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24-05-16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共8篇)

篇1: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战略演变历程

摘要:中国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从集中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从1956年9月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对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到现在,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半个世纪,本文的主题,就是对这五十多年来在中国进行的各种改革采取鸟瞰式的分析。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一、行政性分权(1958--1978年)

(一)政策实施背景

1956年9月,中共中央八大一次会议要求按照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精神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决定从1958年初开始实施。

(二)政策实施内容

1958年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向各级地方政府放权让利。改革的重点是在各级行政机关之间划分权利和利益。在保持计划经济用行政命令配置资源的总框架不变条件下向地方政府层层分权所形成的分权型计划经济体制,和农村的人民公社一起,构成了“大跃进”的制度基础。

1958年经济管理体制的下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下放计划权;下放企业管辖权;下放物资分配权;下放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权、投资和信贷管理权;下放财政权和税收权;下放劳动管理权。

(三)政策实施效果

由于权利下放,各级政府获得的权利正好迎合了各自的利益,结果造成了经济混乱,经济效率大幅度下降,耗费大量资源所换得的,只是一大堆为了邀功请赏而制造的虚夸数字,经济陷入严重困难。

要摆脱集权的计划经济就是死,分权的计划经济就是乱这一两难境地,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建立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但是由于存在社会主义只能采取行政命令配置资源这样的意识形态的障碍,市场取向改革很难在政治上被

接受,于是,进行向地方政府下放计划权利几乎成了唯一可能的改革选择。1960年,中国中央重新实施集中计划经济制度,克服“大跃进”和“反右倾”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恢复经济秩序的同时,集中计划经济的低效率等弊病又都卷土重来,从而进行下一轮的权利下放,导致了经济长时间的混乱。

二、增量改革(1979--1993年)

(一)政策实施背景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开始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试验不成功、国有经济改革停顿不前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修补的办法维持国有经济运转,采取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策略。

当国有企业的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陷入困境后,改革主要力量逐渐由城市国有经济转向农村非国有经济方面,寻找新的生长点,成为主流改革思想。这种战略即增量改革战略。

(二)政策实施内容

农业方面,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允许农民根据自愿实行家庭承包制度,中国推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使农民拥有了自己的财产权利,即土地控制权和收益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非国有企业方面,从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包产到户”合法化以后,国家对市场经济制度的思想禁锢得以打开,消除阻碍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思想和政策障碍,集体所有和个体所有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市场力量在中国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对外政策方面,实行对外开放,把一部分具有适宜条件的地区与世界市场联系起来,发挥“后发性优势”,引入竞争力量,加速市场的形成和壮大。同时建立经济实验区,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推进”。

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了“双轨制”,即为了使非国有企业能够在计划配置资源的体系还没有被打破的条件下生存,中国作出了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使它们能够通过市场渠道取得原材料等的供应和销售自己的产品,这就是价格和其它方面的双轨制。

(三)政策实施效果

10余年的增量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高速增长。在1978--1900年的12中,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1%。同时,“双轨制”的确定,为非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准备了基本的经营环境,对非国有经济和整个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起了良好作用。

采取增量改革战略,为的是减少改革阻力,积蓄改革力量,缩短改革进程,最终目标还是建立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因此,改革终归要推进到国有部门。但是,中国并没有抓住时机,没有及时实现改革战略偏向国有经济的转变,导致国有部门改革滞后。

经济体系中的漏洞和体系制度方面的矛盾,威胁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长期的增量改革策略导致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日益恶化,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财务负担和不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国经济的通胀压力加大。

中国经济命令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并存的状态为利用行政垄断牟取私利的“寻租活动”日益猖獗,行政腐败广泛蔓延。

由于户籍、地理、行业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在增量改革时期,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三、整体推进(1994年至今)

(一)政策实施背景

长期实施双轨制的改革措施,暴露出很多局限性与消极影响。1984年中国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通过改革战略重点转向国有部门,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经营者,完善市场体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但是在1986年,放弃转变思路,回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局面,丧失大步改进改革的时机,造成了一系列的经济政治危机和保守思想的回潮。

1992年10月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明确提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改革战略,不只在边缘地带进攻,而且要在国有部门打攻坚战,要求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同时进行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汇管理体制、企业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重点方面实施改革。

(二)政策实施内容以及纵深发展

改革内容包括: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和

教育体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全方面地进行改革。

为了巩固和深化“整体推进”经济改革,1997年,中国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同时,为了保证中国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有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社会政治改革也开始实施。1997年中国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号召。2002年中国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推进政治改革、提升政治文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篇2: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纵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如果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条主线来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到1984年),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到1992年),第三个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0年),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今)。

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到1984年)。1978年到1984年,是改革启动、局部实验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农村改革的中心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代“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城市改革则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主要是对国企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两步“利改税”、厂长经理负责制与经济责任制等。与此同时,其他方面改革的试验也开始起步: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不断减少的集体经济和几乎绝迹的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是改革全面探索阶段,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从理论上确认了市场机制作用的中枢地位,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实践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着眼于探索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企业体制,实行承包制、租赁制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同时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在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中国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第三个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为契机,在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方面有了新的突破。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仍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使国有资本逐渐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现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定》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也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我国经济制度的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因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解放思想,,加大力度,抓住机遇,突出关键,努力创新,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向。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继续以政府为主导,逐渐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轴心,以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为战略目标,使改革有进一步突破。

(一)从总体上看,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仍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但政府主导不是主导市场经济,而是主导市场化进程,即对市场化进程的推动、调控和引导。同时,政府职能转换基本完成,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成熟。转换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是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在多次精简机构的基础上,政府将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对凡是依靠市场机制能提高效率的事情,都交给市场去办。政府主要在市场失效和主导产业领域中进行宏观调控。政府主导的优点在于减少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利益协调成本,保证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有序进行。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我国政府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能力不断增强,组织协调能力不断提高,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保证。面对改革中的新形势、新特点,及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政府发挥好主导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新世纪, 中国政府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宏观调控从理论到实践都将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成熟的经验。

(二)以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将有决定性的进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形成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配套改革是实现体制转换的重要条件。覆盖全社会的养老、医疗、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发展。

(三)经济体制改革将深度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中国改革,一开始就要求在经济活动中逐步引入市场机制,走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30年来,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是,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改革道路。为此,必须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消除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加快制度创新,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日后的发展中,中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规模将获得继续发展和扩大,并进入世界前列,以崭新的姿态面对变化更加激烈的经济全球化,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改革思路。要重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其他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有益经验,使各项改革符合市场经济的通行规则。

展望未来,历史给予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机会是相同的。抓住历史机遇,国家就可以求得发展,民族就有望得以振兴;丧失历史机遇,就只有落后挨打。中国经

篇3: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30年来, 在农村经济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体制改革, 使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转变。回顾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 已经或正在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体制, 使农民部分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家庭自治权、产品享有权等, 实现了生产经营过程中责、权、利的统一, 劳动者能够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随时随地灵活决策,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 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民的创造潜力, 农业实现高速增长, 农村生活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第二阶段 (1985-1991年) , 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 连续几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 出现了卖粮难以及收购粮食“打白条”问题, 被认为是“超常规发展”带来“低水平过剩”, 导致了农产品统购与派购制度的改革, 这一改革是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走向市场的重大突破 (郭书田, 2008) 。同时, 国家决定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上, 国家一方面积极鼓励发展多种经营, 优化种植业结构, 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和发展乡镇企业。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异军突起, 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农业单一结构转向多部门的综合发展。通过这一时期的改革, 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之中, 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 (1992-1998年) , 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通过这个阶段的改革, 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市场机制全面取代了计划手段, 在调节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经过这个阶段的改革, 除粮食外, 中国农产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调节供求的方式已经全面确立, 并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全面稳定的提高, 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受到资源条件的约束, 而且还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 农村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越来越强。

第四阶段 (1999年以来) , 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以后,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关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改革的重点主要针对新阶段的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问题。把农业和农村发展放在国民经济通盘格局下, 考虑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农业和农村外部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 如何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效发展机制, 从总体上解决“三农”问题, 着力于城乡统筹和农村全面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0年来, 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彻底改变, 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进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阶段。随着改革措施的出台,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将会全面加快, 改革的深度与力度都将超过以前, 改革的社会成本也会增大, 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并具有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将最终形成。

篇4:高尚全见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商品经济”,这个名词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很少被人们提及了。可是,谁又知晓,当初将之写进中央《决定》时的艰难

1980年,高尚全调入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工作,1982年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撤销,高尚全转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的研究室工作,后来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体制变革首先从农村展开,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也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但由于政企不分、条块分割,以及忽视价值规律、商品生产等体制性原因,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中央高层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决定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予以解决。小平同志说:“最理想的方案是通过一个改革文件,对全党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对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最终诞生的。

根据小平同志的意见,中央成立了由胡耀邦、赵紫阳、胡启立、胡乔木、姚依林、田纪云组成的文件起草领导小组,从1984年5月份开始,组织了一些同志对文件的起草进行研究和酝酿。受中央指定,国家体改委由高尚全和杨启先参加起草工作。

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在理论上进行关键性的突破。当时。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是社会主义能否搞商品经济。60年代初,广东学者卓炯就首先提出了商品经济的概念。1979年,国务院财委体制改革研究小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初步意见”曾提出:我国的计划经济必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基础上;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把单一的计划调节改为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把单纯的行政管理经济的办法改为经济办法与行政办法相结合,把企业从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改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1979年9月,经济学家薛暮桥在一次座谈会上作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说明时,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在的商品经济”。1984年7月,马洪也指出,承认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是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限于当时政治环境,这些见解当时并未立刻被大部分人接受,也未纳入中央决策。

高尚全、杨启先等都竭力主张把理论界讨论商品经济的成果变成中央的共识,写进中央的《决定》。从改革试点的实践经验来看,什么时候比较注意发展商品经济了,什么时候经济就比较繁荣;哪个地方比较重视和放手搞商品经济了,哪个地方的经济就比较有活力、老百姓日子就比较好过。

但起草小组有的同志持反对意见,不赞成把“商品经济”写入《决定》,主要是担心会把社会主义混同于资本主义;有的同志认为最多只能写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其实,既然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必然有商品经济。

面对许多“老资格”,在商品经济概念多次被否定的情况下,高尚全巧施高招,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的身份,以中国体改研究会和中国体改所的名义组织召开了一次理论讨论会。

1984年9月初,北京西苑饭店(当时还叫做西苑旅社),童大林来了,蒋一苇也来了,一口气来了近20位思想比较活跃开放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高尚全首先提出,应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这是当前经济改革要求在理论上的一个关键性突破。

话题刚一提出,大家便议论纷纷。

“不搞商品经济,完全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社会主义既然存在分工,就必须存在商品经济。资本主义阶段可以绕过,但企图绕过商品经济,中国的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并无必然联系,商品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范畴。”

与会经济学家的意见令高尚全激动不已,彻夜难眠,奋笔疾书。他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写道:改革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扫清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决不会模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按照发展商品经济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自觉运用经济规律。

经济学家的建议引起决策者们的高度重视,并被吸纳进文件。10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顺利通过。《决定》明确宣布: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备条件。

这是中国改革的重大突破。

改革攻坚之年需要勇气,更需要创新

高尚全一直坚持认为,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是举世公认的。但高尚全并不讳言,今天的中国依然存在体制性障碍,如产权改革、金融企业改革和社会分配等体制改革以及政府体制改革。2002年,有人认为,“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而高尚全却大声疾呼:“改革不是进行得差不多了,而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高尚全认为,在现阶段,政府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4年6月,他在《“十一五”规划的几点意见》中一口气提了七条意见,其中一条是建议把政府改革作为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在呈送给中央高层领导的建议书中他说到:从宏观调控的背景来看,经济过热,投资冲动,谁在冲动?是政府。为什么政府冲动?因为要有政绩。投资冲动一个是靠银行贷款,一个靠批地,土地收入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如果政府不改革,包括干部制度、考核制度不改革,整个改革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国有大企业改革滞后了,金融改革滞后了,与政府改革不到位也是分不开的。

由于中国历史的社会特殊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长期一直是阶级矛盾,强调阶级斗争。党的八大之后,社会主要矛盾才转为人民内部矛盾。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五大又指出这个矛盾要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想,现阶段,这个主要矛盾更集中体现在人们全面、快速增长的公共产品需求和严重不足的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这个阶段,人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而现实情况是,教育、医疗、公共信息、法律、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公共产品不同于私人产品,具有两个显著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由于公共产品在GDP上反映不是很明显,所以劲头不大。我们党和各级政府应该把精力和财力集中在满足人们的公共需求,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不然,人们要问,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哪里?

篇5:浅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人们普遍认为,这次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关键时刻召开的会议,将作出重要决策,就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行总体部署。这次会议将发出中国这艘大船沿着正确航向前行的信号,中国经济将转向更加重视消费和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简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根本性来说,还是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都是空前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其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目标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基本要求和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1978年以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在正确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深刻认识原有体制弊端的基础上,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出发,抓住旧的经济体制中的症结,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和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和部分,建立起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生机勃勃的经济体制,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动力和巨大生命力,形成比较成熟、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广大人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解决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完善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制度和管理方法问题,改革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扩大了企业和地方的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生产、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和运行方法问题,冲破僵化的计划经济制度,把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解决经济发展的内外关系问题,打破了封闭半封闭状态,扩大了对外开放,使我国在独立自主发展的基础上,走向世界,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这四个方面,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中心,一个是调整所有制结构,一个是改革管理方法,一个是改革运行方式,一个是改善外部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体系,使中国出现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上下一心、共同奋斗,亿万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一心一意建设社会主义的繁荣局面。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相关问题

实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深层次矛盾也越发明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并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生产力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和体制性障碍仍有待进一步破除。

在改革开放实施过程中,各种重要行业依然施行的是政府垄断机制在运转,如:银行,金融,冶金,能源,信息,运输,医疗,教育,土地等。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不可能对这些东西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开放。但到了今天,垄断经营所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首当其冲的是房地产。现在多数人们拼搏只为房子,借钱、贷款买房子,没有房子就像没有穿衣服。然而,随着土地资源的越来越紧张,房价只升不降。另一原因是,房价一跌,银行贷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来了。银行是政府的,银行的钱也是政府的,所以为了堵住这个资金黑洞一些被收买的专家、媒介便开始疯狂制造舆论,用各种舆论手段威逼利诱人买房子。对国家财政的使用方面,由于权力的不受监督,导致国家财政被大量挥霍浪费。盲目上马的基础设施投资,很多都属于亏本投资和不必要投资。领导者投资失败,其造成的损失,全部由人民来承担。当财政被大量浪费后,导致资金匮乏,不足以应付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项目的资金支出。.加上各种贪污腐败行为,导致国民消费能力低下。内需严重不足,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出口能力。然而,我国主要出口原材料,价格比较廉价。在医学方面,体现也比较明显,例如我们大量出口质量低的人参,经外国人择优后,质量更差的反被高价格进口回来。一方面导致国外的倾销指控;一方面导致本国生活水平增长缓慢或者存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动机值得赞赏。对资本和市场的引进,也值得称道。但是,资本和市场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体制,才能发挥好的一面,同时抑制恶的一面。

四、如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篇6:中国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 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历程

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与调控

 中国经济发展展望与影响

1.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其他转型国家的经济改革有什么区别?

与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转型不同,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不是“休克疗法”((Big Bang Approach),而是“渐进式”的。换言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特征是,以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同时运行的“双轨制”方式来进行的,即在维持原有计划体制内的经济成分运行机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允许体制外经济成分以市场机制来发展,或者是放松对体制外经济发展的管制的体制改革方式来进行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主攻方向可用三大目标来概括:建立“公共尺度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政府体制”.根据“三大体制”的要求,应将裁藩、分流、定分、厘标、退市作为逼近改革终极目标的主要途径.中国---渐进式改革;俄罗斯---“休克疗法”。

俄罗斯在转型的起点就有了明确的制度选择:一是要在国家政体上由共产党一党执政转向多党议会制;二是要在经济体制上由集权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批评俄罗斯的转型是简单照搬了教科书中新古

典经济学的理论,过分迷信市场经济的功能。但杨小凯认为: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宪政制度的转变。

“如果说俄罗斯转型的教训是在一个时期过分迷信市场经济,那么中国转型的教训可能是忽视了尽快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政策,并由此构建经济健康转型的社会安全网。”

2.你对中国未来经济的预测是什么?这种预测结果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3.中国经济周期的特点是什么?

4.中国的宏观调控与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等)的宏观调控有什么区别?

中国区域差异与发展

 中国区域经济的基本情况

 中国区域经济的差异及其原因

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与政策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

 中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试比较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特征。

2、如何才能缩小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差异?

3、如何开发西部?先发优势还是后发优势?

中国工商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中国商业经济

 中国工商企业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经济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2.中国会成为世界工厂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3.调查中国商业的一个具体领域(如餐饮、饭店、服装、家电等),分析其发展历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你的对策。

4.你认为中国商业领域正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5.简述中国工商企业的结构特征。

6.你认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怎么办

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

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业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成就

 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粮食供给与粮食安全问题

 “三农”问题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中国存在粮食安全问题吗? 怎么办?

2.如何解决中国“三农”问题?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

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 中国利用外资的回顾与分析

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及汇率制度变革

1.请描述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2.你认为中国加入WTO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3.中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是高了还是低了?请给出你的理由。

4.你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会继续升值吗?为什么?

中国财政与税收

 中国财政支出分析

 中国财政收入分析

 中国财政体制

 中国税收制度

1.中国财政体制的特征是什么?

2.你认为未来中国应该开征什么税种,取消什么税种?

3.目前是否应该降低个人所得税?

中国银行体制与金融市场

 中国银行体制

 中国证券市场

 中国保险市场

1.中国银行体系有哪些特征?

2.你认为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影响可能是什么?

3.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具有哪些特征?

4.你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完善中国证券市场?

中国城市化与社会保障

 中国城市化进程

 中国人口与就业

 中国居民收入与消费

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1、中国应该选择怎样的城市化道路?

2、中国城市经济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何看法?

4、中国是否应该尽快取消户籍管理制度?

5、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

6、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7、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

篇7: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康家健

08201110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

2004年初,《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而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以,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作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2005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作为农村金融工作的主题。目前,在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研究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依然很多,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许多方面仍然处于试点和摸索阶段,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仍需时间检验。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自己深刻的认识该问题。【正文】

1.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历史与现状

贵州贵阳学院的曾汝林教授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3 年)农村金融体系恢复发展阶段

1986 年底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将邮政储蓄业务法定为邮政企业的业务之一,从而使邮政储蓄遍布全国,成为在农村中开展储蓄业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放开了对民间信用的管制,允许民间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自由借贷,允许成立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同时允许成立的还有一些农业企业的财务公司,企业集资异常活跃;允许多种融资方式并存,包括了存款、贷款、债券、股票、基金、票据贴现、信托、租赁等多种信用手段。

第二阶段(1994—1996 年)建立系统性农村金融体系阶段

1994 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政策性金融业务从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剥离出来;并且农业信用合作社不再受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业务改由县联社负责,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金融监督管理则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承担。第三阶段(1997—2002 年)清理整顿阶段

1997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各个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以下机构,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逐渐收缩其在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打击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对民间金融行为进行压制。第四阶段(2003—2005 年)进一步改革阶段

200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明确提出了县城区域内的各个金融机构应当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再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到当地,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引导一定比例的邮政储蓄资金返还给农村;大力拓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

第五阶段(2006 至今)农村金融体系深化改革阶段

2006 年银监会从政策上首先允许四川、甘肃、吉林、青海、内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蒙古、湖北6 省(区)的农村地区开展设立村镇银行;2007年春天开始,在四川、吉林等地先后设立了新型的村镇银行和合作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2008 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文,在部分省、市、县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2009 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银监大力推行“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科学完善农村金融分类监管体制和切实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五项措施,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所面临的问题

许多文章都已认识到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将其总结概括后浓缩为三大问题:①“三农”贷款问题任重道远。②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③农业农村保险发展滞后。2.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主要分为:①改革路径分析。②金融服务能力研究。③金融产品创新。① 改革路径分析。

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许桂红在其文章《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路径分析》中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要加快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步伐,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规范民间金融活动。这种观点解决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的路径问题,对政府制定方向性政策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但该种观点没有考虑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没有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战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术性的指导。

② 金融服务能力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的兰静在《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浅析》中认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要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如扩大农村金融的服务范围,加快农村保险发展进程,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这种观点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问题,具有考价值的。但该种观点没有考虑到农村金融体制本身存在的具体问题,也没有认识到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影响。③ 金融产品创新。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董晓林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中认为农村需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并给出了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路径和案例。这种观点迎合了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于2008 年10 月15 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但我们必须要在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的过程中注意对新产生的金融产品的审核,对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才可以防范风险。

经过对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我充分认识到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问题的紧迫性。同时认为今后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应该主要放在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制的问题上。这也是日后我对于该问题重点关注的地方。【参考文献】 工商0801

康家健

篇8: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刍议

2007年1月29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六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以下简称新政)。这对于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信贷资金外流、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加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政府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及市场严重管制的现象相对突出

从组织形态方面看,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上处于政府的控制下。商业银行本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最大化资本收益率为目标的,但农村商业金融机构的融资行为也会受到政府相关审核机构及政策意图的影响,使其偏离以利润为最终目标的轨迹,形成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农村信用社中,由于各级政府的介入过多,民主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农村信用社承担的行政性和政策性义务过多。

(二)信贷供给能力不足

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支持农村长期生产性投资,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兼顾考虑债务人信用额度及资金回收风险,因而愿意面向大的企业而非小规模的农户服务。面对农村中规模较小,并且如此分散的农户,国家商业性银行对其资信程度及其资金回笼无不有所顾虑。农村合作金融的商业化倾向逐渐加强,其投向农业的生产性融资呈下降趋势,而更乐意向高收益率的企业融资。

(三)信贷产品比较单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不仅体现在农村再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对于传统借贷资金的需求上,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多,金融商品的投资需求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品种单一,主要仍是限于存款、取款、贷款和一般汇兑,这显然无法满足农民对于多元化金融产品的需求。

(四)信贷担保机制还不完善,金融风险还比较高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规范化程度不高,金融机构的放款风险分散及风险转移机制还比较缺乏。我国农村金融放款风险主要表现在:不良贷款占信贷款额的比例较大,信贷资产质量不高;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抵押品的选择过于单一,各地担保机构数量少缺、形式单一,资金实力不足,缺乏法律规范,存在监管漏洞;当前抵押资产一般只限土地和房产和部分设备,各地的担保公司大多由地方政府出资建立,其运作理念是为了分散信贷的金融风险,从而扩大信贷机构的信贷供给,但是没有监管的担保公司的实际运作本身可能导致金融风险。

三、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升农村信用社竞争力

一是制定清晰的战略形成机制:农村信用社要在网络和产品并重、服务便捷和风险易控并重的前提下,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社区、服务“三农”,努力实现持续的可比较竞争优势。二是科技运用机制:农村信用社应该利用一级管理组织,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解决好汇兑、结算问题,将网点优势转化为网络优势。三是激励约束机制:农村信用社要建立与股东长期价值挂钩、风险调整后回报率基础上的考核机制,确保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目标相一致。四是业务筛选机制:把准市场定位,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注重发展以银行业为主体的独特核心业务。

(二)加强部门协调,减少政策损耗

在制定规章或政策时,人民银行、银监会应当事先协商,尤其是在可能涉及到对方职能或对方已有政策的时候,要加强沟通和磋商。这种沟通和磋商的程度取决于各自职能范围归属和现有规章政策的规定。政府通过以下方面积极发挥能动作用:一是继续为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财政支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为农业发展提供广泛的资金支持。二是为许多偏远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适当剥离一部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减轻农村金融机构的财务负担。三是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利息补贴等,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贷款。四是政府主导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避免农业发展大幅波动,维护广大农民利益。

(三)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设立标准

新政试点过程中,对于农村金融市场,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机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各种金融机构机制健全、职能明确、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运行机制。银监会可以在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方面,进一步放宽要求,在保证专业性的前提下更多引入供给方,为农村金融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在单一自然人及单一其他非银行企业法人持股比例上,可以适当调高其比例,保证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对于非正规金融来说,政府应通过对其管理引导来解决正式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农村非正规金融能够有效弥补农村融资缺口,解决农村地区资金供求矛盾。

(四)创新信贷方式,化解金融风险

上一篇:写秋景作文下一篇:竞聘演讲稿新颖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