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课论文

2024-06-0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课论文(共6篇)

篇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课论文

研读毛泽东军事思想,感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对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及其在革命中的作用,对土地革命路线,对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与红军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对农村与战争环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科学阐述,成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此后,毛泽东深刻总结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吸收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党的建设思想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对指导中国革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实践 实际 经验 辩证 唯物

没有哪一种理论或哲学能够在现代世界史上留下如此深重的影响有如马克思主义,它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已经数十年,从根本上影响、决定和支配了十几亿人和好几代人的命运,并从而影响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就中国来说,它被中国引进、消化、吸收并中国化,它在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举足轻重的,本文将研读它在中国过去如何被毛泽东所消化、吸收、应用,鉴于所学知识,本文主要分析毛泽东从1928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的一些思想轨迹,对这段时间毛泽东的思想做一个阶段性的研读。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哲学

在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件,描述论证了农民武装割据的小块红色根据地为何在四周的白色政权包围中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状况和原因,并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概括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的作战方针,并以土地革命作为发动群众的根本基础。从而,游击战的长期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和土地革命,成为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毛泽东首先是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战略策略家,不断在战争中战胜敌人而获有威信和地位的。由于对中国国情——分散的小生产的农村封建经济、下层社会的结构、习性和各阶层任务的十分熟悉,以及对中国农村起义传统的留意,对《三国演义》、《老子》的谙熟,和他素来主张身体力行、重视亲身实际经验同传统中国哲学的修养,使他比其他人都更能在一场以农民为战斗主题、以农村为主要环境的农民革命战争中如鱼得水,胜任愉快,最充分发挥一个具有渊博知识的知识分子的领导作用。毛泽东以这种优胜条件和几次胜利战争在革命军队的广大干部中建立了自己的思想领导的威望。

毛泽东最辉煌的理论论著无疑是有关军事斗争的论著,其中代表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和《论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在这些论著中,总是尽量的把战争问题提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理论形态上来论证和叙说。同时他又非常重视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灵魂”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的许多论著的论述形式似乎是从一般到特殊,而思维的实际过程却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的经验总结。毛泽定从实际出发,很重视事物的经验特殊性,发对套用一般的公式、教条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又总是把这特殊性提高到一般性的规律上来,这成为他思想的一个特点。

“从时间的条件说,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都是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有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呆板地移用于不同的阶段。从战争的性质看,革命战争和反革命战争,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战而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呆板地互相移用。从地域的条件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特别是大国家大民族均有其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同样不能呆板地移用。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还强调了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

这显然因为中国现代游击战争是一种具有特殊经验的战争,不是搬用书本活套用一般的战争公式所能规范的。

与此相关连,也就是从战争经验出发,毛泽东特别重视事物变化进程中能起决定作用影响全局的关键环节:

“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致前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这里说的‘连战皆捷’和‘许多败仗’,都是局部性的,对于全局不起决定作用的东西。这里说的‘一个败仗’和‘一个胜仗’,就都是决定的东西了。所有这些,都在说明关照全局的重要性。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

与此相关联,战争中的指挥者、领导者的主管能动性的突出和重要,自然为毛泽东特别注意:

“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因此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便要注意冷静地、清醒地认识客观实际: “军事的规律,和其它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对于我们头脑的反映,除了我们头脑以外,一切都是客观实际的东西。敌我双方都应该看成研究的对象,只有我们的头脑(思想)才是研究的主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名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

毛泽东的这些思想用他后来常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术语概括起来,也就是重视矛盾的特殊性、重视主要矛盾、重视主观能动性和把唯物主义反映论作为方法论以认识从而知道实践行动。正是从这种方法论出发,毛泽东在十年内战中根据“敌强我弱” “ 敌大我小”种种客观情况,概括的制定了“以十当一”(不是硬拼)、运动战(不是消耗战)、速决战(不是持久战)、歼灭战(不是消耗战)等一系列行之有效非常成功的具体的战略战术。在抗战初期,又根据世界局势和敌(日本)我双方的情况、条件、因素(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人口、国土、自然条件等等)的全面、详尽。细致的分析描述,提出了抗日战争毕竟是经历战略退却、相持和反攻三阶段的持久战,反对悲观失望的亡国论和盲目乐观的速胜论。在解放战争实践,毛泽更加具体的发展了上述战略战术,总结为十大军事原则:

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

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

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这确实是现代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战略总结,毛泽东也是从这个军事史上的特殊思考上升为他的一般哲学的。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有着军事传统和军事思想遗产的古国,兵家的思想有着明显兵家所特有的辩证法特色,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明显的近似或者符合这个中国古老的兵家辩证法,而与西方的辩证法根本不同。这个辩证法是与主体实践行动密不可分的辩证法,从而他也是认识论、实践论。

那么,他们与马克思主义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显然,所有这些与剩余价值论无关,但是它与辩证唯物论却有着很大的关系。被毛泽东运用的很熟练的可说是实践中的中国传统的兵家辩证法,后来便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改造和表达出来了,或者可以反过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中国实际和文化传统而中国化了。

毛泽东在他集中读马列书最多的延安时期,大部分也是主义辩证唯物论,而有关历史和历史唯物论,主义重点也在革命和阶级斗争。毛泽东自始至终特别重视哲学即辩证唯物论的研究和学习。他把哲学看成就是辩证唯物论,毛泽东努力把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提到这个辩证唯物论的哲学高度来总结,这就是从内战时期《反对本本主义》到延安时期《实践论》《矛盾论》等一系列哲学论著。反对本本主义就是要求从实践经验出发,反对教条主义;而在《实践论》则以心理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提出由感觉知觉到概念、判断、推理等再服务于实践,以实践为真理标准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在这个哲学认识中,突出强调“直接经验”强调“知行统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是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其实也就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直接提升和更高概括。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奖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前述《战略》中重视抓决定意义的关键环节思想的发展。所以应该注意的是,毛泽东这些哲学思想主要是依据他长期的革命战争的经验上升而来的。尽管《实践论》一开头就提人的认识与人类生产活动以及与近代大工业的生产力相关,但完全没有历史的具体的从人类认识对生产实践的依赖关系中来论证,也没有历史的具体的从人的认识对阶级斗争依赖关系中来论证;而是先从个体心理的过程描述再跳跃式的推论到社会、历史等现象,以建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两个阶段和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的两个飞跃的认识论全程。这就是从辩证唯物论来讲认识论,并不是从唯物史观来讲。

毛泽东把整个哲学看作是认识论,这种哲学认识论又主要是作为方法论来指导现实斗争的实践活动,因此自觉能动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强调,便成为这一认识论的主要特色。《论持久战》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强调这种“自觉能动性”并把它看作“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族类本性,强调运动、活动、劳动、实践。直接经验,从而强调生产和支配行动的实践意志,强调“精神变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等等,似乎是毛泽东从早年到晚岁一以贯之的基本哲学观念。

如前所述,毛泽东强调“自觉能动性”的同时,也是强调对经验规律的客观性的认识,强调“调查研究”,强调“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即“实事求是”。这种经验论的唯物论,亦即“经验理性”保证了“自觉的能动性”不流于乱闯盲干,使得革命战争和革命的政治斗争能不断取得胜利。

“自觉能动性”和“经验理性”本是被毛泽东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好像是同一个东西,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以下,则前者(辩证法、自觉能动性方面)是作为本质、目的、世界观;后者(经验论、客观性的认识方面)是作为手段、方法、认识论;两者仍有主从的不同。

三、毛泽东思想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结晶

毛泽东这些哲学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革命战争的实际、传统实用理性的实际)的成果和产物,也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的唯物论哲学并不就是以工具更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唯物史观,而是直接服务于现实斗争的辩证唯物论的“实践论”,毛泽东的辩证法哲学也完全不同于自黑格尔以来的以“否定之否定”为核心的过程系统,而是与中国的《老子》《孙子》有着更多继续关系的“矛盾论”。总之,毛泽东的辩证法和认识论不是思辨的理性,不是概念的体系,而是直接立足于也适用于生活、实践的自觉斗争和经验理性。从而,毛泽东的哲学便不是静观描述的哲学,而是教人去斗争的方法论和意识形态。也正是在中意义上,他发展了马克思所要求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哲学。

毛泽东不仅是军事家,而且也是大政治家,他的军事论证总是在整体上联系政治的,并作为政治的一个部分来展开的。而他从早年《民众的大联合》中所表述的最广泛地发动民众和团结人们的思想,经过接受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之后,一方面发展为各阶级、各阶层、各方面人士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和“群众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政治战略(包括战场上的集中优势兵力,生产中的“大兵团作战”,批判运动中的“文海战术”等等),另一方面又发展为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又斗争又联合,党内和人民内部的“团结——批评——团结”等一系列具体形式和方法。这就是他的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总结概括了许许多多现实斗争的直接经验而提炼出来的。他的确在广大的政治斗争领域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毛泽东思想“这个术语主要是刘少奇所大力倡导、阐发和定义的,刘少奇写到:“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阐明了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的理论,也建立了中国社会历史的理论,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我们党的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个理论,就是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历史、社会与中国革命的理论与政策”

综前所述,这里所指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要是指辩证唯物论、党的组织理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等基本思想理论,这里所指的中国革命实践,主要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即农民革命战争的实践。毛泽东思想的确是把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了。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金春明等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3]《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4]《毛泽东的思想历程》,邱守娟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20世纪的文化变革——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丁晓强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毛泽东思想年编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篇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课论文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浅析中国社会收入差距的加大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加大,为了更加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何控制并逐步缩小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已成为当前的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社会收入差距的现状、差距持续加大的原因、后果及可以采取的对策予以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解决中国社会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的问题予以帮助。

关键词:中国社会收入差距;加大;现状;原因;后果;对策

一、中国社会收入差距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收入差距的持续加大不断刺激着国民们日渐敏感的神经。凤凰网有关报道显示,我国收入最高的20%群体与收入最低的20%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从1978年的6.3倍上升到当前的22倍。而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2011年给出的结论是,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人均收入已经相差55倍。与此同时,行业收入差距悬殊的事实更是深受网友热议。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我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兴盛的国家转变为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分化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一大障碍,成为严重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引起了从社会公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

为了更好地描述收入差距加大的程度,在此引入“基尼系数”这一概念。“基尼系数”指的是在居民的所有收入中,进行不平等分配的那一部分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在0~100%之间取值。联合国规定:基尼系数在0.2以下的表示收入十分平均;0.2~0.3为比较平均;0.3~0.4为相对合理;超过0.4为警戒状态;0.4~0.5的表示收入差距相对较大,0.5以上的为差距很大,超过0.6的已经进入危险状态。

我们再来看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尼系数所发生的变化:1978~1984年,改革刚刚起步,到1984年基尼系数达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只有0.24;1985~1994年,改革逐步推进,到1994年第一次突破了0.4,到达0.4008;1995~1999年,改革渐渐深入,农业发展大大加快,基尼系数最小时达到0.3706,到1999年增长到0.3892;2000~2005年,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速度放慢,2000年刚开始时基尼系数再次超过0.4,变为0.45;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65;201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在0.50左右。世界银行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收入最高的20%居民的平均收入和收入最低的20%居民的平均收入之比,在中国是10.7,而在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纵览整个世界,从各国的数据看,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已经相对较大,进入了危险状态,基本上与非洲、南美洲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相当。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31次季度报告会上谈到,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中上等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6500美元,但收入差距的情形仍跟南美洲、拉丁美洲国家差不多,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将可能影响到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二、如何看待中国社会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和比例逐年减少,但是基尼系数连续多年持续增加,社会贫富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理应引起全社会和政府领导者的高度重视。那些认为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是正常现象并主张任其发展的说法是极不负责任的。

毋庸置疑,适当的收入差距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适度的收入差距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劳动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诚实劳动、先进知识和创新能力获得的较高收入,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加整个社会的整体福利,应该予以支持和鼓励,国民因此形成的合理收入差距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过高的社会收入差距,尤其是当这种过高的收入差距是因为非合理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情况下,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可能会引起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紊乱和资源配置的失调,造成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首先,它会使社会成员产生很大的的不公平感,成为诱发犯罪的因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次,它诱导社会成员进行更多的非生产性努力,政府也将被迫将更多的资源用在平衡社会收入差距方面;再次,财富的过度集中明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有序增长和经济活力的竞相迸发;最后,不合理的收入差距会削弱整个社会的购买能力,影响经济消费结构,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内造成社会总体的消费能力不足。当前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行业与部门差异所造成的收入差距。政府在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不能仅仅着眼于片面的收入差距调整,必须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中国社会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

造成中国社会收入差距呈持续加大趋势的深层次的社会根源到底是什么?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发现导致这种社会现况的深层原因,就不可能提出和采取解决该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措施。现阶段我国社会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地区差距、城乡间差距、行业与企业间差距、高管和普通职工差距。近年来这四种类型的收入差距都在持续加大,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收入差距突出地表现为地区差距,社会收入差距中的地区差距影响和制约着其他种类的收入差距。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农民收入可能接近甚至超过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总体收入。另外,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加大,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可以解释基尼系数增加的很大一部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扩大了地区收入差距。此外,行政垄断成为社会收入差距扩大的另一重要原因,就业机会不均等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

从整个社会的初次分配来看,我国的社会收入差距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并不怎么明显,基尼系数甚至低于部分发达国家。从初次分配后的社会收入差距来看,目前中国0.47 左右的基尼系数只稍高于日本(0.44)、英国(0.46)、澳大利亚(0.46)和美国(0.46)等国,与法国、捷克、新西兰、比利时等国处于同一水平,甚至大大低于德国(0.51)、波兰(0.57)、葡萄牙(0.54)、意大利(0.56)等国。虽然在初次分配之后世界各国社会收入差距的程度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差别,但是在经过再分配后,收入差距的状况则大不相同。经过再分配调整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大大缩小,而我国收入差距状况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对于我国,由于普遍缺乏调节收入差距的再分配机制,再分配后的收入差距和初次分配后的收入差距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改变,社会收入差距的变化并不大。有研究表明,综合考虑住房、地区生活成本、社会保障等因素后,我国的基尼系数有可能在0.48~0.49,社会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社会收入差距之所以不断拉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再分配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很好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另外,造成中国社会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或者说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其他影响因素是: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所有制结构中,私有制企业的比例逐渐加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部分公有制企业,是导致中国整体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经济根源,以政府职能和权力左右收入分配的趋势越发严重的状况是造成社会收入差距持续加大的政治根源。

四、社会收入差距加大能导致什么后果

虽然我国社会收入差距不断加大是一个经济问题,但是由于差距过大所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常常体现在社会领域。一方面,社会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会造成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下降,影响投资需求的形成,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总需求。同时,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加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民总体的购买力,导致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因为购买力的缺乏而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因为部分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不足,所以高收入群体的资本无法正常转化为投资,长此以往将有碍于社会需求的增加、影响经济增长潜的发挥力,最终会导致富人越发富裕,穷人更加贫穷,加大贫富差距,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得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状态。另一方面,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可能引发部分地区的社会冲突,妨碍经济的正常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的学者研究表明,收入差距和社会刑事诉讼率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负相关性,同时收入差距状况与地区暴力等级显著相关,收入分配不公平地区的暴力程度远远高于相对公平的地区,可见社会收入差距过大还有可能增加社会动荡方面的因素。

五、如何缓解中国社会收入差距的不断加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中国社会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全面治理。解决中国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不是简简单单哪一项具体措施就可以做到的,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防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重要举措,同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公平、和谐的城乡关系,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农民收入的增加,逐步缩小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要解决地区收入差距问题,关键是要调整区域结构,促进中西部经济增长,除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之外,加快推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建设;还要斩断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过密联系,国有企业的改革如果能够做到公正公平,行政部门的权力如果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规范,将有助于减小企业间的收入差距;另外,急需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保障人们能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同时应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解决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问题,保障人们能够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按照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战略要求,统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与部门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进一步缓解和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用发展的观点和办法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是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根本性措施。同时,政府决策层和职能部门必须正视中国社会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现状和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客观事实,并要下定决心、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政策措施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正确认识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合理调节少数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加大对政府腐败现象尤其是官商勾结现象的打击力度。

结束语

篇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课论文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二)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言以蔽之,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首先, 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在马克思主义创立时, 马克思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 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性, 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论出,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 正如《宣言》中所说的,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 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 落脚现实世界, 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 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 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 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 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次, 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 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不仅规定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而且把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作为党的群众路线, 把关心人民的疾苦, 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的大事。邓小平认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江泽民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 就是为人民谋利益, 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胡锦涛强调要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情为民所系, 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被中国人民所接受, 并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不断探索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阶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他说:“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 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 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 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毛泽东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相联系, 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 刘少奇同志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精辟概括, 同时七大党章也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首次中国化的过程。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阶段。

此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小的阶段。

(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阶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基础上, 逐渐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 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1982年,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 精辟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科学地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从理论上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回答和概括。党的十五大正式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国际、国内和党内的形势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92年,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历史课题, 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阶段。

2006年8月15日, 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向全党提出明确要求, “今后, 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 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2006年10月22日,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 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总之, 党的十六大以来, 面对国际国内局势发生的急剧变化和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以人为本, 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 从而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二、关于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一) 什么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指融合了中国革命建设经验和理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

(二) 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现状。

在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不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正如王伟光同志在《以不断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一文中所说:“在新时期, 我们党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创造性地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的问题, 从而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三) 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成果。

1. 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目前, 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主要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 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成果。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只有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并加以创造性运用, 才能在各国的革命与建设中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毛泽东既坚持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又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 为中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从而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国后, 他又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和平赎买的设想, 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 成功地解决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问题, 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的过程中, 提出了中国最大的国情是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在此基础上,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作了科学阐述并付诸实践, 从而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及生命力。

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

胡锦涛说:“我们一定要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既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 又为我们继续进行理论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从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 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就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科学性,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将始终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向前进。

2. 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创新, 同样, 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也在于理论创新。没有创新, 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没有创新, 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生命力。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经历了两个阶段。

(1) 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学说, 它是有史以来惟一自觉地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学说, 它的根本特性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这一鲜明的特征决定了它必然要求理论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必须适时地变换其理论形态, 不断地充实新的理论内容,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以各具特色的历史形式而存在。马克思主义要指导中国革命, 就必须为中国人民所掌握, 变成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力量。因而也就必须改变自己的理论形态, 实现其形式的中国化、民族化、大众化。旧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一个国家, 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作用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本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如何搞革命、如何夺取政权、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在照搬列宁的通过中心城市暴动夺取政权的做法失败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总结历次革命斗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果断地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方针政策, 从而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型革命道路, 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正如毛泽东所说:“很清楚的,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 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 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 使革命向前发展, 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可见中国共产党人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原话, 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中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 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形成于不同时期, 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 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 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动乱, 经济停滞, 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人民生活长时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的中国将何去何从, 如何走出一条既顺应时代潮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 是摆在我们党面前十分紧迫的问题。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 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好制度, 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过去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不是完全清楚的。因此, 从新时期一开始, 我们党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紧紧围绕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索, 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

那么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呢?邓小平说“搞社会主义, 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 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 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 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 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中国这样的落后条件下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 毛泽东已经做出了理论回答, 并经过了实践检验。但怎么样才能使全国各族人民真正共同富裕起来, 邓小平同志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回答。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成果足以证明新理论的正确性。再一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创新。

党的十三大以后,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遇到了空前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些震惊世界的事件, 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以来遇到的最严重、最深刻的危机。在国内, 我们的改革发展也遇到了新的困难, 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 形势十分严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改革开放, 依靠党和人民, 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 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以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 一方面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始终按照党的理论、路线、纲领、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 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 研究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 形成新思路,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总之, 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创新, 只有不断创新, 才有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超越马克思主义。只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超越了马克思主义, 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中国化的新阶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两个概念, 两者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 也有根本的区别。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概念上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实践过程, 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实践时, 先进思想家将其结合中国国情并逐渐使之符合中国国情进而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 强调的是“中国化”这个趋势和过程, 中心词为中国化;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 是指符合融合了中国革命建设经验和理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 是强调结果, 中心词是马克思主义。二是从广义和狭义上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特指马克思列宁主义, 是狭义的;而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泛指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思想观点, 是广义的。三是从提出的时间上看,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 党的七大才首次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四是从强调的内容上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强调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并使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要突出它的中国属性, 强调从实际出发, 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二者的联系不仅在于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而且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确立与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1卷, 第291页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1卷, 第248页

[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第11卷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第2卷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7].人民日报, 2006, 8, 16

[8].人民日报, 2006, 10, 22

[9].红旗文稿, 2010, 1

[10].胡锦涛.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1].毛泽东.毛泽东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665

篇4:“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为期一天的会议围绕中国模式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等重要问题展开。吉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林炎志、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世伟、求是杂志社总编室副主任于波、上海证大投资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复旦大学宣传部部长萧思健、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杨志刚等人出席并发言;中国社科院马研院院长程恩富、荣誉学部委员徐崇温、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海波、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主任王绍光、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维、法学院教授强世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干春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丁耘等京沪两地的著名学者发表主旨演讲。

在论坛开幕式上,《文化纵横》社长杨平表示,此次论坛缘起于主办方为了回应理论界对复旦大学思想史中心对“中国模式研究”课题的相关问题的争论。他在致词中认为,“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其根本宗旨在于为人类的未来探索新的可能性。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研究,应该能够从中国的问题和经验出发,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和新模式开辟出新的道路。

在关于中国模式的有无及其批判上,与会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的确存在一种“中国模式”,或者说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特色”。林炎志认为,由于中国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受模式的影响非常大,中国需要总结自己的模式。武力认为目前对于中国模式的研究,没有深入到内部,应从历史的纵深方向拉长镜头来看,才能较为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模式。王绍光认为在认识论意义上,中国模式还没有得到精简的概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江涌认为,改革30年以来,我们越来越现代化,但是对国家的认同、民族的认同、共同体的认同,已经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中国模式的形成是要使中国的现代化国家更加有力量,实现我们的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

对于中国模式的内涵与特征的理解,程恩富认为需要规范中国模式的内涵和特征,要从发展模式和体制目标模式两个层面来加以界定。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模式应是一个简称,它的内涵应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模式,而不是新自由主义中国化的模式,不是儒家社会主义模式,不是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也不是权贵资本主义模式;中国模式同时也是发展中大国的模式,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更不是不发达国家小国的发展模式。刘海波提到,对一个政治共同体而言,政治论述和意识形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提出中国模式,一是强调中国的主体性,二是要强调中国追求和中国实践的普遍性。徐崇温认为中国模式是指为了实现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中国改革的战略目标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体制、制度、政策方针等方面的决策及其实践道路。

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认识上,与会学者大多认为要结合中国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来理解。丁耘指出,中国的社会科学按照自己的知识本性把很多东西弄得极其琐碎零碎,但是其意识形态的构造能力却明显下降,不能为一个国家的长期战略提供基础。强世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学院的理论课题,而是现实的政治问题,也是中国在迅速崛起的时代提出的精神命题。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祝东力认为,从中国当前发生的实践,比如重庆模式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更深的理解,这也是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的最好例证。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白钢则表示,中国和马克思主义不是割裂的,不能认为有一种所谓的孤立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然后只是在中国的具体情况下得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化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它已经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在某一特定历史境遇下在某一特定国家—地区的具体运用,而是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

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的关系上,大多数与会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某种契合;在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两者同样也不是冲突的,而是相互融合,共同指引中国前进的理论向导。吴新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都存在着内在的契合。童世骏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两个方面分别论述了这种契合,一方面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中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合适的问题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尊重客观现实、追求美好理想的积极特征内涵,也正好契合了当前中国人的心理状况和精神文化追求。强世功认为把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中国古典的孔孟之道和宋明理学融为一体,为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奠定一个理想人格,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吸取这些营养,为执政时期的共产党奠定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

在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问题上,也有一些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河清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今天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社会现实性和针对性,他认为应该更多的关注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自身特点。贝淡宁认为中国的传统固有文化蕴含着非常好的思想,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白智立认为,目前谈中国模式,大多数学者都带有一种情绪和辩护色彩,或者带有一种自我膨胀意识和悲情色彩,他主张还是以一种中立的学术态度来做研究。

篇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课论文

系概论》结课作业

注意:

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1)提交截止时间:2012年9月9日23:59;

2)结课作业课程均需通过”离线作业”栏目提交电子版,学院不收取纸介的结课作业,以纸介回寄的作业一律视为无效;

3)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阅卷时以最后一次提交的结课作业为准,截止日期过后将关闭平台,逾期不交或科目提交错误者,按0分处理; 4)提交文档要求:提交的文档格式为doc、rar,大小10M以内;

5)必须严格按照每门课程的答题要求完成作业,没有按照学院要求来做的结课作业,将酌情扣分。本门课程大作业由10道论述题组成,每道试题10分,共100分。请仔细阅读题目内容,认真回答。

一、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答: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 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三个代表”三句话,党的十六大已将其概括为十六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三个代表”的系统展开。

二、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答: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一切方针政策的思想基础,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继毛泽东同志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事求是”的丰富内涵、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之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分别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再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及其丰富和发展,体现了时代性,把握了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1、“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用中国语言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作的高度概括。“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它不仅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这一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而且充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因而我们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思想财富”。

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严重的挫折。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在以带有中国特色的方法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抗拒来自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压力,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大跃进”、反右斗争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失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刚刚开始的拨乱反正又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与此同时,邓小平从拨乱反正特别是改革开放时代的实际出发,大力倡导解放思想。拨乱反正需要解放思想,全面改革也需要解放思想。因此,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由此可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有机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历史地联系起来、内在地统一起来,这是形势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邓小平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造性贡献。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也就是必须首先“解放思想”。只有解放了思想,克服了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思想与实际相统一,避免主观主义、盲目性、片面性和绝对化等“左”和“右”的错误,也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因此我们说,“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3、“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

答: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中国社会和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也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要使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党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也就是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和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不仅如此,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阶段性和过程性(连续性)的统一,总体上呈前进、上升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会被淘汰--这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尤其如此。

4、“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告诫全党同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始于人类的实践,认识的动力源于实践的需要。不仅如此,实践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和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也即是要做到“求真务实”—“求真”,包含着“如实地、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和“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追求真理”这样两层含义;而“务实”则强调了认识的目的是“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这一概括充分揭示了人类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即认识的“两次飞跃”),进一步指明了认识的目的和方向,是实事求是深刻内涵的直接体现与必然要求。综上所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机构成,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历史的、逻辑的展开、丰富和发展。它们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依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刻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实现条件、内在规律和必然要求,从而更为完整、充分地体现了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三、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的巨大贡献?

答:

1、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必然之路。

第一,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第二,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但广大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

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第三,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无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为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基础。因此,中国革命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2、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的巨大贡献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不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对于历史和现实都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

道路理论是从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道路理论的形成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道路理论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灵魂的具体体现,其理论与实践开辟了一条与俄国十月革命不同的道路,开创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多样性的先河,为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四、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 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1953年,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其丰富的内涵,择其要者:

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第二,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五、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答: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它包含了以下内容: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2、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

第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六、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答: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七、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

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

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

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 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

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八、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答:

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应注意把握: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统一。

3、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民主与法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九、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答: 第一、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必须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十、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答: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重要性在于: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课论文

结课论文

聚焦三农,关注民生

【摘要】 三农问题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农业 农村 农民 转变观念 创新思维 优化结构

深化改革 小康社会 发展 科教兴农 协调发展 小农经济 经济体制 减负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及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凸显出来——民生、医保、政治体制法律建设等等。这些问题也相应的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的完善历程,使中国更快的迈向世界强国之路。一直以来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三农”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有中国特有的客观实际。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一、农业问题

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二、农村问题

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三、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这一方面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正是由于三农问题是最贴近国民政治根基的问题,所以它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以,要想发展国民经济,首要任务就是优先解决“三农”问题。

(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在指导方针上,要改变城乡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传统观念,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全局意识,做到城乡发展一盘棋,从思想上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发展模式上,要扭转局限在“三农”内部解决“三农”问题的思维惯性,确立用工业化富裕农民、用产业化发展农业、用城镇化繁荣农村等综合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观念,以工业化的视角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谋划农业的发展。在发展战略上,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重点做到“三个倾斜”:向农村基础设施倾斜;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向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倾斜。

(二)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从战略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品三个层次入手,加快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多元化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三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三)大力发展劳务产业

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既要做足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更要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要立足农民就业渠道、就业空间有限的实际,切实把劳务输出作为重大战略来实施,作为重要富民产业来发展,作为最大经济项目来推进。要着重在积极开辟大量转移的新途径和形成有序转移的新机制上狠下功夫。

(四)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工业化、城镇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全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首先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规模适度、增强特色、强化功能”的原则,统筹安排城镇各类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其次,要发挥比较优势,搞好城镇的特色定位。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界定城镇功能,注重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第三,要以项目为载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四,坚持建管并重方针,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有效结合的新机制。

(五)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和整合资源,加强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大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整体水平。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科技和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为农业科技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所以,“三农问题’急需解决。“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参考文献】

1、曾江辉 《河北农业科学》 2002 第1期

2、高彬彬 马燕 《当代经济》 2007 第18期

3、赵晓晖 《经济研究参考》 2004 第70期

4、《农家致富顾问》 2010 第1期

5、李小平《古今农业》 2004 第2期

6、吴晓娟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第7期

上一篇:我是初中生作文下一篇:亲子阅读小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