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2024-06-14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共10篇)

篇1: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小学教育专业以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为目标,面向基础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界对小学教师学历和各方面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应运而生。目前为止,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了不少毕业生。根据高校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了解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水平较专科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却不如预期,直接导致新教师适应期延长,无法快速胜任工作。教师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职业,各项技能的掌握在职前教育中主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培养。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养成反思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1]重视和改革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建立有利于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应制度

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2]实践教学模块众多,想要真正实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课时、师资等的保障,具体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方面。

(一)校内实践教学制度的改革

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理论课程占据了大量的学分学时,导致实践教学空间不足。实践教学在实际执行中缺乏相应的课时保障,效果大打折扣。对传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邀请教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小学校长、优秀教师等召开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了解目前小学对小学教师应具备能力的要求,探讨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删除一些用处不大的理论课程,将某些主干课程中的交织重复的部分进行合理安排,采用模块教学的方式进行学习,不同课程不再重复讲授,还可将部分专业必修课改成限定选修课等。通过精简、压缩、合并理论课程的方式,腾出一部分学分学时用于实施实践教学。此外增设适应小学实际需求的实践课程。统筹安排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实践教学并不是零散的活动,而是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必须将实践教学看成一个整体,统筹安排好各个环节,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将对学生各项师范生技能、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的训练,分解成一个个阶段目标,做好各个学期的任务安排,经常性的让学生进行教育实践体验,整体上把握实践教学。

(二)校外实践基地制度的改革

校外实践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接触小学实际的教学情境,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小学实践,但实践基地的作用不应局限于此,改革校外实践基地制度,加强与小学的合作,让实践基地发挥更大的作用。聘请优秀小学教师为学生授课和指导。目前很多高校都实行导师制,每个学生拥有一位校内导师,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指导。此外还可聘请优秀小学教师担任学生的校外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学生课余时间可到校外指导教师所在班级观摩教学,接受指导,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必修课程诸如教学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可以外聘优秀小学教师给学生授课。一线教师拥有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授课时能结合小学实际举例,效果更佳。此外经常邀请优秀小学教师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讲座,少先队活动、社团组织与管理等选修课程可通过模块讲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大部分课程均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学时分配,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执行的并不理想,存在压缩实践教学学时,或者实践教学成果不佳的现象。这与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组成有关,大部分教师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到高校任教,缺乏小学任教经验,对小学不了解,因此上课容易存在偏理论化的问题。而教师本身的实践教学能力的不足,导致对学生教学技能训练,如说课评课等的指导也不够到位,无法给出最佳的建议,阻碍了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应安排教师尤其是担任实践教学的教师到实践基地参观学习,甚至挂职顶岗,深入小学课堂,熟悉小学教材,多观摩优秀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以胜任小学课堂教学要求自己,获得更多小学教学经验,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多采用案例教学、微格教学、专题讨论等形式教学。

二、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小学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较多,包括普通话,简笔画,三笔字、课件制作、说课、评课、科研能力等。技能的掌握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高校方面则需合理安排课程,提供课外辅导,并制定相应的措施督促和帮助学生训练,提高技能。

1.制定职业技能训练和考核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应掌握的技能做了课程上的安排,开设了诸多相关的技能课程,如美术、汉字书写、教师口语、音乐、各科课程与教材教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并不是单靠一门课程就能达到的,课程只是学生的入门教学,更重要的是学生课外的不断练习。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技能练习的督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制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方案,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安排,将学生应掌握的各项技能分散到各个学期进行训练,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每周安排一个时间段让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自己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应掌握的各项技能做出具体的考核要求,每学期期末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未通过考核者继续练习,直到通过。各项技能考核合格者方可进行实习前的校内试讲,校内试讲通过才能参加实习。通过硬性规定,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

2.依托学生组织和比赛促进技能发展

高校有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涵盖范围广,参与层面宽。鼓励学生参加合唱、舞蹈、书法、心理咨询等社团,社团中有众多兴趣一致的同学还有辅导老师的指导,在团体活动中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同时不断提高各项技能。另外一些需要在模拟教学中练习的技能,如课堂教学管理、课堂组织技能等,由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以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方式进行练习。此外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以赛促练,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检验各项技能掌握情况,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对优胜者给予奖励并对其进行培训,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

3.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当代小学教师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是对实践教学的感悟和研究。具备科研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因此应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对论文写作方法的学习,教育实践的感悟和实际动笔的锻炼。收集第一手资料。每次见习实习,参与教育调查时,要求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学校、教师和学生,记录自己的感悟、反思和总结,教育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以此搜集资料,为论文写作提供素材。逐步练习写作。实行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学位论文,通过三者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课程论文作为论文写作训练的第一阶段,以所学专业课程为中心,教师讲授最基本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了解论文写作后练笔,并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价反馈,让学生入门。学年论文则是对多门专业课程的综合运用,结合《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练习撰写相对正规的论文,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毕业论文是学生科研水平的最终检测手段,通过前期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的训练,学生到毕业论文写作时便能基本掌握论文写作方法,加上参与教学实践时收集的相关材料,不至于手忙脚乱,无从下笔。锻炼提升科研能力。教师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申报和调研,安排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学生了解课题的整个过程。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从申报书的填写到计划的实行到研究成果的撰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加强见习实习的管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领域分为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其中教育实践与体验又具体分为具有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要求大力推荐课程改革,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3]教育实践有见习和实习两种,见习以感受为主,实习以参与为主。教育实践给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直接接触小学机会,在教育实践中各种技能能得到有效锻炼。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见习实习的管理,做好规划。明确见习实习的任务。

见习实习前做好工作计划,明确告诉学生本次见习或实习的内容、具体任务、要求、见习实习结束后应上交的材料。见习要求依据每学期所学课程的不同做相应的调整,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小学见习,在见习之后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了解学生观察的视角和关注的焦点,对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做相应的指导。实习的任务则是综合的,既有教学任务、班队和课外活动,还有个别教育活动等,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中。延长见习时间。每学期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一至数周的见习活动。第五、第六学期,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基本完成后则逐步让学生参与小学的实际运作。如宁德师范学院教育系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合作实行的浸入式见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浸入式”是指学生在教育见习过程中通过参与性方式观察和体验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家校联系工作、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等小学教育的全部实践活动。

附小为每位学生安排一名见习指导教师,每周星期四下午半天作为“浸入式”见习活动时间,学生在教育见习过程中可以为指导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可以跟随指导教师通过参与性方式观察和体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家校联系工作、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等学校日常实践活动。[4]这种深入的见习方式,让学生不只是停留在走马观花的观看层面,而是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亲自参与其中,在实践中更加明确自己的短处,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提高练习。加强对实习的管理。相对见习,实习的时间更长,内容更全面,参与程度更高,管理上也更加不易。集中实习是一种理想的实习方式,由高校选择比较好的小学安排学生实习,高校有带队老师,实习学校有指导教师,集中实习也便于管理。但因实习学校容纳人数问题,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等,无法全部采用这种方式,因此在实际过程中一般是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高校对分散实习的学生更应该给予关注,要求学生选择好的小学,至少是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组成实习巡视小组对其进行巡视考察,并为分散实习的学生指派校内指导教师,要求教师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与学生保持联系,进行指导。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发展的趋势,对于小学教育专业而言,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是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各项技能,能够快速胜任小学教师的合格毕业生。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路上仍需不断探索,努力创新。

篇2: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全国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在不断改革与发展,注重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在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高的政治与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创业教育主要起源于欧美等国家,欧美国家开始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由来已久,远远早于中国。尤其是美国的高校很早就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其创业教育的历史已经有60多年,其研究成果表现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师培训、教学防范、教育实践等方面。被称为“创业教育之父”的杰弗里?蒂蒙斯是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他是美国百森商学院教授,这座坐落于波士顿威尔斯利的私立学院,成立于1919年,贯穿其发展轨迹的是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杰弗里教授的代表作《创业学》详细地阐述了创业学的基础知识创业的实务和商业计划。

近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如何与各个专业进行有效的对接与融入,将是我们应该进行深入探究的。在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然存在着商务英语与实用脱节的问题,与实用科学有效地结合是商务英语创业实践教学的奠基石。本文将探索商务英语专业创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1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1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教育部才提出了开展创业教育的理念并于次年一月公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创业教育,并且鼓励他们去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初,为落实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部署,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在任期满前,组织确定了以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为首的9所大学为试点学校,开始试点推行创业教育。规定,无论是在校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以增强学生创业教育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前提下,都可以在保留学籍的同时,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一创举被全国许多高校学习引进,此后,全国许多高校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创业教育课程。清华大学推出了技术创新管理、创业管理、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与成长探析等选修课程。中国人民大学推出了创业管理、企业家精神、风险投资等选修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推出了科技创业、拓展训练、团队训练、公司法与合同法、创业市场调查、创业财务基础等选修课程,与此同时,北航还开设了商务沟通与交流创业实务、创业管理入门两门必修课程。南京财政大学推出了创业学概论一门选修课。武汉大学推出了创业学的选修课。西安交大推出了创业管理的选修课。西北工业大学更是推出了创业理论与实践选修课及创业学的必修课。上海交通大学也推出了企业家的创业管理与发展、创业管理学、创业教育与创新规律三门选修课。而黑龙江大学开设的选修课则更多:SIYB、KAB、大学生创业实战与案例分析等,必修课为:“三个一”创业管理,创业基础。

很多学校还为学生在本校提供了创业园区和创业基金。比如黑龙江大学为鼓励和支持学生创业,在教学楼地下成立了一个科技创业园;清华大学以半价的形式把属于校产的写字楼租给创业学生,鼓励和扶持学生创业;复旦大学为实施“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专门拨出100万元的资金,此外,学校还和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合作,为学生专门设立了1000万元的创业基金。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制定了“创业基础教学大纲”,很多高校逐渐将创业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程。虽然试点院校及其他院校开设了一些创业课程,但对于创业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是课程体系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完善。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创业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分离,缺乏课程特色,既缺乏实践性也缺乏吸引力,课程体系在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显示不出足够的吸引力,不能让学生放开胆子创业,以至于学生不敢创业或者因为能力不足创业失败。

1.2 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融入创业教育情况

由于商务英语学科的交叉性与复杂性,各高校在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于创业教育应该如何融入到商务英语的教学之中并没有太深的思考,而对于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则更是缺少深入理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黑龙江大学通过举办“大学生全英商务实践大赛(商务英语系列大赛)”来体现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则从英国引进了一门面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创业课程《国际商务经营英语》,这门课高度重视创业实践操作的培养,比如让学生形成不同的创业团队,建立自己的小企业,那么这些团队要寻求通过出售产品来抓住市场机遇,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写商业计划书,然后必须通过风险投资的争取、进货、广告设计、产品营销和业务等方面的经历,最终写出商务报告。

2商务英语专业创业实践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

2.1打造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设置可操作性的商务英语创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为黑龙江省内乃至全国其他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创业实践课程提供参考与帮助。实践教学模式为商务英语创业实战演练包括:市场调研(完成英文版市场调研报告)、组建团队(英文职位称谓,如CEO、CMO等)、广告设计(英文广告文案)、营销实战(英文营销策划书)、英文商务谈判、书写创业计划书(英文版创业计划书)等。

2.2打造创业型商务英语教师梯队

为了培养创业型商务英语人才,可将教师梯队分为三组:语言组、商务组以及实践组。语言组的教师负责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语言实践能力。商务组的教师负责给学生补充和扩展商务专业知识。而实践组的教师则负责带领学生开展实际的创业活动,如市场调研、商业谈判、市场策划、营销实战,当然都是用英文来完成。之后还要制定统一的创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开设课程提供支撑,并达到培训教师的目的,让教师能够发挥自身优势。

3商务英语专业创业实践课程模式实施方案

3.1制定“商务英语框架下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创业实践课程,是在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已经得到强化和提高,并在学生已经学完或者正在学习与商务知识相关的“团队建设”“市场营销”“新企业管理”课程的基础上,了解市场分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创业实践的基本要素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英文版创业计划书,写作基本技能训练。大纲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设计教学模块、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制定有效的实践课程考核办法及教学评价体系。

3.2搭建多样化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课程实践平台

创业教育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实施,不能局限于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有机会运用在实践中,确实的开展具体的创业活动。应该充分利用学院的众创空间,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场所,并为学生配备创业导师进行辅导。再者,应为学生开辟更多的实习、实训基地,搭建起”院企”合作平台。以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为主题,为大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增强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创新,培养出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一身的综合性创业精英人才。

4商务英语专业创业实践课程模式分析

4.1设计以赛事为导向的商务英语创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商务英语创业实践课程模式分为三个模块:以课堂教学为实践基础,以模拟商业情景为依托,以创新创业大赛为向导的实践平台,形成一套完整的、富于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另外,还可以融入英文营销大赛、英文广告设计大赛、英文项目路演大赛等。创业计划书包括产品(服务)创意、创意价值合理性、顾客与市场、创意开发方案、竞争者分析、资金和资源需求、融资方式和规划、如何收获回报等内容。

4.2建设“商务英语创业实践课程”网络互动教学资源平台

互联网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商务英语的创业实践教学中引入模拟商务环境(如跨境电子商务)对于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具有重大意义。网络辅助商务英语教学可以真正实现教学主体之间、教学主体与教学资源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辅助创业实践课程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时空限制,进行开放性的学习和实践。

4.3 开设英文版创业计划书写作研究板块

英文版创业计划书的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充分对产品或服务、所在行业以及市场进行调研之外,还要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创业计划书是创业的行动导向和指示图,在为创业者的行动提供指导和规划的同时,也为创业者建立一个和外部世界有效沟通的平台。创业计划需要对新企业的未来的期望予以清晰阐述,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随着创业计划的进行,以实践的具体情况对计划及时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创业实践性课程显得十分重要。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创业能力实践课程之一,如何设计好适合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创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如何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如何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都是摆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创业课程教学设计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篇3: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作为实践性和涉外性很强的旅游专业毕业生亦是如此:理论知识强, 实际操作能力差, 所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觑甚远.这与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相悖.为此, 通过运用SWOT分析理论针对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寻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1 S———优势

中国旅游业起步较早尤其是入境旅游, 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旅游人才的专业培养速度.据统计截止2008年12月31日我国旅游院校达到459004所旅游院校学生到达259322人。强大的旅游市场和雄厚的旅游人才供给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很大的优势。

1.1 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起步早, 实践体系相对完整。

目前各大院校都很重视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基于专业知识, 岗位需求和职业素质设置了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和课程, 将专业技术的实习和专业知识应用的实训相结合, 将校内实习和校外实训相结合, 开创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2 实践教学基地广泛。

旅游业涵盖了旅行社行业, 酒店行业和旅游交通行业三大支柱, 所以相应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也十分广泛, 具体从各类国内国外旅行社到各种旅游服务公司, 从各大星级酒店到各种经济旅馆, 从航空航运到公路铁路都设置了相应的实习基地。

1.3 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高等职业教育, 是指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是充分突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其培养目标就是要以应用和实践为主体,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实践是关键, 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重点。

2 W——弱势

2.1 职业教育观念落后。

主要表现为受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职业院校把偏向理科的专业作为大力发展方向从而忽略了文科专业的培养, 严重影响了旅游专业的专业定位。此外, 我国社会反映旅游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 实际操作技能差, 这都是受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影响, 他们往往认为旅游是文科专业技能含量不高从而导致了校内理论教学与校外岗位的实践严重脱节。

2.2 旅游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2.1校内校外教学质量不高。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忽视校内的实践, 往往只有理工科专业建有校内实习工厂。其实旅游专业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也很高。其次由于校内资源稀缺, 很多校内实训室也难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最后, 校外实习效果不明显。由于企业岗位的有限需求, 很多学生只能是走马观花根本得不到相应专业技能的训练。2.2.2实践课程设计不合理。根据教学大纲的设计, 在校学生三年的培养计划中只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实践, 这对于以应用和实践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实在太少。2.2.3教学方法不合适。教师只注重课堂的填鸭式教学, 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 不仅使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不到知识, 而且会打消学生学习兴趣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

2.3 实践教学师资薄弱。

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作为旅游专业的专业教师, 除了具备高等院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有较强的实际工作经验, 不能只停留在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上, 应真正做到“双师”。

3 O———机遇

3.1 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09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走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 以制定政策法规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 对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有重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3.2 旅游行业发展要求和专业发展内在要求。

旅游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 比如导游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景点知识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还应在处理实际带团活动中有突出的业务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应用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3.3 中国旅游业及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巨大。

据统计从2002年-2007年中国过境旅游人数从3680万人次将增长到5360万人次, 年均增长7.8%, 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3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从204亿美元将增长到370亿美元, 年均增长12.6%, 高于全球平均增长率的两个百分点。国内旅游人数从8.8亿人次将增长到15亿人次, 年均增长11.3%。国内旅游收入从3878亿元将增长到6820亿元, 年均增长12%。旅游总收入从5566亿元将增长到1万亿元, 年均增长12.4%, 中国公民处境旅游目的地的国家和地区从20个增加到132个, 处境旅游人数从1660万人次将增长到4000万人次, 年均增长19.2%。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入镜旅游接待国, 亚洲第一大处境旅游国, 2006年实现了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出游一次的历史性跨越。当前是我国的旅游业的战略转型期,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镜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如此巨大的发展前景不仅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学生需求增多更对具备良好实践动手技能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4 T———挑战

4.1 德国双元制等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冲击。

德国双元制教学不仅影响着高等职业培养的模式而且对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设计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全盘应用之时也应考虑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旅游专业的发展趋势。

4.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理论等国内专家研究成果的运用。

此类理论的运用对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改善现有的实践教学方法, 深化实践教学的实施都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但是我们也应针对不同的理论建立适合本院校本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4.3 旅游业的全球化人才需。

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入世的大好前景, 旅游业所需的人才已不再只强调“专”, 而更要求“全”。我们要顺应全球化人才的需求培养不仅仅是旅游业的专才更是通晓世界经济发展的全才, 培养的不仅仅是会表达一切的专才更是能兼顾接待服务和组织管理的全才。

参考文献

[1]摘编自《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4》之《中国2003年旅游院校基本情况统计》.

[2]2009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3]王志发.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 (亚洲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7.

[3]姜大源.职业教育:模式与范式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31) .

篇4: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歌曲弹唱 教学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学前教育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歌曲弹唱教学又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课程,如果该专业学生不能学习好这门专业课,就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歌曲弹唱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既包括弹又包含唱,主要以幼儿歌曲弹唱为主,将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弹奏、声乐及即兴伴奏等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整合,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手、眼、耳、口、脚并用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学科,是从事幼儿教育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学生相处过程中都离不开歌曲弹唱,但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种种问题,导致学生这方面能力培养严重不足,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好地开展歌曲弹唱教学,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今后职业发展。

1.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课程教学,深厚学生钢琴弹奏基础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声乐课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开设该项课程主要是针对幼儿歌唱姿态进行科学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歌唱心理,养成正确的歌唱习惯。同时,该门课程还能够保证幼儿学习正确呼吸换气方法,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专业学生加强该项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吐字清晰,正确把握歌曲意境。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对声乐艺术、知识理论进行了解和学习,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各种声乐技能和弹唱技巧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生和歌唱进行规范。歌曲弹唱是一门综合性要求很高的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入工作领域之后,需要在良好的钢琴基础和声乐基础上开展教学,因此,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训练,专业教师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特点,按照学生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全面挖掘学生的潜能,控制作业难度,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纠正。

2.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意识,积极实施分层教学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幼儿教师的幼儿弹唱能力是学生对音乐教学多学科学习的综合体现,将弹奏和歌唱有机结合是检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关键,也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加强认知,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弹唱技能;其次,学校应该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学生的乐理知识、钢琴演奏技巧、声乐演唱技巧进行分层次教学培养,并将三种音乐知识体系有机统合,进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弹奏和演唱技能。此外,学校还应该对课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确定合适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基础音乐理论知识、视唱练耳、音乐史、音乐鉴赏等内容进行系统的教学,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体系的认识,从而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构建完善的中音乐价值观。分层教学要求专业教师结合不同学生的音乐素养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专业教师不应该着急,应该放缓学习进度,降低专业学习难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培养,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专业教师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并提高一定的教学难度。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歌曲弹唱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应该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弹唱能力培养,在学生头脑中树立正确弹唱观念,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几年的专业学习中掌握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对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处理和加工,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进入到幼儿教育系统中更好地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强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监督,完善管理和评估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适应现代幼儿教育要求,符合相应标准和学校的教学监督工作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对中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监督管理,这对提高学生弹唱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监督管理体制对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管理,科学教学评估有着很大作用。此外,在教学评估过程中,还应该发挥学生的评估作用,多听取教师和学生意见,通过对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实践能力、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氛围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从而保证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幼儿歌曲弹唱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善虎,吕小允.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2]余燕.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节奏谈[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08).

[3]胡虹娟,李雁,刘娜.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之探讨[J].名师在线,2016(04).

[4]刘妙芝.湖南地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引入本土舞蹈的教学初探[J].北方音乐,2016(15).

篇5: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摘要: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应用技术型药学人才的需求。

我们进行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包括对实验内容进行整理和优化、将实验教学方式多样化、改进实验考核和成绩评价等方面,以期为药学专业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篇6:动科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分析及建议

动物科学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应用型专业,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办出自身的风格和特色,是一个十分紧迫而现实的课题。根据动物科学专业几年来的实践教学的基本状况提出一些必要可行的设想,以探讨具有我院自身风格和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实践教学在动物科学各专业中的地位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育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动物科学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新世纪谋职就业的重要必备条件。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也是动物科学办学重要特色之一。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

(一)注重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建设,拓宽师资培训渠道。要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首先必须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青年教师,除通过老教师的理论传授以外,应鼓励青年教师到畜禽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增强实践操作技能。采用专、兼、聘结合,优化师资结构。

(二)注意专业课实验教学的基础性及相关性,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实验的学习兴趣。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研究对象逐一完成与其相关的几个连续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做完前一个实验就想着后一个实验,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每开展一次实验时,都要讲清本次专业实验在畜牧兽医生产实践中的意义,提前预告实验内容,让学生早准备,预习实验目的、任务、要求、操作步骤和方法等,并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对不能理解的问题做出标记。这样带着目的和问题去找材料进入实验室,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从而改变了“要我做实验”为“我要做实验”,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倍受学生欢迎。

(三)、加强实验基地的建设,增加学生实践动手机会。不断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领导。为了把实践教学落实到实处,院里可以成立实训部或实践教学工作研究室,以便指导教学实践工作,组织制定各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包括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计划。与时俱进加强教学理论研究,以便指导教学实践工作,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锐意改革。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使动物科学更快更好的为全社会认可。

统筹规划、设计和建设实践场所,充分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武装几个现代化示范场.除按有关标准筹建实验室以外,应考虑集中资金组建实验牛、羊、鸡场、实验饲料厂、实验动物医

院、实验畜产品加工厂等“教学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可靠保证。到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系内的实习基地,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机会。例如:实验鸡场鸡的饲养量虽然不多,但是,鸡的饲养管理、成本核算、饲料配方、日常的防疫程序等,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参与到整个生产流程中去;学生也可以参与畜产品厂加工的经营管理中去,熟练掌握畜产品加工的各项操作技术和各种动物性食品营养质量监测。这样以来,不仅巩固了课堂基本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又能很快适应社会,并能熟练掌握一两门专业技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方便。如:

1、饲料专业: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畜牧生产实践活动,掌握各种动物饲养管理方法和畜禽日粮的科学配方,如此实践才能有效的组织畜牧生产和动物食品安全,确保人类的健康。

2、动物医学:学生只有在实践教学中锻炼自己的操作技能,熟练医学临床上的各种诊疗动物疾病的技术,才能有效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提议院里可以和相关动物医院签订协议,可以利用前来就诊的病畜开展临床教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打针、投药、作外科手术,并注意观察病畜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认真总结诊疗经验,使兽医专业的学生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懂得应该掌握那些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

(四)丰富课外阅历。大学四年,院里可以组织校外实习经历,扩大学生知识面。如在学习过水产养殖课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海底世界,了解不同的鱼类的生活习性、不同的水域的生态环境,探索与评价水域渔业资源特点和利用前景;或者走向相关发达市场,捕捉专业发展前景,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加强综合性和研究性实践教学活动。为使我系培养的人才紧贴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科研活动的特点,既要为学生开设一些基础的实验项目,又要开设具有研究性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这些研究性的实验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与畜牧生产实践中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科研任务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利用科研项目的某些内容开展单项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以创造者的角色参与实践,使学生增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从其中获得有很大的成就感。

(六)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紧密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把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渗透到学生的教材、课堂、创新性实验、科技制作、毕业论文设计、专业实习等各个实训环节中

(七)在保证正常的实验实习的同时,缩短毕业生适应社会时间。依照畜牧生产实践和家畜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提议本专业可以将毕业实习时间尽可能的延长,并将毕业实习与毕业就业联系在一起。实习指导老师根据生产单位实际情况,提前拟定实习的毕业论文题目。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既完成了生产单位交给的生产任务,又完成了各项毕业实习任务,同时也轻松完成了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就业联系在一

起,一毕业就就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创造性,提高了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的意志,适应了就业岗位,也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了考察的机会。

(六)、坚持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考核相结。教学与实践中,注意突出实践技能考核和专业技能教育与培训。根据各专业课特点,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后,提议可以考虑注重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体系的建设。明确某一专业课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项目、技能训练标准、考核的标准和方法、技能训练的实践环节等一系列技能考核的规律和规定等。注意把专业课的实践环节与职业技能考核相结合,把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考核作为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由教学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有效的发挥了教师在职业技能考核中的示范作用,建立了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项目、技能训练标准、考核的标准和方法,与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提供的技能考核标准相一致,补充教学,在一定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参加相关职业技能考试,获得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农业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使学生毕业时有了“双证书”。,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很受社会和学生欢迎。

三、与时俱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关键,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大胆探索,使实践教学落实到实处。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贴近地方经济建设实际,深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力求与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一致,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畜牧生产实践相一致,鼓励学生主动接触实际,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缩短学生就业适应社会的时间,学以致用。因此,实践教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途径,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实验课、技能课、教学间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劳动课以及社会实践等增加感性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生命科学院设立动物科学专业,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服务地方,走产、学、研发展之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学校可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体制模式,主动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与企业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定向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将企业的实践教学与学校的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2008级动物科学

篇7: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针对目前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笔者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启发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开展多层次多模块实验教学等多种手段,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 者:葛飞 陶玉贵 汤斌 李婉珍 陈涛 Ge Fei Tao Yugui Tang Bin Li Wanzhen Chen Tao 作者单位:葛飞,Ge Fei(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物化学工程系,安徽芜湖241000;微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陶玉贵,汤斌,李婉珍,陈涛,Tao Yugui,Tang Bin,Li Wanzhen,Chen Tao(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物化学工程系,安徽芜湖,241000)

篇8: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1 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教学实践能力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对于英语专业的师范生来说教学实践能力是其在学习中必须要学习的核心能力, 是其参加工作必须要具备的竞争要素, 也是满足新课标要求的必然途径。研究人员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进行了研究, 将教学实践能力划分成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其中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制定教学计划、运用教材、编写教材的能力等;教学实施能力指的是:对科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因材施教以及对教学技巧的应用能力等;教学评价能力是指:老师能够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各种资料的收集, 以及用科学的方法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价, 从而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的能力。

2 存在于高师英语教育专业中的教学问题

(1) 忽视了向学生传授教学理论

在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中, 老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包括学生的词汇量、语言技能等, 而忽视了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教学理念, 没有体现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在所有课程中, 只有《英语教学法》等少数的课程是传授教学理论的, 而且很多毕业生反映这个课程也对他们的教学帮助不大。

(2) 缺少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英语教学的职业技能内容多, 例如英语演讲、英语简笔画、唱英文歌、教案撰写以及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等等。目前高师教学中很少开设这些技能课程, 致使学生职业技能欠缺, 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十分不利。

(3)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 很多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忽视了学生的就业方向, 缺少对学生的教学实践训练。在我国, 师范类的英语专业学生的总学分是在170分左右, 公共必修课程的学分是50分左右, 专业必修课的学分是80分左右, 选修课的学分是40分左右, 教育学科、教育实习的学分只有14分, 只占全部学分的8%。这种不合理的课程安排, 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3 培养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方法

(1) 合理安排课程

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课程, 增加学生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训练课程, 完善课程体系。从低年级开始直到学生毕业所开设的所有课程都要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为教学目的, 课程内容要做到横向交叉和纵向发展。另外, 对学生教育理论知识进行培养的同时还要强调学生的实践训练, 可以采用集中培养和分散培养相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辅助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本校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校内的实训基地来训练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学生在校期间,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到本地的中、小学内对优秀的课程展示进行观摩, 并分批组织学生参加本地的英语教学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等。并要在学生毕业之前为学生安排实习地点, 让学生在本地的中小学中进行实习。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学习、训练、实践和总结形式, 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促使学生成为合格的英语教育工作者。

(2) 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

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对学生的考核应该将教学目标作为参考基础, 即针对英语教育领域所需人才和学生个人的终极目标作为考核模式的基准, 重点考核学生作为英语教师而具备的扎实的完整的教学实践能力。应该本着扎实基础、强化技能、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对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重点突出“练习”, 要让学生都达到“学会”的水平。在每一节的教学课程中, 都要重点训练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 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几个部分, 即:这项技能的训练意义、技能训练要遵循的原则、技能训练的要求、训练的方式以及训练成绩单等。将每一个训练项目的成绩单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的主要目标, 每张成绩单要划分为不同的指标, 将总分一百分按照不同的比例来划分。这样一来, 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个环节比较薄弱, 以便进行专项训练。与此同时, 还要对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合作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

4 总结

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应该作为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学校应该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革新, 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出适应新教育时代发展的英语教育人员。

参考文献

[1]刘晓茜.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1.

[2]宋楠楠.高师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养成探究[D].西南大学, 2010.

篇9: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舞蹈是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人体结构姿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动态的造型艺术。它作为广受欢迎的学前教育课程之一,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奥尔夫音乐理念的核心在于倡导让幼儿与自然亲密接触,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其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观念,备受全世界诸多学前教育者的广泛支持。因此,将奥尔夫音乐理念融入学前舞蹈教育,是激发幼儿舞蹈兴趣,提升幼儿学习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 奥尔夫音乐的概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2 奥尔夫音乐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同时强调创造精神的塑造,在课堂上,孩子用蛙鸣筒模仿秋夜的蛙声,用腕铃描绘春江细雨,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尤其一群孩子一起表演不同声部时,一部悦耳动人的交响乐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奥尔夫音乐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也在集体表演中给了孩子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在课堂中还让家长参与课程,父母与孩子一道学习、表演,让课程更有乐趣和意义。

2.1 综合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绝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2 创造性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象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2.3 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2.4 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其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挥的空间。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因此,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有所区别,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而是持续创新,不断地发展。

2.5 从儿童出发

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品,在七种智能学说里面,提到可以通过艺术渠道对人进行培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音乐细胞,没必要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这就大错特错了。艺术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声带发育还不成熟,如果让孩子唱一个长音,他还唱不下来,有时出现唱歌唱不准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但他的动作发展已经成熟,听觉也是成熟的,因此奥尔夫最适于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节奏、韵律,了解音乐语言。

3 奥尔夫音乐理念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3.1 教学形式提倡“综合性”

教学舞蹈多元化,让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具有综合性的首要条件就是将教学舞蹈与其他领域课程相结合,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奥尔夫音乐不是孤立的,通常和美术、艺术、诵读和戏剧等相结合,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而结合了音乐教学的舞蹈理念,立足于幼儿园体系,恰当地与幼儿园的周计划主题相匹配,融于各种學科领域之中,舞蹈教学形式有多种途径,可以配合幼儿园选取具有地域位置特征的文化,同时可以让幼儿体会多元化的知识和文化,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学会更多的知识。

3.2 教学理念上遵循“参与性”

让幼儿自然的感受舞蹈,体会舞蹈,摒弃传统的观念和教学模式,没有过分的追求舞蹈动作技巧和柔韧度以及动作的单调模仿,幼儿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动作,被动的参与者,而是主动的参与大自然,将身体与自然想融合,而是放松身心,将感受到的情绪与身体想融合,自然而然由内而外主动的参与者,让幼儿随声心动的感受最原始,最自然的肢体感觉,享受其中的乐趣并热爱舞蹈。

3.3 在舞蹈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纲要》中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式的技能训练 ”不可否认,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幼儿来说是最不可缺的,我们应当综合多种方法,促进幼儿在舞蹈教学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不仅要让幼儿融入自身的情绪体验,还要培养审美能力,在舞蹈和音乐中充分展现肢体动作,进而创新概念,幼儿的生活经验与舞蹈相结合,赋予舞蹈生动化,实不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兴趣去查找一些舞蹈视频资料,然后再领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舞蹈理念,并积极参与到舞蹈创作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

3.4 童谣、谚语、民歌和舞蹈相结合,体现奥尔夫的民族性

奥尔夫的教学活动大多都是采用家乡音乐作为舞蹈的基本材料,它的音乐与我国的很多歌谣节奏以及唱法及其相投,而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也是一本宝贵的财富,其中一些表面上形式简单、短小的民族音乐作品,却往往都是经久传唱,历久弥新的,如:歌曲《两只老虎》、《泥娃娃》、童谣《外婆桥》、儿歌《小白兔》、《大西瓜》,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等等,这些都是幼儿易于理解并且容易接受的领域。

奥尔夫音乐教育观念博大精深,教师应在以后的教学中,仔细领会其中的精髓,用以指导学前教学工作,努力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未来的、具有创造力、独创性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奥尔夫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师丰富舞蹈课堂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舞蹈学习空间,将舞蹈与情感相结合,自主创新舞蹈,运用舞蹈技巧来展示舞者的思想,真正感受到舞蹈的乐趣与魅力,最终达到舞蹈教师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舞蹈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涂远娜.奥尔夫音乐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与实践[J].黄河之声,2015(10):51.

[2]王菊.论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高师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可行性[J].儿童音乐,2016(7):56-60.

[3]孙宏,李亚楠,王丹,等.基于幼儿园舞蹈教育现状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5(14):216-217.

[4]黃娟.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在高职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J].北方音乐,2014(14):176-177.

篇10: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发表于教育与教学研究10期

,教育部批准安康学院新建本科院校成立,,经教育部审批同意安康学院开办统计学专业,首届招生统计学专业到校学生37人,目前四届在校生达243人。

20,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九次工作研讨会上,明确将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区别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主要是以“985工程”大学和部分“211工程”大学)和职业技术型的院校(高职高专院校)。[1]应用型本科院校必然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要任务,既不同于研究性的学术人才,也不同于技术性的实用人才,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要较强的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不论哪种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时期大学生所赋予的新要求,创新教育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必然要求。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从理论和实践上,更能体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为突出应用性、淡化学术性,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1.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

近4年来,安康学院统计学专业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逐步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基本形成了一套课程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面向社会、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安康学院统计学专业在内涵式发展中,探索出一条“以科技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路,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指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新模式:“课内深化、课外指导、课题带动、活动推介、勇于参与”。[2]数学与统计系被学校授予学风建设试点单位。

1.1课内深化。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注重加强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始终倡导“学习+研究”的学习方法,做到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尽可能从教学内容中,提出可研究的“问题”,与学生一道共同展开讨论,逐步训练学生养成“学习+研究”的学习习惯。

(1)通过专业课程理论研究,指导学生论文写作,提高研究能力。教师通过课堂的教学“研究”引导,提出供学生研究的“问题”,学生通过课外的调查研究,完成研究性作业,不断丰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专业课程《多元统计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等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研究性”作业:《浅谈中国的家庭理财》(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6.)、《浅谈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中国商界,2011.11.),均以论文形式发表,不断增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通过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训练学生的专业活动,增强应用能力。在专业实验课程《统计应用软件及实验》、《数学模型与实验》、《数据库应用B(VF)》等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使学生养成用统计方法处理社会问题的良好习惯,提升统计学的应用价值。像统计学专业学生完成的论文《关于大学生阶段性心理的调查分析》(科技广场,.11.),就是用统计方法给出叫人信服的结果。

上一篇:劳动是一种爱作文500字下一篇:中学平安校园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