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儒学基本问题研究

摘要: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并将其作为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毋庸置疑,儒学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然包括对儒学的深入挖掘分析、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昭示,必须始终坚持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这种形势下,深刻认识儒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推动实现两者更深的、学理层次的沟通融合是摆在我们中国哲学面前的重大任务。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儒学不断吸收融合中国传统哲学其他流派和各种外来文化,积极适应中国古代社会现实需要,经历了异常复杂的分化整合、发展演变过程,是一个时空跨度大、内容异常庞大复杂的思想体系。为了便于深入研究,本文将儒学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即:天人之辨、知行之辨、仇和之辨、义利之辨和凡圣之辨,并从这五个方面将其置于中国哲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横向各流派的比较和纵向的主脉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应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实践论、辩证法、道德观、群众观五个维度对儒学进行深度关照,以期实现两者之间深层次的对话交流。天人之辨是儒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中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根问题,与此相对的西方哲学问题当为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一直是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简单说可以称之为社会实践本体论。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本文第一章在阐明儒学“天人合一”观的基础上,着重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天人合一”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社会与全部人类历史的关系等方面的异同。第二章在剖析儒学知行问题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角度,探讨儒学知行之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在目标指向、知行关系等问题上存在的差异。第三章通过对儒学仇和之辨历史演变的考察,得出仇和之辨就是儒学式的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通过对比分析仇和之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论述了儒学仇和之辨所具有的直观性、经验性,仇和之辨的矛盾统一性偏向以及仇和之辨强烈的伦理色彩。第四章通过对儒学重大问题义利之辨的提出及历史流变的分析,指出对义利之辨的重视充分显示了儒学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和道德至上主义价值取向,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道德观的视域下进行分析,认为两者关于道德的本质和基础、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道德的发展与完善等方面存在重大不同,而在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则有相通之处。第五章概括论述了儒学中凡与圣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儒学倡导的从凡到圣的超越之路等儒学重大问题,辨析了儒学的凡、圣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英雄概念之间的异同,论述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的重大差异。在对儒学五个重大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儒学在当代中国以至当代世界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学在许多方面存在相似和相通之处,这成为两者开展对话、沟通的重要基础,而在此基础上推动两者进行深度融合、综合创新正是当代中国哲学的重大使命。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在许多问题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既有它们产生于不同历史条件、体现人类社会不同阶段思想发展水平的原因,也有它们生长于不同文化土壤、体现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原因。但是,不能将这些差异视为对立,恰好相反,应该视为交流互补的源泉。而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指导下,对儒学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历史的、实事求是的分析,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两者之间的互补融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儒学;差异;融合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民族复兴的文化呼唤

(二)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普遍性

(三) 现代性危机与儒学的伦理道德价值

二、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毛泽东对儒学的态度

(二) 现代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

(三) 近三十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研究概况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本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五、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视域下的天人之辨

一、中国哲学天人之辨的基本内涵

(一) 中国哲学“天”的几重意蕴

(二) 中国哲学关于天人之辨的两种思想倾向

二、儒家“天人合一”观及其与道家、阴阳五行家“天人合一”观的异同

(一) 先秦儒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天人合一”观的内涵差异

(二) 儒学“天人合一”观的流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视域下的儒学“天人合一”观

(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 自然史、社会史与全部世界历史

四、儒学“天人合一”观的当代价值反思

(一) “天人合一”观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启示

(二) “天人合一”观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三) “天人合一”观对人自身平衡体建立的启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视域下的知行之辨

一、中国哲学知行之辨概述

(一) 知与行的概念

(二) 中国哲学知行之辨的基本问题

二、儒学知行之辨的发展历程

(一) 先秦两汉儒学的知行之辨

(二) 宋明理学的知行之辨

(三) 近代儒学的知行之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视域下的儒学知行之辨主要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中的知行目标指向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中的知行关系

四、儒学知行之辨要旨及其所体现的儒学道德践行精神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视域下的仇和之辨

一、中国哲学辩证法的早期发展与儒学辩证法的特色

(一) 春秋时期的和同之辨――中国哲学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二) 从孙子到老子再到庄子的辩证法思想--从经验辩证法向概念辩证法的发展

(三) 从《洪范》《月令》等阴阳五行家之书到《黄帝内经》的辩证法思想――秦汉时期对先秦诸子百家辩证法思想的融合

(四) 从《易传》到《中庸》的辩证法思想――儒学仇和之辨的逐渐形成

二、宋明理学的辩证法思想与仇和之辨

(一) 张载辩证法思想与仇和之辨的正式提出

(二) 朱熹辩证法思想对仇和之辨矛盾对立项认识的深化

(三) 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对仇和之辨的总结提升

三、近代以来关于仇和之辨的讨论

(一) 冯友兰关于仇和之辨的态度转变

(二) 张立文“和合学”对“和”的强调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与仇和之辨

(一) 仇和之辨的直观性、经验性

(二) 仇和之辨的矛盾统一性偏向

(三) 仇和之辨强烈的伦理色彩

五、儒学仇和之辨的当代价值与理论局限

(一) 仇和之辨的当代价值

(二) 仇和之辨的理论局限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道德观视域下的义利之辨

一、先秦关于义、利的讨论及儒学义利之辨的提出

(一) 孔子、墨子及老子和庄子的义利观

(二) 孟子与儒学义利之辨的奠基

(三) 荀子与先秦儒学义利之辨的转折

二、秦汉以来儒学义利之辨的发展

(一) 义利之辨的历史流变

(二) 义利之辨的主题延伸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道德观视域下的儒学义与利

(一) 关于道德的本质和基础

(二) 关于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三) 关于道德的发展与完善

四、儒学义利之辨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及其当代社会价值

(一) 促进社会道德风尚

(二) 促进社会有序竞争

(三) 促进和谐人际交往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群众观视域下的凡圣之辨

一、儒学之“圣”的内涵

(一) “圣”的本义及发展

(二) 儒、墨、道、法圣人观异同概说

(三) 儒学之“圣”的角色定位

(四) 儒学从凡到圣的超越之路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群众观视域下的凡与圣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群众观与儒学凡圣之辨涉及的概念辨析

(二) 凡、圣在人类社会所处的地位作用

(三) 凡人与圣人的关系

三、凡圣之辨对当代社会信仰的重塑与道德建设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跨越绿色贸易壁垒论文提纲下一篇:中国画审美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