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2024-06-07

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精选6篇)

篇1: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第十三届“中国改革论坛”议程

会议主题:“十三五改革:创新与突破” 会议地点:北京远望楼宾馆 会议日期:2015年12月13日(周日)上午:

第一项:开幕式(9:00-9:50)

主持:宋晓梧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理事长 1.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同志致辞 2.原名誉会长高尚全同志致辞 3.会长彭森同志致辞

第二项:主题发言(10:00-12:00)

主持:迟福林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副会长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院长

1.杨伟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重点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2.吴晓灵:十三五时期金融改革与创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3.刘世锦:十三五改革闯关与风险防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4.刘尚希:十三五时期财税改革新突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5.王志乐:十三五构建更加开放的经济新体制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下午: 第三项:“十三五改革:创新与突破”大家谈

分会场一

●第一单元:十三五时期的要素市场化改革(主持:宋晓梧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理事长)(1)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2)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3)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 主讲嘉宾:

陶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张明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 刘燕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 评论嘉宾: 张燕生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外经所所长

●第二单元:十三五时期债务风险与结构改革(主持:樊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副会长)

主讲嘉宾: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韦士歌 财政部国库司国债管理处处长

评论嘉宾: 石小敏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孔泾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分会场二

●第一单元: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主持:刘建兴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副主任)

(1)国有企业混改的边界与空间(2)混合企业的治理结构(3)混改的资产定价难题(4)员工持股与特殊管理股问题 主讲嘉宾:

陈清泰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季晓南 国资委监事会主席 宋志平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

黄 清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XXX 魏桥集团总经理 李维安 天津财经大学校长 ●第二单元:人民币国际化

(主持:杨燕青《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第一财经研究院 院长)

(1)(2)(3)主讲嘉宾:

魏本华 汪寿阳 张礼卿 李伏安 曹文炼 马 骏

人民币跨境资本项目可兑换 汇率市场化

加入世界银行特别提款权(SDR)

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院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 渤海银行董事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

篇2: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中坤分公司总经理

陈奕雄

绪论 2

1.1研究背景

海南农垦创建于1952年1月,2008年6月18日前,是中央直属三大垦区之一;6月18日后,下放海南省管理。

海南农垦是海南省最大的国有农业企业群体。海南建省以来,海南农垦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生产总值由1987年的11.9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1.27亿元,年均递增9.9%;农业总产值由1987年的13.1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9.07亿元,年均递增5.1%;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劳均纯收入由1987年的1362元增加到2007年的16923元,年均增长13.4%。在社会事业方面,承办了垦区中小学义务教育、卫生、能源、水利、交通、公安、民政等社会事业,为国家和海南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至2007年末拥有中专5所、中学91所、小学332所,医疗卫生机构117个。但由于政企不分和社企不分,海南农垦成为亦城亦乡、亦农亦工、亦政亦企的特殊经济体,发展承受着沉重压力。

2007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海南农垦改革的问题,海南社会各界也极为关注,而农垦人正经历着快速的改革变化。海南农垦是中国农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第三大农垦、中国天然橡胶第一大生产基地,为保障中国天然橡胶供给和促进海南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代表先进生产力方向的海南农垦却在市场经济中相对地落后了,占海南省1/4的土地、1/8的人口,拥有8000多平方公里且经营57年的海南农垦与其年产值只有90多亿极不相配,与其对海南经济贡献也不相配,在海南省的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持续降低。同时,由于中央和地方的管理分别出现缺位,海南农垦处在一种边缘化的状态,职工的收益和利益难以保障,与海南地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笔者认为,导致海南农垦陷入困境的诸多原因中,管理体制是最重要的因素。有观点认为,改革前海南农垦发展确实受到体制约束,从企业发展的政策层次看,农垦处于一种“中央管不好、地方管不了”的状态,如中央惠农政策难以落实到农垦系统,国务院和海南省在道路建设、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都未将农垦纳入其中。从企业发展自身角度看,责权不

一、管理真空、寻租现象严重,人财物、技术市场信息等要素无更多释放能力的空间。

海南农垦的出路在哪里?按2007年4月回良玉副总理考察海南农垦时的说法,“海南农垦再不改革死路一条”。因此,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海南农垦摆脱困境实现发展的关键。从2007年开始,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一个重要决策。2008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建立富有效率的农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08年6月18日,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7月9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批复》(国函[2008]59号);7月29日,海南省政府下发《海南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同意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批复的通知》。而早在2007年4月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卫留成书记提出把农垦改革作为重振特区精神的重要内容。省政府则将农垦改革列作2008年改革工作“一号工程”。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代。目前,海南农垦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省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曾说过,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由省部共管变为海南省管,二是海南省怎么管,三是农垦内部管理机制的变革,第一和第二个层次已经完成。

应该说,海南农垦自从成立起,就在不断通过改进和改革完善自己。这些改革,主要围绕农垦发展,特别是农垦的支柱产业——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进行,主要包括“两费自理”、打破企业“大锅饭”、割胶园长期承包制,农垦集团化、产业化和股份化改造等等。限于时代的主客观因素限制,这些体制内的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未能给农垦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但是,改革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的改革实践做了铺垫。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是个现实问题,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一、梳理海南农垦的管理体制变迁,增强对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和现状的认识;

二、通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试图给当前的改

提供合理的科学的理论的诠释;

三、通过定量分析研究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化,分析海南农垦体制的效应,理论证明改革的必要性;

四、分析体制改革中现存问题和需要强化的环节,寻找推进海南农垦快速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体现在,农垦改革是当前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海南农垦改革已列入了国家重点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海南农垦管理体制的变迁并归纳其路径,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进行分析并给予合理的解释,可以丰富农垦管理体制理论研究成果。现实意义而言,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正在进行,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证明海南农垦体制改革必要性,寻找推进海南农垦快速发展的途径和措施,预期研究成果为推进本次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所提出的对策措施有可能上升为决策参考。2 海南农垦体制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2.1 制度变迁的渐进性和突变性

海南农垦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在于同时具备企业性和社区性,承担着经济、行政、社会管理等多重职责,从而产生了许多特殊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由于交易成本制约和路径依赖存在,渐进式变迁成为海南农垦管理体制变迁的路径。这种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可以融合原有制度的运行特征,化外部性因素为内部性因素,有利于实现新制度安排的收益递增。

海南农垦下放由海南省全面管理,是海南农垦渐变中的突变。这种突变的制度变迁,同时在政企分开、社企分开特别是为农垦社会服务职能剥离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农垦还原成真正的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农垦融入地方,加快垦地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可能。2.2 政企分开、社企分开、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产权清晰

按照《意见》的目标要求和指示精神,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新的管理体制最基本的要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和社企分离,满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海南农垦改革的最终方向是走向企业化经营,并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农垦可以在政企分开和社企分开、产权界定和交易费用外化、制度适时供给等方面做文章。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是计划手段,成本是内部交易费用;子公司与农场的关系是市场手段,成本是市场交易费用。从而确保海南农垦在大方向上仍旧是国有企业,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在操作上,按照市场手段操作,保证国有资产高效增值。

政企分开和社企分开。由于政企不分和社企不分,农垦自身发展受到了很大约束。

改革虽然使农垦减少了大部分社会职能,但行政职能依然大量存在,农垦集团实际上行使着地方政府派出机构的职能。农垦内部实行政企、社企分开,省农垦总局作为行政机关,主要从事行政社会管理,负责农垦的社会和民生事业;省农垦总公司则按照市场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用企业的办法来管理发展产业;两者相对分离、互不干涉。这种在特殊历史时期延续下来的一套集军、农、工特征为一体的农业组织形式,将向企业主导属性方向转化,其制度选择是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政企分开的组织手段;是理顺产权关系的组织形式;是转变企业领导体制、组织制度与实现管理科学的组织措施。现代企业制度旨在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高效益和生产要素组合的高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海南农垦要朝着企业化、集团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把自己变成一个现代企业。因此,产权清晰的要求贯穿于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全过程。产权包括收益性、明晰性、可分性、完整性、排他性、让渡性,而正是这些特性保证了合理的积极的产权界定。产权界定越清晰,资源配置越有效。产权的清晰划分实际上是实现权力的划分,提高权力的使用效率。考虑到农垦企业性质的不完全性、功能的特殊性以及其资产的特殊性以及公司治理改制的难度,海南农垦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就是划分权利,理清关系,借助市场提高分工能力,实现产出更多增长。2.3 职能转换、权责变化与有效激励

长期以来,海南农垦由于责权不统一,出现了管理真空,导致寻租现象严重、基础管理薄弱,某种程度上致使基础管理比较松散、部分领域腐败现象比较严重,该出台的政策、该采取的措施,难以正常落实。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现了职能的转换,也带来权责变化,从而影响激励的有效性。在内部职能上,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将企业所办的学校、医院等公益性、福利型机构与生产经营主体相分离,相应的行政职能也将逐步弱化。

集团化发展过程中,集团母公司逐步向垦区集团的战略决策中心、资本运营和资源配置中心、财务监控中心、高管人员管理中心方向发展,子公司则逐步成为垦区集团的战略执行责任中心、生产经营成本控制责任中心、利润创造责任中心、资源运用责任中心。原有的农场从不管成本和不计利润的生产中心,演化为作为利润创造中心和成本控制中心的生产基地,到目前作为成本控制中心的分公司,权利和责任发生了变化。权责成为有效激励的标准,也是农垦管理体制变革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协调包括行政管理机构与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与所属子公司、分公司,子公司与基地公司,基地公司与存续农场,企业与职工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3 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效应的实证分析 3.1 方法、变量与数据

生产效率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单位投入(时间、劳动力、土地等)的生产产出或者投入要素变动单位产出变动的数量,采用回归方法测算生产要素“弹性系数”描述,它反映了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序的大小,弹性系数大则说明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效的,反之无效;二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投入产出是否最大化。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当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合理、配置得当时,各要素的边际产出能力会以该技术条件下的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产出,此时没有过量的成本投入也无不足的产出,生产要素的配置处于一种相对合理状态,称之为生产的有效,否则称之为生产无效或者弱效。生产效率由技术效率(TE)和配置效率(AE)构成。技术效率指现有资源最优利用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投入水平下产出最大化或在给定的产出水平下投入最小化。配置效率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实现投入和产出最优组合的能力。测算效率值可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在对比的决策单元上选取海南农垦、江苏农垦、湛江农垦、云南农垦、广西农垦、新疆建设兵团、中国农垦和海南农业、中国农业的不同数据进行比较,研究海南农垦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指标选择:生产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技术和制度两方面,而制度对要素效率的发挥更具有制约性。GDP反映了决策单元的绝对经济水平,职均收入是衡量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土地、劳动力和资金要素是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主要投入生产要素。

选择决策单元为2007年截面数据。2007年是海南农垦改革第一年,改革的收益和国家支持力度都能有所体现,农垦改革后获得地方和农业部的双重支持,生产效率应该得到优化。如果2007年海南农垦的生产效率优于相似部门的其他地区,说明海南农垦改革是成功的。

3.2 生产效率与改革效应分析

CCR模型是在既定的技术体系和制度条件下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的模型,用以测算综合生产效率。本文基于投入导向,根据上表测算的生产综合生产效率值,见表2。从表2的综合生产效率(TE)看,选择的几个决策单元中,大部分是生产有效的,只有云南农垦、中国农垦和中国农业整体是生产无效的,说明2006年海南农垦改革是有成效的,2007年海南农垦生产要素配置是有效的。因为如果海南农垦改革不成功,那么生产要素的配置必然存在配置不到位现象,如同改革之前的海南农垦。从综合效率看,改革后的海南农垦生产要素配置是有效的,其效率值是1。而云南农垦综合效率值最低,才0.47,其无效原因主要是2007年固定资产投入过量,大到22亿,同时2007年云南年初全省遭遇旱情和虫害,主导产业大为减产,也是导致云南农垦2007年生产效率较低的原因。中国农垦整体综合效率0.82,略高于中国农业整体。

BBC模型在既定技术体系和制度条件取消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用以测算决策单元的纯技术效率,进而得到规模效率。从纯技术效率看,海南农垦2007年的要素配置技术有效,其效率值为1,说明农垦体制改革是成功的,要素转化为经济增长的能力得以发挥,要素之间的配合比例得以优化。同时,中国农业整体上纯技术效率是有效的,说明中国农业整体水平与所参考的几个垦区都处于前沿面上,平均技术是先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正在有效释放。

规模效率值等于综合效率除以纯技术效率值,海南农垦规模效率值为1,说明海南农垦整体生产效率规模有效,投资结构和规模是合理的。同时从RTS值可以看出,海南农垦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即海南农垦经济增长的比例与投入要素增长的比例相等,海南农垦在现有技术和制度条件下增加一倍投入会获得一倍的效益增加。中国农垦和中国农业规模效率分别为0.82和0.81,处于无效状态,说明这两个决策单元在规模上不合理。具体原因是,中国农业分散的家庭联产制度使得农民分散开,取得市场信息的成本较高,同时农村有效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得土地相对有效劳动力相对过剩,出现了丢荒现象。中国农垦规模效率过高,部分原因是由于有些农场规模过大导致,而且社会负担沉重,导致生产效率不能提高。同时,从RTS上可以看出,中国农垦与中国农业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也说明目前经营规模过大是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该表也证明海南农垦改革是有成效的。海南农垦规模效率处于不变阶段,说明海南农垦2007年之后继续扩大投资是有收益的,有利于农垦继续做大做强。3.3 生产效率有效的原因分析 3.3.1 来自政府支持

在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和海南地方政府的支持有利于海南农垦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表现在:利用政策,在民生方面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在住房、道路、饮水、茅草房改善投资很大,提高了职工生产积极性;改善垦区道路交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通成本。各种机制的逐步理顺。

3.3.2 减少管理运行成本

海南农垦由于管理规模大,产生了大量运行成本。运用企业边界解释为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内部监督、执行等造成交易费用逐渐增大,甚至超过在市场上直接组织资源配置进行生产时的交易费用,这时企业就会面临分拆等问题。家庭农场经营后,职工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职工的积极性得到提升,能更好的达到自我管理。集团公司拥有所有权,获得承包收入,同时减少了管理成本,也相应的减少了代理费用。最终降低了交易费用,从而实现更多的利润。

3.3.3 土地被开发利用增值

海南农垦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价值最大化。依托项目对农垦产业结构调整,各大集团发展态势良好。海南农垦与省、市县达成合作开发协议,得到市县支持,也与海航等大型企业签订合作开发土地协议,在三亚市、保亭县利用农垦土地开发建设酒店、房产开发、旅游设施。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文章对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变迁及经济学分析认为,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是渐进式变迁,下放由海南省全面管理,是海南农垦渐变中的突变。向企业集团转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解决政企分开和社企分开的路径选择,集团化改革过程中存在交易费用的外化,也实现了职能的转换与权责变化,权责成为有效激励的标准,也是农垦管理体制变革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说明了2007年以来,海南农垦的改革是有效和必要的。4.2 建议

4.2.1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一定要走市场化的道路,海南农垦现在改革就是市场化,就是要把自己的政府、社会职能去掉,让自己变成一个现代企业。继续以集团化、产业化、股份化为方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使农垦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深化垦区体制改革,必须按市场经济对制度及其运行方式进行规范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天然橡胶产业集团整体上市的步伐。其中,合理分离产权内容,提高各项产权的利用效率,这是产权关系的核心所在。4.2.2 保障天然橡胶的战略优势产业地位

发展要与国家对农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相适应。农垦属于资源型企业,经济效益大多来源于土地,这是优势和特点。集团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不能脱离“热带农业”这个优势和特点,不能离开国家十分重视的天然橡胶产业安全问题,同时与发展的现实条件相适应。天然橡胶是资源约束型产业,是工业原料,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和现有基础,从资源优势出发,保障天然橡胶的战略优势产业地位。界定产权实现合理的制度安排,也要从经营天然橡胶的产业特点出发来考虑现代的经营模式。4.2.3 积极处理好配套机制建设

立足农垦经济性、社会性、区域性融为一体的特点,遵循经济、社会和政权组织的运行规律,重点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改革现行行政管理模式以及加快社会职能的配套改革。理顺机构设置,调整管理模式,力求与宏观管理体制相适应,加快改企、社企职能、职责分开。集团内各级管理机构职能和农场布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调整、精简和重新确定,推进人事、分配、用工和保障制度的改革。4.2.4 微观层面处理好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

海南农垦集团公司成为专业化的从事农业经营的企业,分层次管好各生产要素。首先是土地要素。根据生产效率和要素贡献大小的测算结果表明,土地要素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要素,海南农垦必须合理开发和管理好土地要素,以释放更多发展潜力,培养土地成为新发展极、增长点和突破点。其次是人的要素。从目前农垦 企业看,人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没有完全释放,必须为人的能力释放创造条件。再次是科技层次的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海南农垦可持发展的动力所在。第四是信息要素层次。农垦系统毕竟还是以农业为主的企业,而农业常常遭受自然和市场两层风险,农业发展速度落后于信息化程度,蕴藏着信息风险,因此,第五是市场层次的管理。市场要素力争以“零成本”获取超额利润,如打造农垦品牌和国家名牌产品,以取得消费者认可,获取更多经济增长。■

篇3: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我们通常情况下把产权理解为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人们对资源的使用权利, 也可以说是人们在利用资源时必须遵守的适当规则。从直观上分析, 产权主要用于表现人与物之间的某种特定的归属关系。其实呢, 这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知, 如果只有一个人或者无限制供给资源的时候, 根本不可能出现我们所谓的产权问题。

清晰化以及流动性是产权的两项重要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化包含了两种基本含义:一是产权中所涉及的主体的“人”格化。这主要是指产权的所有者必须是被我国法律认可和承认的人格主体。这些主体通常是指法人或者公民自然人。这一特征是不适合抽象的对象的;二是产权归属必须具有独一性。“一物一主准则”在市场经济中是维持我国产权市场的正常运行的重要标准。产权制度的第二项基本特征是流动性, 产权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 从而聚集大量社会资本, 最终达到与现代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目的。

二、产权经济学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分析

1. 产权经济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通过总结我国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产权经济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产权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研究中最基础的经济理论之一。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 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充分表现了产权的复杂性, 因此产权经济学是我国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挑战。产权不是单一的某项权利, 而是一组围绕人们财产所结成的权利。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是重中之重, 是整个改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产权激励是经济改革的价值取向。

2. 产权经济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

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主体内容, 其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的明晰以及界定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微观基础。产权制度在法律的保护下和政府部门的适当激励下, 才能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产权是发育市场经济主体的第一要义。

3. 市场经济中股份制改革的精髓是产权多样化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要求以多样化的产权主体作为经济的微观基础, 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相互竞争, 推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而在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一个有效载体即产权多样化。同时, 这也是是产权经济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因此, 股份制被称为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一项重大发明。

三、如何应用产权经济学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1. 以产权经济学为第一要义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通过总结我国早些年间实行计划经济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的, 同时针对我国目前国情, 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改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慢慢的以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实践证明, 这确实是一项正确的举措, 在现在的经济改革浪潮中, 我们要锐意进取, 不断开拓新的天地。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由于全民所有制在产权制度中是模糊飘渺的, 更加无从谈起所谓的激励, 这就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因此, 要将产权所有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要勇于解放思想, 冲破束缚, 大胆深化企业经济改革, 促使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 从而建立起多元化的、全方位的产权激励机制, 最终达到优化所有制结构,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有效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2.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产权多样化

只有竞争才能促进发展, 然而改革开放前所实施的计划经济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完全是抄袭前苏联的经济模式, 并不适用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中全民所有制是一个宽泛而且抽象的概念, 它不具备明晰的产权关系, 无法形成利益驱动。因此如何在全民所有制中建立起优良的动力机制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历史课题。因此在现代经济体制改革中很多企业采用了股份制, 通过参股、集股、控股多种方式, 形成多元化的经营主体, 从而满足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3. 将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所遇到的最深层次困扰和较难突破的体制瓶颈。经济制度是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体现, 它通常是以政府、企业等单位组织作为支撑点和连接点的, 而产权则是经济活动的对象以及重要纽带。运用适当的制度来界定经济主体的具体责任和相关权益叫做产权的界定。产权的界定主要是为了维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 从而优化配置经济资源, 实现我国经济有序而且高效的运行。目前有的产权归属关系还是很模糊, 这一现状导致部分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疏忽了自己的资产情况, 缺少具体人员对国有资产负责。想要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重视产权制度改革。

4. 将产权保护作为民法的核心内容

每个公民都希望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产权并使其不断增值, 因此我们必须将产权的保护作为民法的核心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量私企和个体商户应运而生, 我们必须通过法律来保护这部分人的私有财产, 这也是产权经济学制度改革的基本内涵。

结语: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从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我国的产权经济学理论。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产权经济学, 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使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魏杰, 赵超俊.构建新的财产制度[J].国有资产管理, 2004, (4) .

[3]刘世锦.关于产权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3, (4) .

篇4: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一、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存在权力配置不公等问题

(一)省赋予直管县管理权限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在河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10个直管县调查中发现,除巩义市外,没有扩权县基础的长垣、兰考、汝州、滑县、邓州、永城、固始、鹿邑、新蔡9个县(市),改革中均出现权力配置不公等问题,这些县(市)由于没有扩权强县改革基础,虽然有36~40个局委部门与省直部门进行了对接,但其承接的管理权限受阻,这是因为市级政府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将本应下放的权限,诸如驾驶证、许可证、资格证、资质证、统筹缴费、汽车交易监管、招商项目审批、公安权限、畜牧权限、民政权限、新农村建设项目等权限未能下放给直管县,这种情况占试点改革县的90‰

(二)在一些直管县(市)涉及行政管理和部分社会管理权上放权不足

近年来,省直管县工商、税务、药检、技监、公安等许多部门都实行了垂直管理且有强化趋势,因此,县级政府权责不对称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扩权中,垂直部门以行政规章为由,拒绝放权,放权也是“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其核心问题在收费项目上,而收费对县级政府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例如,公安部门的驾照考试、技监部门的年检等,都成为直管县权限不能衔接的对象。一些市级政府部门以自身的经济利益为重,阻挠权限下放,导致县级政府在经济建设中受到市级政府行政权限的制约,不能充分挖掘县级政府的发展潜力,加上大多数市级政府不愿放弃自己的权限,不断运用自身的行政权力干预县域经济发展,直管县的改革大多流于形式,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三)相关配套改革尚不完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不足

由于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一些县(市)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压力增大,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事务日益繁重,如县级政府没有中介机构审批、仲裁机构设立、伤残等级鉴定、医疗机构设置等社会管理权限,不利于提供良好服务。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不少乡镇外来人口大量增加,有的已经超过当地人口,发展成为县级城市形态。一些直管县和较强的乡镇在行政事业编制上依旧按户籍人口设置,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另外,由于各部門改革力度不一,造成配套措施之间衔接短路,不能充分发挥扩权潜力,突出表现在发展改革部门行政审核权下放了,但其他部门的审核权依然在地市一级,导致一些项目进展缓慢。

(四)存在省一级政府管理幅度过宽、管理难度加大的问题

直管县的省直部门由原来的直管十几个市变成二十几个直辖市县,工作量明显加大,管理对象增多,人手不足矛盾加剧,有些工作的督促检查鞭长莫及,试点县(市)直接对省后,普遍感到工作机构、人员数量、人员素质跟不上,难以适应业务衔接,影响了部分职权的有效运行,如果缺乏有效的约束或监督,极易产生政府的短期化行为,存在“由放而乱”的可能性。

二、合理配置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权限的政策措施

(一)要与市级中心城市协调发展,合理定位地级市的功能

国家推行省直管县试点改革的宗旨主要是放权强县,把县域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但有些地方县的经济发展,还不具备实行改革的条件,并且没有扩权基础,加上市级政府不愿意放权,就会在放权过程中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导致管理成本提高。因此,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要处理好与市级中心城市的协调发展,合理定位地级市的功能,正确衡量市级政府和直管县各自的利益,做到公正公平,强化发展。市级政府对于没有扩权基础的直管县,应下放权限以促进其发展,缩小与没有扩权基础试点县的差距,缓解矛盾冲突。对于市级政府不愿放权的问题,省政府应合理解决市级政府放权后的安置问题,可让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使市级政府下放管理权限和行政权限到各直管县,避免市级政府与试点县因利益冲突而产生抵制直管县改革的现象。

(二)坚定执行政策规定,确保省直部门与县级政府权限对接

要坚定地执行中央和中编办有关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政策规定,将目前由市级政府和垂直部门“条条”管理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直管县,各省政府要采取强硬监督措施,改变市级政府和垂直部门现行物资、资金、项目等发放渠道和形式,堵住干预权限下放的源头。认真纠正垂直部门和直管县权责不对称问题,解决垂直管理部门放权不足等问题。除将工商、税务、质监、药检、土地、公安、金融等权限全部下放到直管县,还应将公安部门的驾照考试、技监部门的年检等实权权限下放到直管县。同时,准确定位垂直部门与直管县的权限和责任,建立省政府和垂直部门共管的监督机制,对市级政府下放的权限进行全方位监督落实,对于阻碍权限下放的人员和单位进行处理,并追究市级主要领导的责任,确保省直部门与县级政府权限对接。

(三)区别对待,稳步推进

对于有扩权基础、自身发展能力较强的直管县,省(市)政府应将试点县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给予更大的发展权,在配置相应的政策措施后,县域经济将有可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而对于一些没有扩权基础的直管县,省直管县改革有可能减弱市级政府对直管县的财力支持,影响市县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市级政府原配套县级政府的资金,不能因省配套资金和新项目而中止直管县的资金和项目,应采取“省进市不退”的方式,支持直管县的改革。同时,直管县应兼顾市级政府的关系,除审批项目、参加会议直接到省政府外,直管县的经济发展指标也应在市级政府备案,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实现政府权力的有效下放与彼此协调

篇5: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研究

策略

学生姓名朱子敬

学号2120131512指导教师彭鸿斌

专业班级应用经济学13研1班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中国经济改革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1978年邓小平创导的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与实践探索,引领中国走上了一条坚持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强国道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经济30年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30年来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改革缓慢、基本经济制度不够健全和巩固、收入分配不均等,这些问题对中国经济产生极大的威胁,严重干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中国急需进一步的经济改革来破除这些问题的干扰,使中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中国经济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研究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政策举措。

关键字:经济改革、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政府

一、引言

1978 年 11 月,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三十年来以 9%的速度持续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全世界瞩目。中国在经济领域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英国,近期有可能超过德国。中国如今持有的外汇储备达到了两万多亿美元,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的头衔已经非中国莫属,还有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抛锚过的中国经济快车,历经了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 2008 年前后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很多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意大利被金融海啸波及的悲惨境遇下,中国经济却冲破了各种金融的惊涛骇浪,没有收到严重的冲击。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可企及的,在经历了最近一次的金融海啸洗礼后,中国经济依然能够逆流而上,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劲和巨大潜力。然而在这种种惊艳表现的后面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与能源消耗,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环境恶化严重,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投资过热而消费过冷,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贸易顺差过大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中国经济,再拖下去,势必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引爆中国的经济危机。因此,中国必须继续推进经济改革,积极培育市场经济体系,以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增长。

二、中国的改革历程

中国的经济改革大概可以分成五个阶段:

1.初始改革阶段。这一阶段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结束。这一阶段改革的目标模式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改革的重心在农村,农村改革的中心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此相配套,实行了农产品调价、发展多种经营和集市贸易等措施。该阶段,首先是允许个体经济存在,然后在1982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规定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2.全面改革阶段。该阶段从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9年“**”**结束。这一阶段改革的目标模式变成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和“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模式。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改革微观转向改革宏观,由经济领域扩展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政治领域,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3.曲折改革阶段。该阶段从1989年“**”**开始至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结束。这一阶段,改革的目标模式是:“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一模式提出后,理论界坚持计划经济,反对市场经济的思潮重新活跃起来。与此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部门出现了用行政计划替代市场的现象,改革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受阻,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4.深化改革阶段。该阶段从1992年 “南方谈话”开始,到2002年十六大召开结束。这一阶段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该阶段,对国有经济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了战略性调整,特别是把非公有制经济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放开了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建立了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加快了要素市场的培育步伐,尤其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有了长足发展。

5.攻坚改革阶段。该阶段从2002年十六大召开开始,迄今尚未结束。这一阶段比较容易的、浅层次的改革已基本完成,改革进入了比较困难的、更深层次的改革阶段。这一阶段改革越往前推进,难度也越大。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绩:经过这些阶段的改革,我们取得一些可喜的成就。

首先在制度方面,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被基本废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业已确立,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基本形成,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商品和服务价格改革基本到位,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其次在经济发展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改革开放30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9.7%,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综合国力极大增强,2013年和1978年比,我国GDP由3645亿元增加到56.8万亿元,在世界的排名上升到第2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和1978年比,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7元提高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7元提高到4140元,二者平均年增长7%左右.三、中国经济改革存在的问题

1.制度方面

(1)基本经济制度不够健全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虽然已经确立,但仍不够健全和巩固。一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战线过长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二是集体经济不断萎缩;三是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陈旧观念、错误理论还没有得到完全清除。

(2)市场主体没有完全到位。一是国有企业政资不分、政企不分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国企产权改制方式不规范,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二是非国有企业包括个体私营企业机制不健全,经营不完善,国民待遇未能落实;三是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四是大部分国有部门的职工和一部分农民的劳动力没有进入市场。

(3)市场体系不健全。一是商品市场发育不健全;二是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金融市 场、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发育滞后;三是市场封锁问题严重,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形成;四是市场垄断现象突出;五是市场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六是市场秩序紊乱,市场中介组织建设和市场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4)分配体制改革滞后。一是财政支出结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同一部门、同一单位内部平均分配现象依然严重;三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过大;四是劳动收入所占比重过大,按多种要素贡献参与分配收入所占比重过小;五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5)政府改革缓慢。一是政府仍以“全能者”自居,对经济无所不管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二是政府重私人产品生产,轻公共产品生产和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三是政府重微观管理,轻宏观管理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四是政府以直接管理为主,忽视间接管理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五是政府行政层级过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

(6)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利用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的质量不高;二是对外开放的步伐不均衡,尤其是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过缓;三是在“请进来”的同时,未能很好地实行“走出去”战略;四是政府各级部门及各类企业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能力有待提高;五是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经济风险防范机制亟待建立。

2.经济方面

(1)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一是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二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除,特别是城市化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化水平。三是我国产业结构虽然有了较明显的变化,但第三产业的发展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四是国民经济虽然获得了高速增长,但整个社会却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居民的生活质量低下、严重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等。

(2)政府投资相对较热,民间投资相对较冷。我国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推动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国有企业、国立大学的投资是相对过热的,而民营企业部门的投资大部分是过冷的。,虽然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30个年头,我国政府依然控制着2/3的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

(3)国力增强相对较快,人民生活改善相对较慢。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有了较大的增强与改善。但相对而言,国力的增强要比人民生活的改善更快一些。例如,2007年和1978年比,国家的财政收入由1132.3亿元增加到5.13万亿元,增长了45.3倍;而同比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长了40.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了31.0倍。

(4)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精神和政治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由于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仍然处于温饱有余富裕不足的小康阶段,所以人民群众的所得不得不主要用于满足维持生存需要的物质消费,而不能更多地从事精神消费。至于政治生活,虽然人民群众享受到的民主、自由和平等比改革开放前多得多,但由于政治改革严重滞后,致使人民群众的政治需要难以得到应有的满足。

四、中国的应对策略

1.调整改革重心。在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应该尽快把改革的重心从经济基础领域转向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上层建筑及社会文化体制。

2.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最终是要进行政治改革,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3.转变改革方式。过去30年奉行的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新时期改革面临的任务和呈现的特征表明,继续重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将难以再现以往的辉煌。因此,借鉴国内外改革的经验教训,在改革方式上,应该把总体上的渐进与局部的激进结合起来,使改革既不操之过急,又不裹足不前,确保改革能够在短期内取得重大突破,缩短改革周期,降低改革成本。用邓小平的话说:改革的胆子要更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

4.提高执政党的改革能力。改革既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又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改革者的能力决定着改革的成败。我国的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自上而下有序推进的。因此,新时期,我国的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执政党的改革能力。由于与初期的改革相比,攻坚阶段的改革更具复杂性和艺术性,因此迫切要求提高执政党的改革能力。

五、参考文献

1.王小鲁、樊纲、刘鹏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新华文摘

2.朱晓青: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视野

3.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4.张宇: 科学看待中国的经济改革[J]·经济学动态

篇6: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关键词】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机制;演化博弈论

引言

自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10077.71亿元)大关以来,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20—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率基本稳定在8%-10%的水平上,且每年均高于同年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海洋经济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体,其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建国以来,海洋经济曲折中前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也几经变迁而日趋完善。由建国初期分散的行业管理体制,逐步走上统一管理的轨道,最终形成现今以“条块”结合为特色的海洋经济综合管理体制。深入分析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历程,不难发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策的规划与指导积极推动着海洋经济的体制优化。但究其本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演化是受自身发展规律约束的,政策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的整个过程中只是起到加速或减缓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研究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类型。自然条件、政治制度以及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各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类型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基本将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分为三种类型:分散型、集中型以及分散与集中结合型。(2)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一类学者从整体出发,将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行业分散管理阶段——初步统一阶段——以“条块”为特征的综合管理阶段。另一类学者则从具体产业出发,分门别类地研究各海洋产业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3)深化改革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路径措施研究。诸多学者从管理学、生态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出深化改革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路径与措施,认为我国海洋经济必须走综合管理的道路,行业管理与区域管理二者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时,着力点多集中其历史沿革、现行体制的“好坏”以及改良的路径与措施等方面,尽管也有少数学者试图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历程,但分析结果多停留理论层面,并未从体制形成的根源出发探讨体制变迁的内在机制。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突破方法上的单一性,从演化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找出影响其变迁的主要因素,深层次剖析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变迁的机理,探索其演化的内在规律。

一、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博弈模型

(一)演化博弈模型

演化博弈论是建立在传统博弈论基础之上,假设参与人是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将动态的重复的策略调整融入到传统的博弈理论之中而发展起来的,用来分析生物、社会、经济等一系列活动变迁行为的一套新的理论。演化博弈论的思想最早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理论渊源来自于两个方面:演化理论与博弈理论。它突破了传统博弈论关于参与者完全理性的假设,认为参与者是有限理性的,参与者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来决定下一步的策略。演化博弈论虽然是建立在传统博弈的基础上,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演化”。演化博弈论包含两个基本概念:演化稳定策略(ESS)和复制者动态(RD)。这一对基本概念共同构成了演化博弈理论的两大基石。

(二)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博弈模型

海洋经济管理中有众多的参与者,根据具体实施主体,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各海洋产业。其中,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海洋经济管理工作实施的基本单位。海洋产业发展需要合适的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作为支撑,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协调的矛盾也推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本文中将各海洋产业作为演化博弈模型的主要参与者,旨在通过分析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来透视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机制。

1、模型假设

(1)海洋经济活动中的参与者是有限理性的。

(2)每个参与者都有两个选择策略:“独立”、“联合”。

模型中参数设置如下:A、B分别为海洋经济中任意两个有关联关系的海洋产业;S为可能的策略集,S={“独立”,“联合”};p、q分别为参与者A、B选择“独立”策略的概率;λ为海洋产业选择独立发展导致产业间矛盾产生的损失值;α为海洋产业加入产业组后由于法律法规、活动空间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导致自身能力无法尽情施展而导致的损失率;β为该海洋产业与相关产业组的关联度,关联度越高,协同效应越高;这里假定α、β值为既定的。

2、模型构建

下面我们对博弈双方的收益情况进行分析:(1)当A、B都采取“独立”策略时,两部门获得正常收益的同时,承担由于活动交叉导致矛盾产生而造成的损失值λ;(2)当A、B都采取“联合”策略时,两部门在避免了矛盾产生所造成的损失值λ的同时,获取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额外收益,A、B获取的额外收益分别为βL、βL,但同时也会由于自身发展受限而遭受一部分损失,损失值与本产业的发展水平有关;(3)当A、B两个参与者,一个采用“独立”策略,另一个采用“联合”策略时,采用“独立”策略的一方由于对方采用了“联合”策略而免受矛盾产生所带来的损失,同时也不能获得额外收益;采用“联合”策略的一方由于加入关联产业组而获取一定的额外收益,同时也由于自身发展受限而遭受一部分损失。

根据以上分析,A、B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由表2知,当时,即一个海洋产业加入与其相关的产业组后获得的额外收益高于加入产业组时的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会不断调整自己的选择策略,逐步向产业“联合”方式发展。此时,(联合,联合)是演化稳定策略。

(2)若各局部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3:

由表3知,当时,海洋产业在加入产业组时会考虑加入前后收益或成本的大小,由于,即海洋产业加入产业组后总体损失值降低了,但是出于显性利润的驱使,参与者选择“联合”策略的动机并不强烈。此时海洋产业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加入或不加入相关产业组。此种情况下,演化博弈模型没有演化稳定策略。

(3)若(其中,i=1,2),各局部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如表4:

上一篇:5年纪班会安全教育下一篇:国家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