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简报

2024-06-22

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简报(通用10篇)

篇1: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简报

2013-2014学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倪邱中心学校侯西保

根据我校校本课程的活动安排,这学期继续担任信息技术小组的组织与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将这项活动搞下去,我将从学情分析、活动宗旨、课程安排几个方面来做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上学期我们兴趣小组主要学习了word及powerpoint方面的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但还有少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课堂作业,实践操作能力稍有欠缺。整体上看,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高,但没有耐心,作品没完成,就想玩游戏,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本学期我们小组主要学习PS软件的应用。

二、活动宗旨

1、在活动过程当中,不断摸索前进的道路,采取学生建议的方式提高活动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辅导学生,激发学生的竞争力和学习兴趣。发挥因特网的资源优势,使兴趣学生涉猎更广的知识面,从另一方面又充分的提高了学生的网络操作能力和对因特网的认识。

2、注重上机操作能力,使学习兴趣持久不熄。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极强的学科,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的兴趣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次活动的学习目标并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我们应该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保证学生充裕的上机实践,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某项任务或发现某项事实时,必然能够熟练掌握该项操作技能并增添一份喜悦之情,从而提高学习热情。

三、课程安排

第3——5周1、常规教育

2、识PS3、了解PS的应用领域以及PS的常用术语。

第6——9周1、PS的文件基础操作

2、图形的基本操作

3、图像的调整。

3、工具箱的辅助设置。

4、图形的输出设置。

第10——12周1、基础攻击及选区的应用。

2、移动工具。

3、选框工具组。

4、套索工具组。

5、魔棒工具组。

6、选区的设置。

13——15周1、掌握图形的明暗调整

2、路径和文字的创建与编辑

3、图层的应用

4、通道的应用

第16——17周1、蒙版应用。

2、滤镜的应用。

3、3D图像的设置。

4、使用动作、自动化和脚本。第18周学生交流作品。

篇2: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简报

活动计划

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合理休闲,促进学生的特长与能力协调发展,本学期我们信息电教中心开展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并努力提高活动质量,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为能更好地完成课外活动辅导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1、小组成员:

由初高中各班学生中选20名爱好计算机的同学组成兴趣小组和互动小组。

2、小组纪律:

小组成员要严格遵守小组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每位成员要按时参加活动,上机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练习,定期检查操作情况,要努力学好操作步骤,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巧。

3、活动宗旨:

通过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接触现代科学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科技意识、竞争意识。

4、活动目标:

为进一步开发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能进行电脑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充分培养学生的电脑兴趣,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学生。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大大加强,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在以后的计算

机知识技能比赛中能够获奖,为班级、为学校争光。

5、活动地点:

学校初高中两个微机室

6、活动时间:

7、活动内容:

利用画图软件、Flash进行电脑绘画和动画制作。认识并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使用,班级博客的维护。

8、培训教师:

9、活动的作用:

篇3: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简报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技术电子报刊,兴趣小组,建设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向度, 就是培育学生的兴趣。在信息化社会场域下, 培养小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内在兴趣实以成为小学素质教育拓展的核心指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组建小学信息技术电子报刊小组以“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基本价值取向, 主要通过作品赏析、电子报刊素材的收集与加工、制作的重点难点剖析以及如何进行作品美化等几个方面展开, 是培养小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正是基于此, 主要围绕小学生信息技术电子报刊兴趣小组建设中“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以及学得如何”等几个内容展开思考, 以期激活学生的信息兴趣, 成为电脑爱好者, 进而为其更好地成长成才厚实根基。

一、教什么———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

信息技术电子报刊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 教授小学生学会制作信息技术电子报刊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所以, 把那些知识教给学生是整个电子报刊兴趣小组建设的重要环节。具体到电子报刊的制作维度上, 需要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word、ppt等媒介来对电子报刊所需要的文字、图片、板式、边框和底纹等进行创作和编辑, 同时, 要让学生具有美感, 懂得电子报刊排版的基本常识, 包括版面布局、色彩搭配、图文混排、刊头与内容的有效统一等, 教会灵活运用各种绘画工具, 画出美丽的图画, 这是基本的操作技术, 必须要在具体的教学中, 让学生学会、学懂、学透。尤其是如何制作“艺术字”, 这是小学生制作电子报刊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需要教师教细、教实, 才能增强学生学习制作电子报刊的内在兴趣, 不至于被困难所吓倒。此外, 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将制作好的电子报刊转化为网页形式, 实现对整个电子报刊制作流程和技术的熟练掌握。

二、怎么教———素材收集和微课注入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需得法。”明确了教给学生什么, 还需要知晓如何更好地教给学生制作电子报刊的方法。对此,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充分认识小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 从基本规律出发, 探索符合小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和信息素养增强的具体方法。具体到兴趣小组建设层面上, 教师要积极做好素材收集工作, 平时多留意与电子报刊制作相关联的素材, 包括报纸排版素材、板式设计素材、模板素材、图片素材、艺术字素材等等, 同时, 要善于将电子报刊相关素材进行整合, 制作成为电子报刊课程的微课, 以简短的视频呈现方式让学生增长对电子报刊制作的认知和认识, 懂得如何使用word编辑软件对相关素材进行编辑的技巧。当然, 在教学的过程中, 还应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开展情境式教学、生活化教学、任务式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等, 使学生能够发挥各自的特长, 展开富于个性化、合作化的创作之旅。

三、怎么学———小组讨论与团队协作

在信息技术电子报刊兴趣建设小组建设的实践中, 除了要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之外, 还需要做好学生“怎么学”的工作。具体来说, 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教师在兴趣小组建设中的导向作用, 以导促学、以导促教, 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知识, 让学生熟悉电子报刊制作的技巧和流程, 完成一个较好的创作作品。具体来说, 就是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建设的全过程, 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 选出小组组长, 让学生在看完微课视频之后, 围绕电子报刊制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集思广益, 你言我语, 既符合了小学生好动的性格, 又可以激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 给予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同时, 在兴趣小组建设中, 要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比如, 笔者在教学中就是设置了海底世界、保护地球、我们的班级、中国的风景名胜、动物世界———奇妙的色彩等五个主题, 让五个小组围绕五个主题展开创作, 设计、制作一份电子小报, 组员们就是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将电子小报制作出来, 既锻炼了能力, 又实现了友谊的增长。) 中任选一个主题, 也可自己确定创作的主题, 并围绕该主题综合运用Word的基本知识和操作, 设计、制作一份小报。相应主题的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到我的电脑/D/电子小报素材库中查找。

四、学得如何———作品呈现和活动参与

信息技术电子报刊兴趣小组建设效果的好坏, 还是要落实在小报作品和相应的电子报刊制作比赛活动的层面上。对此, 小学生信息技术电子报刊兴趣小组建设需要走“作品拿出来”和“活动走出去”相结合的道路, 通过在日常建设实践中, 定期性地给学生布置任务, 或者给出小报主题或者学生自己根据喜爱的主题制作电子小报, 并及时地存档, 将优秀的作品进行保存, 以便在校园网站、知识平台等进行展现。同时, 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积极参加到每年省、市、区组织的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当中来,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身不足、交流制作技巧、明确发展方向。应该看到, 校外交流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机会, 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进来, 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之, 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场域下小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通过建设电子报刊兴趣小组的方式, 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拓展, 更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平台。对此, 要求教师明确电子报刊兴趣小组建设的目的和任务, 深刻认识到“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和学得如何”的问题, 才能确保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参考文献

[1]唐志勇.小学电子报刊创作的支架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 2012 (5) :15-17.

篇4: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小组辅导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兴趣小组;辅导策略

一、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小组要尊重学生的自愿性。

在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学习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意愿。这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灵活方便,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完全的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由的、自愿的选择。学校与教师不应该做更多的规定,强迫学生观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在信息技术小组的组织过程中,对于一些意外情况与脱发情况,教师要学会妥善的处理。例如,某一个兴趣小组的人很多,超出标准的人数。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学会妥善的处理。首先,要保护学生参加兴趣小组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不要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各种条件与设施的限制,学生不能全部参加这个小组,教师可以采取分期的办法来处理,分拨参加活动。同时,在保护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鼓励部分学生参加到其他的兴趣小组中去。笔者在自身的教学经验中,遇到这样的一个例子:我们班级有三名同学,在学习中希望可以参加动漫小组进行学习,但是由于动漫组的人数比较多,教师就对其进行了鼓励,动员他们参加平面设计小组,渐渐地学生对平面设计产生兴趣,最后学习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又例如,学校开设多个兴趣小组,有的学生兴趣比较广泛,同时报了多个兴趣小组,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全部放在了小组活动上,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中,这个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与引导,在学生参加的小组数量上制定相关的规定,一般2—3个为宜。保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活动。

二、将兴趣浓厚的学生引上正规

当今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正在逐步的发展,学生在接触信息技术课程之前,应该都会接触过电脑。甚至有的是电脑高手。但是,网络世界里的一些不良因素使得学生与信息技术学习的目的相背离。许多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也是这样,他们具有高超的计算机几乎,但是缺乏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与守法观念。例如,在上课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会问老师:老师,您喜欢玩游戏么?您知道怎样盗取别人的QQ密码么?在自己活动的时候,他们经常会下载一些软件,对电脑系统进行破坏与重置。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这些行为进行规劝,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轨道例如,教师在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名人的成功事迹,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引进一些乔布斯、比尔盖茨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教师在讲解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的时候,让学生知道窥探、删除别人的文件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会给别人的工作与生活哦代理巨大的影响。在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了解,制造计算机的病毒是一种犯罪行为,甚至会给别人带来灾难与损失,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道德意识强烈的公民。在学习Office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要介绍求伯君的WPS Office,引导学生知道我们民族有自己的创新,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在Flash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与探索精神。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在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学习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目标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在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学习中,要让学生独立的完成任务,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探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失败,然后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的目标。学生在字数探索的过程中,假如遇到了困难,可以向教师、同学求助,也可以在网上搜集资料,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动漫的创作过程,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固定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练习,在联系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镜头的设计、剧本的设计、动画的设计等几个方面,学生感受设计的乐趣,学习兴趣与热情大大增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任务的完成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没有必要一直說,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与自主合作。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设置要将自己设为一个小小的图标,在学生产生困惑的时候,给与一定的指导。

四、教师要进行适当的个别辅导

在初中信息技术小组的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技术水平、操作能力、学习能力都存在一些差异,在小组活动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状况:有的学生可以自主独立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有的学生需要和别人合作才能完成,自己活动的时候无从下手,有的学生没有进行课堂学习的内容,而是去上网,玩游戏,聊QQ。因此,老师需要根据学习状况,进行个别的辅导,以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对于基础好、技术水平高的同学,教师可以对其安排一些其他的任务,要求他们先去探索。对于学习能力较差同学,教会要及时的进行指导与引导,让这部分学生自己感悟与体会。对于那些自我监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与特别的关注,教师要加强监督,在其有溜号、开小差等行为的时候,加以提醒。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鼓励者与指导者,引导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去完成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融为一体,全面的了解学生、观察学生,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中的个别辅导,需要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对于学习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是值得去做的。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教学中也逐渐的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初中生中,有许多的计算机的爱好者,他们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学校与教师要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并且加以管理与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使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精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山东教育,2004(Z4).

[2]杨伟洲.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小组活动.信息技术教育,2003(12)?.

篇5: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的重要途径。为适应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以及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世界各国已经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尤其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更好地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特对本学期兴趣小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本学期成立了微机兴趣小组,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发现对微机学习感兴趣,并有较好操作基础的同学,把他们挑选到微机兴趣活动小组来。并根据学生不同的操作水平,分层交叉编排,即将较差一些的和较好一些的混编,让较好的同学可以及时地辅导较差的同学,以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3:40-5:10 活动人数:24人 活动地点:微机室 活动过程:

1、注重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如进行各种定期和不定期的技能竞赛活动等,在授课方式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上机操作技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在练习鼠标的使用时,让学生利用打游戏的方式,在玩中练,在练中巩固新知;在学习键盘输入时,采取计时“射击”练习软件等方式,让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游戏活动中,练习了键盘,提高了操作速度和技能。

2、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动手搞一些小制作,如根据国庆节、元旦等节日让学生制作电子贺卡,利用画图程序制作一些书画作品,让学生带来自己的玩具分组用纽斯达定格动画机制作动漫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兴趣。

这一学期以来,我们兴趣小组的同学能够按时参加培训。学期末,我还要对兴趣小组的成员进行了期末考试,作业上交以E-mail的形式。经过期末作品评选并结合平时表现,评出“优秀学生”。

篇6:特色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校本特色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一、活动方案的名称:校本特色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二、活动方案的具体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使学生掌握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本技能;

3、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协同合作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6、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张扬;

7、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8、使学生的信息技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计划,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我校计算机教育特色。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发现自己、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扩大学生视野,增长才干,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特长,促进生动、活泼、主动和全面发展。

四、计划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

第一:充分培养学生的电脑兴趣。

第二: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学生。

五、计划从如下几方面培养学生

1、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乐于研究探索新的事物。

2、实践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多方面的直接体验和实践经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自我能动性认识和体验,建立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志趣和情感。

4、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善于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从不同层次、角度提出问题。

5、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能提出比较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6、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使用恰当的工具和简单的技术来解决问题。

六、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应是信息技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大约20名左右。

七、活动准备:计算机及Frontpage2000软件

八、活动时间:周一、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后

九、活动地点:微机室

十、活动方案内容和活动步骤

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信息基本知识。

2、以网络应用作为主,以计算机操作制作为辅,以查找学习资料、收发电子邮件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学习娱乐的时间和空间。

4、戒除网瘾,正确对待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活动步骤:

(一)、组织健全信息技术兴趣小组。

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课任教师及各班主任为成员

(二)、具体计划小组活动内容。

本学期的计算机兴趣小组主要以学习Frontpage 2000为主,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简单的Frontpage 2000使用。

第一周:打开、认识Frontpage 2000,认识网页和网站

第二周:制作第一张自己的网页。学会分析网页的制作意图,新建网页,输入文字,插入动画,保存网页,另存网页以及在浏览器中浏览。

第三周:美化网页。能熟练打开保存的网页,并给网页家个标题,给网页添加背景音乐;尝试利用主题来美化网页,给网页添加背景,并对网页中的文字进行美化。

第四周和第五周:学习利用表格进行页面布局,并学习超链接。了解表格的作用,并创建表格,在里面添加内容;认识超链接,并建立文本超链接和图像超链接,更改超链接的目标框架,创建电子邮件超链接;学习使用书签。

第六周:使用框架。了解框架的作用,新建框架网页;设置框架的初始网页;保存框架网页,并调整框架属性。

第七周:网页动态效果的制作。包括图片交换效果,文字非如效果,字幕地插入,已经悬停按钮的使用。

第七周后,Frontpage 2000的综合运用。完成完整作品。

(三)、定期举办学生各种竞赛。

10月份举行校学生信息技术技能比赛(基本操作及电脑打字比赛);

11月份举行校电脑绘画比赛

12月份举行校网页制作比赛

(四)、组织观摩活动。

邀请学生家长及学校领导、教师到现场观摩学生活动情况

十一、采取的措施:

(1)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十二、活动的作用:课外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新郑市孟庄镇孟庄完全小学

田小伟

篇7:小学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经过一年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活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兴趣小组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成为学习的领头羊并激发了自身和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也积极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教师作出相应调整,且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现就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1、比较肯定的方面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虚心认真。遇到问题的处理通常分两种情况:一是课内向老师请教;二如在课外会联系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就请教老师。

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在上机实践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时可以老师让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学生方面:学生的时间观念有待加强,技术上也需要加强。兴趣小组中组长作用还没完全充分发挥。部分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总想借机会上网聊天甚至玩游戏,造成不好的影响。训练中,学生视野不开阔,不善于从大量素材中选择合用的素材,制作手法不够大气,配色所需的美术功底也欠缺。

教师方面,需要不断充电,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工作思路: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电脑不在是学生学习的对象,而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培养信息技术特长生,同时也为学生自身的学科倾向提供活动空间。

小学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8:谈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之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小组合作学习是常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自主性、独立性等。小组合作把“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 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 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为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教师更应敢于率先创新与实践, 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我, 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措施

1.划分学习合作小组

分组是合作的基础, 划分学习小组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等。首先, 根据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 将学生归为三类:A代表接触计算机较少, 知识相对匮乏的学生;B代表积累了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能处理一般性的学习任务;C代表经常接触计算机, 操作熟练, 喜欢研究各种问题。划分小组时, 遵循自愿的原则将这三类学生平均分配在各组。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 无明显差异, 便于公平竞争, 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 坦诚相待, 民主平等。其次, 将C类学生定为小组长, 作为本合作小组的“小老师”, 组员遇到难题时负责帮助解决。当然, 这三类不是固定不变的, 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可再行调整。

2.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为了让小组合作开展得有序、有效, 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除了具有合作价值外还可以进行分解, 让小组中的成员共同参与, 人人都有事可做。信息技术教学应注重参与和互动, 强调学生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应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主题, 并在小组中承担一部分研究任务, 这样就避免了“旁观”、“旁听”的被动学习状况, 学习的盲目性也减小了。

3.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1) 明确目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方式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情境。教师可通过师生谈话、生生讨论等形式, 发现探究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通过剖析案例、描述情境,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问题, 导入学习目标, 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让学生从生活的情境中,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发现探究的目标,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向。这样一来就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2) 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 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 这是小组合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可在学生已明确探究目标的基础上, 将设计好的任务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布置给各小组, 同时提出相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各小组明确完成任务的基本要求, 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 并帮助指导一些小组的内部分工及职责的落实。为了提高课堂实效性,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一些提示。以引导学生归纳方法、不断完善各自的作品, 通过进一步的练习巩固新的操作技能, 并最终完成作品的制作。

(3) 开展小组间交流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 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开展小组合作后, 小组成员通过探究, 阐述各自观点, 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 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全班各小组首先展开讨论, 组内合作, 组间交流, 然后分组轮流发言, 每组派一人主讲, 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发言。学生交流、发言时, 教师应密切关注, 及时给予点评、鼓励或表扬。有问题的地方尽量让学生去解决, 疑难处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 通过评价, 使学生有反思的机会;通过评价, 使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的各种技能。因此, 评价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力措施和方法。然而, 建立科学评价机制的关键在于要处理好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1.自我评价与合作评价相结合

自我评价与合作评价相结合可以使教师得到测试手段无法获得的过程性信息, 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能力, 使每个学生能够与他人相互检查、相互要求、相互帮助, 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负责的态度, 并能促使学生学会思考, 随时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 帮助反思学习的进程, 帮助树立新的超越自我的学习目标。同时, 还可让学习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集体目标的实现, 从而防止个人英雄主义、小组歧视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当然, 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给予恰当的评价, 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 激发组内的竞争, 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 打消依赖别人的思想。

2.合作学习过程评价与合作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 可以促进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并认识到从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方式, 发展合作学习精神的重要性。就过程和结果两者而言, 应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学期结束评选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学习个人时, 不仅要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 还要参考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这样, 学生对合作学习评价的关注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合作学习的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在实际信息技术课堂中, 通过实践总结, 我发现了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的一些问题:1在实施合作学习时, 没有精心设计合作任务, 合作学习的内容、形式、时机都很随意,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2合作小组的组成不够科学, 只采用就近分组原则, 组内学生的分工没有规划, 导致组内成员参与度不够均衡;3课堂中的合作, 偏重以“合作”的形式解决难题, 淡化学生的学习过程;4在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或是活动后, 没有积极地加入到学生合作小组中去, 指导和帮助不够及时;5学习评价很单一, 只是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 以组为单位在全班展示作品, 然后由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和教师评价。

因此, 要用系统、整体、动态的观念看待小组合作, 要合理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合理分组, 保证小组内分工明确, 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评价形式也要多样化, 对学生尽可能采取积极、多元多维的评价方式和标准等。

篇9: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转换角度;营造氛围;优化小组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通过相互监督、学习、探究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要在开始时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等方法,激发学生沟通交流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然后,才能在合适的引导下展开合作学习,其次,合作学习要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让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最终结果,这样才能明确地把握合作学习的动态,否则合作学习的过程则容易失去方向,进而失去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转换角度,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一般都是以老师为中心,负责制定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进度,而学生只要负责听讲和学习即可。但这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是行不通的,要想提高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就要改变这种想法,转换角度,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分享自身的想法,增加合作学习的机会,从而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例如,在上课过程中有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不要立刻解答,先根据学生疑问的种类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再将结果及原因阐述出来,然后老师再给予正确解答,这种做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二、合作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初中信息技术学习技能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只有具有兴趣,才能集中精力听讲和深刻钻研。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利用图画、影视、实物等创设具体的合作情境,让学生对学习的事物有所了解,增强其学习兴趣和认知,教学起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图文混排”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先用一个已经创作完成的图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为学生进行演示教学,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共同选择基础图形和文字,通过想象来完成新的图案创造,以此帮助学生对图片与文字搭配有更深的理解。

三、优化小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要想达到更高的效果,锻炼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优化小组,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优化小组,指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能力和素质是均衡的,具有可比性和碰撞性,这样才能让小组内的各位学生发表自身意见,并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如果小组内学生的实力差距较大或者性格差距较大,很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心理歧视和个人矛盾,导致某些学生的意见被忽视,在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的同时也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视频信息的合成”这一章节时,可以让记忆能力和欣赏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形成一组,通过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来练习基本操作,并对他们合作完成作品的质量进行评比,这样的比赛才是具有可比性和可实施性的,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营造氛围,重视学生合作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需要在一定的氛围中才能够进行的,激烈讨论的环境、大家积极学习的态度,是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学习结果的评定主体也可以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增加学生合作评价环节,能够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提升锻炼意义。

例如,在学习“Photoshop的工具使用”这节课时,在分组合作学习完基本的照片修饰之后,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小组对图片进行修饰前后的对比图,并向另外的几个小组提问这些操作中用到哪些Photoshop软件中的工具,以此来检验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督促学生加强合作学习技能。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不能盲目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学生喜欢的各种轻松的氛围及情境,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气氛中,才能更好地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杭大山,苏占雷.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现代信息(教育版),2014(16):112-114.

篇10: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上

①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②掌握计算机的开启与关闭。

③认识主机、显示器以及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手写板、数码相机等常见外设。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认识了常见外设。

-------------------------2.活动主题:认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 活动过程:

①了解什么是操作系统。

②Windows XP的启动与关闭。

③任务栏、开始菜单、窗口、状态栏、图标、对话框。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认识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

-------------------------3.活动主题: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活动过程:

①窗口的打开、关闭、移动、改变大小,最大化、最小化,排列窗口,窗口间切换。②掌握任务栏与“开始”菜单的基本操作,会用任务栏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③菜单的类型,热键、快捷键,使用菜单和工具栏操作计算机。④几种对话框的特点,对话框中常见控件及基本操作。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窗口的基本操作以及菜单与工具栏的操作,并掌握了对话框的基本操作。-------------------------4.活动主题: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活动过程:

①什么是文件和文件夹,常见文件的类型。

②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重命名、移动、复制、查找、删除和还原操作。③单个文件和文件夹的选定方法。

④连续分布的多个文件和文件夹的选定方法。⑤不连续分布的多个文件和文件夹的选定方法。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文件、文件夹的操作,会进行简单的资源管理。-------------------------5.活动主题:桌面的管理 活动过程:

①桌面图标的排列,建立或删除快捷方式。②改变桌面背景。③设定屏幕保护程序。④设置个性化的桌面。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了Windows桌面、任务栏、菜单、窗口、文件、文件夹、图标等基本概念。-------------------------6.活动主题:应用程序的管理 活动过程:

①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②建立应用程序图标。

③从“开始”菜单启动、从文件夹下启动,用快捷方式启动。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安装、启动以及卸载应用程序的相关操作。

-------------------------7.活动主题:常见外设的使用 活动过程: ①格式化软盘。

②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闪存、视频采集卡、优盘、移动硬盘、扫描仪的使用。③硬件维护及使用常识。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常见外设的使用方法。

-------------------------8.活动主题: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活动过程: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特征与病毒的防治。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9.活动主题:认识Microsoft Word 活动过程:

①掌握启动Word的方法。

②打开默认位置和其它位置的文档(包括网络中的文档)。③按不同显示比例浏览文档,了解Word文档的主要特点。④了解Word的工作窗口(任务窗格)。⑤将打开的文档换名保存(另存为)。⑥了解退出Word的几种方法。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打开已有的Word文档,了解了Word的工作环境及文档特点,分析并认识了Word文档的内部结构及组成元素。

-------------------------10.活动主题:输入与编辑简单文档

(一)活动过程:

①用熟悉的一种中文输入法输入文本。②在任意位置插入或删除文本。③插入特殊符号、日期和时间。

④选定文本的方法(部分文本、整行、整段、全文选定)。

⑤在同一文档或不同文档中进行剪切、复制、粘贴(选择性粘贴)或移动操作。⑥撤消与恢复操作。

⑦查找、替换文档中的文字、标点及其他符号。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输入文字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的相关操作。能打开自己的文档并按要求进行稍微复杂的修改,最后加密保存。

-------------------------11.活动主题:输入与编辑简单文档

(二)活动过程: ①新建文档。

②使用自动更正功能输入常用文本。③字数统计。

④使用拼写和语法检查工具。⑤插入其他Word文件。

⑥保存文档(使用密码保存文档)。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从其它文档中剪切/复制所需素材的相关操作;能将文档中的文字、标点及其他符号替换为指定的特殊符号。

-------------------------12.活动主题:使用模板创建特殊文档和使用“帮助”功能 活动过程:

①模板的概念及基本使用方法。

②几种模板的简单应用(稿纸、日历、网页、实用文体模板)。③插入并编辑简单的数学公式。

④利用“帮助”菜单或“助手”了解信息。⑤应用所学知识设计有创意的作品。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使用模板创建特殊文档的方法,并能够编制带有数学公式的文档。-------------------------13.活动主题:修饰美化文档中的文字 活动过程:

①文字的字体、字号、字形、加粗、下划线、颜色和上下标等的设置。②字间距、文字动态效果的设置。③首字下沉。

④页面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锻炼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创新的能力。-------------------------14.活动主题:文档的版式设计 活动过程:

①纸张大小、方向、页边距的设置。②项目符号和编号。

③行间距、段间距及段落对齐方式的设置。④分栏的设置。

⑤文字的横排、竖排设置。⑥页眉、页脚的设置。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文字处理工作的一般步骤,领会了从整体出发设计文档版面的思路。-------------------------15.活动主题:自己动手绘制图形美化文档 活动过程:

①绘图画布的使用。

②使用“自选图形”工具绘制图形。

③设置自选图形的底纹、边框、阴影效果、立体效果。

④图形大小、位置、文字绕排方式、叠放次序、组合与取消组合、旋转的设置。⑤为自选图形添加文字。

⑥插入组织结构图或其他图示并进行简单修改。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文档处理的一般步骤,初步形成了对电子文档设计、排版、图文编排的能力。-------------------------16.活动主题:使用剪贴画或图片美化文档 活动过程:

①剪贴画的插入。②图片文件的插入。

③图片大小、位置、文字绕排方式、透明色、水印、压缩图片的设置。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把电子文档以不同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17.活动主题:使用文本框和艺术字美化文档 活动过程:

①文本框的插入。②文本框格式的设置。③艺术字的插入。④艺术字格式的设置。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使用文本框丰富版面,使用艺术字美化文档的相关操作。-------------------------18.活动主题:表格创建与设计 活动过程:

①创建较为复杂的表格。②绘制斜线表头。

③表格行高、列宽的调整(手动、自动)。④插入、删除、移动行或列。⑤合并、拆分单元格(表格)。⑥自动套用表格格式。⑦标题行重复的设置。⑧表格内容的对齐方式。⑨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⑩表格在文档中的位置调整。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锻炼了在电子文档中使用表格处理数据的能力。

-------------------------19.活动主题:使用修订或批注及邮件合并 活动过程:

①了解修订与批注的概念。②标记修订。③关闭修订。

④插入批注(声音批注)。⑤修改批注。⑥删除批注。

⑦了解并初步掌握邮件合并功能。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使用修订或批注的相关操作,并学会了使用邮件合并功能给多个人发送电子文档。

-------------------------20.活动主题:视图及打印预览 活动过程:

①使用不同的视图方式浏览文档。②使用全屏幕显示方式。③执行/关闭打印预览。④单页或多页显示浏览。⑤设定打印范围和打印份数。⑥打印带有修订和批注的文档。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使用视图方式进行文档版面调整的操作以及打印预览和打印的相关操作。-------------------------21.活动主题:认识Microsoft Excel 活动过程:

①通过快捷方式启动Excel(通过Excel文档启动Excel)。②认识Excel工作界面(任务窗格)。③打开已有的Excel文档。

④了解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等概念。⑤关闭Excel文档的几种方法。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打开已有的Excel文件的相关操作,通过观看用Excel制作的图表,了解了用Excel分析和处理数据的直观性、方便性;并了解Excel的工作界面及文档特点。

-------------------------22.活动主题:新建并保存工作簿文件 活动过程: ①新建工作簿。

②通过Excel模板新建工作簿。

③利用“窗口”命令在两个工作簿文件间切换。④保存工作簿(另存为)。⑤退出Excel。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工作簿的建立与数据的输入的相关操作,能按不同方式保存工作簿。-------------------------23.活动主题:工作表的基本编辑操作

(一)活动过程: ①工作表的添加。②工作表的移动。③工作表的复制。④工作表的删除。⑤工作表的重命名。⑥工作表的选择。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工作表的基本编辑操作。

-------------------------24.活动主题:工作表的基本编辑操作

(二)活动过程:

①对实际数据设计较为合适的表格。

②在单元格中输入文本、数字(百分数、分数、特殊数字格式)、符号、日期、时间。③修改输入的内容。

④对数据小数位数的保留、增加或减少。⑤设置千分位分隔符。⑥设置货币样式。⑦内容和格式的清除。

⑧利用工作表的成组编辑功能创建相同的电子表格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根据已有数据,较为恰当地设计表格、安排数据,以便进一步进行计算,并在工作表中输入和修改数据的相关操作。

-------------------------25.活动主题:使用“自动填充”功能快速输入数据 活动过程:

①单元格区域的选定(会选定整行、整列、多行、多列、连续的单元格区域、不相邻的单元格或区域)和表示方式。②填充柄的概念和作用。③自动填充数据序列。④自定义简单的序列。

⑤在同一工作簿中进行工作表之间的数据复制。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锻炼了利用电子表格分析、处理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6.活动主题:调整工作表中的行列或区域 活动过程:

①行、列的插入。②行、列的删除。

③行高、列宽的调整(手动、自动)。④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锻炼了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创建和编辑工作表的能力。-------------------------27.活动主题:修饰美化工作表 活动过程:

①单元格内数据的字体、字号、颜色的设置。②单元格的填充颜色、底纹、边框的设置。

③单元格数据对齐方式的设置(水平对齐、垂直对齐、合并及居中)。④为表格应用自动套用格式。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锻炼了修饰、美化工作表的能力,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抒发了自己的艺术美感。-------------------------28.活动主题:Excel的运算符和公式 活动过程:

①了解Excel的运算符和公式。

②在公式中引用本工作表中的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相对引用、绝对引用)。③在公式中引用其他工作表中的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

④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使用公式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⑤公式中函数(Sum、Average、Count、Max、Min、If)的简单应用。⑥使用“帮助”功能了解更多的Excel函数。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使用运算符、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统计的相关操作,并能够利用“帮助”功能进行自主学习。

-------------------------29.活动主题:排序和筛选 活动过程:

①使用“升序”和“降序”按钮进行简单排序。

②对工作表中的数据按一个或两个关键字排序(按数字的大小、按汉字的笔画等)。③对工作表中数据按一定要求筛选(自定义自动筛选为主)。④给单元格插入批注。⑤工作簿的数据保护。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和保护的相关操作。-------------------------30.活动主题:Excel的图表 活动过程:

①了解利用图表表示数据的好处,比较几种常用图表(柱形图、条形图、饼图)的适用范围。②正确选取表格区域,利用图表向导生成图表。③选择并改变图表类型。

④根据需要对图表格式进行简单设置。

⑤利用图表转置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并进而得出结论。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创建图表分析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相关操作。-------------------------31.活动主题:认识绘图软件 活动过程:

①启动和退出绘图软件。②熟悉绘图软件窗口。③改变画纸的大小。

④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图像文件。⑤以多种格式保存图像文件。⑥打印图像文件。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锻炼了熟练使用绘图软件的能力。

-------------------------32.活动主题:编辑图像

(一)活动过程:

①铅笔、刷子、喷枪、选定、裁剪、放大等工具的用法。②直线、矩形和圆角矩形、圆和椭圆、多边形工具的用法。③构图方法和技巧。

④文字工具的使用,选择合适的字体样式、字体大小、字体颜色。⑤使用调色板编辑出自己喜爱的一套颜色,保存颜色。⑥选取前景色和背景色。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画任意形状图形的相关操作,能使用基本图形构图、并掌握了在图形中输入文字的相关操作。

-------------------------33.活动主题:编辑图像

(二)活动过程:

①颜色填充、颜色橡皮、取色等工具的用法。②橡皮工具的用法。③清除图像。

④选定图像里的某一个区域。

⑤使用剪切、复制、粘贴命令编辑图像。⑥会用撤销命令。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锻炼了使用绘图工具进行画图和对图像进行简单处理的能力。-------------------------34.活动主题:图像效果 活动过程: ①缩放图像。

②翻转和旋转图像。③拉伸和扭曲图像。④反色显示图像。

⑤能够修改图像的显示尺寸、尺寸单位(cm、像素等)、颜色性质(黑白或彩色)。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对图像应用各种效果,并掌握了查看和修改图像属性的相关操作。-------------------------35.活动主题:认识ACD See 活动过程:

①启动和退出ACD See。②认识ACD See的窗口。③查看不同文件夹中的图像。④按照年月日查看图像。⑤用搜索工具查找图像。⑥用幻灯片方式查看图像。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熟悉了ACD See的窗口,并学会了使用各种方法查看图片,锻炼了在ACDSee中快速浏览图片的能力。

-------------------------36.活动主题:分类管理各种图像 活动过程:

①按照不同文件夹分类。②按照图像文件日期分类。④按照图像的类型分类。

⑤按照图像文件类型、大小、日期和名称等排序。⑥建立自己的相册。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锻炼了对图像文件进行管理的能力。

-------------------------37.活动主题:图像的编辑和调整 活动过程:

①任意角度旋转图像。②级别和自动级别。③了解红眼的概念。④了解曝光的概念。

⑤了解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的区别以及各自特点。⑥红、绿、蓝颜色的调整。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锻炼了对图像文件进行简单编辑和调整的能力。

-------------------------38.活动主题:灰度、颜色和滤镜 活动过程:

①应用黑白、16色和256色灰度。

②应用16色、256色、高彩色、真彩色等颜色。③使用调色板编辑颜色。④模糊和高斯模糊。⑤锐化、边缘检测。

⑥艺术:浮雕、交叉线阴影、铅笔绘画、油画。⑦颜色:褐色、底片、着色。⑧噪音:去斑。

取得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应用灰度效果、颜色效果以及滤镜效果的相关操作。培养了对图像进行效果 应用的能力。

上一篇:各地婚俗下一篇:导游词泉州府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