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体制改革探析

2024-05-05

经济学体制改革探析(精选十篇)

经济学体制改革探析 篇1

一、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思想为指导

树立开放的教材观和课程资源观。把统一要求与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结合起来, 制订教学计划要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如:教师在给学生指定教材的同时, 也要给专业学生推荐参考书目、专业权威杂志及学习网站, 以便于学生将有限的课堂资源与无限的课外学习资源结合起来, 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依托教材, 但不能照本宣科, 需尽量引入学科的前沿动态, 并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教材由“死”变“活”, 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

树立人性化的师生观, 积极开展交互式的教学。“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这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教师应把教学看作是环境的创造, 是“知识传授+思想情感交流+智慧能力的培养+个性塑造”的过程。教师作为互动式教学环境创造的主体需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和积极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亲和力, 教师要善于使用友善的微笑和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

二、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

首先, 按照“三化”原则, 实现课程资源的最优配置。一是市场化。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需求, 在课程的设置上体现社会的需求性。对那些不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课程进行适当删减, 新增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 对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大纲进行及时调整。二是全程化。把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相对地划分为基础理论学习阶段、专业的实践认知阶段和专业的实践训练阶段, 并在教学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得以充分体现。三是融合化。为拓展理论专业基础, 注重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 转变学科间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为学科融合式的教学模式, 形成“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对经济学专业开设了经济法课程, 在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到具体的经济活动来讲, 经济法中的金融法就可以很好地与金融学结合起来做单元或专题讲授, 学生非常欢迎。

其次, 通过实验室建设和网络资源平台的搭建, 建立岗位技能与核心课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经济学专业课程的教学, 要注重培养既动手又动脑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 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 补充一些教学软件、教学设备, 培养一批实验岗教师, 建立起经济学实验室和搭建起一个网络资源平台, 着重进行岗位技能的培养, 强化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最后, 在实践中挖掘提炼新的“课程资源”, 达到对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高校经济学课程教学应与本区域的经济领域结成双向互动的“战略伙伴关系”, 吸取来自社会经济行业的实践经验, 加强对理论学习的理解, 并在实践中挖掘提炼新的“课程资源”, 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营造并依托多方位、现代化的教学环境

(一) 抓好环境模拟场所的培育

首先, 仿真企业环境。要争取社会为学校提供仿真企业的业务处理环境。环境的设计和各个实验流程的设计应使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一个仿佛接近或置身于企业的实际环境中的感觉, 有利于学生主动去思考、规划自己的学习过程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其次, 模拟职能岗位。在局域网完备的环境下, 可以由不同的学生模拟企业中的不同岗位, 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责、权、利, 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使学生熟悉系统的功能, 明晰不同类型业务的处理流程, 真实模拟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运行过程。最后, 仿真企业流程。在仿真企业环境中, 以企业业务流程为连接线, 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以系统性的经济业务实践来深化理论, 体会到自己在流程中的岗位和职责, 体会到企业的运作模式。这些模拟环境的培育和运用, 对经济学专业课程的教学非常的适用, 尤其是对于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证券投资、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 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 抓好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的培育

要充分利用地缘及政策优势, 争取政府支持, 建立模拟、仿真、全真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并与之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如:可以利用校办产业中的一部分开放式的作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 也可以通过学校联系一批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假期的专业实习, 并与之保持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形成校外的挂牌教学实践基地。

(三) 寓教于乐, 抓好学生课外活动环境的培育

一方面通过构建师生交流的网站, 来拓展有限的课内教学交流环境, 搭建师生课外互动的平台;一方面通过教师支持、参与、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如第二课堂、热点访谈、假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业活动, 凝聚全体师生力量形成多样化的有经济学专业特色的品牌活动。这不仅是对有限的课堂教学环境的一种最好的延伸, 并且也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呆板性、枯燥性, 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四、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

(一) 实现教学形式的“四个转变”

一是模拟型向实战型转变, 从现实运用中提取素材, 直接与市场接轨;二是限制型向自主型转变, 经济学课程应建立以综合技术为导向的符合现代经济要求的人才培养课程观,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精神;三是验证型向创造型转变, 验证型实践在于求证“已知”, 创造型实践教学应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 强调创造型课程的实践教学。四是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

(二)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是体验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 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一方面, 教师勇于创新, 在教学和科研中引入并不断融合实践的方法, 增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另一方面,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使学生在各个思维模式中展现知识的面貌, 拓宽、活跃创新思维。

二是启发式教学:教师授课应从单向式的演讲式教学改变成以学生讨论为主的双向互动性教学。引导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由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 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努力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探究而掌握科学的方法,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是项目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 解决在项目中遇到困难的方式,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特别适用于经济学专业中的项目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现代企业管理等课程。

四是案例教学:以案例为载体进行探讨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增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在《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管理的四项职能比较抽象, 如果辅之以具体案例就会形象生动得多, 为此笔者采用了“赢在中国”的商业实战的视频案例进行教学, 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方式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抽象问题的理解能力。

(三)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一要强化经济学专业学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观念、技术和应用三个方面强化经济专业学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以科学的态度为提出的问题制订相应的目标, 并从多角度或多方面激发学生为达到该目标而努力探索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二要该在经济学专业教学活动中系统和自然地融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思维, 以信息技术为平台, 专业化软件为工具, 借助严密的教学体系设计, 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滕爱玲.本科教学如何应对“大众化”[J].理工高教研究, 2004 (1) :31-33.

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探析论文 篇2

1引言

区域经济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种应用性决定了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同时还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然而,就当前区域经济学教学来看,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机械式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来开展教学,以至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基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济学体制改革探析 篇3

[关键词]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平(1969-),男,陕西府谷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基础理论。(陕西西安7101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39-02

经济学是一门无论做大事或小事的人都需要懂得一点的学问,无论你是鲜衣华盖之辈,还是引车贩浆之人,经济学都与你息息相关,事实上早已成为一门显学,她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学习经济学已经成为每一个现代人读懂社会、睿智生存的必备条件。“经济学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该门课程的发展长期专业化的特点,造成分析数学化、理论术语繁多、体系派别庞杂,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兴趣,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对该门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全面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高职高专教育的理论教学要本着“理论够用,实用为主”的原则,经济学作为“经世济民”之显学则更应如此。经济学讲授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及密切接触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把学生关注的、疑惑的问题和现象作为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交流、体会与总结,笔者以为,“经济学基础”教学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大类专题进行讲解:

1.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规律。这部分内容主要为学生讲解商品、货币与价值规律;供给与需求规律;市场与竞争规律;国民收入、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金融与贸易,投资与理财;生产者(厂商)、成本与利润理论;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及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博弈论等。

2.投资创业中的经济学。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什么是理性投资,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如何储蓄?怎样做一个精明的投资家?当下投资收藏首选什么(字画、邮票、钱币、古董及其他)?开店的市场分析怎么做?经营店铺的策略是什么?最佳的投资组合是怎样的?基金与债券如何购买等。

3.消费中的经济学。这部分讲解的主要内容是:讨价还价的技巧有哪些?如何把握商品最佳的购买时机?货比三家比什么?折扣狂潮里商家有什么隐藏秘密?买车买房还是租车租房?如何培养买东西的能力?如何做个理性的消费者等。

4.教育中的经济学。在这部分内容的讲授过程中,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白教育投资是物有所值的,要让学生明白教育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要让学生拿自身的教育投资与产出进行比较,尽量节约开支,缩小自身教育成本,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要让学生树立起知识技能可以使自我价值增值的观念、执著与勤奋造就成功的观念。

5.职场中的经济学。这部分主要讲解学生首先要理性地看待就业难的问题,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因此很难保证使每个大学生都有一个“精英”岗位,这是由供需条件造成的,而要想找理想的岗位自然要出类拔萃。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道理。具体会讲跳槽的合理性分析;职场里的成功秘诀;职场中的合作共赢等。

6.管理中的经济学。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如何做一个科学的管理者使管理出效益。具体讲解内容包括:高效管理中的经济激励手段;如何让企业成本最小化;企业与员工的共赢之道;管理中各人群之间的利益如何考量;管理者预期;工作人员绩效的科学化考核等。

7.人际关系中的经济学。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解的是从经济学的视角下透析人际关系,为正确稳妥地处理人际关系提供帮助。具体讲解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就是资源;人际关系的投资;人际关系的选择学问;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博弈;该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与朋友分担风险与快乐等。

8.恋爱婚姻中的经济学。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从经济学视角透析当今市场经济化浪潮席卷下的恋爱婚姻关系。教会学生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婚姻关系,如何降低恋爱婚姻的成本和风险,在恋爱和婚前如何作出理性的分析和理性的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9.家庭中的经济学。这部分内容的讲授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家庭是要用心经营的,要用经济学的思维和方法去经营家庭,经营家庭就是经营幸福,只有“齐家”才能“治国”的这些道理。具体讲解内容包括:由谁来当家里的财政部长;怎样当好一家之长;家庭里如何理财;如何尽赡养父母的义务与责任等。

10.中国传统经济学思想。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增强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与学习程度,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感。这部分具体内容主要讲授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积淀下来的经典经济学思想、经济学典故、经济学寓言及成语里的经济学原理。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采用适合的相应的教學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多年来的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如下教学手段与方法:

1.精心设计,导入课程。用一个个疑问导入要学习的新课,或者讲一个经典的小故事进行经济学的分析。这样有利于抓住学生思维的神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也就是“愉快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通过故事尽量在课堂上来营造或创造出热烈而愉快的课堂气氛。比如,在讲市场需求这一节内容时,就给他们讲向和尚卖梳子的故事,和尚没有头发怎么会买梳子呢?给他们留个悬念,然后把课程导入。

2.现实生活,融入课程。比如,在讲“竞争”这一节时,笔者引用了现实生活中的两个事件。一个讲到:沙丁鱼是欧洲人非常喜欢的一道菜,但是沙丁鱼在运输中常会因为懒得动而缺氧死去,在他们的餐桌上很难见到新鲜的沙丁鱼。然而这种情况却因一位鱼商的意外发现而改变了。有一次他把鲶鱼与沙丁鱼放在一起运输,因鲶鱼好动而使沙丁鱼也因恐惧而游动起来,到了岸上沙丁鱼仍然狂蹦乱跳,活力大增,通过这种竞争的方法使人们吃到了活沙丁鱼。另一个讲到:目前有些学校为了进行分层次教学,将学生分成快班、慢班,这很不科学。因为慢班里的学生没有了竞争的参照物,导致大家的学习都平平常常,没有彼此的竞争都自甘落后,成绩都将下降。若不分快慢班,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有上中下的层次,大家相互竞争,不甘落后,在这种效应下,所有学生的成绩普遍得到了提高。

3.运用辩论,激活气氛。经济活动中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是随机的,永远没有一个人在事先可以精准地判断某种经济活动的精确结果。因此,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某种经济现象就会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房价在某一个阶段,未来的半年或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是会涨、不涨还是会降?在节假日各大商场均打出折价、发代金券等促销方式,这时购物到底是实惠还是不实惠?让同学们就这些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这样既理解了原理,又使同学们的思维与口才得到了锻炼提高。

4.角色扮演,走进课堂。比如,在讲恋爱中的经济学这节内容时,就动员同学们自愿大胆地坦陈各自的择友观点,类似于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栏目那样,讲出自己心中的那一位理想形象,同时把自身的经历、内心及各种兴趣爱好介绍给同学们。这样通过现实的讲解,不仅让同学们真正了解了你自己,同时也让你了解了别人心中的选择标准。这样就降低了恋爱的风险,减少了痛苦与烦恼,起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5.实地考察,体验生活。比如,在讲到创业投资这一节内容,关于开店的选址进行分析时,笔者把学生们带到西安市钟楼繁华地段的麦当劳店去。离麦当劳店不远处就有一家肯德基店,同学们当时对其不解,后来发现国美、苏宁、大中等三大连锁家电都相隔不远。一般认为经营品种类似的店聚合开在一起就存在着竞争。然而商家的观点是聚合经营能够聚集人气,形成“马太效应”,从而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进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分散经营使企业无法获得与其他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从而市场风险明显增大,导致利润下降。实地考察让学生理解到,聚合选址一方面能体现“一站式”消费,为消费者建立起良好的购物基础;另一方面又能促使商家不断进行自身调整,突出个性,在通过竞争提升自己的同时让普通消费者受益。

6.精选案例,深化内容。例如,在讲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列举讨论上学期间上网玩游戏、谈恋爱、喝酒、玩牌的机会成本,让学生对机会成本有一个最直接的感性理解。在讲商品的均衡价值及其决定时,又列举了房价波动和家电产品价格波动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列举中学课文“多收了三五斗”,让学生回味理解“粮贱伤农”的道理,理解国家出台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的背景。案例教学一定要注意防范案例陈旧和案例不符合现实实际的问题,另外要注意案例的选择难易要适中。案例不是举例,案例是带有师生共同分析的,通过案例的分析要让学生懂得和掌握某些经济学理论,在案例教学课后一定要做好教学的总结工作。

7.新闻电讯,丰富课程。在懂得一些经济学概念和原理之后就要对所处时代的经济现象加以分析、判断和准确把握经济形势的发展走向。结合实际要新、要直观,要经常看《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及其他地方的经济生活类报刊、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以及央视的《经济半小时》《对话》节目。老师可以在看后提取精华给学生讲解,也可以将节目录制下来交由学生看,提高学生对经济生活现象的观察、分析与处理能力。

8.媒体教学,优化效果。我们一定要下大工夫制作好PPT课件,否则所谓的PPT就成了“骗骗他”了。制作课件要图文精美,用图形图像配以精彩的动画与音响,造就出一种形象、直观、活泼的教学场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口、眼、耳、手、脑,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扫除学习的盲目性。PPT课件内容一定要丰富新颖,切合当下的实际,信息量要大。在应用课件讲解时,一定要注意同时准备讲课用的教案,这样才能相辅相成。在运用课件讲课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一定不能变。不能用课件代替教师的讲授,否则是教师懒惰的一种表现。在制作PPT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课件从内容与形式上要及时更新,课件的设计也要体现启发性,要留有恰当的“存疑”与“留白”,以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脑的习惯。设计课件时,还要注意有激励的设计,要注意把党的教育宗旨贯穿在课件设计当中,课件在每次教学结束后要进行一次总结反馈,根据学生上课时的眼神与表情,对课后的课件设计进行修改。课件还应该注意互动式的设计,在设计课件时要考虑采用参与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讨论、思考,使教学双方有时间思考问题、有空间展开讨论,又可在形象的图片上遐想。

9.网络技术,推进教学。老师告知学生电子邮箱和QQ号,让师生间互发邮件和在QQ群里相互讨论问题,既可以密切师生之间的友情,又可以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还可以开通自己的博客,并在博客上传课程资料,定期更新博客内容。比如,把经济学讨论题上传到QQ群里,在群里及时发布信息以供大家讨论,可以根据经济学教学内容,创建不同主题的群讨论组让学生参与,邀请学生加入多人对话,展开围绕主题的讨论。另外,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单独辅导,利用群聊、群邮件、公告等为学生答疑解难、传输和共享教学资源、上传下发作业等;利用QQ个人空间建立学生个人学习的电子档案,展示自我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观点、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凝聚更多人的智慧,以达到更高的学术层次,同时还可以在网络里开展师生交流,促进网络教学的情感互动,对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0.考核改革,保证教学。改进考核方式,突出能力的考核,考核应该基于系统的复习、巩固,提高已学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最高形式,有侧学、促学和导学的三大功能。考核应以教学大纲的规定为准绳,以能力为重点,以应用为目的,考核的内容一定是将来要应用的内容,也是平常学习中重点强调必须掌握的内容,考试的内容和指导思想在开学一个月以后就应向学生予以阐明,使同学们及早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到基本知识和实际能力的提高上来。笔者认为,在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时,要把握如下原则:考试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要检测学生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学生动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比重占到整个考核的较大的比重;考核的时间也可以适当进行灵活的调整,不一定要放在期末该门课程结束时,应该侧重于平时的考核,可以放在课堂上进行随时抽查个别同学进行考试,还可以在课外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当前的经济热点问题结合已学的经济学原理加以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可以畅说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大力鼓励学生这样做,并经常在课堂上留出供同学们相互交流的机会,将考核的结果计入总分。总之,考核是整个经济学过程中的特殊的、最高的一个关键教学环节,只有发挥好这个指挥棒的作用,整个“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实现,从而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就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戴明.经济学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朱广平.经济学一本通[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3]张勇.厉以宁教授讲故事[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经济学体制改革探析 篇4

我国高校财经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 但学生在这些课程 (包括微观、宏观和国际经济学等) 的学习过程中, 只接触到了教材编者为学生展现的本专业课程的一些“知识片段”[1]P1, 从这些片段中, 学生不知道经济理论产生的过程, 事实上对经济学理论无法形成系统的认识。因此,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通过专门的课程来了解经济理论如何产生、演变和发展。应当说, 研究结论往往不能限于理论本身的推理或演绎, 更需要通过理论学说史的系统考察来完善。

《经济学说史》的核心是研究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 以及存在的问题, 等等。如考察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何人采用何种方法, 思考或研究经济问题, 在此基础上逐步蕴积而成的经济思想、概念、学说, 乃至理论和规律, 等等。再就是介绍经济学诸学科的创立、分布、演进及主要研究对象、领域及研究群体、科研组织, 还要考察影响人们进行经济思维、研究、活动以至于决策的社会经济状况、思想文化特征、政治制度背景等因素。总而言之是阐释经济理论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在经济学尚未成为独立学科的时代, 则主要考察人们如何进行经济思维, 对经济事物形成怎样的认识, 以及思想主张, 等等。

《经济学说史》研究内容也非常丰富。自古希腊罗马时期起至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的新发展止, 时间跨度很长, 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和经济派别的主要经济思想和观点为主要学习内容。其中包括西方早期经济思想、重商主义学派、重农主义学派、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空想社会主义学派、庸俗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边际效用派、新古典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派、货币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多个不同的经济学派, 内容极其丰富。同时, 《经济学说史》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各流派面对不同的历史背景, 相互继承和发展构成了系统性较强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现状分析

(一) 教材选用。

《经济学说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国内各大学的经济学专业都有开设此课程, 因而教材很多。目前采用较多的主要有姚开建主编的《经济学说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以下简称“人大版”) 和尹伯成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以下简称“复旦版”) 。其中人大版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内容系统, 细节充实, 并且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人大经济学院在经济学教材编写方面的权威性, 影响了几代经济学子。很多首开经济学课程的院系多采用此版本。但这本教材内容体系过于庞杂, 纲领性不强, 课时安排较少的院系只能在教学中作适当调整。复旦版的教材观点新颖、体例清晰, 其中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进行了理论反思, 但对于本科阶段的经济专业学生来讲, 教材内容过深, 不易理解和学习。综上, 对于《经济学说史》这门课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教材体系庞大而课时安排普遍较少;二是教材编者的主观认识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一经济学说的客观理解和接受。

(二) 教学内容。

因教学内容多、体系庞大, 学生在学习教材时也会感到内容多, 学习困难, 产生畏难心理。客观上讲, 本门课程教材多厚达四五百页, 内容有三十四章之多, 多数院系仅安排54课时, 这给教师授课带来了不少问题。首先, 课时少, 教学内容多, 在授课中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来完整、详细地讲授教材内容, 这给教师备课提了较高要求。其次, 《经济学说史》是一门介绍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体制下, 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各位经济学家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 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提出的各种不同的经济学说和理论, 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如何把理论性和实践结合起来, 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经济理论, 能够让学生既理解课程内容, 形成正确认知而不教条理解, 又激发学习的热情, 这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最后, 《经济学说史》亦是一门介绍经济理论发展的课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不同经济学家的不同经济学说并不困难, 难点在于如何能让学生把握经济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 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认识。从学生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结果来看, 这三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学生学习情况。

从学生背景来看, 经济学专业多为文理科学生兼收, 根据学生素质和学习基础, 学习《经济学说史》课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经济学说史》课程的学习需要多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如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高等数学等学科。例如根据教材体系, 这门课程实际着重介绍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过程, 因而课程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对欧洲中古时期的历史必须有一定了解。从实际授课来讲, 对理科生而言, 历史学恰好是他们欠缺的部分。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主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介绍相关知识背景, 这对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提出了要求。而文科生对数理经济学派的相关理论又难以理解。第二, 学生在学习《经济学说史》课程之前, 已经系统学习过西方经济学 (分为微观、宏观两部分) 、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 这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必备基础。然而从上课情况来看, 学生的西方经济学基础和高数基础不够扎实, 往往在经济理论推理过程中要停顿下来了解相关基础知识, 这严重限制了学生对本门知识的理解。第三, 经济学经过数百年发展, 如今分支众多、学派林立。特别是进入20世纪之后, 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与许多学科交叉的庞大的学科体系, 要想全面了解经济学说的发展, 仅靠教师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过多, 学习困难。

三、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一)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式教学是指学生与教师平等探讨问题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设问、提问,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的能力, 适合于和学生已有知识关联性较大的内容。比如在讲到边际效用学派时, 可以让学生思考价值的形成与人的心理有什么样的关系, 人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与人需求的大小及事物的稀有性之间的关联, 并从自身考虑, 是否也存在这种心理。以这种启发式的提问, 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思考、分析问题, 从而理解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家们为何会提出效用决定价值这一命题。

(二) 把经济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经济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既便于理解书中的基本概念, 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理论联系实际要与时俱进。例如在讲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时, 可以让学生思考:现实中的国际间贸易是如何发生的?按照绝对优势论, 没有资源禀赋的国家无法参与国际贸易, 但事实是否如此?通过这种方式, 让学生把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了解经济理论提出、形成过程的热情, 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用经济学家构建经济理论体系的方法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经济学家的理论体系的构建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 对学生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很有帮助。但这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略。经济学家逻辑框架非常严谨, 思维独特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这对学生们以后科学思考经济问题大有裨益, 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将以前学习的知识片段联系起来, 了解其所学经济学知识的来源。

(四) 借助影像资料。

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 不仅在于了解经济学说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理论构建的逻辑过程, 而且在于要让学生了解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本科阶段的学生, 应增加其对经济理论的感性认识。基于这一点考虑, 主讲教师应给学生延展、搜集书本外的学习资料, 如一些优秀的影像资料, 将20世纪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本世纪经济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起来, 为学生展现一幅生动逼真的经济画卷, 让学生将课堂所学书本知识与人类经历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门课程内容, 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学不仅是书本上的一纸理论, 而且是真正贴近生活, 实用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 以及对人类经济活动本身的思考。

摘要:《经济学说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其理论性强、系统性强、内容时间跨度大。本文根据课程特点、选用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以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鉴经济学家构建经济理论体系的过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及通过对书本以外学习资源的介绍和辅导引发学生对经济规律的主动探索。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经济学说史》,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经济学体制改革探析 篇5

摘要: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型办学模式,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已然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缓解了高等教育严重供需不足的矛盾。当前,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多结合市场需求,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由于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生源、专业及培养目标上有其特殊性,不同于普通公办高等学校的法学专业学生,因此,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方法上也应当有所差别。由于经济法课程体系多以法学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而设计,这给经管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专业性问题。因此只有在全面分析民办高校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才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从而实现经济法教学的实效性,达到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

一、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的特征

(一)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的办学定位是高校开展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人才类型的培养目标包括学术型及应用型(含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根据社会需求、民办本科高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及生源(三本学生)实际,民办本科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定位为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层面,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多样化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 当今社会不仅需要拔尖的研究型创新人才, 更需要大量的一线应用型创新人才, 所以, 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和对科学家的培养同样重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能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重任和孕育未来创新型大学的希望。第一,多元化的灵活的办学机制, 面向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专业设置,有利于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实现与公办院校人才培养的差异性。民办高校所设置的专业都是在就业市场上非常热门的专业,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随时改变各专业招生人数的比例。第二,某些名牌民办高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甚至领先一步,在经济发达和对技术型人才需求度高的地区,设立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为学生联系就业、找工作,将学校的办学和管理真正转到以就业为导向。

(二)培养对象的特殊性——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意识的缺乏

经济管理类学生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虽然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已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设置为公共基础课,并在大一阶段开设,但对学生法律基础的构建作用甚微。原因主要在于,该课程在结构安排上内容侧重于思想道德修养,其定位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建设,而非法制教育。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为例,全书共分为八章,前六章均为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第七章为构建法治社会,第八章为基本法律制度。庞大的法律体系仅安排为一个章节,几十页内容,对学生法律基础的构建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缺乏法律基础理 论及民事相关制度等基本知识,经济法的学习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三)教育者的特殊性——多为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

我国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大都是从聘请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和聘任公办高校的在职教师兼课开始起步的。经过20余年的努力,我国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已经走上了一条以兼职为主体、以专职为主导、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发展道路。当前的专职教师除了公办院校的退休教师和从公办院校转制的教师(这些教师往往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和10年以上教龄)之外,更多的是近几年新加入的中、青年教师。由于普遍学历较高,绝大多数为研究生以上学历,且多为法学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便于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深入分析;又由于与学生年龄上的差距较小,极易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堂气氛往往较为活跃。

二、民办高校经济法教学法现状分析

(一)课程体系安排不合理,内容繁杂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课时一般设置的都比较少(多为36或54课时),但需要学习的经济法律、法规却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金融法、财政税收法、证券法等等,内容非常繁杂。又由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法律,对很多基本的法律概念与法律制度不了解,如法人制度、物权、债权、民事法律行为、诉讼时效等,这样就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真正理解和掌握各种具体的、单行的经济法规,无法满足与专业相关的经济法讲授,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

经济管理类专业很多,如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当前的经济法教学模式并未对不同的专业予以区分,一概使用同一本教材,由同一个教师授课。内容上的千篇一律,无法和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很好地配合,从而形成良好的课程体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共同的专业知识背景,缺乏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案例辅助教学,导致经济法课程与专业的融合度不高,使得学生在心态上习惯于将经济法当作非专业课对待,忽视其重要地位。

(三)理论知识较多,教学过程枯燥

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学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范等理论知识较多,但课时较少,在讲解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后,没有时间辅以足够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学生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动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妨碍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型、创新型为主,不同于普通公办高等学校的“精英教育”理念,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与其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模式,而民办高校由于其起步较晚,普遍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的条件,眼高手低,目标与方法不统一,教师和学生也缺乏实践教学的观念,导致模拟法庭,法律宣传,实地调研等实践教学方式很难开展。

三、民办高校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

(一)结合民办院校特色,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经济法教学方法体系

1、增加课时量,以72 课时为宜。现行经济法教材内容一般包括十余章,每章约有4—8 节内容,将现行36 课时或54 课时平均到各章节,相应授课时间难以满足对各章节的教学需要。因此,应增加课时量,这样才能深入讲授经济法重点内容,便于学生吸收。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会计专业为例,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注意引入会计法等相关内容,与会计专业相关考试相衔接。

(二)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建立跨专业、复合型师资队伍

单纯具备法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了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各专业经济法教师最好能够固定化。经济法教师应不断学习与所授学生相关专业的知识,具备与学生共同的专业背景。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经济法教师应熟悉旅游法规,导游基础等,在课堂上大量引用旅游专业的相关案例,提高学生的重视度,激发其学习热情。建立一支跨专业、复合型的师资队伍,使经济法课程能够与专业高度融合。

(三)改进现有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

对民办高校经管类学生的经济法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讲授为主的“一言堂”式教学模式。首先,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室、教学光碟等现代教学资源,增加教学的新鲜感,避免学生的“审美疲劳”。其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聘请执业律师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学生到法院参加公开审理案件的旁听,这样能够让法律事务灵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四)积极引入案例教学,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中国社会经济统计制度改革路径探析 篇6

关键词:统计制度;现状;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2402

1我国统计制度现状

1.1普查与抽查对象重叠,导致资源浪费

全面统计调查和地方各项普查工作以及抽样调查同时进行,导致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空耗。普查数据虽然准确,但历时时间长,动用人员太多,花费资金巨大,此种方法不能很好的体现出迅速、快捷、方便的特点。抽样调查虽然具有迅速、快捷、方便的特点,但由于技术不能过关,加上实际环境的复杂多样,经常产生代表性差等缺陷因素,在统计实践中为了弥补二者的缺陷就有了一种全面统计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局面,但结果却产生了同一指标不同数据的现象。

1.2传统体制的束缚导致统计职能的缺失

统计部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政府行为及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计划,但受到传统体制方面的影响,统计部门无形中受到政府领导意志的束缚,独立开展工作时客观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左右。因此统计数据有待商榷,数据所代表的意义有双重身份,无形中造成社会对统计认同差,统计部门处于尴尬局面,削弱了统计的固有职能。

1.3统计指标体系适应性不强,部门间不平衡

目前工农业生产领域的统计指标较为完整,但流通、分配、消费、投资、价格等领域的统计指标不健全或不规范。统计指标仍以物质生产领域统计为主,服务业统计薄弱(有些省虽然建立了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也仅仅停留在搜集部分企业财务资料方面,但还不能完整地反映服务业的总体状况。)。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专业统计与专业统计之间,指标都难以配套使用。统计指标项目(内容)看似面面俱到,但统计数据专业矛盾、条块分割、信息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许多指标形同虚设,另一方面许多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领域、新事物没有统一、科学、规范的指标项目和指标解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滞后,无法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现状。

2原因分析

2.1经济体制变化与统计制度方法的矛盾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机制是政府直接经营,并统一盈亏的集权式机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型的经营机制。根据政企分开的原则,己不再行使政府赋予的综合统计管理职能。另外,分专业实施的统计报表制度不适应企业经营方向多元化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不适应经济组织形式多元化的需要。

2.2统计体制改革滞后

我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受到统计体制的制约。全面调查、全面报表和层层上报的调查方法体系是与计划经济下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相匹配的。而在当前的统计体制下,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受到了制约,尤其是调查方法的实施没能得到预想的效果,抽样调查在现有统计体制下没能达到采集数据的科学性。2005年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启动,但是要彻底解决困扰我国统计数字准确性问题的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继续深化统计体制改革,同时进行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

2.3抽样调查与政府分级管理的矛盾

抽样调查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调查方案的设计到样本的选取、数据的处理都要求科学、系统。而目前抽样调查往往肩负着多极的指令,数据使用不合理。其根源在于它与我国现行政府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其症结就在于政府管理需要层层出统计数据,分行业统计数据,统计机构除了搞层层抽样,分行业抽样之外别无良策,结果造成耗费巨大,数据的相接也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3我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路径

3.1观念上应该以国民经济发展为基础

统计的作用在于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查研究进而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导航的作用。各个行业的统计是按照国民经济的某一个方面做出的描述和计算,是国民经济总核算的资料来源。由此可见,国民经济核算在统计调查制度的中心地位是十分明确的。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时候,必须全面、准确、及时地调查、整理与上报全社会各行业的资料。最终的目的是反映并监测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社会发展趋向。

3.2建立以“目录抽样法”为主体的调查方法体系

目录抽样法是以随机抽样为原则,在基本单位中实行等距抽样。因其随机性强,将人为的干扰因素降到较低程度,因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普查可以取得全面、详细的国情国力资料。而通过目录抽样方法,可以取得日常的主要的或监控性的统计数据。目录抽样方法是在现有统计体制下实行抽样调查的较好的抽样方式,在实施原则上和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确定合理的规模界限,确保规模以上的企业能覆盖经济总量的绝大部分,反映经济发展趋势;确保规模以下企业占企业数的多数,减轻企业和基层统计部门负担。另外,要整合多种调查方法,综合运用,弥补抽样调查的不足。

3.3利用网络资源,健全统计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作为统计的手段为统计制度方法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目前,信息化网络体系也己初步形成。但是,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要提高层次,必须做好二者的结合,将两者统一纳入到统计改革的大局中通盘考虑,系统设计。如企业的联网直报(工业、房地产)应作为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改革规划中,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而不应独立于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规划或信息化建设之外,仅作为专业统计工作组织实施。另外,可以尝试利用网络调查的方法。与传统的统计调查方式相比较,网上调查具有费用较为低廉、组织较为简单、传播速度更快、质量更高等特点,优势十分明显。在统计调查手段和方式、统计调查数据采集、处理、信息发布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3.4逐步改革薄弱专业的统计制度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统计制度存在着产业间不平衡的问题:统计指标仍以物质生产领域统计为主,劳动、投资、服务业统计薄弱。应该扩大劳动动统计综合范围,由现在的国有与城镇集体扩大到全社会,主要增加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统计内容;改造投资统计制度,简化现行投资统计指标,调整原有统计分组,使其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规范农村投资统计范围和内容,使全社会投资统计趋于规范、合理。结合第三产业普查和劳动统计的扩大范围,改革和完善服务业统计,明确专业分工和部门职责,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着实的基础统计资料。

4结束语

我国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余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我们的理想模式与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现行的统计制度方法在实施中遇到了不容忽视的挑战。针对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薄弱环节,着眼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着眼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突破现有制度体系的束缚,统一规划,科学设计,突出重点,是我们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中.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必须结合实际[J].中国统计,2005,(9):1112.

[2]张继良.统计体制非改不可[J].中国统计,2004,(10):1011.

[3]李宝卿.关于架构现代统计体系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3,(10):810.

经济学体制改革探析 篇7

西方经济学, 尤其是其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实际上是一门市场经济学, 是对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它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较为有效的方法体系, 因而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和经济现象, 为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管理提供思路。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经济学被大规模引入我国。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 开设这门课程对于普及市场经济学的知识, 改变学生的经济学知识结构, 提高我国经济学的整体水平, 推动我国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和经济研究的发展, 都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的教学有一种误区, 许多教师误认为越是原汁原味地讲授西方的经济学, 就越是与国际接轨, 越有价值。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 高校教师在讲授经济学课程时, 忽略了与本国现有实际相结合, 即本土化问题, 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简单照搬照抄照讲, 结果既没有达到“西为中用”的目的, 又影响了学生对经济学内涵的把握。

所谓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 就是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植根于我们的民族, 内在于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 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进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基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即主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实际, 采用符合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政治背景的分析案例, 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对经济学的内涵。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1. 精心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建设教学团队是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课程建设来说, 教学团队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只有建设了一个好的教学团队, 才能建设好的课程。一是选好团队带头人: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由学术带头人的教授担任, 负责对本团队对本团队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划, 绘制建设蓝图;二是组建好教学梯队:多年来, 西方经济学一直保持有6-8人稳定的教学团队, 团队教师学缘、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 大部分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团队主要成员一直从事西方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 开展正常的教学研究活动, 尤其针对团队青年教师较多的实际, 开展“传帮带”活动, 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提升团队教师教学能力, 并通过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的教学改革研究凝练教学研究方向, 凝聚教学队伍。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在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上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并于2009年获得了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2. 科研促进教学

团队教师以学生为本,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教研相结合, 致力于将科研和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按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思路, 团队教师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本土化上下功夫, 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加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并以科研促进教学, 即科研为西方经济学教学和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团队负责人及成员承担了自治区级以上经济学学科的科研项目十余项, 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机制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广西参与环北部湾经济圈经贸合作研究”、广西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东桑西移’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经济学学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促进了团队教师深入学习、领会西方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本土化的理论和实践前沿动态, 为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夯实了基础。

一是教学内容本土化。西方经济学是产生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 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背景和经济条件得出来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然而, 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没有国别和区域之分, 它是不同国度的众多经济学家智慧所创造所累积的人类共同思想财富。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是共同的,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变化融入不变之中, 以不变的共同的基本原理去应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和理论的万变。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机制的特殊性, 就要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与中国经济的实际相结合, 即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来介绍有关经济理论、概念, 并应用这些概念、理论分析中国经济的运行和政策趋势, 将教学内容本土化, 即在吸收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要考虑中国国情, 并运用于中国的经济实践。这样既丰富了经济学的教学内容, 使经济学具有时代感,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深深感受到经济学就在他们身边, 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的实际密切相关。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教学案例本土化研究和实践。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经济学理论的教学, 自然就应当较多地运用本土性、对学生具有认知亲切感的事例和数据。学生通过耳闻目睹的中国经济事例来理解经济学原理, 就会比用国外的案例更为具体和易于接受,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我们经济学讲授中的案例主要是从国外经济学教材中摘取的二手案例, 缺乏反映中国经济现实的案例, 更缺乏既有我国特色又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案例, 进而缺乏符合我国经济学教学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好像置身于国外, 很难把中国的现象与这些原理结合起来, 从而导致了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严重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因而,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 必须致力于案例本土化的研究, 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之中。

三是教学与科研本土化研究成果应用于人才培养过程。主要体现在课内与课外的教学上:课内教学中, 教师将自己的科学研究融入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指导学生如何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现实问题;课外教学中, 通过本科生导师制、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近年来, 经济学等相关专业学生申报并完成大学生科研项目8项, 获奖2人次, 本科生发表论文4篇, 大大促进了本科生的经济学学习和研究热情。

3. 打造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就是体现现代性、科学性、先进性, 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色, 并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优秀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最为经典、最为成熟的课程之一, 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和核心课程。鉴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 为推动课程教学质量提高, 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教学团队以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为主要目标, 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开展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 西方经济学系列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一是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即以“学用结合”的理念指导课程教学改革, 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理论思维能力, 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二是建立了较完备的课程教学资料, 统一修订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讲授、教学研究参考资料, 编写了教学案例、试题库、多媒体课件等;三是以现代技术支撑推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 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更加直观地表现一些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增加师生互动,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建立课程网站, 拓展了教学空间, 提高了教学效果;四是编写西方经济学主要课程教材, 在借鉴国际通用的初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和国内及校内已有教材的基础上, 吸取国内外教材的优点, 并将西方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本土化的研究成果固化到教材编写之中;五是以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团队教师主持开展的教改工程项目“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等教改课题研究, 既锻炼了师资队伍, 又有效地促进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 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04年和2005年,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别被评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2009年微观经济学获自治区精品课程, 2010年宏观经济学获校级精品课程。

4. 探索教学模式及方法手段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 表现为:从其产生的渊源上来看,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多数是从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从其内容上来看, 不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还是宏观部分, 都有着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 任何一个原理, 都针对着某一特定的实际的经济运行环节, 都需要在实践中找出其相关的案例来佐证, 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从其学习目的上来看, 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 经济学的教学必须是问题导向型的, 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来传授理论知识, 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给学生从实际出发来研究经济学的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经济学素养;从其教学手段来看,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理解, 提高教学效率。因此, 应该探索适合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手段。在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如采用案例教学方法, 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讨论, 做出判断和决策, 提高学生理解及运用经济学原理的能力。又如通过分组市场调查的方法, 使学生了解真实市场, 对各个市场的需求、供给、买者、卖者、价格决定、市场结构、主体决策有切身的感受, 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方福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9) :13-15

[2]张锦梅.浅论经济学教学应把握的“三个结合”[J].高等农业教育, 2005 (7) :62-64

[3]唐未兵.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论纲[J].生产力研究, 2008 (2) :4-5

法学本科经济法教学改革探析 篇8

一、法学本科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 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与大陆法系法学教育趋同,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法教学重视系统讲授经济法理论知识,培养的是研究型法学人才而非应用型法律人才。而事实是大多数的本科生毕业之后进入实务部门工作。他们普遍反映学校所学与实际工作的要求有距离。著名法学家付子堂教授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存在“两张皮”现象。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迫在眉睫。因此经济法的教学改革有利于转变观念,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2. 有利于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杨紫烜教授将经济法定义为“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经济法的保驾护航,同时又对经济法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经济法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更大的灵活性。作为新兴的法律部门,尽管经济法的独立性受到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法的教学内容非常庞杂,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但具备法律、经济等多学科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经济法的教学改革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推进必将有利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经济法教师队伍。

二、法学本科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法存在弊端

传统的经济法教学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司法实践能力。一方面,传统的经济法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以笔者所在法学院为例,经济法每周四学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保持一定的授课速度而无法兼顾学生的需求。单向灌输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抬头看课件低头做笔记。学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鲜有独立思考的锻炼。教师与学生都苦不堪言。另一方面传统的经济法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多侧重于经济法理论知识的系统讲授,鲜有涉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甚至在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改革的大背景下,考试成了经济法教学的指挥棒。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希望教师讲司法考试知识点,而法律院系为了追求考试通过率也要求教师围绕司法考试来授课。本来应该培养学生能力的经济法课堂沦为司法考试的培训班。学生即使通过了司法考试也难以胜任实际法务工作。

2. 师资队伍难以胜任经济法教学

如前所述,经济法是内容庞杂且与时俱进的跨学科部门法。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做到“授人以鱼且授人以渔”。教师不但要掌握系统的经济法、民商法等法律知识和有关的经济知识,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关注经济法的前沿热点问题,将最新的经济政策贯穿于教学中。遗憾的是经济法的授课老师大多达不到如此高的要求。笔者所在法学院的经济法教师均为国内知名法律院系毕业,但经济、金融、会计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如果不懂公司基本原理就讲不好公司法,不懂金融知识就讲不好金融法。并且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务工作经验,导致授课过于依赖教材和习题。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法学课程,既想教师没有接触实践,那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何谈起。

3. 单一的考核方式难以全面评价学生

传统的经济法考核方式是一考定终身。无论学生平时学的如何最后的期末考试尤为重要。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教师多在期末考试之前为学生划定考试范围或者重点。学生只需背笔记的内容或者标准答案就可以通过考试。试题的内容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查,客观题居多,难以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为了通过考试学生避免坚持自己的观点,以免与标准答案不一致。考试分数难以反映学生的思辨能力。笔者所在法学院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改革。经济法授课教师从平时考勤、课堂发言与表现、期末考试等多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状态。但由于学生人数多、课时有限等原因导致很难全面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法学本科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建议

1.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学本科经济法的教学应当运用包括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教育等多种教学方法。

模拟法庭是法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方式。Black’s Law Dictionary对模拟法庭的解释是在法学院举办的讨论模拟或假设案例的虚拟法庭。Merriam Webster Dictionary of Law对模拟法庭的解释是法律学生为受训而辩论虚拟案例的一种虚拟法庭。笔者所在法学院高度重视模拟法庭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法学院与法院合作每学期举行一期模拟法庭。模拟法庭的流程包括:(1)分配角色:参加模拟法庭的11位学生各自担任合议庭成员、书记员、原告及诉讼代理人、被告及诉讼代理人的角色。(2)选择和分析经济法案件:指导老师把关,学生准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经济法案件,并分析案情和争议焦点。(3)制作法律文书:学生根据各自角色,分别制作起诉状与答辩状及证据清单。(4)正式开庭。(5)法官与指导老师进行分析与点评。(6)庭后学生撰写心得,总结自己在模拟法庭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并作为获得实践学分的重要依据。

20世纪早期耶鲁大学法学院杰勒料·富兰克林教授组织了“法律诊所或诊疗所”,在免费为穷困人士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时为法学院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期出现的还有约翰·布拉德维在杜克大学和南卡罗莱那大学开设了“法律援助诊所”。在此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兴起了法律诊所教育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法律诊所教育倡导律师式思维,将学生置于律师的角色,教他们“Think like a lawyer”,同时也要学习谈判与团队合作。在法律、当事人利益及伦理道德等因素的冲击与权衡中学习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学生从乘客变成了驾驶员,从被动灌输转为主动学习。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北大、清华、中山大学等7所大学法学院先后开设法律诊所课程,在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是一门艺术,经济法的授课教师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首先必须提升自己。一方面授课教师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从事兼职律师工作、到法院挂职交流、担任仲裁员、参加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投身到司法实践中去。在实践中的经验可以成为经济法授课的宝贵素材。另一方面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放手,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

3. 考核方式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经济法课程的最后总成绩应当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一是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撰写、模拟法庭、法律诊所中的表现,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锻炼,平时成绩可以占最后总成绩的30%~40%。二是经济法的期末考试必须尽可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必修课,笔者所在法学院要求经济法的期末考试必须是闭卷考试。教师可以适当加大主观题的比例,通过论述、案例分析等题型考查学生的法律工作能力。

总之,本科经济法教学改革应当突破传统思维,在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与课程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以培养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谭洁.高等院校本科经济法教学改革新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1(9).

[2]杨成.论地方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改革[J].前沿,2012(2).

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对高等教育在量的发展和质的提高方面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 需要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同时, 广大学生和家长也希望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 特别是本科教育, 希望通过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 获得更强的就业能力和发展评价等的必备条件。这在客观上导致学生们会对学习成绩过分重视, 并进而诱发作弊动机的产生。近年来, 成绩优秀学生、学生干部加入作弊大军的现实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 必须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改变过于依赖考试评价学生的现状, 尝试将学生的日常表现、社会实践、参赛获奖等各方面因素, 纳入学生的评价考察体系, 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大学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并从另一个方面遏制学生作弊动机的产生。评定方式综合化:学机会。

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

由此,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再次成为高等教育界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而要提高教育质量, 则必须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内容, 也即高等学校必须则作弊现象就不可避免。同时, 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和尝试心理, 在自身功课不能达标的情况下, 一旦有其他同学作弊的先例, 就会刺激其同样产生作弊的动机, 而一旦某一次作弊得手, 这种动机就会不断蔓延, 作弊的现象必然越演愈烈。因此, 必须注重校园软环境建设, 加强学风管理,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严格考试纪律, 提倡人性化管理

作弊现象由动机转化为行动, 考场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 教学工作为中心, 其中, 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成为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

就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而言, 由于该课程是实践性、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 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统一, 因此, 就要改变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概念、原理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模式, 而要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讨论判例为主的案例教学法, 使弊时心情也是矛盾的, 不抓则违反监考纪律, 而抓学生就要受到严惩, 甚至可能毁掉一生[2]。大学毕竟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 而不是一个以处罚、惩戒为目的的场所。因此, 在严格考场纪律, 杜绝作弊产生的同时, 也要本着教育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 合理制定惩戒方法, 实现人性化管理。学校要制定相关的制度, 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不但给学生以知识也要给学生以思想, 教师的授课水平提高了, 学生感觉能从中受学生能亲身体验与主动学习, 特别是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学习, 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合作精神,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此外, 在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制度等方面也要加以改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 只有在正确认识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的基础上, 全面地改进经济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符合新要求的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

二、目前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笔者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 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1、专业不同但教学内容雷同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 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应该是不同的, 而在教学实际中,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却使用相同的教案, 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的差别, 这样就难以做到有的放矢, 也就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衔接的安排不合理

在讲授经济法课程时, 往往会涉及到一些法律基本概念, 因此, 在开设经济法课程前, 应先开设法律基础课程。但是, 法律基础课程一般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 而经济法课程一般在二年级上半学期开设, 这就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前后承继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3、教学方法欠灵活

目前, 由于教学对象人数较多, 教学时间紧迫等的因素, 在教授经济法课程时, 教师还是以单纯的讲授方式为主, 而经济法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 单纯的说教方式显然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因此, 在讲授经济法课程中, 应该改变讲授方式, 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主,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4、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多媒体教室数量少, 安排较紧张, 加上教师教学手段未能及时与时俱进, 因此, 在教学手段上往往还是以黑板教学为主, 这就使经济法课程教学显得更加枯燥乏味。

5、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

经济法课程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仅靠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学生的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难以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1、教学内容要因专业不同而异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 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 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 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例如对于市场营销和经贸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财会、税收等方面的法律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不断的修订教学内容, 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课程安排要合理

根据法律基础课程和经济法课程内容的前后承继性, 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程之后, 具体来说, 法律基础课程应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 而经济法课程则应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 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无所适从。

3、课堂教学要注重案例教学

针对经济法课程实用性较强的特点, 在教学方式上应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就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些典型案例,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必须掌握好三个关键环节:选好典型案例, 组织好讨论, 做好总结评论。案例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丰富生动, 而且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表达、争辩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 案例教学法能产生以下积极作用:

第一, 变革灌输式教学模式, 鼓励主动学习。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重教轻学”现象, 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给学生提供鲜活的背景材料, 并提出实际的问题, 要求学生从法律职业人的角度认识问题、考虑问题, 并在学习小组中交流对问题的认识, 教学的重点不是寻找某一确定的答案, 而是通过案例讨论和分析, 着重阐述基本原理, 同时更加注重认识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 也即注重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有挑战的问题和各种可能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得到激发, 为寻求答案, 学生将会主动分析法律上的争议点, 从而成为主动学习者。

第二, 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法律原理, 加速知识的内化。通过学生自己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加上老师画龙点睛式地引导和讲解, 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法学概念和法律规范, 对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更生动和更自主的认识。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这些认识的获得不是通过外在的灌输, 而是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而获得的体验, 因此其学习的有效性将大大加强, 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三, 增进师生交流, 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在案例教学模式下将不再是主讲人, 而将发言权更多地交到学生手中。在案例教学模式下, 平等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提供参考性意见, 但绝不是传统中的标准答案, 允许学生提出质疑, 进行论证, 共同的讨论、平等的交流取代枯燥的理论说教,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第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案例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学生可以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 结合所学的基本知识, 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就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采用课件方式, 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 变黑板教学为课件教学, 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 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 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 案例文字较多, 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 而采用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 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

5、对学生的考核应采用多种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 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 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 依据学生的作业和论文评定平时成绩。对于考核方式, 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 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闭卷考试, 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 扩大知识面;口试可以考察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和反应能力。

经济学体制改革探析 篇10

关键词:高职经济法,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内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 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 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 设置相关的教学案例,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讨论, 从而得到解决案例的方案, 最终达到掌握课本知识的目的, 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

经济法课程是高职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学生通过学习, 能从法律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 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而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规范繁多, 理论性强。正是因为经济法课程具有理论与实际操作并重的特点, 我们应该注重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枯燥死板的法律条文与实际经济生活中的法律问题相结合,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教学法在运用过程当中注重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它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而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进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合作学习。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生在探讨交流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宗旨, 将精心选取的案例带进教室, 通过案情展示, 启发式提问, 再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交流研讨, 提出问题解决方案。这一过程有助于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 扩大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 案例教学法, 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要想上好一堂案例讨论课, 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已具备的知识结构, 对案例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以达到教学效果。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考量。在运用案例进行教学中, 教师要对案例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熟练运用, 要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及时正确的点评, 要引导学生思维, 带动课堂气氛。因而案例教学的成功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案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不高

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 我发现, 经常出现教师讲得兴致昂扬, 但学生兴趣索然, 不积极参与。本该热烈讨论的课堂变成了一言堂的尴尬局面。这样一来, 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针对不同的法律内容, 学生的感兴趣程度也不一样。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合同法等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教学内容, 学生比较感兴趣, 参与案例讨论的兴致要高一些。但诸如公司法、金融法、企业法、专利法等内容, 则因离学生生活较远而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与热情大为减弱。

(二) 教师对案例教学课堂把握不到位

在案例教学的课堂当中, 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要对整个案例的进展, 课堂气氛把握控制到位。部分教师在案例讨论的过程当中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容易出现冷场, 或是讨论拖沓偏题的情况。而且由于长期以来受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有的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简单地采用讲授法, 本该师生互动的教学变成了教师独角戏的个人分析, 严重背离了案例教学的实质与精髓, 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调动起来, 其自我研修、合作探究、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

四、案例教学改革建议

(一) 精心选择教学案例

要想提起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 案例的选择要恰当。首先, 所选案例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 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 使他们有一种现实感和求知感。其次, 案例的选择上要注重时效性。教师要跟紧时代, 不断更换补充新案例, 最好涉及时下的热点问题。案例的来源渠道有很多, 教师可以从《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电视媒体上收集;可以从专业的法律网站上收集, 如中国法律信息网、中国民商法律网;还可以多多关注发生在校园里和校园周边地区的事件。再次, 教学案例应带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能融会贯通所学的相关法律, 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地加以学习并深入领会教材的重点知识。

(二) 运用多种案例教学模式

1. 案例导入法

将案例导入教学的方式有几种, 一是在讲新课前, 抛出案例, 引发学生思考, 这种方法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上要有一定的吸引力, 最好能让学生有讨论的空间。二是讲授过程中插入, 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重点、难点的掌握。三是讲授后运用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在此阶段, 教师选用的案例覆盖的知识点要全面些, 具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这个案例能将学生的所学知识梳理一遍, 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实践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正确选择案例导入的方式,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导入案例引发学生讨论时, 教师要注意有效组织课堂、调节课堂气氛。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若发现个别学生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 可以进行点名提问。对认真讨论的学生, 教师要用适当的语言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若学生在讨论时出现不同见解发生争论时, 教师不必马上给出答案, 而是抓住时机, 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大胆发言, 各抒己见, 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 课堂演讲法

课堂演讲法是将课堂交给学生。在学习法理相对浅显易懂的内容时, 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相关案例, 分组制作PPT, 推选代表上台来进行演讲。比如, 在讲《产品质量法》时, 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分组选取以往“3.15”的打假案例, 针对一项生产者、销售者的责任和义务为主题进行演讲, 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提问或进行辩论。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需要充分准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极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

3. 模拟实务法

模拟实务法是让学生扮演角色, 参与到案例当中去。例如, 在学完《企业法》后, 教师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 让学生分组, 选择感兴趣的创业模式。可以是开公司, 或是创办一家合伙企业。让学生在企业中各司其职, 撰写公司章程或是合伙协议, 准备申请材料。其他学生扮演工商局的工作人员, 评判小组成员所填写的文件以及章程、协议的合法性, 并对不合法的或不适当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在这期间, 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 对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很有好处。而且大家因为共同完成任务会给每个人带来一定的成就感,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4. 多媒体影像教学法

通过播放影像资料, 重现真实案例, 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案例。如在学习《商标法》时, 因为学生觉得这部法律离自己较远, 条条框框的法律条文学起来很枯燥, 没兴趣。我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了今日说法之“谁的太阳神”, 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案件情景里去了。在看完影像视频后, 要求学生谈感想, 聊收获, 学生表现得特别积极, 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孟丽君.经济法案例教学法形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20) .

[2]郑轶.经济法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外资, 2011 (2) .

[3]何锦前.给案例一点灵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8) .

[4]荣凤英.经济法课程改革探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4) .

上一篇:英文下一篇:学习习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