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

2024-05-25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通用6篇)

篇1: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

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

信息工程学院的毕业设计有其专业特殊性和特殊要求,为更好地体现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业务学习,在经过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了区内外兄弟院校的经验,决定毕业设计以“设计作品+设计文档”形式进行。根据《百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的文件精神,为毕业设计的管理,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确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工作实施细则。

一、毕业设计的任务

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最后教学阶段,是高校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是完成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实际设计(研究课题),撰写毕业设计文档。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与升华的过程,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全面锻炼与综合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校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实现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之一。毕业设计要从面向企业、面向实践、面向工程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协作攻关、实事求是、用实践检验理论、全方位考虑问题等科学技术人员所应具有的素质;同时,结合学生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如形象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与别人合作能力等的培养。

二、毕业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理论与专业知识,并予以适当的深化;熟悉和掌握本专业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实验测试、数据分析处理等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开发设计、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和奉献精神。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特别是专业技能和研究技能方面得到全面锻炼与提高,造就一批具有良好心理承受能力,不怕挫折,勇于进取,高素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设计指导老师

(一)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且有一定科研和设计经验的教师担任,助教不能安排独立指导设计,可安排其协助指导工作。可聘请校外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相关专业管理干部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以不超过8人为限。

(二)指导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工作严谨踏实,为人师表。在指导方法上既要注重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规范要求,严格管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以及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注意因材施教,不仅要求学生从实际出发,又要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指导教师一经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换。在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必须坚守岗位。指导教师因事外出,需报院领导批准、并妥善安排好工作。

(四)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对于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的各种不良思想、言行和作风要有及时进行纠正;对于不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和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教育;要督促学生签署《百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保证书》,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现象。

(五)指导教师的具体任务:

1.按规定选择课题,报教研室和学院待批。

2.经学院审查通过后,指导教师按要求认真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交院长签字后下发给学生。

3.配合学院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检查。4.定期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

5.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设计文档或设计说明书。6.答辩前,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设计质量写出不少于100字的指导教师评语。

7.经评阅人评阅后,指导教师将全部材料和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答辩前准备。

8.答辩结束后,收齐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全部资料、成果,交学院统一保存。

四、毕业设计的选题

(一)选题遵循的原则

1.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使学生能够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课题要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先进性。

2.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应尽可能体现本专业发展的前沿;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紧迫感和经济观点。本专业选题中工程类型的课题应占70%,每年更新率应不低于70%。强化工程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功。

3.课题类型应该覆盖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以及相关专业基本要求,包括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课题,给学生较充分的选择余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课题必须有明确的任务或研究对象,能保证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体现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5.题目不宜过大过宽,内容要有针对性,避免泛泛空谈,不着边际。

6.便于搜集和整理资料。

7.题目必须具有可完成性,保证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完成;教师应该把握课题的难易程度和课题的工作量。

8.选题必须是一人一题的原则。一个大的课题需几个人共同完成的,须由指导教师提出,经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每人必须有一个子课题,做到分工清晰,任务明确,工作量饱满,并独立撰写毕业设计文档(说明书),文档(说明书)内容的交叉部分不得超过50%。同届学生中不允许出现题目或内容相同的情况。

(二)毕业设计课题主要来源

毕业设计课题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来源于科研项目;

2.来源于生产实际和工程实践; 3.来源于教学和实验;

4.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定课题。

毕业设计地点可以在学校内、科学研究单位、公司、企业等,只要有研究、开发环境即可。

(三)选题确定程序

1.在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下,各教研室组织本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特色研究选题方向和选题类型,以确保选题覆盖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以及相关专业基本要求。

2.本专业教师根据教研室确定的选题方向和选题类型拟定选题。

3.由教研室组织教师对选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指南》,经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公布,完成本毕业设计选题确定工作。

4.毕业设计《选题指南》公布时间为第七学期开学初。

(四)学生选题

1.学生根据毕业设计《选题指南》写出选题志愿,教研室可根据学生志愿情况调剂安排学生选题。

2.学生在选题计划外自选题目,须先经教研室审查同意。3.教研室确定学生选题后,原则上不得更改。

(五)任务书的下达

在学生确定选题后2周内,教研室要将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给选题学生。

1.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必须写清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完成时间以及要求学生查阅资料等具体要求。

2.学生要妥善保管《任务书》待完成毕业设计后上交指导教师。

五、毕业设计的开题

(一)搜集资料

在选定课题后,指导教师要为学生明确毕业设计的目标任务和内容范围。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图书馆文献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方面来搜集资料。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科技论文、论著、教材、手册等。

(二)明确设计方案

经过研究、归纳和整理资料,学生要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根据《任务书》,确立基本设计结构和设计思路。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确定方案时要充分和指导老师交流,设计方案要突出创新性。

(三)撰写开题报告

完成调研综述后,学生根据研究现状、设计方案、设计成果等组织资料,认真写好《开题报告》。并及时交指导老师修改。

(四)审查修改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要认真审查学生《开题报告》,主要审查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进度计划是否合理,参考文献、格式是否规范。并在《开题报告》中签署指导老师意见,明确是否可以进入开题答辩环节。

(五)开题答辩

开题答辩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课题的研究程度,各教研室统一时间组织进行开题答辩,答辩小组由三名以上具有指导毕业设计资格的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对其所制定的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组长在“答辩小组意见”一栏签署意见,明确是否通过开题答辩。

六、毕业设计的过程

(一)作品制作及调试

学生根据《开题报告》拟定的设计方案和开进度计划,进行实物的设计、制作及调试,所设计作品的参数要满足《任务书》规定的技术要求。作品调试成功后,要将演示过程拍摄成2—3分钟的微视频,刻录光盘保存。

(二)整理素材资料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要做好过程记录、保持好电路图、视频、原始数据等材料的归纳和整理。

(三)执笔撰写

毕业设计文档(说明书)应包含作品(成果)总体介绍、功能说明(性能指标)、设计思路、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调试(实验方法)、总结展望等内容。

1.正文要求:内容符合要求,分量适度,书写规范,文字通顺,无错别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词准确,图表清晰,数据完整。字数不少于3000字。

2.毕业设计文档(说明书)附录应有电气(电路)原理图、实物图、作品操作流程、程序代码等内容。

3.优秀等级的毕业设计的文档(说明书)字数不少于6000字。

(四)修改定稿

毕业设计文档(说明书)通过修改后,应设计意图表达清楚,设计结构清晰,调试过程步骤清晰,科学严谨,数据真实准确,句子词语正确妥当,图标公式合乎规范。

七、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一)对指导老师要求

指导教师要认真做好中期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具体任务有: 1.检查毕业设计《任务书》; 2.检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3.检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填写《指导记录表》和《中期检查表》。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在教师指导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培养自己科学的思维方法,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填写《中期自查表》。

2.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独立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工作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勤奋工作。并做好记录,填写《进展情况记录表》。

3.保证出勤,因事、因病离岗,应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累计缺席时间达到全过程l/4者,取消答辩资格,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4.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和拷贝别人的工作内容。否则毕业设计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毕业设计文档(说明书)必须符合行业规范化要求,否则取消答辩资格。6.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资料应于答辩结束后按规定要求装订好后交指导教师。凡涉及到国家机密、知识产权、技术专利、商业利益的成果,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如需发表,必须在保守国家秘密的前提下,经指导教师推荐、院长批准。

7.实验时,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材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制度。

八、毕业设计的答辩

(一)成立答辩机构

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成立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

(1)答辩委员会由院行政领导、教授和副教授5~7人组成,设主任、副主任、秘书各1名。

(2)答辩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答辩工作。答辩小组可按教研室成立,一般由3~5个中级职称或硕士学位以上、专业相近的教师组成,或者校外相当职称的人员。请校外人员参加,须事先经分管教学副院长批准。组长原则上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二)毕业设计的审验 1.指导教师评阅

指导教师参考《百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分类评分标准》,对所指导学生的设计作品性能、工作态度、说明书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填写《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用)》,明确其是否具有答辩资格。

2.评阅教师评阅

答辩委员会选派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对设计文档(说明书)进行评阅;指导教师不能作为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评阅人。评审教师要认真审阅设计文档(说明书),并参考《百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分类评分标准》,在选题质量、能力水平、成果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填写《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用)》,明确其是否具有答辩资格。

(三)答辩资格审查

院答辩委员会要结合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意见,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如有以下情形的学生,应取消其答辩资格:

1.未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规定的任务和要求的; 2.设计文档(说明书)有严重错误或格式不符合要求的; 3.有三分之一时间不在规定场所或擅自离校旷课达一周以上的;

4.查明有剽窃、抄袭行为,以及伪造数据或找人代劳的。

(四)公布答辩名单及日常安排

答辩资格审查结束后,院答辩委员会在答辩前一周公布取得答辩资格的学生名单、答辩日程(分组)安排、答辩小组成员名单(教师)。

(五)学生答辩前的准备

学生在答辩前一周,要向院答辩委员会秘书提交所完成的作品光盘、设计文档(说明书),《进展情况记录表》、《答辩提纲》等资料。院答辩委员会秘书检查材料后应于答辩前3天交答辩小组。未能按时提交规定材料者,将予以缓答辩。

《答辩提纲》要汇报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选择论题的意义;设计方案;参考主要文献及资料;设计成果的价值及不足之处。

(六)答辩小组答辩前准备

1.答辩小组组长到院答辩委员会秘书处领取答辩相关材料。2.答辩小组在本小组人员中给每一个取得答辩资格的学生确定主辩教师、答辩记录人,原则上主辩教师为该学生的评阅教师。

3.主辩教师要对所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文档(说明书)进行认真审阅,并结合指导教师、评审教师的评审意见,拟定2~3个答辩提问、形成“问题卡”。所提问题要围绕毕业设计中所涉及的内容,侧重对能力考核。提问要切合课题,难易适宜。主要包括:与课题有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设计过程及遇到的相关问题;需进一步说明的问题;能反映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及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的问题等,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

(七)答辩流程

答辩时间应在10分钟左右;其中学生作品展示、自述时间为5分钟内,评委提问时间为5分钟内。

1.学生现场展示设计作品,汇报设计的主要内容、基本框架、设计方案、创新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限5分)。学生在演示作品的过程,要随机接受教师的提问。

2.学生从主辩教师处领取“问题卡”,退场准备回答问题(5分钟);

3.学生回答“问题卡”问题。答辩小组组长要严格控制时间。(5分钟)。

4.答辩小组统一意见,给出答辩成绩及评语。

(八)答辩成绩评定

1.毕业设计成绩的综合评定。学生毕业设计综合评定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审阅成绩(40%)、评阅教师审阅成绩为(25%),答辩成绩(35%)。

2.学生答辩全部结束后,由院答辩委员会指定教师将以上三部分成绩综合汇总,给出毕业设计最终成绩,并报院答辩委员会审核,院答辩委员会要严格掌握评分标准,优秀率控制在15%左右。

3.毕业设计成绩不及格的学生要进行二次答辩,原则上在正式答辩两周后进行二次答辩。

九、毕业设计成绩等级评定标准

毕业设计的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毕业设计成绩的等级参考标准如下:

(一)优秀(90~100分)

1.能灵活、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创新性。

2.毕业设计作品达到预定要求,并且在功能上有拓展,有创新,作品符合行业要求。

3.设计文档(说明书)内容符合要求,结构严谨,书写规范,文字通顺,无错别字,用词准确,图表清晰,数据完整。

4.毕业设计过程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刻苦,有钻研精神,能按任务书要求正确进行设计,能按预定进度完成工作,工作量饱满。

5.能熟练、正确地回答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良好(80~89分)

1.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毕业设计有实用性和少量的创新性。

2.毕业设计作品各项参数基本满足任务书要求,性能稳定、可靠,功能完善。

3.设计文档(说明书)内容符合要求,书写规范,结构合理、图表完整,文字通顺,无错别字。

4.毕业设计过程学习态度端正,能按任务书要求正确进行设计,能按预定进度完成工作。

5.对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经准备回答正确。

(三)中等(70~79分)

1.基本上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毕业设计作品基本达到预定要求,性能较稳定,功能比较完善。

3.设计文档(说明书)内容基本符合要求,4.毕业设计过程学习态度基本端正,能按任务书要求正确进行设计,按时完成写作任务。

5.对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总体回答基本正确。

(四)及格(60~69分)

1.基本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无原则性错误。2.毕业设计作品部分功能达到任务书要求,性能一般,功能基本达到要求。

3.设计文档(说明书)内容完整、文字基本通顺,图表运用无大的错误。

4.毕业设计过程学习态度一般,但尚能按任务书要求进行设计,按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5.对答辩教师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做出基本回答。

(五)不及格(60分以下)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为不及格。

1.毕业设计作品与毕业设计题目不相符合,有原则性错误。2.毕业设计文档(说明书)内容东拼西凑,层次不清,文字、图表有严重错误,缺少数据。

3.毕业设计过程中平时态度极不认真,缺勤严重,马虎应付了事者。

4.毕业设计作品由他人代工、设计文档(说明书)基本内容抄袭他人成果。

5.通过答辩,发现学生对自己所设计作品的设计方案、制作过程、基本原理答非所问,模糊不清,弄虚作假者。

属前1~4项任一项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可向答辩委员会直接提出“不及格”建议,由答辩委员会认定,不能进入答辩。

十、毕业设计材料收集

(一)毕业设计文档(说明书)(2份)

(二)毕业设计过程记录册 1.任务书 2.开题报告 3.中期自查表

4.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用)5.指导记录表(指导老师用)6.进展情况记录表(学生用)

(三)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册

1.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2.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评阅老师)3.答辩提纲 4.答辩记录表

5.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答辩小组)6.毕业设计成绩审议表(院答辩委员会用)

(四)光盘(毕业设计作品功能演示视频,所有毕业设计内容的电子文档)。

篇2: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方案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巩固和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增强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文献、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的能力。毕业论文的质量,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对全程教学工作的一种综合检验。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根据我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毕业论文安排

1、根据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安排自第七学期开始,时间不得少于14周,覆盖一个学年;

2、学院在第七学期第15周确定毕业论文的具体课题和安排指导教师。

二、毕业论文选题

1、毕业论文选题计划确定程序:在学院的统一规划下,指导教师提出参考选题,交各系(中心)负责组织审核后,由各系(中心)统一报送院教学办公室,经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第二次核准后,制定毕业设计选题计划,向全院应届毕业生公布。各系提交选题截止时间:2011年12月8日(第14周周四)。

2、毕业论文选题确定后应本着因材施教原则,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双向选择以确定毕业论文课题。原则上要求每个学生一个课题,如果确因题目较大需要多位学生参与完成,则必须要求每位学生应有相对独立的任务和相应单独完成的部分(课题题目亦应标注副标题)。

3、学院将于本学期第15周公布毕业论文选题计划,以便毕业生进行选择。第16周正式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学生在学院选题计划之外自选课题,须经各系(中心)审查,并经学院教学副院长批准。选题确定后原则上不得更改,中途更改选题需经学院教指委批准,并参加学院组织的公开答辩。

三、课题任务书

1、毕业论文课题任务书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每个学生必须有自己的课题任务书。

2、课题任务书由指导教师负责填写,经各系(中心)主任审签同意后,于毕业 论文开始前下达给每个学生。学生以课题任务书为指导进行课题研究。

3、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确认以提交指导教师拟定并亲笔签名的毕业设计任务书 为依据。

四、指导教师

1、每位在岗教师都有参加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义务。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一般不超过五名,导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2、个别学生确有特长或其毕业论文选题确需跨院校指导的,可先在校内协商、协调解决,确需选聘校外人员指导的,须经学院审核。

3、学院允许学生到校、院外做毕业论文,一般只限于学生去推荐免试保研单位或已签订就业协议单位的情况。为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必须由对方单位提出书面邀请函并承诺确保毕业设计质量,再由学生提出书面申请,由学工组审核情况属实,经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批准后才可在校外开展毕业设计工作。

4、毕业论文大致可划分为文献资料准备及开题报告,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论文撰写、成果总结与答辩等阶段。指导教师应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指导,并提出具体要求。

5、指导教师在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要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培养严谨诚信的科学研究素养,贯彻理论联系 实际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设计方法。

五、中期检查

1、学院将于下学期第7周组织各系(中心)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 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中期检查,由指导教师填写中期检查表上报学院。

2、中期检查主要检查以下几项情况:

(1)学生选题确定及变化情况、教师任务书下达、学生开题报告完成情况;

(2)指导教师到位指导情况;

(3)毕业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工作量是否已完成50~60%;

(4)毕业设计完成质量、工作态度、存在的问题等情况。

3、。

六、答辩资格审查

1、答辩一周前,学生应将整理装订成册的毕业论文成果送指导教师、各系(中心)审阅。由指导教师、各系(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逐级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规定,从毕业论文的质、量、形式规范等方面对论文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凡论文质、量、形式等方面审查不合格者,应责令学生重新修改,否则不准参加毕业答辩。通过资格审查的毕业论文,由指导教师审阅签署评语后交所在系,由各系组织教师进行评阅,在答辩前写出评阅意见,并组织答辩小组进行答辩。

2、有下列情况的学生不能获得答辩资格:

(1)毕业当年申请延长学习时间者;

(2)考试不合格的必修课程学分累计达到20学分者;

(3)论文评阅不合格者:

①未完成毕业论文教学规定最低要求者;

②成果有较大错误,经指导教师指出而未修改者;

③成果在文字部分或设计部分不符合任务书所规定的最低要求者;

④论文或成果经证实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者;

(4)有其它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者。

七、答辩

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分院、系(中心)两级进行。

1、各系、中心答辩(第一次答辩)

学院将于第八学期第11-12周(4月22日-5月5日)组织各系(中心)答辩(第一次答辩)。

各系(中心)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指导教师回避原则成立若干答辩小组,每组成员不少于3人,设组长1人,并设秘书1人,负责答辩记录。

各系(中心)答辩工作完成后以末位淘汰制上报10%的学生至学院参加学院公开答辩。

2、学院公开答辩(第二次答辩)

学院成立院级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主任由教学副院长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教师担任。

院级答辩为公开答辩,主要进行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评选和不合格论文评定。参加院级公开答辩的学生,其毕业论文成绩按论文及答辩情况评定。凡毕业论文要求评定为优秀等级的学生,均可提出公开答辩书面申请,经指导教师签字同意由各系(中心)报送学院教学办公室申请参加评优公开答辩。凡未参加学院公开答辩的学生,其毕业论文成绩不可评定为优秀(总评分数及其任一单项评分均不得高于90分)。对不能达到学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的论文,学院将评定其成绩为“不合格”。

学院公开答辩初步定于下学期第16周(5月27日-6月2日)进行。以下几类学生必须参加学院公开答辩:

① 申请评优的学生;

② 在校外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

③ 各系(中心)答辩委员会在第一次答辩后按照末位淘汰制以10%的比例上报的学生;

④ 中期检查不合格的学生;

⑤ 答辩资格审查中报送的学生;

⑥ 周记未完成周数达9周的学生;

⑦ 在毕设各环节中,未能按照学院及导师要求完成各阶段任务、毕设过程中临时改题、未按规定时间确定选题信息的学生。

另外,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习态度不认真、未能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及时完成设计任务的学生,指导教师或评阅教师有权提请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公开答辩。

学生答辩陈述时间为8-10分钟。

八、记分制及评分标准

1、分项评定成绩时,按百分制记分。指导教师评分占30%,评阅教师评分占20%,答辩评分占50%,单项评分一般不得超过95分,未参加公开答辩的毕业论文,其任一单项评分不得高于90分。若指导教师评分与评阅人评分差值超过15分,则需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分。

2、评分标准见附件六。

九、评优工作

按学校教务部规定,在参加公开答辩的学生中,按总评成绩排序,推荐毕业生人数的3%左右参加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

十、其他

1、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方案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2011.10

篇3: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

一、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定位

按照我校“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 基础层次, 包括基础课程实验、生产劳动、认知实习等;

(2) 提高层次, 包括学科基础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

(3) 综合层次, 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由此可见, 作为我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综合层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科毕业设计的定位在于培养并提高毕业班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其实质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下面将进一步讨论这种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从计算思维到网络思维的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周以真教授在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发表并系统提出计算思维的概念[1]。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 计算思维也正在成为每个人应当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与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 网络工具与技术的发展推进了计算机科学向网络科学的延伸, 进而促进了计算思维向网络思维的拓展[2]。

随着计算思维向网络思维的拓展, 网络思维所蕴含的意识模式与问题求解方法等为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提供了一个综合能力培养目标。而在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的实践环节中, 考虑从发散性思维、开放性思维、系统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等多个层面帮助本科生开拓网络工程思路, 培养并提高从计算思维到网络思维的综合能力。

三、以课程群为核心的递进式实施方案

面向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培养并提高毕业班学生从计算思维到网络思维的综合能力这一目标, 我们提出以课程群为核心的递进式实施方案。

我们尝试将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分为三大课程群, 分别为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网络软件开发课程群以及嵌入式开发课程群。下面以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为例, 讨论以课程群为核心递进式实施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具体方案。

为了递进式地实施本科毕业设计, 我校网络工程专业首先在大三暑假的生产实习环节依据课程群确定实践方向作为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 进而在大四上学期开展相应的综合课程设计。在这些提高环节中, 基于网络思维从发散性思维、开放性思维、系统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等多个层面帮助毕业班学生全面地建立并完善网络管理技术构架, 包括以下主题[3]:

主题一: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这一主题旨在考虑什么是网络管理, 并讨论网络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技术挑战。

主题二:网络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这一主题主要讨论网络管理的基本体系结构及其组成部分。

主题三:网络管理维度

这一主题尝试将网络管理问题分解为彼此相互补充的不同方面, 并逐个解决。

主题四:网络管理功能与参考模型

这一主题主要从网络管理参考模型的角度讨论其功能划分。

主题五:网络管理的信息模型

这一主题主要探讨网络管理过程中的交互内容。

主题六:网络管理的通信模式

这一主题主要探讨网络管理过程中的交互方式。

主题七:网络管理集成

这一主题尝试讨论网络管理的集成解决方案。

对于本科生而言, 在理解主题一、主题二与主题三的基础之上, 可以考虑网络管理与安全相关的选题。接下来, 为每位毕业班学生与导师之间提供双向选择平台, 提前规划好毕业设计选题事宜:

(1) 主题四相关的选题包括应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实现网络性能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等, 参考选题如下:

(1) 基于SNMP的网络流量监视工具设计与实现

(2) 基于策略的网络安全报警关联系统研究与开发

(2) 主题五相关的选题包括抽象语法表示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管理信息结构 (Structur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MI) 和管理信息库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MIB) 等, 参考选题如下:

(1) 基于ASN.1的SNMP MIB生成器设计与实现

(2) 基于SMI的SNMP MIB编辑器设计与实现

(3) 主题六相关的选题主要面向网络管理过程中两个重要的交互角色, 即Manager和Agent, 参考选题如下:

(1) 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Manager设计与实现

(2) 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Agent设计与实现

(4) 主题七涉及到网络管理的集成解决方案, 对于本科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有必要限制在特定网络管理与安全领域, 参考选题如下:

(1) 基于Web的网络事件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2) 基于XML的网络安全报警分析系统研究与开发

更进一步, 结合我校组织开展的寒假实践教育活动, 为本科毕业设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氛围, 避免毕业班学生在大四下学期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毕业设计课题。作为深化“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寒假实践教育活动旨在推进实践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对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递进式实施网络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中, 基于网络思维帮助毕业班学生在原理之上提炼思想, 开拓网络管理与安全的思路, 进而培养网络管理与安全的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最终将有利于大四下学期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

四、结语

鉴于本科毕业设计是我校“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分析其定位以及从计算思维到网络思维的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讨论以课程群为核心的递进式实施方案。本文以网络管理与安全课程群为例, 首先基于网络思维帮助毕业班学生全面地建立并完善网络管理技术构架, 进而给出网络管理与安全相关的参考选题, 同时配合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寒假实践教育活动等环节递进式地实施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是我校“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定位是培养并提高毕业班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随着计算思维向网络思维的拓展, 网络思维所蕴含的意识模式与问题求解方法等为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提供了一个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并讨论以课程群为核心的递进式实施方案。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计算思维,网络思维,递进式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Wing J M.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49, No.3, pp.33-35, 2007.

[2]朱培栋, 郑倩冰, 徐明.网络思维的概念体系和能力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Vol.35, No.2, pp.106-108, 2012.

篇4: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教学管理,虽然两者在具体操作层面和个别细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基本原理与内在基本规律是相通的,尤其是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使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涌现并受到检验和修正,对社会各领域的管理变革均带来极大的影响,高等教育管理同样如此。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Quality Management)被公认为代表了质量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阶段。它是一种以质量至上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组织长期成功的全过程管理。自20世纪6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诞生以来,便广受关注,至今不衰。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是教育部在新时期、新阶段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这一根本要求而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它带动了各个地方、各个院校对于本科教学的高度重视,也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质量工程实施的两年时间内,每个学校都以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比较具体地做了一些工作,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也不能忽视目前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概括成“重申报、轻建设”“重材料、轻实际工作”“重名誉、轻实效”“重要钱、轻花钱”“重个人、轻集体”的五“重”五“轻”现象。评前轰轰烈烈,评完后基本上就没什么动静了,把质量工程搞成了政绩工程或面子工程、名誉工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思想认识上不到位,更主要的方面是学校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手段不科学造成的。因此,以企业“全新的质量观念、全面的质量标准、全程的质量监控、全力的目标应用、全员的质量管理”为特征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便对当下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以及整个本科教学的管理具有极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针对目前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遵循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思路,从机制建设方面对质量工程的有效实施作了如下思考与设计。

一、全新的质量观念: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建立项目网络化管理机制

质量工程以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的六大方面项目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创造性地通过竞争申报立项和项目管理的方式调动广大高校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等学校在构建“质量工程”建设总体方案时,必须要在充分领会教育部1、2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树立“全新的质量观念”,将质量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于整个实施过程。

1.统筹规划

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从战略管理的高度统筹规划,系统设计。

第一,科学规划、分清主次。质量工程是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领域,基本囊括了本科教学的主要方面。作为办学主体的高等学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目标、类型、层次、学科、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对象等定位和发展现状等因素,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从宏观上统筹规划,系统设计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数量,首先练好内功,有所为有所不为地遴选申报对象,争取在国家和省级项目上取得更大突破,达到以点带面、以点促面的效果。

第二,确立原则、厘清步骤。确立“重组织、重规划、重特色、重培育、重立项、重团队、重管理”的“七重”建设原则;在具体建设步骤上要确立“教学单位预选、培育第一批,学校建设、储备第二批,学校遴选、上报第三批”的“三批次”建设思路,统筹抓好“三批”项目建设工作。管理上主抓三个重点体系,即课程建设体系、师资建设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体现项目建设的力度。

第三,构建体系、确保质量。根据高等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和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要求,构建质量工程项目培育和质量监控的闭环系统(见下图),形成以学校项目为基础、省(市)级项目为骨干、国家项目为龙头的三级“质量工程”体系,并在“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成果奖”等项目上进行专项培育和申报,并与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本科教学评估建立有机联系,实现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

2.项目整合

通过积极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创立平台式管理系统,在三个环节将相对分散、各自为政的项目整合统一为一个项目管理暨资源共享性的网络平台。

这一做法的具体优点在于:

第一,在项目申报环节实现项目申报与评审的网络化,改变过去先纸质材料申报,后网络建设的弊端,节约资源与人力。

第二,在成果展示环节。将各项目的建设成果和建设动态通过网络及时展示出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让“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产生应有的经济、社会、教育效益和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名师及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培育。

第三,在过程监控环节,根据项目管理办法和各项目建设任务书要求,能够实时监控各项目的进展动态和完成情况,及时提醒和督促项目负责人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项目规定要求,从根本上解决项目过程监控薄弱的局面。

二、全面的质量标准和全程的质量监控:量化指标,监控过程,建立质量问责机制

项目建设对管理的要求非常严格。虽然教学项目在本质上不同于科研项目,但现在教育部通过立项的方式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管理上便要遵循项目管理的基本规律,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要点。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坚持质量项目管理的指标量化和质量监控的全程性。指标量化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建设过程监控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质量问责是确保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

1.确立标准

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原则意见,在制订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时,要从影响人才培养的各个具体环节出发,确立系统全面的校级质量工程遴选和建设标准。

2.指标量化

要本着“全程量化管理”的原则,建立“量化申报、量化中期考核、量化结项验收”的“全过程量化”管理模式,将申报和验收中能够量化的有关内容尽量量化。根据教学项目的特点,建立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和验收考核标准,改变过去在项目管理中因数据或表述模糊,导致项目验收无凭可依,最终项目的建设效果或推广价值也不了了之的局面。

3.过程监控

项目管理必须对事前申报、事中监控、事后验收进行全程管理。依据项目申报书和建设任务书,通过专门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学校和各教学单位负责对在建的三级质量工程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和定期的中期预检查和结项预验收,按相关文件履行项目的质量监控职责。监控或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进展及量化指标的实现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4.质量问责

学校应制定详尽的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实行实施单位(主体为各院系)及其承担项目的具体责任人的连带负责制,建立明确和操作性强的奖惩制度和目标责任制度,对在项目建设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度表彰和奖励,对在项目建设中有重大失职、造成严重后果或没有按期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给予处罚,并将奖惩情况作为年终考核、晋职晋级、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三、全力的目标应用:加强建设目标考核,突出应用,注重效益,建立项目推广机制

全面质量管理是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的统一,目标管理是过程管理的最终归宿,过程管理服从和服务于目标管理。教学项目的管理目标在教育部质量工程1号文件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使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高等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高等教育在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这一总体建设目标,各实施主体在项目验收时要重点考察如下方面是否达标:第一,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情况;第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以及经验分析;第三,项目管理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第四,成果推广和验收情况。最后,由学校“质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出具验收结论性意见。对验收未能通过的项目,将缓发项目负责人年度岗位津贴和职称津贴,要求在半年内完成整改,通过验收后再予补发;整改不力的,则取消其“质量工程”项目的资格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在验收通过的项目上,学校或教学单位要积极开展建设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突出时效和实效,注重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应用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通过举办建设经验交流会或项目建设总结报告会等多种形式,邀请校内外同行参加,主动到建设经验丰富、建设效果突出的校内外兄弟单位进行学习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实现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提高这一最终目的。全力杜绝项目建设过程中“重申报、轻建设、无推广”的不良现象。

四、全员的质量管理:变革治理,下移重心,建立全员激励机制

“质量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一起,由国家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出的一项旨在加强本科教学、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工作部署,它再次强调了“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从而带动了各个地方、各个院校对于本科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但要管理这样庞大而复杂的项目,实现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单纯依靠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在具体的治理模式上必须进行变革。

首先,要在全校范围内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要不同场合,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宣传质量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行全员动员,要让质量工程的抓手意识深入到每个管理者的管理细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日常的“教”与“学”,全员动员,全员经营,形成全校一盘棋、劲往一处使的格局。

其次,健全组织结构体系,根据质量工程的建设特点和建设目标予以明确分工。学校应成立由校级领导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教学管理部门代行项目日常管理事务。各教学单位也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教学和分管学生工作领导为副组长、由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和项目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教学管理部门主要转发、制订发布“质量工程”项目指南,提出立项方案;保证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组织对相关立项项目的检查、验收和结项评估;编制“质量工程”年度进展报告等职能。各工作小组及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组织建设团队,制订规划;负责指导、组织、检查监督本单位“质量工程”项目的培育、遴选、初审、逐级上报及立项项目建设,安排专人管理并及时协调解决立项过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宣传、展示项目建设成果,组织本单位申报人的培训活动,推进项目建设成果应用;项目负责人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制订项目建设计划并具体实施,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预期目标。

再次,高等学校必须要将教学管理的重心下移,增加教学单位在实施质量工程、办好本科教学方面的责任和主体意识。作为以知识创新和学术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现代大学组织,在质量工程的实施中,必须要将管理重心下移,把主要的管理和监控权下放至教学单位或直接面对问题的项目研究组,把问责职能赋予这些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最重要细胞,使他们从传统的被管理者上升到管理者,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学校和教学管理部门则要履行好建立有效的宏观激励和约束机制的职责。

五、全面的质量管理:完善项目评价体系,以点带面,三级互动,建立质量提高长效机制

教学改革是一个学术性强、要求高、难度大的工作,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高等学校在抓好以上环节的同时,在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完善项目评价体系,结合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本科教学评估,探索教学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

1.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三级互动的方式、实现质量提升。

国家和省(市)级项目是三级质量工程体系的龙头和骨干,对外能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对内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因此,要以点带面,重视国家和省(市)级项目的培育和建设;学校项目是教育部提出的三级质量工程体系的基础,质量工程实施的主体是各个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成败关键也在学校一级的建设。只有学校真正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在力求与国家和省级项目对接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校项目的基础性地位,通过三级互动,长抓专业和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培育教学团队和高水平师资队伍等,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完善项目评价体系,建立保障教学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

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本科教学质量工程虽各有侧重,但同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因此,在设计和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上,高等学校必须要结合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本科教学评估,将项目实施与教学评估、项目建设与日常教学检查通盘考虑、有机整合,形成合力。同时加强项目评价体系研究,进一步完善项目内部质量监控,建立社会各界、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全校性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评论员.将“质量工程”进行到底[J].中国高等教育,2003(9):3.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

篇5: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

一、信息工程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及分组安排

1、主任:甘俊英

2、委员:应自炉、余义斌、刘战、何文丰、徐秀平、陈鹏、张昕、钟东洲、廖惜春、罗兵、梁淑芬、黄辉、黄险峰、温浩、樊可清、吕秋霞、张歆奕、周开利、何益宏

3、秘书:黄文敏

45二、答辩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1、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教师与学生认真学习学校2014年5月14日的通知“关于加强本学期下一阶段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见附件),掌握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与论文撰写要求与规范,严格遵守学校对毕业设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2、各答辩小组组长在争优答辩前组织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对每位参加答辩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认真地检查和验收。答辩组长根据本组验收结果,将验收合格准予参加答辩........................的学生,以及验收不合格不准予答辩的学生名单,于月2日前把结果汇总交到学院教.......................5..2....学秘书黄文敏处。

3、分组答辩组长在认真检查与验收的基础上,推荐参加争优答辩的学生。每组推荐学生比例...........为20%-22%,并将学生论文中指导教师与评阅人意见在答辩前写好并及时交争优答辩组................................长。.

4、答辩小组必须做好毕业设计答辩记录,并且要给每位学生填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该表所要填写的内容必须用手写。.....

5、分组答辩组长组织指导教师将学生论文中指导教师与评阅人意见在答辩前书写好。(指导教师及评阅教师意见必须手写,具体规范请登录教务处网站查阅)。....

三、答辩分组与时间要求1、2014届设争优答辩、分组答辩。..........

2、争优答辩分3组,第1、2组答辩的学生是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教师指导的推优学生,第2组答辩的学生是自动化系、交通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教师指导的推优学生。3、3个争优答辩小组各选出个最优秀的毕业设计报送学校存档,由被报送毕业设计的指导.........3................教师负责落实。

4、争优答辩、分组答辩要在月日下午之前完成,但不能早于月5日。各争优答辩、...........6..8..............5..2...分组答辩组长按照上述时间要求,自行安排答辩时间和地点。具体答辩的时间和地点与教务处教务科联系,由黄文敏进行协调。因毕业设计答辩时间是全校同时进行的,请尽快与教务科联系和落实。

5、各答辩小组落实答辩时间和地点后,填写如下“信息工程学院4届毕业设计(论文)答..........................201..............辩日程表”。并于5月日前将答辩日程表交教学秘书黄文敏汇总。......20....

6、6月日晚上:00请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在院开会,对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与总结。..9....8................207.................

四、答辩成绩评定注意事项

1、答辩成绩评定优良比例:优以内,优+良以内,在评定学生成绩时要特别慎重,.20%.........50%..................各分组答辩组长检查和落实本组指导教师按此比例评定成绩。.........................

五、成绩汇总、论文存档和录入工作

1、本次毕业设计请各位指导教师严格把关,在答辩前收齐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书写参照“五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并负责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检查。资料袋内容包括:(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报(审查)表;(2)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装订顺序:封面、毕业设计前四页、目录、正文、附录)。(3)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

2、答辩委员评语的撰写在各答辩小组内完成,各答辩组长负责安排撰写,并最后由答辩组长.................................负责把关签字确认。........

3、争优答辩小组的答辩委员会评语撰写由争优答辩小组完成,争优答辩组长负责安排(争优.........................答辩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的答辩委员代表签名统一由争优答辩组长签名)。...................

4、所有论文评语签字完成后,收集齐论文交到学院教学秘书处,最后由学院进行统一形式审..............查后存档。

5、争优答辩、分组答辩组长负责审核本组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6月8日前将毕业设计成绩交院办黄文敏,再由各毕业班班导师负责成绩录入。

6、文档、于6月20日前交院办黄文敏存档。

7、请系主任及时写出本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由学院统一上报教务处。

电子信息工程系:余义斌 通信工程系:钟东洲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黄辉 自动化系:梁淑芬

交通工程系:陈鹏、吕秋霞

信息工程学院

2014年5月15日

关于加强本学期下一阶段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教务处 加入时间:2014年5月14日12:8

各学院:

根据《关于做好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的工作安排,为进一步规范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特将本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再次强调如下:

1、毕业设计(论文)要按规范进行撰写,指导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质量进行把关。如果有校外人员参与指导或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本着实事求是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原则,学生应在其毕业设计(论文)相关部分作出说明。

2、各学院要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审查,凡不符合毕业答辩要求的学生一律不予安排答辩。

3、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登陆前的所有环节(包括定稿、装订、教师评阅、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等)都必须在6月10日之前完成。请各学院参考《关于做好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进度安排,制定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工作方案(包括报不能参加答辩学生名单、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组成名单、答辩具体安排),并在5月23日之前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

4、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监控,学校将随机抽取约1000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查重检索,具体方案如下:

(1)学校将在6月10日公布被抽查学生名单,请各院系在6月12日之前将由学生本人、指导教师确认并签名的毕业设计(论文)最终版(含纸版和电子版)统一交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不接受学生单独提交的材料,查重仅进行一次。

(2)学校将在6月17日之前公布查重结果,学生对查重结果有异议,可在6月19日前向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提交书面申诉材料,学校将组织相关专家对学生提交的申诉材料进行讨论。

(3)对于确认属于毕业设计(论文)抄袭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学校将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答辩时,每位学生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其中学生陈述时间不少于8分钟。

教务处

篇6: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实施细则

华中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论文答辩工作实施细则

为了完善和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提高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生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领导

网络教育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及论文答辩工作实行网络学院和校外学习中心两级管理、共同负责的管理机制。

1、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和论文答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有关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政策的制定,指导和管理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写作及论文答辩工作。

领导小组组成:网络学院院长(任组长)、各教学院(系)分管教学副院长(副系主任)、网络学院教学副院长、网络学院教学管理部负责人、各校外学习中心负责人。

网络学院教学管理部为毕业论文(设计)和论文答辩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办公机构,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工作的具体组织、管理和实施。

2、校外学习中心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

各校外学习中心应成立相应管理小组。小组应由学习中心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组成,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落实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各项工作。

二、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与选题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目标

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优良的思想品质和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检索和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文法经管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理工类学生的设计、计算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外文应用能力。

2、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达到该专业(学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 1 页

(1)范围基本上涵盖该专业本科生所学理论范围;

(2)符合网络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能较好地反映该学科领域理论与实践 发展动态与相应学术水平;

(3)侧重该专业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 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4)难易适当。

3、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确定

(1)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任务一般由教学院(系)下达给各相关教研室。选题经教研室(学科组)讨论,报院(系)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审定。

4、毕业生选择和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1)网络教育毕业生原则上根据网络学院公布的毕业论文选题范围,结合所学专业、工作实际和研究领域,选择和确定毕业论文(设计)具体题目。

(2)网络学院鼓励毕业生自选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其要求:必须提供500字以上的有关文字材料说明(内容:介绍本课题的目的、要求、主要内容、主要参数、参考资料及工作计划);通过教学院(系)相关教研室确认,在学生提供的材料上签字。

三、毕业论文(设计)开题与撰写

1、毕业生资格的要求

毕业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并通过网络教育学院的资格审查,方能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开题:

(1)网络学院正式注册的毕业班学员;申请再次写作毕业论文的学员;(2)提请写作毕业论文的必须是课程学习进行到最后一批选课的毕业班学员, 且高升本学生已获得150学分左右;专升本学生获得75学分左右。

(3)专升本学生必须提供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毕业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2、毕业论文(设计)开题

(1)学员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后,应向所在学习中心提出写作申请,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申请表》(见附件1)。

(2)学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见附件1)必须包括课题介绍、提纲、主要内容(主要参数)、主要参考资料和论文撰写进度计划,以及不少于500字的个人情况介绍(所学专业、工作经历和工作领域,对论文所要涉及的专业领域的基本认识等)。

3、毕业论文(设计)撰写

毕业生必须独立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训练环节,不得弄虚作假或抄袭他人成果。具体执行我院已有规定。

(1)完成开题报告、论文提纲;

第 2 页

(2)定期接受检查、答疑和辅导;(3)撰写论文;(4)参加答辩。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

1、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一般由教学院(系)本专业具有讲师(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也可由教学院(系)聘请其他有资格的教师担任。

(2)由校外学习中心(点)、实习(或工作)单位聘请本校外学习中心(点)、本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熟悉本专业知识、具备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学人员、科研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辅导教师,并出具书面证明交网络学院备案。辅导教师协助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并及时掌握进度和进行质量监控。

2、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

(1)指导教师的具体任务:审定学生拟定的设计方案或开题报告;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按时进行答疑与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设计(论文)质量写出评语;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及优良的科学品质。

(2)指导教师在分别收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初稿或毕业论文(设计)定稿后,应该在不超过10天的时间内完成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初稿或毕业论文(设计)定稿的具体指导任务。

五、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的组成

各专业成立答辩委员会,下设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由华师教学院(系)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学科组组长)及答辩小组组长组成。答辩小组人数3人,成员原则上是本院(系)专业教师,聘请校外相关教师参加,须事先经院(系)教学副院长(副主任)批准;答辩小组设答辩秘书1人,校外学习中心负责安排。

2、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准备

(1)学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后,应及时向所在学习中心提交论文正式稿。论文正式稿一式3份。

(2)答辩地点设在各校外学习中心。

3、毕业论文(设计)论文答辩

(1)答辩时间一般为学生阐述5分钟,教师提问3分钟左右,学生答辩8分钟左右。

(2)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小组负责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及答辩情

第 3 页

况作出书面评价并签字。

六、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评定

1、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评定标准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评定,以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情况、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论文写作质量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综合成绩评定,指导教师和答辩小组分别实行百分制记分。具体评定标准(见附件4)。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最终评定

毕业论文(设计)最终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成绩的评定必须坚持科学、客观的态度,从严要求。

综合成绩评定的方法是:指导教师和答辩小组分别按百分制评分,然后分别按50%和50%的比例加权求和,得出综合成绩。

3、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确认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在答辩全部结束后评定,经教研室(学科组)审查,教学院(系)教学副院长(副主任)签字,在《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见附件5)。盖章后,报网络学院备案。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经网络学院盖章后,登记造册,确认相应学分。

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毕业论文(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落实,做到毕业论文(设计)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化。主要包括:

1、毕业论文(设计)动员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工作开始以前, 校外学习中心必须进行动员,组织学习《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生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和本实施细则,并明确职责要求。

2、毕业论文(设计)检查

毕业论文(设计)和论文答辩工作领导小组、各校外学习中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小组根据各自职责要求,分别对毕业论文(设计)各项管理工作分阶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情况(包括困难和问题)。

3、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结束后,各教学院(系)应写出书面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工作的经验、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4、毕业论文(设计)有关内容及时网上公布

选题、审题工作应于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前一学期完成并在网上公布。学员可以通过网上和网下的不同方式获得指导老师的指导信息。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经网络学院盖章后,向分院(学习中心)发出书面

第 4 页

成绩通知,并在网上公布。

5、毕业论文(设计)资料保存

学生答辩后应及时将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和资料交网络学院存档。凡评定为“合格”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及其相关资料以及软/硬件成果,由网络学院分类归档和保存。保存期一般为4年。

“不合格”论文及其资料,网络学院不保存、不退回。

6、毕业论文(设计)几项规定

(1)纪律要求。学员要严格遵守纪律,在校外学习中心指定的地点和时间参加毕业论文(设计)辅导教师(校外学习中心聘请)的指导,因事、因病不能参加者应事先请假。无故缺席累计次数达到指导总次数的1/3者,取消答辩资格。

学生因公、因事不能按时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必须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分院(学习中心)签署意见后,报我院批准后,可转入下一批学生进行。

(2)毕业论文(设计)不及格的处理。凡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成绩评定为不及格的学生,可转入下一批学员再做一次论文(设计)写作和答辩。

学员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和答辩,须交纳相关费用。

凡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在学期间,只有两次论文撰写和答辩的机会)者,不能取得相应的论文学分,不予毕业,只发给肄业证书。

(3)统一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见附件3、5)。《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申请表》、论文正式稿都要求使用网络学院统一制作模板和格式。

(4)关于毕业论文免写的规定。学员在学期间,在国家正式出版的报刊上发表有关本专业方面3000字以上学术论文或工作研究型论文者,可以凭公开发表论文,直接参加论文答辩。

学员必须提交公开发表论文的原件和复印件,包括杂志封面、目录和论文正文的复印件。

附件1: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附件2: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结构规范 附件3: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封样 附件4: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定标准 附件5: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

上一篇:好书扮我成长主题班会下一篇:关于支行高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