其厅,各诣其极,但以此则于书法上固当北而称臣耳。”说明这五十行残本是有其价值的。由于残本中问题很多,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证说明“孤本”的地位。二 如何认识“珍本”在著名刻石和刻帖的原拓版本中,有的存世不多,或因各种因素造成原拓版本的质的差别,这种差别直接影响到艺术质量和资料的可靠性。有的因原版刻流到国名。因此国内所存较早较稀有的原拓版本,就是稀世珍品,如唐、宋、明原拓仅存一二,都可属“珍本”范畴。分析各种“珍本”,从书法艺角度出发大致有四种类型:第一种:原石久佚,原拓对书法界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尽管以后各种拓本质量上有各种差异,甚至还有缺残,还是觉得珍贵,这就可以称为“珍本”。如《西岳华山庙碑》,旧石在陕西华阴西岳庙中,隶书22行,每行38字,明嘉靖1555年毁于地震,郭相察书、颍川邯郸公修刻,现留下拓本有长垣本,最衩为河北王文荪所藏北宋拓本,字迹只损十字,后被日本中村不折氏购得,现转辗藏于东就书道博物馆。其次华阴本(关中本)是原县东支驹史弟年藏的无拓本,后被华阴王宏撰文所藏,说明拓本残缺近百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三是四明本,为浙江丰熙(道生)所藏的明拓本,后归宁波天一阁范氏所藏,但残字又增,在清代曾被端方收藏过,也作过藏记,现也藏于故宫博物院。还有李文田藏的宋拓半本,因为此半本直为私人秘藏,直到清初马日璐兄弟藏于玲珑山馆,才被世人所知悉,残缺也多于百和石裂,现被香港中文大学欧阳先生所藏其中有容庚先生观跋。从这四个珍本对比来看最佳的是长垣本。第二种:原石原版的初拓,由于拓工和材料等因素,以及保管因素,使原拓本质量各有差异。如帝王刻帖原有朱砂本(金红)这种拓本不多,但在北京和台湾都曾发现过,以后墨拓不如朱拓本,都不及第一次所拓的好。一是技术,二是相隔时间长,还有材料问题,因此朱砂本就成了刻帖中的珍本。又如唐《王居土砖塔铭》,明万历年间出土于陕西终南山鞭梓谷,在长安县南六十里,初拓已断为三块,继而为五块,再裂为七块,后因搬运失去第一块,又在椎拓中被全部推碎,因此初拓极为罕见。明出土时拓最好的珍本,同藏于辽宁博物馆。第三种:原石还存,但残损过多,而旧拓文字则完整,此情况是因原石存放于野外,或石质不佳或遭雷击,所以初拓也很珍稀,可称为“珍本”。如《隋姬氏墓志》旧石于清嘉庆20年(1815年)于陕西咸宁出土,武进陆耀箐得石移至江左,咸丰十年(1860年)碎于兵乱,断为二段存170字,原石首行“夫人”二字“夫”有石痕似点,因此初拓与后拓差别较大,其中有被大兴恽孟乐、南皮张之洞收藏,战后残石被陆彦甫复得,已与原石拓本不可比较,但因该石书艺较高,年以原拓本可称珍品,《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万里编)等著录中有记述。现原石藏于北京故宫。第四种:原石流至国外,而国内保存拓本较少。这些流向国外的碑石和刻版书迹艺都很高,流传拓本又少,有的甚至是缩小本,这些碑石和刻版大致都在精末和民国年间发现,由于汉时朝政腐败,有的被卖出,有的被掠夺。如《晋沛国相张朗碑》于1919年河南洛阳出土,碑体不大,前19行,每行19字,后6行,每行10字,均为隶书,因当时政局**,无人顾及,即被闻讯的日本人购去。留存国内拓本不多,大多是翻刻本,在左角厂花上与原拓本不能相比,露出刀斧痕。然《张朗碑》不仅具有书法艺价值,还有文史价值,所以尽管碑小也是一件珍品。

著名章草字帖是什么章?

《急就章》

章草起源

章草是我国有两千年历史的古书法。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有不少专家、学者,留下了相当多的论述和著作。既然如此,还有什么要说的呢?原因有二:第一,章草本身,如结构音训,以至译文等,有许多至今还有不同意见。第二,就是章草的书法及在书法历史上的地位等一般性的问题,不仅各个时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所述,即笔者对章草的某些看法。

关于章草的起源,一般的说法是:

一、唐张怀瓘《书断》:“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

二、刘宋王愔云:“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兼书之。汉俗简隋,渐以行之”。

三、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凡草书分波磔者名章草,非此者但称草,犹古隶之生今正书,故章草当在草书先,然本无章名。因汉建初中,杜操伯度善此书,帝(按即章帝)称之,故后世目焉。”以其施于章奏,故曰章草。

上面几种说法,有的是对的,有的则可以商议。如章草发生在西汉后期,即元帝前后。到东汉早中期,即章帝前后达到高潮。从它的时代来说,问题不大。再如章草的名称,历来有“可以用于章奏”和“得到章帝的承认”两种说法。虽然都有道理,但在古代,皇帝就是一切。所以因章帝而得名的可能性,也许更大些。又如“章草是草书中之有波磔的,”不失为重要特征之一。不过从章草的全貌来看,还不够全面。章草既然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种字体,它之不同于隶书或草书,是多方面的。

我一向反对仓颉制定文字的传说,也同样不信史游一个人既创造章草,又编定《急就章》。因此对章草的起源,照我的看法,从篆书转变为隶书的历史,很有参考价值。《晋书卫恒传》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行之。隶书者,篆之捷也。”《左传隐公五年》:隶,“早隶之事。”注:“早隶,古之贱役。”即胥吏之类。所以隶书是书吏们贪签简捷所写的俗体。汉人取其书写方便,经加工整理,定为全国通用之书体。名之日隶者,因为它原来是早隶之书也。

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文化永无止境的进步,其动力就在于有永远不会满足现状的思想。汉代以笔杆子为工具,或与书写有一定关系的劳动人民,他们对转篆为隶欢呼了一阵,声音刚停下来,又在动脑筋,于隶书的基础上,谋更进一步的窍门;终于找出了“草体化”这条新路子。从此以后,埋头苦干了几十年,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不仅在社会上横冲直撞,所向无敌。甚至把这只手伸到了官府,以至王宫的大门口。到西汉后期,大有“大水冲垮龙王庙”的势头。对这一点虽然历史古藉没有说过,但从居延遗址等处出土的成千上万的汉代及魏晋木简中,不难找出这样的事实。

文字、书法在古代,毕竟是上层社会所占有的“法宝”之一。在受到这股风潮冲击时,当然不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包括帝王在内的上层分子,鉴于周代晚期“分为七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混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从他们以后所做的一切,归纳出来当时决定了三个原则:第一,认识到这个“草体化”的潮流,来势凶猛,已经到了无法抵挡或镇压得下去的地步。所以只能逆来顺受,有条件的接受下来。第二,以隶书作为汉王朝的通用书体,是“刘氏先王”定下来的制度,所以决不能废除。在接纳草体时,必须保留隶书的特点。第三,在改的中间要注意规范化,要整理出一部标准的字书,用以推行新的书体。这就是传世的《急就章》。所以章草的形成,是集中了当时上层分子的智慧结晶。以后经过不断修改、补充,日臻完善。到汉章帝批准其用于章奏时,则达到了高潮。《玄秘塔碑》是谁的代表作? 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他的为人既有骨气有一丝不茍,同样地,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部分的特质。也因为如此,提高了他在长安的声望与地位,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钜金争相请他。晚唐书法经历盛中唐之后,盛极而衰,柳公权虽号一时中兴,但与颜书相比,仍略有高下之分。唐代书法隆盛一时,至此已见式微。柳公权的楷书参有欧阳询的笔法,往往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真卿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

他的传世书迹很多,影响较为突出的有《玄秘塔》、《神策军碑》、《金刚经》等。

1、《神策军碑》:楷书,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较后世熟知的《玄秘塔》书体风格更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左紧右舒,也是较好的临写范本。

2、《柳书金刚经》:楷书,唐长庆刚年(公元824年),四月刻。原石毁于宋代。有甘肃敦煌石室唐拓孤本传世,一字未损,今在法国巴黎博物院。评论家认为楷书金刚经,具备了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各体之长,有很高艺术价值。

3、《玄秘塔碑》:楷书。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上二月立,原碑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在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

如何将欧字写活?

遵循”取法乎上“的原则,许多书法爱好者将欧字作为入门的范本,但练了几年,收效甚微,虽有形,却无神,观其字,味同嚼蜡。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欧字法度森严,字存隶意,字形偏长,这些显著的特点与其它基本技法姑且不谈,以下说说几个容易忽视的方面。

(一)用笔欧字用笔以方为主,但临习时不可一味的将各个笔画的起收笔都作刀切处理,过分追求棱角,要注意方圆结合。圆处用”揉笔“处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揉笔“--如同在疼痛处作圈形按摩。以横为例,收笔时轻顿之后,毛笔轻轻提起,但不离开纸,朝着回锋的方向作圈形运动,尔后回锋收笔。动作虽小,却能表现出方中带圆的形态。其它如竖画的收笔处、横折的折处、取法于隶的竖弯钩的收笔处等,都带有圆意,都可用”揉笔“。注意细微的粗细变化。初临欧字,便可观察出笔画的轻重变化,诸如横、竖的两头重,中间轻等,但细察之则变化多端。比如垂露竖:一种是两头重,中间轻,在字中多有顶梁柱的作用,如”中“字等;还有一种是起笔轻,行笔较细,收笔重,常用于字中有多个长竖,如”涧“,”国“字的左竖等,力求多变。”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仔细观察,细处着眼,写出细微变化,才能让笔画活灵活现起来。

(二)笔势有的习字者,写完一笔,停下来看一笔,再写下一笔,将一个个笔画”摆“在纸上,失去了内在联系,这就失去了笔势。所谓”势“,就是笔画在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这个关系,才能和谐统一,气息贯通,不然,笔画就会成为一个个符号,所以古人说:”必先识势,乃可加工“。以”其“字的下面两点为例,左边一点向右上方出锋,以便接着写右边的一点,而右边的一点带笔向左下出锋,以便接着写下一个字。再如”三点水“旁,第一点收笔后奔向第二点,第二点又同样奔向第三点,所以前两点都是向下俯势,收笔出锋也都向下,而第三点写完后的奔赴方向是右边的笔画,所以有上仰之势,其出锋也带笔向上。另外,在横画中,斜度大的,收笔较重,反之,则轻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明白了这些,笔画的俯仰,顿笔的轻重,出锋的方向等就不会是盲目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了。而笔势又与节奏,韵律关系紧密,每一笔都有快有慢,如起笔蹲驻蓄势时稍慢,行笔加快,收笔护尾略减慢,但较起笔略快,因为它既是一笔的结束又是下一笔的即将开始,就这样快慢,轻重,字字反复着。在用笔正确的前提下,如能做到每笔呼应,连贯,字便有了活力。

(三)结体要收得住,但还要放得开。欧字的确中宫紧收,工整严谨,但也须有”疏可走马“之处,临习时要注意比例的安排,敢于伸展,如”九“,”成“二字的 王羲之的《丧乱帖》是在日本吗?写的内容是什么呢?

中国书法中的瑰宝———王羲之的《丧乱帖》在海外漂泊了1300多年后,本周将从日本启程,首度回国“省亲”。与它同时踏上“省亲”之路的还有王羲之的《孔伺中帖》和《妹至帖》。届时,它们将作为上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书法至宝———日本与中国”大展上“最耀眼”的明星,与其他100多件书法名品一起将轮番出场与观众见面。王羲之的《丧乱帖》,堪称是本次展览中最大的亮点。据上海博物馆陈燮君馆长介绍,《丧乱帖》为行草墨迹,此帖早在唐朝就传入日本,有专家考证说是大和尚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的,秘藏日本皇宫达千年之久。《丧乱帖》是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因作者无意于书,故书法越见自然。用笔结构与王羲之名作《兰亭序》比较,略带古意,有些专家推断此种体式的字应更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所以《丧乱帖》成为研究王羲之书风的重要材料。这次展览,日本方面集中了多个重要收藏机构的藏品,包括王羲之《丧乱帖》、宋拓《石鼓文》、《泰山石刻》等早年流入日本的中国古代书法珍品以及一批日本国宝级书法珍品。上博方面则提供了馆藏的晋唐宋元书法经典怀素《苦笋帖》、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宋拓《淳化阁帖》等。除了王羲之的3幅书法作品外,还有上博珍藏的王献之的《鸭头丸帖》,也堪称一绝,是上博的镇馆之宝《丧乱帖》全文如下:”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

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 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书谱作者是? 《书谱》

一、唐代孙过庭撰并书。帖为草书,纸本墨迹。款署垂拱三年(687)写记。《石渠宝笈》载:卷高八寸分横二丈八尺七分,凡三百七十行(中已残佚十五行)。书法二王,笔势坚劲,后半卷愈益恣肆,唐代窦息虽有“千纸一类,一字万同”之评,而明代王世贞称:“美璧微瑕,故不能掩也。”历代习草者,多取为范本。此帖又是著名的书法论文,《书断》、《宣和书谱》等称之为“运笔论”。而手迹卷首题“书谱卷上”,篇末记“撰为六篇,分成二卷。”宋代以后所传,仅见三千七百余言,学者多疑有脱佚,近人朱建新考北宋以前论书者所称引,无一语出于今传本之外,而论文亦首尾完具,无以复加,故推证应为原文全篇。唯装裱今多次,中间已有断失,“卷下”等字失去,故生杂议。两汉以来论书之作甚夥,而此古篇言简意赅,不蹈空疏,委曲切实,于“执、使、转、用”之际,阐述颇多精义,为代论书名作。

二、唐代徐浩所撰书法论著。《新唐书》、《宋史》称唐代徐浩有《书谱》一卷。已伏。

三、清代万斯同(字季野,鄞县人)所撰论著。共二十四卷,见杨宾《大瓢偶笔》。

四、清代姜宸英书法论著。程瑶田《书势·五事》中曾提及之。

孙过庭《书谱》所论述的内容甚广,诸如书法品评、技法、学习方法、创作等。在辨析古人书法时,道出了他崇尚王羲之书法的审美倾向。他认为:“元常专工于隶书,百(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攻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始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不及逸少,无或疑焉。”对大王的书法成就,他尊崇备至,云: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分规自远。“而对小王及以下地书法发展,则表示深深地忧虑:“子敬以下,莫不鼓努为力,标志成体,岂独工用不侔,亦乃神情悬隔者也。”于学书方法上,他明确指出了学书三个阶段地关键所在:“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在书体上着重叙述了真、草两体之间地相互关系:“草不兼真,怠于专谨;真不通草,殊于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无点画,不扬魁岸;真无使转,都乏神明。真势促而易从,草体赊而难就。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而于创作上尤讲“五合”、“五乖”地力弊。所谓“五合”,即“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他认为在创作时,必须”五合交臻”,才能“神融笔畅”,只有“畅无不适”,才能创作出佳作。所谓“五乖”,则时“心遽体留、意为势屈、风燥日炎、纸墨不称、情怠手阑”。在他眼里,若“五乖同萃”,若“蒙无所从”,则无法创作出宜人地作品。《书谱》实可谓创作实践和理论阐发地精粹,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书法怎么选择墨汁?

墨的选择方法质细:选墨首重质地细致,则所谓制煤时所得煤灰粗细得中,无白灰夹杂其间,胶亦可均匀,两者完全融合,故质地精纯,上砚自然无声。这点只须磨了自然知晓,用看的并不能完全明白。胶轻:指含胶不宜过重,过重则黏性多而滞笔,过轻又质地而无光彩。“凡煤一斤,古法用胶二斤。”此即为煤、胶的“黄金比”,所谓“对胶”。胶过轻或太重皆不好,但选择之法,须待书写后才能知道,如果墨虽浓而不黏稠,又容易施笔,就是好的了。也有另一种以轻重判别的方法,胶多则轻,胶含量适中的话就没有畸轻畸重的感觉。质坚:指墨之质地坚硬,浸水不易化,李延珪墨的“能削木”就是如此。如果在制墨的胶与煤比例论当,擣的次数也足以使之充分融合到不可分离的程度,质地自然细而坚硬了。墨色黑而亮:墨的黑是因为煤,过多就会黑而无光;亮则因为胶,过多则光而不黑,制墨之难,难于煤与胶之调配,所谓“对胶法”,两者名半,则乌黑有光泽,就像用了海伦仙度丝一样...至于黑不黑亮不亮,就像看人头发发质好不好一样,用眼睛看啦~墨味香而轻:墨以有恶臭的煤,易腐的动物胶为主要原料,所以需要加点香料,如龙麝等,一来可以散发宜人清香,二来可以防腐,但是含量也需适中,太多会降低煤与胶之成份,太少又不能达到功效,皆非善类也。

篇3:浅说书法欣赏中的书体知识

就文字的辨识功能来看, 楷书和隶书字体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字形很相近, 比较容易辨认;而篆书、行书则不太容易辨认, 特别是草书, 那满篇龙飞凤舞的线条, 经常会让我们感到一头雾水, 甚至眼花缭乱。英国著名艺术史论家贡布里希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问韦利, 学会欣赏中国草书需要多长时间, 韦利回答说:“五百年”。当然, 欧洲人毕竟同我们存在种种的文化差异, 然而, 韦利所说的“五百年”并未做任何夸张, 甚至说的有些保守。可见, 书法这门中国的传统艺术在西方人眼中具有何等的难度, 也可以看出, 欣赏书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鉴于一般欣赏者欣赏书法的文字辨识水平, 以及为了引导他们进入更高的艺术欣赏境界, 本文按照篆、隶、楷、行、草的顺序, 把这五种主要书体的源流和特征作一简要描述, 以供参考:

一、篆书

篆书包括甲骨文、大篆、钟鼎款识和小篆。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大多是一些卜辞, 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龟甲, 牛骨上的文字, 线条多方折, 由于工具材料的限制, 所以其线条多有瘦硬、劲健感, 字体的结构一般变化很大, 布局多依照甲骨的大小和形状刻写, 笔画多的字写的大一点, 笔画少的相对小一点, 且经常一个字有很多种写法 (这是早期汉字的一大特征, 这种书写现象一直持续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车同轨, 书同文”方告结束) 。甲骨文总体呈现出的是一种随物赋形的巧妙和原始象形的自然美, 现在的书法家们以甲骨文为依托进行的书法创作大抵也是体现这种古朴自然的美。至于甲骨文的辨识问题, 以及其所传递的其他信息, 从早期著名的“四堂” (王观堂 (国维) 、罗雪堂 (振玉) 、董彦堂 (作宾) 、郭鼎堂 (沫若) ) 到现在众多的研究者, 都一直是被关注的重大学术课题, 本文暂不详述。

大篆, 也叫籀文, 相传为太史籀所创,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 与古文或异”。大篆十五篇已经失传, 今天我们研究大篆通常以《石鼓文》为范本, 石鼓文是先秦时 (秦穆公) 刻在石鼓上的文字, 是目前发现的大篆的唯一法则。自石鼓文后石刻文字大量出现, 石鼓文成为石刻文字的先祖。石鼓文的解体布局, 已经脱去了甲骨文的质朴原始, 呈现出一种纵有列, 排有行的整齐风貌, 而且可以看出刻写者已经有意识地去处理字与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笔画多的字尽量写的紧一点, 笔画少的字尽量写得松一些, 整体阵容严肃庄重, 线条含蓄均挺中又显露出凝重流畅的意味。

钟鼎款识,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主要分为乐器和礼器, 钟属于乐器, 鼎属于礼器。钟鼎文也就泛指一切青铜铭文了, 这些铭文中, 字凹下的叫款, 凸出来的叫识。字体有象形文字、大篆等很多种, 艺术风格有的还带有甲骨文的质朴自然, 有的已呈现出工整典雅的风貌, 有的甚至出现向小篆过渡的端倪。

除甲骨刻文、钟鼎款识之外, 现在能看到的大篆文字的遗存还有:商代甲骨上的朱墨书、陶片上的墨书, 战国竹简上的朱墨书及中山玉器上的墨书等。这些书写文字与刀刻、铸造的文字风格不同, 尖笔错落, 笔划圆融一些, 别有一番风貌。

小篆是指秦篆, 秦统一六国后, 秦始皇命丞相李斯把各国文字加以改革, 形成统一的字形, 这就是小篆。从秦代的诸山石刻中可以看到, 小篆的写法迂回缓慢, 笔画比较均整, 结体更为规范, 沿着石鼓文的脉络发展, 在承袭其整穆庄严中又多了些婉转流畅。秦以后, 小篆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汉代小篆现今看到的多是题字碑额等。唐代出现了专门研究篆书的李阳冰等, 现在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些刻石遗存。宋代之后写篆书的人越来越多。

二、隶书

隶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化圆为方”而形成的一种书体, 相传是秦朝时一名叫程邈的狱吏创制, 他简化了小篆的笔划和结构, 使这种字体书写起来非常方便快捷, 由于这种字体被办公文的徒吏 (指官吏) 广泛使用, 所以被称为隶书。

上个世纪, 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一批竹简就是由篆到隶的手写过渡体, 是自古以来首次发现的秦简。这种墨书隶体, 从字体结构来看, 已经打破了篆书的象形文字。隶书的笔画也不同于篆书的圆转环迭, 而变修长为扁方, 上下收紧, 左右舒展, 整齐美观, 运笔娴熟, 由缓慢变为急促, 线条活泼简洁。到两汉时期, 隶书开始逐渐脱离篆意, 发展成为官方文字并大行天下。东汉时, 随着刻碑颂德风气的兴盛, 隶书也出现了瑰奇伟丽、异彩纷呈的局面, 这时出现了一批丰碑大碣, 如:《乙碤碑》《礼器碑》《史晨碑》, 这三碑被誉为“孔庙三碑”。此外还有被康有为称为是“隶中之草”的《石门颂》, 也叫做《杨孟文碑》, 相传当时司隶校尉杨孟文开凿了石门通道, 汉中太守王升为了嘉奖他而刻了此碑。碑文横无序, 纵有列, 字体开张, 线条隐逸, 后代人称之为“隶中散仙”。

三、楷书

楷书也叫真书, 或楷隶、今隶。据多种资料记载, 楷书是由隶书、隶草演变而来, 始于魏而盛于晋。在一些汉、晋木简中出现的隶草字体, 从形体和笔法上已经看出了楷书的雏形。目前发现最早的楷书遗迹是钟繇的墨迹, 即后人所说的“钟体”, 被认为是小楷成熟期的典型法帖。湖南耒阳发现的《谷朗碑》即是由隶入楷的一种过渡体。

东晋时期是楷书发展的盛期, 从那时起, 楷书碑刻也盛行起来, 据其艺术风格, 主要分为两大体系:魏碑和唐碑。魏碑的结体和用笔中还存在着一些隶法, 风格朴拙, 气质古野。如果说魏碑是以方严沉着的气势占据书坛, 唐碑则是以疏迱的形貌传世的。唐碑在继承前人书法的基础之上, 非常重视字的间架结构,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 潜心研究字体结构, 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他们所创的字体至今还被广大书法爱好者摹写。

四、行书

据唐张怀谨《书断》说:“行书即正书 (楷书) 之小伪, 务从简易, 相间流行, 故谓之行书”。自正书后出现行书, 晋代是行书的繁荣时期, 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开创了行书的流美之风。和其他书体相比, 行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一定书写规则, 如果字体写得规整一些, 就叫做行楷;如果笔划萦连的多一点, 就叫做行草。在书写时更容易彰显书法家的艺术风格。由于这一特点, 行书被历代书法家所钟爱, 自晋以后几乎没有不善行书的书法家。此后历代出现的行书精品更是举不胜举。

五、草书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两种。章草起源于秦末汉初, 是由解散隶书演变而来, 在带有隶法的笔划间已有萦连的意味。我们从出土的敦煌简、居延简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章草的笔法更多承袭古隶, 学章草一般先学草诀。西晋陆机的《平复帖》, 是传世第一件名家章草墨迹 (以前各朝代的朱书墨迹, 都不知道其作者姓名。)

今草, 相传是后汉张伯英把章草之书变为今草, 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之上, “加其流速, 拔茅连茹, 上下牵连, 或借上字之终而为下字之始, 奇形异合, 数意兼包” (张怀谨《书断》) 。今草的书写速度更快, 字与字之间连绵不断, 顾盼呼应。“草贵流而畅” (孙过庭《书谱》) 、“草以点画为情性”, 书法家在创作时, 将饱含的情感借助于线条的变化而跃然纸上, 草书大家的作品都是颠逸恣肆, 动如脱兔, 静若处子, 其人也是浪漫、狂放、热情, 如:张旭和怀素, 被称为“颠张醉素”。

草书的盛行标志着书法已从使用为中心转向了注重艺术价值, 真正成为了书法艺术。

青龙自古酒飘香

周保君 (河北省青龙县文保所066500)

一九七五年底青龙县土门子公社西山嘴村 (现更名为水泉村) 在农民改河造田生产建设中在同一文化层的灰土中出土了一批文物:铜钱100余斤、小铜佛1尊、曲把铁锄、六扳铁釜各1件、陶片瓷片多片, 其中有口古代烧酒锅, 文物专家根据伴随的出土文物考证, 一件沉睡了800多年的金代烧酒锅面世, 此口烧酒锅属金代文物。

烧酒锅由青铜制成, 高41.6厘米, 由上下两个分体套合组成, 经专家和学者鉴定、考证, 为金代蒸馏造酒器皿。下分体为一个半球形甑锅, 高26厘米, 口径28厘米, 最大腹径36厘米。盛适量的水, 水上锅腹处安一箅, 箅上为蒸酒坯料, 上分体为冷却器, 冷却器严密套合在甑锅上部, 冷却器注满冷水, 蒸酒时酒蒸汽上升, 遇到冷却器变成液体的酒, 通过出酒流注入盛酒器。其结构设计科学合理, 与今天烧酒的器物原理基本一致, 文物专家在烧酒工人的帮助下, 装坯料6市斤, 出9.7度白酒0.56市斤。至此, 这件金代烧酒锅完全改写了中国烧酒技术的历史, 把李时珍所说的烧酒“元时始创其法”的定论向前推进了一个朝代。消息一经传出, 惊动了世界的烧酒界和科技界。1986年瑞典著名学者冯辽先生亲自来热河避暑山庄博物馆考证。

这件金代烧酒锅出现在青龙绝非偶然。在这件烧酒锅出土之前, 在青龙全县各地, 曾经出土储酒大瓮、精美的小件装酒器十几件。每件储酒大瓮一般储酒在400——500市斤, 小件装酒器可装5——7斤不等。这些装酒器在青龙全县遍布之广、出土数量之多, 从中可以看出, 当时青龙的造酒规模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青龙地处塞北、南临渤海, 气候湿润, 降雨丰富。县内溪流纵横, 名泉星罗棋布, 水质极佳。古人云:“名酒所在, 必有佳泉”。水为酒母, 亦为酒魂, 古泉出佳水, 佳水出美酿。青龙以“泉”命名的地名和村名就有“水泉”、“清泉”、“大暖泉”、“大象飞泉”、“冷口温泉”等等。这给造好酒提供了先决条件。烧酒锅的出土地水泉村, 村名源自村西半山腰上一处佳泉, 一年四季长流不断, 水质清冽甘甜, 烧酒锅就出土在水泉村附近一个竖式圆窑中。圆窑里灰烬残留, 这里很可能就是一个烧酒的作坊。

历史追溯到800多年前。自阿骨打建立金政权以后, 统治者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大金国首推行猛安谋克制, 此举既巩固了国防, 又发展了当时农业生产。金国在攻克北宋汴京时, 还掳获了大批宋人和物品北还, 不仅把北宋的先进农耕文明带到北方, 也把北宋的酿造酒和酒匠带到北方。这种南北的互相迁徙行为在巩固了金的统治同时, 也促进了当时金人与汉人在农业方面的交流, 加速了女真民族的汉化进程。而一般的猛安谋克户在强行兼并、掠夺土地后, 是不习惯农耕生活的, 大多数是将土地租给汉族农民耕种,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女真人作物品种少、食物缺乏的现状。加之一系列的减税、免税、抗旱和政府组织捕蝗等积极措施, 更加刺激了当时的农业发展, 粮食作物不仅有麦、稷、稻、菽和荞麦, 更重要的是高粱和谷物得到了规模的种植。燕山东部南麓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雨量充沛, 土质肥厚, 日照时间长, 十分适宜农耕, 尤其是适合高粱和谷物的生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决定这里能生产质量优良的高粱和谷物, 上好的高粱、谷物又是酿出美酒的最佳原料。这里的红高粱为造酒家所青睐, 也为当时造酒提供了优质原料保证。

铜器制造业是金代仅次于冶铁业的手工业, 主要以制作青铜为主。初期, 尽管铜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但金境内铜矿还是很贫乏的。正隆二年 (1157年) , 大兴括铜之法。世宗即位后,

纵观中国书法发展史, 各种书体的演变都是因革损益, 遵循着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只要我们熟悉了这一脉络, 掌握了各种书体的基本知识, 在欣赏书法作品时, 就好像揭开了一层面纱, 可以进一步展开深层次的书法欣赏活动了。

更加积极筹措铜源, 分别铸出大量的“正隆通宝”和“大定通宝”。但到后来积累和采掘的大量的铜, 只为铸钱已绰绰有余, 就为烧酒器皿的材质方面提供了原材料。我们再来看烧酒锅的前身。有一说这件蒸馏器与我国古代典籍中所描述的炼丹药所用蒸馏器从材质、外表到整个蒸馏过程十分相似, 器内蒸馏的流程路线表现为上下垂直走向, 说明我国蒸馏酒技术来源于中国的炼丹术;还有一说在宋金时期, 人们已使用蒸馏器蒸取花露水。这种蒸馏花露水的甑与发现的金代烧酒锅外形极为相似, 原理相同, 应该就是金代烧酒锅的前身。在日复一日的花露水蒸馏使用过程中, 时人不难积累出关于液体蒸发冷凝的知识, 并从中得到启发:如果用铜铸造蒸馏器, 温度会不会比锡质的还要高?如果将制造出来的"锅"用于蒸酒, 芳香会不会比花露水还要浓?于是匠人们设计、铸造出了青铜烧酒锅, 发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金人造出了中国最早的烧酒, 金人从"以糜酿酒"时代跨进了白酒时代。烧酒一经问世, 即刻风行全国, 香飘万里。

青龙的村名在很早以前就与酒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上烧锅、下烧酒、烧锅店子、烧锅丈子等等。这些村或有史料记载, 或有酒类器物出土。真所谓“万家立灶, 千村飘香, 烟囪林立, 酒旗似蓑”的繁荣景象。

那么能不能说青龙是最先造出白酒的地方呢?

我们从出土的烧酒锅寻找答案。首先我们从时间上分析, 目前在中国出土的烧酒器具中没有一件比青龙的还早, 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以说, 这口锅是中国第一“烧酒”锅。我们基本可以这样认为, 在青龙出土的这口烧酒锅, 是中国目前出土文物中最早的烧酒锅, 在没有另一口比它年岁更大的锅出土前, 它无疑是该行业的龙头老大。其次我们从空间上分析, 在该锅出土的西北500米左右, 一户农民在挖掘菜窖时挖出一件黑色陶罐, 此罐的形状与描述当时的储酒器十分相似, 相当于现在的酒瓶子。在瓮西的山脚下, 也有金人活动的遗迹 (出土了一口普通铜锅) , 而北部不远的山腰就是那眼水泉。从酒锅、酒罐、铜锅、泉水大三角形分布的空间位置上分析、判断, 此处方圆几里内皆为造酒之所, 且酒坊成片, 产量可观 (酒罐能容二百余斤酒) 。当烧酒的产量形成规模后, 必然形成酒的市场。烧酒锅周围出土的五十多公斤铜钱, 在酒罐里发现的十数枚铜钱, 及当时出土的比丘佛, 都见证着这里当时酒交易的繁荣, 人民生活的富庶, 而且此处酒市的繁荣也辐射了周边, 离此不远的干沟, 一直都是一个大榷场, 很有可能就是当时造酒原料和成品酒交易的集散地。

青龙地处金国腹地, 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生产力的较快发展, 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兴旺。酒在全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加上多民族的融合, 造酒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朝廷设置专门机构和管理官员管理酒业, 使制酒业更加繁荣兴旺。金代烧酒锅在青龙出土, 不仅说明青龙当时烧酒业的繁荣兴旺, 同时也说明青龙烧酒技术的先进和发达。烧酒锅的蒸馏技术是先人在长期的造酒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智慧的结晶, 值此才产生科技的飞跃。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第二烧酒锅比青龙的年代更早、科技含量更高,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金代烧酒锅到大小储酒器的出土, 从造酒原料到名泉、地名与酒的紧密相连, 最古老的烧酒锅家在青龙, 周边又是鳞次栉比的酒作坊, 让我们不难看出, 青龙制酒业在历史早期的重要地位。我们有理由这样猜想, 青龙很可能是烧酒的第一故乡, 烧酒蒸馏技术的发源地。

参考文献

[1]沙孟海.中国书法史图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年7月.

[2]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编.各种书体源流浅说.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年.

[3]邱振中.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

[4][唐]张怀瓘.书断.

[5][唐]孙过庭.书谱.

篇4:书法用人 书法养生

康熙皇帝一生兴趣广泛,酷爱科学、酷爱编书、酷爱书法。因为自己喜欢书法,康熙皇帝曾大力征求历代法书名画,充实内府收藏。对朝廷中的大臣,特别是文官的书法要求非常严格,并以此作为一个官员必备的技能之一。当时许多官员,因为在书法和诗词上有很高的造诣而被重用。

康熙最喜欢王羲之父子的书法,于是就有了三届状元书宗“二王”。不但录取人员如此,在提拔人才上也由书法水平优劣来决定。

康熙十六年,高士奇和张英因为写得一手好字,被选入南书房办公,常侍左右,讲究文学。尤其是高士奇,擅长图书编纂,写得一手“二王”小楷,作诗写论,还懂收藏。张英后来升到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也正应了那句老话,字如其人。张英在京做官时,邻居吴氏欲占他家的宅边地。家人写信告诉他,想要他凭官威压一压吴氏的气焰。谁知张英只回诗一首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是——退让。家人得诗,主动退让三尺。吴氏闻之,深受震动也退后三尺,于是有了“六尺巷”之说,并成了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康熙虽然爱好书法,却丝毫没有玩物丧志。他把书法作为在批阅奏折后闲暇时间的一点乐趣,而非痴迷。

他还把练习书法提到养生的高度,还举例对大臣们说,练习书法可以使人长寿。如柳公权,写出《玄秘塔》,活了88岁;虞世南,写出《天子庙堂碑》,活了99岁;唐朝的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也活了85岁的高龄。他鼓励大臣们研习诗文,勤练书法。

康熙喜欢明代董其昌的书法,他十分欣赏董下笔闲适自然,章法布局淡雅平和的风韵,并评价:如微云舒卷,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

篇5:学习书法入门知识

书法入门:如何学习书法【1】

一、历代书法名人名语

历代书法名人在书法艺术上有一定的造诣,他们提供的经典名语为初学书法者提供了入门的捷径,更有权威性。

这些名句言简意赅,值得细细品位。

1、孙过庭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2、项穆

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

3、王羲之

(1)字之形势不宜上阔下狭,如此则重轻不相称也。

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2)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3)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4、颜真卿

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

5、欧阳询

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6、蒋和

布白有三;字中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

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

7、陈绎

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则肥,提飞则瘦。

8、项穆

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

曰肥。

曰瘦而已学习书法的入门知识和技巧学习书法的入门知识和技巧。

若书宜长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犹世之论相者不肥不瘦。

不长不短为端美也。

9、张怀瑾

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有离合之势。

10、卫夫人

篇6:书法知识竞赛策划书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丰富学生艺术文化生活,特举办小学生书法、绘画比赛。

二、内容形式

1、主题:以“家乡、·校园”为主题,内容健康向上,具有创新性,能充分反映当代青少年儿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体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2、项目:(1)书法类:软笔、篆刻、字体不限。

(2)绘画类:国画、油画、水粉、水彩、儿童画、彩笔、素描、速写。(以上作品必须是创作,不许临模,否则作废。)

3、参赛形式:比赛时采取现场书法、绘画的形式。绘画时间为120分钟,毛笔书法时间60分钟,内容按照教学要求自定,一切用品自备。

每人限作一幅作品,书法类尺寸均不超过四尺宣纸;绘画类,规格不得小于16开。

三、活动时间、地点及要求

1、各校按要求先组织学生比赛,选拔优秀学生参加镇级比赛。

2、所有作品简单装裱,但一律不准装框。作品背面右下角用标签(见附件)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年龄、参赛组别、指导教师。

3、活动时间和地点

下周一上午,镇中心小学。

四、评奖办法:按照要求评比出3男3女,参加县级书法绘画比赛;比赛成绩纳入学校期末评估分中;获奖学生名单刊登在《妹冢教育》上。

五、其他事项:各校领队、指导教师要带好学生,租用国家规定的车辆到比赛地点,确保师生安全。

上一篇:培训企业成本核算下一篇: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