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简报

2024-04-27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简报(精选9篇)

篇1: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简报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简报

保信简字(2007)9期2007年9月28日(总第24期)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简报》采发情况通报

《保定市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简报》自编发以来,各县(市、区)电教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及时上报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信息。截至目前,共采发信息43条,其中各县采用信息38条,市区采用5条。从上报的信息情况来看,高阳、定兴、安国、高碑店、涿州、徐水、蠡县、博野、定州、南市区、曲阳、安新、涞水、新市区、容城、唐县、易县、顺平能坚持上报信息,及时地反映本地各阶段信息技术工作开展思路、效果,反映了重点工作的进展及采取措施。达到了交流经验、沟通情况、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作用。在信息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县(市、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虽然做了不少,但信息上报滞后,或者因稿件质量较差无法被采用。甚至还有个别单位至今未上报通信人员名单等。鉴于以上情况,希望各县(市、区)电教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为办好《保定市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简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负责具体工作的同志工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加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将本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开

展情况,及时准确上报,为宣传本地教育信息化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市电教馆将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信息上报情况列入年终考核内容,对信息上报及时,采编率较高的县(市、区)年底将予以表彰。

南市区启动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考核工作

为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南市区详细制定了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考核办法,并在网上公布实施,从9月18日至11月10日,分两个阶段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考核。第一阶段:每位教师按照培训内容结合工作实际,独立完成一个课件和一篇教案的制作和编写。第二阶段:按照自己设计的课件和教案,在多媒体教室或者网络教室上一节公开课,并按照考核小组考评意见,写出公开课心得体会。此次考核,将重在实际应用,达到以考促用。

高碑店、安国、容城、顺平

举办2007年中小学生汉字录入大赛

为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工作深入开展,提高中小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配合2007年保定市中小学生汉字录入大赛,2007年9月8日,高碑店市2007年汉字录入大赛在高碑店八中举行。经过赛前的精心组织,此次大赛共有182名选手参加,其中小学组82人,初中组90人,职高组10人。比赛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自身展示和发展的平台,并极大的调动了全市师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9月12日,安国市电教站组织2007年全市中小学生汉字录入大赛。共计17所学校269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此次活动,学校领导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准备充分,选手整体水平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本着对学生负责、安全方便的原则,电教站派出多名工作人员深入到学校组织比赛。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工作深入开展。

9月14日,容城县在博奥学校举办了中小学生汉字录入比赛。共有来自11所初中、16所小学的117名选手参赛,筛选十名优秀选手参加保定市中小学生汉字录入大赛。

2007年9月9日,顺平县教育局与县科协在实验学校共同组织并举办了中小学汉字录入竞赛,共计157名选手参赛。经过激烈角逐,一等奖获得者将代表顺平参加市级竞赛。(高碑店电教站;容城电教站贾玮;安国电教站李志然;顺平电教站张志聪、杨 鹏)

篇2: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简报

一、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教育条件,切实抓好学科教学工作。

1、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课前有准备、课时有作业、课后有反思。

2、对照电教课题,向本工作组成员推荐3~4篇可学习、借鉴的文章,并附体会。

3、每月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小型多样,针对性强,注重实效。每次活动做好书面记载,活动后有总结。初步计划如下:九月份:小组讨论“如何抓好各年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十月份:交流自己在课后学习或研究本学科教学时的心得、体会。十一月份:教师互相听课,共同改进教学方法。十二月份:教师总结一学期的教学得与失,共同创新下学期的工作。要求完成本学科论文一篇。

4、做好专用教室的使用记载和卫生工作。

5、加强校园网络其它电教设备的维护,随时确保教师电脑、学校机房,新苗电视台及阶梯教室电教设备的正常使用。

6、做好电教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等管理工作。

二、为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其运用计算机的能力,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1、开展以学生为主的校级竞赛活动。十月下旬:开展四年级学生的打字比赛。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集中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Word的运用。十二月下旬:开展六年级学生幻灯片制作的比赛。通过比赛不仅能让学生熟练运用powerpoint这一软件,还能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活动的具体方案会在比赛那个月的月初通知。

2、开展学生作品展览活动。平时,任课教师做好学生作品的收集整理工作,九月份将其作品展出。

3、加强学生NIT培训,积极参与考核,争创好成绩。

三、配合学校做好信息技术与教育方面的各项工作。

1、做好创建省级信息技术实验学校的准备工作。

1、积极配合其他学科开展的各项竞赛活动。设计、开发学校对外、公开、竞赛教学课件,网页。

2、学校网页及时更新,不断改进,使教育信息网站成为我校教育系统贯彻教育方针、追踪教育动态、介绍新人新事的一个媒体;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教育形势、交流教育经验的空间;成为联系家庭、服务社会的一个纽带。

3、定期组织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意识和水平。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篇3:浅谈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1 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处理,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 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 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准确地处理信息, 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

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 技术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 今天一些优秀的软件, 如VB、Office、Windows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 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可能不会改变, 如编程, 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 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 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 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 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 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 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那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1.1 发现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

要让学生能根据学习的要求主动获取知识、技能, 能在一篇文章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并能够及时删除对自己无用的知识, 从而提高信息搜集能力, 增强素质。

1.2 分析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

要能够将获取到的丰富信息进行动态的分析、筛选、判断、鉴别, 判断它的可信度, 截取所有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分类, 为自己将来的进一步使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1.3 加工信息、分解信息的能力

信息获得的渠道是多方面的, 作为一个信息素养高的人才, 应该善于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 并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重新整合, 以自己的需要为目的, 把获取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分解、归放, 让自己“拿得起, 放得下”。

1.4 利用信息创新的能力

掌握信息是为了应用, 为了能够创新, 为了能够出成绩, 因此利用信息是培养信息素养的关键, 也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目的, 一切信息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的。所以利用信息进行创新, 是每个教育者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这也是为学生将来成为新世纪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准备。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 将有用的方法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这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关键。

2 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计算机是这个社会中对孩子们吸引力很强的事物之一, 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泡在网吧里, 把计算机当成了自己的玩具, 打发时间的工具, 逃避现实的场所。其实, 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善加引导, 将孩子们的兴趣从那些不利的因素中转变过来, 变不利为有利, 化消极为积极, 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兴趣, 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 让这些孩子利用兴趣去钻研信息技术知识, 进一步掌握信息技术技能, 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条件。

3 掌握信息技术,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当今社会的文盲已经不再是知识文化欠缺的人, 而是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管理和创新的人。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

3.1 给学生创造的环境和创造的机会

课堂是学生们的, 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 但不是主角, 教师要把信息技术的课堂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去获取、去获得、去发展、去创新。

3.2 要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在信息技术教育中, 教师要让学生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觉得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一个经常体会到成功快乐的孩子, 就会产生无穷的创造力, 进而成为乐观、向上、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

3.3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社会的高度发展, 出现了许多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这些学科往往是多种知识的综合, 是多学科的整合。这就要求新世纪的人才必须是善于操作、善于创新的集中了多种技能的人才。所以, 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对这些学科的整合, 让学生多学些其他学科的知识, 争取成为一个多学科兼容的新型人才。

4 学习信息技术, 更要注重培养青少年信息道德

应该说信息技术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 它给人们增添了许多的欢乐, 带给人们许多的方便, 带给人们许多开阔视野的机会;可是它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犯罪, 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 带来了许多家长的眼泪。所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一定要把培养青少年的信息道德放在首位。比如, 在讲述因特网的知识时, 不仅需向学生讲解因特网的优秀之处, 还应不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使其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做个有信息道德的好学生。

5 结语

在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的具体教学中, 采哪种教学方法, 不仅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或加以综合应用, 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总结。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学生, 这是信息技术教师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信息技术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内容, 这就使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者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即如何利用有限教学时间和资源,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观点阐述了信息技术教育在现实中的价值。

篇4: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简报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教学公平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064-0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让人看到能够实现教育教学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曙光,教育行业已经对此引起充分重视。对于教育界新时代的挑战,相关教育管理人员发现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问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 信息技术化教育现状

扩大了地区间教育水平差距 在信息化技术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地区间的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对于一些比较富裕的地区,老百姓生活水平高,对于信息技术的建设也就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撑。因此,信息技术在这些区域的覆盖面广,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也大,该地区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也随之增高。相对而言,在一些偏远山区,人们生活水平得不到有力保障,也就对信息技术的建设给予不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因此,信息技术在该地区的发展滞后,随之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就比较落后,致使各地区间的信息技术水平不一,在各地区间就形成相对的“水平落差”“知识水平层次不一”,使得教育水平两极分化严重,也就逐渐显露出教育的不平等问题,这也被人们称为信息技术带来的“马太效应”。

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虽然能给人们带来方便,但是对于操作者而言却有极大的挑战,操作者怎样才能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生活中以便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让信息技术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一问题是信息教育发展中所面对的巨大挑战。对于我国一些偏远山村,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少之又少,更不要说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并且解决在教学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提升教师的信息素质 为了改善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现状,财政部门对贫困地区投入大量资金,扶持他们加快进行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可是这一笔不小的资金扶持并没有对其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在有些地方把信息技术设备当作摆设,并没有应用到相关的教学工作中去。出现这些问题,还是因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与其设备建设不同步。基于此,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没有与时俱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自己的教学模式无法匹配,这样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可谓是最尴尬的一幕。

2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积极探索教育资源的网络化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教学资源的网络化能够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联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教育公平和教育教学均衡发展的目的,进而提升教育教学综合标准。对于不同区域来说,其在教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教育部门进行调节可能会耗时较长;而信息技术能够低成本达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采用互联网技术、远程卫星技术、广播电视以及移动设备通信等方式,让教育教学相对落后的地区能够分享到好的教育教学知识,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网络化。此外还需要健全监督管理制度,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提高教育资源的诚信度以及透明度,让全体国民进行监督,确保顺利实施教育教学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

以学习各校各师教法为重点,开创适合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 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完成学习型社会的转型,在学习型社会中不但要拥有极其丰富的知识资源,还要拥有优秀的、可以让人们自学的教学资源。对各校名师教学资源的借鉴,使其能够在学习型社会中发生质的飞跃。然而最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为实现名师视频教学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其一,高清摄像机、视频处理设备、视频传播设备的价格都已经很低,而且相应的技术也很成熟;其二,由于我国在2012年开启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宽带逐渐通到各个学校,同时渐渐进入千家万户,宽带能够播放高清视频资源,并采用相关技术的存储,就可以更好地解决视频传送问题;其三,由于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都可以进行高清显示和声音的高保真播放,这样就能让人在观看各校名师视频教学时,立体式感受名师的教学特色。高清投影及高清电视的广泛应用,甚至可以把名师请到普通教室进行相关的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教室听到名师授课。当名师的教学视频逐渐增多时,这将是由量到质的变化——学生就能够比较系统地学习知识或者可以掌握自学的方法,当进行名师视频教学时,可以把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改变为师生一起学习、讨论、研究。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落后地区的学校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

建立以物联网、增强现实为基础的虚实结合型资源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做到形象化、科学化、现实化、时代化。唯有这样,学生才能认识世界和适应社会,更好地按照社会发展需求,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我国地域差异较大,社会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现象。学生在学校期间如若能够感知到外部世界的先进方法、先进文化以及先进技术,与名师交流沟通,名师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上的疑惑,那么就实现了运用最先进最科学手段来大力支持教育高层次公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目前,信息技术中的物联网、平板显示技术、新一代网络等的综合运用,可将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育公平这一梦想成为现实。如全国先进地区的先进代表区域,包括生产车间、养殖场、街区、植物大棚等,安装摄像头和物联感应装置,并且连接全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者就能够在全国资源服务平台上调看实景和实物以及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这样可以促使先进社会发展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使经济和教育以及文化发展比较落后地区的学习者可以积累先进地区的学习者所经历的类似的阅历和视野,在这样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教育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上。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实现教育教学公平和教学均衡发展,不但需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建设,而且需要较为完善的应对策略。不同区域应当结合本地的教育教学发展状况,通过信息技术的积极推广和应用来促进本地区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教学对于人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措施缩小地区差异,逐步达到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曜明.教育部长袁贵仁等四位代表与网友共话教育公平.[EB/OL].[2012-11-14].http://www.yclgcz.com/ztbd/ShowArticle.asp?ArticleID=467.

[2]陈琳,王矗,陈耀华.终身学习信息资源建设的战略意义与模式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4):41-46.

篇5: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20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年丹凤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围绕市、县工作大局,坚持以信息技术和优质资源应用、建设为重点,狠抓过程管理,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手段,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实现了全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新发展。

一、坚持学习,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综合素养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学习摆在工作的首位,以学习总揽全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国教育工作会精神、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等有关方针政策。累计,全年共开展各类学习活动43次,人均记学习笔记3万余字,撰写心得体会6篇。学习中,我们坚持做到“五有四转变”,即有学习计划、有学习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实现思想观念、综合素养、工作作风和工作效能的进一步转变。同时,我们结合信息中心业务工作特点,深入到各校开展广泛的学习调研活动,目前人均听评课15节,查教案作业各60本。全体同志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能力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不断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工作效能和战斗力显著提升,为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狠抓管理,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

一是狠抓全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管理。针对信息技术工作长期以来认识不足、职责不明、管理粗放的现状,我们在认真研究国、省、市有关政策和县情的基础上,制定了《丹凤县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管理常规要求》(讨论稿),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教学应用、网络建设、设施保障等作出了规范性具体要求,为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科学发展提供了保障依据。二是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以爱岗敬业、技能学习为主题的培训教育活动,遵循“分级管理,分层培训,全员参与,整体提高”的培训原则,以解决教学一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根据教师需求、学校需要及时举办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12场次,培养起了一批信息技术服务队伍和学科骨干教师,为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三是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管理。全面落实小学每周1节信息技术课、中学每周2节信息技术课教学任务,坚持70%以上的课上机操作,实现“理论”和“操作”实践相统一。教育师生树立正确的信息应用观念,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规范要求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四是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全年选派30余名教师分别参加了省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基础教育专网应用培训等活动,积极做好校本培训,同时完成了825名教师国培计划培训任务。(年终总结 )五是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围绕“问题即课题、课题即研究”的理念,深入到课堂中、教师中、学生中,开展面对面、互动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及时解决教材处理、教学方法、课件制作等环节中出现的6类23个问题,促使各校信息化应用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六是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管理。全面核查各校信息化设施设备,进一步明晰管理职责、使用职责,防止国有资产转移、流失。及时排除设施设备使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保证各类信息化设备设施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发挥应有作用。七是积极开展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我县丹凤中学、商镇中学、龙驹中学、西街小学不断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应用新模式,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开辟新途径。七是继续与电信公司进行深度合作,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依托专网建设逐步推进学校局域网建设,搭建便捷广阔的资源共享平台。

三、丰富载体,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是认真举办好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电脑制作评选活动”和“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评选大赛活动”,累计收集学生电脑制作作品218件,教师媒体课件578件,丹凤县中学、竹林关小学等12个单位分别被表彰为先进集体,雷卫东、周龙等188名师生的作品被表彰为优秀作品,全县有12件师生作品在省市评选中获奖,县教育体育局被市教育局表彰为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先进集体。二是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优质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鼓励教师积极应用专网资源、互联网资源等优质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西街小学教师欣燕等3名的教学实录分别被中央教育台、省教师研修网选中播出,名优教师风采在更大范围得到彰显,全县应用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三是大力开展教育资源应用创新实践活动,全年共创作录制教育专题3部、展示师生风采专题21个、优秀课例43节,在全省首届“校园电视节目暨第四届中国校园电视节”评选活动中,我县6件参赛作品获得4金2银的好成绩,并有4件作品在国家评选活动中获得好成绩,丹凤教育的丰满形象在更大范围内受到关注。四是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以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己任,广泛开展影视教育活动。全年播放爱国、励志教育影片12部195场次,4万余人次中小学生观看影片、参与第二届中小学影评征文评选活动,县上收到影评1310件,表彰为优秀学校6所,土门镇中心小学等学校的作法被全县学习交流。2012年4月我县被省教育厅表彰为爱国主义教育影评活动先进集体。五是按照市、县有关要求,及时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管理常规检查,通过查看设施设备、听评课、测试各类人员、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给出全面性的评价和建设性意见,保证各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正常、健康开展。

四、弘扬正气,精心营造教育发展优良氛围

一是精心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氛围,通过丹凤教育网、商洛教育网、陕西教育网等平台,及时宣传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我县教育发展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凝聚人,用先进的事迹感召人、激励人,形成教育发展的强大活力。二是积极开展新闻写作培训活动,准确掌握新闻新作特点、写作技巧,按照“细观察、勤思考、多练习”的思路,努力提升新闻作品的写作质量。三是积极制作专题新闻,围绕典型人、典型事开展深度报道,借助音视频效果立体展现教育发展美好形象。四是加强校网站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实行专人负责,落实24小时安全监测,严格执行网站稿件发布程序,倒查责任追究,保证新闻发布质量与严肃性。全年制作校园剧2部、专题片2部、专题新闻12个,在省市县媒体发表新闻600余件,为丹凤教育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五、2012年工作打算

1、深入开展学习活动,精心设计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管理,突出学习效益,实现工作理念、工作责任、工作能力的大转变。

2、突出教学质量中心,继续开展各类应用培训活动特别是要搞好资源与学科的有效整合。坚持多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教学调查研究,实现教育教学理念、手段、方式的进一步优化。

3、稳步推进影视教育,努力完成放映任务,广泛开展第三届中小学影评征文评选活动,深化影视教育内涵发展。

4、努力搞好教育宣传,“坚持下一线,新闻从一线来”的工作思路,第一时间报到好教育战线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积极制作教育专题、专题新闻,广泛宣传教育发展成果,为全县教育发展营造氛围,注入新活力。

5、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依据研究专题精心设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多尝试、细研究、勤总结,为全面做好结题、提升教学效益做好积极的准备工作。

6、认真落实丹凤县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常规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组织管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教学要求、网络建设和保障措施基本要求,促使全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在正常化、科学化轨道上健康发展。

7、认真开展好 “中小学电脑制作评选活动”、“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校园电视节目制作”、成果展示等活动,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8、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全面落实省市有关要求,积极开展校本级培训活动,及时解决一线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类实际问题。

篇6: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就必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关注和投入,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与此不太协调的是农村教师的队伍建设却略显滞后,尤其是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技能急待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针对教师的现状和实际需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工作。

一、立足农村教师实际,找准培训切入点。

由于地区的差异,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观念、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总体看来,一方面有些教师还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给现代化教育教学带来的活力,另一方面是有些教师自身信息技术技能方面的欠缺,他们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是从思想上使教师摆脱那种错误的观点和认识,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切身体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给现代化教育教学带来的无穷魅力,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来。为了激发教师的培训热情,我们首先聘请一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资深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同时还对全体教师进行英特尔未来教育专题培训。另外,我们还组织教师观摩具有先进性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示范课,对教师进行从理论到实践、从“无形”到“有形”的启发。经过培训,我们的教师在思想观念上产生了质的飞越,变任务驱动为需要驱动,教师从被动的学到主动的要求开设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为实践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教师培训形式,加强教师技能培训

师已经全部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他们的家庭也和年轻教师一样配上了电脑,也和年轻教师一样,争着抢着到多媒体教室上课。

在培训内容方面,中心校采取由低到高、由易到难,针对教师们实际操作水平,分层次进行培训,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得到提高。几年来,中心校秦国祥老师先后为教师们培训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指法、汉字录入、文本编辑、课件制作以及电子表格等,课件制作从PowerPoint的幻灯片制作到会声会影的视频编辑,电子表格从Excel的简单做表到复杂的数据自动统计。

课件制作培训重在变远程资源为我所用的优质教学资源。每次培训结束时,我们都要求每位教师撰写心得体会,按要求制作课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通过一段时间的校本培训,全学区的所有老师都能够较熟练地应用电脑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应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有许多教师达到了专业化水准。

三、强化教师培训效果,促进学科之间整合

通过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教师们在信息技术技能、技巧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在实践中也有了较强的运用能力。为了让我们的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选择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教科研项目做为突破口,引导全体教师明确奋斗方向、目标和自己所承担的任务,进一步激发教师学习、掌握、运用现代化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实现了变任务驱动为需要驱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不敢或不愿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到争着抢着到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根本性转变。

(一)建立规章制度,确保设备的利用率

为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我们出台了《当铺地学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细则》,将此项工作同校长、主任及教师的政绩、评优、评先、晋级、绩效工资挂钩,用制度规范教师行为,激励教师学会使用设备,用好设备。我们还出台了《现代远程教育应用评估细则》,规定使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要进课表、进课堂、进记录。要如实登记,认真使用,广泛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

快前进步伐,我们又举办了利用课件上课的课堂教学公开课。公开课结束后,经过一个阶段的筹备,我们又举办了全学区首届课件展示大赛,并趁热打铁举行了教师现场制作课件竞赛,逐步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工作引向正轨,推向高潮。

课件制作,是教师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基本功。为此,中心校把它列入教师常规考核项目之中,要求教师每个学期都要制作或改作一定数量的多媒体课件。在实施“名师工程”之后,中心校还把自制课件列为名教师的重要条件之一。

目前,一线教师都能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一些教师的操作水平已达到了专业化水准。全体教师实现了电脑备课,多媒体上课。学区中心校召开的各种会议或开展的各种活动,都用数码相机、录象机记录下来,把它编成图像资料或制作成专题片,形象、生动地记载了工作历程,展示工作成果,深受教师欢迎。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当铺地学区的教育现代化工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铺地学区中心校被松山区教育局评为“信息技术教育先进集体”,多名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撰写的论文、教案被松山区电教站、教研室推荐到市教研室及自治区评奖。其中中心校的“东方红教育资源库”获得了自治区教育信息技术成果一等奖,大兴隆庄小学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论文被收编到自治区专题论文集,赵国芬、郭秀英等老师的电教优质课也在自治区获得了奖励。

四、各级领导关怀,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助推器。

先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师资水平,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创新的办学模式,使我学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尤其是各级领导的亲切指导和大力支持,更为我们不断取得成绩提供了强大动力。自治区网络信息中心李栋梁主任、李政处长、包头市电教馆荆金奎馆长,先后光临我学区视察,对我们的信息教育技术工作赞赏有加。

篇7: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以县教育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要点和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中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以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和应用为重点,以确保省信息技术实验校为动力,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二、任务目标

1、强化学校网络、网站建设与管理,优化网络结构,争创县级优秀网站。

2、配合县教育局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完成上级分配的各项任务目标,争创网络资源建设先进单位。

3、按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广度和深度。

4、继续抓好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使100%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达合格级。

5、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规范化管理,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6、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用课题带动应用。

三、工作措施

㈠以学校网络、网站建设与管理为龙头,优化网络结构

1、加强领导

2、健全制度,规范网络建设

3、强化网络防毒工作,重视网络信息安全

4、加强硬件建设

力争年内实现“班班通”和教师人手一机的目标,争创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

5、规范校园网站建设

学校网站对内服务于教育教学,对外是学校的宣传阵地,是整体反映学校形象的最主要媒体。为此,学校网站要进一步优化栏目结构,扩大信息量,力求网站界面简约、布局合理、色调一致、风格统一,内容正确、充实、丰富且及时更新,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德育、管理、学生、教师、社会等。同时要求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建立自己的网页,网管员要对教师的网页建设情况及时进行指导、检查,学校拟定于6月份和11月份对教师网页进行评比,优秀者推荐参加县级评比,并将网页建设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学校网站争创县级优秀网站,工作计划《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计划》。

㈡采取得力措施,加强网络资源建设,满足教学要求

6、搞好校级资源库建设和资源上传工作

学校网管室要和电教室密切结合,由网管室负责把有关的电教教学教材全部汇集到学校资源库,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同时,学校将做好资源上传工作的管理,教导处加强指导、及时调研、按时、优质完成任务,同时网管室负责把资源及时上传。争创资源上传优秀单位。

7、构建校园网在线资源库和图库建设

网管室要在教导处的指导下,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广泛收集,整合现有的各种电子音像教育资源,构建学校校园网在线资源库。

㈢按要求,积极稳妥的推进网上政务和网上办公建设

8、学校领导带头,充分利用校园网传阅各种校内文件、信息,做到校内文件、信息传阅无纸化。

9、本学期开始,尝试网上政务公开。具体措施是:在校园网站上,开辟政务公开专栏,把需要公开的政务及时上网,公布于众。

10、继续实行网上学籍管理,推行教工档案信息化管理,争取7月份之前建成教工电子档案,逐渐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

㈣继续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11、学期初,电教室要制定出详实的信息技术培训和资源使用培训计划,按计划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其中学校要积极外派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和网管员参加县级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12、学校以教导处牵头,每年于5月份和11月份举行了校级多媒体课件和电教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对评选结果除通报表彰外,还有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同时将优秀者推荐参加县级评眩

㈤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13、开齐开全信息技术课。要求任课教师在学期初制定出翔实的教学计划,且按计划进行教学,三月份组织学生参加电脑作品比赛。

14、学校成立信息技术教研组,责成一名领导分管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定期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每周听一次课,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㈥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校本课题研究,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15、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引导教师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帮教学,提高教学成绩。同时将省级实验课题研究中期成果进行推广。

16、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情况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之中,从而调动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的积极性。

(七)建设“电子图书阅览室”

篇8: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简报

然而在现实中,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负担依然沉重, 一线教师要求工作量标准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那么, 究竟是对相关规定执行不力, 还是现实工作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难于计算?作为一位从业十余年的信息技术教师, 本人对诸多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调研, 并结合自己工作的切身体会, 试从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困境、此种困境的危害、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标准量化的可行性论证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以期给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标准量化提供可行参考。

●当前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困境

1. 工作过于庞杂

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作用, 信息技术学科逐渐沦为义务教育中的边缘学科, 信息技术学科及其教师不受重视的程度与日俱增。一方面, 多数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配给不足, 导致很多教师不得不承担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同时, 在很多学校, 信息技术教师往往要承担多项工作, 既负责信息技术教学, 又兼管理机房、维修电脑, 还要维护校园网络, 协助其他教师制作课件, 甚至还身兼学校的打字员、电工等多重身份。现实中的庞杂工作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大都忙于应付这些“杂事”, 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好教学工作, 更谈不上专业技术发展, 这成为困扰多数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个问题。

2.工作环境堪忧

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环境较为特殊, 多数时间是在机房里, 而机房中的电脑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及周围的相关设备都会产生大量辐射。电脑产生的低频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隐性的、积累的, 并且房间里电脑数量越多, 摆放越密集, 空气中的低频电磁辐射量越大, 对人体的伤害越大。

●困境带来的危害

1.专业发展受到限制

庞杂的工作, 耗费了信息技术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严重制约其专业化成长和发展。信息技术教师主要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对于其他的杂务是义务承担, 而不是责无旁贷。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信息技术教师的课余时间甚至是教学时间, 经常被其他事务所挤占, 直接导致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教研方面缺乏有效的时间进行研究, 教学成果甚少, 在“唯成果论”的教学评价体系面前常常抬不起头。这也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2. 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信息技术教师大都每天在机房面对五十甚至上百台电脑的辐射源, 且连续上课, 大量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长期和隐性的。除身体受到辐射伤害外, 信息技术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长期不受重视, 加之专业技术方面难以有所突破和建树, 都会造成信息技术教师长期背负巨大的心理负担, 这些都直接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标准量化的可行性论证

综上所述, 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 面临重重困境。而要突破现行的困境, 推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甚至促进整个学科的整体发展, 对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标准量化考核是切实可行的方式, 而且是极其必要的。那在现实中, 这一工作可以如何具体展开呢?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并结合全国各地学校已经形成的一些成功经验, 提出以下方案并配合如下表供大家商榷。

因为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不是天天坏, 所以按学期平均值来调整系数。摄像是费时最多的工作, 录一节课, 导出也要一节课, 这里只取平均值。其他工作都是按全国各地的工作量反馈取的平均值。

事例一:

小张为一个单轨小学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 三至六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 也就是每周任课四节, 同时学校有30台教师机, 那么他的周工作量为30×0.1=3。打印机、复印机各1台折算工作量为2×0.1=0.2。机房一间因为只有四节课所以工作量为4×0.3=1.2 (机房使用年限在三年以下) 或4×0.5=2 (机房使用时间三年以上) 。因为学校小, 所以网络交换机管理及校园网页管理取下限3。电教平台10×0.1=1。那么他的周总折算课时为4+3+0.2+1.6+3+3+1=15.8 (其中1.6为机房上下限的平均值) 。

摄影摄像按每次的实际工作情况来加课时, 如本周录像两节课, 并进行非线性编辑处理, 那就增加工作量2×3=6课时, 送校外处理及只录不编那就增加工作量2×2=4课时。培训学生及教师, 学校可根据人数实际情况以系数2或3来处理。

这种情况, 实际是学校越小, 教师做的工作越杂。多种角色集一身, 辛苦程度相对较高。学校也可增加一名电教员来外包服务, 分担摄影摄像, 电教平台及维修工作。让信息技术教师有精力来做教学研究。

事例二:

小李为一个12轨初中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 每周任初一年级12节课。管理自己使用的机房, 机房工作量按上表可折算为12×0.3=3.6 (机房使用年限在三年以下) 或12×0.5=6 (机房使用时间三年以上) 。校园网页管理3课时。实际总课时12+3.6+3=18.6。属于超课时工作。

这类学校电脑的维护一般外包给了公司, 公司人员常驻学校或者定期来校。摄影摄像、电教平台、网络管理及其他功能室的维护由专业电教人员负责。信息技术教师负责上课及相关涉及网络安全的工作。如果这种状态能真正执行, 教师的教研时间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2012年版)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指出:“师资是信息技术资源开发的基本要素, 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与开发, 而且教师自身的素养决定了信息技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 我们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各地区、各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师资建设计划,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多样化的教师培训, 鼓励和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学历教育、校本培训、案例培训、参与性培训等, 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和教科研能力。

篇9: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简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现状

1.学生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发生新变化

随着社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呈现复杂性、多样化的特点。他们更注重个性发展、主体意识的强化以及开放竞争意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大量的获取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思维更加开阔,思维角度变换迅速,思维方式呈现动态,往往对同一社会现象,却能得出不同的理解和结论。

2.学生自我意识日益凸显

社会的进步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要求越来越强烈,最突出表现为对学校传统思想教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下降,教育者所要传达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很难在头脑中沉淀,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力大为降低,使得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和考验。

二、网络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作用

1.增加信息、资源获得及沟通渠道

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高校学生可以主动在网上接触和寻找相关的教育资源,打破了受教育者以往接触教育资源的被动性和局限性,增强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教育资源的认同感。网络既能传播文字,又能传播声音和图像,使思想教育的手段更加现代化,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网络容量大、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可以使思想教育的内容在网络上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传输,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快捷性和影响力。

2.网络信息技术为个性化思政教育提供了技术可能

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具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因材施教及互动的学习模式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平等、民主、自然地交流和讨论,可以更好地发挥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作用。网络的隐匿性、开放性特征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宣泄情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场所。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想法,探讨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者可以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针对性。

3.网络信息技术使得思政教育工作更加高效

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及时高效。网络能够快速传递各种信息,并能随时更新、实时互动,节省了获取信息及沟通的环节,这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1.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

在大学校园学生群体在使用网络行为上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对于新生而言,他们在信息的获取上还是以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为主,对于在校园网络上获取信息的意识不强,而在内容上则较多的关注休闲娱乐信息。对于高年级学生,完善多层次、规范化的沟通渠道,引导大学生民主参与形式的健康发展是学校网络思想教育的重点内容。要建立规范、有序的民主参与实践活动,要建设和完善多层次和规范化的沟通渠道,引导他们合理有序地参与公共事务。

2.发挥学生骨干及学生党员在网络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骨干和学生党员是学生团体中的较为优秀的一部分,在网络行为上也比较理性和客观,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和号召力,更容易与同学产生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学生骨干或党员往往能及时了解事件的过程,并且对于那些在网上传播不确切消息及不良言论产生的原因以及学生的心态更为了解,因此更容易澄清事实和进行说服教育。

3.利用网络加强对于特殊群体的教育和引导

在目前高校学生中存在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心理疾病、沉迷网络、无法正常毕业等特殊问题的学生群体。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出现诸多问题,如缺乏自信、自卑、虚荣、精神压抑、行为孤僻、思想偏激、与人沟通存在障碍等,他们更容易接受网上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对这类学生要重点关注和主动交流,要关注他们在网上的行为,及时了解这些重点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充分结合社会网络信息技术计划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我们的工作富有特色和实效,努力把网络建设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的新平台,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潘敏等.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综述[J]. 高校理论战线,2006(11).

[2]郝丹丹.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23(4).

上一篇:关于疫情停课不停学心得下一篇:小学生还我星期天作文