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原作品的语言风格

2024-05-18

浅谈马原作品的语言风格(精选7篇)

篇1:浅谈马原作品的语言风格

浅谈马原作品的语言风格

作者: 百分百论文网

发布于 2012年04月07日 18:41

文章来自毕业论文

http:///lw.asp?ID=1

收藏到:del.icio.us google书签 雅虎搜藏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和讯网摘 poco网摘 天极网摘 qq书签 饭否 mister-wong 365网摘 Live Digg Diglog

中国当代先锋派作家,可以说是80年代影响最大的文学派别。他们常常生活在政治论争和社会焦点之外,在这个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中,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固定模式和陈旧技巧,用不同的风格和方式去创作。同时,他们还受到西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而马原,又是先锋派的第一人。他擅长于编造扑朔迷离的故事,巧设叙述圈套,又不满于仅仅叙述故事,而是从故事中走来,既作为一个叙事者,又充当了一个审美者。除了内容、叙事结构的与众不同之外,马原的小说在语言风格上呈现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追求,突破了传统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的创作观念。在他看来,语言不仅仅为了讲述故事,而是为了表达一种意念或者一种情景,他同时还极度重视语言本身,把它当成一种行为,一种姿态。作家给读者重现了那段独特的知青生活和那个神秘又遥远的地方,也改变了人们心目中传统的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成为后来的“先锋小说”家们竞相效仿的对象。而这种语言风格的形成与他作品中所体现的语词特点是分不开的。

一、语体简洁凝练

读者能够很容易的从诸多先锋派小说家中识别马原的作品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马原所特有的语体。不同的先锋派作家具有不同的语体特点:莫言讲究丰繁,苏童强调优雅,格非注重华美,孙甘露热衷玄奥……而马原则钟爱用最简洁最准确的语言,这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对话上,如《冈底斯的诱惑》中顿珠在离家之前与顿月的对话:

“不管怎么说你得告诉阿妈一声。”

“阿妈准不让我走,我知道她不会让我走的。可是我一定得走。我想出去看看,到内地各地走一走。到成都,到西安,到北京和上海,我还想看看海。”

“那你跟阿妈说吧。”

“我还想学点手艺,我想开汽车。我最想开汽车;小时候就想。要是能开汽车,我就把什么地方都跑遍。我一定把车开到日喀则,开到黑河,开到拉萨,也开到山南和昌都,当然要跑遍咱们整个阿里。”

“你什么时候跟阿妈说呢?”[1]

马原在写人物的对白时,很少去着重描述说话人的状态,但是作者又是可以通过这样的对白来揭示情节中所包含的更深刻的心理内容,这是语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顿珠一直在憧憬着自己当兵后的美好生活,想开车,想到处看看,而顿月考虑的是母亲是否会担心,似乎在各说各的。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说,违反了话语交际原则中合作原则的相关准则,这主要是由于人物关注问题的角度不同从而导致对话的不顺畅。我们再来看看残雪作品中人物的对话:

“抽屉永生永世也清理不好,哼。”妈妈说,朝我做出一个虚伪的笑容。

“所有的人的耳朵都出了毛病。”我憋了一口气说下去,“月光下,有那么多的小偷在我们这栋房子周围徘徊。我打开灯,看见窗子上被人用手指捅出数不清的洞眼。隔壁房里,你和父亲的鼻声格外沉重,震得瓶瓶罐罐在碗柜里跳跃起来。我蹬了一脚床板,侧转肿大的头,听见那个被反锁在小屋里的人暴怒地撞着木板门,声音一直持续到天亮。

“每次你来我房里找东西,总把我吓着直哆嗦。”妈妈小心翼翼地盯着我,向门边退去,我看见她一边脸上的肉在可笑地惊跳。[2]

相比较残雪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显然很不同,她的作品描写的不是直接呈现的外在事物,而是人的灵魂世界,充斥着紧张与残酷。她的语言在语意上是含混和不合逻辑的,审美上有着恶感与虚幻性,永远也不明白主人公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怎样丑陋又变态的世界。这样一种境况的表达除了人物自身的语言之外,还要求透过人物的眼光去解读身边的人,因此,语体的修饰则是不可少的,这也是残雪语体方面的诡谲之所在。从对两位先锋派作家的语体风格的比较不难发现马原小说的独特之处。

在对话方面给马原很大启示的的是美国作家毛姆,他被尊称为“技巧大师”,对话的作用功不可没。因为毛姆曾在伦敦剧院当过学徒,从中学到很多对话艺术。他的这段经历在他的小说上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在他后来的小说创作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好像都是为了要上舞台准备的,简洁,清晰,朴实,幽默和口语化,且符合人物的身份,吸引着读者的兴趣。毛姆又是马原特别钟爱的作家之一,马原沿袭了他简练,朴素,幽默和口语化的风格。马原天性就爱简短,喜欢视觉开阔的效果,很少在一页纸上写得满满的,而人物讲的话也是很少有超过一段的。下面是摘自《旧死》中的一段对话:

这次是海云,海云从街角转出来,脚步匆匆来到我们跟前,我和君放立即拽住他问他干什么?

“买梨!”口气非常干脆。“买多少?”我问。

篇2:浅谈马原作品的语言风格

马克·吐温——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以及辛辣的语言,无不表明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真实描写以及真实的情感表述。马克·吐温生活于美国的西部,其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国西部当地文化的影响。美国西部出生的人多性格豪放、真诚、直爽,他们不同于美国传统贵族阶级的斯文,其语言多简练、机智,极具亲和。马克·吐温正是在这种坦率、直爽的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幽默语言风格,一扫美国传统斯文式的语言气息。马克·吐温的作品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其幽默的语言风格,更重要的是马克·吐温能够充分运用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将美国西部的文明进行充分的展现,同时也是对当时传统语言环境的讽刺以及反叛,是对美国性格以及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在马克·吐温的早期作品——《加利维拉县有名的跳蛙》中,其幽默的语言风格就备受人们关注与喜爱。在作品中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结构紧凑极具感染力,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刻画了吉姆·斯迈利这个嗜赌如命的美国小市民形象。马克·吐温在沿承了美国传统幽默的同时无不在作品中为我们透露着真实的社会现象,其作品语言生动形象、方言使用广泛并且充斥着粗狂与滑稽,正是这种富含民族特色的丰富有趣的语言背景成为马克·吐温幽默语言风格的源泉,也为他今后作品的成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资源。

二、马克·吐温的幽默语言是对社会现实的反讽工具

文学是反应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每一部作品都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真实反应,只是不同的反应方式形成了不同的体裁与风格。在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中,他采用了对美国社会现实反讽的一种形式进行创作,将幽默与辛辣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马克·吐温生活在美国的西部地区并且亲身经历了美国资本主义由最初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马克·吐温亲身体会了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与狡诈,所有的一切都被卷入到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中,而所谓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并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与之相反的是公平、自由受到了更大的危害。在这种物欲横流的金钱关系中,原来越多的人忽视了公平与自由,人类的良心在压榨以及欺骗中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在这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批判家义正言辞的对这些现象表达着不满与愤怒。而区别于传统批判家的方式马克·吐温则是采用极度夸张的方式用幽默的语言形式进行反讽的描写,通过幽默的语言作品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看清那些隐藏在社会中的丑恶嘴脸,认清血淋淋的社会现实。马克·吐温的作品《竞选州长》就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讽,作品中一位单纯无知的“我”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参加州长竞选活动中所发生的事件。文章中正派的“我”在竞选州长中遇到了竞争对手,于是他们开始了一系列方式来毁掉我的声誉。他们利用大众宣传无中生有的为我找来了9个孩子叫我爸爸,污蔑我火烧疯人院以及病人,等等诸如此类的污蔑使我的恐惧日益增加,“我”也从一个正人君子演变成了一个自私自利、利益熏心的政治流氓。在文章中正义的“我”却成了被告,而那些“受了侮辱与污蔑的公正”则成了正派人物,怀揣着“满腔热诚”带走了我所有的财物……马克·吐温的幽默反讽在《竞选州长》中尤为明显,正是这种“颠倒是非黑白”的描写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了资产阶级两党政治的欺骗与虚伪。

三、马克·吐温幽默语言风格中的典型矛盾设计

马克·吐温的作品不仅因其幽默辛辣的语言风格独树一帜,阅读其作品会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看到一个幽默的共同点,那就是在作品中将善恶、是非进行前设性的颠倒。在人的冠冕堂皇、一本正经中发现人性之恶,在自私吝啬、玩世不恭中发现人性之善,如此之类的颠倒性设计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作品的幽默性以及讽刺性。例如在作品《百万英镑》中人们所看到的衣衫褴褛、一无所有的流浪汉却被马克·吐温赋予了百万富翁的矛盾身份,人们很难想象哪位衣着破旧,邋里邋遢的流浪汉会与百万富翁产生联系,但是令人讽刺的是那张货真价实的百万英镑的票子却真真实实的摧毁了人们的认知以及思维。再如作品《败坏了德莱堡的人》中马克·吐温首先就为这个小镇贴上了清高、真诚、诚实的标签,将小镇定格为一个淳朴、诚实形象,为了更好的宣传小镇的诚实形象,小镇推选出了19为道德模范作为小镇的首要公民。故事的矛盾以及开始,当这19为模仿公民看到一位外地人抛出的金币时,所有的诚实、清高都被人们抛在了脑后,每个人都露出了自己本来贪婪自私的嘴脸,每个人为了得到金币都开始不择手段。然而这个所谓的金币仅仅是检验他们是否诚实的一个幌子,最终由因与牧师有交情知道内情的理查兹成为了这个小镇上“最廉洁的人”。故事中最诚实的人其实是最不诚实的人,最诚实的小镇却充满了欺骗与虚伪,正是这种前后矛盾的冲突以及真实情感的冲突增加了小说的冲击力,成就了马克·吐温作品中幽默、反讽、矛盾的艺术效果。马克·吐温将典型的矛盾融入到自身的作品中,通过小说前后鲜明的对比将真实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表现,同时矛盾的设计也从侧面反映了人和社会的复杂性。

四、马克·吐温幽默语言中浪漫主义的极度夸张

篇3:老舍作品的幽默语言风格

关键词:老舍;语言幽默;技巧;思想内涵;喜剧意味

每位作家都具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最为突出的是语言的幽默感。在其他作家作品中也有不少的语言幽默的作品,但老舍先生的作品幽默感有着他独立的写作特点,和他独立的语言风格,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没有什么上层社会和大人物的描写,更多的是描写的是在社会底层,为生活奔波,挣扎在生活边缘的小人物形象的描写,老舍先生的文章更贴近当时的现实生活,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特点突出,写作手法生动,朴素,和读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让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在一个社会生活中,普通人是占绝大多数的,他们是社会的主体 ,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的现状。

一、采用比喻的描写手法

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巧用比喻的描写手法,把在表面上看来丝毫没有联系的人物,事件,通过比喻的描写,把他们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读者更快的进入故事中,一起分享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老舍先生笔下的比喻描写手法,让读者印象深刻,过目难忘,老舍先生文中的比喻显浅易懂,很容易让人理解,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老舍先生的比喻描写手法在每一个地方都用的很恰当,很有新意 。比喻的描写使文章读起来,更生动更形象。平民的生活本就简单,单调,一日重复一日,但经老舍先生笔下写出来的人物,场景,虽然也是一样的平凡,但是通过老舍先生的比喻,使人物形象顿时鲜明起来,场景更加细致,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深一步的了解文中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人物特点表现更深刻,是读者读起来更自然。老舍先生运用比喻使文章更精彩,艺术效果更好,使人物形象更传神,更立体化。在每一片文章中,都要用到各种描写手法,这样使文章读起来更有艺术性,使读者能尽快的进入到人物故事当中去,随着人物的故事发展,一步一步深入故事内部。

二、书面语和大白话相结合

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更多的是小人物的描写,很多描写的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所以在描写手法上,语言都比较朴素,显浅易懂,书面化的描写往往达不到所要描写的人物的形象效果。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不论写什么,都要信赖大白话,即使要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也不接二连三的用术语和名词,老舍先生文中所引用的白话描写,使人物更接近现实生活,每个人物都能找到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子。在文章中运用白话的描写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朴素的描写一样能达到好的传达思想的效果,每一个阶层的人都能看得懂,这也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欢的主要原因。

三、对人物外表,个性特点的详细描写

老舍先生对人物的外表描写上,往往都很细致入微,通过对人物日常生活的朴素描写,通过人物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了生活改变人们的伟大力量,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都有其人物影子的存在,通过老舍先生的描写,平凡的人变得不再平凡,小人物的形象也变得高大起来。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描写过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渗透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通过对人物外表和对人物性格方面的描写,反映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态度,透过小人物反映了整个社会现状。

四、引用各种语言的落差,增强文章的幽默感

老舍先生的文章,涉及到了各行各业人物的描写,这样在语言方面就有很突出的表现,运用语言夸张的描写,把人物推上了故事的高潮,达到了幽默效果;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还有很多比喻的描写,把表面看起来似乎毫无联系的两件事情,结合在一起。老舍先生的作品由着他本身独特的特点,在语言上,敢于运用各种形态的语言方式,使读者在阅读时,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语言的前后落差描写,增加了故事人物的形象,增强了作品的幽默感。

五、与人物身份地位相符的语言艺术描写

前面说过,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几乎覆盖了整个社会当中,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都具有自身的人物特点,老舍先生深入生活,结合不同人物形象,安排了与其相符的语言风格,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人物个性更加鲜明,体现出了幽默感。世界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人物外表,语言表达方式,心理变化等方面。

幽默是老舍先生文学语言的一大特色,被人们称为“幽默小说家”。在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上描写细致入微,人物语言上独具特色,虽然都是一样的小人物,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虽然讲述的是平凡人的生活,但又透出了人物形象的不平凡。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都变得活泼起来,富有生命力,人物各有各的特点,每个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一面。老舍先生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热爱文学,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朱卫国.试论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作家,2014.

[2]李春林.《活着》对中国式生存文化的解读[J].电影文学,2013.

篇4:油画作品的装饰性语言风格

油画中装饰性语言是油画作品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以特殊的形式展现着艺术的魅力。装饰性语言将艺术审美创造发挥到最大化, 吸引着广大的艺术爱好者。通过装饰性语言表现形式的造型、构图、色彩等方面, 结合装饰性语言的创作手法, 表现出艺术审美创造的极大自由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展现了油画的艺术魅力。

一、油画装饰性语言的相关概念

“装饰”有装点和装饰的意思, 在很多情况下, 其被人们用来当做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能够有效提升作品的美感, 提升其美学特点。装饰性语言能够很好地提升作品的美感, 提升作品的内在精神层次, 能够很好地触碰到人们的主观感受和欲望等。

对于装饰性语言来说, 其是通过把一些特定的材料以及工艺制作进行有效结合, 使其能够形成有效的整体, 进而表现出一种很好的艺术形式。装饰性语言在形式美法则以及装饰艺术的引导下通过将造型之中表现出来的点、线、面以及各种色彩有效地融入到作品的画面之中, 从而能够让装饰性构图及色彩很好地表现出来。

二、油画中装饰性语言的特征分析

油画中有不同的艺术语言, 它既有豪迈奔放的美, 又有含蓄回味的美, 各种风格的艺术内涵深深地感动着读者。装饰性语言并不是指装饰绘画, 而是含有装饰性语言油画在内的一切油画作品。装饰性语言作为一种绘画语言和表达的手法和手段, 不能认为就是一种画种。这种绘画意指可以理解为美化事物, 可以以产生视觉审美的物象进行绘画, 通过装饰性语言可以表现和传达出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意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油画作品中的装饰性语言的特征:

(一) 抽象性特征

装饰性语言中具有极强的抽象性, 具体来说就是变形变色。抽象性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作为创作的来源, 使画作能够更好地与其他作品区别开来。通过抽象性的创作方法来有效抒发情感, 能够让作品能够更好地强化主题, 最大程度将作品中的信息传递给欣赏者, 从而更好地感染大众。

(二) 象征性特征

象征性是装饰性语言的重要特征, 其通过有效利用事物之间具有的特定联系, 然后寻找一种特定的形象, 并以此为参照来作为象征体来进行表达。可以说, 象征是一种非常好的艺术表现形式, 能够提供给创作者进行作品构思很有效的方法。作者通过利用象征性的手法, 可以将很多美好的情感以及理想表现在作品之中。从色彩上来说, 象征手法能够让创作者采取一种理想化的处理方式, 通过选择不同的色彩来表现出不同的思想, 从而能够让画作表现出更丰富的情感和内容, 让大众能够更加深入地去思考画作。另外, 画家可以利用象征手法对某一具体事物进行赞美, 不但能够更好地创作艺术作品, 也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画家的内心情感。同样的, 画家也可以利用抽象手法来对某一事物进行抨击和嘲讽, 表现相出一种象征意义, 为大众提供一个具象, 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概括性特征

画家通过使用概括手法能够将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有效概括起来, 使事物的表现更加简单, 从而能够让大众更好、更直观地从作品中获得其要表达出的信息内容。这样一来, 画家就通过利用概括手法来用最少的画面表现出了最震撼人心的效果。总的来说, 概括性特征让作品更加简化, 将重要信息得以有效提炼, 从而用最简单的语言表现出了复杂的信息, 从而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四) 平面化特征

平面化特征是油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较为流行的特征, 而平面化倾向也成为了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 能够有效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节。画家通过使用平面化的表现形式, 能够对想要表现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描述, 使其能够与画家的内心思想相融合, 从而达到艺术创作的目的。画家通过利用平面化的表现形式, 能够有效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思想, 从而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起来, 让画面具有一种装饰性的语言。这样一来, 画家想要表现出来的内容就得到了非常好的艺术处理, 形成了一种非常好的画面感, 让所要表达的内容更为生动地表现于画作中, 让整个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五) 民族化特征

提起油画中的装饰性语言特征, 民族化特征就不得不提。油画中有非常浓厚的民族文化和风格, 在民族化特征的影响下, 油画在表达的时候能够更好地依托民族文化, 能够与社会发展中的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等有着非常好的联系。然而, 民族化绝对不能够仅仅流为口号, 而是应该将其当做是一种现象以及美术潮流。画家都明白油画在我国已经有了百年的发展史, 其在不停的发展和完善中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艺术特点, 且正在日益成熟起来。正因为如此, 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找到符合民族情结的装饰性特征时, 就能够有效表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个性化风格, 使整个画作变得更加具有独特魅力。

三、油画作品的色彩语言分析

油画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具有多种色彩, 而这些色彩是油画的重要语言。

形态与构成是画面中有力的“维护者”, 但在油画绘画中, 色彩与形态是不可分离、相瓦依附的, 世上没有无色彩的形和立体, 也没有无形的色彩。色彩较之于形态具有更强的视觉感受。一幅油画作品往往色彩的表现力能给人产生很强的心理作用。比如说:红色可以很激烈, 柠檬黄可以使人很清爽, 绿色很平和亲近。这些有时候绝对可以胜过其他元素给人的敏感度。

首先, 油画作品的色彩特征表现。这里的“特征”是指观察物象所注视到的一种色彩的样貌特征。可以是古典的描写性色彩形象, 也可以是近现代的表现性的色彩形象, 以及色彩特征表现出来的色彩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讲, 就可以理解为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这也是很多画家一辈子研究的“微妙关系”。

其次, 油画作品的色彩要结合物象达到视觉平衡或夸张。色彩与人的视觉反映是分不开的, 油画的装饰性语言风格与色彩的视觉效应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平衡或夸张是为了把色彩的特性表现出来, 我们必须去尊重和再思考。例如, 色彩的淳朴、厚重、奔放、紧张、压抑、神秘。这些才能构成一种感人的语言, 所以, 我们一定要把握“色彩的精神”。

最后, 新形势下人们欣赏水平的提升, 审美观念的不断进步, 加之油画作品的装饰性色彩作用突出的环境下, 社会和大众性的装饰性绘画逐渐形成。油画艺术家也不断转换以往的风格, 打破传统的单色表达方式, 通过简洁的色彩来对油画作品予以标示, 使油画作品的色彩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将人类色彩的本质体现出来。

总而言之, 油画的装饰性语言是对油画的本质进行分析和探索, 而画家在进行创作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对油画的起初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情感进行必要的研究,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油画作品的创新, 促进作品的风格发展进步, 同时也可以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更好地分析和探求艺术语言, 从而有效提升画家以及大众的审美修养。

参考文献

[1]郭巍.浅谈色彩的空间感[J].大众文艺, 2011 (14) .

[2]徐晓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写实油画语言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3]孙建平.康弘.大师的手稿:探索大师的心路历程[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2011.

篇5:浅谈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 演奏 风格

作为西洋乐器的典型代表,钢琴的发展与完善是在对西方乐曲的演奏中进行的。20世纪初钢琴艺术流入中国,开始在这片拥有博大传统文化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诸多优秀的中国钢琴演奏者当中,有许多在演奏中融入了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手法,从而同时兼具了西方与西方的演奏技巧,这样,就诞生了一批彰显中国特色,能够显示民族韵味和风格的钢琴作品,且中国钢琴作品的独特演奏风格也逐渐形成。这一独特演奏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几代中国钢琴演奏家、作曲家的积淀。钢琴艺术就如同一粒希望的种子,被播撒在中国的大地上,正是这几辈钢琴艺术家的探索、耕耘和创新,才使得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独树一帜,形成特有的风格。基于此,文章着眼于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从音色、音韵、留白、踏板四个方面来就其演奏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就显得极具显示意义,对于中国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进一步深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钢琴的发展概述

钢琴为什么会被称作“钢琴之王”,究其原因有四:第一,在众多独奏乐器当中,能够与整个交响乐团相抗衡的唯有钢琴;第二,交响乐团的全部音乐,包括最高音、最低音均包含在钢琴音域当中;第三,用于音乐会的演奏钢琴(九尺大三角钢琴)能够发出雄浑、嘹亮、光辉的印象,与交响乐度的合奏效果相类似;第四,在钢琴中,四声部以上复调和十余音和旋能够被同时演奏出来。正是上述特点的存在,决定了钢琴在乐器王国中的显赫地位。追溯钢琴发展的历史,大键琴(以拨弦发音)和小键琴(以撞弦发音)是钢琴的前身,这两种键盘乐器于16世纪末逐渐盛行,发展到18世纪末,由钢琴的崛起而开始退出主流乐器的行列。而钢琴凭着其显著的特点,发展至今依然经久不衰,立足于世界乐器之林。

二、中国钢琴作品的特征

(一)围绕民歌进行创作

民歌的创作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在随时随地的传唱中受到风俗、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主调钢琴曲的改编很多都是由民歌作为素材的,典型的有《采茶扑蝶》《卖杂货》《谷粒飞舞》《旱天雷》《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等。这些作品贴近人们的生活,生命力旺盛,是社会脚步的缩影,对人们的情感进行了展现。既然是以民歌为创作源泉的,当然少不了传统乐器的参与,而钢琴就可以进行很好的模仿。就拿古筝来讲,其清凉高远、坚实圆润,在进行模仿时,就可将在指尖作为发力点,主要通过指头内弹来实现,且动作要兼具弹性和灵巧,这种模拟出的音色就有着独特的美感。

(二)是西方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结合

在中国钢琴作品中,作曲家们在改编中借鉴西方作曲技法,进行了大量的运用,将其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在一起,使创作出的作品具有丰富的“中国味”。如《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均是在原作基础上的改编。这些作品中,为对民族色彩进行表现,运用了传统乐曲中的装饰音、滑音等,在民族乐器的模仿与民族特色的追求上进行了大胆尝试,这些作品的诞生也象征着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当中。

(三)作品的改编很多来源于舞剧音乐

在中国钢琴作品中,有很多是由舞台音乐剧为依据来进行改编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红色娘子军》《红头绳》等。其中钢琴曲《红头绳》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歌剧《白毛女》,该剧中以“扎红头绳”为背景的一段唱腔在作曲江江静的改编中,成为了有着变奏曲特点的钢琴作品。这首作品既有对传统风格的继承,有融入了些许时代特征,十分特别,哪怕将其放置于众多优秀钢琴小曲当中也毫不逊色。钢琴作品《红色娘子军》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其同名舞剧,该作品既有对原有风格、旋律的保留,又与钢琴化的组织体相呼应,在经反复又该后,成为一首优秀的钢琴改编曲。

三、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一)独特的音色

在音乐中音色是能够直接触动感官、吸引听众的重要途径。音色的存在是音乐神韵的凸显,动听优美的乐曲是对作品细腻情感的有效表现。不论理论或时间,中方或西方,都应给与音色极高的重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在追求音色上有其多样性和个性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也使得先辈们创造了风格多样、形式各异的乐器,从而也形成了多种音色,它们能够对人们的情感进行充分的表达。钢琴属于舶来品,其在中国的发展基础是与中国人审美的相匹配,与中国人的音乐习惯相适应,因此,对传统乐器音色的模仿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决定了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中,演奏者需要通过运用特定音型,掌握适当的音量与触键力度,使发出的声音与中国传统音色尽可能的接近,而这对于钢琴演奏者的技巧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对气韵的把握

气韵指的是音乐作品所带来的一种整体风貌和精神风采,音符组合下所蕴涵的韵味使得音乐具备了感染人的力量。韵是一首音乐的核心,也是音乐演奏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中,应对气韵进行很好地把握,注意意趣与声音的配合。具体而言,即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应注重整体性的把握,做好整体上的和谐,将气的贯通与流转融入到整个演奏当中。可以说,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基础是对于作品气韵和意境的贯通。基于此,来进行起伏旋律的设计,来使音乐流畅自然、行云流水,既有着优美的线条,有极具韵味。

(三)留白运用讲求艺术性

在中国传统艺术当中,在运用留白时是十分有讲究的,就拿水墨画来讲,简单几笔就能够描绘出一幅有着深刻意蕴的图画。留白的存在给了受众更多的想想,使得每个人都能够用自己的经历和解读来进行填充。可以说,中国艺术的完成是创作者与欣赏者共同参与的结果。而对于中国钢琴作品来讲,亦是如此,合理运用空白,赋予音乐以一种含蓄的美,将自由丰富的创作空间留给演奏者,将广阔的想象空间留给听众,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拿钢琴作品《夕阳箫鼓》来看,伴随着乐曲情感的变化,演奏者完全能够依照自己的解读来进行一定程度的发挥,来提升乐曲演奏的张力,赋予作品本身一种灵动美。可以说,合理运用留白使得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更具深意,引人思考。

(四)合理运用踏板

在中国传统音乐当中,对于韵味的表现十分注重,因是运动的、变化的,且有着许多虚音的衍生,从而使得总管传统音乐具备了无限的魅力与韵味。但钢琴的发音主要凭借槌击,在发出一个音后便不能改变,而踏板就成弥补这一不足的重要方式,其通过对原来音色的改变,来使声音获得延长的听觉效果。如在进行钢琴作品《筝箫吟》的演奏时,演奏者手上动作灵活细腻,再配以连音踏板与弱音踏板,就产生一种虚无的感觉,在听众的感官下就形成了一种悠远飘渺的美。然后半醉着音流的逐渐加强,慢慢将左脚弱音踏板松开,这是,通过对延音踏板的抖动来达到演奏的高潮。之后,渐渐走远的音流,加之连音踏板与弱音踏板的配合,表现出了一种深远、幽静的美感。

四、结语

中国钢琴作品时运用西方乐器来对中国音乐进行表现,是对中国民族历史积淀下的音乐心理和审美情感的反映,在其现实演奏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蕴的融入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够使钢琴在中国获得真正的发展。在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中,注意对音色、气韵、留白、踏板等因素把握和运用,从而使其演奏风格具有“中国味”,亦只有这样,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钢琴作品才会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吕庆权.浅谈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J].北方音乐,2014,(06).

[2]夏一瑾.浅谈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时代变迁[J].北方音乐,2014,(11).

[3]于青.中国钢琴作品《浏阳河》的演奏与教学[J].中国音乐,2010,(02).

[4]张霞.如何把握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J].大众文艺,2011,(15).

[5]石安宏.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研究[J].青春岁月,2013,(16).

篇6:浅谈如何把握声乐作品的风格

声乐的风格不是美的一般因素, 而是由音乐家的创作个性体现在他的作品中的独特魅力, 声乐风格的形成是音乐家成熟的标志, 是他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家的代表特征。因此, 不是任何音乐创作都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正如日本音乐美学家野村良雄所说的:“风格, 是指艺术作品因内在的必然性从头至尾表现出来的一种特征。风格决不是纯形式上的东西。它是在人种、国别、宗教等因素之下, 由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的人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可以说是形式与内容的一种综合。而且, 它完全不是个别的、偶然的, 而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普遍的、一般的性质。”

声乐的风格作为一种表现形态, 就像人的风度一样, 它是从音乐作品的整体中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征。声音的风格, 它既与歌唱家的主观表现方面有关, 又涉及到声音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各个方面。我们在欣赏声音作品的时候, 只要注意比较, 就会不难发现不同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精神风貌和表现特色, 有的优美秀丽, 有的严肃宏伟, 有的幽默调皮, 有的朴实而清新, 有的富于抒情, 而有的则趋向于哲理。

首先, 对声乐作品风格的认识和表现, 我们必须要联系到作品所处的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 而后才能研究。特别是我们在演唱不同时期作品的时候, 不能千篇一律地用相同的声音, 相同的方法, 相同的表现手法, 相同的情感来演唱。每个时代的音乐也常常具有一些相似之处, 形成音乐的时代特征。在西方音乐史上, 每个历史时期的经典音乐都有自己的独特风貌, 音乐的风格反映出当代的音乐审美倾向。譬如说, 八世纪左右以格利戈里为代表的罗马式的风格, 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特征:安详、宏伟中具有神灵性, 单纯、肃穆中又有深厚感情, 这是罗马式音乐与基督教结合的产物。十七世纪中期的音乐被人们称为巴洛克音乐, 它有别于文艺复兴时期庄严、明净、均衡和谐的风格, 体现为一种崇尚音响的运动性、情感性, 富于装饰、充满活力的风格, 反映出新旧交替的社会动荡中音乐家冲破藩篱去追求艺术。

在中国也是如此, 不同的社会时代, 音乐的时代风格必然不同。譬如,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创作的歌曲《在松花江上》, 这是一首表现离乡之思、积极抗日救亡、国难之痛的悲歌。我们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 就要抓住它特定的风格去演唱, 要带着痛苦的、忧伤的和悲愤的情感去表演, 这样才能表现这首歌曲的风格。再比如, 到了上世纪后期所创作的歌曲, 一般都是歌颂这个时期的国家政策的、改革开放成就的歌曲。如《春天的故事》, 这是一首比较抒情和赞颂的歌曲, 我们在演唱时很显然要抓住它的时代背景, 抓住它的风格, 豪情澎湃的演唱。与《在松花江上》的风格迥然不同, 两者放在一起比较, 就一目了然了。所以准确掌握作品的时代风格是歌唱的前提保证。

其次, 我们在演唱声乐作品的时候, 要准确地表现歌曲的民族风格, 这是在歌唱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声乐作品的民族风格表现出不同民族的审美特点和审美习惯, 这是由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中外音乐史上, 我们可以发现, 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每位音乐家的个人风格都会打上时代和民族的烙印。因此, 各民族经过长期积累, 沉淀下来的风格各不相同:法国是浪漫的、典雅的象征, 德国是严谨的、理智的代表, 意大利和西班牙则拥有火样的热情和豪放, 俄罗斯讲究宏伟壮丽的气魄。我们往往会忽视这些, 对任何歌曲都是一样的处理, 一样的声音, 一样的力度, 一样的技巧去表演, 缺少深刻的体验, 捕捉不到歌曲本质的东西。因此, 也无法与观众产生听觉上的共鸣。如歌曲《我的太阳》是意大利歌曲, 我们就应该用火样的热情去演唱和表演, 心情激动愉快, 意气勃发, 整个人的身心一定要融入歌曲的意境当中, 去体验那灿烂的阳光。如果这样的话才能让观众有美的感觉。总之, 音乐的民族特色就是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气质, 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 以及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传统的总和。

第三, 有了前面的对各种风格差异的了解, 我们还需要对良好的演唱风格进行研究。

如何根据声乐作品的需要, 去进行某些调整和处理是很重要的。譬如说, 1.要在歌词的咬字、歌词的情感等方面去处理歌曲。2.从声乐表演来看, 要达到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 我们要做到的是, 既不影响声音的质量, 又能准确地表现声乐作品的风格。除了要掌握表现时代、作者作品的恰当风格等大的方面外, 我们还要注意个人演唱的风格也是各有不同的。经常有演唱同样作品的学生, 就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比如说, 有的人把演绎歌曲当作是一个任务去完成, 一个劲的去追求声音的浑厚, 而忘记了自己所演唱歌曲自身的风格等其他重要的方面。也正是由于这些演唱习惯的差别, 我们才会有对声乐作品的不同的理解和表现, 才会有了差异。良好的演唱风格的掌握要进行长时间的艺术实践, 不断的进行研究、探索、总结并确立自己的歌唱习惯和方法, 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声音去表现作品原本的内涵和风格。

最后, 在把握声乐作品风格的同时也离不开个人演唱风格的培养和对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的追求。其中, 最主要的还是个人演唱风格的培养, 也就是个人独特的表现技巧。个人演唱风格的形成并不是天生就具备歌唱的生理条件, 它是个人在今后的演唱技法、审美能力、情感深度等方面的结合体。譬如, 帕瓦罗蒂歌声的嘹亮, 流畅大方;多明戈的浑厚, 富于感染力。然而, 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模仿大师和优秀的歌唱家们, 而是应该从多角度的去吸取其精华, 形成自己的演唱声乐作品的风格, 也便于个人以后能更好地去处理作品和演绎作品, 这样的演唱才能具有常青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 从个人的观点看, 关于声乐作品风格上的把握, 从理论和行为上应该注意到以上几点。进一步讲应该是, 当声乐作品被演唱时, 通过演唱者的表现, 才能直接感受到某种心领神会的感应, 而这种领会是建立在对作品的理解基础之上的, 是共识的, 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演唱者只有在了解了声乐作品后, 再加上良好的歌唱技巧和肢体语言, 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作品本身应该体现的风格, 与听者互相沟通, 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篇7:浅谈珂勒惠支作品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艺术风格,流派,题材,语言

有评论家认为, 珂勒惠支的作品近似于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 同时具备具像和心理等因素。的确, 珂勒惠支的作品在某些方面是近乎于表现主义的一些特征, 但这并不能只因这一点就笼统将她归为表现主义行列中。珂勒惠支部分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表现主义的特征, 或许是受到了被称为表现主义先驱的挪威版画家蒙克的艺术的一些影响, 无论从线条、刀法还是从作品突现出来的情感和心境, 确有某些相通之处。不过从她后期自画像中可以看出, 它的风格又开始回归了, 回归到了一个如何有效利用版画技术手段来表现所绘人物内敛的性格特征的研究当中。这使她笔下的人物更加生动、有力、传神, 同时传递给人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鸣。她作为一位版画家, 粗犷和细腻手法并用的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以及通过版画语言的延伸使画面最终达到的精美效果, 无疑是给版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早年她得到一本18世纪英国讽刺画家荷加斯 (Hogaeth) 的版画集, 其中一些描绘许多讽刺社会不良现象的连续性组画《妓女生涯》《浪子生涯》《文明结婚》等作品, 荷加斯作品以通俗著称。年轻的珂勒惠支深受他的影响, 尤其是在题材选择上。13岁学习铜版, 18岁到柏林学习艺术时, 对长辈艺术家克林格尔的带有自然主义的富有戏剧风味的以人民生活为题材的精密腐蚀版组画《手套》《戏剧》《一种生活》等, 都是她醉心研究的对象。同时她对文学也尤为热忱, 歌德的作品是她一生的珍爱。珂勒惠支的作品极具文学和戏剧性, 她甚至在创作时大胆使用戏剧式的构图, 使她的作品画面中往往透露出强烈的凝聚力。这种处理方式的巧妙之处, 就在于可以使画面构图更加的饱满, 人物的动态形象可以在这样的构图里面被无限地夸张和放大。可以说在对画面的处理手法上, 珂勒惠支完全超越了荷加斯。

1908年获得Villa Romana奖, 并在意大利游学一年, 此间她步行从佛罗伦萨到罗马。然而意大利浓郁的古典艺术对她并没有什么影响。从1901年开始, 她将作品表现得像雕像那么坚实厚重, 足见她版画技艺的娴熟和素描功底得深厚。这得宜于她曾经受到过以门采儿为首的德国写实主义的美术教育, 使她掌握了真实地再现对象的能力。她不断地在铜版、石版和木刻领域尝试新的语言, 让黑白画面带着深厚的油画式的空间调子, 让线条充满着力量, 并且在戏剧式画面构图和遵循写实规律的基础上, 加强了主观感受, 用纯粹的视像作为传达手段, 丰富了版画这一造型艺术手段的表现力。通过对形体的塑造, 形象的刻画, 线条和各种质感的运用, 从而突出画面人物的性格特征, 用画面作为她传达内心感受的工具, 充分表达了她对于自我生活的真诚体验, 这样的作品是压倒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的。

珂勒惠支的作品中所运用到的版画技法是十分丰富的, 长期以来, 她不断尝试着多种不同的绘画效果。早期多实践铅笔、钢笔和水墨效果的铜版腐蚀技术, 后期则多将木炭、色粉的效果运用在石版技术上。她总是把内容的表达摆在第一位, 从来不是“为技术而技术”。珂勒惠支的作品所选题材专一, 大抵是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 然而也有呼号、挣扎、联合和奋起。这些形象都是她两战期间所闻所见的亲身经历。她的作品像戏剧的剧幕一样以一个个故事呈现, 从中不难看出“人生”是她作品的终极命题。永田一修曾评论她的作品说:“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 和李伯曼 (Max Liebermann) 不同, 并非只觉得题材有趣, 来画下层世界的, 她因为被周围的悲剧生活所动, 所以非画不可, 这是对于榨取人类者的无穷的“愤怒”。” (1)

珂勒惠支作品一直以黑暗为主题, 她用她那敏锐的视角和坚实的绘画功底描绘着人类的黑暗角落。从早年主题——反抗开始, 到中年主题——母与子, 再到晚年主题——死亡以及大量的自画像作品。她曾说:“与死亡过不去!把黑暗钉在十字架上。” (2) 她怀着对劳动阶级的眷爱, 将他们的形象描绘在她的许多作品里。永田一修又这样评价道:“———描绘着黑土的大众。她不将样式来规范现象, 时而见得悲剧, 时而见得英雄化, 这是不免的。然而无论她怎样阴郁, 怎样悲哀, 却决不是非革命。她没有忘却变革现社会的可能, 而且愈入老境, 就愈脱离不了悲剧的, 或是英雄的, 阴暗的形式。” (3)

珂勒惠支像在创作中尤为注重光感和空气感的表现, 利用聚焦的光线, 着重刻画凝聚光线下人物表情与动态, 这样的处理手法使得所绘人物性格鲜明, 视觉强烈, 同时也使画面主题更为明确。在铜版作品《死亡》中为了突出画面中死神将近, 孩子睁大眼睛凝视希望的表情, 她将画面概括地处理成幽深的黑色调子, 只在画面中心用蚀刻和飞尘等铜版技法着重刻画了在桌上残余烛光照射下, 母亲疲惫地睡去, 死神临近伸开手骨的动态, 以及孩子的惊恐。这样的处理手法使观众视线集中, 同时也使画面中死亡气息凝重, 让房屋显得尤为冰冷, 父亲黝黑的背影也是更加沉重。

在她的木刻作品中, 为了增强人物造型的雕塑感, 将刀法和光线结合得恰到好处。她刀下的人物神形具备, 爽快利索。强烈的黑白对比正是由于对光的良好运用。作品《哀悼李卜克内西》中, 死者庄严的头颅和劳动者恭肃悲哀的身躯被大胆的处理成黑色, 劳动者面部神态被处理成灰色, 这与白色的尸衾形成强烈对比, 画面中光线从上至下, 作者在刻画人物脸部表情时大胆概括又处处紧抓结构, 精准的刀法将劳动者悲痛得表情刻画得十分生动, 而黑白灰的布局和安排又让整个画面充满着庄重和肃穆的气氛。

珂勒惠支的作品现在仍然以强大的生命力吸引着我们, 并不会因时间而失去光彩。艺术来源于生活。什么是生活?或者说真正的生活是什么?艺术家又该如何描绘真实的生活?从珂勒惠支的作品中可以找到答案。从她的作品中我们不单单只是看到了反抗, 更多是看到了作者对两次战争中德国社会民众生活的真实感触。而画面所呈现的那份细腻和精美又恰恰是艺术家对于艺术作品真善美的追求。珂勒惠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将人的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立足点, 并用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 这种方式对于当今艺术发展有启发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6年版

[2]《凯绥·珂勒惠支之画》, 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 香港人间书会发行, 1949年5月初版;

[3]《珂勒惠支版画集》, 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1年版;

[4]《表现主义版画选》, 常勇编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上一篇:骨干教师培养培训计划下一篇:愚人节愚人短信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