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2024-06-27

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共13篇)

篇1: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确保转专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转专业的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根据《重庆大学普通本科学生管理办法》和学校“关于开展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我院决定成立2013年度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制订了此项工作的实施细则,现公布如下:

一、转专业计划人数

根据我院的师资力量、学生人数和学科发展等实际情况,经院务会研究决定:

1、由于学科性质特殊,不接受其他学院学生。

2、学院内原则上转进与转出学生持平,即专业一对一的互动。

二、转入资格及要求

1.只针对2012级在校本科生。

2.入学后必修课程无补考,第一学期必修课学分绩点不得低于3.0。

3.在校期间无违规违纪记录。

三、考核内容

考查申请转入专业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

四、转专业考核流程

采用学生自主报名申请,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阶段,最终确定转入学生名单。

1.资格审查:不符合本细则第二条第3项要求的学生不接受其申请,不能参加下一轮考核。

2.笔试:采取闭卷方式,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长共3个小时。试卷由学院自主命题。

3.最终录取名单根据笔试成绩和综合面试成绩综合确定。

五、对上述实施办法及具体实施过程有任何疑问者,可直接向学院、学校教务处反映并及时回复。

艺术学院

2012年12月12日

篇2: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确保转专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转专业的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根据《重庆大学普通本科学生管理办法》和“重庆大学关于开展2012-2013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我院决定成立2013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制订了此项工作的实施细则,现公布如下:

一、转专业计划人数

根据我院的师资力量、学生人数和学科发展等实际情况,经学院院务会研究决定,2013的转专业计划人数定为:

1.转出学生数不限;

2.接收一年级转入学生数不超过25人。其中,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15人;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5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5人;

二、转入资格及要求

1.只针对2012级在校本科生(理工科考生);

2.入学后必修课程无补考,各专业对第一学期必修课学分绩点要求如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不低于2.7;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不低于2.7;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不低于2.8。

3.在校期间无违规违纪记录。

三、考核内容

1.拟转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笔试和面试;

2.笔试、面试时间: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四、未尽事宜按“重庆大学关于开展2012-2013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有关精神执行。

五、对上述实施办法及具体实施过程有任何疑问者,可直接向学院、学校教务处反映并及时回复。

动力工程工程学院

篇3: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以下以某商学院法律系专业实习情况为例, 该商学院法律系开展了较长一段时间的专业实习。为全面掌握该系专业实习的实施情况, 研究进一步完善专业实习工作的对策与方案, 该学院的园区督导委通过与系负责人访谈、查阅资料、实习基地调查等形式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某商学院法律系关于专业实习工作的基本情况

法律系除了在学期间开展见习工作外, 还加强学生的毕业实习, 现已有5 届一共1500 份的学生毕业实习报告, 此次的调研主要基于9 月到11 月的毕业实习工作的相关情况。

总的来说, 法律系领导班子对实施专业实习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并采取了具体措施, 保证从出台方案、选聘实习指导老师、联系实习基地、指导学生实习工作以及考核评优等各环节的落实。

从毕业实习的管理来看, 根据每年的规定, 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9 月1 日到11 月7 日间。在实习的准备阶段, 针对11 级的国际经济法、律师实务、民商法和行政法四个方向共291 名学生, 该系制定实习计划表、实习大纲和实习方案三份文件, 除三位年纪较大的老师指导学生较少外, 其他每位老师指导19 位学生。

从查看学生的实习报告来看, 该系的实习报告整理有序。实习报告里记录着每天的行程简记, 主要简单概括了每天的工作情况。该记录方式比较好, 不但有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 有利于学生周记和报告的总结, 而且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积累了较好的法律实务素材。

从实习基地的调查情况来看, 该系与18 个实习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 其中某法庭和该地司法局两个实习基地联系较为多, 通常会有部分学生集中实习的安排。根据地点就近的情况, 选取了该法庭作为调研的基地。通过调研, 该法庭给予了法律系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支持, 自从合作以来, 一共接受了八批学生, 共计24 名学生。同时针对学生的情况, 给予一些很好的建议: 学生的法学知识较为完善, 但学习法学方式方法有一定的欠缺, 缺少法律思维方法的训练, 不能较好地把法律知识运用到生活案例中, 建议多增加一些法律辩论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逻辑能力。

二、民办高校法学本科专业实习具体实施存在的问题

( 一) 部分学生毕业实习状况流于形式。由于大部份学生是分散实习, 无法集中管理, 导致毕业实习状况流于形式, 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一些学生在实习期间并没有按照系部要求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锻炼, 要么躲在学校或家里准备考研, 要么进行司法考试复习; 二是整个实习期间很少到实习单位参加实习锻炼, 整个毕业实习过程流于形式。

( 二) 监控手段比较单一、简单。基于分散实习的要求, 该系为学生指定了校内实习指导老师, 但由于分散实习的不集中性, 指导老师无法亲自指导学生, 主要是通过电话、信息等方式予以监控, 并不能客观的、真实的掌握毕业生的具体实习状况。

三、民办高校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意见与建议

( 一) 完善实习成绩的考核方式。在动员大会中, 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实习成绩的评分标准, 让实习指导老师也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形成一个正态分布。同时, 让实习单位充分了解到评分标准的内容, 以便校外实习指导老师知道评分的根据。

( 二) 实习单位类型的多元化。目前法律系现有的实习单位主要是公检法、律师事务所以及具有法务岗位的公司, 这些实习单位的行政充分体现了法学专业的特色, 并没有彻底的、真正的体现“法商结合”的扮系特色。因此, 在保证原有实习单位的基础上, 结合该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理念, 应增加新型的实习单位, 如工商机关、税务机关、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等具有“商”特色的单位。

( 三) 实习指导监控的多样化。由于学生分散实习, 无法集中管理。法律系可以在原有电话、信息远程监控的基础上, 再增加一些方式, 安排一定的实习经费, 如派送老师到某些实习基地探访学生实习情况, 对学生的实习作假情况进行一个具体有效的监控。同时以系的名义给每位学生的实习指导单位寄收函件, 以便及时了解情况, 同时也加强法律系与实习单位的良性互动。对于现有集中实习的基地, 建议多鼓励和安排学生去实习。

( 四) 实习意见的总结与汇总。针对现有的法律系5 届毕业学生共计1500 份的实习报告, 在报告中每位学生都充分发表对实习的看法和建议, 建议有效利用这些实习报告中的建议, 全部录入电子版, 进行编码分析, 对以后开展毕业实习工作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帮助。

摘要:法学本科专业实习包括课程学习间的见习和毕业实习, 是高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当前形势, 法学本科实习工作较多数流于形式, 监控手段单一, 学生的实习效果不甚理想, 在民办高校中的法学专业实习情况也尤为突出。结合当前形势, 重新审视专业实习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改善专业实习的质量, 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进而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实习报告

参考文献

篇4: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确保转专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转专业的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根据《重庆大学普通本科学生管理办法》和学校“关于开展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我院决定成立2013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制订了此项工作的实施细则,现公布如下:

一、转专业计划人数

根据我院的师资力量、学生人数和学科发展等实际情况,经院办公会研究决定,2013的转专业计划人数定为:

1.转出学生数不限;

2.接收一年级转入学生总数20人,测控技术与仪器10名、光电信息工程5名、电子科学与技术5名

二、转入资格及要求

1.只针对2012级在校本科生;

2.入学后无不及格课程;

3.在校期间无违规违纪记录;

三、考核内容

1、考查第一学期所有课程学习成绩;

2、高考成绩以及专业特长;

3、学生表达、心理等综合素质;

4、对转入专业的认识及综合知识。

四、转专业考核流程

采用学生自主报名申请,经过资格审查、专业综合面试等阶段,最终确定转入学生名单。

1.资格审查:不符合本细则第二条要求的学生不接受其申请,不能参加下一轮考核;

2.专业综合面试时间: 下学期开学第二周4.根据专业综合面试成绩由高到低顺序确定拟录取名单,报请学院转专业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光电工程学院

篇5: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申报计划需提供电子稿和纸质稿各一份,纸质稿须加盖学院公章,考试地点请提前在教室管理系统上借好,并注明是转专业考试。

2、3月24日教务处公布各学院接收转专业学生的名额、条件、考核方式和时间地点。

3、3月25日-3月31日,学生下载并填写转专业申请表连同100元考试报名费,送交本学院。每人只能填报一个专业。

4、4月1日之前学院审核转出学生申请表,将结果如实填入汇总表并报务处。汇总表中的专业名称也必须使用附表中的名称。

(汇总结果需提供电子稿和纸质稿各一份,纸质稿须由学院教学工作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

超过该截至时间后学生不得补报及更改填报专业。

5、4月9日前教务处将审核后的相关信息转发到接收学院。

6、4月11日晚上6:00举行英语水平测试。

4月9日-4月16日期间为各学院选拔考试时间,各学院务必通知欲转专业的学生根据通知时间准时参加考试。不参加考试的同学视为放弃转专业机会。

7、4月21日前,各学院将欲接收转入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填入汇总表报教务处,成绩均以百分制填报。

(电子稿和纸质稿各一份,纸质稿须由学院教学工作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学院对拟接受的学生可在备注栏内注明,最终录取结果以加权总分排名决定。8、5月中旬教务处在菁林园网站公布拟转专业结果,各接受学院上报拟转入学生的分班情况,并安排转专业学生的选课工作。

9、在公示期内,如学生放弃转专业资格,须由本人写出申请说明放弃理由,家长签字认可,并由接收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签字同意后方可放弃。

公示期后,学生一律不得再转回原专业。

教 务 处

篇6: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2015年3月修订)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重庆医科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第六节、第三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学校允许部分学业成绩突出、确有需求的学生转专业。为规范该项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

第二条 学校成立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制定学校转专业工作的实施方案,组织、协调面试及其他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

成 员:教务处、学生处、纪委监察处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转专业范围

第三条 专业选择可在高考招生所在生源省同一录取批次专业或方向之间互选或者从上一录取批次专业或方向转入下一录取批次专业或方向(注:

四、五年制专业不得转入七年制)。

第四条 转入转出专业应在生源省当年高考录取中分数大体相当。

第五条 教务处每年根据转入专业的办学条件、相关专业院系学生容量和全校总体情况,拟定可供自主选择的专业目录,文理科分别公布。第六条 各专业转出或转入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本专业当年招生数的10%。

报名条件

第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转专业:

(一)道德品质良好,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或处理);

(二)第一学年必修课程正考考核成绩在及格以上。

(三)经学校考核,证明学生确有专长,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四)经学校认定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五)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六)因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隐瞒既往病史者除外),经校医院检查证明确实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它专业学习者可不受第六条

(二)项限制。

第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请转专业:

(一)新生入学未满一学年者;

(二)由招生时所在生源省的下一批次录取专业转入上一批次,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三)招生时确定为委培、定向生的;

(四)招生时有特殊要求的提前批录取的学生,一般不予转专业;

(五)招生时国家有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特殊类型专业;

(六)正在休学、保留学籍的学生;

(七)经学校审核认为不适合转专业者;

(八)已经转过一次专业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再次申请转专业;

(九)患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的学生,不得申请转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文件中规定的可不予录取或不宜就读的相应专业。

转专业流程

第九条 转专业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原则上只能在入学一年级末转专业一次。转入新专业的学生应按转入的专业年级学费标准交纳学费。

(二)学生转专业每学年集中审批一次,申请时间由教务处另行通知。

(三)教务处于每年5月中旬向全校公布转入、转出专业的名额。

(四)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填写《重庆医科大学学生转专业申请表》。因临床医学专业由学校第一临床学院和第二临床学院分别办学,除申请转入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可同时填报“临床医学(第一临床学院)”和“临床医学(第二临床学院)”两个专业志愿外,申请转入其他专业的学生均只能填报一个专业志愿,经所在学院审核同意后,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将报名相关材料统一报教务处。

(五)学生申请转出时,按学生所在专业第一学年的必修课平均成绩进行排序,排名前25%具有申请转专业资格。

(六)所有报名转专业的学生均须参加由学校组织的统一面试,面试成绩占综合成绩的30%。面试工作在每年6月上、中旬进行。

(七)接受转入临床医学专业时,按综合成绩优先、参照志愿的原则进行排名和录取;接受转入其他专业时,按申请转专业学生的综合成绩进行排名和录取。

(八)综合成绩计算方式:

综合成绩=第一学年必修课平均成绩*70%+面试成绩*30%

(九)教务处对申请转专业学生进行综合排名,报学校批准后,发文通知学生办理转专业手续。

转专业学生的学籍管理

第十条 获准转入新专业的学生的课程修读按照《重庆医科大学学生转学、转专业、专升本及修读双专业(双学位)课程修读管理规定》执行。第十一条 学生转专业后必须按照转入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完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才能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方可授予转入专业的学位证书。

第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篇7: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一)实习满意度的定义界定

满意,是意愿得以实现的心理状态,是需求得到满足的愉悦感。国内外学者们对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更侧重于如何科学划分满意度维度。例如,早期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洛克指出的员工满意度包括工作本身和报酬等10个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来看,学者们主要将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划分为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工作自身因素三类。本文主要研究实习满意度,引以至用,实习满意度主要指的是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以及实习环境所感知的效果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对比之后而产生愉悦感的程度,是实习生认为其价值得以实现的心理感受。

(二)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在现有研究实习满意度的文献中,大多数学者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法进行研究的,较少采纳定性分析方法。因此,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重点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103名青岛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的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根据本研究情况,采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作为调研问卷基础理论。

题目的选项设计在李克特五点量表基础之上,增添了“不太满意”、“不知道”两项,共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不太满意、不知道、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七个等级。共发放107份,回收107份,剔除无效问卷之后,共获得103份有效问卷。

(三)数据分析

将调查问卷所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整理,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更准确的结果。本文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差异性,对影响实习满意度的因素的平均值、各因子与总体满意度的相关性、人口统计变量在整体实习满意度上的差异、实习满意度与将来继续从事旅行社工作意愿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四)信度效度检验

本文主要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cronbach的alpha值进行测量,以检验问卷信度。学者Devellis(1991)认为,一份信度好的问卷,a值最好在0.8以上,至少不得低于0.70。统计分析表明,该问卷的总体信度为0.891。因此,本文所采用的调查问卷总体信度较高。

二、结果分析

(一)实习满意度测量分析

问卷的选项设计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不太满意、不知道、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七个选项,依次赋予1、2、3、4、5、6、7分,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求出各因子的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方差、标准差等,将均值与中间值4进行比较,研究满意度情况。(结果见表1)

该表反映出实习生对实习的总体满意度为4.7379,高于中间值4,但低于5,说明学生的总体满意度介于“不知道”和“一般”之间,并不是很高。

在各个因子中,“完成工作带来的成就感”的满意度是最高的,达到5.4175,接下来依次为“整个实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正式员工的人际关系方面”和“领导对你能力的信任度方面”,均介于“一般”和“满意”之间。

“公司的培训方面”的满意度是最低的,仅为4.0524,远远达不到“一般”值。此外,对“实习指导老师的实习指导”“实习中直接负责人的指导”“实习工作的内容”这三个因子的满意度也不是很高。

(二)数据效度分析

为了了解性别、年级、岗位、旅行社规模大小在实习满意度上的差异性,笔者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显著性差异分析。本文主要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的,其汇总结果如下:

表2是男、女实习满意度的均值检验结果。该结果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用于判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该检验结果的F统计量的P值为0.135,大于0.05,可见在这两组数据中方差是齐的;因此,再看第二部分中方差齐时的T检验结果,即t值为0.140,P为0.889,大于0.05。从而得出最终结论,性别对实习满意度影响无显著差异。

同理可得出(表3),年级对旅行社实习满意度无显著差异。

在表4中,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F统计量的P值为0.016,小于0.05,可见在这两组数据中方差具有显著性;因此,再看第二部分中方差齐时的T检验结果,即t值为5.013,P为0.000,小于0.05。因此,导游和非导游实习岗位的满意度不同。从样本的均值来看(导游岗位:5.1857;非导游岗位:3.7879),导游实习岗位的满意度更高一些。

在表5中,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F统计量的P值为0.000,小于0.05,可认为两总体方差具有显著差异;再看第二部分第二行的T检验结果,t统计量的观测值为6.169,p值为0.000,小于0.05,两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旅行社规模大小对实习满意度的影响不同,从样本的均值来看(小旅行社:5.4483;大旅行社:3.8222),在小旅行社实习的工作满意度更高一些。

(三)实习满意度与就业倾向的关联性分析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与其毕业后到旅游企业的选择的意向之间有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专业实习有助于实习生适应企业环境,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越高,其成为工作角色的时间就缩短,毕业后也就越容易适应工作环境。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也提出假设:旅行社实习满意度与就业倾向具有相关性。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实习的总体满意度”和“将来是否愿意从事旅行社行业”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见6)

上表显示,实习满意度与就业倾向的相关系数为0.777,具有显著地相关性,属于高度相关。因此上文假设“旅行社实习满意度与就业倾向具有相关性”成立。

三、结论与建议

(一)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选取青岛大学旅游管理专业1 0 3 名旅行社实习生,对影响实习满意度的因素、人口统计变量在整体实习满意度上的差异、实习满意度与留职意愿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青岛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对旅行社实习总体满意度较低,介于“不知道”和“一般”之间,仅为4.7379。其中,实习生对“完成工作带来的成就感”的满意度最高,对“公司的培训方面”的满意度最低。

2. 影响旅行社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公司领导、实习工作、实习指导、实习所得。在这四方面中,实习领导与总体满意度的相关性最大。旅行社相关领导是大学生步入社会遇到的第一个领导,他的领导方式、管理风格和个人魅力对实习满意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 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薪酬待遇对实习生满意度影响较大,这是本文与前人们研究的不同之处。

这说明,实习生们开始转变思路,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了,不再把薪资待遇作为实习评价的标准,而是更注重发展和锻炼的机会。

4. 在人口统计变量方面,性别、年级在实习总体满意度上不存在差异;

但在岗位、旅行社规模上,具有差异性。其中,导游岗位比非导游岗位的实习满意度更高一些;小旅行社实习比大旅行社实习的满意度高一些。

非导游岗位主要有前台、计调等,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不难,但是强度大、简单琐碎,每天重复难免厌倦。相较而言,导游工作内容挑战性更强,发展空间大,对实习生的成长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导游岗位的工作满意度更高一些。

大的旅行社虽然规章制度好且更正规,但人才多,不容易得到锻炼机会;而且大旅行社对实习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更多的是把实习生当成跑腿打杂的。相较而言,在小社实习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锻炼机会大,实习生们能够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满意度较高。

5. 实习总体满意度与就业倾向具有高度关联性,一般而言,实习满意度越高,毕业后选择继续从事本行业的意愿越强烈。这是因为实习满意度高,说明实习生对旅游业的认可度高,特别是对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前景持积极态度,有助于毕业生树立投身旅行社行业的信心。

(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满意度的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和研究结论本文从旅行社、学校和实习生三个方面提出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满意度的建议和对策.

1. 学生对“公司的培训方面”最不满意,很多旅行社的实习生培训机制并不完善,导致实习生不容易适应新环境。因此,旅行社应当加强对实习生的培训工作,提高其操作技能。

2. 实习工作的内容方面,实习生普遍反映在旅行社实习工作内容简单枯燥,尤其是非导游岗位的实习,大大影响实习积极性。因此,旅行社可以采用轮岗实习的方式,实习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整个企业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内容的挑战性和新鲜感。

3.“实习指导老师的实习指导”对学生实习满意度影响较大,但实习生对此项的满意度并不高。鉴于此,学校应当关注实习进展,配对专门指导老师进行实习指导工作,强调实习指导老师的教育、管理学生实习过程的职责,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注重过程管理。

4. 青岛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对旅行社实习的总体满意度不高,除了旅行社、学校实习生管理体制不尽完善以外,学生自身也存在一些原因。旅游业是典型的服务业,因此,实习生要清醒辩证地对待自己“服务者”的角色,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虚心务实,以学习经验作为自己的首要目的。

总之,只有密切旅行社、学校和实习生三者之间的联系,并且及时处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完善实习环节,才能为旅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篇8: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使我校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安徽工业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和《安徽工业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精神,特修订本办法。

一、学生转专业的条件

1、学生确有特长,转专业更能发挥其特长的;

2、学生因病或生理缺陷,经医疗单位诊断确认,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相关专业学习的;

3、要求转入本院的学生现学专业应为理工科类专业,文科类专业的理工科考生只限于一年级学生;

4、学习成绩良好,其中英语、高数成绩中等以上;

5、符合条件、申请转入本院的人数不超过本院各专业可接受的计划数。

二、学生转专业的程序

1、拟转入材料学院各专业的学生在4月上旬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经所在学院同意后,报教务处。教务处对所有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汇总后转交材料学院。

2、学院在4月中旬对拟转入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学院成立由教学委员会成员组成考核小组,依据制定的考核办法,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考核。

3、由学院教学委员会成员投票决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场方有效;得票达到及超过在场人数的三分之二的学生方可转专业。

4、学院可接受学生转专业的名额原则上不超过公布的计划数。

5、学院在4月下旬将学生申请表及相关考核材料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教务处审核、主管校长审批后,下文公布转专业学生名单。

三、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申请转专业(由教务处负责审核)

1、在校期间已转过专业的;

2、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的;

3、上级主管部门已有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

4、招生录取时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专业转入上一批次专业的、以及招生录取时虽在同一批次但院校代码不同之间转专业的;

5、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含记过);

四、其它

1、根据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学院认为确实有必要调整本院少量学生专业的,在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将主动对学生专业进行调整。

2、学生申请转专业经批准后,应按所转专业的培养计划完成应修课程。

3、学院收到转专业文件后,要做好学生学籍材料的转出或接受工作。

篇9: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2006年2月修订 2009年7月修订

为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学分制,让学生在大学初期学习阶段,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潜能和专长,重新选择专业,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工作原则

转专业必须本着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进行,严格程序,透明操作。学校鼓励学生转入基础学科专业、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主管本科教学、主管学生工作及纪律检查委员会校领导为组长,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及纪检监察办公室负责人参加的监察小组,负责监督学院相关工作、受理学生申诉并进行仲裁。

学院成立由总支及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主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及教师代表组成的5人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负责申请转专业学生的咨询及有关政策的解释、学生转学资格审验、考核工作及拟转入学生名单的确定、受理学生对本学院相关工作的质疑等。各学院工作小组应吸纳若干名学生列席参加工作小组有关会议,以体现本项工作的公开性、公平性及公正性。

三、转专业名额

原则上,各学院转出学生的比例不超过10%,接收转入学生的比例由各学院申报,但不得低于各转入学院相应年级现有学生人数的5%。

四、学生报名条件

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完成一年级课程学习、进入大学二年级之前,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1.本人学习努力,转专业前在本学院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第一学年全部课程考核,平均学分绩点在2.5及以上者。

2.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请转专业:

(1)定向生、委培生。

(2)新生入学未满一年的。

(3)应作退学处理的。

(4)经学校审核认为不适合转专业的。

4.学生单科学习成绩及其它要求可由各学院自行确定,但设限条件不得过于狭窄。

五、转专业的申请时间和申办程序

1.公布计划。各学院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的第12周结束前公布各专业接受外学院学生转专业学习的人数、条件、工作程序、时间并开始接受学生咨询。

2.学生申请。拟转专业的学生应在一年级暑期学期第一周前向所在学院提出转专业的申请及理由。

3.学院审查和推荐。学院应在一年级暑期学期第二周内完成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资格审查,并在报教务处审核后将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学生向接受转入学生的学院推荐。

4.转入学院考核和公示。学院由有关人员组成考核小组。为检验学生是否适合到新转入专业学习,接受转入学生的学院在一年级暑期学期第3周结束前对拟转入的学生进行综合考评。根据综合测试成绩对拟转入学生按成绩高低进行排序,提出拟录名单,报教务处复核。

5.拟录名单公示。教务处复核后,将拟录名单向学生公示。

6.转专业名单最终确定。公示无异议学生,由教务处报校务会议批准,正式公布转专业学生名单。

六、转入学生的管理

1.被批准转专业的学生,其学籍纳入转入学院统一管理,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由转入学院负责。

2.学生转专业后必须按照转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才能毕业。

3.学院负责转入学生的一年级已修课程的成绩清理,对本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而转入学生尚未达到要求的一年级课程内容,学院应明确要求学生在以后学期中予以补修。

七、申诉及处理

学生对转专业工作有异议可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生校内申诉处理规定》有关条款提出申诉。

八、其它

1.转专业学生的学习费用按学校学分制收费的有关规定予以缴纳。

2.学生在学期间要求转专业只能在第一学年学业结束前申请一次,并且只能申请转入一个学院或专业。凡经申请未被批准或已被批准但自行放弃的学生,均不得再次提出申请。

3.凡申请转专业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要求放弃转专业,须在转专业名单公示期结束前向教务处提出书面申请,否则,一经确定,学生必须到新转入专业学习。

篇10: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本科生招生2012-11-8

一、造型类专业

考试科目:素描

1.考查目标和要求:

考查考生对所描绘对象的整体造型、比例、透视、结构、体积、空间、质感等方面的观察、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

2.考查范围:人物头像

3.工具材料:

① 8开素描纸;

② 铅笔、炭笔自选(考生自备);

③ 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备)。

4.考试时间:3小时

5.评判标准:

① 构图合理,造型准确;

② 比例及形体结构、透视关系准确,具有一定的表现能力和细节刻画能力;

③ 画面完整,主次关系和黑、白、灰关系处理得当;

④ 画面具有空间感、体积感和质感;

⑤ 工具材料运用熟练。

考试科目:色彩

1.考查目标和要求

考查考生对色彩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色调、色彩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将色彩知识加以

运用及表现的能力。

2.考查范围:静物

3.工具材料:

① 8开水粉纸或水彩纸;

② 水粉或水彩颜料(考生自备);

③ 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备)。

4.考试时间:3小时

5.评判标准:

① 色调明确,色彩关系得当;

② 能较好的掌握色彩的冷暖及互补的规律并加以运用;

③ 能用色彩塑造形体并有较强的刻划能力和表现能力;

④ 构图合理,画面完整。

考试科目:命题人物组合1.考查目标和要求:

考查考生根据命题,灵活运用速写手法表现人物组合及场景的综合能力。

2.考查范围:人物及场景

3.工具材料:

① 8开素描纸;

② 铅笔、炭笔、黑色钢笔、毛笔(考生自备);

③ 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备)。

4.考试时间:1小时

5.评判标准:

① 构图合理,切题,人物组合得当,人物造型生动,具有一定生活气息;

② 人物比例结构基本准确,绘画表现力强,具有一定的概况能力;

③ 画面完整,主次关系处理协调。

二、设计类专业

考试科目:素描

1.考查目标和要求:

考查考生对构图组织、体积结构、黑白灰层次及空间关系的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

2.考查范围:静物

3.工具材料:

① 8开素描纸;

② 铅笔、炭笔自选(考生自备);

③ 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备)。

4.考试时间:2小时30分钟

5.评判标准:

① 构图合理,具有主动整合物体的画面组织能力;

② 形体比例、结构及透视准确;

③ 黑白灰关系和体积表现明确,空间、层次分明;

④ 画面完整丰富,体现一定的设计表现能力。

考试科目:色彩

1.考查目标和要求:

考查考生对色彩感觉的敏锐度、色彩关系的把握和控制以及艺术表现能力。

2.考查范围:静物

3.工具材料:

① 8开水粉纸或水彩纸;

② 水粉或水彩颜料(考生自备);

③ 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备)。

4.考试时间:2小时

5.评判标准:

① 构图完整,布局合理;

② 色调明确,色彩关系协调、统一;

③ 表现手法得当,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考试科目:设计基础

1.考查目标和要求:

考查考生对形象特征的归纳、概括、提炼和抽象表现的能力,处理黑与白、虚与实、图与底和装饰表现的能力。

2.考查范围:静物

3.工具材料:

① 8开素描纸;

② 铅笔、炭笔自选(考生自备);

③ 画板或画夹及相关绘画用具(考生自备)。

4.考试时间:1小时30分钟

5.评判标准:

① 能抓住对象形式特征,抽象变形方面具有美感;

② 画面主题明确、装饰性强;

篇11: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关键词:本科生,转专业,学籍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特别是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 各校随之出台了转专业的具体规定, 大学生转专业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已成为各高校重要的教育管理内容。根据调查, 全国高校有42%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 如果能够重新选择, 65.5%的学生表示将另选专业。为本科生集体办理转专业已成为近年来我国许多本科院校教务处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性工作。转专业学生人数多, 涉及面广, 给学校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本文以某地方性综合大学为例, 对该校转专业本科生学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转专业现状

该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转专业应由本人提出申请。原则上要求第一学期末提出申请转入的专业限于高考时要求考试科目相同的专业;第二学期末提出申请转入的专业只限于同一学科门类的相近专业;超过以上期限不能再申请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转专业一次。该校转专业的办理流程如右图所示。

由规定可以看出, 转专业的对象是大一学生。因为第一学期末转专业不受限于同一学科门类的相近专业, 所以大批量的转专业都集中于此。

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该校本科生转专业共2621人次。具体各年度转专业人数、一年级本科生人数及转专业人数占一年级本科生人数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

从数据可以看出, 每年转专业的学生人数都不少, 随之而来的是繁重而紧张的学籍管理工作。转专业不仅仅是学籍管理上的事情, 还有后续一系列管理工作, 如教学安排、教室安排、学分转换、宿舍安排、学费更改等。而这些后续工作都是在学籍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 所以学籍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二转专业本科生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想转专业的原因很多, 既有本科生本人的原因, 也有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因素。在转专业的过程中, 学籍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学生对办理流程缺乏了解, 导致未按期提交转专业申请表, 以至于错过了转专业的机会。

每学期都会有这样的情况:转专业的文件已经下发、转专业工作已经结束之后, 还陆陆续续有学生来教务处提交转专业申请表, 理由是之前不知道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转专业申请表。这不仅影响学生自身, 也对学籍管理工作造成重复, 增加了工作量, 还牵涉其他部门也要做重复工作。

第二, 学生转专业存在盲目性, 因为一时冲动而申请转专业, 转专业工作结束后, 又来要求撤销转专业, 回到原专业。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考虑清楚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 也没有和父母、老师或同学等进行必要的探讨, 更没有了解其他专业相关的情况。因此, 随意地申请转出原专业, 又盲目地转入新专业。

第三, 转专业学生对后续手续的办理不了解。转专业文件下发后, 在规定时间内, 学生需要在原院 (系) 教务员处打印成绩档案, 取学籍表;然后到转入院 (系) 交学籍表、成绩单, 办理有关转入手续;到教材供应中心领取新专业的教材;在学生证学籍异动说明栏注明转专业情况并盖章;办理新准考证;在原专业已修的课程可以申请免修, 未修的课程要申请补修。这一系列的办理程序需要多个部门合力完成, 导致很多学生一头雾水, 浪费时间, 也对学校各管理部门工作造成混乱。

第四, 部分热门专业申请转入的人数太多, 由此给安排教室、学生管理等工作造成很大压力, 也会影响教学质量。

三转专业本科生学籍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本科生转专业是一种需求, 是各个高校都存在的现象。针对转专业本科生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 转变管理理念。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教学管理所提供的是一种服务”这一理念已逐步为高校教学管理者所认同。学籍管理者在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和学习自主权, 真正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和成熟的个体, 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管理呈现的是刚性的、对事不对人的管理态度。学籍管理涉及的是与学生相关的一系列事情, 如学生信息核对、注册、各种学籍异动、财务收费、选课及教室安排等, 这些工作固然重要, 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等更应该受到关注。

学籍管理工作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理解学生的需求, 支持学生的选择。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思想建设高校管理体系和措施, 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 创造条件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不是按照一定的条条框框培养出千人一面的复制品。只有尊重学生的情感, 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对学生具有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 教育才会拥有生命和源泉。

第二, 在转专业过程中, 为学生提供转专业咨询、心理指导和职业倾向测试, 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了解专业、激发专业兴趣, 对专业选择犹豫不定的学生, 可允许先跟班听课, 以加深对专业的了解。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学生转专业的盲目性, 也能有效减少转专业后申请撤销转专业的学生人数, 使学生不再因为转来转去而浪费时间, 也减少了学籍管理的工作量。

第三, 灵活调整转专业办理时间。该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转专业在学期末提出申请, 可在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放宽, 由上一学期末延续到下一学期初, 在下一学期开学大约第二周发转专业文件。这样中间的暑寒假可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认真思考, 和家人商量, 慎重选择, 又不会耽误转专业学生到新专业上课, 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第四, 新生进校后, 每人发放一本《学生手册》, 并组织学习和考试。《学生手册》中的《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对转专业的办理时间和流程都有详细规定。学生熟悉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 可以避免错过转专业办理时间。

第五, 给每位转专业学生发放一份通知, 随转专业文件一起下发。通知上有详细的转专业办理程序, 方便学生办理。

第六, 继续推进学分制改革。关于转专业后学生的学分互认, 该校规定“学生在转专业前未修转入专业所开课程的均须补修。转专业以前已取得的学分, 如果相应课程内容符合转入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内容, 则转专业后学分仍然有效;若低于转入专业相应课程的内容要求, 则学分无效, 必须补修。学生转专业后, 转入前所在班级已开而本人尚未修读并取得学分的课程, 应采取补修的形式取得成绩和学分”。至于如何认定需要补修还是免修, “具体由教务处审定”。这就造成实际操作中充满争议, 如该校大一上学期开设的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 (一) , 很多专业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考试试卷都是一样的, 但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却赋予了不同的学分, 差距在0.5~1.0。如果严格按照学分一致才可以办理免修, 很多学生反映浪费时间, 没有意义。如何界定两门课程之间的相近程度, 学分按照怎样的标准转换, 这些在实际操作中都不够清晰。如果能经转入学院专业教师确认后, 原已获得的学分符合转入专业学习要求的即可予以承认, 这样操作起来就更简便易行, 避免学生重复学习。不符合要求的, 可作为选修课学分, 这样就不会使学生产生“白学了”的感觉。

总之, 本科生转专业是高校学籍管理中的大事, 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 提高学籍管理工作效率, 减少错漏, 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曹霞.高校学生转专业问题的深层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4) :13~14

[2]腾晓蓉.大专院校新生入学要求转专业的因素分析和应对办法[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08 (10) :83~84

[3]刘慧娟、肖珍教.当前高校本科新生转专业的意向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6) :34~35

篇12: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

(二〇〇五年九月制订

二〇〇八年九月修订)

根据《复旦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对我校本科生转专业的各项工作,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转专业的所有工作必须本着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进行,所有有关的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则与程序。

第二条

我校全职制本科生可在第一或第二学年的春季学期申请转专业。凡进入第三学年(含)以上、或已有转专业(包括提出申请后未获批准的学生)或已有转学经历、或学校在招生时有明确限制的本科生,不能申请转专业。

第三条

转专业学生的申请及录取工作均安排在春季学期进行。

第四条

学生应仔细了解教务处网站上公布的当《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工作通知》的相关内容及各院系的考核规则,并在规定时间内登陆复旦大学URP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报名,同时在网上提交《复旦大学学生转专业申请》。每个学生只能申请填报一个专业。逾期教务处不再接受申请。

第五条

报名后学生应主动了解申请转入专业院系的咨询时间和地点,并按照申请转入专业院系公布的考核时间、地点和规则参加考核。考核由各院系安排,学校不作统一规定。

第六条

为避免占用他人名额,学生如需撤销转专业申请,应在参加院系转专业考核前提出。逾期不再受理。

第七条

每各院系须按学校要求、并根据本届各专业招生人数的一定比例,上报接受转专业学生计划数。凡本届没有招生的专业不接受学生转入。

第八条

院系应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制订转专业的考核规则,对考核内容、方式、程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第九条

院系须安排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接待申请转专业学生的咨询。

第十条

院系应成立转专业考核小组,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考核规则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和录取。录取学生数不得超过公布的接受计划数。

第十一条

教务处在每年春季学期通过教务处网站及院系公布当《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工作通知》、各院系的考核规则以及经过学校审批通过的各专业接受计划数。

第十二条

在学生申请转专业报名截止后,教务处将及时公布各专业的实际申请人数,并将申请报名的学生名单及相关材料转至接受院系。

第十三条

教务处对院系提交的录取名单进行审核,报主管校长批准后,向全校公布。

第十四条

被新专业录取的学生在下一学期开学时到新专业报到注册。院系为转入本院系学生到教务处集中办理学生证等学籍信息变更手续。

第十五条

院系根据《复旦大学本科生成绩转换试行规定》,做好转入学生的学分认定、转换,教学计划的变更及课程修读的指导工作。

第十六条

篇13:重大艺术学院2013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钦州学院作为我国首批35所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高校, 以“海洋性、地方性、国际性”为办学特色, 定位“立足北部湾、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钦州学院借鉴了与德国成功合作办学并得到德国总理默克尔肯定的“合肥学院”的办学经念, 开展了一系列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探索, 调整了部分院系和专业的设置,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道路上,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海洋科学专业为新兴专业, 是我国实施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的战略需要。围绕海洋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一些学者已做了一些研究工作[1,2,3,4,5,6,7,8,9,10]。本科海洋科学专业作为钦州学院的特色专业, 以需求为导向, 以“建设一个专业, 打造一个品牌, 服务一个产业”为目标, 在人才培养模块构成、课程体系与内容设置, 师资队伍素质结构要求、实习实训体系建设、课程教育质量评价、课程教学条件保障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建设, 打实海洋科学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基础。然而, 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要环节的校外实践模块, 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解决。

一、学生在企业实习中面临的问题

(一) 企事业单位接受实习生意愿下降。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企事业单位对学生实习实践给行业整体发展及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 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 将学生实习当成干扰企业生产正常运作的影响因素, 加上安全责任大。此外, 学生进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训, 不但没有实习指导费用或很少, 而且还要提供食宿及适当的劳务费用等, 经济效益不明显或不合算使得企事业单位接受学生的意愿普遍下降。

(二) 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 实习效果不理想。在实习过程中, 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对生产实际情况有较充分的了解, 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还应该掌握理论教学的基础情况。然而目前现实是大多数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 在实习过程中往往只起到带队教师的管理作用, 对学生的技能训练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 实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工作重心在日常生产管理上, 对学校的理论教学进程、深度、学生知识、技能等情况把握不准, 指导一般仅停留在操作或以工代训, 实习指导停留在表面上缺乏针对性。

另一方面, 由于企事业单位员工的收入与产品的产量、质量、工作效率等紧密结合在一起, 再加上工业产品分析测试设备、生产线设备的贵重性、生产工艺保密性、操作者的安全性等原因, 实习单位不愿意让学生实际操作, 整个实习过程只在一个岗位不轮岗的实习实训, 关键环节与工艺不能接触, 在实习过程中, 虽然实习的总时数比较多, 但有效的实习时间较短, 不利于实习内容的深入, 实习内容也缺乏完整性。

(三) 实习经费偏低, 重视力度不足, 实习管理与评价缺乏质量控制体系, 实习效果不理想。企业生产产品有标准, 有质量控制体系, 但学生虽然有实习实训大纲却没有技能考核标准及控制体系, 学生实习企业分散, 经费不足, 必要的检查、督促、纠偏不到位, 学生实习成绩考核基本落到企业人力资源部, 由于学生实习与企业效益不挂钩, 结果学生实习成绩考核只是写个评议打个分, 随意性较大, 因而学生对实习不够重视, 消极对待, 实习效果与期望值相差较大。

二、针对本科海洋科学专业校外实践实施过程的问题, 采取的解决方案

(一) 通过政府、学校、企业联盟, 共同制定与实施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块。成立政府、学校、企业联盟是学校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 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 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 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大学办学要求, 学校依据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通过政府、学校、企业联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强化技术理论、注重技术应用、突出实践教学使学生素质与能力向着精、专的方向发展。此外, 通过政府、学校、企业联盟中政府主导作用可制定一些校企合作产、学、研, 工学交替实施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所享受到的政策税收减免优惠, 体现经济效益, 使企业接受校企融合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二)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 培养一批青年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把企业的生产技术、规范、标准、经验等带入课堂使讲授内容与企业生产相吻合。

(三) 探索实验实践教学, 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应用技术大学的主要特征是科学研究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利用实验实践教学, 教师到企业里面挂职锻炼, 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兼职专业课教师, 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齐全, 各种专业人才的优势, 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组建教师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同申报企业需求的科研课题, 共同开展技术攻关, 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合作新模式,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有效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快速形成新的生产力。深度融合, 实现学校、企业利益共同体, 使企业想产学研, 乐于产学研。

(四) 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把校外实践列入学校绩效考核指标, 与企业同开发实践项目, 共同制定实习实训内容、技能要求、考核标准等, 共同管理实践过程, 共同评价学生, 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共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实现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工程实际和社会应用实践的密切联系, 确保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校企融合是应用技术大学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本科海洋科学专业构建与完善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 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用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实习的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

参考文献

[1]银建军, 李尚平, 韦善豪.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发展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 2010, (6) :1-8.

[2]张晨晓, 张广平.钦州学院海洋科学专业建设初探[J].钦州学院学报, 2009, (3) :51-53.

[3]王淑军, 许星鸿, 姚兴存, 等.海洋科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2) :152-153.

[4]张晨晓, 杨斌, 钟秋平, 等.地方高校海洋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钦州学院学报, 2011, (4) :91-93.

[5]梁燕茹.地方高校海洋科学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以钦州学院为例[J].科技视界, 2014, (2) :24+27.

[6]甘雄, 钟运生, 杨斌, 等.试论海洋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能力体系建构—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 2012, (4) :66-69.

[7]胡克, 郑玉琦.我校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 2006, (4) :87-89.

[8]张艳秋, 方怀义, 甘雄.地方高校海洋科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大学教育, 2013, (3) :44-45.

[9]苗振清, 刘煜.对海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浙江省为例[J].高教论坛, 2009, (2) :21-23+39.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信教案 冀教版下一篇:2024年工作计划(县人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