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作品语言艺术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杨绛、宗璞散文比较论

摘要:林非先生说“散文是一种充分向读者交心的文体,因而会使读者感到无限的亲切,愿意反复地去咀嚼。”正因为散文“交心”的交流方式,读者更容易在字里行间走进作家的内心、进行更深入的精神交流。杨绛、宗璞的散文就是在与读者“对话”中完成精神交流的,尤其是她们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所写的散文,在历史的感怀中实现了对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的真诚抒发。 在同类题材的散文表达中,两人散文的审美风貌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以生命体验、情感体验为切入点,抓住两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特殊的家庭背景,在对相似题材散文的对比阅读中探究其散文的异同和两者经历磨难后处事心态的异同。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梳理学术界现有的有关杨绛、宗璞散文比较的研究,说明目前本文所做的对比研究的起点、意义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论文构想。 第一章是生命体验部分,从三个角度来剖析:一是她们对所经历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和“文革”的记叙;二是她们作品中都以各自的视角传达了对美好人性的呼唤与追求;三是探析两人对生命的精神向度所做的哲学思索。 第二章分析两者散文对情感体验的真诚抒写。亲情成为她们共同的情感诉求,但是两者情感表达的广度却不同。 第三章探析了两者迥异的散文艺术风格,一是理性与感性。杨绛散文充满理性,宗璞散文感性而冲动,但是从深层意义上来看,理性与感性是相互交织的。二是悲喜剧风格。杨绛的散文语言幽默活泼,呈现喜剧风格,宗璞的散文书卷气息浓厚,笔调沉郁从中透出悲壮深沉之美。 第四章,结合作家的成长经历和人生的体验,从各自不同的散文风貌中,探讨两位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处事心态,阐述杨绛“隐身”的处事智慧和宗璞以“出世”的心态“入世”的哲学。 第六部分是结语,肯定杨绛、宗璞散文在八十年代散文中的意义和价值,并得出这种情感的焚烧对心灵是巨大的考验,她们的散文是对生命的最高祭奠。其次,总结本论文在论述时的得与失,力图为推进以后的杨绛、宗璞散文对比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杨绛;宗璞散文;生命体验;情感体验;散文风格;处事心态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生命体验的同质追求

第一节“自我的审视”:反思知识分子改造与“文革”

一、审视的心态:“依然故我”与“自责反省”

二、审视的视角:“否定改造”与“群体缅怀”

第二节“人性的呼唤”:体察缝隙中的人性之光

第三节“生命的火光”:抒写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第二章 情感体验的真诚抒写

第一节 情感表达的相似题材

第二节 情感表达的不同广度

第三章 迥异的散文艺术风格

第一节 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协奏曲”

第二节 幽默与沉郁渗透的“悲喜剧”

第四章 创作主体的心态形成

第一节 杨绛:“隐身”的处世哲学

第二节 宗璞:以“出世”的心态“入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大学思想政治创新教学论文提纲下一篇:科学素养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